旅游厕所建设方案范文

时间:2023-12-01 12:09:45

旅游厕所建设方案

旅游厕所建设方案篇1

一、设施合理化:基础原则

我国年接待游客超过37亿人次,国内旅游一趟平均每人上8次厕所,游客每年需旅游如厕次数超过270亿次。一个“脏、乱、差”的厕所很难给旅游者留下美好的回忆,甚至可以瞬间毁掉前期旅游推介和政府宣传所付出的全部努力,产生的负面影响所付出的代价也是极其惨重的。2015年作为国家旅游局“515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预计在三年内全国新建厕所33323座,改扩建24484座。这种供给和需求两方面产生的巨大反差首先需要从旅游厕所设施建设开始,必须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新建厕所需要在空间布局和区位选择上实现合理化。旅游厕所地址的选取,不能简单地按照地形的要求来进行,而应该以厕所的使用需求作为主要依据,新建的旅游厕所应考虑旅游景区、旅游线路沿线、交通集散点、旅游餐馆、旅游娱乐场所、休闲步行区等区域游客的使用需求,空间上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甚至可以根据热点景区、旅游旺季的需求在部分区域设置“移动厕所”;另一方面,新建和改扩建厕所需要在使用功能和配套设施上实现合理化。旅游厕所既要满足普通游客的基本需求,还需充分考虑到特殊游客的要求,比如设置无障碍坡道、设置老年人、行动不便人群的专用厕们,设置婴幼儿打理台、增加女厕位比例等。按照国家旅游局的工作部署,广东省旅游局2015年计划在全省范围内新建旅游厕所572座,改扩建旅游厕所300座;其中,粤东西北贫困地区、山区15个地级市新建厕所519座,改扩建217座,分别占全省计划91%和72%,主要是落实和解决广东旅游厕所建设和完善贫困地区公共配套设施的重要举措之一。

二、设计景观化:融合原则

2015年3月国家旅游局《关于公开征集旅游厕所设计方案的公告》中对于应征作品提出的要求是“形式生动实用、功能与空间利用合理、使用节能环保型建筑材料、合理应用厕所新技术。反映旅游厕所先进设计理念,体现出人性化、环保节能、经济合理、可持续使用和维护成本低,与自然环境易融合,体现所在地区的地域特色。”其中主要对旅游厕所设计中核心要素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建设旅游厕所过程中要秉承“景观化”的设计原则。建筑风格、色调等力求要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倡导节约环保、就地取材,积极采用节水、节能、除臭等新技术、新材料,建设生态、低碳和环保的景观性厕所。另一方面,旅游厕所设计要体现地域文化特色。不管旅游目的地或者景区是何种类型,既然旅游厕所从属于本地区域,那么在设计的过程中就应该集中体现景区的本土知识和地域文化特征,厕所建筑风格、内部装饰、墙壁文化等都可以作为历史文化及地方民俗风情的载体,从而更有利于厕所和景区环境的完美融合,让司空见惯的便座,经过艺术化设计而演变成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品,使如厕成为一种文化体验和美好享受。如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就设计出了极具仰韶文化韵味的公厕。除本地文化基础外,也可借独特新颖的创意点亮厕所文化,香港的“金厕所”、新加坡的“超智能厕所”以及韩国水原引导世界厕所文化,都借文化创意成功助推旅游发展。等等。近日,广东省旅游局公开征集旅游厕所设计方案,优胜方案将推送参与“第一届全国旅游厕所设计大赛”,目标是为全面展示旅游厕所发展水平,引入旅游厕所设计新理念,加强旅游厕所文化的宣传,是进一步提升全省旅游厕所设计和建设水平的重要举措之一。

三、服务人性化:提升原则

在国内很多的公共场所、旅游景区景点都能看到类似“此处禁止大小便”的牌匾、争抢女厕的排队长龙等非常普遍现象,认为旅游者是难以迪化的坏孩子。其实从时间、空间上来看,大多数游客在此时此地具有普遍性的如厕需求,而管理者并没有考虑游客之所急,而是高高在上、强令禁止,暴露出我国在旅游服务管理体系和理念上存在缺陷。提升服务水平和转变服务理念势在必行:一方面,各省区应对本区域内重要旅游城市、景区、街区、游客集散地、乡村旅游点的现有旅游厕所分布和数量进行全面摸底、调查、核实,并对新建和改扩建旅游厕所的分布、数量、男女厕位比例、残疾人专用厕所等进行科学规划,做到布局合理、管用够用、质量优良,数量和蹲位与游客容量和增量相适应。另一方面,旅游作为服务行业,就应该结合游客对如厕需求的多样性特征提供人性化服务。一是树立游客至上的服务理念;二是提供不同群体游客的服务设施;三是满足游客新型需求的服务内容。

四、管理规范化:保障原则

厕所既是旅游景区的配套设施,更是旅游目的地重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在运营管理中一定要明确责任主体,不但要推动地方政府把厕所建设纳入当发政府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也要推动业主单位、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在厕所监管中承担的主体责任。管理规范化需三力融合:一力为管理能力。为了预防景区厕所重建轻管的不良倾向,将旅游厕所管理纳入到主管部门考核、景区评级、门票价格政策、企业内部管理等的评价机制当中,促使景区在旅游厕所的日常维护和运营管理方面完善约束机制,强化规范管理;二力为监管能力。应细化服务监管机制,建立监督举报制度,鼓励全民参与监督,实现责任到“人”,管理到“位”;三力为公共合力。各主体单位在运营、管理、监督中形成合力,产生聚力,带动效力。如:组建厕所协会等行业组织落实旅游厕所管理政策和制度;旅游旺季和地方性节事活动中,多方协调一致,可积极提倡、鼓励社会经营单位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厕所向广大游客免费开放,解决集中性旅游如厕需求,等。

五、使用文明化:持续原则

厕所是文明的窗口、进步的体现,所以,厕所革命仅有厕所建设者、管理者的行动远远不够,厕所使用者的如厕习惯、如厕行为显得尤为关键。正如陈平原老师在《厕所文化》一文中写到:“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包括公德心、科技水平、生活习俗、审美趣味等),在厕所里暴露无遗。”的确,旅游厕所革命的持续性关键取决于使用者的使用文明,这需要多方面的长期的努力才能实现:一方面,从国家、地方政府到媒体开展不同层次的、自上而下的文明宣传活动,甚至可以考虑通过建立厕所博物馆、举办便座艺术展等形式,给深受“厕所不登大雅之堂”传统观念影响的游客带来启示。另一方面,搜集自下而上的民间智慧,发挥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感化的积极作用,引导社会各界关注居民和游客文明如厕的行为,不断提升厕所使用者的文明化水平。如爱护旅游厕所设施设备和环境整洁,尊重旅游厕所管理人员的劳动与服务等。

综上所述,旅游厕所革命任重道远,需要不断完善旅游厕所建设、管理、运营等的制度设计,不断改变不良的如厕习惯和如厕行为,不断提升旅游厕所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在各级政府、旅游企业、旅游者等相关参与主体的共同努力和齐心协力下终能实现美丽的“厕所梦”。

旅游厕所建设方案篇2

概况

1.1项目概况

凉州,是“丝绸之路”重镇,素有“四凉古都”之称,现以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而闻名海内外。凉州地处河西走廊东端,东接古浪石峡,南靠祁连山麓,北抵腾格里沙漠,西临茫茫草原,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区内有部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60多处。目前按地理分布已形成了5条黄金旅游线。区内有以“陇右学宫之冠”之称的文庙,中国旅游标志之都铜奔马出土地雷台汉墓和雷台,著名佛教翻译家鸠摩罗什葬舌之地罗什寺,海藏禅林海藏寺,大云晓钟古钟楼,以及西郊公园、南城门楼、东关花园、海藏公园等为主的历史文物古迹旅游线路;东线有以全国第一座沙漠公园,西部最大的野生动物园,以及延寿寺、设施农业、皇台葡萄基地、高沟堡古城遗址等为主的人文景观旅游线路;南线有以正式归属祖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白塔寺,“石窟鼻祖”天梯山石窟等景点为主石窟塔寺旅游线路;西线有以莲花山寺、药王温矿泉疗养山庄等景点为主的休闲度假旅游线路,北线有以名胜古迹松涛寺、西宁王碑、下双大庙等为主的寺观庙宇旅游线路。这里有迷人的西部戈壁田园风情,有古老的汉、明长城遗址,有古丝绸之路的驼队足迹,有长河落日的大漠风光,有高效设施农业,有万亩葡萄长廊和中国悠久的葡萄酒文化,是中外游客观光旅游、文化访古、旅游探险、休闲度假的理想去处。近年来,凉州人民为打好“中国旅游标志之都”这张牌,积极开发旅游资源,提高旅游服务的档次和服务质量,凉州旅游业已初具规模,不少旅游品牌已在全国甚至国外打开了市场。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凉州区旅游景区(点)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特别是景点厕所卫生条件极差,环境较好的旅游厕所几乎没有,部分景区(点)甚至没有厕所,给旅游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严重的影响了旅游景区(点)在旅游者心目中的地位。为从根本解决旅游景区(点)旅游厕所的问题,为中外游客营造一种卫生、清洁的旅游环境,依据《武威市旅游事业“十五”计划》、《区域分析与规划》以及区内自然条件、给排水条件、游客日流量等因素,拟对凉州区内各旅游景区(点)旅游厕所全部更新改造为水冲式厕所和免冲式环保厕所。

1.2项目的必要性

1.2.1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要求。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极大的拉动了西部经济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借西部大开发的东风,旅游业提出“西部大开发,旅游应先行”号召,为加快旅游业的发展,国家专门设立了旅游国债资金,投资建设西部旅游、生态旅游、扶贫旅游等重点项目,特别对西部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和旅游厕所加大了投资力度,争取和利用好旅游国债资金对加快我区旅游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2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九五”以来,凉州区旅游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建成和修复了一批在省内外甚至国内外知名的旅游景区(点),形成了行、游、住、吃、购、娱一条龙旅游服务体系。尽快新建旅游景区(点)的高档次旅游厕所迫在眉睫。

1.2.3旅游厕所是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条件之一。

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首先要加强旅游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而建设高标准的旅游厕所是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旅游景区(点)服务档次,美化景区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1.2.4环境保护的需要。

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环境保护是发展旅游的前提和保证,发展旅游是环境保护的基础和条件。旅游厕所的修建,既可以促进旅游资源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又可提高旅游景区(点)的整体形象,实现生态和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1.2.5旅游者消费需求发展需要。

当前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已经发生了质的转变,旅游不仅要求愉悦、放松,还要求舒适、卫生。高标准的旅游厕所不仅能丰富景区(点)的内涵,而且还能满足旅游者的各项需求,在某种程度上还代表着城市和景区(点)的品味与形象。

1.3项目的可行性

1.3.1现有旅游基础设施已基本完善,修建高标准的旅游厕所可以借助现有基础设施如给、排水、电力设施,修建成本相对较低。

1.3.2以“铜奔马”为标志的旅游产业正在凉州区如火如荼地兴起。

乘着西部开发的东风,雷台公园的扩建工程、部级文物保护单位白塔寺、天梯山石窟修复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特色旅游形成专线,观光农业形成规模,交通通讯不断完善,民俗风情丰厚浓郁,各种景点争奇斗艳,为凉州旅游业的发展推波助浪。

1.3.3各种装饰优美的造型厕所也是景区一道亮丽的风景,既为游客提供了方便,又点缀了景区景点。

第二章

建设内容及规模

2.1各景区(点)的厕所现状。

武威市凉州区现有160多个景区(点),除文庙、雷台公园各有一个普通的水冲厕所外、其余景区(点)基本为一些结合本地条件而建的旱厕、土厕,既不卫生又不美观,无法为游客提供满意的服务。区内尚无符合景区标准旅游厕所。

2.2日客流量分析

根据旅游景区(点)最大日客流量和厕所使用情况,按照《旅游景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旅游景区(点)厕所厕位按最大日客流量的5‰估算,全区共需要设置厕所52个,厕位305个。具体估算表见表(一)。

2.3建设内容及规模

2.3.1新建水冲式旅游厕所21间,其中:2厕间5厕位13间,2厕间8厕位2间,2厕间10厕位4间,2厕间12厕位2间。

2.3.2新建免冲式旅游厕所10间,其中:4厕间5厕位8间,8厕间10厕位2间。

2.3.3新建太阳能免冲式厕所18间,其中:4厕间5厕位9间,3厕间3厕位6间,2厕间4厕位3间。

2.3.4购置移动型4厕间5厕位免冲厕所3辆。

2.3.5改造现有给、排水设施。

第三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来源

3.1投资估算

3.2资金来源

申请国债资金500万元,银行贷款100万元,地方配套430万元。

第四章

项目实施步骤

4.1建设期及步骤

该项目建设期为二年,即年6月至年12月,分期分批建设。

第一期:年6月至年10月。完成武威市凉州区各景区(点)高标准厕所规划设计方案并立项,完成文庙、雷台、西郊公园、海藏寺院、海藏公园、东关花园、南城门楼、大云寺、白塔寺、天梯山石窟旅游厕所的建设。

第二期:年10月至年12月。完成沙漠公园、濒危野生动物园、莫高旅游度假村、邓马营湖、莲花山风景区、清水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园区、高坝智能农业示范区、沙产业室、沙生可食用动植物生态园、皇台葡萄基地、二坝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区旅游厕所建设工作,沙漠探险区购置3辆可移动免冲厕所。

第五章

项目效益评估

5.1社会效益

5.1.1项目建成后,各种造型优美的厕所成为景区一道亮丽的风景,既能方便游客,又能吸引众多游客到武威观光旅游;

5.1.2厕所内的个性化服务预计到年能增加100个就业岗位,对旅游基础设施相关服务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旅游厕所建设方案篇3

关键词:

作为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公共空间,公共厕所是必须在城市发展及其规划中确定的公共产品。而公共厕所的设施档次、保洁质量都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窗口”形象。它的使用功能不言而喻,但是其景观功能却往往被人们忽视,在现实中,大多城市的发展不重视或忽略公共厕所的建设,在某些地方,公共厕所成为了城市负面形象的代表 。这是一个观念的问题:公共厕所虽为人所必需之物,但人们普遍认为如厕涉及个人隐私,因此,公共厕所的建设就被隐匿到了城市建设的后台。这种观念长时期处于主导地位,给城市公厕的规划建设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现在国内的一些大城市开始重视公共厕所的景观功能,破除了陈旧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城市的形象。环卫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园林式公厕将是未来公厕建设的方向。

1. 城市公厕作用

1.1使用功能

园林公厕的使用性众人皆知,它是面向公众,方便于市民、游人的园林建筑,是人们城市生活中的“必需品”。

1.2园林景观作用

公共厕所在城市景观中占有很重要地位,它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对外形象的窗口。在旅游事业中,它是影响旅游服务质量、影响游客满意度、影响城市形象的重要因素。优秀的园林公厕在形象上给人以美感,是一种风景一种文化。

1.3体现了社会发展水平,是政府关心民生的尺度

民以食为天,当人们解决了温饱问题时,才会更加注重形象的表现,城市也亦如此,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城市的细枝末节都会得到重视,公厕作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处所,更有可关注性,它的外在形象、实用科学性体现了社会发展状况,同时也是政府关心民生的反映。

2. 城市公厕现存问题

人到了上厕所的时候,其急需性要高于睡觉和吃饭,所以在城市建公共厕所是很重要的。但常常人们在街道游转或在旅游区游览时,会因为找厕难而心急如焚。1994年,据国家旅游局海外游客抽查调查显示,国内厕所不满意率高达49.4%;据新华社报道,海外市场对中国厕所的评价是,“在中国找厕所,只需用鼻子就行了”、“中国人只讲究进口(指餐饮),不讲究出口(指厕所卫生)”,所以这些问题,严重影响我国的文明形象和我国旅游业的声誉。总结其原因,归纳如下:

2.1公厕数量较少,影响了“市场供给”

城市厕所“供给”有限,给人们造成了极大不便,厕所门外排队等候是一道令人尴尬的“风景”。例如,著名旅游城市厦门商业街中山路,有过仅有两座公厕的历史;1993年,北京市主要街道上约1.5万人才拥有一个公厕,全市公厕仅有10%达到三类以上标准。1990年联合国一份环境质量调查表明,中国城市人口拥有公厕量居世界末位。现代城市中也不免见到街头巷角,电线杆旁,工地附近有随地方便的现象,个别巷道气味异常,叫人作呕。

2.2公厕位置偏僻,影响了“可进入性”

因于传统观念,许多地方将厕所视为见不得人的地方,对这一类人少不得的场所唯恐避之不及,把建设旅游厕所的选址原则曲解在“不入视野,不登大雅之堂”之上。例如:旅游业初期建成的为数较少的旅游厕所,大都力避公开场所和繁华地段,隐蔽在偏僻角落,以防出现所谓视觉“污染”,极大地影响了“可进入性”。在主要旅游线路上,厕所布点不规范、不科学,选址偏散偏远,散则不易管理,远则麻烦游客。

2.3标识模糊,影响了“可识别性”

由于公共厕所长期没有“正名”,加之人们标识观念淡漠,公共场所内大多公厕缺少明显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或者模糊不清,或者被少数恶作剧者颠倒符号,更没有规范的中英文对照说明,既影响了“可识别性”,甚至出现游客置身厕所门外却到处打听厕所的可气场面,同时也使游客人身安全受到一定威胁。

2.4公厕设施老化,卫生条件差,影响了“公众情趣”

游人如厕,却可闻“臭”而至。由于长期未受重视,公厕管理混乱、资金不够,很多厕所年久失修,外观破旧,内部破损,有的屋顶渗漏,有的内墙剥离,有的厕门损坏;由于无人看管,空气质量差,地面污迹多,部分水冲式厕所因设计、管理等原因而没有达到标准。旅游的美好感受与厕所内的龌龊场面形成的鲜明反差,大大影响了游客的旅游情趣。

2.5“豪华公厕”,小题大做

近年来,公厕建设在某些城市受到重视,有些措施不免小题大做,将方便民生的厕所当星级酒店处理,不可否认,缓解城市“入厕难”问题,给广大群众提供清洁、舒适、方便的厕所环境,的确是件好事。但把只能解一时之需的厕所建得像星级酒店似的,总是让人怀疑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据报道:郑州市耗资16万元引进的“亭阁式”公厕已废弃不用,成了流浪者的家园;南昌市投资20多万元的“华财公厕”频遭盗窃,环卫部门不得不出5000 元征集破案线索;重庆市某区花费20万元购置的生态流动公厕,因找不到合适的立足之地而成了没用的摆设……用150万美元兴建的豪华公厕也少有游客光顾。人们上厕所无非是为了解决生理上的暂时需要,当价值不菲的高档设备成了利用率极低的摆设时,无疑是对社会资源的虚置和社会财富的浪费。

3. 城市公厕的改革

随着城市经济的日益发展,人们对城市形象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公共厕所的建设也得到重视 ,公厕的建设实质上是一个规划问题,规划到位是关键。

3.1将厕所分类,并制定规范作为准则

因服务人群不同,将园林厕所进行分类,并制定不同的基本设施标准,使其达到规范化、统一化。例如:桂林市根据实际情况,将厕所划分为三类:特一类建于重要的旅游景点、国内外游客较集中的公共场所及繁华商业街道;一类建于一般性旅游景点及重要街道;二类建于一般性街道及旧城区。二类厕所属经济型,主要供本市居民使用。要求设有漱洗处,自然通风,采用脚踏式冲水阀或沿用手动式冲水阀,管线入墙安装,瓷砖贴面,地城铺防滑地砖。数量最大的一类厕所,即标准型厕所,主要供国内外游客及本市居民使用。首层还设残疾人专用厕位。

3.2规划布局要有重点

3.2.1 城市旅游厕所规划布局

在城市总体规划和旅游总体规划的框架内,编制旅游厕所专项规划,确保特色鲜明、数量充足、布局合理,满足中外游客和流动人口的 需要。建设旅游厕所要按照标准,符合卫生、除臭、方便、舒适、节水、节能等要求。布局重点在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公用码头、加油站、公园、文化场 馆、体育场馆、主要街道及购物、餐饮等场所。

3.2.2 是旅游交通线路旅游厕所规划布局

抓好高速公路服务区厕所的完善与管理和旅游干线上的一级公路沿途厕所的规划建设。

3.2.3 是旅游景区厕所规划布局

要按照厕所与景观相协调,数量与客流量相适应的原则,以A级旅游区为重点,新建和改建标准旅游厕所,确保达到规定标准。黄金周旅游高峰期,要按照人数比例,适当设立流动厕所。大型旅游节庆活动期间,要在主要活动场所适当设立流动厕所,以方便游客和市民。

3.3改善公厕形象

视觉上的新颖美观能给人心灵上的喜悦感,更能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现代公厕建设中已推出很多好的作品,例如:足球形状公厕、甲虫型厕所、类似城墙的厕所、坡形厕所、古典园林式公厕等,都给人以不同的美感,公厕具有可赏之处,又具有了园林小品的作用。

3.4增加城市公厕服务指南图

例如,杭州市一家报纸,用一个整版的彩页刊登杭州城区公共厕所指南地图。地图上还特别用不同的标记区别哪些是全天24小时开放的公共厕所,哪些是只开放12小时的公共厕所,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3.5实施公厕改革的总体目标

旅游厕所建设方案篇4

1、指导__温泉升级改造,已启动__温泉整体招商,对外招商公告。就__温泉提质已多次与建鸿达公司进行协调探讨督促,目前公司方正在做__温泉提质扩改方案。

2、__岛综合旅游开发项目。启动生态农业园建设,完成樟树移栽,种植__园30余亩,并着手整理流转土地。

3、__景区旅游开发合同解除问题已初步解决,双方达成解除合同共识,目前正在协商补偿事宜。__景区的招商工作正在进行中,已与__的__山背梯田景区投资者、北京众和开发有限公司进行了多次对接。

4、__山滑雪场开发项目。就该项目开发合同多次征求开发商意见,目前已达成初步意向。

5、__友谊国际大酒店项目。做好相关协调、服务工作,目前正在全面进行内部装修,力争年内投入使用。

1、向市、省、国家旅游局申报旅游厕所建设计划和进度。上半年,我局共申报旅游厕所35个。其中2015年计划修建12个,2016年计划修建12个,2017年计划修建11个。其中__景区、__景区、__山__乡__村的旅游厕所正在修建中。

2、配合省发改委、省旅游局做好大__地区特色乡村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精品线路建设前期调研工作。落实省大__文化生态精品旅游线路实地考察,__滩头古镇、__故居、__山—__风景名胜区、__温泉等被纳入相关线路。

3、配合省旅游局做好我县旅游公路摸底调查工作,为我县“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编制打下基础。共上报旅游公路6条。

4、配合省旅游局做好景区标识标牌摸底调查工作。对__故居、__温泉、滩头古镇、__山__旅游区四个景区景点进行实地勘察,确定标志标牌的位置、数量和内容。

5、包装报送__地区开发重点产业项目旅游项目。

1、积极与省相关专家和省旅游局对接,着手开展__县旅游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

2、今年,我县__村、__山村和__村纳入国家美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目前,完成了三个村的旅游扶贫计划,明确专人、加强力量确保旅游扶贫村的工作开展。向市局上报美丽乡村旅游扶贫村扶贫计划。

3、加强旅游资源普查。组织局部分干部到山界__乡老屋村、__铺镇长里村、__乡雷锋村、__镇易坪村、__村、__村等地进行乡村旅游资源考察。

4、配合省旅游局做好全国乡村旅游 “百千万品牌”推介行动,推介“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户”1户、“中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5名。为推动我县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充分发挥旅游业在稳增长、调结构、增就业、减贫困、惠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

1、组织参加省旅游局举办的2014年度__旅游好新闻评选活动,我县有两件作品通过市局初评。

2、组织参加长江经济带旅游推介会、第八届华中旅游博览会暨首届长江旅游博览会。组织景区、旅行社、星级宾馆参加市局5.19中国旅游日宣传推介活动。

3、指导乡村旅游点的培育建设,并大力宣传推介。考察__乡村旅游油菜花基地,指导__乡雷锋村、__镇易坪村、__村、__村的乡村旅游服务点建设,成功宣传了四个村的油菜花基地,吸引了6万多游客前往踏春赏花。

4、启动旅游信息化建设,更新政府旅游网站,着手开展规划及基础工作。

1、强化旅游安全管理工作,与各旅游企业签定“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并组织开展春节、

清明节、五一劳动节、端午节节前节后安全检查。修订印发《__县旅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2、指导星级酒店、旅行社上报2014年财务年报,2015年财务季报,上报__县旅游行业职工教育培训情况报表。推荐__省旅游服务质量社会监督员1名。

3、开展国内旅游问卷调查及新增床位数调查,指导导游证人员参加导游证年审。组织旅游企业参加__旅游监管结算平台推广动员培训会议。

4、完成《__县创建农家乐实施标准及奖补方案》的初稿。

1、认真贯彻落实县委政府“四大产业”发展政策,帮扶__镇__村油茶种植200亩,南岳庙镇乔家村双季稻种植200亩。

2、认真做好县委、县政府交办的2015年度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和答复工作。

3、贯彻县政府推行“两清单”工作会议精神,依据法律法规和三定方案,全面落实“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工作任务。

下半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各项目标任务,加大工作力度,突破难点,扎扎实实地完成各项工作,努力使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为__的旅游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跟进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7月份完成初稿。

2、在__、__景区指导扶持2家农家乐。

3、做好红色旅游点创建申报准备工作。

4、完成__山滑雪场项目合同签订。

5、推进__景区原开发合同的解除。

6、项目策划包装申报及旅游招商。

7、两大温泉提质升级改造对接。

8、“__风情文化旅游小镇”—__山乡创建工作。

9、美丽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点建设。

旅游厕所建设方案篇5

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和甲型H1N1流感影响,旅游产业发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甘肃旅游业解放思想,难中求进,及时调整工作思路,着力培育消费热点,千方百计提振发展信心,想方设法帮助企业克服困难,有力促进了旅游市场的恢复性增长。2009年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达到3393.74万人次,完成年度任务3000万人次的113%,比2008年增长36.3%;实现旅游总收入192.77亿元,完成年度任务160亿元的120%,比去年增长40.2 %。“三年翻番计划”所确定的旅游接待人数已完成84.8%,超均衡进度18个百分点;旅游收入已完成83.8%,超均衡进度17个百分点。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

2009年,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主要领导多次对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甘肃省委书记陆浩指出:“旅游业是最具增长潜力的产业,产业链条长、涉及面广、带动性强、就业容量大。我省旅游资源富集,旅游业发展已经具备一定基础,要加强规划,加大投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景点建设,推动旅游业成长壮大。随着现代服务业的成长壮大,我省的发展方式会更加合理。”甘肃省委常委、副省长刘永富在全省旅游观摩督查现场会议上要求,全省旅游行业必须运用新理念,实施新举措,发展大项目,推动大产业。

兰洽会系列旅游活动首次成功举办

2009年6月11~15日,第十五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系列旅游活动首次成功举办。本届兰洽会旅游系列活动包括文化旅游博览展、甘肃旅游推介洽谈会暨签约仪式、“丝绸之路与区域合作论坛”、“香巴拉文化与生态旅游论坛”、海内外旅行商考察踩线等四大主题活动。

甘肃省旅游局调整为省政府直属机构

在2009年3月启动的甘肃省政府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甘肃省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甘肃省旅游局等两家省政府直属事业单位调整为省政府直属机构,进入省政府行政机关序列。

全省系列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引起轰动效应

为贯彻落实中央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政策方针,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紧紧围绕全省整体旅游形象和“221”旅游品牌战略,积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品牌线路产品,加大旅游宣传推广工作力度,推动旅游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2009年度,甘肃省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加大了对外宣传促销推介的力度。全省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共组织76次赴外地旅游参展宣传促销活动,为历年最高。

甘肃旅游网、甘肃12301旅游公益服务热线开通

2009年11月6日下午,甘肃省旅游局、中国电信甘肃公司在兰州举行了甘肃旅游网、甘肃12301旅游公益服务热线开通仪式。甘肃省委常委、副省长刘永富出席会议并宣布甘肃旅游网和12301旅游公益服务热线正式开通。甘肃旅游网、甘肃12301旅游公益服务热线的开通,是甘肃旅游信息化发展的里程碑,是甘肃旅游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

全省旅游行业大力贯彻落实《旅行社条例》

2009年,自《旅行社条例》公布以后,甘肃省旅游行业掀起了学习贯彻《旅行社条例》的热潮。4月下旬,全国学习《旅行社条例》培训班在兰州举办,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江出席培训班。甘肃省旅游局和全省各市、州旅游局先后举办了《旅行社条例》培训班115次,对全省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法规、监管、质监人员和主要旅行社负责人共5628人次进行了培训,并通过主要媒体广泛宣传《条例》,对《条例》和《细则》进行了专题解读。

以“旅游厕所”建设为突破口 全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2009年,甘肃省以“旅游厕所”建设为突破口,不断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全省主要旅游线路和各地旅游景区功能不断完善。2009年度,在甘肃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各相关部门和全省旅游系统的积极努力,全省旅游景区新建旅游厕所的任务全面超额完成,制约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的“难如厕、如厕难”的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旅游厕所建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甘肃省旅游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

2009年11月3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确定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为我国旅游业新一轮腾飞确定了方向。《意见》公布以后,甘肃省旅游系统反响热烈,一个认真学习贯彻《意见》、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热潮在全省旅游系统迅速掀起。

旅游教育培训助力甘肃旅游发展

旅游厕所建设方案篇6

(2021—2025年)

为深入推进石门乡村振兴建设,进一步改善石门村人居环境、促进产业健康发展、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把石门村建设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落实上级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立足长远和可持续发展,现结合本村实际,制定本村乡村振兴5年工作方案。

一、基本情况

高坪镇石门村距离镇政府驻地7公里,平均海拔900米,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理独特,四季分明,风景宜人,村域面积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14亩,林地7785亩。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全村共314户,户籍人口1020人。 石门村地处国家AAAA级景区恩施地心谷旅游区的核心地带,所属区域植被繁茂、山峰壁立、峡谷幽深,原生态风景保存完好,历史遗迹众多,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二、发展思路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在高坪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村支“两委”及驻村工作队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解放思想,脚踏实地,全心全意为民办实事;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多方引进龙头公司、龙头企业,走“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充分争取和利用国家及地方财政配套资金支持。所有建设项目投资约需5300余万元,筹资途径一是争取中央及省级财政奖补资金;二是争取地方财政配套资金,三是地心谷景区自筹资金,确保2025年底完成项目建设。

三、主要任务及绩效目标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民生条件

1、实施道路硬化、亮化和排水工程。对村内未硬化的组级路,全面进行硬化、亮化,配套相应的排水设施,并逐步连接到村庄已硬化的主次道路,实现村内道路循环互通。

2、升级改造村内给排水管网系统。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加强村内河道和沟渠的有效治理,确保排水系统能正常运行,村庄内无污水横溢和乱排乱放现象。

3、供电、照明、通信达到标准要求。村庄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达100%,其他区域根据需要设置路灯。村内旅游路牌标识明确。

(二)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提升村容村貌

1、特色民居改造。按照“具有整体特色风格”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设施,实施100户特色民居改造,争取做到每家每户外墙整洁美观,热水器、空调等设施安装规范,无乱搭乱建现象,形成格调一致的景观风格。为广大村民营造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

2、人居环境整治。切实抓好维护整治工作,按照“清运垃圾、铲除杂草、挪走柴堆、清扫路面、刷白树木、拆除临建”的要求,彻底清理各类积存垃圾、拆除乱搭乱建、临时建筑、清除卫生死角,村居内整体达到卫生整洁,修建污水处理池3个及管网架设,购置垃圾清运车一台,实现垃圾分类收集与存放或处理。

3、实现厕所革命全覆盖。加大厕所革命的宣传力度,实施农村改厕工程,全面推行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工作,尽快实现全覆盖。

(三)加强特色产业发展,打造农旅融合新村

坚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培育发展休闲观光、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健康养老、特色餐饮、精品民宿等新业态。村内每年经济总收入较上年度有所增长。

1、确定以茵红李、青皮脆李为主导产业,发展规模为580亩,以加强果园管护为重点,提升商品果质量,实现以观光、采摘、销售一体的综合农业,带动农民发家致富。

2、培植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种养大户10家、家庭农场5家、专业合作社2家、龙头企业2家。

3、以AAAA景区为依托,以石门村游客接待中心重点,大力发展民宿旅游业,拟发展民宿100家,年接待能力达到10万人以上。

4、加快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政策,开展村内闲置资源开发利用,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

5、开展科普知识和实用技术培训,使村民均能够掌握一门以上实用技术。

(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构建和谐美丽乡村

1、配备具有相应的执业资格从业人员,并遵守医德行规,积极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实现慢性病签约服务100%,村民普遍能享受到公共卫生服务。

2、新建村级文化广场、游客停车场及配套公厕,丰富村民文娱活动,活跃农村文化氛围,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4、完善社会保障。村庄困难群体和老年人、孤儿等特殊群体社会保障制度全部落实到位。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达到全覆盖;被征地村民按照规定参加相应的社会保险。

5、完善村便民服务中心的功能,代办或提供各类便民服务。设立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和村级快递物服务网点,满足村民各类生产生活需要。

(五)乡风文明建设

1、抓村风民俗建设。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每年组织开展政策宣讲活动; 建立规范的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等群众组织,村内杜绝封建迷信、婚丧大操大办、乱埋乱葬现象的发生。

2、抓村民素质提升。定期安排开展爱国主义、道德法治等教育活动;开展读书学习活动、对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进行评选表彰;定期宣传和普及农村绿色环保、质量安全意识,杜绝铺张浪费现象。有计划的组织开展科普知识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卫生健康知识、计划生育和防灾减灾、避险自救技能宣传活动,开展文明信用户、好媳妇、好婆婆等创建活动。

3、抓好旅游文化建设。建成相对固定的文体队伍,定期开展文体活动;丰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内容。建立村庄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管护制度、落实责任人;切实做好保护旅游名村的各项工作。

四、重点项目及建设标准

(一)全面提升村容村貌,美化乡村整体环境

1、修建污水处理系统:新建人口聚集地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处理池及管网设施)3个。

2、人居环境整治:整治、绿化农家庭院240户;改造旱厕120个;全村设置分类收集垃圾箱80处;购买垃圾清运车辆1台,新建公厕2座。

3、停车场及配套公厕:3组3000平方米硬化及配套设施建设。新建村委会旁游客观光停车场(500平方米)。

(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条件

1、地心谷景区入口至吴大山民宿旅游公路建设:新建地心谷景区至吴大山民宿旅游公路。其中大横坡村至石门村吴大山村级公路连接线5公里。石门村委会至吴大山升级改造工程,3.5公里(6.5米宽及黑色化)。

2、旅游公路提档升级:8.5公里旅游公路拓宽1.5米至8米宽及黑色化、亮化。村内旅游循环路的拓宽升级及旅游标识标牌的设置。

3、村级文化广场:村委会旁1400平方米硬化及配套设施。

(三)加强特色产业发展,打造旅游接待新村

1、打造特色村寨:打造一个精品民宿基地,实施特色村寨民居改造100户,开展民宿培训。

2、壮大特色产业:对原有连片种植的580亩茵红李、青皮脆李李子产业园进行提档升级,进行避雨栽培,打造一个水果基地,全面提升李子品质及抗风险能力。

旅游厕所建设方案篇7

【关键词】公厕;现状调查;重女轻男;成本效益

2005年12月起实施的建设部《公共厕所设计标准》规定,公共厕所应适当增加女厕的建筑面积和厕位数量。但遗憾的是,《标准》虽然对不同场所公厕数量做出了规定,但却没有对厕位比或厕位数进行强制性规定,这就使得有关部门在执行中随意性较大[1][2]。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通过调整男女厕所蹲位设计比,尽快解决女性如厕难的问题已经刻不容缓。这正是研究“重女轻男”型公厕的主要原因。

一、徐州市部分公厕现状调研

项目研究的主要对象确定为易引发女性排队的公厕,这一类的厕所所处地域主要分为三类:1、商业网点;2、旅游景区景点;3、客运站场等,项目组对这三类场所进行了调研。

调研结果发现,车站及旅游景点的男女蹲位比例很多仍然为1:1,有的甚至更大。而且在相同蹲位数下,男厕所要比女厕所多出大于等于其蹲位数的小便池。另外很多景区的公厕通过改造,新增了老年人专用蹲位和残疾人专用蹲位。

新开的商场、休闲广场你好!雅马哈双排键有附送教材吧这一类女性聚集人数较多的公厕大多数的男女厕所的蹲位比已经调到1:2甚至是1:4。但是很多老式的商场,男女蹲位比仍是将近1:1。一位商场建筑设计师表示商场按原来的1:1已显著不能满足商场女性上厕所的需求,因此他们现在进行设计时都要综合考虑商场的男女人流量比例等因素,测算出合适的男女蹲位比例。这些商业场所男女蹲位比例的调整正说明了对于独立公厕改革的必要性与迫切性[3]。

二、公厕男女蹲位比改善方案

由于男性和女性在生理上的差异,一般的,男性上一次厕所平均需要39秒,而女性上一次厕所却平均需要89秒,因此就如厕方式上,女性上一次厕所时间是男性的2倍左右。医学专家也介绍,在入厕频率上,女性每天的入厕次数要比男性多,除了生理上女性比男性要更频繁地用厕之外,还要加上带孩子上厕所的次数[4]。

根据调研数据及查阅资料,形成以下假设:

1 基本假设

根据上式,我们可以算出某一地域使用“重女轻男”型公厕之后所能够节约的成本为原来建厕所成本的 。

三、结论及建议

“重女轻男”型公厕意指公厕在蹲位比例上对女性的倾斜,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女性如厕困难带来的以下五点影响:对女性身体健康的影响、违背“男女平等”的思想、违背“以人为本”的理念、影响市容、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5]。最后我们从建设“重女轻男”型公厕所带来的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等综合效益方面论证了新型公厕的必要性。

为使“重女轻男”型公厕在全国各地区得以成功推广,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国家相关建设规划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到推行“重女轻男”型公厕的必要性,在《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中作出男女蹲位比的强制性规定。

2.旅游景点、商业区等附属公厕建设单位以及负责城市独立公厕的城市规划部门,在建设中应当充分贯彻新规定的男女蹲位比。

3.相关监督部门要监督相关建设中男女蹲位比的执行情况,确保政策法规得以执行。

4.推行“重女轻男”型公厕不仅需要政府、建设单位的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这里主要指女性要主动维护自身的权益。只有全社会的积极推动,才能全面推进我国公厕的文明进程。

参考文献:

旅游厕所建设方案篇8

关键词:珠海渔女;渔女景区;建筑改造;调研分析;方案建议

Abstract:Transformation of the old city and city renewal in our country or even in the world has become a common problem we are facing now. The Fishing-girl, as the city-landmark-landscape of Zhuhai, the old condi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ourist facilities within the scenic area, has been difficult to meet the growing demand of tourism service and effects to the citylandscape and city-impression. Therefore, through field reconnaissance survey analysis, integrating reliability data, put forward renewal suggestions and make ideas and evidence for the following reconstruction of the building renovation design.

Keywords:Zhuhai fishing-girl;fishing-girl scenic area;reconstruction of building;survey analysis;suggestions of design project

中图分类号:TU-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7-0038-02

1 问题的提出

珠海渔女是珠海市的城市雕塑标志景观(图1),成了游客到珠海旅游必到的旅游景点。但与日俱增的客流量给渔女景区建筑(旅游配套)带来巨大荷载——尤其是观景、休闲、娱乐、交通(停车)、消费、安全等负荷,2006年政协委员何武全在两会期间专门就珠海渔女的设施安全问上交了提案。由于多方因素相互作用,目前渔女景区建筑功能已经背离了原先的规划初衷,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旅游服务功能。因此,更新改造珠海渔女景区建筑对提高珠海城市印象具有现实意义。

2 珠海渔女景区实地调研与分析

2.1 渔女景区调研概述

调研时间:2011年12月28日—2012年1月13日;调研地点:珠海渔女景区及周边地块;调研方法:实地勘察法、文献查阅法;问卷调查法、人物访谈法;调研内容:珠海渔女历史人文与建筑现状、基地布局与土地利用、市政设施,停车服务、车流客流量、旅游开发商业环境等(图2)。

2.2 珠海渔女历史人文与渔女景区建筑现状调查

珠海渔女于1979年作为城徽雕塑而列入珠海城市总体规划的内容,于1982年秋落成,矗立在珠海香炉湾畔,高8.7m,重10吨,由70件花岗岩石组合而成,系我国第一座大型海边雕塑(图1),是著名雕塑家潘鹤的作品——取义于珠海建市前是渔业县,渔泽百姓。

景区建筑是继渔女雕塑落成之后,为满足景区基础设施的需要于1988年在渔女雕塑对面依山坡而建成的旅游配套设施——位于情侣中路南侧(图3右上),渔女雕塑西南侧(图 3左上),三面环山,建筑里外满贴商业广告,日趋受损,影响城市景观(图3下)。

2.3 渔女景区布局现状与土地利用调查分析

渔女景区建筑由停车场和旅游服务配套两部分组成(图4),旅游配套包括了一楼的商品商店,二楼的陆子居——露天酒吧(图5),山顶的观景台(三葵亭)。景区位于海滨公园北边,其地块隶属海滨公园,归类于城市公园用地。

存在的问题分析:①陆子居被改为餐饮,三葵亭改为海洋馆,丧失观景功能;②所有商铺都分包私营,使物价和服务不尽游客理想,影响城市印象。

2.4 渔女景区市政设施调查分析

2.4.1 渔女景区建筑供水供电情况

景区建筑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均由城市供水系统提供,从其东南侧的吉大(村)供水管网对接后通过观景台后山山体连接至景区建筑入户终端,景区用电由城市电网供应。

存在的问题分析:①建设标准低——供水管线浅埋于后山山体,甚至在外,制约后山开发利用;②设备老化严重,急需维修更新;③缺乏生活用水储备设施,一旦城市供水出现故障将影响正常生活;④户外供水支管凌乱,影响美观。

2.4.2 渔女景区建筑排污情况

污水主要来自于一楼商业用房生活污水、二楼餐饮洗涤污水以及三楼海洋馆的污水。盥洗、厨房、餐饮洗涤等污水排向户外明沟后排入小钟河,厕所污水排至化粪池。

存在的问题分析:①排污设施较陈旧,污水处理设备接近废弃,部分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入河,污染水体;②明沟内污物沉积严重,异味明显,污染环境。

2.4.3 渔女景区公厕设置和垃圾处理情况

游客络绎不绝,但公厕却没有一个是外置的,各商铺为招揽生意把店铺里的厕所作为公厕(有标识牌),很隐蔽,游客上厕所还需当地导游领路。露天垃圾池一个3m×5m,位于停车场旁边;垃圾桶4个,分布于一楼商铺走廊前和路边。

存在的问题分析:①没有独立外置的公厕,是旅游景区服务功能缺失之一;②垃圾桶(箱)数量少且分布不合理,未能满足游客方便使用;③露天垃圾池不符环保要求。

图1 珠海城市标志景观——渔女雕塑(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2-珠海渔女景区建筑更新改造调研流程图

图3-渔女景区地理位置与建筑现状

图4-珠海渔女景区布局现状

图5 原陆子居——露天酒吧现已停业(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表1-2012年元旦三天假期(12月31日、1月1日、1月2日)珠海渔女景区客流量和车流量全天记录统计表

12月31日

1月1日

1月2日

2.5 渔女景区停车服务与车流客流量调查分析

选取2012年元旦三天假期记录停车位、车流量、客流量,此间的数据能充分反映出景区旅游配套功能需求状况,能为停车场和建筑改造设计提供可靠数据依据(表1)。

存在的问题分析:①从表1可见中午是停车的高峰期,停车场面积不足,车位有限,导致高峰期时小轿车在路边停靠,亦影响自驾车游客在渔女景区停留时间或不停留;②旅行团大巴车数量与平时稍有波动,而节假日小轿车出游数量剧增,停车服务压力很大。

2.6 渔女景区旅游开发商业环境调查分析

景区建筑依山而筑,山地高度距地面均不超过24m,山上草木茂盛,幽曲石板小径自山脚盘绕至山顶;但山上未有休憩亭和垃圾桶(箱),致使山上垃圾到处可见;登山入口原有一股清泉——叫文学泉,现已变成一潭污水。

渔女景区地理方位构成分析:景区方圆3公里范围内南边有九洲港和九洲机场及石花山休闲景区,北边有名亭公园、香山公园、石景山公园,西边有板障山森林公园,东边系南海。景区前面的情侣路串联以上休闲景区和港口机场,交通便利,可见渔女景区亦是发展好珠海旅游产业经济的潜在商业环境之一。

3 渔女景区调研结果与信息反馈

分析本次调研结果,市民与游客对渔女景区建筑的改造更新的建议主要是以人为本:①建筑改造设计要以人为本突出岭南风情;②增设儿童娱乐场和咖啡吧等场所;③建造渔女历史文化展览馆和后山顶歇息凉亭;④改造停车场与整合游客引导线路;⑤加强景区和渔女雕塑海廊的安全防护措施;⑥建造工程少破坏自然环境与山体等。

4 渔女景区建筑改造方案建议

旧城改造(城市规划设计)需要市民的参与,需要听取市民的意见。结合市民的意见和渔女景区的实际现状情况,建议大向改造方案如下:

4.1 改造与使用

不再新建,只在原有旧建筑旧设施的基础上进行功能复原与功能重组,对建筑外观造型进行有岭南特色的景观化改造设计,对各新的功能空间重新进行室内装饰设计更新后继续使用。此方案投入成本虽低,但功能难以完整化。

4.2 保留与加建

在保留旧建筑的基础上按照改造设计方案的需要进行加建,增加使用功能空间,同时对原有建筑功能进行局部调整。此方案新旧建筑结合后功能重组形成新一体,使旅游配套各功能得以完善和完整,但投入较前者大。

4.3 推平与重建

放弃原有无法发挥其应有功能的旧配套,按照新设计的方案推平旧建筑后重建(包括停车场)。此方案的建筑平面功能和立面景观功能上具有较好的全面性和完整性,但投入成本较前二者都高。

5 结语

城市更新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对城市景区旧建筑进行必要的改造是城市更新的具体方式之一。随着城市发展日趋成熟与饱和,如何为城市景区旧建筑注入新的生命力,完成旧建筑的重生成为当今关注的热点话题。珠海渔女景区建筑改造设计在考虑气候水文特征的同时要结合地方人文风情习俗,还要注意对地方文化内涵的传承与延续。

参考文献:

[1] 陆波. 珠海渔女 傲立海畔——雕塑家潘鹤应珠海市委之邀装点江山[J]. 美术学报,1998(01).

[2] 牟红,杨梅. 旅游景区景观设计的地域文脉内核探解[J].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05).

[3] 戴代新,汤里平,倪亦南. 风景区建筑改造的类型学方法研究[J]. 新建筑,2011(02).

上一篇:幼儿园厕所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下一篇:多功能厕所建设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