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汇报材料范文

时间:2023-11-29 12:19:55

场景汇报材料

场景汇报材料篇1

一个好的多媒体演讲不是源于自然,有感而发,一个好的多媒体材料需要制作者者的精心策划与细致的准备,同样也必须对多媒体汇报的技巧有所了解。经分析得出:辛辛苦苦准备的丰富的材料占成功的50%;汇报成功最主要的是对内容的归纳和表现形式(即多媒体的表现形式)占了50%;只有这样完美的相结合才能成功完成一个多媒体的汇报。下面就多年来工作中的经验与总结心得,谈一下如何制作成功的多媒体材料。

内容:演讲的骨架多使用图形,避免大量文字。

很多人喜欢把要表诉的内容都放在多媒体上,这样做看起来制作方便,也不容易遗漏内容,有利于演讲者照本宣科。可是多媒体不是教材,更不是黑板,这样做使得文字密密麻麻,听者难以在有限的时间里接受全部的信息,非常不利于突出重点。正是因为大量文字的出现会让听者感觉很累。虽然讲的不错,但没有考虑到听众的视觉感受,大家都听不下去了,汇报者也就白忙活了。多媒体不只是文字材料的多媒体表达方式,而是对文字材料的去粗取精的一种提炼与总结,多媒体整体结构为一体,但单屏也表达一个独立的中心内容,既可单一总结,也可贯穿全文。

多媒体的内容应简洁而突出重点,在字体使用方面建议如下:字体为通用字体,大标题字号根据标题字数进行设定,标题一用32点 ,标题二用30点,内容用28点。

如果有必要请多以图形和表格表达你的思想。因为图形和表格有利于用较小的空间集中表现要表达的内容,有了图形和表格仅需要配以较少的文字就可以给听众深刻的印象。当然图形也会帮助演讲者更好的进行阐述。但是同样你必须注意图形上标注字体的大小。还可以根据适当的内容配以少量的照片、漫画、卡通等有利于调动听众的兴趣,增加汇报的特色。另外,选择照片或图片时要注意与表达的内容具有相关性,图片一定要起到对文字的说明作用,做到图文并茂。

颜色搭配:力避过分鲜明的色彩,注意背景与文字和图表的色彩搭配。

多媒体是背景与文字、图片、图表的组合。选用科学合理的颜色搭配有助于制作出漂亮的多媒体材料。但是大多数人不具备色彩学的基础,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利用幻灯片自带的配色方案了。可是由于配色方案是统一的样式,用的人多了难免会有千人一面之嫌。为了制作出更具个性特点的幻灯片,我们就要对幻灯片的背景和文字等做具体的设计,用准确的颜色和图像烘托汇报的中心思想,做到以色达意,使汇报材料增色不少。特别是用作宣传的多媒体,只有在视觉上让人感到愉悦,才能真正达到宣传的效果。

花样:正式场合不使用任何多媒体动作,非要使用最多不超过三种。

在多媒体中添加动画或者声音可以增加趣味性,也便于增强听者的印象。但是一般说来如果不是在自动播放的环境下或者在非常正式的场合下进行多媒体演讲,在多媒体制作中建议不使用任何“花样”,包括自定义动作,幻灯片切换样式等。特别是汇报者边讲边放映时,设置动画和声音会影响汇报的效果。

文件“瘦身”:

在制作多媒体汇报材料的过程中经常发现文件的体积很大,特别是加入了一些公式或图片时。这不但影响了我们的存储与携带,而且编辑的时候蜗牛般的速度真的叫人难以忍受,严重影响我们的工作效率,所以就有必要对它进行“瘦身”处理。方法主要有:把做好的幻灯片复制到新建的文档中进行保存,该方法对大多数多媒体文件都有作用,特别是对公式较多的有明显的瘦身效果;找到图片右击选择“设置图片格式”,然后切换到“图片”选项卡,点击“压缩”按钮,并应用于全部图片,然后将文件保存起来就会有非常显著的瘦身效果。

制作多媒体的原则:

Magic Seven原则(7士2=5~9)。每张幻灯片传达5个概念效果最好。7个概念人脑恰恰好可以处理。超过9个概念负担太重了,请重新组织;

KISS (Keep It Simple and Stupid)原则。因为我们做多媒体针对的是大众,不是小众。我们的目的是把自己的理解灌输给听众。深入浅出才代表你对知识的真正掌握。制作一个好的多媒体并不简单,掌握一点这里面的技巧是必须的。

典型的多媒体文件易犯错误

一、糟糕的文字

以前见过一个同事制作的多媒体汇报材料。它给人的感觉是:认真,仔细,但大体上却缺少一种自信、灵活、寓教于意。还有的多媒体从第一页的目录后,每一页都密密麻麻写满了找来的有关资料,直到最后一页结束。因为害怕漏掉一点点自己辛勤的劳作。结果导致整个汇报变成了阅读资料。

二、糟糕的花样

幻灯片制作软件的功能强大,也体现在它内容是“活”的方面,利用它可以设计出各种各样的花式,有的多媒体结合了各种特效,仿佛我在看一部好莱坞大片,只记得多媒体是如此的强大、如此让人眼花缭乱,确不记得内容。

三、结论与认识

总之,一个较好的多媒体汇报材料并不在于其制作的技术水平有多么的高,动画做的多美,最关键的还是要实用。其标准大致以下几点:一是内容突出,言简意赅;二是字体内容清晰,一目了然;三是制作简便,省时省力。正是这三个特点使得应用多媒体制作的汇报材料成为了大多数人乐于采用的一种汇报方式。但是真正要使用多媒体制作一个满意的汇报材料还要经过一段长时间的摸索与实践。

场景汇报材料篇2

 

关键词: 英语专业学生 听力能力 主要因素 途径

1.引言 

 

听是语言交际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对外交往中,听力水平直接影响着人们相互理解的程度和交流效果。随着国际交流的日渐频繁,提高英语听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听力能力的培养在外语教学中占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笔者对影响英语专业学生听力能力的一些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提高和培养英语专业学生听力能力从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旨在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途径。 

 

2.影响英语专业学生听力能力培养的主要方面 

 

2.1语音方面 

我国英语教学基本采用英国语音教学体系。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美音教材逐渐增多并有流行趋势,有些学生因不熟悉英美语音差异,就产生了听力障碍。语速障碍,中学生平时学习都以课文磁带为准,速度较慢,如果再遇到一些语速较快的连读、弱读、重读、爆破、停顿、重音转移、语调变化等有关语音现象的听力材料,便无所适从了。 

2.2词汇方面 

在英语听力的学习中,词汇量是制约学生听力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词汇量不足,在听力过程中遇到生词或词义不熟的词的几率就高,这种情况会妨碍学生对整个句子乃至整段材料的理解。 

2.3语法方面 

在英语听力材料中,有很多句子是并列复杂句,如果分不出各分句之间的关系,即使把句子中的每个单词都听懂了,也未必能理解正确整个句子的意思。 

2.4文化背景方面 

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英语作为一门外语,承载了西方国家丰富的文化。我们在学习英语时,需要了解英语国家的一些地理历史、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及生活方式。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使部分学生不能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因而影响了反应速度和听力效果。 

2.5听力技巧方面 

听力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听内容的主旨和大意的理解。这就要求在听的过程中要尽量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不要力图把每个词、每个句子都听懂,每遇到不理解的单词和句子时就停下来思索,就会跟不上语速。毫无疑问,这将中断他们的思路,就不能把听力材料整体地联系起来,常常有听了上半句听不了下半句、疲于奔命的感觉,所以一节听力训练课下来既疲倦又没有什么收获。还有学生在听的时候将每一句都译成汉语。这种习惯使得他们无法跟上所听材料的语速。久而久之,对听力会产生恐惧心理。 

 

3.如何提高和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听力能力 

 

3.1语音方面 

掌握基本的语音规则是学好听力的基础,在语音教学中,以下几个方面语音知识的讲解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句子重音。通常句中的实义词(名词、实义动词、数词等)是句子的关键词,携带重要信息应重读。如在“who is reading?”一句中,“who”一般重读;而重读的词一般是句子的语调核心,即句子的强调部分。 

第二,同化。一个音受临音影响而变化的现象就是同化。如副音[d]与[j]相邻时,被同化为[dэ],辅音[t]与[j]相邻时,被同化为[t]。 

第三,语调。人们交谈时,嗓音的升或降,音调的高或低,构成语调。每一种语言有其独特的语调。语调可以表达词汇无法表达的微妙和情感。因此,从听力材料中谈话者的语音语调里可以猜想和判断其说话目的和意图。 

3.2词汇方面 

词汇对听力的影响很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对词汇的熟练与否直接影响音与义联系的速度。研究表明,听者先接受原始话语并将其意象储入短期记忆,组成各种成分,辨识其内容及功能或目的,随之再将这些组成一体形成连贯的语言材料。然后将重构的意义而非原有形式在长期记忆中保留。言语听辨过程是图式与输入信息或声学信号相互作用、相互匹配的过程。 

第二,词汇量在听力能力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外语界长期以来的共识。听力理解中的对话、语段、语篇都是由句子组成,而句子的基本单位正是词或词组。因此,从

理论上说,词汇量的大小决定了听力理解成绩和能力的高低。在词汇习得的过程中,学习者不仅要追求词汇的数量,而且要注意把握词汇,尤其是多义词汇的深度:在注重原型意义的同时,加强对多种意义之间深层联系的理解,学会从原型意义中推导并灵活使用边缘意义。这样,学习者在进行听力理解的时候才能克服原型意义对听力的消极影响,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3.3语法方面 

语法是语言表达方式的小结,它揭示了连字成词、组词成句、句合成篇的基本规律。要对连续语流进行同步释义和反应,还必须具备依照语法和逻辑知识识别句中词语间逻辑关系的能力。语法和逻辑知识是正确理解和判断听力材料的必要条件。 

3.4文化背景方面 

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听力能力的提高。 

第一,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感谢、谦虚、赞扬、隐私、节日、禁忌语、委婉语、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第二,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资料直观地感受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阅读体现外国文化的简易读本,从而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邀请中外“英语通”作中外文化差异方面的专题报告: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等,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情境,强化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 

 

4.听力技巧 

 

掌握一些英语听力的技巧,有助于听力的提高。 

第一,了解语言或对话的环境,有助于对内容的预测,只不过它提供给我们的不是语言方面的信息,而是场所、人物、氛围等“软件”因素,这对我们理解材料起着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如果语言环境是机场、车站或码头,当从扬声器中传出播音员的声音时,我们马上就会联想到飞机的起降、列车的进出或者是播出与旅客相关的服务信息。 

第二,学会做笔记。在听力过程中为了防止遗忘一些重要信息,学生要善于在听力理解过程中用符号、图示等迅速记录要点,如人名、地名、时间、数字、年代和关键词等,以便提高听力效果。另外在听力练习的过程中如果遇到生字词,可以根据其发音记录下来,并查字典,这样不但有助于理解听力材料,而且起到了扩大词汇量的作 

用。 

 

5.结语 

 

总之,听力是人们交往中不可缺少的技能,是英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听力能力的提高与学习者的学习状态,语音、语调是否正确,掌握词汇量的多少,对英语语法的理解掌握,对英美文化、习俗的了解和听力技巧的运用都有极大的关系。听力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以正确的方式进行操练和学习,才能真正得到较快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思.英语词汇量与听力理解关系的研究[j].海南大学学报,1995,(2):84-89. 

[2]韩小冰.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策略[j].青海师专学报,2005,(2). 

[3]陈昌义.听力理解训练技巧与新探[j].外语与外语教学,1988,(4).

场景汇报材料篇3

论文摘要: 听力是人们获取各种信息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从语音、词汇、语法、文化背景、 听力技巧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学生听力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然后就此提出了几种应对策略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具体途径。

1.引言

听是语言交际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对外交往中,听力水平直接影响着人们相互理解的程度和交流效果。随着国际交流的日渐频繁,提高英语听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听力能力的培养在外语教学中占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笔者对影响英语专业学生听力能力的一些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提高和培养英语专业学生听力能力从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旨在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途径。

2.影响英语专业学生听力能力培养的主要方面

2.1语音方面

我国英语教学基本采用英国语音教学体系。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美音教材逐渐增多并有流行趋势,有些学生因不熟悉英美语音差异,就产生了听力障碍。语速障碍,中学生平时学习都以课文磁带为准,速度较慢,如果再遇到一些语速较快的连读、弱读、重读、爆破、停顿、重音转移、语调变化等有关语音现象的听力材料,便无所适从了。

2.2词汇方面

在英语听力的学习中,词汇量是制约学生听力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词汇量不足,在听力过程中遇到生词或词义不熟的词的几率就高,这种情况会妨碍学生对整个句子乃至整段材料的理解。

2.3语法方面

在英语听力材料中,有很多句子是并列复杂句,如果分不出各分句之间的关系,即使把句子中的每个单词都听懂了,也未必能理解正确整个句子的意思。

2.4文化背景方面

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英语作为一门外语,承载了西方国家丰富的文化。我们在学习英语时,需要了解英语国家的一些地理历史、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及生活方式。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使部分学生不能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因而影响了反应速度和听力效果。

2.5听力技巧方面

听力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听内容的主旨和大意的理解。这就要求在听的过程中要尽量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不要力图把每个词、每个句子都听懂,每遇到不理解的单词和句子时就停下来思索,就会跟不上语速。毫无疑问,这将中断他们的思路,就不能把听力材料整体地联系起来,常常有听了上半句听不了下半句、疲于奔命的感觉,所以一节听力训练课下来既疲倦又没有什么收获。还有学生在听的时候将每一句都译成汉语。这种习惯使得他们无法跟上所听材料的语速。久而久之,对听力会产生恐惧心理。

3.如何提高和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听力能力

3.1语音方面

掌握基本的语音规则是学好听力的基础,在语音教学中,以下几个方面语音知识的讲解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句子重音。通常句中的实义词(名词、实义动词、数词等)是句子的关键词,携带重要信息应重读。如在“Who is reading?”一句中,“who”一般重读;而重读的词一般是句子的语调核心,即句子的强调部分。

第二,同化。一个音受临音影响而变化的现象就是同化。如副音[d]与[j]相邻时,被同化为[dэ],辅音[t]与[j]相邻时,被同化为[t]。

第三,语调。人们交谈时,嗓音的升或降,音调的高或低,构成语调。每一种语言有其独特的语调。语调可以表达词汇无法表达的微妙和情感。因此,从听力材料中谈话者的语音语调里可以猜想和判断其说话目的和意图。

3.2词汇方面

词汇对听力的影响很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对词汇的熟练与否直接影响音与义联系的速度。研究表明,听者先接受原始话语并将其意象储入短期记忆,组成各种成分,辨识其内容及功能或目的,随之再将这些组成一体形成连贯的语言材料。然后将重构的意义而非原有形式在长期记忆中保留。言语听辨过程是图式与输入信息或声学信号相互作用、相互匹配的过程。

第二,词汇量在听力能力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外语界长期以来的共识。听力理解中的对话、语段、语篇都是由句子组成,而句子的基本单位正是词或词组。因此,从理论上说,词汇量的大小决定了听力理解成绩和能力的高低。在词汇习得的过程中,学习者不仅要追求词汇的数量,而且要注意把握词汇,尤其是多义词汇的深度:在注重原型意义的同时,加强对多种意义之间深层联系的理解,学会从原型意义中推导并灵活使用边缘意义。这样,学习者在进行听力理解的时候才能克服原型意义对听力的消极影响,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3.3语法方面

语法是语言表达方式的小结,它揭示了连字成词、组词成句、句合成篇的基本规律。要对连续语流进行同步释义和反应,还必须具备依照语法和逻辑知识识别句中词语间逻辑关系的能力。语法和逻辑知识是正确理解和判断听力材料的必要条件。

3.4文化背景方面

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听力能力的提高。

第一,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感谢、谦虚、赞扬、隐私、节日、禁忌语、委婉语、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第二,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资料直观地感受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阅读体现外国文化的简易读本,从而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邀请中外“英语通”作中外文化差异方面的专题报告: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等,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情境,强化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

4.听力技巧

掌握一些英语听力的技巧,有助于听力的提高。

第一,了解语言或对话的环境,有助于对内容的预测,只不过它提供给我们的不是语言方面的信息,而是场所、人物、氛围等“软件”因素,这对我们理解材料起着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如果语言环境是机场、车站或码头,当从扬声器中传出播音员的声音时,我们马上就会联想到飞机的起降、列车的进出或者是播出与旅客相关的服务信息。

第二,学会做笔记。在听力过程中为了防止遗忘一些重要信息,学生要善于在听力理解过程中用符号、图示等迅速记录要点,如人名、地名、时间、数字、年代和关键词等,以便提高听力效果。另外在听力练习的过程中如果遇到生字词,可以根据其发音记录下来,并查字典,这样不但有助于理解听力材料,而且起到了扩大词汇量的作

用。

5.结语

总之,听力是人们交往中不可缺少的技能,是英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听力能力的提高与学习者的学习状态,语音、语调是否正确,掌握词汇量的多少,对英语语法的理解掌握,对英美文化、习俗的了解和听力技巧的运用都有极大的关系。听力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以正确的方式进行操练和学习,才能真正得到较快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思.英语词汇量与听力理解关系的研究[J].海南大学学报,1995,(2):84-89.

[2]韩小冰.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策略[J].青海师专学报,2005,(2).

场景汇报材料篇4

一、影响学生听力的三个主要方面

1.没有掌握正确的发音、充足的词汇量及相关的语法。有些学生没有掌握单词的准确发音,特别是对同音异义词难以辨别。我国英语教学基本采用英国语音教学体系。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美音教材逐渐增多并有流行趋势,有些学生因不熟悉英美语音差异,就产生了听力障碍。另外,中学生平时学习都以课文磁带为准,速度较慢,如果遇到一些语速较快的连读、弱读、重读、爆破、重音转移等有关语音语调变化的听力材料,便无所适从。再加上学生英语词汇量大小,以及对语法结构的不熟练等,直接影响听力理解。

2.缺乏足够的文化背景知识。听力材料中某些涉及异国文化背景的片段会给学生带来听力障碍。

3.平时不注重听力的培养和训练,缺乏培养听力的语言环境和氛围。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学校只注重语法知识的讲解和训练,而对听力的训练远远不够。教师也不注意为学生营造有利于听力培养的语言环境和氛围。

二、提高英语听力教学水平的途径

1.强化学生对语音基本知识的掌握。通过讲解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元音辅音的读法,以及舌侧音和前鼻音的区别、爆破音的不完全爆破、弱读、同化、连读、音节、单词及句子重音、升降调等重要的读音规则,并且在日常教学中通过跟着磁带模仿、朗读单词和课文、复述课文内容等多种方式加以巩固,进行强化训练,让学生在训练中掌握单词的发音规律。另外,向学生讲解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发音的区别,并且通过听磁带、收音机,看英文电视节目等方式让学生熟悉它们。从而为英语听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语音基础。

2.扩大学生的词汇量,让学生掌握短语和固定用法。让学生广泛阅读各种题材的文章,积累丰富的词汇量,如《21世纪英文报·中学生版》、《学生双语报》、《英语周报》、《英语辅导报》就是非常好的材料来源。

在平时听力教学和其他教学中,让学生多做听写的练习,由词到句,由句到篇,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积累大量的词汇对学生有百利而无一害。

3.利用各种机会丰富学生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在日常教学中,要通过课堂讲解、课外拓展阅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增强文化意识,为学生的听力理解提供知识经验的准备。教学中要始终关注中外文化差异。比如farm这个词的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它在英语中是指一定规模的农、牧、渔、养殖业的生产场地,而不能简单地教“农场”这个意义,引起误解。教师更进一步可以把中西方的农业生产活动的差异介绍给学生。

4.采取多种措施创造培养听力的语言环境和氛围。首先,在英语教学中营造语言氛围。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语言环境。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多地使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与学生交流,阐述课文内容,讲解练习,创造性地设置英语教学的语言氛围,使学生平时在英语语言氛围中养成良好的心理状态,逐渐培养听力理解能力。词句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意义,我们只有在学习时注意到这种不同才能更好地理解词义,理解听力材料的主旨所在。同时,在听力教学中合理使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音像媒体,获取合适中学英语教学的新闻报道、演讲、访问、短片和电影。

其次,创造性地使用材料。苏教版教材中的听力材料依据单元话题编写而成,题材广泛,形式新颖。但有些单元话题涉及科技、艺术等学生较为陌生的专业领域。教师若能对这些材料进行创造性的处理,则会更有利于课堂教学。

5.开展合作探究的小组活动。教师应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小组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提高。

①竞赛活动。竞赛活动的作用在于通过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促使他们在听力活动中聚精会神。

②表演活动。表演能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听力活动,体验其中的乐趣,同时能为课堂教学创造真实的视听环境,这比单纯地观看视频录像效果更好。

③小组报告。小组报告能兼顾听前、听时和听后三个阶段,以保持听力活动的整体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场景汇报材料篇5

英语学习是一种非母语学习活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意识的发挥程度将直接影响其学习效果,并影响到学生学习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通过教师言传身教的有效影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参与英语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双主体”的教育功能,使学生初步具备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中应努力做到以下三个转变:由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活动的单向性转变为师生共同活动的多边性,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率;由只重教法的改进转变为教学改革与学法指导并举,努力实现教与学的最优化结合;由教学过程中英语基础知识教授式转变为注重思维练习的启发式,促进学生学力的提高,从而“教会学生学习”。

二、 将新闻融入听说读写各项训练之中

新闻这一体裁提供给我们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在上课前几分钟,笔者经常给学生听一些录音新闻以提高他们的听力。同时,也鼓励学生在周末节假日收看电视,收听英语新闻,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而且,不仅由教师提供素材,也要求学生自查资料,说出最近国内外发生的大事、校园的大事,或是他们感兴趣的有关消息,如体育、旅游、学校生活等,采用report的形式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让学生体会到英语就在身边,学习英语不是难事,也浓厚了学习英语的氛围。根据考试的需要,教师平时要增加英文报刊的阅读量。让学生了解新闻报道体裁的行文特点和考查方向。新闻报道往往分为四个部分:标题、消息来源、导语、具体事实细节。考查涉及重要事实、具体细节的确认、多个时间地点与具体事实的搭配、猜测词义、添加标题、归纳中心等能力。

三、 改进课堂词汇教学,提升词汇学习能力

课堂词汇教学无疑是学生学习词汇的主要阵地。课堂词汇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词汇学习的效果。但正如前所述,由于各种原因,教师在课堂词汇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如: ① 形同虚设,可有可无; ② 脱离语境,片面孤立; ③ 平均用力,缺乏重点; ④ 以讲代练,包办代替; ⑤ 方法单一,少有新意; ⑥ 虎头蛇尾,没有系统。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应当牢固树立科学、有序、高效的课堂词汇教学观,努力学习、灵活运用当代一些先进的词汇教学方法,切实提高课堂词汇教学的效率,在扩大学生词汇量的同时,帮助学生掌握一些科学有效的词汇学习方法,以提升他们的词汇学习能力,增强英语学习的效果。

四、 发挥多媒体技术的最大功能,使英语课堂更生动

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说是教育界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多媒体技术有着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能力以及强大的交互式特点,利用对媒体技术编制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形象的表达工具,能真正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使乐学落到实处。英语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英语教学时更应该多多考虑多媒体技术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1. 动画模拟

采用多媒体技术中图形的移动、定格、闪烁、同步解说、色彩变化等手段表达教学内容。如果教师能编出符合逻辑的小故事作为主线,则可使学生在不考虑母语的情况下了解和记住各类名词。动画模拟不但能彻底改变传统英语教学中的母语介人过多的问题,同时还能使知识传授的形式发生变化,大大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化被动为主动,产生特有的教学效果(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省略)。

2. 演示控制

利用多媒体技术中图文并茂及综合处理的功能,教师可编写出较强的带有控制性的模拟演示,充分体现教学中的讲练结合的效果。利用flash等小插件还可以对火山爆发等过程进行演示,再现两千多年前庞贝城的繁荣景象,这对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十分有效。甚至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工作面试的真实场景,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进行最有效的口语训练。

3. 影视演播

中学教材(特别是高中教材)中有大量的外来素材,其中名人故事及名著或歌剧都有大量的声像材料。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把这些材料有机地揉合到课件中去,使学生多层面多角度地了解课文。

五、 课堂教学生活化

1. 凭借生活创设生动、真实的语言环境

语言学家克鲁姆说过:“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该是创造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用自己已学到的语言材料”,笔者经常根据学生的特点联系教材,设置真实的语言环境,通过角色表演增强了学生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组织符合学生生活经验的讨论活动

场景汇报材料篇6

关键词:商务英语阅读;教学困境;对策

商务英语阅读作为专业课程的入门课,学生正是从这一门课程开始踏入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学习。因此,上好商务英语阅读课,是为进一步地学习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夯实基础,增加学生以后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信心。

一、中职商务英语阅读课程教学中的困境

1.中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

对于刚入学的中职学生而言,即便是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基础仍然十分薄弱,许多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未达到初中毕业学生应有的水平,学习能力也较差。而商务英语阅读的教材中所选取的教学内容和文章,又与学生初中所接触过的阅读材料类型大不一样,难度也大大增加,当学生拿到阅读课本时,一个个的陌生词汇,一串串的长句子,将使他们感到茫然无助,对学习前景毫无信心。

2.课程设置不合理

商务英语阅读课程要求学生使用英语这门工具性语言来学习有关商务活动的实用语言材料,可见,商务英语阅读课程的基础是英语。但刚升入中职学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薄弱,他们至少应先进行一年的基础英语的学习,待学生的英语基本技能达到学习商务英语的水平后,再开设专业课程。然而,许多中职学校因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只有两年,教学时间紧迫,教学任务多,在入学后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便开设了商务英语阅读课程,学生由于缺乏基本功的积累,学习起来难免感觉力不从心。

3.教材内容专业性强

(1)学生对专业词汇和专业表达方法陌生。商务英语阅读教材中涉及大量的商务英语专业词汇和表达法,而学生都是刚从初中毕业而升入中职学校的,对商务方面专业词汇的积累几乎是零,对单词很陌生。即使在商务英语阅读中遇到基础英语里学过的单词,但该单词在商务领域中的意思可能截然不同,这也给学生阅读造成很大的障碍;对于商务英语里的许多特有表达法,学生更是闻所未闻。这使学生刚开始接触这门专业课程,便容易产生畏难情绪,难以提起学习兴趣。

(2)缺乏商务背景知识。商务英语阅读教材中选用的文章经常涉及经济贸易、市场营销、金融财务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都是学生在过往的义务教育学习中甚少能接触到的,而且在生活中也缺乏了解。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由于学生缺乏应有的商务背景知识,即便学生已孰知阅读文章中的所有专业词汇及陌生词汇的含义,但仍不能准确地理解文章中句子的意思,或对文章大意理解时容易出现偏差。

4.教学方法的选择

许多教师对商务英语阅读课程中的教学方法的选择有较大的争议,一部分教师倾向于基础英语阅读课程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通读全文,只需领悟文章大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以提高阅读速度。但因为学生对商务类型的文章不熟悉,对专业词汇和专业表达方式陌生,所以,很难靠自己领悟文章大意。因此,这种教学方法实施起来难度相当大,而且教学效果也十分不理想。而另一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初次接触商务类型的文章,无法靠自己准确领悟文章主旨,应该带领学生逐字逐句学习,直至把文章每一个单词和句子意思弄清楚为止。但这种方法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毫无促进作用的,而且还容易使学生养成不良的阅读习惯,反而降低学生的阅读速度和能力。

所以,教师如何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又能让初学者准确领悟商务类型文章的主旨,这也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境之一。

5.教学进度的安排

由于教师需要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一定量的教学任务,许多教师会把教学任务平均安排到每一个课时里,学生所需要消化的教学内容就比较多,然而,对刚接触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学生来说,学期初就让学生消化一定量的教学内容是不现实的。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初学者至少需要两至四个月的适应过程,这就使教师的教学无法按原计划匀速进行。如果在学生还没有完全适应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学习前,教师只求数量,不顾质量地教授课程,反而容易使学生基础不扎实,影响日后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学生学习时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更甚者,学生对该学科产生厌恶情绪。

二、探讨应对中职商务英语阅读课程教学困境的策略

1.完善课程设置,待学生打好基础,再学习专业课程

学校应尽量在第一学年开设基础英语课程,让学生充分打好基础后,第二学年才开始学习专业课程。有了一年的专业基础学习,学生的英语基本技能与刚入学相比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这个时候再开设专业课程,学生便能很快地适应专业课程。

2.帮助学生快速积累专业词汇,为学生增强学习专业课程的自信心

所有的中职学生在初次遇到大量专业词汇的阅读材料时,都表现出畏难情绪。学生指出全文有90%的词汇和句子看不懂,所以,根本不想拿起文章来阅读。这个时候,教师应先帮助学生缓解这种畏难情绪,先向学生解释,他们看不懂商务类型的文章是很正常的现象,每一位初学商务英语专业课的学生都是如此的。但同时也要向学生强调积累专业词汇的重要性,然后,从如下四方面指导学生如何短时间内尽可能多地积累专业词汇:①教师要求学生积累专业词汇时,可先降低积累的要求,初期阶段,只要求学生能认得专业单词并知道其意思即可。这样一来,学生积累时,心理压力便大大降低,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用这种方法帮助学生积累专业词汇,大部分学生都能在一个学期内,熟悉教材中大部分的专业词汇。②不要死记硬背单词,要按单词的发音规律来记单词,因为大部分单词都是根据其发音来拼写的。③给学生介绍构词法、专业词汇时,经常遇到的情况是,许多单词是由单词的原型加上前缀或后缀得来的,熟悉了构词法后,只需对单词的原型熟悉,便能记忆该单词的其他变形。④让学生明白不认识个别词汇并不影响篇章的理解,可以通过上下文及具备的背景知识大胆进行推测。

3.分阶段教学,初慢后快

首先,教师应认识到学生对专业课的“适应期”存在的必然性和重要性。教师应允许学生对专业课程慢慢适应,这样,教师在课程起步阶段才不至于只求教学数量,不求教书质量地教授课程。“适应期”里教师的教学进度的安排应尽可能地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为依据。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让学生充分适应专业课程,一方面能为日后的其他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该课程的后半期学起来更轻松愉快,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可以采取分段教学,在课程学习的初期,即学生“适应期”内,尽可能地放慢教学进度,让学生充分适应专业课程,待学生充分适应专业课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情况,逐渐加快教学进度。

4.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由于中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缺乏专业词汇的积累,对商务类型文章陌生,学生独立进行阅读时,几乎无法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大意和文章中的句子。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分段教学的方法。

“适应期”阶段,即初期阶段,教师可选用浅显易懂、贴近生活的文章给学生作为阅读材料,并带领学生学习文章,帮助学生理解长句难句,使学生尽快熟悉商务类型文章的语言特点。

中期阶段,学生已对商务类型文章语篇特点有一定了解,此时,教师应注意教授学生正确的阅读方式和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让学生明确阅读目的,拿到阅读材料,先快速通读全文,判断文章的题材,了解文章大意,标记重要细节,再带着问题仔细阅读.获取有用的信息,以完成阅读任务。另外,应提醒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应以“义群”为单位来理解句子和文章,而不能逐字逐句地翻译着进行阅读,这样才能提高阅读速度和能力。

后期阶段,学生不仅对商务类型文章熟悉,而且,也养成了一定的阅读习惯,教师则可试着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材料并完成阅读任务;然后,教师再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作出评价,为学生答疑解惑,并对学生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给予纠正。

5.避免“一言堂”,采用多种教学模式,鼓励自主学习

在商务英语阅读课中,阅读材料往往涉及较为专业的内容,学生缺乏商务背景知识,对文章主旨及长句难以理解,教师采取的授课方法往往是教师讲解生词、语法、分析长句难句,待学生理解全文之后,再完成阅读任务。情况往往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但学生却听得兴趣索然,教学效果不理想。为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式,比如任务型教学法、交际型教学、探究式教学法等,待学生熟悉专业课程后,还可鼓励学生多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让学生在课堂上有目的地上课,有事情可做,能够对自己学习的内容进行思考,如此一来,学生从“被灌输知识”变成“主动吸收知识”。这不仅改变了课堂枯燥的情况,教学效果也有明显的提高。

6.教学中穿插商务背景知识的补充,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

我们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不难发现:如果我们已经具备与阅读材料相关的背景知识,我们便可更准确地抓住文章主旨,阅读速度也会大大提高,这说明阅读理解不仅仅靠读者的语言知识,背景知识的掌握对文章理解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学生要充分读懂商务英语材料,必须了解一定的商务背景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适当穿插教授与阅读材料相关的商务知识,一方面学生运用这些背景知识,可以更准确地理解阅读材料,另一方面,还可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可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多从网络、报纸、杂志等渠道了解最新的专业背景知识。

中职商务英语阅读课程教学有其专业的特点,所以在实施教学时应明确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针对教学中的不同问题采取不同的策略。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力求培养出高能力的符合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罗红.商务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2]刘晋佐.中职中专商务英语教学问题及对策[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2,(2).

场景汇报材料篇7

关键词:园林设计;低碳

1、低碳园林理念产生的背景

在大力提倡环保意识的当今社会,“低碳、生态、环保”的词汇无疑成为了一个高频词汇,时时刻刻在各式媒体中频繁出现。2009年12月,世界气象组织在哥本哈根公布报告:2009年已成为历史排名第5的最热年份。大气中含量升至,离理想值已越来越远。“低碳、生态、环保”已经成为了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而作为一名环境景观设计师,应采取节能环保的技术,改善环境,实现环境工程的目标。

低碳(low2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低碳理念是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理论模式。20世纪的100年间,地球上的人口增加了4倍,经济规模增加了20倍,能源消耗增加了25倍,结果形成了巨大的能源消费型社会。巨大的消费无疑会带来消费污染,进入21世纪后,全球气候日趋变化,化石燃料迅速枯竭,频繁的自然灾害,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类的生存。就我国而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明显加快,一些高耗能行业迅猛发展,因此能源需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增长态势。城市中人口众多,温室气体排放量自然增大,怎样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及改善区域小气候环境,低碳理念下的低碳园林应运而生,目的是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增强园林中的碳汇能力,有效改善城市的生存环境质量。

2、低碳园林科学内涵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是美化环境、调节生态平衡、降低碳排放量的惠民服务项目,可促进人们居住环境的持续健康发展。合理利用布置城市园林、绿地,可显著降低建筑能耗、抑制热岛效应,构建绿色交通,形成农业城市基地,实现节能减排的低碳综合效果。因此低碳园林理念逐步形成,在园林整体周期生命中我们应通过合理设计规划令园林工程最大化发挥生态效益,在施工建造、材料选择与日常管理维护中,我们应最大化降低使用化石能源,减少碳排放量,营造高能效,由此可见低碳园林即是具有高观赏性、高碳汇、低污染、低能耗的特色化园林形式。从其内涵功能来讲低碳园林可在规划指导下合理发挥城市绿地功能,提升绿化率,借助植物的合理选择与群落搭配令其最大程度提升碳汇功能,并优化改善社会生态环境水平。

3、低碳园林设计原则

城市园林规划应由宏观层面进行场地定位、定性与定量设计,尊重场地,全面结合地域风貌、历史环境、风俗文化等因素进行统筹布局。低碳园林设计还应遵循绿地原貌,依据自然环境与绿地定性实施规划。园林工程场地不同其功能发挥必然不同,为节约资源我们应科学遵循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原则,不应对地形随意改动,这样既无法展现场地独特,还会令工程量持续增加。同时在低碳园林建造进程中我们应顺应自然规律,结合自我修复与设计令工程更加长久坚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应科学利用生物丰富多样生长生存环境构建景观内部能量流、物质流、价值流与信息流,促进其实现稳定、持续、创新的发展。低碳园林设计任务不仅在于创设贴近自然的人性化景观效果,还在于协助引导修护自然、确保生态平衡,因此我们应充分发挥园林工程引导人们运动与视野的特征,启发人们主动积极的保护环境,感受到生态繁荣的景象优势,并主力探究如何应用环保、节能、高效的手段真正营造低碳、绿色,充满艺术性与人文性的园林绿化工程。

3.1选择低养护成本材料

选材时要考虑到后期的养护管理。在植物方面,最好选择兼具美观性、生态性、粗放管理、抗性强等特点。在其他建造材料中应注意其低耗能、运行周期长等特点。在建造园林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园林设施的拆除问题。园林设施物应具有易拆除、不易污染、可重新利用等特点。

3.2选择碳友好材料

园林设计影响碳排放量的最直接方法就是通过选择“碳友好”(carban2friendly)材料,其衡量标准是着重考虑材料的碳成本(carban.cost)。园林材料的碳成本包括其运输、运用、管理、养护等过程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以及在这些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物和能源的消耗等。低碳成本的选用为低碳园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3注意园林维护管理的低碳性

乔木类的植物尽量使其自然生长而不修剪,或需要较少的维护管理。灌木类植物要多选用长势紧凑、不易生病、耐践踏、抗性强、观赏性高等特点的树种,便于粗放式管理。

3.4合理处理废弃物

如落叶、污水等可以在园林内设置小型的回收处理再利用设施,使园林废弃物循环利用,为园林提供循环能量,形成小区域的自我修复性生态。

系统。

3.5延长园林的生命周期

园林的“生命周期”指园林从建成使用日起到园林被重新改造或拆除的整个过程时期段。许多景观设计师在园林的营造中大多只考虑眼前或是近5年内园林的可观赏性。以致大多园林的"生命周期"较短。延长园林的生命周期,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降低成本。

4、低碳园林设计的具体方法

4.1雨水储蓄利用

保持和修复自然界的水循环将成为低碳园林设计的重要目的之一。一方面,大量的雨水随着市政管网白白流失;另一方面,大量的景观用水来自于洁净的自来水。建立区域性的雨水利用设施,实现“就地滞洪蓄水”是解决城市雨水供求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也解决了园林景观与植物灌溉用水问题。

4.2绿色园林构筑物

园林构筑物可以通过形式的巧妙构,思达到增汇的目的园林建筑采用半地下、地下或底层架空的设计,以及墙面、屋顶立体绿化,增加绿化面积或绿地面积,同时提供多种建筑设计风格,为人们提供不同的观景视角,形成独特的园林风格。地下与半地下园林建筑也使建筑在冬夏季的能源消耗减少,达到减排效果。

4.3污水净化循环

城市污水净化循环问题亦可以通过园林景观的设计,借助自然的力量予以解决。具有净化功能的人工湿地系统可以设计成污水处理地。将城市污水排人湿地系统,配合植物根系以减缓水流速度,利用多层异质土壤对悬浮物进行拦截沉降,促使杂质的沉淀和排除,并在湿地中种植具有净化功能的植物,如芦苇、千屈菜、小香蒲、花叶芦竹等,以有效地吸收过滤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

4.4选择建造材料

降低碳排放量的最直接方法就是通过选择碳成本低、耐久度高、后期维护少以及可以进行循环利用的材料进行园林建设。选择本地或就近材料,通过降低运输成本来减少碳排放。尽量采用木材、竹藤等“低碳”材料,少用钢材、玻璃、水泥等、高碳材料,减少园林建设中的碳成本。

5、结束语

场景汇报材料篇8

关键词:护理专业; 本科生; 医学英语; 教学改革

语言是人际沟通的主要方式,是医患、护患交流的工具,是求医问药的最基本的要素。护理专业英语课程设置多偏重于一、二年级的英语语言基本技能训练,高年级的实际应用能力,特别是职业英语应用能力不足。针对高年级护理专业学生医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校对高年级护理专业学生医学英语课进行了教学改革,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教学中问题分析

1.1 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目前大学的基础英语教学仍然是针对四、六级考试的应试教育,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词汇语法基础和应用能力, 但基本没有在真实场景中运用过自己的外语工具, 在实际的护理操作中往往出现“听不懂、说不了”的情况。专业英语学习因为缺乏需要沟通的语言环境多流于单纯的文献阅读和医学词汇学习。涉外护理的场景教学条件的缺失使得教师和学生在不透明、不直接、不专业的环境中实施教学,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 1]。

1.2 教材选择单一目前的医学英语教材基本上以阅读材料和简单口语教材为主。阅读材料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基本语法为线索,从abc 开始,涉及的内容多半只是医学科普知识, 各种医学文献文体风格的体现不足,医学词汇的涉及面不够广泛;另一种选用的文章往往是专业性很强的科研文章, 作为护理专业学生的阅读材料又嫌太难。以往高年级护生的专业英语学习多采用医学生的专业英语教材和市面上流行的医学英语视听说教材, 与涉外护理相关的针对性、专业化的教材很少。

1.3 缺乏复合型教师专业课的双语教学是目前很多学校采用的做法, 护理专业教师用英语授课常因英语功底不深,表达能力受限制,遇到复杂的知识点用中文重复甚至解释, 学生在接触双语教学初期适应性较差[ 2],往往对中文讲述产生依赖性,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在英文学习上。英语教师由于缺乏护理专业知识,容易将学科教学视作语言教学[3]。

2 教学改革尝试

2.1 与基础阶段教学相衔接高年级护理专业医学英语课程的基本任务是在巩固和发展学生基础英语技能的基础上, 使学生逐渐从学习性的基础英语学习转入应用性技能培训, 熟悉医学术语,学习并掌握英语科技文体的一般特征,掌握各种医学文献的语言风格,为英语语言技能应用和获取专业知识铺平道路。

在教学当中, 学生普遍反映基础阶段听力和口语的应试训练多,实际工作中无法应用,是与外籍病患沟通的主要障碍。为了使基础学习向专业英语学习过渡,先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评估,然后根据基础英语水平设计教材和课堂授课方式, 一方面充分利用基础阶段所取得的教学成果, 避免教学内容重复,另一方面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尽快将被动的内向型知识变成主动的输出型技能。

2.2 教材选择多样化备课时,同时参考若干本医学英语教程,根据医学英语语言特点,以疾病分类作为章节主题编写教案。每一章所涉及相关的阅读材料都来自欧美科技读物,由教师根据需要进行修改,在词汇方面频繁应用医学英语的共核词,突出医学词汇外来词多、词形长、结构复杂等特点,总结医学词汇的构词及语音规律;在语法修辞及文体方面应注意收集那些能体现各类医学文献语言风格、文体结构、含有较多具有代表性的医学英语习惯表达以及长句子、倒装结构、结构分隔现象等的文章, 并尽量采用原文。

每个阅读主题设计相应的场景练习, 要求学生课外阅读大量跟护理交流实战有关的书籍和有关口译技巧的文章, 在课堂上播放欧美护理实景录像和与医疗相关的电影电视剧片断, 并在他们的课堂情景演练中考察学生的应用情况

2.3 课堂设计模拟英语工作环境高年级的护生已具有一定的外语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仅仅起引导和辅助作用, 一方面通过对一些疑难问题分析、解释,帮助学生克服阅读中遇到的障碍,同时对一些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特殊表达及构词规律、文体结构等进行总结,要求学生重点练习、重点掌握,并作为教学考核的内容。

根据护士需要与病人频繁交流的工作特点,在

课前假设情景,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设计外籍病人看病情节,在课堂中进行情景演练。甚至要求他们模仿《急诊室》、《仁心仁术》等欧美电影,设计自己的桥段,在课堂上表演。课堂教学中,适时讲授一些公共服务口译、联络口译的技巧,同时提供机会,让他们实战演练。比如,在门诊教学部分,设计的情节是“说英语的急性阑尾炎病人初次门诊,由不会说英语的医生接诊,由会说英语的护士帮助医患沟通,并执行医嘱”。学生被分成护士组、医生组、病人组。各组之间不准提前沟通, 课堂上分别从各组随机抽出1 个人即兴表演。护士组的学生不得不在课前参考专业口译员的准备方法, 熟记各种与主题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法。“演出”时邀请护理专业的教师,从护理操作、护理美学等角度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邀请留学生和外籍教师来充当“病人”,并请他们对“护士”的表现进行评判。通过情景教学,学生原本对外籍病人的“语言恐惧”减轻了,听力和口语也得到大大提高。

2.4 配备复合型英语教师医学英语课仍属语言课范畴, 在教学中往往要沿用普通英语的一些教学方法和手段,与一般医学专业课教学有所区别。英语教师熟悉语言课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在解决学生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时可充分利用学生已具有的语言基础,分散学生的难点。但是,为护生设置这门课的最终意义还是在于将语言与专业知识完美结合,更好地服务病人,因此无论是理解还是运用都离不开专业知识的学习,要紧紧围绕“护理”这一主题。因此,要求从事护生教学的英语教师了解基础护理知识,提高涉外护理英语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同时为从事双语教学的护理专业教师强化英语能力,以复合型教师培养复合型的涉外护士。

3 效果评价

3.1 成绩评价考试模拟真实就医或护理服务场景,邀请留学生或外教饰演患者,由英语教师、外教和护理专业教师分别从学生的语言运用、护理专业技能在英语环境中的表现和“患者”在场景中对学生“服务”的理解和满意程度打分和评价。2005 级100 名参加考试的学生中,30%能够准确运用专业词汇和正确的英文表达与“患者”沟通,服务质量和效率良好;46%的学生英语表达能够让“患者”理解,服务基本能够被外籍“患者”接受。这两类学生可以在毕业后直接进入涉外医疗岗位,省去长时间岗前语言培训的麻烦。

4 体会

通过场景教学和实战演练, 学生不仅提高了专业英语的运用能力, 而且受到了专业的医疗英语口译培训, 大部分已经具备了直接进入涉外护理工作岗位, 无语言障碍地为外籍病人提供护理服务的能力, 有一些甚至能够承担起较为专业的医疗口译服务工作。在教学中我们也认识到高年级护理专业本科生医学英语课还有几个方面亟待改进:(1)增加模拟实战的份量,尽可能邀请外国人参与实战练习,帮助学生自然融入涉外医疗的氛围, 树立起外语交流的信心;(2)主导医学英语课的外语老师应加强护理知识,特别是护理人文知识的学习,还要了解国外护理伦理常识,培养学生的专业气质;(3)尽快编写系统化的护理英语教材,选择主题、内容适合于高年级护生的材料, 将实战场景带入每一个阶段和每一个主题的训练中;(4)为学生创造更多与留学生和外籍教师沟通的渠道,特别是学术交流渠道。

[ 参考文献]

[1] 黎辉.当前涉外护理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j ]. 中国科技信息,2008,10(2):169-171.

[2] 隋树杰.护理本科生对双语教学的认知及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j ].护理学报,2006,13(11):68-70.

[3] 耿桂灵.护理本科生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南方护理学报,2004,11(9):54-55.

[4] 周克雄.关于《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讨[ j ]. 南方护理学报,2004,11(4):52-54.

上一篇:告知书范文 下一篇:行政处罚告知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