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经济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31 06:31:50

能源经济论文

能源经济论文篇1

【论文摘要】本文认为,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不仅是一种倡导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与以往的发展模式相比,循环经济重估了自然资源的价值,关注不同生态伦理的整合与提升,深化了对生态阈值的研究,重视深层生态学的研究与追问。文章指出,虽然目前我国循环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和障碍,迫切需要通过立法加以解决。循环经济立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循环经济规划制度;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制度;建立循环经济的标准、标识、标志和认证制度;明确规定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强化重点企业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定额管理制度;强化产业政策的规范和引导制度;强化激励政策;明确政府、企业和公众的责任。 一、循环经济是一种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不仅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它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其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倡导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采用全过程处理模式,以达到减少进入生产流程的物质量、以不同方式多次反复使用某种物品和废弃物的资源化目的,是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可以实现从排除废物到净化废物再到利用废物的过程,达到最佳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 人类社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模式,代表了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种是传统经济模式。这种模式是一种“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开放式经济过程,不考虑环境代价。第二种是生产过程末端治理模式。它强调在生产过程的末端采取措施治理污染,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做法。第三种是循环经济模式,也称为全过程治理模式。 在现实操作中,循环经济遵循的基本指导原则包括减量化原则、再利用原则和资源化原则。减量化原则要求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尽可能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废物的产生。再利用原则要求将再生资源直接作为产品或者经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作为产品使用,或将再生资源的全部或部分作为其他产品的组件或部件予以使用。资源化原则即资源综合利用原则,包括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对共生、伴生等矿产进行综合开发与合理利用: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产业废物进行回收和合理利用;对流通、消费后废弃的产品进行回收和再生利用。 发展循环经济有企业、产业园区、城市和区域等层次,这些层次由小到大依次递进,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平台。 循环经济立法中所指的循环经济,是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节约资源能源和改善生态环境,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循环经济范式研究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范式,较之其他范式有如下特征: 1.重估自然资源的价值。循环经济范式强调,任何一种经济都需要四种类型的资源来维持其运转,即以劳动、智力、文化和组织形式出现的人力资源;由现金、投资和货币手段构成的金融资源;包括基础设施、机器、工具和工厂在内的加工资源;由资源、生命系统和生态系统构成的自然资源。循环经济范式将自然资源列为最重要的资源形式,认为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最大的资源储备,提高资源生产率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 自然资源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满足人类多方面的需求具有极其重要的功用价值,除经济价值外,还具有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1)自然生态为人类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与生存需要的“维生价值”;(2)自然资源作为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对象,为人类提供“经济价值”;(3)自然资源在为人类提供经济作用的同时,还提供“生态价值”,尽管其不能直接在市场上进行交换,体现的是潜在价值和间接使用价值;(4)自然为人类满足精神及文化上的享受而提供“精神价值”,体现的是存在价值或文化价值;(5)自然为满足人类探索未知而提供“科学研究价值”等。 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等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能源经济论文篇2

摘 要: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是区域经济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研究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态势及机制,对区域开发、区域经济空间结构调控和优化乃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区域经济空间分异在区域经济研究中仍是一个有待深化的领域,主要体现在研究视角分散,没有形成逻辑严密的结构体系,规范分析和定量分析不足。深化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研究,需要在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态势评价的理论依据和方法、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机制分析的理论框架和实证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论文关键词:区域经济,经济空间分异,经济空间组织形式,要素禀赋,经济活动主体,经济空间客体,分工专业化,制度 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是区域经济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人类空间经济活动向广度和深度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经济增长发生于空间,它要受到空间经济的影响,并反馈于经济增长。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经济增长过程可理解为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过程,区域经济增长不仅伴随着产业结构而变化,而且也必然同时发生经济空间上的分异。探索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规律,可以为区域开发、区域经济空间结构调控,以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根据。本文拟对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揭示其发展脉络和主要进展,以期为深化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态势研究 纵观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相关研究成果,目前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态势研究的内容涉及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格局及其演变、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态势评价两个方面。 (一)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格局及其演变 在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研究中,最先引起学者兴趣的是对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现象的观察,进而是对这种现象的形成与变化过程的探究。 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格局在物质形态上表现为各种类型的经济空间组织形式。一种或若干种经济空间组织形式在区域经济空间内的分化,展现了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格局。国内外学者在研究中所总结的或提到的经济空间组织形式主要有7种,即核心一边缘结构、多核心一边缘结构、网络结构、点一轴结构、双核结构、点一轴一面结构和板块结构,其中前3种是国外学者首先提出来的,后4种是国内学者的首创。 Perroux的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阐述了区域经济空间的核心一边缘结构。这一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增长并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而是首先发端于一个(些)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渠道向扩散,区域经济空间呈现核心一边缘分异。Friedman的核心一边缘理论不仅指出了区域经济空间的两种组织形式,即核心一边缘结构和多核心一边缘结构,而且阐明了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空间组织形式由核心一边缘结构向多核心一边缘结构演变的过程。较多的实证研究验证,在北美、欧洲及亚洲等地区存在多核心一边缘结构。Mc-Millan指出,1990年美国62个大都市中,有48个拥有次核心,其中,纽约和洛杉矶分别有38和46个次核心。Tuan和Linda基于1998年我国广东地区电子产业数据的分析认为,深圳、广州、惠州和汕头是香港的几个次核心城市,该多核心一边缘结构的发展与FDI对核心外流和公司重新选址密切相关。Hewings等认为,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经济和网络经济背景下,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格局将发生本质性的变化;网络结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的空间组织形式,它以其特有的连通性,通过有组织的连接模式有效地组织和连接节点。 陆大道提出的“点一轴”理论阐明了区域经济空间的点一轴结构。该理论认为,社会经济运行客体大都在点上聚集,并通过线状基础设施而联成一个有机的空间结构体系,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以不同等级的“点一轴”系统为标志。陆玉麒指出,双核结构是指在某一区域中,由区域核心城市和港口城市及其连线所组成的一种空间结构现象,它广泛存在于我国沿海和沿江地区及其他国家和地区中;从机理上考察,它导源于港口城市与核心城市的空间组合,由于兼顾了区域核心城市的居中性和港口城市的边缘性,从而可以实现区位上和功能上的互补。涂人猛(1994)基于流域空间系统的研究提出了“点一轴一圈(面)”结构,认为河流具有多种优点,这吸引了工业向河流沿线靠拢,促进核心城市的发展,然后依托沿河城市这些“点”,借助沿河线这个“轴”,辐射整个流域经济的“面”,从而形成“点一轴一圈(面)”的流域经济空间分异格局。姚士谋和王成新提出了区域板块这一有别于行政区的区域概念,他们界定了区域板块的地域特

能源经济论文篇3

摘 要: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同的产业结构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一个地区的产业内部结构则反映了这一地区经济发展潜力。改革开放30年来,珠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主要有:传统发展模式尚未根本转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企业缺乏核心技术,产业发展后劲和竞争力面临诸多隐忧,城乡和区域差距扩大。影响科学发展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没有完全改变等。因此,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已成为当前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 论文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同的产业结构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一个地区的产业内部结构则反映了这一地区经济发展潜力。在现代经济增长的历史进程中,产业结构合理调整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各国的盛衰荣辱,决定着各国之间经济实力的对比关系的变化。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便是日本和英国。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面临资本、劳动力、自然资源等要素严重不足的困难,之所以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跻身发达国家的行列,成为西方第二大经济强国,其奥秘就在于充分发挥了结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从推动产业结构合乎规律的转换中求速度、求效益。相反,曾作为世界第一强国的英国,却由于缺乏足够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在上世纪20年代进入经济的“黑暗”时代。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且能及时调整,就能促进经济增长;反之亦然。 对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西方经济学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并且得出极富创见的结论。例如,在一定条件下,产业结构转换率越高,经济总量的增长就越迅速等。战后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经验也表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是加快经济增长的现实要求。这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正面临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一、广东产业结构的现状和问题 改革开放30年来,珠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主要有:传统发展模式尚未根本转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企业缺乏核心技术,产业发展后劲和竞争力面临诸多隐忧,城乡和区域差距扩大,影响科学发展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没有完全改变等。这些长期性、深层次问题使广东全面实现科学发展的任务任重道远。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五个方面: 1 珠三角地区产业同构现象严重。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以来被视为是“世界制造基地”。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珠三角原有的体制机制灵活优势基本消失。珠三角赶超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由于粗放型发展方式未根本改变而难以为继。目前各种污染比较严重,土地资源相当紧缺,且珠三角城市在产业分工中并未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同质竞争现象相当严重。工业结构雷同成为珠三角地区实现一体化发展的最大难点和障碍。从工业行业完成产值情况看,排在前10位的主要工业大类,广州与深圳的同构率达60%,与区内其他主要市相比,同构率也都超过60%。产业同构现象虽然在短时间内提高了地区产值,但从长远的目光来看,产业同构现象不仅不利于良好竞争环境的形成,而且导致区域抗风险能力下降。 2 资源和环境约束加大。受国内、国际市场供应的影响以及重工业化的加速,珠三角资源、环境双约束和经济增长矛盾不断加剧,近年几番遭遇的“油荒”无不向珠三角地区拉响能源警报的信号。仅2007年,从省外净调入或进口能源17731.92万吨标准煤,占消费总量的80.9%。随着能源消费对国际、国内市场的依赖程度加大,加之近年价格高企,工业品出厂价格与原材料购进价格连续6年出现“剪刀差”,2007年达到2个百分点,2008年1~7月扩大到5个百分点,这样不仅压缩了本省企业的获利空间,而且给后续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土地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目前全省实际建设用地已突破2010年用地规模255.3万亩,珠三角的大部分地区经济建设用地凸显有建设项目而无地可用的窘境。 3 过分依赖国外市场。世界经济和美国经济增长放缓,贸易壁垒和摩擦加剧,国际粮食、石油等重要能源资源价格高位波动等。受房地产市场降温和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和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放缓。IMF将世界经济增速从5.2%下调至4.1%,美国、欧元区和

能源经济论文篇4

在低碳经济下,可再生能源利用除开水能、太阳能和沼气等能源的应用,其他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相对较低。研发应用的技术水平不够完善,设备和技术与国际上先进的研发团队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在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其技术评价标准和产品检测等体系不健全,没有形成完整的服务体系从而限制了其创新性发展。

2低碳经济下可再生能源利用模式

2.1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模式电能和燃气是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的主要模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加强,使得在农村发展可再生能源成为了重要的能源应用模式。农村机动车中所需要的各种电能、燃气和柴油等都可以依靠可再生能源进行利用开发。在农村应用生物质能能源将农村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农作物秸秆以及有机肥料等当作沼气原料,实现沼气转化发电和燃烧生热。在农村的太阳能应用是将光热转化为电能从而实现洗浴家庭炊事等日常操作。

2.2城市可再生能源利用模式在城市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发展模式中,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能以及海洋能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城市与农村的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模式有一定的区别,其生物质能的应用有着不同的概念和意义。城市生物质能产生的数目相对较大,对于解决城市化石能源缺乏以及环境问题上有着重要意义。城市可再生能源利用模式将生物质能和地热能的发展利用作为中心点,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对可再生能源做到持续循环发展利用。

2.3农业园区可再生能源利用模式农业园区的重要组成是农业企业。农业企业以电能为主加工农产品对外销售。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农业园区中,主要应用太阳能、生物质能以及地热等能源。农业企业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物和园区员工生活中的生产垃圾以及企业加工的原材料都是农业园区生物质能能源的重要来源。通过对农业园区实现梯字型发展利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循环农业经济体系。在其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模式中,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以及地热能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形成联系密切的产业发展链。

2.4工业园区可再生能源利用模式与农业园区不同,工业园区的主要发展对象是工业企业,但其能源应用还是以电能为主。生物质能、太阳能以及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工业园区中的应用相对较多。在工业园区,园区企业的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剩余有机废料,园区内工人的生活有机废物,都是其生物质能的重要来源。工业园区的生物质能能源利用模式与农业园区的利用模式同属一类,都是通过生物质能产生的沼气开发应用到发电和炊事等日常生产生活中去。从而促进园区的可持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建立。

3结语

在面临经济社会发展受到能源短缺问题的制约因素影响时,发展低碳经济,调整优化能源产业结构,完善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不同的场所和经济发展条件变化,因地制宜的发展可再生能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能源和经济发展所需之间产生的供需平衡矛盾。目前,在全球范围都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形势下,充分发展可再生能源,对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和社会经济平衡协调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能源经济论文篇5

朱民(主持人): 我们很高兴请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的高级顾问、研究员周凤起教授给我们讲能源问题,因为能源问题牵动了所有人的心,明年如果世界经济有大的问题,主要的冲击会从能源来,在这个大的环境下,中国的情况和中国的对策会怎么样?我想这是大家非常关心的,周教授是这方面的资深研究员,研究了很长时间,而且从发改委的背景研究这个问题,具有很高的权威性,请周教授发言。 周凤起: 感谢朱民博士,感谢各位。因为能源问题已经变成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所以今天在这儿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可能对理解金融方面的问题还是有益,因为时间关系我恐怕要稍微快一点。我主要介绍四个问题: 第一个介绍一下当前的能源形势,第二个我们实现小康社会的能源需求,第三个,我们国家面临的能源资源和环境问题,第四个,中长期的能源对策。 一、 当前的能源形势 1、能源需求快速增长 首先介绍第一个问题,当前的能源形势,一个就是能源需求快速增长,2011年我们国家的能源消费已经达到了接近20亿标准,其中煤炭18.7亿吨,年增长率达到17.4%,原油2.9亿吨,增长了19.8%,天然气增长了18.5%,能源强度上升了5.3%,从2001到2011年,我们国家能源消费的年均增速接近10%,其中03和04年分别达到13%和15%,那么它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达到了1.39和1.6,这些数字反映了我们国家能源需求增长的快速。 2、能源产量也迅速增加 因而能源产量也就继续增加,2011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接近18.5亿吨标准,增长了15%,原来“十五”计划规定到2005目标是13.2亿吨,发电量增长了14.5%,原来“十五”计划是17300亿千瓦,大大超过。煤炭是超速增长,这两年年均增长量达到2亿吨以上,去年接近了20亿吨,增长了17%,原来“十五”计划的目标只有11.7亿吨,超过了将近8亿吨的煤炭。原油产量也比原来计划稍有增长,天然气产量是400亿立方米,增长18.5%,这方面还没有达到原来的目标。 3、能源建设规模很大 第三个特点就是能源建设规模很大,因为需求大,生产量大,那么能源建设也就规模很大,去年我们典礼新增装机5千万千瓦,电力投资仍然过热,这两年投资增长率超过50%,煤炭投资也是过热,矿权竞争很激烈。下游的天然气已经不够分配,有些天然气厂子建起来了,但是天然气的供应有了问题,各省有十几个液化天然气的项目纷纷要求上马。今年的情况能源紧张有所缓和,供需矛盾仍然存在,今年整个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作用底下,由全年性转向季节性,煤炭供需基本平衡,电煤的库存已经恢复正常。煤炭的价格转向有所回落,但是煤炭行业的事故仍然多发,油价处于高位,需求的增长有所缓和,今年的增速比去年降低。天然气供不应求,有季节性短缺的现象出现。 二、 实现小康社会的能源需求 第二个问题,我们要看的,我们国家实现小康社会的能源需求,我们在三年以前就着手和美国劳伦斯实验室联合和对我们国家未来二十年的能源需求做了预测,花了将近三年的时间,但是预测的结果和这两年的形势变化有了很大的差距,跟不上形势变化,原来我们预测煤炭2010年煤炭需求量是12亿到14亿吨,但是我们去年的煤炭消费量已经达到18.7亿吨,已经大大超过了2010年的预测高线;原油,我们预测2010年三亿二到六亿八,但是2011年原油的消费量已经达到二亿九,逼近2010年的预测第一线。根据原来的预测,国家发改委能源所的预测,国际能源机构的预测,以及美国能源信息情报署的预测,到2020年我们国家的原油依存度大体上都在25%以上,国外的预测都在70%以上,可见未来我们的石油供应安全、形势还是比较严峻。我们预测2010年天然气需求800到1000亿立方米,由于天然气没有管道建设跟上的话,它的产量也很难提高,所以2004的生产和消费天然气还只有400多亿立方,有进一步的提高,这是我们希望迅速增长的,但是还没有增长上去。电力,全国电力装机总容量,2010年预测五亿五到五亿六,可是2011年已经是几个数,原来发出来的公报是四亿四,最先统计是四亿三,估计到2005年今年年底大概要达到5亿千瓦,这个数也是逼近2010年,到明年现在

能源经济论文篇6

新型城市经济,是指在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加速发展背景下,中心城市功能提升、产业转型过程中形成的城市新兴经济形态。它具有要素投入的智力密集性、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性、产出的高增值性和服务的强辐射性等特点,其主体属于现代服务业范畴。主要包括以下八种形态: 1、创意经济 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带动结构转型的战略产业、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的引擎、推进文化大省建设的有效抓手。浙江应以创新和开放为动力,以服务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支撑创新型省份建设为重点,贯彻政府引导、企业主体、整合要素、突出重点、搭建平台、集群发展等原则,打造若干有影响的创意城市,集聚一批国内外有较强知名度的创意人才,扶持发展一批综合优势明显、有一定辐射能力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努力形成一批具有特色优势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品牌创意企业,使浙江成为具有较强辐射和影响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先行区。 2、总部经济 总部经济是指某些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而生产加工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他地区,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发展总部经济具有增加税收、GDP贡献、产业乘数、消费带动、劳动就业和环境优化等作用,集中体现了知识密集、集约发展、产业融合、强力辐射、合作共赢等特征。发展总部经济应当以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为主要导向,重点发展区域性和特色化的总部经济。其中中心城市,重点集聚民营企业集团总部,跨国企业区域总部、研发和营销中心,区域性金融机构总部等,成为区域性的总部经济集聚地;有条件的城市,发展以满足本地产业集群发展所需的生产性服务为主要功能的特色化总部经济。 3、空港经济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知识经济的蓬勃兴起和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使得具有时间价值指向的产品及生产方式在区域对外联系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航空运输凭借其快速便捷的特点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强,空港经济越来越受到关注。发展空港经济要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可以把杭州空港经济圈作为率先培育的重点,加快发展现代物流、航空制造、商务服务、空港服务、高新技术等临空产业,打造为长三角南翼空港经济中心、环杭州湾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节点和浙江现代产业的新高地,进而为全省的空港经济发展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宁波、温州应结合深水良港和民营经济优势,及早谋划空港经济发展,为都市经济圈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4、网络经济 网络经济是指基于互联网或网络的,以信息为特征的新型经济形态,是现代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网络经济,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举措。发展网络经济,应当重点突出两个方向:一是以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和支柱产业为依托的行业门户网站,发展完善信息、价格指导、网上交易等业务,鼓励和支持专业市场加快信息化建设,促进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有机结合,培育一批影响力强、运作规范、发展潜力大的行业网站,使其成为行业的信息中心和价格发现中心。二是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支持有条件的商贸、金融、物流、旅游等现代服务企业发展B2C的电子商务业务。 5、孵化器经济 孵化器经济就是以孵化器为平台整合各类资源,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以创业为主要表现形式,以孵化为主要功能,以推动中小企业低成本、低风险成长为目标的经济形态。孵化器经济是区域经济的创新形式,在支持高层次人才创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提高城市竞争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浙江全省建有科技企业孵化器53家,其中已投入使用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41家,目前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比较发达的环杭州湾地区,占到总数的90%以上。应当把发展孵化器经济作为发展创新创业文化,满足创新创业需求,推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支持大学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基地、创业中心等发展,突出对特色产业集群和创新集群的基础性孵育作用,建成一批具有国际水平、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孵化器。 6、会展经济 会展经济是指通过举办大型会议和展览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城市功能提升的一种经济形式。

能源经济论文篇7

2007年5月28日,上海期货交易所举办“第四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金属、能源与橡胶”。论坛主题为:经济全球化与蓬勃发展的中国期货市场。新浪财经作为上海期货交易所的独家网络战略合作伙伴,对本次活动进行全程直播。下面为上海期货交易所总经理助理褚玦海发言实录。 女士们,先生们下面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对石油市场的看法,特别是亚洲经济增长,石油定价方面的一些想法。应该讲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对石油市场的影响是非常强劲,而且亚太金融格局的定价体系会发生一些积极的健康的变化,那么同时能源市场是其中的一部分,他一定会让亚洲地区的话语权增加。大家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亚太经济发展非常的迅速,反映非常的迅速,中国06年达到10%。而印度也不低,非常高也是8.3%,中东也达到5.8%,应该讲,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是非常强劲的。那么这个经济的发展强劲他一定对于原材料的需求是有影响的。大家可以看到04年05年06年原油,钢材、金属等等一些产品,市场占的需求比例非常大。那么包括基础原材料的消费的情况,也都是增加的非常多,应当讲铜、铝、天然橡胶这些增长也是非常快,那么就资源消费这些来看,能源消费,煤炭消费,钢材消费,这几年消费也是非常多。那么应当讲这些数字可以得出一个非常明显的结论。中国和亚太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各方面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基础的工业的发展都非常快。那么除了刚才介绍到的这些以外,亚太地区的石油增长也是非常快的,05年到07年大家可以亚洲这一块增长应该讲,每天消费已经达到590多万桶,那么这个增长方面,可以看到中国这一块的增长,的确非常显著。从这些图上都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亚洲经济和他的材料的消费有一定的关系,那么亚太石油消费的氛围不断增长。除了亚洲的OECT国家,日本、韩国以外,年度增长都是比较快。那么中国年度增长速度达到6.4%,消费的份额占到8%,这些数据应该讲起来,我相信还会继续增长。 这个就是我们几年的预测,都是超过我们原来的一些预测。那么亚太地区不仅仅是中国,大家可以看一下主要的石油消费国的排名,排在全球前7位,亚太地区就是中国、日本、印度和韩国都排在前7位。这个数据也是充分的显示亚洲经济的发展和他的石油消费的增长。那么刚才讲到各方面的一些数据来看,的确亚洲的资源一些基础性的产品,消费他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增长的比例越来越多,但是亚洲地区的格局就是说定价的格局相对而言,还比较弱。而现在全球从石油、金属来看,都是在伦敦和纽约作为基准定价,当然亚太地区也有其他的一些国家有一些石油的定价中心和金属定价中心,但是从影响力来看,伦敦和纽约呢还是相对地位比较高。但是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亚洲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他规避风险,对于价格影响方面的一些要求。 那么现在目前上海期货交易所主要的一些品种,就是有色金属系列和化工、橡胶系列,和石油系列,石油主要是燃料油,那么有色金属系列里面,应当讲上海期货交易所通过十几年的发展,在座的各位的贡献,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铜已经世界上三大定价之一,从成交的规模来看,2002年超过纽约,成为了世界上仅此与伦敦的一个定价中心,当然这三个定价中心互相制约,互相发展。应该讲对于石油这个格局来看,现在还是伦敦,纽约两个地区,亚太地区呢,还没有一个可以真正反映亚太地区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价格信息。能够反映有很多的价格,但是他的代表性可能还是不够。但是客观上又需要这样的一个中心的产生。大家可以回顾一下期货发展的历史。不管是芝加哥交易所纽约交易所还是伦敦交易所,都是跟他的工业革命和经济阶段性的飞跃发展,和他的大量消费原材料的是交相辉映的,比如说伦敦交易所他的发展,就是跟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快速发展起来,美国也是这样的。也就是说金融格局和他的定价体系,一定是在快速发展的经济过程当中,大量的消费的需求当中产生的。因此我前面讲了这么多话,我想得出一个结论,亚洲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导致亚太地区会产生一系列的定价机制。 但是亚太地区相对而言,资源而言,就是除了中东一枝独秀,除了中东以外,亚太地区的资源量还是相对偏小,这个数据也来自于BP,但是就是说,刚才也讲到亚太金融市场的影响还是相对滞后,虽然燃料油上市以后,上海期货交易所的燃料油发展比较好,但是总体上讲起来,亚太的金融市场的发展,是相对滞后的。那么从这个图上可以看出来,就是说从全球的交易所,石油交易所的分布和布局来看,可以看到亚洲地区都在积极的发展。应当讲欧美的一些交易所也看到了亚洲必然会产生他

能源经济论文篇8

油价上涨与经济复苏 2009年10月17日,纽约市场的主力原油期货合约连续第七个交易日高收,收盘价突破78美元/桶。该日之前的6个交易日中油价累计上涨约12%,且其间油价已连续3天创下一年来新高。 如何看待75美元的价位?很多分析人士说这是合理的价格水平。一方面,油价太高会导致泡沫的严重累积,更会伤及经济,但当前价位对复苏影响有限;另一方面,油价太低则不符合石油工业发展的趋势,也不利于以石油出口为最主要支柱的石油出口国经济发展,毕竟在全球经济复苏的大循环中,任何一环出现问题都可能拖累全局。 更重要的是,石油美元对于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容小觑,因此油价过低也可能抑制经济复苏。 油价为何上涨 时至今日,国际油价较之年初已累计上涨70%。投机因素和美元因素是促使本轮油价走高的两个最大力量。 —投机因素,即指参与国际油市的投资者特别是投资基金看好后市,在这其中近期股市走牛扮演了重要角色。10月14日,纽约道指重回万点大关,纳斯达克和标普指数涨幅均超过1.5%。分析人士认为,股市走强一向被石油交易商们视为经济复苏风向标,因为这会促进石油消费,进而带动油价进入快速上升通道。同时,股市走强也提升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部分处于观望状态或原本倾向于购买美元或债券的投资者转而购买原油期货,从而推高价格。因此,决定油价后市的关键力量在于全球经济能否稳健复苏,如果第三季度经济数据大大好于预期或出现更多夯实复苏前景的信号,则不排除油价再创新高甚至攀上每桶80美元。 现代金融市场中,石油被赋予金融产品的属性。和前几次全球经济危机相比,目前实体经济需求已不能完全决定油价走势。当前虚拟经济先于实体经济复苏,银行和金融市场流动性上升,全球股市和期货市场再度活跃,投机资金迫切寻找油价炒作题材。 —美元因素。随着全球经济复苏迹象出现,美元“避险功能”弱化,也推动市场投资偏好向大宗商品市场转移。尤其是指作为国际原油计价单位的美元在过去两个季度特别是进入10月份以来急剧下跌,直接导致油价上扬。10月上旬,美元对欧元连续3次刷新14个月新低,对一篮子国际货币也是每况愈下。这对于以其他货币持有原油期货的交易商来说,美元下跌使得原油期货的价格更加便宜,因此对他们来说现在是增仓的好时机。对于美元后市,分析人士认为考虑到美国外债的增长速度和巨额财政赤字问题,美元短期内很难出现像样的反弹,美元走弱所致的油价上涨动力仍存。 而且,在金融系统基本稳定后,美国政府重心转向恢复实体经济。美元贬值有助于刺激出口,缩小美国贸易赤字,并降低以美元计价的美国对外负债,预计短期内美元强势难现。也就是说,原油价格可能会保持如虹涨势。 反映未来预期 期货市场反映的是未来消费的预期。原油期货也不例外。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当前全球经济复苏迹象明显,石油市场需求回升的预期是国际油价走高的决定性因素。 客观地讲,当前市场基本面只能支撑每桶不到50美元的原油价格,但好于预期的世界经济走势为投资者推高油价提供了题材。目前经济恢复预期明显,在经过近两个月震荡后,国际油价上升方向确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期发表报告称,全球经济增长正在“转负为正”,并预测全球经济在2009年收缩1.1%之后,2010年将增长3.1%。其中,新兴经济体在中国、印度等国经济增长的带动下,2009年和2010年经济增长将分别达到1.7%和5.1%当前全球石油需求增量主要在新兴市场经济体。此次金融危机对发达国家经济影响明显,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复苏趋势较好,因此国际油价在这次危机中未出现长期下跌。金融危机去年爆发以来,国际油价一度走低。年内曾达到每桶33美元的最低点。随着金融危机形势的好转,国际油价在5月份后明显上升,并且石油输出国组织已经对2009年和2010年世界石油日需求量的预期均上调20万桶。 可见,当前全球石油需求出现明显好转,负增长程度在减弱。供需紧平衡的预期推高当前油价水平。 2009年10月15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发表的最新月度报告认为,世界经济开始恢复是刺激原油需求增长的最主要动力。报告预计,全球经济在今年下滑1.2%后,

上一篇:关心下一代标语范文 下一篇:关心下一代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