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教育差距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11-26 13:13:28

城乡教育差距调查报告

城乡教育差距调查报告篇1

             

一. 问题提出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教育事业突飞猛进,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或是成人教育,都取得很大进步,具体体现在教育资源与教师队伍的建设取得很大提高,校舍环境有较大优化与改善,基本普及义务教育等。但是,由于城乡经济发展差异,城乡教育存在明显的差距,最明显的就体现在中小学教育上。而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具有重要地位,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学生以后教育成长。因而研究乡村小学办学情况就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让我们从基层农村来了解我国的基础教育,发现乡村小学在办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引起社会关注。

而且,乡村小学的办学情况一直以来都受到国家的重视,为此国务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将推进农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作为重点。华南师范大学是大学是广东教育的龙头,华师人秉承着关注教育的时代责任感,有义务和责任去关注乡村小学办学情况。

为什么选增城做调查呢?因为增城经济发展潜力很大,不过现在并不是十分发达,处在转型中,城乡差距也比较明显,存在数量较多的农村小学,而且增城离华师比较近,本人对增城比较熟悉,所以选增城市乡村小学作为研究的对象。

 

二. 研究的主题和目的

(1) 主题:关于乡村小学办学情况调查,以广东增城为例。

(2) 目的:通过对增城市乡村小学办学情况的调查研究,反映整个广州市乃至整个广东省乡村小学办学的一些共同情况,引起各方重视,为达到推动广东乡村小学教育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做贡献。

 

三.文献探讨

研究乡村小学办学情况的调查有很多,人们都普遍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乡村小学办学仍然比较落后 ,与城镇有一定差距。随着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乡村小学办学要追上城镇小学,仍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在本次调查中,为了更好地了解增城市乡村小学办学情况,调查中尽量收集增城市教育局对本次调查课题的一些已有资料。   

另外有专家曾指出增城市,或者其它地方乡村小学办学存在的一些共同问题:

(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使农村教育的话题又成为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

(二) 农村教育发展滞后,关键是农村中小学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三) 乡村小学的办学,现阶段还不是扩大优质资源的问题,而是如何保证基本办学条件的问题。

(四) 乡村小学办学的困难和问题,集中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师资队伍老化,二是办学经费短缺,三是办学环境较差。

 

四.研究设计

(1)  调查方法:实地研究,采用访谈与问卷调查方式,加上拍摄,实施实地观察法。

(2)  研究的模型:增城市各镇各选一个乡村小学作为调查对象,如派潭镇—庙谭小学:小楼镇—棠下小学:荔城镇—棠村小学:正果镇—兰溪小学:石潭镇—麻车小学:朱村镇—莲塘小学:中新镇—梁屋小学:新塘镇—大勿村小村。(如果不存在所选小学,例如出现一些小学合并等情况,可选该镇乡村另外小学作为调查对象,这是初定,根据实际情况可改。)

(3)  分析单位: 所选的乡村小学。

 

五.研究调查步骤

(1)  选题,查找所选课题的相关资料,为调查的开展作理论准备。

(2)  组队:调研的队伍为10个人,选熟悉增城市的学生为主,以1人为组长,3人为采访员,3人为记录员,2人为后勤人员,1人负责拍摄。实施调研时,除组长和拍摄人员确定不变外,队伍里每个人可轮流当采访员、记录员和后勤人员。

(3)  申请:写好计划书,组好队后写一份书面报告给学校,希望学校批准,并希望得到一些资金支持及给增城市教育局的介绍信。

(4)  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稿,调查问卷分为学生卷和教师卷,访谈稿见附表,做好调查开展的资料准备。

(5)  进行调查的过程主要有三个步骤:

首先,去增城市教育局说明此行目的,并努力收集增城市教育局对本市乡村小学办学情况概貌的一些资料;

然后,去所选各镇乡村小学进行调查,实施问卷调查和访谈,问卷调查的对象为所选学校的学生和教师,访谈对象包括学校师生,该村村民,学生家长等。

派发问卷的数量为每个学校50份,其中学生卷40份,教师卷10份,访谈的人数为每个学校和村庄20人,其中学生6人,教师6人,普通村民4人,学生家长4人。

最后,收集整理资料。每采访调查一个镇一个乡村小学就整理一遍,最后汇总整理。

(5) 分析资料:考虑经济、环境、人们的风俗习惯对该村小学办学影响。做到仔细认真,以小见大。最后撰写调查报告,完成其他调研成果。

注:访谈稿见附表。

 

六.课题可行性分析

(一) 本课题专业对口、立意深远

作为师范生的我们,本身所学的专业是思想政治教育,更应关心我国教育状况,这与我们所研究的课题具有一致性。目前乡村小学办学情况已经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焦点,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持续发展,此课题研究的开展有利于深入了解增城市乡村小学办学的具体情况,通过以增城为例反映广东省乡村小学办学面临的共同困境,引起社会重视,为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作一些贡献。

(二) 本课题研究目标明确,思路清晰

经过请教老师得到建议和我们小组的讨论,初步确定研究目标,勾画出课题研究的基本框架,减少课题研究的盲目性。

(三) 调查对象资源丰富,资料来源可靠

增城市的乡村小学数量多,而且增城是广州郊区的一个县级市,离华南师范大学比较近,交通方便,这为我们就地取材提供了便利。

(四) 人力资源优势

我们的成员有10人,基本上对增城市比较熟悉,方便解决交通与语言问题,便于调研开展。而且队员都有参与下乡的暑假调研,积累了一些调研经验,并且有社团工作的经历,这对于我们课题工作的开展有很大的帮助。

(五) 研究方法可操作性强

我们根据研究的需要采取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访谈法,针对性强且可行性强,工作任务分配落实到个人,有利于提高工作的效率。

 

七.测量

(1)  研究中主要变量:被采访人员的不确定性,乡村小学上学的时间、队伍进行调查时间安排、天气、调查期间人们的活动等。

(2)  测量(即调查)方法:问卷调查、访谈、拍摄(拍摄学生、老师、校舍、村落、学生活动等)

 

八. 资料收集方法

     实地收集资料,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挖掘调查所选乡村小学办学真实情况,然后汇总反映,记录员和采访员要努力合作,拍摄员要抓住调查中精彩镜头。

 

九.分析方法

(1)  主要考虑经济因素,思考经济与乡村小学教育的关系。

(2)  还有考虑环境、风俗等其它因素对该村小学办学情况影响。

(3)  经济差异对办学影响作详细描述,各村所属镇环境、经济等因素作为差异性比较,还有注意人们对学校办学的关注程度。

(4)  汇总资料后要做到以小见大,因而联系到广州、广东乃至全国乡村小学办学情况。

 

十.研究时间表

如下:

 

 

 

 

时间

事件

注意事项

2010年暑假前一个月

组队,向学校申请

尽量不要与考试复习冲突

2010年暑假开始后

着手调查,先去增城市教育局了解总体情况

调查时用语要礼貌,拍摄要得到批准

2010年7月上旬至8月下旬

按派潭镇、小楼镇、正果镇、石滩镇、中新镇、新塘镇、朱村镇、荔城镇顺序进行调查   

每去一个地方都要做好问卷调查、访谈记录与拍摄工作,回来整理

2010年9月上旬至10月下旬

继续调查

了解小学开学的时间,争取调查他们正式上课的情况,继续完成前面没有完成的调研任务

2010年11月

整理资料

做到详细和仔细

2010年12月

写好成果,论文及制作网页

做好成果汇报工作

 

十一.成果呈现方式

     论文加上网页,详细反映本次调查的成果,论文是作为本次调查的报告,网页的内容除了调查报告的方面,还有拍摄情景,以及与被采访者的谈话视频等。成果整理后,通过学校向有关部门反映。

 

十二.经费预算

总    计: 880(单位:元 人民币)

具体预算如下:

打印费:400份问卷*0.2元=80元

交通费:500元

通讯费:100元

摄影费:100元

其他费用:100元

 

 

 

 

 

 

 

 

 

 

 

 

                                                                                                                                                             

附表

访谈稿 (初定)

一.针对校长   

    您好!我们是华南师范大学的学生,现在想了解一下你们学校一些情况,首先感谢您!我们想知道:

1 你们学校有多少个学生,多少个老师?     

2 你们学校的课室、体育场所是否设备齐全或足够?

3 您觉得乡村小学有面临哪些困境?例如你们学校?

4 作为一校之长,您有什么意见可推进乡村小学办学吗?

5 跟城市小学相比,您觉得自己所在的学校存在哪些不足之处?与城镇小学有什么差别?

(还会有其他问题)等等

二.针对老师

老师,您好!我们是华南师范大学的学生,想了解一些情况,首先谢谢您!

1. 你认为自己喜欢在乡村小学里教书吗?

2. 或者说,让您留在乡村里教书的动力是什么?

3. 您对自己学校的办学有什么看法?

4. 您是教一个科目,还是几个科目呢?还有,您教几个年级?

5. 您觉得乡村小学的办学要提高,需要哪些人或部门的努力?

6. 等等

三. 针对学生

   小朋友,你们好!我们是华南师范大学的大哥哥和大姐姐,现在想问一下你们的问题,你们想听吗?

1. 你们喜欢自己的学校和老师吗?

2. 你们最喜欢上什么课呀?为什么呢?

3. 你们喜欢在这里读书吗?

4. 放学后,你们会在学校里进行体育活动吗?或者在其他空闲时间?

5. 你们长大后想做什么呢?   等等

四. 针对家长或村民

   大叔(大妈),您好!我们是华南师范大学的学生,请问您现在有空吗?我们想知道您对本村小学办学的看法,先谢谢您!  

1. 请问您有孩子在本村学校里读书吗?你觉孩子在村里读书好吗?

2. 您觉得村里小学办学搞得怎么样?

3. 你们村里的乡亲支持建好村里的学校吗?

4. 你们希望政府给予什么的帮助呢?

城乡教育差距调查报告篇2

关键词:人力资本;健康状况;教育程度;收入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深入,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都有了显著提高,但贫富差距却日益拉大,收入分配方面的矛盾也愈加突出。据统计,全国居民收入总体性差距一直在持续扩大,国际上衡量贫富差距的警戒线为基尼系数0.4,中国这一指标在1991年是0.282,2001年为0.459,2008年达0.470。根据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的报告,2010年我国基尼系数达到0.61(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可以看出,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基尼系数都处在警戒线以上,并且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这种不断扩大的收入分配差距已经演变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不断拉大的收入差距不仅使得我国消费不足、资产泡沫较大,严重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而且也会导致低收阶层由于无法充分享受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而催生出社会分化与社会矛盾,严重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我国的收入差距问题不仅具有与世界其他国家相类似的一般性,而且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因而,分析我国收入差距问题更应该从其特殊性出发,研究其背后形成的主要机理。

一、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分析

我国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既表现出与世界各国相类似的总体特征,又存在作为发展中国家、转型时期自身特有的结构性特征。

(一)不同社会阶层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各收入阶层的收入差距被快速拉大,表现为高收入阶层与低收入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无论是绝对数还是相对比重都在逐渐拉大。除了基尼系数外,衡量收入分配的指标还有:库茨涅兹指数(下称:库氏指数)是以最富有的20%人口的收入比重表示;阿鲁瓦利亚指数(下称:阿鲁指数)是以最贫穷的40%人口的收入比重表示;绝对极比指最高收入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最低收入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根据王传仕的计算,中国城镇居民近几年的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 1985~2001年,基尼系数增加了57.14%,库茨涅兹指数增加了19.32%,同期的阿鲁瓦利亚指数降低了23.99%,绝对极比增加了87.33%,两极分化情况很明显。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社科院等编写的《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2004)》中指出:最高收入10%的富裕家庭其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的45%,而最低收入10%的家庭相应比例仅为1.4%,财富差距达到32倍。而根据2010年国际知名的波士顿咨询公司(BCG)一份报告显示,中国现在已有67万个家庭拥有百万美元以上的资产,位列全球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但这一数量仅占中国家庭总数的0.2%;报告指出,0.4%的中国家庭已经占有70%的国民财富。

(二)城乡之间收人差距不断扩大

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1984年间,城乡收人差距一度出现了缩小的情况,农村家庭人均纯收人年增长率也明显快于城市。但是,从1985年开始,城乡收人差距出现持续扩大趋势,198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为739.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为397.6元,到2009年为17174.7元和5153.2元,二者之比也由1985年的1.86倍上升为2009年的3.33倍。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世界上多数国家城乡收人的比率为1.5,这一比率超过2的极为罕见,可见我国城乡收人差距已经十分巨大。另外,从增长率上来看,1985~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16435.7元,增长了22.24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4755.6元,仅增长了11.96倍。可见,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仍处在不断扩大的阶段,也成为造成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一个主要原因。

(三)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扩大

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主要体现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之间差距扩大上。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1985年东、中、西部城镇居民收入之比为1.15:0.88:l,1990年扩大为1.28:0.92:l,1995年扩大到1.42:0.97:l。2010年东部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272.83元,中部地区为15962.02元,西部地区为15806.49元,三者之比1.47:1.01:1。2010年收入最高的上海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31838.08元,最低的甘肃省为13188.55元,前者是后者的2.41倍。可见,我国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仍在不断扩大,也成为目前我国收入分配问题加剧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人力资本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

(一)健康程度会拉大收入差距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健康状况是最基础的人力资本,是进行教育、培训等人力资本投资的先决条件。较差的健康状况不仅限制着其他人力资本投资的效果,而且也会严重影响其他人力资本的正常发挥,导致劳动时间减少、劳动生产率降低,进而严重影响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因而,健康状况会直接加大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据中国人民银行与西南财经大学联合建立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在中国家庭中,健康状况良好的家庭年收入为46 636元,健康水平一般的家庭年收入为33 614元,健康水平较差的家庭年收入仅为16 996元,健康水平较好的家庭收入是健康状况较差家庭收入的2.7倍。

(二)受教育程度影响居民收入差距

受教育程度直接决定着人力资本智力方面的质量,进而影响个人在社会分配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受教育程度会影响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导致受教育程度较低者的就业难度增加、就业机会减少。其次,受教育程度的差异也会导致劳动者就业的领域不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劳动者主要就业领域是以体力劳动为主、低技能行业,收入水平也相对较低。最后,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劳动者,其学习能力、技能水平、工作能力等方面都会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从而导致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劳动者具有不同的劳动生产率,从而在按要素贡献分配的体制下表现出差异性的收入水平。综上所述,受教育程度的不同也是导致劳动者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据中国人民银行与西南财经大学联合建立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在中国家庭中,户主受教育程度在本科及其以上的家庭平均收入为195 282元/年,而户主受教育程度在小学及其以下的家庭平均收入仅30 415元 /年,本科学历家庭收入是小学学历家庭收入的6.4倍。

三、对策建议

(一)政府制订长期规划,提高低收入阶层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

一是要加大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出生干预及婴幼儿的营养补贴。为了提高我国的人口质量,降低低收入阶层健康状况的恶性循环,从根本上杜绝在出生环节而出现的身体、生理缺陷,国家要加大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出生干预。目前,我国已经开展了出生缺陷干预,通过三级预防干预已经有效地降低了一些常见缺陷疾病的发生率。但是,对于一些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来说,出生干预的覆盖程度不高,从而使得一些先天缺陷性疾病在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中的发生率依然很高。而低收入阶层的婴幼儿由于营养不良、生长发育缓慢、机体萎缩,这种状况就会对其产生长期的影响,导致身体素质较差。因而,政府要加强对贫困地区、贫困家庭的出生干预计划和婴幼儿营养加强计划,以提高低收入阶层人口的基本素质。二是继续加大并改善现行针对贫困地区中小学学生的营养补助。三是扩大医疗保障的覆盖范围,特别是要提高低收入阶层的保障程度。目前,我国医疗保险仍然没有覆盖全体居民,而保障程度的差距较大。2011年,全国2853个县(市、区)中开展新农合的县(市、区)为2637个,新农合报销比例仅为26%(而城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为50%)。因此,政府应增加医疗保障投入,提高低收入阶层的保障程度,以提高低收入阶层的身体健康水平。

(二)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建立公平有效的教育体系

现有教育体系的教育资源更多地倾向于城市、倾向于高收入阶层,这使得各收入阶层之间由于所能获得教育资源的差异而导致人力资本质量的差距逐渐扩大。因而,在解决收入分配差距的长期政策中,教育政策应向低收入阶层倾斜,以逐渐缩小各收入阶层之间人力资本质量上的差距。一是要切实改善我国目前教育投资结构失调的状况,继续加大国家对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投入,增加对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二是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地区教师的收入水平,引导素质相对较高的人才流向贫困地区、农村地区的教育事业,解决目前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三是加快经济转型,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增长方式转向技术密集型增加方式,提高知识的收益率,有效改善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从而增加社会公众对于人力资本投资的预期收益,引导低收入阶层增加对教育的投资。

参考文献:

[1]王传仕.收入分配非均等性对经济与消费增长的制约关系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4(01).

[2]时学成,张彤玉.我国高收入阶层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J].学识探索,2011(02).

[3]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4]刘金贺,马兹晖,李牧群等.2010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展望[J].当代经理人,2010(07).

[5]黄世贤.从收入分配角度看中国的贫困问题[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02).

[6]张学仁.对我国人力资本投资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生产力研究,2007(15).

[7]赵荣,王斌,张结魁.西安市国内游客旅游行为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2002(04).

[8]郭旭新.经济转型中制度变迁的动态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6(02).

[9]刘晓路.论政府在改善收入分配状况中的作用[J].财贸经济,2003(08).

[10]夏莉艳.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成因分析和对策思考[J].生产力研究,2004(10).

[11]孙立平.贫富差距的几个新特征[J].理论与实践,2003(05).

[12]阮扬,陆铭,陈钊.经济转型中的就业重构与收入分配[J].新华文摘,2003(02).

[13]肖行.我国社会保障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10).

[14]刘凤良,吕志华.人力资本对收入分配影响研究进展[J].经济学动态,2008(06).

*本文受西北民族大学中青年项目“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与就业的互动关系研究”的资助。

城乡教育差距调查报告篇3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二元经济结构 城市偏向政策

1 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人均收入水平较之改革开放前也有相当程度提高。然而,居民收入差距却一直呈扩大趋势。大量研究表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是中国收入差距扩大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达到1978年以来的最大水平,全国城乡人均收入比由1978年的2.57倍上升到2009年的3.33倍。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从上世纪90年代起,各类专家、学者在探寻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及其治理对策,国家在采取措施扭转这种危险的发展趋势,由此产生的文献汗牛充栋,浩如烟海。本文旨在梳理和总结已有文献,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的贡献及其不足并探讨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2 中国转型期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

2.1 发展战略、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

赶超战略是解释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关键。林毅夫等从中国经验出发,论证了发展中国家由于选择了赶超战略导致了城市偏向政策的内生性。对于二战后先后独立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如何实现对发达国家的历史性赶超是其最主要目标。为此,这些国家大多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或进口替代战略等赶超战略。研究发现,中国众多城市偏向型政策都根源于政府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蔡昉指出,传统发展战略及中央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的制度和政策,特别是对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扭曲,并没有完全从目前的经济体制中消失。这些遗留的制度障碍与利益集团压力互为因果、彼此强化,一道决定了城乡差异的程度以及随着时间的周期性变化。

中国城市化是扩大还是缩小了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很多学者都有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城市化总体上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陆铭、陈钊采用1987---2001年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城市化对城乡差距有双向效应,最终认为城市化总体上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曹裕等采用1987-2006年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面板协整模型分析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长期关系,研究表明城市化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面板协整关系,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起到显著作用。另一种观点是城市化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汪同三、蔡跃洲通过对1978年以来中国的年度数据进行研究认为,城市化过程中一般都是农村中收入较高的农民群体率先转入城市,所以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陈斌开、林毅夫从政府发展战略的视角,研究中国城市化滞后、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原因,结果发现,旨在鼓励资本密集型部门优先发展的政府战略,造成城市部门就业需求的相对下降,进而延缓城市化进程,农村居民不能有效地向城市转移,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2.2 城市偏向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

所谓城市偏向,是指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实施偏袒城市的政策,结果有利于城市生产者和消费者,而不利于农村居民(Lipton,1977)。 Lipton指出,正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偏向政策导致城乡差距逐步拉大。

李实认为,除了现行的城乡分割行政管理制度,政府不合理的税费负担、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歧视等城市偏向型政策,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了负面影响。陆铭、陈钊认为,中国不断扩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和地方政府实施的城市倾向政策有很大关系,这些政策包括了经济开放、就业的所有制结构调整、政府参与经济活动的程度以及财政支出结构,这些因素的确在1987-2001年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陈斌开、张鹏飞和杨汝岱基于2002年CHIP数据,Oaxaca-Blinder分解结果表明,教育水平差异是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其贡献程度达到34.69%。文章构建了理论模型,进一步考察城乡教育水平差异的决定因素。模型揭示,城市偏向的教育经费投入政策是城乡教育水平、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决定因素。

2.3 户籍制度与城乡收入差距

Whalley和Zhang进行了一项模拟研究,发现一旦取消以户籍制度为主要方式的对于劳动力流动的障碍,现存的收入不平等会全部消失,他们认为,户籍制度的存在意味着劳动力的不能流动。陈钊、陆铭和佐藤宏在一项研究中发现,是否拥有城镇户籍是劳动者能够进入高收入行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此他们提出,如果能够打破由非市场力量导致的个别垄断行业的劳动力市场进入障碍,有利于控制这些行业的不合理高收入,降低城乡收入差距。王美艳的研究表明,城市劳动力市场存在歧视,流动劳动力比城市劳动力平均报酬低28.9%,同一行业内,户籍身份导致的报酬歧视占总差异的15.96%,同时,户籍身份也限制了流动劳动力进入公有单位,只能在非正规部门或非公有部门就业,造成的行业间工资差异占总差异的26.93%。

2.4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

长期以来,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导致了城乡之间的不平衡发展。而城乡不平衡发展造成了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陈宗胜认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并指出,只要传统的农业就业还没有摆脱在二元经济结构中的不利地位,城乡收入差距就很难缩小。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课题组认为“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主要是由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决定的”,甚至可以说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一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所对应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课题为了验证二元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用1992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横截面数据进行相关回归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二元结构系数在显著水平下解释收入差距变化的50.67%,可见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力非常强[21]。蔡继明利用城乡居民收入资料,通过回归分析分别建立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模型,用城乡比较生产力代表二元经济结构,通过对模型的计量分析得出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城乡比较生产力的差距。李实和岳希明认为,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都具有的经济现象,但是,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和改革开放以后进一步把二元经济强化了,所以造成了现在过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吴敬琏认为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化加速,但也面临导致了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形成“双重二元结构”效率太低的问题。“摊大饼”式的“造城运动”,并加剧贫富分化,也降低了城市的运营效率[24]。

2.5 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

章奇等首次对中国各省以银行信贷占GDP的比重所衡量的金融发展水平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他们认为金融发展显著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并且金融发展的这种负面作用主要体现在上个世纪90年代。姚耀军通过协整分析发现,我国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有长期的均衡关系]。陈志刚、王皖君利用1986----2005年全国时间序列数据检验了金融发展与中国收入分配的关系,其结果发现金融规模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而金融效率的提高却缩小了城乡收入比率。张永强、万玉琳表明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在金融水平不同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关系,长期内金融发展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2.6 人力资本、生育率与城乡收入差距

人力资本差异也被认为是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动因(王海滨,2005;Secular et al. 2007;薛进军等,2008;陈斌开等,2009;陈斌开,张鹏飞和杨汝岱,2010)。张车伟认为富人的教育回报率高于穷人的教育回报率,教育回报率变化呈“马太效应”。他在分析人力资本回报率变化对收入差距影响的基础上,运用抽样调查数据估计了教育回报率及其随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的变化。结果发现,教育回报率展现出随收入水平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最高95%收入者的教育回报率是最低5%收入者的2倍多[32]。

郭剑雄从技术内生视角分析了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成因,指出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地区的高生育率和低人力资本积累率所导致的马尔萨斯稳态是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的根本原因。而城市部门已进入低生育率、高人力资本存量和积累率共同推动的持续增长均衡阶段。

2.7 初次分配与城乡收入差距

有些学者认为初次分配环节的扭曲是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李稻葵等认为,初次分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社会最终收入分配的基本格局,逐步扩大的收入差距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格局密切相关,如果初次分配中大部分的收入由劳动者所有,或者由自营者(自我雇佣者)获得,这样的经济体其基尼系数就不会太高]。我国的情况是初次分配差距拉大,资本分配过多,劳动分配太少。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的2007年《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蓝皮书称,1990--2005年,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从53.4下降至41.4。雷根强、蔡翔在实证分析中把初次分配状况考虑进来,对初次分配扭曲是否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重的下降、城市偏向的财政再分配政策是导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

3 现有文献研究的不足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纵观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也是后续研究的基础,但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及其治理对策研究尚存在不足:

3.1 已有文献过于重视实证分析,忽视规范分析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已有的研究大量使用实证分析方法,各种计量模型应用也越来越广,接踵而来的是对问题的研究几乎全部都是采用计量模型,似乎离开了计量模型就没法研究中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过于重视实证(计量)分析使得方法的堆砌成为研究的主体,而往往由模型得出一些简短的结论,进而提出的政策建议只是方法推定的结果。这样使得提出的对策建议仅局限于计量模型所推断,缺乏系统的、全面的可行性对策研究。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特征可以规范分析方法来分析,而现有文献往往忽视了规范分析方法的应用。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特征与制度变迁紧密相关,路径依赖是制度变迁过程中的重要现象,我国也无例外地表现出了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特征,例如转型期实施的一系列城市偏向的制度变迁,这进一步扩大了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我们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打破旧的路径依赖趋势。

3.2 现有文献重视宏观或中观的经济变量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而忽视微观个体因素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现有研究的基本上以国家为范围加以研究,以省级数据进行分析。运用调查数据、从微观个体因素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的文献很少,其主要局限是不能发现到隐藏在经济问题背后的微观层面的问题,例如户主个人与家庭基本特征(户主的性别、生育率、家庭人口数量)、人力资本、地区差异、代际资本转移等对居民家庭收入有显著影响,研究这些微观个体因素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是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2]蔡昉,杨涛.城乡收入差距的政治经济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0(4):11-23.

[3]林毅夫,刘培林.经济发展战略对劳均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的影响——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3(4):16-33.

[4]Lin,Justin,Gewei Wang and Yaohui Zhao(2004)Regional Inequality and Labor Transfers in China,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587-603-52(3).

[5]陆铭,陈钊.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2004,(6):50-58.

[6]曹裕,陈晓红,马跃如.城市化、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统计研究,2010,(3):29-36.

[7]刘维奇,韩媛.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中国数据的理论与经验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5):24-33.

[8]汪同三,蔡跃洲.改革开放以来收入分配对资本积累及投资结构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06(1):4-14.

[9]陈斌开.林毅夫发展战略、城市化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中国社会科学,(2013)P181-206.

[10]周云波.城市化、城乡差距及全国居民总体收入差距的变动---收入差距倒U型假说的实证检验[J].经济学季刊,2009(7):1239-1256.

[11]Lipton,M.Why Poor People Stay Poor:A Study of Urban Bias in World Development [M].Temple Smith,London,1977.

[12]李实.中国个人收入分配研究回顾与展望[J].经济学季刊,2003(2):379-403.

[13]程开明,李金昌.城市偏向、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及动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7):116-126.

[14]陈安平.财政分权、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J].财经科学,2009(10):93-101.

[15]曾国安,胡晶晶.论中国城市偏向的财政制度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J]财政研究.2009,(2):36-39.

[16]陈斌开,张鹏飞,杨汝岱.政府教育投入、人力资本投资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J].管理世界,2010,(1):36-43.

[17]Whalley,John and Shuming Zhang.Inequality Change in China and (Hukou) Labour Mobility Restrictions [W].NBER Working Papers,No.10683,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2004.

[18]陈钊,陆铭,佐藤宏.谁进入了高收入行业关系、户籍与生产率的作用[J].经济研究,2009(10):121-132.

[19]王美艳.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机会与工资差异-----外来劳动力就业与报酬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5(5):36-46.

[20]陈宗胜.公有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差别理论模型与假说(Ⅱ):两部门模型、总模型及倒U假说[J].南开经济研究,1991,(4):11-19.

[21]雷根强,蔡翔.初次分配扭曲、财政支出城市偏向与城乡收入差距----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3):38-62.

城乡教育差距调查报告篇4

关键词:少数民族;教师;薪酬;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G5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6-0035-02

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大背景下,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的薪酬水平普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与此同时,也经常有这一地区的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反映自身工资水平低下,难以激发和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怎样保持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的薪酬满意度,激发和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显然已成为亟待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湘西少数民族地区30所学校的377名教师为样本,进行了薪酬满意度的调查和实证研究。

一、数据来源

本文的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教师职业收入状况数据来自于自编的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教师职业收入调查问卷,在范围上涵盖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所属8个县市,在类别上涵盖了地方高职学院、城市职业中专、城市与农村中小学幼儿园等各级各类学校,根据方便性原则,并按照学校层次、性质等的不同选取30所学校,在每一所学校则主要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调查对象,分别根据教师性别、教龄、学科按一定数量选择教师。此次活动共发出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77份,有效率为94.25%。有效问卷中的性别、年龄、职称的构成比例参照表1。

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的年均收入为21050.76元。教师对目前薪酬满意度的认知水平偏低,究其原因在于现有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与教师收入预期指标也存在不小的差距,见表2。

二、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教师薪酬满意度分析

影响教师薪酬满意度的因素多种多样,比如:教师个人资历、收入状况、分配公平感知、工作任务量、职业压力感、薪酬制度等,其中教师个人资历因素大部分是经由教师的感性认知对满意状况产生影响,认知差别由此形成。

1.薪酬满意度:

(1)薪酬满意度总体水平不高。对377名教师进行调查发现,对自己现在的收入水平感到“满意”的只有4.84%,相反,感到“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却占调查总数的70.01%。由此得出结论,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实行以来,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对薪酬满意的总体认知程度仍然偏低,有一大半的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教师不满意自己现有的收入水平。

(2)薪酬对外竞争性的满意度较低。大部分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教师觉得,薪酬的外部竞争性比较弱。对“基本工资与社会同等专业人士相比是否满意”,75%认为“不满意”和“不太满意”,“满意”的比率为0。所以说,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教师薪酬的竞争力很薄弱,这也导致近年来湘西少数民族地区优秀教师的流失现象比较严重。

2.影响因素与分配公平心理感知:

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教师收入组成部分主要有:岗位工资、地方性绩效工资,各种补贴和福利性收入等。研究证明,教师的实际收入水平与教师学历、教龄、绩效等个人资历因素有关系,呈现教师资历越高,教师的收入水平相对越高的总体趋势。所以,事实上教师薪酬满意度受到教师薪酬待遇以及教师从收入中感知到的分配公平大小的影响。调查还看出,年龄对也薪酬满意度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其显示,青年教师对薪酬水平多数选择“不太满意”。年龄大于35岁的教师薪酬满意度比年龄35岁以下的教师明显容易得到。亚当斯说过,影响人们报酬满意度很大水平上取决于他们对社会的比较过程。人们总是要将自己所作贡献和所得报酬与别人横向、纵向比较。不止这些,人们总是要将自己目前所作的贡献和待遇与自己的过去进行对比,要是两者之间的比值差不多,则会有公平感,反之,没有公平感。所以说,教师薪酬满意感与教师获得的报酬和对获得报酬是否产生公平感都有直接联系。

(1)薪酬外部公平性。外部公平一般指薪酬的外部竞争性。本次调查数据显示,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年均收入21050元,这不仅明显低于中华英才网上的2004年全国教师的平均年薪22274元,与其他行业相比则差距更大,教师的薪酬不具外部竞争力。中华英才网2004年下半年的薪酬调查报告,全国“培训机构、科研机构与教育”类的年薪为26433元,排在第39位,与排名居首位的通讯、电信业互相比较,年薪比大致为1:2.08,与农、林也在1:1.07的比例。具体数据如表3。

这几年来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分配制度的改革虽然提高了教师收入,但教师现有收入水平与市场要求、其他行业人员还有一定差距,这也看出了广大教师希望政府能进一步加大教师的福利投入,急切需要提高经济地位的心态。麦可思的《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显示,2007届本科毕业生三年后从事金融(银行/基金/证券/期货/理财)职业类的人群月收入最高,为7508元,三年后月收入最低的是从事中小学教育的本科毕业生,月收入为3499元。伴随社会整体工资待遇水平的提高,教师薪酬外部比较的公平感强烈变低。值得特别了解的是,教师通常认为高收入行业与其他行业间的收入差距关键是由国家行业政策导致的,而不归咎于行业劳动者的努力程度。同等条件的人员只是由于所在单位不一样而导致收入和待遇相差甚大,行业内部分配不公的情况必定会抑制低收入行业人员的工作热情。学校本就是优秀高端人才聚集的地方,教师的工资收入理当与其人力资本投资成正比。以现在的收入水平来看,教师薪资水平在劳动力市场上尚缺少外部竞争力。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收入的市场竞争力通常成为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和人才流动的首要条件。

(2)薪酬内部公平性。内部公平是指收入水平能与本身的价值相匹配,反映员工所拥有的知识、技能等。调查表明,在进行内部比较时,资历是影响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教师收入水平的主要因素。内部专业技术职务的不同造成了教师薪酬待遇的差距。据调查,满意度最低的是年收入在1.5万~2万的教师,当中有68.2%的人“不满意”或“很不满意”;年收入在2万~3万的教师中42.8%表示“不满意”或“很不满意”;而年收入在3万以上的仅有19.2%的教师表示“不满意”或“很不满意”。总而言之,教师教龄越长,学历、专业职称越高,整体工资就越高,相应的对收入的满意度也就越高。

(3)薪酬个人公平性。个人公平是指教师现时对比以前劳动和回报,收入水平能引起个人劳动投入的差异等。在个人劳动投入方面,我国规定的是8小时标准工时制,但广大教师的工作远大于8个小时。采访中老师们反映说,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责任大,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教学评价、超额的工作量、学生的安全,劳动强度已经超出了教师的承受能力。要是按照教师的实际情况,平均的工作时间每天超过10小时,工作时间远高于国家规定,工资与付出又并不对等,教师个人感觉投入得不到相应的回报,满意度降低,自然就会产生不公平感。

综上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教师收入分配公平心理感知探究得出,分配改革制度有效实施提高了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工资,但教师认知的现有收入水平依然低于本地别的行业同类型人员收入,薪酬对外不具竞争性;实行绩效工资增长机制后,教师投入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教师投入的增加使他们未能获得更大的效益,教师薪酬缺乏个人公平感。收入情况尤其是教师感知的分配公平性是影响教师薪酬满意度的一个重要变量。

三、结论与建议

所有影响教师薪酬满意认知水平的因素和对教师收入水平产生影响的战略性因素,都可能变成制约满意度进一步提高的标准,但解决这些制约条件的束缚,也许会对教师促成激励。显而易见,激励性薪酬福利体系设计非常重要。针对湘西实际情况,提出以下教师薪酬改革建议:

1.按不低于公务员收入水平设计教师薪酬。强烈呼吁大幅增加教师的薪酬水平,起码应该使教师与公务员收入水平不相上下。即使近几年教师的薪酬水平有大幅度的上涨,但仍处于偏低水平,面对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吸引力明显不够,并且,关于现有人才的竞争性和激励性也有待加强,否则广大教师很难安于本职工作。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7年中国公务员和中小学教师年平均工资分别是28171元和24254元,二者之间差3917元;2008年国家公务员和中小学教师年平均工资分别是33869元和27950元,之间差5919元,总体来说,教师与公务员收入的差距呈逐渐拉大趋势。对这一情况,实际上我国《教师法》在第6章第25条规定了教师应该等同甚至高于国家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渐提高。

2.合理教师收入水平的社会定位。就现在劳动市场态势来看,收入水平的高低,依然是吸引与稳定一线骨干教师与优秀人才到湘西少数民族地区从教的首要条件。参照市场劳动力指导价位,建立有竞争力的薪酬制度,结合教师个人人力资本的投资水平,表现对其所学知识、技能和经验的肯定,是教师收入水平定位的前提。只有让教师收入水平与知识密集型行业一样条件人员的收入不相上下,才有助于吸引优秀人才。调查报告表明,以为公立学校中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理当定位为政府公务员编制的教师占83.4%,因为教师肩负着民族的兴衰、培养人才的重担,是公共事务领域范畴,只有这种明确的定位,才可以有效地落实西部地区尤其是农村边远地区教师的合法权益。

3.缩小城乡教师工资差距。现阶段教师工资收入水平城乡差距过于悬殊。2008年的《国家教育督导报告》表明,全国农村小学、初中教职员工均年收入水平只是城市教职工的68.8%和69.2%。然国外发达国家,中小学教师等同于公务员,其国内城乡之间的工资收入差别不大。甚至,很多国家为了吸引教师到农村和边远艰苦山区任教,对这类教师提高了工资福利待遇,改善其生活条件。我国城乡教师收入相差悬殊使得农村教师流失现象非常严重,导致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唯有废除城乡教师工资二元化体制,建立统一工资制,对农村教师在工资职务等方面政策倾斜,才可能渐渐缩小城乡教师工资待遇的差距。

参考文献:

[1]英才薪资调查(2004年下半年)统计结果[EB/OL].

http:///result.

[2]杨剑,白云,朱晓红,等.激励导向的薪酬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95-96.

[3]麦可思.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 大学毕业生从教分析[Z].2001.

城乡教育差距调查报告篇5

[关键词]城乡差距 现状 原因 城镇 农村

城乡差距问题一直都存在,但近几年不断扩大。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首先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接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的改革发展要求中将“统筹城乡发展”位于首要位置;党的十七大又明确提出了“要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004年和2005年的两个中央一号文件,其最终目标也就是想要通过农民收入的提高,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城乡统筹。

一、城乡差距的现状

由于自然条件、交通、人口密度、国家投入的不同,城乡差距主要体现在收入、社会福利、财产、生活水平四个方面的差距。

1.收入差距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社会整体经济水平显著提高。从表1可以看出,1978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3.4元,到2008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2008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978年的45.95倍;1978年农村人均纯收入为133.6元,到2008年农村人均纯收入为4761元,2008年农村人均纯收入是1978年的35.64倍;1978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人均纯收入的2.57倍,到2008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人均纯收入的3.32倍。从而可以看出,30年来,我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人均纯收入都有大幅度提高,但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的速度远远高于农村人均收入,这就说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加上城镇居民的收入主要用于消费和储蓄,而农民的纯收入除要用于消费和储蓄以外,还有一部分要用于扩大再生产(购买生产工具、子种、化肥、农药等)的支出。如果扣除农民扩大再生产的支出,城乡差距就更大。

2.社会福利差距

我国城乡居民不仅统计收入上存在较大差距,在收入统计之外,享受的各种社会福利也存在较大差距。很多社会福利实际上是居民的一种隐性收入。因此,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应比统计上的收入差距要大。目前,城镇居民享受的住房补贴、物价补贴等各种补贴,以及各种社会保险如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最低收入保障等,绝大多数农民都不能享受。城镇居民以社会福利方式获得的隐性收入难以准确估计。

3.财产差距

对城乡居民的财产情况目前尚无准确的统计,但从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余额来看,城乡之间的差距相当大。根据1996年的统计,城镇居民人均储蓄存款8831元,农村为1025元,二者之比为8.6:1。近几年由于农民收入增长幅度大大低于城镇居民的收入增幅,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的差距应不会减少。有人估计1999年农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1600元,同年城镇居民人均储蓄存款11570元。如果以3口之家计,每户农民家庭存款平均不足4800元,而城镇居民家庭的存款超过34700元。农民家庭存款余额仅相当于城镇家庭的零头。

再从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差距,大致可看出财产的差距。1995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财产性收入90.43元,同期农民人均财产性收38.15元,城乡之比为2.37:1;2001年城镇人均财产性收3,134.62元,农村是41.05元,城乡之比扩大到3.27:1。

4.生活水平差距

城乡收入差距的最终反映是生活水平的差距。国际上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通常用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从表1可以看出,1978年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7.5%,而农村为67.7%,农村比城市要高出10个百分点;到了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9%,而农村为43.7%,农村比城市要高出6个百分点。30年来,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都有所下降,但两者的差距还是相当明显的。

另外,城乡居民家庭拥有的耐用消费品,城镇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120.5台,电冰箱8l台,洗衣机92.2台;农村百户拥有的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分别为54.4台、13.6台和29.9台,分别相当于城镇拥有量的45%、17%和32%。城乡之间其他耐用消费品如音响、空调、电脑、微波炉等的拥有量差距更大。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在2002年第五届中国成长企业CEO峰会上指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大高于账面上的3:1,这个差距应该为5:1,甚至达到6:1。2004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过数年跟踪所做出的一份全国性调查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如果把医疗、教育、失业保障等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我国的城乡差距世界最高。

二、追溯造成城乡差距大的原因

造成我国城乡差距大的原因很多,主要体现在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与政策、产业特性及工农产品价格、教育与人力资本等方面的差异。

1.城乡二元社会结构

所谓二元结构是指城乡之间因为人口流动受到严格约束而出现的一种分割状态。中国自1955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管理条例》起,就将全国人口截然分成了市民和农民。户籍成为决定城乡居民身份、地位和福利的根本标准,直接导致了城乡居民在获取收入方面的起点的严重不平等。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体制不仅没有调整改善,反而继续强化扩大,已严重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体表现为:一是,相对于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城乡二元结构转换滞后,导致农村大量劳动力闲置,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二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决定了城乡居民劳动生产率方面的巨大差异。由于农业生产率低下,加之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一时难以被安置,使原本就收入低的农民在社会急剧变迁阶段与城市居民收入进一步拉大;三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使中国农民在教育、医疗、劳保、养老、福利等社会待遇上,以及就业、分配等经济待遇上不平等,这些不平等更进一步导致了农村居民在获取收入能力与机会方面与城镇居民的差距。

2.城乡不同的产业特性及工农产品价格的剪刀差

我国农村绝大部分地区以农业为主,而城镇以工业为主。现代农业的发展要依赖农业技术进步,但农业科技成果市场化比工业等其他部门更为困难。农业科技投资风险大、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使其在与工商业之间以及其他农业生产性投资效益的比较中处于劣势,从而拉大了城乡差距。

另外,我国长期以来的工业化优先发展战略,虽然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对中国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却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使得工农业产品价格形成较大的“剪刀差”。

3.教育与人力资本的差距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取得收入的大小以及个人之间、城乡之间收入的差距,人力资本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个人能力决定收入差距,而个人能力主要是受教育程度决定的。而我国城乡居民在接受教育方面的机会在先天上就是不平等的(见表2),这就直接决定了城乡居民在人力资本禀赋方面存在相当的差异。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文盲、半文盲生活在农村,农民自身文化科技和信息化水平较低,难以适应市场需求,难以转岗就业,更难以在外出务工等方面享受平等待遇。个人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就业与谋取收入的能力越强,个人受教育的程度越低,就业与谋取收入的能力越弱。农民接受的低水平的文化教育降低了他们在非农业部门就业的机会,严重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和生活。过低的收入直接决定农民教育投资的有限性,使其陷入贫穷的怪圈。可见,由于城乡居民资源禀赋差异,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此外,造成我国城乡差距大的原因还有制度、国家支农政策、医疗负担等方面的原因。

综上所述,我国城乡差距呈进一步拉大的趋势,主要体现在收入、社会福利、财产、生活水平方面的差距,造成这些差距的原因主要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城乡产业特性及工农产品价格、教育与人力资本的差距。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各种政策,如改革户籍制度、深化税费改革、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等,相信城乡差距会越来越小。

参考文献:

[1]王 伟:从现代化视角看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差距问题.南京师范大学,2005

[2]曲卫红:对当前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的理性思考. 西南大学,2006

[3]李 实 岳希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调查.乡镇论坛,2004 (8)

[4]谢红菊:我国贫富差距现状分析与对策.黑河学刊,2007 (5)

城乡教育差距调查报告篇6

关键词:二元经济结构,寻租,知识失业

一、城乡差距基本状况

一份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经过数年长期跟踪,分别于1988年、1995年、2002年展开三次全国范围的住户调查所得到的报告,就中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得出的结论指出,从1994年开始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但是从1997年起又逐步扩大。2001年全国的基尼系数相对于1995年上升了大概两个百分点,如果把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是世界上最高的。从1995年到2002年,城镇内部的基尼系数的上升幅度最大,农村的基尼系数有所下降,然而城乡之间的人均收入比率从1995年的2.8扩大到了2002年的3.1。全国收入差距的扩大并不是表现为低收入人群收入状况的恶化,而是表现为高收入人群收入超高速增长。农村的低收入人群组的状况都有某种程度的改善。从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相对贡献度来看,西部地区最高,高达58.3%,而东部地区最低,为37%,表现为越是相对落后的地区,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就越加明显。由于数据反映的只是账面信息,且城市的居民享受着大量的基础设施福利,而乡村居民的消费中还包括了用于购买种子,化肥等的支出,因此我国城乡实际消费水平比可能已经达到6:1。

二、造成贫富差距主要原因

(一)农村社会保障存在很大的空洞且社会保障基金不落实

农村社会保障是目前中国社会保障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不少农民没有社会保障,基本上是“养老自己靠家庭,看病自己掏钱”,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险很大方面上严重缺失。特别是我国现在老龄人口已达到11%,而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2/3。由于现在年轻人大都把重心放在事业和子女教育上,到城市寻找机遇,大多老年人口都无人抚养。城市人口社会保障工作相对良好,然而对于进城农民工,他们的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没得到解决。这主要是从我国广大社保对象未得到保障方面来说。然而,让问题更加严重的是,社保基金的发放在体制上存在严重的漏洞和缺陷。1986―1997年间,全国有上亿社保基金被违规动用。1998年以来,全国回收的社会保障基金总额达160多亿元。最新上海社保案涉嫌人数之多,级别之高,前所未有。

(二)人们对公共财富和公共产品的关系上机会不平等成为贫富差距重要原因

奥肯《平等与效率--巨大的权衡》指结果平等与效率之间的关系,而不是机会平等与效率的关系,前者是负相关的,后者却不是负相关的。中国目前过大的贫富差距,很大程度上是有人们在对公共财富和公共产品的关系上机会不平等造成的。机会平等下个人的能力不同,贡献不同,所造成的结果不平等,但却是有效率的,符合资源优化配置原则。然而,机会的不平等造成了市场的扭曲,资源的利用无效率,加剧了结果的不平等。我国的非法收入和非规范收入正是这种机会不平等的表现,如腐败、垄断问题。过度的行政审批是较为严重的问题。目前,各级行政审批范围极广,不该批,不必要审批的事项仍在审批。政府官员的索贿受贿行为正是手中把持着可以带来“寻租”利益的审批权。很多“暴发户”大多正是打通了行政审批的“关节”而获得了巨额的“寻租”利益,非法收入的大量存在与行政审批有关。还有中国市场不够开放,垄断行业获取巨额垄断收入,行业间的平均收入差距拉大。1990年,最高与最低行业人均收入比为1.29:1;至2002年这数字达到了2.55:1。

(三)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造成的累积性恶性循环扩大了贫富差距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积累了大量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而农村劳动力过剩,资本贫乏,使得大量受过教育和掌握技术的劳动力离开农村。城市吸收着高质量的劳动力,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刺激了对资本等生产要素的需求,反过来又增加了对高质量劳动力的需求。而在农村,人们收入低,资本等生产要素需求量小,随着高质量劳动力的留出和资本积累需求的不断降低,劳动报酬率低,使得劳动力继续外流。结果,形成了报酬率的差距和劳动力的互为因果,劳动力与城市经济发展的互为因果。当然,在迁徙过程中有一部分是一般劳动力,他们在农村收入低,只能勉强糊口,在城市依靠出卖劳动力,干些重、累、脏的活取得收入,虽然获得了比农村高的报酬,但由于得支付迁徙费和子女更高的教育费用,因而,他们生活的生命危险度提高了。总之,虽然在迁徙过程中包括了一般劳动力,但留在农村的绝大部分是一般劳动力,生活水平依旧没有改善,而且没有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因而城市越来越富,农村越来越穷。

(四)教育拉大了贫富差距

农村教育环境和城市存在很大的差距,小学基础教育的差距就显得很突出,在农村,很多小学依靠农民自己出资建校,基础设施差,师资力量弱,还存在一定比率的辍学儿童。而在城市,大多数富裕人家的孩子从小就接受幼儿园,高级小学的教育,得到了后天素质的培养,更加有利于他们今后的高级教育和能力的锻炼。在初中教育阶段,由于乡镇政府没有很大激励去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同时优秀教师往待遇好的城镇转移,因而上重点高中的农村学生数量大量减少。加上普通高中、大学学费数额巨大以及未来预期收益的低下和不确定性,很多农村学生放弃了进一步深造的机会,只达到了九年义务教育的水平。而城市学生大多数完成中等教育后选择继续接受高等教育。因此在高等教育阶段,很多放弃高等教育机会的农村学生就享受不到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政策倾斜。这种情况表明,用公共基金建立起来的高补贴的大学教育。实际上是穷人对富人进行补贴和支付转移。

三、政策措施

(一)制度上进行改革社保基金的发放

撇开我国社会保障基金范围与广度的问题不说,我们应先保证现有的保障基金得到落实。腐败分子挪用保命钱的活动之所以得手,体制上的原因在于行政主管机关持有对社会保障基金的收缴权,可以既不向收益人报告,也不受收益人监督约束。为了保证社保基金能实打实到收益人手中,必须要在制度上进行改革。主要有以下两点:1、社会保障的基金经营和社会保障的行政管理分开;2、在养老和医疗保障中引入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结合制度。良好的制度是防微杜渐,不给腐败分子可乘之机的基本保证。所以解决之道在于改革攻坚,建立具有硬约束和能够有效率运转的新社会保障体制。

(二)实现权钱关系的分离并建立平等、公平、效率的市场经济

中国目前过大的贫富差距,很大程度上是有人们在对公共财富和公共产品的关系上机会不平等造成的,如腐败、垄断。因此,把我国的贫富差距归因于市场化改革,显然开错了药方。对于不把缩小贫富差距的文章做在铲除腐败、垄断上,而是做在合法收入上,显然是做错了诊断;不把矛头直接指向贪官污吏,“红顶商人”等腐败分子上,而却对准企业家、经营人员及其他专业人员,则完全做错了。具体做法应该是:1、对于垄断性行业,逐步取消政府的管制和特惠,让其参与市场竞争或对行业进行调整改造(如股份制)从而引起行业内竞争;2、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把政府职能转移到为市场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上来。对审批事项进行清理,撤消不需要审批和不该的审批的事项审批权。对现行的审批权利,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及相应的法律仲裁制度,监督权利行使的社会公正性。3、要大张旗鼓地打击权利寻租制度,淡化政府的权力,使其权力行为变为服务行为。加强对工职人员的制度约束,对于渎职和乱纪行为,给予硬惩罚。

(三)改革教育经费的管理制度,并积极调节教育与就业的关系

1、通过发展经济学中的教育的社会成本和收益的分析我们知道,小学对社会效益最大,中学其次,而高等教育最小。然而国家的教育政策却向高等教育倾斜,并造成了教育的深化和知识的失业,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因此,国家应积极调整教育政策,加大对中小学的投入,完善基础设施,给贫困学生提供困难补助,给乡村教师更高的待遇。在新政策创新后,关键在于行为原则的执行。论文格式。关于教育经费的发放,应从源头上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应使实施教育的费用管理和教育费用的执行部门相分离,并把政策的落实成具体可实施的细节和步骤,切实提高中小学的学校设备,师资力量。论文格式。论文格式。

2、不宜不恰当地,过分地扩大对教育事业,特别是对中、高等教育事业的投资。大量农村劳动力留入城市,城市中雇佣者跳级雇佣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劳动力,本来由中学生就可做的工作,他们却雇佣了高等教育水平的人。于是,农村中受教育较高的劳动力,他们所预期的城乡收入差距大,根据托达罗模式,他们就越想进入城市,然而他们在城市中不一定能找到工作,却在城市中加入了失业大军的行列。反过来,在农村却因人力资源不足、高素质劳动力缺乏而导致发展出现恶性循环,结果造成了资源的分配不合理,人力资源的浪费。

(四)取消户籍制度,改革城乡二元经济的结构

1、各地区的经济差距不宜拉得过大。当城市发展以后,为了防止二元经济的累积性因果循环造成的贫富差距无限制扩大,国家不应消极地等待城市的扩散效应来消除这种差距,而应当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来激励农村发展,缩小差距。

2、国家应采取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战略,把缩小贫富差距,开发人力资源,增加社会就业,扩大粮食生产,开发农村地区作为重点。为此,农村应因地制宜,培植特色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国家则提供优惠的政策给予扶持。在金融方面,应该积极探索小额贷款之路,解决农村的资本不足问题。

四、结论

我国贫富差距状况日益严峻,上述是关于贫富差距的一些相关也是最显著的表现和对应的应对策略。我国的贫富差距有国家政策上失误的原因,也在依托官僚体系的市场经济中得到了深化。因此,要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首先必须做到机会上的平等,实施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战略,然后对结果的不平等用社保和转移支付的进行平衡。

参考文献:

[1]谭崇台.发展经济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

[2]仲崇盛、纪春艳.政府调节收入差距的欠缺与对策建议[J].辽东学院学报,2007,58-62.

[3]李实、罗楚亮.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新估计[J].北京大学学报,2007,111-120.

[4]边丽洁、高墅.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与思考[J].集团经济研究,2007,48-49.

城乡教育差距调查报告篇7

从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到2006年重新修订,我国义务教育从基本普及向全面普及发展,并由非均衡发展向均衡发展运行。

(一)政府对义务教育投入的增幅农村高于城市,城乡生均经费差距进一步缩小

1.城乡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差距缩小1997—2005年,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全国普通小学由333•81元增加到1327•24元,农村普通小学由275•06元增加到1204•24元。1999-2005年,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全国普通初中由639•63元增加到1498•25元,农村普通初中由508•58元增加到1314•64元。(见表1)根据表1计算,1997—2005年,全国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年度增幅分别为10•34%、11•08%、11•86%、18•52%、31•27%、26•01%、14•56%、21•21%、17•55%;农村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年度增幅分别10•58%、11•11%、13•13%、19•43%、33•41%、28•57%、14•35%、25•15%、18•85%。除2003年外,农村小学增幅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小学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差距有所缩小。同样,根据表1计算,1999-2005年,全国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年度增幅分别为4•75%、6•28%、20•18%、17•56%、9•53%、18•45%、20•24%;农村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年度增幅分别为6•34%、4•91%、22•99%、21•28%、9•54%、23•16%、22•44%。除了2000年外,农村普通初中增幅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初中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差距有所缩小。

2.城乡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差距缩小1997-2005年,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全国普通小学由33•97元增加到166•52元,农村普通小学由22•07元增加到142•25元。2001-2005年,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全国普通初中由83•44元增加到232•88元,农村普通初中由44•95元增加到192•75元。1997—2005年全国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年度增长分别为19•36%、1•12%、3•99%、4•09%、21•52%、33•27%、38•66%、39•55%、42•92%;农村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年度增长分别22•75%、4•30%、4•30%、0•42%、16•63%、51•96%、42•55%、56•18%、49•53%。除了2000、2001两个年度农村增幅小于全国平均增幅外,其他各年度农村增幅都大于全国,城乡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差距总体上呈缩小趋势。同样,根据表2计算,2001-2005年,全国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年度增长分别为12•58%、24•95%、22•17%、29•25%、41•53%;农村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年度增长分别为16•24%、48•12%、27•68%、47•65%、53•56%。农村普通初中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差距有所缩小。

(二)区域、城乡义务教育教师学历合格率差距逐渐缩小

1.区域义务教育教师学历合格率差距缩小根据《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5———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状况》和《2004-2010年西部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数据计算,从2002年到2004年,西部地区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与东部地区的差距由3个百分点缩小到2个百分点;中部与东部地区缩小到1个百分点左右。同期,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的城乡间、地区间差距也呈缩小态势。

2.城乡义务教育教师学历合格率差距缩小根据《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5———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状况》和《2004—2010年西部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数据计算,从2002年到2004年,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城乡差距从2•2个百分点缩小为1•5个百分点。2004年,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城镇和农村分别达到95•98%和91•31%,与2002年相比,城镇和农村分别提高2•57个和4•69个百分点,农村增幅大于城镇,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

(三)全国小学女童接受义务教育整体上稳中有升,性别差异进一步缩小

1.全国小学女童毛入学率稳中有升1991年,全国小学女童毛入学率为96•96%,到2005年,上升为99•14%,增长了2•18个百分点,除1993年比较低外,整体趋势是稳中有升。

2.全国小学女童五年就学巩固率逐年递增1994年,全国小学女童五年就学巩固率为80•59%,2001年上升到95•05%,增加了14•46个百分点。

(四)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完成率增幅高于东部地区

1994年,东、中部义务教育完成率平均值相差13•79个百分点,东、西部相差28•38个百分点,中、西部相差14•59个百分点。2003年,东、中部义务教育完成率平均值相差8•83个百分点,东、西部相差22•33个百分点,中、西部相差13•5个百分点。从区域增幅看,2003年与1994年相比,东、中部差距从13•79个百分点减少到8•83个百分点,减少了4•96个百分点;东、西部差距从28•38个百分点减少到22•33个百分点,减少了6•05个百分点;中、西部差距从14•59个百分点减少到13•5个百分点,减少了1•09个百分点。这表明东、中、西部之间义务教育完成情况的差距逐渐缩小。从1994年到2003年的增幅来看,东部增长了20•63个百分点,中部增长了25•59个百分点,西部增长了26•68个百分点。中部增幅大于东部,西部增幅又大于中部,区域之间差距进一步缩小。根据《200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2005年又上台阶,当年小学和初中普及率分别达到99%、95%,在世界九个人口大国中走在前列。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从历时、相对的角度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从共时、绝对的角度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依然不尽如人意,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一)城乡和区域间基本办学条件存在差距

1.城乡和区域间生均拨款差距依然存在

(1)城乡间经费差距依然存在。根据《2004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2004年全国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1129•11元,其中城镇1244•00元,农村1013•80元,农村比城镇少230•20元,是城镇的81•49%。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为116•51元,其中,城镇137元,农村95•13元,农村比城镇少41•87元,是城镇的69•43%。2004年全国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1246•07元,其中城镇1418元,农村1073•68元,农村比城镇少344•32元,是城镇的75•71%。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为164•55元,其中,城镇203元,农村125•52元,农村比城镇少77•48元,是城镇的61•83%。(2)区域间经费差距明显。根据《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05》数据计算,2004年预算内事业费,东部小学平均2262元,中部小学平均1049元,西部小学平均1141元,东部比中部、西部分别高出1213元和1121元,中部是东部的46•37%,西部是东部的50•44%;东部初中平均2418元,中部初中平均1031元,西部初中平均1249元,东部比中部、西部分别高出1387元和1169元,中部是东部的42•63%,西部是东部的48•34%。不管是小学,还是初中,东部和中、西部在预算内事业费上的差距都是很明显的。需要指出的是,在中、西部间存在着“中部塌陷”现象,中部小学和初中的预算内事业费都比西部要少。就2004年预算内公用经费来说,东部小学平均372•79元,中部小学平均92元,西部小学平均119元,东部比中部、西部分别高出280•79元和253•79元,中部是东部的24•67%,西部是东部的31•92%;东部初中平均492•42元,中部初中平均94元,西部初中平均160元,东部比中部、西部分别高出398•42元和332•42元,中部是东部的19•08%,西部是东部的32•49%。预算内公用经费的差距比预算内事业费的差距更加明显,中、西部只有东部的1/3及以下。同样要指出的是,在预算内公用经费上依然存在“中部塌陷”现象。省内经费差距也很明显。2004年,东部的江苏和广东,中部的河北和河南,西部的山西和广西有相当一部分县(市、区)中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不足本省平均水平的一半,县际差距较大。上述省除广东和广西外,均有10个以上县(市、区)的中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甚至为零。①

2.城乡和区域间教学仪器设备差距依然较大

农村和中、西部生均教学仪器设备配置水平依然较低。根据《国家督导报告2005(摘要)》数据计算,2004年,小学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城乡之比为2•9∶1;初中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城乡之比为1•4∶1。小学生均仪器设备值东部为382元、中部为266元、西部为213元,东、西部之比为1•8∶1,东、中部之比为1•4:1。初中生均仪器设备值东部为474元、中部为289元、西部为242元,东、西部之比为2•0∶1,东、中部之比为1•6∶1。3.教育信息化水平城乡间存在较大差距(1)城乡生机比差距较大。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4)》可计算出,2003年,农村小学生机比为45∶1,城市小学生机比为17∶1;农村初中生机比为30∶1,城市初中生机比17∶1。(2)城乡学校电子图书拥有数和校园网建设差距显著。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4)》可计算出,2003年,每所城市小学拥有电子图书光盘399张,每所农村小学只有20张,前者是后者的近20倍。每所城市初中拥有电子图书461片,每所农村初中只有82张,前者是后者的5•6倍。就校园网建设情况看,32•16%的城市小学有校园网,农村小学只有2•93%有校园网;42•93%的城市初中有校园网,农村初中只有13•1%有校园网。由此可见,城乡义务教育的“数字鸿沟”已经形成。

(二)城乡和区域间师资在数量、质量、稳定性方面差距很大

1.城乡教师资源的分布不均衡

2002年,全国小学平均生师比为21•04∶1,其中城市小学生师比为18•74∶1,农村小学生师比为21•88∶1;全国初中平均生师比为19•29∶1,其中城市初中生师比为16•67∶1,农村初中生师比为20•16∶1。②从农村义务教育的学校分布和学科分布角度看,农村义务教育教师更是缺编严重。就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分布来看,其特点是教学点多,而且分散。即便一校一人,小学21•88∶1的生师比和初中20•16∶1的生师比也是远远不够的。从学科分布看,农村教师结构性缺编的整体情况比城市严重,各科均缺编的学校几乎占1/3以上,其中,专职音、体、美教师和计算机、英语等学科专任教师,各地普遍较缺。③

2.城乡和区域间优质教师资源分布极不均衡

(1)义务教育学校中级及以上专业职务教师比例,城乡间、地区间差距较大。根据《国家督导报告2005(摘要)》计算,2004年,农村小学高级教师和农村初中中学一级及以上专业职务教师的比例分别比城市低8•9和14•5个百分点;小学高级教师的比例、初中中学一级及以上专业职务教师的比例,东、西部都相差12个百分点。

(2)东、中、西部之间高学历教师比例总体上递减。所谓高学历教师,是指高于国家规定的合格学历的教师,具体来说,小学高学历教师就是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初中高学历教师就是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为了更加支持这一判断,随机选取东、中、西部若干省(市、区)2001年、2004年的数据进行比较。2001年,小学高学历教师从北京的52•87%递减到贵州的12•19%,只有中部的吉林例外(这可能与东北师范大学位于该省有关);初中高学历教师从东部上海的55•73%递减到西部贵州的14•78%。2004年,小学阶段东部北京高学历教师增加了25•58个百分点,而贵州只增加了19•65个百分点。初中阶段,东部上海高学历教师增加了21•24个百分点,贵州只增加了2•59个百分点,虽然比例都在不同程度的增加,但整体上仍然呈现出东、中、西部递减的趋势。

3.农村教师工作稳定性较差

从流动意愿看,农村教师比城镇教师更强,有10•49%的县城教师、17•56%的乡镇教师和22•92%的农村教师表示“打算调到其他学校”;另有20•87%的县城教师、22•68%的乡镇教师和19•44%的农村教师表示“打算从事与教师无关的工作”。这就是说,高达42•36%的农村教师打算调动工作,乡镇也有40•24%的教师要调离本校,其比例远远高于省城的15•85%和地市的16•57%。④

(三)农村义务教育辍学率高

根据教育部《200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4年全国小学辍学率为0•59%,而农村小学辍学率则达2•45%,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15倍。其中,四川、甘肃、青海和宁夏等农村小学辍学率超过4%。全国初中辍学率为2•49%,而农村初中辍学率农村则达3•91%,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57倍。其中内蒙古、广西、海南、四川、贵州、甘肃和宁夏等农村初中辍学率超过了5%。(四)义务教育管理体制面临挑战自从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以来,义务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如“借读”、“择校”、“经费保障”,等等。而这些都是原有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所无法涵盖和应对的。

1.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挑战属地化管理

《义务教育法》第八条规定:“义务教育事业,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义务教育实施细则》第五条进一步明确:“实施义务教育,城市以市或者市辖区为单位组织进行;农村以县为单位组织进行,并落实到乡(镇)。”这意味着我国义务教育属地化管理体制的形成。在属地化管理体制下,各地义务教育取得了很大发展,但也出现了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挑战着属地化管理制度。

2.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挑战静态管理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进城务工的农民越来越多,其子女就学的问题也就越来越突出。《义务教育法》颁布时没有考虑人口流动因素。《义务教育实施细则》第十四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到非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的,经户籍所在地的县级教育主管部门或者乡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按照居住地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申请借读。”这意味着义务教育还是一种静态管理。这样,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与静态管理之间的矛盾是显而易见的。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成为政府和人民群众都关心的热点问题正好折射了这种矛盾。

3.城市择校挑战刚性管理

《义务教育法》第九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但与此同时,城市择校成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突出的问题。“就近入学”的法律规定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三、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主要原因分析

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若从实际影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对独立的因素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和质量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影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机理,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府能够提供的义务教育机会不足,难以满足全体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需求。在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时,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用仅占世界1•5%的公共教育经费,对约占世界20%的教育对象实施教育。加之长期以来,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不足4%,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影响了政府义务教育供给能力。二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受制于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和水平。一段时间以来,我国义务教育实行“人民办”的发展策略。这样一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和水平不同,其义务教育发展及公平问题就参差不齐。加上中央政府没有相应的调节机制,义务教育不均衡的发展处于一种放任状态。

(二)城乡二元分治结构

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差距明显,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固然是造成这一差距,导致义务教育不公平的原因之一,但城乡二元分治结构是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城乡二元分治结构导致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的机理,一是户籍制度导致不同人群享受不同的教育机会。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分治结构,导致城乡之间教育经费、教育设施、师资等资源存在巨大差异且相互隔绝,不能共享,并由此强化了城乡之间义务教育机会的不平等。二是城乡义务教育政策差异导致不公平。在教育政策上,形成了城市优先、重点优先的价值取向,使得原本比较紧张的教育资源集中于城市和城市里的重点学校,加剧了城乡义务教育之间的分化。三是文化资本积累的差异导致不平等。城乡儿童生活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中,农村与城市间的经济文化差距使得农村儿童的文化资本积累受到限制,城乡二元分治结构使这种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合法化。在统一的学业评价标准下,由于城市儿童具有较农村儿童更为丰厚的文化资本积累,农村儿童要在义务教育阶段获得学业的成功要比城市的同等智力水平的儿童困难得多。

(三)分级管理体制

分级管理是20世纪80年代随着政府的其他权力下放而对基础教育管理权实施的下移。分级管理的基本精神是由地方政府负责管理和筹措义务教育所需经费,从而使中央政府在义务教育经费的筹措与分配中承担相对较低的份额,县、乡两级政府成为实施义务教育的主体,承担着90%以上的费用。1993年以前实施的是“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其中的“地方”主要是县、乡两级;1994年以后调整为“以县为主的分级管理”。从明确责任,调动地方办教育的积极性角度看,分级管理体制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为基础教育带来了活力,加快了义务教育的普及速度。但同时,它也拉大了不同地区间教育发展的差距。分级管理体制导致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机理,一是责任不明确、不合理造成不公平。由于“地方负责”的各级政府具体责任没有明确划分,或难以明确划分,客观上导致层层下放义务教育的办学权力,层层下放义务教育经费筹措的责任。近20年来,普及义务教育的责任和负担主要由县、乡、村三级承担,不少县须将60%以上的财政收入投入到义务教育,地方为及早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同时,掌握了较多税收,具有较大经费筹措能力的中央和省级财政对义务教育承担的责任却很小。这种不合理的状况在1999年实行税费改革,取消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之后显得更为严重。二是城乡和地区间的差距造成不公平。我国各地经济发展十分不平衡,这种不平衡突出表现在县、乡两级。在分级管理体制下,因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不同县、乡、村之间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差距明显,义务教育资源不能共享。其结果是,一方面造成了义务教育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拉动了优质师资及其他优质教育资源的逆向流动,导致全国范围内义务教育较大的不均衡。三是地方领导认识差异导致不均衡。实行分级管理,义务教育的管理权限在地方,而各地不同领导人对义务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存在较大的差异,而又缺少相应的规范,或无法加以规范,因此,各地对义务教育管理的随意性大,甚至存在一些混乱,造成义务教育的不均衡。

(四)重点校政策

我国各级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重点校,源于恢复高考之后。这种基于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权宜之计,在后来发展中受多重因素的影响逐渐演变为教育不公平的焦点。重点校政策导致义务教育不均衡的机理,一是选择性入学造成入学机会不公平。由于全国省市级的所有重点小学和重点初中只占学校总数的2%~3%,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竞争十分激烈,不管“升小”还是“小升初”,选择性入学都在一定程度上与收费挂钩,因此使得一些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失去就近入学的机会,造成入学机会不公平。“择校”又反过来使不同学校间的差距拉大。二是部分重点校“转制”导致新的更大的不公平。近年来,原有的重点中小学纷纷“转制”,办“校中校”,收取高额学费,加大了优质公共教育资源供求的矛盾。三是加大了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重点校是精英教育政策的体现,在教育财政和教师聘用制度上实行倾斜,使本来就有限的教育资源过多地流向条件好的学校,而对薄弱学校关注则较少,人为地拉大了学校间的差距。

(五)质量评价标准不统一

结果公平是义务教育均衡的更高层次,质量标准是实现深层次的教育公平的重要依据。没有全国范围内一致且可操作的义务教育评价标准,使得义务教育结果公平无从判断。另外,没有新的质量评价标准,无法约束义务教育学校仍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质量指标的行为。长期以来,不少学校把考试成绩作为质量的唯一指标。这种做法忽略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质量评价标准的应有之义。没有科学的质量评价标准,就无法纠正不科学的做法,使义务教育质量公平无从谈起。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的出现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和复杂的背景,除了我国区域差距悬殊、城乡二元分治、居民收入差距大、政府投入不足外,体制也加剧了义务教育的不公平状况,表现为政出多门、多方投入和多头管理、自成系统,不同地区和不同系统的学校办学条件差距较大;信息不对称,表现为教育基础数据不完整和部门垄断信息,中央和地方之间、教育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信息不对称,难以实行有效的监管。

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既是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又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和实现途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基本职责,既要积极作为,又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一)明确政府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全部责任方,把地方促发展和中央给补偿有机结合起来

各级教育既要解决总量投入不足的问题,也要解决配置不均衡的问题,要发挥中央和地方共同作用,各负其责,保证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中央政府要下决心确保国家教育财政性支出占GDP的比例达到4%,并在2010年达到4•5%左右。各地政府也要严格按照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的要求,确实做到教育投入“三个增长”,年初看预算,年终查决算。在各级政府分担教育经费的体制安排中,中央和省级财政应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进一步明确不同地区各级政府分担的比例责任。在“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下,应建立健全县级独立的转移支付账户,防止转移资金被挤占和挪用。地方政府,特别是县级政府要在上级政府的支持下,履行统筹和均衡发展本区域义务教育的职责,着力解决本区域均衡发展中的薄弱环节、疑难问题,保证工作推进的实效性,以地方自身的发展将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落到实处。

(二)建立以“有质量的公平增长”为导向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机制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平均发展,它强调和追求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强调有质量的均衡发展。当前,要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要求,为公共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创造条件。国家层面宏观政策的调控,应在继续加大对西部义务教育扶持力度的同时,高度关注我国义务教育发展新的不平衡现象———中部义务教育问题。建议借鉴国家多年来发展西部义务教育的经验,在新的背景下,适时制定有利于中部义务教育推进的策略,在义务教育的资源配置上实施倾斜政策,逐步提升中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中部也要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巩固和发展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县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规划本地教育资源配置时,要向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学校、薄弱学校倾斜,在此基础上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坚决杜绝资源配置时偏重“重点校”的倾向;应普遍推行区域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限期消除薄弱学校,把每一所学校都建成合格学校;采取多种措施缩小区域内城乡教师的资源配置差距,组织本地义务教育公办学校的校长和教师流动,促进本地师资力量均衡配置,提高每一所学校的教育质量。

(三)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标准,发挥义务

教育质量监测对教育公平发展的作用,并实行相应的问责制度建议责成有关部门尽快完善、实施能保障“普及、质量、均衡三者协调发展”的义务教育发展标准。教育行政部门应尽快加强和完善义务教育监测机构,形成自上而下的监测体系;建立完善的义务教育监测制度,并以此加强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管理,促进义务教育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县(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监测制度,定期对辖区内义务教育学校间的差距进行监测和分析。逐步建立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的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和教学指导体系。要在建立教育质量督导评估机制的基础上,真正有效落实新义务教育法提出的各级政府的问责制度。依法对未有效履行义务教育保障职责、影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人追究责任,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列入政府主要责任考核内容。

(四)建立全国通用的义务教育卡,取消义务

教育学校借读费,完善异地接受义务教育的保障机制健全和完善适龄儿童少年异地接受义务教育的保障机制。各地应统筹公安、审计、物价、计生、教育等部门,设立区域外来人口子女就学管理专门机构,实行义务教育登记卡制度,加强对流动儿童少年就学的管理。从中央到地方都要设立一个管理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专职部门,主要负责管理流动人口子女的入学、转学、学籍管理、考核评价等工作。建立全国通用的义务教育卡,各地教育部门、公安部门,以及学生家长同时持卡。当人口流动时,登记卡、流动人口的三证(暂住证、寄住证、身份证)一起经有关部门检查登记,作为儿童少年随时入学的依据,减少入学手续上的繁琐,也可以避免因政策上的不健全造成的教育机会不平等和剥夺教育权利现象的发生。专职部门还要负责对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的结构、要求等进行专门调查,督促有关学校做好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工作,为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进行具体的指导工作。各地的专职部门之间要加强联系,掌握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的数量和教育状况,为每一个流动的孩子建立临时学籍。在入学和升学制度方面,取消各种身份的限制;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和升学制方面要考虑农村学生的学习基础和适应能力,实行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为学生的转学和学业成功创造条件;全面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借读费用,缺口由流入地政府从流动人口缴纳的税额中按一定的原则和培养费比例转发给教育部门。

(五)资助承担义务教育责任的民办学校

城乡教育差距调查报告篇8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中图分类号:F01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5A-0204-02

一、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直存在,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一份全国性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在不断拉大,如果把医疗、教育、失业保障等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世界最高。”[1]

从城乡居民收入相对比值来看,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可以大致划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1.978年到1984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缩小这一阶段的特征是农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主要是由于农村率先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推动了农村地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快速增加。1978年到1984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分别是:133.6,355.3。[2]而同期城镇居民收入收入分别是:343.4,651.2。[3]从而,城乡居民收入相对比值分别是:2.57,1.83 。[4]

2.1985年到1994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扩大

这一阶段,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超过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城乡收入差距拉大。1985年到1994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收入分别是:397.6,1221.0。[5]而同期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分别是:739.1,3496.2。[6]从而,城乡居民收入相对比值分别是:1.86,2.86。[7]

3.1995年到1999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缩小

这一阶段,城乡居民收入相对比值波动较小,城乡居民收入有一定缩小。1995年到1999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分别是:1577.7,2210.3。[8]而同期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分别是:4283.0,5854.0。[9]从而,城乡居民收入相对比值分别是:2.71,2.65。[10]

4.2000年到2008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速扩大 这一阶段,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超过农村,表现出加速增长的趋势,这主要是进入新世纪特别是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城市经济高速发展,而农村经济发展缓慢,最值得注意的是2006年1月1日农业税取消,但是这一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照样在扩大,这说明城乡居民收入比值在2002年超过3.1之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程度已经很大。2000年到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分别是:2253.4,4761.0。[11]而同期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分别是:6280.0,15781.0。[12]从而,城乡居民收入相对比值分别是:2.79,3.31。[13]

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7%;财政收入6.85万亿元,增长11.7%;粮食产量5.31亿吨,再创历史新高,实现连续6年增产;城镇新增就业1102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实际增长9.8%和8.5%。按照增长率可知2009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相对于2008年而言继续呈现扩大趋势,如果从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额上来看,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额已经从1978年209.8元扩大到2009年的12022元。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由缩小到逐渐扩大、到逐渐缩小、再到加速扩大的发展过程。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现过缩小的经历,但是就整体而言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农村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总体趋势。

二、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成因分析

1.二元经济结构的不平等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我国社会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不平等现象。首先,政府通过压低农产品价格,将资本从农业转向工业。在1979-1994年的16年间,政府从农民那里获得了大约15000亿元。其次,政府低价征用农民土地而高价出让,获取土地资本的巨额增值收益。据调查,被征土地的利益,地方政府占二至三成,企业占四至五成,村级组织占近三成,农民仅占5%一10%。这样出现了大量的‘务农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失地农民”,他们排徊在城市边缘,成为社会中最弱势的人群。再次,与城市工人相比,农民工工资偏低且常被拖欠。仅施欠农民工工资一项,全国总额就达1000亿元左右,其中70%集中在建筑行业。最后,重城轻乡、重工轻农的发展模式加剧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农村公共投入严重不足,公共设施较差,农业基础薄弱,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由此导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2.非均衡发展战略促使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我国改革之初由于国情限制不可能实现全面改革发展,所以选取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这促使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偏向城市的政策导致广大农村地区发展相对落后。其中主要是城市经济的发展,例如改革开放中的深圳虽然当初是小渔村,但是现在发展的结果不是单纯发展农业,而是众多企业的发展,是大都市的形成是城市经济的发展。所以非均衡发展主要是城市经济的大发展,虽然也带动城市周边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但这在我国农村居民众多的现实国情中最后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3.城乡户籍制度促使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195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条例》,确定在全国实行户籍制度。从此形成了几乎延续至今、阻碍人口迁移和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框架。并在此基础上赋予了城市居民在住房、医疗、养老及教育等方面的利益。而农村居民则被户籍制度限定的利益缺失,不仅有住房、医疗、养老及教育等方面的利益缺失,而且农村居民而不能自由流动。这种不利于农村居民的户籍制度不仅导致偏向城市居民的利益分配格局,而且导致农村居民无法获得和城镇居民平等的劳动机会,同工不同酬现象普遍存在,促使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4.市场化程度促进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农村改革取得重大的成就,农村市场化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体看,农村市场化发展程度还很不足,其主要表现在:①生产要素市场发育滞后。资金、土地、技术、信息以及集体企业的产权等生产要素,有的市场化程度很低,有的尚未进入市场,由此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增长。②农村市场服务组织发展落后,中介组织发展滞后,农业发展缺乏有效的宏观指导,使分散生产的农户与迅速变化的市场难以衔接,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导致许多农户增产而不能增收。

5.财产收入因素促进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从没有什么财产的居民变成了拥有财产的居民。目前,我国居民财产主要包括房产、金融资产和土地。首先,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迅速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使城镇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拥有两套及以上住房的家庭越来越多,出租房屋使得众多城镇居民家庭获得财产性收入,而农村居民由于没有处于与城市同样的经济发展程度上造成获得房租比城市相应要低。其次,我国城市地区金融机构相对农村地区比较完备,因此城市居民拥有较多金融产品形成相应的金融资产,由此获得比农村居民更多的金融资产上的收入。最后,土地由于流转市场不健全使得土地获得流转困难。同时,政府对土地管理上存在与民争利的现象。这样农民很难从土地上获得更多财产收入。从数量上看,“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拥有财产性收入348.53元,而农村居民人均只拥有财产性收入128.22元”[14],所以,农民的人均财产性收入与城镇居民的人均财产性收入有较大差距。由此,财产收入因素也是导致我国城乡差距的原因之一。

6.其它一些因素促使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些其它因素主要包括:营养问题、教育水平和思想观念等因素。首先,我国广大农村虽然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大多数农村居民的营养不良问题很普遍。例如,调查显示,在我国贫困农村,直接反映儿童营养状况的5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率和低体重率高达29.3%和14.5%,由于营养摄入在人类生长阶段的不可逆性,儿童时期的营养不良将影响终身,这意味着,该地区未来的成年人中将有1/3至1/2明显低于正常人的体格和智力发育水平,在此种情况下,该地区的其他人群发育也难以达到正常水平,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贫穷是产生营养不良的原因,而营养不良带来的劳动能力、创造能力低下,又会产生新一轮贫困并加剧贫困,这意味着营养不良问题是促使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的一个相关因素。其次,在教育问题上,不论在基础教育设施,或者是接受高等教育的水平,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存在较大差距。最后,在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形成因素分析上,还应该考虑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居民适应改革开放的思想观念转变快于农村居民这一现实状况。

三、关于解决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问题的对策建议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世界历史来说,在各国的工业化进程中,发展初期技术水平低,主要依靠资源投入来提高产量。当工业化进入一定阶段、经济总量达到一定规模、明显受到资源供给约束时,就必然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据统计,我国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8倍,美国的4.3倍,日本的11.3倍,工业劳动生产率只有美国的5%.所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更加有利于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必将对解决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打下夯实的经济基础。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三农”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所以,改变“重城轻乡”的观念,大力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争取早日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和“三农”问题的解决,将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重视农民养老保障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一项重大的惠民。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首先,政府工作人员应深入到农村,为贫困家庭的生活和就业提供帮助,为孤老户、残疾户、低保户、困难的低保边缘户、荣复转退军人家庭提供更大的帮助。

其次,应该更加重视社会慈善力量,将其作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有益补充,而政府在其中也可以发挥规范、引导和服务的职能。

最后,要重视农民养老保障。农民养老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系广大农村居民的最切身利益。扩大覆盖面和提高已覆盖农民的养老保障不仅会缩小目前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障差距,同时,也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3.加大户籍改革力度,加速中西部城市化进程

加大户籍改革力度。争取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性质和由此衍生的其他户口类型。首先,取消有条件的进城农民进城落户限制。凡是进城农民有稳定居所、稳定就业岗位、稳定经济来源,就可以进城落户。其次,逐步取消依附在户籍上的不平等分配问题,鼓励有条件地区实行城乡统一户籍,促进全国实行城乡统一的户籍。最后,加强户籍立法工作,用法律形式保护公民迁徙落户的权利,对于技术移民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城市之间户籍自由迁徙的权利。

加速中西部城市化进程。世界历史经验表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程度会提高,城乡收入差距呈缩小趋势。提高我国的城市化程度,这有利于解决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比较低,提高中西部城市化进程更有利于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

4.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大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首先,对于农民而言,财产的积累比财产性收入的增长显得更加迫切。因为财产的再投资会实现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当广大的农民普遍都有一定的财产,并以此获得相应的财产性收入才能谈得上提高农民财产收入。其次,健全农村土地市场和减少政府依靠土地获得财政收入的比例,使农民能够凭借土地获得切实可靠的财产收入。最后,我国广大农村居民的财产收入比较单一,主要是银行利息,对这种有可能使农村居民获得数量有限的财产性收入的途径,建议政府考虑免收税费。

大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首先,应给农村地区引进更多的企业,给农民创造更多收入机会,使得更多农业剩余劳动力能够在“家门口”就地就近就业,减少务工农民的交通费用。其次,应该加强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让更多的农民工能够获得更好的工作和更高的收入。最后,要大力推进农村和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对农业和农村发展投入,促进农民收入尤其是种粮农民收入有较快增长。

5.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首先,要提高农村基础通信网络和信息化建设,使得农村地区居民获得信息的渠道更多,获得信息更加方便。其次,要加大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财政投入。同时,要努力提高农村居民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比率。最后,加大农村地区更多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首先,农村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国情,要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其次,要确实做好农村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社区建设工作。最后,要提高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文化和体育等事业建设,提高农民身体素质和农民文化水平。⑤①

参考文献: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闫真.浅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05). [3]李丹萍.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路径选择[J].新西部(下半月), 2009(12).

[4]李萍.论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和现实选择[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3).

[5]贾小玫.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J].经济论坛,2005(09).

[6]许经勇.解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之“谜”[J].学习论坛,2009(12).

[7]鲁玲.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统计学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01).

[8]李实.收入差距还会持续扩大吗?[J].理论参考,2006(10 ).

[9]赵人伟.发展和改革:改进收入分配的主要途径[J].中国劳动,2006(09).

[10]赵人伟.收入差距拉大与经济改革[J].中国改革,2006(10). [11]赵人伟.我国经济转型中的收入分配和财产分布――三十年的回顾与思考[J].群言,2009(01). 注释

[1]贾小玫:《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经济论坛》,2005年第09期,135页

[2] [13] [12]李亚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原因分析》,《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20期,157页

上一篇:师德师风工作意见范文 下一篇:师德师风的建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