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机构员工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31 20:33:31

培训机构员工总结

培训机构员工总结篇1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5号)、《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446号)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安全监管总局令第3号),严格执行安全培训制度,及时了解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及烟花爆竹等重点领域开展全员安全培训情况,特别是贯彻落实七部委《关于加强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工作的意见》(安监总培训〔*〕228号),开展农民工安全培训情况,进一步促进高危行业安全培训工作,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决定组织开展安全培训专项督查调研。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督查调研范围

****

二、督查调研内容

1.贯彻落实国发〔*〕5号、国务院令第446号、安全监管总局令第3号、安监总培训〔*〕228号及全国农民工安全培训专题视频会议精神情况。

2.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提高煤矿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准入标准的通知》(安监总煤调〔2007〕5号),提高相关人员准入门槛情况。

3.贯彻落实《关于加强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培训工作的紧急通知》(安监总培训〔*〕257号),加强烟花爆竹危险工序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发证情况。

4.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

5.企业建立安全培训制度、保障培训投入、开展全员安全培训特别是农民工安全培训、为农民工办理保险、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等情况。

6.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机构加强安全培训管理,严格教考分离制度,将安全培训纳入监察执法的重要内容,开展安全培训检查及实施行政处罚情况。

7.安全培训机构特别是省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直属安全培训机构按标准收费,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情况。

三、人员组成及时间安排

1.人员组成。本次督查调研共分6个组,每组负责两个省(区、市),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国家煤矿安监局机关有关人员、部分省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的培训骨干参加(详见附件1)。

2.时间安排。督查调研安排在5月下旬,时间10天,具体日程安排由各督查调研组与被检查省(区、市)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商定。

四、督查调研方式

1.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督查调研组全面听取所到地区或企业的安全培训特别是农民工安全培训情况介绍,查阅培训工作制度、计划、记录和档案等相关材料。

2.突出重点,随机抽查。本次督查调研以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企业全员安全培训,特别是农民工安全培训为重点。督查调研要深入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采取针对性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

3.实地座谈,现场考核。通过与企业、从业人员及培训机构负责人座谈的方式,听取培训质量与效果的反馈意见。采取现场提问、考核、问答等方式,考核从业人员尤其是农民工的安全知识掌握情况,通过考核检查培训的质量与效果。

4.总结汇报,加强指导。督查调研结束后,各组要按省份形成督查调研报告,并与有关部门交换意见。要注意发现和总结安全培训特别是农民工安全培训方面好的经验及做法。

五、工作要求

1.请有关省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按《督查调研组组成人员名额分配表》(见附件1)分配的名额,于5月15日前将参加督查调研人员名单及联系方式报送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人事培训司。

2.被督查地区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对本次督查调研要高度重视,密切配合督查调研组开展工作,确保全面完成任务。

3.每个省(区、市)现场检查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企业总数不得少于10个,所选择的企业要有代表性,要突出重点地区,要注意摸清被检查企业农民工总数、占职工比例、文化程度、主要来源、组织渠道等情况。

培训机构员工总结篇2

关键词:政策性 职业培训 现状 建议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就业方面的主要矛盾,仍然是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就业问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就业问题,积极开展政策性职业培训,拨出专项经费对政策性职业培训进行补贴。笔者对政策性职业培训现状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调查,在此对培训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提高培训质量提出建议。

一、政策性职业培训现状

1.培训机构培训能力参差不齐

承担政策性职业培训的机构有公办职业学校、民办培训机构、企业内的培训部,大概各承担三分之一的培训任务。

公办职业学校的培训工作依托于学校,师资力量较强,培训条件较好,培训体系完整;所以,公办职业学校的技能培训能力较强。但是,教师生产实践经验不足,在培训方案确定和技能突破方面还有赖于行业专家进行指导。

民办培训机构市场针对性强,培训理念先进,培训组织灵活,在进行管理人员培训和团队精神培养方面有较强的优势。但是,在专业技能方面不具备培训能力。

中大型以上企业一般都有培训部,承担着新员工培训、在职员工技能提升培训和企业文化培训的任务,培训内容有较强的针对性。但是,大多数企业资金投入不足,培训体系不健全,模式单调僵硬,新工艺、新技能、新材料方面需借助企业外的专家进行指导。

2.政府部门培训监管难以到位

政府部门的职能科室人员编制少,工作任务重,监管工作难以到位,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选拔培训机构的标准不明确,核定培训工种不严格。二是培训方案审核流于形式。三是对培训过程的监管上重形式轻内容,监管人员也是走马观花者多。四是鉴定考核不严,难以对培训质量做出客观的评价。五是政府对培训成本核算过于宏观,无法估算具体的培训成本。

3.培训工作盲目,培训质量不高

各级在开展政策性职业培训工作时,存在急功近利现象,政府急于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指标,极少进入工业园企业进行实质性调查,或及时组织需要招聘员工的企业与培训机构见面,以创造企业与培训机构合作的机会。

4.参训人员和企业培训意识不强

再就业培训过程中,参加培训的人员,被动的多,主动的少;应付的多,求知的少。给承训机构的组织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据对20家培训机构2009-2011年的失业人员培训出勤情况进行统计,平均出勤率不到35%。

二、提高政策性职业培训质量的建议

1.创新机制,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

一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牵头,成立职业培训管理机构,负责本地区政策性职业培训的总体规划、政策协调和指导工作。二是建立劳动力市场“一条龙”服务体制,促进就业与培训的有机结合。设立培训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办理失业、求职、登记等服务;面向社会企业招聘信息;政府、企业、参训人员之间签订培训用工合同,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实现培训与就业的零对接。三是在工业园区建立公共实训中心,培训机构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训方案。四是进一步加大劳动监察工作的力度,树立培训机构的良好形象。五是建立严格培训考核和反馈制度。六是进一步加大舆论宣传力度,营造社会关注氛围,强化部门间的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2.共同参与,创造良好的培训环境

良好的培训环境是做好政策性职业培训工作的基础。首先就业观念宣传要到位,转变失业人员的就业观念。其次是培训机构的培训基础条件要满足。政府要对培训机构进行资格认证工作,核准培训机构的培训专业能力,以及对初级工培训、中级工培训、高级工和技师培训的培训能力,同时鼓励专业实力强的社会力量开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扩大职业培训网络。要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调整和设置培训专业,优化师资队伍,落实培训经费,使场地、设施、师资等三方面条件都能够适应当前就业工作的需要,促进培训与就业更好地结合。

3.确保质量,制定科学的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既要有针对性,要针对市场需求,提高就业基本技能,又要有合理性,要考虑市场需求和社会的总体发展情况,更要有科学性,为培训学员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在制定培训方案、确定培训内容时,培训机构要邀请企业共同制定。

4.服务为先,选择灵活的培训形式

培训形式要灵活多样,对于定向企业的新员工培训,一般宜采用全日制集中培训,而失业人员可以采用半日制、夜校分散培训相结合,既有集中辅导,又有业余自学。培训机构既可以组织失业人员集中培训,也可以就近、就地送技能下乡进社区培训。总之,培训机构要多渠道并进、多形式并举,高效高质进行政策性职业培训。

总之,只要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我们的政策性职业培训工作一定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从而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为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人才支持。

培训机构员工总结篇3

第一条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规范我市建设行业职业教育培训管理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以下简称《职业教育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以下简称《决定》)和《建设类培训机构资质管理暂行规定》(建教[*]13号文,以下简称《暂行规定》),为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培训改革,加快提高我市建设系统劳动者素质,提高本系统职业教育培训的质量,结合我市建设系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职业教育培训工作必须全面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和《决定》精神,坚持职业教育培训为企业、社会和劳动者服务的方向,把培养劳动者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作为工作重点,加强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培训,把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完善知识结构,作为职业教育培训的目的。

第二章职业教育培训的内容

第三条根据市建设系统行业特点、职业需要和《职业教育法》的要求,与国家建设部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职业教育培训实行培训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岗位资格性证书制度,并对市建设行业的从业人员实行在岗培训、转岗培训、从业前培训和职业性培训制度。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市建设系统各职业培训机构,主要用来调整和规范培训(教育)中心、继续教育基地、市建委职业教育培训机构领导下的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培训领导办公室(下简称岗培办)、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培训领导办公室考试中心(下简称考试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培训领导办公室年检中心(下简称年检中心)和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下简称指导中心)等培训机构建设类职业教育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培训、注册类和资格性培训行为。

第三章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职能

第五条根据*市编委办公室印发的《*市建设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穗编字[2001]161号),市建委宣传教育处是市建设系统教育培训协调部门,总体负责开展本系统的职业教育、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工作。

第六条岗培办受市建委宣传教育处的委托,严格履行岗培办管理制度,对市建设行业专业技术人员行使教育培训管理职责,负责具体开展本系统专业技术人员教育培训工作,负责编制本系统有关教育培训的中、长期规划并组织实施,协调建设行业干部、职工的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工作。

第七条考试中心受建委宣传教育处和岗培办的领导,严格履行考试中心管理制度,负责本系统岗位培训教学质量的管理工作,负责参加统考人员考试的安排和统计工作,负责管理并完善试题库,负责定期上报本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的考试情况,每年11月份提交当年考试情况总结和统计报表。

第八条年检中心受市建委宣传教育处和岗培办的领导,严格履行年检中心管理制度,负责市建设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几大员"岗位证书和管理手册的年检工作;负责定期上报本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的年检情况,每年9月份提交当年年检总结及年检统计报表。

第九条指导中心受市建委宣传教育处和岗培办的领导,接受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业务指导,负责市建设行业职业技能岗位和职业资格培训、鉴定和发证工作。

第十条培训学校负责建设行业干部、职工职业教育的实施,包括在岗培训教育、资格性培训教育、继续教育;负责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岗培办的教学计划。

第十一条培训学校(中心)负责根据自身教学资质要求,负责各种岗位对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培训工作。

第十二条培训学校(中心)根据自身教学资质的要求,经建委宣传教育处或岗培办同意,可以整理、编写、落实各种培训学习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第四章培训学校的资质

第十三条根据《暂行规定》,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必须根据《建设类培训机构资质等级证书》规定的范围和培训内容承担相应的培训任务,凡没有取得资质等级证书的培训机构一律不得承担建设类培训任务。

第十四条根据《暂行规定》,培训学校须接受岗培办每年一次的检查或不定期抽查,三年一次的评估,作为培训机构资质(复验)评估的依据;对检查或评估不符合要求或不合格的学校,应建议取消其培训资质。

第五章职业培训的开展

第十五条培训学校开班前必须向市建委岗培办提交开班申请表,经批准后,方可开班。

第十六条培训班结束,培训学校应按岗培办的要求,申请办理学员的上岗证、结业证书或合格证书,并做好培训班的资料归档工作,包括教学计划、开班表、考勤表、学员登记表、教案、课程表、学员意见反馈书。

第六章教学和质量管理

第十七条培训学校须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教学管理制度,培训师资管理制度,岗位职责管理制度,教务管理制度,培训档案制度,学员学籍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后勤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等。

第十八条培训学校须每年11月份向岗培办报送当年的工作总结和办班统计报表,每年1月份报送当年的教学计划。

第十九条培训学校要建立和健全教育培训资料档案库的管理,各培训学校须有一名专(兼)职档案员负责常规的教育培训档案管理工作。

第二十条各培训机构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实施教学,通常采用国家建设部规定的培训教材授课,尽可能采用各种技能训练仪器设备、各种教学软件和各种现代先进教学设备进行授课。

第二十一条严格把好教学关。严格执行课堂教学规范,搞好课堂教学秩序,组织好学员有序地进行学习。

第二十二条严格把好考勤关。教育学员恪守考勤纪律,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有事向班主任办理请假手续。

第二十三条严格把好考试关。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组织各科的考试。自考科目由学校(中心)自行组织,统考科目由考试中心负责组织,但培训学校应提前把统考科目的试卷及答案A、B、C三套送市建委岗培办审批。

第二十四条严格把好发证关。开班前,对办理上岗证的学员,要做好对其单位及个人资格审查工作。开班后,学员实际上课学时数不能少于应上课学时数的2/3,否则,不能结业,不予办理上岗证。

第七章教材管理

第二十五条严格按照国家建设部、省建设厅和市建委的规定进行教材管理。

第八章师资和管理人员的管理

第二十六条教育培训师资按照专兼职结合的原则,授课教师须具备所从事专业教学资格,或在相应领域具有较高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

第二十七条加强师资和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学校(中心)要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和管理人员参加各种学历和业务进修学习,以不断提高教育培训业务素质。

第二十八条授课老师应本着忠诚教育事业、教书育人的方针,严格按教学大纲要求,按课程设置的需要开展教学活动。

第二十九条学校(中心)要组织专业老师每年不少于2次的学期初或学期未的教学研讨会。

培训机构员工总结篇4

Abstract: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management of crew training, train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can not only for the crew, training institutions and maritime management provides a convenient, can more effective information exchange and sharing, optimize managemen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how to realize the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 in the training institutions and maritime management mechanism.

关键词: 船员培训;管理信息化;实现方式;培训机构

Key words: crew training;information management;implementation;training institutions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4-0217-02

0 引言

随着IT产业的快速发展,全球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所以在船员培训管理当中,信息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无论在工作或者生活当中,信息化管理已经必不可少。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更提高了生活品质。

1 我国船员培训管理的现状

全国船员培训工作会议于2009年9月24日在大连召开,它主要是为了满足我国航海事业的发展所需的人才,随着我国航运事业不断发展,所需要的专业人员越显缺乏,会议提出,目前我国年培养规模已达44000余人,目前我国已有25所中专、16所高职院校、12所本科院校开办航海专业,随着我国船员教育培训机制的不断改进,我国船员的知识、技能和交流都有不小的提升,大力推进教育培训信息化建设作为十分重要的措施,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基础条件的不断优化,但是从国际社会来看,与国外一些先进国家的船员,还有很大的差距,如何尽快提高我们船员的技能水平,提高知识和交流。加强船员教育培训能力建设,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2 船员培训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培训班开班多、学员多,给培训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培训机构主要依靠手工劳动来完成,给培训管理工作带来很多困难,缺少科学便捷管理模式。主要包括学员学籍管理、船员培训管理、船员教育和培训教材管理等。传统的培训模式,培训部门往往是从头到尾一条龙服务,如果培训量班次比较少,几个培训管理人员还能忙过来,从培训计划、培训实施和培训评估都是一手操办。如果几个班同时进行,或是开班的规模大一点,就会捉襟见肘,这些问题是传统的培训管理方法是无法解决的。就拿一个班次来讲,要申报开班申请,汇总参培人员信息,再把名单和培训计划交给主管单位相关领导批准,最后统计出培训人数、需要安排的场地器材等等,工作量十分巨大。在这种形势下,对于船员培训机构而言,如何对船员培训工作进行有效管理,实现船员管理的信息化,不仅日常工作日趋复杂繁重,而且对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就成了培训机构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那么什么是船员培训管理的信息化?具体地说,对培训信息重组,调动培训管理人员的信息潜能,船员培训管理信息化是培训管理人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更好地组织培训活动,从而实现培训目标的过程。良好的培训信息化管理将能为提高工作效率及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便于培训信息的交流与共享,为船员、培训机构和海事管理机构三方都提供便利,培训管理信息化可以提高船员的培训效益,极大地规范培训管理工作,提高船员培训管理水平。因此,只有依靠培训专业信息化管理,才能提高管理工作效率,才能使培训管理实现真正的专业化。将船员培训管理工作同信息化结合起来是非常必要的,在培训管理流程进行规划的基础上进行资源的统筹配置是工作中的重点环节。

3 船员培训管理信息化的实现方式

下面以广东海事局和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培训中心为例,要从海事管理机构和培训机构两方面同时着手,二者缺一不可,由此可以实现船员培训管理信息化,讨论培训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和实现方式。

3.1 船员培训机构 我们提出船员培训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分析船员培训管理工作信息化的必要性,主要以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3.1.1 船员培训管理工作现状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其船员培训中心自2002年成立以来,是华南地区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航海高等院校,培训学员数量逐年增长,培训工作量日益繁重。近三年来,海船三管轮适任评估2584人次;海船三副适任评估3405人次;值班水手、机工培训总数171人;GMDSS通用操作员培训总人数合计1000人;二小证培训总人数达1272人,包括雷达观测与标绘和雷达模拟器(B07)和自动雷达标绘仪(B08)等。

从上边提供的数据来看,我们提倡的培训管理信息化是必要的,因为管理工作繁琐复杂,严重影响到了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3.1.2 船员培训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培训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是指教师、学员以及教学资源为基本,将涉及到教务排课、考务和成绩统计及相关日常工作的管理,与本学校的培训管理课程相结合。

3.1.3 船员培训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 培训管理可以完全实现标准流程和自动化操作,通过培训管理信息化建设,一方面可以使培训机构可以实现报班、开班、成绩公布等工作一条龙,培训管理信息化,适时调整培训计划的实施。另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办公效率,在实现培训数据的汇总的同时,节约培训管理的人力。

通过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化建设,可以很快地掌握参训学员的考核和考试成绩等,能对每个培训班次的培训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估。通过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化建设,用先进的理念来指导和改进培训项目的实施,能将培训管理人员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更有意义的船员培训规划的研究中来,从以往那些纷繁复杂的行政工作的重复机械操作中解放出来。

3.2 海事管理机构 信息化建设已逐渐深入到船员培训管理层面,随着海事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对海事管理机构而言有以下几点内容。

近几年来,广东海事局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形势下,海事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给船员培训事业带来了新的生机,信息化建设对海事管理方式变革起到了积极作用,信息化管理发展快、成效好。海事管理机构利用信息化建设的初步成果,优化管理方式,人力资源从滞后的手工劳动中彻底解脱出来,研发了船员教育培训和收费管理等软件系统,开发了无纸化考试、考场监控,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地提高,进一步拓宽了培训中心发展空间,使培训服务质量更加优质、全面,让培训管理更加科学、先进、便捷。

与传统的培训管理工作相比,该系统使得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广东海事局的船员培训管理业务已经基本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它简化了船员业务申报、船员业务查询、成绩查询等过程。

综上所述,为提高船员培训管理水平,以促进我国航运业的快速发展,应尽快完善船员培训管理信息化系统。

参考文献:

[1]汪传雷,刘兰凤,孙元杰.一种面向决策的企业商务智能系统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7(08).

[2]左群.对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 2007(12)

[3]龙记阳,杨宇栋.论小型航运企业船员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航海技术,2005(05).

[4]陈善能,詹玉龙,张红晓.轮机工程管理的历史沿革与展望[J].上海海运学院学报,2002(04).

[5]严任远,韩明华.以数据仓库为基础的决策支持系统[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2(04).

培训机构员工总结篇5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面向21世纪税务教育改革与发展行动计划〉的通知》下发以来,各级税务机关认真贯彻落实税务院校改革发展指导方针,稳步实施由普教向干部培训战略转移,全国税务系统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以下简称培训机构)的建设、改革和发展成效明显。目前,基本形成了税务总局和省局两级管理,具有税务特色的培训机构体系。但整体上还存在功能定位不够准确、布局不太合理、规模和集中度较小、设施配套、师资队伍还不能适应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战略任务的要求。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以下简称《干部教育条例》),加快建设一流培训机构,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以《干部教育条例》为指针,进一步明确培训机构建设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税收工作宗旨,为税务干部队伍建设服务、为税收事业发展服务。按照联系实际创新路,加强培训求实效的要求,以提高办学水平和培训质量为重点,创新制度机制、规范教学管理,增强培训能力,加快建设一流税务培训机构,为培养高素质税务干部队伍提供有力保障。

(二)基本目标。用5年左右时间,即到2**年,构建以税务总局党校、税务干部学院和省税务干部学校为构架,"分工明确、优势互补、布局合理、竞争有序、特色鲜明"的培训机构新体系。充分发挥税务干部院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主渠道作用。

(三)主要任务。加快推进培训机构"五个一流"即"一流的领导班子和管理团队、一流的师资和科研队伍、一流的基础设施和教学环境、一流的培训项目和管理能力、一流的办学水平和培训质量"建设步伐,建立适应税收事业改革发展和不断提高税收征管质量要求的税务干部教育培训理论新体系;形成与税收征管工作相适应、分类与分级相结合、岗责明确,标准化税务干部教育培训课程新体系;构建科学规范、富有生机活力的培训机构管理制度新体系,培训机构的核心竞争能力整体得到大幅度提升。

二、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科学确定培训机构功能定位

(四)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在新的形势任务下,培训机构必须坚持"党校姓党,税校为税"的办学方向,走"特色立校、质量兴校、改革强校"的发展道路。具体要求是,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紧密结合税收理论、税收实践和干部队伍能力素质现状开展教学工作,不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二要弘扬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始终围绕税收中心工作和专业化税务干部队伍建设开展教学工作,不断研究新情况,提出新办法,解决新问题,使税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三要继承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把用艰苦奋斗精神办学和培养干部艰苦奋斗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税务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的荣辱观,确立爱岗敬业、公正执法、诚信服务、廉洁奉公的税务职业道德观。四要实践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税收工作宗旨,使广大税务干部经过培训,综合素质和岗位能力有大幅度提升,税务稽查、反避税等高层次税务人才队伍得到加强,各级税务机关的执法水平和税收征管能力显著提高。

(五)科学确定功能定位。培训机构是组织干部教育培训的专门机构,要不断强化培训教学功能,努力形成以培训教学、科学研究、能力测评"三位一体"综合功能,加快成为具有开放性、时代性,行业特征明显的新型税务人才培养基地,积极拓展为各级税务机关提供决策支持和政策法规咨询等服务功能。

(六)进一步明确工作要求。培训教学要紧紧围绕税收中心工作岗位职能展开,突出领导干部、基层一线干部和业务骨干培训。以提升干部综合素质和履行岗位职责能力为教学目标。以初任培训、任职培训、岗位培训、专门业务培训等规范化干部培训为主要培训形式,有计划地组织实施干部终身学习、职业进修和专题研究。同时,参与干部教育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制定工作,承担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赋予的培训项目和任务,履行相应责任义务。

三、建立富有创新活力,充满发展生机、运转高效的运行管理机制,提升核心办学能力

(七)完善培训管理制度。按照《干部教育条例》关于构建科学规范、富有生机活力的管理制度体系的要求,加快建立培训项目管理制度、培训机构评估制度。结合税务系统培训机构建设发展实际,重点完善学员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专职教师管理制度、兼职教师管理制度、科研管理制度、后勤保障制度。各培训机构要建立培训质量控制和评估制度,积极探索新的培训考评机制,逐步实现教、考分离,实行对学员学习、教师教学、后勤服务等方面全过程监督,促进培训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八)创新人事管理和分配制度。加快推进人事管理制度和分配管理制度改革,实行科学的选人用人制度和有效的激励机制。积极推行全员聘用、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制度。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推行教师职务聘任制度。遵循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内在规律,建立以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教学能力和工作业绩为主要内容的教职工考核评价机制。培训机构的收入分配要实行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的分配方法,做到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使教职工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大力营造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适当的待遇留人,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氛围。

(九)引入有序竞争机制,激发办学活力。要进一步认清税务干部教育培训新形势新任务,建立竞争择优机制,引导培训机构以质量求发展。要建立干部教育培训项目管理制度。培训机构要增强责任意识、大局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和竞争意识,增强培训能力,改善培训服务,提升培训信誉,不断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水平,形成由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指导,公开平等、竞争有序的干部教育培训市场机制。逐步建立充满活力、运转高效的税务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管理机制。

(十)创新培训内容和方法。各培训机构要与时俱进,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政治理论、政策法规、税收专业知识、技能训练和文化修养为主要内容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训。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按照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和公务员通用能力建设框架,开发设计适应税务系统岗位职责要求和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级别干部特点的培训内容和方案。在培训课程中始终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地位,统筹政策法规和税收业务关系,研究开发适应税务干部队伍建设、促进干部全面成长发展要求的培训项目和课程体系。

创新培训内容和方法。紧紧联系经济社会发展对税收制度、征管模式、征管手段、纳税人及其税源不断变化的实际。依据税务机关岗责体系,科学设置培训班次和课程,大力开发业务岗位标准化课程体系。加强教育资源的整合,实现教学内容与方式方法创新相统一。大力推行差别化、多样化培训教育、综合运用体验式、模拟式、案例式、研讨式、互动式、实训式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实现教育方法创新,推动特色培训项目建设,加快形成专业特色明显的培训机构。

(十一)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培训理论创新。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税务系统各级各类培训机构建设发展的指导方针,牢固树立质量观念和效益意识,把能否提高税务干部综合素质,税务干部是否具备岗位工作能力作为检验培训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及时总结、推广和交流培训实践中创造的先进经验,逐步建立体现干部成长规律和教育培训规律,具有税务系统特色的干部教育培训理论体系。教育培训理论研究应紧紧围绕税务干部教育培训实践展开,及时做好理论创新成果向教育培训实践转化工作。树立强烈的改革创新意识,跟踪国内外教育培训机构的新实践、新理论,好经验、好方法,真正实现办学思路和理念创新。坚定走中国特色税务教育之路。

四、大力加强培训机构"三支队伍"建设

(十二)建设一流的领导班子和管理团队。重点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特别要选好配强校长,真正把理论功底扎实、税收实践经验丰富、年富力强、开拓创新、忠诚税务干部教育培训事业的优秀干部选拔充实到培训机构领导班子中来,加快培养一批敬业、精业、勤业,奋发有为的学习型领导。积极探索省局领导或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兼任校长的管理模式。要统筹培训机构管理团队建设,通过选拔、培养、锻炼等环节,建设一支精通人力资源开发、培训项目设计、教育培训管理,熟练掌握培训岗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学管理、学员管理、行政管理和后勤管理专家型管理团队。

(十三)建设一流的师资和科研队伍。按照素质优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原则,培养大批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良好,政治理论水平较高,专业知识基础扎实,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熟悉税务工作特点,掌握现代教育培训理论和方法,具备胜任教学、科研工作能力的专兼职教师,专门从事税务教育培训教学工作。建立教师任教资格制度,实行专职教师职务聘任和竞争上岗制度,探索优秀税务干部和专职教师任教任职制度。通过引进、培养、调整等手段,改善专职教师队伍结构。

实施专职教师培养计划,组织专职教师定期参加进修培训、挂职锻炼、社会实践、课题研究和学术活动,保证教师每年参加教育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1个月,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施教能力。加大对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

实行专职教师挂职锻炼制度。有组织有计划地选派专职教师到相应的税收工作岗位挂职锻炼,了解税收工作情况,促进教学与税收实践的进一步结合,挂职锻炼的时间一般不少于3个月。税务机关应为教育培训机构教师挂职锻炼、开展调研等提供方便。

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兼职教师聘任管理办法,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党政领导干部、税务系统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以及国内外专家学者等担任兼职教师。鼓励各级税务机关领导及工作部门领导干部承担授课任务。各级税务机关要为税务干部担任兼职教师和履行教学任务提供便利。加强兼职教师的管理和考核,调动兼职教师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作用。

建立税务干部教育培训师资人才库。有效利用社会和税务系统教学力量与资源,实行动态管理,资源共享。

(十四)建设一支适应干部教育培训需要的技术支持和后勤保障队伍。强化服务意识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服务中充分体现个性化、情感化、人性化,注重规范化、标准化。建立统一的服务行为标准和服务质量标准,把技术支持和后勤服务纳入培训工作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范畴。

五、突出教学培训功能,加大教学配套设施改造力度

(十五)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根据税务干部教育事业发展和大规模培训干部的实际需要,科学规划培训机构的建设发展目标。按照实用、配套、完善的要求,重点建设与现代税务干部教育培训相适应的各类型教室和学员生活设施。重视辅助教学设施建设,逐步配套建设与税务管理流程相一致的模拟实训环境、图书信息中心、阅览室、拓展训练和文体活动等设施。不断优化美化学习环境。

(十六)加快数字化校园建设步伐。适应税收信息化建设总体要求,加大对培训机构网络基础设施、网络安全设施、网络教学环境、管理基础平台建设的投入力度,逐步完成与金税工程教育培训管理系统联结,实现网上培训、网上学习等远程教育培训功能。充分发挥金税工程对现代干部教育培训手段创新作用和强大的支撑作用。

(十七)加快培训机构改造进程,尽快形成新的培训能力。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要求,加快新建、改扩建培训机构进程。按期、按质完成税务总局和省局培训机构规划立项改造项目。要严格管好用好建设经费,加强项目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按照合理布局、相对集中、规模适当、稳步推进的要求,加大现有培训机构的改造力度。

六、严格制度,强化管理,推动培训机构又好又快发展

(十八)明确管理体制。全国税务系统培训机构建设发展实行在税务总局党组统一领导下,税务总局和省局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体制。各级税务机关要加强工作协调,建立党组统一领导,主管领导负责,管理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培训机构建设发展工作协调机制,及时解决培训机构建设与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税务总局教育主管部门履行整体规划、宏观指导、协调服务、督促检查、制度规范职能。省局教育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履行管理职能,并就所属税务干部院校建设发展加强指导。省税务干部院校要在省局领导下搞好自身建设,完成好各项培训任务,同时切实履行对所辖分校的管理职能,明确分校的功能定位,重点加强分校的师资队伍和培训课程建设,提高培训质量、充分发挥分校在基层税务干部教育培训上的保障作用。

(十九)科学设置内设机构。根据实际需要,税务干部院校原则上可设立办公室、教务部、教学部、学员工作部、科研部、信息技术部、人力资源部、后勤部等部门。

办公室:承办日常校务工作,协调行政事务;承办起草学校重要文稿;承办会议组织,督促检查会议决定事项;承办文电、档案、保密和保卫工作;承办财务管理、审计、基本建设工作。

教务部:承办教学工作综合管理,拟定培训教学、课程和培训项目开发规划、计划;开展教学活动监督检查和教学质量的评估工作;开展与其他培训机构的教学交流与合作工作。

教学部:承办培训项目开发和教学组织实施工作;组织培训课程设计和开发工作;组织编写有关课程教材、教学参考资料,承办案例教材、实训教材的研究、征集、编写和推广工作;参与专兼职教师的考核评价和聘请工作;参与教学质量的监控工作。

学员工作部:承办学员学风、学纪等日常管理工作;承办学员的学籍、档案管理工作;负责学员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学员开展有关活动。

科研部:承办税务干部教育政治理论、政策法规、税收专业、技能训练和文化修养等方面的教学研究和咨询服务工作。

信息技术部:承办图书信息、影视音像、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数字化校园、远程培训建设管理工作;承办教学科研软件开发业务;承办教学、科研和办公自动化的信息技术安全与保障工作。

人力资源部:承办学校的人事管理和机构编制工作;拟定和组织实施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和计划;承办专兼职教师聘用管理考核评价工作;负责学校人力资源规划、岗位聘任和绩效管理工作;制定和实施学校人力资源培训发展计划;负责临时人员聘用及劳动合同管理;承办学校党群工作。

后勤部:拟订和完善学校后勤管理制度;承办学员食堂、行政办公和学员公寓等设施管理;承办教职工用房管理和医疗服务工作;承办车辆及安全管理;承办学校环境绿化美化、设施设备维护工作;承办后勤临时人员日常使用管理。

(二十)建立评估制度。由税务总局制定培训机构评估制度和标准,定期对培训机构的办学方针、培训质量、师资队伍、组织管理、基础设施、经费保障等开展办学水平和质量综合评估。各省局要制定相应的评估标准,负责对所属培训机构开展评估和日常检查。对评估合格的培训机构,列入全国税务系统培训机构序列,并及时公告;对经评估不合格的培训机构,限期整改,如整改后仍不合格,取消其培训资质。各级税务机关应当依据评估标准,充分运用评估结果,对培训机构的建设与发展提出指导性意见。培训机构应当根据评估结果,及时改进工作。

(二十一)强化监督管理。培训机构在税务总局、省局党组领导和干部教育主管部门指导下实施培训计划和培训项目,应自觉接受税务总局和省局有关部门的监督。对未按规定保质保量完成税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任务的、对存在采取不正当手段招揽项目的、以干部教育培训名义组织境内外公费旅游或者进行其他高消费活动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收取干部教育培训费用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擅自印发学历或学位证书资格证书或培训证书的行为以及违反相关规定的其他行为,由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改的,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由有关部门对负有主要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纪律处分。

(二十二)严格校风校纪。按照严谨治学、按需施教的要求,建设良好的教风;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建设良好的学风;按照求是、守纪、和谐、进取的要求,建设良好的校风。

培训机构员工总结篇6

近年来,随着我国水利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水电企业对现代化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提升。而职工教育培训作为企业在职员工知识、技能与时俱进、更新换代的主要途径一直是水利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中之重。但受限于我国传统职工培训模式单一、内容枯燥、产学脱离等诸多弊端的影响,企业职工教育培训质量始终差强人意,始终无法实现对员工学习主动性的有效调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水利电力事业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从根本上实现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方式、方法的全面升级,提升教育培训质量,成为了众多水利电力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的重要性

1.有助于企业综合效益的提升。借助职业技能培训,企业员工能够有效实现自身专业知识、技能的更新换代,推动自身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高,这不仅有助于新员工更快、更好的适应全新的工作环境与岗位需求。更能够确保老职工始终与时俱进,及时掌握全新工艺技能,从而充分满足新时代的工作新需求,以便为企业综合效益的不断提升提供坚实的基础与必要的保障。

2.有助于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核心价值理念的直接反映,长久以来一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构成要素。借由高质、高效的职工培训,可以让新老员工更好的了解和认识其所在企业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从而让员工以企业为豪,产生强烈的企业归属感,推动企业凝聚力的提升。此外,借由良好的职业教育,还有助于更好的树立企业形象与品牌价值,构建企业与员工间的现代化良性互动机制,实现彼此的双赢。

三、促进企业职工教育培训质量提升的对策

1.组建合格培训部门,转变培训理念。目前我国水利电力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多是借助第三方教育机构开展实施,这些教育机构多不具备实践经验,培训时只能照本宣科进行纯理论教授,严重影响应有的培训质量,导致出现了“职称高、技术低;职位高、能力低”的现象。有鉴于此,企业应当创建合格的内部培训部门,由公司总经理、人事主管、教育培训专员进行层层管理,并挑选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一线技术人员兼职培训员。与此同时,企业还应大胆创新,打破旧有的职工培训模式,以市场经济发展为指引,构建同其相适应的开放型、多元化教学机制,将职工培训与生产实际充分结合,实现生产、教育、教研的三位一体,实行产教结合的开放性教育模式,在主动培训中提升企业竞争力。

2.开展科学的培训需求分析。对于现代企业职工培训教育而言,科学、详实的培训需求分析必不可少。其是指借由对参训工作人员现有知识、技能和培训态度、目标等的科学分析,总结确定个体现有状态与应有理想状态间的差距,从而为后续正式培训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对水利电力企业来说,企业培训部门必须增强同企业管理层、人力资源部门以及培训员工之间的沟通联系,借助问卷调查、访谈等手段,让管理者和员工共同决定培训的内容、目标、方式。与此同时,在培训过程中,培训部门应当委派专人对所有参训员工建立个人培训档案,对员工参加过的培训内容等进行详实记录,从而为企业今后的培训安排提供指导。除此之外,水利电力企业还应鼓励和指导员工进行日常工作总结,分析总结自身存在的不足,主动制定个人发展计划,并将其同培训部门进行协调开展针对性的个人提升。

3.完善培训教育内容。通常而言,企业职工的教育培训必须同其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而在水利电力行业中,职工所处层次与部门的不同使其所需接受的培训内容存在很大差入。有鉴于此,针对不同职位员工的实际需求对培训的内容进行选择就显得十分必要。培训部门应当充分依照“能力为主,岗位为准”的原则,突出学员能力培育,依据其岗位所必需的各类专业知识与技能,针对性的设立不同的知识模块,以便能够根据培训者的不同需求灵活选取。同时,培训内容的选择上还应在服务整体培训目标的前提下,注重实用性,无需追求知识的完整性,以够用和必须为准。此外,还可尝试突破不同学科之间的学科限制,进行多种学科相互交融的综合性教学,以便员工能够更好地应对实际生产中的突发复杂情况。

4.选择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手段。在培训方法的选择上,培训部门应当突破传统的单方面灌输式教学,充分考虑成教学员所具有的“工学矛盾显著、产学结合紧密”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灵活教学,如将课堂教学、电化教学、现场教学与自主学习进行有机结合等。此外,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还应考虑水利电力行业涵盖管理、技术等不同岗位的特点,坚持教学方法的开放、互动和自主参与,并以此为基准对培训的实施进行多种方案设计,从而为培训的高效、高质开展奠定基础。

5.完善培训教材。培训教材作为企业职工培训教育所不可或缺的物质前提,对于培训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但目前水利电力企业的职工培训则存在普遍的教材短缺、质量不佳等一系列问题。面对这一情况,相关教育培训部门应当及时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及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共同进行培训教材的编纂。除此之外,除了主管部门的统筹编纂外,各企业还应充分依据自身企业特点或所在地工程特点编纂具有独有特色的补充培训教材或讲义,从而确保教材内容能够真正贴合实际。

6.增强专业培训教师队伍创建。培训教师作为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的直接领导者,其对于培训质量的影响不可替代。但目前,我国水利电力企业的职工培训则存在教师数量缺乏、年龄偏大、专业知识不足等诸多问题,教师队伍建设刻不容缓。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点做起:一是合理规划,分步实施,组建专业教师队伍。企业教育培训机构必须充分参照企业发展规划和不同岗位培训需求,对培训教师队伍构成进行合理安排,并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师资培养、聘请机制,大力拓宽师资来源,并组织专人分步实施。二是聘用一线人员,构建稳定兼职师资队伍。鉴于水利电力企业职工培训产学结合紧密的特征,培训部门应当筛选聘请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到员工培训教学中,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增加教师数量,优化教师队伍构成,更能够大幅提升职工实践经验,从而为培训质量提供保障。

四、结语

总而言之,人才作为所有企业长久持续发展所不可或缺的基础要素,理应是所有企业都应持之以恒关注的焦点之一。特别是在越发激烈的现代市场竞争中,企业只有不断提升对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的重视程度,借助切实有效的基础教育培训工作,不断促进企业员工整体转移素养的提升,才能从根本上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增长,从而为企业的长久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培训机构员工总结篇7

 

一、药事管理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工作总结

1、2015年共召开**市药事管理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工作会议3次,建立**市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质量体系,设定质控指标60多项;建立**市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的质量控制体系;开展**市民营医疗机构的专项培训与督导检查。

2、组织开展**地区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规范化管理培训,对**地区医疗机构药学人员、管理人员培训500人次。

3、2015年4月16日-19日,举办了2015年部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全程质量控制规范化培训》暨全市医疗机构药房负责人及骨干药师培训班。全市73家市属医院、县区医院及民营医院的150多名医务人员参加了培训。培训完成后发放了学分和培训合格证。

4、2015年10月23日,举办了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药品风险管理与临床用药安全研讨》暨“汇聚药师爱的力量”安全用药科普骨干培训活动。全市20余家市属医院、县区医院及民营医院的100多名医务人员及骨干药师参加了本次培训,有效促进了我省药品风险管理,为建设一支稳定的具有较高水平的药学科普骨干队伍,以及我省各基层医疗机构能够开展常态化的安全用药药学服务奠定了扎实的专业化基础。

5、2015年12月2日下午-12月4日,举办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等级医院评审—药事和药物使用管理与持续改进培训班》暨医院发展人才培养项目药事管理专业人才培训班,共有近30家市属医疗机构,120余名相关专业医、药、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事药学工作的相关人员参加。

6、组织**地区优胜杯药师技能大赛参赛选手遴选工作,派出优秀青年药师参加省级、部级竞赛工作。

7、组织专家对**地区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建设预评估、审核验收工作。2015年共完成5家医疗机构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建设预评估、审核验收工作,分别是:**市儿童医院、石林县人民医院、富民县人民医院、禄劝县中医院、**昆钢医院(**市第四人民医院)。

8、 完成**市卫计委委派的指令性活动,组织专家参加等级医院评审指导工作,多名专家到基层医疗机构进行专项培训和指导。

9、 初步建立了**市静脉药物调配中心质量管理控制体系。

10、为更好的促进**地区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提升管理水平,为卫生行政部门提供决策依据,质控中心承担并完成**市科技计划项目《**市区域性药事管理质量控制监测管理平台建设及应用拓展项目》。

11、完成质控中心日常管理工作,如:(1)**地区麻醉药品电子印鉴卡管理。(2)**地区麻醉药品使用情况月报表报送管理。(3)**地区民营医院抗菌药物采购目录备案管理工作。(4)**地区医疗机构合理用药调研工作。

二、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工作总结

1、召开市质量控制中心工作会议。

2、与全国儿童医师协会、市延安医院、市儿童医院联合举办医院感染培训班。

3、汇总总结2014年组织的市县区医院现患率调查及结果分析及反馈。

4、组织市县区医院、部分民营医院开展2015年度现患率调查。

5、授市卫计委委托参与市医管局组织的埃博拉、禽流感传染病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专题培训。

6、参与市医管局组织的市、县区级等级医院追踪检查工作。

7、参与市医管局组织的市、县区级改善服务行动计划的检查工作。

8、参与市医管局组织的医院现场验收工作。

9、参与市血透质量控制中心质量管理标准制定。

10、参与完成市卫计委委托**市民营医院人才培养项目系列培训班工作。

11、授云南省**空港经济区社会事务管理局委托做**空港经济区医务人员感染知识培训。

12、联合市药事质量控制中心参与静脉配置中心验收工作及质量检查工作。

13、组织并联合市护理质量控制中心完成对富民县区域《富民县基层医疗机构基层人员医院感染防控技术培训班》。

14、组织完成《呈贡县基层医疗机构基层人员医院感染防控技术培训班》。

三、临床病理质控中心总结

(一)主要完成工作

1. 全面开展并分级完成全市各级医院年度室间质控评价工作。

2. 积极加强全市各病理科室间联系,加强上级医院对地区医院的指导与监督。

(二)存在问题

 1.少量单位和科室领导依法行医、依法执业理念仍淡薄,对病理科的整体管理不足。

 2.**市各病理科普遍存在科室房屋面积严重不足,很难符合三级医院≥500㎡,二级医院≥250㎡的标准,直接影响到科室生物安全布局与有毒、有害试剂的存放,同时造成病理科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及科室财物的安全存在隐患。

 3.各级医院病理科人材短缺、人材难求或人材难留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尤其在基层县级及以下病理科更为突出,需要各级领导加强关注和支持,使病理科的人材培养和梯队建设落到实处。

四、病案质控中心工作总结

1、2015年质控中心组织对全市所辖医疗机构(病案管理现状和病案信息统计水平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全市病案质量控制和病案信息利用现状。

2、通过QQ联络平台转发病案管理新进展、相关规定标准、评价情况等信息,同时答疑解惑,增进各医院间的联系交流,进病案管理水平的提升。

3、2015年借卫计委等级医院复审的东风,对寻甸县人民医院、东川区人民医院、晋宁县人民医院、晋宁县二院、西山区医院、五华区医院、石林县医院、宜良县医院、宜良二院等9家医院进行了病案首页填写质量、病案管理质量、统计数据质量等方面进行了检查,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4、为**市卫生信息中心信息平台建设提出病案管理相关要求和建议,为信息平台涉及病案管理指标的建立提供帮助。

5、在**市卫计委的领导组织下完成了对民营医院进行的病案管理专业的授课培训任务。

6、2015组织举办市继教项目“病案管理质量提升与病案信息利用”培训。

7、市质控中心成员作为督导检查专家,参与了省卫计委组织的病案首页填报质量督导检查,为提高病案首页填写质量,推进DRGs工作取到积极作用。

8、延安医院作为**市病案管理质控中心的挂靠单位,对我市多家医院提供了学习培训条件,本年度接受了市辖区内的6家医院的参观学习,对1家医院进行了现场人员培训。

 

五、超声诊断质量控制中心工作总结

1.质控中心自身建设情况

2.质控中心活动开展工作情况及承担政府委托相关工作

3.科研工作及其他工作

六、传染性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工作总结

1.申报云南省传染性疾病诊疗质量控制中心

2.完善规章制度,扎实推进中心工作

3.积极开展各类学术活动

4.开展对基层医院的对口帮扶工作,提高基层医院传染性疾病的诊疗水平

5.积极开展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演练和医疗救援工作

七、护理质量控制中心工作总结

1.健全组织管理体系

2.积极参加**市卫生计生委组织相关工作会议,认真完成指令性任务

3.承办继续医学教育

4.履行监管职能,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对省市医院进行检查、验收及指导

5.发挥医院专业技术和人才优势,强化对口帮扶,支持基层医院共同发展

6.设计调查问卷,积极开展护理科研

八、急诊医学质量控制中心工作总结

1.召开质控中心成员会议,讨论健全急诊医学质量控制体系和质量控制工作制度。

2.成功举办《**市第二届危急重症诊治新进展暨急诊护理安全培训班》

3.邀请省级医院急诊专家共同探讨急诊急救质量控制体系的完善,加强与省级质控中心和市内各级医院的联系

4.定期由高年资医师到县区级、民营医院进行急诊急救专业知识讲座、技能培训。重点对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卒中的相关指南和急救流程进行具体培训和指导,保证患者在基层医院得到准确、及时的救治。

5.召开质控工作研讨交流会,探讨现有急诊医学质量控制体系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6.不足之处:对我市二级以上医院急诊科现状调研工作,急诊科人员、 设备、 技术、 制度、 规范、科研等情况的数据统计尚未完成,需在下一年继续完善。

九、口腔疾病诊疗质量控制中心工作总结

1. 组织本质控中心成员不定期学习贯彻执行医疗卫生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指南和标准,同时对口腔疾病诊疗新技术进行学习和交流。

2. 参照“《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年第1版”和“《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第1版”, 组织**市口腔疾病诊疗质控中心成员继续完善制订与修订口腔医学专业临床诊疗指南和技术操作规范,为**市区域内口腔疾病诊疗的规范化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3. 2015年3月举办部级医学教育项目1项(现代根管治疗临床实战,参会学员近百人)促进了**区域口腔临床医生对现代根管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

4. 2015年8月举办省级继续教育项目1项(咬合功能与美学修复统一的合学研讨会,参会学员百余人),介绍与修复紧密相关的临床咬牙合风险管理问题,包括前牙磨耗的美学修复方案,种植修复的美学重建,颞下颌关节的临床检查,鼾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诊疗,修复中的咬合设计及影像学防控咬合风险,影响椅旁系统修复疗效的因素,提高了参会口腔临床医师对修复相关牙合学重要性的认识水平。

5. 2015年8月与常青藤培训合作举办了“日本口腔咨询师论中国口腔医疗机构发展及未来”培训班,内容涵盖了“中国口腔医疗市场的分析报告、CPTP口腔机构管理体系说明”等内容,参会学员近70人,使学员在口腔机构管理水平方面得到了提高和进步。

6.2015年9月,我中心根据市卫生局工作安排和要求,制定了2015年**地区民营口腔医院(诊所)疾病诊疗质量控制培训方案;2015年11月,受市卫生局委托,为了进一步提高民营口腔医院(诊所)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推动民营口腔医院(诊所)加快发展,我中心于2015 年11 月30 日至12 月1 日举办了**市民营医院发展人才培养项目口腔疾病诊疗专业人才培训班。

十、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心工作总结

1.继续推进了“依法依规、规范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重点培训国家的规范性文件和技术指南、等级医院标准等,提高对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的管理和技术知识与认知,实训质量控制操作技术。

2.开展了部分综合性二级甲等和三级甲等医院检验科的临床检验质量现场调查和实地指导工作

3.为科学规范管理检验质量并得到有效的持续改进,中心2015年积极开展检验质量指标管理软件平台,由于所涉及的管理范围广,内容多,目前该平台建设基本完成了比较难的室内质量控制数据的自动提取与与自动分析模块的开发,处于试运行阶段。下一步将进入国家卫计委要求的其它质量指标管理模块的建设。

十一、临床营养质控中心工作总结

1.对**市第一人民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市儿童医院和**市延安医院临床营养科的医院定位、人员基本配备、肠内外营养及饮食管理及营养科会诊、查房、门诊等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完成了**市临床营养科现状调查报告,针对我市营养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2.编制了《**市临床营养质控中心手册》,完善了临床营养专业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技术操作规范,改进了临床营养专业质量控制,督查方案,制定方案实施路径。**市临床营养质量控制中心在对每一个医疗单位临床营养工作进行管理和质量控制及业务指导、技术培训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从而使**市临床营养工作逐步规范,促进了临床营养工作的发展。

3.2015年9月通过讲座培训方式,对临床营养从业人员及食堂管理人员进行了六步洗手法培训。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介绍,使工作人员学有所用,为今后医院食堂质量控制打下良好的基础。

4.2015年12月召开了年度成员会议。完善本年度中心工作制度及实施路径,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人员分工。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质控对象、中心成员汇报本年度质控中心工作,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中心工作。

十二、内分泌疾病诊疗控制中心工作总结

1.成立并完善质控中心专家组

2. 协助**市其它医院内分泌专业建设,有效促进内分泌疾病诊疗水平。并加强技术队伍人才建设,全面实施开展各项技术培训工作。

3.**市内分泌诊疗控制中心为加强对基层医院支持,全面有效开展内分泌科科的质量控制工作,定期派专家到基层医院指导协助工作。对**市内分泌科的管理、质控、运作进行调研,采用多形式进行现场督导检查。

4.在修订质控标准方面,建立内分泌科专业医疗、护理方面各种诊疗常规、规章制度和工作职责,并不断修订完善;落实执行有关的技术标准、准入制度和操作规范,严格执行手术分级授权制度; 目前已完善的有2型糖尿病诊疗的质控标准。目前已开展临床路径(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Graves病)和单病种管理,规范医疗行。

十三、眼科疾病诊疗质量控制中心2015年工作总结

1、已经召开质控中心成立大会,正式任命质控中心成员并发放聘书,组织学习《**市医疗质量控制评价中心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本中心的定位和职责,制定《**市眼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工作制度》;

   2、积极准备建立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眼科医疗质量监控网络和信息点,准备进行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眼科现状调研工作,制定《**市眼科医疗机构现状调查表》,对全市范围内眼科进行摸底调查,根据调研结果书写**市眼科专业医疗质量评估报告,提出客观的建设意见,并上报医院管理局。

3、积极准备本中心信息数据上报系统(拟设立群QQ号或微信号),准备开展本专业数据及资料的建立工作,准备做好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眼科人员、设备、技术、制度、规范、科研等情况的数据统计,制定《**市眼科医疗质控分析表》。定期向市医院管理局上报质量分析评估情况并同时向各医疗单位反馈,通报全市眼科医疗质控情况。

4、继续进行规范眼科临床路径和单病种管理统一眼科临床路径质量控制标准、临床路径表单、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表、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单病种质量控制评估表;下一步需进行协助并督导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眼科成立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质量控制实施小组,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开展一个至多个病种临床路径和单病种管理;各医疗机构定期向中心上报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质量控制信息,中心组织专家组对信息报表进行检查和考评,根据预先制定的评价标准,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该病种是否已达到规定标准,进行状态分析和反馈,促使各全市级各类医疗机构眼科不断改进,规范其医疗行为。

培训机构员工总结篇8

中建总公司提出了“一最两跨、科学发展”的战略目标,“一最”即成为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建筑地产综合企业集团;“两跨”即在2015年跨入世界500强前100强,跨入全球建筑地产集团前三名。按照《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建总公司2010-2020发展战略规划》,我们制定了《中建总公司关于加强和改进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提出了人才队伍建设的“专业化、职业化、国际化”策略,重点建设好五支人才队伍,即经营管理者队伍、项目建造队伍、建筑设计队伍、地产开发队伍和专业管理队伍;抓好七类核心人才,即领导人员、项目经理、建筑原创人才、科技人才、商务合约人才、投资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特别是其中的800到1000人的精英团队建设。为此,我们重点抓了如下培训:

1.领导人员培训

领导人员培训是重中之重,我们根据中央提出的“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要求,始终把领导人员培训放在优先位置,不断加大领导人员培训力度。总公司总部每年固定举办二级单位正副职领导人员、海外领导人员、总部部门负责人、后备领导人员、三级单位主要领导人员及总工程师、总会计师等专业领导人员培训班,各二级单位也分别对本单位管理的领导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每年全系统培训2000多人次。此外,还积极选派领导人员参加中组部、国资委组织的领导人员培训班及赴国外观摩研讨。在培训要求上,总公司坚持领导人员“先培训,后提任”,因特殊原因未能培训的,提职后一年内必须培训。对于提拔到局和公司两级领导岗位的人员,要经过中建党校党员领导人员进修班学习。选拔领导人员把参加过相应培训作为一项重要的条件。

2.国际化人才培训

中建总公司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最大的跨国建筑公司以及全球最大的住宅工程建造商,目前经营区域主要分布于全球二十七个国家和地区。为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建总公司近年来加强了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与继续教育工作。2005年出台了《中建总公司国际化人才合作培养实施办法》,主要采取国内集中培训、海外项目实习锻炼、国外院校进修学习等方式进行。同时,为使海外人员既不耽误施工,又能参加继续教育,促进知识更新,我们还通过送教上门,带着培训项目、带着教师前往海外,如到阿尔及利亚等国我公司施工的项目上开展培训,2007年以来已累计培训了2000多人次。2009年以来,为提高总部员工的英语水平,我们采取公司领导一对一、部门领导小班、一般员工大班的方式开展英语培训,并出台了英语津贴制度,对考试合格者张榜公布、发放津贴。

3.紧缺人才培训

2007年以来,中建总公司调整房屋建筑、房地产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产业结构,由此造成对相关人才的需求猛增。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后举办了房地产投资管理和铁路施工人员培训班近20期,培训近万人次。同时继续抓好项目经理继续教育培训。公司现有在建项目8000多个,有上万名项目经理。我们编制了《项目管理手册》、《安全生产管理手册》并作为教材,每年对项目经理进行一次继续教育,培训人数近万人次,提升了项目经理的标准化管理水平。

4.重要岗位人员培训

中建总公司总部每年都面向全系统举办市场营销、融投资、项目管理、法律、科技、设计勘察、安全生产、节能减排、党群、纪检等培训班,每年培训2000多人次。同时还开展专业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年培训量均在万人以上。各下属单位也根据本单位的业务需求开展了相应的培训。

二、完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保障措施

1.领导高度重视,继续教育培训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完善

中建总公司成立了教育培训指导委员会,负责审定总公司中长期教育培训规划、年度培训计划和培训预算;组织召开系统教育培训工作会议,总结培训工作,交流培训经验;指导各单位制定本单位教育培训规划并监督其组织实施。教育培训指导委员会由总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任主任,总经理任常务副主任,主管财务的副总经理和主管培训机构的纪检组长任副主任,综合部门和培训机构负责人为成员。办事机构设在人力资源部。各二级单位也都成立了教育培训指导委员会。从总部到二级单位均明确了培训的分工、职责,形成了“统一领导、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相互合作”的良好局面。

2.加强经费管理,加大投入与使用

根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的规定,中建总公司要求各单位按照职工工资总额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并列入全年成本预算。同时定期检查各单位年度预算的落实与使用,严禁杜绝以任何理由和方式截留、挤占和挪用教育培训经费。为保证总公司总部组织的培训,总公司每年还要拿出一定量的资金,用于培训、培训研发和培训机构的建设。培训经费预算每年初由总部和各二级单位人力资源部门会同培训机构根据公司和各单位的培训计划共同编制,财务部审核后,提交总公司和各二级单位教育培训指导委员会审批。

3.坚持送教上门,服务项目

中建总公司在国内的项目除台湾省外遍布全国,为服务生产、服务一线,坚持送教上门,到下属单位所在地和施工项目举办培训班累计180多期,4万多人次,受到基层单位欢迎。

4.突出中建特色,加强内部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

中建总公司坚持以内部培训师为主,外部培训师为辅的原则,逐年加大内部师资授课比例,目前内部师资授课比例已达到60%以上。为使培训和工作紧密结合,总公司领导、总部部门和二级单位的领导及专家都在总部举办的培训班上讲课,仅去年就有72人次。在教材建设方面,中建总公司及系统各单位以推进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为目标,自编教材近30余种。其中总公司主持编制了《项目管理手册》、《安全生产管理手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内部控制手册》、《铁路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手册》、《施工企业效能监察实务、制度与案例》、《企业形象视觉识别规范手册》等。二级单位如中海集团沉淀公司经验,开发出了一批规范性培训教材,如《中海地产合约管理理念》、《新开地区公司人力经理案头读本》等。

5.创新培训模式,综合运用现代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培训效果

根据中央提出的“创新培训手段,充分发挥网上培训优势”的要求,中建总公司总部和系统各单位充分发挥网上培训覆盖面广、共享性好、灵活性强、成本低廉的优势,对管理人员开展在线学习、网络培训等。中建管理学院开展了专业管理人员网络培训,他们组织内部专家自编教材,制作视频,有2万多人次参加了培训,节省了时间,降低了成本,受到培训单位和培训对象的好评。中建总公司还积极探索运用现代教学方法,普及推行研究式、互动式、案例式、体验式教学,突出学员在培训中的主体地位。如在领导人员培训班上讲授《领导干部的决策力与执行力》时,进行了案例教学,起到了良好的授课效果。

6.注重需求调研与教学质量评估,不断提高培训质量

为做到按需施教,我们坚持开展包括对需求单位、学员对象的培训需求调研,并以此为依据,设计出了符合中建特色的课程体系,满足了各单位和学员的多方面、多层次需求。为提高培训质量,我们坚持在每期班结束前开展教学评估,一是由每位学员填写一份《教学质量评估表》,二是在一些重点班次召开学员结业座谈会。同时为详细了解学员对培训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对《教学质量评估表》的各项评估项目和指标进行了细化,其中评估项目分为教师水平、课程设置、组织管理与后勤服务四项,而教师水平又细分为授课条理性、内容针对性、教学方法、课程启发性等四个小项目,每个项目又分为3~4个评估指标,学员除进行量化评估外,还要进行质化评估,即对每一个评估项目进行文字性描述,从而使培训组织者了解了学员对当期培训的满意度,以及对未来培训的需求与建议,有利于不断改进工作。同时,对教学的质量评估还与培训机构负责人的考核、奖惩挂钩。

7.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完善考核激励机制

中建总公司和系统各单位通过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如《培训开发规划》、《教育培训管理办法》、《员工交流与培养办法》、《员工执业资格考试取证暂行管理办法》等,加强了培训管理和考核激励。为加大考核激励力度,中建总公司建立了“倡导什么就考核什么,关注什么就考核什么,考核什么就兑现什么”的培训考核机制,并尝试了以下做法,即把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员工培训工作开展情况列入到对本单位领导班子任期目标和经营业绩的考核指标中;把培训实施情况和专业技能知识培训及竞赛情况的考核纳入到部门工作质量和责任目标考核中,培训实施情况考核结果与每个部门的考核奖励相结合;把员工培训记录及评价绩效与其职业生涯规划和薪酬待遇挂钩等,起到了明显效果,形成了领导重视培训,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员工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从而推动了继续教育培训的创新发展。

上一篇:家庭安全隐患排查范文 下一篇:精神文明建设主要内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