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质自我陈述报告范文

时间:2023-11-27 12:22:32

综合素质自我陈述报告

综合素质自我陈述报告篇1

关键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民事责任;证券市场;程序理性

一、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民事责任认定的相关背景分析

2002年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了《关于受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侵权纠纷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法院正式受理证券市场上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侵权赔偿案件。《通知》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证券市场民事侵权赔偿责任制度,从“状告无门”到“有条件受理”。迄今为止,有关法院已经受理了近900件要求虚假陈述行为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案件。然而《通知》的颁布只解决了证券民事赔偿案件的受理问题,并没有改变有关证券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制度尚未健全的局面。现行的证券法、公司法、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会计法等相关法律对证券侵权行为怎样追究民事赔偿责任,在主体的确认、责任的构成、归责的原则、损失的计算等方面规定得十分原则,或者基本上没有涉及,而这些问题又是审理这类案件所必须解决的。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03年1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使我国的证券民事赔偿制度真正进入了实施阶段。WWW.133229.COm但《规定》制定的法律依据主要是民法通则、证券法、公司法、民事诉讼法等,而作为指导和约束会计工作的基本法规如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等均没有关于会计信息披露民事责任的具体规定。而证券市场信息披露义务人公开披露的信息70%以上是会计信息,这就会导致法院在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时,更多是依据民法通则、证券法等法规来作出判决,而很少甚至不会考虑会计学科及会计信息生产的特殊性,从而损害会计信息披露人的正当合法权益。事实上,《规定》已把上市公司因会计信息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责任界定为无过错责任,即只要侵权行为存在,被告即使能够证明自己无过错,也必须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这种严格责任实际上把会计信息生产等同于工业产品生产,但又不享有工业品生产的免责事由,这显然对会计信息生产和披露主体是极不公平的,会给正常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带来巨大的压力,迫使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制度压缩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迫使上市公司不敢积极主动地去披露会计信息,从而窒息会计学科的创新,并最终影响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因此,本文认为,在认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民事责任时,必须充分考虑以下因素:

1.我国的证券市场尚处于初创阶段,许多市场规则尚在建设完善当中。我国证券市场中中小投资者占85%以上,且中小投资者素质普遍较低,他们很少甚至没有对会计报表进行认真的阅读和理解,他们的投资决策主要依赖于是否有人坐庄、是否有题材、大市涨跌情况、流通盘大小、国家总体宏观经济形势等公司外生信息,而会计报表重点反映的财务实力、盈利能力等公司内生信息却不被投资者重点关注。根据陆正飞等人(2002)的问卷调查,在接受调查者中,有84.8%的人具有大专或者本科以上学历,年龄在35岁以下,具有较好的财务会计知识背景。但仍有三分之一的投资者在证券决策时不阅读年报,更何况我国的中小投资者的整体知识结构远低于这一比例,因此可以推知年报的阅读率应该远低于这一比例。这个结论与国外的实证研究基本吻合。根据lee&tweedie(1975,1976)的研究,他们主要采取邮寄问卷的调查方法,将问卷寄给一个中等规模的公众公司的所有私人股东(接近1600人),他们1976年的论文还包括在一个很大的英国公司中进行的301名股东的访谈式研究。他们得到的一个重要发现是,公司年报的许多部分既没有得到私人股东很好的阅读,也未能被他们很好的理解。这说明上市公司会计报表信息与投资者决策之间的关系并不紧密。

2.我国目前证券市场还很不成熟,政策市、消息市频频发生,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的行为也经常发生,包括市场行为风险、政策制度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通胀风险、政治风险、心理因素风险在内的市场系统风险尤其明显。非系统风险虽对证券市场的整体影响不大,但对某类或某几个企业的影响很大。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使我国股市经常表现出非理性的大幅度波动,具体表现为:换手率过高、市盈率过高、股价波峰与低谷之间的差距过大。而正常合理的证券价格运行状态应具有以下特征:(1)价格是价值的表现,价格应围绕价值(或均衡价格)上下波动。证券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市场价格由于包含对未来的预期,可以与其价值(或均衡价格)存在一定程度的偏离,但偏离程度不应过大。如果证券市场价格大大偏离其价值,则市场可能存在巨大的风险。(2)价格充分反映有关信息。按照fama的有效市场理论,如果价格充分反映有关信息,则市场是高效率的,当前定价是合理的;如果市场是低效率的(从价格对信息的反映程度看,价格没有完全反映相关信息;从对信息的反映速度看,价格延迟或过度反映),则当前价格是不合理的,这种不合理的价格可以看作是对充分反映信息的合理价格的一种偏离,预示着市场存在着较大的风险。(3)证券价格变化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变化相协调。从证券价格与宏观经济关系看,如果证券价格在一定时期内呈现出某种趋势(如牛市、熊市)和周期变化特征,那么这种趋势和周期变化应是由经济景气变量如公司业绩、利率变化等因素影响和决定的,应该受到经济背景的支持。因此从长期看,证券价格变化趋势和宏观经济变化趋势应基本协调一致。如果证券价格变化偏离了经济发展的正常轨道,表明市场有非理性行为存在,则市场必然存在风险。而我国目前股市的证券价格运行状态典型地表现为:一是价格偏离各证券内含的真实价值,这在pt、st类股票显得尤为明显,所谓的绩优股也未显出应有的绩优价;二是证券价格变化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变化不协调,尽管我国经济近几年连续以近8%的速度高速增长,但股市却连年低迷不振,这说明我国股市非理性因素作用非常明显,股市风险较大。

3.在我国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构成极其特殊,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占了极大比重。许多国有上市公司是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全力支持下,抱着帮助国有企业改制、脱困、筹措资金等目的,通过“捆绑上市”、“包装上市”、粉饰和重组会计报表而获得上市资格的。先天的缺陷导致许多国有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普遍较低,财务实力较差,抗风险能力特别是抵御大规模民事索赔的能力较差。最明显的例子是银广夏,根据该公司2001年年报、公司董事会公告和有关媒体报道,该公司总资产为13.9亿元,但已知债务是17亿元,8亿多元已涉诉讼,4亿多元判决生效,这其中多数是银行和金融机构的。由于事先有抵押,故其财产权的实现基本上有保证。在这样的现实状况下,如果再加上大量股民的巨额民事索赔,无疑将会加速银广夏的破产进程。类似的案件还有大庆联谊案、红光实业案。渤海集团案等。这样大规模的证券民事赔偿案势必会引发新一轮的企业破产浪潮,且这些破产企业大都是(至少曾经是)当地的大企业、著名企业,其破产引发的负面效应是显而易见的。虽然通过民事索赔促使一些劣质企业破产或退市,从长远看有利于净化股市,提高整个证券市场的质量。但从短期来看,大规模证券民事索赔引发过多的上市公司破产,只会导致股市的剧烈动荡甚至萎缩,显然不利于我国国民经济整体的良性健康发展。

4.我国目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较为普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会计学自身理论和方法的缺陷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会计规范欠缺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人员技术的欠缺及职业道德的丧失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公司治理结构失衡和公司管理系统失效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有效需求主体的缺失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等。但最根本的原因是会计制度信誉基础的破坏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而其中社会信誉的破坏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既然会计信息失真是整个社会信誉基础的缺失及其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现阶段转轨时期特殊的典型形态,那么因会计信息失真引发的民事赔偿责任,不应全部归咎于上市公司,也不宜对上市公司适用严格责任,否则有失法律的公正性。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我国披露的会计信息的低质量是企业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会计信息的低质量加上其他因素导致了信息含量的低下,会计信息对证券价格的解释功能微乎其微,会计信息与投资者决策之间的相关性十分脆弱。因此在认定上市公司因会计信息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责任时,应充分考虑我国会计信息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极其有限这一现实,不应把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上的损失主要甚至全部归咎于会计信息的虚假陈述。

二、对会计信息虚假陈述的认定应尊重会计学科的性质

上市公司承担民事责任的前提条件是其披露的会计信息存在虚假陈述行为,因此如何认定虚假陈述就成为上市公司应否承担民事责任的关键。《规定》第十七条认为: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是指信息披露义务人违反证券法律规定,在证券发行或者交易过程中,对重大事件作出违背事实真相的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在披露信息时发生重大遗漏、不正当披露信息的行为。《规定》对虚假陈述的界定是以客观事实作为衡量标准的,即只要会计信息对重大事件的披露违背“事实真相”,就认为存在虚假陈述,就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但会计学衡量会计信息是否存在虚假陈述的标准遵循的却是程序理性原则,即以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作为衡量标准。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herbetsimon教授提出有限理性理论,他根据georgemiller等人的研究结果,认为现实生活中的人受基本生理限制及由此而引起的认知限制、动机限制,不存在完全理性,而是界于完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状态。他在《从结果理性到程序理性》一文中指出,程序理性行为是适当的、深思熟虑的结果,其理性决定于产生它的过程,也即行为过程符合规范标准,该行为就是程序理性。程序理性相对于结果理性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目前世界上各主要国家在制定会计准则和制度时主要遵循程序理性思想。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各国在制定会计准则和制度时,都力求最大限度地确保程序公平,以程序公平来最终实现结果公平。如美国fasb在制定会计准则时,采用的充分程序包括以下八个步骤:(1)筛选报告的问题并确定列入委员会日程表的项目。(2)任命由会计界和工商界诸熟会计知识的人员组成专题研究组,财务会计难则委员会的技术人员在向专题研究组进行咨询的基础上,拟订一份关于所报告问题的讨论备忘录,讨论备忘录陈列基本问题和所考虑的解决方法。(3)讨论备忘录向公众公开至少60天,以便公众的审验。(4)举行公开听证会,以征求各种可能情况下准则的优点和缺点。(5)根据所收到的各种口头和书面的意见,委员会拟订一份要制定的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的征求意见稿。与讨论备忘录所不同的是,征求意见稿明确表明委员会对所报告问题的明确态度。(6)征求意见稿至少向公众公开30天,以便公众的审验。(7)再次举行公开听证会,以收集关于征求意见稿优点和缺点的意见。(8)委员会再次根据所收到的各种口头和书面的意见,作出决定:①采纳征求意见稿,并作为正式的财务会计准则公告;②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并再次遵循“充分程序”;③推迟准则并将项目保持在日程表上;④不准则,并将该项目从日程表上取消。fasb正是通过确保会计准则制定过程的最大理性,来追求既定的财务会计目标。

我国财政部会计司1994年专门下发文件,具体规范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第一阶段——计划阶段:提出并确定年度拟制定的具体准则项目,报部领导批准后,具体分工落实到起草小组和起草人,并确定起始时间。第二阶段——起草阶段:由起草人广泛搜集并研究国内外资料、文献,了解国内外实际做法,提出初步结论。其中,德勤咨询专家组重点对主要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会计准则进行比较研究,并提出比较研究报告,供起草人参考。第三阶段——起草阶段:起草人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以及德勤咨询专家组提供的比较研究报告,进一步总结研究成果,起草研究报告,对正式起草准则需要涉及的问题进行全面论证。在此基础上起草具体准则初稿,经所在起草小组讨论后,形成讨论稿。讨论稿完成后,在核心小组或会计准则组内讨论,提出修改意见。起草人根据会议讨论的意见,提出征求意见稿,报司领导审阅。第四阶段——征求意见阶段:经部领导批准,对具体准则征求意见稿组织征求意见。先在国内咨询专家组范围内征求意见,然后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以及国务院有关业务主管部门,组织征求本地区和本部门的意见。必要时,还将通过座谈会等形式征求意见。起草人对各方面的意见进行总结,提出征求意见总结报告,报核心小组审阅和讨论。起草人根据核心小组的意见,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经司领导审阅后,形成具体准则草案。

由此可见,我国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也是追求程序理性的结果。

根据程序理性思想,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并不体现在它自身是多么“真实”,而在于它是否依据该国公认的会计准则(制度)及其合约制定权安排进行加工处理。若是,那就是“真实”的;不是,就是“虚假”的。正因为如此,尽管依据德国公认的会计准则产生的会计信息,在美国人看来是“荒唐可笑”的,但在德国人眼中却是“真实的反映”,反之亦然。

可见,以程序理性为理论基础来制定会计准则、制度,再以这样的会计标准作为衡量会计信息是否真实、是否存在虚假陈述的依据,与直接以“客观事实”作为衡量会计信息是否真实、是否存在虚假陈述的依据,其结果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差距。但由于人类认识的客观事物实际上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而不同的人对同一“客观事物”的认识可能存在差异,因此,也就不存在大家一致认可的“客观事物”,这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是极其普遍的。因此,“客观事物”无法直接充当判断会计信息是否真实的标准,只能间接利用会计准则作为衡量会计信息是否真实的标准。而《规定》却直接以“客观事实”作为会计信息是否存在虚假陈述的衡量标准,显然对会计信息披露人过于苛求,不利于会计学科的健康发展,也会最终影响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的稳健有序发展。因此本文认为,在认定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是否存在虚假陈述时,只能依据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这个间接的标准来判断,而不能直接引用“客观标准”,这有利于强化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权威性,也有利于普遍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三、应充分考虑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民事责任的免资事由

《规定》在认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民事责任时,遵循的是无过错责任,即严格责任。只要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存在虚假陈述行为,那么投资者只要证明自己的投资是与虚假陈述直接关联的证券,且投资者在虚假陈述实施日及以后,至揭露日或更正日之前买入该证券,那么投资者在虚假陈述揭露日或更正日及以后,因卖出该证券发生了亏损,或继续持有该证券而发生的亏损,法院就会认定该损失与上市公司的虚假陈述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由此造成的损失应由上市公司及相关责任人承担,而不管上市公司在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有否过错。只有在发生投资者明知虚假陈述存在而进行的投资,损失或部分损失是由证券市场系统风险等其他因素所导致,属于恶意投资、操纵证券价格等行为时,上市公司才可免责。我们认为这样的规定对上市公司过于苛求,而对投资者过于宽松,有违法律的“三公原则”。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已经知道,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是依据财政部制定的会计准则和制度生产和披露的,而会计准则、制度(会计标准)的制定遵循的是程序理性原则,这就决定了依据这样的会计标准生产和报告的会计信息必然会与“客观事实”存在一定的差距,对某些会计对象的反映,如预测信息、不确定信息可能会与“客观事实”存在较大的误差。但我们不能因此就认定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是虚假陈述,就应承担民事责任。本文认为,只要企业生产和披露的会计信息,严格遵循了会计标准,并在生产和披露过程中保持了足够的职业审慎,那么就应认定上市公司在会计信息生产和披露过程中履行了法定义务,即使披露的会计信息与客观事实存在一定的差距,也不应认定其存在虚假陈述行为,并免于其承担民事责任。具体地说,上市公司在生产和披露会计信息过程中,只要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就应予以免责。

1.缘于会计标准设计原因的免责。首先,会计标准必须考虑成本效益关系,如果会计标准设计过于详细周全,虽能确保会计标准的质量,但可能导致会计信息生产成本的大幅上升,这同样不能被生产企业所接受。这样,会计标准设计者可能在允许的范围内相对降低会计质量标准,因此而导致的会计信息质量缺陷应被认为是合理的,相应产生的民事责任应可免责。其次,会计标准设计不能穷尽所有意欲规范的客观事物,对因新兴事物缺乏标准规范而导致的会计信息质量缺陷,信息生产者不承担民事责任。

2.会计信息生产阶段的免责。在这个阶段,对于在现有会计理论和会计信息生产技术水平、人力保证水平和管理能力水平下,某些不可避免的会计信息质量缺陷,如对某些不确定性、模糊性事项,现有会计系统无法准确反映,因这种原因导致的信息质量缺陷,生产者不应承担责任。

综合素质自我陈述报告篇2

「关键词会计信息披露;虚假陈述;法律真实;客观真实;会计标准;重大事件

一、法学界对真实的两种基本观点:“客观真实说”和“法律真实说”

2003年1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了《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标志着我国证券民事赔偿制度真正进入司法实践阶段。《规定》第十七条认为,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是指信息披露义务人违反证券法律规定,在证券发行或者交易过程中,对重大事件作出违背事实真相的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在披露信息时发生重大遗漏、不正当披露信息的行为。《规定》对虚假陈述的界定是以“客观事实”(或“客观真实”,下同)作为衡量标准的,遵循的是结果理性,即只要会计信息对重大事件的披露违背“事实真相”,就认为存在虚假陈述,就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这是多年来我国法学界一直坚持以“客观真实说”作为诉讼活动的证明标准,司法人员也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诉讼活动中把“客观真实说”作为指导原则的结果。“客观真实说”认为:在司法实践活动中,人们对案件的认识应完全符合客观实际,即符合客观标准的真实。当人们运用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认识达到了与客观的实际情况相符合时就是真实的,否则是虚假的;判断其是否符合真实的标准是看人们认识到的案件事实是否与案件的客观实际情况相符合。

然而法学界另一种与“客观真实说”相对应的观点——“法律真实说”在近几年逐渐兴起,并呈后来居上之势。该学说认为:(1)所谓法律真实是指人们在司法实践活动中对案件事实的认识符合法律所规定的或认可的真实,是在具体案件中达到法律标准的真实。法律真实虽是以客观真实为基础,是由客观真实决定的,但法律真实不同于客观真实,其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法律真实是由证据证明的事实,而用证据证明是一种人的行为,所以法律真实并不完全是客观的东西,其中或多或少掺杂着人的主观因素或作用。2.法律真实是法律许可的真实,其中既包含有符合客观实际情况的内容,也可能包含有不符合客观实际情况的内容。法律真实的概念本身隐含着误差的可能性。3.法律真实在一定意义上是以概率为基础的真实,它追求尽可能大概率的客观真实,而民事诉讼所追求的证明标准是“优势证据”,即一方的证明超过50%即可胜诉。4.法律真实是一种相对真实,即司法证明所确认的案件事实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客观发生或存在的事实,不是百分之百的绝对真实。这是由人的知识的相对性和认知的有限理性所决定的。人类的知识能力具有相对性,司法证明的结果也具有相对性,只有在无限发展的认识过程中,人类的认识能力和司法证明的结果才能摆脱相对性的约束,进入绝对真实的王国。5.法律真实侧重于形式真实而非实质真实。所谓形式真实是指证明活动的过程和形式符合证明规律的要求,是形式所表见的真实,它又可称为程序真实。实质真实和程序真实是相互融合、不可分割的矛盾统一体,两者缺一不可。在民事诉讼活动中,程序的正当性与合理性有其内在的独立价值,而且这种价值的实现和保障比实质真实更具可操作性。因此在司法证明的内容确定之后,形式的合理与否,程序的正当与否就成了决定性的因素。6.法律真实具有价值判断的属性,任何实体法律规范都有它的立法宗旨和价值理由:即法律规范所产生的后果对谁有利?法律所要保护的客体是什么?任何实体法规都是对一定利益集团的某种需要的肯定或否定,这就是立法赋予法律规范的价值判断。法律通过对社会利益的保护或遏制来维护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因此法律真实是事实真实与价值判断的复合体(张继成,2003),是在客观事实基础上的符合立法者正价值判断的、法律意义上的真实。7.法律真实可以有不同的等级与层次。如刑事诉讼要求的证明标准一般要高于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实体法事实的证明标准要高于程序法事实的证明标准,审判阶段的证明标准要高于阶段的证明标准等等。就会计、审计法规而言,会计法、会计制度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要求显然要高于注册会计师法和独立审计准则对审计报告真实性的要求,因为后者允许存在合理的误差,而这种误差是缘于现代审计是基于对被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判断和统计抽样技术基础之上的,存在固有的审计风险。

通过对“客观真实说”与“法律真实说”的分析比较,我们认为,客观真实作为应用证据的一种宏观价值目标无疑是正确的,它是判定证据是否真实标准和判定证据是否充分标准的结合体,是一种哲学智慧,是司法实践追求的理想目标。但是由于客观事实的历史性(即指过去发生的事实),司法人员的有限理性以及司法实践固有的价值属性(应反映统治阶级意志,体现司法公正,体现司法效率,降低诉讼成本等),使客观真实说在理论上具有抽象性、在实践上具有笼统性、操作性差的缺陷,从而使“法律真实说”更具比较优势。因为法律真实说代表了一种典型的法律家思维,这种思维的一个特征是相信法律是一个自足的有机体,通过这个有机体自身的有效动作,足以实现预定的目标。在这种思维下人们高度关注程序是否被遵循、规则是否被实施。因此,法律真实说具有理论上的科学性和实践上的可操作性,是一种经验智慧,是现实的标准。法律真实说为我们讨论和界定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标准提供了明晰的思路。

二、判断会计信息真实性的现实标准:法律真实(2)

会计活动与司法活动有许多相似之处,两者的主要内容都是对过去事实的反映,其反映和报告都建立在一系列证据的基础上,只不过会计活动的证据表现为会计资料;两种职业都具有高度的技术性和专业化,但都离不开专业人员的估计和判断,因此都存在一定的人为作用的因素;会计活动和司法活动都具有价值判断属性,具有利益分配的功能,都要体现立法者的意图;会计活动和司法活动都力图追求程序的公正性,以程序公平保证和实现结果公平;两者都允许对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等级证明标准,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因此,我们认为,判断会计信息真实性的现实标准只能是法律真实,即会计信息的生产和报告只能符合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制定的真实标准,追求会计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标准,也就是说,会计标准是衡量会计信息真实性的直接依据。客观真实虽然是会计标准的直接参照系,也是会计信息生产和报告努力追求的理想目标,但一般不能直接作为衡量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判断标准。只有当会计标准缺失、滞后或者严重脱离现实时,才允许直接引用客观事实标准。但制定会计标准遵循的是程序理性而非结果理性,这就决定了依据这种会计标准生产和报告的会计信息,其真实性只能是相对于标准的真实性,是法律真实,而不可能是针对客观事实的真实性,即客观真实。而《证券法》、《规定》直接以客观真实(结果理性)作为衡量会计信息是否真实、是否存在虚假陈述的依据,虽然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中小投资者这一证券市场上的相对弱势群体,但这种衡量标准显然超越了现有的会计理论和实务对会计信息生产和报告的基本理念和本质要求,也超越了现有的会计理论研究水平和会计工作水平,对会计学过于苛求,对会计信息披露义务人过于苛求。因此我们认为,在认定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是否存在虚假陈述时,应遵循法律真实原则,即主要依据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会计标准来判断,而不能直接引用客观真实标准。

三、对会计信息虚假陈述具体形式的分析

依据《规定》第十七条,会计信息虚假陈述具体包括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重大遗漏和不正当披露四种形式。

1.虚假记载是指会计信息披露义务人在披露信息时,将不存在的重大事实在信息披露文件中予以记载或将重大事实作不实记载,从而违背《会计法》、《证券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相关披露准则规定的法定义务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行为。虚假记载是一种积极的、作为的虚假陈述行为,其特点是会计信息披露主体就有关事实作了公开陈述;该陈述中有不真实的成分;该虚假陈述属重大事项,可能影响到投资者的决策。会计报表的虚假记载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虚增资产负债比例,虚构公司偿债能力;虚构投资者权益,夸大公司实力;虚报公司盈利,虚构投资价值;虚构成本费用利用率,夸大企业效率;多报营业收入,虚构营业资本周转率;高估无形资产,夸大公司信用;少报负债额度、支付承诺、财产损失,少提折旧,隐藏财务风险等。虚假记载的会计信息主要包括两大类:即描述性信息和预测性信息,前者反映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客观事实,因此判断描述性信息是否存在虚假记载行为主要应以法律真实标准——即会计准则、会计制度标准来判断;后者是对公司未来经济事项的反映,是信息披露义务人以过去的资料及现在取得的信息为基础,根据其计划和经营环境,运用科学的方法来推测或设计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和可能性,从而对公司未来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所作的最佳估计。预测信息尽管是建立在现实事实的基础上,但不可避免地带有预测者的主观判断,因此对于预测信息是否存在虚假记载的判断标准的建立,拟借鉴美国的“安全港规则”和“忠实表达警示文字原则”,即只要预测性财务信息是基于诚信原则编制,并且编制时所采用的各种基本假设、基本原则、预测目的和范围、编制方法、基本步骤均属合理性,并对预测信息中可能存在的虚假记载作了必要警示,且一旦客观条件变化导致原先据以作出预测的合理假设、基础发生变化或不存在而使预测信息变得不真实时,已及时披露并且出具更正信息,那么即使预测信息没有达到预定目标,也不属于虚假记载行为。因此认定预测信息是否构成虚假记载,必须综合审视以下方面内容:第一,预测信息应是在对一般经营条件、经营环境、市场情况,披露义务人的生产经营条件和财务状况等进行合理假设的基础上,按照发行人正常的发展速度作出的。第二,预测的目的具有正常性,即必须是为了有助于投资者作出正确的决策。第三,假设的合理性,作为假设条件的事实具有相当的真实性,并且与预测结果具有逻辑上的关联性和计量上的对应性。第四,信息披露义务人应满足心理确知要件,即信息披露义务人及其他相关人士真实地相信和有合理的理由相信这种陈述,且披露义务人在披露时并不知晓任何未披露的可能对该项预测准确性产生重大损害的事实。第五,警示性陈述必须显著地传递实质性信息,即在显著的位置用明晰的语言揭示可能现实地导致实际结果与预测信息严重不符的因素。因为“当一份发行文件中的预测、观点或预计伴随有意义的警示性陈述时,如果这些陈述并不影响提供给投资者文件中的信息总和,那么这些陈述不能成为证券欺诈的基础。换言之,充分的警示性语言使一项遗漏或不实陈述在法律上不具有重大性”。(3)第六,已及时履行更正先前披露的不实信息的义务。

2.误导性陈述,是指会计信息披露义务人在信息披露文件中或者通过媒体使投资人对其投资行为发生错误判断并发生重大影响的陈述。其特点是:信息披露人公开了应予公开的事实;该信息的表述语言半真半假或在理解上有模糊歧义,或故意使用不准确的、似是而非的、不知所云的、晦涩难懂的语言来误寻投资者;没有全部表述事实过程,使已公开的陈述误导投资者认为是该事实的全部。误导性陈述的类型主要有:语义多解型,即对于已公开的陈述可能有多种理解和解释,而且各种理解和解释都有相应的理由作为支撑;语言难解型,即从文义上看是正确的,但对于一般投资者而言则难以理解;半真半假型,即没有陈述事实的全部情况,遗漏了相关条件,以此误导投资者。

误导性陈述不同于虚假记载,它既包含真实的信息也包含虚假的信息,“犹抱琵琶半遮面”。例如在澳大利亚发生的Hornsby Building Information Centre Pty Ltd.V.Sydney Building Information Centre Ltd案中,广告商声称其女主角将出场演出,而该女主角则是众所周知的大名鼎鼎的歌剧演员。但实际上出场的表演者碰巧是与大名鼎鼎的女主角同名的普通人。在该广告中,其字面含义本身并没有问题,只是因向人们传递了超出字面含义的信息,从而引人误解,欺骗了大众。由此澳大利亚的立法和判例都认为,在字面上真实的表示也可能构成引人误解的行为(孔祥俊,1998)。

为了正确判断信息披露义务人是否存在误导性陈述,确立“使投资者误解的标准”至关重要。借鉴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我们认为在确立该标准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第一,坚持“理性人”的标准。一般认为理性人是指会对其利益给予合理程度的谨慎照顾的人,或者在有限理性中,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经济主体。这一标准是相对的、具体的,即如果信息是向一个特定的群体作出的,那么理性人应该具备该群体成员的特点,比如具有该群体各方通过以往的交易和对主题的了解获得的知识。所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的信息使用者(理性投资者)应是那些具有一定商业判断能力的一般投资者,这与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对会计报表使用者的界定是一致的。FASB(1992)认为,会计报表的信息只是“对于那些于企业的经济活动有合理程度的知识,而又愿意用合理的精力去研究信息的人士,信息(才)应当是可以理解的”。因此信息披露义务人披露的会计信息是否存在误导性陈述,首先应以“理性人”标准来衡量。第二,坚持法定标准。会计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会计语言是一种深深打上专业烙印的商业语言,对会计信息生产和报告国家有关部门均制定了详细的准则和制度,上市公司必须严格遵守这些准则制度。因此对于披露的会计信息是否存在误导性陈述,只能以法定的会计标准去衡量,只有当没有法定标准作参照时,才能依据语言文字的通常意义进行判断。第三,坚持整体观察原则及比较主要部分原则(许凌艳,2002)。所谓整体观察原则是指从披露的会计信息的整体上观察是否会给人造成误导;所谓比较主要部分原则是指披露的会计信息中最醒目、引人注意的部分即主要部分信息如果存在误导性陈述,那么即使次要部分的信息是真实的,仍应认定其为误导性陈述。

3.重大遗漏,是指会计信息披露义务人在信息披露文件中未将应当记载的事项完全或者部分予以记载。在证券市场上,投资者对某一证券的投资判断,必须依赖于对该证券发行人所公开的全部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自己的结论。如果披露义务人在公开信息时有重大遗漏,即使已经公开的各个信息具有个别的真实性,也会使已公开信息在总体上造成虚假性。同时,重大遗漏根据主观状态可分为过失遗漏(又称疏漏)和故意遗漏(又称隐瞒);按照客观状态可分为部分遗漏和完全遗漏,前者是指仅公开了部分法定应披露的重大信息,美国证券法称之为半真陈述(half truths);后者是指法定应披露的信息完全未予披露,使投资者不知有其事。在司法实践中,对完全遗漏型的虚假陈述行为比较容易判断,而半真陈述型的虚假陈述行为较难把握。如某公司拥有一亿元资产,且在财务报告中作了如实披露,但遗漏了其中的三千万元已作了担保物这一事实,这一遗漏是否属于重大遗漏,对此问题要作具体分析。主要应视担保人承担保证责任的可能性大小及投资者对此问题的态度,如果主债务人财务状况良好,信誉好,能按期归还借款,那么担保人无须承担连带责任,投资者会因此认为该遗漏不会影响自己的投资决策,则该遗漏不属于重大遗漏,否则就属于重大遗漏,是虚假陈述行为。据此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判别公式:重大遗漏=重大事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只有当该重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较大或实质上发生时,该遗漏才属于重大遗漏。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法律上允许信息披露义务人拥有一定的披露保留权和隐私空间,此种情形不属于重大遗漏。如我国《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第六十条、《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四、第九条均规定:“上市公司有充分理由认为向社会公布该重大事件会损害上市公司利益,且不公布不会导致股票市场价格变动的,经证券交易所同意可以不予公布”,或予以保密性披露(参见加拿大BC省证券法的相关规定)。

4.不正当披露,是指信息披露义务人未在适当期限内或者未以法定方式公开披露应当披露的信息。不正当披露包括不及时披露和不合适披露两种形式。不及时披露是对及时性原则的违反,及时性原则要求公司应以最快的速度公开其信息,应保证公开披露的信息始终处于最新状态;不合适披露是对法定披露形式的背离,是一种形式上的违法。为了保证信息披露的正当性,相关法规对会计信息披露的期限及方式作了明确规定。第一,对于定期公开的报告,必须在法定期限内制作完成并公开。例如《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二号》第十一条规定:“公司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四个月内将年度报告刊登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的网站上,将年度报告摘要刊登在至少一种中国证监会指定的报纸上。”“公司可以将年度报告刊登在其它网站和其它报刊上,但不得早于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的网站和报刊上披露的时间。”第十三条:“公司应当在年度报告公布后,将年度报告原件或有法律效力的复印件备置于公司办公地点、证券交易所,以供股东和投资者查阅”等。第二,对于临时发生且不可预见的重大事件,法律规定应当立即披露,并在规定时间内编制书面报告向证券管理机构及证交所报告。我国《信息披露实施细则》第十八条规定:公司在发生无法事先预测的重大事件后的一个工作日内,应当向证监会报告;同时应当按其挂牌的证交所的规定及时向其报告。公司在重大事件通告书编制完后,应当立即报送证监会10份供备案,并同时备置公司所在地、挂牌交易的证券交易所、有关证券经营机构及其网点,供公众查阅。第三,当公司在经营上没有正当理由对重大事件保密时,该重大信息应立即公开;当允许保密的重大事件已泄露,且为部分投资者掌握时,该重大信息应立即公开;如果对某重大事件规定了保密期限,该期限届满时,该重大信息应立即公开。第四,当公司已披露在外的信息,由于客观原因不再具有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时,法律规定公司有义务及时相关信息,修改、更正或者澄清这些信息。通过法律规定信息披露义务人持续性及时更新信息的义务,保障披露在外的信息不具有虚假性、误导性和重大遗漏。

可见,对会计信息披露作出及时性要求,是为了确保投资者的决策建立在公司最新披露的信息基础上,同时,通过对披露形式的规范,可以缩短投资者的信息收集时间,降低信息处理成本,提高投资者的决策效率。因此任何对及时性或法定披露形式的违反均属不正当披露,是虚假陈述行为。

主要参考文献

孔祥俊。1998.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适用与完善。法律出版社

许凌艳。2002.消费者信息权的民商法保护。工商行政管理,6

张继成。2003.从案件事实之“是”到当事人之“应当”。法学研究,1

(1)该学说的观点主要参见:樊崇义。客观真实管见。中国法学,1;何家弘。2001.论司法证明的目的和标准。法学研究,6;汤维建。2000.关于证据属性的若干思考和讨论。载何家弘主编。证据学论坛,第一卷。中国监察出版社;毕玉谦。1999.民事证据法判例实务研究。法律出版社。

(2)由于篇幅的限制,对本部分的论述没有具体展开

综合素质自我陈述报告篇3

【关键词】学生干部;监督制度;述职报告;评判标准

优秀的学生干部对高校的各项工作开展至关重要,因此,如何做好学生干部工作成为高校领导、老师和普通学生共同关注的话题。本文从如何做好学生干部角度出发,引出学生干部的述职报告制度,简述了学生干部述职报告制度的内容和必要性。

一、如何做好学生干部工作

1.学生干部的选拔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在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的前提下,经由民主推荐、自荐、组织推荐等形式产生候选人,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学生干部。在特殊时期、民主推荐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也可以由组织指定、任命或聘任等形式产生。

2.学生干部需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首先,在思想上需积极进取,能将自己放在服务者的位置上,端正动机,增强责任心,能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敢于揭发和批评违纪行为。其次,学生干部需熟悉学生工作和组织结构,对学生工作充满热心,观念浓厚。第三,需具备良好的管理、组织和协调能力或潜能。

总体来讲,学生干部要符合“一好、二强、三高”的标准,即学习好、工作能力强、自控能力强、思想觉悟高、政治热情高、群众威信高。以身作则,顾全大局,维护集体利益,能真正起到模范表率作用。

3.成为一名优秀学生干部需要思考的几个问题。①需要有正确的定位:学生干部首先是学生,其次才是干部,要处理好学习与工作之间的关系,学生的首要任务是要提高自己,作为干部需要有服务同学、奉献学校的意识;②要明确学生干部所应具备的能力:A.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与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B.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较强的组织协调、综合表达和社会交往等工作能力;C.较好的学习能力,能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③具有较好的个人魅力:能充分调动同学的积极性,并取得同学们的拥戴和信任,并对同学产生积极向上的影响。

4.学生干部的监督。要成为一名优秀学生干部,在具备优秀的综合素质的同时,来自老师、同学的监督与自我监督同样不可或缺。

二、学生干部的述职报告制度

述职者,述所职也。述职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书面的陈述,即为“述职报告”。述职报告制度是任职者陈述自己任职情况,评议自己任职能力,接受上级领导考核和群众监督的一种监督考察制度。

1.学生干部述职报告的目的。首先,在于总结经验教训,使未来的工作能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和提高,对以后的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其次,能更好的促进内部交流和学习,使得学生工作有一定的继承性,可以继承以前工作中的好的做法,改进不好的做法,并可加以创新。

2.学生干部述职报告的特点。①个人性:学生干部述职报告要求学生对自己负有职责的工作做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并能从中总结成绩和经验,找出不足与教训,述职的工作要求是“客观的、自己的”,与一般的报告相比,需要有个人性的特征;②规律性:学生干部述职报告要求实事求是,但是也不是记录流水账,要对已有的事实、材料等进行认真的分类、整理与总结,能够得出公正的评价、经验和规律等;③通俗性:学生干部的述职报告,注重现场的交流,需要以大众的理解为标准、现场用通俗的语言去适应评审团的接受心理。

3.学生干部述职报告的内容。述职报告不同于一般的科学文章,更不是普通的散文或叙述文,它是类似演讲文稿的一类文体,要求在平实中透出规范。主要内容是学生干部一学期的工作情况汇总,包括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的工作事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及建议,下阶段的工作计划等。具体分为:工作阶段内详细情况说明;工作阶段内详细的学生群体所反映情况汇总;工作阶段内深入准确的自我总结;具有可行性的下学期工作计划;建设性地提出对未来工作的看法和学生群体活动的发展建议等。

4.学生干部述职报告的评判标准。作为一名优秀学生干部,需要“德才兼备”,在学生干部述职报告中,需要体现“德”、“能”、“勤”和“绩”等方面内容。①德:在工作中能否遵守社会道德、践行诚信原则等,能否树立正确的模范意识,起到道德模范作用,成为同学、老师值得信赖的伙伴;②“能”:工作中是否有责任心,是否善于计划和组织,能否按时、按量的完成组织交予的任务等;③“勤”:是否保持了勤恳踏实的秉性,有较强的牺牲和奉献精神,能否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全心全意做好服务;④所负职责的工作是否能在完成的同时,还能取得一定的成绩或创新。

学生干部述职制度的开展有利于对学生干部的监督和管理,亦能加强对学生干部的教育和引导,提高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在树立学生干部的良好形象的同时,也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骨干与模范带头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方平.浅谈如何当好一名大学生干部[J].中国科技纵横,2010(24):143-144.

[2]浅议如何发挥学生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3):177-178.

综合素质自我陈述报告篇4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是现代证券监管制度的核心内容与基石。在我国证券市场中,立法疏漏和监管不力使得上市公司预测性信息披露实质上已经构成了信息披露的主要违规行为类型之一。上市公司ST厦新2001年度业绩预告变脸事件曾经引起证券市场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2002年1月22日厦新电子刊登公告称,由于2001年度公司在产品结构调整、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方面获得了成功,经营业绩有较大幅度提高,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2001年度基本可以实现扭亏为盈。2002年4月5日,该公司公布预亏公告称,公司2001年度仍将亏损。2002年4月10日,该公司关于预盈后又预亏的补充说明公告,将预盈后又预亏的原因归结为公司在初步测算时过于乐观,以及与会计师事务所在会计政策应用上、对有关费用及其他收入等方面的确认标准上存在差异。2002年4月19日,公司公布年报,亏损金额为7825万元、每股亏损0.218元。由于2000年该公司已亏损1.74亿元,其股票被特别处理。[1]值得注意的是,厦新电子是一只老庄股,1998年7月曾因10送5转增2题材被炒至41.71元。2002年1月22日该公司预盈公告前一交易日的收盘价为7.22元,而预亏公告前一日的收盘价为10.23元,涨幅超过40%。预亏公告一出,市场哗然,股价也一度跌破上升通道。

2002年5月24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告,对包括厦新电子在内的5家上市公司及其董事进行公开谴责。上交所的公告称,上述公司或延迟重大信息,或信息不够真实和完整,这些公司的披露行为严重违反了《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有关规定,因此予以公开谴责。[2]市场上有投资者呼吁“怎一个‘歉’字了得”,“谁能为投资者买单”?[3]而公司本身却强调事出有因且“预盈公告后又宣称预亏的并不止厦新电子一家”[4],投资者和上市公司各执一词。

类似的预测性信息披露行为是否违反了有关信息披露的规定?应不应当以及接受何种处罚?是否应当对投资者因此而遭受的投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目前证券监管部门并没有出台明确的相关规定。最高人民法院2002年12月26日的《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人民法院审理虚假陈述证券民事赔偿案件具有重要的规范作用,而且对中国证券市场稳步健康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但《规定》本身对预测性信息披露也没有涉及。《规定》第十七条明确: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是指信息披露义务人违反证券法律规定,在证券发行或者交易过程中,对重大事件作出违背事实真相的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在披露信息时发生重大遗漏、不正当披露信息的行为。问题在于,从本质上说,上市公司的预测性信息都是不存在的事实,不同于已经客观发生的历史事件,是否对所有预测性信息的行为都按照虚假陈述对待?预测性信息的披露也不同于一般的事实信息,上市公司以预测性信息本身具有不确定性为由而加以随意变更,甚至因此造成投资者损失的行为,适用不适用《规定》?本文将借鉴美国预测性信息披露的相关制度,分析目前我国上市公司预测性信息披露的实践,并提出相应的制度改进建议。

一、预测性信息概述

(一)概念和特点

预测性信息,习惯上也称为“软信息”,区别于表述客观可证实的历史性事件的“硬信息”。一般认为预测性信息包括以下内容:(1)对利润、收入(或亏损)、每股盈利(或亏损)、资本成本、股利、资金结构或其他财务事项预测的陈述;(2)公司管理层对未来经营计划与目标的陈述;(3)对未来经济表现的陈述,包括管理者在对财务状态分析与讨论中的任何陈述;(4)任何对上述事项所依据的假设前提及其相关事项的陈述;(5)任何证券管理机构可能要求对上述事项预测与估计的陈述。[5]

预测性信息的特点主要有:(1)它是一种预测性的陈述,如预测、预计以及对未来期望的描述;(2)主要基于主观的估计和评价;(3)陈述者往往缺乏现有数据证实其陈述的准确性。

美国证券法将预测性信息分为强制披露的前景性信息和自愿披露的预测性信息。[6]前景性信息指公司必须披露的目前已经知晓的发展趋势、事件和可以预见将对公司未来产生重大影响的不确定因素。而自愿性披露则涉及对未来趋势、事件和不确定因素的猜测,其可预见性完全建立在现实假设的前提上。因此自愿披露的预测性信息比前景性信息更具有不确定性。实际上,强制披露的前景性信息和自愿披露的预测性信息在实质上都是预测性信息,区别只是可预测性的程度不同。

(二)监管视野中的预测性信息

在传统证券法上,信息披露监管的对象限于“硬信息”,并由此产生了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以及重大性标准等一系列信息披露的原则规定。证券监管部门并不要求发行人披露预测性信息,其理念是预测性信息本质上是不可信的,不成熟的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定时,将会对这类信息给予不适当的依赖。

笔者认为,原因还部分地在于预测性信息在对传统信息披露原则的适用上具有特殊性:首先,预测性信息的重大性标准不易把握。一般地,任何与发行人业务相关的,足以导致或者可能导致发行人证券的市场价格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将会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信息都符合重大性标准,其主要判断因素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对公司行为整体影响的程度。但是,预测性信息本身具有很强的或然性和不确定性,上述两个因素的大小很难确定。其次,对预测性信息披露准确性的判断也有特别之处。判断硬信息准确性的标准严格而明确,信息披露者意图表达的信息必须与客观事实相符合,表达的信息必须与一般信息接受者所理解或感知的结果相符合。而预测性信息是对未来事件的判断,本身就代表着相当程度的不确定性,披露的准确与否没有明确的标准,陈述者也往往缺乏现有数据证实其陈述的准确性。

但实际上强制披露的信息与自愿披露的预测性信息的区分并不是绝对的。“强制披露的信息存在披露方式与时间的自愿性选择问题,自愿披露的信息同样可能是由强制披露所诱致或者是对强制披露信息的必要补充。”[7]同时,预测性信息的披露也同样可能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和重大遗漏,尽管表现形式可能与硬信息不同。预测性信息的披露也必须具有现实的合理假设基础,并且本着合理审慎的原则做出。一旦客观条件发生变化,先前做出预测的合理假设基础不再存在而使预测性信息变得不真实或具有误导性成分时,披露人有义务及时披露并更正预测信息;否则就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和重大遗漏的嫌疑。因此,仅仅以预测性信息本身的不确定性为依据放弃监管无异于因噎废食。

总体而言,目前美国对预测性信息是鼓励自愿披露,同时在某些场合规定了强制披露的义务,但监管立法却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早期,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是禁止披露预测性信息的。1973年,SEC改变监管政策,准许上市公司自愿性地披露预测性财务报表。1979年,SEC通过了Rule175和Rule3B-6规则,对一定类型的预测性信息披露提供安全港保护,除非原告可以证明其没有合理的基础,或者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否则不被视为是欺诈性的。美国国会于1995年又通过了《私人证券诉讼改革法案》(以下简称PSLRA),在一定程度上采用了判例法上的“预先警示原则”,完善了对预测性信息的披露要求,并减轻了披露者的潜在诉讼风险。为保证PSLRA的贯彻实施,美国国会于1998年又通过了《证券诉讼统一标准法》,进一步完善了对善意做出预测性信息披露的发行人的保护。

(三)规范预测性信息披露的意义

现在人们普遍认识到对预测性信息的披露进行规范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证券投资理论认为证券的市场价格主要取决于证券发行人的未来业绩表现,投资者经常将有关发行人的前景预测作为其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良好谨慎的预测性信息可以弥补现行财务报告的不足,提高财务报告的有效性,从而降低投资风险。在券商、投资顾问等证券专业人员所作的投资建议中,预测性信息成为其中的决定性因素。增加预测性信息的使用能够使发行人对信息披露变得更加积极负责,有利于公司市场形象的维持和提升。

其次,在传统的披露政策下公司倾向于进行选择性信息披露,即将重大的未公开的信息仅仅向证券分析师和机构投资者披露,而不是向市场上所有的投资者披露,中小投资者没有能力获得这些信息,选择性信息披露造成了信息获得的不平等,并直接与利用内幕信息操纵市场等违规行为息息相关。

再次,规范预测性信息对于转轨经济中的新兴证券市场具有重要意义。在审计制度不健全、监管执法力度不够的情况下,容易滋生虚假披露和不实陈述。建立预测性信息披露制度是证券监管机构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

二、预测性信息披露的具体制度规范

(一)安全港规则

安全港规则是一种法律保护条款,旨在保障正常的预测性信息披露,为那些符合规定的预测性信息披露行为提供保护,使之不被追究法律责任。

美国的安全港规则分为1979年的安全港规则和1995年的安全港规则。1979年SEC采用了证券法Rule175和Rule3B-6规则,为强制性信息披露和自愿的预测信息披露提供了免责制度。即使预测性陈述最终与现实不符,只要这些陈述建立在合理的基础之上并且以诚实信用的方式披露或确认,便不被视为虚假或误导;但是陈述局限于有关主体向SEC申报备案的文件中,所有其他公开陈述都必须在上报文件中重新确认才能适用。与1979年安全港条款不同,1995年PSLRA中的安全港条款除了适用于申报备案的陈述外,还适用于符合一定条件的口头形式的预测性陈述。另外,法律还规定了不适用安全港条款的预测性陈述的具体类型。[8]

安全港规则有两个基本构成要件,一是预测性信息陈述者的主观心理状态;另一个是预测性信息充分的警示性提示。只有符合了以上两个要件,才能受到安全港规则的保护。

1、心理确知要件

美国第九巡回法院在AppleComputer一案中确定了预测性陈述三个暗含的事实性条件[9]:第一,发行人及其他相关人士真实地相信这种陈述;第二,他们有合理的理由相信;第三,陈述的发出者在当时并不知晓任何未披露的可能对该陈述产生重大影响的事实。在这一要件下,发行人或其他相关人士在预测性陈述没有实现时可以免责,除非原告可以证明:(1)陈述是自然人做出时,该自然人在当时确知该陈述是虚假或误导的;(2)陈述是经济实体做出时,该陈述得到公司执行官的许可,而该执行官在当时确知该陈述是虚假或误导的。

2、预先警示要件

预先警示理论是建立在重大性和信赖概念的基础上的。当预测性信息伴随警示性提示时,如果这些信息并不影响提供给投资者的信息总和时就不具有重大性,就不能成为证券欺诈的基础。警示性语言使对预测性陈述的合理信赖受到一定程度的弱化。合理信赖基础的不存在就意味着因果关系难以确立,从而就没有正当诉讼依据。

首先,有意义的警示性提示必须针对具体的未来预测,评估传递实质性的信息,揭示可能现实地导致实际结果与预测信息严重不符的因素。其次,预先警示理论的适用范围有三个基础性规则。[10]第一、该理论仅能适用于预测性陈述而不能适用于对目前或历史性事实的陈述;第二、该理论不适用于在做出当时便是虚假的重大不实陈述和遗漏;第三、该理论平等地适用于预测性信息的不实陈述和遗漏。再次,警示性语言需要达到一定的标准,这是警示充分性的基础。充分性在很大程度取决于提示的具体性和精确性。另外一方面,警示的充分与否在某种程度上也取决于它在披露文件中的位置是否显著。

(二)信息更新的义务

预测性信息的披露是自愿的,但是如果由于后来事件的发生,原先做出的预测已经不准确了,或者发现该预测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或是误导性的,而披露信息的人知道该预测会对人们的投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那么就存在及时更正与更新先前披露的义务。1995年的PSLRA没有明确涉及及时更新的义务,但判例表明法院倾向于确认这种义务的存在。

美国的法院在一系列判例中确认了以下规则:[11]第一、在特定的情况下,一项在做出时是正确的陈述,因为有预期的目的和含义,投资者可能会对此产生信赖;那么一旦陈述的内容发生了变化,披露人就应该承担更正的义务。第二、时间的推延可能使原先陈述变得不再具有重大性,这时更新义务就随之终止。对于时间推延的效果没有适用于所有场合的规则,必须考虑不同情况下信息的种类和先前陈述中信息的重要性;只要市场上的交易者仍然合理地信赖这种陈述,就始终存在更正原先陈述的义务。第三、如果预测和计划是外界人士做出的,而公司的管理者以自己的行为暗示该预测或计划是真实的、符合公司的观点,那么公司就有事后更正的义务;如果公司对于上述预测未进行评论,那么公司不必披露自己的内部预测,也不必警示证券分析师的观点并不符合公司的意见。

三、我国预测性信息披露制度的改进

(一)历史与现状

我国现行的预测性信息大致包括发展规划、盈利预测和业绩预告等几种类型,相关规定散见于《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以及中国证监会的一系列文件当中。

1、发展规划

发展规划指发行人已经制定的、有一定根据且比较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与安排,包括(但不限于)发行人的生产经营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规模、销售计划、生产经营计划、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及设备更新计划、人员扩充计划、资金筹措和运用计划等等。

发展规划相当于美国证券法上的前景性信息。发展规划虽然也涉及未来的措施,但总体而言具有较强的确定性和明确的规划性,大多经过法定程序以公司机关的相关决议、计划等文件加以确认,披露的准确性比较容易把握。按照目前的有关规定,发展规划属于招股说明书、年报、中报都必须披露的内容。监管机关要求发行人说明上述计划所依据的假设条件、实施上述计划将面临的主要困难等内容;强调发行人应采取审慎态度,并披露有关的假设基准。

监管部门在有关文件中规定了对发展规划的及时更新义务:若公司曾公开披露过本年度经营计划(如收入、成本费用计划等),且实际发生额较已披露的计划数低10%以上或高20%以上,应说明变动原因。若公司对该计划进行了调整,应说明履行了何种内部决策程序,有关决议刊登的信息披露报纸及日期。[12]在我国证券市场上,许多公司并不注意承担这项义务。有的公司披露投资计划后,对其进展情况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下文,有的突然公告转投其它项目。

2、盈利预测

盈利预测是指在对一般经济条件、营业环境、发行人生产经营条件和财务状况等进行合理假设的基础上,按发行人正常的发展速度,本着审慎的原则对会计年度净利润总额、盈利、市盈率等财务事项做出的预计。盈利预测分为公开发行时的盈利预测和年度盈利预测。

在90年代初,证券监管部门一度要求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上市公司必须披露公司的盈利预测,并将此作为审核上市的指标之一;《公司法》第137条规定公司发行新股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公司预期利润率可以达到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正是这一规定使盈利预测成为必不可少的披露事项。现行的披露规则是:在首次公开发行招股说明书中,如果发行人或其财务顾问或其承销商认为提供盈利预测数据有助于投资者对发行人所发行的股票做出正确判断,且发行人确信有能力对最近的未来期间的盈利情况做出比较切合实际的预测,则发行人可在招股说明书中提供盈利预测的数据。[13]《上市公司新股发行管理办法》也规定发行人可以自愿披露盈利预测:上市公司增发披露盈利前景的,应当审慎地做出盈利预测,并经过具有证券从业资格的注册会计师审核,如存在影响盈利预测的不确定因素,应当就有关不确定因素提供分析与说明。[14]但中国证监会有关文件要求拟增发的公司最近3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且预测本次发行完成当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6%。因此,在首次公开发行和增发的场合,盈利预测实际上仍然是必须披露的内容之一。

盈利预测数是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高估的盈利预测数会对投资者造成误导,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实践中,随意披露甚至虚假披露盈利预测的情况相当严重。一些发行人运用虚构未来交易、使用不恰当测试基础、过分乐观估计盈利前景或者选用不当的预测方法等手段进行盈利预测。据统计,1999年上市的公司中,有七成没有完成盈利预测。在2000年有融资行为的公司中,有123家曾对当年的盈利进行过预测,但只有61家完成。

在年度报告中,原则上不要求公司编制新年度的利润预测。但公司若在年度报告中提供新年度利润预测的,该利润预测必须经过具有从事证券相关业务资格的注册会计师审核并发表意见。中国证监会对之唯一的约束仅仅是如果公司曾公开披露过本年度盈利预测,且实际利润实现数较盈利预测数低10%以上或较利润预测数高20%以上时,应详细说明造成差异的原因。

目前中国证监会对盈利预测披露相关行为的处罚主要是行政责任:如果上市公司本年度利润实现数低于预测数的一定比例,分别要求做出公开解释、致歉、给予公开批评以及在一定期间内不再受理发行申请等。[15]

3、业绩预告

业绩预告是指上市公司在正式公布定期报告前,预先披露公司该会计期间业绩的大致情况,在性质上也属于预测性信息。由于定期报告有一定的间隔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投资者对公司的业绩难以把握,推行业绩预告制度,能够减轻上市公司定期报告披露时业绩突变对投资者心理预期的影响,避免公司业绩突变使股票价格产生剧烈变动。同时投资者在定期报告披露之前可以对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作出相应判断,所以业绩预告是对定期报告的有益补充。

1998、1999和2000年年报的业绩预告,交易所只要求预计亏损的上市公司预亏公告。对于2001年年报的业绩预告,除预亏公告之外,交易所明确规定上市公司的年度业绩如果出现大幅上升或下降,也应及时业绩预警公告或提示性公告。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在有关通知中明确,在2001年会计年度结束后,如果上市公司预计可能发生亏损或者盈利水平较上年出现大幅变动的(利润总额增减50%或以上),上市公司应当在年度结束后30个工作日内及时刊登预亏公告、业绩预警公告或提示性公告。对于2002年年报的业绩预告,在形式上除临时公告之外,还要求在三季报中对全年业绩作出预测。[16]

可以看出,我国关于业绩预告的规范基本上是以交易所的规则和通知形式的,交易所承担了一线监管职能,中国证监会并没有出台相关的具体监管规范。从内容上看,只在特殊情况下强制上市公司披露业绩预告,形式上主要有预亏公告、预警公告和业绩大幅增长提示性公告三类。

目前看来,上市公司基本上都能在业绩发生变化时通过业绩预告的方式事先予以披露,但披露质量存在严重的问题。一些上市公司新的业绩预告与先前的业绩预告甚至是大相径庭。业绩预告的“变脸”有四种情况,一是预盈变预亏,二是预亏变预盈,三是原先预告的业绩大幅增长没有达到,四是业绩增长幅度大大超出原先的预测。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年报中有灯塔油漆、哈高科等17家上市公司仅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就经历了业绩预警-预亏-年报延期的变动,还有的上市公司玩起了和ST厦新类似的从预盈到预亏的大变脸。业绩预告的频频变脸一方面向业绩预告制度提出了挑战,使得其本身的严肃性大打折扣;另一方面扰乱了投资者的正常决策,给市场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混乱。

如果说上市公司盈利预测可能出现偏差尚可理解,业绩预告在短短时间内就发生变脸不能说是正常现象。不可否认,确实存在企业经营风险和不确定性,企业自身无法完全避免预测偏差。但许多公司把原因简单地归结为市场变化、对会计制度的错误理解等等,不能让投资者信服。而且,有些行为伴随着上市公司股价的异动,不排除个别上市公司利用客观原因的存在,故意变更业绩预测以达到某种目的,甚至借此操纵股价的嫌疑。

从去年起,沪深交易所都加强了对上市公司风险警示工作的监管,重点关注业绩预告发生误差,尤其是那些屡屡变更业绩预告类型、应该进行业绩预告却迟迟不预告以及实际业绩与预告情况出入较大的公司,并对一些违规公司进行了处罚。但是,如何加强监管业绩预告变脸行为,如何判定业绩预告变脸是由于事实本身的不可预测还是故意误导,以及如何对其中的虚假陈述行为进行处罚,都需要认真研究。

(二)制度改进建议

可见,我国关于预测性信息披露的规定零零散散,不成体系。尽管监管部门一直试图为预测性信息的披露建立起一套完整科学的规范体系,实践中上市公司随意盈利预测、业绩预告说变就变等行为却屡见不鲜。因此,监管者应当严格规范预测性信息的披露,使之符合信息披露的基本原则和根本宗旨,一方面,预测性信息的披露能够使投资者更好地决定投资方向,应当鼓励上市公司向投资者充分披露预测性信息,并对其中的虚假陈述行为追究包括民事责任在内的法律责任;另一方面,由于其具有内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在保证对虚假或误导性的预测性披露进行法律制裁的时候,必须考虑保持适度和平衡,防止投资者对善意做出的预测性信息提讼。

第一,鼓励预测性信息的公开披露,避免选择性披露。大多数情况下,强制上市公司披露的是那些真实、确定而完整的信息,预测性信息一般缺乏这些特征,不应笼统地强制发行人披露此类信息。但由于其对投资决策的重要意义,该类信息仍为专业投资者和证券分析人员所获取和利用,结果可能使得广大的中小投资者难以获得该类信息,从而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目前在我国股市上,庄家与上市公司联手炒作的黑庄盛行,与选择性披露行为未受到明令禁止有着极大的关联性。庄家转嫁风险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预先与上市公司接触,上市公司则事先向其泄露内情,而根据庄家吸纳筹码和拉抬股价的需要,在特定的时候才向广大投资者公开披露。”[17]因此,可行的政策应该是除了强制披露一部分确定性比较大的信息外,鼓励发行人披露其他预测性信息,以有效杜绝预测性信息的选择性披露。

第二,采取预先警示理论。目前监管部门仅仅要求发行人在盈利预测报告中载明:“本公司盈利预测报告的编制遵循了谨慎性原则,但盈利预测所依据的各种假设具有不确定性,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时不应过分依赖该项资料。”[18]这种规定显然过于简单,不能够给投资者充分的警示,应当要求所有类型的预测性信息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并伴有充分的警示性陈述,以便投资者能够谨慎的使用预测性信息。警示应当充分、明确,易于读取,并置于文件中明显的位置。

第三,规定信息更新义务。公司必须审慎对待预测性的信息披露,适时披露公司重大风险及潜在风险。在定期报告、临时报告及其它各种场合对公司发展前景、财务和经营状况进行预测时,应当充分考虑有关政策及市场风险因素。凡已公开披露的预测性信息,一旦认为不能实现或对市场可能产生误导,公司应及时披露,并予以必要的解释和说明。

第四,追究与预测性信息披露相关的民事责任,同时设立“安全港”制度。

我国目前对有关预测性信息披露的违法违规行为一般采用行政处罚的办法解决,对受害投资者没有给予补偿。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违反信息披露法规的处罚方式主要有警告和罚款两种。上海和深圳两地交易所对上市公司因信息披露违规的处罚,主要有公开谴责、内部批评和责令改正三种。在上述几种处罚方式中,比较严厉的处罚方式也不过是警告和罚款而已。单凭行政手段处罚违规公司,无法从根本上遏制虚假披露情况的发生,不能简单地用向投资者道歉代替行政处罚、用行政处罚代替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发行人、承销的证券公司公告招股说明书、公司债券募集办法、财务会计报告、上市报告文件、年度报告、中期报告、临时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有重大遗漏,致使投资者在证券交易中遭受损失的,发行人、承销的证券公司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发行人、承销的证券公司的负有责任的董事、监事、经理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最高人民法院于2002年12月26日了《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的司法解释。以上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对预测性信息披露过程中的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原则上同样适用。当务之急是通过司法实践确立起适合预测性信息披露特点的,包括责任构成、举证责任、免责事由、损失认定等内容的具体诉讼规则。

既要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又要避免上市公司承担过大的责任。处理好这一矛盾的方法是规定发行人对预测性信息披露当中的虚假陈述行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同时设立安全港制度,为上市公司规定一定的免责条件。通常在下列几种情况下做出预测性信息披露的上市公司可以不承担民事责任:(1)所预测的信息并不重要,不会对证券的市场价格或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产生较大影响;(2)预测明确充分,依据合理并且备有充分的警示性提示;(3)原告未能证明预测者明知陈述虚假或误导而为之;考虑到预测性信息的特殊性,可以规定由原告负担举证责任,并将责任形态限制为披露人明知预测性信息虚假或误导而为之。

注释:

[1]分别参见《中国证券报》上的公告。

[2]参见上海证券交易所2002年5月24日公告,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

[3]参见《厦新电子:怎一个“歉”字了得》,《中国证券报》2002年4月5日互动版。

[4]参见《厦新电子业绩“变脸”背后隐藏了什么?》,《中国证券报》2002年4月7日互动版。

[5]参见齐斌:《证券市场信息披露法律监管》,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76页。

[6]参见齐斌前揭书,第182页。

[7]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研究所公开第三辑:证券市场基础理论与创新问题研究之四《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研究》,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

[8]SecuritiesAct27A(b)(1),(2);ExchangeAct21E(b)(1),(2)。

[9]参见齐斌前揭书,第185-186页。

[10]参见齐斌前揭书,第193-194页。

[11]参见王雪丹:《中国上市公司软信息强制披露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01年硕士学位论文,未发表)。

[12]《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第三十四条。

[13]《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号<招股说明书>》第一百三十六条。

[14]《上市公司新股发行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

[15]《上市公司新股发行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实施办法》第五十七条。

[16]参见上海证券交易所与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的有关通知。

[17]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研究所公开第二辑:中国证券市场前沿理论问题研究之三《中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体系比较》,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

综合素质自我陈述报告篇5

2.低温对番茄幼苗叶片活性氧代谢的影响林多,杨延杰,范文丽,魏毓棠

3.土壤不同形态钾与土壤质地的关系王勇,赵斌,王文娟,伞宏伟,王玉森,张中原

4.六种樱桃砧木无性系的建立与再生能力的比较宁淑香,张春明,姜长阳

5.杂交稻与常规稻叶绿素变化规律的研究王建林,徐正进,高峰

6.不同粳稻品种灌浆特性的研究张丽娟,孙振东,杨雨明,赵文媛,管文斌,王伯伦

7.玉米品种纯度电泳鉴定方法辽宁农业科学 张君

8.辽宁省小麦区应以发展强筋、中筋小麦品种为主体孙连庆,付祥胜,闫春风,吴禹

9.加入WTO后中国种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丛颖,赵英明

10.建昌县枣树生产主要问题及对策纪淑芳,王秋伟

11."三高"玉米的研究开发概况王建国

12.辽宁省粮食作物种子生产现状与发展设想李钦德

13.表高油菜素内酯及其复合剂浸种对玉米幼苗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邹华文,陈凤玉,陈贵,陈建国,周欣

14.黄瓜褐斑病发生规律及寄主范围研究姚玉昆,金刚,陶景光,邹庆道,房德纯

15.荧光法快速测定有机磷农药李亮亮,于维军,刘文娥

16.日本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及体胚的形成祝朋芳,罗凤霞,陈长青,刘莉

17.高粱新品种锦杂99选育报告冯文平,张冬娟,魏亚红,裴大顺,孔祥林,李晓菲,樊严

18.旱稻新品种旱946选育报告王辉,韩春莲,曾祥宽,陈丛斌,张燕之

19.浅谈水稻无纺布育苗技术薛连秋,张士良,赵立英

20.水稻二化螟的发生与综合防治尹立安,徐春红

21.塑料大棚春早熟薄皮甜瓜栽培技术李晓红

22.赖草属牧草幼苗抗旱性评价吴潇,李莉,肖冬玲,孙中华

23.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栽培研究所育成的水、旱稻新品种(系)简介

1.茄子抗青枯病的育种方法研究李海涛,邹庆道,吕书文,穆欣,许文奎,徐矿红

2.玉米弯孢菌叶斑病侵染概率测定白元俊,傅俊范,张自然,丁柏涛,严雪瑞,潘荣光

3.遮光和密度对茄子不同耐弱光品种生长发育的影响何明,张伟春,山春

4.生态因子对苹果果实Ca、K含量及其品质的影响赵进春,韩振海,许雪峰

5.水果蔬菜及其制品中羟甲基糠醛测定的研究李良,孟淑洁,陈晓云

6.皮蛋肠色泽调配新工艺的研制张华,李纯,吴兴壮,王英杰

7.番茄叶霉病菌抗药性研究杨涛,关天舒,白金铠

8.美丽锦带的组织培养研究姜凤英,李雪飞,郎立新,张惠华,左金富

9.玉米自交系"自330"的应用与研究动态综述李艳天,丁朝瑞,刘汉庆,张运伟,李继昌,毕志常,江水清

10.水稻光合生产潜力研究的概述谢立勇,徐正进,冯永祥,张文忠

11.加入WTO对我国种子产业的影响与对策魏毓棠,林桂荣,徐书法,许明

12.关于辽宁果业生产发展的建议宣景宏,王斌

13.分子标记技术在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群划分和杂种优势预测中的应用费志宏,高永山

14.浅析沈阳市农村土地流转实践凌东藩

15.柞蚕不同品种蛹期酯酶同工酶的初步研究仝振祥,王凤成

16.旱稻新品种丹粳8号的推广情况与栽培技术要点苗雨佳,白世枝,曹启章,李恒蓉,陈富忠,丁立国,王秀凤

17.沈农9017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王进民,郭玉华,侯秀英,王世明

18.宽甸县柞蚕软化病回升原因分析及对策马连福

19.辽葱1号不同栽培方式的技术要点崔连伟,佟成富,唐成英,王国政

20.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铁单18号桑立君,刘丽丽,陈大力,唐丽萍

21.浅谈辽南地区开发旱作水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刘庆福,刘少方

22.豇豆高产栽培技术张子君,陶国栅,吕立涛

23.重新认识灯光诱杀农林害虫的意义赵季秋

24.深化农业科研和推广体制改革促进农业产业化常锐

1.大白菜双位点复等位雄性不育遗传模型张书芳,周帮福,武兴丽,张瑞君,那红梅,靖发顺

2.近缘玉米自交系及其配合力评价王延波,石清琢,李哲,赵延明

3.播种期对谷子生长发育及产量结构的影响陈淑艳,宿莲芝

4.稻水象甲迁移扩散规律及其田外防治研究于凤泉,张恩禄,李骥,田春晖,孙富余

5.稀土、锌与氮、磷、钾复合肥配施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安景文,解占军,邱卫文,王延平,赵艳秋

6.草莓灰霉病化学药剂防治技术研究白元俊,潘荣光

7.柞蚕品种与饲料树种交互作用对饲料转化效率影响的研究郝平,刘佩锋

8.DNA分子标记技术在作物单基因抗逆性育种中的应用杨涛,关天舒,潘荣光,林凤

9.我国蓝莓(越桔)栽培研究现状及发展措施修英涛,常凤英,姜河,杨伟力,候利军

10.辽阳地区美国白蛾综合防治技术概述田其有

11.辽宁省耕地地力调查布点及采样问题与建议王玉丰,赵斌,姜娟,路钰,董旭

12.海城市抓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实况调查吕振环,吕杰

13.引进技术和引进专家相结合,加快引进技术实用化--向日葵杂交种F51引进与推广的启示辛华军

14.当前我省水稻旱育苗存在问题及对策吴跃民

15.辽宁农业科学 浅谈农药残留的控制王岱峰

16.植物源农药的应用前景曲波,翟强hHTTp://

17.高油玉米育种现状及利用前景杨英娟,戴栗红

18.绿色稻米生产刍议李守萍,付景昌

19.枯草芽孢杆菌B18菌株对黄瓜枯萎病菌抑菌作用研究朱茂山,赵奎华,刘长远,苗则彦,王艳玲,张恩禄

20.葫芦岛市抗虫棉大面积开发调查报告赵亮,刘新,孙宝山,龚继满,李自刚,王淳泓,姜万润

21.对辽宁省发展优质绿色小麦生产的建议付祥胜,邹世杰,吴丽敏,闫春风

22.不同树种栽培灵芝效果对比试验程国辉,倪振田,孙娟

23.蔬菜中硝酸盐污染情况调查孟淑洁,吕立涛,周建英

24.影响乙草胺除草效果原因的调查分析肇艳坤,赵季秋

25.玉米新品种铁单15号适宜种植密度研究马利,徐景梅,谢志强

26.高效氯氰菊酯与硫丹混配对麦长管蚜增效毒力测定王丽娟,陈彦

27.玉米自交系丹988的选育与利用关国志,刘春增,郭永才,鲁宝良

28.大葱新杂交种铁葱1号选育贾雨,陈中赫,杨丽英

29.北方保护地辣椒秋延晚高产栽培技术薛庆华,杨凤梅,王志强

30.合理安排保护地蔬菜茬口,实现高产高效孙晓棠

31.冷棚西瓜割蔓再生技术薛振亚,周世明

32.关于开展复合微生物制剂研究与开发的建议陈士平

1.大豆耐旱性与抗氧化保护酶活性的关系及其逐步回归分析朱延姝,李甜,郑易之,彭建华

2.番茄未熟果深绿色的遗传研究吕书文,李海涛,孟玲,许文奎,邹庆道

3.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模型辽宁农业科学 程叶青

4.基因重组核型多角体病毒AcMNPV-AaIT对甜菜夜蛾幼虫的毒力研究徐艳聆,樊虹,聂磊,王玲玲,张涛,秦利

5.玉米杂交种产量与其构成因素关系王金君,张丽颖

6.北方水稻旱作经济效益分析闻杰,王聪翔,张燕之,王昌华

7.β-D-呋喃果糖苷酶高产菌株的筛选及培养特性研究张会艳,李文亮,边鸣镝

8.氮钙配施对番茄果实钾素含量及总积累量的影响刘慧颖,娄春荣,孙文涛,肖千明

9.烯效唑(S3307)对盆栽百合的矮化效应研究李宁义,梅艳琴,付印东,李娟

10.天然生物性食品防腐剂纳他霉素的特性及其应用魏宝东,孟宪军

11.玉米丝黑穗病发生趋于严重的原因及抗病育种对策鲁宝良,刘日尊,赵文媛

12.我国植物源杀虫剂研究进展刘明霞,陈小丹,王春龙

13.中国传统农业的现代承启苏黎

14.浅谈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李跃东,张悦,陈亚君

15.纤维素酶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林英,曹松屹,李颖,商桑,李贺民,吕淑霞

16.辽中地区酿酒葡萄发展前景及对策万惠民

17.如何在互联网上检索国外的农业文献马莘

18.浅议辽宁省谷子生产毕文博

19.商品有机肥生产和施用技术要点赵光,肖千明,娄春荣,孙文涛

20.冰酒"热"话风险赵英明,邓纯宝

21.一化性四元杂交种214繁种及生产试验报告何龙,杨宝山

22.在低温冷害天气下几种应急增温措施对温室黄瓜生长影响的分析张淑霞

23.阜新地区春小麦春玉米间作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初报侯志研,朱勇,惠成章,董俊,刘洋

24."早大白"脱毒种薯级次与产量的关系尤淑丽

25.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效果调查魏宝凤,段明菊,王兆辉

26.高产、优质、多抗大豆新品种沈豆5号的选育刘元芝,雷振山,孟媛,李德顺

27.沈玉18号玉米栽培要点与制种关键技术王淑文,徐忠成,高玉林,马永光,王岩,周晶

28.保护地辣(甜)椒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杨晓辉,周颖,刘长远,赵奎华,苗则彦,梁春浩

29.黄瓜花腐病的识别及防治王秋梅,史东生,韩金伟

30.日光温室蒜苗高产栽培技术董继福

1.大豆长花序短果枝株型性状的利用研究Ⅳ.不同种植密度下剪叶处理对长花序短果枝性状的影响谢甫绨,王海英,张惠君,李刚,温学发,杨艳琴,陈贵

2.辽宁农业科学 水稻花药培养及后代选育赵海岩,郑文静,王昌华,张燕之,滕国峰

3.辣椒幼苗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初报李颖畅,周会娜,付淑杰,于洋,郝建军

4.黄瓜霜霉病抗性与叶片中生理生化物质含量关系的研究丁九敏,高洪斌,刘玉石,司龙亭

5.辽宁省中熟水稻新品种(系)品质性状的综合分析曹萍,马莲菊,吕文彦,崔鑫福,邵国军,张宝石,贾燕,韩勇

6.弱光对不同基因型番茄品系苗期功能叶片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朱延姝,高绍森,冯辉

7.小麦总DNA导入向日葵选育自交系的研究王德兴,杨立国,崔良基,魏守恩,刘金刚,王金艳

8.卵磷脂制片研究及质量评测分析柳东洲

9.实行经营性开发创新农业综合开发的投入方式史书强,王凤国

10.十字花科植物根肿病抗病遗传及分子学研究进展郭海风,周永红,沈向群,孙保亚

11.食用菌育种技术研究综述张敏,陈平,李超

综合素质自我陈述报告篇6

一、方法步骤

1、公告,公布报名条件,组织资格审查。报名条件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35岁以下、任实职正科级或任实职副科级职务满2年以上的党员干部。经过资格审查,从报名者中确认符合条件的共计36人。

2、理论测试。理论测试内容不划定范围,不指定参考书目。为了体现公平竞争,从县外聘请专业人员组成命题组,负责理论测试命题。根据理论测试成绩,按公选名额的1:8的比例确定18人(后4名理论测试成绩并列)作为个人陈述和第一次推荐人选。测试成绩不计入总成绩,只作为进入下一轮竞争的“通行证”。

3、个人陈述、第一次推荐。召开由县级领导干部、镇场和县直部门正职、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干部代表、群众代表参加的第一次公开推荐大会,进入个人陈述和第一次推荐人选每人做作3分钟以内的个人经历和工作业绩陈述。参加推荐会议的人员根据陈述者的平时表现和临场发挥情况,按公选名额的1:5的比例进行推荐。根据推荐结果,确定11名(后两名并列)进入调研阶段人选。

4、调查研究。根据个人陈述、第一次推荐结果,采取封闭管理的方式,组织前10名的考生深入开鲁县东风镇进行题为“镇政府如何引领农牧民增收致富”的调研,时间为1天。调研过程为:

一是召开由镇班子成员、环节干部、站所负责人、村两委班子成员参加的座谈会。镇党委书记围绕调研课题做中心发言,其他与会人员即席发言。发言人数5—10人。考生可以在座谈会上询问有关情况,时间为2小时左右。

二是选择2个嘎查村,组织考生到嘎查村进行调研。召开两委班子及村民代表参加的座谈会,支部书记围绕调研课题进行中心发言。考生可以在座谈会上询问有关情况,时间为1小时左右。把考生编为两组,分别深入3—4户农户家中自行调研。时间为2小时左右。

三是召开县直相关部门参加的座谈会,考生可以在座谈会上询问有关情况,时间为1.5小时左右。

调研结束后,采取封闭方式撰写调研报告。封闭时间截止到调研陈述、面试前。

5、调研陈述、面试。组建调研陈述、面试评委会,评委由9人组成。召开由县委委员、县处级领导、县直涉农及综合部门、镇场主要领导共计58人和面试评委参加的调研陈述、面试,推荐会议。进入调研阶段的考生,通过抓阄按顺序做不超过10分钟的调研陈述,在8分钟之内回答两道公共面试题。由评委会对考生进行打分,满分为30分。参加会议的推荐人员根据考生的表现,按公选名额1:3的比例推荐,推荐满票的计30分,未满票按得票比例计分。

6、组织考察。根据调研陈述、面试和第二次推荐结果,按成绩确定前6名考生进入考察范围。在考察过程时,严把民主推荐关,推荐票低于40%的不做为民主测评对象,民主测评满意度低于80%的不做为考察对象。通过组织考察,把民主测评结果划分为四个档次,优秀的占100%,称职的占85%,基本称职的占70%,不称职的占50%,量化出每个考察对象的分数,并且把考察组对每个考察对象的综合评价意见和使用建议进行量化,与调研陈述、面试,第二次推荐结果累计计算出每个考生的最终成绩,提请领导小组进行研究,确定前四名的为公推公选镇长预备人选,向县委常委会汇报。

7、人选的确定。县委常委会根据公推公选结果,对拟提拔的四名人选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初步人选所任的岗位,常委会票决拟向全委会提请差额票决。全委会根据常委会提供的情况,对拟任用人选进行差额票决,最终确定任用人选。

二、工作成效

1、用实绩做门槛,对“考试专业户”说“不”。为把高分低能的“考试专业户”挡在门外,在《方案》制定过程中,明确规定理论测试成绩和第一次公开推荐结果只作为进入下一环节的资格,不将理论测试成绩和第一次公开推荐结果计入总成绩,打破过去理论测试成绩占决定性因素的弊端,使所有进入陈述、个人推荐阶段的考生,重新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变组织推荐为主为个人自荐、群众推荐和组织任用相结合,为干部成长、群众更好地行使参与权和选举权提供条件。另外,增加个人陈述、推荐和调研陈述程序,使过去对干部的单纯认识变为从新认识的双重选择,较好地实现了组织意图与群众意愿的结合,既坚持了干部选任条件不降低,又为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新机遇。

2、以民意定取舍,凸显公论作用。以往的公开选拔中,民意大多是来自“自己人”的声音,也就是进入范围的考生所在系统内部的人员有民主测评,社会各层面与基层群众的意见无法充分表达。为提高公推公选工作群众的参与度与结果的公信度,这次我们特别注重了社会公论的作用,在第一次推荐时将民意构成细分为县级决策层、科级平行层、社会代表层、基层群众层四个层面,并切实做到根据民意定取舍。第一次个人陈述、推荐时,我们邀请28名县级领导,69名科级领导,19名各类代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干部代表、社区群众代表)参加推荐大会,充分发扬民主,按公选名额1:8的比例将理论测试进入前16名的考生进行当场推荐,按照公推公选名额1:5的比例确定进入调研、面试阶段考生,成功打破选人用人的方式,把决定权交给了参加推荐的人员。变“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封闭式选人为多阶层广泛参与的开放竞争式选人,提高了知人识人的准确性。

3、将考生置身舞台,实现选手与第二次推荐人员“面对面”。在群众最关注、最能体现选手综合素质的个人调研陈述、面试环节,外聘9名专家学者组成调研陈述、面试评委组的同时,还邀请县委委员、各方面代表58人,作为第二次推荐人员。以现场直播的形式,让选手德才展示全透明,与被推荐人选“面对面”,实现交流“零距离”。确保选手“人气指数”与现场的表现一致,保证干部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选择权。打破干部选任神秘化、封闭化的倾向,形成多层面广泛参与和监督的、公正透明的竞争环境,较好地防止和克服了用人腐败和不正之风。

4、由“两委”作决定,“用不用”和“怎么用”各有分工。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重新明确全委会和常委会在干部使用上的职能。在听取公推公选领导小组全面汇报后,由县委常委会按公选名额1:2的比例,根据考生综合素质安排合适的职位,解决“怎么用”的问题。按二取一的比例提交县委全委会进行票决。全委会听取公推公选工作情况汇报后,充分行使干部任用的决定权,对常委会提名的4名人选,按“公推公选”1:2的比例差额票决确定2名镇长人选,解决“用不用”的问题。对全委会和常委会职能分工进行细化这一做法,是党内民主集中制在干部工作上的一种新的实践,较好地解决了全委会职能虚化和常委会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

三、问题及难点

1、“公推公选”领导干部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的误区。一些领导干部对“公推公选”不理解。一些同志对“公推公选”的积极意义认识不深,把消极因素看得过重。有的还认为,公选在发扬民主上不应该有底线,越民主越好,不应在“公推公选”中设置条条框框来加以限制。

二是制度设计的欠缺。“公推公选”作为新生事物,普遍存在着科学、完备和系统性不够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地域限制局限了人才,使符合条件的报名者少,降低了“公推公选”质量;尽管在“公推公选”中普遍采取了组织考察、理论测试和调研陈述等方式对竞争者进行水平测试,但仍然存在理论测试内容是否科学、调研陈述内容是否被竞选者事前请人写好背熟等等不确定因素。

三是消极现象的伴生。“公推公选”在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伴生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消极现象。主要表现在:少数干部不安心本职工作,把公推公选视为升迁的“快速信道”,以致“一心只读应考书”,工作得过且过;少数干部工作不敢斗硬,由于怕丢选票,不愿意直接做得罪人的事;由于公推公选工作普遍设置年龄、任职年限等限制,致使少数干部认为在政治上没有奔头,因而消极怠工。

此外,相对于组织选任而言,“公推公选”牵涉人力、物力较大,也是比较集中的问题。

2、“公推公选”领导干部存在的难点。

一是“公推公选”与党组织调配人才资源的矛盾。由于“公推公选”的民主选择余地和结果不确定性增大,从而给组织上有序推进干部交流、培养锻炼年轻干部和优化班子的素质、性格结构带来了较大难度。

二是从党政系统外选拔人才与现行人事制度的矛盾。能否打破身份的限制,允许各行业优秀人才报名参选,有效调动各阶层人员的政治参与热情、改善班子知识构成。

综合素质自我陈述报告篇7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广告业发展迅猛。相对来说,广告设计办学经验浅、起步晚,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力度不足。基于广告设计将来的发展以及专业特殊性来看,实践教学环节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必须作为教学重点去抓,只有在实践过程中充分利用理论指导、实践理论指导,才能提高设计的技巧与灵活性,创作出创造力、震撼力极强的设计作品。

高等学校广告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分析

1.实践教学模式比较陈旧

本科院校广告设计教学实践模式比较固定、比较陈旧,一直延续着四大步骤的教学方式:案例欣赏,布置训练任务与训练目标,学生按照要求自定义设计项目,作品点评。这种教学方式存在很多不足,学生的作品涉及都是假设或自定义的,不存在与客户沟通、交流的问题,随意性比较大,无法达到实践教学目标。一般都是学生独立的进行作品设计,无法培养其合作能力与团队精神。对于学生设计作品的评价,轻过程、重结果,且单凭老师的个人喜好,很难做到公正、客观、合理。

2.实践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相脱节

随着高校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逐渐实施模块教学方式。但是,在真正的实践过程中,受到教学设施、条件的限制,侧重于理论教学,实践课程、实践环节没有条件或者不重视实施。同时,教学内容非常陈旧,与市场需求相脱节,学生在校期间掌握的操作技能无法满足岗位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单一的广告服务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广告设计岗位的需求,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广告设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实践教学设施设备比较缺乏

由于我国广告设计专业起步比较晚、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实际教学环节中更是重理论、轻实践,忽略对实践环节的投入。实践教学设施设备比较缺乏,这严重制约着广告设计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制约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4.师资力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高等学校的教师有着非常系统的理论知识与教学经验,但是,缺乏实际的广告设计从业经验。广告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复合型学科,需要同时具备理论知识与设计经验相结合的“复合型”教师,很显然高校教师的实践经验还需进一步提高。

如何更好的促进高等学校广告设计实践教学的开展

1.案例教学模式的开展,促进学生角色认知

积极引进案例教学模式,搜集多种时尚元素与广告素材为学生创建训练平台,通过设计教学案例、建立资源库与客户系统、下达设计任务、与客户沟通交流并团队合作模式设计作品、进行作品综合点评等方式完成实践教学。案例教学方式,积极引进客户沟通环节与学生团队合作模式,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客户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生参与性高、目标性强,与市场、客户需求相吻合,能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在案例教学模式的开展中,促进学生角色认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技能。

2.完善实践培训基地建设,强化产、学、研一体化

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如何使学生的设计作品更好的符合客户需求,必须将广告设计教学与劳动生产相结合。不仅需要按照客户的实际需求进行广告作品的设计,还需要充分利用多种设备、软件制作出相应作品。因此,必须完善实践培训基地建设,强化产、学、研一体化,本着能力培养、素质教育、岗位需求的主线,加强与报社、广告设计公司等的合作。建设广告设计实训基地,提高实训基地的硬件教学水平,突出生产实际与学生实践学习的联系,为进一步探索广告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方法奠定基础。

3.强化师资力量的建设

师资力量的提高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结合广告设计的专业特点,必须积极打造复合型师资力量。一方面从校外积极引进专业能力强、技术经验丰富广告设计专业人才担任专业教师,与此同时,进一步提高其的理论学习水平与教学水平。一方面对现有教师进行综合培训,鼓励他们进入一线实践、学习,从而积累更多的实践设计经验与技能。通过多方面共同努力,全面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与实践技能水平,促进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科特点以及现阶段高等学校广告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开始入手分析,从三个方面:案例教学模式的开展,完善实践培训基地建设,强化师资力量的建设详细论述了新形势下如何更好的促进高等学校广告设计实践教学的开展。

综合素质自我陈述报告篇8

1.历史发展

法定社会组织及其负责人尤其是各国各级政府等都有。这里主要指负责人的述职。人代会上司法部门负责人担心。广州各部门述职。

2.定义

报告是向上级机关陈述事项的上行文,属于行政公文中三个上行文(议案、报告和请示)之一。《办法》规定“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而述职报告是社会组织负责人向上级管理机关陈述自身某一阶段工作进行总的回顾,找出内在规律,以指导未来实践的履行职务情况的口头报告。作为普通公文,属于报告的一种,与总结相似。

述职报告可以说是工作报告中的总结性报告。总结性报告多用于提交大会进行讨论,如各级政府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正文结构有基本情况、成绩经验、教训不足和今后计划等部分。述职报告要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全面的回顾,包括做过些什么工作,达到了预定的目标没有,达到了目的后有什么样的经验值得以后借鉴,如果没有完成预期的目标那么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今后要什么打算。

述职报告是推动社会组织工作的重要因素,对于促进和监督社会组织负责人的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瓦希德不述职,通不过就弹劾。司法为通过和应对人大代表的质问而费尽心机。

述职报告

一、述职报告的性质和特征

近几年来,我国进行干部体制改革,实行了岗位责任制和干部聘任制。受聘的干部或由选举出任的干部,在一定时期内,要向有关部门报告其在任期内的工作实绩,于是逐步形成一种新的应用文体,称为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是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干部,向主管领导部门、人事部门或选区的选民,或本单位的职工群众,陈述自己在一定时期内工作实绩、问题和设想的自我述评性的报告文书。这是促进和监督干部忠于职守,组织、人事部门正确选拔任用干部,考核干部,克服用人上、看人上的主观主义、,提高干部的政策、思想水平的有效工具。

述职报告,最初曾用“总结”或“汇报”的形式出现,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体式,其主要特点是:自述性、自评性、报告性。

所谓自述性,就是要求报告人,自己述说自己在一定时期内履行职责的情况。因此,必须使用第一人称,采用自述的方式,向有关方面报告自己的工作实绩。这里的所谓实绩,是指报告人在一定时期内,按照岗位规范的要求,为国家做了些什么事情,完成了什么指标,取得了什么效益,有些什么成就和贡献,工作责任心如何,工作效率怎样,实实在在地反映出来。但是,要特别强调:所写的内容必须真实,是实实在在已经进行了的工作和活动,事实确凿无误,切忌弄虚作假。

所谓自评性,就是要求报告人,依据岗位规范和职责目标,对自己任期内的德、能、勤、绩等方面的情况,作自我评估、自我鉴定、自我定性。述职人必须持严肃、认真、慎重的态度,既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组织负责,对群众负责。对工作的走向,前因后果,要叙述清楚,评得恰当;所叙述的事情,要概叙,让人一目了然,并从中引出自评。但要强调:切忌浮泛的空谈,切勿引经据典的论证,定性分析必须在定量证明的基础上进行。

所谓报告性,就是要求报告人,明白自己的“身份”,放下官架子,以被考核、要接受评议、监督的人民公仆的身份,履行职责做报告。要认识到,自己是在向上级汇报工作,是严肃的、庄重的、正式的汇报,是让组织了解自己,评审自己工作的过程,因此,语言必须得体,应有礼貌、谦逊、诚恳、朴实、掌握尺寸,切不可傲慢,盛气凌人,不可夸夸其谈,浮华夸饰。报告内容必须实在、准确,而且要用叙述的方式,将来龙去脉交代清楚。

二、述职报告的种类

述职报告的分类,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因而存在着交叉现象。

(一)从内容上划分

1.综合性述职报告:是指报告内容是一个时期所做工作的全面、综合的反映。

2.专题性述职报告:是指报告内容是对某一方面的工作的专题反映。

3.单项工作述职报告:是指报告内容是对某项具体工作的汇报。这往往临时性的工作,又是专项性的工作。

(二)从时间上划分

1.任期述职报告:这是指从任现职以来的总体工作进行报告。一般来说,时间较长,涉及面较广,要写出一届任期的情况。

2.年度述职报告:这是一年一度的述职报告,写本年度的履职情况。

3.临时性述职报告:是指担任某一项临时性的职务,写出其任职情况。比如,负责了一期的招生工作,或主持一项科学实验,或组织了一项体育竞赛,写出其履职情况。

(三)从表达形式上划分

1.口头述职报告:这是指需要向选区选民述职,或向本单位职工群众述职的,用口语化的语言写成的述职报告。

2.书面述职报告:是指向上级领导机关或人事部门报告的书面述职报告。

要注意将“工作总结”同述职报告区别开来。工作总结,可以是单位的、集体的、也可以是个人的,其写作角度是全方位的,即凡属重大的工作业绩,出现的问题,经验教训,今后工作设想等都可以写,而述职报告却不同,它要求侧重写个人执行职守方面的有关情况,往往不与本部门、本单位的总体业绩、问题相掺杂。

三、述职报告的写作要求

(一)要充分反映出自己在任期内的工作实绩和问题

述职是民主考评干部的重要一环,也是干部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的一种有效形式。干部作述职报告,是为了让组织和群众了解和掌握干部德才状况和履行职责的情况。因此,述职报告应该充分反映出自己任期内的工作实绩和问题,也即写出自身在岗位上为国家和人民办了什么实事,结果怎么样,有哪些贡献还有哪些不足,包括工作效率、完成任务的指标、取得的效益等等。工作实绩如何,是检验干部称职与否的主要标志,述职人要充分认识这一点,实事求是地把自己的工作实绩和问题反映出来。

(二)要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

对自己的评价要实事求是,不夸大,不缩小,要准确恰当,有分寸,不说过头话、大话、假话、套话、空话。要做到这样,应注意处理以下几个关系:

1.处理好成绩和问题的关系,就是理直气壮摆成绩,诚恳大胆讲失误。

上一篇:高中生陈述报告范文 下一篇:医院财务总结及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