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感悟范文

时间:2023-10-15 02:20:32

父亲节感悟

父亲节感悟篇1

关键词:阅读教学;学生;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9-0214-03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阅读教学的目标要求是:“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积累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并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这可以视为阅读教学的本质。“读”,这种最传统的教学手段,在我们当前的阅读教学中仍然是最重要的、最基本的学习语言的途径。只有把读落到实处,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才能使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感悟文本思想,体会文本情感,认识文本所描述的事物和所阐述的道理。因此,我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摸索,构建了以“读中思考,读中感悟,读中发展”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读书的心理发展过程,我将阅读教学分为“初读了解,感知生疑;细读评析,领悟释疑;美读成诵,内化积累;延读创新,深化提高”等四个阶段。下面,我以《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堂教学为例,对这一教学模式作粗浅的分析。

一、初读了解,感知生疑

现代心理学认为,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要求为:“阅读教学应充分重视学生的诵读、质疑、探究、讨论”。新课程标准把重视学生质疑放在改进阅读教学的首位,所以,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读通课文,初步整体感知课文,产生疑问,明确阅读目标,是阅读教学的基础。因此,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自由地读,根据自己的习惯与速度,边读边感知语言,在读中咬准字音,在读中感知字形,在读中理解部分词义,直至读得正确流利。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课文作整体感知,然后让学生再读课文,质疑提问,并通过查找工具书,讨论交流,初步排除一些疑问,最后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课文的重点综合考虑,筛选并提炼出一两个重要问题,成为细读评析的目标。

在新课伊始时,我引导学生紧扣课题,提出自己想探究的问题:

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生:有这么多的父与子,为什么单独写这一对?

生:这一对父与子最后怎么样了?

生:这一对父与子关系是怎样的?

师:以上两个同学的问题可以合成一个问题。

生:地震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生:父与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师:问得真好。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地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

在教学“父亲了不起”这一部分时,通过引导学生抓住最能折射全文的语段进行质疑。与学生交流从哪些句子看出父亲的了不起,当学生说到“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一关键段时,我鼓励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师:你们也找到这段话吗?那我们一起读读这段话。

师:读着这段话你有什么疑问?

生:课文为什么从父亲挖了8小时开始写,而不直接写父亲挖了36小时?

师:真会读书,关注到课文的表达方法。

生:是什么力量支持父亲挖了36个小时?

生:父亲挖了36个小时,为什么还没有放弃呢?

师:问题提得很有价值,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呢?

这样,既能激发了学生探究课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又能让学生通过对这段话的反复叩问,感悟,使其发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

二、细读评析,领悟释疑

这一环节是让学生披文入境,潜心会文,悟道悟义悟情,解决心中的存疑。教学中教师根据初读时筛选提炼的重要问题,重点选择部分段落,采用不同的形式一遍又一遍地让学生去读,在读中情有所感,理有所悟。在读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教给学生阅读批注的方法,帮助他们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疑记录下来,并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运用多种感官,潜心体会语言的含义,与课文的情感产生共鸣,探究和发现语言规律。然后采用小组合作(或全班交流)的形式,谈谈自己的收获或产生的新的疑问。这一环节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选择重点语句的能力,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学的重点上,集中在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上,教师不必担心学生有不同的意见,可在比较中求同存异,以培养学生探索与创新的精神。

在重点句子的学习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把自己置身于事件的情境当中,细细品读,深深感悟:

1.学生浏览课文3~12自然段,用喜欢的方法思考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

2.出示两个句子:(1)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2)他挖了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3.师引:多长时间?(36小时),相当于两个白天一个黑夜,相当于我们连续上了50多节课。这么长时间里,父亲一直在不停地干什么?(挖)还强调了什么?)带着你的感悟自己试读读,你会怎样读这时间的进程?

4.讨论:父亲挖了36小时了,为什么还没有放弃呢?

5.联想:在父亲36小时的漫长挖掘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呢?

6.教师读叙述语,指名学生读旁观者的话,其他学生读父亲的话。边读边思考,父亲每次回答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7.师:你读懂了父亲的心,救儿心切的父亲心情一次比一次焦急。(引读)当有人劝他时,他急切地问:(生:谁愿意帮助我?)

师:消防队长请他离开,他焦急地问:(生: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师:警察让他马上回家,他急得简直要崩溃了:(生: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师: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生: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精神失常了。)

师:面对消防队长、警察的劝阻,面对摇头叹息着离开的人们,父亲停止了挖掘吗?

生:没有。因为他要兑现给儿子许下的诺言: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崔峦老师曾经说过:“就小学阶段来说,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积累和运用的能力。”在这环节的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以疑问促阅读,整个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质疑解疑的过程,同时,通过联系上下文解决疑难,各种不同形式的读,学生对父亲的了不起有了更深的体会,一个直面困难、永不言弃的父亲形象逐渐地走进了学生的心灵。

三、美读成诵,内化积累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所以这一环节目的就是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促使学生入情入境,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使学生与文中的情感产生共振,并把自己喜欢的句段背诵下来,逐步内化,成为自己的语言,为学生今后语言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在读中自然流露情感,从中受到感染,得到熏陶。同时要注意做好范读和评读工作。当学生读不好时,可以范读,或者是教师,或者是学生,或者是录音,都可以。学生读后,应组织评议反馈,可以自评:你为什么这么读?可以互评:哪儿读得好?哪儿读得不好?为什么?这样以评促读,评中提高美读质量。如《地震中的父与子》在指导学生背诵描写父亲那段话时:

1.引读:总之,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份执着让这位父亲变得多么了不起。同学们:他挖了8小时……

2.配乐范读课文:“假如他就是你的父亲,看到他为了找到废墟下的你,36个小时顾不上喝水,吃饭,睡觉,没人理解他,更没人帮助他,他仍在不停地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此时此刻,你又会怎样读这段话?

3.指名感情朗读,引导学生评议。

4.背诵:让我们轻轻地闭上你的眼睛,背这段话,让这位了不起的父亲走进每位同学的心灵。

多层次、多形式、一遍又一遍的朗读,学生在读中品出语言文字的形、味、神。在读中升华父亲的形象。

四、延读创新,深化提高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运用语文,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把语文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真正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延读的内容可以是课文中知识的迁移,也可以是课外阅读。迁移的内容可以是读写方法,也可以是课文的语言材料,形式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还可以是语文实践活动。课外阅读的内容可以搜集、整理与课文有关资料,也可以阅读合适的课外读物,并对其中好的句、段进行摘录,写写读后感。教师要利用一定的时间组织交流、评议,以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地震中的父与子》在感受完父亲的了不起后,进行延伸形象:此情此景,让我想起5.12汶川大地震后始终萦绕在我脑海中的一个形象、一个动作、一段言语。请同学们来看。

(课件音乐起,陆续出现汶川地震的一幅幅图片)

师:男儿有泪不轻弹,此刻,这个痛失女儿的男人用孤独无助的泪水告诉我们,什么是一个父亲心中最深的伤痛;又是父亲,他背着从废墟中挖出的儿子的尸体,艰难地行进在山路上,原因只有一个,要带儿子回家;这个婴儿的妈妈,用血肉之躯顶住坍塌的天花板,护佑这个小生命甜甜的梦,却只是在临终前留下这样的一则手机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天下的父母千千万,爱子之情却一样深。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近父亲的心,此时此刻,挖掘已进行了36小时,可是儿子还生死还未卜。这个深爱儿子的父亲会对心爱的宝贝说点什么呢?请你将泪水凝聚在笔端,写在书页的空白处。

学生在音乐中写话。

总结全文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爱就在身边,其实在我们平凡的生活中,父母为我们所做的点点滴滴那一样不饱含着父母那浓浓的爱?(课件)

爱,是父亲亲切的问候;

爱,是母亲深情的目光;

爱,是早上热腾腾的豆浆;

爱,是

父亲节感悟篇2

影片讲述了因剧团解散而失业的小林大悟,迫于生计携妻子小林美香回到山形的乡下,偶然在报纸上看到招聘与旅行相关的职业后欣然前往,在得知所谓的工作就是入殓师后,极不情愿地勉强接受,随着对工作的日渐投入和死者家属对自己由衷的感激,大悟君在社长的感化下,逐渐体会到了入殓师的价值感和成就感。在大悟君真诚的目光下,妻子的态度也由厌恶转为理解与敬佩,从小被父亲抛弃的大悟君也在身边人的感召下,在得知父亲去世后,悉心送父亲最后一程。在大团圆的结局里,父亲紧握的石子作为希望在美香孕育的生命里开了花。

仿佛听到了作古时,发自内心的呐喊。哈姆雷特坚定又决绝的看着众生,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想起了那个三W式的拷问:人该怎样,答案是活着。人为什么活着,答案是就该活着。人该怎样活着,答案是未知。关于人类最直白也最为敏感的问题,我们总是孜孜不倦地询问着自己和身边人,像是一道无解的数学题,明知道没有答案,却还是乐此不疲地自问自答着。曾一度看到古装剧里,皇帝老爷被一群滑稽可笑的江湖骗子玩弄于手掌之间,花着大把的银子就为了所谓的灵丹妙药。那铁炉里炼着乌黑的浆体,混浊的气味溢满了混沌的世界。犹如皇帝的新装,可笑得很。对于影视剧里所表现的对于生死的迷信,曾一度是鄙视与不屑的。但前些日子,和古稀之年的奶奶说家长里短时,很随意的说起了生与死。我听出奶奶虽口口声声说想早点归顺她母亲,但语气中流露的躲闪和畏惧是我不曾想到的。我说奶奶你是不是也怕了。奶奶说哪有,该来的走不了啊。说完就开始叹气。透过听筒,我仿佛能感受到老人叹气的声音。千里之外的老人,满以为会有解脱的意念,但未曾想,其实他们也怕。不是想死赖着不走,而是传统的礼教与束缚,让他们觉得所谓的天堂,其实就在地狱的边上。一不小心,就会踏进去。

也许人类就是在这样一遍又一遍的设问中,自问自答着。如此反复,却毫不厌倦。

偶尔还是会在宽屏幕里,看到某朝某代某位憨傻的皇帝围着炼炉自得其乐。但是后来的我,不会像之前那样发笑了。一切的改变,我也说不好。也许是受了大悟君的感染,也许是因了《入殓师》里小提琴的味道。

寒冷的冬季,车子由远及近向我们驶来。迷蒙中,车灯亮起,新的一天,新的生命在这光照下,开始萌发。那绵延的路径像是不远处的希望,在车子抵达的瞬间,走向未知。带着探究与思索的期待,我们随大流一起走进了入殓师的世界。

大悟君一边开车一边言语着:“孩提时感受到的冬季并没有这么寒冷。从东京回到山形的乡下快两个月了。回想起来,每一天都过得平淡无奇。”影片在车灯亮起的刹那,如幕布般倾泻而下。我们看到大悟君在社长的带领下,来到了止夫的家里。祈祷,亲人上前看望,男人妆女人妆的疑问,一步步像是数学公式有序地进行着。顺着记忆闪回,各种乐器交相奏响,乐团解散,时间静止下来。正如大悟君所言,大提琴没有错。也许我们都没有错,错的只是时间。

影片的叙事虽不复杂,但却牵扯了众多不同意义的情感:亲情,友情,爱情都有涉及。而其中,父子之情可以说是影片的重头戏。正如小说中,重要线索牵扯的人物不出场就会因悬念而更好看时,本片的父亲也只是到最后才露面。儿时记忆里,手中紧握的大石头是清晰的,而父亲的形象却一直是模糊的。作为亲情的积淀,导演在细节的运用上,做足了功课。石子就是贯穿影片的叙述线。无论是与妻子在海边讲的故事,还是一次次想起父亲时,手中那唯一的纪念。此时的石子,不再硬邦邦黑漆漆。而是被软化了一般,有了血与肉。父亲的形象本应高大威武。而主人公对于父亲的概念却几乎为零。在画面中,我们看到一家三口在海边,小小的大悟与父亲交换石子时,可爱的笑容。正是因了父爱的缺失,使得大悟君骨子里带有怯弱、胆小、温顺的特质。也正是这样的缺失,成就了大悟君的善良与纯净。正是这样的大悟君,让人偶尔会有轻微的不舒服。觉得作为男人,好像不是很能够担当。也正是这样的大悟君,让我们在看到他眼角的泪珠时,可以忽略他的不完美,给予无限的理解与包容。

纵观影片,对于父子之情的渲染,笔墨不是很多。但对于父亲莫名的思念与爱,却像绳索一般,缠着大悟君,也缠着我们每个人。没有华丽的语言,也没有矫情的表演,甚至直到父亲离世才出现一张苍老的脸。三十多年未曾谋面的父亲,到死才晓得回家。这是让主人公断然不能接受的。由接到妻子电话严厉的拒绝,到同事好心劝阻强装镇定的反应,再到冲出门努力让自己平静,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像是咒语,敲开了主人公的内心,也敲醒了我们的良知。作为被弃的孩子,生性怯弱的男人在最后为我们上了重要的一课。所谓过不去的沟沟坎坎,很多都是我们在想象中添加的。当人生即将翻页,试问有几个人还能记得曾经的摩擦和争执。其实活在世间时,我们都以为自己多么小气。而只有即将离开了,才惊觉,原来我们也可以这般大度与谦让。

父子之情,像是倒翻瓶的墨水。或深或浅,却直抵内心。拐个弯过个桥,却还是制止不住它肆意的蔓延。为什么要制止呢,留住内心最原始的感动,不是很好么。对于父亲,大悟君给予了较少人为之的理解与宽慰,但愿我们在面对这沉甸甸的亲情时,可以大度到不予计较,可以不在真正失去时,才有勇气直视内心本有的隐藏不深却实则不浅的爱与思念。

“人一辈子买的最后一样东西,是由他人决定的。总觉得有点讽刺。”当犀利的话语充斥耳边时,我们听到了关于生死的质问。

大悟君在桥上看鱼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为了死而努力,这是自然定理。

而在社长开车经过时,对于大悟君经过这里是不是偶然的疑问,社长回答得冷静而干脆:是命运。

影片对于生死的诠释是通过片中人对于入殓师这个职业的理解而深入的。两者紧密结合,相互映衬。这样看来,入殓师更像是一扇门,一扇打开生死掌控的门。影片并未刻意加深人们对于入殓师这个职业的印象和好感,它又像是一座桥,指引着人们走向更广阔的天际。生死尚能看透,又有什么过不去。

大悟君每工作一次,心灵都好像跟着净化了一层。洗澡堂老太太的死,像是一个符号,犹如净化26层的矿泉水,这是最后 道繁杂却重要的工序。正是老人的死,让妻子美香理解了丈夫。也正是母亲的离世,让山下君对于大悟这个老友不再摒弃,而是添了感激与敬佩。老人对大悟的妻子美香说,男人一个人的时候是会哭的,小小的身体,肩膀颤抖着。不知怎么,在听到老人的这番言语时,原本对于大悟君有点鄙视的心态顿时抛到了云外。相反却增添了对于自己的疑问,怎么这般俗气,真是该打。

也许是由于日本这个民族不论老少,一律辛苦劳作。尤其影片中,洗澡堂老太太那代人,更是不愿空手坐着等着吃喝。所以在看到儿子山下君不成气候时,就不难理解老人恨铁不成钢的心情。这部很日式的电影,没有过多的浓描重抹,但却在点滴中,将日本民族的影子投射得淋漓尽致,叫人难忘。

不论是影片开场时贝多芬的欢乐颂,还是大悟君大提琴散发的迷人魅力,都那么自然而且深刻。大提琴,就是对于梦想执著的追求和无法言喻的热爱。不是尤物,却绝不忍心割舍。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一把大提琴,我们用自以为流汗的努力,去追溯记忆给予我们的美好。我们用他人无法理解的偏执,去坚持内心里不曾离去的感动。那轻盈的音符像是妙曼的少女,是的,一直知道,它,声声入耳。也知道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梦想。

本不复杂的叙述,牵扯了太多细小的感动。死者家属对于入殓师的感激,妻子对于丈夫的理解,子女对于父母的深爱,太多太多。讲到细节,不得不说导演泷田洋二郎有着犹如女子的双手,在感情线的处理上,恰到好处。如此细腻的表述,像是远方的佳人呢喃着:桃之天天,灼灼其华。柔和中不失大气,沉稳中不乏情趣。也许把影片比作大女人最不为过,比小女人大方,比以爷们自居的女人雅致。如此而已。

雪白的富士山下,大悟君拉着大提琴。过往的记忆顺着琴弦一点点蔓延。湛蓝的天空,让人们的心灵随着这美妙的音符涤荡,涤荡。一圈圈涟漪,画了一个又一个圆。社长犹如大悟君的父亲一般,沧桑中,给予了太多不被察觉的关爱。影片中,无处不在的日式礼节让我们感动。而对于生命最后的归宿,日本民族也给予了很神圣的对待,因此才有了入殓师工作时让人深觉优雅的感触。

当绿色按钮按下的时候,我们随着山下君的目光,透过那个不大的窗口,看到了人的体肤经过历练后的升华。在一声声妈妈对不起的嘶吼下,眼角跟着那呐喊,开启了泪腺的阀门。一瞬间,想起了千里之外的母亲。夹杂的白发,像是刺眼的寿字,让人不忍直视。

死,可能是一道门。逝去并不是终结,而是超越走向下程。

以前人类还不懂得文字的时候,据说人们会寻找符合自己心意的石头送给对方。收到石头的人根据石头的触感和重量来了解对方的心意。

大悟君父亲临终时手里紧握的石头,在贴上美香微隆的肚子时,获得了新生。广末凉子的微笑,拿捏得刚刚好。

似乎对奶奶的不安有了本质的认识。倘若传说是真的,那么,我一定要找一块大而光滑的石头,让我的母亲感知到,女儿只是想你,女儿什么都好。

广阔的天地间,蓝天白云,美而至美的富士山。标准的日式氛围,渲染的美丽纯粹。

贝多芬的欢乐颂又萦绕在耳畔。只想记得,生死不是那么绝对。

父亲节感悟篇3

母亲节主题班会课(1)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唤醒他们的感恩之心,让他们感悟到母爱的伟大,感受到亲情的温馨。让他们从爱自己的母亲开始,学会尊重母亲和感激身边最亲近的人,懂得爱他人、爱社会。让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让学生知道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对父母产生感恩之情、常怀感恩之心。

2、学会与父母沟通、换位思考,学会感念亲恩,以实际的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活动策划】

活动对象:五(3)班全体学生

活动时间:2016年5月5日

活动地点:多媒体教室

职责分工:主持人(李璐) 旗手(王新宇、徐可欣、丁意泽)活动准备:

1、课前让学生请母亲写下与他们的亲情小故事(有条件的可用dv)。

2、了解母亲节的由来,收集关于母爱的格言。

3、观察母亲(长辈)一天做的事。看看母亲(长辈)一天做了哪些事,分析母亲(长辈)哪些事是为自己做的,哪些是为了家庭在做,体会母亲(长辈)的辛劳。

4、歌曲:《烛光里的妈妈》《感恩的心》

【活动过程】

一、整队、报告人数。

二、宣布主题中队会开始。

(主持人:华一小五(3)班感恩母亲主题班队会现在开始。)

三、全体起立、出旗、敬礼。

四、唱队歌。

五、中队长讲话。

(让全体队员就坐,并说明班队会的主要内容、意义。)

六、活动开始:

播放《烛光里的妈妈》

(一)导入主题

主持人: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你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她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你;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的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这一个人,叫母亲这一种爱,叫母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母亲,去品味亲情,去感悟深深的母爱。

(二)感悟母爱

1、配乐读冰心的《往事》;回忆语文天地中《母亲熊嘴救子》的故事。

2、全班交流(大屏幕显示):母亲与自己的亲情小故事。

3、主持人小结:母爱是如此的深沉而不张扬,平凡得让人熟视无睹,甚至不知道她的存在!

(三)现场测验:沐浴在母爱中的我们真正了解自己的母亲吗?

1、全班有多少人知道母亲的生日?(63人中仅有18人知道一方的,7人知道双方的)

2、母亲最爱做的一件事、最爱吃的一样食品、最爱听的一首歌等。

3、通过观察他们一天的工作,你能明白他们的心思吗?

(四)真情告白

1、古今中外,许多有识之士都对母亲满怀感恩之情,都很孝顺自己的母亲让我们读读这些格言:

(1)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2)世界上其它一切都是假的、空的,惟有母爱才是真的、永恒的。 普列姆昌德

(3)为什么母亲的温柔会感人泪下呢?因为母亲对儿女的操劳是无代价的。 铃木健二

(4)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的相象!他们的心始终一样。 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2、母亲节的由来。

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许多国家都订立了母亲节。

(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它是为歌颂世间最伟大的母亲,纪念母亲的恩情,发扬孝敬母亲的道德而订立的。母亲节的创始人是美国人安娜查尔维斯女士,她是一个孝顺的女儿,深深地爱着自己的母亲,以致终身未嫁。母亲于19XX年逝世,她悲痛欲绝,为了纪念去世的母亲,她立志创立母亲节,在社会上大声疾呼,并为此付出了全部精力和财力。目前,母亲节已经成为一个国际性的节日,)

3、真情告白

(1)同学们拿出笔和纸来写上你想感谢的人。并写上你想说的话。

(2)现在请同学们大胆地站起来读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心中那份感动。

(五)学会感恩(该怎样孝敬父母):

1、学生讨论发言

2、总结:孝敬父母的方面有很多

(1)了解父母的生日、爱好,适时地送上自己的祝福。

(2)为父母分忧,帮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3)学会拥抱父母、学会说谢谢敢于向他们承认错误,敢说对不起。

(4)体贴父母,为劳累一天的他们捶捶背、揉揉肩。

(5)不让父母为我们的学习操心。

(6)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不向父母要超越家庭经济条件的东西,不为难父母。

(7)学会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让父母体验我们成长的喜悦。

(六)朗诵《游子吟》

七、中队辅导员班队会结束的简短讲话。

八、呼号。(辅导员领呼: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队员:时刻准备着!)

九、敬礼、退旗。

十、宣布主题队会结束。

母亲节主题班会课(2)

一、班会目的:

1、让学生懂得什么是责任,如何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2、教育学生做事应有责任意识,认真负责,勇于承担。

3、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责任心的重要性,增强其责任意识,学会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负责。

二、计划

主持人开场白

进行感恩母亲节照片展。(洗脚照)

观看MV母亲。

与母亲做游戏,增进亲子感情。(主)占大部分时间

让大家搜集感人的故事,并在班会上讲。

让同学们了解母亲节。

讲一讲自己和母亲的故事

主持:xx、xx。

摄像:xx、xx。

照相:xx、xx。

幻灯制作与筹备:xx

父亲节感悟篇4

一 作文界的“网红”――交际语境写作

交际语境写作,是一种为达成特定交际目的,针对某个特定话题、面向明确或潜在的读者进行的书面表达。 交际语境写作作为一种综合解决写作问题的策略,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以下问题:

1.帮你明确交际目的――“为什么写”;

2.帮你明确读者对象――“写给谁”;

3.帮你聚焦交际话题――“写什么”;

4.帮你选择恰当的文体和表达――“怎么写”;

5.帮你确定特定作者主体――“谁写”。

如果以《走一步,再走一步》为读写素材,以“讲故事说感悟”为交际目的,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交际语境写作试题:

班级准备开展一次“课本故事汇”,讲述课本故事,汇报心得感悟。本次“故事汇”以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为蓝本,要求你选择扮演文中的一个角色,像莫顿・亨特一样,以第一人称讲述《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故事,再说说自己感悟的道理。

这个题目目标明确,指令清晰,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达成写作目的:

1.故事哲理:朗读《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故事概要和生活感悟。

2.角色选择:《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里,这些人或直接参与或间接旁观了莫顿・亨特冒险遇险脱险的故事,接下来请你讲述这个故事,请选择你自己最想扮演的角色。

3.故事讲述:由于你的角色不同,所以你参与的情景、故事情节、心理活动等等都会有差别。你准备怎样讲述莫顿・亨特的故事?请你选择故事的顺序、侧重,注意根据角色取舍故事的内容、选择恰当的方式,并列出讲述故事提纲。

4.“提醒”感悟:分享是快乐,分享更是智慧。在直接参与或间接旁观莫顿・亨特冒险遇险脱险故事中,你肯定是有所感悟的,你很想把自己的这种感悟和大家分享。请仿照课文中莫顿・亨特的“提醒”,聚焦自己的思考,根据自己讲述的故事,写一句生活感悟的“提醒”。

二 交际语境写作最暖心的玩法――亲子写作

建立在父母和孩子共同生活观察、共有生活素材、共历阅读生活基础上的针对同一写作内容进行写作的“亲子写作”,有非常明确的交际目的,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交际语境写作。

亲子写作案例《读写联姻 家校结合――亲子共读课文共写随笔》也以《走一步,再走一步》为读写素材,并以“特别的家庭作业”的方式,围绕关键词“父爱”,家长学生同写“读后感”。学生看“父爱”,不仅看了莫顿・亨特父亲“父爱”的智慧,更关注了现实生活中“父爱”的不足。当家长阅读到学生所叙写的不够智慧的“父爱”时,家长是会去反思的。同样,当学生阅读到父亲们所写的文字时,父亲们的思考和表达也会给孩子以启发。经过这样亲子写作体验的孩子,不仅学习了与“文本对话”,更经历了与“亲情对话”、与“生活对话”,达成了阅读、写作、生活的高度融合,“语文课,呈现出了生命课的状态”。

父亲节感悟篇5

[关键词]:孙悟空;观世音;母亲;儿子与情人;弑父娶母

从明代开始,封建制度已经发展到它的晚期,统治集团内部十分腐朽。随着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思想文化领域也必然要随之发生变化。“从嘉靖后期开始,文艺上出现了一股新的思潮,至隆庆万历起逐渐扩大,并发展成为包括诗文、戏曲、小说乃至书画各个领域共同的主导倾向。”[1](P190)这股文艺新思潮以王阳明、李贽的哲学为基础,以扬情抗理、倡真反伪为主要思想。它反映在文学上,就主张文学源于人的心灵,要求文学冲破礼教的藩篱,摆脱理学的束缚,任性而为,体现出人的个性。而在这个时候,以诗以言志、文以载道为标准的诗文创作已只能随着没落的封建制度一起作垂死挣扎,缺乏生气与活力。而戏曲小说等文学样式却顺着这股文艺新思潮的推动而快步走向繁荣。在这股文艺新思潮的影响,文人们比较容易在小说中尽情抒发自己对社会的种种感悟,甚至透露出一些内心较隐秘的情感。《西游记》“这部小说的最后写成大约在16世纪70年代”[2](P88),小说创作的时间正处于这股文艺新思潮的影响期内,必定会或多或少地受到这股文艺新思潮的影响。

小说《西游记》是一部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神魔小说,孙悟空、猪八戒、唐僧、观世音都是其中的主要人物。张锦池先生曾在《西游记考论》中说:“两宋以来,随着取经故事的发展,孙悟空和观音在故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观音也越来越人格化,她与唐僧师徒特别是孙悟空的关系也越来越亲密”[3](P270),因此,有必要去分析一下孙悟空与观世音之间的关系。那么,二者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通过分析,鄙人得出二者之间是复杂而微妙的精神上的母子与恋人的关系。

一、要分析孙悟空与观世音之间的关系,首先就要弄清楚二者的一些基本信息。

孙悟空是男性。虽然在小说《西游记》中并没有直接提到孙悟空的性别,但我们还是可以找出孙悟空是男性的证据。首先,在与小说《西游记》有渊源的《西游记取经诗话》中,孙悟空是个白衣秀士,自然不会是女的;在杨景贤的戏剧《西游记》中,孙行者曾抢得金鼎国女子为妻,说明那里孙悟空也是个男的。其次,在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自己也认为自己是男性。在面对妖怪时,孙悟空常自称“外公”便是有力的证明。如在“行者假名降怪犼,观音现象伏妖王”一回中,孙悟空就对妖怪自称为“朱紫国拜请来的外公”。另外,在“盘丝洞七情迷本,濯垢泉八戒忘形”一回中,当孙悟空看到七个女妖在那里洗澡时,他有这么一段心理活动:“……我便打死他,只是低了老孙的名头。常言道:‘男不与女斗。’我这般一个汉子,打杀这几个丫头,着实不济……”[4](P884)既对妖怪自称“外公”,又以“汉子”自居,那孙悟空一定是男性了。

孙悟空还是个孤儿。众所周知,孙悟空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谈到他父母时,孙悟空自己也说“我也无父母。”若要穷究孙悟空的父母,也就只能归结到那块石头或者干脆归于天地了。但不管是石头还是天地,都是不能言不能语不通人性的,因此孙悟空也终究该算作是孤儿了。每个孩子都是渴望得到父母的关怀的。作为孤儿的孙悟空尤其如此,在花果山虽然玩得很愉快,但是却缺乏一种归宿感。在猴群之中,孙悟空是大王,群猴都是以他为尊,自然是没有人能给他父母般的关怀的。“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王所拘束。”(第一回)这种生活虽然逍遥自在,却也正是没有归宿的体现。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既会由于习惯自由而讨厌受到约束,也会因为长期缺乏爱而急切地渴望得到爱,还会养成一种容易过激的自尊心理。《神雕侠侣》中的杨过正是这种性格的代表。习惯自由让杨过敢于蔑视一切世俗,而渴望得到爱的心灵让他一碰上真心关怀他的小龙女后就至死靡他。孙悟空也是这样的一个人物。因为担心“暗地里有阎王老子管着”(第一回),便立志去学习长生不老之术。在灵台方寸山拜得菩提祖师为师后,就不惧任何困难坚持学习长生不老之术。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由于孙悟空是个孤儿,不曾有过父亲,菩提祖师也就算得是孙悟空的父亲了。菩提祖师不仅教给孙悟空一身的本事,还教他一些世间的道理,更重要的是,他还给孙悟空起了姓和名——这一职责一般是由父亲担任的。在菩提祖师那里,孙悟空既获得了修炼长生不老术的方法,又获得了从来所没有过的关怀,找到了从没有体会过的父爱。后来,孙悟空由于在师兄弟面前显示本事而被这位“父亲”赶下了山。回到花果山后,又由于大闹天宫被如来压到了五行山下。

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世界里的菩萨。按照通俗说法,佛教中菩萨虽然变相多以“非男非女”为特征,但也多是“善男子”出身的。但小说《西游记》中的观世音菩萨却是以女性形象出现的。历史上,在魏晋时期,观世音菩萨都是男性的。如刘宋时期昙无谶译的《悲华经》所说:“王有千子,第一太子名不眴,既观世音菩萨。”[5](P22)唐代以后,观世音菩萨逐渐女性化。后来连佛经《小乘经》也说:“妙庄王三女,长文殊,次普贤,次观音。”[5](P23)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四十《庄岳委谈》上记载:“今观观世音像,率作妇人,故人间显迹梦兆,无复男子相者,俗遂真以观世音为妇人。”[6](P538)这种观念自然会反映到文学作品中。在《牡丹亭》中柳梦梅初见杜丽娘画像时就以为是“一幅观音喜相”,还说要“捧到书馆,顶礼供养”[7](P150),可见当时观世音作为女性已经深入人心。在小说《西游记》中,观世音菩萨的言行举止无不透露出美丽、温柔、慈祥的女性气息。在“三藏有灾沉水宅,观音救难现鱼篮”一回中,观世音更是以“懒散怕梳妆,容颜多绰约。散挽一窝丝未曾戴璎珞。不挂素蓝袍,贴身小袄缚。漫腰束锦裙,赤了一双脚。护肩绣带无,精光两臂膊”(第四十九回)的惊艳形象出现。而孙悟空也曾笑骂观世音“语言不的,该他一世无夫”(第三十五回)。这些都说明,在小说《西游记》中,观世音确实是以女性形象出现的。

在小说《西游记》中,观世音是孤独的。她没有丈夫,也不能如王母娘娘一般有七个女儿,也不像毗蓝婆菩萨一样有昴日星官这样一个儿子,她身边只有一群顶礼膜拜者。观世音也是无聊的,她身边养着金鱼与鹦鹉。她曾讲了一个自己的故事:“当年太上老君与我赌胜:他把我的杨柳枝拔了去,放在炼丹炉里,炙得焦干,送来还我。我拿了插在瓶中,一昼夜,复得青枝绿叶,与旧相同。”(第二十六回)这本意虽然是说她的“甘露水”医仙树灵苗如何灵验,但另一方面,观世音菩萨与太上老君玩这种赌,说明她也确实够无聊了。又如“四圣试禅心”一回中,观世音菩萨与其他三位仙佛居然化做“真真、爱爱、怜怜”一家子,跟猪八戒玩什么撞天婚,确也是足够无聊的举动。这些小事,其实由其他人做就可以了。这样寂寞且无聊的一个菩萨,假如有一个聪明机灵的人作儿子来消乏解闷,那会是一件很舒心的事情,而孙悟空正符合这个条件。

二、在观世音以前,从来没有一位女性能以母亲姿态关怀过孙悟空。那些凡尘女子自然不可能关怀他——他那副模样早就把她吓坏了。而那些已经成为仙佛的女性,要么惧怕孙悟空,要么鄙视孙悟空,要么关心而没有能够表现出来,而观世音菩萨是第一个以母亲姿态关怀他的女性。当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不能展挣的孙悟空终于遇上一个以母亲姿态关心自己的女性时,他是一个怎样的反映呢?且看《西游记》中关于这一段的记述:

……菩萨道:“姓孙的,你认得我么?”大圣睁开火眼金睛,点着头儿高叫道:“我怎么不认得你。你好的是南海普陀落伽山救苦救难大慈大悲南无观世音菩萨。承看顾!承看顾!我在此度日如年,更无一个相知的来看我一看。你从哪里来也?”菩萨道:“我奉佛旨,上东土寻取经人去,从此经过,特留残步看你。”大圣道:“如来哄了我,把我压在此山,五百年了,不能展挣万望菩萨方便一二,救我老孙一救。(第八回)

菩萨最初还是有些声色俱厉地喝问:“性孙的!”但不愧为救苦救难大慈大悲的观世音,在孙悟空述说自己“度日如年,更无一个相知的来看我一看时”,观世音就改了辞色,温和而亲切地说“特留残步看你”。如此,孙悟空如何能不感动呢?在这位以长者身份关怀自己的人面前,孙悟空的心理防线彻底瓦解,他抛却了其日的高傲张狂,显出了自己脆弱的一面,忙“恳求”观世音菩萨救他脱苦难。试问,孙悟空一生求过谁来?对土地山神之类的小角色,孙悟空素来都是呼来唤去的,连礼貌也说不上,更别说求了。对其他一些品阶高的仙佛,孙悟空至多用个“请”字,也不去求他们。甚至对玉帝如来也总满是揶揄。遍观小说《西游记》一书,孙悟空只真心求过三个人:菩提祖师、唐僧以及观世音。三人之中,菩提祖师在孙悟空心中是有父亲一般的地位的。在被菩提祖师驱逐后,唐僧接替了菩提祖师在孙悟空心中的父亲地位,因为唐僧直接救出了孙悟空,给了孙悟空新生,也成为了孙悟空的师父。孙悟空求他们两是无可厚非的。观世音呢?观世音能与代表父亲的人并立,自然应该是在孙悟空心中有母亲一般的地位的。况且,观世音的救苦救难大慈大悲本来就适合母亲这个位置,要不然,为什么民间人们称观世音为“观音娘娘”呢?

孙悟空将观世音菩萨看成是心中的母亲,还体现在孙悟空对观世音菩萨的亲近与依赖之情上。任何孩子对自己的母亲都会有一种亲近与依赖之情,孙悟空也一样。在《西游记》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有困难,找观音。孙悟空在保护唐僧取经的路上只要遇上不容易解决的困难,便想到要去找观世音。于是,小说中便反复出现孙悟空驾起筋斗云飞到南海普陀落伽山紫竹林寻观世音菩萨的情景,而此时观世音也总是有求必应,从来没有推辞过。如“观世音收伏熊罴怪”、“观世音救难现鱼篮”、“观世音甘泉活树”等章节,要么是妖怪阻路难伏,要么是孙悟空自己闯祸,观世音均是亲身来救,化解灾难。将孙悟空对观世音的亲近依赖之情表现得最明显也最浓烈的要属“真行者落伽山诉苦”一节了。那一回,孙悟空因为纵意行凶,第二次被唐僧赶走了。被赶的孙悟空哪儿也不去,就带着满腔的怨气与委屈直奔紫竹林,还将冒冒失失开玩笑的红孩儿(已做善财了)骂了一顿。但当他一望见观世音,便情形大变。且看第五十七回的记载:

行者望见菩萨,倒身下拜,止不住泪如泉涌,放声大哭。菩萨教木叉与善财扶起道:“悟空,你有甚伤感之事,明明说来。莫哭,莫哭。我与你救苦消灾也。”行者垂泪再拜道:“当年弟子为人,曾受哪个气来?自蒙菩萨解脱天灾,秉教沙门,保护唐僧西天拜佛求经,我弟子舍身拼命,解救他的魔障,就如老虎口里夺骨,蛟龙身上揭生鳞。只指归真正果,洗业除邪,怎知那长老背义忘恩,直迷了一片善缘,更不察皂白之苦。”

咱瞧瞧这里孙悟空那动静,“望见菩萨,倒身下拜,止不住泪如泉涌,放声大哭。”十足像一个在外受了委屈而跑到母亲处哭诉的孩子。而观世音在这里的表现也极似母亲之温柔慈祥,从她那句“悟空,你有甚伤感之事,明明说来。莫哭,莫哭。我与你救苦消灾也”的话中便能体会出其对悟空慈母般的关爱。父亲、朋友之流的口气绝不会是这样。

另外,还有一个情节,也能很好的表现出孙悟空与观世音之间的这种感情。在“蛇盘山诸神暗佑,鹰愁涧意马收缰”一回中,有这么一段描写:

行者扯住菩萨不放道:“我不去了,我不去了!西方路这等崎岖,保这个凡僧,几时得到?似这等多磨多折,老孙性命也难全,如何成得甚么功果!我不去了,我不去了!”菩萨道:“你当年未成人道,且肯尽心修悟;今日脱了天灾,怎么倒生懒惰?我门中以寂灭为真,须是要信心正果;假若到了那伤身苦磨之处,我许你叫天天应,叫地地灵。十分再到那难脱之际,我也亲来救你。你过来,我再赐你一般本事。”(第十五回)

细品孙悟空之言,便知他只是虚夸,特别是那几句明显是装腔作势的“我不去了,我不去了!”。试想一下,师也拜了,金箍儿也戴上了,他不去怎么行?由不得他不去。至于他说的那些畏苦怕难的话,那也只是说一说而已。试想一下,孙悟空是谁呀?在菩提祖师座下修炼过的当年大闹天宫的主儿,岂是畏苦怕难、贪生怕死之辈?孙悟空此举只是为了在观世音面前撒撒娇,意欲多叼扰观世音一会儿而已。这种情形,让我们想起一幕情景:一个已经背上书包准备去上学的小孩儿,走到门口时忽然坐倒,叫嚷着说自己不去上学了。母亲便走过来,先是安慰劝戒,然后又许诺晚上给做什么好吃的或者下星期给买什么玩具;最后又塞上几毛钱给小孩儿买零嘴儿。于是,小孩儿高高兴兴地上学去了。悟空此举与该小孩儿的行为也颇有异曲同工之妙。而观世音则更像里面的母亲,又是安慰劝戒,又许诺“叫天天应,叫地地灵”甚至“亲来救你”,还要赐给三根救命毫毛。

向来无父无母、缺乏母爱的孙悟空,在他人生奋斗的道路上,在观世音的身上找到了母性的关怀,并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对母亲该有的尊敬、亲近、依赖之情投在了观世音的身上,而观世音也有意无意地接受了这一角色。孙悟空与观世音是精神上的母子关系。

三、在上面的章节中,我试图尽力说明观世音与孙悟空之间的那种精神上的母子关系。假如这种关系如我所说明的那样确实存在的话,就有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中的俄狄浦斯情结。弗洛伊德认为,每一个男孩都有一种爱母恨父甚至是弑父娶母的感情。孙悟空的身上是否也有这样一种感情呢?

前面已经提到,孙悟空的第一个师父菩提祖师是孙悟空精神上的父亲;被菩提祖师赶走后,唐僧接替了菩提祖师在孙悟空心中的地位。孙悟空与“父亲”的相处似乎总不很融洽。孙悟空怀着满腔的热情去寻师,可是最后却被菩提祖师无情的赶走,并且规定以后永绝对不能向别人提起自己的名字。这事在孙悟空的心里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创伤性记忆,要不然孙悟空不会在那以后的日子里对自己的这个师父绝口不提,甚至想也没有想过。这个记忆影响着孙悟空的俄狄浦斯情结。也许,正因为孙悟空曾被“父亲”抛弃,他才更愿意倒向“母亲”的一边。这也影响了日后他与唐僧、观世音二者的关系。

唐僧替代了菩提祖师在孙悟空心中的父亲地位,这我在前面已经提到。原因不仅仅是他是孙悟空师父,他直接救了孙悟空,给了孙悟空新生;也不会仅仅是因为唐僧掌握着金箍儿的咒语,并经常念着咒语惩罚管教孙悟空;而是因为唐僧并不是孙悟空的选择而是“母亲”观世音的选择。《西游记》中唐僧之所以成为孙悟空的师父是因为孙悟空答应了观世音让她选的取经人救他并成为他的师父。这个师父是观世音选的,并不是悟空选的,他没有选择的权力。当他想背叛这种强加在他头上的师徒关系时,无奈却已经被戴上了金箍儿——他连背叛的权力都没有了。按迷信说法,人死后灵魂不死,经过一定的劫数,还可以再投胎做人。投胎做人的时候是灵魂钻进一个孕妇的肚子里,等婴儿生出来后,你就投胎重新做人。这样,你有可能选择自己的母亲,却每办法选择父亲。父亲是由母亲选的。孙悟空的这个“父亲”也不是孙悟空选的,而是“母亲”观世音选的。这是一种怎样的无奈呀,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孙悟空与唐僧的不和。唐僧迂腐、愚蠢而又固执,轻信猪八戒的谗言却不相信孙悟空的法眼;孙悟空精明而又神通广大,自信而有决断力,两人之间的冲突几乎贯穿全书。唐僧两次驱逐孙悟空便是冲突升级的结果。二者之间的这种矛盾冲突最明显的便在“神狂诛草寇,道昧放心猿”一回中。在这一回,唐僧将他的坏发挥到极致。在被强盗捉住索要财物时,他竟然嫁祸给自己徒弟,跟强盗如此说:“二位大王,且莫动手。我有个小徒弟,在后面就到。他身上有几两银子,把与你罢。”唐僧明知道自己徒弟打死寇贼是有前科的(在第十四回也曾打杀六贼),还让那伙强盗往枪口上撞,不是让他们送死吗?就算唐僧此举为了自保可以原谅,但在意料之中孙悟空打死那几个强盗后,也不该把责任完全推给孙悟空。在祷告时,竟然念叨什么“你到森罗殿下兴词,倒树寻根,他姓孙,我姓陈,各居异姓。冤有头,债有主,切莫告我取经人。”如此脓包的师父,孙悟空虽然心中愤怒却不得不屈从于他,可知孙悟空在这一路上过得有多郁闷了。我们心中了解孙悟空心中积蓄已久的不满、愤怒与怨恨,也就不难理解孙悟空在“花果山群妖聚义”中打死许多猎户后为何要大呼“造化”了。孙悟空此举打死许多盗贼也是平日里压抑在心中的不满情绪的发泄。但唐僧到底还是孙悟空心中的父亲,是孙悟空憎恨而又不得不妥协的对象,因此虽然两人冲突不断,但当唐僧被妖怪抓去之后,孙悟空还是得想法设法去救他。

与此相反,孙悟空与“母亲”观世音在一起的时候却相处得异常融洽。在“观世音收伏熊罴怪”一回,孙悟空在观世音面前又是耍贫嘴,又是出计谋,又是变仙丹伏在观世音手上。而观世音对孙悟空的行为则是笑眼观之,笑语解之,笑意从之,顺着孙悟空的意思变作“菩萨妖精”,一起去哄那熊罴怪。从中可以看出二人相处之融洽,配合之默契。这些说明,在“父亲”唐僧与“母亲”观世音之间,孙悟空确实有“对父母爱一方(观世音)恨一方(唐僧)”[8](P260)的倾向了。

有人会提出疑问,说孙悟空不会爱上别人的,因为他没有性意识。这其实在看书的仔细的缘故。中国历来就有猿猴“性淫”的说法。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中有这么一句话:“猿猴好人间女色,窃妇以逃,此吾国古来流传俗说,屡见稗史者也。”[9](P546)在杨景贤的杂剧《西游记》中,孙行者就曾抢得金鼎国女子为夫人,并在王母处“天宫内盗得仙衣、仙帽、仙桃、仙酒,夫人快活受用”[10](P72)在小说《西游记》中,虽然很少有孙悟空干这种事的记载,但也不能说没有。在“大圣殷勤拜南海”一回中,观世音对孙悟空如是说:

“悟空,我这瓶中的甘露水浆,比那龙王的私雨不同,能灭那妖精的三昧火。待要与你拿了去,你却拿不动;待要着善财龙女与你同去,你却又不是好心,专一只会骗人。你见我这龙女貌美,净瓶又是个宝物,你若骗了去,却那有工夫又来寻你?你须是留些甚么东西作当。”

说怕孙悟空偷宝贝,自然在理,因为孙悟空确实经常偷别人的宝贝,但为什么又搭上龙女呢?这就应该是讥笑孙悟空曾经有骗走貌美女子的恶习。况且孙悟空自己也答道:“自己自秉沙门,一向不干那样事了。”如果孙悟空说这句话指的是一向不干骗宝贝之事,那明显是撒谎,孙悟空不会在观音面前撒谎的。这句话应该是指孙悟空自秉沙门后,就不再干那骗貌美女子之事。这也说明,孙悟空以前是做过这种事的。都会做这种事,难道能说没有性意识?

弗洛伊德在分析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时,曾经指出“哈姆雷特与奥菲莉亚对话时所表现的对的厌恶”[8](P265),在《西游记》孙悟空也表现出了对观世音以外所有女性,包括女人、女妖、女仙和女佛等的冷淡,惟独对观世音倍感亲近。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是爽快的、率性的,极少有忸怩的时候,但在“大圣殷勤拜南海”一节中,却有这么一段:

菩萨道:“悟空,过海。”行者躬身道:“请菩萨先行。”菩萨道:“你先过去。”行者磕头道:“弟子不敢在菩萨面前施展。若驾筋斗云啊,掀露身体,恐菩萨怪我不敬。”(第四十二回)

孙悟空平日里经常驾筋斗云飞来飞去,被人看见的时候还会少吗?不怕别人,却偏偏怕在菩萨面前掀露身体,而且还表现得这么忸怩,这是很奇怪的。

俄狄浦斯情结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便会产生“弑父娶母”的欲望。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是否也有这种欲望呢?答曰:有的。《西游记》中孙悟空虽然没有真正的“弑父娶母”,却也做了类似的事情,从中也反映出了孙悟空心中弑父娶母的欲望。在《西游记》“真行者落伽山诉苦,假猴王水帘洞誊文”一回中,假猴王“轮铁棒,丢了磁杯,望长老脊背上砑了一下”将唐僧打昏,又抢了包袱,扬长而去。等到沙僧去花果山寻他时,他又说要“熟读了牒文,我自己上西天拜佛求经”。假猴王六耳猕猴无论是外形、声音还是动作、本事,都与孙悟空一模一样。傅修延先生曾经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六耳猕猴是孙悟空心中的一念之恶,他身上聚集了孙悟空可能具有的全部私心杂念”[11]这话很有道理。六耳猕猴就是孙悟空心中私心杂念的化身,他所做的事,正是孙悟空想做而不敢做的事。一般的妖怪决不会打唐僧,而是将唐僧活捉了去,是要拿来吃的。六耳猕猴却并没有如此,他只是泄愤似的在唐僧脊背上砑了一下就走了。六耳猕猴的话恰恰正是孙悟空潜意识的声音:“我今熟读了牒文,我自己上西天拜佛求经,送上东土……”是的,孙悟空想打死唐僧并取代唐僧,这正是孙悟空心中强烈的“弑父”欲望的体现。而此时,真行者又何在?真行者并没有真的去“娶母”,那是不允许的,也是不可能的,而只是跑到普陀落伽山紫竹林找观世音去了。孙悟空虽然没敢娶观世音,却也得以在观世音面前哭诉自己多年来的苦楚,既得到了观世音的许多软语安慰,又得以“侍立于宝莲台下”,也算是采取一种变相的方式满足了自己的欲望了。孙悟空虽然没有将唐僧打死,但他欲望的化身却将唐僧打昏了;他虽然没有娶观世音,却也通过诉苦变相满足了自己的欲望,达到了一种平衡。这正与“弑父娶母”的俄狄浦斯情结的一种体现。后来,孙悟空积极地与六耳猕猴争吵斗争,并最后杀死了六耳猕猴,可以看作是对自己俄狄浦斯情结的一种清醒而强力的否定。之后的孙悟空明显的沉稳多了,从他以后那么多回的表现就可以知道。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已经清楚,在孙悟空心中,除了将观世音看作是母亲外,还将她看成是自己的恋人。不过在小说中,我们却看不出观世音对此有什么特别的反映:这也属正常,因为观世音毕竟还是菩萨。因此孙悟空的热情在这里也只能算作是单相思了。

四、弗洛伊德在《释梦》中说:“我们所有人的命运,也许都是把最初的性冲动指向自己的母亲,而把最初的仇恨和原始的杀戮欲望针对自己的父亲”[8](P262)这就是是俄狄浦斯情结,一种很隐秘的欲望。这种欲望在大多数的时候都是清醒的意识所压抑着的,很难有释放的时候,而只能在做梦的时候通过梦境释放出来。作品是经过改装后的梦,在作品中,必定留有许多梦的踪迹,所以在文学作品中偶尔能窥见这种欲望。弗洛伊德便在他的《释梦》解释的《俄狄浦斯王》与《哈姆雷特》这两部作品。在我们古代流传的“孝”的故事中,大多数的男子孝的都是自己的老母,而大多数的女子孝的都是自己的父亲,也许正是俄狄浦斯情结经过反复改装后的一种闪现吧。而对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女性观世音的信仰本身就“从心理深处维系着世人的‘恋母情结’”[12]

父亲节感悟篇6

一、学习传统文化,为学生道德成长奠基

为让传统文化深入学生的心灵,扎根学生的成长,利用每天晨读时间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学生在学习《弟子规》、《三字经》等的过程中,每天只学习四至八句,教师结合学生实际进行讲解,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弟子规》、《三字经》语句简短,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易于理解、背诵、记忆。在记忆、背诵中掌握道德知识和道德要求,为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奠定基础。

二、感悟传统文化,形成良好道德品质

以班会为主阵地,让学生深刻感悟传统文化。每周召开一次班会,每次班会根据近期所学的传统文化内容确定班会主题。班会前精心收集、准备大量资料,使班会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因此,班会深受学生喜爱,学生喜闻乐开,特别是在班会中观看道德教育视频,视频里生动感人的案例学生过目不忘,触及心灵。如,组织学生观看靳雅佳主讲的《莫善于乐》道德教育视频,靳雅佳生动精彩的演讲,感人的事例,深深触动了学生的心灵,许多学生痛哭流涕。在班会中,同学们通过交流、感悟、表演等多种方式,深刻理解,感悟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而内化行为,生活中践行所学,逐步形成了良好道德品质。学生学会了孝敬父母,增进了亲子之情。许多家长来校感谢,有的说自己的孩子变得懂事了,不再和家长逆反了;有的深有感触地说:“没想到自己整天苦口婆心却不如孩子在校看一次视频片”;有的说孩子学习的事再也不用操心和唠叨了。

三、夯实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学生道德素质

为使传统文化扎根于学生心灵,学校举行传统文化道德知识竞赛,评选道德小模范等活动。同时还开展系列道德实践活动,如“孝亲敬长力行活动”、“关爱同学和他人力行活动”、“诚实守信力行活动”等。每次活动中同学们认真践行传统文化的要求,在践行过程中再次学习,再受教育,道德素质不断提升。此外,还利用雷锋纪念日、三八节、清明节、五一劳动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国庆节等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在母亲节“谁言寸草心感恩母亲”主题活动中,学校要求每位同学为母亲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情。有的同学给母亲写的感恩诗情真意切;有的同学送给母亲的问候和祝福感动得父母流泪;有的给母亲洗脚;有的送上份小礼物等。同学们通过道德实践活动,深刻体验了良好品德的重要价值。

四、积习成性,让传统文化内化为学生道德自觉

以传统文化规范学生的行为,让学生养成践行传统文化的习惯,使传统文化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自觉。学校每天、每周、每月对学生都有具体详实的要求,并征得家长支持,和家长形成合力,携手引导、监督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要求学生每天必须做到“入则孝”,在家认真听父母教育,态度要恭敬,和父母说话、做事要礼貌,不允许和父母发脾气、顶撞等,有事必须和父母商量,外出告知父母,每天必须做一件孝敬父母的事等,关心体贴父母。学生记录自己每天孝敬父母的日记,家长也做记录。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以来,许多令家长头痛棘手的孩子教育问题,如孩子沉迷网吧、玩游戏、打架、早恋、不学习和家长逆反对抗等诸多家庭教育难题迎刃而解,许多同学在传统文化教育下改变了不良行为和习惯,家长不再苦恼。因为传统文化教育植根于学生心灵,发自学生内心深处的改变远远胜于家长的管束、说教。传统文化教育已深入学生和家长的心灵,家长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深刻变化,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形成了道德教育网络,覆盖学生的全部生活。

总之,通过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掌握了道德知识,学会了做事,学会了做人,在浓浓的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中,道德素质得以提升,学习成绩得以提高,德学并进,品学兼优。

父亲节感悟篇7

一、初读课文,激发需求

学生畅所欲言自己从文中读懂的内容之后,教师让学生自由说说:你还想了解些什么?

生1:第三自然段中,父亲为什么不叫醒“我”,反而让“我”睡到那么迟?

生2:父亲从不许“我”乘车上学,为什么这次让“我”乘车去了呢?

生3:父亲为什么之前对“我”如此之严,而后来又这么宠爱“我”呢?

生4:作者为什么连用三个“很严”呢?

二、聚焦阅读,感悟形象

师:看来同学们对“父亲”这个形象有强烈兴趣,那我们再读读课文,看看从课文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等会儿联系具体的语句、段落来交流。(生默读课文,思考)

生1:我不是很喜欢文中的父亲。因为他对孩子太凶了,特别是课文中第十一、十二自然段,使我想起以前我爸爸打我的情形,心里就很不舒服。

(教师表示理解,并肯定他善于抓住重点段,同时能够联系自己的实际来谈,接着请另一位同学发言。)

生2:我觉得这一段中的动词用得特别好,尤其是那个“抄”字,体现了爸爸气急败坏时,随便抓起东西打“我”的真实情景。

(教师肯定抓住重点词是品味、想象人物内心的好方法;对学生感受到的文章的“真实”进行引导,提升对生动描写的认识,体会关键词的表情达意作用。鼓励继续发言。)

生3:父亲是很严,但“严师出高徒”,父亲是为“我”好才这样严的。你看最后一段写道:“从那以后,每天早晨我都是站在学校门口,等待着校工开大铁栅门的一个学生”,这就是父亲的“严”产生的力量。

生4:我有不同看法。我觉得更是父亲之后送来的包袱使“我”产生愧悔,所以才改正了错误。

(教师及时引导学生继续讨论,在“严”和“疼”之间体味深沉而浓烈的父爱。)

三、反复细读,领悟精彩

师:通过学习,你们已经成了林海音的知音。下面请你以林海音好友的身份,和林海音聊聊:在描写父亲的形象上,什么方面写得最精彩?请反复诵读课文,互相启发启发。

生1:通过阅读全文,我们不难发现,课文对父亲动作的描写是最精彩的。我请大家阅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到第十八自然段,这当中有父亲生气时的“拖、抄、抡”和送包袱时的“拿、递、看着”两组动词,表现了不同的情感,把父亲的形象写得很真实。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两组动词动、静态的不同,朗读课文,感受风雨声中愤怒父亲的行动和雨后教室外无声的充满慈爱的动作,感悟动词表情达意的作用。)

生2:我认为最精彩的要算对父亲的语言描写了。我觉得“怎么不起来?快起!快起!”“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起!”中满是父亲不容抗拒的语气,“快起!快起!”“起!”这几个句子最生动。

(教师引导学生寻找这些句子的特点,发现这里所有的句子都没有主语,引导学生认识非主谓句及其特点;进而通过比较主谓句(给这些句子加上主语“你”)和非主谓句的不同,了解其在表达情感上的特殊功能;最后分角色朗读这一片段,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生3:本文的精彩处处可见。我觉得不管是刚才大家找到的动词,或者是父亲的语言,都很明显地说明了这一点;但我发现,作者对天气的描写,也是在衬托父亲的这种“严”。

(教师启发全班学生到文中找出描写天气的句子,读懂父亲的“严”,体会这样写的妙处。)

四、激发新需,拓展阅读

师:大家已经读懂了父亲,那么对“我”,对其他人物,或者对这篇课文的其他方面还有什么想了解的吗?

学生纷纷提出自己准备进一步探究的内容,如:作者的童年究竟是怎样的?文中的“我”后来怎样了?这篇文章的结尾会不会太平淡,怎么写到送花给韩老师?……在学生提出一个又一个精彩的问题之后,教师鼓励学生把视线投向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投向同题材的相关文学作品,努力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话题、问题的相关内容、答案。

【教学心得】

初步阅读提取简单信息之后产生的疑惑,很“真”,它发自学生内心深处,很“活”,既有指向内容陈述层面的,也有指向语言表达层面的。这种需求源于学生个体最内在的渴望,是阅读行为的原动力,也是最强的动力。其丰富性和真切性为阅读活动的展开打好了底色,使课堂焕发出了生命自主向上的光彩。在学生傾诉完各自的阅读困惑后,根据大多数同学的意见,我引导学生将阅读关注点逐步聚焦在“父亲”这个人物形象上。留出充裕的阅读时间,让学生自己到文本的世界中去探索,去寻找自己想要的答案。之后,创设自由汇报的平台,让学生们展示、交流和印证自己的阅读成果。在这个环节中,我们看到学生智慧的火花四处进射。我的任务是适时捕捉学生发言中的亮点,顺学施教,从关键词的品读,到重点段落的感悟,直面人物的特点,将“教”语文的任务巧妙地“嵌”入满足学生阅读需求的过程之中。接着,我又安排了学生与作家虚拟对话的环节,着力引导学生指向语言形式的阅读及学习,使学生的阅读需求更上一层楼,引导学生从感性发现上升到理性思考,实现了从“得意”到“得言”的美丽转身。

最后,我引导学生把思维的触角延伸到其他人物上,延伸到文本以外,使之产生新的阅读需求,以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发展。

父亲节感悟篇8

虽然今日一般人对于父亲节的庆祝活动,不像对母亲节一般的重视与热闹,但是我们对于父母的关爱却是一致的,当母亲含辛茹苦地照顾我们时,父亲也在努力地扮演着他的温柔角色;或许当我们努力思考着该为父亲买什么样的礼物过父亲节之时,不妨反省一下,我们是否爱我们的父亲,像他曾为我们无私地付出一生呢?

借这次作文的机会,我想向我的爸爸表达我对他的爱。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爸爸总是早出晚归,很少见到他,但是我还是能感觉到他对我的爱。。记得有一次,我想要买一本书,我和同学找了好久都没找到。后来我跟爸爸说了这件事,爸爸便抽出星期天的时间,带我去书店找书,几经周折,2小时后,我终于找到我要的那本书了,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同时我也感觉到了爸爸对我默默的爱。

爸爸的手机套很旧了,我准备给爸爸新买一个。我存了好久的钱,到了父亲节这一天,我存了10元钱,我拿了爸爸的旧手机套到手机店买相同大小手机套。逛了一会儿,我看中了一个带花纹的,想买下来,但是一看价格,要15元。我向卖手机套的销售员讨价还价:“这个手机套怎么这么贵啊!便宜点吧!”“那就算你13元好了。”销售员说道。我又说:“能不能再便宜点?我只有10元钱?”销售员说:“不行,你一个小孩买什么手机套,难道你已经有手机了吗?”我说:“才不是呢!今天是父亲节,我想帮爸爸买一个新的手机套。”销售员恍然大悟:“是我错怪你了,那就算你10元好了。”我高高兴兴的买走了手机套。回到家,我看到爸爸在找什么东西,我问爸爸:“你找什么呀?”爸爸说:“你有没有看到我的手机套,我突然找不到了。”我说:“没有啊!你既然在找手机套,拿手机就借我玩吧!”爸爸同意了。我偷偷的把手机套装好,对爸爸说:“爸爸,你的手机套在这呢,我给你装好了。”爸爸一看觉得有点奇怪,过了一会儿,爸爸恍然大悟,刮了刮我的鼻子,微笑着说:“原来今天是父亲节,真是个好儿子。”我听了别提多高兴了。

上一篇:开学第一课感悟范文 下一篇:个人读书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