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23 10:58:06

新课程改革论文

新课程改革论文篇1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8-155-02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种多层次、多功能、综合运用各种感官的活动,是教与学双向作用的复杂而又细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教师应该考虑也必须解决好的问题。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语文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配合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是这个过程的出发点。因此,组织课堂教学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决定着学生的兴趣浓淡、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高低。假如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垄断课堂,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洗耳恭听;教师问,学生答,课堂气氛只会越来越沉闷,教师越教越吃力,学生越学越没劲,最终,学习兴趣被湮没,学习动机被窒息。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要研究学生,要了解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心理和需要。组织教学要从实际出发,按照语文教学的原则,精讲语言基础知识,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给学生创造各种语言环境,提供各种运用语言的机会,让学生充分接触语言,运用语言,力争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显示才能、发挥才智的语言氛围,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语言过程中的主动状态、主动观察、主动思维、主动回答,使教学过程本身成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过程。此外,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教学使全班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得;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冒尖,尽可能不让学生掉队。

二、灵活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形成最佳课堂气氛的重要保证。教学方法的恰当选择与发挥,是教师创造性与教育艺术性表现的主要形式。一个教师在挑选各种具体情况下的最佳教法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从而产生真正迁移,同时也要善于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复习旧知识,使新旧知识相互渗透,形成整体。另外,还要利用直观教具或网络多媒体手段,来辅助教学,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运用,强化对所学材料的感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强化记忆,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科学地利用评价手段

语文课堂教学中,评价起着不可低估的调节作用。教师通过评价,能把对学生及其行为的认识和教师的情感倾向,自觉或不自觉地传导给学生。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正面评价,那么他的内在价值就得到了外界的承认,学习成就的需要也就得到了满足,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会感到一种自我实现的快慰,随之而来的学习语言的积极性渐渐提高,同时唤起更高水平的需要。相反,如果学生得到的负面评价过多,就会产生消极影响。有些学生,特别是成绩较差的学生,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逆反心理,信心下降。因此,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对具体人提出具体要求。使学习好的学生感到语文课大有学头,学习差的学生觉得有信心学好。教师提问时,对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要提些稍加思考就能回答出的问题,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加强其自信心。对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提些稍难的问题,在表扬的同时要指出其不足,以防止产生骄傲情绪。学生回答问题即使错了,教师也不可指责,而应态度和蔼地指出或加以适当地提示,以免让学生难堪而破坏课堂气氛。教师要善于利用有效的评价方法,捕捉学生学习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使每个学生在既轻松愉快又热烈紧张的状态下,学习和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如我在上《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时,我们利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及视频,再现了当时父亲救人的画面。发生大地震后,一位普通而平凡的父亲冲向儿子的学校,当他看到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时,想起了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跟你在一起!”这使他坚定的站起来,动手清理废墟,寻找儿子。经过38小时后的清理、挖掘,终于救出了他的儿子与14名儿童。通过这一环节,引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我要学生动笔在文章空白处中写感受,发表自己的见解,把自主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学生,学生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甚至出现了抢答的现象。

课堂上学生对问题的分析、理解有时会超越教师的设想,这是教学相长的好机会。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从中汲取营养,用于再教学时启迪学生的思维。[5] 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鼓励学生对不同意见展开争论,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迸射出火花,从而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四、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形成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在课堂交往中,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方法、甚至对某一问题的看法,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评价,做出“信任”或“不信任”的判断,和“亲近”或“不亲近”的情感反应。甚至于把对教师的好恶迁移到教师所授课程上来。对教师没有好感,也就不想学他教的课。如果教师只对出类拔萃的学生感兴趣,表现出厚爱,而冷落了成绩差的学生,那么就会造成成绩偏好的学生自以为是,骄傲自满,成绩差的学生灰心丧气,感到自卑,慢慢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对学习失去信心,一旦学生与教师产生了对立情绪,教师的教学就显得无能为力了。教学中,教师应热爱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关心每个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要因为学生的成绩优劣、性别、出身等的不同而产生亲疏和偏向。提问题或组织课堂活动,机会要尽量均等,尤其要注意多给那些自卑感强的差生有表现的机会,以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上课时,教师要环视每个学生,不要只看好学生,而使其他学生感到冷落,或者只看差学生,让他们感到不自在而情绪紧张。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志向要求,记住每个学生的姓名,让每个学生觉得自己在教师心中有一席之地。如果每个学生经常感到教师对自己的爱、关心和尊重,便会被激发出健康的情感,变得生气勃勃,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新的课程改革在华夏大地的展开,让教育界为之一振,即而冷静思考:课堂究竟怎样变,才能成为好的课堂,才能成为教师与学生各尽其能的舞台。现代教育课程的领域已不只局限在课堂里的书本知识的学习,生活领域也属于课程的重要范畴。将生活活生生地引入课堂,让老师倾心面对学生,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课堂的人性化色彩。新课程标准在论述师生建构和谐课堂时说,教师要“蹲下身子与学生对话”。让学生看清老师的一容一貌,在亲切中感到学习的乐趣。在教学交往中需要师生沟通。而沟通常常要借助“对话”来实现。通常的“对话”强调的是双方的“敞开”与“接纳”,是一种在相互倾听、接受和共享中实现“视界融合”的精神互通。

五、结语

新的课堂、人性化的课堂、和谐的课堂当是在这种教师角色转换氛围中而建立。既让老师看到了希望也让学生获得了信心。一种和谐的人性化的课堂的建立,是教育发展有可能到可行最终到乐行。充满活力的课堂才是具有生命力的课堂,人性化课堂的建构,作用非同一般。

参考文献

[1] 张军芳. 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技能的策略[J].小学语文,2011 12.

[2] 宋柏琴. 对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几点思考[J].教育实施与研究,2005 7/8:15-16.

[3] 温欣荣等. 课程改革背景下问题的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05 8:11-17.

[4] 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3-47.

[5] 鲍同梅. 从课程实施的视角看教师课程自[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1:18-20.

[6] 杨明全. 革新的课程实践者──教师参与课程变革研究 [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 (16).

新课程改革论文篇2

[论文内容摘要]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民主化,在课程改革的组织推进、教学改革、课程标准、课程评价方面,都蕴含着丰富的民主思想,它必将有效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民主化进程。

当前,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表现出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趋向民主化。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民主思想,意味着教学过程中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将获得充分伸展,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将摆脱培育精英主义的窠臼和狭窄的升学取向,追求教育民主。

一、新课程改革的组织推进遵循了民主化原则

新课程改革从开始准备、酝酿,到设计、决策,再到正式启动与试验,始终坚持了民主参与的课程运行机制。

新课程改革启动之前,国家教育部就积极引进竞争机制,广泛吸纳全国重点大学、科研单位以及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的力量,进行多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研究,并在全国14所大学相继设立了“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在正式公布之前,也从多个层面广泛征求了各地、各方面人员的意见,如教育界、企业界、学术界、派和学校、家长、学生等,历经两年修订了27次,其形成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开放、民主的构建过程。新课程在实施推广中,也向社会各界敞开了大门,各试验区纷纷建立由行政人员、教育专家、校长、教师、社区代表、家长代表等多方人员组成的课改领导小组。

二、课程标准的重新建构渗透着民主意识

《走进新课程》一书明确指出:“新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学生在某一方面或领域应该具有的素质所提出的基本要求,是一个面向全体学生的标准。”这句话鲜明的指出新课程标准的着眼点是全体学生的发展,是一个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的最低限度的要求,而不是最高标准,这为每一位学生获得发展和成功提供了理论基础,充分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公正性和民主性。

新的课程标准注重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最终实现向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新的课程标准注重提高和发展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自身素质,强调每一位学生都将得到个性化发展,这样就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发展潜能的公平机会。

三、教学改革推进着新课程的民主化进程

1.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是本次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新课程大力倡导“主动、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学习和教育的主人,教师应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倡导“主动、合作、探究”式学习,是基于对学生个性和兴趣的尊重。课堂上,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活生生的具有生命的人,课堂呈现出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教互学的生机勃勃的学习场面,没有人会被教师无情打击,更没有人会受到“法庭”式的审判,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

2.教师角色行为的转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①新课程强调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要求教师从居高临下的权威走向平等,和学生一道去寻找真理,一起分享情感和幸福。新课程要求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

3.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很多学校“把规章细则化,标准化,而且配以量化评分和经济惩罚,简直把教师和学生当成管教的对象,学校领导变成了监工,依法治校变成了以罚治校”②,严重摧残着广大师生的精神。新课程要求学校构建新的管理制度,成立由教师、学生、家长、教育专家和社会知名人士参加的各种校务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以及学生代表大会,使广大教师和学生通过法定的形式和正常的渠道参与学校管理,加强学校的民主监督,让广大师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教育重新回归本质状态。四、课程评价的发展与改革蕴含着民主化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新课程的评价目标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③,甄别与选拔已不再是评价的唯一,它更加关注师生每个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

新的课程评价标准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关注个体多方面潜能的发现和发展,了解个体发展中的不同需求,促进每一个个体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不仅关注结果的终结性评价,还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进步与变化,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发展的动力,从而实现个体的价值,民主思想孕育其中。

注释:

①李建平:“教师教研不能无土栽培”,载《中国教育报》2001年10月10日。

②朱慕菊等:《走进新课程》第136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新课程改革论文篇3

关键词:消解;信仰危机;堕落;重构

一、课程领域中教育文化的消解

课程与文化的关系。传统的观点认为:课程是文化的传承工具,这一命题一直以来为很多专家学者所共识。文化创造了课程。文化与课程有着天然的血缘联系和逻辑关系,课程源于文化。离开了文化,课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外,课程又精炼、形成着文化。课程已成为文化发展、传承、媒介及创新的工具。课程论专家郝德永教授对此命题提出了质疑,从哲学的高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课程的文化锁定逻辑,机制及其课程作为文化传承工具的命题,不仅误读了文化,而且误化了文化,异化了教育。”他认为:“课程源于文化,决不仅仅意味着从现实的文化中选择某种凝固化的内容。更为重要的是从文化那里获得本质性,价值性存在的依据。”无论课程与文化是何种关系,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课程最终要源于文化,并且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他们之间有着密切的逻辑联系。文化的进步与发展必然会带来课程的变化,如果说课程是文化中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那么这种独特的文化形态也必将是社会文化中某些领域的独特显现。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也必然会带来单一课程文化的消解与重新构建。

中国的传统教育文化的主流是建立在自然经济和封建家法制度上并为之服务的一种“伦理政治型”文化。它讲求人伦关系,强调社会秩序,追求高度统一为基本特征。“否定个人,强调群体和整体,群体对个体具有绝对的压倒优势,群体是神圣的,至高无上的,个体是卑微的,微不足道。个体对群体无条件服从,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而促使这种文化范式绵延几千年的文化基脉便是社会政治的伦理主义。它使中国传统文化自成一体,并不断完善与巩固,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具有高度稳定性与控制性的道统教化式的社会政治伦理本位的文化体系。”近代受到西方多元文化的冲击,那种群体至上的伦理政治、文化体系正在慢慢的冰消瓦解。与我们的民族文化所不同的是,西方的各种文化文明都体现着“个人本位”的精神现象,崇尚那种具有独立和主体意识的“个人”。在东西方文化的矛盾冲突中,出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怀疑、批判甚至否定。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也在慢慢的消解,在新的文化价值观念尚未形成之际,使民族文化出现了徘徊、盲从、和不知所措。在这场冲突中,优秀的文化在经历了痛苦的文化价值观念的消解、沉淀、融合、重构,必会以一种新的姿态展现出来,其他各多元文化也会在这场文化的冲突中重新组合,消解、或淘汰。

二、教育文化中的信仰危机

(一)教师群体的信仰危机

教师群体的信仰危机,是传统文化与西方多元文化的矛盾冲突在教师群体中的一种表现。当前人民对教师的工作越来越不满意,作为民族文化中的一种独特的文化与文明的代表,某些教师的一些个别行为却证明了这个本该神圣的团体里充斥着那么多不和谐的甚至是不文明的现象。中小学的乱收费、乱办班、乱补课、向学生索要财物等。已成为教师这一光辉形象下一种追求金钱利益的难以掩盖的恶习。表面上看都是分数惹得祸。可实质则是某些教师在利用考试竞争趁火打劫,为本来就以不堪重负的学生们雪上加霜。教师群体中的某些人正是借助考试之机,在知识与金钱的交易中扮演着灵魂迷失,信仰缺失,文化奸商的嘴脸。

教师的工资待遇在全社会不是最高的,与过去相比,却在逐年的提高之中,但这种提高并没有起到激发教师对教育的忠诚,而是助长了某些人对金钱利益的贪欲,丧失了对教育的信仰,丧失了教师对学生最基本的博爱,最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些人竟也站在讲台上满嘴的仁义道德。说着连自己都不相信的真实谎言。这也是造成广大青少年信仰迷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教师本应该是德高为师,博学为范,行为示范。可在西方“个人本位主义”、“利益至上”、“物质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文化思潮的冲击下。“正在吞噬着人类的精神,使人类远离了精神家园,坠入了罪恶,贪婪的境地而不能自拔。人类对自然的亲情。对自身的精神提升,都在物质主义的追求中丧失殆尽。今天的人类,并没有在丰裕的物质生活条件下感受到幸福,相反,现代人有一种无助的孤独感。最终只能在对物质的占有与挥霍中以一种变态的心理来确认自己的存在价值来慰藉空虚的心灵。”教师也是在这种冲击中逐渐的蜕变,变得越来越没有信仰、没有了尊严、没有了品位。

(二)学生群体的信仰迷失

在这种多元文化的冲突中,最大的受害者群体当属学生群体。张春兴教授认为:“现在的青少年几乎都是在富裕的环境中长大的,他们中的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带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消极性格:其一是对人不感激:其二是对己不克制;其三是对事不尽力:其四是对物不珍惜。”在多元文化的冲突中,我们的民族文化正在慢慢的消解,在新文化还没有形成和成熟的文化转型时期,青少年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正是这种“无根文化”的品性。不知道“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在他们身上有各种社会文化打在他们身上的烙印,追求物质享乐。沉迷于虚幻的网络世界,缺乏责任感,缺乏进取心,盲目追求一些低俗、庸俗、恶俗、粗俗、媚俗的垃圾文化,表现出本不该属于他们这个年龄的一些成人化的心理状态,冷酷、仇恨、残忍、躁动、叛逆的心理特征,这是文化信仰迷失的显著特征。“报告指出,”十五“期间青少年犯罪总体数量呈上升趋势,未成年人犯罪增长迅猛,其中全国法院判决的青少年罪犯5年间增长12.6%,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增长情况更加突出,5年间上涨68%。由于发育年龄提前和频繁接受暴力文化影响等原因,近年来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危害社会的行为逐渐增多。”在高校。当代大学生的表现更是令人堪忧:“素质流氓化、Kiss公开化、消费白领化、上课梦游化、逃课普遍化、女生恐龙化、男生痴呆化、恋爱闪电化、补考专业化。”们的当今教育对这些缺乏民族文化信仰的莽撞少年表现出了从未有过的屈辱与不知所措,一些新生事物令我们防不胜防,无以应对。我们的道德教育在今天的学校中显得那么的苍白乏力,束手无策。表现在学生身上的这种文化信仰的迷失。却没有人愿意承担责任,教师在往家长身上推卸责任。社会在往教师身上推卸责任。不仅如此,有人还在利用各种垃圾文化在学生身上发不义之财。

(三)教育文化的堕落

教育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精髓与代表,更能够体现出民族文化的渊源与价值取向。当今,我们的教育也表现出从来未有过的繁荣与热闹。甚至在中国历史上也从未有过的受到如此重视。“不仅国家重视——教育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民众重视——教育以成为投资热点和消费热点。然而,表面的繁荣却难以掩盖其内在的浮躁。”如果我们对教育文化的这种繁荣做一个深入的透析,就不难发现:“被重视的只是教育的工具价值,被提高的只是教育的工真性作用,被看好的只是教育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及个人地位的彰显。除此之外,教育便没有了立足之地,没有了发言权,没有了立论依据。”于是,“教育虽繁荣但却平面化了,虽显赫但却世俗化了。”我们的教育文化也从来没有像具体这样迷失了自我、放逐了崇高、抛弃了品位、失掉了自尊,变得不再那么崇高与纯洁了,这里不再是净土。随着教育产业化的步伐的加大,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教育变得如此的奴颜婢膝,满身铜臭。教育文化的堕落,将会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灾难、危机与隐患,我们也将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的。它的学历主义,精英主义,贵族学校,恶性补习等现象,以及它的市场化,企业化、商品化的发展势头,已充分暴露出其有教无育及社会工具主义化的特征,其负面影响不仅仅在于固化,合理化社会时尚价值取向,更为重要的是它断送了“人怎样成其为人的手段与途径。”我们虽不能无视教育的社会政治、经济的价值工具属性,但更不能无视教育的育人功能,即无论教育的规模多么的庞大,场面多么的热闹与繁荣,都不要忘记了教育的本然旨趣,它的育人使命,而不是作为经济手段来提高经济增长率,这无异于饮鸩止渴。升学率、文凭、金钱一时间成为了学校,家庭。社会交互追逐的终极目标,对于人性、人格、道德、能力、创新的培养成为了一种实实在在的口号或装饰,虽有时喊的响,但却无任何实际意义。我们倡导改革、文化进步,但在这种社会文化转型时期教育文化的信仰迷失是我们不能容忍和接受的,因为它已经突破了教育文化品质的底线。对此郝德永教授做了最为精辟的总结:“教育”有了“钱却没有了尊严。”有了“地位却没有了灵魂。”三、新课程改革在多元文化的冲突中缓慢前进

教育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过今天这样的热闹与繁荣,也从来没有过像今天这样的问题重重,有人认为是我们的教育模式出了问题,特别是课程模式,一时间学美国,仿日本,赶英德……各种课程模式,教育新理念、新思想被移植进了我们的课堂。笔者并不否认这些课程研究方法其积极探索的有利一面。但把中国的教育问题完全寄希望于课程改革或某些西方的教育理论,不改变教育的经济价值工具的品性,其收效值得怀疑。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甚至挫折,但随着经济制度的改革所带来的文化意识形态的教育文化的转型期。必然要经历这么一段教育改革的初级阶段。它的真正意义是使民族教育在这种文化的冲突中沉淀优秀文化。积累先进经验,重新审视与构建自我的一个过程。新课程改革也正是在这种不断的批判、否定、矛盾与构建中缓慢发展的,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些“以人为本”、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科学发展观已深入人心,正在教师的教学中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同时,我们教育文化中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教育教学原则经受了各种考验,在新课程改革的思想体系中被赋予了更加科学的解释与新的内涵。改革本身就是文化进步发展的一个复杂的长期而系统的过程,课程改革的缓慢发展过程也一定会激发、促进教育改革与进步的,对于重新构建教育文化意义是巨大而深远的。

四、教育文化在多元文化冲突中的重新构建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所导致的民族文化心态的根本变革,社会经济转型导致的文化转型。面对发展极不平衡的区域性特征,与城市和乡村。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极大差距相适应的主导性文化与非主导性文化的冲突以及改革开放后多元文化并存导致的文化价值冲突,我国的课程改革面临复杂的文化生态环境和文化价值的选择。”在这种复杂文化环境中,需要我们作出最为科学的选择,创造一条真正适合中国教育能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中国的民族教育能够健康的发展。要求我们合理吸收那些能够为我所用的外来文化中的优秀文化成分,以本民族的教育文化为根基,走一条科学的发展之路。及时总结课程改革、教育改革中的历史经验教训,不断反思,找出教育发展的根本价值与规律,重塑教育的本真面目。

(一)降低学校教育的商品化价值属性。还教育的本来价值旨趣

因此“教育的解放是实现其对今日社会积极的、正面促进作用的前提条件。”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决定了教育似乎不可能走到社会发展的前面,但是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必然影响教育自身的不断调整其使命、价值、作用、旨趣、方向、逻辑:由处在受社会文化的控制而逐渐走向以内在的逻辑规律为依据的自我否定,自我批判,自我重塑与构建。当代教育决不该是社会消极经济文化制度下的产物。应该把教育从其提高内需、刺激消费的经济价值功能的体制下彻底解放出来,使其承担、行使更为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只有发挥教育的文化先锋,价值导向。科学推动的作用,社会的发展才会走向健康、文明、和谐、民主和可持续发展的正常轨道。

(二)重塑一支思想先进,教学技术过硬。积极进取,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

完善教师在职进修制度,不断提升理论与科学素养,使教师群体始终保持它该有的先进性、纯洁性。国际间的综合国力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其实质是教育的竞争,而教育的优劣又直接体现在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上。拥有一支什么样的教师队伍,就会拥有什么样的教育。所以教师的群体素质、文明程度、精神状态、发展状况是关系民族命运与生死存亡的大事。教育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独特形态与载体,教师又是教育文化的活生生的载体与承传者。这个群体应该体现出最先进的文化发展方向,也应该是积极的,文明的,有思想的,有信仰的。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职业,也就注定了他的群体发展与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与依据。

(三)构建并完善具有民族本土特色的教育科学文化

教育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是影响教育价值,教育发展最为根本的伦理依据,如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启发诱导等。这些都是在几千年的中国民族教育中积淀下来的宝贵的教育科学财富,应使它们得到继承和发扬。中国教育的发展,必然要立足于本国的教育现状。朱永新教授在《中国教育蓝皮书》(2004)中这样说道:“在教育改革的方向上,我们提倡与国际接轨,但相对忽视了本土的教育优势和教育特色。”对于西方理论在中国教育改革中的地位与作用,他指出:作为一个“后发外生型”的现代化国家,我们处在工业化与信息化、现代化与后现代化的夹缝之中,教育发展应当是在追赶和超越之间选择平衡。但我们大多数以模仿为主,以西方教育为标尺,教育改革和教育批判的话语表现出明显的“西方中心论”倾向。企图采取一种批判、“革命”、“中断”的模式短时间内革除所有教育弊端。却丢弃了自己既有的教育“个性”。相反,西方却在学习中国,而我们的所学,人家正在抛弃。一位美国教育专家说。“不要盲目的相信美国的教育制度,我们的教育制定某些方面并不令人满意……有的高中毕业生,阅读能力却只有小学三年级的水平……美国孩子从小崇尚个性,追求自由,没有“师道尊严”这一类观念,教师在课堂秩序上花的时间远远多于中国教师,班上的学生多一点,老师就力不从心。”想用不加改造的西方理论来取代中国民族教育文化无异于一种文化的侵略,教育上的邯郸学步的后果很可能会是一场灾难。没有吸收和继承就没有发展:没有继承的发展是一种迷失与背叛;没有吸收的继承又是一种固步自封。因此教育文化的建构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的一种兼容并包与去粗取精,是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传递与科学更新的过程。

(四)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生活化

新课程改革论文篇4

一、新课程空间自由度大与教师创造性实施能力小的矛盾,将成为制约新课程实验的一个瓶颈。

新课程的理念一经推出,广受教师认同。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力图摒弃陈旧的教学模式,努力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把握学生每一个发展的契机。令教师苦恼的是,在实际的课堂上又往往深受教案的束缚,常常有意或无意地围绕传递知识的框框转,不能按照新课程的理念发掘教材内外蕴涵的深层次的功能,就事论事。因此,教师如何在课程自由度比较大的空间,充分地展开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启蒙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这需要我们去研究解决。

二、新课程课时内容安排的灵活性与传统课时时间固定性的矛盾,已开始困扰教师的具体实践。

在新课程实验的具体实践中,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有时课上到最兴奋的时候,师生互动热烈,学生生动活泼、情绪高涨,下课铃却响了,课无法结束,但又不得不结束,很“痛苦”;而有的课,不到20分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很好地达到了教学目的,可又没到下课时间。这种课时内容安排的灵活性与传统课时时间固定性的矛盾经常出现。这除了编写教材时须考虑课时与内容安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外,也对现行的学校教学管理提出了挑战:学校可否实行长短课时结合?因此,学校管理部门只有在人财物各层面和技术手段等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实验的需要。可以想像,从“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角度出发,一种没有统一上下课时间,没有铃声的学校可能会在实验区出现。

三、新课程注重方法的多样性与教学中个别学生掌握不扎实之间存在矛盾,能否解决这个矛盾成为新课程实验成败的关键要素。

新课程信息的呈现形式多样而有可选择性,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答案不惟一而有开放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励学生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发现,智力较好、反应较快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可能掌握了较多的方法,但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讲,很可能一种方法也没有掌握。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法之先进是毋庸置疑的。但对后一类学生来讲,可否让其只掌握某一种较易的方法呢?可否给这些学生安排一些单独的辅导呢?我们认为,大面积、大规模的加班加点补课是绝对违背素质教育本意的,但个别的辅导应该大力提倡,这也是个别化教育教学的一种体现。

四、新课程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学校评价方式滞后之间存在矛盾,解决这个矛盾将成为新课程实验的核心环节。

新课程实验给实验区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新变化,给教师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教师们领悟了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和内容,大胆地创造性地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努力上好每一堂课。但也不可否认,教师还是心存疑虑:新课程的实施,学生从课堂上的表现来看确实发展得很好,但考试成绩不好怎么办?如果考试,怎么考?考什么?像老教材老教法那么考,势必穿新鞋走老路。如果不考试或者改变了常规的评价方式,家长会怎么看?社会上对此又如何认识?教师心中没底,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层面的同志也在努力探索。应该承认,新课程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学校对学生评价方式滞后的矛盾是新课程改革实验中不容回避的核心问题。

五、新教材编排体例的变化与教师教学习惯的矛盾,呼唤教材编写专家与一线教师的沟通。

教师普遍认为,新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充满了时代气息。但教师对新教材编排体例的变化也有一些困惑,如一年级语文,让学生先识“红”字,再识“工”字,似乎不是由易到难,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再如一年级数学,应用题中较多的字学生不认识,似乎语文教材与数学教材的编写人员沟通不够,这种现象在不同出版社之间尤为突出。教材编写专家有什么特别的意图?教材能不能更多地使用图表和图像?能不能在数学教材中也用拼音呢?这迫切呼唤教材编写专家与一线教师的迅速沟通。

六、新教材内容的开放性和教材配套资源不足的矛盾,呼唤教材编写部门和一线教师共同努力开发课程资源。

新课程实验中,教师普遍认同新教材内容的综合性、现代性、开放性和灵活性。以音乐课程为例,每一个单元都是一个主题,每一个主题都渗透了舞蹈、戏剧、诗歌、散文、绘画等多种艺术成分。然而,教师要上好这样的课,除了必须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和专业技能外,还必须有大量配套的教参、教具、学具和音像资料等,最好还要有与之相应的社区教育资源。这些资源的短缺已成为普遍现象,语文、数学学科在这方面的问题更加突出。这迫切呼唤教材编写部门与一线教师共同努力开发好课程资源,尤其是学校和一线教师要在教学资源和资料的寻找、开发、制作、使用等方面要狠下功夫,这就要加强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实验,不断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更重要的是,教师在课程资源和资料的开发制作过程中必将体现出无限的智慧和无穷的创造力,有可能形成独特的、富有个性的教学资源和资料体系,这才能体现出新课程实验的真正价值。

新课程改革论文篇5

关键词:新课标、民族地区、英语听说习惯

众所周知,要学得一门外语,获得大量运用该语言的机会是根本前提。然而,民族地区,由于多地处边贫山区,经济教育落后,使得当地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得不到与汉族地区学生相同的许多有利学习条件。民族地区经济改革、对外开放的步子慢,当地少有或没有现代企业、外资企业,外国到访者更少。英语对当地经济建设的作用尚不突出,也尚未形成学习英语的社会风尚。学生走出教室后就再也感受不到英语的气息,更谈不上有任何学用英语的机会或条件。再看学生生活的环境。学生无论在家、在社会,还是在学校,汉语已成为主要交流工具,用本民族语交流的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用英语的比例几乎是零。这说明当地学生全然没有用英语进行交流的真实机会。此外,60%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或工人家庭,谈不上有家庭辅导,也无更多经济实力为学生购买必要英语学习资料或设备,学生接触英语的量就更有限了。

虽然多数民族学生上进心强,勤奋学习,但在初中学习中极易产生畏难情绪。在民族生的心理发展过程中,自卑自我封闭是学习英语的最大障碍,这一障碍压抑了学生的发展。同时由于环境的影响,这些地区的汉族学生,也陷入了同样的困境。这严重制约了英语教学,因此,只有找到科学的方法,从素质教育入手,认真总结,认真分析,抓住关键,才能解决问题。

在新课标下,通过校本教研,在认真研究本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后。我觉得民族地区学生英语的学习主要还是要从学生的听说抓起。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其本质是交际。从语言学习的规律来讲,任何一种语言首先是有声语言,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它是口语的记录。毫无疑问,听与说是第一性的,是不可分割的。听而不说或只说不听,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是说不通的。在语言教学的初级阶段首先应是听说教学。《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指出,初中阶段英语教学“要从视听说入手,听说训练的比重应大些”。《大纲》规定听说读写的顺序是听先于说,说先于读,读先于写。同时对考试、考察的要求是既要有笔试,也要有口试和听力测试,并制定了听力考试的具体量化标准。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还普遍存在着“重书面、轻口头、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从而忽视了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在英语考试一直是笔试一统天下的指挥下,加上传统观念的影响,我们许多英语教师教学就是为了考试而教,考什么教什么,不考的就不教。将英语教学当作是纯粹的知识传授,完全忽视了听说基本技能的训练,忽视了语言能力的培养。由于这些原因,学生对英语不重视,即使有部分学生成绩比较好,通常也只是“高分低能”。根据《大纲》的要求,加强学生的听说和口语表达能力,杜绝“哑巴”英语现象的发生,就成了每一位英语教师必须研究的课题。学生的听说能力增强了,还有助于其读写能力的提高,为他们日后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我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我觉得应以素质教育为宗旨,在加强听说训练,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方面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消除学生心理障碍,实施英语组织教学

实践证明,帮助学生克服听说英语的心理障碍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完全可行。一般情况下,影响学生听说能力提高的因素很多,但心理因素不容忽视。因此,当初一年级的新生刚开始接触英语时,我就鼓励他们多听、敢说、大声朗读,以克服他们怕羞、畏难、不敢开口的心理。对于学生口语中出现的一些错误,我的态度是“流利第一、基本正确”即可,一般不当场指出学生的错误,而是采取过后纠正或暗示的办法,这样就有效地保护了学生听说英语的积极性。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以及结合教材坚持每日做值日报告,也是提高学生听力水平的有效办法。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不敢大胆的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我就给以鼓励的眼神,让其在鼓励下能大胆的回答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语言,以“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为原则,努力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用学生学过的英语知识介绍将要学习的新语言,学生开始听的有些吃力,我就辅之以表情、动作等,帮助他们理解;用演示图片、实物等方法缩短学生与教材内容之间的距离。如在教“take…to”和“bring…to”两个短语的区别时,我举了这样2个列子:“Nancy,takemyradiotomyoffice,please.”“Boysandgirls,bringyourfamilyphotototheclassroomthisevening,ok?”这样,学生对这两个词的意义、用法就一目了然了。在组织“现在进行时”的操练时,既可借助动作,也可借助简笔画进行教学,效果较好。我让一个学生上讲台做不同的动作,比如,扫地,读书等等,让下面的学生用进行时描述这些动作。这样,提供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增强学生说的勇气,提高他们说的自信心。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训练,师生之间基本可以达到配合默契的程度。与此同时,每节课前,我都要利用几分钟时间让学生上讲台作值日汇报。报告内容有浅入深,如初一年级学生摄取的语言信息量少,他们除了完成日常的报告内容外,还可请别人回答问题及讲一些简单的故事等,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此外,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和教具,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活跃、主动地学习,也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

二、发挥新教材优势,做好口语训练

新课程的英语教材在总体设计上许多突破,比如: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现学生的身心特点,为创造性教学留有余地,十分重视英语的交际功能等。

这些都很好的反映了学习英语的重点,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口语训练时间和材料。但是民族地区学生听英语时,由于不熟悉英美人的生活习惯、文化特色、兴趣、爱好等,常会感到所听材料虽无具体的新词句,但却听不懂内容。为此,听力训练可配置一定的情景,并在教学中主要介绍文化背景,这样,在听时思想就不会转不过弯了。众所周知,听的训练包括听音会意和听音辨音两项。前者说的是,听到别人说英语,自己能听懂;后者说的是,听到别人说英语,自己能觉察出他在语音、语调上的特点,会听也就会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用好口语录音带和听力录音带,以教材为本,辅之以课外拓展和补充。坚持经常听、反复听,进而达到听音会意和听音辨音的目的。

学生接受系统的听力训练,是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重要途径。和听力一样,说的能力同属于口语能力。在现代生活里,人们对口语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改变。作为教学手段,口语训练又是培养阅读和写作能力、学习语音、语法和词汇能力的重要方法。教师应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对话、游戏及认真唱好英语歌曲,同时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加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多媒体教学是较先进的教学手段,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的教学,有助于学生直接理解所学的英语内容。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把多媒体引入英语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发展的趋势和必然要求。视听结合易于加深印象、强化记忆;录音能提供标准的语音、语调,便于学生正确模仿,对培养听说能力极为有利。通过听录音,可以给同学们提供模仿标准语音、语调的机会,潜移默化的使他们掌握了地道的英语,培养了学说流利的口语和良好的语感。学生在看了一段录像或电影后,教师可把声音去掉,让学生借助画面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总之,教师必须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改革更新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的现代化,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四、开展课外活动,加强学生的语言互动

正如《大纲》所说:“课外活动是重要的辅助手段,不是课堂活动的延伸”。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各种课外活动,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可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习兴趣。初中生争强好胜,具有强烈的竞争与进取意识,英语教学中恰当的采用竞赛形式,对所学的知识深究探疑,对强化记忆很有好处。英语课外活动是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和必不可少的辅助形式,同时也是给学生提供更多语言实践机会的有效手段,对于发挥学生的个人特长、培养“尖子生”和学生的听说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在教学中认真抓好每一次课外活动,组织时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做到有组织、有目的、有检查、有评比。在形式上力求多样化,如成立各种英语课外活动小组,组织学生参加英语故事会、编英语报、举办英语晚会、英语角以及进行各种英语竞赛等集体活动。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们觉得所学的英语有用处,愿意学英语,普遍养成自觉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习惯,大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听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利于语言的巩固识记与运用。

五、改革评测方式,布置“有声作业”

为了督促学生在课后进行英语听说训练,我在平时测试中加大口语练习的分值,利用成绩引起学生的重视。并掌握他们进行听说训练的进展情况,我在布置作业时增加“有声作业”的内容,要求每个学生准备几盒空白录音带,用来录制口头练习,可以单独录音或分角色朗读,读时注意语音语调,定时交给教师审听,以便教师从中发现每个学生的问题,并认真给与指导和帮助。这样做大大提高了学生进行听说训练的积极性,对提高其听说水平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总之,民族地区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仅靠课堂上的教学是很不够的,还需要课内外结合,增加听说实践的机会,以弥补外语环境的不足。增强听说能力的培养是当今外语教学的趋势,也是提高我国外语教学的努力方向。我们要认识到,随着英语的普及化,听说的天地远比读写的天地广阔。如果一个读完中学的初中生,听力和口语还是一个“低能儿”,这无疑是一种遗憾。因此,我在近几年英语听说训练的教学实践与探索中,重点加强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而且教学成绩也较好。我认为,教师只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系统训练,不断地深化教法改革,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从而较好的实现初中英语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杨振德:《转变教育观念,适应课程改革》,中小学教育研究,2003.3

2、杨盛目、陈:《中学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思考与探索》,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12

3、巫肇卉:《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给教师的启示》,渝西学院学报,2004.6

新课程改革论文篇6

论文摘要:课程改革无时无刻不以各种方式“遭遇”着文化传统,文化传统成为了课程改革无法逃脱的知识基础。然而,课程改革却在课程目标、课程理论资源等方面对文化传统进行着刻意的忽视或无视。基于文化传统的立场,扎根于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实际,改善文化传统的不足和薄弱理应成为课程改革的基本路向维度。 

 

一、中国的文化传统是课程改革的知识基础 

 

我国的文化传统作为课程改革不予选择的文化场域和无法逃脱的知识基础,是课程改革无法逾越的最大国情和改革发展的文化立场。文化传统,简言之就是本民族文化的传统,即“透过文化现象人们能够体验领悟到的一种精神、风格、韵味,这便是传统。”[1]文化传统是本民族文化出生、生长、生活及生存方式中所蕴含和表现的稳定的价值取向、自发的思维特质和自在的精神诉求。退一步说:“传统虽然产生在过去,但必然是仍影响甚至决定着今天生活的东西,它仿佛无所在,又无所不在,既无形的存在一切传统文化之中,又存在一切现实文化之中,而且还在你我的灵魂之中。”[2] 

文化传统的另一文化学称谓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就是传统的文化,在内容上,它囊括着历史中曾经存在过的各种物质的和精神制度方面的一切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其实,二者的区分并非汉界楚河,泾渭分明,而是血脉相连,血浓于水。“文化传统是形而上的道,传统文化是形而下的器。”[3]二者可谓道以育器,器以载道。 

我们中华民族由于独特的文化生态孕育出了一个以求善重德为旨趣的伦理型文化传统。正如著名学者张岱年所说:“中国的文化价值系统的特点是强调真、善、美统一,而以善为核心。”[4]第一代新儒学代表梁漱溟也曾明确说过:“中国是一个伦理型社会,伦理始于家庭,而不止于家庭……整个社会各种关系而一概家庭化之,务使其情益亲,其义益重。”[5] 

伦理型文化在价值取向上的突出表现为重视自我修养,在思维特征上注重内在的自省和悟性,着重经验描述的整体思维,而相对缺乏逻辑分析和推理论证,相对缺乏冷静、客观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正如李泽厚所言:“中国哲学和文化一般缺乏严格的推理形式和抽象的理论探索,毋宁更欣赏和满足于模糊笼统的全局性的整体思维和直观把握中,去追求和获得非逻辑非纯思辨非形式分析所能得到的真理和领悟。”[6] 

此外,这种伦理型文化因为长期盘踞在封闭自足的农耕经济基础之上,也塑造了以继承为本,多述而不作的瞻后式的保守怀古的思维特质。中国的历代学者大多都是经学大师,其著述大多是对经典的注释、阐释,或是对注释的再注释。与此同时,这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以及氏族宗法血亲传统遗风的强网力量和长期延续,使中国文化在深层次呈现出注重经验理性、务实础虚的思维模式”[7]。更进一步说,在世俗文化中,人们较少追求精神的“天国”,也不玄想抽象思辨的形和道,都只是为了保持现实和追求世间的幸福和快乐的经世伦理之学和实用所求的实用科技(如兵、农、医、艺等)。 

一直有人草率地断言传统应该属于过去,应该被尘封为图书馆的镇馆之宝,更有甚者认为应该成为激进分子的“臭老九或是发了霉的奶酪”。其实恰恰相反,文化传统内在于人们的生命和生活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于人们的道德标准、真理观念、思维模式、审美趣味等一切判断之内。在这种意义上,每个个体都被抛入到文化传统的这个漩涡之中,传统成为了波兰尼(m.polanyi)的缄默知识(tacitknowledge),希尔斯(e.shils)所指的“不言而喻的成分”[8]35。更为重要的是,“传统的本质不是在过去,而是在现在,甚至可以说,‘传统’就是我们生存的一种方式”[2]。在这个层面上,文化传统构筑了整个民族流淌着的共同品格和思维,俨然成为了荣格(c.jung)的“集体潜意识”。从关照文化传统的立场审思课程改革,文化传统决定了课程改革的知识基础土壤。一方面课程改革要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汲取优秀的理论资源;另一方面,课程改革要成长于这片土地,要从这片知识基础中拔地而起,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的同时,弥补和完善传统文化的缺乏和薄弱。 

 

二、课程改革中文化传统的迷失与症结 

 

厘清了文化传统的核心内涵,接下来把目光集中在发轫于2001年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的话语表述和理论资源中弥漫着大量的“欧风美雨”,诸如多元智能理论、成功智力理论、建构主义、后现论等等;在研究方法上也流露出质化的滥觞和叙事的转向,而中国教育自身的实践和理论的传统术语却被刻意地回避起来。其实,西方的每一个理论的背后都是对西方教育自身问题的回应,即“同样的教育问题在不同国家的体制中,表现形式都有其独特性。”[9]就多元智能理论而言,其创始人加德纳(h.gardner)所提倡的八又二分之一智能,其实是深受哈佛大学哲学家尼尔森·古德曼所创建的《零点项目》的影响[10],其价值取向和学术定位都是对西方启蒙思想以来的唯科学主义、认知性思维的发展中所带来的困境和危机的反思和超越。进一步说,多元智能理论是对西方过于重视抽象思辨理性的反弹与超越。而反过来反思我们自身的文化传统,于此恰恰相反,我们从文化根源上就缺少西方现在较为淡化的科学思维和理性思维。由此,中、西方文化传统根源的差异就决定了当前中、西方所面临教育问题存在着巨大差异。 

同样,建构主义这一美丽的理论曾打动了很多学者的心扉,然其之所以产生并流行于美国而非世界上其他国家,足以说明建构主义理论本身不是简单的纯操作性的教学方式,而是一种浓烈的文化现象,是对特定的社会文化生态和文化历史背景的反映。建构主义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诠释出个人主义至上的文化价值准则,将教学解释成是师生主观的建构行为,而忽视了学校教育实践的制度化特征,忽视了教学行为的社会制约性。而我们的文化传统则恰恰相反,我们在教学中过多地集中在集体性和社会性上。其实建构主义理论本身也远非完善,很多学者对它进行了批评和否定。有西方学者认为建构主义理论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相当大的鸿沟,建构主义只是对杜威、皮亚杰和瓦根舍因等人思想的拼凑,不能代表一种新的教学论[11]。其实,我们无法回避课程改革的浓厚社会性和历史性,杜威很早就警示过后人:“任何时候我们想要讨论教育上的一个新运动,就必须具有比较宽阔的或社会的观点。否则,我们会把学校制度和传统的变革看成是某些教师的任意创造……教育方法和课程正在发生的变化如同工商业方式的变化一样,乃是社会情况改变的产物。”[12]中、西方所面临的教育困境及其真实的场域实际上是大相径庭的。而现如今,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却成为了“西方诸国课改新理论的大拼盘”,陷入了“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的尴尬境地,课程改革也越加迷离,其出路也愈发混乱。 

最为关键的是,《纲要》的目标和内容上,提出“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在“课程标准”中也强调“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从关照文化传统的立场出发,《纲要》中提出了加强以继承、发扬为核心的优秀传统教育,其实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的同时,是对文化传统进行着“优秀的”选择。然而仅仅继承和发扬却远不能让传统永远保持“优秀”。虽然《纲要》在课程目标中要求“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在课程标准中“倡导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但是从文化根源上看,《纲要》并没有对我们自身文化传统进行有效诊断和解构,就如何补充我们文化传统自身的不足和盲点也明显重视不够。希尔斯曾说过:“传统依靠自身是不能自我再生或自我完善。”[8]15所以,课程改革除了选择、保存、传播、继承文化传统,还必须面对无法逃避的历史重任,那就是要对这块满是“伤疤”的“传统布帛”进行修补和完善。

三、文化传统的回归与课程改革的路向选择 

 

有必要强调,文化传统在自身成长变迁的历程中,“它并不仅仅是一个管家婆,只是把它所接受过来忠实地保存着,然后毫不改变地保持着并传给后代。它也不像自然的过程那样,在它的形态和形式的无限变化与活动里,永远保持其原始的规律,没有进步”[13]。作为自在文化样式的文化传统只有在与外在的自觉文化(包括外来文化)的相遇震撼中,不断地发生动态冲突而又相对稳定地积淀才能持续发展。然而,这里就需要对自身的文化传统进行有效地自我诊断,对“优”的传统大力继承和发扬,而对于现今时代相对为“劣”的、薄弱的文化根源,则要重新评价并不断地完善。正因为如此,文化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它可以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根系,永葆创新的源泉;若处理不当,它也会成为一种惰性力量,规范甚至扼杀人们的思想创造。基于此,希尔斯明确指出:“一个社会不可能完全破除其传统,一切从头开始或是完全代之以新的传统,而只能在旧传统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创造性的改造”[8]2,又进一步说:“传统是人们既有的解决各种人类问题的文化途径”[8]10。 

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路向的选择上应坚持“本土成长”。本土成长绝不等同于本土化。“本土化本身就是文化殖民主义的一部分,是一个自内的文化殖民过程,是一个主动接受西方文化的外烁过程进而得出,本土化无法成为弱势文化有效的解殖出路。”[14]本土化这一说法的背后,蕴含出全然接受外来文化进行本土实践的逻辑倾向。萨德勒(m.sadler)早就提醒过我们:“不能随意地漫步在世界教育之林,像小孩逛花园一样,从一堆灌木丛中摘一朵花,再从另一堆中采一些叶子,然后指望将这些采集的东西移植到家里的土壤中便会拥有一颗具有生命的植物。”[15]而“本土生长”这一路向却坚持将课程改革深深扎根于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血脉之中,在积极吸收外来文化养分和肥料的前提下,要对自身的文化传统进行有效的自我诊断和细致解析,在把握自身传统优点的同时弥补和改善自身传统的不足和薄弱。也就是说,改革之中需要的不是同过去一切文化传统彻底决裂或是忽略不计,而应该妥善利用传统,补充传统,在传统的地基上构筑课程改革的大厦。而这一路向必然诉求于自身文化传统根源的薄弱和症结的实际解决。 

最后,中西方文化传统的根源差异决定了中西方所面临的教育困境及真实的场域是大相径庭的。因此,在借鉴、吸纳舶来理论的同时,应该对这些理论的真实历史背景进行反思性厘清与前提性追问。此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设定、理论资源的路向抉择切不可急功近利,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发展的根本维度和改革进取的生命向度,它提供了课程改革的最大实际隐性国情,切不可无视或忽视。由此,课程改革的初衷便要从文化根源上改善我们传统的缺乏与薄弱。 

 

参考文献: 

[1]张立文.传统学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多维反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31. 

[2]朱德生.传统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5):4. 

[3]庞朴.当代学者自选文库:庞朴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43. 

[4]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211. 

[5]梁淑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77-94. 

[6]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05-306. 

[7]冯天瑜.中国文化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7. 

[8][美]希尔斯.论传统[m].傅铿,吕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9][美]霍尔姆斯,麦克莱恩.比较课程论[m].张文军,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 

[10][美]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m].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4. 

[11]terhart,e.constructivism and teaching:a new paradigm 

in general didactics?vol.35[m].curriculum studies,2003:25. 

[12][美]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7-28. 

[13][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m].北京大学哲学系,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56:8. 

[14]项贤明.教育:全球化、本土化与本土生长——从比较教育学的角度观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40. 

新课程改革论文篇7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改革问题意识

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部分教师的教学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有些教师担心学生的提问会影响教学进度,为了按照教学时数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教师在教学中只按照事先设计好的问题进行教学,严重约束了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发展。基于此,文章以下提出了几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想象和思维等基本能力

科学教学中学生的想象能力是不可缺少的。科学教学中要积极创设学生自主想象的情境,让学生处于自由想象的环境中。教师要启发学生大胆地进行联想和想象,同时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自信心和自尊心。例如:学习《地球引力》一课时,首先,让学生通过阅读、观察、实验等方法使学生知道地球引力的普遍存在;然后,让学生想象对没有地球引力的太空失重现象等。此外,思维的灵活性是学生产生问题意识的影响因素之一。因此,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力支持。思维能力是在思考过程中发展和提高的,这一过程是别人所代替不了的。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的思考获取知识,自觉的进行判断思维、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的训练,从而达到培养思维能力的目的。

二、教师认真对待学生的问题

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为评价学习效果的标准,打破一切以教师领导为中心的束缚,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应注重学生学习科学的主动参与和能动性,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许多学生个体的问题意识淡薄,是由于担心自己的问题会显得无知或者遭到嘲笑等自卑或恐惧因素影响的。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以认真、和悦的的态度耐心倾听学生的提问,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对于大胆提问有创意的学生,教师应给予充分肯定;对于问题不明确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对于提出幼稚问题的学生,应在肯定他的勇气的同时,与学生共同分析原因。教师对每位学生提出问题的尊重,会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勇气与信心去探究新的问题。

三、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

许多学生认为教师在教学已经将教学内容讲清楚了,所以没有任何疑问了。这种现象不是说明教师把知识点已经讲清楚,而是学生不知道怎样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科学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知识与学会技能,同学要教会学生学会质疑的方法,有意识地、系统地、点滴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尝试去解决问题,促进思维的发展。科学教学中有许多结论性内容,如三年级下学期学习植物的生长变化这一章中,在学习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时,要让学生了解“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收集实物或网上信息,共同讨论比较是否不同植物的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在要了解“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包括:水分、温度、氧气和光照”这一节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这四个因素,组织小组对四个因素分别作控制实验,检验四种因素对植物萌发的影响,然后小组汇报,让学生主动学习,真正掌握学习的内容的同时更锻炼了思维欲动手操作能力。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是课程深入开展的切入点,对这些内容的质疑,会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掌握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如学习级四年级上学期融化中的食盐融化这一节时,教学难点是“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砂糖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各种物质融化时变成的微粒大小、水中的分布、是否沉淀、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吗、溶解还是没溶解等方面进行总结,从而掌握教学的难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总结能力。

四、设计促进学生产生问题意识的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指有一定困难,需要努力克服,对于学生来说又是力所能及的一种困惑状态。良好的问题情境会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般情况下人们需要维持自己的观点和信念的一致,若在某种情境下出现与原有观点或信念不一致,人们就会出现认知冲突,产生问题意识,人们就要力求通过改变自己的观念或行为以达到认知协调。在科学教学中,通过营造恰当的情境,可以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因此,教师在科学教学前预先设计好问题情境,在教学中通过创设使学生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以此调动学生对新问题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问是课堂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科学课堂中的提问更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科学课堂中最常用的是教师问学生答的提问方式,这种方式可以使课堂的节奏在教师的调控之下,同时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并掌握教学内容,但是这种方式容易使学生陷于别动的角色,让学生产生上课只需按老师的提问回答就可以的惰性问题意识。

五、结语

问题意识不仅引导着学生进行科学学习,同时也激发产生学生热爱科学的浓厚兴趣和进行创新活动的热情,也是锻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应注重在科学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参考文献:

[1]严国峰.浅议小学科学课堂的探究性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03).

[2]张金桥.小学科学探究中问题构建策略[J].河北教育(教学版),2007,(01).

[3]王瑞英.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03).

[4]俞津婷,温瑞雪.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评价原则[J].新课程(小学版),2007,(07).

新课程改革论文篇8

关键词:教育;力量;放权

一般意义上,开放教育是对教育手段而言的一种教育策略,其特征是给学习者尽可能消除各种学习障碍和限制,提供应有的学习机会、丰富可选择的学习资源和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但就本文而言,更愿意把对“开放教育”的探讨,从学习者扩展至教育者,从教育手段延伸到教育管理理念,从而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人才、为地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打造开放的教育,首先要唤醒开放的性格

教师的集体性格特征,往往是默默无闻、默默奉献,只知耕耘,不问收获。所以,唤醒教育工作者性格中的开放元素,实在是课程改革发展中的一件大事。

教育的对外开放,其实就是在开启教育工作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和创新发展的大门。这扇大门不打开,教育就将永远被人们视为“现代社会的最后一块净土”。是的,这是在赞扬教育,但这也同样说明教育有多么封闭。中国近代历史闭关锁国的教训和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宝贵经验已经不言自明,封闭,对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副枷锁,教育不需要封闭,不能封闭,教育要敞开心扉,要接受外面精彩世界的阳光雨露,要与外面世界不断融合,一起成长。只有这样,教育才能培养出性格与能力都适应当今及未来社会的人才,才能又好又快地发展。开放,就是教育发展的眼睛。它看到多远,教育才能走到多远,它看得多么清晰,教育才能走得多么正确;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教育对外开放的思想和机会,把对外开放当作教育工作安身立命的生命之源,把对外开放当作牢牢把握自身命运的力量之源。

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无论是领导还是教师,都一定要具备一种开放的性格。对于个体而言,就是要具备一种外向型性格,敢于彰显个性,善于与人交流,勇于开阔视野,以整个社会为背景获取资源,进而获得更加先进的工作理念,提高课程改革质量。

二、打造开放的教育,关键是释放学校的魅力

发展的机会从来都是平等的,但绝不是平均的。缺乏魅力的地区教育,不可能真正实现开放,不可能获得巨大的发展。教育开放的关键是“走出去”,而对于“走出去”,实在不能简单地理解成外出学习。真正的“走出去”,是整体走出去,是让自己的名字走出去,让自己的品牌走出去,让自己的特色走出去,让自己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从而让外面世界被你吸引,更加关注你,更愿意与你交流,并在这种交流中获得双赢,携手共进。

这就是说,一个地区的教育要想走出去,就得打造品牌,形成特色。而这个品牌或特色的载体就是学校。对于地区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来说,如何推出品牌或特色学校,如何释放学校的魅力,则是打造地区开放教育的关键。

释放学校魅力,首先,变掌权为放权。学校的发展决定于政策是否优惠,依赖于支持是否有力。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一定要学会放权,鼓励学校敢于设想,激活学校一切积极因素,使学校迸发激情,充满活力。其次,变领导为引导。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在教育管理中把握正确方向,但这种方向是在大量调研实践的基础上获得的。这种调研,包括在本地的调研,也包括对先进地区教育发展趋势的了解和理解,对国际国内教育最新动态的掌握和把握。

在此基础上,将最先进的教育理念传达给学校,而不是简单地命令和强行布置任务,让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发展策略。再次,要变评选为评价。这就涉及评价指标的转变,教育行政部门一定要转变“唯升学论”的狭隘观念,要真正全面度量学校工作,从学生全面发展到教师培训提高,从学校内涵建设到学校特色创建,都要给予过程性的评价,而不是结果性的评选。结果性评选是粗放式管理的特征,而过程性评价则是精细化管理的开始。有了过程性评价,学校才能有的放矢地取长补短,加快学校特色的形成,推动地区教育的快速发展。

作为县区教育工作者,只有思想和行动更加开放,才能走出教育看教育,才能走出地区看地区,才能走出自我看自我。因此,我们只有积极构建更加开放的教育,才能又好又快地推动课程改革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上一篇:校园文化建设论文范文 下一篇:幼儿园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