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17 05:38:20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篇1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系统工程;理论基础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构成了社会主义整体文明建设的系统工程。正确认识和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则是理解、探索和坚持生态文明建设道路的基本条件。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学理论在人类文明发展道路探索中的具体运用

生态学概念最早是德国动物学家E•海克尔提出的。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和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该学科认为,动植物及其无机环境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在系统内存在着有规律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且具有内在的自我调节功能从而在较长时间保持着相对稳定,即生态平衡。因此,人类在利用和开发自然环境过程中,必须从整体的角度,遵循自然界动植物的发展规律,保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也就是说,人类必须运用生态学的观点去认识和处理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用生态学的方法去解决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如果误用环境、误用技术,势必破坏维持生命系统自然平衡的诸种因素,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最终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正是对生态学揭示规律的正确认识基础上的具体运用。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在新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弘扬

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马克思在其名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那种抽象的、孤立的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1]135,“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1]124,“人是自然的一部分”[1]52。在马克思看来,把人与自身之外的自然连接起来的活动就是生产劳动,劳动改造了世界,使它变成了“人化的自然”。由此,马克思甚至把自然比作“人的无机的身体”[1]124,强调人与自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马克思主张人与自然在双向相互作用中达到辩证的统一。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出:“我们所面对着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恩格斯认为,宇宙岛(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恒星系)、地球、地球上的生命和人类都是无限发展的自然界在一定阶段的产物,任何具体事物都有生有灭,整个宇宙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并处在永恒循环的物质运动中。马克思恩格斯的上述论述集中地说明了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马克思恩格斯要求人类善待自然,保护环境。与马克思同时代的化学家和农学家李比希认为,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植物吸收阳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分及土壤中的钾、钙、磷酸盐等各种有机物的养分,动物(包括人)又从植物或其他动物身上吸收养分,动植物腐烂后又分解回归到土壤和大气中,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自然界自主平衡的大循环。马克思受到李比希观点的启示,引申并发挥了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代谢的概念。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大土地所有制造了各种条件,“这些条件在社会的以及由生活的自然规律决定的物质变换的过程造成了一个无法弥补的裂缝。于是就造成了地力的浪费,并且这种浪费通过商业而远及国外(李比希)”[3]196。在这里,马克思使用了“物质变换”(代谢)的概念,提出了人类对生态的破坏造成了大自然物质代谢中的“裂缝”严重后果。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马克思认为,对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进行“合理地调节”,“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5]926,这是十分必要的。马克思还强调,要“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这些论述既与人类中心主义相区别,又指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坚持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面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看到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人口过度集中)及其生产过程的废弃物排放,扰乱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代谢”,破坏了“永恒的自然条件”,“同时就破坏了城市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农村工人的精神生活”。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造成人与自然的异化,指出“异化劳动”造成了“文明的阴沟”、“自然的荒芜”和“日益腐败的自然界”。在遭受工业污染的恶劣生存环境中,工人的“任何一种感觉不仅不再以人的方式存在,而且不再以非人的方式因而甚至不再以动物的方式存在”[3]117。这从反面告诉人们必须对环境进行保护,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还强调违背生态规律必将受到自然的惩罚,在他们的著作中多次对人为盘剥自然、破坏环境的行为给予严厉谴责。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在利用这种排泄物方面,资本主义经济浪费很大;例如,在伦敦,450万人的粪便,就没有什么好的处理方法,只好花很多钱来污染泰晤士河。”[5]927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国民经济批判大纲》以及《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自然辩证法》等著作中对过度开发自然,破坏自然平衡的行为给予强烈的谴责。恩格斯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美索布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它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8]517恩格斯的劝告再清楚不过地表明,人类要在地球上生存下去,就要与自然界建立共存共荣的和谐关系。

三、生态文明建设,是对我国古代思想家生态文明智慧的汲取和升华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被普遍确认为“天人关系”,这个与环境保护紧密联系的哲学命题,各家学说多有论述,其中以儒、道、佛三家最为丰富精辟。古代思想家提出的一系列关于尊重生命、保护环境的智慧,为我们今天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思想来源。

道家以老庄为代表,他们把“道”作为万物的本源和基础。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①在这里,老子以万物相互联系的宇宙观来审视得天独厚的生态,把包括人在内的万物编织于统一的自然之网中。“道生万物”表明,老子反对把等级贵贱观念用于自然界;《庄子•齐物论》更鲜明地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秋水》则认为,“以道观之,物无贵贱”。这些都明确地表达了道家对人与自然平等关系的看法,反对人类凌驾于自然界,主张以道观物,以达到天人和谐。“道法自然”是老子生态观的核心思想和根本规律。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②也就是说,宇宙万物的生成根源于自然,演化的动力来源于自然,联系统一于自然,人类社会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依循“道”的自然本性,达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按照“自然”的方式对待自然,要懂得尊重自然、爱惜自然。

道家认为,要使人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违反自然规律,必须做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强调:“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③也就是说,人世间最大祸患莫过于不满足,最大罪过莫过于贪得无厌。凡事皆有度,学会知足,才能得到满足。只有适可而止才能避免祸患,远离危险。既然万物都有自己的限度,人的行为就应当有所“止”,人的欲望就应当有所“满足”,有所克制。庄子也主张“常固自然”、“不以人动天”,使自己的欲望顺应自然法则,以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道家主张人类要尊重自然,凡事都应顺应自然,在人类活动中尽可能地少一些人为因素。但并不是要人降低到生物学意义的动物,否认人在宇宙万物中的地位。《老子》提出:“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既没有把天道奉为与人对立的至尊权威,也没有把人贬为天道的附属物。在天人关系中,人的地位是不容降低的。人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求,需要保护资源和环境。为此,老子要人们发挥主体能动作用,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欲求,不能一味追求自己欲望的满足而过度开发利用资源。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与道家一样,也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万物同类,因此人对自然应采取顺从、友善的态度,以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最终目标。道家是从天谈人,着重从自然的视角来论述天人关系,而儒家则是从人谈天,从人的角度来阐述“天人合一”;道家追求反璞归真,反对人力加之于自然,而儒家则在“赞天地之化育”的同时,又肯定人为万物之灵,主张尽人事以与天地参。儒道二家的角度虽不同,却异曲同工地肯定天与人的联系,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儒家认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尊重自然即是尊重自己,爱惜其他事物的生命,即是爱惜自身的生命。被称为儒家六经之首的《周易》把“生生”,即尊重生长、长养生命、维护生命作为人的“大德”,“天地之大德曰生”④。随后的儒家哲人大都从自我生命的体验去审视同情他人的生命,并推及对宇宙万物生命的尊重。在对待山林资源、动物资源、水资源、土地、环境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人与自然和谐的措施。以对待山林资源的态度和利用为例,儒家认为,注意保护山林资源的持续存在和永续利用,是人类保护山林资源的出发点。孟子最早意识到破坏山林资源可能带来的不良生态后果,并概括提炼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态学法则:物养互相长消的法则。孟子认为:“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①儒家还看到山林树木作为鸟兽栖息地的价值——“山林者,鸟兽之居也”,认为“山林茂而禽兽归之”、“树成荫而众鸟息焉”,反之,“山林险则鸟兽去之”②。儒家对山林和鸟兽的生态关联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养长时,则六畜育,杀生时,则草木殖。”③同时,儒家还看到树木能净化环境、补充自身营养,提出“树落粪本”的思想。不仅如此,儒家更为注重山林对人类的价值,提出“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④,也明确指出,“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鳣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⑤。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儒家的这些主张尽管是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考虑,但客观上使生物得以保护和永续利用,促进了自然保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尊重生命的思想表述得最为完整的是佛教禅学。在生态问题上,佛教认为,宇宙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生命之法的体系,无论是无生命物、生物还是人,都存在于这个体系之内,生物和人的生命只不过是宇宙生命的个体化和个性化的表现。在佛教理论中,人与自然之间没有明显界限,生命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佛教提出“依正不二”,即生命之体与自然环境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佛教主张善待万物和尊重生命,并集中表现在普度众生的慈悲情怀上。佛教教导人们要对所有生命大慈大悲。所有生命都是宝贵的,都应给以保护和珍惜,不可随意杀生。佛教中“不杀生”的戒律乃是约束佛教徒的第一大戒。在今天看来,佛教信仰虽然带有宗教神秘的内容,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保护生物的问题,但它所表现出来的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对于我们今天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显然有其积极的意义。

儒、道、佛的生态智慧产生于遥远的古代,却具有跨越时代的价值,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思想来源。

四、生态文明建设,是反思人类传统发展观念的与时俱进的理性选择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处理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经历了依赖自然畏惧自然征服自然的曲折变化,相应地人类经历了前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若干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不同阶段存在不同的情况,并由此引发了人类的觉悟与反思。如近代,人类曾进行过三次反思,发生过三次环境保护运动。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近代科学技术和工业化突飞猛进,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遭到严重破坏,发达国家的一些工业城市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空气中含有大量污染物和煤灰,烟雾弥漫在大街上。对此,查理•狄更斯在其著名小说《荒凉之屋》中描写19世纪末伦敦的情况:“处处弥漫着雾……雾飘进格林威治退休老人的眼睛里和咽喉里,使他们在炉旁不断地喘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多部著作中,从“好象是被谁吸干了的”贴普尔河,到“今天因此(森林砍伐)成为荒芜不毛之地”的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从“西班牙的种植场主在古巴焚烧山坡上的森林”[8]520到泰晤士河的污染,作了深刻揭露和批判。西方一些敏锐的思想家,开始质疑人统治、主宰自然的观念和行为,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形成了首次环境保护运动。从20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中叶,先后发生两次世界大战,不仅严重破坏了许多国家的经济,破坏了有关地区的自然环境,也加剧了发达国家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掠夺,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失调,从而引发了西方第二次环境保护运动。从20世纪中叶至今,人炸、化工产品的大量生产和使用、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工业化道路的普遍实现,导致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愈演愈烈。据统计,占世界人口26%的发达国家,不仅消耗着世界75%以上的能源和80%的资源,而且还利用其在

资源消耗方面的优势,对本国资源实行保护,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从而加剧了资源的短缺和生态的破坏。这一切促使人们进一步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从经济、技术、文化的层面去检讨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动,从而引发了西方第三次环境保护运动。[9]

人类生态行为失范的重要原因是受传统发展观(或价值观)的支配。传统发展观把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的增长,把国民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实力和发展水平的唯一标准。近代以来的一个很长历史时期,人类社会在这种传统发展观的支配下,创造出了空前的物质文明和社会繁荣。在我国,为了尽快迎头赶上发达国家的步伐,提高国力,改善人民生活,在经济增长方式上仍一度以粗放型为主,过于追求指标的实现;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在大规模、高速度发展经济之时,也往往采取置环境损害于不顾的做法。总之,传统发展观(或经济发展模式)认为,人类物质财富增长所依赖的资源在数量上是无穷无尽的,自然环境对人类废弃物的净化能力是无限的,自然环境只是人类消费的对象。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无限索取和掠夺的结果,最终造成环境的失调,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威胁。反思人类发展史,人类文明的步伐却以自然为人类的工具进而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如今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转变经济发展观念,高度重视生态文明,抛弃传统发展模式,转而采取经济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模式。①具体参见《老子》第42章。

②具体参见《老子》第25章。

③具体参见《老子》第46章。

④具体参见《易传•系辞》。

①具体参见《孟子•告子》。

②具体参见《荀子•致士》。

③具体参见《孟子•梁惠王》。

④具体参见《孟子•告子上》。

⑤具体参见《荀子•王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24

[3]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01-202.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52.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34.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篇2

[关键词]生态文明;意义;中国;建议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涵

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文化等财富的总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现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注重生态环境建设,致力于使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从而有效地解决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需求同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供给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促进自然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①。

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是关系到国家兴衰、民族兴亡的大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保障,党的十提出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但目前我们的经济增长方式长期徘徊在高耗能、高污染,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怪圈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不再走野蛮增长的老路,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益和质量是迫切的现实需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近年来,我国沙尘暴肆虐,雾霾横扫大江南北,水体污染、化工品泄露等事件频频发生,广大人民群众渴望碧水青天,渴望自由呼吸。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民心所向,如何回应人民的诉求,考验着我们党的执政能力②。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维护生态安全已经不单单是某一个国家的责任,需要全世界所有国家一起行动,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一系列国际公约和纲领性文件相继问世,全世界加强生态保护已经达成了共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理应顺应时代潮流,树立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范③。

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存的问题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经济发展模式问题。我们能耗和排污量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资源消费总量持续增加,综合利用率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资源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严重滞后。二是生态文明建设法律体系尚不健全。在法律制度保障方面,虽然近年来我国的环境资源法制建设进步很大,相关法律法规越来越完善,但是长期以来重污染防治、轻资源保护的理念使得我国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方面的立法和研究相对薄弱,对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不够重视。三是生态文明的环境伦理价值观尚未真正建立。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发展形态,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又一新的发展阶段,是人类彻底反思以往发展模式弊病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更科学的发展思路,它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托,以正确的环境伦理价值观为主导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虽然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科学发展观,但真正在广大民众心中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尚需时日。

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点,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要在于转变观念,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改变过去以破坏自然来获得发展的思路。只有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真正落到实处,

中国经济增长才是高效、健康和可持续的。其次,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调结构、保增长的抓手,不断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传统的以重工业为基础的经济结构以资源消耗和破坏环境为代价获得了长足发展,但在当今国际经济发展趋势中,这些产业已是强弩之末,缺乏经济增长的动力和可持续性。而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种新兴产业,如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不仅可以拓展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空间,还可以突破贸易壁垒拓展国际市场空间,具有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再次,建设生态文明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通过加大对生态环境整治项目、新能源开发项目、农村环境基础设施项目的投入,既能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能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无论对眼前还是长远,都具有重要意义。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开发与利用,不仅可以治理环境,还可以使地方经济得以健康有序地增长。最后,把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作为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历经30多年快速发展,我国提供物质产品的能力有了大幅提高,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也在快速进步,但相对而言,提供生态产品特别是优质生态产品的能力实际上却提升得较慢,而广大人民群众却对生态产品的渴求日益迫切。生态产品的生产不仅可以满足当前人民群众的需求,而且也是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④。

(二)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法规。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革命,是对传统生产生活模式的变革。要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政策规定,推动自然资源的确权登记,对水流、森林、草原、土地等统一确权,形成产权清晰、责任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加快自然资源定价机制改革,从资源供给程度、稀缺程度、资源再生成本、环境损害成本等多个方面对自然资源进行估值。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排污谁付费,谁损害环境谁补偿。发展环保市场,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全面清理,对其中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不一致的内容进行修改完善。加快研究制定保护生物多样性、土壤污染防治、核安全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确保环境保护部门独立行使监督权、执法权,对造成环境损害的责任方要追求其行政和刑事责任。

(三)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意识。提高每一个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道德素质。长期以来,人们对环境保护落后、生态建设落后的忧患意识不够,对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内在关系和结构性矛盾认识不足,导致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受到威胁。要广泛开展环境的宣传教育,多形式、多方位、多层面的宣传环境保护的知识、政策、法律和法律法规,宣传环境文化,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要不断健全公众参与的制度,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为各种社会力量参加环境保护搭建平台,鼓励公众检举揭发各种环境违法行为,推动环境公益诉讼。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把生态文明摆在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同等重要位置和高度,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积极推进绿色消费,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⑤。

[注释]

①李宏伟,钟绍铜.弘扬生态文化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2):57-61.

②周生贤.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J].求是杂志,2013(17):17-19.

③张高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 努力建设建设美丽中国[J].求是杂志,2013(24):3-11.

④吴瑾菁,祝黄河.五位一体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1):157-162.

⑤张凯.循环经济理论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人民出版社,2012.

[2].在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新华社,2013(10).

[3].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J].环境经济,2013(6).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篇3

【关键词】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科学发展

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

生态文明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和谐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文明成果的总和,充分体现了人们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包括较强的生态意识、良好的生态环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完善的生态制度”①。“生态文明的本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实现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性

建设生态文明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立足点和着力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GDP至上”的经济发展方式导致了生态环境形势的日益严峻。一方治理多方破坏,治理的速度远不及破坏的速度,从总体上看破环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还在加深。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水系污染、江河断流、森林草场锐减等资源的减少和环境的不断恶化。时空性的能源资源短缺和区域性的生态环境危机,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正常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丰富的内涵,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最为重要。这就要求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时候,要改变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摒弃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而换取经济暂时的繁荣,转向尊重和关心自然的新文明,逐步实现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演进,使人们在良好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就我国而言,应当大力推动我国步入“人—自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持续发展、健康发展的现代文明之路,进而建设科学发展的和谐社会。

建设生态文明是解决我国目前经济增长诸多问题的需求。一是资源短缺和浪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急于抓经济建设,用高投入、低产出、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去搞物质文明建设,在资源利用方面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加剧了我国资源供需矛盾。例如:建国50多年来,我国GDP增长10多倍,但矿产资源消耗却同步增长了40多倍。③二是生态环境恶化。我们经常能听到诸如“走在大街上都不敢深呼吸”、“中国近海生态接近崩溃”、“水污染严重,3亿多人饮水不合卫生标准”等,针对我国生态环境的评价,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国生态环境的恶化程度。因此,要实现总理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的,“让我们的祖国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的目标,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应当根据长远利益来调整现实利益,不仅对现在的“GDP”负责,还要对将来的“GDP”负责,不仅对现在的百姓负责,更要对后代子孙负责。我们只有做到科学发展,才能够破解发展中的各种难题,才能构建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体系的需要。党的十七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写入了党代会的政治报告,标志着我们党对坚持文明发展道路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伴随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也会越来越牢固。长期以来,由生态问题所衍生的负面效应与日俱增。生态文明建设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生态基础。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追求将经济、社会、生态的共同发展融为一体的目标,实现和谐发展的社会文明。只有推动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共同进步,才能支撑起我国的文明建设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加强生态道德教育,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大力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提高人们的生态文化素养,从而促成公众由被动转化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保护问题。

一是高度重视公民生态文化心理和价值观的培养,通过各种宣传活动来传播绿色理念,加强生态伦理教育,唤起人们关爱生命的道德良知,培养热爱生态的道德情操。

二是通过法律法规明确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强化人们的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对人们利用自然资源的行为加以规约。

三是倡导可持续性的生产方式,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一方面要根据长远发展目标提倡文明生育,优化人口结构,以适应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另一方面要普及生态文化知识、弘扬生态文明,把保护生态环境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以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推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党和政府的生态执政建设。

一是党和政府的制度保障。中国在生态建设方面承担着重大的国际责任。“十一五”强调增长质量而非仅看增长速度。“十二五”不提GDP指标,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民富程度作为衡量干部政绩的重要标尺。全会的决策如果能固化成制度或法律,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就有了可靠的制度保障。

二是提高政府机关的生态执政素质。各级政府机关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掌握和支配着公共财政及各种资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组织者和推动力量,对生态文明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要树立科学政绩观和民生政绩观,必须把民生问题放在第一。

三是各级党政干部要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动员工作。只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加强政策和立法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结合我国实际,借鉴国外先进的发展模式和经验,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一是按照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的方针,尽快补充修订环境保护法,杜绝生态治理中的地方保护主义行为,建立健全生态法律制度体系。

二是提高法律监督水平,加大执法力度。严惩环境违法行为,使企业和个人朝着守法的方向发展,形成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相互协调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

三是建立相应的全国统一管理,不受地方、部门利益干扰的监督机构。强化监管地方政府的执法行为,完善并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标责任制和行政问责制。

四是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和公众参与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发展循环经济,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经济基础。循环经济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发展模式,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逐步建立起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向“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转变。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低耗能、高增值的新型生态产业。近年来,我国关于生态文明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十二五”“淡化GDP,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念如升华为一种社会制度、并在此制度下支撑的实践活动,无疑会对生态文明建设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必须承认,在社会经济转型期,由于旧的体制还没有完全打破,新体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党的十六大以来所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在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社会和谐发展,减轻非生态活动对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等方面还任重而道远,这需要我们做出长期的、更大的努力。

注释

①杨国听:“生态文明应与物质、政治、精神文明并重”,《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9期。

②潘岳:“弘扬环境文化,建设生态文明”,《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第7期。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篇4

关键词:新常态;生态文明建设;生产力;环境保护

以往,追求经济高速发展,牺牲环境也浪费资源。经济发展三大红利:资源、人口、计划不再有优势,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一个与过去三十多年不同的“新常态”。

一、客观认识与把握“新常态”

任何经济方式都不可能永远保持高速增长,中国GDP 2012年开始回落,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就是“有异于旧质且改变的更好”;“常态”就是平常、正常状态。中国经济新常态呈现“五期叠加”。

经济增速换挡期。从过去三十多年的高速降下来,社会各方面可能有一个适应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农民职业化、农民工市民化正在向纵深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管理、改革、创新、集约红利充分得到释放,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得到突出体现,政府职能实现完全转变,这些均有利于实现经济的中高速。

结构调整阵痛期。新常态的典型特征是经济增速放慢但结构在不断优化。在经济增长速度合理下追求结构优化,是保证经济效率与效益的关键。经济结构的优化,均有利于增强经济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促进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即“稳中有进”。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较为突出,结构调整问题迫在眉睫。

发展措施消化期。与以往的发展不同,质量、效率和效益将是中国经济发展所需关注的重点,着力于推进经济的战略转型。三十多年间,中国经济以年均近10%速度持续增长,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制造业国家。中国经济要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要积极在技术、制度、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创新,培育和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反腐斗争刮骨期。防腐廉政建设是现代化建设中的痼疾,是新常态建设的重中之重。反腐败斗争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新常态的反腐廉政建设坚持从中央做起,以上带下,发挥中坚与表率作用;坚持有虎必究,“老虎”、“苍蝇”一起打。

改革开放攻坚期。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仍处于大调整、大转型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结构及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机遇与前所未有的挑战并存。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艰巨性、复杂性前所未有,必须以敢闯的锐气和会闯的睿智,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妥善应对各种挑战、化解各种风险、创造新的优势,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加强制度供给,加快释放改革红利。

“新常态”不但存在于经济领域,而且涵盖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

政治建设呈现“新常态”。加强党的建设,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必须强力反腐、端正党风,制度治吏,构建公正、廉洁、勤政、担当的官场政治生态系统,使政治生态的重构成为中国政治的新常态。

社会建设呈现“新常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这回结构发生了很变化社会需求、心态、问题等方面均出现了新的特点:结构定型化,利益碎片化,流动性变化加快。面对社会发展新形势、新任务,采用新的理念、新的方式促进社会治理创新,坚持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稳稳进入“新常态”。

生态文明建设呈现“新常态”。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均融入生态文明建设。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与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地位突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要科学认识、主动适应、积极应对。

生态文明建设“新常态”的内涵。在经济新常态下,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也步入新常态。

生态文明建设新常态的主要内涵:生态平等的价值观。“生态平等”的观念是将人与一切“非人存在的物”都视为平等的存在。我们应该认识和适应的新常态是一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新理念以及生态平等的新价值观。

“五位一体”的战略观。实现中国未来经济高速发展,为未来经济把握方向,开拓发展生产 、生活富裕、生态优质的文明发展道路需要将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等方方面面结合起来,共同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的。新战略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持续、繁荣发展的新常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资源观。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常态是一种新的资源观,是对自然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将会带来无穷无尽的财富,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未来发展的资本,生态优势即是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

新常态下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推动整个社会实现生产发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领域内建设生态文明具有共同指导作用。当生态文明成为一种国家执政的准则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会实现。生态文明将发展与生态保护紧密联系在一起,是人与自然的平等观。发展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改善生态环境为基础,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在文化价值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模式、社会结构上都体现出了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崭新视角。

当前,中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此时,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不再是某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全球性的问题,此刻,提出生态生态文明建设正式基于当前发展形势、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这不仅符合我们贯彻的科学发展观,而且环境了生态环境压力,促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所以,生态文明建设既有利于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实施又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关系着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三、“新常态”的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不是简单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包括人类在生态问题上所有积极的、进步的思想观念建设,而且包括生态意识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延伸和物化建设。

认真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责任。强化社会责任意识、科技创新意识,坚持“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环境、谁破坏生态谁付费”与政府齐抓共管,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同时,政府应通过各种媒介强化生态优先的话语权,强化企业主体的法制意识、生态责任;推行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强企业的道德约束,转变经营理念增强企业经营者的生态意识、未来意识和整体意识,尊重自然、善待自然才是企业不断发展的根基。

树立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开展各种各样的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活动,培养生态文明意识,鼓励监督检举。同时政府部门要加强缓解气候变化的硬件建设,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以低碳排放为主,积极进行国际合作应对全球气候问题。生态文明建设要形成全人类的责任意识,人人自觉从我做起,使生态文明观念成为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自觉行动。

参考文献:

[1].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J].中国产经,2014(02).

[2]陈小林,许立.反对领导干部特权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4(02).

[3]徐绍史.认清大势着力落实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深化改革――在2013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经贸导刊,2013(19).

[4]吕晓璨.生态文明视野下的雾霾治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

[5]赵泽明.关于城乡规划加强产城互动以实现城镇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贵州省人民政府.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5分会场:产城互动与规划统筹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贵州省人民政府,2013.

[6]朱泓瑾.核心价值体系与多元文化整合[D].西北师范大学,2009.

[7]任国栋.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反思[D].成都理工大学,2008.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篇5

企业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可以分为外部生态制度环境不协调和企业内部生态制度不完善两个方面。环境经济制度体系、政府环境监管制度和公众环保参与制度的不健全使企业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缺乏正确的引导,而企业内部生态制度尚不完善,使企业生态文明建设活动缺乏制度的有效规范。

(一)环境经济制度体系不完善

由于排污权和碳排放权指标的原始分配难以做到完全的公平,排污权和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信息不全面,交易后合法的排放量难以控制,导致排污权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在实践中困难重重。虽然目前我国的基本环境税种涉及交通燃油、供暖及加工燃料等众多领域,总体而言税种形式比较单一且相互之间缺乏协调性,并且这些税种在制定之初并不以环境保护为目的,因而对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的调节力度不够,并未形成完善的环境保护税收体系;自然资源产权不明晰导致自然资源开发的受益主体不明,主要以中央的纵向补偿为主,缺乏横向的跨行政区域补偿和企业对所在地的生态补偿,而且对补偿领域和补偿标准界定不明,我国的生态环境补偿制度仍需不断完善。

(二)政府环境监管制度不健全

就机构设置而言,我国资源管理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的职能交叉、机构重叠设置,就导致多头管理、政出多门和各部门具体职责不清,直接影响政府生态监管的效率和效果。就中央与地方关系而言,某些地方政府为了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对企业的生态监管和监督流于形式,甚至成为某些企业污染环境、追求高额利润的保护伞,使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频发;就干部政绩考核评价而言,在当前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中,经济发展指标权重过大而生态保护指标过小,导致许多官员为了政绩片面追求GDP增长,对管辖范围内部分企业的环境破坏行为视而不见,这种不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评价制度严重阻碍了政府监管职能的有效发挥。

(三)公众环保参与制度不完善

总体而言,公众环境保护参与制度的不完善表现如下:一是公众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危害缺乏深刻认识,环境维权意识较弱,面对环境权益受损问题时过分依赖政府的主动解决。二是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程度不高,参与的领域较窄,参与途径和方式单一。三是大部分环保组织由于资金募集不易,对政府拨款的依赖性很强,因而在表达意见的程序中没有完全独立的话语权,在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中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四是公众不能有效地参与政府的生态文明建设决策,推动政府的科学决策。五是公众不能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不法行为进行有效监督,以弥补政府对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监督力量的不足。

(四)企业生态制度尚不完善

就目前情况来看,企业并未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中去,企业生态制度尚不完善。企业对每个部门、岗位和员工所肩负的生态文明建设职责界定模糊不清,使企业生态文明建设活动的效率下降,企业生态文明岗位责任制度尚未建立;企业并未将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固定化并且纳入部门考核评价体系中去,成为企业奖惩部门和个人的标准,企业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制度尚不完善;企业并未形成定期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信息公开的手段和渠道比较单一,不能满足政府和公众的信息需求,企业生态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尚不健全;企业在发展生产的过程中,往往会超过资源红线,必须建立企业生态环境预警制度,当企业生产接近红线时提出警告。

二、影响企业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因素

企业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影响因素众多,受经济利益至上观念的影响、自然资源本身所具有的负的外部效应、企业生态制度建立和变迁上的滞后性,这三个方面是阻碍企业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深层次原因。

(一)企业经济利益至上观念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由价格、供求关系及竞争三要素所形成的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一般而言,某种产品因其功能新颖和质量上乘而广受消费者青睐,必然使这种产品因需求的增加而供不应求,产品的价格一路飙升,企业受利润的刺激会将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到该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去。而随着市场上这种商品供应量的增加价格必然下跌,当商品的价格低于价值时,企业的盈利空间就会缩小,甚至无利可图,企业要想获得生存就必须从生产、交换及分配等各个环节进行技术创新,通过降低生产成本的方式应对市场的优胜劣汰。由此可见,企业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始终围绕利润来扩大或缩小自己的生产规模,这就必然导致企业逐渐形成以追求经济利益为唯一目的的观念。企业重经济利益的必然结果就是轻生态价值,在生产活动上就具有短视性。某些企业并未认识到自然是企业生产赖以存在的基础,企业的基本生产原料都来源于自然。依旧采用粗放型生产模式,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获取短期的利益,为了增加获利而逃避环境污染治理的责任。

(二)自然资源负的外部效应的影响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自然资源的公共性使其在消费上具有向任何企业开放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自然资源消费上的非排他性意味着生态资源可以无差别的由每个企业共同享用,单个企业使用生态资源并不排斥其他企业的使用,非竞争性表示单个企业对生态资源的消费不会影响其他企业对生态资源的使用。所谓企业生态资源在开发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负的外部效应,是指一个企业的行动和决策使另一个企业或一群企业的利益受损的情况。自然资源的总量既定,一方面,在使用上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会导致对生态资源的使用中出现集体不理性的问题,即每个企业尽可能按照自己的理性消费生态资源,结果却导致了集体的非理性消费,造成了生态资源的恶性竞争和严重浪费。另一方面,某些企业为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付出了高昂的成本,而其他企业却由于“搭便车”行为额外获益,相比之下,付出环境保护成本的企业反而获利更低,这样很多企业就不愿进行环境保护,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也会日益严重。

(三)企业生态制度改革滞后的影响

企业生态制度的建立和变迁是基于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求产生的,但是制度改革和现实需求之间不一定同步,经常出现一定的“时间差”,在制度建立和变迁上呈现出鲜明的滞后性。一方面,企业生态制度建立的滞后性影响。企业生态制度的本质是一种公共选择,是在综合企业和国家之间的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必须通过摩擦、碰撞和反复的冲突才能达成利益妥协,必然导致制度建立和现实需求之间出现一个比较大的时间跨度。在企业新的生态文明制度确立时期,旧的行为规范和制度不肯轻易被淘汰和退出历史舞台,而不成熟的新制度并不能及时对企业正在进行的生态文明建设活动起到有效的监督和纠错作用。另一方面,企业生态制度变迁的滞后性影响。“制度总是需要不断完善,因而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企业生态文明制度的完善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企业生态制度不仅受到外界的市场环境和国内外政治环境等众多复杂因素的综合影响,而且受企业生态文明制度中各个要素的影响,这些内外因素都将导致企业生态文明制度的变迁。但是,由于制度变迁受成本约束和制度本身的惰性影响,企业生态文明制度的变迁总是滞后于其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需求。

三、企业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基本路径

“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一基本特点决定了企业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需要多方面通力合作。就国家层面而言,做好顶层设计,建立企业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就社会层面而言,必须凝聚政府、公众、市场和企业自身五个方面的力量,取长补短,形成企业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合力。

(一)做好顶层设计,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通过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建立一套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及后果严惩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对企业当前乃至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重要的规范指引作用。首先,建立健全“源头严防”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对自然资源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使企业在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明晰自然资源的归属问题;实行严格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将自然资源所有者和管理者分开,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人的职责,明确企业权责,避免行为过界;建立和完善自然资源用途管理制度,使企业将山水林田湖视为一个生命共同体,在遵循资源自然属性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和利用。其次,建立完善“过程严管”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建立完善自然资源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坚持谁受益谁补偿和谁污染谁补偿的原则,推动企业对所在地进行生态环境保护补偿,促进企业与所在地居民关系的和谐;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制度,为企业最大资源消耗、排污规模划定一条“红线”,当接近这条“红线”时提出警告;要求企业持证排污,允许对污染物排放权进行交易,完善企业污染物排放许可、总量控制和排放权交易制度。最后,建立发展“后果严惩”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把资源损耗、环境破坏和生态效益纳入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建立一套以“准确评价和定量考核”为核心的发展评价制度,如果企业生态环境指标不合格,即使经济效益再好也不能享受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在客观、科学的企业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制度基础上,要有效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对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制定企业长期发展规划的企业领导人应该追究责任,严重的还要追究其刑事责任。

(二)凝聚多方力量,形成企业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合力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而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需要“凝聚中国力量”,呼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必须紧随政府的政策引导,重视社会公众的监督力量,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加强企业自律,按照多方配合的思路,形成企业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合力,以确保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第一,发挥市场对企业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推动作用。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通过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的作用自发促进社会资源在各部门之间的合理流动,“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绿色产品因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鼓励,加之生产过程的零污染和产品废弃物的循环和再生而供不应求,促使绿色产品的价格攀升,企业受利润吸引将更多的资金和劳动力投入到绿色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去,随着绿色产品数量的增加价格必然下跌。企业要想保持原有的利润空间不变,就必须面向市场生产绿色产品,使绿色产品的价格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关系,对生产、交换及分配等各个环节进行工艺和技术创新,并且通过企业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将其作为固定化和长期化的生产战略,才能确保企业在市场经济的竞争浪潮中站稳脚跟。第二,加强政府对企业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引导职能。政府作为自然资源的管理者,促进生态资源的有效供给、消除企业在生态资源使用过程中所带来的负的外部效应、积极保护生态环境是其重要的职能,在企业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政府要发挥引导、支持和监督作用”。政府可以通过抬高行业准入门槛,对企业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管理,通过排污许可等行政手段来推动企业进行产品创新和换代升级;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国家资金作为扶持我国低碳、绿色、环保民营企业的有效手段,通过融资手段为企业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因此,政府部门应该通过制定和完善各项政策法规,有效弥补市场失灵,建立对企业生态文明建设活动中不法行为的惩罚机制,划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边界。第三,健全公众对企业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参与机制。公众对企业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积极参与和有效监督,可以对企业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行为形成强大的压力,扭转企业的不法行为。公众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及电视等传统新闻媒体和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来获取企业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信息,扩大信息覆盖面。特别是针对企业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及时关注热点问题,利用网络等平台对企业提出建议,杜绝谣言,防止大众紧张情绪的蔓延。推动建立由企业和公众共同参与的“企业污染控制报告会”制度,增加企业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过程中的专家咨询和公众参与环节,提高企业生态文明制度建立的科学性。第四,增强企业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内生动力。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企业员工的自律意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企业的内部规章制度都是企业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强大内生动力。因此,“企业要强化生态责任意识,培养造就一批既懂专业技术知识又有科学的生态意识的高层次科技型管理人才”,无论是企业领导还是一线员工都应树立绿色的生态价值观,自觉地按照环保标准规范约束自身行为,提高自律能力。要求企业必须从组织、技术和管理方面进行创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绿色企业形象。要求企业内部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建立和完善企业生态文明岗位责任制度、企业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制度、企业生态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和企业生态环境预警制度。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篇6

20世纪中期,西方工业化国家先后发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人们开始反思工业化弊端。从1962年《寂静的春天》的出版,到1972年《增长的极限》的发表和瑞典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的召开,再到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和200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的召开,等等,国际社会一直在寻求一种有别于传统工业化的模式,希望走上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一些学者开始从社会文明形式的高度来思考工业文明。保罗·伯翰南在其1971年发表的《超越文明》中预见了一种“后文明”即将出现,但没有指明这种“后文明”将是一种什么形式。1995年,美国学者罗伊·莫里森在《生态民主》一书中正式将生态文明定义为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文明形式。与此同时,西方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和运动也悄然兴起。加拿大学者威廉·莱斯分别于1972年和1976年发表了著作《自然的控制》和《满足的极限》,指出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基于“控制自然”观念的科学技术和社会异化的消费观念,要解决生态危机就必须建立“易于生存的社会”。此后,相继出现了双重危机论、政治生态学理论、经济重建理论、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了系统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上,生态运动也在西方政治和社会文化领域兴起。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绿党”受到民众拥护,在工业化国家不断发展壮大,许多国家的议会中也取得越来越多的议席。

我国政府非常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七大”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并明确阐述:“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中央政府及相关领导的积极推动下,我国的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进展。

二、生态文明理论研究进展

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始于1984年,当时著名生态学家叶谦吉最早使用了生态文明的概念,他从生态学和生态哲学的视角来界定生态文明,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和谐统一的关系。之后,理论界开始广泛研究生态文明,尤其是“十七大”以后,生态文明成为许多学科研究的热门课题。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我国共发表了以“生态文明”为题的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及报刊文章累计达10029篇。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于生态文明概念与内涵的研究。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生态文明进行了界定。一是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的一个发展阶段。认为人类至今已经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在对自身发展和反思的基础上,人类即将迈入生态文明新阶段。二是认为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一个方面。认为生态文明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的第四种文明,四大文明一起支撑和谐社会大厦。三是认为生态文明是一种发展理念。生态文明与“野蛮”相对,是在工业文明已经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与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四是认为生态文明是改善人民生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是一种建立在先进生产力基础上的文明形态。在确保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础上,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转变生产模式和行为模式,走一条依靠自然、利用自然而又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互动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总体而言,目前关于生态文明概念的讨论很多,但尚未形成一种公认的、权威的概念。

第二,关于生态文明与传统文化的研究。许多学者从儒、释、道中探究生态文明的文化渊源。研究认为,儒、释、道从各自的角度阐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如:儒、释、道都强调“天人合一”,把尊重生命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共同的生态价值观。佛教认为生命主体与生态环境是一个统一体,天地同根、众生平等,天地万物本身就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总之,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佛性统一、万物平等,等等,这些朴素的自然观及其生态实践观,对于建设当代生态文化体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三,关于生态危机与社会制度的研究。我国学者主要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中的生态观思想,介绍了国外生态马克思主义和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和绿色政党运动,从社会制度的角度研究了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的必然联系。

第四,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研究。许多学者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不同层面研究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也有学者研究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机制、理念以及生态文化等,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措施。还有的学者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容,提出了一些具体设想。也有一些学者结合各地实际,提出了相关省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第五,关于生态文明评价体系研究。有的学者采用系统分析方法,从经济发展效率等方面,构建了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河南、贵阳、厦门等地还建立了地方性的生态文明评价标准。

总之,近年来生态文明的理论研究方兴未艾,取得了丰硕成果,对于增强生态文明意识,树立节能环保和生态保护观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当前低水平重复研究居多,高质量深层次的研究较少;对生态文明概念探讨的多,从哲学、社会制度、人与自然的本质属性等基础理论研究的少;就事论事、解读政策的研究多,从战略高度研究的少,生态文明理论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探索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目标。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的问题日益显现,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有所深化,建设速度较前加快。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法规和政策体系逐步建立,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等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

第一,建立生态文明建设法规和政策体系。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关注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从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到2007年“十七大”将“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报告,党和政府对环境问题的认识逐渐上升到生态文明的高度,并将其作为党的纲领和国家战略。为落实这些战略目标,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仅“十一五”期间,先后有100多部国家和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环境标准出台或实施。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和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与政策体系,使生态文明建设能够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之中。

第二,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工作。节能减排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行动,“十一五”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把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列为约束性指标。国务院成立了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采取了强化目标责任、调整产业结构、实施重点工程、推动技术进步、强化政策激励、加强监督管理、开展全民行动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经过努力,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效。“十一五”期间,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19.1%,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14.29%,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减少12.45%,以年均6.6%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11.2%的增速,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大幅下降,能源供需矛盾得到缓解,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十二五”规划除了万元GDP能耗、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以外,还将氨氮和氮氧化物也列入约束性指标,节能减排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第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发展循环经济,2005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目标、重点工作和重点环节。“十一五”以来,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十一五”期间,我国主要资源综合产出率累计提高了约8%,能源产出率提高23.6%,水资源产出率提高了34.5%,工业水资源产出率提高了58.0%。2010年,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为15.2亿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从2005年55.8%上升到69.0%;钢铁工业废钢消耗总量达8670万吨,再生资源的回收率五年提高近30个百分点,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结构优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

第四,稳步推进生态保护。“十一五”以来,我国先后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纲要》、《全国生态功能区划》等一系列生态保护的政策文件。通过建设湿地保护网络体系、防沙治沙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措施,使生态恶化的趋势得到控制。“十一五”期间,森林面积大幅增长,全国造林面积增长了9.6%;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50.3%,增加了5个百分点。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流失治理都取得显著成效,全国陆地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国土面积的14.7%。

第五,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十一五”以来,我国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2007年制定并实施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009年确定了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行动目标。“十一五”期间,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增加碳汇等多种途径有效控制了温室气体排放,仅节能一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6亿吨。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通过提高重点领域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减轻了气候变化对农业、水资源和公众健康等的不利影响。“十二五”规划首次将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规划,确立了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导向。

然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然任重道远。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民意识有待提高,文明建设的制度不完善、机制还不健全,政策不配套和激励措施不到位的问题仍然突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有诸多障碍,节能减排的压力重重,环境状况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重点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十分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威胁到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和党的执政地位,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因而,必须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从最突出、最紧迫、对民生影响最大的环境问题入手,深入持久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篇7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明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用制度来保证,这是三中全会的重大举措。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走生态文明之路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作为在社会全局工作和各项具体工作中居核心地位、发挥主导作用的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生态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和威胁以及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走生态文明之路这一历史重任,就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范畴,从而有助于增强全社会成员的生态文明观,进而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以推动我国“生态梦”的早日实现。

一、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价值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为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生态观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国家当前建设中的一个关键词,中国能否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建立是至关重要的,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首先要塑造生态文明观。我们应意识到人类只是自然的中心,而非自然的主宰。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在受教育者中传播和宣传生态文明观,传播环境危机意识,传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等等,通过宣传教育逐渐形成人们的生态文明观,从而自觉养成生态文明的行为,自觉维护生态平衡,自觉维护生态文明。只有在全体公民都树立了生态文明观念的基础上才能够凝聚维护生态文明的正能量。

(二)思想政治教育为生态文明建议培养“生态人”

“生态人”的培养,教育是最佳的途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教育对象形成符合特定时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需要的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品质。回顾我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和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生态教育,导致了个体生态观念的淡薄。重视并大力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把生态价值纳入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这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的崭新内涵。因此,培养具有生态价值观的“生态人”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重要目标。

(三)思想政治教育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生态文明建设是对现实环境的回应,更加需要理论来支撑,需要理论体系的构建。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深入研究和探索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基础。马克思早就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恩格斯也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了人类无视自然界的规律盲目开发和掠夺所带来的后果。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人与自然对立状态的途径归根到底取决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重新塑造。其次,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中也形成了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例如,“可持续发展”思想、科学发展观思想以及“美丽中国”的思想。最后,中国传统文化中也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如儒家文化的“天人合一”、“仁”的思想。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深入研究和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思想支撑。

二、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新举措

生态文明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也为其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不仅有助于公民的全面发展,也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只有适时地实现创新和转变,才能承担起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加入生态观教育的内容。随着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培养公民正确的生态观已逐渐成为社会主流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把公民生态观的培养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范畴之中,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也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与时俱进。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与生态观教育是相互包含和融合的关系。只有把培养科学的生态观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做到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要体现生态价值。从不同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不同的价值,其中从功能上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政治和经济价值,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价值。然而,随着生态危机的凸显,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重视其生态价值的实现。就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实现途径的过程和环节而言,科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实现的内在条件;丰富和发展主体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实现的内在需求;顺应时展,增强自身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实现的关键。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在于树立生态价值的教育理念,强调和凸显生态文明的相关内容;从而真正推动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要注重社会实践。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基本上以理论宣传和课堂教育为主。然而,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让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使其在实践中体验和感受生态文明。让公民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这一课题积极深入到乡村、社区、厂矿去进行生态文明的宣传、调研、体验和参与,让他们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生态文明观的理解和把握,从而更加强化和内化他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在实践活动中要始终牢记生态文明的观念,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在保护生态过程中促进自身道德情操的健康发展。

生态文明理论的出现,注定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联,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生态文明主体的培养,主体的培养最主要的途径就是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使生态文明建设更为有效。生态文明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同时,通过对生态文明基本理念的总结,使之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为思想政治教育良好环境的构建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培养生态文明意识,强化生态文明行为,帮助树立正确、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对于我国新时期建设生态文明,努力构建美丽中国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3).

[2]张一兵.悲情的双曲线:关系主义中的生活废墟[J].人文杂志,2012(5).

[3]庄世坚.生态文明:迈向人与自然的和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3).

[4]李承宗.生态人的价值观评述[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2).

[5]夏国美.“生态人”:自然的回归[J].检察风云,2004(3).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陈绪林.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J].中国高校研究,2008(8).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篇8

虽然人类仅仅是大自然当中的部分生物,却自认为拥有着控制和支配自然界资源的权力。直到西方生态文明理论的诞生,伴随着西方社会工业革命枪声的打响,预示着人类的生态环境意识正在逐渐的觉醒,借助一种新思潮的涌现和当时西方政治的力量的推进,将这种生态文明理论延续至今,使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得到启迪。

一、西方生态文明理论的核心和历史演变过程

(一)西方生态文明理论的核心思想

西方生态理论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关系,在西方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也针对资本主义文明带有一定的批判色彩。西方生态文明理论指明了社会核心价值的新思路,对于人类社会形态的演变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开辟了人们对生存环境关注的新视角,并且作为当前东西方学界钻研生态文明课题时不可或缺的理论依据。

(二)西方生态文明的演变过程简析

最初,人类对于土地的依赖和霸占行为在西方社会形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引发社会群体矛盾,进而间接引爆了工业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卓力发展经济,社会资本集中在少数的阶层手中,资本主义形态在西方社会得以确立,但同时蕴含危机重重,正如恩格斯所提到的:“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恩格斯的话抨击了西方资本主义现状,隐约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社会中人民贪婪和恶性争夺的丑态。西方社会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后,看到了生态失衡的局面,顺其自然的发生了生态危机。并且迅速转化成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森林遭到砍伐、有毒气体弥漫、地下水位下降、鱼类几近枯竭、物种濒临灭绝、气候异常、土地沙漠化、风暴频繁、洪水灾情泛滥、病情疫情严重等等,最终令人类自食恶果。这一系列生态环境的情境,也使人们从资本主义虚假繁荣中警醒,生态文明理论产生的客观条件已经基本形成。

在生态文明建设道路的迷雾中,西方生态理论也日趋成熟,开始从哲学理论俯视和思考人类的生存模式,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生态理论的指导,深刻的分析人们生存的意义和其所产生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加剧了对资本主义体制的对峙。随即生态文明建设逐步发展壮大,充实到政治力量当中,撼动了西方主流资本主义形态,人和自然的关系密切起来。当然,西方生态文明理论中对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过分夸大部分,也是我们在研究过程中所要摒弃的。

二、研究西方生态文明理论对我国的影响

(一)我国在研究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和思路

几十年来,我国学者对于西方生态的研究一直未有停息,并且钻研生态文明对于在略显虚张声势的社会经济文明的背景之下更加沉稳朴实。在研究过程中,对西方文明做以整理和通观,对其理论形成历史环境、发展过程等加以分析和提炼,将其重要的思想形态逐步带入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里,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西方生态文明理论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产生了哪些影响

首先,西方生态理论中提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观点。

其次,西方生态理论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危机的根源。理论认为生态危机时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生态恶化是资本主义固有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解决生态矛盾是不可能的,必须打破这一制度,通过革命构建一个新型的社会主义才能彻底消除生态危机,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当然,这一论调在后来学者研究看来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的,其并没有真正的揭示出经济危机产生的实质。

最后,坚定了我国加快走进社会主义进程的信心。人类要理性的利用资源来满足需求,只有这样,才能稳定发展经济,保护自然环境是一切文明进步的依托。如果没有了良好的生态环境,那么人类所筑建出来的景象形同虚设,经济的发展成果不足以应对生态环境的治理,最终给环境污染买单的必然是人类自己。

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发展

经济文明固然重要,但要是伴随着生态文明的落没发展经济,是得不偿失的失误。我国已经意识到生态治理的严峻性,陆续启动了退耕还林、天然林区保护、生态草场建设、生态区域的创建等等,这是我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业。另外,在如今城市内外的大规模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工业废水、废气等,我国相环境关治理部门也加大了考察力度,及时调整工业企业生产方向,规范了环境污染治理标准,取缔了部分高污染、高排放的工厂生产资格。

四、结束语

通过研究西方生态文明理论,得到了关于建设我国生态文明的启迪。人类发展终归是要和自然环境相协调,并且在生态环境允许的前提下完成社会的构建。我国是人口大国,要采取科学的手段建设和维护我们的家园迫在眉睫,避免重复走西方生态建设进程中产生的弯路,吸收西方理论精华,并且让我国全社会共同为生态环境出谋出力。用辩证的思维来看待西方生态文明理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期能够满足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上一篇:改革开放论文范文 下一篇:足球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