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会计实训报告范文

时间:2023-09-28 16:51:58

企业财务会计实训报告

企业财务会计实训报告篇1

【关键词】会计财务报告 局限性 解决措施

现阶段,会计财务报告工作中存在会计财务报告工作效率低、会计财务报告信息缺乏完整性和及时性、会计财务报告设备的局限性等问题,如果不对其采取有效措施的话,势必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对此,本文主要对会计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及解决措施进行分析。

一、当今会计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分析

(一)会计财务报告工作效率低

会计财务报告工作是每个企业发展的关键,更是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的关键工作,通过这些数据能够了解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其进行不断的改进,同时也能够为企业发展决策给予数据支持,更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1]。但是,就当今会计财务报告工作来说,整体工作效率不高,严重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引起这方面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会计财务报告数据信息还存在一定的披露,非公开化的数据统计过程可能会引起数据的不真实现象。

(二)会计财务报告信息缺乏完整性、及时性

众所周知,会计财务报告是对企业阶段经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在下一阶段的发展规划中,这些数据也将起到关键的决策作用。但是,就当今会计财务报告信息来说,存在信息的不完整性、滞后性等,不能及时将分析的数据提供给企业,而且提供的数据中还不够完整,这对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带来极大的影响,例如,固定资产消耗报告数据的不及时、不完整,导致企业领导人对企业固定资产存在模糊性。

(三)会计财务报告设备的局限性

在以往会计财务报告工作中,主要以手工抄写的方式,数据都是记录在纸张上的,而在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快速发展之后,会计财务报告工作也逐渐应用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相比于传统工作方式来说现阶段会计财务报告工作的效率更高。但是,现阶段会计财务报告工作需要相应的设备作为支持,而有一些工作岗位上却缺乏这样的设备,或是设备存在故障,严重影响到会计财务报告的工作效率,甚至会造成会计财务报告数据信息的丢失现象,使得会计财务报告工作受到一定的限制。

二、会计财务报告局限性的解决措施

(一)完善会计财务报告工作制度

现阶段会计财务报告工作中存在数据不真实、数据的非公开化等现象,严重影响到会计财务报告的工作效率,也使得会计财务报告工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造成这方面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会计财务报告工作制度上的缺陷,对此,要不断的完善会计财务报告工作制度。首先,要完善会计财务报告的工作流程,针对企业实际的生产、经营等情况进行分析,完善一套合理有效的会计财务报告工作流程。其次,在平时会计财务报告工作进行的过程中,需要由专业的人员对工作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召集相应的谈论会议,有针对性的解决会计财务报告工作流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的完善会计财务报告工作流程。再次,要对会计财务报告工作制度进行优化和改进,打破传统非公开化的工作原则,要将会计财务报告数据公开进行,这样可以让企业其他员工对会计财务工作进行监督,从而有效的提高会计财务报告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挣脱了传统会计财务制度的约束。

(二)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确保会计财务报告信息的完整性和及时性

通过以上对会计财务报告局限性的分析得知,会计财务报告信息存在不完整性、滞后性等,不仅对会计财务报告工作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甚至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决策,造成这方面局限性的主要原因大多由于岗位人员自身素质的问题,对此,要加强会计财务报告人员的培训,全面提升岗位人员的综合素质,确保会计财务报告信息的完整性和及时性。首先,应对现有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尤其是在市场发展瞬息万变的情况下,会计人员要了解财务报告数据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要确保每个会计财务岗位人员都具备对数据分析的能力、对市场的分析能力以及良好的职责等。其次,要提升会计财务岗位人员的时间观念,确保会计财务报告信息数据的及时性,另外,应加强财务岗位人员对财务报告数据重要性的认识,不能忽略任何一个环节的数据,要确保各项数据的完整性,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引入会计财务岗位人员奖罚机制,对于表现较好的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而对于表现较差的人员要按照给企业带来影响程度给予相应的惩罚,这样不仅可以督促会计财务岗位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同时还有着督促的作用,不仅能够保障会计财务报告数据的完整性、及时性,更能有效的提升会计财务报告的工作效率,打破传统会计财务报告观念的约束。

(三)完善会计财务报告工作所需设备

设备是保障会计财务报告工作效率的基础,通过以上的分析得知,一些企业会计财务报告受到设备的影响,造成会计财务报告工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工作效率不高,对此,要不断的完善会计财务报告工作所需设备。首先,要根据会计财务报告工作的内容、性质以及企业的生产、经营等情况进行分析,确定财务报告中都需要什么设备,再完善工作中没有的设备,确保设备的齐全。其次,要对现有会计财务报告工作中应用的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分析,一旦发展存在故障或是需要更新的设备,必须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确保会计财务报告工作中各项设备运行正常,这样才能避免会计财务报告受到设备的约束,从而有效的提升会计财务报告工作的有效性。

三、总结

综上所述,会计财务报告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仅影响到会计财务报告工作效率,对企业做发展决策的过程中也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本文对会计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及其解决措施的分析,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主要对当今会计财务报告工作中的局限性进行剖析,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对提升会计财务报告工作效率给予一定的启发。

参考文献:

[1]张旺军.从财务报告的性质及现状看财务报告的改进[J]. 财金贸易,2013,(05).

企业财务会计实训报告篇2

关键词:企业 财务决算 工作质量

财务决算工作既是对企业年度经营成果和资产运用效益的检查与总结,也是对企业投资决策科学性、内部管理先进性、对社会创造贡献性的检验。当前全球经济错综复杂,对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产生了重大影响,对财务决算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财务决算工作要积极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加强组织、创新方式,更好地发挥决算管理的作用以提升企业效益水平。注重利用财务决算结果分析总结企业生产经营成效和资产负债增减变动因素,进一步分析查找需要改进的问题,夯实管理基础,积极推动管理提升,确保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完成。

一、财务决算报表编制流程

(一)决算前的准备工作

一是贯彻上级对财务决算报表的编制要求。根据财政部、铁路总公司关于财务决算报表的编制要求,结合广铁集团公司情况,制定本年度财务决算报表编制文件和填报说明细则。二是召开财务决算布置会议。传达铁路总公司对财务决算工作布置要求,结合年度财务预算安排,提出集团公司编制财务决算报表的目标、任务。三是清理各项目数据工作。全面核对债权债务往来、资产盘点、收入、支出是否真实等。四是完善报表软件系统。细化报表主表个别项目,满足经营管理重点数据分析及编制说明书、会计报表附注等需要,对报表软件测试,修订完善报表格式和审核公式工作。

(二)决算过程的卡控

一是分级组织、逐级审验。要求控股子公司会审所属单位全套财务决算报表,以全级次法人数据接受集团公司决算会审,依据集团公司现场审验反馈结果,加紧纠正报表数据,形成最终上报集团总部数据。二是合并调整、整体复检。集团公司以会计制度、法规为准绳,合并抵销内部关联交易、债权债务等数据,借助计算机审核校验报表数据,人工检查工作量指标合理性,与业务处室核对全集团公司工资薪酬、人数指标是否一致,人工填报客货运输指标工作量。三是审计整改、修改完善。依据内、外部审计意见,纠正决算报表编制差错,校稿整理,完善财务说明书、会计报表附注各指标数据分析,形成完整的财务会计报告。

(三)审批上报、会审整改

一是内部审批上报。依据内部控制制度,经财务处长、总会计师、总经理、董事长逐级审批,形成正式对外财务会计报告。二是上级审核和修改。参加铁路总公司决算会审工作,依据铁路总公司财务部、会计师事务所审核意见,细化、完善各个项目说明,解答各指标数据填报是否合理,修改不合理数据的填报,形成正式对外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

(四)分析考核、总结经验

一是充分利用财务决算资料,查找企业内部管理漏洞,从而完善制度建设。二是通过开展财务决算数据横向、纵向对比,分析企业财务状况、资产质量、盈利结构和现金回报水平,关注重点项目增减情况及行业经营成效,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财务支持。三是加强决算工作总结与质量考核,将所属单位包括决算在内的各项财务工作都纳入考核范围,对各子公司进行考核,宣传好的工作经验,对不合格的单位,采取通报批评、要求限期整改等措施。举一反三,这既可以起到鞭策作用,又可以分析总结工作中的不足,提高决算工作质量,从而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二、财务决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每次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总会发生一些主客观方面的差错,如报表数据审验表内试算不平、表间勾稽错误、工作量指标漏填错报、内部债权债务挂账不一致、审计问题未及时整改,导致报表编制中耗费人力、时间,合并报表数据合理性不符合实际、逻辑性错误,分析材料不透彻等,其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不力、责任心不强

一是未认真学习当期决算文件要求,甚至连本单位报表上报时间都记错,未关注最新会计核算调整、填报说明,而是凭借以往历史经验做法来完成报表编制。二是未查收上级对决算工作的最新要求通知,导致报表会审时,错误较多,影响集团公司汇总进度。三是未完成材料上报,在会审现场匆忙补救,影响集团公司整体报表质量。

(二)经验不足、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一是分析材料前后矛盾,数据解释不够充分,变动数据应重点分析而未分析。二是过分依赖决算软件效验功能,忽略人工审验,导致一些指标的合理性错得离谱,存在漏填错填。三是决算软件操作不熟练,缺乏各功能联动使用的整体意识,导致会审现场修改报表数据。

(三)硬软件建设滞后、信息化程度不高

一是财务软件各个子系统相互穿透抓取数据不准确,各子系统数据各自独立,导致个别账务处理、个别报表编制需要人工填报。二是子系统开发不完善,如未开发内部关联债权债务核对子系统,造成各子公司相互提报往来数据差异较大,事后逐一核对,工作量非常大,造成抵销不充分。三是个别单位无法连接内部网络系统,财务信息系统为单机版操作,上级无法查询其数据,异地无法登录财务信息系统。

三、提高财务决算工作效率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制度、实现规范管理

一是整理汇编文件。收集预算、资金、会计核算管理及薪酬、社保管理等的制度、办法,整合印刷年度财务会计报告编制手册,以便学习查阅。二是制定文件,明确编制要求。根据财政部和铁路总公司文件要求,结合集团公司实际,制定编报财务会计报告有关问题的文件,明确会计核算变化项目、审计整改、税务问题、报表报送时间等。

(二)加强决算组织

加强决算工作的组织的领导,是提高决算效率的重要保障。一是提高财务关联数据对账。针对年度决算对账难题,建立预对账制度,提前一个月组织内部债权债务、关联交易的核对,提早了解和解决子企业间存在争议的关联事项。二是搭建沟通平台。借助内部网页、微信,搭建财务问题交流平台,方便对决算工作要求及时传达布置,并进行沟通解答,提高工作效率。

(三)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财务人员整体素质

一是培训面要到位。在每年召开全集团公司决算布置会议上,对集团公司决算工作进行部署培训,要覆盖到所有基层单位总会计师、财务负责人、决算岗位会计。二是培训内容要活。决算涉及的内容很多,受培训人员情况不同,精心设计培训内容,制作课件,既要考虑到刚接触决算工作的新手,也要让从业多年的老决算人员感到学有所用,尽量做到培训内容全面,重点突出,特别是强调对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新要求以及决算报表的调整变动说明。三是挑选案例、现场答疑。培训既有新内容、新要求,也对往年出现的问题及容易填错的指标进行归纳总结,有针对性地进行详细说明,组织现场答疑,提升培训效果。

(四)开展财务信息化建设

财务信息化程度高,能有效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能提高财务决算报表质量。建立一个数据集中、应用集成、业务协同的“财务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平台,该平台集成基础应用、会计核算、集团查询、预算管理、物资管理等模块。会计核算应包含分线核算、决算辅助审核、财务处理、固定资产、工资核算、应收应付、会计报表、债权债务管理、关联交易核对等子系统功能,形成基础数据与业务规范的统一,实现集中核算和管控,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五)优化决算报表体系

为满足外部监管和内部决策需要,在财政部、铁路总公司报表基础上,不断研究财务信息需求,规范决算报表体系。一是关注非运输企业收支利各个项目收支情况,将非运输企业利润表中的收入、成本细化到建筑业、交通运输业、装卸、批发和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等具体业务,深入掌握每个非运输企业项目的规模和效益变动情况。二是为满足日常经营管理需要,增设重点项目动态附表,如三公经费实际支出表、教育经费提取使用表。为了优化报表体系。三是满足各方需要,组织会计师事务所、内部各科室,对决算报表征集修改意见,对报表进行梳理、优化和调整,剔除不符合现状,通过不断修改完善,确保决算报表体系可以满足各方的信息需要。

(六)加强决算审核,严把决算工作数据质量关

一是做好审核报表前准备工作。明确重点关注科目,统一审核标准和方法,制定审核流程。如重点审核资产负债表数据前后两年数据、客货运输指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机车运用工作量指标等。为提高数据准确性和审核效率,结合往年报表数据的出错和铁总考核通报情况,增设必要的审核公式。积极与工资薪酬管理处室核对职工薪酬、人数指标,确保财务、业务数据一致。二是组织会审小组人员对接会。明确会审人员职责,制定审核流程及特殊情况下沟通机制,统一审核标准,讲解近年工作审核重点项目。三是严格审核。审核内容主要包括电子数据公式效验、纸质报表与审计报告一致性审核、财务情况说明书、会计报表附注分析、解释审核等审核。在报表审核期间,针对大家提出的审核公式纠正建议,及时付诸实施。四是把好报送关。随着铁路基建投资增加,高铁线路陆续开通运营,社会越来越重视铁路企业经营效率情况,对财务报表信息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所属子公司上报的数据资料要进行认真复查,做到无差错且符合合理性,统一口径数据一致性,所有数字与财务分析报告保持一致,重大差异变化应有解释说明,力求将分析报告写全、写深、写透。

(七)加强决算分析利用,服务企业决策

财务信息结果的价值在于运用,充分利用财务月报和季度决算的数据,加强数据整理分析,为经营管理者决策提供服务。一是严把数据关、文字分析关,注重企业运行的新情况、新变化。二是对近几年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建立企业信息库,在部门内部实现数据共享,为开展企业产权登记、经营预算管理、业绩考核等工作提供基础性数据。

(八)总结经验、落实责任

月、季、年度财务决算编制上报完成后,应及时总结本次财务决算编制工作经验,查找差错原因,落实责任,依据决算考评制度,量化评分,综合评比,将评审结果以电报形式逐条反馈给各子公司,以便于改进工作,不断营造积极向上、创先争优的工作氛围,切实加强决算编制工作,提高财务报表信息质量。

四、结束语

高质量的财务决算报表数据是企业经营结果的真实反映,利用财务报表相关数值揭示分析企业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运用报表数据,捕捉有价值、能说明问题的信息,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及时、充分的决策依据,同时满足外部社会监管数据披露需要,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司(编).企业财务报告编制指南(2013版).

[2]罗莎.推进财务信息管理提升数据质量[N].中国会计报,2013-11.

[3]财政部关于印发2012年度企业财务会计决算报表的通知.2012.

企业财务会计实训报告篇3

缺乏相应的政府监督、社会监督,和企业会计管理不严,财务会计人员专业素质不够高往往导致财务报告的失真,使财务报告在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等方面存在问题。在财政部每年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中,不难发现部分企业财务报告中存在未有效执行会计准则、财务管理不规范、违反国家财税政策、信息披露不充分以及违规使用募集资等问题。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虚假通报折射出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的弊端重重,亟待提高。例如财政部通报2010年湖南天润化工存在会计凭证缺失、账实不符等问题,虚构销售收入8131万元,其下属企业将货款6439万元存入员工个人存折;贵州益佰制药无依据预提产品监测费8481万元,并从中违规列支市场费用等。

2.企业财务会计的改善措施

2.1加强对财务会计的重视企业的管理层要充分认识财务会计管理在企业中所扮演的角色,完善相关方面监管制度,严肃财务人员的聘用、考核和内部监督工作。不论在中小企业还是大型企业都要建立基本会计规范。例如建立不相容职务岗位分离制度,建立授权审批制度,建立起票据与印章的管理制度等等。同时还要审视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中存在什么问题,发现问题后就必须立刻的进行改进。企业要自行设计适合于本单位使用的财务会计制度,科学合理地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人员,来保证财务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3.引进高级专业人才,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企业可以通过该校园招聘等形式招聘有一定学历、资历的高层财务会计人员,从源头上保证会计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同时还要做好对财务人员的后续教育工作,加强财会人员现代计算机的培训,提高会计电算化人员的素质,适当地引进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定期对企业财务人员进行财务会计最新改革的培训,不断提高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来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推动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的质量。

4.推动企业财务的信息化建设

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使网络经济条件下的财务会计工作更加高效、畅通。制定和完善网络会计信息管理、财务报告披露的法规,加大打击网络财务犯罪的行为。加强财务信息的安全性,提高网络环境的保密度。做好数据录入工作,及时排查并杜绝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公司要建立全局的财务信息数据库,实现各个子公司、各个部门的联网运行,也要完善自身的监管,确保财务信息的正确保存、防止资料的外泄,保证系统输入数据前要经过严格检验,输入后的数据和代码等要对其合法性和真实性进行审核校验。避免会计信息的被盗,或者被恶意篡改。实施数据库的保护措施,谨防最后网络黑客通过网络病毒等网络技术对企业的会计信息网络进行攻击破坏,保障企业的信息系统正常运行,促使企业的账目透明化,完善对企业的财务的监督,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可靠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5.加强财报的监督,提高财报的质量

建立企业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企业要充分做好财务报告的制定、与公告工作,确保数据信息的正确性和完整性,确保之前要经过严格的审批制度,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能,加强内部监督的力度。完善会计事务所的资格准入制度,确保会计事务所合法合规进行会计事务,真正发挥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的审计监督作用,防止会计事务所串通企业做出虚假报告。

证监会等相关职能部门将查处的虚假财务报告的有关问题公布在网上,以最快的速度披露问题,高我国社会审计工作质量,重点规范和完善非上市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一旦发现企业编制、对外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依法追究责任,严惩不贷,以儆效尤。维护《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结语企业的财务会计是一个企业资金进出的大门,企业要建立完善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适应企业发展,同时要根据自身企业的情况,建立自己的财务会计管理,积极采用当代科技,防范化解财务风险,保证企业的资金安全。政府部门也要根据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式,加强监管,确保财务信息符合市场参与者的需要,增强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企业财务会计实训报告篇4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财务管理;模式

1.前言

为了进一步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我国制定了新的会计制度,但它在促进我国各企事业单位发展的同时对其财务管理工作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由于部分企事业单位使用以前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成为习惯,短时间了一时半会改不过来,但为了不断适应我国新会计制度的同时,需要财务部门不断进行旧模式的调整和完善,以更好地提高财务管理的工作质量,为此,不断进行财务管理模式革新以更好地迎合高难度的财务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各个企事业单位或组织当前至关重要工作之一。

2.新会计制度有关财务管理的相关规定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在财务方面制定了新的会计制度,将以前财务报告体系的报告期间和分部报告两进行了大幅度的改进,在原来的基础上更加重视编写和上交报告的及时性和相关性,并且规定相关财务部门的会计要负责编写一年期间的中期财务会计报告,以更好地保证财务使用者更加清楚地了解并评价被投资对象前期所取得的经营成果,同时依据当下具体的经营情况作出今后发展的合理预期,进一步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从而更好地将不确定风险降到最低;同时规定分部报告在进行总结的时候要将企事业单位向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根据企事业单位相关的业务分部和地区分部取得的相关收入、目前拥有的具体资产和相关负债等相关详细信息进行报告总结,以方便集团管理局更好地了解并掌握各企事业单位有关财务的具体情况,从而更好地规划整个企事业集团的全面发展,同时规定企事业单位或组织的财务部门(会计)还必须分析本企业或单位未来的经营风险,同时还要分析本企业或单位未来的经营报酬,以更好地实现财务和经济双赢效果。

3.目前我国财务管理的现状

3.1部分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工作素质不高,综合素质欠缺

作为从事财务管理的事内人士,我们都知道高要求的财务管理报告和档案能够更好地综合反映整个企事业单位或组织的财务现状和经营状况,而要更好地促进企事业单位或组织的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就必须提高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但从目前现状来看,我国部分企事业单位或组织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关于财务管理的专业知识比较缺乏,面对有些财务管理工作不知所措,尤其是一些比较复杂的电子财务管理工作,比如财务报告或财务明细,部分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缺乏必备的现代化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不能更好地对新会计制度下的财务工作进行科学的管理。

3.2财务管理的法制观念相对薄弱,归档意识欠缺

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行各业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无形中就改善了我国依法治档的外部环境,尤其是对于经济比较敏感的财务方面必须进行依法归档,将相关财务报告依法归档,但在我国部分各行各业财务管理部门的干部关于财务管理的法制观念仍然比较薄弱,档案意识欠缺,不但容易出现财务报告和明细档案归档不及时,而且归档的材料也不完整,甚至有些企事业单位或组织财务管理部门的财务管理工作不规范,不仅不符合我国制定的新的会计制度,而且还容易出现财务报告体系的财务报告或明细档案信息与企事业单位或组织经营的实际情况不相符的现象。

3.3计算机技术在财务管理中缺乏更好地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产业向更高更快的方向发展,各行各业也基本上实现了计算机网络的普及运用,电子档案也随之大量出现,但是在我国部分企事业单位中,部分财务管理有关的财务报告和明细档案管理仍然停留在过去那种手抄笔写的时代,进行手工方式相对比较传统的财务档案管理,而且这种财务档案管理方式不仅核档立卷所用的时间比较长,而且在工作中进行具体的查档时也十分的耗时,相当的费力,会消耗大量的人力财力,而且由于查准率比较低,所以直接导致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低下。

3.4相关的专业人才相对比较缺乏

作为从事财务管理的事内人士,我们都知道财务管理工作它是一项系统化比较强的工作,不仅工作量比较大,而且工作相当繁杂,为了确保财务管理的准确性和精细化,有时候需要企事业单位组织其财务部门的全体员工全部参与其中,以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高质量和高水准;但是就目前现状调查来看,仍然有很多企事业单位或组织并不是特别重视员工有关财务管理的相关知识,从而造成员工这方面的知识相关匮乏和欠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认识不足,从而导致他们的管理意识比较淡薄,缺乏一定的参与激情,表现出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不是特别高;除此之外,部分企事业单位和组织再招聘会计的时候,为了降低人力支出和费用,招的会计学历相对比较低,专业知识比较匮乏,而且对会计的考核力度欠缺,使会计工作不求上进,财务管理的专业知识缺乏,工作思路老套死板,不会灵活变通;尽管实施了新会计制度,企事业单位和组织的管理者也开始重视财务管理工作,但是由于会计和工作人员依然掌握的是以前比较陈旧的财务管理知识,而且相应的实践经验也比较陈旧,相对比较落后,而且企事业单位为了节约企业财务开支,并没有投入额外资金开展相应的专业素质培养和训练之类的企业员工再学习和再教育,所以致使企事业单位和组织当前的财务管理工作不能更好地适用于我国制定的新会计制度下的财务管理工作,缺乏相应的专业会计工作人员,从而导致部分企事业单位和组织的财务管理工作一直停留不前。

3.5缺乏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

我们知道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强大的控制和管理系统,它就犹如火车头一样,使得企业在科学的控制和管理之下井然有序的进行,同样的,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可以保证财务管理工作井然有序的开展,但就我国目前制订了新会计制度的情形下来看,我国相当一部分的企事业单位和组织并没有建立完善而健全的财务内部控制和管理体系,从而导致企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很多不符合新会计制度的工作失误,给企事业单位和组织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相对多的安全隐患,更不利于企事业单位和组织实现财务的现代化管理,不利于企事业单位和组织投资项目的增多和建设规模的扩大,不利于企事业单位和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4.在新会计制度下如何更好地进行财务管理

4.1确定符合新会计制度的财务管理模式目标

在新会计制度下,要更好地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企事业单位或组织就必须确定符合新会计制度的财务管理模式目标,组织财务部门工作人员不断进行财务管理模式创新,改革以前比较陈旧的财务管理模式,引导企事业单位相关的管理者要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且不断根据新会计制度不断改进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并且根据企业发展的具体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不断将新会计制度下的财务管理模式创新纳入到整个企事业单位和组织的发展战略规划当中,为了使得企事业单位所有工作人员更好地掌握并了解有关财务管理的知识,领导者和管理者可以组织需要的为期两天或三天的短期培训以更好地给员工普及相关的财务管理知识,提高工作人员对财务管理工作在企业经营状况和经营前景中的重要性的认识,并且通过为期两天或三天的短期培使企业工作人员更好地学习新会计制度的相关内容,尤其是财务部门的会计,必须不断更新他们的会计专业知识,更好地掌握并了解新会计制度相关的规定,提高会计工作专业性的同时更好地实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全面化管理,不断实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系统化管理。

4.2努力提高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

每个行业要实现更好的发展,提高本行业的经济效益,就必须拥有高素质的工作人员,拥有技能雄厚的工作人员,当然每个行业的财务部门也属于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关系到整个行业经营状况和经营前景,所以在新会计制度下,要更好地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企事业单位或组织就必须对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加大对培训的资金投入力度,提高培训水平,从而提高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使他们更好地掌握财务管理工作的各项业务,以防止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严重的工作失误,给公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4.3努力提高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法制意识

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培训和教育,使他们具备优秀的思想素质、良好的政治素质;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法制培训,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国家有关财务管理工作以及相关的档案管理的法制法规,加强他们高度的法制意识,提高他们的财务管理意识,使他们具备高度的法制观念。

4.4实现财务管理的数字化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计算机是现代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用具,为人们的工作提供方便。所以,在新会计制度下,要更好地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企事业单位或组织就必须充分利用计算机,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水平的考核,使具备计算机相应的技术知识,学习相应的软件开发和设备维护技术,熟知现代的通讯技术知识,掌握现代的网络知识,从而更好地提高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现代化应用能力,提高他们的现代应变能力。在新会计制度下,要更好地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企事业单位或组织就必须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利用计算机可以快速处理信息的功能,建立电子文档,集中录入原有数据和交易内容,为了方便查找,要建立电子档案目录,进行档案影的扫描,并且按先后顺序进行安排;建立相应的计算机检索体系,从而更好地提供现场便捷的查询服务,以更好地实现财务预算、财务核实、财务明细和财务报告的电子化、数据化,更好地实现财务管理的现代化和一体化。

4.5不断强化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相关制度

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企业要实现快速发展,就必须不断完善其管理制度,尤其是与财务有关的相关制度,更需要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实现制度化管理,为此,在新会计制度下,要更好地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企事业单位或组织就必须不断强化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相关制度,使其管理制度更好地符合新会计制度相关的内容,如果由于新会计制度不符合的企事业单位应当重新修订,以更好地使财务管理工作更加适应于企业发展的新需求和新挑战,为了更好地确保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更加具有准确性和真实性,同时也为了确保财务信息的公开性,企事业单位相关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应该将其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详细的融入到新制定的财务管理制度当中来,并且在此基础上不断调整和完善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模式,可以借鉴其他发展比较先进的企业有关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改进,同时规定其财务部门相关负责人要密切监测本企业的资金具体流向和主要开支,以更好地确保本企业财务处的资金是在企业财务流动规定的范围内流通,并且同时还符合新会计制度相关的规定和要求,从而更好地减少其本企业不必要的开支,更好地提高其本企业的经济效益。

5.结束语

在新会计制度下不断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有利于更好地促进新形势下财务管理工作实行档案管理制,进而更好地提高其财务档案的利用价值;有利于更好的加强财务管理的服务工作,提高财务管理部门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有利于促进我国财务管理的现代化和一体化,在现达的计算机时代实现信息化和管理的系统化,有利于为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创造更好地财务管理归档基础和借鉴,从而更好地促进其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毛国育.高校项目绩效预算应用环境探析[J].会计师.2011(09).

[2]李蕴慧.论高校财务管理体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9).

[3]王珺.浅议美、英国高校财务管理特点及启示[J].企业导报.2011(13).

[4]傅艳.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0(09).

[5]张平,陈迎梅.新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及对企业的影响[J].金山企业管理.2008(03).

[6]曲秀丽.浅议网络环境下财务管理的新观念[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

[7]王建华.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1).

企业财务会计实训报告篇5

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企业会计改革一直处在体制改革的前沿,《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会计准则与国际通行做法的差异大为缩减,以国际会计准则为例,我们将几十项会计政策与之对比,除个别因我国国情而未采纳国际会计准则的做法外,其他在总体上已趋于一致或相近。在企业会计改革及其国际化的进程中,我国仅用了短短10多年时间就走过了西方国家70多年所走过的路。

我国的企业会计改革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认可。在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会议上,与会代表认为,是转型经济国家和中国家会计改革最为成功的典范。美国商学院保罗·希利教授发表的论文认为,美国和英国的会计准则,对于那些缺乏对管理财务报告决策监督机制的发展或转型经济国家是否也是最优的,还是个疑问。他用实证的方法对中国上市公司用中国会计标准和国际会计标准编制的报表差异进行,认为投资者可能发现中国会计标准比国际会计准则能够生成更加可靠的信息。曾经参加过财政部会计司组织的会计准则国际研讨会的国外专家回国后,撰文认为,中国这样一个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国家,在目前这样复杂的市场氛围中,幸好有一支队伍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会计改革,并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全球最大规模的7家会计师事务所日前的一份最新的国际会计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已明显减少。参与该项名为“2001年会计准则调查”的会计师事务所包括安达信、柏德豪、德勤、安永、均富、毕马威、普华永道等。

国际化不能照抄照搬

近期,有观点提出,会计国际化可以直接采用美国会计准则或者国际会计准则。这种观点有失偏颇,不仅脱离中国的实际,也不符合世界各国会计国际化的通行做法。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对于如何理解和处理会计国际化,不单纯是会计技术层面的问题,我们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切忌妄自菲薄,盲目崇拜。中国的会计改革不宜直接采用美国会计准则,也不宜直接采用国际会计准则。

对此,我们可以看看其他国家的做法。目前,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印度、巴西、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斯里兰卡、泰国、阿根廷等发展中国家,以及俄罗斯、保加利亚、波兰、罗马尼亚等转型经济国家,都有本国的会计标准制定机构,并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制定、实施本国的会计标准。尽管个别国家,如格鲁吉亚、乌兹别克斯坦等,也有宣布直接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情况,但实际情况差异很大,不具代表性。

一个国家执行本国的会计标准,既是为了与其体系相适应,同时也是该国主权的一种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国家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本法制定并公布。”由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的国际会计准则或美国的会计准则在我国没有法律效力,如果要求我国企业直接采用国际会计准则或美国的会计准则,将会与我国现行的《会计法》、《公司法》、《商业银行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等相冲突。

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通过跨国上市筹集资金,而上市地证券监管机构通常要求企业根据上市地会计准则或者国际会计准则编报财务会计报告,但是,这些企业必须以执行本国的会计标准为前提,最后向上市地证券监管机构和投资者提供会计报表时,可以根据上市地会计准则或者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作出报表调整。这是国际通行做法,也是国家主权的一种体现。我国的企业在境外上市,一直都是以执行我国的会计制度(包括《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后来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到现在执行的《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会计准则为前提的。然后,再根据上市地会计标准或国际会计准则进行报表调整。

片面追求我国会计标准的美国化或者国际化,还有可能会出现与我国转型经济环境不相适应的情况。

我国尚处在经济转型时期,尚未形成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和完善的监督机制,如果我们操之过急,不顾国情、片面追求美国化或国际化,有可能会出现与我国转型经济环境不相适应的情况,导致会计信息混乱或者失控,由此产生的改革成本和风险将是巨大的。例如,公允价值是国际上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通行的会计计量属性,而我国市场经济处在初级阶段,没有形成活跃的生产资料市场,关联交易普遍,诸多经济行为也不规范,弄虚作假屡禁不止,如果广泛地使用公允价值,将会给企业利用公允价值造假留下空间,“琼民源”案例将土地使用权的评估价作为公允价值入账,虚假评估增值5个多亿元。

综上所述,在会计国际化的进程中,如何把握借鉴国际惯例和考虑中国国情的辩证关系,这是我们应当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借鉴国际惯例不等于照搬照抄,照搬照抄是没有出路的;考虑中国国情不等于闭关自守和保护落后,闭关自守同样是没有出路的。从国际通行做法看,会计国际化并不硬性要求各国直接采用国际会计准则,而是充分尊重各国、经济、法律、文化环境,允许各国根据本国的实际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一定差异。会计国际化的宗旨是要求各国企业对外提供的会计报表在重要方面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协调,正如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国际会计准则公告前言》指出的那样,成员国企业“所公布的会计报表在所有重要方面与国际会计准则相一致”。这一宗旨反映了各国会计标准国际化的真正含义,我国的会计改革与这一宗旨是一致的。

当前我国企业会计改革 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制度》的实施面过窄,除股份有限公司外,国有企业尚未执行

如前所述,我国以《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为主体的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标准相比,在主要方面虽已基本一致,但是,《企业会计制度》暂在股份有限公司实施,国有企业尚未执行。国有企业仍然执行1992年制定的《企业财务通则》和行业财务、会计制度(以下简称“老制度”),老制度不利于企业消化不良资产,已与加入WTO的新形势不相适应。

国有企业执行新会计制度面临的主要是如何消化和处理多年来形成的不良资产。尽管企业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较为复杂,但老制度的缺陷也是不容忽视的。国务院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对资产要素进行了重新定义。《企业会计制度》据此作出了一系列有利于消化不良资产的规定,例如:对于待处理财产损失,企业应于年度终了结账前处理完毕;对于各项资产的减值,企业应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进行合理预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包括应收款项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比照其他国有企业的做法,通过测算和摸清家底,分别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逐步实施新的《企业会计制度》。

(二)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会计标准

我国的会计标准至少有三个层次,一是会计准则,二是会计制度,三是专业核算办法。会计准则是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所作的原则规定;会计制度是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操作性规定;专业核算办法是针对某些特殊行业,如石油天然气、农业、运输、业、房地产开发等的特点作出的会计规范。

1.继续完善会计准则体系。会计准则体系包括基本会计准则和若干具体会计准则。1997年至今,具体会计准则的陆续出台,财政部1992年的基本会计准则很多已经过时,需要进行修改。我国著名会计学家葛家澍教授多次建议制定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其目的在于明确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及其会计信息的需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要素的定义、特征及其在财务报告中的确认、计量与报告。这是用于企业会计准则的一套内在严密、协调一致的体系,它能在技术上保证具体准则的连贯性,而不致前后发生矛盾。本人认为,制定中国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时机趋于成熟,会计工作者应当对此给予更多的关注,中国会计学会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在制定中国财务报告概念框架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财政部已了16项具体会计准则,最近又成功地召开了会计准则国际研讨会,对企业合并、分部报告、外币折算等具体会计准则的征求意见稿进行了充分研讨。会后,有关项目组成员将根据国内外专家意见,对上述准则的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尽早。力争在不远的将来,努力实现初建中国会计准则体系的目标。

2.抓紧制定《小企业会计制度》和专业核算办法。在国际上,很多国家对小企业都有单独的会计标准,因为小企业具有很多自身的特点,比如规模较小,不对外筹资,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合一,等等。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近来也将中小企业会计制度作为的重点。我国小企业众多,统一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是不现实的。财政部已经着手对《小企业会计制度》的研究,预计明年出台。

专业核算办法是我国会计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证券投资基金会计核算办法》已经,财政部正在组织各方面力量,研究和起草其他各项专业核算办法。

(三)强化会计监督,促进新会计标准的贯彻实施

自2001年开始,财政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会计法》执法检查。此次检查分为单位自查、重点检查、巡查验收三个阶段。根据项怀诚部长的要求,《会计法》检查要做到五个结合:一是与贯彻落实朱基总理“不做假账”的指示相结合;二是与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相结合;三是与建立、完善会计的“游戏规则”(这里的“游戏规则”主要指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即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专业核算办法等会计标准)相结合;四是与强化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内部会计控制)相结合;五是与提高会计人员整体素质相结合。,全国《会计法》执法检查已进入巡查验收阶段,取得了显著成效,大大增强了企业执行《会计法》及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自觉性,形成了威慑力,维护了《会计法》及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严肃性。《会计法》执法检查作为财政部门经常性的会计监督工作,将长期进行下去。通过经常性的《会计法》执法检查,促进新的会计标准得以全面实施。

(四)加大培训力度,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企业财务会计实训报告篇6

关键词:财务管理;电子商务;互联网;网络环境

中图分类号:F23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1

一、网络环境下财务会计的必然发展趋势

互联网的出现为全球带来第二次产业浪潮,带来了 IT 产业以及全球经济和社会的重大变革。尤其是对企业的影响最直接和深远。首先,电子商务成为网络时代的商业方式和企业生存形式;其次,企业经营和管理信息都以电子方式运行,实现数字化管理;第三,网上企业、网际企业、虚拟企业等新的企业系统开始出现,新的经济形态如直接经济、网络经济等逐步形成。财务会计系统是经济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互联网使得财务会计系统的环境和内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二、传统财务会计在网络环境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1.对会计主体假设的影响

会计主体指会计工作特定的空间范围,它为确定特定企业所掌握的经济资源和进行的经济业务提供了基础。在各种互联网公司十分普及的今天,部分学者认为:有的网络公司存在于网络计算机之中,它是一种临时结盟体,没有固定的形态,也没有确定的空间范围。它可以由各相互独立的公司之间,将其中密切联系的业务划分出来,经过整合、重组而形成,同时也可以根据市场变化或业务发展不断调整结盟体的成员公司,甚至经常解散或重新构建。因此,企业在网络空间中非常灵活,会计主体变化频繁,传统会计主体在这种条件下已失去意义。如何在互联网络环境中对会计主体作出新的界定或对会计主体假设本身进行修正是网络会计无法回避的问题。

2.对持续经营假设的影响

持续经营假设,指会计上假定企业将持续经营下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企业不会被清算或破产。有学者指出:当前网络公司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技术的进步和资本市场的运作等原因,成立、破产、兼并的频率之快前所未有。对于这类网络企业,持续经营假设面临重大挑战。而对其是否使用清算会计,目前争论很大。

3.对会计分期假设的影响

在网络企业存在时间长短具有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尤其是在存在时间很短的情况下,要人为地进行分期,不仅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而且其实际意义也不大。此外,即使网络企业能长期存在,由于其业务的瞬时性,期间划分的标准也是一个问题。与此相应,在会计分期假设下的成本、费用的分配和摊销,在网络会计中必要性有多大,值得进一步探讨。

4.对货币计量假设的影响

由于网上交易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电子货币可能会成为一般等价物。此外,由于不同货币之间的交易变得非常容易,尤其是在通过互联网进行跨国金融工具交易时,在传统财务会计中尚未得到很好解决的外币会计,在网络环境下是否有可能寻找到更好的计量单位也是众多学者担忧的问题。

三、根据网络环境的影响,企业财务会计未来的发展策略

1.完善企业财务会计理论

科学、完善的财务会计理论可以更好的指导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并且为企业的发展抓住契机,为企业的变革提供准确的指导思想。不过由于我国的财务会计工作起步较晚,各方面发展都不成熟,所以目前我国要积极吸取国外的财务会计理论,并且在借鉴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进行积极的研究,建立符合我国特点的财务会计理论。

2.提高网络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对于财务会计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必须要重视构建安全的网络财务防护系统。提高网络技术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1)加强硬件建设。安排专门人员对硬件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并进行会计数据的输入、处理、输出以及备份等,对工作建立责任制,以防给企业带来损失。

(2)重视软件。企业应该积极开发自主化并且适合自身企业的财务软件,并且将财务软件从简单的总结升级到对财务的分析,由此就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信息。

(3)系统入侵防范措施。由于网络环境具有众多的不确定因素,财务会计系统又关系到企业的机密和发展,所以要严格的防止系统被入侵。目前可以采取端口技术和防火墙技术。例如防火墙技术采用只允许信息单向流动的路由器,就可以在保护本地网的同时,有效的防止黑客的入侵。

3.加强财务会计人才的培养

无论在任何时代,财务会计人才的素质都应放在第一位。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是每一位财务会计人员不可缺少的。所以加强财务会计人才的培养是企业必须要做的,而在方式上应该结合多种手段和方式。对企业的财会人员的知识培训上,要包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等; 对于职业道德的培养上,可以通过讲座、培训的模式进行教育培训。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为员工营造企业为家的环境,让员工深刻的感觉企业就是家,为家奋斗就该不懈努力。

四、网络环境下财务会计报告的特点

1.传播媒体网络化。网络财务报告的最大特点就是信息提供者不再运用传统的大众媒体财务报告,而改用新兴的网络传播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相比,网络传播方式在即时性、互动性上显示了其强大的优势。

2.信息媒体多元化。网络财务报告就信息媒体形式而言,是从单媒体走向多媒体,将文字、图片、图表、动画以及声音视频等信息媒体合成一体,构成了多媒体信息。多媒体信息的信息更具综合性,更直观形象。

3.报告介质光电化。传统财务报告以纸为介质,通过以报纸为主体的印刷出版物对外界信息。网络财务报告以数字代码方式将图文声像等信息媒体存储于磁、光、电等介质上,通过计算机设备来阅读。光电介质的“海量存储”及其多元、动态、立体、信息的存储是传统介质无法比拟的。

4.报告内容个性化。在传统通用财务报告模式下,企业向不同的信息使用者提供相同的财务报告,不同企业对外提供标准格式 的财务报告,难以迎合信息使用者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高级阶段的网络财务报告以现行通用目的财务报告为基准,力求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可比性,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共同需求;额外提供使用者需求定制的信息以迎合使用者对信息内容和信息媒体的个性化需求。

五、结语

企业财务会计实训报告篇7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并要求上市公司于2007年1月1日起执行。这是我国会计领域的一次重大变革,推动了会计准则体系的建设,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对于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升企业现代化管理和国际化经营水平,推动企业稳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联通”)是经国务院批准于1994年7月成立的国有大型综合电信运营企业。公司主要经营全国性基础电信业务和增值电信业务,包括移动通信业务,国际、国内长途通信业务,批准范围内的本地电话业务;数据通信业务、互联网业务及IP电话业务等。公司实行一级法人管理体制,设有省级分公司31家,另有子公司14家。目前,公司是国内惟一一家在纽约、香港、上海三地上市、受境内外资本市场多重监管、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国际规范治理的综合性电信运营企业。中国联通将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把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视为公司的重要法律义务和社会责任。

考虑到中国联通集团内部各子公司会计政策的一致性、会计核算系统和报表系统的一致性以及合并会计报表的要求,中国联通决定集团内非上市公司与上市公司同步执行新准则,即从2007年1月1日起,中国联通集团内所有成员企业全面执行新准则。以下以中国联通实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过程入手,深入剖析新准则的实施对中国联通的影响。

步步为营 稳健推进

按照新准则执行规则和时点要求,由于需要对2007年1月1日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进行重新分类、确认和计量,编制首次执行日期初资产负债表作为执行新准则的起点,并在编制2007年各期比较会计报表时,对2006年比较报表的期初数和同期发生额进行同口径的调整。这对于一个全国性的集团企业来说,对于新准则的实施面临的困难确实不小。

首先,执行初期财政部还没有出台相关新准则的具体讲解、指南来指引公司新准则的实施,对于新准则理解不足及不能准确把握新制度精髓等问题是公司实施新准则面临的主要风险。其次,时间紧任务重。公司启动新准则项目距正式执行只有五个月时间,而工作量却涉及公司“四大制度”(会计科目及说明、会计政策和估计、会计报表及说明、主要会计事项指南)的修订、“三大系统”(核算系统、报表系统、合并报表系统)的改造和集团内各级公司近万名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这对于一个国有大型企业来说基本上可以用“海量”来形容。第三,人力匮乏。执行新准则主要的工作落在公司总部财务部,而总部财务人员在承担繁重日常工作的同时,也面临对新准则学习、理解和消化的过程,要将新准则的规定转化成具有实际可操作性、便于集团控制的公司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同时对现行政策和估计重新进行梳理,并完成“三大系统”的改造,当时人员配备和知识结构尚很欠缺。

为保证新会计准则全面有序的实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从根本上保护投资者及社会公众的利益,集团首先从内部会计制度建设、系统支撑、人员培训等方面进行大量切合实际的准备工作,为确保新准则的顺利有效实施打下基础。

(一)领导有效

集团管理层在总部财务部成立专门的新准则工作组,负责确定集团执行新准则的总体方案,并具体开展对新准则的系统研究、学习与评估工作;聘请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作为项目实施顾问,全面介入新准则实施;涉及到会计信息系统改造的,吸收会计核算系统和报表系统的软件开发人员加入;对涉及到人力资源部和其他业务部门的,由集团内各部门派专员提供支持。组织上和人员配置上的保证确保了中国联通集团全力以赴做好新会计准则的各项准备和实施工作。

(二)稳步改造

从2006年8月起,联通集团财务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以及《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制定了适合中国联通集团的中国联通基本会计制度,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基本完成了《会计科目及说明》、《会计政策和估计》、《会计报表及说明》、《主要会计事项指南》“四大制度”的修订工作,以及会计核算系统、会计报表系统、合并报表系统“三大系统”的软件开发,并完成总部层面的测试。2006年11月,全集团200多财务人员对“三大系统”改造的软件进行了初步测试。2006年12月,组织全集团每一个核算主体对“三大系统”进行最终测试,测试要求各分子公司严格按软件操作流程进行操作,测试过程中及时记录和反馈测试结果,测试结束后各分子公司新准则实施工作组组长和副组长必须签署承诺函,确认本公司已掌握系统操作流程,报表系统已全部正确,并能够按规定程序顺利完成正式的系统转换工作。2007年1月,中国联通集团内部每一个核算主体正式进行新准则转换,按新准则口径调整2007年1月1日期初账面余额,作为执行新准则的起点。

(三)强化培训

新准则的实施对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是必须熟悉新准则;二是增强职业判断能力,如对一项支出是确认为资产还是费用、公允价值如何计量、可收回金额的预计与计算、混合金融工具拆分等;三是熟悉本企业的产品、流程等;四是计算能力,要求熟练掌握实际利率计算、估值技术等。制度最终需要靠人的执行,加强骨干人员新准则培训,是落实制度的关键。从2006年11月下旬开始,对全国联通的财务人员举办了2次11期集中培训,8000多人/天的新会计制度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新会计准则及公司会计制度;税务核算与管理;财务管理知识;业务知识培训;职业道德教育等,培训的形式上采取:总部集中培训;省分部集中培训;专题研讨;省分公司之间沟通与交流;省内各地市公司之间沟通与交流等。高密度,多层次的培训,统一了各级财务人员对于新准则的理解和对复杂业务的操作,确保了新准则在公司基层得到有效的执行。

(四) “内控”保障

新准则的实施对中国联通集团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产生了重大影响,联通结合COSO控制框架及监管要求和已建立的《内控制度规范》,及时编制下发了《中国联通内部会计控制维护管理办法》,明确了内控会计控制制度的具体要求,旨在加强集团公司在执行新准则中与财务管理、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的有效维护及有效执行,保证会计核算过程和结果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准确性。

1. 建立明确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规范控制程序。制度围绕财务信息真实性、经营效益性和法律法规遵循性目标,明确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具体要求,如建立并施行定期会计业务对账制度,明确对账规则、建立对账秩序、履行对账责任;严格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期间收入和成本费用,保证财务报告数据的完整、准确;会计部门与有关业务管理部门建立沟通机制,维护会计知情权;履行财务报告定期分析制度,比较、发现或判断数据波动异常的事项,确保预算控制的有效性和财务报告的完整性、真实性等。

2. 建立责任保障体系和监督机制,从制度上保障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落实。联通建立的责任保障体系主要包括总经理对本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质量为第一责任人,分管财务的公司领导及财务部经理为直接责任人;财务部经理要保证财务部门组织分工、岗位设置和业务流程运行的合理及高效;各单位要建立本单位适用的控制恰当、运作高效的授权审批制度等。

新准则由“1+38”项准则和应用指南组成,规范了几乎所有企业的所有经济事项,在会计确认、计量、列报等各方面均与国际接轨,并适度引入了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和公允价值,以及金融工具等全新概念,新准则更加强调会计报表列报规范、收支配比、资产属性、权责发生制等基本原则,更能够体现各类经济业务的实质。联通实施新准则过程中以重要性原则为基础,遵循谨慎性原则,结合本公司实际,对于新旧会计准则的差异对公司的影响予以充分关注;对于涉及公司首次执行日的各类追溯调整事项予以重点研究;对于新旧会计科目衔接规则、会计系统调整方案予以反复论证;谨慎适度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合理确定复杂金融工具的拆分和确认属性;并与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多次沟通,力求以新准则为准绳合理制订公司会计政策,做出恰当的会计估计。

流程再造 全面提升

新准则的实施实际是对于中国联通内部管理机制和内部业务流程重新进行了一次整合、匹配与梳理,对于对公司未来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方面更是产生了重大影响。以下笔者将结合新准则具体内容,以中国联通为例说明其影响程度。

(一)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

1.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的规定,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占用了一般借款的,企业应当根据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乘以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计算确定一般借款应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在原《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下,可资本化的借款费用仅局限于专项借款产生的借款费用。因此,联通自2007年1月1日起将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要求以未来适用法核算可资本化的借款费用。

2.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应用指南―无形资产》的规定,企业的土地使用权应当在无形资产核算,而且“自行开发建造厂房等建筑物,相关的土地使用权与建筑物应当分别进行处理”。在首次执行日中国联通对原在固定资产房屋建筑物项下核算的土地使用权重分类至无形资产核算,对于以后新增的土地使用权直接在无形资产下核算。

3. 在首次执行日以前,联通对手机识别卡销售通常于销售时一次性确认收入。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规定,该等向用户一次性收取,并且不会在用户离网时以任何形式退还的一次性不退还收入应被递延并于预计提供服务的期间内分期确认为收入,同时递延的还有相关的成本。根据新会计准则第38号则的要求,联通对一次性不退还收入及其相关成本的递延采用未来适用法核算。

4. 中国联通所辖的联通红筹公司于2006年7月5日完成了向韩国SK电讯株式会社(“SKT”)发行面值为10亿美元的可转换债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中的规定,由于中国联通集团之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行使以港元结算的可转换债券的转换选择权将不会以固定金额之人民币现金转换为固定数量的权益工具进行交收,因此作为衍生金融工具,中国联通将上述可转换债券的换股选择权确认为负债而非权益,列示于长期负债项下。另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该负债项目以公允价值计量,并定期于利润表中确认其公允价值的变动,此项规定会对集团的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

5.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规定,完成等待期内的服务或达到规定业绩条件才可行权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在等待期的每期末应对可行权权益工具数量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授予日期权的公允价值计量,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和资本公积。原制度股份支付为表外项目,在等待期无需确认。

6.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规定,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长期股权投资,尚未摊销完毕的股权投资差额于首次执行日全额冲销,并调整留存收益,以冲销股权投资差额后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作为首次执行日的认定成本。

7.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母公司对控股子公司投资的核算需由权益法改变为成本法。2006年12月31日前,联通集团内部由于资产重组和股权投资产生的尚未摊销完的股权投资差额(即初始投资额和实际享有权益金额的差额),在新准则下需要一次性摊销计入所有者权益。中国联通股权投资差额主要产生于投资设立A股公司、香港红筹公司上市等资产重组行为,该事项导致所有者权益产生重大影响。

(二)会计计量

新准则引入了国际会计准则的理念,确定了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和公允价值五种计量方式,并规定了相应的计算方法,如未来现金流量现值通过内含报酬率折现,公允价值则通过活跃市场、交易双方成交价等获取。规定在进行资产减值计算、金融工具核算、债务重组、非货币易中必须采用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或公允价值计量。而原制度规定仅仅在资产减值计算时采用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计算。在新准则的原则要求下,结合公司业务实际,联通在股份支付、辞退福利等方面采取现值折算的计量方式;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债务重组等会计政策中谨慎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在其他会计事项中继续采取历史成本计量的模式。为控制会计计量方式改变可能带来的控制风险,联通对于复杂的经济交易,均设置了具体的计算表格,用以规范和指导会计人员的实际操作,使其在具体账务处理时有章可循。

(三)会计报表披露

新准则更加注重会计报表的列报和披露,并以“财务报表列报”、“现金流量表”、“合并财务报表”、“每股收益”、“分部报告”、“关联方披露”等准则加以规范,会计报表的列报方式变动较大。特别是取消了“利润分配表”,增加了“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将“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统一列示为“营业收入”,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增加了多项对金融工具项目的披露要求。根据准则变化,中国联通结合资本市场信息披露的要求,重新设置会计报表的格式、内容、规范填写口径,完善了财务报告的披露内容与控制程序。

根据上述分析,以2007年为例,联通实行新准则对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简要归纳如表1所示:

2007年度集团公司利润总额:86.77亿元,而实施新准则对利润的影响为3 .62 亿元,影响比例4.17%。

执行新准则对公司的影响是多方面和深层次的,绝不能简单理解为仅仅是一项会计制度的调整或改革,从中国联通集团实施新准则的实例分析,更是对公司经营管理、内部控制流程、系统支撑等方面的一次整合和提升,对企业的经营意识和管理决策也带来了明显变化。新准则的实施,不但使联通财务人员从业务层面上掌握了新准则执行的要求及实操标准,而且也使公司各级管理层以及业务部门亦同步关注新准则的执行要求,关注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对公司的影响,从而为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执行起到了促进作用。

从联通集团推行新会计准则所做的各项工作及其效果分析,企业在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而且随着企业业务的不断拓展、不断更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还将继续给企业带来新的挑战,因此需要建立长效的可维护的机制才能确保准则在企业中的良性循环作用的发挥。

企业财务会计实训报告篇8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一)服务对象不同。管理会计一般是为企业内部不同管理人员提供最佳管控方式、最优化决策的管理参考信息;具有计划性、评价性、控制性等特征。管理会计在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同时,能够确保企业资源有效利用和企业资金的正常运行;又称为“内部报告会计”或“内部会计”。虽然,财务会计对内部和外部都能提供有关企业最基本的财务信息,但主要是以服务与企业外界有经济利害关系的群体或个人为中心,故又称为“外部报告会计”或“外部会计”。

(二)工作侧重点不同。管理会计的工作立足于公司未来的发展,一般不需要严格的时间报表,在简要反映过去的同时,更侧重于利用财务会计的历史资料和其他相关信息,进行科学预测、参与决策分析、规划未来运行,控制和评价公司(企业)的所有经济活动;也定义为“经济管理型”会计。而财务会计的工作侧重于对过去经济行为的统计和评价,能够以动态方式体现企业的历史财务状况,记录企业的资金运行情况,以此来综合分析和全面评价企业往期的经济活动和资金运作状况,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重要数据支撑;又定义为“报账型”会计。

(三)约束依据不同。管理会计受规章制度的约束力较小,一般不需要受控于统一的会计规范、会计标准等会计制度,只需遵从管理者或企业内部对信息披露数量、范围、质量所作的相关规定。而财务会计则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会计法律、法规和“公认会计原则”等会计制度。

(四)会计主体对象不同。管理会计是以企业内部每个相关责任单位为会计管理对象,在对它们的日常经济活动的实际效益和最终成果作出全面评价、有效管控与科学考核的同时,也需要从整个企业的运营管理出发,认真编制企业的整体计划与责任预算,确定各方面的主要目标,用来指导当前和未来的经济活动。然而,财务会计的核心主体是整个公司(企业),并为其提供系统、概括的数据报表和与企业有经济关联的其他企业或个人的资金数据的财务信息,用来对企业过去或最近时间内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作出全面的评价与考核。

(五)会计处理程序不同。管理会计通常只是为了满足本企业(公司)内部管理的某些特定需求,其相关业务处理程序比较灵活,提供的信息也并不要求具有系统性和书面性。管理会计一般也不涉及填制凭证和算式记账等问题,表报无一定格式,可根据管理部门的规定自行设计。而财务会计的相关业务处理通常采用相对固定的流程和需要符合统一规定的要求,往往具有强制性;账薄、凭证和报表都有统一格式,报表一般需定期编制。

(六)精确程度要求不同。管理会计往往着眼于未来,对企业进行管理的预测和控制,因此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其结果一般算出近似值即可;而财务会计的工作重点是收集过去数据,反映以往业务绩效,数据力求准确,通常要求计算到小数点后两位。

(七)信息表达特征不同。管理会计往往以编制公司(企业)内部报告的形式,来提供可选择的、特定的管理信息资料;内部报告不需对外公开发表,也不用负法律责任。而财务会计则是通过编制基本财务报告或报表来提供系统的、完整的、综合的财务信息;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需对外公开发表,负法律责任。

二、当前财务会计的现状分析

(一)理论方法不足。管理会计从进入中国以来,一直处于一个发展上升的阶段,是会计分析与数学分析的结合,对于分析的准确度要求非常高。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在不断发展以及数据的不断扩大中,不断摆正分析思路。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又需要有大量的数据证实,数据的取得又会是一个比较艰难的过程。这一切导致了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发展的速度缓慢,并且在实践中很难应用。

(二)对该岗位定位不明确。其实管理会计进入中国后也有不少企业应用了起来。但因为行业原因缺乏交流,因此也无法及时总结和推广。而且存在着企业中管理者或是经营者对管理会计的定位其实并不明确,使得工作中管理会计和传统的成本会计不能很好地分工合作,矛盾突出,工作效率不高。

(三)专业人才短缺,整体环境较差。我国的会计人才越来越多,但其中95%以上属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的人才缺乏。我国目前还没或很少有专门培养管理会计的体系,或者课程,客观上阻碍了管理会计的进一步发展,而其他管理层更难具备这样的技能,不能对员工进行培训指导,使得管理会计的发展并不顺利。

(四)管理会计在运营过程中缺少硬性约束。企业管理人员经营人员对于管理会计这一职位并没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正因为如此,导致无法对企业的管理会计进行指导,同样,在不了解的情况下,也无法对管理会计的行为分辨是否正确,也少了对管理会计的约束性。

(五)低水平会计人员众多。由于财务会计就业门槛较低,多个专业的毕业生甚至在校大学生都可以报考会计证,因此导致低水平会计人员人数众多,他们往往从事着最简单的报帐和报税等基础性工作,并不能为企业的高效发展提供有效的建议和经济数据分析报告。

三、管理会计的发展和应用

20世纪80年代初管理会计以较成熟的学科形式被介绍到中国,管理会计在引入我国后的二十年中,经过一些学者的努力研究和企业的学习应用,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虽然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从我国管理会计的队伍和人员角度分析,目前我国会计从业人数的80%~90%都还是传统的财务会计,按照2,000万会计从业人数计算,管理会计人数严重不足,缺口至少400万,这与发达国家90%以上的会计从事管理会计工作完全相反。因此,我国的管理会计工作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具有较强的人才需要。此外,由于传统财务会计人数规模较大,就业困难,收入偏低,职业瓶颈明显,因此,目前我国急需会计人员从传统财务转型为管理会计。

四、解决管理会计发展过程中问题的相应对策

(一)要加强专业的理论学习。不断完善管理体系,让会计信息及经验可以更好地交流,在不断交流反馈中成长进步。在推进会计人员学习进步的同时,也要在经营管理者的概念中树立起管理会计的正确形象,让企业管理者可以正确利用自己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人才,使得管理会计可以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当然同时也要加强管理会计的专业教育,建立起专门的管理会计的培养体系及方案,企业中应增加专业的技能培训,为管理会计建立起良好的发展环境。企业中也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定下相应的管理会计准则来进行约束。

(二)要让会计人员的水平跟上企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在企业中推广应用管理会计的必要性,加强职业培训;在选择优秀人才的同时,也要使得他们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创造出一批优秀且适合自己的人才。当然在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同时,也需要不断完善会计管理体系,使得工作安排更协调更专业,能让管理会计发挥更好更大的作用。加强企业中的管理,让每一个环节都朝着预期所想的方向发展,让管理会计帮助企业更好地预测并控制企业的发展。

(三)建议不同层次的政府机构以及具备相应研究和培训实力的高校,定期组织管理会计培训班和管理会计学科发展研讨会。通过专家授课、征文、实践训练、案例教学等形式,广泛宣传管理会计的理念、现状和前景,转变财务会计人员的理念,吸引更多的财务人员转行进入管理会计领域,培养一批具有实战经验的优秀管理会计队伍,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高效服务。

五、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企业经济的发展,管理会计也开始不断地展头露角,并且对于企业管理会计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目前我国管理会计体系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创新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挑战,管理会计一定要从根本上克服困难,创新发展。一方面建议企业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设置合理的会计岗位,重点考虑管理会议和财务会计岗位的比例,确保相互之间的平衡;另一方面,要加强企业财务人员的培训,选拔一些具有培养潜质的优秀财务会计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充实到管理会计的队伍中。

作者:陈炫羽 单位:宁波大红鹰学院

参考文献:

[1]田菁.管理会计基本理论问题探讨[J].金融经济,2009,14:176~177

[2]汪小倩.管理会计新概念:权变管理会计———兼论管理会计的发展过程、阶段和趋势[J].前沿,2004,9:37~42

[3]李娜.浅谈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结合的优势[J].会计审计•财经纵览,2006,26:179

[4]李倩倩.浅析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结合[J].经营管理者,2015,29:23

[5]刘静.浅议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发展与提升[J].财会研究,2015,250:143~145

[6]谢悦.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J].商场现代化,2016,8(30)

[7]刘清.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比较分析及其发展趋势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0,4:258~260

[8]张煜显.知识经济对管理会计影响的分析[J].经济问题,2003,7:50~51

上一篇:机械拆装实训报告范文 下一篇:中级财务会计实训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