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10-07 01:27:06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篇1

我县结合危化品《生产经营许可证》延期换证工作,共完成了38家危险化学品企业的申报。掌握了重大危险源的危险程度,特别是弄清了重大危险源的事故后果危害程度,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经对照检查,确定了5处重大危险源。

二、编制和完善了我县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是编制和完善了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总预案,二是指导、督促企业根据安全评估的情况,编制和完善了本单位的应急救援预案,从而建立了我县科学的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三、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为了进一步加强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领导,切实做好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成立了以县安监局局长满家良任组长,安监局副局长许绍文为副组长,县局相关人员为成员的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危险化学品监管股,具体负责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的日常工作。

(二)全面落实企业重大危险源管理监控的主体责任。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也是重大危险源管理监控的主体,在重大危险源管理与监控中负有重要责任。按照市安监局下发的工作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执行,在前期申报登记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普查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组织企业进行补充申报,从而杜绝了遗漏。

(三)形成合力,进一步加大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的执法检查力度。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监管的联席会议制度,会同公安、交通、环保、质监、商贸等部门建立安全生产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究解决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评估、监控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各自管辖范围内集中开展重大危险源专项整治。

(四)广泛宣传,认真做好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的宣传培训工作。在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中,严格执行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制度,切实做好相关的技术培训工作,通过培训,使企业主要负责人、职工学习和掌握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的政策理论、方法和相关法规、标准,掌握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所必备的业务知识和技能,了解做好重大危险源管理监控工作的重要意义,从而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改进工作方式。今年共组织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四期,参加培训人员近150人,做到了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人人持证上岗。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绝大多数重大危险源未实行评估分级,给政府部门的有效监管带来极大困难;二是重大危险源的监管人员及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不够。三是少数企业重大危险源管理人员未经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专业知识缺乏,技术标准不清,安全意识不强,对重大危险源危害不明,缺乏起码的监管能力和有效的自我防范意识,四是应急救援措施不力,人员素质低,救援设备不能满足事故处理的需要。

五、下一步打算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篇2

[关键词]施工;危险源;辨识与控制

1 引言

近些年,国家建设部相继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强建筑安全生产工作,促使全国建筑安全生产状况呈现平稳、趋向好转的态势。但是,建筑施工由于作业环境复杂,工种多、工序多、投入使用的机械设备多,而且随着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不断应用,在施工生产活动过程中危险和危害因素也相应地多而繁杂,加上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安全科学技术比较落后,安全保障体系和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建筑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高,建筑领域伤亡事故多发的状况尚未根本扭转,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及时、全面、准确地系统辩识各种危险、危害因素和重大危险源,对施工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的危险性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评价施工生产过程中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既潜在的风险,采取最佳方案,进行有效控制,寻求最低的事故率、最少的经济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效益,对保护施工人员生命安全,保障建设项目顺利开展,保持建筑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辩识

建筑施工管理单位应针对建筑工程的类型、特点、规模及自身管理水平等情况,根据现行的国家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规范、操作规程及以前一些事故案例,充分辩识出本工程各个施工阶段、部位和场所需控制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列出清单,并采用适当的方法,评价已辩识的全部危险源和和环境因素对施工现场内外的影响,将其中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较大,且事故发生会造成严重后果的危险源确定为重大危险源。

2.1 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辩识的依据

现行的国家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规范、操作规程及以前一些事故案例,可作为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辩识的依据。

《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该采取的应急措施。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四十九条规定,施工单位应当根据建设工程施工的特点、范围,对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进行监控,制定施工现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重大危险源辩识》(GB 18218-2000)第4.1条规定,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

国家建设部的历年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报告,对建筑施工事故的类别、发生部位进行了全面的统计,也是辩识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依据之一。

2.2 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常用的辩识方法

2.2.1 经验分析法

经验分析法包括对照分析法和类比分析法。

对照分析法是对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检查表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地对评价对象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的方法。缺点是容易受到分析人员的经验和知识等方面的限制,对此,可采用安全检查表的方法加以弥补。

类比分析法是利用相同或类似工程或作业条件的经验和劳动安全卫生的统计资料来类推、分析评价对象的危险因素。总结以往的生产经验,对以往发生过的事故或未遂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不难找出危险因素。

施工现场的危险源主要是通过经验分析方法来辩识。

2.2.2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即应用系统安全工程评价方法的部分方法进行危害辨识。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常用于复杂系统、没有事故经验的新开发系统。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事件树(ETA)、事故树(FTA)等。

2.2.3 材料性质和生产条件分析法

了解生产或使用的材料性质是危害辩识的基础,危害辩识中常用的材料性质是:毒性、物理化学性质、燃烧和爆炸特性等。生产条件也会产生危险或使生产过程中的材料的危险性质加剧。

2.2.4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它是美国的K.J.格雷厄姆(kenethJ.Graham)和G.F.金尼(GilbertF.Kinney)研究了人们在具有潜在危险环境中作业的危险性,提出了以所评价的环境与某些作为参考环境的对比为基础,认为影响危险性的三个主要因素是: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用符号L表示;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用符号E表示;发生事故的严重程度,用符号C表示。作业条件危险性分值用符号D表示,D=L*E*C,D值愈大,说明危险性愈大,当D值超过不可容许或不可接受的风险时,就认定为重大危险源。

2.3 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常见类型

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一般按事故发生的类型和部位进行辩识。

2.3.1 按事故发生的类型

图2.1为1996~2005年全国建筑施工事故类型分布情况。从1996~2005年事故类型统计结果分析来看,事故类型以“五大伤害”为主。既高处坠落占46%,触电占14%,施工坍塌占13%,物体打击占11%,机具伤害占6%。五大伤害”事故起数占事故总数的90%。

这五类事故是最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事故类型,是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存在的常见重大危险源。其他重大危险源还有中毒、爆炸、火灾等。

2.3.2 按事故发生的部位

重大危险源控制是建立在重大危险源辩识和风险评价的基础上,编制科学的危险源管理方案,预控施工中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风险,确保安全管理人员的主要精力投入到高风险的地方,达到实施风险控制的目的。低成本、高效率地消除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保障施工安全。

3.1 重大危险源控制基本原则

3.1.1 消除优先原则

首先考虑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的管理,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险源,实现本质安全。如采用无害工艺技术、生产中以无害物质代替有害物质、实现自动化、遥控技术等。

3.1.2 降低风险原则

若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危险源,其次考虑降低风险。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努力降低伤害或损坏发生的概率或潜在的严重程度。

3.1.3 个体防护原则

在采取消除或降低风险措施后,还不能完全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健康时,最后考虑个体防护设备,作为补充对策。如穿戴劳动防护用品等。

3.2 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

3.2.1 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危险源管理的规章制度

危险源确定后,在对危险源进行系统危险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危险源重点

控制实施细则、安全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培训考核制度、日常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检查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危险作业审批制度、异常情况应急救援措施和考核奖惩制度等。

(2)明确安全责任、定期检查

应根据各危险源的等级,分别确定各级负责人,并明确其应负的具体责任。特别是要明确各级危险源的定期检查责任,除了作业人员必须每天自查外还要规定各级领导定期参加检查。对危险源的检查要制定检查表,对照规定的方法和标准逐条逐项进行检查,并作记录。如发现隐患则应及时反馈,及时进行消除。

(3)加强危险源的日常管理

要严格要求作业人员贯彻执行有关危险源日常管理的规章制度,按专项施工方案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按安全检查表进行日常安全检查;危险作业经过审批等。所有活动均应按要求认真做好记录,领导和安检部门定期进行严格检查考核,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导教育,根据检查考核情况进行奖惩。

(4)抓好信息反馈、及时整改隐患

要建立、健全危险源信息反馈系统,制定信息反馈制度并严格贯彻实施。对信息反馈和隐患整改的情况,各级领导和安检部门要进行定期考核和奖惩。安检部门要定期收集、处理信息,及时提供给各级领导研究决策,改进危险源的控制管理工作。

(5)搞好危险源控制管理的基础建设工作

建立健全危险源的安全档案和设置安全标志牌。按照安全档案管理的有关内容要求建立危险源档案,并指定专人保管,定期整理。在危险源的显著位置悬挂安全标志牌,标明危险等级,注明负责人员,表明主要危险,并扼要注明防范措施。

(6)搞好危险源控制管理的考核评价和奖惩

对危险源控制管理的各方面工作制定考核标准,并力求量化,划分等级。定期严格考核评价,促使危险源控制管理的水平不断提高。

3.2.2 技术措施

(1)消除

消除系统中的危险源,可以从根本上防止事故的发生。但是,按照现代安全管理的观点,彻底消除所有危险源是不可能的。因此,人们往往首先选择危险性较大、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可以消除的危险源,作为优先考虑的对象。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工艺、技术、设备、设施,合理结构形式,选择无害、无毒或不能致人伤害的物料来彻底消除某种危险源。如淘汰毛竹脚手架、钢管扣件式物料提升机等。

(2)预防

当消除危险源有困难时,可采取预防危险因素发生的措施,如使用安全阀、安全屏护、漏电保护装置、安全电压、熔断器、连锁装置、排风装置、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等。

(3)减弱

在无法消除危险源和难以预防的情况下,可采取减轻危险因素的措施,如降温措施、避雷装置、消除静电装置、减振装置、使用防火材料等。

(4)隔离

在无法消除、预防和减弱危险源的情况下,应采取措施将人员与危险源隔开并将不能共存的物质分开,如遥控作业、安全罩、防护屏、隔离操作室、安全距离等。

(5)警告

在易发生故障和危险性较大的地方,配置醒目的安全色、安全标志,必要时,设置声、光或声光组合报警装置。

(6)应急救援

制定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当事故不可避免发生时,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有效的应急救援力量,实施迅速的救护,是减少事故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有效措施。

(7)安全教育

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培训内容应包括:作业区域的要危险源、可能产生的危害、如何做好个人安全防护、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措施等,增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和技能,提高安全操作的准确性及可靠性。

3.3 重大危险源控制程序

建筑工程在开工前,应先编制完整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针对施工组织设计安排,组织有关安全专家辩识施工现场潜在的重大危险源,并通过科学的风险评价方法,判定哪些是重大危险源,然后确定有关责任部门制定各专项安全施工控制方案及应急救援预案,通过资金保证,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来监督安全管理、技术、教育等控制措施到位,最后对执行成果进行评估、改进。重大危险源的控制程序见图3-1所示。

4 实例:设备安装过程的危险源辨识和控制

运用经验分析法和危险性条件分析法,结合神华煤制油项目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的特点和工作经验,以设备安装作业为例,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和控制。

4.1 危险源辨识的依据和内容

依据:事故发生机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程、条例;相关的安全技术标准;企业内部规定。内容:辨识过程必须综合考虑“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的内容。“人”是指各级施工人员;“机”是指机械设备、装置等:“料”是指材料、材质;“法”是指管理制度、工艺:“环”是指作业的环境、条件。

4.2 危险源辨识和控制表格中各项解释

①任务:需要完成的一项工作;

②工序:完成项任务所需要的多个作业;

③危险源/危险因素: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

④风险类型:从“人、机、料、法、环”五个面考虑,风险所属于的类型:

⑤事故类型: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

⑥风险评估:危险源引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主要根据以往事故统计或经验判断来判断;危险源可能引发的“损失”的确定方法:假设在危险源实际出现的状况下,会造成什么样的损失,对附件1《矩阵风险表》所示的风险矩阵表,赋予相应的损失值;风险值的确定方法:风险值=损失×可能性。如上例中,风险值=损失5×可能性3=15;风险等级的确定方法:将计算得出风险值与附件1《矩阵风险表》对照即可得到相应的风险等级。如上例中风险值为15,易知其介于9-16之间,风险等级应确定为“中等”。

⑦管理对象:危险控制的对象:

⑧管理标准:主要依据国家的法律和法规、行业标准、安全操作规程等;

⑨主要责任人:具体施工作业的人员或班组长:

⑩直接管理人,具体施工作业的直接管理人员:

⑩监管部门从员:具体施工作业的安全监管部门;

⑩管理措施:危险因素的控制和消除的措施:

详见附件2:《设备安装重大危险源辨识和控制>

参考文献

[1]范兴健,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控制,中国建筑安全网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篇3

【关键词】监理;危险源;控制

近十年来,我国建设工程总量和建设行业产值增长强劲,规模大、层数高、结构复杂、工艺要求高、工程地质条件差、环境恶劣、场地狭小、施工难度大且技术风险大的工程项目日益增多。建设工程施工作业安全事故的偶发性、随机性、复杂性和关联性都相应增大,建设工程施工作业人员的构成、建设施工及建设产品的特点,使建设工程安全事故难以预料和防范。而且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特别是中国加人WTO以后,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建筑业的规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与此同时,也发生了大量的安全事故,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建筑业也被列为了“高危行业”。

1.工程安全危险源系统控制

1.1 工程安全危险源分析

建设工程施工项目安全危险源是指建设施工现场的生产活动中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及物质损坏、环境破坏等意外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包括管理者和作业人员等的不安全意识、情绪和行为。鉴于导致重大安全事故的危险源及影响因素诸多,危险源转变为破坏力的机理复杂,传统的“经验控制型”及“过程控制型”方式已不适应现代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生产及管理的需要。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是安全生产的基础性工作,做好建设工程施工安全危险源的研究工作,有利于减少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有利于提高建筑企业安全、环境、健康管理水平,有利于改善建筑企业的形象,提高综合效益,为政府提供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宏观控制手段,为施工企业提供了安全施工的管理方法,对保障生命和财产安全,建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长效机制,具有重大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意义。

1.2 工程施工安全危险源系统

1.2.1 危险源的辨识

危险源是安全事故的根源,危险源辨识是现代化安全管理的基础和核心,防止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的第一步就是辨识或确认危险源。

1.2.2 危险源导致的事故风险

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的特点进行建设工程施工安全危险源辨识和确认之后,就应进行危险源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评价工作。基于危险源的事故风险评价,需要系统地收集相关的资料和信息。

1.2.3 危险源的控制与管理

对危险源确定风险值,按照风险进行辨识和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制定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管理标准,构建施工项目安全重大危险源的监管制度及应急救援体系,对每一重大危险源制定控制和管理措施。

1.3 安全风险评价方式和方法

1.3.1 安全风险评价方式

定性评价是指根据经验和判断能力对生产工艺、设备、环境、人员、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非量化评价。危险源辨识就是对危险性的一个定性评价,它由参与评价的人员凭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经验,对照有关的标准、规范,或者根据同类系统或类似系统以往的事故统计资料,找出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在某种条件下引发事故的危险源,同时提出安全控制措施。

综合评价是综合考虑影响系统安全的所有危险源,从系统的整体出发,对系统的人员、设备、环境、管理等方面的危险源危险性进行综合危险性评价。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就是其中之一。

1.3.2 安全风险评价方法

风险评价过程实质上就是依照科学的方法建立的一套作业程序,循序渐进、逐步深人地分析、辨识、控制风险的过程。企业在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时应包括组织活动的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和三种状态(即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下的各种潜在危险因素,应当包括原材料供应商、原材料及产品运输、原材料及产品贮存、产品的生产及包装、公用设施、外包商及其他承包方、产品使用等方面的活动。

2.控制危险源的安全风险措施及方法

2.1 评价危险源的安全风险等级及控制原则

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对每项危险源进行风险和承受程度的评价,以便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在风险评价中,常按照导致事故的可能性或频繁强度,确定其可能性等级,并按照导致事故的后果严重程度,确定其严重性等级,然后综合可能性与严重性两种评价,得出风险程度的等级。对于建筑施工项目,风险评价可以有定性评价、半定量评价及定量评价3类,一般采用的是定性评价法与半定量评价法。

2.2 危险源的控制方法和程序

危险源控制是利用工程技术和管理方法来减少人为失误,从而起到消除或控制危险源,防止危险源导致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过程。

危险源控制的管理方法是控制事故发生的关键。管理措施的失效将最终引发安全事故发生。这其中包括安全制度的完善及落实工作人员的安全态度、技术水平、安全组织机构、企业内部的事故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等。鉴于此,我们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运用管理控制方法建立管理控制程序。

2.2.1 建立健全危险源管理的规章制度在对危险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各项危险源管理的规章制度。其中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重大危险源控制实施细则、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制度、交接班制度、检查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危险作业审批制度、异常情况紧急措施和安全考核奖惩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

2.2.2 明确安全责任,定期安全检查对施工中的各个系统层面的危险源管理确定各级负责人,并明确他们各自应负的具体责任。特别要明确各级单位对归属区域的危险源定期检查的责任,包括作业人员的每天自查、职能部门的定期检查、企业领导的不定期督查等。

2.2.3 加强危险源的日常管理搞好安全值班、交接班、日常安全检查和按操作规程进行正确作业。所有活动均应认真做好记录,并处于受控状态之下。

2.2.4 建立安全信息反馈制度抓好信息反馈工作,及时处理所发现的问题,建立健全信息反馈系统,制定信息反馈制度。对检查所发现的问题,应根据其J性质和严重程度,按规定实行各级信息反馈和整改,并作好整改记录发现重大危险隐患,及时报告主管领导,组织紧急处置。

2.2.5 搞好危险源控制管理的考核评价和奖惩对危险源控制管理的各方面工作应制定考核标准,并力求量化。定期严格考核评价,给予奖励或处罚,逐年提高要求,促使企业和项目组织在危险源管理水平上的不断提高。另外,控制人为失误、减少作业人员的不正确行为对第一类危险源的触发作用,及时发现各种类型的人为失误造成危险源。对能力和意识不相适应的人员要及时进行安全教育,做到岗位安全化和操作标准化,特别是增强各级领导及相关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对涉及危险源管理的相关领导和人员进行定期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危险源管理的意义、施工项目危险源的辨识和评价、危险源触发条件及控制措施、危险源管理的日常操作要求和应急事故处置等。

3.工程安全监理的作用

工程监理制在我国建设领域已推行了20年,在建设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而建设工程安全监理在我国刚刚开始,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有利于防止或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实施建设工程安全监理,是监理工程师能及时发现施工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并要求施工单位及时整改、消除,从而有利于防止或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展,也就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了国家公共利益,从而维护了社会安定团结。

3.2 有利于实现工程投资效益最大化

实施建设工程安全监理,由监理工程师进行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了建设工程质量,也保证了施工进度,使安全生产能顺利开展,从而促进了整个建设计划的按期圆满完成,有利于投资的正常回收,实现投资效益的最大化。

3.3 有利于规范工程建设参与各方主体的安全生产行为

在建设工程安全监理实施过程中,监理工程师采用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相结合的方式,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全过程进行动态监督管理,可以有效地规范各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行为,改善劳动作业条件,采用各种安全技术措施等,最大限度地避免不当生产行为的发生。

3.4 有利于提高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通过对安全生产实施三重监控,即施工单位自身的安全控制、工程监理单位的安全监理、政府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不仅有利于防止和避免安全事故,而且改变了以往单靠政府采用安全检查方式把关的做法,充分利用市场规则共同形成安全生产监管合力,从而可以促进我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

参考文献:

[1]张东生. 工程监理安全风险与防范.中国科技信息,2008

[2]谢伟. 工程监理安全风险及防范对策研究.中外企业家,2010

作者简介: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篇4

关键词:特种设备 重大危险源 风险控制 应急处理

1 前言

特种设备是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设备和设施的总称。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以及其他存在危险能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辨识、评价、控制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是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防止事故发生的关键。

2 危险源的分类

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中的作用,结合事故致因理论,危险源可分为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是指生产过程中,实体存在的危险物品或能量超过临界量的物质。第二类危险源主要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和环境因素。

物的故障是指机械设备、装置、元部件等,由于性能低下而不能实现预定的功能的现象。从安全功能的角度,物的不安全状态也是物的故障。物的故障可能是固有的,由于设计、制造缺陷造成的;也可能由于维修、使用不当,或磨损、腐蚀、老化等原因造成的。

人的失误是指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被要求的标准,即没有完成规定功能的现象。人的不安全行为也属于人的失误。人的失误会造成能量或危险物质控制系统故障,使屏蔽破坏或失效,从而导致事故发生。

一起事故的发生往往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两类危险源互相关联、互相依存。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的内因,决定事故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是第一类危险源造成事故的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 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参照(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结合特种设备的重要程度,可将以下特种设备确定为第一类重大危险源:

(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锅炉:①额定蒸汽压力大于2.5MPa,且额定蒸发量大于等于10t/h的蒸汽锅炉;②额定出水温度大于等于120℃,且额定功率大于等于14MW的热水锅炉。

(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压力容器:①介质毒性为极度、高度或中毒危害的三类压力容器;②易燃介质,最高工作压力大于等于0.1 MPa,且PV大于等于100MPa.m3的压力容器。

(3)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压力管道:①输送有毒、可燃、易燃气体,且设计压力大于1.6 MPa的长输管道;②输送有毒、可燃、易燃液体介质,输送距离大于等于200km且管道公称直径大于等于300mm的长输管道;③中压和高压燃气管道,且公称直径大于等于200mm的公用管道;④输送GB5044中,毒性为极度、高度危害气体、液化气体介质,且公称直径大于等于100mm的工业管道;⑤输送GB5044中,毒性为极度、高度危害液体介质、GB50160及GBJl6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可燃气体,或甲类可燃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大于等于160mm,设计压力大于等于4MPa的工业管道。

(4) 医用氧舱。

(5) 大型游乐设施。

(6) 客运索道。

按照特种设备严重事故隐患的界定,可将以下情况确定为第二类重大危险源:

(1) 使用非法生产的特种设备的;

(2)超过特种设备规定的参数范围使用的;

(3)缺少安全附件、安全装置'或者安全附件、安全装置失灵而继续使用的;

(4)已经报废或者经检验检测结论为不允许使用而继续使用特种设备的;

(5)使用有明显故障、异常情况或者责令改正而未予以改正的特种设备的;

(6)使用未定期检验的特种设备的;

(7)操作人员未持证上岗的;

(8)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和安全标准规定、在人口密集区设立的特种设备。

4 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的分析评价

危险源的分析评价是控制事故的关键措施之一。一般来说,重大危险源的分析评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辨识各类危险因数及其原因与机制;

(2)依次评价已辨识的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

(3)评价危险事件的后果;

(4)评价危险事件发生概率和发生后果的联合作用;

(5)风险控制。即将上述评价结果与安全目标值进行比较,检查风险值是否达到可接受水平,否则需进一步采取措施,降低危险水平。

5 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的风险控制、管理与事故应急

风险控制主要是通过探讨失效发生的原因,从而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失效的概率,减少事故损失。风险管理是控制风险、减少损失所采用的各类检验、监控方法与过程的统称。风险管理,一般从降低失效的概率和减少事故损失两个方面考虑。

根据管理学关于控制关键的少数和控制变化趋势的理论,当前特种设备安全监控的重点是:

(1)对重大危险源实行重点监控,逐台登记建档,定期现场巡查,动态掌握安全状况。

(2)规范特种设备操作、管理人员(尤其是锅炉操作、气瓶充装、起重机械操作人员)的培训考核,提高作业人员的素质。严格管理,杜绝无证操作、违章操作,防止人为事故的发生。

(3)加强特种设备生产质量的监督(尤其是起重机械的安装质量的监督检验),继续打击非法生产特种设备的行为。

(4)强力推动压力管道的检验工作,加强压力容器、起重机械安全附件的检查。

减少事故损失以降低损失幅度为主。紧急隔离,紧急减压,带压堵漏,设置截断阀、消防设施等都是常用的方法。

应急计划的目的是抑制突发事件,尽量减少事故的危害。一个完整的应急计划由两部分组成:现场应急计划(由企业负责制定)和场外应急计划(由政府主管部门制定)。应急计划应提出详尽、实用、明确和有效的技术和组织措施。企业应对每一个重大危险源制定出一套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严格的管理控制。企业应定期检验和评估现场应急计划和程序的有效程度,并在必要时进行修订。场外应急计划应包括:应急机构的组织、通讯系统的建立、专项设备的信息、专家信息源、应急救援专业队伍、事故预防、预测、预警、应急响应、后期处置、保障措施等。

特种设备应急处理一般包括紧急疏散、现场急救、险情排除、火灾扑救等。

(1)紧急疏散。发生危害介质泄漏时,应立即组织警戒区及污染区与事故应急处理无关的人员撤离。对发生易燃易爆和液态氧介质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爆炸或泄漏的,应组织群众向上风向,迎风转移;对发生有毒介质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爆炸或泄漏的,应组织群众佩戴个体防护用品或用湿毛巾捂住鼻嘴向上风向,迎风转移。

(2)现场急救。针对事故伤害特征,组织医疗机构实施救治。

(3)险情排除。根据发生事故的特种设备的技术、结构和工艺特点以及发生事故的类别,制定抢险救援技术方案,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对发生易燃易爆和有毒介质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泄漏的,应立即采取措施处置泄漏。处置泄漏包括泄漏源控制及泄漏物处理。修补和堵塞泄漏口,制止介质进一步泄漏,对整个应急处理是非常关键的。

(4)火灾扑救。针对介质特性,选择正确的灭火对策。对液化气体类火灾,切忌盲目扑灭火势,在没有采取堵漏措施的情况下,必须保持稳定燃烧。否则。大量可燃气体泄漏出来与空气混合,遇着火源就会发生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6 结束语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篇5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方法、模式是20世纪50年代进入我国的。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开始吸收并研究事故致因理论、事故预防理论和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思想。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研究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评价、危险源辨识和监控;进入新世纪以来,将现代风险管理理论融入到安全生产管理之中,认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是风险管理,内容包括: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危险预警与监测管理、事故预防与风险控制管理等。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必定存在危险和有害因素。危险因素是指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有害因素是指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导致危险物质和能量意外释放的各种因素;二是各种事故应急措施的缺乏,或导致事故应急失效的各种因素。危险源辩识是安全生产管理的起始点,预防危险源发生事故,需要全面分析危险源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而在危险源的装置、设备、设施的设计、制造、安装、生产过程中,针对各种危险有害因素预先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或管理措施,消除危险发生事故的所有途径。重大危险源控制的目的,不仅是预防重大事故发生,而且要做到一旦发生事故,能将事故危险控制到最低程度。建立重大危险源管理和事故风险控制体系是监管体系的重点。重大危险源控制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一、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防止重大工业事故发生的第一步,是辨识或确认高危险性的工业设施(危险源)。由政府主管部门和权威机构在物质毒性、燃烧、爆炸特性基础上,制定出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通过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可以确定那些是可能发生事故潜在的重大危险源。

二、重大危险源的评估分级

根据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和确认后,就应对其进行风险分析、评估分级。

一般来说,重大危险源的风险评估、分级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1、按《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进行辨识,确定重大危险源。

2、对辨识出的重大危险源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事故模拟计算,预测极端情况下事故的影响范围、最大损失,以及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概率,给出量化的安全状态参数值。

3、收集重大危险源评估分级所需的地理信息资料,绘制符合《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及应急救援信息系统》要求的地理信息图。

4、根据企业的应争救援预案绘制符合《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及应急救援信息系统》要求的应急救援信息分布图。

5、确定重大危险源的危险等级,提出重大危险源监控及应急救援的对策措施与建议。

根据安全评估的结果,重大危险源按可能发生事故的最严重后果分为四级:

①一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特别重大事故的。

②二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特大事故的。

③三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

④四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一般事故的。

三、重大危险源的管理

企业应对工厂的安全生产负责。应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估,应对每一个重大危险源制定出一套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通过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重大危险源管理和事故风险控制体系是依附在企业安全管理、职能部门监管体系基础上,应用企业安全管理功能和监督机制进行操作,在安全生产六大保障系统的支撑下,将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安全生产预防、事故预警体系、全民防范体系、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等统一在风险管理和控制的系统中来。

危险和危害因素绝不是静止不变的,捕捉其现状信息发展及分析其发展趋势是预防突发事故的关键。重大危险源管理和控制是企业、安全生产职能部门、行业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这个管理控制流程分为五个阶段:

1、对生产经营单位和公共场所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估(包括动态辨识和动态快速评估)。

2、发现高风险危险源。

3、预预警信号、进行事故风险运行控制。

4、按照预警反响计划,进行行动。

5、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分布、危险等级、数量和状态进行应急资源配置及实战演练。

风险管理和控制是科学管理方法。近些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南非在安全生产管理理论方面,从采用单一的理论和工程科学,发展为综合的风险管理控制理论,如工业风险管理和控制论、风险和可靠性理论、职业安全健康工程学、保险和风险管理、经济风险管理和控制等。这些现代安全管理的方法论都是基于承认工业生产和公共风险的存在,并对其进行管理,也就是说正视风险的客观存在,采取系统的方法,按思维预防的管理理念,管理和控制风险。对发现的高风险危险源或高风险危害因素进行控制,是安全检查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篇6

【关键词】建筑项目管理;危险源;辨识;控制

前言:

我国的建筑行业不断发展,建筑施工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尽管为施工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便利,可是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危险源的种类和危害性有所增加,造成了建筑项目成本的损失,也影响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所以在建筑项目管理工作中需要对危险源进行明确辨识并控制,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

1.危险源及其辨识

1.1危险源

对于危险源的定义主要从广性定义和狭义定义两个方面入手,危险源在构成上主要由潜在性、存在性、触发性,这三种特性在桥梁工程中十分常见,桥梁工程有着十分独特的流动性,并且劳动强度和施工周期都很大,同时在安全生产上,桥梁工程管理多受分包制度的影响,使桥梁工程中产生了以高空坠落、坍塌、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为主的特定性安全事故。

就危险源的构成上来说,潜在性是不可避免的,它与工程所形成的损失和危害程度有着十分直接的关系,同时其影响与危险造成的规模和强度有着直接的管辖。其次是存在性,存在性也是不可避免的。对于安全来说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但是它自身有着很强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包括对温度、湿度、防护形式、安全计划等方面的控制,并且在管理条件上能够对于整体组织、计划等进行合理的统筹和安排。在触发因素上,需要控制好认为因素和事态因素,人为因素很大程度上与对安全的管理控制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同时在管理因素的触发上也形成了不同监督和检查形式。事态因素主要来自自然环境的干扰,主要由风速、湿度、压强、风速等。

1.2危险源的辨识

项目施工过程复杂,环境多变,极容易造成安全事故,而且还会有一些人员防护工作和管理工作不到位的情况,所以安全一直得不到良好的保证。在建筑项目管理过程中,对于危险源的辨识工作是预防和控制的重点,常见的辨识方法主要如下:其一是经验判断法,一般是根据施工人员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多年的施工经验、管理经验,对现场的一些危险源的危险程度进行识别,明确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这种辨识方法是最为常用也是最为简便的辨识方法,不过由于施工人员经验和安全意识等方面的限制,可能会造成辨识的不全面性;其二是专家讨论法:为了弥补施工人员单方面的经验判断存在的不足,可以由专家结合施工现场的危险源分析,与其他专家进行讨论,确定更加系统、安全可靠的辨识方法,让危险源的辨识工作更加准确。

2.危险源判别和评价

在危险源的判别和评价方法中,我们对于重大危险事故必须进行合理的控制和消除,这就需要在评价方法和识别上做文章,通常危险源在分析上分为直观分析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法两大类,而在这基础上又有着十分详细的划分。

2.1直观经验法

直观经验法也是经验法,其分析性质是以管理中所使用的规范,标准等做为危险源的判别和分析的,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通常能够对施工人员的工作环境进行直观的辨别,同时对危险源做出较高的评价,这种方法具有简便、快捷的优点,但是一旦对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因素和信息不能进行直观判别时,就会使整个判别能力受到校正,同时这种方法受人为因素的影响也叫为严重,尤其是在施工人员经验不足的情况下,辨识方法会大打折扣,所以要想合理利用直观经验法,还要合理的施工计划和风险研究。而类比推断法,是直观经验法的一个分支,它是通过施工方法、施工环境、事故伤害等进行相关的数据监测,在这一过程中,施工中所面临的常见危险源,都在其控制范围内,而且就数据监测来说还具有极高的相似度,可以通过对工程项目进行类比推断来完成对整体风险的控制,使其具备极高的准确性。

2.2系统安全分析法

这种分析法是直接对常见的危险源进行分析,识别已经预测,它能够将可见风险源假想出来,所以适合工艺复杂、使用效率不高的工程项目,由于这种方法在管理上涉及范围很关,所以又衍生出事故树分析法、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子系统安全分析法、

交接面分析法等,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针对事故树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系统分析。

3.建筑施工中危险源的控制管理

3.1加大施工项目现场管理力度

在对建筑项目现场管理过程中,首先需要有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作为指导,在制度管理制度的时候需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根据在施工现场的危险源做出辨识,对于可控的危险源,例如建筑材料的摆放问题、施工现场的警示标志等进行处理,对于一些不可控危险源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控制和对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提高,具体方法如下:其一制定建筑施工过程的安全控制目标,对于每一种危险源发生之后的处理办法都要由明确的控制措施和处理方案,其二对于机械设备的拆卸和搬运需要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人员需要有从业资格证明,保证设备的安全;其三在现场管理中严格控制高空抛物的行为,对于漏电现象要做好保护工作,同时要配备齐全施工人员的防护工具,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其四在施工现场现场对于不符合安全规定的施工人员要加以控制和引导,通过控制施工人员的行为来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其五在施工现场需要有一些预防工作,例如建筑消防工作,防止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火灾,影响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3.2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施工人员是施工现场的主力人员,也是在发生危险时最直接的受害者,所以需要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在进行高空作业、电力作业、焊接作业等易发生危险的作业时,不能掉以轻心,佩戴好防护工具,保证自身的生命安全。在施工人员中加强宣传工作,让所有人都意识到安全施工对于施工过程的重要性和对于自身安全的重要性,安全问题大于一切,同时可以进行一些安全知识培训,包括标准作业的知识和遇到突况的处理措施,同时对于危险源的辨识方法需要详细的教给施工人员,让每一位施工人员都能完成对危险源的辨识工作,在培训的过程中可以播放一些图片和视频形象的看到施工过程中不注意安全的危害,时刻提醒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注意安全,让每一个施工人员都能有无安全防护措施不作业的习惯,保证自身的安全。

结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问题重于泰山,所以建筑项目的管理工作需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确定现场的危险源,做好辨识工作,同时对于一些可见危险源消灭在萌芽之中,加大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力度,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龚桂发. 建筑项目现场施工危险源辨识及防范对策[J]. 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1:428.

[2]田月华. 基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安全管理分析[J]. 门窗,2013,02:282-283.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篇7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 安全管理 建议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1-0152-01

试论如何加强危化品管理

引言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人类在创造财富、享受成果的同时,总是会遇到愈来愈复杂的危险和事故的威胁。化学品已经存在于我们生活之中,已为人们所知的化学品已达 500- 700 万种,危险化学品作为特殊的商品,一方面为人类提供了更多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另一方面现代化大生产又隐藏着非常严重的事故危害。如果我们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不善,一旦发生事故,不仅会给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且会给社会和环境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1 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1.1 由危险化学品的固有特性决定的

由于危险化学品都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或有腐蚀等危险特性,从它的生产到使用、储存、运输和经营等过程中,如果控制不当,极易发生事故。一类是可燃性物质泄漏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性烟云,遇到火源引起火灾或爆炸,另一类是大量有毒物质的突然泄漏,在大范围内造成死亡、中毒和环境污染。事故所带来的灾难性和社会性,所表现的技术复杂性已经超过了事故本身,重大事故的不断发生使人们痛苦地认识到,现代工业生产,特别是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潜在着巨大的危险性。一旦发生事故,不仅工厂内部,而且相邻地区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环境都遭到巨大的危害。因此,要求我们必须切实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避免其可能带来的对生命、财产、健康及环境的伤害。

1.2 我国法律、法规要求的需要

目前针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国家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要求,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 2000)》、《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等条例的颁布与实施,将推动我国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作为企业管理人员,在抓安全工作时一定要在认真上下功夫,在落实中动真格,不管企业如何改革我们都要以大局为重,以人为本。这样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才会有保障,社会才能稳定,企业才会有效益,社会主义经济才能得以健康有序的发展和壮大。

2 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形势十分严峻,随着现代工业新工艺、新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技术的不断应用,生产过程日趋规模化、复杂化和自动化,同时生产过程中也存在各种危险因素,安全监督与管理则相对落后,这就引发了现代工业文明与风险的矛盾。如:近几年的烟花爆竹爆炸事故,化学品的火灾、爆炸、泄漏、中毒事故,以及化学品的环境污染事故,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严重威胁。危险化学品事故的不断发生,已经引起我国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相应出台了一系列危险化学品的管理规定,如:建立了危险化学品的登记注册制度、生产许可证制度等。建立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在全国 8 个地市成立了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抢救中心,初步建立起了全国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网络,这对有效控制和预防危险化学品的危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 建议主要采取的措施

3.1 安全技术措施

通过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消除或降低作业场所的危害,防止操作人员在正常作业时受到危险化学品的侵害。如化学品的选择,设施的安全设计、维修以及有计划的安全检查等,在企业中最常用的有三种:主要措施是替代、变更工艺、隔离,就是降低危害程度,千方百计达到人们可接受的程度,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安全生产。

3.2 组织管理措施

作为炼油石化生产企业,建立危险化学品的组织管理措施是预防作业场所中化学品危害的一个重要方面。除了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建立一般的安全管理措施外,危险化学品的组织管理措施还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2.1 识别和控制重大危险源

危险源辨识应全面分析设备、材料性质、生产工艺、作业条件、生产经验、组织管理措施等方面可能引发事故的潜在问题。依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 2000)》标准,就是要对危险化学品进行危害识别。确定哪些是可能发生事故的潜在危险源,控制重大危险源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点,控制重大危险源的目的是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做到一旦发生事故,能够将事故降低到最低程度。重大危险源总是涉及到易燃、易爆、有毒的危害物质。由于工业生产的复杂性,特别是化工生产的复杂性,决定了有效地控制重大危险源需要采用系统安全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构成重大危险源的要向当地主管部门如实登记和上报。

3.2.2 建立健全安全责任机制和安全教育

首先要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只有防患于未然,才能遇事安然。第一:安全教育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许多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作业人员缺乏安全知识,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章制度等造成的。因此,消除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必须从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教育做起。第二:健全完善强化安全责任机制。企业从上到下都有明确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要量化、细化、具体化。要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方案。考核工作一定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3.2.3 应急救援措施

应急救援工作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基本内容。应急演练计划是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应急演练计划的目的是提高员工的防灾、消灾意识,减少事故对人员、和环境的危害。应急演练预案应提出详尽、实用、有效的安全技术与安全组织措施。以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实际情况的符合性。通过定期组织职工进行应急预案演练,使重大危险源岗位人员熟悉应急处理和整个应急行动的程序,明确自身的职责,提高协同作战能力。同时,也可以发现应急预案存在的不足,并予以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俞志明.新编危险物品安全手册.新编危险物品安全手册编委会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ISBN7-5025-2943-8.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篇8

关键词:水电施工危险源辨识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危险源辨识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工程项目预防安全事故的必备手段,是企业安全管控的重要措施,是一项需根据实际情况变化不断进行动态管理的安全管控活动。

一、危险源的含义

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 /T28001—2011新版标准,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和行为,或其组合。危险源由三个要素构成: 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一定的危险源总是与相应的触发因素相关联。危险源在管理状态中可能存在事故隐患,也可能不存在事故隐患,对于存在事故隐患的危险源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直至消除,防止事故发生。危险源的管理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消除事故隐患或防止出现事故隐患的过程。

二、水利水电工程危险源辨识及评价

水利水电工程由于地质等自然条件普遍比较复杂,施工环境比较恶劣,施工专业多、施工工种多、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管理活动复杂等,危险源、点多,重大安全隐患多。突出表现为: 与洪水打交道多,因工期拖延临时围堰和导流工程超期服役情况多,因洪水超标而围堰防洪标准低等导致防洪度汛压力大、危险大; 高边坡作业、深基坑开挖、地下洞室开挖中存在大量不良地质条件;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复杂,地下水丰富,支护跟进不及时; 爆破作业多、炸药存放量大、爆破作业安全管理环节多; 塔式起重机等大型设备多,起重、高空、交叉等危险性作业多; 大模板、脚手架等专业性强、工艺复杂的分项作业多; 施工用电作业点多,现场地形复杂,用电线路敷设零散、困难; 施工人员复杂等。因此,防洪度汛、边坡坍塌、爆破事故、机械伤害、物体打击、高空坠落、触电事故等,是构成水电工程的主要危险源。

为了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管控,在危险源辨识后,要根据相关要求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对确定为重大危险源的要制定专项措施加以控制,并逐级报批。目前风险评价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如LEC法、预危险性分析、事件树分析等。其中,LEC法简单易行,但要克服主观性的影响。

三、危险源辨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对工程施工项目进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过程中发现,施工项目部在危险源辨识工作中存在着不结合实际、辨识不准确、针对性不强,危险源清单更新不及时,参加辨识的人员不够广泛,危险源没有实行动态、全面管控等问题。

1危险源辨识不准确、不具针对性

在审核过程中发现,部分项目部对危险源的辨识主要是归类描述,非常笼统。如开挖作业中存在坍塌、爆破作业中存在爆破事故、机械作业中存在机械伤害等,未结合具体的施工过程、施工环境等识别危险源,未能辨识具体操作过程中的危险源或不安全因素,不能达到危险源辨识的目的,不能体现危险源辨识和措施控制的针对性。其主要原因可能是项目开工时没有专门组织相关人员仔细调查、分析本工程项目具体施工内容、作业环境、施工手段等,而是参考类似工程项目危险源清单,简单进行编写,导致缺乏针对性、有效性。

2危险源清单更新不及时,未实行动态管控

水电工程工期较长,一般2~4年,部分项目部没有根据项目施工进度及时对危险源清单进行更新,可能导致风险不可控。一些项目原单项工程已完工,新的不同内容单项工程已开工,但原危险源清单仍然使用,未对新开工项目及时进行危险源辨识。有的项目甚至从开工到工程完工,危险源清单都没进行更新,没有与施工进度、当地气候及环境变化等结合起来,未能进行动态管控。例如,硐室开挖,主要工序就是掘进,但危险源的辨识没有跟随施工进度及围岩变化、地下水情况、通风情况等施工环境变化对危险源进行适时更新,没有及时制定相应专项措施,明确具体责任人进行管控。

3参加辨识的人员不够广泛

有的项目危险源辨识是工程开工时由总工程师牵头,安全管理部门、现场管理人员参加进行辨识,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安全检查、参考以往工程施工经验等由危险源辨识规定的各职能部门对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危险源进行辨识,之后归到安全管理部门进行统一管理的方式进行。忽视了长期从事实践操作、具有丰富经验的一线作业班长等作业人员的参与。有丰富作业经验的操作人员对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存在的隐患掌握更清楚,他们的参与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控制施工安全风险。

4安全管理人员素质、经验不足,辨识方法不多

由于项目多,安全施工管理人员明显不足,迫于工作需要,只有2 ~ 3 年工作经验的甚至刚大学毕业的人员就直接从事安全管理工作,能力素质及现场经验严重不足,缺乏危险源辨识的专家。有的项目危险源清单是根据其他类似项目修改确定的,没有进行全面、系统、全过程辨识。

5对辨识出的危险源及应采取的措施宣传学习不够

危险源辨识后,部分项目部只是制成表格文件用于应付上级检查,未能看到项目部相关人员进行学习的记录,在施工现场也未看到对危险源进行张榜公布,具体施工人员对现场危险源及其应采取的相应控制措施缺乏了解掌握,失去了危险源辨识的根本作用。

6安全隐患排查不及时,消除不彻底

危险源管理过程中,经常会随着周围环境、工程地质、地形地貌、气象条件、资源、交通等工作环境的变化或管理缺失出现不安全因素或安全隐患,由于安全隐患排查不及时,或存在侥幸心理,熟视无睹,或者习惯性违章作业、违章指挥,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整治、消除,容易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四、解决危险源辨识存在问题的对策

1强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宣贯及运行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制定了专门的程序文件,对危险源辨识方法、程序、内容、要求都进行了明确规定,各级安全管理人员有必要认真学习程序文件,掌握危险源辨识的相关内容。施工单位总部、项目部等各级要定期检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加强危险源辨识的过程管控,督促新开工项目、新开工作业面、工序交叉作业时等及时进行危险源辨识活动,控制安全风险。

2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制度

严格按照法规要求,加强工程项目建设过程安全监督管理,严格履行相应安全生产职责,认真落实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过程监管,做好应急防范,确保施工安全。要充分利用会议、活动等分析现场施工安全情况,剖析存在的危险源和安全隐患,制定相关的安全管控措施。

3发动全员参与

危险源辨识不仅仅是专家、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全员参与更是危险源辨识与管控的主体。只有全员参与,及时听取他们的意见,收集危险源的情况,更新危险源清单,同时让大家都掌握危险源的内容、防治方法措施、危害后果等,才能更好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

4对施工全过程进行危险源辨识

在对工程危险源进行系统分析的同时,要加强对施工工序危险源辨识。例如,硐室开挖爆破作业施工工序: 钻孔装药放炮散烟清撬出渣衬砌。辅助工作有测量、放线、通风、排水等工作。根据这些工序和工作,结合施工人员素质、采用的机具、材料、工序所处的环境,分析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源,最终形成危险源清单,同时制定控制措施。

5加强对危险源及预防措施的宣传教育

对排查出的危险源特别是重大危险源及预防措施,不仅要让管理人员了解掌握,更重要的是要让作业人员了解掌握,可以通过安全技术交底的方式进行学习、告知,同时还可在施工现场制作危险源预知管理牌来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危险源预知管理牌提示危险源的存在,可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防患技能。

6及时排查、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要坚持安全检查制度,施工队每周、项目部每月对施工安全进行检查,这是全面有效排查安全隐患的重要方式,同时要加强对安全员每日安全巡查的重视,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及时排查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安全隐患,特别是经常性的习惯性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等安全隐患。各级领导要坚决支持安全员的工作,安全员也要大胆管理,对习惯性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等安全隐患要及时制止,对可能出现的边坡坍塌等重大安全隐患要采取果断措施及时消除。

结束语

危险源辨识必须针对企业所有生产活动,充分调查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加强研究分析,对辨识出的危险源特别是重大危险源要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实行全面、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管控,列为企业安全管理必需的正常管控活动,才能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降低安全风险,保障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 文杰.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危险源辨识的思考[J]. 水利水电技术. 2007(07)

[2] 侯志强,刘敏燕,徐宏伟.港航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研究[J]. 水运工程. 2008(03)

上一篇:工程质量管理制度范文 下一篇:成本管理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