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领导问工作打算范文

时间:2023-11-02 08:49:00

社区领导问工作打算

社区领导问工作打算篇1

打造平台,构建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监督体系

为解决社区监督空白的问题,白塔区在社区建立了社区监督委员会。监督委员会采取“1+2+N”的模式,即一名主任(由社区副书记兼任)、两名委员(由一名社区工作者和一名社区优秀党员代表担任)加若干名助廉义工。社区监督委员会为社区组织的常设机构,向居民代表会议负责,接受街道纪工委和社区党组织的双重领导,共有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内部监督、社会监督三个方面“两建立五监督一评议一收集”九项职能。目前,全区61个社区全部成立了社区监督委员会,并达到了“五有”目标,即有标志、有固定办公场所和设备、有工作制度、有活动阵地、有工作经费。全区共有社区监督委员会成员183名,助廉义工199名。监委会成员均为大专以上学历,平均年龄38岁。全区已初步形成由“区纪委――街道纪工委――社区监督委员会――助廉义工”组成的监督体系。

建立机制,保障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开展

社区监督委员会通过知情协查、质询建议、评议监督三种方式开展工作。知情协查,即列席社区事关居民切身利益的有关会议,了解掌握社区的决策、管理、执行和民主评议情况。质询建议,即对社区事项和社区工作者履职情况询问质询,了解情况,依据上级要求和掌握的社情民意,向社区“两委”提出合理化建议。评议监督,即协助社区“两委”对社区工作者、驻社区垂直管理部门、区属单位和部门、公用事业行业部门进行民主评议。监委会内部实行民主管理,监督事项坚持集体研究,对社区重大事项,如低保户管理、廉租房分配、救济救灾款物发放以及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等,由主任负责签署监督意见,并安排其他委员负责作好记录。同时,注重发挥居民议事厅作用,对低保办理等重点事项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让群众满意,让组织放心。据初步统计,全区61个社区监督委员会共列席社区有关会议300余次,提出质询建议50多条,对382个驻社区基层站所进行了民主评议。共参与监督低保户申请、困难救助、廉租房分配、公益性岗位申报等惠民政策落实情况130多次,确保了涉及民生重要事务的公开、公平、公正。

抓住源头,强化社区党风廉政建设成果

白塔区以街道财会办公室为依托,成立社区财务核算中心,对社区资金集中核算,对社区资产集中监管,从源头上强化管理。社区财务实行“联审会签”制度,社区各项支出必须先由经手人和分管领导签字,并经社区主任、社区书记、监督委员会主任联签会审后方可入账。社区公益事业和其他专项经费等资金支出,须向社区财务核算中心提出预算申请,报街道分管领导审核后,严格按预算执行。社区财务核算中心对各社区资金、资产的核算监管做到了“五统一”,即统一制度、统一审核、统一核算、统一公开、统一归档。同时,各街道成立社区清产核资领导小组,逐笔逐项清查盘点各社区的资产、资金情况,认真登记造册,签字审核,并移交本街道社区财务核算中心。

强化制约,夯实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基础

为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的管理和监督,白塔区纪委监察局将问责和违纪处分与社区工作者工资挂钩,受不同问责处理和违纪处分的,给予相应的工资降级降档处理,切实增强了社区工作者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社区领导问工作打算篇2

一、加强执法,注重监督的实效性

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赋予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一项十分重要的职责就是保证宪法和法律在本行政区域内的遵守和执行。我们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和区人大常委会每年的工作要点,结合实际,制定工作计划划,分期实施。

为了反对和制止在统计上弄虚作假,98年11月9日,我们召开了《统计法》执法检查动员大会,成立了以分管主任为组长的全区《统计法》执法检查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检查方案,明确了执法检查的指导思想、重点内容、方法和要求,对没有按会议通知要求到会的单位进行了通报。在执法检查中,我们充分发挥专业部门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既听取区统计局关于全区统计执法情况的汇报,又深入到基层单位和农户家中开展抽查,做到法制宣传教育与问题整改落实相结合,既注重了检查质量,又提高了检查效果。在执法检查中,我们发现在统计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1、统计机构不健全,统计队伍不稳定,统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少数在岗统计人员缺乏必备的专业技能,难以正确地填报统计资料,造成统计信息失实。2、统计基础工作薄弱,部分基层单位原始记录、台账制度不完善,以致上报的数据不准确。3、工作作风不实,少数组织统计调查的单位和部门,在进行数据综合汇总时把关不严,造成数据之间逻辑关系紊乱。4、少数单位和少数人员,无视法纪,填报统计数据凭主观臆断,个别单位的领导人在利益的驱动下,暗示、授意、甚至胁迫统计人员弄虚作假,虚报浮夸,以示政绩。为提高全区统计工作质量,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1、要加强统计法制宣传,提高全社会的思想认识;2、要加大统计执法力度,有针对性地建章建制;3、要切实搞好统计基础工作;4、要强化对统计执法的监督。这次执法检查的声势和规模,深度和广度,影响和效果均是前所未有的,发现和揭露了一批统计违法行为,并积极稳妥地进行依法处理,统计工作的社会地位进一步提高,使全区上下认识到在统计上弄虚作假是一个严重的政治问题,是一种祸国泱民的腐败行为,进一步推动了对统计法律法规的宣传学习,推动了《统计法》和《湖北省统计管理条例》在我区的落实。

《会计法》是我国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1999年,区人大财工委检查了全区《会计法》的贯彻实施情况,指出有些单位领导违法干预会计工作;部分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和内部控制制度薄弱,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部分会计人员素质较差,知情不报等问题。针对会计信息失真“顽症”,区人大财工委提出:1、要深化会计体制改革,实行会计委派制,规范会计工作秩序。2、要加强会计法制建设,严厉打击编造虚假会计信息的违法行为,强化会计信息质量的监控。3、要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新征管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税收法制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对于打击税收违法行为,整顿和规范经济秩序,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规范税务机关的执法行为,促进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依法治税是做好税收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区人大财工委听取了税务部门贯彻新征管法和依法治税工作情况的汇报,认为我区税收征管工作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纳税意识差,税款征收难。2、治税合力弱,依法治税难。如何正确贯彻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解决税收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创造一个依法治税的良好社会环境。我们认为:1、深化新《征管法》宣传,增强纳税人意识。树立违反税法与刑法同样要受到法律制裁的思想,改变“企业倒闭是税务部门收垮的”错误认识。2、要依法治税,形成执法合力。税收工作涉及面广、难度大,必须依靠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配合,依靠广大纳税人和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3、加强队伍建设,树立税务形象。建立健全税务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提高税务人员的业务技能和执法水平,保证新征管法的正确贯彻实施。

四年多来,我们还检查了《乡镇企业法》、《劳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

二、深入调研,增强监督的针对性

协助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权,首先要做到总揽全局,明确情况。区人大常委会财政经济工作委员会把调查研究既作为一种工作方法,又作为一种监督方法来抓。在选题上求“准”、在方法上求“实”、在思维上求“新”,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形成了有份量的调查报告。

做好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事关广大职工群众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事关企业改革的成败,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1998年,区人大财工委历经1个多月,同有关领导和部分下岗职工进行了座谈调查。了解了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和思想情况,分析了职工下岗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的原因:1、职工下岗是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力就业与否,不完全根据企业的技术构成和实际需要,而是通过行政安置。这种就业方式带来极强的福利色彩,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劳动力的供给总量。2、职工下岗是企业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结果。3、职工自身素质的不适应。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要求越来越高,对生产岗位人员的文化素质及生产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发展,不得不吐故纳新。4、艰苦工作岗位职工队伍萎缩。部分职工普遍存在“工资低不去三班倒不去,苦脏累不干”,讲舒适、图安逸的思想,形成了企业职工“有事没人干,有人没事干”的局面,企业只好对外招收临时工来补缺。5、就业岗位少。每年都有大量的初中、高中、大专毕业生及退伍军人涌向本已紧张的就业市场,僧多粥少,就业压力逐年加大。6、人为因素。企业中存在着新一任领导进门,职工进出一批人的现象,造成企业富余职工人数增多。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在深入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区下岗职工再就业的8条途径:1、要加大宣传力度,促进就业观念的转变。2、把“再就业服务中心”办好,使之成为再就业工作的组织保证。3、企业对下岗职工不能放任年历流,要负责到底。4、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除下岗职工后顾之忧。5、对下岗职工自谋职业在政策上要给予支持。6、要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强化再就业培训。7、开阔思路,拓宽再就业渠道。8、要建立一些保护性措施,确保困难职工的生活。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如何搞好我区的软硬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商,利用更多的外资,推动汉南的经济发展,成为本届财工委研究的又一课题。1999年5月份,区人大财工委组织力量对我区招商引资工作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的调查,听取了我区开放引进和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肯定了我区内外并举全力招商的工作业绩,肯定了“不开放引进死路一条”的工作指导思想,提出要在政策上扶持,在发展上保护,在环境上优化,既抓“引进来”、又抓“走出去”,既抓“管理”,又抓“服务”的思想,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展招商引资,巩固和扩大成果,努力推进开放引进和区级经济民营化,促进全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关心和支持我区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财工委听取了我区企业改革改制工作情况的报告,分析了制约企业改革改制6个方面的困难因素,提出要坚定信心,完善措施,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实事求是,分类指导,因企施策,力求实效。推动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转换企业干部职工身份,改善企业的经营机制,做到企业改制与发展两不误,加速我区企业民营化进程,打好国企改革攻坚战。常委会领导还带领机关干部深入企业,包片蹲点,出谋划策,支持和促进了企业改革改制工作。

三、突出重点,把握监督的关键性

审查和批准预决算,监督预算执行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常委会的重要职权。协助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行职权是区人大常委会财政经济和农村工作委员会的重要职责。

2001年,针对我区预算编制粗、批复迟,执法部门之间“贫富悬殊”,不利于加强预算管理,硬化预算约束等问题,区人大财工委在学习武汉市区细化预算编制的基础上,将区农委、区教委、区科委纳入预算编制试点,提出在预算编制方面,严格实行零基预算,逐步做到早编、细编预算,编制部门预算,增强预算的透明度,在预算执行和监督方面,逐步形成政府按预算执行,人大按预算监督,审计部门按预算审计的约束机制,改变重预算内轻预算外,重拨款轻效果,重收入轻支出,重分配轻监督的状况。区人大财工委十分注意与政府有关部门的联系和沟通,提出要及早安排部署2002年区本级预算编制细化工作,并根据2001年编制改革试点的实际进展,结合我区决算编制和“同级审”情况,建议将15个单位纳入2002年的预算细化范畴。在区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区人大财工委督促区财政局将15个部门的预算细化表一并交由的与会代表评说,反映良好。

2000年6月份,区人大财工委组织区财政局、区审计局等部门领导,外出学习了武穴等地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作法,并以《湖北省预算外资金管理条例》为依据,结合我区实际,起草了《XXX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广泛征求意见,征求了市人大法规室、市人大财经委的意见,在区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上进行了初审,并于第19次常委会再审通过。7月初,区人大常委会听取了区政府关于预算外资金管理与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工作情况的报告,指出我区预算外资金管理工作发展不平衡,存在预算资金乱支滥用、专款不能专用、行政干预、管理不善、制度不全、支出控制不严、资金体外循环等问题,要求区政府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各有关单位和部门要提高认识,积极配合财政部门搞此工作,区财政部门要按规定及时审核、拨付用款单位资金,不得推诿、拖延。

四、加强学习,保证监督的准确性

能否较好地完成常委会赋予的职责,发挥好参谋和助手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建设。四年来,我们始终把加强自身建设放在首要位置。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区人大财工委的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有很多不熟悉、不懂的东西摆在我们面前,需要我们去学习,特别要学习有关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和人大业务知识,不断增强自己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议事能力,切实履行好法定职责。二是充分发挥工委组成人员的作用。财工委工作,量大面广,人少事多,且大多为兼职,我们大力提倡认真负责、讲求实效的工作作风,不断提高组成人员和工作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努力建设一支懂经济、懂法律、富有献身精神的人大干部队伍。

四年来,我们体会到,要做好区人财政经济工作委员会的工作,加强学习是前提,调查研究是关键,发挥多方面的积极性是基础。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存在的问题还很多:如学习不够、监督不力等,与市区人大常委会的要求相差很远,

社区领导问工作打算篇3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佳佳和飞飞”为你整理了这篇财政局2020年依法治区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2020年,我局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和《南充市嘉陵区全面依法治区2020年工作要点》,以依法行政为主题,扎实开展学法用法,切实推进依法治区。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机制,确保依法治区有效开展

(1)建立组织机构。为保证依法治区工作顺利进行,结合财政“七五”普法工作,我局成立了由党组书记局长何革生任组长,其它局领导为副组长,股室(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的依法治区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导全区财政系统的法治建设工作。

(2)制定法治规划。我局按照省、市、区有关文件精神与要求,结合财政部门实际,制定了《南充市嘉陵区财政局2020年法治工作要点》。召开全局干部职工大会,专门对依法治区工作做了部署,并将依法治区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列入议事日程,纳入年度全局工作计划,做到法治工作与其它工作同时安排部署、同时督促检查。

(3)加大经费投入。为确保依法治区工作取得成效,我局不断加大经费投入,满足各类法治宣传材料的征订、积极参加法制培训、组织干部进行多形式的学习、开展多途径的宣传等方面支出的需要,有力地推进了依法治区和普法工作,保证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二)、积极开展学法用法,努力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定期对领导干部和财政工作人员进行依法治区知识培训,严格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增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懂法讲法、依法治区、依法理财意识。

(1)加大对领导干部普法力度。坚持领导班子成员学法制度。局党组每年至少集中学习四次,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学习财政法律、法规,以增强局领导班子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自觉性。几年来,局党组在陆续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宪法、民法典、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国家公员法以及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有关辅导材料,切实增强了领导的依法行政意识。

(2)开展对财政干部职工的法制宣传教育。局机关干部和乡镇财政干部一个月至少组织一次集体学习,每周至少要自学24小时。所有干部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抓紧学习,坚持以自学为主。组织财政工作人员学法、用法,统一组织考试,并将其作为公务员考核、任职、晋升和绩效考评的重要依据。2020年6月,我局组织全局职工进行了“七五”普法知识考试,考试内容涉及宪法、行政许可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预算法、会计法、政府采购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刑法等有关知识。通过考试,有效地增强了学法效果,提高了财政财务人员的法律素质,使依法理财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3)开展深化“法律十进”法制宣传活动。通过我局办公业务网、公开栏、媒体等多种形式,推进法律进机关、进学校、进乡镇、进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单位、进工地、进宗教场所、进家庭活动。

(三)、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加快财政改革和发展

(1)积极推行政务公开。根据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我们从“讲政治”的高度进一步认真推行政务公开工作。立足财政的工作职责和特点,制定了嘉陵区财政局政务公开事项,目前公开办事、讲究效率、接受监督和为广大群众办实事已经成为我区财政干部的自觉行动。同时,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知识培训和宣传,积极主动推行信息公开,主动增强财政工作透明度。

(2)强化财政管理,扎实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一是推进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加快建立以预算编审、绩效分配、执行监督、中期评估、绩效评价为主要内容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健全量化考核细则,扎实开展绩效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部门预算安排挂钩;规范预算编制、经费审批、资金划拨、采购监管、投资评审、财政监督、档案管理等业务管理流程,完善政务运转平台、业务数据平台、基础能力教育平台管理,推进乡镇财政所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二是加强资金整合管理。打破资金预算科目和部门界限,加大资金整合力度,集中财力办大事,努力解决资金分散、交叉重叠、效益不高的问题。积极推行跨资金性质整合,将用途相同、相近的预算内、财政专户和政府性基金整合使用;积极推行跨部门整合,将分散在不同部门管理的同类资金整合使用;积极推行财政内部整合,将不同股室内的专项资金整合使用;积极推进结余资金清理,对项目实施完成形成的结余,以及受政策变化、计划调整等原因导致项目中止或撤销形成的结余资金,全部收归财政统筹安排:建立“分头受理、共同研究、统一审批、重点使用”的工作制度,集中财力保障区委、区政府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顺利推进。三是深化预算管理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完善基本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和项目库管理,提高预算编制准确性,规范预算调整,严格控制接待费、会议费等行政性支出;完善预算国库执行动态预警监控机制,强化财政直发、财政专户管理,实行项目支出专账核算,切实推行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制度,提高公务卡支出占转账支出比重。四是切实加强债务管理。结合实际完善政府负债管理办法,强化动态监控,积极化解债务,切实降低债务风险。五是加强财政投资评审管理。进一步完善财政投资评审管理办法,建立对工程预算编制机构、项目业主单位的约束机制,杜绝政府投资项目预算和预算变更高估冒算、随意变更等问题,确保财政资金的合理有效投入。六是加强政府采购监管。完善“采管分离”后财政对政府采购行为的监管机制。

(3)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明确了执法范围和执法责任,将执法职权和责任分解划分到具体的执法岗位,明确具体工作要求和办事期限。抓好我局执法人员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执法素质和水平。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良、作风清正”的财政执法队伍,真正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4)积极承担维护社会稳定,防范化解矛盾纠纷工作。

一方面我局加强了来信来电来访投诉举报案件的受理服务工作。做到了认真受理,责任办理,及时将处理结果反馈。切实将“事事有答复,件件有结果”的受理服务工作制度落实到位。另一方面坚持开展公开大接访,保证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及时性。认真梳理分析通过信访、接访、反馈、排查发现的矛盾问题,对确实存在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问题,按照职责划分,实行领导包案、股室负责、责任到人,并通过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进行协商和疏导,逐一化解矛盾纠纷。

(5)完善行政监督和自律管理机制。加强对我局执法质量和队伍自律性监督,重点对局窗口部门、政府采购监管、财政投资评审等加强监督,严格开展执法检查工作,进一步规范了财政各项工作的程序,保证了在实施财政执法工作过程中坚持做到依法治区,程序合法,廉洁自律,不违法违纪、不超越权限、不乱收费、不乱罚款、乱卡乱拿。

二、存在问题

我局依法治区情况总体良好,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部分干部的法治意识还需强化。近年中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而财政体制改革也对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和财政法制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部分财政干部的法治意识离要求尚有距离。

二是财政干部依法行政能力还需提升。在执法案卷评查中发现,部分执法文书的制作和执法案卷的归档在细节上还有瑕疵,执法规范还需进一步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施行效果评估还不够重视,部分规范性文件的修订不够及时,管理上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2021年工作打算

2021年,我们将继续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按照上级工作部署,进一步积极发挥财政职能,完善依法行政保障机制,强化科学管理、精细理财,更好的服务全区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

(一)牢固树立法治理念。紧紧围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在财政部门职责和能力范围内,持之以恒地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全体财政干部的法治理念,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能力和水平,增强财政部门的依法行政观念,提高依法管理、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二)充分运用法治思维,探索法治文化新模式。全面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探索建立法治文化建设新模式,为法治文化阵地提供保障。

社区领导问工作打算篇4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热烈欢迎、衷心感谢您们在百忙之中莅临xx县检查指导“七五”普法工作!按照会议安排,现由我就xx县“七五”普法工作开展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2016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依法监督下,我县按照全面部署、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系统推进“七五”普法工作,大力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努力营造人民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为全县“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抓普法,齐抓共管快推进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全面启动“七五”普法。

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第一副组长、政法委书记任常务副组长的依法治县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制定了《中共xx县委办公室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的通知》等系列纲领性文件,县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七五”普法决议,为启动我县“七五”普法规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各乡镇(街道、管理区)、县直各部门也都成立了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全县上下形成了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政协支持、部门负责、全民参与的大普法工作格局。

二是加大经费保障力度,工作基础更加夯实。

将普法宣传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2017年,除年初预算经费外,法治文化广场建设投入达80余万元,2018年全县普法预算经费为44.5万,各单位也根据各自职能不断加大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投入和扶持力度,确保全县“七五”普法工作持续有序开展。

(二)严格目标考评抓普法,精准定位明责任

一是将普法依法治理纳入综合治理和绩效文明考核,将法治宣传作为年度综治和绩效文明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是细化考核标准。围绕“七五”普法重点,全面修订和补充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及时将上级的要求体现在目标考核中。三是细化日常工作在普法工作中的体现。各级各部门把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纳入日常工作中,认真对照普法考核指标,层层分解任务,严格落实责任,推动全县普法考核“硬指标”的全面落实。四是细化经验总结。通过法治建设考核,不断总结工作中的新思路、新问题,注重在今后的目标考核中加以改进和落实,夯实普法依法治理的基础,总结经验,找出差距,补齐短板,为“七五”普法工作在全市乃至全省争先进位打下坚实基础。

(三)突出重点工作抓普法,筑牢根基求实效

一是以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为重点,成效更加巩固。

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干部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和依法决策的意识和能力。健全了县委中心组日常学法、县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制度,推动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化;组织全体领导干部学习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及宪法修正案,落实领导干部任前宣誓制度,培养其忠诚、为民、担当和依法行政意识。加强对领导干部任职前法律知识的考察、学法守法用法情况的督查和年度考评,把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等考核结果作为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推动领导干部学法常态化;强化法治廉政文化建设,把《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党内法规纳入

xx县“七五”普法规划,注重党内法规宣传与国家法律宣传的衔接和协调,坚持纪在法前、纪严于法,教育广大党员做党章党规党纪和国家法律的自觉尊崇者、模范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依托法宣在线、如法网等平台,组织全县所有领导干部参加学法活动和考试,推动领导干部学法具体化。三年来,全县国家工作人员累计4万余人普法考试参考率、合格率均达100%。

二是以青少年普法教育为重点,措施更加有力。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我县不断强化青少年普法宣传教育,为各中小学校配备了“法制副校长”,县司法局组织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制副校长走进校园,有针对性地开展法治宣传活动,重点加强对留守儿童、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不良行为青少年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每学期第一周定期开展“法律第一课”、“法律进学校宣传周”活动,并细化法治教育课程,切实做到课时、师资、教材、教案四落实。

近三年来,通过法律进校园,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八个一”活动,累计举行升旗仪式1570场,赠送普法宣传书籍1.5万余本,发放普法宣传册32万余份,举行法治主题班会1.6万余次,开设模拟法庭47场,演出法治小节目609场,整治校园周边环境1200余次,深入法治教育基地开展教育活动1100余场。

三是以基层群众宣传教育为重点,覆盖更加全面。

近年来,为推动法治宣传向纵深发展,按照“贴近群众,贴近基层、贴近实际”的思路,我县共建立村民法制学校362所,实现了对村(社区)的全覆盖,其中示范性法制学校48所。由法官、检察官、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派出所干警、司法所干警组成法制学校授课专家团,采取定期定点授课与“流动法制学校”相结合的方式,结合真实案例就群众关心的《土地法》、《交通法》、《禁毒法》、《婚姻法》等基础法律知识开展系统宣讲。据统计,全县362所村民法制学校创办以来共授课6700余次,受教育群众达50余万人。同时,全县362个村(社区)全部建立公共法律服务点,每个村建立法律顾问服务微信群,将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司法干警、村支两委干部和村民代表纳入群内,及时解决群众法律需求,消除普法盲区,彻底打通了法律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四是以开展主题活动为重点,形式更加丰富。

“七五”普法以来,我县依托“法律六进”,“以案释法”和扫黑除恶专项法治宣传活动,以及

“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5月法治宣传月”,“6.26国际禁毒日”,“9月青少年法治宣传月”、“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普法宣传活动1680余次,送法下乡300余次,发放普法宣传资料330万份,解答群众法律咨询6.5万人次,提供法律援助1200余起。

五是以阵地建设为重点,作用更加突出。

一是打造“xx特色”法治文化“一场一路一桥”,全面推进法治阵地建设。以县城人流量最大的xx广场为依托,将法治文化设施与原有的景观相融合,全力打造出集法治宣传、休闲娱乐、健身旅游于一体的立体法治文化广场。依托县城至xx镇公路,新建“法治一条路”,在公路沿线的电杆、通讯杆、路灯杆上悬挂永久性法治宣传标语2000多块。依托xx镇古商城xx桥打造“法治一座桥”,在桥头的横梁上悬挂“法治天下”、“德润人心”牌匾,在桥身两边悬挂60多个图文并茂的法治典故,在桥两岸的河堤上书写永久性法治宣传标语。二是依托微信、网络自媒体、手机短信平台等现代化传媒,强化指尖上普法;利用市、县司法局官网等各类网站大力推送全县普法宣传和依法治理工作动态,充分发挥典型引领作用。三是依托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开展全民普法,让广大群众在潜移默化当中接受法治文化熏陶。

(四)加强依法治理抓普法,维护稳定促和谐

2016年以来,xx县委、县政府坚持“抓基层、打基础”的基本方针,将普法教育与法治实践有机结合,深入开展依法治理工作,出台了《关于印发

近三年来,我县“七五”普法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全民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明显增强。全县刑事案件发案数较全市较少,命案逐年下降。广大公民通过法律途径息纷止争的逐年增多,信访案件总量逐年下降。二是全县各级领导干部法治理论水平得到大幅提升,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和依法办事能力明显提高。三是社会治安形势明显好转,黄、赌、毒、黑等社会丑恶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普遍增强。我县连续

3年被评为“全省综合治理先进县”,2017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平安县”荣誉称号。

二、存在问题

“七五”普法开展以来,虽然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依法治县办对各地各单位普法工作督察指导不够到位。

二是普法工作发展不平衡,普法工作中“县里热、乡村冷、主管部门热、协作部门冷”的情况仍然存在;“法律六进”中,企业相对滞后。三是普法队伍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普法工作创新力度还不够,打造的创新亮点还不多,等等。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们将继续按照“七五”普法规划以及上级要求,在抓好常规工作落实的同时,重点做好以下各项工作:

一是健全机制,确保普法责任落实到位。

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实施、人大政协监督、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力量参与的“大普法”工作机制,把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督促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普法教育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督促各级依法治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高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广泛动员、鼓励、引导和支持各级国家机关、各单位各部门、各类社会力量和公民参与、支持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指导,及时总结推广各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加强宣传报道,确保法治宣传教育的蓬勃生机与活力。

二是示范引领,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法。

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努力推动领导干部当好合格的“关键少数”。完善日常学法制度,定期组织法治讲座、法治论坛、法治研讨等,深入推动经常性学法。开展以案释法、旁听庭审、警示教育等活动,增强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的覆盖面和吸引力。加强法治培训,把法治教育纳入国家工作人员入职培训、晋职培训的必训内容,确保法治培训课时数量和培训质量。在组织调训中设置法治类课程,明确最低课时要求。通过多措并举,推动政府工作全面迈入法治化轨道。

三是多措并举,全方位开展普法宣传工作。

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资源优势,构建全方位的媒体法治宣传平台,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和生动活泼的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类媒体办好普法栏目。注重运用新型媒体,不断发挥微信、微博、电视、互联网、手机报等新型媒体的普法功能。继续发挥好“一场一路一桥”的宣传功效,鼓励创新创优,有计划地建设法治宣传教育示范基地、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加强法律服务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点)、法律援助中心、社区矫正中心、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和法律服务热线等在法治宣传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四是普治同行,全面提升社会法治水平。

进一步深化部门、行业、基层组织依法治理工作,开展法治乡镇(街道、管理区)、依法行政示范单位、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等创建活动,总结推广经验,建立健全制度。健全行政执法程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完善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积极推进法律的有效实施,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围绕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和社会管理薄弱环节,组织开展重点领域、重点工程、重点项目、重点人群专项法治宣传教育、法律服务和专项治理活动,提高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营造出浓厚的人人崇法、人心思法、全民守法的社会氛围。

社区领导问工作打算篇5

(一)坚持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中加强党建工作

科学发展观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时俱进的新成果,体现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要求。辖区各级行要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建工作。一方面,要通过进一步发挥人民银行的职能作用,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落实。要坚持以稳定币值、促进经济增长为目标贯彻执行货币政策,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和手段,调整货币信贷结构,支持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要积极推进金融改革和开放,尤其是要通过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进一步做好金融稳定和金融服务工作,发展金融市场,健全支付体系,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提高社会资金周转和使用效率,促进金融体系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组织好辖区各项工作的管理和运行。要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提高辖区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业务技术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加强各类人才的培养、吸收和使用,加快发展壮大“五型”人才和各专业领军人物团队。要坚持全面发展,着力促进分行、中心支行和县(市)支行工作的统筹协调发展。分行和省会(首府)中心支行要加强协调,按照职责分工,主动解决实际问题,促进中心支行、县(市)支行干部队伍建设和各项业务工作全面协调发展,努力做到管理不出真空,监督不留死角。要坚持协调发展,着力提高辖区执行货币信贷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和协调本外币工作的能力。

(二)坚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中加强党建工作

人民银行分支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担负着重要的职责,我们要充分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使命,找准位置,在履行中央银行职能中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支持和服务。一是要通过履行维护金融稳定职责,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要进一步完善金融稳定协调机制,加强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评估和预警,及时处置突发性金融风险,切实维护金融体系稳定。二是要认真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和金融调控要求,积极主动地协调信贷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通过积极落实支农、就业、助学、中小企业等专项信贷政策,支持薄弱环节和弱势群体,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三是努力构建团结和谐的内部环境。要进一步加强对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的领导,支持他们履行职责,多做鼓舞士气、凝聚人心、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要积极做好工作,力争把问题解决在当地,妥善解决好职工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及时消除不和谐因素。要切实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不断完善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要继续做好对“”重点人员的教育转化和防控管理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安全保卫工作,严防发生安全责任事故,切实维护好分支行团结和谐的好局面。

(三)坚持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实践中加强党建工作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辖区各级党组织要按照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加强党建工作。一是要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工作、解决问题。要继续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努力在履行工作职责的实践中体现这些重大战略思想的要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认真落实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坚持办好党校主体班,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党支部活动,扎实推进党员队伍的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二是继续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作为能力建设的重点。要全面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大力选拔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领、作风上过得硬、职工群众信得过的优秀干部。要进一步完善干部竞争上岗制度,扩大竞争上岗的职级和层次,推行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制,探索建立优胜劣汰的全员竞争机制。要着眼于长远发展,加大后备干部的培养力度。统筹辖区干部人力资源,加大对优秀年轻干部在分行、省会(首府)中心支行、地市中心支行之间交流使用的力度。要进一步加强干部监督工作,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要认真总结业绩考核工作经验,进一步完善业绩考核办法。三是要继续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和党组织活动的主体,要通过正面教育、自我教育,使党员做到自觉、自省、自警、自励,不断增强党性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成为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要不回避存在的问题,认真解决党员干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让群众来监督党员和评议党员,使广大党员在履行职责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通过不断完善制度和机制,促进党员自觉遵守和党规党纪,自觉践行先进性要求。四是要继续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点是配齐配强支部书记,切实落实“一岗双责”,切实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切实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当前,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下发的《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等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文件,结合辖区工作实际,抓紧抓好落实,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成果,使党员更加积极主动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五是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在全体干部职工中大力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教育干部职工明是非、识善恶、辨美丑,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推动“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的深入开展。继续把创建文明单位、文明科室、文明家庭和争做文明职工等活动引向深入,不断提高创建的层次和水平。要注重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发现和总结先进典型,大力学习和宣传先进典型,努力在辖区形成奋发进取、积极向上的工作局面。要进一步加强党务部门的自身建设,搞好党务部门之间的协调。

(四)坚持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实践中加强党建工作

党群关系是关系到执政党生死存亡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党的先进性既体现在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上,又体现在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优良作风上。各级党组织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一是要坚持开展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保持经济金融健康发展的措施意见,为上级行决策和金融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服务。要深入实际,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切实解决实际问题,使调查研究工作取得实效。二是广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过好组织生活,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加强对民主生活会的指导、检查,切实提高组织生活会的质量。三是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把主要精力用在想工作、干工作、干好工作上。要坚持重实际、说实话、出实招、求实效,扎扎实实抓工作。要经常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对职工群众提出的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符合规定要求、能够解决的要抓紧解决;暂时不具备条件不能解决的,要做好说明和解释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去解决;对不符合实际甚至不合理的要求,要坚持原则,敢于批评。好的作风是抓出来的,更是带出来的,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领导机关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以优良的作风,为下级机关和基层干部职工做出榜样。

(五)坚持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实践中加强党建工作

要结合工作实际,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立足教育,着眼防范,强化监督。一是要认真落实总行党委关于贯彻《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惩治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具体意见,加强反腐倡廉教育,筑牢思想道德防线。要深入开展学习贯彻等主题教育活动,充分运用典型案例进行警示教育。要积极探索构建反腐倡廉的“大宣教”工作格局,形成宣传教育的整体合力,增强宣传教育的实效。二是要加强制度建设,切实落实分行党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监督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完善“三谈两述”、“组织函询”等制度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规范运作和权力正确运行。三是要加强监督检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巡察工作,抓好县(市)支行监督机制建设,抓好费用划拨、大额采购、基建工程招投标等重要环节的监督管理。发现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要早打招呼、早通气,及时纠正问题,避免干部职工犯错误。四是要深入开展行业作风建设,积极推进行务公开和政务公开。五是要认真开展廉政监察。组织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做好案件查防工作。

二、关于加强金融服务工作

(一)深刻领会人民银行金融服务工作的总体要求

金融服务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能。总行党委提出: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按照“十一五”规划的要求,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切实加强管理,加大创新力度,确保安全高效,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全辖各级行要认真领会、全面贯彻总行的要求,切实提高服务水平。

1.共识与人才。就是要统一对中央银行金融服务工作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中央银行金融服务工作是法律赋予人民银行的重要职责。金融服务职能与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实施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的基础和保障。中央银行金融服务工作是全社会金融服务工作的基础性环节,影响和带动全社会金融服务的发展。做好中央银行金融服务工作,对改进全社会金融服务工作、提高金融业综合竞争力、更好地服务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要重视人才在金融服务工作中的关键作用。搞好金融服务工作,既需要专业操作人才、科研人才,也需要精通业务的管理人才。要切实采取措施,加强金融服务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促进辖区金融服务人才素质有新的提高。

2.科技与创新。现代金融服务离不开科技,科技是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的第一推动力。辖区各级行要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充分调动科技人员为业务工作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形成科技支撑、引领未来、重点跨越、全面发展的金融服务工作新局面。创新是金融服务加快发展的不竭动力,辖区各级行要增强创新意识、探索创新机制、发展创新文化、培养创新能力、规划创新项目,积极开展金融服务工作的制度创新、业务创新和服务创新,推动金融服务工作上水平。

3.规划与协调。金融服务工作系统性强,既涉及人民银行内部各部门的工作,也与金融机构、地方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密切相关。人民银行在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还要依法规范全社会的金融服务工作。因此,金融服务工作的发展要注重系统性,要重视发展规划,注重吸收和采纳现代金融服务的标准和规则。辖区各级行要认真落实总行有关金融服务工作的规划和规范要求,找准工作的切入点,推动金融服务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对金融服务工作要搞好前瞻性设计,努力使金融服务规划符合发展方向和实际需要,避免重复建设和损失浪费。各级行要增强协调意识,主动做好与金融监管部门、金融企业和社会相关部门的工作协调,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通过加强协调,推动金融服务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4.成本与效率。中央银行金融服务要体现市场经济的原则,提供金融服务和产品要讲求成本与效率。人民银行要继续发挥在金融服务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公共性金融产品,为各类金融机构搭建金融服务平台。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金融机构和社会化、专业化金融服务机构进入金融服务市场,通过市场主体的平等竞争和不断创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繁荣市场,更好地满足社会各界对金融服务的多样性需求。辖区各级行要面向市场需求,加强金融服务管理,努力降低开发和运行成本,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5.风险与控制。中央银行金融服务信息化程度高、系统性强,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在金融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使金融服务体系越来越复杂,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突出。辖区各级行要高度重视并加强金融服务领域的风险管理,建立严格的风险评估、排查和监控制度。抓紧完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落实风险管理责任制。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制定和组织实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要切实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找准业务风险点,认真落实工作责任制,通过制度和机制建设防范各类风险和案件的发生。要建立健全人员合理流动机制,切实防范金融服务部门的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要注重发挥内审、事后监督等部门在防范资金风险中的重要作用,业务核算部门要主动接受审计和事后监督。各单位、各部门负责人要支持内审、事后监督部门履行职责,切实加强内部控制。

(二)切实抓好金融服务工作重点和主要措施的落实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经济金融分析监测体系。重点是按总行统一规划,加快统计指标体系建设,建立以银行业统计为主体,证券、保险业统计为辅助,跨境银行业务活动为补充,资产负债、市场交易以及机构概况并存的现代金融统计体系。要采取措施对统计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加强对总量、流量和结构的分析研究。要加大宏观经济分析和专题调研力度,及时对经济金融运行进行分析和判断,为宏观经济调控和货币政策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二是积极推进现代支付体系建设。重点是按照总行统一规划,建设以中央银行现代化支付系统为核心,商业银行内部系统为基础,票据交换系统、银行卡系统、外币清算系统、互联网支付等为重要组成部分,支付清算组织的清算系统为补充的支付网络体系。要进一步组织小额支付系统业务的推广和创新,扩大交易结算量。要加快建设基于影像截流技术的票据交换网络,2007年实现支票在全国的流通。改进农村支付结算条件和环境,协调各地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加快开发和健全联社间的通汇系统,推动地方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加入支付系统。推广以支票、汇票、本票和银行卡为主体,以电子支付工具为发展方向的非现金支付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支付体系风险监测和评估机制,定期开展支付体系安全稳定性自评工作,加强对支付清算组织及相关业务的监督、检查。进一步完善支付结算制度体系。

三是努力改进货币发行和现金流通管理工作。积极推进货币金银管理信息化,探索调控流通中货币结构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做好现金回笼处理工作。要加强人民币出入境监测和管理,规范人民币跨境流动秩序。深入开展反假货币工作。要加强发行库规范化管理,力争辖区有更多的发行库达到总行一级库标准。积极推进县支行发行库体制改革。继续加强发行库安全管理和安全设施建设。钞票处理中心要进一步落实责任制,加强对残损人民币复点、销毁和安全运行管理,坚决杜绝案件的发生。

四是不断提高经理国库水平。重点是切实履行人民银行经理国库的职责,改进和完善国库体系。正确处理服务与监督的关系,确保财政收入和支出及时足额入库和按预算划拨。加强对库和办理国库经收业务行社的监督管理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财税库横向联网。改进和完善国库会计管理,实现国库资金零在途。进一步完善国库统计指标与分析体系,加强中央银行与财政部门的信息交流,充分发挥国库在国家预算执行、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切实加强制度建设,防范国库资金风险。

五是加快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建设。重点是加强数据质量和操作管理的监督检查,促进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不断完善和规范应用。落实企业结算账户信息录入基础数据库的要求,逐步将企业支付信息纳入基础数据库。努力扩大非银行信用信息采集范围。搞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分行和太原中心支行要搞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加强信用数据分析与利用,扩大征信服务的范围,满足商业银行、企业、个人和政府对征信服务的需求。要继续推进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六是全面推进反洗钱工作深入开展。重点是进一步完善反洗钱工作体系和协调机制,提高工作效能。建立现场监管和非现场监管相结合的反洗钱监管体系。提高资金监测和可疑交易核查质量,指导金融机构做好反洗钱工作。加强与地方公安等有关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加大对洗钱案件的打击力度。

七是加强和改进外汇服务工作。要认真学习《国务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积极推进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要抓好滨海新区外汇管理政策改革试点工作,加强宣传、搞好落实。抓住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机遇,注意研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结合点,找准改进外汇服务的切入点,主动提出改进外汇服务的措施和意见,为促进辖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做出贡献。

八是高度重视做好会计核算和事后监督工作。认真贯彻执行《中国人民银行会计基本制度》,严格执行内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会计核算工作质量。加强事后监督组织机构建设,配齐配强工作人员,支持事后监督部门履行职责。事后监督部门要坚持独立、客观、全面和及时的原则,进一步改进监督方法、落实监督责任,及时反馈监督结果。加快事后监督体系建设,利用电子化手段,提高事后监督工作水平。

金融服务是基层人民银行一项基础性工作,各级行处在金融服务的第一线,任务繁重,责任重大。要加强对金融服务工作的领导和组织推动,始终把做好金融服务工作作为各级行的基础工作来抓,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上确保金融服务部门开展工作的需要。要上下结合,形成金融服务的综合系统优势,分行和省会(首府)中心支行要加强对金融服务工作的组织、管理和服务,各中心支行和县(市)支行要利用贴近市场、贴近金融机构、贴近地方政府提供金融服务的优势,加强对新情况、新问题的调查研究,在总行统一领导下,根据地方金融服务需求变化,不断创新金融服务工具,改进金融服务手段,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各级行领导干部要支持金融服务部门开展工作,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三)严肃财经纪律,规范财务管理,努力创建节约型机关

从今年起,人民银行实行部门预算制度,对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各级行要适应财务管理体制变化的要求,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按照“严格遵守财经纪律,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严格控制费用开支,严肃处理违纪行为”的要求,认真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一是要转变预算观念,严格执行部门预算制度。部门预算制的基本特征是:收支两条线;基本支出定员定额,项目支出逐项核定;全国人大审批。实行部门预算后,预算控制的手段和预算约束力进一步加强。各级行要积极转变预算观念,牢固树立预算约束意识,促进财务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各级行要树立先算账后花钱的理念,从预算的编制、分配和执行等各环节精打细算,增强部门预算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预算执行要坚持“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对上级行批复的预算要严格执行,不得超预算。项目资金必须按照批准的项目和用途使用,不得自行调整。

二是要严格财经纪律,切实做到依法理财。各级行要牢固树立法制意识,强化法制观念,严格遵守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依法办事,增强自我约束力,坚决杜绝各种违法违规行为。要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改善干部职工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禁止从局部利益出发,擅立名目发放钱物。要进一步健全财务内部监督检查机制,加大财务监督和财务检查工作的力度,会计部门要加强对财务的监督检查,提高会计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各级行要针对预算执行和内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认真组织自查和整改,抓紧处理好各种遗留问题,做好迎接财务检查的准备工作。

社区领导问工作打算篇6

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委坚持把管党治党责任作为最根本的政治责任,把抓好党建工作作为最大的政绩,坚持从自身抓起、从抓基层打基础着力、从解决问题入手,推进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全区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进展、经济社会实现加快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坚持抓班子强龙头,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完善中心组学习制度,坚持集中学习和分散自学相结合,结合“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重点学党规、学系列讲话,以理论学习统一常委班子思想。严肃区委常委班子政治生活,定期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以充满“辣味”的民主生活会砥砺每名常委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完善议事规则,凡“三重一大”事项均由常委会集体讨论决定。规范决策程序,制定议题确定、议题上会、会议决策各个环节工作制度。强调执行落实,常委会决策一经形成,分工负责抓落实。突出领导带头示范,新一届常委班子集体向党旗宣誓,向全区公开作出“忠诚、干净、担当”的承诺;每名常委向社会亮身份、亮职责、亮自律准则,公开分管工作、工作动态、联系方式,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坚持抓创新破难题,构建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三重三不”用人导向,即重品行、重实干、重公认,跑官要官的不用、送钱行贿的不用、陷入非法利益格局的不用,在干部选任中树立清风正气。创新实施“财政因素分配法”,对乡镇按人口总量、离城距离、贫困程度、财力情况等要素权重,预算运行发展资金,每个乡镇每年实得财力不低于80万元,人口多、任务重的乡镇增加至150万元,乡镇保运转、保民生、抓发展、化债务等职责得到有效的财力保障,乡镇干部的工作环境、工作状态极大改观。针对以往民生救助存在的多头管理、职责混杂、效费比不高等问题,创新设立《十大民生救助制度》,建立统一救助平台和统一救助机制,规范简化救助程序,同时区本级财力每年投入保底救助资金2000万元,提升了基层组织的服务力、公信力和广大群众对基层干部的信任度、满意度。

坚持抓结合强统领,引领推动中心工作。坚持紧扣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实现党建工作和区委中心工作、重点工作互促共进。增加脱贫攻坚任务重的乡镇领导职数,注重把优秀的干部人才汇集到脱贫一线。实施“产业大发展”、“交通大发展”、“水利大发展”三大行动,构建“创一个品牌,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群众”的发展模式。坚持诚心引才,舍得拿出编制、职位、政策,累计引进高学历人才150名。坚持服务留才,开展手续代办、工作引领、生活关爱“三项服务”,实行项目对接、扶持奖励、选拔任用“三个优先”,减少人才流失。实施“红领行动”,通过内选、外聘、下派等方式遴选150名党建指导员到两新组织工作,全区两新组织党组织覆盖率达87%,规模以上企业覆盖率达100%,构建起“党旗红、企业兴”的工作格局。

坚持抓基层打基础,严肃基层政治生活。管党治党,重在基础。区委推行党员活动日制度,党员教育管理回归正常化。固定时间、统一主题、全员参与开展党内活动,党员履行应尽义务、接受党组织教育管理做到常态化。建立“”记实报告制度,党内活动开展实现规范化。推进正风肃纪,弛而不息抓作风呈现常态化。持续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万名党员联万户主题活动,干部下基层、党员联群众一定五年、一包到底、双向教育、久久为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制度,创新实施“一案双查”办法。整合纪委监察机关、目标督促办公室、督查室及区委党建指导组的力量,立体开展巡查暗访,严查快处违纪违规行为。加大党建经费投入,落实经费保障做到制度化。对乡镇每年预算党建工作经费10万元,村预算党建及服务群众工作经费8万元,社区预算党建工作经费10万元,党建工作真正做到了有钱办事。 (责任编辑:郭慧)

社区领导问工作打算篇7

一、精心组织,狠抓落实。

(一)营造浓烈宣传氛围。

为使全镇干群对创卫工作达到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我们十分重视宣传工作,而且把它贯穿于整个整治工作的全过程,除采用常规的标语、横幅、广播等宣传形式以外,还结合我镇实际,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宣传活动。一是开展组织大游行活动。先后两次组织由镇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全体镇委镇干、村、居干部共同参与的涟城镇环境整治大游行活动。二是组织村、校联合开展共同宣传活动。充分利用驻城优势,安排相关社区分别与驻城的郑梁梅学校、金城学校、一中、实小、涟城中心小学等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一起拿扫帚”“村校联手,共同打造新涟城”等主题宣传活动。渠北路工委在新世纪广场还专门举办了主题为“争创八好社区暨健康知识有奖问答现场会”。三是举办迎国庆六十周年创卫图片展。通过在各社区之间巡回展览宣传展示我镇的创卫成果。四是编发专题简报。为配合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每两天编发一期涟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简报,交流各村、居整治经验。

(二)、加大综合整治投入力度。

创卫工作的关键在于经费的保障,投入的大小决定效果的好坏。为此,我镇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全年共投入资金850余万元。其中投入近十万元对保洁车辆进行更换,发放新的保洁员标志服等。投入160万元用于“三清”工程。动用大中小挖机128台次,垃圾清运8000多车次,组织人力10000余人次,着重开展对涟南羊路、大关路、淮涟路、三百工程路等重点地段和区域进行整治。清除、清运杂草、杂物9000余吨,清运积存垃圾5000余吨,整治城乡主次干道两侧乱堆乱放2500多处,移除草堆、秸秆1700余垛,拆除乱搭乱建120余处,清除城区菜园6200余平方米。投入680万元进行基础设施投入。新增垃圾桶、池近400个,铺设下水道6500余米,架设路灯420盏,硬化背街小巷路面19000平方米,疏浚河道28公里,粉刷墙面28000平方米,绿化面积20__0平方米,涂刷树木18000余棵。

(三)、严格执行整治标准。

按照“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均衡推进”的原则,对照环境整治标准,全力整治,确保视线范围内无杂草、无曝露垃圾及“牛皮癣”,无污水溢流、无乱堆乱放、乱搭乱建,无散养家禽家畜,背街后巷无藤架、无>:请记住我站域名/

(四)、强化督查督办力度。

镇主要领导先后多次牵头召开创卫工作推进会、现场会、解剖会。强力推进我镇的创卫工作。镇创卫办人员全天候在各个社区路段现场进行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开具交办单,责令限期整改。全年共下交办单200余张、查处保洁员15人次。根据县创卫办要求,今年创建“八好社区”是创卫工作的重点。我们创卫办人员按照分工,在正常督查的基础上,重点督查“八好社区”的创建工作。加强对重点路段、亮点工程的督查。针对有些社区创卫档案欠缺现象,我们派出专人逐个上门指导,查漏补缺,现已基本达到要求。

(五)、健全制度保长效。

为巩固我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成果,不断探索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机制,实现镇村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我们修订、完善了《涟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机制》、《涟城镇农村社区垃圾清运制度》、《涟城镇保洁员管理管理制度》、《涟城镇居民户“门前三包”制度》、《涟城镇社区创卫督查评比制度》。

二、存在问题及明年打算。

今年我镇创卫工作存在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居民的创卫意识不强,保洁经常显现为前扫后抛;二是日常保洁工作不到位,有些保洁员存在出工不出力现象;三是便民工程不够完善。四是部分社区干部对创卫工作的日常督视不够,致使保洁工作有时好时差。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打算今后重点做好如下工作;

1、采用多种形式继续做好创卫宣传工作,特别是加大社区对辖区内居民的创卫意识宣传,采用多种形式提高居民的创卫意识。

2、重点督查保洁员的保洁情况,对查出的问题对照制度坚决执行不手软,同时还要加大对社区的责任考核。

3、督促社区积极与帮办单位协调,积极争取创卫资金,加大便民设施投入。

4、建立健全镇创卫宣传与督查网络,建全镇、社区的创卫台帐,加强创卫档案管理。

5、坚持每月对各社区的“门前三包”、“牛皮癣”清除、路段保洁、保洁员在岗等情况进行全面督查交形成文字归档。

6、每季对各社区创卫工作进行百分考核并予以公布。

7、及时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

8、加大增收工作力度,争取全年征收垃圾处理费、保洁费10万元。

我们在创卫中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离省级卫生城市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开阔思路,主动积极做好做实各

社区领导问工作打算篇8

一、充分认识推进“365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工作重点在基层。强调要加强基层法治机构建设,强化基层法治队伍,建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法治工作机制。省厅党委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司法部关于基层基础建设的部署要求,确定了“以实战为引领,推动基层基础建设全面发展”的基本思路,决定用三年左右时间,积极推进“365工程”,努力实现司法行政基层基础建设的大跨越。这是司法行政机关服务大局,参与平安法治建设的现实需要,是强化基层职能,推动“四个全覆盖”落地生根的根本途径,是坚持问题导向,深化司法行政机制体制改革的有力举措,也是积极回应群众期待,打造服务型司法行政机关的重要实践。全区司法行政系统要深刻认识面临的时代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县(市、区)司法局实战化暨基层基础建设会议要求,把实战化作为推进改革的重中之重,以马上就办的精神,坚持融合发展,勇于自我革新,不断夯实司法行政基层基础。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区司法行政系统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总体布局,以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司法行政机关”为总目标,坚持实战引领,夯实基层基础,积极推进“365工程”,全面加强司法行政基层组织建设、业务建设、队伍建设和装备设施建设,为深化“四个全覆盖”、促进司法行政事业科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牢牢把握和明确“365工程”建设目标任务

“365工程”的工作目标是:用3年时间,通过大力推进局所站一体化建设、县级司法局实战化建设、基础工作信息化建设、基本保障规范化建设和基层队伍正规化建设等五项建设,全面提升司法行政基层组织建设、队伍管理、业务能力、和保障水平,形成以县(市、区)司法局为龙头,司法所为枢纽,各层级各业务条线组织协调联动的基层实战勤务模式。为顺利实现“365工程”目标,根据省厅要求,结合我区司法行政工作实际,围绕“强”“实”“全”“严”“新”“高”,重点推进以下六个方面工作目标:

一是强基层健全组织体系。“强”要体现在组织体系建设要加强,组织体系的作用要强化,体系的健全要有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加强与区编办、人社、组织、财政协调,力争年底前,实行区司法局和街道办事处双重领导,以司法局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下,强化区局对司法所人财物和业务的有效领导和管理;统一规范司法所职能配置、机构设置,基本建立实战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探索“大型司法所”建设,2016年区至少建成1个以上大型司法所;司法所政法专项编制落实率达90%以上。

二是实战化引领基础保障。“实”要体现在预算管理要真实,基础保障要扎实,不断夯实基层的基础建设。力争在2016年全区实现司法所办公及业务经费基本纳入区财政预算,由区司法局负责实行统一预算管理。司法所经费、装备等保障责任明确、标准统一,业务用房、人员装备和办公设施全面达到省定标准,提升区、街道两级平台信息化应用水平显著,有效确立“互联网+四个全覆盖”工作模式。

三是全方位提高服务能力。“全”就是全方位提高基层法律服务水平,实现法律服务“全覆盖”。2015年全区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村(社区)司法行政服务站建成率100%,“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覆盖率100%。2016年全部建成区、街道、社区三级服务平台,并实现各项职能的有机整合,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相对完善,实体平台与12348网络平台一体运行,公共法律服务产品有效满足群众需求。

四是严要求增强队伍素质。“严”要体现在“三化”建设的标准要严,司法行政队伍管理措施要严。按照上半年区局分别制定的《全区司法行政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试点工作方案》(连区司[2015]14号)和《关于全面推进全区司法行政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连区司[2015]16号)的文件精神严抓落实,逐步实现司法行政队伍的“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初步建立基层司法行政职业准入制度职业培训和人才培养机制,基层司法行政队伍进一步壮大、结构进一步优化。探索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相结合的素质教育模式,至2017年底,75%以上基层干警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50%以上拥有法律专业背景,专职调解员和社工等社会力量的规模和能力基本适应基层工作需要。

五是新举措彰显职能作用。“新”要体现在勇于创新,通过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机制、创新服务载体,使司法行政的职能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全区司法行政干警都能做到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基层司法行政机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公平正义能力明显增强,职能作用充分发挥。社会矛盾纠纷调处率保持在90%以上,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率刑释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保持全省较低水平,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建成率达40%以上。

六是高标准提升群众满意率。“高”就是高起点制定考核标准和服务规范,通过督查、评比、奖惩等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进而提升群众的满意度。深化“五十佳”评选表彰活动,坚持典型引路,培养新的亮点和典型,打造司法行政新形象,提高基层司法行政机关的社会影响力;挖掘司法行政文化内涵,公共服务形象基本确立,“法润”、12348服务品牌深入人心。群众对司法行政工作满意度每年提升五个百分点,争取三年时间,走在全市的前列。

三、努力强化“365工程”建设推进的主体责任意识

“365工程”是推进全区司法行政基层基础建设的重要工作规划,也是今后一阶段各单位、各科室推进各项工作的主要抓手。全系统要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明确责任分工,强化责任意识,做到持续推进、协同作战“五到位”,切实保障“365工程”五项建设要求的真正落实。

一是整合资源,一体化建设力量协同到位。各单位、各科室要围绕局、所、站建设与管理一体化、工作力量一体化、评价考核一体化实施要求,切实巩固司法所管理体制改革成果,真正形成“双重管理”以司法局为主的格局。区局基层科要指导司法所加强对辖区内服务资源的整合,壮大基层工作力量。区局办公室要强化考核,在坚持以司法局为主设立考核指标的同时,把司法行政业务和党委政府要求结合起来。各司法所要建立“下包一级”的定点联系制度,实现所站捆绑考核、共担责任。

二是完善机制,实战化建设处置管控到位。区局各科室围绕做强司法所、做优司法站这一实战化要求,着力强化建设信息采集机制、分析研判机制、实战勤务机制、督导评估机制方面的试点和研究。区局基层科要围绕强化司法所职能,进一步理顺司法所组织规范和岗位管理,指导各地做到事权清晰、责任明确、权责对等。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2015年年底前实现司法站建设全覆盖的目标,努力把司法站打造成服务基层群众的一线平台,切实提升基层一线工作能力。

三是互联互通,信息化建设数据应用到位。区局围绕加快实施司法行政“大数据”工程,建立并严格落实数据采集质量责任制,提高系统内12348网络平台和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实体平台两大信息源的采集质量,最大限度拓展社会信息来源。区局各业务科室要适应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积极指导街道司法行政工作管理平台建设,明晰岗位职责和基本流程,实现基层工作的扁平化管理。区局办公室和法宣科要积极配合市局新闻中心推进区司法局、司法所网络带宽扩容,优化终端配备,方便基层工作人员信息获取和运用。

四是归整职能,司法所规范化窗口功能设置到位。区局各科室要围绕推进服务窗口化、功能区域化、保障科学化推进要求,在服务的高效性、便利性上求突破。要切实改变机关化倾向,按照功能明确、特色明显、群众明白的要求,科学设置便民服务区、日常办公区等功能区域,把司法所打造成司法行政便民利民惠民的服务窗口,让群众能享受到面对面的服务。要进一步完善各项经费保障标准,强化对资金使用的监管和考核,不断提高经费使用效率,提升基层保障水平。

五是严格管理,基层队伍正规化建设教育提升到位。区局以“三化”建设为主导,对基层司法行政队伍实行统一、规范、严格的管理;加强司法所人员编制管理,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关于政法专编的管理要求,着力解决司法所空编挪编问题。坚持分类管理,科学区分基层司法行政干警、专职调解员、专职社工等不同人员的职业资格条件和岗位技能要求,建立实战训练标准体系和全员轮训制度。深化全系统“五十佳”等评选活动,加大对优秀基层人员的宣传和表彰,充分调动基层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采取切实推进保障措施,确保“365工程”三年见成效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为全面落实“365工程”提供组织保证。为切实加强对“365工程”基层基础建设的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区司法局成立以局长任组长,局分管领导和主要科室负责人全部参与的“365工程”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实战化和基层基础建设协调办公室,日常工作由基层科牵头,主要负责组织协调、落实分解任务、信息汇总上报和督查指导推进。为全面落实“365工程”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建立责任体系,为全面落实“365工程”提供目标要求。区局将建立三项责任体系,交叉落实工作目标任务,确保“365工程”贯彻落实无死角。首先是建立联系点包干责任体系。区局实行领导联系点包干制度,分管领导带领分管科室承担联系点街道的“365工程”的指导、督查和推进,将街道的“365工程”考核结果列入科室考核成绩的一部分。各街道要统一建立起“下包一级”的定点联系制度,区司法局领导分片联系、局各科室分所联系、司法所分站联系,实现所站捆绑考核、共担责任。其次,建立项目化推进责任体系。区局将“五项建设”的工作内容具体任务逐条细化,明确三年推进计划,明确责任部门、分管领导、配合科室,并制成目标任务分解表,下发各司法所执行。第三,建立项目化考核责任体系。区局已经把“365工程”纳入到今年的全年工作绩效评价指标考核体系中。明年将以“四个全覆盖”和“365工程”为主体制定全新的工作绩效评价指标考核体系,作为对各科室和司法所全年工作成效的考核依据。

上一篇:开发区环境整治方案范文 下一篇:环境整治方案策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