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范文

时间:2023-10-25 06:57:16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篇1

现代化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转变。在现代化过程中,政治方面的特点是民主化和法制化;经济方面的特点是工业化、市场化;思想文化方面的特点是科学化、理性化。运用现代化史观分析近代史,可以发现西方与中国近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变化等,无一不在“现代化”这个主题下进行。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步入近代》,体现了这一历史发展规律。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在经济上表现为洋务运动和民族工业的产生、发展(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开启了中国工业化的历程);在政治上,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要求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制度;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在思想文化领域展开了反封建的斗争,把中国近代化运动引向更为深广的领域。在西方近代化过程中,欧洲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近代以来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了思想文化上科学化和理性化的发展、变化;新航路的开辟、殖民侵略和两次工业革命,引起了经济上市场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变化;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及相关法律文献的公布,引起了政治上民主化与法制化的发展、变化。

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是一部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现在使用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主要是按照文明史观编订的。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必修2、必修3呈现的分别是人类政治文明史、经济文明史、精神文明史。中考要求“接轨高中”,为高中输送合格的生源。这要求我们要用文明史观指导复习,即重新整合教材,按照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分若干专题进行复习。如我们可以进行“古今中外不同的政治文明”专题复习,这样复习可以将中国史上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隋唐的科举制度,元朝的行省制度,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军机处的设立,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新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等内容串联在一起;同时可以将世界史上古希腊古罗马的民主共和政治,近代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确立的君主立宪制、联邦制、共和制以及颁布的《权利法案》、《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人权宣言》、《法典》等内容链接起来。进行专题复习,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全球史观(整体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全球史观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从全球的角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把握重要历史阶段的主要特征。如复习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知识时,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15、16世纪之交(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转折点。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雏形出现;欧洲殖民者开始贩卖黑人奴隶,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进行血腥的掠夺,世界市场得以进一步拓展。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欧美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拓展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于是,资产阶级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利用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轮船、火车机车的出现),建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推销工业品收购原材料,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世界各地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出现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这一期间,资本主义列强在全世界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同时以欧美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也最终建立起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出现、发展、确立的过程体现了全球史观。

全球史观是中考命题的主导史观之一。如2010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历史、思想品德试卷第32题,考查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专题知识,先考查1848年、1871年、1917年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的重大事件及意义,接着考查1953―1956年中国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所进行的探索。在考查世界历史的大问题中穿插了中国史的元素,这体现了“中外联系”、“纵横联系”的中考命题理念,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全球史观,用全球史观观察历史现象,分析、解决历史问题。

人类历史不仅是记录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方面的大事件的历史,也是记录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历史事件)的历史。社会史观主要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注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社会问题。一般来说,社会史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化史、人口发展和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社会史内容在初中历史教材中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以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为例,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第1、2课讲述了祖国境内远古居民的生产生活,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第11课讲述了宋代社会风貌,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第20课讲述了近代我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的第21课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方式的变化……此外,社会史内容还散见在教材的其他地方。这表明新课程改革重视社会史观,注重引导学生从纷繁复杂的史料中探究历史的奥秘,得出相关历史结论。在中考历史复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社会史观,用社会史观分析历史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分析历史问题的时候以上几种史观是相互兼容、并行不悖的,只是分析考查问题的侧重点不同。比如在评价工业革命时,文明史观会强调它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现代化史观会强调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全球史观会强调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社会史观则会强调工业革命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巨大影响。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篇2

历史是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想要学好历史需要掌握一些的方法,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历史的学习不能忽视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历史的学习不能忽视的知识点一、目录标题中的隐形知识

这类知识、隐形于中学历史各册教材的目录或章节标题之中。如奴隶社会编中“第一章奴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一夏商”,就要求学生明白夏朝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商朝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与此相类似的知识点有: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秦汉是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时期;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的"三大”即1919年至1923年是中共创立时期;国民党“一大”至汪精卫叛变即1924年至1927年7月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此可见,教材的目录标题隐含着丰富的知识,学习时要善于挖掘和思考。

二、跨章节中的隐形知识

这类知识,因教材的编写体例,或隐形于背景,或隐形于因果,或隐形于时限,或隐形于补述,或隐形于删简。如战国时的长平之战隐形于秦统一的背景;曹操及官渡之战、三顾茅庐、赤壁之战等东汉史实隐藏于三国鼎立一节;司马睿给祖逖刺史空衔的西晋史实隐形于东晋教材;916年阿保机建国契丹隐形于五代时限之内;北宋末年钟相提出“等贵贱、均贫富”口号隐形于南宋农民战争;蒙古政权的耶律楚材劝止窝阔台汗破坏农业隐藏于元世祖劝课农桑;春秋的皮囊鼓风冶铁、突厥、契丹兴起于北魏等知识隐形于后面章节的补述。东周的后期是战国,但东周的后期即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56年,并不等于全是战国,因战国止于公元前221年,比东周时间要长35年,这段史实被隐没于教材的删简之列了。于是,学生在学习时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

三、插图中的隐形知识

通过图案插于课本,形象生动地强调该史实的重要,减少了课本的冗长文字表述,因而也造成了学生所忽视的隐形知识。如隐形于扉页彩图中的《自由引导人民》,就反映了法国七月革命;隐形于书中的人物插图《达?芬奇自画像》,就使人不易觉察到课本举出了达?芬奇的代表作品有3个;隐形于书刊手迹之类的插图,更暗示了许多知识,“大总统誓词”中的民国元年,就是指1912年,“严夏和他的主要译著”图中除《天演论》之外,还有与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书名相异的《法意》等等。学习时,对插图的隐含的知识不可忽视。

四、地图中的隐形知识

这类知识,隐形于课本的历史地图之中。如“元朝疆域图”和“漕运图”上,都明白告诉人们由于水患,黄河改道入淮的史实。中国历史课本中历史地图下面附的古今地名注释,更是潜藏着许多重要知识点,如今天的开封,战国时称大梁,北宋叫东京;宋代名港明洲,在明代却叫宁波,北京的叫法仅在两宋时就有幽州、南京、中都等几种。世界历史课本的地图上隐形的重要知识点更多得惊人:如“美国独立形势图”上表明1783年英国在承认美国独立的条约中,把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大片土地划归了美国。在“19世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图上,明白告诉学生,在拉丁美洲,除了西班牙、葡萄牙两个殖民国家外,还有荷兰、英国和法国。在“美国的领土扩张”图上,一个“阿拉斯加,1867年从俄国购得”的说明就暗示了俄国在19世纪前期曾地跨欧亚美三洲;一个“夏威夷,1898年吞并”,反证了孙中山不是在美国建立了兴中会。在“帝国主义瓜分下的非洲”图上,表明了19末世纪末非洲只有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这两块“干净”的土地。所以,学生在对教材的学习中,应该结合地图加以分析和消化。

五、注释中的隐形知识

注释是对教材部分内容的补充说明,按说没有多少必记知识。可是高考不排除在这出题,一些出人意料的题往往就出在注释上。如1993年试题的“榷场”,一般答法都是“宋代的边境市场”。可这不行,非得答成注释的“收税贸易市场”不可。因此注释成为不可忽视的知识点:铜器在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就开始制造;哈雷是英国近代天文学家;禁军,在南北朝是指皇帝亲兵,在北宋是指国家正规军;调,指户税,实质上是人头税;《周髀算经》,可不能据“算经”二字或载有勾股定理”就确认为数学专著,因《中国古代史》选修本就明白注释为天文学著作;阿蒙神庙,就是卡尔纳克神庙,等等。这些知识都是通过注释表述出来的,所以在学习时不能忽视。

六、年表中的隐形知识

年表中的隐形知识隐蔽于课本后面的大事年表中,本来大事年表中的时间史实,是每一个学生非死记不可的重点。但由于课本编排失误,造成了不应存在的隐形知识点,或是正文未讲,或是讲而未明,或是文表相左。如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1005年宋辽澶渊之盟;清朝建于1636年,止于1912年,年表中却是始于1644年,没有个终了年代。年表上说1688年英国政变,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确立,言下之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了。可教材正文却不这么结论,教材在讲1689年的《权利法案》后才结论说:“经过半个世纪斗争,英国终于确立了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专政。”表述本无可厚非,但在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时限上却把人搞懵了。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19世纪60至90年代,是中国洋务运动时期;1917年3月,发生了俄国第二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二月革命。1919年3月至8月,是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时期。上述均是课本未见而年表明确的知识点。

七、跨教本中的隐形知识

以高九四级文科生为例,他们初中使用中外历史课本共4册,高中又使用了世界史3册。中国近现代史讲座1册。中国古代史选修本1册,共计9本书,除近现代史讲座不考外,也还有8册教材,有些知识点就是隐形于不同年级的教材中或隐形于同一教材中的不同章节中。如一册战国的司南放到二册宋元文化中讲;一册唐时的华侨放到了二册明朝的对外关系中讲;中古的虎门销烟摆在了二册近代史的开章讲。所以,同学们在复习中特别注意掌握跨教本的隐形知识。

八、文字中的隐形知识

这类知识,隐形于文字表述技巧上,稍不注意,就谬之千里。如“春秋时期,铁器已经在农业、手工业生产上使用”。一个“已经”否定春秋开始用铁的观点。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的,具体哪朝哪代?没有讲,否定了唐时发明火药的说法。“从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在发展军事工业的同时,又办了一些和民用有关的工业……作为军工业的辅助”。一个“同时”加“辅助”,否定了“洋务运动60年代的军事工业为主,70年代以民用工业为主”的说法。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在“向中国大量倾销工业品的同时,还向中国输出资本”,教材用一个“同时”加“还”字,准确地表明在中日战争之后,帝国主义的商品输出并未为资本输出所取代,否定了帝国主义时期,列强的侵华手段主要是资本输出的论点。辛亥革命-了清朝政府,清亡于何年?辛亥年,1912年,这两个答案都对。辛亥年、一般指1911年,所以清亡于辛亥年决不等于亡于1911年。因为1912年2月12日清宣统帝退位时,还是辛亥年腊月25日。

九、悟性中的隐形知识

这类知识点,紧扣大纲,对教材若即若离,全凭学生对所给信息的领悟,对教材活的理解。如“1914年,欧洲爆发了帝国主义大战,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出兵中国山东,强占胶济铁路和青岛”。教材的这类表述,你看出中日交战了吗?没有。日德之间呢?实际上打了的,打败了德国人,才能把德国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里的铁路和地盘占为己有。又如“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侵占了香港、马来西亚、缅甸等地,处于军事优势”。根据教材这段话,你能判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军参与过对日作战么?回答当然是肯定的。19世纪初期美国利用欧洲对拿破仑战争的机会,加紧在北美进行领土扩张。那么欧洲对拿破仑的战争对拉美独立革命产生过积极影响么?你能否肯定回答?

十、大纲教参中的隐形知识

这类知识,隐形于《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或配给教师使用的教学参考书,有的知识点,大纲中有明确要求,而课本中只字未提。有的知识,大纲上未要求,课本上未提到,是教师用的教学参考书中讲的,不讲也行,但讲了更完善,更有利于高考中的材料分析。如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这一段经济恢复和过渡时期,教材上虽然放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一编内,但又定1957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始,那么这个恢复过渡叫什么社会呢?教参上补充了叫“新民主主义社会”,这也算对中学生熟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作了个完整的交待。又如意大利的统一,课本交待的外来势力中没有说西班牙,教参补充了西西里王国是西班牙的属地,这样也照应了世界古代史“15世纪的意大利”图上标明的那不勒斯王国是西班牙属地这个史实了。又如雅典卫城里的奉祀雅典娜的神庙,课本未交待名字。而老师手中的教参书明白称之为帕德嫩神庙。

高中历史中对历史事件的评价方法(1)坚持正确的立场。人民的立场、进步的立场、爱国的立场、全球利益的立场等等,就是正确的立场。比如说希特勒的所作所为,完全是在拉历史的倒车,他违背了人性,企图从根本上抹煞人类文明。因此,希特勒是整个人类的公敌,为人不耻,遭人唾弃。

(2)坚持历史评价而非道德评价。这条原则涉及到的主要是人物的评价。对历史人物,应根据他们对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在客观上所起作用来进行评价,不能用道德来衡量一个历史人物。

(3)评价历史应坚持阶级分析方法。一般而言,历史人物生活在阶级社会,客观上都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因此,只有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才能更深刻地揭示其活动的本质。运用阶级分析方法,首先,在分析历史人物的历史活动时,应给历史人物以阶级定位,注意确定阶级属性的标准不是观其出身而是观其言行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如康有为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自幼饱读四书五经,一生从未当过资本家,但其思想主张和行为却符合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因此他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代表人物。其次,对一定历史人物或社会集团,应该用其阶级属性来解释其言行。如太平天国之所以失败,从主观原因来讲,是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另外,在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时,注意不要简单化、一刀切,如认为只要是地主阶级就一定反动、腐朽,只要是农民阶级就当然肯定。

(4)评价历史事物应坚持效果第一,动机第二。历史是复杂和矛盾的。在历史文明的进程中,主观上的善良愿望未必都能得到善的效果,恶的动机又常常成全了善的效果,以至以往文明处处交织着这种善与恶的二律背反。在评价历史时,应将效果与动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不可偏废,同时应将对效果的评价放在首位,因为对历史起作用较大的是结果而不是动机,同时动机对效果的实现又有一定的关系,所以也要兼顾动机。

高一的历史学习的四个步骤第一步:史实。要求学生对基本史实和阶段特征的掌握必须准确、全面,建构清晰完整的历史体系。

第二步:史通。联系比较,触类旁通,古今中外融会贯通,形成立体思维。

第三步:史论。运用所掌握的一些理论,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评价,对历史现象进行探索质疑,科学分析历史的因果关系,使历史学习上升到较高的理论层面。

第四步:史感。通过学习历史,感受历史、走进历史、体验历史,形成全新的历史时空观和历史新感受,增强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而指导生活,引领人生。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篇3

[关键词] 新教材 历史课 阅读

阅读是知识的重要来源,有的学者称阅读为“学习之母”,“智慧之源”,引导学生阅读同样是历史课堂教学开展“双边活动”的重要方法之一。有时,学生的读比老师的讲显得更重要,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一、课堂阅读的重要性

课改后的历史教学中,阅读教材是最基本的学习活动,分析、概括和综合等能力的培养和运用,都以阅读能力为基础。从教学实践中了解到,有的学生阅读能力极低,后进生甚至连一个完整的句子都读不下来,更有甚者错别字连篇,如“官吏”读成“官史”“冶铁”读成“治铁”,答题时更是错误百出,如鸦片战争的“鸦”字写成“鸭片战争”,“”,以汉语拼音代替的也屡见不鲜。上述错误,都是由于阅读能力低下,不认真阅读教材造成的,如此低下的阅读能力,又怎么能把握教材,深入理解教材呢?因此,要使学生真正学习好历史,在历史课上要注重阅读训练。

二、阅读的内容

课改后的历史教科书语言简洁,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大小字安排得当。融知识性、可读性于一体,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读目录

目录是一册书的基本知识骨架,读目录能掌握全书的总体结构和基本体系。例如,《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材共分5个学习主题,第1~4学习主题的内容为从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类到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第5个学习主题“中国古代文化(上)综合这一时期的文化。这样本册教材的总体结构一目了然。”另外,复习阅读目录,可以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连贯起来,达到融会贯通。

2.读课文

如果说目标是知识的骨骼,正文就是知识的血肉。在阅读每一课时,首先看课题,它浓缩了本课的主要内容,接着要阅读导语,导语紧扣课文内容,画龙点睛,文字优美,上口成诵,富有启发性,目的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正文主栏中的“大字”是学习的主要内容,必须反复阅读,小字是对大字内容的展开或补充具体生动。主次分明,便于学生掌握重点,减轻学生负担。

3.读地图、插图

教学中读地图、插图有助于培养兴趣,激发求知,有助于学生形成空间概念。例如,七年级上册《秦的统一》中,《秦始皇》《秦统一货币图》《秦朝的疆域图》这些插图勾画出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所处的特定时空氛围,使学生感知历史。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阅读地图、插图,它能使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快乐。

4.读教材中的“学习与探究”

包括“学习活动”“史海拾贝”“学习测评”“心得与疑问”四个方面。

学习测评,考查学生历史知识掌握和历史能力形成的情况而设置的,“史海拾贝”激发学生学史的兴趣,“心得与疑问”则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三、阅读的方法

作为历史教师,在强调阅读重要性的同时,还应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阅读方法的优劣,对阅读的效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法国的生物学家贝尔纳说:“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阅读的方法很多,如朗读、默读、略读、跳读、精读、速读等,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究竟采取什么方法呢?这要看教材内容和课堂情况而定。

1.略读

略读就是迅速地浏览阅读材料,提纲挈领地了解阅读材料基本内容的一种读书方式,学期之初,学生接触教材后或在每课听课之前,可以从目录到年表,从课题到各目标题,从知识重点到知识要素大致浏览一遍,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大致的轮廓。

2.默读

默读的阅读速度比朗读快,理解文章的效果好。默读的进程是由眼睛对文字符号的感知而刺激大脑引起思维活动,从而理解文中的意义。历史课很难有预习之机,常常开场就讲,学生往往缺乏心理准备,一片茫然。为了弥补这一点,在教学中,让学生按指导的思路默读正文内容,先从宏观上感知课文概貌,列出提纲,然后再结合老师的微观分析加深理解。比如,中国历史《秦的统一》“读读”李白的诗《古风》“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投影以下问题:(1)秦王指的是谁?(2)秦王扫六合用了多长时间?(3)秦王扫六合的主要客观原因?(4)秦王扫六合的历史意义是什么?(5)秦王完成扫六合,如何巩固政权的?要求学生默读时眼、手、脑并用。这样通过默读和思考知识点,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知识体系。

3.研读

研读实际上也是一种精读,研读是对阅读材料作全面、细致深入的分析和推测的一种读书方式,研读是理解,鉴赏课文的重要步聚,它讲究细嚼慢咽,追求理解透彻,强调各种感官的积极活动做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例如,八年级历史《鸦片战争》学生阅读题目后,教师引导这场战争与什么有关?接着提出以下问题,让学习带着这些问题去读课文:(1)什么是鸦片?(2)英国为什么走私鸦片到中国?(3)英国为什么会远道而来侵略我国?(4)战争的结果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每一个问题,使学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4.多种阅读方法交替使用

在考前复习阶段,阅读教材尤为重要。

(1)详读。第一遍,首先在老师的指导下,疏通纲目,宏观驾驭教材,接着详读每一课的正文主栏大字内容。

(2)略读与精读的相结合。第二遍复习时,对教材已有一定认识,一些历史事件的过程,一些重大历史现象的出现,只须作―般了解,略读即可。对重大历史主事件,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后果、影响、启示等进行精读、反复阅读、深入理解,在理解的基础熟练掌握。

(3)默读与朗读相结合。经过两遍认真复习之后,学生已对教材较熟悉,再用默读的方式将课本从头到尾翻阅一遍,如果有不熟悉的知识点,就要停止翻动,反复朗读,直到理解掌握为止,做到查漏补缺。

(4)忆读。临考试前,看着目录,对每课的内容进行回忆,如果学生看着目录就可以把本课内容回忆起来,就说明他已经把所学的知识牢固的掌握住了。

以上这些阅读方法,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应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交替使用。我们的历史课,大多数在上午最后一节或在下午上课,学生容易饿累困。教师一走进课堂,就发现一些同学无精打采,如果还让一个学生去读,那显然效果不会好,如果全体同学一齐朗读课前导语,同学们的精神就会大振,思维就会活跃。学生带着朗读的一些问题,进行思维来听课,效果就会好很多。课改后的历史教材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如果历史课不断强化“阅读”训练,会大大提高教学效果,迅速使学生掌握知识点,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无疑是历史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刘军.历史教学的新视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万福,于建福.教育理念的转变与更新.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

[3]教师培训用书.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篇4

关键词: 思想品德 中考复习 注意方面

当前,中考复习已经全面展开,怎样提高复习效率,我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就目前思想品德复习中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期引起读者的共鸣。

一、注意《新课程》的要求

1.《新课程》注重学生发展,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以及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考查。

难题、偏题不会出现在中考的试卷上,思想品德复习中死记硬背的学生不会取得高分。在新课程体系下,中考体现时代性,复习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国际大事;关注社会的发展,自身发展;关注家乡重大时事,让学生认识家乡。例如,2009年泰州市中考题中,1―5题考查了近一年的国内、国际重大时政,第14题、第18题、第24题分别考查到有关“金融危机”、“两岸关系”和“改革开放三十年”等,第22题命题注重地方特点――有关“京剧大师梅兰芳”和“水兵母亲城”的人文历史。

2.《新课程》注重充分发挥考试的教育功能。

中考命题会注重坚持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通过思想品德课的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基本的是非善恶观的要求。根据现在初中生的实际合理命题,引导他们尊敬长辈,培养感恩、爱心,增强责任心;引导他们自立自强,树立远大理想;引导他们树立法制观念,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引导他们关心时事,关心国家、社会的发展;引导他们尊重科学、尊重人才,激发他们献身科学、报效国家的情感;引导他们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3.《新课程》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

教师要帮助学生理清楚知识点及其联系,帮助他们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适当综合。在往年的中考中,特别是新课程下的中考,许多题目不是考书中的某一个知识点,而是注重知识的相通性、相关性。仍以泰州市中考为例,“公民受教育”是考试热点之一,它的落脚点是教育,但是,它所蕴涵的知识比较广泛。它涉及七年级教材第三单元的“师生情谊”,第四单元的“学会学习”的三个知识点(学习观点、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涉及七年级第七单元的“法律保护”,八年级第七单元的“维护受教育权”;涉及九年级第二、第三、第四单元的“全面建设,实现小康”、“科学发展,振兴中华”、“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如果再作进一步的延伸,它涉及我国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颁发,刚刚结束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有关教育问题。

4.《新课程》注重探究性研究。

一方面,中考命题灵活并适度地开放,目的是引导学生从试题所提供的文字、图片、表格等所提供的材料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加以分析。另一方面,中考增加了研究型学习的试题。以泰州市中考为例,泰州市中考命题有四大块,分别是: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和实践探究题,从后面的两大块中就可以看出对探究性研究考查的力度。

二、注意《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考查)大纲》的使用

应该说,每一位初中教师都要认真研读每年的《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考查)大纲》(或《中考说明》),以了解对初中毕业生的素质教育的考查内容和力度,以便指导教育教学。九年级教师应该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认真研究《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考查)大纲》的“命题指导思想”、“考试范围”。

“命题指导思想”给九年级老师明确了复习的方向,是中考复习的指导思想;“考试范围”给我们九年级老师心中搭起了大框架,这样我们把握住“命题指导思想”、“考试范围”复习中就不会迷失方向。

2010年泰州市的《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考查)大纲》“命题指导思想”明确指出:“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突出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问题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过程的考查。”“注重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必备知识,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尤其是学生在具体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命题时注意与高中新课改的实际作必要的衔接与呼应。”

2.了解考试方式与试卷结构。

了解中考的考试方式:是开卷还是闭卷,是否与历史同场考试。了解试卷结构形式,各个结构分值,以及考查的知识比例。

2010年泰州市思想品德学科中考考试方式有所变化:往年思想品德考试与历史考试是同场、开卷;今年是思想品德考试与历史考试分场,思想品德开卷考试,历史闭卷考试。

3.要认真研究中考《思想品德》考查知识范围的教材知识要点。

知识范围的教材知识要点是中考命题的依据,九年级总复习时间紧,任务重,教师在二轮复习和三轮复习都要紧紧瞄准考查知识范围的教材知识要点,不能做无用功。

三、课堂复习注重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针对思想品德中考开卷考试的特点,课堂复习时教师要注重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指导。

1.注重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

教师在复习过程中应努力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对教材内容特别是考查知识范围的教材知识要点进行有机整合,把相关和相联的知识进行归类,让学生对教材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从而使学生系统掌握教材的内容。例如,广东版思想品德教材整合了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七年级上册安排以“成长中的我”为中心的三个内容:“自我调适”、“人际适应”、“学习适应”,八年级上册安排了充满思考、感动的三个内容:道德人格、心理素质、人生志向;七年级下册(除了第一、第二单元关于对生命和挫折的思考内容)、八年级下册是有关法律知识内容;九年级为全一册整合了国情、心理、道德、法律等内容,以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理解社会、认同社会。在学生对教材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的基础上,再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综合训练,这样,有益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教师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当前国内、国际重大的时事,分析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一方面,这是因为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课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思想品德考试的方式为开卷,开卷考试的方式必然淡化了对知识的记忆,强调了知识的灵活运用,突出了理论联系实际,以达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从往年的命题试卷来看,辨析题和实践探究题的命题充分体现了贴近社会生活、学生生活实际的原则。所以,教师在复习过程中应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着力强化书本知识与学生实际、社会实际的有机结合,教会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四、加强作业辅导,指导学生答题

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三年紧张的初中生活,显现出他们不同的个性和不同的学习层次。教师复习时,应加强作业辅导,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指导答题。

1.教师要指导学生答题时做到内容要有条理,要标有序号;语言表述要体现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书写要工整、规范。

2.教师要指导学生准确把握材料。中考试题中,有许多材料,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材料,着力于关键的字词句,理解材料的中心意思。

3.教师要指导学生依据材料联系教材知识。教师要指导学生紧扣题目要求,从教材中找出的观点,运用好手头资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检查。教师要指导学生检查回答问题是否完整,是否符合题意。很多学生写得不少,但是得分却不高,原因之一就是这个题目缺一点,那个题目错一点。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篇5

要使《历史与社会》习题得以合理使用与再度开发,必须把握好以下三个前提。

一是深入钻研课标与教科书。课程标准是教科书编写的依据,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标的要求。因此,教师应当依据课标反复阅读教科书,读出教科书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科书的精髓和难点,把教科书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具有走进去的深度和跳出来的勇气。

二是通过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教师不但要对课标与教科书做深入细致的研究,而且要广泛涉猎有关的知识,以增加教科书内容的广度与深度。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

三是分析学生的学习现状和需求。教师要全面了解班级学生的心理状况,深刻了解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和基本过程,清晰地把握班级学生的知识背景和思维特点,用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方式呈现教科书内容。

做好了合理使用与再度开发的前提准备,在教科书习题合理使用与再度开发的实施阶段,我们要坚持的策略是“四度”。

一、处理要有坡度

所谓合理使用,就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有选择地使用教科书上的习题。我们知道,人的发展有两个水平,一个叫现有发展水平。具体到处理上,就是要对习题进行分类筛选,对那些背景材料相对陈旧、题目难度较小、探究价值不大的习题,通过学生预习或教师授课解决就行。另一个叫最近发展水平。对一些受限于知识和能力单凭学生自身难以解决且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应运用课堂集体讨论或课外探究的方法予以完成。合理使用教科书习题的重点,是有针对性地瞄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教学不断地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区,把学生不会的变成学生会的,把学生力所不及的转化为力所能及的。

例如,《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56页习题第2题――“说出表格中的世界之最及其所在的大洲”,完全可以交给学生自主完成。而第3题――“让学生描述非洲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类型特征”的解答,则需要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利用地图确定区域的位置和范围,一个地方的位置可以通过经纬度和相对位置两个方面来描述;气候特征可以从温度与降水两方面描述,区域的自然条件包括这一区域的地形、气候、河流和自然资源。这种有坡度的处理,能使学生通过解答题目突破现有发展区,提升能力,获得智慧,促进发展。

二、调用要有热度

由于种种原因,教科书中的习题所引用的材料滞后于实际,不可能是最新的。 教科书为全国统编,也不可能完全适用于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所有学生。因此,在立足于教科书的基础上,适时地引入现实生活中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以有效地挖掘教书“习题”的价值。具体应结合班级学生实际和不同教学阶段要求,对教科书习题进行二度开发甚至三度开发,使之更适合当时当地教学的需要。在教改研究中,教师可以从适当增删相关背景材料方面进行尝试,通过对教科书习题中的背景材料的删减,使习题更切合教科书内容,时效性更强,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的积极性和关注社会的热情,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例如,《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专题探究”中的许多背景材料过于陈旧,“环境亮起黄牌”中选用的白色污染材料是1996年北京动物园长颈鹿生病的事例,“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选用的是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重建我们的家园”中选用了1998年北京市区空气质量数据;“看不见的手”中选用的是2006年底陕西某地芹菜菜农自毁菜地的内容;等等。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撷取更新颖、更典型的时政材料予以替换。如“环境亮起黄牌”,可选用2012年2月国务院的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增加细颗粒物监测指标这一内容作为补充材料,以充实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提升教学效果,达成培养学生责任感的教学目标。

三、重组要有跨度

一些教师过分遵循教科书本身的编写顺序,对习题处理机械、呆板。虽然现行教科书选用的背景材料具长期效应,但有些问题的设置不够新颖、比较简单,与辅助习题的梯度与深度难以匹配。例如,从教科书的结构化功能角度来分析,现代教科书的信息组织不可能是“散落式”或“百科全书式”的,而要体现一定基本思路的结构化体系,以帮助学生建构和梳理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例如,笔者在教学八年级的有关内容时要求学生当堂归纳、整理并运用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分析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史学观点的习题。学生不仅参与的热情高,而且重组习题的质量也不错,现撷取几例。

(1)你是怎样理解雅典的民主制的。(《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P52内容)

(2)礼乐制度有什么用处或害处?(《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P71内容)

(3)谈谈你对“焚书坑儒”的看法。它对中国古代社会、文化造成了哪些影响?(《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P80内容)

(4)谈谈你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看法。(《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P84内容)

(5)三国鼎立是历史的退步还是历史发展的进步。(《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P89内容)

(6)谈谈你对开凿京杭大运河的看法。(《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P103内容)

(7)在你看来,“澶渊之盟”是一个怎样的盟约?(《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P106内容)

(8)为什么富兰克林和印第安人都认为自己的文化是完美的,而对方的文化是野蛮的?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这些不同的文化呢?(《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P22内容)

(9)联系新航路开辟后的相关史实,说一说为什么对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存在截然相反的观点?(《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P24内容)

实践证明,教师在梳理知识结构体系、传授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实现习题的重组,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创造的探究动力,使他们在宽松的思维时空中思索、辨析,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完成认知发展的三个阶段,实现认知的重组和思维的创新。为此,教师要及时掌握学界新观点,更新观念,吸纳学术界的新观点、新成果,通过对已过时材料的舍弃、提法不妥材料的改编、增添,实现习题有意义的重组。

四、优化之间有厚度

教科书作为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探索的工具,不仅向学生展示了知识的内容,更重要的是逐步向学生展示了如何获得知识的过程和学习的方法,让学生逐步体验到如何从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认识和解决问题,逐步从模仿发展到独立思考,从学习发展到创新。为此,教师要在达到共同水准的基础上为学生设计适用于不同程度的练习题。例如:《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28页“习题”中的第2题:“亚非古代文明大致位于哪个温度带上?从地理环境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试着说明其原因。”通过分析此题,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从地理环境角度如气候、地理位置、地形地势等方面分析原因,还要让学生根据此题内涵,进一步设计同类习题:“在文明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自然环境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请用具体事例说明。”让学生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将第一单元与第二单元的学习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分析。可选用的事例有:一千万年前,东非大裂谷环境的变化,使生活在这里的古猿被迫下地生活,学会直立行走,走上了向人类进化的道路;北京人使用天然火;河姆渡人、半坡居民的建筑形式和农作物的不同;等等。通过类比归纳,让学生除达成理解、巩固基础知识的目的外,更培养其对所学知识、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力与创新思维。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篇6

一、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军事历史知识,科学揭示军事历

史发展的规律

在“人教版”《中国历史》第一、二册里,军事史知识除13课较为集中外,其余分散在各课各目中,有的是一场战役过程的叙述,有的是一位军事历史人物的生平介绍,有的仅列出了一幅兵器插图。平时教学中学生所接受的军事史知识是杂乱的、零碎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教学时机,适时地把同类军事知识加以综合,使知识序列化、系统化,并揭示其发展的规律。

如,教师在讲授第18课“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一)”“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这一课时,在讲到宋元时期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使用以及当时的火药武器时,可对中国古代的兵器发展史作一简单总结回顾:夏朝人使用铜兵器、商朝人使用青铜兵器、春秋时期出现了铁制兵器、东汉时期铁制兵器取代青铜兵器、三国时的战舰、唐朝的火药武器、火箭,到宋元时期的突火枪、抛石机和铜火铳。在此基础上,可引导学生分析其发展线索:中国古代的兵器经历了一个由冷兵器到火器的发展过程,冷兵器阶段经历了铜器、青铜器到铁器的过程。并同时揭示其发展规律:中国古代兵器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是伴随着中国古代的生产工具的发展变化而进行的,军事技术和生产技术一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标志。

再如,在讲授第二册第24课“后金的兴起”时,教师在讲到努尔哈赤所采取的八旗制度时,可对中国古代的军队建设史和军史加以回顾:商朝的左、中、右三师、晋楚争霸时的车兵、汉代的都护、两汉的骑兵、唐代的藩镇、北宋的禁军、明代的都司、满州的八旗军。在此基础上,可向学生说明:商朝时出现了步兵、春秋战国时国家军队以战车兵为主,西汉时期又出现了骑兵,以后骑兵成为国家的重要兵种,并出现了步、骑、车配合作战的局面。

古代战争史和古代军事学术史也可采取同样的方法阐明其发展线索及其发展规律。

二、注意挖掘古代军事史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

思想政治教育

运用历史教材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1988年11月公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规定,历史教学的德育任务应居首要位置。

中国古代军事史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传统美德,教学中应充分揭示其中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1.在讲授古代军事文化成就时,要突出其世界史上的历史地位。运用古代文化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一大任务。国家教委规定,在初中阶段,历史教师对学生中国古代文化史教育,要达到这样的要求:“知道我国古代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学术思想、伦理道德、教育、军事、对外交往等方面的重大成就,以及对人类历史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我国古代军事文化的成就博大精深,我国是火药和火药武器的最早发明者、使用者。我国有漫长而复杂的战争历史。在战争中涌现出了众多虎奋鹰扬的军事名将和广博精深的军事著作,我们可以毫无愧色地说,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兵书产生最早、数量最多的民族,历史上的浩繁而详备的军事典籍是世所罕见的,我国古代兵书中饱含着丰富的朴素的军事辨证法思想。

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教材中典型的材料为素材,适当增加一些内容,突出其世界史上的历史地位。如《中国历史》第一册在介绍《孙子兵法》这部兵书时,仅仅指出该书“系统地叙述了战略战术的原则,提出集中兵力打败敌人的重要性,强调作战时要对敌我双方的情况作周密的调查”,只字未提其历史地位和历史影响。教师可在讲授《孙子兵法》以上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该兵书所提出的政略和战略相结合、政治重于军事、奇正相生、虚实结合、冲虚备实等战略战术原则,不仅中国历代兵书都以它为依据,而且波及国外。早在唐代中期,日本就把此书带回国内,因此影响到日本历代兵法,被日人称之为“将相秘本”、“东方兵学柱石”。据说,日本的武田信玄就将兵法中的“其疾如风”等词语写在军旗上。日俄海战时,日海军大将东乡也运用了它的以逸待劳的作战原则。10世纪《孙子兵法》又传入法国,后又传入俄、英、德等国,成为资产阶级军事理论的一个思想源泉。据说,发动一战的德国皇帝在失败后读了此书,不禁发出“可惜二十年前没有看到这本书”的叹息。直到现在,西方的一些军事著作还经常引用此书,它的不朽价值是世界所公认的。

再如,在讲授宋元时期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使用及其传播时,同样要揭示它对西方近代枪炮的发明及其对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教材有关火药的传播的内容,进一步向学生指出,13世纪,欧洲人在阿拉伯人的著作中学到我国的火药技术,但直到14世纪中期,欧洲人在和伊斯兰国家的战争中得到了火药武器之后,才看到了火药在军事上的地位和作用,并开始了火药的制造,由此揭开了近代军事技术革命的序幕。马克思曾经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指出了中国发明的火药在欧洲封建社会灭亡过程中的巨大作用。

2.在讲授军事人物时要渲染民族英雄为国请命的悲壮事迹,以培养学生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情感。

“人教版”《中国历史》第一、二两册多处出现了民族英雄生平事迹的史料,这应该成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热点。这是因为中学生尤其是初中学生,在思维发展上仍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著名的历史人物(尤其是军事人物)及其事迹有极大的兴趣,由于人生观尚未定型,可塑性很大;由于自主意识和渴望成功的欲望增强,所以特别喜欢听历史人物的讲授,想从中找到自己崇拜的英雄,作为榜样,以便学习和模仿。而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军事名人灿若星汉,正好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要和寻求理想人物的愿望。

因此,教师在讲授军事人物时,应饱含情感对他们的生平作较为具体的讲述,尤其对他们的嘉言懿行要作重点讲解,以他们的言行感染学生。如,在讲授第一册第17课“西汉与匈奴的和战”时,教师不仅要讲清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建功立业的历史知识,还应介绍少年将领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公而忘私的品德。再如,在讲授第二册第16课中“元朝统一全国”这一目时,教师应该通过南宋抗战派大臣文天祥誓死抗元,兵败被俘后坚贞不屈的事迹的渲染,以及“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赏析,歌颂民族英雄的崇高精神,培养学生的民族气节。

3.在讲授农民战争时,要揭示农民战争的原因及其对历史进程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形态的更替必须通过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基本动力。据“人教版”历史教材编著者介绍,现行教材“已经摈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观点,但从来并不忽视农民战争在封建社会中的进步作用”(臧嵘《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科书(人教版)第一册的编写体会》,《历史教学》,1990.7),因而仍然编进了秦末农民起义、西汉末年的绿林、赤眉起义、东汉末年的黄巾大起义、隋、唐末年的农民起义及明朝农民战争等内容。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揭示农民战争爆发的共同原因及其规律。这就是,在阶级社会中,剥削阶级出于它的本性,总是残酷地剥削和压迫劳动人民,剥削者不仅无偿地占有劳动人民的剩余劳动,而且有时侵吞他们的必要劳动,使他们无法生活下去,以至于社会再生产无法正常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被剥削阶级的反抗和斗争,才能迫使剥削阶级节制其剥削欲,保证社会生产正常进行。教师可以秦末农民起义为例,加以进一步说明。

例如,秦朝统一六国以后,曾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但是后来,秦朝的暴政却使其走向反面。当时秦朝用于修筑长城,建造阿房宫,建造骊山墓和从事杂役的劳动力,占成年男子的1/3,社会生产受到了严重影响和破坏,许多贫苦农民的土地被剥夺,赋税负担却依然沉重,加上严酷的刑法,终于导致了陈胜、吴广的起义。农民起义了秦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秦朝的暴政,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在农民起义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西汉王朝,推行了一些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秦末汉初的历史对比充分说明了农民的阶级斗争是保证社会生产正常进行,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三、引导学生分析不同战争的不同性质,培养学生全面地、

辨证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国有着漫长而复杂的战争历史,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与之伴随的也有一部五千年的战争史。据《中国军事史》附卷一《历代战争年表》统计,从公元前26世纪至公元1911年,我国发生过3791次战争,其中古代战争3608次,近代战争183次。“人教版”《中国历史》第一、二两册提到的战争,大大小小就有近50次。如此繁多的战争,有的推动了历史的前进,维护了祖国的统一与安定,有的阻碍了历史的进步,给民族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在讲授战争史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区分不同的战争有不同的性质,不能一概而论。如:明朝戚继光抗倭的战争是抵御外来侵略的战争,属于正义战争;隋炀帝发动的三次对高丽的战争是封建统治阶级发动的对外侵略的战争,属于非正义战争。战争性质的区分主要通过对战争的目的和战争所起的历史作用诸方面的分析而成。如:战国时期,秦国和其他国家交战;主要目的是要霸占他国的领土和人口,是争霸战争、掠夺战争,因此具有非正义性。战国后期,秦国进行了商鞅变法,力量逐渐强大,这一时期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秦国这时进行长平之战等,是统一战争,为全国统一局面的形成起了巨大的作用,因此它具有正义性。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篇7

由于工作竞争激烈,为了满足社会的生产力,不得不提高工作效率,与此同时工作的步伐就加快了,为了使步伐的加快不影响正常的秩序,这时就得提出一种计划。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些有关八年级历史老师教学计划模板3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历史老师教学计划模板1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教育创新。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东莞市平均水平。

三、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学生对历史较感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尤其是男生的自觉性更差。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现代史部分。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七个单元,共二十一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每课一得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认真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2、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

3、增加课堂容量,精讲精练,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一节课是四十分种,再除去两分种准备时间,实际只有三十八分钟。我打算将课堂内的三十八分钟分成三份:前五钟到六分钟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导入新课;中间二十分钟左右教学新课;后十分钟练习巩固。

4、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在上一个学期,我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上做得不够好,本学期我要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尤其是让学生掌握历史小论文的写作方法。在教学中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5、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

6、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八年级历史老师教学计划模板2

一、指导思想

1、认真贯彻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文科班把教学目标定位于完成历史选修I、III规定的各项教学任务。理科班完成历史必修I、II、III基础会考复习工作,争取在基础会考中取得优秀成绩。

2、历史教学要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指导方针,把教学目标定位于使学生通过对丰富的历史知识的学习,锻炼历史学科能力,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中汲取营养,达到渊博学识、提高自身修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目的。

3、在抓好基本能力培养的同时,也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顺利完成高二历史的学习。

二、教材

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以__版20__新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I-III(必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I、III(选修)》为教材,以__版《高中历史I、III(必修)教师教学用书》《高中历史I、III(选修)教师教学用书》为教参。

三、教学内容

教材按历史必修I-III、选修《历重大改革回眸》、《战争与和平》,教师可依据课标要求灵活安排教学内容。

四、教学要求

1、认真研究课标、教材,妥善处理教学内容,正确处理好教师和学生之间教与学的关系。

2、教学中应着重于对教材中提供的原始文献资料的运用等方面,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的能力。

3、提倡多种教学手段的使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掌握基础知识,养成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教学安排

第1-4周完成文科完成选修I第七、八、单元教学任务及第五周测试,理科完成必修I复习任务,第三周周六进行第一次模拟测试

第5-7周文科完成第九单元与选修III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任务及第八周测试,理科完成必修II复习任务并在第六周进行第二次模拟测试。

第8-9周文科完成选修III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教学任务及测试。理科复习必修III及进行第三次模拟测试。

第10周复习准备段考。(节假日放假,则据实际情况往后进行调整)

第11-13周讲评段考试卷及文科完成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任务。理科全面复习加强练习,进行第四次模拟测试。

第14-15周文科完成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教学任务及测试。第16-18周文科进入复习阶段。理科全面复习,进行第五次模拟测试及准备参加会考。

第19周文科复习期末考试。

八年级历史老师教学计划模板3

一、指导思想: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适应课改发展要求,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学习时效,促进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1、初二历册主要讲述中国近代史。这段历史以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的爆发为开端,止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间跨度为110年,共24课时。

这一段历史的绝对时间不算长,但却是社会剧烈动荡、内外矛盾斗争极其尖锐复杂、社会变革异常快捷的一个历史时期,历经清朝后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新陈代谢的节律非常快。其间,充满了侵略与反侵略、压迫与反压迫、变革与反变革、革命与反革命的矛盾斗争,历史内涵极为丰富。

2、重点及难点:重点是中国近代史部分,难点是认清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了解国情,提高认识、培养归纳综合能力。

三、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为教师在教学上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我们学校的大多数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主要来源于课本。学生课余查阅资料的途径不多。大部分学生主要靠课本获取历史知识,但是教材涉及的历史事件较多且繁杂,而教材虽然将课程标准的内容纳入其中,但是教材过于简略,历史事件介绍得不够详细完整,这就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同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形成完整的概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材的处理上,要合理的组织现有的教学资源,大胆取舍,补充新材料。使教学过程更加流畅,衔接更加自然。

四、工作目标

(一)基础知识教学目标

1、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具体描述,讲清线索。每课突出重点、基础点让学生掌握巩固好。

2、经济、文化、政治方面让学生知道,并了解发展情况,追溯本源,充实内容,联系当代与环保相关知识,及时教育。

3、对课文知识进行归纳、综合,让学生系统掌握,教会学生学法、记法,充分利用课本的思考提示、“动脑筋”等,增强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二)情感教育目标

1、进行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教育。充分利用教材史实,增强学生爱国认知,学革命先烈及仁人志士的爱国事迹,为实现人类理想而奋斗。

2、初步用历史辩证唯物主义观教育。使学生学会科学分析评价革命时期的史实及人物,培养分析归纳能力。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篇8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

2.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这次运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3.1840-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1856-1860年,英法联军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占领北京后,火烧圆明园。

5.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6.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为*清朝统治,派军队北伐和西征。

7.左宗棠作为钦差大臣,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x疆。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x疆设立行省。

8.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后,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地化程度。

9.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10.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1.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从70-80年代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12.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册复习提纲

13.1895年春,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

14.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了一系列变法令,内容(P33):要求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和思想五个方面掌握。

15.1894年,孙中山组织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他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孙中山当总理,通过了*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的革命纲领,它的成立,大大推动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创办机关刊物《民报》,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16.1911年的辛亥革命*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17.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册复习提纲

18.1915年,陈独秀等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以“四提倡四反对”为主要内容,向尊孔复古逆流进行攻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解放潮流。

19.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册复习提纲

20.1918年,李大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进行宣传马克思主义。

21.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举行*,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要求,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镇压。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22.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一大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23.1922年中共二大,确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军阀,*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民主共和国。这是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24.1924年创办的黄埔军校由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

25.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北伐,目的:*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主要战场:湖南,湖北;主要战役:汀泗桥,贺胜桥;在两湖战场消灭了吴佩孚主力;出师不到半年,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26.1927年4月,蒋介石叛变革命,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27.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28.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进攻敌人力量较为薄弱的农村,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9.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在未能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后被迫进行战略转移,进行长征。

30.1935年1月,党中央召开遵义会议,会议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1.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同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32.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时,蒋介石要求驻守东北的张学良实行“不抵抗政策”,使东北三省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不到半年时间全部沦于敌手。中共党员杨靖宇组织东北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

33.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了中共主张,为了逼蒋抗日,1936月12月12日,发动“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4.1937年日军向卢沟桥中国守军发动进攻,制造七七事变,中国人民的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在事变中,佟麟阁、赵登禹先后为国捐躯。平津相继陷落,这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35.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在六周时间内,屠杀中国居民达三十万人以上。

36.在全面抗战期间,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为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1940年8月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了百团大战,这是抗战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战役。国民党军队在1938年取得台儿庄大捷。

37.抗战胜利前夕,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中共七大,大会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发动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38.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标志着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39.在抗战胜利后,1945年8月到10月,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毛泽东在周恩来、王若飞的陪同下,同国民党进行谈判,最后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40.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标志全面内战爆发。

41.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军挺进大别山威胁南京和武汉。标志战略反攻的开始。

42.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陈毅曾说,“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三大战役的胜利,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

43.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统绐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垮台。

44.状元实业家张謇(jiǎn),在《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民族危机情况下,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同时兴办学校和开展慈善事业。

45.中文报纸中最的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的文化出版机构。

46.1909年,由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

47.揭开制碱奥秘的侯德榜撰写了《制碱》一书,他的制碱法被命名为“侯氏制碱法”。

48.近代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中代表人物有魏源和严复。魏源他编成《海国图志》一书,系统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并说明编写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严复是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他翻译了《天演论》,阐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

49.戊戌变法期间,创办了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学府。

50.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

上一篇:提纲挚领范文 下一篇: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