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标语范文

时间:2023-11-12 23:17:49

图书馆标语

图书馆标语篇1

[关键词]外语特色馆藏教学改革图书馆资料室

[作者简介]阚立莹(1964-),女,黑龙江绥化人,牡丹江师范学院,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外文图书资料管理。(黑龙江牡丹江157012)

[基金项目]本文系牡丹江师范学院重点项目“探索结构学分改革,提高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9YZ-10281)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7-0187-02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规定:“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应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和教学科研的需要制订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方案,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馆藏体系,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切实有效的文献保障。”以牡丹江师范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为例,学院图书馆抓住本院外语专业教学改革发展的契机,2005年初步完成了对外语资料室文献资源整合的规划和设计。2007年院图书馆和外语资料室正式合二为一。通过对外语资源的整合,优化配置,统一管理,改变了图书馆办馆理念和服务层次,拓展了功能,达到了和高校外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外语信息资源建设更加系统化、专业化。

一、高校图书馆和外语资料室现状分析

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是指文献资源、管理模式及环境格局具有为某一学科领域、某类读者群提供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有较高利用价值和收藏价值,结构比较完整,并充分反映学校办学独特风格与色彩的馆藏。而有些高校图书馆和外语资料室现状不尽如人意。

1.管理体制陈旧。作为图书馆子系统的外语资料室表面处于一种双重管理的管理体制下,实际上图书馆和资料室管理仍然各自为政。馆内外语类图书分布松散,布局不合理。外语资料室信息资源比较系统前沿,但又处于一种封闭管理的管理状态,只对本系教师和研究生开放,形成外语专业信息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的局面。

2.馆员水平有限。具有各种学科本科学历的人员汇集图书馆,不具备扎实的图书馆学、情报学等方面的理论基础知识和技能,没有较强的信息分析、检索、加工能力及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操作水平,接受的只是一种以借借还还服务为目的的观念。

3.资金投入不足。经费投入远远跟不上外文图书书价上涨的幅度。资金不足限制着价格昂贵纸质图书特别是外文原版图书和新技术的引进,造成图书陈旧,硬件条件不足。这些年由于各高校为评估过关,短期内巨资购进了大量外文图书,图书质量受到人员外语水平、文献出版周期等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不管购书是否合理,图书依然按原来的分布格局上架,很少进行二次分配,调配到专业性较强的资料室,而外语资料室靠自筹资金购进的图书数量极其有限,单本图书根本满足不了教师科研和教学需求。

4.协调力度不够。由于高校投资和调控力度有限,收集体系由图书馆和资料室自行决定,计划性不强,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品种缺乏,重复购买和大量漏藏现象并存。

5.评价指标注重量。教育部2004年8月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图书馆C级标准“生均图书”和“生均年进书量”反映的都是藏书量与学生数的关系,并没有反映与专业学科的相关度。评价只限于纸质文献,过分强调藏书量指标,不注重馆藏外语专业信息资源建设对外语教学改革所需信息领域发展的支撑作用。不但影响藏书质量与数量的均衡发展,还影响外语专业学科馆藏的构建。特色馆藏建设应该是量与质的统一,只有符合读者需求的馆藏资源才是合格的馆藏资源,只有能满足读者需求的量才是恰当的量。

二、构建外语特色馆藏原则

针对服务对象建立适合自己特点的藏书体系,是图书馆必须坚持的长期工作原则。高校图书馆在确立自己的外语特色馆藏体系时,要通过大量细致、深入的调查分析,充分了解学校外语专业教师及学生的现状和学校的发展规划,有重点、有层次、有计划地根据实际和可能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和有突出特色的文献结构框架。从多种渠道系统补充专业馆藏资源,对文献做深层次的整理加工,并在注重收集、整理和保管,促进文献信息资源利用的同时遵循以下原则:

1.目标性原则。外语特色馆藏建设和服务要紧紧围绕本校外语教学探索与改革及外语专业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开展。图书馆和系资料室在外语特色馆藏建设上首先要了解本专业重点课程及精品课程的建设计划、科研领域所涉及前沿信息。省内、省外和国内、国外这一领域研究动态,努力向专业特色馆藏建设上发展。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外语特色馆藏建设所需要的文献的搜集和整理,为本专业提供较完善的文献资源和信息服务,在特色馆藏、服务、人才培养、环境建设等方面充分展示个性。为本校外语专业教学科研提供高效优质文献服务是外语特色馆藏建设的根本目标。

2.因地制宜原则。在满足教师教学科研和学生学习基本信息资源需求的同时,根据图书馆、外语资料室现有外语类专业信息资源的实际情况,优化配置各种资源,实施“有特色,入主流”“先做强,再做大”的构建原则。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到有的放矢。

3.系统性原则。外语特色馆藏建设是一项持久的系统工程,它的形成,往往要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特色文献信息的收集力求系统、连贯和完整。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科学合理的构建外语特色馆藏体系的一项重要指标。

4.参与性原则。图书馆要发挥外语特色馆藏优势,开展特色服务就必须树立“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理念。特色馆藏建设是一项靠各部门协同作战才能完成的系统工程。图书馆作为外语特色馆藏构建的主体,其自身对专业信息资源的收集挖掘和加工力量薄弱。在构建与服务过程中要通过和各高校图书馆的联合,充分挖掘各自的外语资源实现资源共享。还要动员本校外语专业研究人员,相关单位人员的参与和支持,围绕外语特色馆藏建设来获得大批前沿专业信息情报,再由图书馆加以整合,搭建起专业共享的门户平台,建立共同参与的联动机制。

5.评价性原则。建立起一系列管理措施的同时,重视其实施过程中的评价与反馈,定期研讨,充分调查分析和论证,辩证地、实事求是地对影响图书馆特色馆藏文献资源建设等诸因素进行分析。转变数量式与规模式的评价,将用户满意度、图书利用率和资源共享机制列为评价的质量指标,构建多元的评价机制。加强外语专业特色内部保障体系建设,强化外语专业特色质量保证的主体地位。对于评估过程和结果,图书馆要将其作为建设特色外语专业馆藏的重要依据,从而开创出图书馆自己独特的外语专业馆藏。

三、外语特色馆藏建设思路

根据外语教学改革方向更新管理观念、整合资源、提高馆员水平,加强外语学科收藏体系布局和统筹建设,把握住外语特色馆藏特色服务方向,使特色馆藏建设科学化、专业化和多元化。

1.更新管理观念。整合图书馆和外语系资料室资源,首先,要统一思想,实现思想与服务意识的转变。其次,强调必要的规章制度及奖励措施的同时,探索实行点面结合、辐射全局的管理模式;还可以借鉴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的管理学中的PDCA循环理论,既plan do check action。通过有计划、重实施、重检查和重处理四个阶段的循环式螺旋上升过程来改变旧的管理模式,或建立图书馆二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促进外语学科建设发展,实现以人为本、服务至上、资源共享和全面开放的管理理念。

2.优化组配。构建特色馆藏的文献信息实体应遵循各种载体文献的最优化组配的原则。例如,外语特色馆藏文献可分为:(1)外语基础图书系列区。主要以国外社会科学、文化、文学、经济、语言教育等收藏为重点。(2)本专业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收藏区。重点收藏历届教务处提供的优秀毕业生论文纸质或数字资源。如今学位论文已成为高校图书馆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发挥其特有的情报价值(优秀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毕业论文的收藏应在获得学生授权的前提下开发完成)。(3)外文音频电子文献资源区。外文电子资源应包括语言教学视听资料、国内外著名学者公开讲座录音集、电脑、VCD和MP3全面兼容的经典原声外文大片、常用外语随书磁带、光盘,供学生直接网上下载。(4)外语图书赞助区。重视非购入方式的文献补充作用。拓展交换、捐赠低成本文献获取渠道,如馆际之间、教师、学生和校友捐书、赠书。(5)外文报刊阅览区。有效拓展文献服务的效益等。

3.建立特色数据库。在加快“高校人文社科外文图书联合目录”这一信息加工和共享服务平台建设步伐的同时,建立具有本校外语专业特色的科研成果数据库,把专业教师和学生论文、著作及校友科研成果收集起来,开展本校特色的数据库建库工作。建立网络化管理的校园外语文献资源共享体系,用户能一站式地利用外语特色馆藏资源的纸本网络和软件资源,便捷地享受到具有本校特色的服务,足不出户即可完成教学科研和学习任务。实现资源共享才能达到构建特色外语馆藏的有效性。

4.配备学科馆员。外语特色馆藏学科的专业性要求提供信息者必须是这个专业的学科专家,能分辨馆藏信息的价值,完成个性信息咨询。这无疑对图书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业务要求。所以,要配备熟悉专业馆藏业务,积极主动为用户提供深层次、专业化信息服务的高素质的外语学科馆员。

5.增强特色服务。特色服务是建立在特色资源基础之上的服务。图书馆要在树立品牌、资源整合和特色数据库建设上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并通过高校外文图书联合目录实现不同高校图书馆、不同资源共建共享。开展外语新书校园网宣传、新书推荐、参考咨询、定题服务、课题检索、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等个性化信息定制服务。还可以针对外语教学改革,举办学术报告会、科普报告会、外文读书会等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网络知识、数据库检索与利用方面的培训,加强特色馆藏服务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使特色文献服务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6.设立外语特色共享空间。图书馆特色馆藏要着重知识的产出,它既是收藏、管理和传播专业文献信息的地方,又应是给教师提供科研、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地方。它强调对协同研究、学习过程的全面支持,强调对小组交流和指导的支持的情境下构建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和引人入胜的实体环境,这也是其构建的基础。

图书馆是高校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只有在高校发展中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建设与学院发展相适应的具有自己特色的馆藏体系,努力搭建教师教学科研、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才会为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金以明.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建设[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6).

[2]沈光宝.以教学评估为导向的高校藏书建设反思[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9(5).

[3]王群,吕东.信息时代专业图书馆的服务创新[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0(1).

[4]张玲.分布式整合专业信息资源的模型及分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5).

图书馆标语篇2

随着数字图书馆应用技术的演变,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正沿着Web环境语义Web环境网格环境语义网格环境的方向渐进,其研究与实践正从文献信息的描述转向知识描述,从静态知识和绝对知识的描述转向动态知识和相对知识的描述。知识描述的本体论抽象反映了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由表及里的变化过程。

语义Web和网格技术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重要性已被业界所普遍关注。基于UDDI、SDL和SOAP技术的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抽象描述难以支持机器理解语义信息,于是出现了把语义网技术应用到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动向。语义Web为实现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在语义层上的全方位互换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更高层的、基于知识的智能应用提供了可行性。网格技术应用于数字图书馆建设,则为实现整合数字图书馆分布式、异构性、自治的数字资源,获得资源透明调用的能力提供了可行性。但从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要求基于语义的资源整合来看,上述两种技术各有其局限性。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的实现需要一个新型的技术基础,这个基础应充分支持虚拟资源体系的语义资源集成,充分支持知识语义析取和语义描述,为实现虚拟资源体系的语义映射、语义导航、语义查询以及推理机提供可行性。语义网格技术的出现,打破了网格、语义网和Web服务各自独立发展的限制,体现了三种技术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走向融合的趋势,体现了下一代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方向,为数字图书馆实现语义资源组织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本期专题共收录5篇文章:①《语义网格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理论、方法及其过程研究》一文,比较研究了Web、语义Web、网格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在此基础上,探讨语义网格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的目标与内容、方法与过程;②《数字图书馆网格信息资源组织模式研究》一文,从网格资源构成的角度,分析比较数字图书馆网格信息资源和数字图书馆非网格信息资源,通过对数字图书馆网格信息资源管理模型的解读,提出了网格环境下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和信息资源组织的概念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和讨论了网格环境下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发现、信息资源描述、信息资源命名和信息资源等主要环节;③《语义网格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模型构建研究》一文,将网格计算的研究成果与数字图书馆环境中数字资源的语义互联研究结合起来,提出语义网格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的概念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语义网格的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模型,该模型遵循OGSA规范的网格标准和语义Web标准;④《语义网格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的语义互联策略研究》一文,提出数字图书馆知识的无限存在和有限表达之间的根本矛盾需要应用多本体方法,认为应用知识地图技术可以实现数字图书馆领域本体的聚类,并构建了语义网格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的语义互联模型;⑤《数字图书馆领域本体的构建与推理――以医学领域本体为例》一文,以预防医学领域为例,研究语义网格环境下数字图书馆领域本体的构建与应用;以MeSH为基础,介绍预防医学领域本体构建的过程,进行医用叙词表到领域本体的转换研究,并利用Racer推理机对本体进行初步的推理应用研究。

随着Web环境语义Web环境网格环境语义网格环境的渐进,数字图书馆的知识组织在语义描述、空间定位、数据转换、互操作性等各个方面发生了质的变化。语义网格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面临着大量的技术挑战,需要在虚拟组织机制、ontology服务机制、知识发现、知识获取、知识建模、知识注释、知识推理等领域进行应用探索。本期专题只是作为涉足这一主题领域的理论积累,或曰抛砖引玉,敬请各位专家与同仁批评指正。

吉林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毕 强

图书馆标语篇3

[关键词] 标签本体;图书;资源管理;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 F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09-79-3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g Ontology in Resource Management

Yi Chang1 Dong Gaojie2

(1.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01;2. Beijing Fengtai District Vocational Education Center School, Beijing 100071)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tag ontology is mainly introduced, and the classification of tag ontology is compared with that of book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ag ontology and present organization of library resources are pointed out, and finally the application of tag ontology in library is prospected.

Keywords:Tagontology;Books;Resource management;Applied Research

1 标签本体概述

标签与本体均为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产物,同为信息组织的方式,其目的是为用户更便捷的获取信息、管理信息。标签多是由用户所标注的,由于用户的个性差异,在标注时多根据个人爱好,所选用的标注词对事物描述的准确性往往较低[1]。

本体则是一个关于某些主题的、层次清晰的规范说明,是描述某一领域知识的、具有层次结构的术语集合,同时也是语义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本体主要包括概括事物实质的基本概念、概念间的层次关系、语义关系、层次关系。本体可以表达的信息更为准确、详细且智能。标签的这些特性显然与精确且智能的语义网特征不符,但技术的发展不仅只是推出全新的东西,同时也包括对旧有技术的继承和发展。

为弥补标签的不足,有研究者提出借鉴本体的概念,同时通过标签的自动聚类与标签的筛选使标签成为本体素材。在标签本体的研究上,Gruber提出了本体模型及语义模型法来解决大众分类法的语义模糊、层次不明的问题,模型法的主要成果就是建立一个语义模型,按照模型来描述标签及各个元素之间的语义关系[3]。通过本体层对标签的控制与联系的构建,使标签能够聚类于本体描述之中,通过各个标签的语义联系,使得标签能够互联,这样既发挥了标签的大众标记又使得本体的语义联系得到发挥,构成了一种新的信息组织方式。

2 标签本体与图书分类的比较分析

2.1 当前图书馆的资源组织方式

近几十年来,计算机的进步使得图书馆进入了查询借阅自动化。因特网及数字技术的发展又使图书馆迈向了数字时代。现代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使图书馆告别了传统的手工操作模式,通过书目数据库以及检索软件,使书目的查找更为便捷,其服务范围也由实体书籍的借阅扩展到了数字信息资源的提供。

随着Web2.0的普及,图书馆界也提出了相应的理论。如Casey于2005年提出基于Web2.0的Library2.0[4],就是将Web2.0的特征转化到图书馆信息服务中。Chad和Miller提出图书馆在系统、业务及态度上都要有响应潮流的改变,他们提出了以下看法:图书馆无所不在,就是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会有图书馆的踪迹,而不必去造访各个图书馆网站;图书馆没有使用障碍,保证由图书馆所管理的信息资源,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提供给使用者,允许资源的免费享用;充分调动大众参与者,使馆员、技术人员及用户一起合作,鼓励用户的分享;整合图书馆资源,采用符合标准、模块化的组件[5]。Maness提出Library2.0应具备一些基本要素:以使用者为中心,在图书馆网站、OPAC系统中融合富有Web2.0特征的应用,使用户能够参与创造信息、表达观点、分享知识;提供多媒体资源,纳入到馆藏与服务之中;壮大图书馆社群,使得用户与图书馆馆员的沟通更为便捷;由用户参与创造,图书馆要让用户来改变图书馆,而不是让用户去接受图书馆的改变[6]。这些理论在现实中已成为现实,如LibraryThing已开通面向用户的个人书房功能,用户个人能够对图书进行分类编目,此网站已有超过10万名会员产生了超过1000万个标签,完全是基于标签的另类图书分类。

在国内,图书馆的Web2.0化似乎离我们尚远。以郑州大学图书馆网上主页为例。此网页主要提供的服务包括:郑州大学图书馆学术搜索与全文递送系统(简称SODI系统)超链接,SODI系统现搜集到700多个中外文数据库,2.7亿条元数据,实现与600多家图书馆的系统集成。个人图书馆服务:通过用户名和密码可以查询本馆的馆藏文献数量以及个人的借阅情况,以及经行图书的续借、预约等服务;参考咨询和网站导航服务:通过这些服务可以对常见问题进行咨询,网站上同时提供一些馆员的联系方式,通过发送邮件的方式可与图书馆管理员进行沟通。而网站导航则是对本馆的概况、藏书数量等信息,并引导读者如何正确进行书目的检索等基础服务;网络数据库链接服务: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等数据库以及超星图书馆。通过图书馆所提供的连接,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连接到这些数据库,并进行对资料的检索、查询和下载。由此可见,在网站中主要提供资源检索服务、个人图书馆服务以及导航服务。

以上所提供的服务主要是传统手工检索借阅服务在网络环境下的延伸,其实质是图书馆主动提供资源信息,用户则被动地接受资源信息。图书馆仅仅负责提供资源信息,并不注重用户对信息的消化能力。虽然图书馆提供了一些馆员与用户的互动,能够为用户提供一些解答,但有限的馆员恐怕难以应对大量的用户,使得互动的体验大打折扣。在图书馆网页上这一封闭的空间内,找到一个没有被准确描述的资源绝非易事。如果说在图书馆网站中,有大量的用户社群的聚集,用户在遇到问题之时,便可借助群体的力量,以解决个人的问题。但在实际情况中,用户未能真正地参与到信息的流通过程中,既缺乏与图书馆的交流与互动,也缺乏与其他用户的交流和互动。此外,图书馆所采集的信息有时并不是用户所需要的,这也影响了图书资源的有效利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

2.2 标签本体与图书分类的比较

标签本体是通过借用本体的形式,与本体的概念模型、明确性、形式化相一致。其主要是通过建立用户、资源以及标签之间的关系模型,对资源的出处和标记时间等信息进行规范化控制,以供资源的共享。与图书馆的信息组织方式相比,标签本体从用户自己的角度出发,而图书馆则是以他人的需求为目标。表1是标签本体与图书馆分类的比较结果。

表1 标签本体与图书馆分类的比较

图书馆的图书分类法,如杜威十进分类法、中图法等,都具有阶层性的词汇架构,不同级别的分类单位间,有母分类与子分类的关系,且每个类目间的关系互斥。图书馆的信息组织以知识指导为目标,受限于实体馆藏管理,图书馆需先制定分类系统以便于文献资源的管理,所设计的分类系统为呼应文献内容主题,主要采用按类区分的层累式学科知识体系。从分类的各层次间可以明确地将每一个内容分配到树状结构中的一个位置中。

杜威分类法的原意即是利用分类的方式将文献组织起来,以便能够快速的寻找到所需要的文献资料。在互联网初兴之时,这种自上而下的分类是当时信息分类的主要方式。至亚马逊书店的兴起,其多阶层分类,使得图书的分类更为全面,其不仅包括图书种类,也包括图书主题、体裁等方面的分类。在检索过程中,通过字串形式的关键词进行内容匹配,这种方式的检索常会使得用户的检索体验并不完美。相较之下标签的分类更加自由,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所创造出来的标签也没有层次关系。而对标签进行本体化,不仅改善了标签分类的不足,同时也扩展了本体的用途。通过字义的检索,能够使计算机进一步处理并理解用户所需,可以为用户提供更精确的检索结果。在当前互联网信息资源泛滥的情况下,标签本体将更利于图书馆资源的开发、揭示与利用。

3 标签本体在图书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现今图书馆藏书少则数万册,多则百万册,藏书中蕴含着巨量的信息和知识。电子资源的兴盛使得当前图书馆的读者到馆率、图书借阅率逐渐降低。图书馆中的众多图书无人问津,多数情况下并非是图书不好,而是这种图书并未被大多数人了解,缺乏相应的推广;其次,图书馆所藏图书多作为独立个体所存在,每种图书之间也不具有内容上的联系,作为读者而言,面对如此众多的图书,多有难以选择的困扰。

图书馆图书资源的开发,仅依靠图书馆管理员是难以完成的。需要发动读者大众加入到图书资源的开发行列中。基于大众标注行为的标签则为读者参与图书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条件,让读者不但能够使用图书,也能分享图书信息,通过互动性来提高用户的积极性,促进读者了解图书馆所藏资源,进一步促进图书资源的利用。如某一用户在读完一本书后,可将个人的读书感想、评价到图书标签系统之中,以便他人了解此书的内容。由此通过大量读者的挖掘,可使图书馆所藏图书资源更有效的开发,使其价值得到更好的发挥。与此同时,图书馆可以专门针对某一兴趣组进行图书推荐,再利用外部教学资源的介入,开展阅读指导与教学指导,使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同时,某些图书的热门程度也为其他读者提供了阅读推荐的作用,一些较为小众的需求同时也能够满足,通过一些兴趣群体成员之间的信息共享,达到知识交流的目的。根据馆藏书目的分类类目或主题标目等资料,将标签与图书馆的图书分类联系一起,把图书馆的图书分类作为标签聚类的依据,使用户在按照图书分类进行遍览时,据标签来了解类中的热门图书,标签也可作为读者查询时的专题引导工具,可以提高读者寻书的乐趣。

当前多数图书馆已在其网站上提供多媒体文件的使用,如音频、视频乃至网上教育课程。在检索方面,这些多媒体文件的获取主要采用关键词检索方式及遍览方式查询。这些多媒体文件往往是相互独立的,如查询图书时显示的为图书,查询音频时显示则仅为音频,二者并没有构建联系。图书馆的图书检索多使用OPAC系统,主要是通过作者、书名等关键词进行查询。用户在信息搜寻中必须明确个人所需,或遵循图书分类体系进行遍览。当读者面对一些自己无法确定选用的关键词时,其检索结果往往不佳。当前已有学者对标签与OPAC系统的结合进行了研究,认为标签方式的引用将有利于图书目录信息的挖掘。而本体作为知识共享的工具,所提供的知识互联功能能够有效地对图书馆所藏资源进行关联。如某用户在听取贝多芬的音乐时系统已为其提供了有关贝多芬的相关的文献资料的馆藏地址,当用户点击所推荐的图书时,又使读者能够获知此书与其他书的联系,譬如出版时间先后顺序、此书对其他图书的影响、其他用户对此书的评价等。

当今互联网正面向着语义化、智能化、统一平台化发展,图书馆在未来的发展中也应面向知识化、分享化来开展,通过一系列的网络平台构建,为读者提供一个知识的学习、分享平台,通过读者对图书馆所藏资源的挖掘来促进图书馆资源的利用,通过用户的需求来优化图书馆的资源配置,打造出一个智能的知识平台。可以预见,随着信息科学的进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未来的图书馆将会是一个大的知识共享平台。这种平台的建立,不仅需要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的开发,同时也需要广大读者对相关文献资源的开发,而标签本体应会在这一平台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琪玉.因特网大众分类法――一种独创的分类法[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5(1):4.

[2] 白华.用户标注的词语网络与语义描述[J].图书情报工作,2010(2):70-73.

[3] Gruber, T. R., "Toward Principles for the Design of Ontologies Used for Knowledge Sharing".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Human-Computer Studies,1995(5):907-928.

[4] Casey, M. E. (2005). Working Towards a Definition of Library 2.0[J]. Library Crunch, Retrieved,2008(10):652-693.

[5] Chad K, Miller P. Do libraries matter[J]. The rise of Library, 2005 (9):153-174.

图书馆标语篇4

〔关键词〕韩文文献 文献编目 CNMARC

〔分类号〕G254.362

Discussion on Korean Literature Cataloguing

GuoXuejuan

Library of Shandong University at Weihai, Weihai264209

QinHuai

Philosophy Department of Shandong University at Weihai, Weihai264209

〔Abstract〕Starting from the present condition and problems of Korean literature cataloging, the paper gives emphasis on discussing several key problems within Korean literature cataloguing such as the adoption of MARC format, cataloging data source and catalogue specialists development ,etc Based on that,the authors believe that adopting CNMARC to proceed Korean literature cataloging matches the actual work of the local library cataloging; Using our own cataloging data, not download cataloging data from Korea, can save much manpower, material resources and financial power on technology; Making full use of current human resource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weak power in Korean cataloguing. Finally, the paper introduces Korean literature cataloging from system debugging, template design, and concrete cataloging in detail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other libraries.

〔Keywords〕Korean literatureliterature cataloging CNMARC

1国内韩文文献编目的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韩国语已成为国内许多高校的特色学科之一,韩文文献也即成为高校图书馆的重要馆藏。韩文文献的计算机编目是国内图书馆界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为实现韩文文献在流通、阅览、检索等各环节的计算机管理,我们对国内相关图书馆的韩文文献编目情况进行了大量的调研,调研后发现:

1.1藏有韩文文献的图书馆地域分布广

随着中韩两国文化交流的日益深入与广泛,韩国语已成为许多高校的特色学科。国内许多图书馆都藏有一定规模的韩文文献资料,这些图书馆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东北地区以及京津地区。

1.2计算机编目相对简单

韩文编目规则出台滞后、编目力量相对薄弱以及计算机软、硬件条件的限制,导致国内韩文文献编目工作进展缓慢。国内大部分图书馆对所收藏的韩文文献资料都未进行计算机编目,只进行了初步的加工(如:盖章、贴磁条、贴条码、贴书标等),供读者馆内阅览。如国家图书馆、北京语言文字大学图书馆、山东大学图书馆、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青岛大学图书馆等。

国内有几所图书馆(如延边大学图书馆等)利用自己馆内所开发的软件对韩文文献进行了简单的计算机编目,编目数据单独存放,不进入图书馆的正式书目数据库。实际上,这种简单的计算机编目,其编目数据并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文献的外在特征与内容特征,有待进一步完善与规范。

1.3无相应的MARC(机读目录)标准

采用CNMARC(中国机读目录通讯格式)还是USMARC(美国机读目录通讯格式)进行韩文文献编目,在认识上存在较大的分歧:一种观点认为应走国际化的道路,采用USMARC进行韩文编目;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应采用CNMARC进行韩文编目,因为韩文不属于西文范畴,应采用与中文、日文文献资料编目一致的标准来著录。

1.4数据源问题未达成共识

数据源是我们进行韩文文献编目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究竟是像处理日文文献资料(套录日本国立情报研究所NII中的数据)一样套录韩国大学图书馆联合目录系统KERIS中的数据,还是由国内图书馆自己做数据在图书馆界还未达成共识。

1.5编目力量相对薄弱

目前,国内各图书馆大都面临一个问题:编目人员少、工作量大、任务重。并且现有的从事编目工作的人员中懂韩语的不多。因此,以现有的编目力量建设韩文书目数据库存在一定的困难。

2韩文文献编目中几个关键问题的探讨

2.1MARC类型的选择

对国内的相关图书馆进行调研论证后,我们决定采用CNMARC进行韩文文献编目。理由如下:

2.1.1中韩两国文化具有相似性中韩两国一衣带水,是隔海相望的近邻,两国的历史交往和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从古至今,两国人民相互学习、彼此借鉴,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两国同属儒家文化圈,有相似的文化传统背景,两国人民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在情感表达、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诸多方面都比较相近。

2.1.2 东亚地区文献的著录格式应统一

CNMARC主要是根据国际图联的UNIMARC(国际机读目录通讯格式)以及中国出版物的一些特殊情况和规则编制而成。它继承了UNIMARC的优点,遵循《国际标准书目著录(ISBD)》与现行国家标准。而USMARC主要是为欧美国家设计的,它的著录主要是依据AACR2(《英美编目条例》(第2版))标准。而AACR2不是国际标准,它旨在英语国家内实现统一,其核心内容不仅以“西方文化”(罗马文化)为中心,而且明确“英语优先”、“英语文献为主体” [3]。而同属东方文化范畴的中文、日文、韩文,在文献编目中应体现东方文献特色,力求有所创见并自成体系。

在我国,中文、日文文献资料都采用CNMARC来著录,大家对此已达成共识,CNMARC符合编目人员的思维与工作习惯。

CNMARC格式具有适合我国以及日本、韩国出版物的一些情况、汉字处理的特点和我国书目信息处理的标准等优点。

毋庸讳言,我们的书目数据服务的主体是国人,首先要考虑中国读者利用上的方便。因此,同样居于东亚地区的韩国文献也应采用CNMARC来著录,使东亚地区文献资料的著录具有统一性。

2.1.3实际操作中的优势

由于USMARC具有保留主要款目及传统编目的特点,带有明显的手工著录痕迹,具体反映数据区的子字段间不仅有子字段标识,而且还带有著录用标识符,如冒号、逗号、句号等,字段前置标点符号和字段结束符也都需要人工输入。而CNMARC是在借鉴国外MARC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充分利用了计算机处理数据的优越性,把ISBD标准所要求的各种标点符号的选择和定位完全交由计算机系统完成,大大地提高了编目的速度与准确度。

如果采用USMARC作为韩文资料编目,就必须遵循MARC21中多文种记录的模式,受编文献的语种为韩文,而编目语言一般采用英文,要想全面反映韩文图书的内容特征,必须在编目时采用880“交替文字描述”字段和066字段中的文种识别代码,如:B=拉丁文;$1=中、日、韩文;N=基里尔文等等,但这一过程非常麻烦和费时。另外,在国内的许多图书馆里,虽然目录记录为本国语言文字,却没有罗马拼音,这样880字段便失去利用价值[4]。

2.2数据源的选择

2.2.1套录韩国KERIS系统中的数据如果我们直接选用韩国大学图书馆联合目录系统KERIS中的书目数据编制数据源,将存在以下问题:

数据质量问题。一方面,KERIS系统中书目数据的著录遵循AACR2著录标准,它不能体现韩文文献特色、韩国出版物的一些情况、汉字处理的特点等;另一方面,由于韩国国内各成员馆在实现自动化过程中采用的系统不同,各馆编目员对KORMARC使用规则以及KCR(KoreanCatalogingRule,韩国编目规则)的理解和处理方法互有偏差,致使其书目数据的标准化程度参差不齐[1]。

数据稳定性问题。KERIS系统对美国国会图书馆的书目数据给予高度重视,每天采用FTP方式接收它们的新数据,更新其本地数据库[1],因此其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动态可变性,不利于我们对其进行套录。

技术处理问题。如果套录韩国KERIS中的数据:一方面要考虑数据的兼容性;另一方面还要考虑检索、下载、格式转换等技术问题,需要投入很大的人力、财力去研发。这将使我们的很多工作显得被动,不利于韩文书目数据库的尽快建成和馆藏资源的共享与利用。

2.2.2国内图书馆自己编制数据如果由国内图书馆自己编制数据,不仅可以克服套录韩国KERIS数据中存在的问题,还具有以下优势:

以现有的编目力量采用CNMARC进行韩文文献编目实施起来比较容易。

我们有自己的MARC、有中国文献编目规则、分类法,依此所编制的数据比较符合中国人的检索习惯。

在技术上比较容易实现,只需各成员馆的自动化系统在采访、编目、典藏等模块重新进行参数设置即可基本解决,不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因此,对编目数据源的选择,我们倾向于国内图书馆自己编制数据。

2.3编目队伍的建设

依靠现有相对薄弱的韩文文献编目力量来建设韩文书目数据库的确存在不小的困难。基于各图书馆的实际情况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例如:

2.3.1培养专职韩文编目员专职编目员的培养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从现有从事中外文编目的人中选派人员去进修韩语,进修后再从事韩文编目;一是把懂韩语的人员,通过编目培训学习,培养成一名专职的韩文编目员。通过这两种方式来培养韩文编目员,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对于一般的中小型图书馆,我们倾向于用以下的这个办法来解决韩文编目队伍的建设问题。

2.3.2充分利用与整合各种有效的人力资源充分利用、整合各种有效的人力资源建设韩文书目数据库。一方面,把图书馆现从事中外文编目的人员进行韩语短期培训,使其具备一定的韩语表达、读写和输入能力;另一方面,从社会上招聘懂韩语的人员、或者以勤工俭学的形式吸收韩国语专业的高年级学生,对馆藏韩文文献(题名、体裁、题材、内容提要等)进行汉语翻译,为图书馆工作人员对文献进行准确的分类与主题标引做准备。韩文编目的实际工作表明,整合各种人力资源进行韩文书目数据库建设不失为一种富有成效的方法。

3采用CNMARC进行韩文文献编目实例

在WinXP多语种系统环境下,利用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使用的汇文文献信息服务系统进行韩文图书编目,使韩文书目数据库与中西文书目数据库建立在同一个集成管理系统中,减少了软硬件条件对业务工作的制约;同时也减少了软硬件环境对读者的制约,实现了普通中文系统下的韩文信息检索。具体步骤如下:

3.1系统调试

由于我馆所使用的汇文文献信息服务系统2.0版本本身不能识别韩文字符,致使在编目、采访、OPAC查询和新书通报等模块中所有韩文字符都显示为乱码。经过与系统开发商的多次协商,对我馆所采用的汇文文献信息服务系统2.0(GBK)进行了全面升级,升级到3.0版本――全面采用多语种的Unicode字符集,解决了系统模块中韩文字符的识别等问题。

3.2 模板设计与系统参数设置

汇文文献信息服务系统本身在开发时就没有考虑到韩语的情况,导致在韩文模板设计中,一旦出现韩文文字,就不能保存为模板文件类型。因此,在设计韩文模板时必须删掉模板中的韩文文字,只保留字段、字段指示符和子字段标识符。并且在采访、编目、典藏时,必须对系统的参数进行重新设置。如图1所示,编目模块中的系统参数设置:①字体、字号必须重新设置,但仿宋_GB2312、楷体_GB2312等很多字体不能选择;②字符集:只能选择西方,而不能选择CHINESE_GB2312字符集;③子字段标识符可根据工作人员的习惯另做选择。

3.3韩文图书的著录

基于中文图书编目的相关规则,通过对韩文著录项目的认识与分析,对采用CNMARC进行韩文图书编目时,需作特殊说明的部分如下:

3.3.1 010国际标准书号(ISBN) 该字段$d子字段中的韩国圆符号采用国际标准代码KRW(Korea(South)Won)表示,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例如:

010_ _$a89-85382-34-9$dSKW1500.00

3.3.2 100一般数据处理字段

22-24字符位:编目语种代码用kor表示韩语。

26-29字符位:字符集用50##。对韩文文献资料进行编目,图书馆所使用的管理系统必须采用Unicode字符集,如果仍然采用以前的GBK字符集,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将不识别韩文字符。

34-35字符位:题名文字代码选用ka=韩语来表示题名文字系统。

该字段中,其它字符位代码,参见中文图书100字段中的相关规定。

3.3.3101语种代码字段采用kor来表示韩文的语种代码,本字段包含作品正文及其题名的语种代码。若作品是译著,则还包含其原著的语种代码,在此,我们应该特别注意译著的情况,因为韩文文献中译自其他国家的文献占有一定比例。

指示符1:翻译指示符。表明作品是否为译文或含译文。

0-作品为原文

1-作品为译文

2-包含译文(摘要除外)

指示符2:未定

3.3.4102国家地区代码采用国际代码KR表示韩国的国家代码。

3.3.5205版本项字段韩文图书版权页中的版本说明与中文图书不同。在韩文图书的版权页中版本通常描述为:初版、再版、中/终版等形式,因此韩文图书的版本项应按完全照录的方式进行著录。

3.3.6严格遵守韩语语法的规定韩语本身语法规定,有些字词之间必须使用空格,否则容易产生歧义。因此在著录过程中,各著录项都要严格按照韩文语法的规定进行著录。

3.3.7其他著录信息对于韩文图书的CNMARC著录其著录信息源、书目数据录入规则和其它著录单元的著录都可参见《中国文献编目规则》来执行。

3.3.8韩文图书编目数据的机读格式示例在WinXP多语种系统环境下,利用汇文文献信息服务系统3.0(Unicode),参照《中国文献编目规则》与韩文图书著录的特殊要求,采用CNMARC对韩文图书进行编目后的MARC数据实例。如图2所示:

以上是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对韩文文献的编目所作的一些研究和探讨,观点不甚成熟,希望有关专家、同仁多提宝贵意见,以求取得共识。

参考文献:

[1]喻爽爽.日本、韩国大学图书馆联机编目系统现状及其启示.大学图书馆学报,2002(6):83-86.

[2]李晨英,韩明杰,谢琴芳.我国高校图书馆日文文献书目数据库建设研究现状.图书情报工作,2002, 46(3):74-77.

[3]黄俊贵.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的继承与发展.国家图书馆学刊,2005(2):2-8.

图书馆标语篇5

摘要:文章分析了催还图书工作的价值,探讨了我国图书馆催还图书制度和方法存在的不足。在介绍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Recall Notice特点的基础上,对改进催还书制度与方法进行了思考。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2)02-0128-03

虽然有人认为,“催还图书”的地位在图书馆整体的服务体系中微不足道,但不可否认却是一项常规性的,不可替代的业务活动。尽管这项工作只针对极少部分“不守规矩”的读者,但是对图书馆科学化、正规化管理意义重大。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对图书馆催还书工作的价值应该有新的认识。因为,从催还图书的本质是一种权维护和保障措施,将使被催还方的权利受到制约与影响,从而导致被催还书读者与图书馆之间产生摩擦和矛盾冲突。图书催还是一把“无情剑”,处理不好会破坏读者和图书馆的感情,割裂双方的联系。图书催还又是一种“剂”,处理得好会密切读者与图书馆的交往,取得和谐共赢。在这方面,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的Recall Notice富有特色,能给我们带来有益的启示。

1图书馆催还图书的目的和价值

图书馆为什么要催还图书?对这个问题,许多读者回答不上来。大多数图书馆员,同样不能完整地回答。有读者认为,所借图书虽然即将超期,或者已经超期,但说明我还在读,总比还回图书馆,放在书架上无人问津要好。有图书馆员片面认为,图书复本有限,催还图书就是把书“要”回来,以供其他读者借阅。这些观点无可厚非,然而并不全面。图书催还,看似“小事情”,却有大文章。

图书馆是科学的管理体系,信息资源管理是重要的组织部分,而图书又是最核心的、读者利用最多信息资源类型之一。符合本图书馆读者需求的藏书体系的相对完整,对图书馆服务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试想,如果一个图书馆的藏书体系“缺三少四”,那么读者借什么书呢?读者又如何能从图书馆借到需要的书呢?在图书馆实践,有的读者宁愿舍近就远,到别的图书馆去借书,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催还图书的目的之一就判断藏书的完备程度,衡量损失率,为藏书政策的制定与藏书补充提供依据。催还图书,还可以及时将破损图书“招回”,修补后再提供借阅。

在图书馆借阅图书是读者的一项权利。从某种角度认识,图书馆的任务就是维护这种权利。但是,借阅权既是一种“大众权”,又是一种“相对权”,针对的是图书馆所有合法注册的读者,而不是少数读者的专权、特权。读者在借阅图书,满足自己阅读需求的同时,不能超期不还而妨碍其他读者借阅权的实现。权利与义务、责任相对应。读者在借阅图书时,必须树立按期还书的意识,担负按期还书的义务和责任。否则,超期还书,甚至在图书馆催还下仍不还书,就损害了其他读者的权益。当其他读者无法直接向超期还书的读者主张权利时,图书馆作为国家授权专事提供公共借阅服务的职能部门,就要以催还图书的方法代为行使权利。

图书是一种公共财产(除私人图书馆),图书馆对其有保护职责。对图书这种财产,无论是图书馆,还是读者都不能任意处置。对各种原因造成破损,或者剔旧的图书,图书馆要登记造册,通过相关程序批准后才能淘汰,正是基于同理。所以,催还图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清点藏书”,看看这种财产有否损失,损失的程度如何,分析损失的原因,决定弥补损失的对策。或许会有读者说,图书在我手中,并没有损失,终究还是要还回图书馆的,何必那么认真。往轻了说,借书到期不还,是欠缺公共意识、诚信度不高。严重地讲,把一本图书长期掌握在自己手中,如同“借公款”不还,属于侵占公共财产的行为。图书馆催还图书,就是要保护公共资产的公有性,使其不在个别读者维护其阅读权的幌子下无理攫有。

2现行催还图书制度与方法的不足

对于我国图书馆催还图书制度与方法存在的问题,不少学者都有论述,并提出了若干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从全图书馆行业考察,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究其原因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其一,催还书制度不完善,或者制度规定不合理,存在对读者不公平的“霸王条款”。其二,催还书方法简单、渠道单一,效果差。其三,催还书处理机制不人性化,读者有抵触情绪,不予积极配合。其四,思想沟通、处罚收入管理等相关后续工作没有做好,透明度低。

对于大多数图书馆,尽管有催还书工作,但是却没有完善的催还书制度和规范的业务流程。即使有催还书制度的图书馆,也存在规定不合理,甚至同法律法规相抵触的问题。比如,有的图书馆规定文学书借期1个月,其他类书借期2个月,这固然同文学书借阅人次多、需要加快周转有关,但是具体的“借阅期限”是如何得出来的、是否合理,却没有人去考证。还有不少图书馆规定,未按期归还图书的读者,将被处以罚款。这种规定,事实上是找不到法律依据的。因为,“罚款”是行政行为,而图书馆不是国家行政机关,无擅自向读者收取罚金的权利。况且,这种规定容易引起读者的不满和质疑,如果发生纠纷,可能陷图书馆于不利境(地)。部分行政法规对该问题的规定已经有了变化,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修订后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就取消了其1987年版本中允许高校图书馆“罚款”的条款。《湖北省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第9条使用了“滞还费”,而非“罚款”的概念,类似规定还见于《北京市图书馆条例实施办法》等。

催还书业务缺如,或者被动催还书的问题,同样比较突出。有的图书馆是坐等读者上门还书,“哪些读者借了什么书?”“什么时候该到期归还?”等问题,统统答不上来。即使超期,也不采取催还和督促手段,只等读者还书时予以“罚款”。其中虽然有业务管理不健全的因素,但是不可否认其中有不良心态作怪。因为,个别图书馆把超期罚款当成“创收”的一种手段,在此心理支配下,图书馆希望的不是读者按期还书,而是超期的读者越多越好,超期的时间越长越好。

催还书业务技术含量低也是存在的问题。其一,催还方法单一。比如,有的图书馆把超期不还图书的读者名单张榜公布,限期归还。这种方法可以收到一定效果,但是对于那些较长时间未到到图书馆的读者,自然不知悉通知内容。还有的图书馆对距离较远的读者采用信函催还图书,未必全部读者都能及时收到。还有的图书馆用电话催还,虽然能使双方直接沟通,但是由于缺乏证据,个别“不良”读者会在发生纠纷时对接到通知进行否认。其二,自动化程度低。不少图书馆开始尝试短信催还、电子邮件催还等方法,但是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全面反映催还书情况的功能较差,图书馆何时向某读者发了催还书通知、读者有无回复、是否按要求归还了图书等都需要手工统计。

催还书还存在机制不人性化的问题。比如,催还书通知中的“必须”、“罚款”等文字容易刺激读者神经,产生对立情绪。又比如,图书馆员处理超期问题时语言的不文明、态度的不友好,造成“擦枪走火”。还比如,图书馆员不遵守工作纪律,经常“脱岗”,造成读者多次还书无人受理,反而还将责任推到读者身上。问题还有不考虑读者超期还书的客观原因(比如:出差、进修、有病等),一味强调“超期”的结果,或者对有的超期读者处罚,而对部分不处罚,或者减轻处罚,却又不向读者认真解释等。

3改进催还图书制度与方法的思考

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催还书管理的有效措施。比如,在借阅图书到期前,图书馆会通过电子邮件向读者发出Recall Notice,其内容是:

亲爱的读者:

根据我们的记录,你借了下面这本书:

图书编号:

书名:

作者:

借书卡号:

归还日期:

请你在收到这份通知××天内将书归还,不胜感激!

这份催还书通知的特点是:其一,开头用了“亲爱的读者”,亲切,不生硬,拉近同读者之间的距离。其二,没有用“处罚”、“罚款”、“必须”、“如果……不然”、“后果自负”等词语,以免引发抵触情绪,同时也是图书馆“先礼后兵”的策略(因为,剑桥大学图书馆对超期归还图书行为有处罚办法)。其三,内容较为完整,涵盖了催还书的关键要素。其四,采用电子技术发送通知,及时快捷。其五,按期还书本来是读者的义务,无需图书馆催还,但是图书馆不但催还,还用“不胜感激”以致谢,体现礼貌与人性化。

做好催还图书工作要建立一个合理、合法的制度。其一,图书馆要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认真、深入的学习与研究,完全领会政策精神。其二,要使读者参加到制度建设的程序中来,倾听读者的意见,避免将不合理、不合法的规定强加于读者。其三,催还书制度在服务于图书馆的同时,要着重考虑读者的利益。其四,对超期行为的处罚办法和标准应当明确,要有依据,而且要通过各种途径公之于读者,让读者知道其应该享受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与责任。其五,制度的执行要统一,避免“一人一标准”、“因人而处罚”。其六,为读者提供反映诉求,维护其权益的渠道。

建议采用标准化的催还书通知,包括格式标准化、内容标准化、用语标准化等方面。格式标准化包括通知的结构布局、段落组合,以及字体、字号等。内容标准化包括开头、图书本身信息、借书信息、还书要求信息、按期还书目的、逾期还书后果、联系方式信息等部分。用语标准化要强调用“暖语”,不用“冷语”,用“柔语”,不用“硬语”,用文明语,不用粗俗语。当然,催还通知书在措辞上应该给读者一定的压力,比如可以用“图书是公共财产”、“图书馆对读者开展诚信管理,不按时归还图书的读者将被降低诚信等级,受到限制借阅权、停止借阅权等处罚”,还可以用“对多次督促仍不归还图书的读者,图书馆将诉诸法律”等语言告诉读者不还书的法律后果。

现代信息技术为催还书工作的发展插上了翅膀。除个别远距离读者、信息化程度不发达地区读者外,一般不使用传统信函、电话进行催还书,应该过渡到全面采用图书馆网站公布、发送短信、邮送电子邮件等方式催还书为主。比如,浙江大学图书馆在HORIZON系统下开发了利用电子邮件发送催还书通知的技术。徐州医学院图书馆开发了基于SMS技术的短信催还书系统等。

图书馆还要注重做好催还书的后续工作。有的读者虽然接受了超期处罚,但是思想上还没有真正想通,图书馆对其应开展进一步的心理疏导。要及时发现催还书中的问题苗头,妥善处理,不使催还书矛盾引发成对图书馆不利的“”。对超期处罚的收入,图书馆不能擅自支配,应全额上交相关部门管理。对每笔收入要应清楚地记录在册,按受读者和纪检、物价、财政等部门的监督审查。

国际上还有许多构思独到,非常有趣,而十分有效的催还书方法。比如,德国图书馆会在催书单上贴上乌龟或者蜗牛形象的不干胶图案,意在告诉读者:快点还书,不要像乌龟、蜗牛那样慢。读者收到这种通知后不仅不会生气,反而会觉得很有意思,并尽快以还书的实际行动来“回报”可爱的乌龟和蜗牛。对此,我国图书馆界亦可尝试。

参考文献:

\[1\]韩宇,朱伟丽.图书催还──小服务中有大文章\[J\].图书馆论坛,2007(1):149-151.

\[2\]金雪兰.国外催还书妙法与我馆的图书清还\[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4(3):108-109.

\[3\]周聪,张德林.短信催还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图书馆学刊,2011(1):104-106.

\[4\]蔡毅.图书催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农业网络信息,2010(8):51-53.

图书馆标语篇6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建设;人才

数字图书馆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国家信息基础水平的重要标志,数字图书馆的建设需要一批热爱图书馆工作的管理人员,不仅要具有图书馆管理知识,更重要的是懂得现代化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及其操作。数字化图书馆的技术要求不仅需要良好的硬件条件,更要让此条件符合开放式、服务模式。为此,要建设数字图书馆,就要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形成符合未来图书馆发展要求的人才梯队,这是实现数字化图书馆的先决条件。

一、图书馆服务方式的转变

(一)传统图书馆无偿服务向数字图书馆的有偿服务转变

图书馆服务是以保障人们受教育的权利为前提条件,并向人们提供新的学习场所。19世纪以后,逐渐确立的图书馆服务原则,在图书馆环境发生激烈动荡的形式下开始动摇,即关于有偿与无偿的问题。随着数字化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该问题表现的越来越突出。主要是增值信息服务应运而生。作为传统图书馆服务的内涵是为读者提供一次书目文献的流通借阅工作的基础服务和读者提供二、三次文献的情报服务与参考服务,在本质上对读者进行无偿服务应是责无旁贷的。但是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图书馆根据用户的需求,利用现有的人才智力及丰富的馆藏资源、组织、开发相关信息产品,不仅可以提高服务质量,更主要的是可以满足读者的各种特殊的信息要求和知识需求。因此不能一概而论图书馆对读者的有偿服务。传统的无偿服务与现代化要求的有偿服务的有机结合将有助于促进图书馆实现服务形式现代化和服务质量现代化。

(二)传统图书馆有偿信息向数字图书馆的有偿信息转变

大量有关技术革命的文献表明,外界信息多样化是技术革新得以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开展信息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天信息服务的价值与效益日益受到社会的接受和认可,而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图书馆只有从事信息开发与增值服务才能取得实效,并获得社会的回报,这也是未来图书馆发展趋势之一。

作为图书馆管理人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寻求可利用信息。虽然信息资料可以快速复制,但很大一部分是毫无价值的信息,加工、提取信息的目的是为了读者的需求,有针对性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也是图书馆本身职能之一。(2)寻求信息的动机。研究信息服务价值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在传统馆与数字化馆并存的时期内,确定一种既不能有损图书馆利益,又能让读者接受的信息标价是图书馆管理人员必须切实考虑的问题。

二、数字图书馆的特征与目标

(一)数字图书馆的突出特征是计算机和通讯技术被应用在图书馆信息加工、处理和服务各个环节上

从以单机处理为主,缺乏大规模的自动信息处理的能力,逐渐发展到采用集成式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建立图书馆网络,实现信息采集、编目、流通、查询、咨询服务、管理和远程公共联机检索目录的计算机化和网络化,在保存、检索和开发信息的过程中,更加广泛地使用电子媒体。在电子图书馆时代,无论是联机检索系统、光盘检索系统和图书馆网络都是以局域网技术为主,网络建设以一个或若干图书馆专业网为主,因此处于一种相对封闭式的网络环境。

(二)图书馆的数字化是当今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数字图书馆是为读者提供一个局域或广域网络环境,使读者可以最大可能获取所需信息,并采用电子技术去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形成书目信息、文献索引、文献摘要及其它各类数据库和资源库等。其表现特征为计算机作为支撑手段,电子通讯作为利用手段,光盘存储技术等新技术作为服务手段,电子处理方式作为咨询手段。

图书馆建设必须以建立丰富的数字资源库为基础,否则要实现数字图书馆就是一句空话。各类型图书馆应针对本馆实际情况,将本馆馆藏资源数据化,建立具有本馆特色的数据资源库。数字资源库中包括中文数字资源群引进国外的专题数据库。通过相接的网络系统实现大部分地区图书馆文献资源的联机采编和馆际间互借。

三、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需求

数字化图书馆需求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又称通才,是指发展比较全面,知识阅历、活动领域比较宽广的人才。图书馆复合型人才知识结构除了具备一定层次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外,还必须具备与未来图书馆工作紧密相关的计算机知识、外语知识、文献管理等知识专业知识。

(一)计算机知识

21世纪计算机和广泛普及,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在计算机理论、操作、维修、软件研制开发等方面有一定的知识量,使计算机成为得心应手的工具,在文献信息管理、开发及信息网络建设等工作中发挥作用。

(二)外语知识

国际间的交流与协作将日益频繁,各类型、各语种的文献随之大量产生。图书馆复合型人才不断丰富自己的外语知识将成为必然。应当提倡和支持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学习外语,有计划组织职工进行在岗培训。对已经具备了外语水平的复合型人才还应从中选出有培养前途的送到高等院校深造,鼓励他们学习掌握第二外语或第三外语。

(三)文献管理知识

学过图书馆学的和没学过图书馆学的在图书馆工作中就是不一样,这是许多图书馆长在用人上的共同体验。作为未来图书馆复合型人才,必须系统地掌握文献信息管理学知识,不论是基础理论、应用理论还是逐渐产生的新的理论,都应很好掌握并不断补充学习。专业知识是复合型人才提高服务层次的主要条件,特别是从事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和文献信息开发等岗位上的复合型人才,只有掌握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深入到文献的具体内容中去,才能成为某一特定专业文献信息和相应专业读者之间的中介和纽带,为读者提供广、快、精、准的高质量服务。

进一步讲,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数字图书馆工作要求管理人员具有较高学历和专业素质,需要掌握多方面知识结构的人才,如计算机网络信息加工与管理知识产权与保护图书馆运营与管理等方面人才。图书馆只有培养出这样的高素质的人才方能保证数字图书馆持续不断地顺利进行。

总之,技术是为学术及科研、社会机构服务的,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必将会给图书馆带来更新的变化、更多的契机。图书馆要致力于一切技术手段的开发与利用,利用新技术来改进信息处理和服务,使现代技术与图书馆的使命、组织机构、用户需求、经费等有效地融合在一起,以发挥更广阔的作用空间。

参考文献:

[1]安淑兰.关于数字图书馆问题的探讨.现代图书情报技术,1997(2).

[2]张东.世纪图书馆需要复合型人才.中国图书馆学报,1997(3).

[3]杜宝娟.试论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4).

图书馆标语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流通服务读者

【中图分类号】G2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2-0374-01

高职院校图书馆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基本职能是为全校教育、教学、科研工作服务的。相比公共图书馆和本科院校图书馆,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读者群主要是初中毕业升学来的高职学生以及高中毕业升学来的专科段的学生。他们的年龄较小、文化素养有一定的局限性。然而,高职院校图书馆自身由于起步较晚,部分流通阅览部门的服务理念还停留在“借借还还”的基础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管理和服务水平都有待提高。

高职院校图书馆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 馆员在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

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工作永恒的主题,图书馆界提出过“一切为读者着想,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但由于高职院校图书馆是非营利性的,没有竞争环境,且拥有稳定的读者群,使得馆员在工作中缺乏主动服务的精神,缺乏创新精神。认为工作中态度和蔼,不出差错,便是称职。而在如何更好服务读者的问题上缺乏思考,不能帮助引导读者快速找到自己所要的文献资料。高职院校的学生读者由于自身文化素养偏低、自学能力有限,来到图书馆不能正确使用图书馆的设备设施,给文献检索、知识获取制造了障碍。而流通环节中馆员没有意识到这些,视而不见,不能主动帮助引导,甚至在读者咨询时表现出些许的不耐烦,使得一些读者在图书馆找不到自己所需文献,从而导致他们今后很少或不再来图书馆。图书馆的使用率、流通量以及图书馆的功能就大打折扣了。

2 馆员的读者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读者服务是图书馆以书刊、设施和设备为依托,提供读者对知识、信息和心理需求满足的劳务活动过程及活动所产生的结果。读者服务工作所涉及的面很广,这就须馆员具备一定的业务水平。具体包括读者服务工作中需使用恰当的语言和行为,要注意沟通方式,处理好读者投诉,具有一定的读者管理能力,组织策划读者活动的能力,做好读者服务宣传工作的能力等等。高职院校图书馆里流通、阅览以及从事读者服务工作的人员中具备上述综合能力的馆员并不多见。常常在遇到问题时,馆员不能得心应手地处理好相互关系。因馆员工作中行为、语言使用不当造成的读者投诉也时有发生。开展读者活动往往因策划、宣传不到位而不能收到预期效果。

3 图书馆文献资源不能满足读者需求

如今的高职院校图书馆已初具规模,硬件上已完成了现代图书馆的雏形。图书馆建筑面积已能满足发展需要,而文献资源方面由于起步较晚,大部分文献资源是近些年来扩建的,出版年限较集中。工作人员也是近些年来招聘的,人员分工较之以前更细化,流通与采访都由专人负责,但流通与采访之间的沟通减少了,使得采访人员不能即时了解到读者的借阅需求,借阅倾向。加之新进工作人员的经验缺乏,随之带来的滞书现象较严重,影响到了流通率。

提高高职院校图书馆流通服务水平和质量的几点建议:

1 强化图书馆的人文精神

图书馆学专家E·C霍利指出:我们的职业基础是一种人文职业,我们的目标实质上是人,人文价值观念是图书馆职业的核心。随着图书馆服务由“书”到“人'’的转变,我们应该把图书馆的人文价值观念应用于图书馆服务之中,树立尊重读者,关心、爱护读者,为读者提供高质量服务为宗旨的服务理念。我们要与时俱进,创新服务,创造更具人文气息的服务环境。首先,图书馆可更新现已制定的管理制度与服务标语。服务标语要根据图书馆举办不同的读者活动,及时更换,使经常来图书馆的读者保持新鲜感。标语的语言要富有亲和力,让人联想到图书馆像是一位美丽的知识天使向读者在召唤。其次,我们要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读者。给读者一个开放的、自由的、宽松的借阅环境。虽然在图书馆时有偷书或其他的不文明现象发生。但我们工作人员在日常巡库工作中,不能就此将每一位读者当贼似的盯着。巡库不仅是为了发现异常现象,更多的是为读者提供帮助。在处理异常现象时,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行为方式。

2 提升流通部门馆员的业务素养

流通部馆员的工作看似没有变化的重复劳动,实则不然,馆员自身要会发现工作中的点滴异同,积极归纳不同类型的读者以及读者不同类型的需求,分析研究出一定的规律,作信息的二次加工。这不仅是个人工作的成绩,也将是发展本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宝贵财富。馆领导要注重对流通部馆员的重视,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和管理,定期进行提升业务素养的培训、学术交流、考察访问和职业道德规范的培训。根据馆员的原始知识与个人兴趣爱好,发展学科服务,让每位馆员都能成为读者服务的通才,同时又是某学科领域的专才。学科服务的实施将为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带来跨越性的发展。

3 开展内容丰富的读者活动

读者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增进读者和图书馆的相互了解。我们高职院校学生的基础较为薄弱,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相对较差,要提高他们求知阅读的积极性,通过开展内容丰富的读者活动把学生吸引到图书馆来。不同时期,根据读者的不同需求,图书馆相应地组织策划一些满足读者需求的读者活动。首先,针对新读者开展的读者培训工作不能放松,我们要向读者宣传纸质馆藏分布与数字资源,教会他们如何使用图书馆设备设施,为他们缩短摸索的时间,同时将图书馆的精神渗透给新读者。其次,定期开展特定主题的读书节活动,引导读者阅读内容丰富的文献,增加读者的综合知识。第三,突出本院的专业特色,针对各系部开展相近专业的知识竞赛活动,使读者做到“读有所得,读有所用”,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

4 图书馆服务内容向多元化拓展

读者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就是促进图书馆服务内容变革的一种动力。传统图书馆那种只能通过馆藏文献资源为读者提供借还、阅览、一般咨询的服务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多元化的智能服务已成为目前图书馆服务的首选。加大信息服务和“便民”服务的内容,开创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服务。如:网络咨询、电话咨询、定题跟踪服务等等。采取开放型、针对型、知识密集型等服务形式,来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使读者在利用实体馆藏的同时也能充分利用丰富的数字资源。我们要利用好发达的科技手段,创建更丰富的信息共享服务。

图书馆标语篇8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数字图书馆;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3-0072-02

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将数字图书馆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应用中,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广泛的素材和资源。它通过科学先进的数据挖掘技术,实现对资源的有效处理和存储,并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之中,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生机和活力,更好地满足了现代语文教学的内在需求,对于学生的思维拓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1 数字图书馆为小学语文教学开辟了新空间

数字图书馆呈现出开放式的、资源共享式的状态,它利用存储空间小、信息集中而安全的特点,可以最大限度地对资源进行存储和利用,它可以提供多样化的、丰富的知识资源和信息,使学生在数字图书馆的阅读领域中,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化需求,进行不局限于时间、空间的阅读和学习,利用数字图书馆强大的搜索功能,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阅读需求,实现知识的资源共享和利用。

数字图书馆同时也是一个庞大的教学资源中心,它可以丰富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创设优良的语文学习氛围和环境,在这个数字化平台之上,学生可以无须担心资源缺乏问题,只需要进行自主的、开放式的、个性化的学习。在数字图书馆之中,它包括各种多媒体教学资源,可以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刺激,学生和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交流和对话,从而拓展学习思维,提升学习效率。

2 数字图书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整合运用实践

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性参与,创建了小学语文师生互动平台 数字图书馆整合应用于小学语文,有利于转变原有的单向教学传输状态,实现师生角色的转换,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和辅助者。借助数字图书馆功能可以有效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等多种对话与交互。在这个平等的平台上,学生可以通过电子浏览室,实现对小学语文知识的采集和利用,并通过网络表达自己个性化的见解和看法,从而实现更为有效的互动式学习。

有利于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促进课程改革 新课改和标准之下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要突破教材和文本的限制和禁锢,要拓展学生的视野,转变照本宣科式的固定教学思维和方式,借助于数字图书馆平台,有利于对小学语文课程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利用,可不受场地、环境的限制,增加小学语文课程资源信息量,学生可通过数字图书馆查阅学习资源,成为学习资源的主动搜集者和开发利用者,开展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教师通过这一平台,方便地通过自主学习和管理的方式,实现与学生团队的合作,并且可以通过网络数字化平台,实现自主学习成果的展示,从而真正展示出丰富的大语文学习观和教学观。

注重与生活的关联,突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个性化解读 在小学语文的教育改革进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学习方式,要以学生为语文阅读学习的主体,突显出学生的自主阅读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语文探究性阅读行为,唤醒学生在语文阅读过程中的经验,产生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吻合的情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出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中的兴趣和体悟,从而实现对语文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在小学语文的课程教学文本内容之中,不能简单地、表象地对语言进行阅读,而要深入到文本的核心和内涵,探索作者深入生活、体悟生活的心境,并在学生将文本阅读与自主生活体验相链接的过程中,实现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思考和积极思维。

数字图书馆可以突破传统的、封闭式的教学方式,利用其强大的数字化检索功能,实现对语文教学资源的整合,呈现出开放式的、综合性的教学内容,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既有的生活情感体验,运用既有的生活化知识,实现对小学语文课程的独特解读。

整合数字图书馆资源,实现小学语文的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必要阶段。运用探究式的、自主创新式的语文教学手段和方法,充分利用和整合数字图书馆的语文教学资源,将其融入学生课前预习,有利于丰富课程内容,拓宽学生视野,锻炼思维,更好达成课程目标。教师在课前预习阶段,引导学生自主查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资源素材,结合课程,对课程中所蕴含的情感和知识要点形成良好的认知,有利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课前预习的情感内容和知识难点内容进行深入讲解,突破难点、加深理解,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大大提升了课堂效率。

如在教学《趵突泉》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获得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体悟,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数字图书馆查找和搜索相关的文章、图片、诗词等资料,这些资料要与济南的趵突泉密切相连,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济南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认识和了解趵突泉中“大泉”和“小泉”的特点,感受和体验趵突泉的美,激发学生的爱美之情。

开阔学生视野,增强课外阅读能力 数字图书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开阔学生的语文学习视野,丰富学习资源,增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思维能力,学生可以交流和分享电子图书、网络期刊、社会新闻等网络资源。学生的语文阅读通过数字图书馆得以延展和丰富,不局限于任何时间、地点,有助于提升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 数字图书馆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注意要点

要把握好数字图书馆与教师的关系 数字图书馆具有突出优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积极的辅助作用。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小学语文教学教师的专业能力对数字图书馆能否有效应用有很大影响。

要把握好数字图书馆与语文教材的关系 数字图书馆应当是语文教材的辅助资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在以教材为中心的基础上,注意发挥数字图书馆的辅助作用,围绕教材内容进行数字图书馆的整合应用,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引领学生进行语文探究。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数字图书馆整合应用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数字图书馆可以利用其不可替代的优势,整合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辅助,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数字图书馆的资源挖掘和开发利用,从而丰富小学语文教学资源、构建师生互动的良好平台,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田素琴.数字图书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2):201.

[2]尚学林.数字图书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初探[J].学周刊,2014(4):64.

[3]王丽清.数字图书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3(1):36.

上一篇: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标语范文 下一篇:工地标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