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感言范文

时间:2023-09-24 16:25:14

离别感言篇1

离别总会有不舍,之前有多迫不及待的想离开这里,现在就有多不舍。心中纵有千言万语,却只能对你深深地凝瞬;我好难过却不肯说出口。说到离别你是否也很难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离别赠言,欢迎参考阅读。

感到伤心的离别赠言1、离别时,希望你能记住我。

不要问,善变的世界,明天是否依然如故。

2、明晨行别,但愿云彩,艳阳一直陪伴你走到远远的天涯;

鲜花,绿草相随你铺展远远的前程。

3、明天你要去远航,请把这个小步的礼物装在胸膛,它会化成你的信念和力量,鼓舞你去战胜狂风恶浪。

4、你把花的形象留下,你把花的芬芳留下,你把我们共同浇灌的希望留下。

想起你,我的岁月永远鲜艳,永远芳菲。

5、朋友,你说你要走了,舍不得我们,你很伤心。

但分别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糟糕,因为至少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你想的人和想你的人。

6、人生路漫漫,你我相遇又分别。

相聚总是短暂,分别却是长久,唯愿彼此的心儿能紧紧相随。

7、如果我能,我愿将心底的一切都揉进今日的分别。

但是我不能啊!那么,就让我们以沉默分手吧!这是一座火山的沉默,它胜过一切话别!

8、舍不得你即将离去,“再见”愿你一切顺利,身体健康,永远幸福如意!

9、万物是你我敢情的流露,不止地诉说着,相见的时刻到了,我愿陪你一同坐上梦幻的摩天轮,在摩天轮的转动中,感受春夏秋冬,感受着心心相印。

10、我不知道离别的滋味是这样凄凉,我不知道说声再见要这么坚强。

只有分离,让时间去忘记这一份默契。

11、我的心扉为你永恒洞开,请记住我的眼光,它会照亮你归来的路。

12、我们不得不分离,轻声地说声再见,心里存着感谢,感谢你曾给过我一份深厚的情谊。

13、我们匆匆地告别,走向各自的远方,没有语言,更没有眼泪,只有永恒的思念和祝福,在彼此的心中发出深沉的共鸣。

14、我们可以用离别来铺序思念,用思念去雕刻万物。

春天来了,也许有一阵春风在你耳畔轻轻掠过,那也许是我思念你的一声长叹;夏天到了,也许你会被一场大雨浇成落汤鸡,那么其中一滴会是我思念你的泪珠;秋天到了,也许有一片落叶飘到你的脚下,那可能是我派去陪伴你的使者;冬天到了,片片白雪纷纷扬扬地飘着,那是我写给你的信件。

15、一次梦幻的畅想永远在离别中酝酿,因为你会想像重聚时的喜悦。

“今朝的分别,是为了他日更好的相聚”。其实离别也是一种动力。

16、一聚一离别,一喜一伤悲。

离别被眼泪浸湿,溢出悲伤的色彩,而谁又能想到:离别也美丽。

17、有人说太阳和月亮是悲剧,其实不然,它们虽然永不相见,却时时刻刻盼着相见,永远活在希望之中,这是人生的另一种信仰。

18、当你踏上月台从此一个人走,你知道我好担心,心中纵有千言万语,却只能对你深深地凝瞬;

我好难过却不肯说出口。

19、躲在某一时间,想念一段时光的掌纹;

躲在某一地点,想念一个站在来路也站在去路的,让我牵挂的人。

20、挥手告别,扬帆远航,忘不了的,是你抛出的那根友谊的缆绳,无形中牢牢地系在我的心上。

简单的离别赠言1、那终于离别的,却是以为永不分开的

2、我想离开这个城市,不和你我和我自己,突然,打个冷战,原来,我也怕,这座城市等我离开,也会离开我,包括里面我本还想回来面对的人和事。

3、繁花落尽,无限悲凉。

曾几何时我们亦欢笑展颜,此时却满心悲凉;曾几何时我们亦会侃侃而谈,此刻却唯有感受那一丝无奈与心痛;爱了、痛了、恨了,待到离别时却满心伤痕……

4、心已死,泪也干,不堪回首魂亦牵。

梦惊醒,不了情,往事如烟挥不去。亦虚亦实,亦爱亦恨,叶落无声花自残。只道是,寻寻觅觅,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5、一些人一些事就这么明明灭灭地刻在沿途风景中。

我学会了安稳、学会了坚忍。辗转中的快乐在百转千回中碎成一地琉璃,我站在风中把它们扫进心底最阴暗的角落,再也没有关系。

6、______若只与你初见,何须感伤离别。

——离别的句子说说或心情

7、每一个人都会注定要遇到一个特别的人。

可以让你一生幸福,也可以致你一生流离。真情,是这个世界上最容易失去的东西,也是最难挽回的东西。也许一个人最好的样子就是静一点。哪怕一个人生活。穿越一个又一个城市,走过一条又一条街道,仰望一片又一片天空,见证一场又一场离别。

8、我们不得不分离,轻声地说声再见,心里存着感谢,感谢你曾给过

我一份深厚的情谊。

9、那些离别和失望的伤痛,已经发不出声音来了。

10、离别,就是一段醉心,却又伤心地轮回,在爱与痛里挣扎,在水的一方,眺望另一方。

你骑着快马,追赶不上她的脚步,你和情殇赛跑,你不肯卸下离别的羁绊,注定你是孤独的。

11、愉快的三年过去了,面临我们的将是苦难的三年,希望大家多多努力,为自己的理想目标去奋斗。

我也会笑着去迎接自己的第一个人生转折点。

12、涉过那么多的`千山万水,看过那么多送别的人儿,分分合合,岂能由自己主宰,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有学会淡定从容,带着最美好的祝福,说一声:祝你一路顺风,有缘还会相聚。

13、我不贪恋誓言,不贪恋浪漫,我守候,只是因为那是你留给我唯一可以追寻的,只是因为你曾经总是晨曦里看着我笑,温暖到我不舍得都走开,不舍得回头,不舍得习惯你离开事实。

14、或许是一个人生活的久了,愈发的喜欢着孤单,不想也不敢去踏足别人的繁华,只有在自己的世界里,静静的仰望天空。

聆听到寂寞的歌唱,望不断的春花秋月,寒来暑往…

15、的遇见一路的离别我们一路的怀念却还是输给了时间。

16、有人追求幸福,所以努力;有人拥有幸福,所以放弃……

17、是真的放开了吧?可以平静的面对他和她,纵然心里有种隐隐的说不出的酸楚,可是我不再落泪,哭泣是因为一个人的记忆在心里,

无论怎样也不肯散去。离别的句子说说或心情离别的句子说说或心情。

18、他们也会迷恋游戏,也会想和朋友们出去喝酒打牌。

19、你说你会等我回来,是的你等了,你还找了一个人一起等我回来。

20、整天为了爱情要死要活的人,你可以去医院看看那些正在经历生死离别的亲人,和他们相比你那根本算不了什么,

21、是没被抛弃过嫌弃过厌恶过唾骂过离别过,都承受过来了,我害怕什么

22、如果你觉得一个人会过得很好就好好一个人过。

23、只得怔怔的看着,落下的微颤的星光,离去,让事情变得简单,人们变得善良,像个孩子一样,我们重新开始。

24、离别之后,能见,话能说,就算彼此还很动心,就算俩人还有感情,消费的依然是曾经,感受的依然是过去。

情难再,心难动,激情过后依然失望,离开后最好就别转身。

25、我还不懂寂寞是什么,我还未感觉恋爱的快乐,今日与你分别,才第一次觉得情的孤独,才第一次感到失落很多很多。

26、海可以阻隔彼此,却阻隔不了我的思念,距离可以拉开你我,却拉不开真挚的情谊,时间可以淡忘过去,却忘不了永远的朋友。

27、离别人的对象远一点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28、我从来都不轻易骂了,某一天,骂了,但骂的肯定不是人。

29、我们在爱情中度过的时光长出了翅膀,当我们离别时,它们成了我们的精神支柱。

30、你是我拒绝一切分手悲伤离别心痛情歌的理由,我俩只是幸福。

31、好的爱情,战得胜时间,抵得住流年,经得起离别,受得住想念!!

32、离别,能使浅薄的感情削弱,却使深挚的感情更加深厚,正如风能吹灭烛光,却会把火扇得更旺。

33、在工作中有你的关心和问候,在同行的路上有你祝福和微笑,我感激:红尘中有你同行。

34、天知道崔英道有多爱车恩尚。

35、蓝天上缕缕白云,那是我心头丝丝离别的轻愁;

然而我的胸怀和天空一样晴朗,因为我想到了不久的重逢。

36、钱是一切的开始也是一切的结束、

37、我问上帝:怎样才可以对悲伤的事情一边笑一边忘记?上帝回答:把自己弄的疯掉。

38、没牵住你的手是我一生的错,无论是在天涯海角还是近在眼前,你都是我心中最深的思念最深的痛!

39、总是会在离别时想起那些让人难以触碰的的情怀,心里不免泛起一丝丝伤感。

40、木头对火说:“抱我”!火拥抱了木头,木头微笑着化为灰烬!火哭了!泪水熄灭了自己……当木头爱上烈火注定会被烧伤……

很是不舍的离别赠言1、当眼泪流下来,才知道,分开也是另一种明白。

2、那些以前说着永不分离的人,早已经散落在天涯了。

3、为别莫辞金盏酒。

入朝须近玉炉烟。不知重会是何年。

4、但愿你知道,有个人时时关怀着你,有个人时时惦念着你。

5、无论命运把我们带到何方,友谊的纽带总会把我们紧紧相连。

6、即将分别,要说的话太多太多,千言万语化作一句——毋忘我。

7、愿我的临别赠言是一把伞,能为你遮挡征途上的烈日与风雨。

8、他是他,我是我,我们就算是面对面,也永远住在两个不同的世界里。

9、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10、我真的爱你,闭上眼,以为我能忘记,但流下的眼泪,却没有骗到自己。

11、要潇洒从容地离开,但情感就像滴在纸上的浓墨,无法抑制地散溢开来。

12、你走来的时候,我的期待在远方;

你离去的时候,你就是我梦绕魂牵的期待。

13、流年易逝,时光容易把人抛,挂牵着的你有我千万种祝福伴你同行,一路走好。

14、情依依,别依依,千言万语化作无语;

你忘不了我,我忘不了你,相逢会有期。

15、今天,我们是亲密的同学;

明天,我们将是竞争的对手,愿友谊在竞争中更加深厚。

16、有些的时候,正是为了爱才悄悄躲开。

躲开的是身影,躲不开的却是那份默默的情怀。

17、总有一天我会从你身边默默地走开,不带任何声响。

我错过了很多,我总是一个人难过。

18、明晨行别,但愿云彩,艳阳一直陪伴你走到远远的天涯;

鲜花,绿草相随你铺展远远的前程。

19、月凉如水,星烁若波,我用竹简记下那些如烟往事,你离开以后,不知有谁来看我的满地花黄?

20、当你踏上月台从此一个人走,你知道我好担心,心中纵有千言万语,却只能对你深深地凝瞬;

我好难过却不肯说出口。

离别感言篇2

我不知道有多少个星辰醉心其间挥一挥手又怎能抹去这不绝如缕的眷恋哪怕今后的风景更美更好我都无法轻抛过去一展笑颜尽管人生告别寻常事真告别时却又难说再见??

昔我来思,桃李累累;今我往矣,杨柳依依。??

南风又轻轻地吹送,相聚的光阴匆匆。

亲爱的朋友请不要难过,离别以后要彼此珍重。??

绽放最绚烂的笑容,给明天更美的梦。??

亲爱的朋友请握一握手,从此以后要各奔西东。??

柳阴下别百般惆怅,同窗数载少年情长,望征程千种思绪,愿友情化为奋进的力量!??

我的朋友们,我们要暂时分别了;“珍重珍重”的话,我也不再说了。在这欲去未去的夜色里,努力铸造几颗小晨星;虽然没有多大光明,但也能使那早行的人高兴。??

你能否送我一块手帕?让我心上飘起一片帆。??

动身的时刻到了,让我们走吧!不必惋惜,也无需告别,纵使歌声渐渐地沉寂下去,我们的心也会永远地跳荡不息。??

如果我能,我愿将心底的一切都揉进今日的分别。但是我不能啊!那么,就让我们以沉默分手吧!要知道,这是一座火山的沉默,它胜过一切话别!??

相逢又告别,归帆又离岸,既是往日欢乐的终结,又是未来幸福的开端。??

面对着岁月摆下的筵席,我们相互微笑殷勤地劝酒,仿佛所有没说的爱恋与不舍,都收藏在语句的背后。因为我们都已明白,此去再也没有比手中这一杯更醇更美的酒了。??

终于你要走了,说是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去读一本关于很远很远的书。我并不惊讶,因为你本该如此。??

你的身影是帆,我的目光是河流,多少次想挽留你,终于不能够。我知道人世间难得的是友情,但更宝贵的却是自由。??

你终于要走了,但你把花的形象留了下来,你把花的芬芳留了下来,你把我们共同浇灌的希望也留了下来。今后只要我想起你,我的岁月就会永远地鲜艳,永远地芳菲。??

我们不得不分离,轻声地说声再见,心里保存着感激,感谢你曾给我那一份深厚的情谊。??

挥手告别,扬帆远航。别不了的,是你抛出的那根友谊的缆绳,无形中牢牢地系在我的心上。??

一声汽笛,跌落在旷野;无限的惆怅与孤独,在别离的那一刻,一齐涌上心头。??

我们匆匆告别,走向各自的远方,没有言语,更没有眼泪,只有永恒的思念和祝福,在彼此的心中发出深沉的共鸣。??

别离,是有点难舍,但不怅然;是有点遗憾,但不悲观。因为我们有相逢的希望在安慰。??

离别感言篇3

关键词:诗经;感伤;“人的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4-0004-01

中国文化自始就带有浓厚的感伤色彩。《吕氏春秋・音初》记载,中国古乐东南西北诸调的创作都源于一个悲伤的故事。东音为命运之伤,南音为怀人之伤,西音为怀归之伤,北音为离别之伤。《音初》透出的感伤倾向,到《诗经》里得以大力铺写,而后世文学创作中的感伤题材,几乎都可以溯源到《诗经》。

一、感伤之由

论及《诗经》里的感伤色彩,首先需立足人本身来看感伤之由。从社会角度来看,社会乃人所创造,其间的客观人事不外乎“家”与“国”两大类。“家”是个人生活的领域,往往会有个人的喜怒哀乐;“国”是集体生活的领域,个人的喜怒哀乐上升到国事层面,往往有伤时忧国的政治幽怀。此外,还存在着游离“家”“国”二者之间的状态,既入国不得,又离家漂泊,双重的悲伤造成“遭际堪伤”的嗟叹和“慊慊思归”的乡愁。另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文化有着“家国同构”的传统,政治上的失意往往会借家庭中的伤怀表现出来,在“弃怨”这一主题上表现得十分明显。如《诗经》中的《小雅・小弁》、《小雅・何人斯》等,多存在是政治怨刺诗还是弃妇诗的争议,两种理解都有合理之处,认为两种情怀俱存亦未不可。

二、感伤类别

感伤由已探明,便可放眼诗三百篇寻感伤之篇目。朱东润在谈到《诗经》中“心”这一类词语意义时说:“大抵言乐者少而言忧者多,欢愉之趣易穷而忧伤之情无极,此其作者必大有所不得中而后发于外者如此。”可见诗中感伤主题着实占据着相当部分。从具体篇目来看,社会角度的感伤类别有恋爱之苦、离别之愁、怀人之痛、见弃之怨,乃“家”的层面;有伤时忧国,乃“国”的层面;有自伤遭际、慊慊思归,乃家国间的徘徊层面。自然角度的感伤为感自然之物而伤、感天道规律而伤两大类。

(一)社会角度的感伤

1.恋爱之苦。如《周南・汉广》“汉有游女,不可求思”,言追寻之苦;《{风・柏舟》“母也天只,不谅人只”,言封建家长的反对;《卫风・有狐》“心之忧矣,之子无裳”,言对心上人的担忧;《郑风・狡童》“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言失恋之苦;《郑风・丰》“悔予不送兮”,言未嫁之悔;《郑风・东门之》“岂不尔思,子不我即”与《陈风・泽陂》“有美一人,伤如之何”,皆言单相思之苦。

2.离别之愁。《诗经》中主写离伤的仅《邶风・燕燕》一文,“瞻望弗及,泣涕如雨”,极言别离愁苦之状,其“瞻望弗及”的惜别意境,更被王维、张先、苏轼、辛弃疾等历代诗人化用于不同的送别诗中,故《燕燕》一诗,确开万古送别之愁。

3.怀人之痛。分思念和悼亡两种。思念诗如《周南・卷耳》,“嗟我怀人,彼周行”;《召南・草虫》“未见君子,我心伤悲”;《卫风・伯兮》“愿言思伯,使我心c”;《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陈风・月出》“劳心悄兮”,皆言男女思念情深。悼亡诗如《邶风・绿衣》“心之忧矣,曷维其亡”;《唐风・无衣》“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唐风・葛生》“予美亡此,谁与独息”,皆言丈夫对亡妻刻骨铭心的悼念。

4.见弃之怨。于家而言,乃弃妇之怨,于国而言,乃弃臣之愤。二者有共通之处,故此处不予区分。代表篇目有《召南・江有汜》、《邶风・日月》、《邶风・谷风》、《卫风・氓》、《王风・中谷有》、《郑风・遵大路》、《小雅・小弁》、《小雅・何人斯》、《小雅・谷风》、《小雅・白华》。

5.伤时忧国。此类篇目亦不在少数。有《王风・黍离》、《魏风・园有桃》、《陈风・防有鹊巢》、《桧风・羔裘》、《小雅・节南山》、《小雅・正月》、《小雅・十月之交》、《小雅・雨无正》、《小雅・鼓钟》、《小雅・苕之华》、《大雅・板》、《大雅・荡》、《大雅・抑》、《大雅・桑柔》、《大雅・召F》,或伤时乱,或忧国危,开后世老臣之襟怀。

6.自伤遭际。游离于家国间的士人,其遭际着实堪伤。《召南・小星》、《邶风・式微》、《小雅・北山》言苦于劳役之悲;《邶风・柏舟》言士人遭遇不偶;《王风・葛》、《唐风・m牡》、《秦风・权舆》言世情冷淡,备受流离;《唐风・鸨羽》伤徭役;《豳风・鸱^》《小雅・黄鸟》言人生境遇的悲苦;《小雅・蓼莪》言不能终养父母的痛极;《小雅・四月》乃逐臣谪迁之伤怨。

7.慊慊思归。《诗经》里言思归之苦的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士人之悲,承前所论及家国徘徊之苦;二是妇人之悲,因出嫁而思省。士人思归如《邶风・击鼓》“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王风・扬之水》“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豳风・东山》“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小雅・采薇》“曰归曰归,心亦忧止”;《魏风・陟岵》、《桧风・匪风》虽未直言归思,自有无限乡情。妇人思归如《邶风・泉水》言卫女思归之忧,《{风・载驰》言许穆夫人忧国思归情切,《卫风・竹竿》言女子远嫁思归之伤。

社会角度的感伤几乎占据了《诗经》感伤诗篇的全部,所感伤之事涉及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自然角度的感伤。

若说社会角度的感伤极大体现了人在社会中的外在羁绊,自然角度的感伤则更偏向立足于人本身,反映其内在情感的波澜。主要有两类,一是感自然之物而伤,即由外在景物的变化而引发内心的悲伤意识,以《郑风・[兮》和《唐风・蟋蟀》表现最为明显。《郑风・[兮》写枯叶被风吹落,“[兮[兮,风其吹女”,心中自然而然涌发出伤感的情绪,叹岁月流逝不在,繁华光景倏忽便已憔悴,于是“叔兮伯兮,倡予和女”,希望有人一起唱和以排遣内心的伤怀,实在浸着很深的悲凉。《唐风・蟋蟀》每章头三句皆伤时感物,从蟋蟀由野外迁至屋内,天气渐渐寒凉,想到“时节忽复易”,“今我不乐,日月其除”,颇有时光易逝的悲感。二是感天道规律而伤,因自然万物的演化规律而产生精神上共通的悲感,以《曹风・蜉蝣》、《小雅・弁》为代表。《曹风・蜉蝣》借朝生暮死的蜉蝣小虫写出脆弱的人生在消亡前的短暂美丽和对于终须面临的消亡的悲伤与困惑,“心之忧矣,于我归处”,道出生命终将消逝的悲怀。《小雅・弁》中“如彼雨雪,先集维霰。死丧无日,无几相见”,言人生如霰似雪,不知何时就会消亡,亦体现出悲伤的生命意识。

三、结语

《诗经》中大量感伤题材的篇目,反映出那个时代人们内心最真挚的忧怀,极大地体现诗三百“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亦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极大影响。就感伤的社会角度而言,后世文学创作中的感伤主题皆可溯源于此。言恋爱之苦如唐元稹传奇《会真记》;言离别之愁如南朝江淹《别赋》;言怀人之痛如唐陈玄v《离魂记》;言见弃之怨如汉班婕妤《团扇歌》;言伤时忧国如战国屈原《离骚》;言悲苦遭际如汉司马迁《悲士不遇赋》;言思归情切如清纳兰性德《长相思》。而就感伤的自然角度来说,这样直切深入地探究个人的生命情感意识,反映出人性的自觉,亦启后世文学创作之精神内涵。东汉末年的《古诗十九首》,文人们用笔来书写精神上的伤怀,人性的自觉意识大量出现,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阮籍嵇康等人“非汤武而薄周孔”的精神追求,人性的自觉意识到达高峰。由《诗经》开创出的“人的文学”,已然成为文学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参考文献:

[1]张法.中国文化与悲剧意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2]钱钟书.管锥编(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9.

[3]诗经三百篇鉴赏辞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离别感言篇4

摘要:作为玄学派诗歌的代表人物,邓恩一直都备受研究者们推崇。本文作者主要从张力视角来解读邓恩的名篇《别离辞:节哀》。此诗是邓恩的代表作之一,全诗都充满了张力,作者主要从语言、情感、意象三个方面来解读,力求使读者能够更好的感受到此诗强大的张力。

关键词: 张力,细读法,《别离辞:节哀》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2

一、细读法和张力论

英美新批评(The New Criticism)是现代文学批评中最有影响力的流派之一,它作为一个形式主义文论派别形成于英国20世纪20年代,30年代到50年代在美国得到长足发展并达到顶峰,60年代之后逐渐衰落。新批评理论家共同点是注重对文本的逐字逐句的细读,从语义的层面研究文学。文本细读法(close reading)是该流派的主要研究方法及术语。燕卜荪于1930年出版的《含混的七种类型》一书,被认为是典型的“文本细读”之作。“细读(Close reading),实为‘细评’,指对作品进行仔细的阅读和评论,评论者在作品的结构、反讽、比喻、张力等方面中显示文本的语义”(张首映150)。

“张力”(tension)也是英美新批评的一个重要术语,由新批评派理论家、美国现代诗人艾伦・退特(Allen Tate)提出。1937年,艾伦・退特在其论文《论诗的张力》中指出:“我不是把它当作一般的比喻来使用这个名词的,而是作为一个特定名词,是把逻辑术语外延(Extension)和内涵(Intention)去掉前缀而形成的。我所说的诗的意义就是指它的张力,即我们在诗中所能发现的全部外展和内包的有机整体”(赵毅衡 117)。退特认为好诗的共同特点体现在它们的张力上,而张力又包括外延和内涵两个方面。“他从语义学的角度指出,外延指的是词的‘词典意义’,而内涵则是词的暗示意义、感彩等”(朱立元123)。退特将张力论用于分析了玄学派诗人邓恩的诗作,他认为玄学派诗歌是最好的张力诗。

张力理论一经提出,便得到了广大新批评派理论家的重视,他们对张力论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研究。罗伯特・潘・沃伦(R.P.Warren)在其代表作《纯诗与非纯诗》中指出:“诗的韵律和语言的韵律之间存在着张力……存在于美与丑之间;存在于个概念之间……”(新批评文集181)。沃伦所叙述的张力存在于诗歌的韵律、语言、文体、修辞方法等各种因素之间,大大的扩展了张力的应用范围。樊・奥康纳(W illiam VanOconnor),“进一步将张力的应用范围扩大,认为张力还存在于诗歌与散文之间;个别与一般之间;具体与抽象之间;比喻的两方面;反讽的两部分之间等等”(谢梅 36)。将张力的使用范围从诗歌意义扩大到了文学作品的各个因素之中,也更加强化了张力的实用性。

二、邓恩及其《别离辞:节哀》

邓恩是玄学派诗歌的代表人物,出生于富商家庭,曾就读于牛津和剑桥两所大学,但均未获得任何学位。曾在欧洲大陆游历,风流潇洒,并在宫廷中任职,本来前途无量。然而,在1601年,他因与一位大臣夫人的侄女相恋私奔结婚而被关进了监狱,从此仕途发生了巨大的转折。出狱后,他的生活一直处于潦倒的状态,最后不得不担任自己曾经断然拒绝的神职。1621年,他担任了伦敦圣保罗大教堂教长,直至去世。邓恩丰富的人生阅历、渊博的知识,在他的诗中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别离辞:节哀》写于1611年,据说是写给他的妻子。与妻子的结合,使得邓恩对待感情态度发生了转变,“诗中的意象一扫前一阶段的嬉皮和玩世不恭的意味,而变得更加深刻和严肃”(张金凤 106)。本诗的主题跟他大多数的诗歌一样是关于爱情的,整首诗通过幽默的语言,理智的思维,讲述了他与妻子之间的爱情以及该如何看待他们之间的暂时分离。通过邓恩的描述,诗人强调了他与妻子之间的爱情是净化了的,分离与否对于他们而言,并不会有什么影响,从而呼应诗的题目,让其妻子不要对他们的分离过于悲伤。笔者主要注意到这首诗独特的张力,尝试利用新批评派的经典理论―张力论来对该诗加以解读。

三、张力在《别离辞:节哀》的体现

正如退特所说,“玄学派的诗歌是最好的张力诗。”《别离辞:节哀》作为邓恩的代表作之一,无论是语言上,还是主题上都很好的体现了作者营造张力的能力。下面我们就从语言上和主题上两个方面来分析,邓恩是如何营造张力的。

1、新奇的比喻――语言的张力

在语言上,邓恩通过使用各种意想不到的比喻来表现自己和妻子之间的爱情,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第一个诗节中,诗人先是很突兀的在开篇描述一个德高望重之人的死亡,让人不禁觉得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但紧接着的描述让我们瞬间明白,原来作者是非常具有创意的讲其与妻子之间的“分离”比喻为“死别”,这样的一个比喻增加了读者在诗行上逗留的时间,增加了审美情趣。

在第二个诗节第一个诗行中,作者说“让我们化了”,原诗中“化”在英文中为“melt”,作者用了这样一个跟人风马牛不相及的字眼来形容二人的精神和灵魂。第二个诗行里,作者用了“泪浪”“叹风”两个词语,它们的英语分别是 “tear-floods” “sigh-tempests”,诗人巧妙地将 “tear”的程度比作 “floods”,将 “sigh” 的强度比作“tempests”,这两个比喻非常形象也非常到位的表达了一般人在分离时的那种痛苦,诗人夸张地将“眼泪”“叹气”和“洪水”“暴风”安排在了一起,给人很强的张力之感。

在第三个诗节中,作者引入了“天动”和“地动”两个概念来比喻他们之间的分离,作者用“天动”和“地动”这样两个物理现象来比喻他们之间的分离,如果能够做到精神上的统一,互相包容和理解,那么即使是分离,也会像“天动”那样,不会对他们之间的情谊造成任何伤害。

在第六个诗节中,邓恩将他和妻子两人的灵魂跨越物理鸿沟比作了金子,两人感情上、灵魂上的统一就相应的比作了金子的融合,而邓恩的离去,不会造成两人的分离,仅仅只是一种“向外延伸”。在这里,作者巧妙地利用了金子良好的延展性,即使强力的敲击,也只是将其打到薄薄的一层,不会造成它的破裂。即使像分离这样大的外力冲击,也不会对他们二人的感情或者灵魂造成什么影响,仅仅只是一种延伸而已。

在第七个诗节到第九个诗节中,作者给出了他一直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一个比喻。他将夫妻二人比作为圆规的两只脚,其中妻子为固定的那只脚,处于中心不移动的位置。圆规想要画出完美的圆圈,它的定脚一定不能发生挪移,一旦移动,圆必定会有所缺陷。这就像两人的关系,只要妻子坚定,那么丈夫一定会围绕在妻子周围,画出生活美满的圆圈。所画出的圆圈,也有美满幸福的意象,这暗指两人的婚姻、爱情会像圆圈一样,圆满。

作者在整首诗歌中用了上面提到的这几个隐喻,利用喻旨和喻体之间的距离,在使得该诗更加生动有力的同时,也是整首诗歌充满了由此而带来的张力。

2、理智的分离――情感的张力

除了语言上充满了张力之外,全诗整体的情感基调也充满了张力。如前所述,这首诗是邓恩及其夫人分别时所作,一般写分离的诗歌总是充满了一种离愁别绪、深深的忧伤。而在《别离辞:节哀》,邓恩用了种种比喻、对比、以及冷静的笔调给我们陈述了一种不一样的分离。第一诗节中将他们的分离比作是德高望重之人的去世,处之淡然。就想诗人说的“对灵魂轻轻的说一声走”一样,尤其是 “轻轻”二字,更加突出了诗人在极力用一种积极地笔调来劝慰已经怀孕又要即将遭受分离之苦的妻子。这样一种冷静的笔调正好颠覆了人们传统观念里的离愁别绪,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随后作者又通过将他们的分离和“天动”“地动”等现象作对比来说明二人感情不会因分离而有所损伤。黄金比喻和圆规意象的引入,突出反映了作者在以一种更加积极,更加乐观的角度来劝慰妻子。黄金的不可分割性象征了二人情感的不分离,圆规的圆满象征了二人感情和人生终将圆满。读者看出很浓的离别伤感情绪了吗?显然没有,反而是觉得,二人在一起的形式已经不再重要,分离也只不过是二人感情的延伸,不会造成感情的破裂。所以,我们此时便能从总体上把握住邓恩笔下的离别与他人离别之间不一样的地方。他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悲情式的离别,呈现给读者一个冷静、理智、乐观、积极地分离,这样鲜明的、与前人相异的感情基调正是该诗张力的有一个很好的体现。

3、鲜明的对比――意象的张力

正如我们之前所描述的,张力体现在对比中,体现在矛盾中。《别离辞:节哀》里,邓恩也采用了意象的对比来表现张力。第一个诗节里面作者将德高望重之人对待死亡的态度和其悲恸的友人之间的态度做了对比,反衬出德高之人对待死亡的泰然。在第三个诗节,作者将“地动”和“天动”两个意象做了对比,形象表达了“地动”的巨大危害以及“天动”虽然动静大,但其不造成任何危害。这样的对比,很有张力的表达出作者及其妻子的分离不会对二人感情造成影响。紧接着,在第四个和第五个诗节中,作者将他们夫妻之间的爱情和世俗男女之间的爱情做了对比,指出他们的爱情是净化了的,不像世俗爱情那样存在于形式,作者的爱情已经超越了形式,这样两个意象的对比,显示出了作者的感情犹如宗教般充满了神圣的感觉。如诗中所说:“互相在心灵上得到了保证,再不愁碰不到眼睛、嘴和手”(卞之琳 41)。另外一个更为大家所津津乐道,并被无数批评家奉为经典的意象便是“圆”的引入,正常的别离都很难与“圆”扯上关系,但是作者运用“圆”这个意象和常人思维中的别离意象做了鲜明的对比,挑战了我们的传统思维模式,呈现出别样的分离。这样种种新颖的意象或者观点在对比之下效果更加强烈,使文本从这个角度也显示出强大的张力,增加了审美情趣。

结语

张力经过发展已经被扩展到文学作品的各个层面上,一部好的作品总是在整体上、细节上、情感上、语言上亦或是结构上等方面显示出张力。使读者处于一种蓄势待发的紧张感和压迫感中,读完之后,极易引起情感上的共鸣。邓恩这首《别离辞:节哀》可以说是运用张力的极佳代表,作者通过使用一些新奇的比喻、意象的对比等手法营造了本诗的张力。同时,在感情基调上,作者也一扫传统别离的苦痛、忧伤、不舍等情感,给人一种理智、平和的感觉。通过这样,张力再一次在全诗得到表现。邓恩用其超乎常人的才智和写作技巧,在上述三方面营造了极强的张力,使读者读者通读全诗时始终沉浸在一种新鲜感、一种张力感之下。

参考文献:

[1]卞之琳.《英国诗选》.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魏健.《英美文学鉴赏导读》.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3]谢梅.西方文论中的 “张力” 研究.当代文坛,2(2006):36-38.

[4]张金凤.漫谈隐喻和邓恩的爱情诗.外国语学院学报,2(2003):104-107.

[5]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赵毅衡.《“新批评” 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离别感言篇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孩子倾听、表达与应对的能力,使孩子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的素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教材的优势,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设计出面向全体学生,能激发全员参与热情的训练方法,扎扎实实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下面,我结合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口语交际话题“临别赠言”,谈谈自己的一点感受。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说

师: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过去,回首这六年,有很多值得我们回忆的片段。(出示:新生入校)六年前,我初次迈入校园,怀着好奇,也带着憧憬。(出示:入队)瞧,我入队了,鲜艳的红领巾映得笑脸格外可爱。(出示:在教室上课)忘不了课堂上琅琅的书声。(出示:操场活动)忘不了操场上的欢声笑语。如今,你们就要离开,离开熟悉的校园,离开敬爱的老师,离开亲爱的伙伴,此时,你们的心里是什么感受?(背景音乐响起,生谈感受)

师:在离别之际,你们有什么临别赠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是听和说双方互动的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因此,口语交际教学要把生活情境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和口语交际热情,让学生产生不吐不快之感。以上教学环节中,教师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入手,引导学生深情回忆那一个个难忘的瞬间,一个个难忘的地方,一个个难忘的人物,学生对母校、老师、同学的眷恋之情被唤醒,不舍之情油然而生。学生有了倾诉的欲望,此时教师自然引入口语交际的要求,学生就会觉得自己积淀的情感有了宣泄的途径。

二、教给方法,让学生会说

教学过程(一)

师:临别之际,你们想对母校、老师、同学说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感谢、祝愿”两个词。)

(接下来几名学生的回答基本上都是表达感谢和祝愿的。)

师:临别赠言还可以说些什么?我们先从古人那里学习经验吧。(出示一组送别诗)请大家读一读,再交流收获。(生交流)

师小结:临别赠言的内容很多,可以是惜别,可以是劝慰,可以是赞美,也可以是回忆……

教学过程(二)

(出示两则赠言)

师:好的赠言会广为流传,读了上面的赠言,你觉得好在哪里?

生1:我觉得这两则赠言表达了对老师、同学的深厚感情,让人感动。(师板书“感情真挚”)

生2:这两则赠言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语言优美,引用的名言也恰到好处。(师板书“语言优美”)

生3:这两则赠言还回忆了具体的事例,感觉很真实,很美好。(师板书“言之有物”)

师:也有人说,赠言是送给熟悉的人的,不需要太生分。(出示赠言)你们觉得怎样?

生4:他觉得叫绰号显得亲切,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

生5:我们是学生,这些话不合适。

师:对,赠言的内容要得体。(师板书“语言得体”)

敢于说,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前提;会说,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从写临别赠言的课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在教学之初只知道表达感谢和祝福,赠言的内容不够丰富,语言也不够生动。教师通过三次示例,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指导:第一次,引入送别诗,帮助学生了解赠言的内容,或惜别,或赞美,或回忆,或祝愿,或劝慰……“说什么”的问题迎刃而解了;第二次,出示两则赠言,让学生明白感情真挚、语言生动、言之有物的赠言才是好的赠言,由此解决了“怎么说”的问题;第三次,教师针对学生赠言中出现的语言随意、不规范的问题,让学生在比较中明白赠言应规范得体,具有保存性、纪念性、鞭策性等特点。

三、互动交流,让学生敢说

师:大家都精心准备了赠言,下面就让我们送出赠言。

环节一:愿意将自己的赠言读给被赠者的学生上台读,收到赠言的学生回赠。

环节二:将赠言写在书签的同学,送出书签。

长期以来,语文课堂是教师的讲坛,学生习惯了做忠实听众。在听讲和繁琐的一问一答中,学生慢慢地失去了说的欲望、说的能力。如何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口语交际的语言实践中来呢?在以上课例中,教师尊重学生作为一个人所应有的权利、尊严、个性、思维与说话方式,安排了两个环节——说赠言和送赠言书签,给学生一种感觉:口语交际课是我们自己的,是轻松的、自主的、愉悦的。面对面地交流掀起了学生情感的波澜,学生沉浸在浓浓的同学情、师生情中,使口语交际变成一个表达情感的途径。此时,课堂成了学生交流情感的平台、放飞心灵的家园,学生怎会不敢说、不想说呢?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教师不仅要通过课堂教学加强口语交际训练,还需要引导、组织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实践,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发展。

离别感言篇6

??这个念头实在具有诱惑力,以至于我在看到同学们心平气和神态时,不免失望。但凭着这方面天生敏感,我发现在这种平静之下,是一股不安、失措与忧伤的暗流。因为现在我懂得了生活,至少我理解了我的生活。

??同学们开始相互填写留言册,一本本的。内容大多数是对未来的祝辞,或豪放`或滑稽,似乎想借轻松的言语来冲淡内心的慌张。我就想,自己要不要呢?不过是个形式,遗忘总是惨酷不可避免的,如果心里不曾有一个位置,留言不要也罢。于是就没有买留言册,甚至在给别人写时,也常常仅写下自己的名字。那个时候,离别小聚代替了吃饭,不是这几个人无言以对,就是那几个人互诉衷肠。班上有个全体聚餐,当然要喝许多酒。可喝着和着就有人难以自控了,就哭了。我迷迷糊糊之间,看见惆怅成了面前那杯酒,一口气喝了,惆怅便在全身游走。

??我想还是要写上几则留言册,便买了本留言册,静静的坐下来,拿起笔在扉页写道:“尽管世界上有无数片叶子,还会有无数片叶子,或许有的已经凋落了,或许有的抽芽了,尽管一切叶子都终将凋落,我仍然在凋谢后,找回自己的春天,抽出自己的绿芽”。很离奇的话是吧!你说我不讲也明白,有关感情、思念,有关笑与不笑、爱与不爱的往事,别说前程似进锦的话,留言,是留过去,无关将来。离别总有一种情绪——要问一句,这个情绪,是因为你爱的,还是爱你的?对于留在回忆里的,你选择你爱的还是爱你的?我之所以要这样写,是想让那些要写留言的同学看可能够坐下来,写下自己对这三年来的感受。写到最后一个了。这是高中三年里最相知的朋友李。他说你先走吧,我晚上给你写。而当我晚上再去的时候,敲了半天门才开。李说刚写完给我的留言,说话时,鼻音重重的。你感冒了?李摇摇头。坐下后拿了一本书说,“送你的。”我接过一看,鼻子猛的一酸。只有李才知道我生命里缺乏坚强与信任感。这是一本《百年孤独》的单行本,精装的封面上是一种能让人融化的白色,在这白色中间,是一副谁也看不懂的画。

??我没说话,只点了点头。翻开留言册,我发现李在我写在开篇的一句话下面打了重重的横线,是“留在记忆里的,你选择你爱的,还是爱你的”那一句。而李的留言说他选他爱的,他爱那个喜欢夜的孩子,在夜里会变得无行的孩子。只有我才对夜如此迷恋。只有你才能如此。走出李的寝室时,李在身后说,刚才我不是感冒了,是哭了。要走了,第二天上午11:00点的车。我原本是打算起一个清早,一个人走。因为那些提前走的同学的送别场面让我害怕。我没想到会出现这样一种大家都哭的无法自持的场面。离别的悲像一场倾盆大雨,把人浇的湿透。这时我才知道我那个念头是多么的可笑。想作一个旁观者,却不料这段生命中可悲欢离合,在自己身上竟也植得那么深。无法预计的将来注定了这个一去不再的时代在以后的日子里无比的美丽,毕竟这是生命从懵懂走向成熟的过程中最青春,才会在离别的氛围下更加不堪一击。

??天从夜里便开始下大雨直到早晨8点半。我也与李相偎了一整夜。那夜泪比话多,以至后来我现在回忆起来都难以置信。后来我失去了我的知己,我才相信:人生得一知己,夫复何求!后来我在我的日记中写下这么一首诗:

??

??野菊花的心情

??

??独自漫步,苦行。

??岁月的泪行痕,已侵入眼角。

??好似

??看见那野菊花的心情

??

??独步,孤行。

??野菊花的心情,

??岁月的无痕共2页,当前第1页1(作者:银帆文学社诗歌风云榜)

??看见了那野菊花的心情

??正如欧翁(欧阳修)所言: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问?最终,还是决定让李送自己。因为我害怕失去登上车的勇气,也害怕车开动后,被淹没告别的手中,没有一只朝自己挥动。雨停了,我与李拎起包,默默地走着。事实上我是对的,时至今日:我在也看不到他啦!难道这就是离别吗?“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顾新,人不如故。”这支古老的歌谣只有在亲身经历时才能感受到它朴素言语中所流露的无限留恋与伤感。上车的那一刻,举步维艰的我滂沱的撒下了不知道是泪滴的水珠,晶莹透彻。以至于到现在我还不知道什么是泪水。

??那是一个夏天,一个永远未曾过完的夏天……??

??

?

离别感言篇7

[关键词]赵氏小品;语言;偏离

小品这一短小精悍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广大群众中喜闻乐见,它是一门表演艺术,同时更是一门语言的艺术。不同的小品具有不同的表演艺术特色,更具有不同的语言特色。赵氏小品在中国小品界独树一帜,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其原因除了演员高超的演技外,其别具一格的语言更是不可忽视的要素。

赵氏小品的语言堪称魅力无穷,在社会中形成一次次语言流行,从语言学角度分析,主要在于它大量运用了修辞学中的偏离理论,使语言离开人们所习惯的轨道,突破人们惯有的思维模式,能够产生积极的修辞效果。这种超常规的偏离是一种成功的思路和方法。

中国修辞学界吸收法国新修辞学和比利时列日学派修辞学的成果,引入了零度和偏离两个概念。所谓零度就是正常、规范、中性的话语修辞状态;偏离是对零度的局部性的、非系统性的违反状态。偏离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首先根据所达到的修辞效果可分为正偏离和负偏离。好的积极的正面值的偏离叫做正偏离;不好的反面的消极的负面值的偏离叫做负偏离。正偏离是语言的修辞价值所在,是修辞学所关注的对象。其次根据偏离度的大小可分为大偏离和小偏离。大偏离是交际双方明显地感觉到了它的出现,由于它的出现也明显地改变了交际的效果;小偏离是说话和听话的人,写作和阅读的人都不太关心的或者还没有察觉到的偏离形式。同小偏离相比,修辞学更重视大偏离,把注意力放在能够引起交际效果重大变化的大偏离上。最后偏离还可分为语言偏离和非语言偏离,语言偏离又可分为语音偏离、语义偏离和语法偏离。本文试图通过运用语言偏离理论来分析赵氏小品语言的偏离现象,从而揭示赵氏小品如此火爆的原因。

纵观20年来赵氏小品的语言,我们把它的经典语言分为七类进行分析。

(1)老母猪戴口罩——还挺重视这张脸。(《老拜年》)

(2)耗子给猫当——赚钱不要命。(《拜年》)

(3)猪也是这么想的/那驴也是这么想的。(《功夫》)

(4)这个世界太疯狂,耗子都给猫当伴娘了!(《功夫》)

(5)鸡先笑了。(《公鸡下蛋》)

(6)当时这个鸡——心里特别矛盾。(《公鸡下蛋》)

这组类型的台词中所表现的事在物理世界中是不会发生的,语言世界同物理世界产生了不一致。词语之间的搭配不符合事实,是不真实的,不合乎常识的,这是对词语搭配语义规则的偏离,是让人能够完全感觉得到的大偏离。这些话没有语法毛病,但语义上偏离了常规,老母猪不会戴口罩,耗子不会当、当伴娘,猪和驴不会想,鸡不会笑,当然更不会心里矛盾。这些话如果没有合理的解释就是负偏离——语言毛病。但这些话在小品特定的故事情境中都能找到合理的解释,“在语用上能够得到合理的解释,具有特定的会话意义,有利于表达效果的提高”[1]就转化为正偏离了。这些话运用超常思维、发散性思维,把人所具有的活动赋予动物身上,使潜性语言显性化,从而产生了陌生化、新奇感的审美效应。从负偏离到正偏离,由于反差大,具有特别的艺术魅力,这些话令人感到新鲜、搞笑,增强了小品的幽默效果。

(1)你长得就违章了。(《三鞭子》)

(2)我叫不紧张。(《我想有个家》)

(3)哎呀妈呀,这小声儿挺甜哪,含糖量挺高啊,最起码四个加号。你就再陪我唠10块钱儿的。(《钟点工》)

(4)两颗洁白的门牙去年也光荣下岗了。(《昨天今天明天》)[HK]

这些表达都偏离了正常的搭配顺序,在平常说话写作当中一般被归入语病,但在小品特定的语境中,就变得合乎情理又富有幽默感了。这是对正常语法搭配和语义搭配的偏离。“长得”一般与形容词搭配,比如:漂亮、好看、俊、丑、美等,不能和动词性成分搭配,这里却运用了动词,且用“违章”一词,委婉地表达了“丑”的含义,形象贴切,具有幽默与调侃的趣味,收到了很好的修辞效果。这种别出心裁的改换,人们能够理解并且更愿意接受。“不紧张”显然是演员为逗乐故意运用的口误,我叫什么名,大家都知道“叫”的后边应该跟什么内容,没有人会说叫不紧张,这里显然违背了正常的语义搭配规则,但正是这种违反恰到好处地表达了小品人物的心理状态。“含糖量”修饰“小声儿”,“唠嗑”用钱来衡量,“牙”下岗,这些显然都偏离了日常的表达习惯,但都收到了很好的语用效果。

(1)啊,咱俩原来一个堡子的,父老乡亲、小米饭把你养大,胡子里长满故事,想没想起来?(《拜年》)

(2)崔:“您二老什么时候结的婚?”

大叔:“我们相约五八”;大妈:“大约在冬季”。(《昨天今天明天》)

(3)啊,白云,黑土向你道歉,来到你门前,请你睁开眼,看我多可怜。今天的你我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我这张旧船票还能否登上你的破船!(《昨天今天明天》)

(4)那钱儿不是有个罪名叫——挖社会主义墙角!是,给我定的罪名就是薅社会主义羊毛。(《昨天今天明天》)

(5)床前明月光,玻璃爱上霜。要是不勤擦,只好自己脏。(《送水工》)

(6)“你好,这里是借你一眼慧眼防忽悠咨询热线。我是资深上当者老范,凭借多年的上当经验,对你是否被忽悠做出明确判断。有人卖拐,请按1;有人卖车,请按2;有人出脑筋急转弯,请按3;有人卖担架,直拨110。”(《功夫》)

(7)说来话长啊,记得那是2003年的第一场雪,比2002年来的稍晚一些!(《功夫》)

(8)下自己的蛋,让别人说去吧!(《公鸡下蛋》)

这些话语都模仿了原已存在的句式,或模仿歌词,或模仿诗句,或模仿名言,或模仿人们熟知的移动服务热线。像“相约五八”模仿《相约九八》,还有的《父老乡亲》、毛宁的《晚秋》、刀郎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李白的诗等等,它们虽然以模仿的形式出现,但在小品制造的新的语境中,就融入了创新,并不会使观众感到枯燥、落入俗套,反而使观众在感觉到熟悉的同时,又觉得新颖。与平铺直叙的表达方式比起来,这种仿拟形成一种反差和偏离,在语义表达上让人意想不到,改变了人们头脑中早已熟知的语义,让人们在惊奇的同时又愿意接受,能让观众也产生再创造的愉悦感,并且这种表达把小品中人物机智幽默的形象凸现了出来。

(1)我能把正的忽悠斜了,能把蔫的忽悠谑了,能把尖人忽悠嗫了,能把小两口过得挺好,我给他忽悠分别了。今天卖拐,一双好腿我能给他忽悠瘸了!(《卖拐》)

(2)虾蟆蜍子上南极根本找不着北,脑血栓练下叉根本劈不开腿,大马猴穿旗袍根本看不出美,你让潘长江去吻郑海霞,根本够不着嘴。(《拜年》)

(3)因为你两脚离地了,腿就没压力了,病毒就上不去了,聪明的智商又占领高地了。(《卖车》)

(4)咱们那个地方戏团办成气功训练班了,排练场租给小商小贩卖货摆摊了,把我这副科级挤兑靠边了,整得我一周七天全是礼拜天了。(《老拜年》)

(5)听说他不当厨师改防忽悠热线了,竟敢扬言再不上当受骗了,残酷的现实已直逼我的心理防线了,今天我不卖他点啥,承诺三年的话题就没法跟观众兑现了。(《功夫》)

(6)改革春风吹满地,中国人民真争气;齐心合力跨世纪,一场大水没咋的。

改革春风吹进门,中国人民都精神;海湾那旮旯挺闹心,英美合伙欺负人。(《昨天今天明天》)

(7)九八九八不得了,粮食大丰收,洪水被赶跑。百姓安居乐业,齐夸党的领导。尤其人民军队,更是天下难找。国外比较乱套,成天钩心斗角。今天内阁下台,明天首相被炒。闹完金融危机,又要弹劾领导。纵观世界风云,风景这边更好!(《昨天今天明天》)

(8)上顿陪、下顿陪,终于陪出胃下垂。先用盅,再用杯,用完小嘴对瓶吹。(《牛大叔提干》)

(9)收腹,是勒紧小肚;提臀,是把药箱卡住;斜视,是要看准果树;这边加压,这边就喷雾。(《红高粱模特队》)

(10)霹雳一生震天响,来了小范当乡长,领导农友闹革命,哼啊嗯啊嗯嗯哼。(《拜年》)

(11)香港回归、三峡治水、十五大召开、访美……(《拜年》)

这种类型的台词都模仿诗歌的形式押韵,比如(1)中的斜、谑、嗫、别属于“十三辙”中的乜斜辙,(2)中的北、腿、美、嘴属于灰堆辙,(3)中的地、力、去属于一七辙,(4)中的班、摊、边、天和(5)中的线、骗、现都属于言前辙,这是对日常说话方式的有意偏离。平常没有人会像朗诵诗歌那样把话说出来,在小品中,当小品角色用一连串押韵的句子来表达语意,势必会引起观众的注意。臧克家说押韵却是加强节奏的一种手段,有如鼓点。它可以使诗的音强更加响亮,增加读者听觉上的美感。这组台词中,每句台词都运用排比的句式并押韵,语言畅达、节奏感强,渲染了气氛,增强了感染力。

运用衬词也是赵氏小品语言中的一大特色,这组台词中很多运用了衬词“了”。衬词自身并无意义,只起着协调音节的作用。人们说话一般不会出现每句话都带“了”的情况,即使有必要说“了”我们也会尽量换用别的表达方式来避免,否则就会使人觉得语言??嗦、句式单调。每句话都带“了”的语言现象是一种负偏离现象。负偏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正偏离。小品幽默搞笑的环境为句尾带“了”的负偏离现象提供了转化为正偏离的条件,从而使这种语言现象增强了节奏感,说起来上口,并幽默诙谐。这种类型的台词还注重了押韵字声调的选择,尽量使用“同调押韵”,形成“一条龙”,更有助于感情的抒发。

(1)“专机”,就是“拉砖的拖拉机”。(《说事儿》)

(2)秋波,就是秋天的菠菜。(《昨天今天明天》)

(3)猫步,就是猫在散步。(《红高粱模特队》)

(4)“平镜”理解为“平静”,“机动车”理解为“激动”。(《三鞭子》)

(5)你就搁家,整个网,上网呗。——我多年不打鱼了,还哪有网呀?那么多年了。(《钟点工》)

(6)就是大总统给他戴高帽他都乐啊,戴高乐么。(《拜年》)

这里运用了语音偏离,演员借助“听文生义”这种方法,对一些自己不熟悉而观众熟悉的词语,用自己熟悉的事物来解释,与原来的意思发生了巨大偏离,这种解释必定是出人意料的。这些话语表面上遵从了合作原则,实际上是对合作原则的一种偏离,偏离了人们正常的思维轨道,但细细想来却又在情理之中。这种偏离是成功的,它因牛头不对马嘴而使人觉得滑稽可笑,又能表现小品人物的憨厚朴实。西方的大哲学家柏格森在《笑——论滑稽的意义》一书中就曾说过:“当一个表达方式原系用于转义,而我们硬要把它当作本义来理解时,就得到滑稽效果。也可以这样说:一旦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某一暗喻的具体方面时,它所表达的思想就显得滑稽了。”①[注:转引自高胜林《音形趋同语义偏离》,载山西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1)距离拉开了,美没了!天天吃饭啥的也不正经叫我了,打电话还说外语,hello哇,饭已OK了,下来眯西吧!(《昨天今天明天》)

(2)鼓逗猫呢,鼓逗猫呢,鼓逗猫呢!这回咱看着他我就告诉他倒腾狗呢!(《有钱了》)

(3)我告诉你,我们的工作往大了说叫家政服务,往小了说叫钟点工,在国外叫赛考类激死特(psychologist),翻译成中文是心理医生,啥也不懂,伤自尊咧。(《钟点工》)

(4)无情的病魔正在吞噬着你的大脑健康细胞,一个崭新的植物人即将诞生。(《卖车》)

(5)你现在就是给我们喝云南白药也无法弥补我们心灵上的创伤。(《拜年》)

(6)只听咔嚓一个响雷,范乡长诞生了。(《拜年》)

(7)现在是不时兴送礼了,都讲究用感情沟通。(《拜年》)

(8)你想知道详情,请登录白云飘飘点博客点com。(《公鸡下蛋》)

这组类型的台词把书面语运用到小品台词这种口语色彩比较强的语言中,创造语体上的偏离。书面语色彩比较强的词语“家政服务”、“伤自尊”、“病魔”、“吞噬”、“弥补”、“心灵”、“创伤”、“诞生”、“感情沟通”,专业术语“心理医生”、“植物人”、“博客”,外语“hello”、“OK”、“眯西”、“鼓逗猫呢”、“赛考类激死特”、“com”,流行语“距离产生美”、“登录”、“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和地道的方言口语“啥的”、“不正经”、“咱”、“往大了说”、“往小了说”、“咔嚓”、“时兴”连用,不同语体风格的词混杂连用,是对正常使用语体风格的偏离。但这种混杂型语体是灵活和富有创造性的,挖掘了不同语体词语的语用潜能,话语表达大放异彩,实现了新颖化。从小品表达效果看,赵氏小品中人物往往是普通农民或市井人物,他们使用书面语、专业术语、流行语,使小品人物形象和所使用的语言形成巨大反差,体现了小品中人物夸张幽默的形象,也给小品带来了新鲜的时代气息和现代感。新晨

(1)那我有数了,装经理,现在经理也多,连我们后院老杨头,养两只羊,现在见面都管他叫杨总。(《牛大叔提干》)

(2)完了完了,产房传喜讯,人家生(升)了。(《拜年》)

这里运用谐音双关的修辞方式,创造语音上的偏离效果。(1)中“杨”“羊”借助小品舞台这一背景形成谐音双关的修辞方式。单看台词只有一层语意,无非因现在社会上经理泛滥,也给老杨头来个时髦称呼“杨总”,而实际上这个“杨总”是人们听到的而不是看到的,所以人们在“解码”活动中就会出现“杨总”“羊总”并存的局面,这个“羊总”是由老杨头养了两只羊得来的。正由于“杨”“羊”同音形成同音双关,才产生这种幽默效果,如果说“老杨头养了两头牛,管他叫‘杨总’”或“老牛头养了两只羊,管他叫‘羊总’”都不会产生这种效果。(2)中运用“生”“升”谐音,小品中人物机智地把不便直说的话委婉地表达了出来,既避免了尴尬又传递了信息,适合当时的情景。结合当时情景,小品也只能运用语音偏离的方式才能把表演延续下去。“从语言美学的角度来看,一个词或一段话只有在不仅仅传达词本身的意义,而且揭示了语境的整体意义以及发话者的角色意义时,这个词或这段话才有意义”[2]。赵氏小品独特的语言特色当然不止上面几种运用偏离的类型,幽默搞笑的话语不胜枚举,像“谁说我的脸像鞋拔子,我这是典型的猪腰子脸”,“那老太太长得没你难看,你长得比她难看,她长得没你难看”,“屋里憋屈型、没事儿找抽型、吃饱撑着型”都运用了偏离理论,但不同属一种类型,这里就先不细述了。

布莱克说:打破常规的道路指向智慧之宫。赵氏小品正是运用有悖于常规的语言偏离,造就了独具个性的语言,奠定了它在小品界的王牌地位。

[参考文献]

[1]秦海燕.试论语义偏离现实的类型[J].松辽学刊,2001,(2):73.

离别感言篇8

[关键词]赵氏小品;语言;偏离

小品这一短小精悍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广大群众中喜闻乐见,它是一门表演艺术,同时更是一门语言的艺术。不同的小品具有不同的表演艺术特色,更具有不同的语言特色。赵氏小品在中国小品界独树一帜,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其原因除了演员高超的演技外,其别具一格的语言更是不可忽视的要素。赵氏小品的语言堪称魅力无穷,在社会中形成一次次语言流行,从语言学角度分析,主要在于它大量运用了修辞学中的偏离理论,使语言离开人们所习惯的轨道,突破人们惯有的思维模式,能够产生积极的修辞效果。这种超常规的偏离是一种成功的思路和方法。

中国修辞学界吸收法国新修辞学和比利时列日学派修辞学的成果,引入了零度和偏离两个概念。所谓零度就是正常、规范、中性的话语修辞状态;偏离是对零度的局部性的、非系统性的违反状态。偏离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首先根据所达到的修辞效果可分为正偏离和负偏离。好的积极的正面值的偏离叫做正偏离;不好的反面的消极的负面值的偏离叫做负偏离。正偏离是语言的修辞价值所在,是修辞学所关注的对象。其次根据偏离度的大小可分为大偏离和小偏离。大偏离是交际双方明显地感觉到了它的出现,由于它的出现也明显地改变了交际的效果;小偏离是说话和听话的人,写作和阅读的人都不太关心的或者还没有察觉到的偏离形式。同小偏离相比,修辞学更重视大偏离,把注意力放在能够引起交际效果重大变化的大偏离上。最后偏离还可分为语言偏离和非语言偏离,语言偏离又可分为语音偏离、语义偏离和语法偏离。本文试图通过运用语言偏离理论来分析赵氏小品语言的偏离现象,从而揭示赵氏小品如此火爆的原因。

纵观20年来赵氏小品的语言,我们把它的经典语言分为七类进行分析。

(1)老母猪戴口罩——还挺重视这张脸。(《老拜年》)

(2)耗子给猫当——赚钱不要命。(《拜年》)

(3)猪也是这么想的/那驴也是这么想的。(《功夫》)

(4)这个世界太疯狂,耗子都给猫当伴娘了!(《功夫》)

(5)鸡先笑了。(《公鸡下蛋》)

(6)当时这个鸡——心里特别矛盾。(《公鸡下蛋》)

这组类型的台词中所表现的事在物理世界中是不会发生的,语言世界同物理世界产生了不一致。词语之间的搭配不符合事实,是不真实的,不合乎常识的,这是对词语搭配语义规则的偏离,是让人能够完全感觉得到的大偏离。这些话没有语法毛病,但语义上偏离了常规,老母猪不会戴口罩,耗子不会当、当伴娘,猪和驴不会想,鸡不会笑,当然更不会心里矛盾。这些话如果没有合理的解释就是负偏离——语言毛病。但这些话在小品特定的故事情境中都能找到合理的解释,“在语用上能够得到合理的解释,具有特定的会话意义,有利于表达效果的提高”[1]就转化为正偏离了。这些话运用超常思维、发散性思维,把人所具有的活动赋予动物身上,使潜性语言显性化,从而产生了陌生化、新奇感的审美效应。从负偏离到正偏离,由于反差大,具有特别的艺术魅力,这些话令人感到新鲜、搞笑,增强了小品的幽默效果。

(1)你长得就违章了。(《三鞭子》)

(2)我叫不紧张。(《我想有个家》)

(3)哎呀妈呀,这小声儿挺甜哪,含糖量挺高啊,最起码四个加号。你就再陪我唠10块钱儿的。(《钟点工》)

(4)两颗洁白的门牙去年也光荣下岗了。(《昨天今天明天》)[HK]

这些表达都偏离了正常的搭配顺序,在平常说话写作当中一般被归入语病,但在小品特定的语境中,就变得合乎情理又富有幽默感了。这是对正常语法搭配和语义搭配的偏离。“长得”一般与形容词搭配,比如:漂亮、好看、俊、丑、美等,不能和动词性成分搭配,这里却运用了动词,且用“违章”一词,委婉地表达了“丑”的含义,形象贴切,具有幽默与调侃的趣味,收到了很好的修辞效果。这种别出心裁的改换,人们能够理解并且更愿意接受。“不紧张”显然是演员为逗乐故意运用的口误,我叫什么名,大家都知道“叫”的后边应该跟什么内容,没有人会说叫不紧张,这里显然违背了正常的语义搭配规则,但正是这种违反恰到好处地表达了小品人物的心理状态。“含糖量”修饰“小声儿”,“唠嗑”用钱来衡量,“牙”下岗,这些显然都偏离了日常的表达习惯,但都收到了很好的语用效果。

(1)啊,咱俩原来一个堡子的,父老乡亲、小米饭把你养大,胡子里长满故事,想没想起来?(《拜年》)

(2)崔:“您二老什么时候结的婚?”

大叔:“我们相约五八”;大妈:“大约在冬季”。(《昨天今天明天》)

(3)啊,白云,黑土向你道歉,来到你门前,请你睁开眼,看我多可怜。今天的你我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我这张旧船票还能否登上你的破船!(《昨天今天明天》)

(4)那钱儿不是有个罪名叫——挖社会主义墙角!是,给我定的罪名就是薅社会主义羊毛。(《昨天今天明天》)

(5)床前明月光,玻璃爱上霜。要是不勤擦,只好自己脏。(《送水工》)

(6)“你好,这里是借你一眼慧眼防忽悠咨询热线。我是资深上当者老范,凭借多年的上当经验,对你是否被忽悠做出明确判断。有人卖拐,请按1;有人卖车,请按2;有人出脑筋急转弯,请按3;有人卖担架,直拨110。”(《功夫》)

(7)说来话长啊,记得那是2003年的第一场雪,比2002年来的稍晚一些!(《功夫》)

(8)下自己的蛋,让别人说去吧!(《公鸡下蛋》)

这些话语都模仿了原已存在的句式,或模仿歌词,或模仿诗句,或模仿名言,或模仿人们熟知的移动服务热线。像“相约五八”模仿《相约九八》,还有的《父老乡亲》、毛宁的《晚秋》、刀郎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李白的诗等等,它们虽然以模仿的形式出现,但在小品制造的新的语境中,就融入了创新,并不会使观众感到枯燥、落入俗套,反而使观众在感觉到熟悉的同时,又觉得新颖。与平铺直叙的表达方式比起来,这种仿拟形成一种反差和偏离,在语义表达上让人意想不到,改变了人们头脑中早已熟知的语义,让人们在惊奇的同时又愿意接受,能让观众也产生再创造的愉悦感,并且这种表达把小品中人物机智幽默的形象凸现了出来。

(1)我能把正的忽悠斜了,能把蔫的忽悠谑了,能把尖人忽悠嗫了,能把小两口过得挺好,我给他忽悠分别了。今天卖拐,一双好腿我能给他忽悠瘸了!(《卖拐》)

(2)虾蟆蜍子上南极根本找不着北,脑血栓练下叉根本劈不开腿,大马猴穿旗袍根本看不出美,你让潘长江去吻郑海霞,根本够不着嘴。(《拜年》)

(3)因为你两脚离地了,腿就没压力了,病毒就上不去了,聪明的智商又占领高地了。(《卖车》)

(4)咱们那个地方戏团办成气功训练班了,排练场租给小商小贩卖货摆摊了,把我这副科级挤兑靠边了,整得我一周七天全是礼拜天了。(《老拜年》)

(5)听说他不当厨师改防忽悠热线了,竟敢扬言再不上当受骗了,残酷的现实已直逼我的心理防线了,今天我不卖他点啥,承诺三年的话题就没法跟观众兑现了。(《功夫》)

(6)改革春风吹满地,中国人民真争气;齐心合力跨世纪,一场大水没咋的。

改革春风吹进门,中国人民都精神;海湾那旮旯挺闹心,英美合伙欺负人。(《昨天今天明天》)

(7)九八九八不得了,粮食大丰收,洪水被赶跑。百姓安居乐业,齐夸党的领导。尤其人民军队,更是天下难找。国外比较乱套,成天钩心斗角。今天内阁下台,明天首相被炒。闹完金融危机,又要弹劾领导。纵观世界风云,风景这边更好!(《昨天今天明天》)

(8)上顿陪、下顿陪,终于陪出胃下垂。先用盅,再用杯,用完小嘴对瓶吹。(《牛大叔提干》)

(9)收腹,是勒紧小肚;提臀,是把药箱卡住;斜视,是要看准果树;这边加压,这边就喷雾。(《红高粱模特队》)

(10)霹雳一生震天响,来了小范当乡长,领导农友闹革命,哼啊嗯啊嗯嗯哼。(《拜年》)

(11)香港回归、三峡治水、十五大召开、访美……(《拜年》)

这种类型的台词都模仿诗歌的形式押韵,比如(1)中的斜、谑、嗫、别属于“十三辙”中的乜斜辙,(2)中的北、腿、美、嘴属于灰堆辙,(3)中的地、力、去属于一七辙,(4)中的班、摊、边、天和(5)中的线、骗、现都属于言前辙,这是对日常说话方式的有意偏离。平常没有人会像朗诵诗歌那样把话说出来,在小品中,当小品角色用一连串押韵的句子来表达语意,势必会引起观众的注意。臧克家说押韵却是加强节奏的一种手段,有如鼓点。它可以使诗的音强更加响亮,增加读者听觉上的美感。这组台词中,每句台词都运用排比的句式并押韵,语言畅达、节奏感强,渲染了气氛,增强了感染力。

运用衬词也是赵氏小品语言中的一大特色,这组台词中很多运用了衬词“了”。衬词自身并无意义,只起着协调音节的作用。人们说话一般不会出现每句话都带“了”的情况,即使有必要说“了”我们也会尽量换用别的表达方式来避免,否则就会使人觉得语言啰嗦、句式单调。每句话都带“了”的语言现象是一种负偏离现象。负偏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正偏离。小品幽默搞笑的环境为句尾带“了”的负偏离现象提供了转化为正偏离的条件,从而使这种语言现象增强了节奏感,说起来上口,并幽默诙谐。这种类型的台词还注重了押韵字声调的选择,尽量使用“同调押韵”,形成“一条龙”,更有助于感情的抒发。

(1)“专机”,就是“拉砖的拖拉机”。(《说事儿》)

(2)秋波,就是秋天的菠菜。(《昨天今天明天》)

(3)猫步,就是猫在散步。(《红高粱模特队》)

(4)“平镜”理解为“平静”,“机动车”理解为“激动”。(《三鞭子》)

(5)你就搁家,整个网,上网呗。——我多年不打鱼了,还哪有网呀?那么多年了。(《钟点工》)

(6)就是大总统给他戴高帽他都乐啊,戴高乐么。(《拜年》)

这里运用了语音偏离,演员借助“听文生义”这种方法,对一些自己不熟悉而观众熟悉的词语,用自己熟悉的事物来解释,与原来的意思发生了巨大偏离,这种解释必定是出人意料的。这些话语表面上遵从了合作原则,实际上是对合作原则的一种偏离,偏离了人们正常的思维轨道,但细细想来却又在情理之中。这种偏离是成功的,它因牛头不对马嘴而使人觉得滑稽可笑,又能表现小品人物的憨厚朴实。西方的大哲学家柏格森在《笑——论滑稽的意义》一书中就曾说过:“当一个表达方式原系用于转义,而我们硬要把它当作本义来理解时,就得到滑稽效果。也可以这样说:一旦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某一暗喻的具体方面时,它所表达的思想就显得滑稽了。”①[注:转引自高胜林《音形趋同语义偏离》,载山西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1)距离拉开了,美没了!天天吃饭啥的也不正经叫我了,打电话还说外语,hello哇,饭已OK了,下来眯西吧!(《昨天今天明天》)

(2)鼓逗猫呢,鼓逗猫呢,鼓逗猫呢!这回咱看着他我就告诉他倒腾狗呢!(《有钱了》)

(3)我告诉你,我们的工作往大了说叫家政服务,往小了说叫钟点工,在国外叫赛考类激死特(psychologist),翻译成中文是心理医生,啥也不懂,伤自尊咧。(《钟点工》)

(4)无情的病魔正在吞噬着你的大脑健康细胞,一个崭新的植物人即将诞生。(《卖车》)

(5)你现在就是给我们喝云南白药也无法弥补我们心灵上的创伤。(《拜年》)

(6)只听咔嚓一个响雷,范乡长诞生了。(《拜年》)

(7)现在是不时兴送礼了,都讲究用感情沟通。(《拜年》)

(8)你想知道详情,请登录白云飘飘点博客点com。(《公鸡下蛋》)

这组类型的台词把书面语运用到小品台词这种口语色彩比较强的语言中,创造语体上的偏离。书面语色彩比较强的词语“家政服务”、“伤自尊”、“病魔”、“吞噬”、“弥补”、“心灵”、“创伤”、“诞生”、“感情沟通”,专业术语“心理医生”、“植物人”、“博客”,外语“hello”、“OK”、“眯西”、“鼓逗猫呢”、“赛考类激死特”、“com”,流行语“距离产生美”、“登录”、“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和地道的方言口语“啥的”、“不正经”、“咱”、“往大了说”、“往小了说”、“咔嚓”、“时兴”连用,不同语体风格的词混杂连用,是对正常使用语体风格的偏离。但这种混杂型语体是灵活和富有创造性的,挖掘了不同语体词语的语用潜能,话语表达大放异彩,实现了新颖化。从小品表达效果看,赵氏小品中人物往往是普通农民或市井人物,他们使用书面语、专业术语、流行语,使小品人物形象和所使用的语言形成巨大反差,体现了小品中人物夸张幽默的形象,也给小品带来了新鲜的时代气息和现代感。

(1)那我有数了,装经理,现在经理也多,连我们后院老杨头,养两只羊,现在见面都管他叫杨总。(《牛大叔提干》)

(2)完了完了,产房传喜讯,人家生(升)了。(《拜年》)

这里运用谐音双关的修辞方式,创造语音上的偏离效果。(1)中“杨”“羊”借助小品舞台这一背景形成谐音双关的修辞方式。单看台词只有一层语意,无非因现在社会上经理泛滥,也给老杨头来个时髦称呼“杨总”,而实际上这个“杨总”是人们听到的而不是看到的,所以人们在“解码”活动中就会出现“杨总”“羊总”并存的局面,这个“羊总”是由老杨头养了两只羊得来的。正由于“杨”“羊”同音形成同音双关,才产生这种幽默效果,如果说“老杨头养了两头牛,管他叫‘杨总’”或“老牛头养了两只羊,管他叫‘羊总’”都不会产生这种效果。(2)中运用“生”“升”谐音,小品中人物机智地把不便直说的话委婉地表达了出来,既避免了尴尬又传递了信息,适合当时的情景。结合当时情景,小品也只能运用语音偏离的方式才能把表演延续下去。“从语言美学的角度来看,一个词或一段话只有在不仅仅传达词本身的意义,而且揭示了语境的整体意义以及发话者的角色意义时,这个词或这段话才有意义”[2]。赵氏小品独特的语言特色当然不止上面几种运用偏离的类型,幽默搞笑的话语不胜枚举,像“谁说我的脸像鞋拔子,我这是典型的猪腰子脸”,“那老太太长得没你难看,你长得比她难看,她长得没你难看”,“屋里憋屈型、没事儿找抽型、吃饱撑着型”都运用了偏离理论,但不同属一种类型,这里就先不细述了。

布莱克说:打破常规的道路指向智慧之宫。赵氏小品正是运用有悖于常规的语言偏离,造就了独具个性的语言,奠定了它在小品界的王牌地位。

[参考文献]

[1]秦海燕.试论语义偏离现实的类型[J].松辽学刊,2001,(2):73.

上一篇:乔迁新居对联范文 下一篇:有趣的对联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