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结束语范文

时间:2023-09-15 01:37:20

职业生涯规划结束语

职业生涯规划结束语篇1

【关键词】基于案例教学;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职

【中图分类号】G420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在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基于案例教学的应用愈加凸显其科学性和实用性。基于案例教学紧紧围绕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职业观念和理想的科学定位,立足于学生自身特点和社会需要,树立正确观念,学会规划方法,培养学生规划职业生涯的能力,案例教学以其生动、形象的优势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观念的感悟,便于学生及时有效地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基于案例教学可以通过教学情境的再现,通过对案例的观察、分析、讨论和总结实现开放式教学,实现了良好的师生互动教学方式的开展,同时也指导了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方式方法,实现了“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科学教学。

一、案例的选择立足于职业发展方向

在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过程中,基于案例教学在案例选择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教材、学生、生活、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要将教材中的案例与教师收集整理的案例有机结合在一起进行教育教学。在教师收集案例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立足于职业发展方向,要针对学生的生活和学生的兴趣进行案例方向的界定和选择,而且案例自身要精练、典型,一语中的。例如,在对于园艺师专业的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过程中,在案例的选择上可以针对园艺师专业自身职业发展的方向举例。学生小李,出身在普通农村家庭,喜欢绘画和造型艺术,不想循规蹈矩地生活,尤其对于园艺情有独钟,不是单纯觉得好玩,而是真正喜欢欣赏自己修建出来的植物造型,各种创意的发挥让他特别有成就感。小李的职业规划就是通过阶段规划的陆续实现,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园艺师并开一间自己的园艺创意室。为了实现这个职业规划,他将每个阶段的目标进行了详细的分解,在校期间打好专业基础、利用3年的打工时间累积社会经验、利用2年时间针对性学习园林技艺并成为园艺师,利用5年时间开自己的工作室,利用5年的时间,将工作室发展成为具有专业化、国际化水准的领军品牌、利用5年的时间成为具有国际水平的专业园艺师。这个教学案例没有将规划定位在升学和简单的就业上,而是针对自身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色进行了科学规划,明确了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的台阶,既有着一定的激励作用,又能通过努力可以实现阶段性目标。

二、案例的实施具有社会敏感度

在案例的实施过程中要具有社会敏感度,要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中职生。在案例实施中,要杜绝照本宣科、咬文嚼字地说些空洞的不切实际的话,不能指定遥不可及或者海市蜃楼般的职业规划,在案例实施中,要注意运用行为导向模式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在潜移默化中融入到实际生活中。案例的实施不能停留在案例自身的内容,应该是结合社会进行分析和探究。例如,中职学生戴某作为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将职业规划发展的方向定位于企业专业翻译等方面的工作,并针对实际情况制定了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在短期目标中是找到一份相应的工作,在长期目标中是五年内达到部门主管的位置。在案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当前商务英语专业的就业形势,尤其是中职专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然后结合社会发展方向进行案例的实施。教师要充分肯定职业生涯规划的科学性和阶段性,同时也指出案例在发展过程中的社会性,要在职业生涯设计方向正确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就行集中有效地分析。

三、案例的分析彰显实践指导价值

在基于案例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分析要注意实践指导作用,在分析过程中一般按照知己、知彼、决策、行动四个步骤进行,例如在对王某的职业生涯规划案例的分析过程中就彰显了实践指导作用。王某根据霍兰德职业测评类型词表的测量显示其职业兴趣属于管理型、社会型(人的职业兴趣有六大类型: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管理型和常规型),其职业生涯根据阶段性划分将目标定位成两个基本层次:探索期(依据对职业的认知和对自我职业兴趣的评估,将职业生涯规划拓展为管理人员和设备销售人员,而不是拘泥于所学,模具专业),建立期(在建立职业生涯规划之后,不是仅仅在职业发展方向打拼奋斗,要及时提升自身职业素养,完善通用核心职业能力,提高自身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四、案例的总结注重知识性与可行性的有机整合

在案例总结阶段不能只是单纯针对某一案例进行分析总结,而应注重知识性和可行性的有机整合,注意职业生涯规划的延展性。例如在对汽修专业学生张某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案例总结中,张某的职业生涯规划只是希望以后成为一个汽车修理师,而在规划目标的界定中将学习、毕业证书、汽车修理的职业资格证书、开设自己的汽车修理厂简单的罗列出来,为此,在对此案例进行总结过程中首先要结合中职职业生涯规划的要求,在知识性方面要进一步完善,使其具备步骤齐全、表述清楚、图文并茂、分析到位、目标明确、阶梯分明、措施具体的基本要求,然后分析其自身也有着一定的真实性,职业生涯规划中张某认识到每一个阶段规划目标的实现使下一阶段目标的基础,需要脚踏实地地认真完成,而且每一个阶段目标具有求真务实的特点,可行性较强。在指导学生进行中职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其自身的知识性和可行性的有机整合,使每一份中职职业生涯规划都能具有科学性和现实指导作用。

结束语

总之,基于案例教学在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的应用,彰显出鲜明的实践性,是体验式教学的基础环节。通过基于案例教学,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案例分析和探究,通过营造积极互动的氛围,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和交流沟通,能够在探究中分析问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出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理念,并将德育教学无形地融入其中,引导学生做一个真实的、对社会有用的人,通过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确定明确的发展和奋斗目标,彰显更好的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玉荣.浅谈案例教学法在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第29期.

职业生涯规划结束语篇2

关键词:大学生;团体辅导;职业类型

一、热身阶段

1.引导语

(1)目的:说明本次团体活动的内容、目标,同时引入主题,创设轻松、愉悦的氛围。

2.热身活动

(1)目的:促进团体气氛,带领学生认识和熟悉各种不同职业。

(2)准备:10张左右写有不同职业名称的卡片。

(3)程序:采用自愿原则,让学生抽选职业签,通过肢体语言表演,让其他学生猜测是什么职业。

二、过渡阶段

1.时光隧道

(1)目的:通过自由冥想的方式,思索未来的方向,并进行自我探索。

(2)准备:安静的教室,轻音乐。

(3)程序:①放出轻缓的音乐,调整一个最舒服的姿势并闭上眼睛(注意控制室内光线)。②冥想指导语:你现在正躺在森林中的草里里,草地绿油油的让你感到很惬意,透过云彩你可以看到阳光轻轻洒在草地上,阳光温暖却不刺眼,顺着光你看到一条小路,你缓缓站起来,向这条小路走过去。刚走进森林里的小路有一点狭窄,慢慢前行你发现路越走越宽,沿途上你会看到一些标示牌,上面写着“时光隧道”四个字。时光隧道可以带你来到未来,在时光隧道的尽头,你隐约看到一间房子,于是便入屋子里休息,一觉醒来已是天亮。你走到镜子前,发现镜子中你已经长大,时光隧道带你走过了10年。现在,新的一天开始了,你可以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经营你10年后的生活。③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对未来生活的想象,比如:10年后的你结婚了吗?你是否有孩子了?你有几个孩子?如何你没有结婚,你是自己住还是与家人一起住?你现在的职业是什么?你是开车上班还是坐公交成上班?你家的小区是什么样的?你工作的地方离你家有多远?你有哪些朋友?你现在的收入大约有多少?你还希望自己做些什么?你还希望自己拥有什么?④冥想结束后,教师要将学生带回到现在:“现在你在时间隧道里的时间要结束了,这时你听到远方传来的钟声,是时候要从10年后的自己回到现在,你顺着钟声的方向找到来时的小路,道路很宽敞,你看到了与你同来的伙伴们,你们一路上彼此分享着10年后的幸福生活,伴随着暖的阳光请你慢慢睁开双眼,回到团体中来,这一路的经历我们一起分享。”⑤教师带领学生分享冥想的内容与感受。

2.生涯十字路口

(1)目的:指引学生探索自我对生涯发展的影响。

(2)准备:人生十字路口、表、笔。

(3)程序:①每人发放“生涯十字路口”表格,要求学生填写。②学生相互分享,重点讨论对生涯影响起重要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三、主体活动

1.价值拍卖

(1)目的:认识工作价值观,以利于职业生涯决策。

(2)准备:价值拍卖清单,每人两万元代币。

(3)程序:①引发学生动机,教师可发问:“如果你有两万元钱,你希望买到什么?”②教师给每人发放“价值大拍卖清单”,学生自己思考,并排列出自己的购买清单及预算,每件竞买物底价一千元。③教师分给每位同学两万元参加拍卖活动,由教师主持拍卖会,教师逐一列出每项欲拍卖价值观,由学生出价;每项价值观出价经三次确认后,由最高出价者获得。④活动结束后分享讨论心得。

(4)活动要点:①哪一项是你最想买的?为什么?②有些东西是否真的能用钱买到?如果不能,如何获得?③从你买到的东西里面可以看出自己怎样的价值观?

2.职业类型测试

(1)目的:帮助学生客观认识自己的职业兴趣,指导学生自我发展。

(2)准备: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量表、人格类型与职业环境的适配表。

(3)程序:①分发“职业兴趣测试量表”,请成员做量表。 ②分发“人格类型与职业环境的适配表”③学生讨论。

四、结束阶段

1.我要行动

(1)目的:帮助学生拟订自我计划,学生相互激励彼此的实践行动力。

(2)准备:纸、笔、音乐。

(3)程序:①请学生针对自己的生涯目标和发现的个人缺点,写下行动计划,计划要尽可能详细,每个计划不少于10点内容。②两人一组分享。针对甲的行动计划,由乙发问,协助甲找到盲点,乙也如此。

2.大团圆

(1)目的:分享活动心得,强化活动效果。

(2)程序:全体学生围站成一个圈,按顺序每一个人谈谈这次活动的感受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希望。

3.结束语

(1)目的:整理团体历程,强化团体效果,在欢乐的氛围中结束活动。

职业生涯规划结束语篇3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职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2-0080-02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专家们研究的热点问题。如何更好地培养大学生,使其成为应聘单位眼里的合格人才?这是每一位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2007年12月13日,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明确规定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作为公共课纳入高校教学计划中。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将此课程列为学校必修课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属于其教学要求的主要组成部分,目的是通过对刚入校的一年级新生进行规范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培养学生的职业与生涯意识,帮助大学生尽早认识自我,找到职业发展目标,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为未来职业生涯发展做好准备。我校分学期、按年级开设了内容不同、有不同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课程。自2010年9月起,笔者担任我校一年级新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工作,结合我校高职学生的特点、当前社会与经济发展形势及近年来我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对课堂教学进行了认真反思,旨在总结成功的教学经验,弥补教学中的缺失与不足,以使自己的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一年级新生的特点

我校是北京科技大学下属的分校,属于专科层次。目前共有4个大的专业方向,14个专业班级,2011级新生有四百多人。在校生学习文科方向的偏多,外地学生占四分之一左右。一年级新生绝大多数为“90后”,大部分是独生子女。“90后”学生的特点是热情、大方,喜欢接触新事物,接受挑战,不愿受约束。但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家长关心过多,存在依赖思想,缺乏自主意识。有的学生之所以选择我校就读,竟是因为家长在夜里将学生的高考志愿涂改了。因此,有些学生学习态度不明确,整天无所事事;有些学生做事缺乏自信心,学习生活中挫折耐受性不强。结合这些特点,笔者在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安排了一些新的环节,旨在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辅导和引导。

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除了对一些基本概念、术语必须掌握之外,更多地是要引导学生对自身职业的规划思考,并教给学生掌握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法。因此,笔者主要围绕“我是谁?”“我想成为谁?”“我能成为谁?”三个主题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课堂主角不固定 在课堂教学中涉及职业、就业准入制度、职业生涯等概念时,教师是主角,结合某种具体工作或学生未来专业的就业方向,对一些理论、概念和操作方法进行详细解释,让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但对于“我是谁?”之类问题的回答,学生是主角,教师更多地是引导学生对自身进行分析和思考,通过课堂中讲授的360度评价方法、SWOT方法等来剖析自己,厘清自己的现状,对自己进行客观、全面、充分的认识和了解,最后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

教学形式多样化 应尽量避免教师“一言堂”,那样不仅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很累且没有成就感。在教学过程中应多与学生互动,并将组织学生演讲、案例分析、视频播放、测评问卷等多种形式穿插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通过这些方法使学生自己主动寻找解决自身问题的答案,既可解放教师,照顾学生感受,又可活跃课堂气氛,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易于理解,留下深刻的印象。如组织学生演讲,教师可提前布置好任务,在下一次课程结束前各班抽10名左右学生上台演讲“我的职业理想”,让学生尽情发挥,畅所欲言。每个学生演讲完之后,教师略做点评。针对学生“认识自我”这一授课环节,笔者加入了“四型人格”测试问卷。在学生独立完成答卷之后,再将分析结果公布给大家,引起学生热烈的讨论,不仅使学生很好地了解了自我,并且引发了他们对测评方法的兴趣,从而带动他们在课后主动学习。有些学生自觉地将教材中“测评篇”部分的所有测试都认真地做了,对自己的性格、兴趣等有了充分的了解,更有利于明确回答“我是谁”。

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是核心 以有利于学生就业为目的,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在课堂中更多地是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教师可适当进行讲授,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讲解可渗透具备良好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重要性;通过登台演讲能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沟通能力;通过小游戏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视频播放能培养学生树立偶像意识,确立人生目标。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大班教学影响教学效果 2011级学生共有四百多人,分成5个班次,安排在大教室里进行教学。一方面,教学秩序混乱,学生聊天、吃东西、玩手机或做其他与课堂无关事情的比较多,不好管理;另一方面,一些团队活动难以开展,师生互动只能局限在单个学生与教师之间,演讲等活动只能在少数学生中得以实施。此外,教学过程中的演示文稿坐在最后排的学生很难看清楚,麦克风由于回音、干扰等原因,坐在后排的学生听不清楚教师的声音。

学生个别辅导不够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和想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没有一个对每个学生都适用的模板。在授课过程中,对存在疑问和困惑的学生应调查其基本情况,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单独对其进行辅导和指引。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必须在客观分析自身和环境的基础上确立目标并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大部分学生通过课堂讲授的方法可以进行简单操作,但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及时进行跟踪,听取学生的意见反馈,对一些学生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必要的个别辅导。

考试内容缺乏创意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课程的考核不是考查学生掌握多深的理论知识,而是考查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在试卷设计上受到传统科目考试思想的影响,分名词解释、简答题、判断题、分析题等几种形式,考试内容以课堂理论知识点为主。这些内容设计现在看来对学生缺乏指导意义,考试设计缺乏创意。今后在考试内容方面应减少理论知识考查的比例,而增加一些活题,如案例分析判断题等。考试形式应该多样化,可以参照国内外的一些应聘考试题目类型,答案不拘泥于一种。通过考试,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自主发挥,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

教学改进措施

教学内容应随着教学对象的改变及时更新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应针对不同专业学生设计不同的授课内容,如对理科的计算机专业与文科的文秘专业,无论是在职业资格证书还是在职业准备的内容方面,都要有不同的侧重点,采取不同的案例讲解。要结合各班学生的特点和对课程掌握的情况,灵活调整每个班级的教学进度。如对于英语教育专业班级,可在课堂上适当多加些学生实践环节,对于男生偏多的建筑专业班级,可播放一段“招聘面试”视频。这样远比教师在课堂中反复强调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应该做好哪些准备更有效果。

教学中团队辅导应与单个辅导有机结合 在授课过程中应多准备一些与学生互动的节目。如尝试就某一热点话题准备一场辩论赛,学生以自愿的形式组成正方、反方小组,通过类似活动既可以加深对辩论主题的理解,更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获取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教师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加强与单个学生的沟通,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动态,对其大学生涯规划进行有效指导。

要改进学生成绩考评方法 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考核可不限于通过课堂考试的形式,学生的分数不应仅体现在所答的试卷上。可在课程教学期间布置一两项大作业,要求学生通过团队合作、信息浏览与搜索、阅读相关书籍资料等方式,花费一定的课余时间完成,通过对作业打分考核,结合卷面考试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设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问题,有效地规划大学时光,在大学期间做好知识储备,增强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为将来就业做好准备,争取有一个美好的职业生涯发展前程。如何上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如何更好地发挥课程的作用,是本课程教师在今后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阚雅玲,吴强,胡伟.职业规划与成功素质训练[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王俊.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发展对策研究[J].科技资讯,2011(18).

[3]王济渊.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才智,2012(4).

[4]顾姗姗.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与就业指导教育教学研究(从课堂教学和个别辅导的角度)[J].新西部,2009(12).

[5]阚雅玲,张强.大学生成功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2).

作者简介:

职业生涯规划结束语篇4

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现状分析提升策略2009年起“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被纳入中职德育课程体系,该课程从2009年来在江苏省先后使用了《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和《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两本教材,多年来的教学对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观、就业观和求职、创业规划能力产生极强的实践指导意义。但由于起步较晚,且实施略显仓促,在教学中形成了一些困局。

一、《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教学现状的分析

1.课程设置与学生发展存在冲突

根据中职课程设置标准的要求,《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应在中职一年级第一学期就完成教学工作。经过该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在课程结束之际制订出《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和《个人创业计划书》,课程教学目标也能够较好的实现。但是,职业生涯的规划与创业就业的设计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中职学生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定位和自己未来发展的认识都较模糊,此时制定的职业、就业、创业规划科学性不强,大部分学生认为该课程对自己的未来作用不大。

2.课程教材的指导性有待加强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一书遵循了行动导向教学理念,项目、案例十分丰富,对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有成效。但是,一方面存在着以成功教育为引导,忽略以就业为导向的问题,为激励中职学生的创业就业理想,成功案例较多,不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职业规划观;另一方面,强调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技能教育,忽视对学生自我价值培养的教育,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步骤的操作训练,强化学生为就业而就业的理念,不利于其终身发展。

3.课程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有待提升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一门多学科知识交叉的课程,融合了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和统筹学等多学科知识,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的知识视野直接影响着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由于中职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限,且长期受技能教学优于文化课程教学观念的影响,对《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这一新兴课程重视不足,大部分学校由德育课程教师兼课,师培工作也相对滞后。教师队伍专业化素养的不足,成为了束缚该课程正效能发挥的重大因素。

4.课程教学方法有待优化

大部分学校该课程的授课教师受德育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仍然延续着传统的教学方法,一枝笔,一本书,一张试卷就构成了该课程从授课到评价的全过程。灌输式的填鸭教育方法的沿用,使得这门本应是理论与实践并举,学生主体地位凸显、极具趣味性的课程在学生的心中变得索然无味。单一的书面式终结性考核方式也使得学生学习兴趣遭到严重打击,教学、评价方法的不科学也阻碍着中职学生通过该课程学习实现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快速提升。

二、《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提升策略的浅议

1.课程教学依据学生发展分阶段进行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包含学生个体设计职业规划、学生求职就业和创业两个既相互联系又自成体系的教学内容。现行的课程教学是在中职一年级第一学期就完成教学任务,不利于中职学生对自身职业与就业观念的科学分析。

可以将其划分为两个教学阶段,在中职一年级第一学期的上半阶段完成该课程“学习领域一”~“学习领域四”的教学内容,系统教授完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以“巩固拓展一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设计”为中期考核,使得学生通过半程教学对自己所学专业的状况、个体自身的各项职业潜在素养有基础性了解,掌握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书的基本要领。在中职二年级第二学期的下半阶段进行该课程“学习领域五”~“学习领域七”的教学,以“巩固拓展两个人求职书设计”“巩固拓展三个人创业计划书设计”为终点。通过分阶段的教学,可以使得中职学生拥有职业规划设计的基础能力,并允许他们随着中职学习生活的深入,对专业、自我认识的发展和个人发展方向定位的变化而重新进行设计,这样这门课程的实用性和指导性就能够大大提升,改变“叫好不叫座”的窘状。

2.构建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的强弱是课程教学成效优劣的重要因素。针对《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起步晚,师资队伍专业化不强已经影响课程实效的状况,可行的办法就是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构建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一方面,积极对该课程的任课教师进行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集中培训、教研培训、校本培训等模式的课程教学能力培训,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一批可以胜任该课程教学工作的骨干教师;另一方面,要逐步加强该课程教师的上岗专业要求,严格执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促使该课程教师参加职业生涯规划师的考证,并将其作为职务聘任、考核和晋升的指标。通过这两种做法可提高课任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业务素质,能够辅助中职学生合理规划职业、就业和创业。

3.了解个体状况进行针对教学

职业生涯规划的个体差异性十分明显,因此教师全面掌握个体状况,进行针对性的个体教学,这对提高课程教学成效效果明显。

首先,要摸清学生状况,在授课之初,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向班主任了解等办法,了解学生的性别、专业性质、个性特征和教室任职等对未来职业规划影响较大的因素,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辅导得更到位;其次,要熟悉专业特征,了解自己所任课学生的专业发展方向,不同专业,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对人才的个性要求都不尽相同。只有全面了解课程性质,才能够使该课程达到“三贴近”的中职课程教学要求。

4.创新课程教学和评价方法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不是一门空洞的理论课程,而是一门内涵丰富的囊括实践活动、模拟训练、文化传授的综合课程体系,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该课程特点,对课程教学和评价方法进行创新。

一方面,要积极采用现实案例教学法,让优秀毕业生进课堂演讲,通过学兄、学姐自述就业和创业历程的鲜活经历,让学生全面认识求职、创业风险和机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发实践活动,可以应用中职学生好表现的特点,组织展现类活动,增强课程吸引力,还要大胆改革课程评价,以赛代考,通过组织各种竞赛全面考查学生课程知识掌握与运用能力、文字组织和职业生涯认知和规划能力,通过评价促使学生习得真本领。

三、结语

对于中职学生而言,正处于人生定位的最初阶段,由于他们的知识基础、社会阅历、自我认知和人生认识存在着种种不足,职业生涯规划会常常步入误区。因此,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虽然是中职学校的新兴课程,却由于其重要意义引起了高度关注,如何提高该课程教学的高效性,让学生学以致用,学会适时地规划个人职业发展,是一个值得长期研究的命题。

参考文献:

[1]魏卫.职业规划与素质培养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柳君芳,姚裕群.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职业生涯规划结束语篇5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硕士研究生;团体心理辅导;就业恐惧

硕士研究生的大幅度扩招,让本应该以考上研究生为骄傲的同学们瞬间失去了以往的光圈与突出优势,甚至在年龄的差距上,与本科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也出现了无法抗衡的局面,尤其是针对女性研究生,更加有这种队职业生涯规划的未知性、对择业的恐慌和对就业的没自信。据统计,全国共有55.6%的硕士研究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没有信心。为什么会出现此种状况?究其原因,是因为从心理上就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学习期间也没有进行整体、系统的规划。根据调查发现(如表1),现在阶段硕士研究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想法很单纯,十分模糊。

因此,如何培养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对职业规划的认知、把控以及系统规划是高校教育工作者们必须研究探索的重要课题,也是从硕士研究生心理辅导方面应该着重研究的关键所在。

一、硕士研究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与基本内容

职业生涯规划(career planning)也叫做职业规划设计,在对客观环境的把控下,分析自身的优点、劣势、爱好、兴趣等方面选择职业的倾向,并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方向,进而做出相关的规划安排。硕士研究生相比较本科生而言更加成熟,思想上更加稳定,因此,硕士研究生的职业生涯自我规划设计可以帮助其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并可以达到对某个行业的热爱,进而拟定整个一生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他的重要意义在于:首先,可以将自我潜能激发出来,将个人能力展现出来。其次,职业生涯的规划具有阶段性、目的性、计划性等特点,结合硕士研究生自身所学专业,更能够培养硕士研究生对行业的忠诚度。最后,通过系统、完备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提升自己在择业、就业中的竞争力。

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自我评价

自我评估是建立在自我观察与自我分析基础上的自我身心素质的全面评估。自我评价的具体方法,主要包括自省、听取他人评价、接受他人意见或自行进行心理测试等。因此,我们必须找出一个真实的自我形象,要客观地评价自己,既不高估自己,也不贬低自己;要认识自己的优势、劣势、自己的与众不同和发展潜力,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二)学校、佳通环境评价

学校的侧重点不同,强势专业的不同也会影响硕士研究生的择业和就业,比如:财经类大学主打专业是财经、金融等专业,其就业方向往往着眼于会计、金融、法律等方向。另外,硕士研究生所涉及领域与所跟随的导师也具有很大关系,比如,导师的研究方向是供应链管理,那么其学生最后的择业很可能偏向于物流方向或者管理类岗位,因此,只有通过对学校以及所在专业进行综合评价才能够更好的发回自身的优势。

家庭对于硕士研究生的发展也具有很大的作用,很多贫困家庭的学生就希望通过学历的提升来改变现在的状况。不过,对于富足的家庭的学生来说,一份相对稳定、顺心的工作足以满足自己。因此,职业的选择多少也会受到家庭、父母、朋友的影响。需要对自己所在环境进行综合评价才能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二、团体心理辅导在硕士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

在团体动力学的基础上,职业选择理论则采用动静结合的方式构建职业选择分析模型,代表人物为美国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兹“人格特质与环境匹配”模型,帕森斯的特质因素论等。硕士研究生需要在团体中去了解自己,实现自己的目标。通过交换信息、探索发现、互相模仿可以获得更多的处事技巧。在硕士研究生期间,团体的心理辅导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其感染力非常强,而且作用的范围十分广泛,在研究生辅导员、认可教师的指导下可以顺利完成。团体的心理辅导是一个双向的沟通机制,每一个研究生都是有很多影像源,每个研究生在接受来自整体其他同学帮助的过程中也可以帮助其他同学。

通过团体内人际互动,使团体成员自知并自助,进行分享、体验、感受,从而达到消除症状、改善适应、发展健康人格的目的。

三、硕士研究职业生涯规划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

(一)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基础

开展硕士研究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团体心理辅导需要项目负责人长期工作在硕士研究生就业工作的一线,而且必须要求其多年来通过讲座、个体辅导、简历设计大赛等形式对学校硕士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对硕士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具有直观的了解,掌握许多的第一手资料。除此之外,项目负责人本硕教育阶段最好皆为心理学专业,能扎实的掌握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为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的设计及实施提供了保障。

(二)团体心理辅导的具体方案设计

首先,在准备工作方面包括团体实施计划:主要由团体名称及性质、目的、理论依据、实施对象、团体结构、领导者、时间地点等多个模块组成。同时,企业可以参与到团体心理辅导的过程中,为学校开展校企联合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活动提供奠定基础。其次,需要有团体契约。

在实施前测方面,实验前,对实验组、对照组同时进行生涯决定量表测试。对实验组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每周一次,共进行八次,每次120分钟,团体性质为结构化、发展性团体。在实施后测方面,团体心理辅导结束后,对实验组、对照组分别进行生涯决定量表测试;团体心理辅导结束一个月后再次对实验组、对照组进行生涯决定量表测试。

最后,是统计分析阶段,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前后测数据中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差异性分析,获得是否有效性结论。

四、结语

硕士研究生阶段是人生的辉煌期培养阶段,在人的一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除了学习好本专业课程外,通过适当的团体心理辅导,构建研究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自我评价,达到对以后择业、就业的正确认识,更具有竞争力。(作者单位:天津财经大学研究生院)

通讯作者:杨博文

基金项目:本课题由天津财经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4YJY30)资助。

参考文献:

[1]石建勋.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8-12.

[2]石建勋,等.职业规划与创业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76-79.

[3]樊富氓.团体心理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9-11.

[4]肖渭淳.艺术教育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科技咨询导报,2007(1)

职业生涯规划结束语篇6

一、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是指个人发展和企业相结合,对决定员工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并通过设计、规划、执行、评估和反馈使每位员工的职业生涯目标与公司发展的战略目标相一致的过程。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包括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和组织的职业生涯管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无论是员工个人还是企业自身都是有现实意义。

(一)对员工而言,组织参与员工职业生涯发展,一方面可以增强员工对工作环境的把握能力和对工作困难的控制能力,同时帮助员工从更高的角度看待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将各种分离的事件联系起来,服务于职业目标。使职业生活更加充实和富有成效,实现员工自我价值的不断提升和超越。

(二)对企业而言,组织协助员工规划其生涯发展,建立多形式的职业发展通道,并为员工提供必要的教育、培训、轮岗等发展的机会,把企业目标和员工目标统一起来,形成生命共同体,促进员工职业生涯目标的实现。

二、企业缺乏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原因分析

从客观上说,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关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还缺少实践经验。很多企业把生存、扩大市场、取得业绩作为第一要务,更多关注的时企业效益,而无暇关注员工,也就谈不上为员工做规划了。从主观上说,由于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是最近几年才逐步建立起来的,人力资源管理团队素质还尚未成熟,加上管理者对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还未正确认识。

(一)缺乏正确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很多企业的管理者自身对人力资源管理认知上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往往简单认为提高薪酬待遇、福利水平是留住企业现有的人才和引进外部人才的有效激励措施,而忽视人的更高层次的需求。

(二)没有正确认识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企业大部分员工还没有对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有个全面的认识。管理者往往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人的事情,和企业无关,而且很多员工根本就不知道有职业生涯规划这回事。由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没有重视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没有在这方面财务的财务预算,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自然就处于零阶段。

(三)缺少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专业人员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是近几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常见的人才发展模式。在很多企业里员工职业规划与管理做得不到位,主要原因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专业化程度不够,没有能力去做,或者说他没有相应的工具。

三、有效进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

措施

企业提供给员工的晋升通路是否通畅,关系到是否能满足员工个人发展目标,这是对企业自身实力和发展愿景的要求,同时也是企业能否吸引员工、是否有吸引力的重要因素。企业如果本身前途堪忧,也谈不上进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与开发。在市场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的社会环境中,企业制定一套适合企业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方案,势在必行、大势所趋。因此,企业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包括以下方面。

(一)建立和完善职业发展通道与职务任免、评审方法

1.建立和完善职业发展通道

根据企业的实际业务情况和人员情况建立相应职业发展通道,使具有不同能力素质、不同职业兴趣的员工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避免所有人都在拥挤的管理跑道上。

2.建立职务任免、评审方法

为促进员工发展,培养管理队伍,选拔优秀人才,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制定管理职务任免办法。按照一定的程序结合绩效考核制度进行考核,倡导公平竞争机制,推行能上能下的晋升制度,对满足晋升、降职条件的员工予以晋升、降职,对有突出贡献者实施破格晋升。

(二)帮助员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企业帮助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帮助员工更好地认识自己,使员工了解自己在企业中存在的各种可能的机会,从而有计划地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把握和获得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机会。

1.提高员工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

引导员工深刻了解组织的目标、岗位的要求,使员工对自身在组织中的职业生涯有一个明确的预期。使员工能够把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的实现与组织的兴衰荣辱是紧密相联的。同时企业组织及其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部门应当让员工认识到,在组织发展与变迁的趋势下,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也是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进而以富有人情味的方式来提高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使他们认识到,一个人在职业生涯中不仅应当有目标,有规划,而且应当随着组织发生的变化,及时修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2.提供职业生涯咨询与指导

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仅靠其个人力量所能解决的问题,相反职业生涯目标、规划及其可行性需要得到来自企业组织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部门给予必要的咨询和指导,从而使员工能充分认识岗位的特征和要求,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切实建立有效地职业生涯规划。

(三)多途径开发员工的能力

能力开发是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保证——组织协助员工规划其生涯发展,并为员工提供必要的教育、培训、轮岗等发展的机会,促进员工职业生涯目标的实现。因此企业应结合员工职业发展目标为员工提供能力开发的条件。能力开发的措施可以包括培训、工作实践和业务指导等。

1.教育培训

结合员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实际情况,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使员工更快地体会到岗位的需要,提高知识和技能,较少的失误和浪费,得到更好的产出。

2.工作实践

工作实践可以是扩大现有工作内容或工作轮换。通过这种时间,可以给员工提供在各种不同工作岗位之间流动的机会,同时能够给员工提供多通道发展的机会。这也是一种培养多面手人才的方法。

3.业务指导

业务指导是一套主管或资深人员在工作现场直接传授工作技能及相关知识给现场员工的一种有系统的教导方法。这是传授现场技术及知识的有效方式,也是员工正式培训计划中不可或缺的学习机会。

(四)进行检查评估与反馈修正

1.检查评估

企业应成立独立检查小组定期组织对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独立检查,评价各个部门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执行结果。把这一评估结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让各个管理部门在实际上重视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制度。同时对员工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分析析员工是否达到或超出目前所在岗位资格要求,距离下一步职业目标的差距,为下一步的发展提供依据。

2.反馈修正

反馈修正是一种双向的沟通过程。一方面检查小组在检查评估结束后,向各个部门负责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人员反馈评估结果,要求其就工作不足之处做出改正;同时被检查人员向检查小组反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完善制度的建议。另一方面检查小组向员工反馈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执行情况的评估结果,根据评估结果,帮助员工分析前进途中的问题和差距,并提出改进措施或者建议调整未来发展目标和方向。只有做到这点才算是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五)制度与保障

1.完善规章制度,确保流程运转

根据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需要,制定并完善了相关管理办法,明确了组织实施、考核评审、成果运用的具体流程和要求,使职业生涯规划中各职级上升的评价透明化、标准化、规范化。把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纳入了日常管理范围,做到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与实际工作的有机结合,并不断总结发现的问题,不断完善,实现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持续改进、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2.健全组织机构,明确落实责任

组建由人力资源部门经理为组长,各事业部副经理与部门经理成员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对部门各职级通道、岗位要求的审批、人员定岗及转岗研究决定、考核测评审核等。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该领导小组的运作,定期召开会议,计划和总结公司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工作,建立职业发展档案,并负责保管与及时更新。

四、结束语

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管理就是把企业目标和员工个人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贯穿员工职业生涯的始终;其次要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组织结构的变化与员工不同时期的发展需求进行相应调整。只有企业员工的卓越发展,才有企业目标的实现。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要通过帮助员工确定个人职业发展目标,提供员工在工作中增长职业素质的机会,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达到企业目标,使企业发展目标与员工个人发展目标协调一致,建立企业与员工双赢的关系,进而结成利益乃至命运共同体。

职业生涯规划结束语篇7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0X(2016)22-0173-02

Abstract:Thepaperdoesthebriefresearchaboutthecareerplanningeducationandtheinstructionforcollegestudents.Firstly,itexpandstheconceptandsignificanceofcareerplanningforcollegestudents.Onthebasisofthis,itgivessomespecificstrategiesfortheeducationandguidanceofcareerplanningforcollegestudents.

Keywords:collegestudents;careerplanning;educationandguidance

職业生涯规划研究最早始于西方,于上个世纪90年代被我国学者引入。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在我国一经引入,立刻引起学术界的普遍关注。职业生涯规划最早应用于企业领域,随着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不断发展,该理论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大学生就业教育当中。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无疑已经成为大学教育面临的头号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校更多关注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希冀能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与指导不断促进大学生就业率的提升。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界定及意义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界定

有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这个概念,我国学者刘咏宝于2007年在他的相关研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一文中明确指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根据大学生自身情况,并结合当时存在的发展机遇,同时综合分析当时存在的个人职业生涯主客观因素,最终确定事业奋斗目标,进行相关培训和教育的合理安排。这个概念基本准确概括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内涵。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

文章中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发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主要具有如下几点重要意义:

1.有利于实现大学生学业与职业良好匹配

相关研究表明,科学合理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可促进大学生更加清晰、完整的对自我进行客观认识,引导大学生将自身的个人意愿、职业理想与社会的实际需求科学结合,进而进一步树立和明确自身的职业目标,形成正确职业认知。除此之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可让大学生更加清晰认识到自身能力与理想职业间存在的差距,而这种认识则可帮助大学生通过学业学习,更好的完善自我,从而促进大学生学业与职业的良好匹配。

2.有利于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效率与质量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责,为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效率与质量,高校必须注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与指导。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高校实施的大都是以学科为中心的分割教育,这样的分割教育方式未充分重视知识的整体性教育,很容易造成大学生形成适应性差、知识面窄的不良局面。这对于大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而言是极为不利的。高校注重对大学生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是一项重大教育教学改革,它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效率与质量的关键所在。

3.有利于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中蕴含着较为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一个更好平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是一种多种教育资源的融合,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教育资源之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可以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于大学生实际,是当前时代背景下高校必须要实施的一种重要教育方式。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的具体策略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具体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过程中需认真把握好如下几点问题:

(一)高校应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意识

目前,很多高校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方面并未予以足够重视。要想真正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的有效性,高校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意识。具体可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1)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的长期目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是一项系统工程,无法做到一蹴而就。因此,高校必须树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长期目标,在此目标的引领下积极采取相关教育与指导策略,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效率的提升。(2)高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必须具有可持续性、可评估性。可持续性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可让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更为科学,可评估性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可帮助高校更好改进自身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策略。

(二)高校应建立高素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队伍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质量的提升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队伍的支撑。因此,高校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队伍的建设方面也应多下功夫。作者认为,高校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队伍的建设过程中,应重点加强如下几支队伍的打造:(1)专职职业指导队伍;(2)就业导师队伍;(3)校外顾问团;(4)大学学生职业规划协会。队伍建立之后,为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的有效性,还应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队伍提出严格要求,最好应配以完善的管理制度。如绩效考核制度、激励制度及其他一些具体的管理制度等。在相关制度的管理、约束及激励下,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队伍的综合素质定然会得以稳步提升。

(三)高校应帮助大学生更科学合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一纸空谈,在具体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过程中需认真做好如下几个方面:

1.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职业理想

当前,很多大学生并未树立科学职业理想,在职业理想的设定方面大都呈现出理想化、功利化倾向,未充分考虑到社会与国家的实际需要。这样的职业理想树立对于大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而言是极为不利的。因此,高校应帮助大学生积极树立科学的职业理想,而要做到此点必须有效帮助大学生树立如下几种观念:(1)树立个人成长与国家需求相结合的观念。大学生的个人价值与职业理想实现应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作为当代有为青年,应积极响应祖国号召,奔赴祖国建设事业需要的地方。(2)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社会,知识的更新换代速度也在不断加快。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必须牢牢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让终身学习为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助力,为自身的未来职业发展助力。(3)树立主体意识和竞争意识。21世纪需要的是人才,而最不缺的也是人才。随着我国高校扩招规模的不断扩大,每年的高校毕业生数量均在稳步增加。在激烈的就业竞争当中,大学生要想获取理想工作,必须具备较强的主体及竞争意识。

2.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及外部环境

很多大学生在对自我进行评估时,往往会高估自己的能力,这对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而言是极为不利的。因此,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的过程中,应帮助大学生准确认识自我及外部环境。相关研究表明,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的过程中,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帮助大学生准确认识自我:(1)准确认识自己的职业性格;(2)全面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3)理性判断自己的职业能力;(4)准确评估自身所拥有的资源。除了加强对自身的准确认识之外,还应帮助大学生准确评估社会环境对从业者的要求。唯有如此,方能真正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的有效性。对于当前的大学生而言,加强认识自我的实际情况是极为必要的。但恰恰有部分大学生并未准确、充分的认识自我。另外,还有很多大学生对于学校之外的外部就业环境也未进行充分认识与了解。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仅知道就业形势严峻,但具体严峻到何种程度他们却往往一无所知。因此,高校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过程中帮助大学生准确认识自我及外部环境就显得极为重要。

3.帮助大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计划

高校对大学生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的关键所在就是帮助大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计划。据了解,目前很多大学生并未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计划,即使有部分大学生制定了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计划,其计划性也往往不够科学。因此,高校应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计划制定方面多下功夫。具体可从如下几点入手:(1)积极要求大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计划,应让大学生将其为一项任务完成。如有可能,还可将其纳入学分,引导大学生更为积极的制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计划。(2)计划制定后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计划制定后,在后期可能会因为各种因素而受到影响。因此,高校在帮助大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计划后,还应要求大学生积极进行调整,让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呈现出更高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实现大学生学业与职业良好匹配,有利于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效率与质量,有利于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除了上述提出的几点策略之外,高校在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的过程中还应注意把握多点问题。另外,希望文章的研究可以丰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的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咏宝.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2]李迎春.对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J].江苏高教,2011(01).

[3]刘景宏.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03).

[4]李名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述评[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职业生涯规划结束语篇8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力评价

目前,大学生在就业力问题的处理上缺乏应有的主动性与独立性,主要包括如下方面:一是上岗后难以胜任。不少企业从实习生中进行员工的选拔,但不少毕业生入职后对工作的实际感受同实习期间存在较大落差,不少人认为实习期间工作轻松,由于还未定岗,所以公司不会将重要事情交予自己,等真正定岗之后,他们才发现原来难以胜任岗位工作,并存在心理落差。二是毕业生对自身求职方向不明确,致使求职成功率偏低。当前,大学生求职方面还存在诸多盲点,不少企业在判别应聘者是否适合入职时,不仅考虑其能力,还会考虑其心态与价值取向,有些学生看到他人进到了大公司,也盲目跟风应聘,很少考虑自己的兴趣和价值观是否同所应聘企业相符,这也是导致就业力低的主要原因之一。三是和他人交流时过度紧张。有些学生在谈到求职时表现出了紧张、担忧,害怕踏入社会无法适应,对于未来存在着不确定感,这同其缺乏实践经验及交际能力不强不无关系。

二、生涯规划教学对提高大学生就业力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当前,世界正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职业活动竞争日趋突出,要想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做好大学生的生涯规划教学工作。根据萨帕的职业发展理论,15~25岁是青年期职业生涯发展之关键阶段,该阶段是他们了解自我及职业,并初步加以尝试、明确职业发展的重要时期。若该阶段能够好好把握,将会对其终身职业发展带来重要的影响。由此可见,在高校大学阶段,加强学生的生涯规划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明确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目标及未来的努力方向,还有利于学生将自我理论知识、职业能力、技能同未来职业所需知识技能进行比较,有助于在大学阶段实现厚积薄发,提高自身的就业力,为日后成功就业奠定基础。

三、生涯规划教学实施方案分析

生涯规划教学的目标即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职业观与良好的职业能力,通过学习、实践,使大学生由初入学还缺乏清晰的职业意识的新生逐步成为拥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应用型人才,这无疑是一项艰巨的工程,需要高校给予足够的重视,立足于培育社会所需的拥有综合专业技能的创新型人才的战略高度,切实抓好大学生生涯规划教学工作。

1.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逐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大学生就业力的内涵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即专业能力。调查显示,多数用人单位都十分重视应聘者的综合能力,主要包括专业基础知识及实践应用水平等。为此,要想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力,高校应尽快认识到应试教育之弊端,积极推进职业素质教育改革,提升大学生的实践、创业、发展的能力,教育、实践相结合,跟踪市场最新动态及需求,找准学校的定位,以社会经济发展及就业形势变化为依据,对专业学科及结构进行及时调整,改革传统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课程、实践等环节同市场相接轨,将提高学生的就业力渗透到生涯规划教学的全过程,以更好地契合用人企业及单位的要求。

2.设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为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提供系统化的指导

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是一个学习、理解与实践的过程。高校应设立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其成才意识,将科学的就业理念传播给学生,并为其提供科学、有效的职业规划方法,帮助其对职业生涯进行合理规划。还应注重加强就业指导,通过讲座传授给学生必要的求职技巧,帮助学生就业,提高毕业生的就业力与就业率。系统化开展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应有的求职技巧,如简历、求职信的制作、面试技巧及职业礼仪等。

3.分步实施,确保生涯规划教学收到显著的成效

当前,多数高校均已将生涯规划教学纳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通过必修课、选修课的开设,对一到四年级大学生开展系统化的生涯规划教学,使其在宝贵的大学时光中,逐步强化自我综合能力,顺利实现就业。这需要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因此,高校应从新生入学当天起,就对其开展系统化、渗透式的指导。生涯规划教学实施必须分步进行,依据全程化、分阶段等原则,依据各年级学生的特点及学习能力,对指导方式及内容进行调整。

对于初入学的大学生而言,他们需要经历一个适应和调整期。他们刚由高中进入大学,经历着角色的转变。高中时他们都具有十分明确的目标,那就是顺利考入大学。升学后,很多学生失去了奋斗的目标,还些甚至感到学科知识同就业所需差距过大,基础知识实用性不足,因而不少学生未对基础课学习给予足够的重视,降低了其学习积极性。就这一情况,生涯规划教学应对学生加强指导,使其认识到高数、英语等基础性学科对于其职业的重要性,使他们逐步树立一个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使其逐步改变原有的学习习惯,学会自主学习,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环境与学习模式,明确学习目标。

对于大学二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选择期,已经适应了大学生活及学习环境。因此,该阶段生涯规划教学应同素质教育有效结合,使学生了解未来职业所需具备的各类素质,加强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鼓励其利用各类活动,提高自我实践能力,积极展现自我,通过实践活动认清自己的优势及其同职业要求之间的差距,对自己开展相应的职业测评,以此加以完善、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

对于大学三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处于职业定向期。该阶段教学应紧密联系实际,使其了解就业形势的严峻性,指导他们准确地进行职业定位,加强自我专业课知识及实践技能的学习,鼓励其逐步提升自我就业力。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锻炼机会,使其认清同专业相符的职业领域,结合自我特长,培养同职业目标相符的职业能力,及时调整所定职业目标。此外,应通过各种拓展活动,锻炼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其主动参与各种实践活动。

对于毕业生而言,他们正处于职业分化期。这些学生即将面临毕业和人生角色的再次转变。此时,他们所积累的知识、所培养的素质、所锻炼的能力已经基本确定,多数学生对于自我毕业之后均都有了自己明确的规划。此时,可引导大家对所学经历加以梳理。一方面,对已确立的职业目标同实际是否相符进行检验,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选择专项职业指导,还可聘请企业人力资源人士开展讲座,为学生介绍当前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使他们接受有关面试技巧的专业培训。此外,还应调动各方因素,为学生提供所需就业信息指导,同用人单位保持良好的联系,组织各种人才招聘会,为学生顺利就业提供服务。

四、结束语

上一篇:强国梦强军梦征文范文 下一篇:七一征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