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征文范文

时间:2023-11-29 21:33:41

民族团结征文

民族团结征文篇1

开展“祖国万岁”歌咏比赛,紧紧围绕本次活动的主题,广泛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开展“祖国万岁”歌曲学唱活动;“民族团结知识”宣传,进行民族团结知识的宣传和学习,了解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知道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家庭,中华民族是我国56个民族的总称,初步了解56个民族的基本特征,了解自己所属民族的分布区域、人口数量,以及语言、文字及主要的文化特点和风俗习惯等,形成民族团结的基本意识;“民族团结知识”主题班会内容,正确认识我国各民族的特征,普及民族团结知识,树立民族团结意识,知道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及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了解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特点,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进一步认识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的优越性,联系实际在思想和行为上培养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基本素养和能力。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民族团结征文篇2

大家好!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上,长期存在着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制度。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对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造,从根本上废除了这一反动制度,开辟了民族平等团结的新纪元。此外,中国共产党和政府还运用行政和法律等手段禁止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歧视行为。

2、维护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

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山河,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密切关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56个民族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一关系,团结一致,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着内在的联系。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

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宏人。”曾子说:“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远。”然而,在这所谓的道义背后,在一桩桩英雄事迹之中,始终有一个千年不变的精神内容存在,这便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在民族适应环境,改造世界,形成自己特有语言,习俗和人文传统的长期发展历程中,表现出来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先有孟子的“养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后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等等一切为祖国,为人民勇往直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精神,无疑更具有现实意义。

十六大报告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加以强调是对民族精神内涵的发展,也是对文化建设理论的深化。培育民族精神应该从大小环境做起,大小年龄进行普及教育。大的环境,国家应该倡导,鼓励这种精神,使国民具备这种精神,并使其变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动力。而从小的方面来说,应该在各类教育中渗透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大力发展教育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教养。

民族团结征文篇3

[关键词] 长征时期 党和红军 少数民族 思想政治工作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诞生,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的现实国情相结合的产物,也标志着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开端。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和军队的优良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生命线”。在长征时期,这条“生命线”显得尤为重要。

一、长征时期我党开展少数民族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了长征。在短短两年时间里,红军先后经历了湘、桂、云、贵、川、康、甘、宁、陕等11个省区和苗、瑶、彝、白、藏、羌、回等十几个少数民族杂居或聚居区。红军长征经历的西南、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环境极端恶劣,社会政治形势也异常严峻。可以说,红军长征的胜利在一定程度上是在我国广大西南、西北的少数民族地区取得的。在西南、西北地区,民族矛盾、宗教问题与现实政治相互交织,使这里的形势极为复杂。党和红军不仅要面对国民党军事集团对红军的围追堵截和层层布防,还要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处理好这一地区特殊的族群关系。

做好沿途少数民族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但有利于长征的顺利进行,而且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党在少数民族地区充分发挥了党和军队的优良传统,对少数民族干部群众做了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广大红军战士和各族人民群众结成了生死与共的关系。各路红军认真宣传、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同少数民族群众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为红军顺利通过少数民族地区,完成长征的伟大胜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证。

二、长征时期我党关于少数民族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

长征时期,我党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的民族风俗习惯的宣传教育;坚持民族、宗教统战工作并积极做白军中少数民族士兵的思想政治工作。

(一)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

历史上,由于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奉行大民族主义,推行“羁靡”政策,对少数民族采取“恩威并用”“以夷制夷”“以夷伐夷”“分而治之”等策略,造成了汉族和少数民族以及各少数民族之间的民族矛盾增加、冲突不断,使各民族间的信任减弱、隔阂加深。民国时期,国民党统治集团继续推行大汉族主义政策,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对立依然存在。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权,在西南、西北等少数民族聚居区一方面利用高官贿赂收买、扶植少数民族的王公贵族、土司头人、上层宗教人物,帮助其统治当地各民族;另一方面,又指使地方军阀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民族压迫和同化强制政策,这就使汉族和少数民族间的对立和仇视情况更加严重。大多数少数民族群众对汉人充满戒心,尤其对汉人的军队充满仇恨。在这样一种背景下,红军想要顺利通过少数民族地区,其难度是不言而喻的。

针对国民党政府和地方军阀推行的反动民族政策,党和红军坚持主张各民族无论民族大小,一律平等,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1935年1月的《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布告》中就规定:“对于苗瑶等少数民族,主张民族自决、民族平等、与汉族工农同等待遇,反对汉族的地主财富佬的压迫。”[1]p43红军每到少数民族地区,都会颁布相应的政策文件,或用布告等形式宣传党和红军的民族政策。在红军进入康藏地区时,《中共中央告康藏民众书》就向广大康藏民众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并以此同国民党帝国主义的民族政策相区别:“国民党帝国主义的民族政策就是殖民地的奴役的政策,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是主张解放各被压迫民族,因此主张彻底的民族自决,建立自由的选举的革命政府,并积极帮助一切的革命的民族运动。”[2]p234

彝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长期遭受国民党政府、地方军阀和封建奴隶主的剥削和压迫,经济文化落后,生活及其贫困。“彝民生活之痛苦,远过于汉人。汉人还能耕平坦之田亩,彝民之田亩,日渐被川军之官长及当地官吏所侵占,而只耕植于山地。”“因其只耕种山地,故彝民平日所食者,亦只玉黍而已。至于彝民所居之家室,则更简陋不堪,以竹木编为壁,上覆松树皮,潮湿特殊,跳蚤成群。”[3]p409由于历史上造成的民族隔阂,彝族不允许汉族的军队进入他们的地区,红军想要通过彝区,困难重重。为了顺利通过彝民地区,1935年5月,中共中央以红军总司令朱德的名义了《中国工农红军布告》,宣传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对少数民族的民族政策。“中国工农红军,解放弱小民族;一切彝汉平民,都是兄弟骨肉。”[4]p29党和红军通过布告的形式,向彝族民众宣传党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1935年10月陈云在《关于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情况的报告》中指出:“但赤军善用宣传政策,向白彝申明共党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汉人军阀压迫彝民,并提出为彝民所迫切希望之要求‘打刘家’(意即打刘文辉的军队,因刘文辉压迫彝民甚烈)……故当时我等日夜恐惧之彝民山地,如此竟安然地通过。”[5]p410红军顺利通过白彝区成为我党妥善处理同彝民的关系,宣传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使红军顺利通过彝族部落的典范。

(二)尊重少数民族的民族和宗教风俗习惯的宣传教育

民族团结征文篇4

XX年以来,XX教育关工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教育部和XX关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突出基层建设、深化主题教育、全面推动教育系统关工委工作深入发展。现将XX教育关工委有关情况交流如下。

(一)深入开展“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主题教育。一是领导重视,机构健全。XX中小学及时成立以书记为组长,全体班主任为成员的活动小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安排专人检查落实。师筹集专项资金,订阅“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读本,把活动纳入到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和绩效考核,各校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制作主题黑板报、组织国旗下演讲,开展征文大赛,演讲比赛等,多渠道、深层次宣传读书、学习的重要意义。二是深入学习,感悟真、善、美。

各校结合教育读本和语文课程、思想品德课程、阅读课,班团队会课等课堂,开展读本学习、实践活动。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心灵教育,引导学生学会读书、学会做人,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使学生间形成一个长效的自觉地读书氛围。

三是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各校深入开展征文比赛和演讲比赛。有的学校学生人数多,班级多,他们结合学生年龄段特点形式多样地开展活动,小学一、二年级讲故事;三、四年级脱口秀;五、六年级演讲。三至九年级、高中撰写读书征文、参加演讲比赛。结合三月学习雷锋月,中小学校组织团员们到敬老院为老人表演节目、打扫卫生,让生活中的真善美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中。四是严格评审征文

,选出学生佳作。四月份以来,各学校都认真做好征文评选、表彰等后期工作。学校以主要领导牵头,共青团、少先队、班主任作评比小组成员,认真对征文和演讲进行评比。通过评比推荐,有1个单位获得全国教育关工委先进集体,2所学校获得示范学校,1名干部获得优秀工作者,2名学生获得征文特等奖。2名学生获得演讲比赛三等奖。

(二)组织开展XX青少年五好小公民“老师您好,我的好老师”主题教育读书活动。一是研究制定方案。以XX教育局的名义印发《XX青少年五好小公民“老师您好,我的好老师”主题教育读书活动方案》,下发通知,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全面部署。二是抽调专人负责。安排我局和教研室各一名同志专项负责XX主题教育事宜,要求各师确定人员及时上报,认真组织开展“老师您好

我的好老师”读书活动、征文比赛、演讲比赛、书画比赛、微视频展播以及实践活动等。其中有1人获得教育部光工委五好小公民活动最具风险精神奖好老师,有2人获得先进个人和优秀工作者,有2个单位分获先进集体和师范学校,有近100名中小学生获得征文活动特等奖和一等奖,有2名学生获得演讲比赛三等奖。

(三)认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系列活动。一是切实让民族团结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在中小学开设了《综合教育》《可爱的XX》等地方课程,将民族团结内容编入教材、纳入教学内容,明确了教学时数,通过课堂教学、专题教育活动和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从小学至高中阶段的育人全过程。二是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各级教育考试内容。明确规定民族团结教育内容在小学结业考试、中考、会考中的分值不低于政治试卷的15%。三是在中小学教师中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XX精神和民族团结教育。四是深入开展“反暴力、讲法制、讲秩序”“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海洋知识进内陆”以及“高校科学营”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联合科技局、国土局等委派100余名民族中小学生赴内地参观交流。一师5团中心学校每周利用课外时间举办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和反对极端宗教知识讲座,民汉学生相处融洽,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迅速提高。九师170团学校安排民汉学生同桌,方便少数民族学生使用汉语交流。十三师将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学习与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将汉语教学延伸到课外,既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又增进了民汉同学的团结。

民族团结征文篇5

关键词:情感教育;民族院校;民族团结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1-124-02

当前形势下,全球化、一体化的加剧,民族问题越来越成为复杂而敏感的政治问题。对于民族院校而言,开展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而开展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既要坚持既有的经验和传统做法,同时亦要研究新情况,根据大学生的新特点,善于结合运用情感教育的原则、方式和方法,促使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真正内化、持续下去。

一、当前民族院校开展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更为复杂

大学生以本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为主要内容的民族意识增强。这主要表现在大学生更加注重本民族与汉族等其他民族的对比,更加关注民族间经济发展的差距,更加关心民族形象的维护,更加关注政治上的参与等。大学生民族意识的增强,强化了不同民族大学生之间关系的敏感性,加大了处理问题的难度。

当代大学生自主意识日益强化。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征日益凸显;大学生群体式集中关注的热情在减少;反对话语霸权,更加希望平等交流;创新意识强,厌烦抽象、单一的说教式传播;更为关注与个人发展实际、与自己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互联网的普及、手机短信的泛滥等使得大学生获取民族关系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化,但过滤、判断、分析信息的能力不足;等等。这都为新时期开展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增添了难度和挑战。

(二)传统的民族团结教育模式遭遇瓶颈

民族院校开展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已形成常规模式,但传统民族团结教育模式呈现形式化的问题。传统的模式在教育形式上较为单一,主要采取灌输式模式,学生处于被动的角色,一味地接受教师提供的信息,但是否内化吸收值得商榷;而大学生在接受信息、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主张自己作为主体的地位和权利。并且,当前社会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日益多样化,渗透到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念、目标追求亦纷繁各异;网络技术等流行文化为大学生开阔视野、接触世界政治文化、价值观念打开方便之门;大学生的审美取向、价值观取向日益受到各种信息传播的影响。定期常规的民族团结教育模式缺乏时效性,同时缺乏情感的浸润、激励和陶冶作用,缺乏情感体验、学生的互动,要让大学生从内心真正认同民族团结教育主题,而不限于形式主义,是一大难题。

(三)“民族刻板印象”破坏民族团结教育

“民族刻板印象”来自西方人类学“ethnic stereotyping”一词,简而言之,是指人们对特定的民族或其成员形成的相对简单、概括和固定的看法,是针对某一民族形成的一种概括的带有情感色彩的相对稳定的有关道德品质、智力和身体素质的印象。民族刻板印象的内容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消极的印象往往是主观的,不全面地反映,也可能是人为的臆造,在民族院校,民族刻板印象也是存在的,这影响了民族团结教育效果的发挥。

二、情感教育在开展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情感教育是创新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需要

传统的民族团结教育模式重在教育,大多采取灌输式的方式,把学生纯粹视为教育的对象,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与抵触情绪,容易出现民族团结教育“进教材、进课堂”容易,“进头脑”难;“知”易,“行”难的困境。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没有情感,道德教育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可见,在当今经济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社会思潮多元交汇、大学生思想复杂多变的新形势下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要把情感的沟通与交流融入进去,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地开展,从而引起师生们情感上的共鸣,达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效果。

(二)情感教育是解决当前民族团结教育瓶颈的需要

民族团结教育是一种以情感为基础和核心的教育。从行为发生学的角度讲,形成民族团结的态度、进而具备民族团结的情感是民族团结的行为基础。民族团结态度形成的基点是真诚和信任,由此才能产生亲近、友善的情感,并最终通过民族交往行为反映出民族团结的状态。

“民族刻板印象”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源于情感交流、情感体验的不足。民族刻板印象,其内容包括很多方面,如体质特征、服装特征、饮食禁忌、风俗习惯、性格品质等;获得民族刻板印象的途径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直接途径,另一类是间接途径;一般来说,亲身接触所获得的印象与间接得到的印象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在校园生活中可以看到诸多消极的民族刻板印象,原因在于民族院校大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存在民族划界意识、民族归属意识和民族自尊,在现实生活中,通过间接的渠道,往往只是只言片语或一两个片段,便产生某种片面化的民族刻板印象。当交往双方都缺乏民族常识、存在民族刻板印象又缺乏相互信任时,容易引发各种问题。而借助以情感为基础的民族教育,可以减少消极“民族刻板印象”的产生。通过亲身接触、情感体验与互动,有助于积极、包容的民族刻板印象的形成。

三、运用情感教育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一)在民族团结教育中渗透情感教育理念

让情感教育在开展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中彰显魅力,这是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有益实践。情感教育能够发挥以情动人,以情晓理,以情感的魅力感召大学生;情感的交融使得教育双方的距离拉近,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从而使得民族团结教育的理念和精髓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认同,避免流于形式。

(二)注重提高民族团结教育实施者的情感素质

大学教师往往是大学生生活或学习中最直接的倾诉对象和求助对象。学校教师要以自己真诚的情感打动和感化教育各民族学生,实现情感移人和人格感化;教师在传递知识、开导教育学生时,要善于运用心理学知识、情感教育原则方法,会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教师作为民族团结教育实施的主体,掌握必要的情感教育知识和技能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加强情感沟通,克服“民族刻板印象”

民族院校单一民族院系学生民族意识普遍较强,与其他民族学生接触机会较少,往往把自己固封在本民族的小范围内,由于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容易形成消极的“民族刻板印象”,造成一定隔阂。通过构建平台,如单一民族院系班级与其他学院班级学生“结对子”共建活动,实现情感沟通,弘扬相互理解、包容和彼此接纳的情怀。

(四)注重情感体验,在实践中践行民族团结

通过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的实践活动,引发大学生深刻的情感体验,让大学生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激发民族团结情感。如组织学生深入开展面向民族地区的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形式的活动;以生动活泼的竞赛、讲座、征文等形式,强化大学生民族团结情感;围绕民族重大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等。

(五)以情感人,重视各民族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

国家、学校在采取各种方式资助各民族贫困生时,既要解决学生的实际生活困难,又要让贫困生切实感受到学校的爱心,感受到民族大家庭的温暖,从而赢得自信。

(六)营造和谐与爱的氛围,培育团结大环境

充分挖掘民族院校多民族文化元素的情感氛围。如通过“温馨家园”建设活动,以班级、宿舍为载体,鼓励学生营造班级、宿舍的文化氛围,增强全班学生的认同感、归属感和班级号召力;如开展团结宿舍评比、宿舍民族风情展演等,从而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

(七)不断创新工作载体和形式,增强民族团结教育的吸引力和情感感染力

民族团结征文篇6

关键词: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民族团结心理教育

1“民族团结心理教育”概念的界定

1.1“心理教育”的概念

心理教育即以提高受教育者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为目的的教育活动。高校心理教育概念的外延至少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基本的心理素质教育,二是心理健康教育。前者是为了发挥大脑的潜力,后者是为了防止各种主客观因素对大脑的侵袭。当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普遍做得相对较好,因为国家对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硬性要求,规定了开设的课程名称、学时和评价要求。所以,有人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心理教育划等号,显然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高校心理教育的内容并非都以课程的形式呈现,它更多是通过环境的创设、气氛的营造、活动的开展等隐性课程来加以实施。

1.2“民族团结心理教育”的概念

民族团结心理教育就是将心理教育与民族团结教育结合起来的一种教育活动。即心理教育主动配合民族团结教育,给民族团结教育增力,使民族团结教育做得更好、效率更高。民族团结心理教育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为民族团结教育中的心理教育,另一种解释为心理教育中的民族团结教育。到底哪一种解释更为恰当,其实不必认真探究,因为两种解释都不可否认,民族团结心理教育的突出目标是民族团结教育,心理教育只是实现目标的手段、方法和载体。

2提出民族团结心理教育的依据

2.1依据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

民族团结教育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教育部、国家民委《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在各级各类学校扎实抓好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为重点内容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培养各族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提高各族学生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的自觉性,增强各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任务,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的必然要求”[1]。教育部、国家民委《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还明确要求:“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必须贯彻育人为本的原则,必须从不同地区的实际和各族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分阶段、分层次、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设置具体教育内容。”[1]

2.2依据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现状

长期以来,高校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根据党和国家的要求,在民族团结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国际形势的急剧动荡,特别是国内“”对校园渗透脚步的加快,民族团结教育也面临许多阻力和困难。这就要求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必须与时俱进,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思路,探索各种途径和方法,以提高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效性。

2.3依据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契合性

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和心理教育虽然各自有着独特的教育功能,分属于不同的学科,但二者又存在一定的关联性。首先,它们都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都服务或服从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其次,民族团结教育只有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根据学生认知特点采取有的放矢的教育,才能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再次,民族团结教育如借鉴和使用心理教育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教育的效率[2]。

3高校民族团结心理教育的主要内容

3.1让大学生建立科学的心理观

心理观即对心理活动产生的原理和本质的理解。由于心理学是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的一门科学,因此,心理观与世界观一样,也分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阵营。心理学中的“心理”与哲学中的“精神”或“意识”概念基本相同。唯心主义心理观与唯心主义世界观一样,认为心理活动的产生是不依赖于物质实在的,甚至认为心理现象是世界的唯一存在。唯物主义心理观与唯物主义世界观一样,认为心理活动的产生必须依赖于物质实在,物质是第一性的,心理是第二性的。科学的心理观即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心理观。科学心理观认为,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也就是说,心理活动的产生和发展必须依赖于两个先决条件:一是正常的大脑,二是客观现实的刺激。在心理教育中,我们要从心理产生的生理基础分析入手,并结合大量的案例分析以及学生体验式活动,让学生对心理活动发生的机制有透彻的理解,对物质决定精神、存在决定意识的科学论断深信不疑,从而,为巩固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心理学基础。在民族团结教育中,我们要十分重视世界观对大学生民族团结的影响和作用。世界观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最高调节器,大学生民族团结的意识和行为必然受到其世界观的支配。当前,“”破坏民族团结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向青少年灌输极端宗教思想。他们竭力地宣扬“灵魂”的存在,鼓吹“灵魂永存”、“灵魂可转世”等谬论,其险恶用心就是企图利用唯心主义的世界观来腐蚀青少年的心灵,蒙蔽青少年的双眼,让青少年漠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心甘情愿地跟随他们从事暴力恐怖等违法犯罪活动。所以,如果我们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使大学生牢固地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就可以提高他们抵御极端宗教拉拢和腐蚀的免疫力。因为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神论者,而无神论者是不会接受任何宗教思想的,极端宗教势力则更无可乘之机。

3.2让大学生认识民族团结的心理过程

在民族团结心理教育中,要结合心理学对人的心理过程的分析,向大学生阐明民族团结的心理结构,从而使他们形成完整的民族团结的心理系统。人的心理过程是由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组成的,且三者是一个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体。民族团结的心理结构亦然。认知过程是民族团结的心理基础。一个人要做到民族团结,首先要对民族团结的意义有充分的认识。所以,大学生要认真学好学校开设的相关课程,踊跃参与相关活动,积极思考,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和文化观以及“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的思想。情感过程是民族团结的心理“桥梁”。民族团结从认识转化为行动必须经过情感的催化。所以,大学生民族团结不能只停留在理性思维阶段,还必须增加情绪和情感的体验。为此,在民族团结心理教育中,要注重提高大学生民族团结情商,增强民族团结的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意志过程是民族团结的心理目标。意志是与复杂行动相伴随的心理活动,任何有困难的随意行动都需要意志的参与。民族团结教育的最终落脚点是让大学生形成民族团结的行为习惯,因此,在民族团结心理教育中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毅力和恒心,促进民族团结的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性等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

3.3让大学生注重完善自己的人格

人格也叫个性心理差异,即心理过程表现在个体身上的特点。人格是个体行为的内在支配因素,它决定着人的行为的方式和性质。在民族团结心理教育中,健全和完善大学生的人格须做到:第一,要激发他们民族团结的需要和动机;第二,要塑造他们与民族团结相适应的性格特征;第三,要培养他们实施民族团结的应用能力;第四,要提升他们民族团结的自我意识水平。

3.4让大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心理特点

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一文中指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3]。斯大林的这段文字是迄今为止学术界普遍认可的对“民族”这一概念最完整的解释。由此可见,民族这个共同体是由五个共同特征所支撑的,其中,“共同心理素质”亦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支撑点。既然各民族存在心理特征的差异,我们在民族团结教育中就不能无视这个差异。如果一味地强调全人类或中华民族的心理共性,忽视每个具体民族的心理个性,必然会在制定民族政策、处理民族问题时缺乏针对性,从而使民族团结遭受不必要的损失。所以,我们必须通过民族团结心理教育,让大学生系统学习民族学、民族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方面的知识,使他们对我国各民族的心理特征有基本的了解,为民族团结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3.5让大学生掌握族际交往的技巧

交往是增进人与人之间相互了解和发展友谊的前提,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也须建立在相互交往的基础之上。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除具备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一般规律之外,还有其特殊的要求,因此,民族团结心理教育要对大学生进行族际交往技巧的专门指导。比如,在族际交往中,必须尊重对方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否则,就容易因误会而产生隔阂,甚至矛盾。

4高校民族团结心理教育的具体策略

4.1独立开设民族团结心理教育课程

高校民族团结心理教育要发挥课程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向大学生系统传授民族团结心理学知识。民族团结心理教育课程是一个较为庞大的系列,如民族心理学、宗教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民族交往心理学等;假如受条件限制,不能以课程群的形式出现在教学计划中,也可以只开设“民族团结心理学”课程,将上述教学内容融汇于一门课程之中。民族团结心理教育课程既可以开成必修课,也可以开成选修课。

4.2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渗透民族团结心理教育内容

民族团结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民族团结教育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能助推民族团结教育目标的达成。大量的实践和研究证明,那些民族团结意识淡漠、民族团结情感麻木、民族团结意志薄弱者,大多存在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因此,高校民族团结教育须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渗透民族团结心理教育,首先要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中要增加一条重要标准———“能够与各民族和谐相处”。要让每个大学生十分清醒地认识到,作为现代文明社会的青年知识分子,假如不能正确地对待其他民族、拒绝与其他民族交往、人为地制造民族隔阂与矛盾,不仅仅是思想政治问题,也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并切实加以改变。其次要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专门开辟“民族团结心理”章节,对民族团结的心理结构和发展规律作深入的分析,否则,不足以凸显民族团结心理教育的重要性。

4.3在班级工作中贯穿民族团结心理教育内容

班主任或辅导员在班级工作中也应重视民族团结心理教育。要刻意地营造民族团结心理教育的浓厚氛围,促进民族团结大好局面的形成。比如,可开展民汉学生“结对子”活动,使民汉学生互帮互学,共同进步;让各族学生互相庆祝民族传统节日,感受民族大家庭的温暖;让各族学生混合居住,以增进各族学生的相互了解,努力缩短心理距离;经常举办民族团结教育主题班会,让不同民族的大学生介绍本民族的发展历史、文化特色、风俗习惯、英雄人物、巅峰之作,并穿插民族才艺表演,使各族学生产生相互欣赏和敬佩之情。

4.4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心理教育活动

高校民族团结心理教育的途径还有很多。比如,可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专题心理讲座,以作为民族团结心理教育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举办民族团结教育心理知识竞赛,以激发学生学习民族团结心理学知识的积极性;组建民族团结心理社团,以发挥学生在民族团结心理教育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举办民族团结心理教育心理剧汇演,以增强民族团结心理教育的生动性和趣味性;组织学生开展民族团结心理小课题研究,以引导学生对民族团结心理的认识向更加的广度和深度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民委.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Z].2008,12.

[2]朱忠发.论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7(9):51-52.

[3]何润.论斯大林的民族定义[J].民族研究,1998(6):4-12.

民族团结征文篇7

关键词:民族思想政治教育; 民族观; 民族性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5-0024-04

目前,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其研究尚处于初创阶段①。加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特征及其研究发展趋势等方面的考查是进一步完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建设的内在驱动,更是民族思想政治教育适应和推进我国各民族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实践的自为自觉。

一、民族观教育: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

民族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某政权或国家(尤其是多民族国家)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进行民族观教育,使其认同民族、民族共同体和国家”[1]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大力推进各民族社会成员形成正确的民族观,则是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之义。在面临着国内民族分裂主义势力与国外的相互勾结、使我国民族问题呈加剧趋势的背景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包含一般性的教育内容如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等之外,应着力凸显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

民族认同观教育。民族认同涉及到一定社会成员对该民族的归属感、依恋感、自豪感。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认同应包含两个层次的认同。第一层是中华民族统一体的认同,第二层是组成中华民族统一体的中国各民族对本民族及他民族的认同。加强民族认同教育就是要使各民族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华民族和56个民族的关系,即在这个多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中,56个民族是基层,中华民族是高层。但“高层次的认同并不一定取代或排斥低层次的认同,不同层次可以并存不悖,甚至在不同层次的认同基础上可以各自发展原有的特点,形成多语言、多文化的整体。”[2]民族认同更应该是一种广义的认同,加强民族认同教育应着力强调对中华民族认同的教育。

民族国家观教育。现阶段,不仅要提升中华民族认同度,更要加强国家观教育。即要加强国家认同观教育;加强以中华民族精神、领土意识、意识和祖国利益高于一切为主要内容的祖国观的教育;加强国家利益观教育,包括国家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外交利益等;加强国家安全观教育和《国家法》的教育,坚决反对和打击分裂国家的行为,增强全国各族人民反对分裂、捍卫国家和领土完整的国家意识和责任感。

民族宗教观教育。加强民族宗教观教育,是因为宗教对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与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密切而又广泛的联系,宗教问题常常与民族问题交织在一起,处理不当则会引发民族问题。加强民族宗教观教育,应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指导,重点加强中国共产党宗教政策的教育,这是妥善处理好宗教问题、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重要基石。

民族历史观教育。加强中华民族历史观的教育,就是要使各民族人民牢记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与融合过程中,各民族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了国家一体、民族多元的格局,各民族血肉相连、休戚相关,谁也离不开谁。

民族文化观教育。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灿烂文化的民族,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包含了56个民族的共同的优秀文化传统。在民族交往过程中,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与汉族地区文化相互交流,相互汲取营养,从而促进了汉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共同成长、提高。加强民族文化观教育,就是要使各民族人民认识到,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团结观教育。“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3]各种敌对势力妄图利用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政权颠覆,以及我国各民族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这些因素对于营造国家稳定、安全和民族团结局面产生了严重影响,民族团结教育亟待加强。当前加强民族团结观教育,应当着力加强“两个共同”即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三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四个认同”即“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五个维护”即“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的教育。“历史发展表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4]

民族发展观教育。马克思主义认为,每一个民族都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每一个民族都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过自己的贡献。我党历来高度重视各民族发展,其思想内涵不断推进、拓展、丰富和完善。“让各少数民族得到发展和进步,并把这看成是整个国家的利益。”[5]“我们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是坚定不移的。”[6]“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就不能说实现了全国的现代化。”[7]“新世纪新阶段的民族工作必须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主题。”[8]加强民族发展观教育,就是要使各民族及其社会成员认识到,民族发展不仅只是民族自身的形成发展、民族关系的形成发展,而且更指各民族社会政治、社会经济、社会文化以及教育科技和医疗卫生的发展,不仅只是要推进汉族地区的发展,而是更要全面推进民族地区的发展,是各民族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共同发展、和谐发展。

民族观教育的各内容之间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推进、相互融合的一个整体。加强民族认同观教育,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最终归属则是加强民族国家认同观的教育,即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认同的教育。而对国家认同观的教育,则应当从民族的历史、宗教和文化三个方面切入和推进,只有加强了我国民族历史观、宗教观、文化观的认识和教育,才能树立正确的民族国家观意识,从而坚定不移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旗帜。只有在这面旗帜下,各民族之间才能和睦相处,民族关系才能健康发展,才能营造和谐的民族发展环境,全面推进各民族社会的科学发展、共同发展、和谐发展。同时,各民族发展有利于实现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则有利于正确和理性认识我国民族历史、宗教和文化,以此树立正确的民族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从而为推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最终实现夯实牢固的认同心理基础。

二、民族性: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显著特征

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就是通过有效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实现统治阶级所期望的民族关系。民族思想政治教育与一般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共同的本质特征,即具有合意识形态性、合目的性、合规律性、合必然性等特征。与此同时,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又具有其独特的本质特征,即合民族性。“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民族性,这是毫无疑问的。只要产生民族性土壤的存在差异,只要各民族的实际生活过程存在不同,只要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价值观念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就始终带有鲜明的民族印记,并以本民族特有的形式和内容,为民族的崛起和腾飞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9]源于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为显著的民族性特征,其系统运行也必然表现为突出的民族性特征,这也是其所以能够成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一个分支学科的意义所在和具有研究价值的重要前提。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民族性特征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解读。

第一,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要合民族性——于不同民族的角度提炼出普遍性的基础理论或元理论的同时应归纳、凸显出符合具体单一民族或民族国家的实践应用性理论。如果说一般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对各民族或民族国家内的全体社会成员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那么,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则主要是对各民族社会成员进行民族观教育,促使其形成正确的民族观的社会实践活动。只要各民族社会成员现有的民族观与社会所要求的应有的民族观之间存在差距,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就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但各民族由于本身地域环境、文化观念与风俗习惯上的差异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导致了各民族在形成正确民族观的认知、观念、态度和心理上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在对各民族社会成员进行教育规律和教育理论共性的研究之外,更应紧密结合各民族的民族心理、民族文化,民族变迁着力研究对各民族社会成员进行教育规律和教育理论的特殊性研究。因此,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科化和科学化建设等方面应紧扣民族性,紧紧围绕各民族的现实需要而服务,应当避免与一般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重叠或简单移植、机械嫁接或套用一般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第二,在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实践过程中,其系统要素要合民族性。这是实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关键环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教育内容的合民族性。从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或者是基本内容来说,对多民族国家内的任何民族进行民族思想政治教育都离不开诸如民族认同观教育、民族宗教观教育、民族国家观等方面的教育内容,这些内容具有普遍意义上的民族共性,在多民族国家内应是所有民族及其社会成员都必须学习、认可、接受以及践履的。但是在具体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基于不同地域的民族,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又必须体现其民族性,融入各民族自己独特的经济状况、文化礼仪、社会风俗、地理地貌等元素。惟其如此,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才能达到抽象与具体、整体与部分的有机统一。

其二,教育方法的合民族性。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可以分为原则方法和具体方法,在这些方法中,既能体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普遍性,具有民族共性;又能凸显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殊性,具有民族个性。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各民族的构成、分布状况、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背景等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因而,在对各民族社会成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过程中,在遵循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方法和一般方法的同时,尤其要结合各民族不同的民族心理、个性、气质等特点来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如此,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民族性运用,才能得以显现出其独特的价值。

其三,教育载体的合民族性。可以说,在信息网络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进行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可谓丰富多彩,它是传统载体与现代载体的交织与融合,是有形载体与无形载体的转换与合成,呈现出多样化、多态化、动态化、生活化的发展趋势。但无论怎样,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必须紧扣各民族传统教育载体与民族现展载体的整体特点,大力挖掘和开发各民族教育载体的各自特色,将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方法融进不同的民族载体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现实价值和潜在价值。

其四,教育情境的合民族性。各民族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因各个民族地域分布的不同而不同。故而,作为对各民族教育环境优化了的教育情境在空间上的形成、发展和分布也受到一定地域环境的制约,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尤其是文化情境,“民族文化是民族思想观念和精神性格的载体。”[10]民族文化则是民族情境凸显民族性最为重要的表征。民族文化中的民族观、民族意识、民族价值取向、民族思维、民族习俗等内容,都表征着文化情境的民族性。可以这样认为,情境的民族性特征是进行具体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最为显著的影响因素,也是民族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特征之一。因而,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并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是紧紧同各个民族联系在一起的,有着深刻的民族性。

三、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几个发展走向

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特征及其学科化和科学化的必然趋势,以及在各民族社会实践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预示着并决定着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必须从“实然”走向“应然”。

第一,在研究内容上,由“粗放式研究”走向“集约式研究”。任何一门学科的建立,都有一个历经由宽泛到集中、由不成熟到成熟的探索过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民族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一个新兴交叉学科,更是如此。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和学科化建设,必须要从“粗放式研究”走向“集约式研究”。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要进一步确定研究对象、研究领域,在本学科领域内宏观拓展的同时,微观跟进,加强专题式研究,深挖深掘。尤其是要与其他相关学科划清研究界域,如民族教育学、民族工作学、思想政治教育学。二是增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学术品性。学科建设史表明,在初期研究中容易出现理论的简单移植、套用、嫁接等现象。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成为一门科学,成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所需要的理论,就必须加强学理研究,提升学术内涵和学术品性。

第二,在研究对象上,由“单一民族、民族国家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走向“多民族、民族国家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民族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研究民族观如何形成、发展及其如何培育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但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民族观,不同民族的民族观形成发展和演变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规律。因而在研究我国各民族本民族观和中华民族观形成、发展特点和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同时,也必须加强对世界其他不同民族、民族国家之间社会成员民族观教育和形成规律的比较研究,从而探寻出一般性的、有着普遍意义的教育规律和理论。这就不仅要加强单一民族或民族国家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尤其要加强多民族、民族国家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惟其如此,才能增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性、科学性、主动性和针对性。

第三,在研究方式上,由“学院研究”走向“田野研究”。民族观的培养和教育是一个时代化和动态化的进程。民族观对于各民族之间团结、和谐、发展和国家的稳定、繁荣、强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使各民族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则是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核心所在。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对民族观培养和教育的问题不应当是流于肤浅的现象描述,也不是书斋里拍拍脑袋冥思苦想就能探讨清楚的一个问题。它应彻底地摈弃形式主义、学院主义的研究流弊,冲破“无人区”的藩篱,一头扎根于各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火热鲜活的基层生活,深入现实的各民族交往过程,深入真实的各民族社会场景,调查了解各民族人民群众的思想状况、生活状况、交往状况,从而为缩小民族分歧,推进民族共识的教育、决策实践提供丰富、准确、可靠、翔实、全面的信息资料。另外,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者要走出国门,放眼世界,实地考察,对其他民族国家的关于社会成员民族观教育和培养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比较研究,以资借鉴。

第四,在研究思维上,由“研究中国”走向“中国研究”。民族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民族”含义应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指中国各民族以及作为整体性的中华民族,二是指世界其他民族、民族国家。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民族性特点内在的决定了其本土立场与国际视野,应担负起“研究中国”与“中国研究”双向推进的重任,这是可能的也是必需的。“研究中国”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指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立足中国实际,主要研究中国各民族的本民族观和中华民族观形成、发展、演变及其相互关系的规律,如何进行正确民族观培养和教育的规律,如何推进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从而搭建世界其他民族认识中国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使世界其他民族认识了解中国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国研究”是指基于国际视野,以创造学科理论的国际对话为要旨,对世界各民族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现象进行整体的认识,对其本质和规律进行系统揭示,“打造‘中国认识’的元理论体系”[11],也即是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元理论的自觉建构。在“中国研究”和“研究中国”的互动中,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更应担当起“中国研究”的职责,从而引领研究前沿,增强国际话语权。

注 释

①参见中南民族大学徐柏才教授于《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年第5期、2012年第3期)上所发表的《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思考》、《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再思考》,以及在《思想理论教育》(2012年第5期)上发表的《论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础》等系列文章,及其与其他研究者合著出版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导论》(民族出版社,2010年版)、《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等著作和论文集。

参考文献

[1] 徐柏才,等著. 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导论[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3.

[2] 费孝通. 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与思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01):1-9.

[3] 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04.

[4]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政策(干部读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2-3.

[5] 文集(第六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48.

[6]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7-168.

[7] 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政策(干部读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308.

[8]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 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903.

[9] 张耀灿. 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6.

[10] 王四代. 云南民族文化概要[M].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3.

民族团结征文篇8

关键词:打猎操;瑶族;文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2

瑶族“打猎操”是贵州荔波瑶族具有代表性的民间体育项目,它是抒发瑶族人民情怀和反映瑶族人民生活的精神产品。“打猎操”是以棍棒为主要活动器材,以双腿马步分离跳转并双手持棍垂直冲撞地面和各种棍法为基本动作,动作古朴、刚劲有力。具有独特的风格,特有的文化特征和文化内涵是贵州荔波县瑶族历史文化的代表,其表现形式多姿多彩,特色鲜明,历史内涵厚重,对打猎操的文化特征进行研究有着极高的科学价值。

一、贵州瑶族“打猎操”活动的表现形式

瑶族历史文化的折射和反映孕育了内容丰富多彩的“打猎操”。是瑶族人民节庆活动、恭贺新婚、欢庆丰收、迎宾送客等各种表演场合较受欢迎的一种体育项目。

贵州瑶族“打猎操”它所表现的内容,是瑶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习俗的真实写照,并通过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具有鲜明的瑶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打猎操”原有12个组合,4个组合为一段,共分3段完成。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民族文化的升华,经过民间艺人的挖掘整理,使瑶族“打猎操”更形象,更能体现瑶族文化的特征,归纳整理为7种操型:“围熊操”、“蚂蚱操”、“生产操”、“驱猴操”、“牧羊操”、“打虎操”、“野猪操”等7种操型。活动时,参与者的手、脚、眼、脑、身心并用,内外合一,并融跑、跳、击、劈等多种技法于一体。一般由12名青年男女手持棍棒共同活动为形式。每个参加者手持一根6尺长木棍,踏着鼓的节拍及牛角的呜声,进行着双人对打、四人对打和八人对打。动作整齐、刚劲、有力,节奏由慢到快,不断变换队形和步法,场面激烈而又壮观,不仅具有很高的健身价值,而且也是生活在相对闭塞环境中的瑶族群众宣泄情感、欢娱身心的重要方式。瑶族人民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程序、击打方法等把日常生产生活习俗内容用打猎操生动地表现出来,虽然各种类型的打猎操的方式有些不同,但每次内容前后衔接,独立成章,动作朴实真切,情趣盎然,是瑶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习俗自然地再现。全套“打猎操”的情景棍棒交击,铿锵有力、激烈,高潮时棒声急响,齐声雷鸣,扣人心弦。“打猎操”体现了瑶族人民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英勇顽强的斗志。绵延千年的瑶族“打猎操”活动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有其自然的及独具一格的内外特征。

二、瑶族“打猎操”的文化特征

贵州瑶族大多聚居于黔桂、黔湘边境地区的崇山峻岭,居山和游耕是形成瑶族文化的物质基础,是打猎操产生的根源,反映了贵州荔波瑶青瑶游耕狩猎和劳动生产的生活场景,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及浓厚的文化特征,是不可多见的民间项目。本文对其文化特征进行研究,为探索打猎操的文化功能及为推动打猎操的保护与传承奠定良好基础。

(一)注重集体活动,提倡互相协作的群众性

瑶族“打猎操具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是起源于民间,又根植及落脚于民间为瑶族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有着较强的群众性。首先,从参加打猎操活动的对象来看,随着时代的变化,打破了以前只能男子才能参加打猎操的局面,当今,无论男子、女子,还是老人、少年,都可以参加到这一项目中,共同踩着鼓点的节奏,伴随着棒棍敲击之声及兴奋呐喊的欢呼声,共享打猎操活动给参与者带来的快乐,体验团结、奋进的民族精神。对参加者没有严格的限制,从而体现了广泛的群众性。其次,从参加打猎操活动的人数要求来分析,强调参加打猎操的人数为偶数,这是该项目的独特之处,同时也体现了群众性。打猎操的队形变化复杂而有序,时而围圈轮打,时而双排对打,时而形成人棍组合等等,即便是较少人的配合,也要形成两人的组合进行棍棒相击,整个过程强调集体活动,提倡互相协作,打猎操活动把不同需求的个体凝聚在一起,形成具有本民族特征的群体性活动,不仅让参加者感受团队配合的乐趣,也让参观者体会到民族团结的力量,使这个民族产生极强的向心力及凝聚力,正是因为群众性,打猎操的生命才不会枯竭,才会勃勃生机。

(二)未被特殊雕琢的原生态性

“打猎操”是瑶族民间自发组织形成的独特的体育项目,无论是外层次的文化还是内层次的文化都散发着瑶族的乡土气息,其质朴自然,突显清新和真实,是瑶族古代社会时期人民生活生动的写照,其直接产生于民间,长期流传于民间,以民间的生活为基调,是瑶族人民较为自然地表达出来的肢体活动及美好情感。

从打猎操的外层次文化来看,道具采用的木棍,不用任何包装,只需坚实,长短及大小相对一致即可。参加者的服装就平时的民族服饰,不强求与众不同及华丽,参加者的人数根据场地大小而定,以上方面,无疑反映了打猎操未经过特殊的雕琢,还保留了较为原始的、自然的特性。另外,打猎操中各组动作的区别主要是在于节奏和队形的转换,参加者根据不同野兽的习性和特点而产生的鼓点节奏,以跳跃、奔跑、旋转及木棍击地或木棍互击为主要的活动形态,伴随着大家的兴奋的呐喊声,整个活动(下转第224页)(上接第222页)方式显得十分自由、欢快及活泼,这是属于瑶族人民自己的快乐,是如此的自然,如此的直白,是瑶族群众认为最美的活动方式,这正体现了打猎操的原生态性。无论从外层次文化还是内层次文化来看打猎操,现代化的因素较少,仍然保持着其自然的、纯朴的、原始的特性,使其原生态性得到展现。

(三)表现狩猎场面的情景性

打猎操由围熊、驱猴、生产、打虎等多种操型组成,各种操型都有着相应的角色及情节,参加者装扮为猎人,手持木棍,根据不同的野兽习性和特点,进行着不同的身体活动,其情景都贯穿于每一种操型的始终,随着情节的变化而推进,以“驱猴操”为例,参加者扮演成驱猴的猎人,进行四个节拍的身体活动,第一拍是两人相对而立,双手持棍中部,快速跳跃一步,再击地两次,第二拍两人将棍的上端互击两次,然后向右脚开始右跳一步,左脚紧跟其后,一、三拍相同,二、四拍相同。整个过程体现了进退相间,互动互补、快速灵活的特点,并且体现出驱猴的具体景象,将人们带到驱猴的特定情境中,使原有的瑶族狩猎生产、生活的生动情境不仅得到重现,而且构建了丰富多彩的主体空间,令人们在这特定的情景中不仅获得大量生动的具体体现,而且受这特定环境及气氛的感染,使认识和情感都融入这一情景中,引起情感的体验,情感的共鸣。

(四)身体活动中的寓理性

“打猎操”不仅仅是我们肉眼看到的跳转、击棍、呐喊,更是表现贵州瑶族的精神风貌,记载了贵州瑶族人民的发展历程,在身体活动的背后,具有较强的寓性性。贵州瑶族人民身处在山地自然环境中遥远的大山邻,生活从古以来就是与自然界作斗争,原始社会各种野兽都威胁人们的生存,影响人们的生产劳动,没有民族团结一致的精神是难以立足生存下来,现在的“打猎操”中当队员们用手中的木棒急促地冲击地面,并有节奏地跳动,表现出瑶族祖先追捕野兽的生动情景和满载而归的欢乐气氛,体现出瑶族人民团结协作的精神及英勇顽强的民族性格和豪迈气慨。使民族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在“打猎操”得以展现,重视生活环境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整个瑶族人民生活的点点滴滴表现并贯穿于整个过程之中,让自己的子女们在活动中学会生活的各种生活信念和为人的道理。团结、奋进等道理在“打猎操”活动中都体现得很明确,比简单的语言理论教育要深刻得多,以身示范,寓教于乐在活动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三、总结

贵州瑶族“打猎操”的文化特征充分展现了瑶族人民有效地促进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以及人文精神综合于一体的有效表现形式。是瑶族人民经过数年自我锤炼创造的一份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是瑶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它源于瑶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习俗,渗透到了瑶族社会的各个方面,对增进民族团结具有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力;它以独特的身体活动方式反映瑶族的生产生活习俗,体现了瑶族人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心理愿望,对振奋民族精神,陶冶人民情操,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演绎瑶族历史文化发展的进程,反映了多种文化的深厚交融,传承了瑶族的文化传统,是研究瑶族历史发展重要依据。对“打猎操”的文化特征进行深层研究和深度挖掘,这对其保护、传承和更好地发挥其历史、艺术、社会、经济价值、服务民族地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何仁仲.当代中国的贵州[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2]柏果成.贵州瑶族[M].贵州民族出版社,1990.

上一篇:平安祝福语范文 下一篇:写信祝福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