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诗歌范文

时间:2023-09-24 19:42:36

民族团结诗歌

民族团结诗歌篇1

一、萧氏文学集团的风谣喜好与引谣入诗

自魏晋至隋,西曲民谣逐步传入歌诗曲调之中,一改传统歌诗雅言正声的特点。《乐书》云:“由魏抵隋,上下数百年间,偏方互据,析为南北。郊庙之外,民谣杂出。非哀思之音,则离析怨旷之曲也。故江左虽衰而章曲可传声西曲是也。”[1]而在民谣传入歌诗的过程中,帝王文学集团对风谣之喜好,则无过于齐梁萧氏文学集团;齐梁时代也比魏晋已还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强调风谣对诗文创作的新变作用。因此,无论“永明体”还是“宫体”文学都带有明显引谣入诗的特征。从齐朝开国皇帝萧道成开始,这个家族钟爱民间风谣的喜好便在皇族生活与宫廷文化中张扬。“帝幸乐游宴集,谓俭曰:‘卿好音乐,孰与朕同?’俭曰:‘沐浴唐风,事兼比屋,亦既在齐,不知肉味。’帝称善。后幸华林宴集,使各效技艺。褚彦回弹琵琶,王僧虔、柳世隆弹琴,沈文季歌《子夜来》,张敬儿舞。俭曰:‘臣无所解,唯知诵书。’因跪上前诵相如《封禅书》。”[2]593这里《子夜来》即是吴声十曲之一[3]640,因齐高帝萧道成好音乐,所以群臣弹琵琶、弹琴,且歌且舞,将吴歌西曲带入宫廷与君同乐。上之喜好对于国风来说无疑是一种身体力行的倡导,萧道成素以恭俭闻名尚且如此,到武帝就不只是听听看看吴歌西曲便罢了。《乐府诗集》中载“:《古今乐录》曰:‘《估客乐》者,齐武帝之所制也。帝布衣时,常游樊、邓。登祚以后,追忆往事而作歌。使乐府令刘瑶管弦被之教习,卒遂无成。有人启释宝月善解音律,帝使奏之,旬日之中,便就谐合。敕歌者常重为感忆之声,犹行于世。宝月又上两曲,帝数乘龙舟,游五城江中放观,以红越布为帆,绿丝为帆纤,钅俞石为篙足。篙榜者悉著郁林布,作淡黄袴,列开,使江中衣,出。五城,殿犹在。齐舞十六人,梁八人。’《唐书•乐志》曰:‘梁改其名为《商旅行》。’”[3]699这里记载齐武帝萧赜喜欢作西曲,所作之《估客乐》和谐、哀婉、感忆,“犹行于世”,并且被后人记载于《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之西曲歌里。流传到梁的时候,又被梁人改为《商旅行》,继续了它的传承。齐武帝的儿子郁林王萧昭业在父亲萧赜去世后“大殓始毕,乃悉呼武帝诸伎,备奏众乐”“,及武帝梓宫下渚,帝于端门内奉辞,辒辌车未出端门,便称疾还内。裁入阁,即于内奏胡伎,鞞铎之声,震响内外”。[2]136而东昏侯萧宝卷在被斩杀前还曾“在含德殿,吹笙歌作《女儿子》”[2]157。

齐朝高帝赏西曲于宫中,武帝制曲并游作娱乐于宫外江渚上,郁林王与东昏侯迷恋西曲歌伎则不分时间、地点与场合。而尚歌西曲之群臣皆为士族文人,这样风谣西曲的韵调不仅由乡间闾里进入宫廷文化中,还进入到士族文化圈中,并由于永明年间南齐萧氏文学集团成员的倡导与实践,迅速在全国蔓延开来。萧子良文学集团主将周颙“著《四声切韵》行于时”[2]895,沈约“撰《四声谱》”[4]而形成“声律论”,倡于永明年间,因之而成“永明体”。我们知道“永明体”新体诗文产生的关键是声律论的提出,所以周颙、沈约等人是永明诗体新变的重要人物。钟嵘说沈约的诗“见重闾里,诵咏成音”[5]76而被乡间闾里喜欢,一方面说明沈约诗歌韵律别致上口,另一方面也说明他所提倡的运用声律进行诗文创作与民风民谣密切相关。尤其是钟嵘所说的“蜂腰鹤膝,闾里已具”[5]28,更能为引谣韵入诗做有力证明,因为“蜂腰鹤膝”是沈约总结之“八病”中的两病,说“闾里已具”,恰恰证明沈约八病出处乃来自民谣。至此,经过萧齐帝王与萧子良文学集团的倡导、借鉴与发展,在南齐诗文创作中开始以引用民谣语言声、调、韵的形式,进行诗体新变的创作。也就是说,其引谣入诗是从声调、节奏和韵味三方面入手来追求民间文化对传统文化的改造与创新。到萧梁一朝,萧衍父子喜欢民谣西曲则更有名。在《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之西曲歌中至今还有梁武帝萧衍根据民谣编作的《襄阳踏铜蹄》、简文帝萧纲所作的《乌棲曲》四首、元帝萧绎所作的《同前》六首,以及沈约、萧子显、徐陵、庾信等人的西曲歌作品。这说明梁代萧氏帝王文学集团在声韵方面继续引谣入诗,承续了萧齐一朝的新变遗风。但与萧齐一朝不同的是,萧梁文学集团不仅从民谣语言声、调、韵的形式方面继续引入,更将民谣的咏情风俗与美人情结以及以此为诗歌内容的风尚也借鉴过来。这一点我们从梁武帝纵容宗室与士族在家豢养歌舞艺伎,每逢宴饮游作便有家伎侍陪,以及萧氏父子在“宫体”新变中的咏美人题材便可看出。如萧衍的《子夜歌》二首:恃爱如欲进。含羞未肯前。朱口发艳歌。玉指弄娇弦。朝日照绮窗。光风动纨罗。巧笑蒨两犀。美目扬双蛾。[6]1516萧纲的《咏美人看画诗》:殿上图神女。宫里出佳人。可怜俱是画。谁能辨伪真。分明净眉眼。一种细腰身。所可持为异。长有好精神。

庾肩吾的《咏美人看画诗》:绛树及西施。俱是好容仪。非关能结束。本自细腰肢。镜前难并照。相将映渌池。看妆畏水动。敛袖避风吹。转手齐裾乱。横簪历鬓垂。曲中人未取。谁堪白日移。不分他相识。唯听使君知。[6]1993从以上美人题材的诗歌兼及逯钦立辑校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来看,萧氏文学集团喜欢同题作诗,如上面的萧纲和庾肩吾之《咏美人看画诗》,有着有意倡导吟咏同一题材的作诗倾向与和诗氛围。同时,相对于画家以画笔来赞颂美人之美而言,萧氏文学集团所带领的文人群体是用诗笔来吟咏美人,具有以语藻雕绘美人模态之美的特点。如果说萧衍文学集团对风谣的借鉴还处于语言形式美向内容题材的过渡阶段,那么从萧纲开始,已经大量借鉴风谣歌咏女色表现怜情的诗歌题材,从最初的引谣韵入诗发展为引谣情入诗。也正因如此,才形成了齐梁诗歌音韵流畅、语调哀婉、声色俱佳、不雅不俗之特点,“在情调上伤于轻艳,风格上比较柔靡缓弱”[7],被后人评为缺少气骨与精神。不过这很正常,因为齐梁诗歌与弘扬气骨精神的诗歌走的是两条艺术道路:一条是形式唯美之路,一条是功利审美之路。而艺术赏鉴之路本来就应是多元而不该是一元绝对化的,可惜有些人实在是过于模式化、过于原则化,以致于走上审美的偏狭之路。

二、萧氏文学集团的市井原性与雅俗兼美

我们知道萧氏文学集团的领袖皆是素族、武将出身,在这个家族成为皇族之前,他们与市井生活是互为滋养的。好色狎伎、吟谣艳舞、嗜利经商、争强好胜、囤积居奇可以说就是他们的原生态本性。所以当他们以僭祚的方式成为皇族之后,一方面他们要向高门世族学习,将自己的生活形式雅化,一方面这个家族骨子里固有的市井原性又迫使他们将市井生活习惯通过权力影响渗透于宫廷文化与士族生活中,那么以他们为领袖的萧氏文学集团势必就具有了雅俗兼融的文化特征。前面已经说过,允许士族豢养家伎并形成吟咏家伎等美人题材的诗风是在萧梁帝王文学集团的倡导下昌盛于梁代的,而在齐朝时齐高帝则明令禁止或者控制士族豢养家伎,所以尽管齐朝也引谣入诗,但是咏家伎等美人题材的诗作尚为少见。甚至在萧齐时代,受齐高帝本人倡俭习惯及其用素族压制世族的政策影响,素族市井原性中尚简朴、重简约的一面也或多或少地被带入皇族生活中,进而影响了整个国家的风气。到萧梁时代,素族市井原性中诸多不好的习惯都被带入梁代的日常生活中。梁武帝不但不控制士族豢养家伎娱情取乐,有时还作为一种奖励,赏赐女伎给重臣及其儿子。如《南史•徐勉列传》载“:第二子悱卒,痛悼甚至,不欲久废王务,乃为《答客》以自喻焉。普通末,武帝自算择后宫吴声、西曲女妓各一部,并华少,赉勉,因此颇好声酒。”[2]1485而徐勉本是家贫清廉之人,尊官厚禄后才一点点提升家族生活的质量,而他却时时以“人遗子孙以财,我遗之清白”[2]1483而自励。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二儿子死后极其痛苦又不忘政务之时,也因皇帝奖励女伎而从此“颇好声酒”,不以狎伎不“清白”为耻辱,可见当时社会嗜酒、重色、迷声风气之重。而且,在当时士人喜欢男童,有男童侍候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不光彩之事,因此在诗文作品中有所表现也是常态生活的自然摹写,我们不能完全用当下的眼光与道德观念臆断批判。梁武帝萧衍纵容六弟萧宏囤积居奇、暴敛成性的行为,使得萧宏的家里带有集市的性质,而且他在建康也确实“有数十处商邸”[8]400。其他士族看到萧宏这样的行为既在经济上获利,又备受皇帝宠爱,势必也竞相效仿。“温饱思淫欲”,有了钱自然就想方设法让自己更加快乐,这也势必助长社会嗜酒、重色、迷声风气的蔓延。无论是萧齐尚简朴、重简约的市井原性之布播,还是萧梁好色狎伎、吟谣艳舞、嗜利经商、争强好胜、囤积居奇的市井原性之影响,他们都直接影响了萧氏文学集团乃至整个国家的文化转型与诗学变迁。萧氏家族凭借其帝王皇族的身份与号召力,以其素族市井原性的好尚引导士族群体生活的俗向发展,与雅正的士族文化共同构成一种新的文化范式———雅俗兼美的文化范式。文化范式的改变,标志着士人世界观的转变和审美观的变迁,他们因此而欣赏一种“不雅不俗”的生活与美,进而通过萧氏文学集团的诗文创作和文学活动发展并深化了这种导俗入雅、雅俗兼容的文化范式。萧子显在《南齐书•文学传论》中就鲜明地提出这种“不雅不俗”的文论观点“:三体之外,请试妄谈。若夫委自天机,参之史传,应思悱来,勿先构聚。言尚易了,文憎过意,吐石含金,滋润婉切。杂以风谣,轻唇利吻,不雅不俗,独中胸怀。轮扁斫轮,言之未尽,文人谈士,罕或兼工。非唯识有不周,道实相妨,谈家所习,理胜其辞,就此求文,终然翳夺。故兼之者鲜矣。”[9]最后一句“兼之者鲜矣”和前面“言尚易了,文憎过意”、“不雅不俗,独中胸怀”从理论上旗帜鲜明地倡导了雅俗兼工的美文观念,而萧子显作为齐朝的后裔,梁朝萧氏文学集团的旗手,他对雅俗兼工的倡导贯通了齐梁文学的主脉,突显出齐梁文人雅俗兼美的审美理念。

三、萧氏文学集团的尚和思想与赏美意识

其实,从齐梁萧氏文学集团追求“雅俗相融”的审美生活与“雅俗兼美”的文学理念,我们可以看出,齐梁时代是有尚“和”思想存在的,对于文学集团而言,首先追求的就是雅俗之“和”。为什么会追求雅俗之“和”呢?这得益于齐梁时代主上与文学集团主流所力求的儒玄佛三教思想之融合。萧子良文学集团在萧子良和萧长懋的带领下,经常举行重大法事活动,其“造经呗新声”启示周颙、沈约等人提出著名的声韵理论并应用于诗文创作。该文学集团还经常组织三教思想的论辩活动,其中影响较大的神辩论活动一直持续到萧衍建梁,直到集团文人66人写出70余篇反无神论文章方算结束。该集团成员几乎皆入佛门,范缜因不信佛而持无神论思想并著有《神灭论》而遭到萧衍、沈约等人的攻讦,最后退出萧子良文学集团。而“凡是佛教徒,都主张调和儒佛”[8]439,沈约就曾经作《均圣论》,而梁武帝萧衍原本信道教,治国实施儒法,身心追求侍佛,更是调和三教的名人高手。而三教思想的融合,使大家意识到“世间万事本是混融”[10],那么,作为生命主体的人也应该兼顾雅俗,与多种宗教观念相融,与社会现实相融,与俗世生活相融,与民间文化相融。因而,齐梁时代的诗歌便呈现出引谣入诗“、不雅不俗”、歌咏俗世生活常态之美的特点。三教融合追求的是精神信仰之“和”,诗文创作追求的是雅俗文化之“和”。“和”不是相同,而是不同以求相融。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1]这里通过君子和小人的“和”与“同”之对比,将“和”的内涵解释得非常清楚。因此我们说,齐梁时代无论是意识形态抑或是文化发展,还是生活形式,都处于多元性的开放包容状态,因此可以兼容并蓄创新发展,呈现出其乐融融、彬彬之盛的和美态势。齐梁两朝萧氏文学集团的骨干沈约在《宋书•谢灵运传论》中言“:夫五色相宣,八音协畅,由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言文。”[12]这里主要说明两个问题:第一,因为“五色”与“八音”适合玄黄律吕给人以谐美之感,所以启示诗文创作用韵理论的提出;第二,诗文用韵讲求“低昂互节”“、音韵尽殊”“、轻重悉异”的相变之美,也是一种谐美。实际上无论追求“适耳”之音乐,还是追求“适口耳”之诗文,都是在追求一种令感官满足的谐和之美,也是尚“和”思想的体现。作为永明新变代表的谢朓诗即具有“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2]609的特点,这是谢朓的诗美主张,也是沈约借谢朓的理论评价王筠诗歌的赞语。“圆美流转”就是追求声韵节奏的自然和谐,有如弹丸一般圆通畅达,讲求的是诗歌音韵、辞藻、诗意、诗境的自然流露,圆转表达和委婉曲畅之美。此美乃是“一种匀称的美”,是“圆美”,也是“和”美,这又再一次印证萧齐时代文化领域即萧氏文学集团的主导思想———尚和。萧梁时代不止追求诗歌韵律、辞藻、诗意和诗境的“圆美”,更进一步追求诗人与日常俗世生活审美之“和”美,突出地表现在对物象美的对象化选择与表现上。萧梁帝王文学集团大量组织宴游、同题限时诗作,而且因为萧梁家族的重色门风和吴歌西曲注重表现男女情爱和女色之美的题材影响,萧梁三个文学集团较多地表现日常生活的物态之美,发展到后期就是吟咏女色表达怜情之美。而由吟咏女伎发展到吟咏内人,更注重表现一种婚姻生活中男女双方的恩爱和谐之美。这是与日常俗世生活相融的美,正是在这种对象化唯美的表现中,诗人们发现自我,重新在社会生活中为自我定位,为自我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状况作美的评价。

当传统伦理关系和社会责任随信仰的多元化而在人的主体意识中坍塌后,人们需要对自我存在重新进行定位,而咏物、咏女色、咏内人即体现了这种定位欲求的意识流动过程,是创作主体对自我生存环境、社会情感和生活质量的重新审视与审美确定。通过查看史书我们知道,萧梁时代不都是“完美生活”,可是为什么诗人的笔告诉给我们的他们的存在竟是那么的浪漫、温婉甚而具有蛊惑人心的美艳呢?这绝不仅仅是因为人的潜意识中有“诗意的栖居”之表达需要,诗文中确实可以看到作者有歌咏盛世太平,尤其是美化世界、美化常态生活的欲望在里面。既然“‘美女’主要是充当观赏审美的对象,而不是性发泄或玩弄的对象”[14],那么其目的就不是为了展现艳情是多么具有蛊惑人心的性,而是为了表明它是“美的”。在这种“美的”对象化表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生存状态和他们给自己定位后对自我生活质量评价的欣然感受:圆美啊。其实齐梁时代的尚“和”思想无处不在。从萧氏各个文学集团建立的初衷来看,就是为了以“和”压倒“不和”或者以“大和”压倒“小和”;从齐朝帝王以素族压制世族的国策来看,是为了使世族迫于强势接受素族,使素族出身的皇族融于士族群体中,意在通过追求世族与素族之和来实现治国之“和”;从梁武帝推行优遇宗族的政策来看,是为了避免重蹈宋齐两朝宗族自相残杀的覆辙,求得宗族之“和”,进而求得治国之“和”。此外,萧氏文学集团组织宴游、赋作、唱和等形式的交流也是为了统一思想,求得文化之和与权威话语之和,进而实现以文“化成天下”的治世目的。正如齐梁文人用诗文之笔告诉我们“美无处不在”一样,在齐梁时代,尚“和”思想也无处不在。与政治和、与宗教和、与宗室和、与宫廷和、与民俗和、与诗友和、与景色和、与环境和、与生活和,简言之就是与天和、与地和、与人和、与美和,这就是齐梁时代雅俗兼美的文化范式之典型特征。

民族团结诗歌篇2

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包括文学在内的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皆为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各民族的文学在长期的共同发展过程中,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借鉴、互相推动。各民族文学异彩交辉、相融并进,使得中国文学具有了历史悠远的、多元化的民族蕴涵好极为深厚、极为丰富的民族特色。”[1]古代文学如此,现当代文学也是如此,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也是历史的规律。

在21世纪的今天,认真总结历史的经验,探索梳理多民族文学融汇发展的规律,对于中国文学健康发展,走向未来,繁荣昌盛,增进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协力建设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一、中国文学史存在的现状是一部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文学史

自20世纪初,中国的现代大学体制逐渐形成,中国文学史成为各高等院校中文(或国文)专业开设的主干课程,林传甲诸人在北京大学讲授该课,相关的教材、讲义、专著汗牛充栋,不计其数。然而,传统的各类《中国文学史》,包括古代、现代及当代文学史,却普遍存在两个方面的严重缺憾:一是介绍内容基本上是正统的书面文体,即所谓诗文词赋,以及小说戏曲之类,而对于数量十分广泛的民间口传文学则几乎不予理会。第二,除个别少数民族著名作家的汉字文献作品之外,主要内容皆为汉族作家文学,多民族文学作品几成空白。这就使得《中国文学史》多为名不副实,实际上只是“中国汉族文学史”或者是“中国汉字书面文学史”,与中国多民族文学实际情况不符,未能全面的反应其文学成就。

这种情形的产生,当然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简单归纳大概有这样两个重要原因。首先是历史的原因。由于中国传统的问题等级观念,以诗文为正宗,予以特别重视,其余文体则为小道,不登大雅之堂,直到王国维先生强调:“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2]其后,词曲小说之类方在大多数学者眼里占有一席之地。在此之前,元曲长期以来遭受的境遇,亦如王国维先生所论:“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元曲如此,其他民间俗文学为论者所不屑一顾更是十分自然了。

其次,是客观条件问题,主要是语言障碍,由于汉民族数量众多,汉语影响力强大,成为境内乃至东亚地区主要的交流沟通工具,少数民族语言使用地区和范围都有较大局限。因此,除了少量翻译成汉语的少数民族文学作品或者少数民族作家直接用汉语创作的作品得以较广地流传之外,各民族丰富的文学成就多限于在本民族内部传播,大多不为其他民族所了解。学者们这种因语言问题而导致的知识结构缺陷,是造成学术研究和中国文学史书写不可回避的客观障碍。

此外,由于前面两种原因的结合,即客观障碍所造成的对民族文学成就实际情况缺乏了解,对民族文化审美心理特征差异的认识和接受程度及对不同文学体裁艺术表现手法的喜好程度等,都会形成对各民族文学、民间文学以及各种非主体文学样式有意无意的忽略。

二、中国文学史是一部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文学史

作为中国文学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学成绩尤为突出,为中国文学发展作出卓越贡献,不可忽视,更不可分割。

综观中国多民族文学历史长河,作家群星璀璨,文学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百花盛开,成就辉煌,令人惊叹不已。古代文学虽然因客观原因存在较大差异,但无论是书面还是口传文学都取得了不容忽视的成就。古代从先秦到明清,匈奴、鲜卑、羌、女真、蒙古、藏、彝、回、满、等各族均取得较大的文学成就,涌现了北魏宇文氏家族诗人、唐之元结、独孤及、元稹、金代元好问及完颜氏家族诗人、11世纪尤素甫·哈斯·哈吉甫、元代耶律楚材、萨都剌、马祖常、贯云石、余阙、明代李贽、清代纳兰性德、六世达赖仓央嘉措、赵藩等大批各族著名的作家和诗人,许多优秀的书面文学作品如南方土著人《越人歌》、古羌人的《白狼王歌》、鲜卑的《敕勒歌》、维吾尔族古典长诗《福乐智慧》、蒙古的《蒙古秘史》、藏族的《仓央嘉措情歌》等曾产生广泛的影响,并且还有如举奢哲《彝族诗文论》、阿买妮《彝族诗律论》一类文学理论著述,说明其文学成就已经达到相当之高度。在民间口传文学方面,更是贡献突出,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许多作品影响广泛。其中如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及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彝族长篇史诗《勒俄特依》《梅葛》以及羌族英雄史诗《羌戈大战》等,均显示出中国古代史诗的辉煌成就,破除所谓中国文学无长篇史诗之偏见与谬说,堪称中国文学之瑰宝。

五四以来尤其是建国以来,中国多民族文学更是不断走向繁荣,名家如林,精品倍出,族别广泛等成为突出的特点。这里有满族作家老舍、端木蕻良、启功、黄裳、马加、舒群、柯岩、叶广芩、巴音博罗,苗族作家沈从文、蒙古族的玛拉沁夫、萧乾[3]、李 、纳·赛音朝图克、席慕容,回族的穆青、郭风、木斧、张承志、霍达、白先勇,土家族的家族的黄永玉、彝族的李乔、吉狄马加,朝鲜族金哲,藏族的饶阶巴桑、益希单增、降边嘉措、扎西达娃、阿来,维吾尔族尼米希依提、包尔汗、特依甫江·艾里耶夫、铁木尔·达瓦买提,壮族的华山、黄勇刹,白族诗人晓雪,东乡族的汪玉良等等,闪光的名字数不胜数,其中许多著名作家不仅仅是作为现代文学中少数民族作家的杰出代表,同时也进入到中国第一流作家的行列。

多民族作家不仅人数众多,而且有许多作品影响深远。《正红旗下》、《四世同堂》、《龙须沟》、《茶馆》、《边城》、《科尔沁草原的人们》、《茫茫的草原》、《李双双》《黄河东流去》、《黑骏马》、《心灵史》、《鸡毛信》、《刘三姐》、《欢笑的金沙江》、《穆斯林的葬礼》、《冰山上的来客》、《格桑梅朵》、《尘埃落定》等早已为人耳熟能详,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经典之作。

此外,尚有难以统计的各民族作者在辛勤耕耘,从事文学创作,除汉语创作外,还有不少民族的作者用各民族的母语进行创作,或者使用双语创作。虽然各民族文学发展不完全平衡,但却各自具有其风格和独特的意义。到1997年,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在京颁发,以前从未获奖的珞巴、基诺、塔塔尔等三个民族作者获奖,形成我国56个民族都有作品获奖的民族文坛大团圆,标志着我国多民族文学不仅广泛,而且在质量和艺术上均有了长足的进步。当代文学中中国当代多民族文学崛起的象征。

三、多民族文学观的意义和价值

(一)多民族文学作品内涵丰富,形象生动,形式多样,带给我们艺术审美的同时,也为我们了解祖国丰富的民族文化、风土人情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为当代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基础条件。20世纪50年代起,大规模的采风运动在民间文学搜集抢救和整理方面取得较大的成绩,1984年起,又启动《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普查搜集编撰工作并陆续分省区出版,包括《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

转贴于

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三套。卷帙浩繁,资料十分广泛,其中也包括着各族民间文学。同样,编写少数民族文学史和文学概况问题在五十年代即已提出,几经周折,1983年出版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一书,其后,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牵头编写的包含55个少数民族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丛书》也陆续推出,该书为族别文学通史性质,所论古今贯通,可以一览各族文学概况,此后的研究更为深入,分期的 断代文学史也不断出现,如《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论》之类。2004年,《民族文学研究》和四川大学文学院、西南民族大学等发起召开了“首届多民族文学论坛”,促进了对各族学者对相关问题的讨论、观念的转变,随着论坛的逐年召开,加深了相互了解、沟通交流,认识的深化。

(二)促进文学创作借鉴和交流。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各民族文学既有联系又有差异。往往相互影响相互学习,兼收并蓄,吸取精华,彼此差异正是特色所在。

就形式而言,各族文学就有许多可以互相借鉴之处,以口传文学为例,许多形式令人耳目一新。如蒙古族的数来宝,藏族的鲁体、谐体民歌,维吾尔诗歌的“阿鲁孜”、格则勒、柔巴依,苗族的“贾”、嘎别福、恰央,壮族的“欢”,朝鲜族的“阿里郎”、时调,满族的子弟书,侗族的大歌,琵琶歌、多耶,瑶族的信歌、香哩歌、石牌话,白族的打歌、白族调、大本曲,土家族的摆手歌、哭嫁歌,傣族的赞哈,僳僳族的莫瓜调、掰史掰,水族的双调、单调、诘俄伢,土族的家曲,达斡尔族的舞春,仫佬族的古条,撒拉族的撒拉曲儿,毛难族的罗海歌,仡佬族的排歌,京族的唱六八,赫哲族的伊玛堪,珞巴族的夹日,西北多民族地区的花儿等等,以民歌、说唱等艺术保存丰富的文学资料,也是一朵朵文学艺术争奇斗艳的奇葩。

通过对多民族文学成就的欣赏和了解,还可以加深对中国文学发展的规律的认识。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几乎每一个民族或成功的作家,都是在学习借鉴多民族文学和文化营养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李白、杜甫、苏轼等大家都有着从多民族文化文学学习的经历,伟大诗人屈原深深地受到荆楚和南方巫觋文化与艺术的影响而创作楚辞,唐代巴蜀、西域等中原之外的多民族文化对李杜的深刻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生长在四川的苏轼随着游宦谴谪的行迹不断地吸取东西南北乃至岭南地区海南黎族文化的营养。在现代作家中,从郭沫若的《孔雀胆》、曹禺的《王昭君》,到王蒙的《王蒙新疆小说散文选》、高樱的《达吉和她的父亲》等等名家名作中,都可以看到汉族作家学习民族文化和民族文学的缩影。反之,古今少数民族作家同样也受到汉族及多民族文学的影响,历史上接受汉文化比较早的匈奴、鲜卑及其后裔都出现许多有影响的诗人,如著名的元结、元稹、元好问都是鲜卑后裔,金代初期实行借才异代政策,对促进其文学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蒙古、回、契丹、女真、满族都有许多从事汉文创作的著名作家。老舍、沈从文、玛拉沁夫、张承志、吉狄马加、阿来等均是将本民族文化特色与汉族文学传统密切融合的佼佼者。古代苏东坡贬谪海南,传播中原文明的同时,也学习当地民族文化。当代艾青、王蒙在新疆与各族人民相互学习并进行语言文学交流也已传为民族团结的佳话,这一切,都是多民族文学彼此交汇促进共同繁荣的成功经验,也是未来中国文学的必然走向。

(三)提高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促进文化繁荣和民族团结。

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文学对社会有着巨大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学的社会功能表面上似乎有些减弱,实际上却依旧发挥着巨大的为其他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今天我们进一步深化多民族文学观念和意识,不仅对于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本身具有价值和意义,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真正贯彻宪法赋予的各民族平等的原则和精神,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保障各民族自由选择使用语言文字的权利。通过多民族文学的学习交流,促进相互了解、帮助和尊重,也满足各族群众对文学艺术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创作出更多有影响的作品,潜移默化,以此推动各民族对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的认识,提高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相互也离不开的思想观念,为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而积极努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尽到当代文学艺术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民族团结诗歌篇3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词 杜甫 思想政治教育 文学功用

一、引言

中国的古典诗词是中国人民的劳动艺术结晶,其中凝聚了诗人很多的思想情感和品德操行,生活阅历和时代背景也都蕴含在其中,对当今的大学生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通过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引入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和思想觉悟的提升。当代大学生现在普遍忽视了文学课程的学习,造成了文学素养整体上偏低的现状,但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贯穿了大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担负着大学生思想道德和人文素质涵养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将中国的古典诗词带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让学生从中领悟更多的东西,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杜甫是唐朝的一位大诗人,一生创作了大量的爱国主义诗歌,诗歌作品深刻地反映了诗人自强不息、忧国忧民的主题。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对杜甫一系列诗歌的解读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树立崇高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杜甫诗歌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题

在中国一千二百多年前,有一位从朱门外,叛军营,栈道旁,茅屋中提起笔的人,从一个从广阔视角来通过诗歌反应社会战乱现实和人们的流离失所,“国破山河在”的悲伤,记录了当时饱受战乱之苦的劳动人们的悲惨经历,抒发了诗人的忧伤和气愤,真实地记录了安史之乱前后几十年间的历史面貌。他就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杜甫。

从文学文献资料统计来看,杜甫的诗歌现存有一千四百多首,诗歌都是围绕诗人所处的时代环境和诗人个人的人生遭遇而进行创作的。在这些众多的诗歌里面,有些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有的表现了诗人对生活在水深火热战乱中的劳动人民的同情,有的则是表达了自己的政治抱负,有的则是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忠诚和眷恋之情。这些诗歌无不都深刻地体现了杜甫的爱国之情和爱国之心,爱国思想成了杜甫诗歌的主题。

杜甫的一生比较坎坷,屡试不第,献赋未成,所以仕途梦想也就此破灭,也让他对国家的统治忧心忡忡。生活艰难所迫让杜甫开始正视自己生活的现实,终于吟唱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千古名句。在安史之乱以后,长安城沦陷,杜甫被叛军所俘,押至长安,亲眼看到了国破家亡的惨景,写出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出自杜甫的《春望》)这样感人至深的诗句。

杜甫的诗歌之中包含了这么多的爱国主义主题,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诗歌载体,对其中所蕴含的思想进行解读,让学生从中国古典诗歌中学到更多的东西,一方面提高自身的国学文化素养,一方面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三、杜甫诗词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学功用解读

(一)培养学生对于祖国山河的热爱和歌颂之情

在杜甫的大部分诗歌里面,都对祖国的大好河山进行了赞美和歌颂,诗歌的高度概括性,内容的广阔性和深刻性,真挚性都达到了一个后人无法企及的高度,成为了后代诗歌创作的楷模。

在杜甫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关于对祖国大好河山,名川名山描写的诗篇,杜甫从二十岁起,先是在南方游走了吴越等地,之后又在北方游历了齐赵,过了“裘马清狂”的生活,亲自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中年的杜甫寄寓京华,晚年漂泊各地,只要是足迹可以到达的地方都有他的诗作问世。高耸的岱峰,险峻的剑门,秀丽的锦江,奇骏的山峡都出现在了杜甫的诗歌里面。

杜甫在诗歌创作中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赞颂不同于其他的诗人,在对祖国大好河山进行赞颂的时候总是会结合现实的社会生活,抒发自己对于祖国命运的深刻关怀之情。在杜甫的诗歌《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样悲壮的景色描写,表达了诗人背井离乡,一直过着漂泊无依的生活,年老多病,同时国事不宁,重新回到故乡也遥遥无期的忧伤之情。另外在诗歌《春望》中有这样的一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样感人至深的名篇,如果没有心中那颗对于祖国的炽热的心,又怎么能写出这样的诗句呢?

杜甫在诗歌中通过自己的亲身游历描写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可以通过这些诗歌,培养学生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要经常走出课堂之外,亲自去领略祖国河山的壮丽和奇秀,从内心深处树立起对于祖国河山的眷恋之情。

(二)培养学生对于劳动人民的同情心

杜甫一生的仕途并不顺利,一直生活在社会中的劳动人民阶层,一直饱受着贫穷和颠簸流离之苦,所以用一种忧郁的目光目睹了唐王朝统治者的奢华无度和劳苦人民悲惨生活的社会现实,特别是在安史之乱中,统治者的横征暴敛让劳动人民是九死一生,忍受着妻离子散的痛苦。

在杜甫前期创作的诗歌里面,很多是对统治者的骄奢淫逸进行批评,表达了自己对于百姓疾苦同情的名篇。比如诗歌《丽人行》:“黄门飞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描写的是杨氏姐妹显赫的地位和繁华的宴饮;诗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对统治者进行了无情的鞭笞,表达了对于老百姓生活的无限关怀之情,也是对那个年代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在安史之乱以后,杜甫曾经沦为胡虏,辗转到了祖国各地,亲自目睹了战争给劳动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所以在这一时期杜甫创作的诗歌也都成为了经典,构成了杜甫诗歌的灵魂主题。在杜甫经过石壕村的时候,亲眼目睹了征兵给人民带来的远赴边疆、家破人亡的惨状;刚刚新婚不到一日的夫妇竟然成为了永别的惨状,花甲老人拜别老妻的无奈,将士们在战场上九死一生的悲壮情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对渴望回到自己家乡的深刻思念之情。杜甫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如此真实地写“民”的诗人,让我们读起来有着一种患难与共的真实感,同样的遭遇也让杜甫对劳动人民有着深刻的同情。

教师通过对杜甫此类诗歌的归类和解读,可以让学生明白劳动人民群众的伟大和生活的艰辛,帮助学生树立起一种永远和劳动人民心连心的思想观念,时刻想着劳动人民的疾苦,从心里树立起一种忧国忧民的意识,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文化素养。

(三)培养学生的强烈的民族意识

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在诗歌中表现出了自己强烈的民族意识,主张民族团结,反对战争和侵略。在自己的诗歌里面,杜甫反对唐王朝对吐蕃和南诏等少数民族进行压迫和侵略,同时也反对少数民族首领对中原地区的侵略和骚扰。杜甫在诗歌中当时表现出来的这种睦邻友好和民族团结的态度,符合各民族的历史发展趋势,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性。

在杜甫后期的诗歌作品创作中,主要多是写安史之乱的,在诗歌中杜甫同样表达了自己维护民族团结和反对外来入侵的民族精神。在诗歌《塞芦子》中,杜甫反对军阀割据混战而提出了正确的军事策略。在诗歌《述怀》中,杜甫表达了想要通过拾遗这个谏官,帮助唐王朝评定叛乱,恢复祖国河山大一统的雄心壮志。“汉运初中兴”则是代指了唐王朝,表达了自己希望唐王朝可以再次恢复以前的模样,从而表达了自己深刻的爱国主义思想。在诗歌《北征》中,诗人杜甫还是时刻缅怀军家大事,终结以复兴希望。在这首诗歌中,诗人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军政大计的谋划,战乱中人民的苦难疾苦以及诗人本身的遭遇都真实、鲜明地反映出来了。

杜甫的诗歌之所以有着这样深刻的爱国主义思想主题和人文之一精神,是因为作者生活在那动荡的社会中,生活面广,接触到了更多的下层劳动人民,对社会生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在诗歌中进行了最真切的表达。除此之外,在《诗经》和《汉乐府》中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文学作品以及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等的情怀都对杜甫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杜甫继承前人的一切形式又有所发展。各种诗集杜甫都能纯熟运用。杜甫的五言古诗善于描写社会的动乱,民生的疾苦和个人的漂泊。他的七言古诗长于抒写情怀,申述政见;他的五律和七律感情深厚,格调精深,在唐代很少人比得上;他的绝句数量不多,质量上乘,堪与唐代绝句名家媲美。

教师通过对杜甫此类诗歌的分析和解读,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古代诗人强烈的民族意识和责任心,从而也鞭策自己要努力学习,树立正确的民族意识,提高思想觉悟,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涵养。

三、结语

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在他自己一生所创作的一系列的诗歌中都时刻透着他那颗对于祖国炙热的心,诗歌中同时也反映出他那忧国忧民的思想,诗歌的内涵就更加丰富了,品读杜甫的诗歌,总是会被那沉郁顿挫的诗风深深地感染着,被作品中根植于现实的高度爱国主义和深厚洋溢的人道主义深深震撼。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学宝库中汲取营养,改革课堂教学手段,通过对中国古典诗词的新解读,帮助学生思想觉悟的提高和人文素质涵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鲁金波 治国诗词殷鉴[M].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2]徐中玉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3]李青云 唐宋诗词人文精神解读[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3

[4]韩萍 古典诗词的德育功能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08

民族团结诗歌篇4

歌曲是著名作曲家葛炎创作的,葛炎是汉族,1922年出生在上海,原籍浙江省的杭州,是中国著名的电影作曲家。1936年曾经参加过革命,加入了“我们的儿童剧社”。 1938年后又进入延安青训班学习,从此以后开始音乐的创作生涯。抗战时期曾经写过救亡的歌曲《春耕曲》。后来就任八路军129师的先锋剧团、抗大总校文工团、东北军政大学文工团音乐队的队长和指挥。建国后任东北电影制片厂的作曲家,1950年又调任上海电影制片厂任作曲组的组长。他参与制作和作曲的电影有《芙蓉镇》、《高山下的花环》、《秋瑾》、《笔中情》、《天云山传奇》、《从奴隶到将军》、《渡江侦察记》、《阿诗玛》、《枯木逢春》、《老兵新传》、《聂耳》、《天仙配》、《南征北战》等等,也是著名音乐故事片《阿诗玛》的编剧和作曲家。同时还创作有《欢乐的火把节》、《百万雄师过大江》等等优秀的乐曲。其中《阿诗玛》获得了西班牙的最佳舞蹈片奖,《芙蓉镇》获上海文艺创作优秀创作奖、影片奖、音乐创作奖,金鸡奖最佳音乐奖提名、上影小百花最佳音乐奖。

说起这首歌曲的由来,不得不说当时的著名导演刘琼,原名刘伯瑶,找到了当时小有名气的葛炎,因为当时的刘琼发现了一个很好的素材,并且想把它拍成电影,而这个素材就是彝族撒尼人口口相传的爱情故事“阿诗玛”,当时葛炎在看过这个素材后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刘琼,并开始了歌曲的创作和改编,那时候新中国成立没几年,所以也请了那时候民歌界很出名的杜丽华老师演唱,这首歌曲和故事也深深地感染了杜丽华,从此以后杜丽华就定居在了云南,一次一次的回味那个故事和那首歌曲,这首歌曲也让很多人记忆犹新,一直被广为流唱。

最早认识“阿诗玛”,是从爷爷奶奶的口耳相传中,那时候我只是好奇带有神话色彩的故事情节,并没有深刻的了解故事背后很多内涵,“阿诗玛”是撒尼族的一个女孩,传说她勤劳善良、朴素热情、能歌善舞、不畏强权,其实这些主要是那时候撒尼人的缩影,她爱上了彝族小伙“阿黑哥”,这个时候传说中的恶势力就出现了,地主的儿子“阿枝”也爱上了“阿诗玛”,所以他和“阿黑哥”两人开始比赛对山歌等等,但是每次都是阿黑哥胜利,心胸狭窄的地主“热布巴拉”就勾结了神话中的“崖神”,用洪水卷走了“阿诗玛”和“阿黑哥”,但是有“阿黑哥”一个人活了下来,那时候只能听见“阿诗玛”弱弱的喊了一句“阿黑哥,救我”,就再也没有声响了,当“阿黑哥”上岸以后他就一直在寻找“阿诗玛”,他一直一直寻找着,找到大河变成了小河,每次他大声呐喊“阿诗玛”,就听见远远地传来同样的回音,也许是上天不忍心善良的“阿诗玛”就此香消玉殒,所以把她变成了一块很大的石头,也就是后来所传颂的“回音石”,每次你说什么话都可以把你的声音给传回来,现在这块石头就屹立在云南的石林当中,每每看到在夕阳中背着竹篓,身穿撒尼族服装的石头,就忍不住有些怀念和感慨那一段令人有些伤感的故事。虽然“阿诗玛”作为“回音神”屹立在石林,但是真正的起源地却是在云南的曲靖,也是自己的故乡。

这首歌曲的调式是大调式,也是民族民歌常用的徵调式的,《阿诗玛》这首歌曲,描写的是“阿诗玛”和“阿黑哥”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虽然经历了苦难,但是他们还是那么的勤劳、热情,想要过上“我织布来你放羊”的幸福生活,并没有被恶势力所击倒。这首歌曲在故事中是属于中段部分描述,也是“阿黑哥”刚把“阿诗玛”迎接回家的片段,那时候地主的儿子“阿枝”刚刚输了,地主“热布巴拉”也刚要请“涯神”对付他们,但是那时候“阿诗玛”和“阿黑哥”并不知道,他们只是充满着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一边唱歌一边骑马回家,并且“阿黑哥”希望回家后妈妈看到美丽、勤劳、善良的“阿诗玛”感到开心快乐。这首歌曲其实也是在表达撒尼人民对没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对一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描绘。

“阿诗玛”对于撒尼人来说,影响是极其深远的,这个故事被老辈的撒尼人口口相传,后来慢慢的被能歌善舞的撒尼人演唱成为歌曲,到如今也被人们流传。在云南的石林就屹立着“阿诗玛”的天然石像,在撒尼人生活中也有关于阿诗玛的节日,而且现在撒尼的姑娘们都以自称“阿诗玛”为荣耀,因为这代表你是一个能歌善舞、人情奔放的撒尼人。在篡文化的发源地云南曲靖市的市中心,也屹立着“阿诗玛”骑马的雕像,这是要告诉人们,做人要勤劳、善良、热情。而且在云南有生产一种香烟,就是以“阿诗玛”命名的。

撒尼人的勤劳、朴素、热情、勇敢、机智,和撒尼人对爱情的向往和渴望,成就了“阿诗玛”流传至今的动力,但也是“阿诗玛”的故事深远的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撒尼人,使他们在劳作中有了希望和动力,有了勇气和决心。撒尼人的故事现在不仅仅是影响着他们,也影响了中国很大一部分人,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事业和名族发展,使他们的生活一天天更好了起来。

民族团结诗歌篇5

当你为湘西优美的山水、奇异的风俗和丰富多彩的民歌民谣所陶醉的时候,你是否知晓:在这块神秘的土地上,还悄然开放着一种更加神秘有趣的文学“野花”——湘西民间词?

湘西民间词主要不是用于歌唱而是用于吟诵或对诵,当地把它叫“对词”。“对词”与“对歌”都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艺术”。“对歌”常为放开嗓门让山谷产生回音;“对词”则以“吟诵”的形式来倾诉衷情。由于“吟”跟“唱”的区别,这种词与一般歌谣迥异。且看这首《又团圆》:

郎在高坡高界飞崖陡壁唱山歌/姐在琉璃瓦屋坐在高脚板凳绣花绣朵绣绫罗/唱得我姐脚懒手懒冒有劲呗/好像织匠呗难抛梭/绣得楠竹尖尖水竹尖尖烟竹尖尖接上天罗/郎就做个剌榔子藤藤枝枝挂挂丝丝纽纽要来缠/记得那年那月那日时皇桶炸箍惊散了/今年今月今日今时破篾织箍又团圆

词中所写景物、风土人情皆为当地实有,但写景乃在抒情,它诙谐地表达了一种男女相恋之情。词的意象源自乡间常见的山水、植物、动物,以及人们劳作生活的的工具和自身情态。这是真正长在泥土深处而且泥味十足的艺术。

虽说泥味十足,却它又有艺术之美感。特殊的长句形式,加上叠词、衬词的巧妙运用,吟诵起来繁音曼节,变化有致,颇具音韵美。

湘西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由于共同的自然及人文环境,这种民间词广泛存在于各民族之中。侗族把这种词称为“垒”,有些地方也叫“排话”。不管如何叫它,其所指形式皆为同一类型的民间词。比如侗族的这首《今朝相逢》:

黄土打墙团团转转细细看来好像两层天/今朝相逢妹看你哥说话吞吞吐吐离一边/一壶美酒哪晓有人偷偷掺了一瓢清凉水/一碗蜂糖哪晓有人心中不满暗地伴黄连

这种叫“垒”的民间词跟当地汉、苗、瑶等民族的“对词”实在没有太大区别,句式同样是长短不一,都以长句为妙,有的句式长达二三十字。

湘西民间词总是杂糅着山乡奇景异俗与当地人别样的情愫,读者常常被它带入另一个生存境界。一首《生死共泥》所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一种十分古老的生活方式和古朴的男女情爱:

当初俩我立愿栽花唯愿五日一风十日一场雨/天从人愿花树成花结果你看我笑我看你笑笑嘻嘻/俩我手捧香炉跪在落阳桥上凭天凭地断生断死断阴断阳结伴不分散/有情有义连个好朋好友树高万丈叶落归根生生死死共堆泥。

有时候,古老和古朴也是一种清新,只看我们如何去读。

俚俗漫溢的神智诗

最早认识神智诗是在湘西怀化,一首题为《长夜》的怪诗引起了我的兴趣。它写得有长有短,有横有侧,有粗有细,有反有倒,有正有斜,简直像三岁娃娃的信手涂鸦,可你读时却须以看图会意的方法来理解。

此诗可解读为:

长夜横枕门半开,小妻反身(转身)月儿歪;

短命到今无口信,望断肝肠从不来(无人来)。

此诗描写一妇女对丈夫未能如期归来,甚至连“口信”也未捎回的责怨之声。诗中骂丈夫为“短命鬼”以及全诗粗俗语调正合当地山野村妇之个性。其中“到”与“倒”、“干”与“肝”、“长”与“肠”谐音。乡间秀才根据这类诗借助汉字象形会意和形为谜面、意为谜底的特点,将其称为“谜象诗”。

“谜象诗”,没有从书上查到,但它跟“神智诗”应该属于一个品种的不同叫法。在湘西乃至湘、黔、桂、川、渝、鄂、赣等诸地民间都流传着,其范围之广,大概是受了坡一首“神智诗”诗的影响的缘故。

据说,北宋时期辽国有个使者来到汴京,目空一切,吹嘘自己能诗善赋,用他们创造的辽文写诗,考倒朝廷的文武百官。因为辽文是从汉字变化而来,看起来像汉字,但又不是汉字。坡为了压一下他的傲气,说:“赋诗易,观诗稍难”,辽使大笑,认为宋朝大文人说这样的话真外行。谁知当他看到坡写的诗,无论如何也读不出个所以然来,终究服了输。此后他再也不敢向人炫耀自己的“诗才”了。

原来,坡所写的是跟民间“谜象诗”一样的一首诗,题为《晚眺》:

此诗的读法是:

长亭短景无人画,老大横拖瘦竹筇。

回首断云斜日暮,曲江倒蘸侧山峰。

后来,文人们把这首七言绝句所用诗体叫做“神智体”,意思是靠心领神会和智慧来“破译”。就其实质而言,它和回文诗一样,是“难能”而不怎么“可贵”的东西,你甚至可以说它有严重的“形式主义倾向”,但由于它“以义写图,使人自悟”,兼有会意的性质,可谓“察之于未形”,对于训练人们的思维还是有一些作用的,同时又是一种智力游戏方式。

娱乐也是平民百姓所需啊!

九百多年过去,在文人创作中越来越难读到这种游戏味颇浓的“神智诗”了。尤其是经历那种“凡诗必充满斗争火焰”的岁月,这类诗几近绝迹,而在民间它却没有消失。

至于《晚眺》和《长夜》,究竟该叫做“神智诗”还是“谜象诗”,其实都不怎么要紧。要知晓的是它们皆具游戏味,前者漫溢着浓郁的乡间俚俗气息,后者洋溢着文绉与雅致。

是文人借鉴了民间,还是民间模仿了文人?这恐怕不是我辈能够弄清楚的了,但在这同中相异和相互影响的微妙趣味中,我隐约地感觉到到在文人创作与民间创作之间始终存在一条斩不断的纽带。

民族团结诗歌篇6

关键词:《复兴之路》;音乐;舞蹈;史诗性;国家形象;艺术精神;美学意义

中图分类号:J021文献标识码:A

在新中国60年文艺史上,通过“大型音乐舞蹈史诗”这种特殊而又宏大的综合性艺术体裁来一展中国风采、塑造国家形象的,共有3次――第一次是1964年的《东方红》,第二次是1984年的《中国革命之歌》,第三次便是2009年的这台《复兴之路》。

此前两台史诗,论其社会影响和艺术成就,毫无疑问应首推《东方红》――当时和日后数十年在国内外所产生的重大政治效应和强烈艺术震撼力,至今仍令人难忘;其中许多历史歌曲和原创歌曲,也早已脍炙人口,成为歌唱家及广大群众久唱不衰的经典作品。

这一次中央为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60华诞,在推出以《复兴之路》为总标题的大型电视政论片和大型主题展览的同时,决定创排这台同名歌舞史诗,组成强大创演阵容,旨在通过史诗创作演出,展现中国近代史上“三次革命”伟大历程,承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主题,塑造改革开放、和平崛起的国家形象。对于全体创演人员来说,这是一个无比重大、无上光荣的政治使命和展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绝佳机遇。《复兴之路》以一台恢弘壮阔、昂扬华美的演出证明,史诗创演团队不负重托、不辱使命,艺术地达成了预定目标。

一、宏大处着眼,细微处落笔

中华民族自1840年至2009年的169年间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历史巨变和三次伟大革命的光辉洗礼,其中无数历史场景、重大拐点、难忘事件、风流杰烈、煌煌伟业和惊魂瞬间可歌可泣、可圈可点,构成《复兴之路》包孕极丰的历史内容和艺术表现的宏阔世界。

然而,如何在150分钟的史诗长度中,既要全景式地将那些必不可少的历史图景摄入自己的视野,又要使这种史诗性抒咏有别于《东方红》、《中国革命之歌》的概括与表达方式而显示出新世纪艺术家的新视角、新高度和新情致,赋予国家意志、国家形象以具有当代精神与中华气韵的崭新艺术表现?我们从史诗演出中看到,创作团队本着“宏大处着眼,细微处落笔”的创作原则,对这段历史取舍相宜、剪裁有法、详略得当,较为妥善地解决了这个史诗创作中的最大的艺术难题。

所谓“宏大处着眼”,就是在宏观结构上,除了序幕之外,将169年的漫长历史分为五大篇章:第一章“山河祭”,表现1840-1921年间中华民族的苦难生存状态和辛亥革命的历史必然;第二章“热血赋”,表现1921-1949年间中国人民抗争与解放的光荣历程;第三章“创业图”,表现1949-1978年间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巨大成就以及面临重大历史拐点的沉思与抉择;第四章“大潮曲”,表现1978-2009年间改革开放这第三次革命大潮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带来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和举世瞩目的成就;第五章“中华颂”,表现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设现代化强国及和谐家园、走向民族复兴的美好愿景。在各章结构内部,或采用字幕和朗诵、或引用伟人的同期声、或通过直观的舞台呈现,对相关历史阶段的重大事件均做了不同程度的表现和照应。

所谓“细微处落笔”,就是在具体艺术表现和处理手法上,拒绝平庸和重复,回避对艺术对象做直接对应的一般化表面化铺陈,而是独具创意、巧辟蹊径,构思出一系列生动的形象化的艺术细节,营造某些特定戏剧情境,从细微处落笔,通过一滴水折射太阳光亮,从而在重大主题的艺术表现和国家形象的塑造上取得“见微而知著”的审美效应。

如第一章中“惊梦”一场,以晚清宫廷莺歌燕舞正酣、突被西方列强大炮轰然击碎的设计,将清廷腐败无能及帝国主义入侵的历史情境交代清楚;又如第二章中“共和国的名字”一场,则通过一段动人的情景表演,表现向全国进军途中一队战士听到共和国成立特大喜讯而急切想知道共和国国名每一个字的细节,将新中国成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以及革命战士对它的特殊情感揭示得十分真切感人;再如第四章的《打工谣》,用“跑片不及”银幕后的投影表演来表现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民工潮以及农民工的辛勤劳动和快乐生活;用一曲合唱《遥望我的蓝色星球》和歌舞场面来讴歌“两弹一星”这一科技伟业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少年儿童对于浩瀚太空的浪漫遐想……

在《复兴之路》中,这种“宏大处着眼,细微处落笔”艺术思维,通过一个侧面、一段细节、一种情境来运载时代主题、折射重大事件的实例随处可见,并在事实上已经构成一种“以小见大”、“举重若轻”的独特舞台叙事方式和艺术表达风格,从而使舞台上对于历史图景的再现、重大主题的诠释、国家形象的塑造获得活泼泼感性生命的支撑和充沛情感底蕴的润泽,也因此才显得更加有血有肉、真实亲切、生动感人。

二、用4分钟连接40年的历史转折

刘星创作的朗诵诗《沉思与抉择》用时只有4分钟,但它无疑是整部史诗最有智慧和最为闪光的篇章之一。它不仅第一次在国家大型庆典舞台上涉及“”话题,而且通过这段情真意切的朗诵,站在时代转折点上,将此前的“”10年劫难与此后的新时期改革开放30年连接起来,凸现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光辉功绩以及我国第三次革命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深远历史意义。

它的精妙之处在于:通篇无一字涉及“”,但对十年浩劫的鞭笞却针针见血,非常艺术地、具有智慧地将“不回避,不渲染”的创作原则落实得恰到好处;通篇无一字涉及“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但“未着一字,尽得风流”,将历经“”磨难后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中国命运和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大彻大悟写出来了。这种用含蓄文学修辞运载明确内涵及历史语义的艺术处理,首先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实事求是精神的胜利,同时也是艺术睿智和艺术才华的完美结合。

三、以恢弘气象展现大国风采

《复兴之路》选择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作为自己的演出剧场,为史诗更好地铺展宏阔历史图景、营造恢弘壮丽的舞台气象、展现改革开放中国之大国风采提供了绝佳的剧场条件。

我们看到,创编者充分而富有效果地发掘了人民大会堂大剧场包括穹顶在内的所有可用空间,舞台上巍峨的坡形合唱台和横跨两侧的拱形合唱台以及两者的组合造成类似月亮门的视觉效果,不但颇具中国特色,而且极大地拓展了观众的视野高度和视觉纵深;布满舞台两侧的合唱队也拓宽了观众的视野宽度,舞台上及舞台两侧合唱队数百人的纵情高歌,形成贯穿始终的强大音流和自然的环绕立体声效果;熟练地运用电影、电视、多媒体等各种现代化声光设备及高科技手段,配以升降、推拉、旋转舞台装置的灵活组合,构成变幻莫测、气象万千的舞台魔方,营造出时而震撼人心、时而硝烟弥漫、时而花团锦簇、时而诗意浪漫的舞台画面,为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集团式舞蹈表演和各种形式的合唱、独唱及演奏做了积极能动的时空渲染与配合,其整体效果赏心悦目,璀璨时尚,令观众在150分钟内充分享受到一场美仑美奂的视听盛宴。

因此,我们从《复兴之路》舞台演绎中所感受到的,不仅是我国舞台科技在最近30年来所取得的历史性进步和舞台艺术成熟经验的大荟萃与大综合,更是我国文化软实力和我国大国形象的一次全面、集中、辉煌而又令人自豪的展示。

四、以集团式形体语汇雕塑国家形象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中的舞蹈创作,与一般舞蹈、舞剧作品在艺术目的和承担任务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在史诗中,舞蹈编导们的个人风格、趣味与审美追求必须服从于史诗的整体风格和表现要求,也不可能以展现舞蹈家的高难技巧、揭示作品的深邃形体意蕴取胜;但从另一角度看,人民大会堂大剧场的宏伟舞台、数百乃至上千人的强大舞蹈演员阵容,却为舞蹈编导们以集团式形体语汇为基本材料、充分发挥大型群体性舞蹈所独具的艺术表现力来雕塑我国、我党、我军和中华民族的整体形象开拓了无限可能性。

在史诗的实际演出中,编导者以大型群体性舞蹈贯穿始终,使之成为史诗艺术表现和舞台构图的主要元素而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这些群舞场面中的绝大多数,构思奇妙,形体语言单纯,造型新颖别致,服饰色彩绚丽,舞台构图富于变化且很有想象力;演员的表演动作整齐规范,情感也极为专注投入。因此,史诗中具有很强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的舞蹈场面数量多、质量高,构成整部作品的最大亮点。

例如序幕,在《我的家园》纯净而深情的歌声中,布满舞台的舞蹈演员组成蜿蜒起伏的绿色大地,它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辛勤耕作和汗水浇灌中旋转涌动、翩翩起舞――这个《大地之舞》场面,形象地描画出华夏子孙勤劳、醇厚、热爱和平的民族性格。

第二章《为了母亲》则是一个群舞和独舞场面。编导者首先调动先进声光技术,在舞台上营造出日寇狂轰滥炸、无辜平民死伤无数、舞台高处血幕喷溅而下的惨烈情境,随即一面硕大无朋的红绸覆盖整个舞台形成茫茫血海的意象,母亲和民众从血海中挣扎呼号,进而茫茫血海化为汹涌澎湃的滚滚热血,母亲和抗日军民奋起抗争――在这里,包括独舞和群舞的所有舞蹈语汇均无难度和技巧可言,但却以令人震撼的画面组合以及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的特殊魅力刻画出中华民族在面临国破家亡灾难时的不幸与不屈。

类似的大型群舞,还可举出百万雄师过大江时威武雄壮、摧枯拉朽的舞蹈场面,并用壮烈牺牲的我军将士组成的人体纪念碑,令人见之无不肃然起敬;而抗洪救灾、抗震救灾的两个大型群舞,同样也以集团式形体语汇刻画了中国人民不可战胜的形象;最后,极具各少数民族特色的欢乐歌舞则将中华民族大家庭团结奋进奔小康的和谐气氛渲染得精彩纷呈。

当然,编导者在充分发挥大型群舞独特表现优势的同时,也特别注重小型群舞创作的开掘,使之与大型群舞构成舞台空间局部与整体的并置对比及和谐统一,共同服务于主题表达的需要。在这方面,《长征路上》的舞蹈编排可谓独具创意――在《长征组歌》“过雪山草地”男高音独唱和混声合唱的歌声中,编导者在舞台正中的小型旋转平台上,让6名舞蹈演员每人一只腿被支架固定并以它为支撑点,随着舞台情境的变化,创编出丰富的特殊形体动作和舞蹈语汇,并与大型群舞一起,极具震撼力地表现了长征路上的艰苦卓绝和红军战士的英勇顽强,是刻画我军“正义之师,威武之师”形象浓墨重彩的一笔。

五、以多种音乐形式的立体交响讴歌中国精神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顾其名而思其义,音乐元素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表现手段和美感来源之一。《东方红》的成功经验纵有千条万条,然而最重要的一条便是高度重视音乐成分在史诗整体框架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此,调集全国最优秀的作曲家参加历史歌曲的选编及新作品的创作,于是乃有日后众多杰出作品在广大群众中的长期流传。至今,我们仍能从这些歌曲中强烈感受到那个时代的中国精神并受其鼓舞、为之动情。

《复兴之路》创作者当然深谙此中奥妙,并在创作之初便为参与音乐创作的作曲家们制订了一个目标――“力争推出若干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广为传唱的优秀歌曲”,通过这些作品来尽情讴歌当今时代的中国精神并使之传之久远。

为达此目标,词曲作家们付出了各自的激情、才华和艰辛,从史诗的现场演出看,他们的创造和努力也确实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收成。

出于史诗性的表现要求,作曲家们以吕其明的管弦乐《红旗颂》作为整部作品的音乐主题并做了多样化的贯穿与发展,从而为作品所有音乐创作奠定了昂扬激越的基调。在这个基础上,又以舞台及两侧的三个大型合唱队为载体,将各种形式及声部组合的合唱作为讴歌中国精神最主要的音乐体裁使用,不仅许多舞蹈场面和独唱场面均有合唱形式的参与,除了以往既有的群众歌曲和合唱歌曲之外,结构完整的新创合唱曲也达到7-8首之多。

在《复兴之路》合唱曲创作中,给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共有4首:

其一是序幕中女声领唱与合唱《我的家园》,在质朴自然有如童谣的歌唱旋律和纯净透明的声部配置中充溢着田园诗般的宁静与恬适,在抒发中华民族对自己祖居的土地和家园深情赞美的同时,也唱出了历史刻度的淡淡印痕,并在整体寓意上与史诗多次引用的艾青名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彼此呼应、互相发明。

其二,第四幕交响合唱《永世不忘》所承担的艺术使命是对港澳回归祖国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发出音乐回响。作品系两段体主副歌结构,第一段整体风格具有进行曲的性质,旋律一拍一音、一音一字,字字铿锵、声声有力,由浑厚刚劲的男声唱出,恰如国家统一、民族复兴之历史潮流一泻千里不可阻挡;旋即转入D徵调上的女声合唱,旋律优美抒情,充满轻柔气质,在调性音乐性格上与A段形成强烈对比;进而将B段的调高提高大二度,在E徵调上展开并由混声合唱唱出,以激昂奔放乐观的情绪表达了中华儿女对祖国统一的坚强信念。

其三是第四章合唱《遥望我的蓝色星球》,富有幻想意境和浪漫气息,在结构上由童声合唱到混声合唱的发展也比较充分,调性变化丰富,最后由童声合唱、混声合唱衬底,女高音独唱声部在高音区做华彩式的穿插呼应,营造出一种多线条立体化交织的听觉效果。

其四是第五章终场的合唱《走向复兴》,无论从它所承担的表现使命还是从它所起的实际作用看,都是整部史诗的点题之笔。作曲家将它写成进行曲形式,节奏铿锵有力,旋律昂扬激越、琅琅上口,合唱织体简易而富有效果,将中华民族在复兴之路上万众一心、奋勇向前的集体意志表现得比较充分,是一首较易流传的群众性合唱作品。

当然,除了合唱创作之外,史诗还创作了若干首独唱作品,并将它们安排在169年漫长历史的某些情感喷涌点上,藉此对不同历史规定情境下的中国情愫和中国精神进行细腻传神的音乐抒咏。在这些独唱作品中,《曙色》和《大漠深处》颇可称道。

《曙色》的词曲有历史厚重感,个性鲜明的旋律,不但抒情优美、流畅动听,而且蕴藏深沉内力和刚强气质;的演唱声情并茂,在行腔走句中强化了作品的民族韵味,更注重歌曲外柔内刚的表达,与一度创作一起,共同出色完成了对中华民族“走过长夜,走过坎坷,走进曙色”这一精神历程的音乐刻画。

《大漠深处》是一首为默默无闻艰苦奋战在大漠深处的“两弹一星”英雄们谱写精神颂歌的独唱曲,但词曲作家却用近乎白描的手法,从大漠深处提炼出“马兰”这种生命力极为顽强的花朵作为歌曲的核心意象,以亲切诉说的语调、晓畅流丽的旋律,表达了整个国家和民族对科学家们创造的科技伟业的崇敬和景仰之情。

总而言之,《复兴之路》采用以合唱为主体、独唱齐唱及其他音乐形式穿插其间以构成多种音乐形式的立体交响这种整体音乐布局,对于以波澜壮阔的壮美风格讴歌中国精神有着纯器乐体裁不可比拟的独到优势――声乐体裁有歌词给作品内容以明确语义,又注重旋律的歌唱性,作品音乐品格的史诗性、易解性因此而得到彰显,也取得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六、文学与音乐创作的几处美中不足

在《复兴之路》的文学与音乐创作中,也存在下列美中不足:

1.关于朗诵诗《山河祭》

任卫新同志的朗诵词写得非常好――既有典雅古风,又有凛然大义,文词慷慨,感情悲愤。有人将它赞为“泣血之作”,我看并不为过。从格律看,作者舍古韵而按现代汉语押今韵,是照顾到今天观众的欣赏习惯。但如果在“赤县刀俎”、“割我宝地”、“掠我财富”、“欺我父母”、“外患内祸”、“饮恨寻路”、“誓雪我辱”这些地方将偶数字的平仄处理得再讲究一些,就会增加作品的抑扬顿挫和音乐性对比,鲍国安朗诵起来也将更具韵律美感。此外,“生灵任其屠戮”一句,如换成“生灵惨遭屠戮”之类说法,可能更切题。

2.关于交响合唱《纪念碑》

按说,第二章的交响合唱《纪念碑》在《复兴之路》中所处的地位非常重要,因为它承担着为1840年以来中国革命艰难历程做小结、为历代人民英雄塑群像、为共和国成立做铺垫的艺术使命,处在承前启后的重大节点上。作品以人民英雄纪念碑写的碑文作为歌词,用交响合唱形式来表现,虽有些“语录合唱”意味,但只要写出碑文的神采和深邃内涵,倒也不失为一个有价值的探索。由于碑文属散文体,既无韵律,句式长短差别极为悬殊,谱成歌曲有很大难度。现在看来,作品情感性质对头,气势磅礴,词与曲的结合也比较顺畅。但作为《复兴之路》中的声乐作品,其旋律缺乏歌唱性美质而过分器乐化,不易被听众记住;碑文原来有“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三个递进层次,可惜作曲者在音乐布局上未能将这三个层次很好地揭示出来。如进一步要求,在这篇碑文字里行间中所寄寓的更深层次内涵,亦非作品相对单一的情感性质所能概括。

3.关于小号独奏《我和你》

北京奥运会一场,将《我和你》用小号独奏、钢琴伴奏的形式来表现,创意者大概是想通过这种“反串”手法获得出人意外的效果。但除了在史诗结构上形成舞台气氛的动静对比这个功能之外,作品本身听不出有何独到之处。陈其钢的原作以及刘欢与萨拉•布莱曼演唱的共同特点是以清纯、质朴、温润和天籁般的真诚气质取胜,可惜这个特点和优势未能被改编者很好地保留下来,且对原作所做的音乐化展开又很拘谨嫩拙,钢琴与小号之间的音响呼应也不是很有机,因此整体感觉不如原作,与北京奥运会的辉煌成就亦不相称。

笔者对《复兴之路》的总体评价是,其思想艺术质量超过了《中国革命之歌》,但与《东方红》相比,在互有短长之余整体上仍有一定差距。所长者是我们的群舞创作和舞台声光技术的现代化、时尚化处理以及因此所营造的强大视听冲击力,最短者是音乐创作――真正能够与《东方红》中诸多优秀独唱和合唱作品相媲美的、能够将创作班子预定的“力争推出若干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广为传唱的优秀歌曲”目标变为活生生现实的好作品实在太少。究其原因,是否与音乐创作未能吸收更多著名作曲家加盟有关?

音乐创作相对薄弱是个大问题。因为这个作品既然叫做“音乐舞蹈史诗”,音乐作品质量毕竟是第一位的,它所承担的使命也无上光荣而神圣,任何中国作曲家面临用自己的作品塑造国家形象、讴歌中国精神这一重大使命时必会竭尽所能、全力以赴而断无推托借口。《东方红》的成功经验是值得今后类似国家重大庆典创作的组织者、创意者认真学习的。(责任编辑:陈娟娟)

Achieving National Image through a Magnificent Stage Epic:

After Watching Music & Dance Epic The Way to Renaissance

JU Qi-hong1,2

(1.College of Music, Nanjing Arts Institute, Nanjing, Jiangsu 210013;

2. Institute of Musicology, Central Conservatory of Music, Beijing 100031)

Abstract:Music & Dance Epic The Way to Renaissance, with its construction idea integrating macroscopic and microscopic views, through the skillful use of modern stage sound and light techniques, group dance language and musical layout symphonizing various music forms, forms powerful audio-visual impact. It magnificent and beautiful stage presentation shows the glory of a great nation, achieves national image and praises Chinese spirit.

民族团结诗歌篇7

2016年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年活动总结一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各民族团结进步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有着56个民族的中国,始终保持着国家统一,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为核心的民族政策,是我们各民族始终遵循的方针政策。

根据红教党发[2016]9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牢牢把握各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努力打造平安和谐校园。

二、总体目标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是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一项重要举措。

首先是组织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年活动

积极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进校园。面向广大师生开展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知识宣传教育。使宣传教育和创建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规范的长效机制。

再次是开展民族团结示范点创建活动

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进校园活动为载体,在我区范围,积极组织开展民族团结师范单位创建活动,力争年内使我校成为民族团结示范校。

三、主要内容

通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创建活动,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广泛开展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政策关、宗教观和股价有关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广大教职工对新时期,新阶段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相互离不开),努力营造和谐与人的氛围。

四、组织机构

为切实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创建活动,现成立民族团结教育创建工作学校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政教处,宁林平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创建活动的组织和协调工作。

五、活动内容及要求

(一)、全面宣传阶段(2016年4月-2016年11月)

学校利用广播、班会、讲座、班团会、橱窗等形式加大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具体内容及时间如下

1、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加强对民族政策,法律法规的教育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有计划、有安排、有教案形成长效机制。

2、征文活动(2016年5月中旬)

1、征文内容:讴歌六十七年来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描写家乡六十七年的巨大变化;歌颂红寺堡区健康发展美好图景,讲述发生在校园、身边关于民族团结方面的动人故事。

要求思想健康、富于时代气息、文笔流畅。

2、体裁:以散文(记叙文)为主,兼顾诗歌、小说等,标题自定。

3、征文对象:七年级、八年级

4、评奖办法:评出一、二、三等奖,优胜奖若干名,颁发证书及奖品,对开展活动效果良好的班级颁发优秀组织奖。

5、注意事项:每班最少要推荐5篇征文稿进行评比文稿由各班长统一交至学校团委。

3、聘请法制副校长进行民族团结法制方面的讲座。(2016年6月中旬)

4、2016年10月中旬联系红寺堡区宗教局同志到校做民族团结我们共同的使命专题讲座

(二)、阶段性总结(2016年12月)

1、以弘扬民族精神爱国歌曲大家唱为主题的文艺演出。

2、将前段时间的工作以书面形式上报教育局文艺室。

(三)、工作要求

各部门各教研组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进校园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由政教处牵头,各部门密切配合,紧密联系实际,集思广益,大胆创新,确保创建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2016年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年活动总结二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开展马克思主义五观、四个认同和新疆三史的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推进我校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我市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结合学校工作实际,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主题,以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为根本任务,以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为重点,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切实增强广大师生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二、主要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使党和国家的民族教育政策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切实保障少数民族学生接受教育的合法权益;使民族团结教育深入到广大师生的心中,使广大师生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进一步提高开展民族团结教育重要意义的思想认识,促进学校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

三、基本原则

以教育教学工作推动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开展,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能力与水平。把主题实践活动同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起来,同维护民族团结、结合起来,同繁荣民族文化、实现共同进步结合起来,同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教育教学热点、难点问题结合起来,使创建活动更加富有民族特色和学校特色。

四、活动安排

学校把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相结合,与民族重大节日相结合,以开展的各项主题实践活动相结合,使创建活动辐射到课内外、校内外,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活动形式,促进、家庭、社会和谐稳定,使活动取得实效,学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创建活动:

(一)在教师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1、利用全体教职工大会集体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实施方案》、明确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创建活动的目标和任务。组织老师通过看视频、邀请民族专家讲座等形式学习《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宗教事务条例》、《清真食品条例》等知识,使教师具备民族知识进教室进课堂的能力,并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有机渗透。认真学习文件,领会活动精神,在学习的基础上,指导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2、利用民族团结教育月、开斋节、古尔邦节等民族重大节日,开展民族教育主题实践活动。让教职工进一步了解民族风俗、风情和相关民族知识。

3、在教师中开展民族宗教知识竞赛活动。通过多种形式使教师,特别是汉族教师了解民族宗教知识,了解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为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打下基础。

(二)在学生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1、在学生中开展国情教育:让学生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增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以及增强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了解,开展国情讲座。

2、拓宽课堂教育渠道:结合思品、科学、语文、艺术等学科课程,强化民族常识教育。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地域分布特点;各民族在文化艺术、发展等方面的特色和成就;各民族对祖国大家庭的发展所作的贡献,增进各族学生对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伟大祖国历史的认识,让民族教育走进课堂。

3、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系列活动

(1)民族教育主题的国旗下讲话。

(2)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

(3)结合六一庆祝活动以及建党95周年红歌大合唱等活动,歌唱民族团结与进步歌曲。

(4)在学生中开展诵读中华古诗词活动,开展国学经典 教育,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学校橱窗、宣传栏等宣传宣传民族英雄人物,背诵弟子规、三字经、唐诗宋词等。

(5)民族知识广播讲座。

(6)开展主题为民族团结教育主题班会。

(7)开展童心向党、快乐成长为主题的征文、民族团结教育手抄报、民族故事、书法、绘画作品征集活动。

(8)开展民族团结知识竞赛活动。

(9)组织开展诗歌吟诵表演活动。

(10)召开家长会,举办家庭教育讲座,邀请宗教局干部对学生进行民族知识专题报告会等,在师生中普及民族宗教知识。

(13)组织学生到白碱滩区清真寺参观访问,了解少数民族历史,了解少数民族风土人情,加深民族团结教育。

五、组织领导

学校健全组织领导机制。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制定民族团结工作实施方案,精心组织落实。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丛红阳任组长的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活动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任务,确保活动取得成效。

组 长:xx

全面负责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全面部署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实施。

副组长:xx

协助校长做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具体负责各部门开展相关教育活动。

成 员:

xx 负责在教师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xx 具体落实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实施方案,负责在学生中开展系列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民族团结诗歌篇8

这是一支新乐队,创新,是其半个多世纪以来永不停歇的内在动力,推动“浙江音乐”历久弥新

这是一支“名”乐队,肩负传播民族音乐的使命,行走大江南北,穿梭地区国际

她就是浙江歌舞剧院旗下之“浙江民族乐团”

1

“西湖寻梦”到北京

浙江民族乐团又要进京了!

由文化部与国家大剧院联合举办的“中国民族音乐巡礼百场系列”邀请,该团携民乐主题音乐会《西湖寻梦》将于9月29日在国家大剧院演出。这也是这支隶属浙江歌舞剧院的民族乐队,继去年3月6日《花月正春风》新春民乐专场、今年5月23日《蝶舞春秋》在国家大剧院演出后,两年内第三次献演国家音乐殿堂。

“《西湖寻梦》的作品主要是浙江的,也是放眼全国的,更是现代的。整部音乐会是一台旋律异常优美、和声语言清新,具有唯美风格的浪漫主义音乐会!这是浙江民族乐团多年辛勤智慧耕耘的积累。”音乐指挥家张列评价。

“中国民乐百场巡礼系列推出于去年国庆,历时三年,一直持续到2012年的国庆期间。根据主办方的计划,三年时间全国有资格参演的也只有30余家民族音乐团。这也是新中国以来中国民乐界最大的一次盛举。我院民族乐团能入选,是对我院近年来体制创新和民乐音乐创新成果的一种肯定,因此我们派出了近80人的演奏队伍去北京。这也是民族乐团建团以来阵容最大的一次。”浙江歌舞剧院院长董兰兴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西湖寻梦》由10首民族器乐曲组成。根据“中国民族音乐巡礼百场系列”主办方全方位弘扬民族音乐,探讨民族音乐新发展的宗旨,所选曲目不仅体现了标准的“浙江身份”,也要体现音乐形式的创新。《将军得胜令》就是该团对浙东地区锣鼓乐的挖掘、整理和改编,作曲家将原本流传于浙江奉化一带的《将军令》与《得胜令》等2首锣鼓乐曲牌进行整合,表现了明代戚继光抗击外来侵略凯旋的情景;《春闺梦》是对昆剧《牡丹亭・游园》的演绎创作,将浓浓的春色与少女的思春之情溶汇成一幅美丽的画卷。《水乡小唱》取材于浙江民歌,表现了水乡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无限赞美。曲调优美清新,节奏轻盈欢快,情景交融,一改传统二胡给人的幽怨凄涩的固有印象,呈现出清新婉丽,令人耳目一新。多年来以著名作曲家钱兆熹为代表的艺术家致力于民族音乐的交响化,汲取西方古典音乐织体和演奏手法,创作和编配了《西湖梦寻》、《双声恨》、《饶歌》、《婺剧音乐联奏》等,这些作品的灵感或来自西湖自然山水的美学启迪,或取他山之石,或对古代乐府诗的音乐诠释,均与西洋音乐手法的结合产生“化学反应”,作品较以往结构更加完善、音色更加丰富,大大地提升了民乐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2

创新的浙江民乐人

浙江民族乐团成立于1957年,隶属于浙江歌舞剧院。五十余年来,该团一直致力于民族音乐,尤其是浙江地方音乐的挖掘、整理、研究,创作出了一大批富有浓郁江南风格和浙江地方特色的民族器乐作品,涌现过一批批的著名艺术家,如笛子演奏家赵松庭、箫演奏家宋景廉、打击乐演奏家钱小毛、著名作曲家钱兆熹、板胡演奏家王恢南等。

“溪水清清溪水长,溪水两岸好呀么好风光。哥哥呀,你上畈下畈勤插秧。妹妹呀,你东山西山采茶忙。”这首具有浓郁江南民俗风情的《采茶舞曲》,至今仍风靡神州,流传海内外。《采茶舞曲》是1958年根据越剧现代戏《雨前曲》主题歌的再度创作,揉进了越剧唱腔的音调,流畅而柔美,体现了江南音乐圆润、细腻、婉转悠扬的普遍特点,江南特色浓郁。198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为亚太地区优秀风格教材。1958年周大风先生创作此曲的同时,也开启了浙江民乐人立足浙江、勇于创新的创新之路。

钱兆熹,国家一级作曲。先是以文艺兵身份任海政文工团双簧管演奏员,后改攻小提琴,1958年至1970年任浙江管弦乐团首席小提琴,1959年在浙江第一次奏响协奏曲《梁祝》。钱兆熹更是一位中西合璧的跨界音乐家,八十年代,他从日本作曲家三木稔关于“西方音乐已走到了顶峰,东方音乐潜力无穷”的理念获得启迪,毅然决定改弦易辙,致力于民乐创作和民乐创新。在拓展音乐创作与技法的思维空间、运用现代作曲技法与民族音乐风格相结合的创作模式,进行了多样化的探索和实践,创作了一批深具影响力的民乐优秀作品。《西湖梦寻》、《原始狞猎图》、《双声恨》、《和》、《扬州慢》等作品,充分把握二十世纪的音乐脉搏,不但富于传统特色,并且充满新意,在同类作品中极富个性,相继在国际和国内的作曲比赛中获奖。在近60年的漫长从艺中,创作了多部交响诗、歌剧、清唱剧、舞剧、交响乐、交响合唱、民族器乐等音乐作品。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崛起了不少优秀的作曲家,但从音乐创作的角度来讲,大致可分为两个类型,一是以现代西方作曲技巧为主,吸收传统民间素材来作曲;二是以传统音乐手法为主,适当吸收西方作曲技巧,钱兆熹就是第二类作曲家的代表之一。

薪火相传,至杜如松、王天明等这一代青年作曲家和演奏家,他们更加自觉地接过先辈创新的火炬,目光更多关注浙江民间音乐资源深入挖掘、研究和创新。国家一级作曲王天明,沿着前辈钱兆熹由西乐而民乐的道路,继续在民乐交响化这个课题上大胆探索。创作了歌舞诗剧《龙蚕谣》、舞剧《杏坛圣梦》、舞蹈音乐《山坳里的男人》、民间舞蹈音乐《百叶龙》、《弦乐队序曲》、《山东・国际祭孔大典》、民族室内乐《女宫二簧》、民族交响乐《双星鉴》、民乐序曲《花头台随想》、交响诗《钱塘江》等一大批中西结合的民乐佳作,屡获部级奖项。作品《春闺梦》成功完成在欧洲诸多著名音乐厅巡演,并参演2008年北京国家大剧院的“中国首届交响乐之春”、2008年上海音乐厅“中国交响乐回顾展演”和2010年中国交响音乐季。

杜如松,则在民乐演奏上独辟蹊径。师承“江南笛王”赵松庭南派笛子,经数十载发扬光大,大有出青蓝之势。近年潜心于禅、茶、香、乐之交融,参悟佛道,启迪善心,颇有心得,乃作《鱼山遗韵》、《莲台凝香》等,得星云大师等沙门共鸣,闻之者无不动容。“悠然的生命合该有独吹的笛。”佛界如是评价。

3

民乐彩蝶双纷飞

上一篇:赞美母亲的诗歌范文 下一篇: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