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网范文

时间:2023-10-31 00:02:09

现代诗歌网

现代诗歌网篇1

    【关键词】网络诗歌;界定;民间化写作;倾向

    一、网络诗歌的界定

    要讨论网络诗歌,首先要弄清楚网络诗歌到底指什么。网络作为不同于传统纸质文本而存在的一种新的物质媒介,给人类的文化传承带来了不容置疑的影响。一直以来,关于网络诗歌的论争不断,主要可以概括为两种截然相对的观点。

    一种观点肯定了网络诗歌的存在,并大力推广网络诗歌的发展,充分认可网络诗歌对当代诗歌发展的意义。1997年学者兼诗人杨晓民在《网络时代的诗歌》①一文中,率先在中国大陆将“网络诗歌”这一命题推到了文学研究的前沿,该文是中国内地最早关于网络时代的诗歌特质和诗歌发展走向的论文。作者在论文中提出,网络的开放性、游戏性、参与性与交互性,为诗歌彻底打通走向大众之路开辟了一个新的视野,网络文学将彻底瓦解现行的诗歌文本,现行的诗歌将悄然隐退,网络诗歌必然崛起。

    另一种观点则主张在场地意义上理解网络诗歌,反对“网络诗歌”这一词语的命名,甚至主张取消这一命名。认为根本就不存在着所谓的网络诗歌,诗歌只是通过网络这样一电子媒介而得到更广泛的交流,但这并不意味着网络诗歌的本质因为网络这一传播方式的改变而发生改变。所谓的网络诗歌更多的是指代有具有网络气息的诗歌。网络并不能催生一种新的诗歌精神。无论诗歌是在纸质文本上刊出发表,还是在网络上张贴发表,评判诗歌之所以成为诗歌的标准不会改变。诗人伊沙说:“我以为对诗人而言,不该有‘网络诗歌’这个概念,诗歌以任何载体存在都不能降低它的至高标准——在此一点上,不论是作者还是读者的我,决不妥协。”②

    由上面两个关于网络诗歌的主要观点,我们可以尝试着为网络诗歌下一个定义:网络诗歌是以网络为媒介和平台,以网络电子技术为依托,进行存储、创造、传播和接受的一种诗歌样式。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诗歌包括网上在线创作以及非在线创作但存储在网络服务器上,可供诗人与网民进行交流和传播的一切诗歌作品;狭义的网络诗歌则特指运用电子网络技术手段,即超链接技术制作的超文本(下转第145页)诗歌和多媒体技术制作的多媒体诗歌。目前,学者所关注的主要是广义的网络诗歌。

    二、网络诗歌的民间化写作倾向

    网络诗歌区别于传统诗歌最显着的特征在于它的新的民间化写作倾向。要分析和讨论网络诗歌,“民间”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事实上,网络诗歌就是一种新的民间诗歌。传统的民间诗歌写作强调的是劳动人民的诗歌创作,主要反映的人民大众的生活情况和思想感情,表现的是劳动者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其中最关键的是强调诗歌创作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网络诗歌与传统的民间诗歌创作在对待这一关键点的态度上,是一致的。但是网络诗歌的民间化写作倾向的“新”体现在以下几个新的方式中。

    (一)网络诗歌的崇低性特点。

    就传统诗歌创作的精神姿态而言,崇高和诗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与传统诗歌相比,网络诗歌的文学精神向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它由崇高转向崇低。与传统平媒诗歌相比,网络诗歌更多的表现出对人文精神的解构。很多的网络诗歌的作品都表现出一种消解神圣、崇尚鄙微的倾向。网络诗歌是一种平民文学,与平民的价值取向有天然的亲近感。这使得入网者通过网络这一媒介,回避了传统意识形态的控制,他们倾向于远离那种不现实的崇高,甚至讨厌那种虚伪的崇高。以这样一种心理进入网络诗歌创作,便是以巴赫金的“狂欢化”方式规避传统观念,鄙视主流文化,清除本质主义、直至嘲讽或者颠覆传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而采用非正统的、前卫的、后现代的价值观看待世界、社会、生命和生活。如飘云的《我也玩玩诗歌行不行?》:“远看烤箱生紫烟/近看烤鸭挂眼前/口水流下三千尺/一摸口袋没有钱。”这种戏仿经典、解构经典以抵制崇高的网络诗歌写作在网络比比皆是。很明显,这是一首戏仿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的诗作,作者用戏仿的手法来颠覆了崇高的概念。

    (二)、网络诗歌语言的口语化。

    阅读网络诗歌作品时,一个重要的感受就是大量口语、网络词语迎面而来。网络诗歌的出现是对诗歌创作的一次重大挑战。由于创作门槛的无限制,创作队伍的迅速扩大,各种生活化的通俗语言,大面积且迅速的抵达了网络诗歌的创作领地。网络诗歌把诗歌口语化的特色推向了一个高潮。网络诗人在创作时,描写平凡人的生活,讲述平凡人的心情,表达平凡人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语句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反讽、调侃、幽默,甚至是嬉皮士语言,成了众多网络诗人的语言追求。如张稀稀的《四季歌》:“春天来了/小草发芽了/夏天来了/小草长高了/秋天来了/小草的叶子黄了/冬天来了/小草啊小草/它不见了。”作者简单的语句描写了一年四季小草的生长状况,从小草的生长透视四季的变迁。贺建飞的《大街上很嘈杂》:“他拿着喊话器/朝马路对面的一群人/喊着什么/对面的人群无动于衷/正欲发火/他突然发现/原来喊话器的开关/忘了打开。”作者的用词取自生活,取材也源自生活,记述的是生活中点滴小事和隐藏的小幽默。

    (三)、网络诗歌创作的广泛参与性和交互性。

    网络诗歌以网络这个虚拟空间为载体,谁愿意创作作品,谁就可以发表作品,只要轻轻点击一下,就可以实现当“作家”的梦想。网络诗歌使诗歌创作走向了人民群众。因为网络是虚拟的大众化的共同空间,网络诗歌因此也具有全民性、公共性和大众性的特征。欧阳友权说:“网络文学借助电子信息技术的航船,抵达的却是‘返祖’的文化港湾——文学话语权回归民间。”⑩网络诗歌的网民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写作者,一部分是阅读者。网络诗歌的交互性是由网络的交互性这一特点所决定的。诗歌阅读者既是信息的参与者,又是诗歌信息的接受者。一首诗歌一旦在网上发帖,很容易立即引起大量的评论跟帖,这种近距离和快速的交流方式,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是诗人和读者之间的顺畅交流体验。如网上炒得很火的“赵丽华”恶搞事件。以赵丽华的《红提》为例:“我原来买红提/买过60元一斤的/还都是蔫蔫的/那时候我想/什么时候我能买到2元一斤的提子啊/今天在新华路和花园楼的街口/我又遇到卖提子的/真的2元一斤/而且很新鲜/我买了5斤回家/一路上我想:/我总算买到2元一斤的提子了。”这语气说是口语诗,不如说是“口水诗”。大量的网友在阅读赵丽华类似的诗作之后,纷纷仿效赵丽华的这一语体在论坛留言。韩寒在其博文中《诗人急了,不写诗了》中写道:“我建议我们把赵丽华的诗歌先排成横的,然后让赵丽华自己再分一次行,看看能不能分的和原诗一样。我情不自禁要写一首诗。”韩寒的这首诗就是《行》:“你行/你就分行/不行/你行行好就别分行/别行不行就分行/免得分的行又不行/诗人决定你分的行行不行/行不行你的行就不行不算行。”十分具有讽刺意味,读罢叫人哭笑不得。

    本文对“网络诗歌”这一概念的争论进行了概括式的总结,并试图做一个可供研究者研究参考的界定。在对“网络诗歌”进行了界定的基础上,本文继续对网络诗歌与传统诗歌相比较的标志性特征——网络诗歌的民间化写作倾向作出进一步的探讨。网络这一平台的出现和大量普及实用,一方面促进了诗歌写作的大力发展,另一方面网络像一把双刃剑,对诗歌创作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网络诗歌在很大程度和很大范围对传统诗歌创作的精神向度进行了解构,带来了新的发展,也引发了新的问题。我们必须注意重塑网络诗歌的人文关怀,凝聚新的文化精神,引导和驾驭网络这匹野马,使网络诗歌向着人的价值全面实现的精神指向上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晓民《网络时代的诗歌》最早刊于《中华工商日报》1997年12月16日,分4次连载;《当代作家》1998年第1期刊载时将其易名为《网络时代下的诗歌写作》。之后,《诗刊》、《星星》、《中外期刊文萃》、《北京青年报》、《北京晨报》、《文摘报》、《中华读书报》对此文进行了转载或选摘。

现代诗歌网篇2

中国的网络文学便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发展起来的,至今短短的10年间,已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每天上网阅读文学作品的网民不以胜数,从而推动了写作者利用网络发表作品,使写作人群空前上升,为繁荣中国文学展开了美好的前景。然而,文学在网络的传播过于自由、宽松、随意,尤其对新生的网络写作群体而言,文学的认识有限,对文学修养的体会不深,对文体及文学语言的掌握不够专业,对语言的运用与发挥存着诸多语病,使我们又不得不对网络文学的发展感到担忧。

诗歌在中国是历史最悠久、最受人们广泛喜爱的一种文体,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出现而产生,经历了不同朝代、不同风格流派,是人类文明的丰硕成果,是人类情感生活的精神粮食。千百年来,人们为诗歌划定了种种范畴和界说,从不同角度对诗歌进行了阐释和说明。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这是先秦时代我国出现第一次思想文化高潮时,为诗歌所下的定义。它本于“诗言志,歌咏言”(《尚书•尧典》之说。《庄子》中的“诗道志”,也是同样的道理。什么叫“志”?现代学者闻一多先生经过多方考证,认为“诗言志”中的“志”可以解释以“怀抱”。其实在传统文论中,“志”和“意”的涵意相近,可以理解为“内心的思想与感情”。根据这种理解,可以说比较准确地反映了诗歌的本质。它以思想而散发,以情而动人。

随着文学体裁的发展,西晋文人陆机首先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的理论。“缘情”而作,是讲诗歌的创作法则,“绮靡”是指诗歌的艺术风格。诗歌评论家钟嵘则主张:诗歌乃“吟咏性情”之作,应与“经国文符”有所区别。《昭明文选》的作者萧统,在解释“诗者,盖志之所之也”时,非常明确的指出:诗乃“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些见解,都突出地强调了诗歌的特质,是诗歌创作与理论的突破性进展,为后世诗人普遍接受和遵循。宋人严羽据此为诗歌化定了新的界说:“诗者,吟咏性情也。”明、清诗人提出的“性灵”说,也大多本源于此。

“五四”运动以来,新诗开始在中国大地上发展和流行,更多的西方诗论传入中国,强调了诗歌创作中的想象和感情。英国诗人华尔华滋认为:“诗是凭着热情活活地传达给人的真理。”、“是强烈情感的富于想象力的表达方式。”诗人雪菜主张:“在通常的意义下,诗歌可以界说为‘想象的表现’”。高尔基则认为,诗歌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他说:“真正的诗,永远是心灵的诗,永远是灵魂的诗。”

“五四”期间,在众多学者借鉴了西方诗论之后,结合了自身的创作实践与经验,力图为中国诗歌界定了一个明确的范畴,诗人郭沫若则提出诗歌内容加形式的等式为:

诗=(知觉+情调+想象)+(适当的文字)

诗人汪静之认为:“诗歌是表现人生感情思想的,比别的文字更多情绪想象的部分,更接近音乐,而多数是有韵律的。”

诗人何其芳提出:“诗是一种集中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包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常常以抒情的形式表现,而在精练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总结出:诗歌以心灵的感悟与情怀,以想象与抒情,表现对人生的思想与感情。

21世纪以来,网络诗歌的创作日渐繁荣,许多网络作者都是通过在网上阅读诗歌,受到了影响而开始写诗的,因为缺乏对诗歌的正确认识,因而产生了许多对诗歌的错误理念与观点,导致作品乏味无趣,无实际的真情实感,反复地在空虚中,对语言句式的把握不懂理解,对情感节奏式的划分模糊不清,对诗歌的标点符号没有认知深刻,从而影响了对思想感情的抒发与发挥,更谈不上语言的艺术与诗歌形式的表现了。

好的诗歌,首先是或表达思想或抒发真情实感,所要表达的思想与要抒发的感情就成为了诗歌的灵魂,一首没有灵魂的诗歌,是无法做到优秀的,而诗歌的优秀,不仅仅是清晰明了地表达了所要表达的思想或感情,在此基础上,还要掌握的是对遣词用字的发挥,诗歌的语言需要凝练,诗歌所追求的形式是自由,在形式的自由上构建凝炼的语言,是对写作者的考验,也是对诗歌提升至审美意识的标准。

现代诗歌网篇3

关键词:流氓诗人 下半身写作 大众的狂欢 语言表演 情感内核

90年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伴随着社会结构的转变,现代化的逐步深入,人们被压抑的欲望寻求扩张性的释放。因此,以沈浩波、尹丽川、李红旗、南人、朵渔、巫昂、盛兴、轩辕轼轲为代表的诗人以“下半身”为创作内容,他们的诗歌作品剔除了文化、思想、意识等归属于上半身的附加内涵,刻画的是以放纵的性意识和望行走的肉体,是脱离了精神储备的原始的存在,极力展现出的是被压抑的真实的生命。

一.隐秘的自由转向大众的狂欢

新文化运动之后,社会上出现相对宽松自由的思想环境,这有利于文人对身体本身进行进一步的思考。之后,诗人们对于身体的探寻意识更加强烈。一批50年代出生的诗人继承身体书写传统,首先开始了回归身体的文本实验,更具时代性的身体意识开始觉醒。经过20世纪90年代“身体写作”的流行,在新世纪之初,“下半身”写作的诗人抓住了历史的接力棒,以一种“形而下”的写作方式继续追寻着自由的身体。

大众的狂欢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而出现的。由于网络具有文字公开性、传播快速性等特点,所以“网络文学”快速兴起,并引起社会范围内的集体围观。但是网络文学也具有大众传媒的一些缺点,例如:娱乐化、庸俗化、低级化。在这个背景下,诗歌创作极度自由散漫,导致诗坛上出现以致力于“下半身”诗歌创作的诗人群体。这个群体是一个年青的群体,绝大多数人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和80年代,这一代新诗人登上诗坛,其在日常生活中所压抑的青春期望能量与“下半身”理论的表述不谋而合,于是“下半身”写作呈现出一个井喷式的发展过程,在众多诗歌中凸现出来。这类诗歌将身体作为被消费的对象,用刺激、色情的文字来吸引眼球,从而达到释放欲望,解放自我的目的。其中,以沈浩波为代表的诗人利用这种手段在新世纪诗坛进入大众的视线,成为中国网络诗坛的焦点人物,2000年7月,他们在互联网与传统媒介相互配合下,创办了纸质民刊《下半身》,借此,沈浩波等人很快就成功地将关于“下半身”的论争推进到先锋诗歌论争的前沿阵地。由于这种肉体性质的艳情诗歌描写的是极具隐私性的部位,以及隐秘性的思想,所以这种类型的诗歌极大地迎合了读者想要宣泄欲望的心理,一大批民众抱着窥伺的心态“品读”这类宣泄的诗歌。

新世纪之初,这类“形而下”的诗歌广泛受到读者的热捧,之前诗歌是隐晦的,小范围传播的。如今的诗歌则通过多种媒介手段,在大众面前暴露无遗。这种诗歌在广泛传播的同时,对传统、诗意、具有思索意识的传统诗歌造成的猛烈的冲击。

二.消费性质的“下半身”内容

90年代以来,文学出现了不断边缘化的趋势,而“身体写作”可以说是在这种背景下背景下,为了吸引大众视线,获得较高关注度而出现的一种写作潮流。这类作品大多数是“为性而性”,将性意识和望一览无余地暴露在读者面前,让肉体成为吸引读者的外衣。于是,这类诗歌利用它粗鄙的文字,暴露的语言,以及新奇的肉体刺激,摇身一变成为待价而沽的“卖点”和争夺市场份额的“商品”,从而失去了它应有的精神维度和价值追求。

沈浩波在《下半身宣言》中说的话,可谓是惊世骇俗。“所谓下半身写作,追求的是一种肉体的在场感。注意,甚至是肉体而不是身体,是下半身而不是整个身体。……而回到肉体,追求肉体的在场感,意味着让我们的体验返回到本质的、原初的、动物性的肉体体验中去。我们是一具具在场的肉体,肉体在进行,所以诗歌在进行,肉体在场,所以诗歌在场。仅此而已。”沈浩波颠覆先锋诗歌“诗到语言为止”的口号,推出“诗到肉体为止”这句新口号。着这个口号下,集结而成的“下半身”诗人不但将肉体作为题材、素材,并且借用肉体写作来作为文学诗歌的一面旗帜,从而冲击冲击现存的诗歌秩序,重建性自由、性开放的诗歌艺术格局。譬如:沈浩波《朋友妻》和《女人,女人》、南人《压死在床上》和《之前,让我们拿起账本》、尹丽川《为什么不再舒服一点》,以及赵丽华《紧》。以沈浩波的成名作《一把好乳》为例,诗歌字句之中充斥着肉体、欲望的字眼。“她一上车/我就盯住她了/胸脯高耸/屁股隆起/真是让人/垂涎欲滴/我盯住她的胸/死死盯住/那鼓胀的胸啊/我要能把它看穿就好了/……我仍然死死盯着/这回盯住的/是她女儿/那张俏俏的小脸/嗨,我说女人/别看你的女儿/现在一脸天真无邪/长大之后/肯定也是/一把好乳。”@首诗,可以说是沈浩波毫无道德可言的之作。“胸脯”、“屁股”、“乳”这些身体部位,在他的笔下成为仅供读者消费的一具肉体。在这首诗中,“我”的目光从转向小女孩,这便不仅仅是一个性意识的问题,它上升到了一个社会的道德层面。“我”的眼睛已经锁定在旁边的小女孩身上,这般毫无道德底线的,已经与变态狂没有多大的区别。以《一把好乳》为代表的不需经过上半身的思考或分析的的诗歌,完美地贯彻了下半身写作的路线。

“下半身”诗人将肉体字眼作为文学艺术的外壳,试图利用粗俗暴露的字眼冲击现存的诗歌秩序。可是即便这群大胆前卫的下半身诗人,利用新兴的互联网技术在诗歌世界中粗暴地攻城略地,写下极具视觉性和消费性的诗歌,但是由于这类诗歌缺乏思索,缺少创新,仅仅停留在肉体表面,于是这场轰轰烈烈的肉搏战在舆论的面前以失败告终。

三.玩弄性质的语言表演

“下半身”诗歌以内容博取眼球,与此同时忽视了对诗歌本身的关注。其中一部分诗歌的语言粗鄙不堪,从而失去了精神内核,沦为缺乏营养的一次性消费品。另一部分诗歌,则不刻意强调肉体感,而是通过营造意境来表现身体的某个部位。但是这两种诗歌都是采用玩弄性质的语言,甚至可以说采用的是一种表演性质的话语。

“下半身”诗歌中,许多诗歌由于缺乏时间的考验以及诗歌技艺的揣摩,形式上简单、机械,内涵单一,语言粗鄙,往往流于口水化。诗歌中充斥着大量的粗话俗语,比如“傻逼”、“”、“他妈的”等等不堪入耳的词。这类诗歌试图找到诗歌的突破口从而在大众化的诗歌中实现突围,可是过度恶心化、粗俗化的词汇,让这类诗歌仅仅是留于表面,并未对其进行深邃的探索。尹丽川的诗歌《今天上午》以女人骂街为主要内容,诗歌中毫不避讳地将两位大妈的骂街脏话写进了诗歌中。这种日常生活中的带有辱骂性质的脏话,让整首诗的审美性大打折扣,但是这种玩弄性的语言却使读者产生阅读。沈浩波的《棉花厂》讲的是“我”和小马谈论卖身姑娘的价格问题,这篇诗歌的语言极具色情意味,其中的动作、打炮行为、谈论价格的言语都十分粗鄙。《棉花厂》这首诗歌的题材与高雅朦胧的诗歌格格不入,诗歌语言过于直白,难以体现文学艺术婉约的美感。

另一类诗歌虽然并不具体强调肉体,但是由于诗人放大了肉体的需求,忽略了身体所具备的其它品质,在语言上极尽铺陈渲染,以营造某种的氛围。朵渔的诗歌《未成年――致小意》则是写意的诗的代表。“她四肢酥软/安睡在短发的下午/和的十七岁/她只是青春短暂的主人/小像发达的胸肌/松松垮垮的/短上衣/露出有限的阴凉/和未成年的曲线。”这首诗里捕捉的画面是青春期女孩的,这具青春的肉体在景色的衬托下格外静谧美好,表现出肉体与周遭环境相互融合的柔滑曲线,展现出了诗性的美好。朵渔的诗歌《叶片》的的场景描写含蓄隐晦,表现得也十分柔美。“一个闪电,让两条肉体平息,疲软的/欲望缩回到寂静里,连心脏/也像钟声一样缓慢/此时/一枚宽大的树叶从窗前/飘过,像一个短暂逗留的叹号/告诉你/有什么值得留恋。”这里的诗歌语言具有表演的性质,通过某些特定意象,例如“钟声”、“宽大的树叶”,让语言华美精致。这种含蓄的诗歌隐去了暴露性的身体器官,营造出诗意的氛围。

四.追求解放身体的情感内核

进行“下半身”诗歌创作的诗人,在一定程度上是21世纪初期中国诗歌网络的解放自我、追求自由的代表。他们在诗歌的主题开发上有一定的贡献,引发了解放身体的热潮。但是由于这类诗歌大多数仅仅停留于简单的肉体描写,而忽视了表层之下的情感内核,所以很快便走到尽头。

大多数人对于“下半身”题材的诗歌采取批判的态度,因为这类诗歌过于暴露地表现人在肉体上的欲望。从具体诗歌创作来看,诗歌中某些对与肉体的复述不堪入目,比如“一把好乳”、“人老乳不老”、“肉体”、“压死在床上”、“我的下半身”等等。“下半身”诗歌是在人类进程中原始欲望膨胀在文学中的体现,这类诗歌颠覆了传统爱情的表现方式,是对一直被克制的良知的放逐。从上半身到下半身的诗歌尝试,在解放身体的同时,将肉体形态通暴露在公众面前,让性成为了诗歌的情感内核,这次大胆尝试,是某些对于诗歌具有文人情怀的人所不能容忍的,这必然会引起狂热的讨论,甚至是口诛笔伐,因为如果文学只表现下半身,那么现在的我们就和洪荒时代的猿人便没有什么区别。

然而,“下半身”诗歌的意义更在于,它无意识中启动并加速了世纪初以来诗歌中身体观念的变革,在诗歌中开始直接出现“下半身”器官和具有含义的词语,并且这类诗歌借助互联网在较大范围内传播。一方面,诗歌与身体发生着前所未有的“亲密接触”,这种诗歌以感性、细腻生动的言说方式将躁动不安的挣扎和追求以诗性方式传达出来之时,也把鲜活的生命欲望以及跳动的生命热情呈现出来。它们分享着这个时代巨大的身体欢乐和苦难,揭示肉体之下深隐的欲望奥秘和生命不息的追求和暝,对陈腐不堪的诗风形成了一次成功的突围。另一方面,这种诗歌更多的是注重感性,是依靠个人经验描写的平常生活的平常事,从生活与身体出发,更容易与读者获得感情共鸣。“下半身”诗歌区别于理性主义和道德主义诗歌,它脱离了传统的诗歌写作方式,将现代汉语诗歌的写作领域进一步拓宽。

21世纪初,一批诗人以诗歌为阵地开展了一场身体解放运动,他们采用“下半身”创作的方式,使得新时期文学欲望话语叙述逐渐复苏。这些诗歌借助互联网广泛传播,大众对此展开激烈的讨论。“下半身”诗歌以肉体为主要描写对象,这种暴露性质的色情语言迎合了大众的窥伺心理,因此具有某种消费性质。在语言上,这类诗歌要么是过于直白、粗鄙的字眼,要么是具有表演性质的玩弄语言的字眼。在情感上,这类诗歌追求自我解放,虽然大部分诗歌仅仅停留在肉体欲望,而没有对这种欲望更深层次的探索,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类诗歌对于身体观念的变革起到了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大为.《暗巷肉搏:大陆“下半身”的败德写作及其余烬》[J].《华文文学》. 2013年第5期

[2]王士强.《虚拟的自由或夸张的表演――回望“下半身”诗歌运动》[J].《山西师大学报》.2007年第3期

[3]李清霞.《新时期以来“欲望话语”流变兼及“下半身”诗歌的文化批判》[J]. 《南方文坛》.2011年第3期

[4]杨铁军.《从“下半身”到“梨花体”――七年网络诗歌论争观察》[D].厦门大学.硕士学中国韵文学刊位论文.2008年11月.

[5]安阿凤.《21世纪中国“下半身”写作源流考论》[D].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5月

[6]卢悦宁.《“媚俗”与“媚雅”:世纪之交新诗现象及新诗生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5月

[7]冯万红.《论90年代以来诗歌中的“身体”》[D].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5月

现代诗歌网篇4

关键词:新红颜;新红颜写作;意义

中图分类号:I20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1

2010年5月7日评论家李少君和张德明在他们各自的微博上发表了名为《海边对话:关于新红颜写作》的两篇文章,文章中记录的是两人于5月1日在海边进行的一次对话,而对话的关注点是当下兴起的女性诗歌,并给这一女性群体取了一个优美动听的名字――“新红颜”。2012年9月由李少君、张德明两位“新红颜”写作的命名者,联合张维一同选编的一本名为《新红颜集》的诗歌合集面世,一时间许多关于“新红颜”写作的评论文章在各大报纸出现。

“新红颜写作”现象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是因为其特殊的创作群体和创作风格。李少君说:“新红颜”写作,从它被命名起,它就真的存在了。所以说,“新红颜”写作现象的背后,有着很多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东西,它将让我们对诗歌,对女性诗歌有更多的理解。

一、“新红颜”写作的诗学意义

在社会物质文明的日益繁荣的今天,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大面积兴起,诗歌早已落寞。如今,真正的诗人越来越少,诗歌爱好者也越来越少,整个中国诗歌领域进入了冷冻期,再无波澜。然而正当人们对于诗歌态度处于低靡状态时,“新红颜”写作如一夜春风,唤起了我们对于诗歌新的期待。

“新红颜”诗人是一群隐匿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平常女子,她们利用业余时间,在互联网勤奋写作,表达她们对诗歌的虔诚和热望。这样的创作自然而随意,不受任何纸介媒体、编辑和刊物的影响,能将自我生命中真实鲜活的思想和情绪进行随意的书写和释放。这是博客时代的一个好处,可以给诗人的创作提供了一个便利自由的私密空间。关于“新红颜写作”,李少君认为:“网络时代尤其是个人博客出现后,大量女诗人借助新的传播平台脱颖而出,本质上是一个时代的文学自由的象征,是具有解放性意义的文化潮流。”这些虽然都是业余创作,却并非是无病,相反好过那些浅唱低吟,她们用新的视角、新的语言,为当代中国诗歌发展寻求新的突破。

“新红颜”写作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自由而活跃,是一种自由写作的结果,正如诗人施施然的诗歌主张是“自由、灵性、超越,以一颗古典柔软心,穿越而今当下。”其次就是“新红颜”写作具有浓郁的传统美学色彩和强烈的抒情性。翻开《新红颜集》这本书,在目录上,光是作者那诗情画意的名字,就极具中国古典色彩。她们的诗歌如同她们的笔名一样,充满古典的诗意,表现了她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回归,尽情的展现了女性的细腻独特感受。“新红颜”诗歌内容都来自于日常的生活或者是与世俗的情感相联系,但是,它高雅的诗意并没有因此缺失,反而与现实很好的契合在一起,虽然感性,却透着一种强大的力量,绵密而持久。诗人吴素贞说“诗歌让我找到灵魂的原乡,是我保持生命清醒的理智与思想高度的定力。”诗歌虽然不是她们物质生活的保障,却是她们灵魂和精神的食粮,“新红颜”们在追究精神的高度时,也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对诗歌进行着探索。

二、女性诗歌创作

一直以来,男性文化在整个社会中处于霸权地位,女性诗歌创作更是被有意无意的遮蔽着,女性诗歌和女诗人很难让人瞩目。“新红颜”写作翻开了了女性诗歌在中国诗坛上新的篇章,为女性在中国诗歌思潮中重建了身份。在博客时代来临之前,女性诗歌一直处于比较低靡的状态,因为受到家庭角色、交际场所等多种条件的限制,无论是诗歌写作还是投稿发表都会遭遇诸多不便,如今能够借助网络这个既私人又公共的美学空间,一定程度上开启了女性诗歌创作的新纪元。

“新红颜”诗歌如此受到关注,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它源自一群女性诗人的创作,这些日常生活中很普通的女子,虽然没有受过专门的诗歌理论的指导,但是网络激发了她们写作的源点,生活的点滴在她们的键盘上敲击出熠熠的光彩。女性群体不自觉的走向诗歌创作对于中国诗歌发展来说是可喜可贺的,我们应当感到高兴的是,女性诗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开始关注和反思自身的处境,是当下社会中女性急需的一种精神。

当代批评家刘复生说“‘新红颜’诗歌写作不是任何女性主义的产物或者载体,与性别政治的文化实践无关”①,确实如此,因为新红颜写作是一种自由的写作,并非是刻意的性别权利的呈现。但是笔者认为“新红颜”写作不止于情绪的宣泄,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自身个体反思的大胆呈现。她们是忠实于自身的经验,所以才能深入到自己的灵魂深处,从中找到对于诗歌创作更真实更有价值的意义。

如今,社会发展,教育普及,文化发展走向民主化,女性接受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大,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越来越多,诗歌创作主体不再以男性为主。女性本身比较敏感和细腻,因而具有特殊的感受力和创造力,这又正好补充了以往文学创作的不足,由此更具吸引力。显然,在当下的社会背景中,女性的优势正逐步显现出来,女性诗歌带着它独特的魅力为世人展开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新红颜集》带给笔者的感觉也正是如此,这里的每一首诗,都是诗人灵魂的歌唱,她们用独特的眼界和语言,让我们看到了善良,看到了美,同时感受到了一种巨大的牵引力,把我们的灵魂引向一个更圣洁的殿堂。诗歌中体现了现代女性自由独立的精神,同时也体现了她们所处的困境,因为“新红颜”们处于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固然要为独立自由付出一定的代价――艰难及其背后巨大的孤独。不过“新红颜”诗歌传达着一种勇于承担的精神,因为她们更乐于享受这种独立自由带来的喜悦。正如诗人灯灯所说“写诗,就想流泪一样,你说不出它是痛苦亦或是快乐,但很幸福。”

结语

也许因为同是女性,笔者在阅读诗集的过程中,常常于“新红颜”诗歌中找到共鸣。她们的诗歌捕捉到了你心中想说却又说不出的东西,并用文字精准的将其呈现,可以紧紧的扣住人的心。我们不可否认,从它被关注至今也有不少人不以为然,甚是质疑声一片。尤其是许多性别立场鲜明的女性诗人和理论家,对“新红颜”写作现象颇为不满。但事实上,“新红颜”诗人们根本无意于性别权利关系的争夺,她们的写作是一种文学自由的象征,她们面相历史与现实的同时,用带有集体性或者时代性的个人经验进行创作,“折射着命运转折期的中国经验的复杂与暧昧②”。

但是这个诗歌已经被边缘化的时代里,有多少人还会忠实于对诗歌的热爱呢?“新红颜”写作给落寞已久的诗歌又一次赋予新的色彩,我们应该给它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女性诗歌创作步入它的新时代。让“新红颜”们,带着她们自己对于诗歌的理解和追求,为诗歌发展做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 《新红颜集》,张德明,张维,李少君主编,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年9月

[2] 《论当代诗歌的“边缘化”》,姚洪伟,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6)

[3] 《喧嚣后的落寞――90年代诗歌生存处境的思考》,陈爱中,文艺评论,2004(04)

注解

① 《“新红颜”写作的诗学意义》,刘复生,

现代诗歌网篇5

关键词: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

一、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方面让学生对诗歌鉴赏失去了兴趣,阻碍了教学有效性的发挥;另一方面对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人文情怀的培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具体来说,在现代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不高。现代语文诗歌教学中,因为语文教师对诗歌作品阅读量不够,并对诗歌的研究不够深入,文学素养不高,导致诗歌教学中存在着分析不到位和不深刻的现象。第二,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因为教师的文学素养不够,只能按照教材和教辅对诗歌内容介绍和感情分析照本宣科,导致学生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性不高。第三,教学过程枯燥。现在的初中诗歌教学还没有完全向互动教学转入,还停留在单项传授的模式上,这种枯燥的教学过程因而导致了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对诗歌的感悟。第四,课外知识拓展有限。语文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在课堂知识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延展,这种闭关式的教学方式使得诗歌教学处于不乐观的状态。

二、初中现代诗歌教学的策略

为了解决初中现代诗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该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诗歌教学有效性的发挥。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教师要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和图书馆资源等提高自己对诗歌的领悟能力和鉴赏能力,为教学内容的充实打好基础。教师要想发挥诗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作用,就要增加中外诗作的阅读,平时多阅读诗歌理论专著,利用网络资源训练自己的读诗、写诗作诗能力,提高自己的诗歌理论素养,增强教学的技艺。第二,带领学生走进诗歌营造的氛围中,让学生学会鉴赏诗歌。教师要充分发挥诗歌诵读的作用,带领学生在诵读中感悟诗歌的音乐美,通过学生有感情地诵读,体会到诗歌本身的节奏和韵律,增强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李怡琳.如何进行现代诗歌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0(32).

[2]夏蕾.因势利导方能呼之欲出:浅谈现代诗歌美育因素的发掘和利用[J].语文学刊,2006(24).

现代诗歌网篇6

2、抒情诗: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如,情歌、颂歌、哀歌、挽歌、牧歌和讽刺诗。

3、格律诗:是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它对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或音节)、声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严格规定,如,我国古代诗歌中的“律诗”“绝句”和“词”“曲”,欧洲的“十四行诗”。

4、自由诗:是近代欧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它不受格律限制,无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字数、行数、句式、音调都比较自由,语言比较通俗。美国诗人惠特曼是欧美自由诗的创始人,《草叶集》是他的主要诗集。

5、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作品中有诗的意境和激情,常常富有哲理,注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小,像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如,鲁迅的《野草》。

6、韵脚诗:属于文学体裁的一种,顾名思义,泛指每一行诗的结尾均须押韵,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如同歌谣。这里的韵脚诗指现代韵脚诗,属于一种新型诗体,类似流行于网络的方道文山流素颜韵脚诗。

7、现代诗:是一现代的文笔写出来的一种诗词。现代诗也叫“白话诗”“自由诗”,与古典诗歌相对而言,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

现代诗歌网篇7

11月7日,“诗的”跨界艺术巡展中,展出了阿诺・拉菲尔・闵奇恩作品《人与诗》。

11月7日,一场名为“诗的”跨界艺术巡展在杭州落幕。这是本年度和诗歌有关的活动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事件。这个艺术展从年初开始,先后在广州、上海、北京、成都、杭州五个城市进行,跨度整整一年。其最大特点是所有作品,包括绘画、装置、影像、多媒体艺术等等,创作灵感统统源于某一首具体的诗歌。展览的参与者也全部都是通过新媒体社群召集和组织,从发起、策划、创作再到最终展出,都体现了浓郁的新媒体社群特征。

另一件让我印象深刻的事件,则是纪录片《我的诗篇》在全国的众筹放映。《我的诗篇》是一部反映工人诗人生存境遇的大型纪录片,影片的最大特点是由诗人执导,以诗歌作为叙事主线统摄全篇,冷峻的叙事之外,是浓郁的诗情。而更有意思的是,像这样一部本来没有希望走院线渠道的电影,借助了诗歌在公共空间逐渐增强的影响力和新媒体的社群效应,通过不同城市发起者众筹的方式,已经在全国各地影院上映了近千场,堪称奇迹。在艺术院线缺失的中国,这样具有开创性的模式,其实是为所有小众电影的放映提供了一种全新路径。

这两件事都和两个关键词有关:诗和新媒体。我觉得这两件事,是诗歌在新媒体语境下才可能有的传播方式。诗歌通过跨媒介、跨语言的现身方式,间接渗入公共话语空间。 诗歌与人的物理连接

继上世纪80年代中前期,带有浓重再启蒙色彩的全民诗歌热潮之后,沉寂30年,诗歌似乎再次进入公共空间。而这其中最重要的介质,或说底层架构,是以手机为主要载体的移动互联网。可以说除了手机,从来没有一样东西,让诗歌和人如此近距离地实现物理连接。

除了纸质民刊,在PC互联网时代,诗歌是通过BBS进行传播的。在2000年到2005年之间,有过一段诗歌论坛的黄金期,那时涌现出很多有影响力的文学网站,像北大新青年、诗生活、黑蓝、左岸,汇聚了第一代文学网民的精华。但热闹归热闹,这时的诗歌并没有因此而过多渗入公共话语空间,更多的只是诗歌圈层内部的众声喧哗。

BBS也从最初的开放流,逐渐变成某一诗歌群体或诗歌流派的阵地。群体和流派之间的分野,降低了诗歌讨论的有效性。后来论坛衰落,博客兴起,但博客作为一种互联网产品并没有实现真正的成功,诗人的博客则更像是个人创作的日记本,进入公共空间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甚至智能手机的出现,微信公众平台的诞生,也没有人会联想到这会与诗歌发生什么化学反应。

诗歌公众号“读首诗再睡觉”的诞生,可以说是一个偶然,却意外引领了一场诗歌在新媒体平台上的传播热潮。自从2013年3月11日,“读首诗再睡觉”这个公众号推出以来,3年过去了。“读睡”的确在某种程度上,开创了诗歌传播的全新模式。在内容的制作上,从诗歌选择、评价,到标题、配图,朗读的制作,“读睡”都给新媒体的诗歌传播创立了新的标准。每天一首诗的阅读加固定时间段的推送,非常有利于阅读习惯的养成。“读睡”是希望把读诗这件事情,当成一种生活方式来对待,也希望能影响更多人。在诗歌的传播中,“读睡”更看重的其实是诗歌与人连接。情感的慰藉和共鸣,也许只是浅层的需求,“读睡”更希望的是,通过读诗,能够帮助人们重新认识和发现未曾意识到的自己。 11月7日,“诗的”跨界艺术巡展中,展出了阿诺・拉菲尔・闵奇恩作品《人与诗》。

无论是“读首诗再睡觉”,“诗的”巡展,还是《我的诗篇》,都只是诗歌在新媒体生态基础上的N种可能之一。这个语境中,还涌现了余秀华这样的诗人,《我想和你虚度时光》这样爆红的诗篇,以及莫西子诗、程璧这样的民谣歌手,甚至《路边野餐》、《长江图》这样力图通过诗歌来呈现影像深度的电影。以微信公众号为主要代表的新媒体产品,正在为诗歌的创作、传播和衍生带来更多可能。而且,比传播更能带来价值的衍生产品,涵盖了当代艺术、音乐、电影、戏剧、书籍、手工,以及各种想象不到的文创产品的研发,刺激着无数创意人和创业者的想象。 唤醒生命的意义

与30年前不同,诗歌的重新归来,遭遇的是一个空前消费主义的,以政府意志为主导的文化创意产业突飞猛进的中国语境。经历了10年的物质膨胀期,新崛起的所谓中产阶层正面临巨大的精神内需缺口,诗歌不仅成为一种直接需要,而且正在成为满足这种需要的创意产业的“原材料”而被再衍生,再加工。诗歌的此次归来,似乎更多是作为语言的矿石、创意的源动力重新归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媒体的确为诗歌的传播带来了不一样的化学反应。

人们并没有从具体的诗歌中发现应有的价值,反而“诗意”正在成为一种可以变现的价值。这可能是这一轮诗歌热潮中比较突出的一个现象。所以,你也可以说,诗歌的这次归来,是一次有限的归来。与诗歌的主动传播不一样,它是被选择的结果。因为新媒体的诞生,你可以清晰看到,哪些诗得到了“10万+”的礼遇,哪些诗发表出来后,点击量依然难以过百。而被“10万+”加持的诗歌,理所当然成了大众争相谈说、消费的对象,一些句式和它所隐含的生活观点、审美范式,就会成为一时的潮流。就像一句著名的文艺口号所说的,你也得承认,它们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有选择地改变了潮水的方向。

我们欣慰于诗歌再次获得大众的关注,却不得不思考,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诗歌传播,真的比之前的诗歌传播更有效吗?诗歌的命运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除了得到空前的关注之外,有没有更本质的改变?人们对诗歌的热爱,是仅仅出于一种从众的心理,还是发自内心的需要?到底有没有人在朋友圈一遍又一遍的转发中,认真理解一首诗?又或者,我们的新媒体传播,是不是有意无意中过滤掉一些本不应该遗漏的诗篇?

作为诗歌的传播者,我偶尔也听到一些对新媒体诗歌的批评。比如,有人就指出,在海量的信息流中,新媒体诗歌传播呈现出一种倾向于精致化生活美学的趋势,甚至有鸡汤化的风险,而在社会批判层面,却没有显示其应有的力量。我并不想简单否认诗歌与生活美学的正向关系,但也不得不认同,更多的诗歌传播者,在有意无意地做出一些迎合性的选择。

有更多优秀的诗歌被遮蔽了,有些诗歌可能是不被大众理解的。这就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大众会本能地拒绝一些本身非常优秀的诗歌?这可能与我们所匮乏的诗歌教育有关。而诗歌教育,并不是单靠传播就能解决的事情,一些诗人已经认识到诗歌教育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可能性。 据我所了解到的,诗人王敖、树才都在做这方面的事情。由诗人自己发起的诗歌教育,是诗人对诗歌所尽的最大责任。

“读首诗再睡觉”的一位荐诗人,同时是华东师大外语学院教师黄雪媛,经常向“读睡”的朋友介绍德语诗歌。最近她在“朋友圈”谈到和诗歌教育有关的一件事,让我很受触动。她为一群来自全国的初中校长作了一次以“诗与生活”为题的讲座。 讲座结束后,老师和校长们深受震动,有一位校长特地留言说:“教师的生命需要激荡,尤其是农村教师,生命的意义已经让生活和工作淹没。需要有人唤醒,更需要以诗的名义唤醒。”

现代诗歌网篇8

全民文化新姿态的重要特征是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和时代精神,那么,网络写作到底在哪些方面体现出这一特征呢?

网络写作解放了文学的虚拟性。虚拟性既是网络的特征,同时也是文学的特质之一。我们可以发现,由多种信息交汇的网络呈现出一个全新的隐喻世界,它为艺术想象提供了特殊的支点。互联网在传统的文学艺术与真实的世界之间构建起一个仿真的世界,它既大大地满足了人们企图通过想象扩展自己现实世界的欲望,又以其比传统传媒艺术更加可感的特性,满足了人们潜意识中“梦想成真”的意愿。这无疑是时代特征的最新体现。

网络类型化写作将推动文学表现形式创新机制的产生。网络小说创作形式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历史架空类、玄幻科幻类、都市青春类、官场职场类、游戏竞技类、灵异惊悚类、新军事类和新武侠类等。有人认为类型化写作降低了文学的门槛,主张以传统文学的标准衡量网络文学。但这个观点忽视了网络写作的特性和文学的大众价值,势必会制约文学在网络空间的发展。事实上,网络类型小说作为一股新的文学力量,在不断壮大的过程中,将有可能以“转换表达方式”推动文学表现形式创新机制的产生,进而丰富当代中国文学谱系。

网络写作者的身份千差万别,实现了真正的多样化。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网络写作与以往的体制外写作,在书写方式和人群结构上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依靠网络写作生存的网络职业写作者队伍已经超过了各地作协的专业作家队伍。网络写作的速度和数量是惊人的,写作者依靠文学网站的运作,获得不菲的收入,无论怎么讲,这都是时代进步的结果。其次,百万业余写作者不断耕耘、相互切磋,在传播文化和推进时代精神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能量。

网络写作实现了文学的多元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曾经辉煌的中国诗歌逐渐退出了文学的中心舞台,对于一个诗歌大国来讲,这或多或少让人惋惜和感叹,然而,网络诗歌的发展扭转了这一局面。据调查,相对于其他网络写作,网络诗歌的写作人群分布最广、年龄差距最大,作者数量最多。网络上每年产生大约20万首诗歌作品。诗歌网站、论坛和博客超过一万家,每年的出版物有近百种。网络诗歌的另一个特点是写作和阅读的互动性强于其他文体。2008年汶川大地震,将网络诗歌写作的热潮推向了高峰,读者的视线首次由小说转向诗歌;在国学热的推动下,网络古体诗词写作也出现全新局面,其发展态势为新中国建立以来的最好时期。

上一篇:实验心得体会范文 下一篇: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