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劳动的诗歌范文

时间:2023-10-03 21:48:10

关于劳动的诗歌

关于劳动的诗歌篇1

关键词:劳伦斯 诗歌主题 爱情 自然 死亡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1885――1930)是二十世纪英国杰出的小说家,他的小说《儿子与情人》、《虹》、《恋爱中的女人》等早已闻名于世,我国的读者对他的小说也十分熟悉。他的小说在英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其实,劳伦斯还是一位出色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贯穿于他整个的写作生涯,在他整个文学创作过程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正如劳伦斯自己所说,他的许多诗歌构成了他的情感与内心生活的传记。劳伦斯的诗歌是他生活经验和创作激情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他的诗歌意象鲜明、寓意深刻、措辞巧妙,诗歌技巧可与叶芝、艾略特等著名诗人相媲美。劳伦斯的诗歌是他一生欢乐与痛苦的记录,是他思想感情、人生哲学的重要见证。劳伦斯的一生是与资本主义工业化社会现存秩序充满矛盾的一生,也同时是他与夫人弗里达成功婚姻的幸福的一生。诗人劳伦斯是与小说家劳伦斯同步趋向成熟的,而这又与他人生的成熟正相吻合。所以想了解劳伦斯复杂又多变的一生,就应该了解他的诗歌。劳伦斯的诗歌涉及面很广,他在诗歌中描绘了生命、爱情、自然和死亡,这也正是他曲折生活的反映。赫利・摩尔在《劳伦斯传》中说他“在诗中表现了画家的眼力,也表现了诗人的眼力,不仅抓住了事物的形象,也写出了事物的动态;并且具有动力美感的一面”。劳伦斯一生的诗歌创作共有十几部诗集,其中著名的有《爱情诗与其它》、《海湾》、《瞧!我们走过来了!》、《鸟兽花草》、《三色紫萝兰》、《荨麻》、《最后的诗》等。在诗歌创作中,劳伦斯大多以自己的经历、体验入诗,以抒情为主体,具有浓郁的自我色彩,他的诗歌特点之一就是展现了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的心灵的内部活动。劳伦斯曾经长期是政治、文学、伦理等方面的争论焦点,也是二十世纪最独特、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在英国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仍被查禁。不过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世界人民摆脱习俗的桎梏,从艺术上、思想上接受了这位作家。劳伦斯自己曾说过,他自己要在三百年后才能被人们理解。艾略特也曾说过“劳伦斯的作品是现代文学流派所呈现的艺术魅力的最佳范例”。

从劳伦斯的诗歌内容上讲,他的诗歌大致分为早、中、晚期三部分。他的早期诗歌中充满了矛盾,充满了爱与恨、兴奋与恐惧、美好与丑恶等对立因素。爱情是他早期诗歌的重要主题,有一首题为《樱桃盗贼》(Cherry Robbers)的短诗中写道:

长长的黑树枝下,串串绯红的

樱桃像红宝石闪烁于

东方少女发间,宛若血

在每个发卷下滴落。

亮晶晶的樱桃下,有三只死鸟

翅膀紧紧扣着:

白脯画眉与一只乌鸦,小强盗

被染成了红色。

一个姑娘站在草堆下冲着我笑,

樱桃在耳际坠着――

向我献出她的红果:我得知道

她是否有眼泪。

诗人并没有着意对少女进行描写,而那三只企图盗取樱桃的死鸟却证明,她对爱情是多么的专一执著。贯穿全诗的意象是红红的樱桃,它代表着成熟,又象征着爱的奉献。劳伦斯与弗里达的爱情经历也生动地记载于他早期诗集《瞧!我们走过来了!》中。在这部诗集中,劳伦斯歌颂生活、赞美爱情,它是劳伦斯夫妇婚姻生活欢乐和痛苦的记录。小说《儿子与情人》是劳伦斯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带有很大自传性的小说与他的早年生活很有关系,小说描述了保罗与母亲远远超出正常的母子之爱,这在弗洛伊德心理学上被称为“恋母情结”。这种对母亲的眷恋之情在他的早期诗歌中也有所反映,他的早期作品中《钢琴》(Piano)就是很具代表性的一首。这是首带有自传性的诗歌,劳伦斯青少年时期由于父亲粗犷暴躁,常与母亲发生冲突,所以他的感情渐趋向母亲,成为“母亲的劳伦斯”。因而他无法摆脱母亲的影响,无法独立发展自己的情感和人格。诗人这个时期中已无法摆脱的“恋母情结”及其带来的心理上的困惑正是《钢琴》的主题。

幽暗中,一个女人对我唱着柔和的歌;

把我引入回忆,直到眼前重现昔日情景――

一个孩子坐在钢琴底下,在钢弦轰鸣中央

依偎着母亲的纤足,听她微笑着歌唱。

……

此刻哪怕歌手突然爆发出喧声强烈,

黑色大钢琴也热情奔泻。童稚的日月

已经把我迷住,我的男子气概已没入

回忆的洪波,我像孩子似地为过去哀哭。

诗人感情激动,一任唱歌的女人牵引,身不由己的沉浸在对童年的回忆中。先是被往事的洪流淹没,真实的存在被淡化,衬托出如烟往事的辉煌,诗人只能无助地哭泣以排遣陷入精神上的困境而难以自拔带来的愁绪。另外,两性之间的关系在劳伦斯的小说中是经常探讨的主题之一,在他的诗歌中也经常出现这一主题。他认为一对的男女,一对夫妻犹如磁铁的两极,既相互吸引,又相互排斥;男女之间的爱总是充满着两个对立的自我,或者个体之间可怕的冲突和斗争。爱总是二位一体的,甜蜜和谐的爱与冲突尖锐的感官满足的爱二者共居与一个爱之中。如他的《爱的交战》中表现了爱的悲哀和爱情带来的失落感,在《农场之恋》中又表现了接近死亡的思想。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劳伦斯经历了战争的悲愤、疾病的折磨以及他的《虹》禁印的不幸遭遇,他的诗歌主题也发生了变化,他的目光转向了自然,在这个充满神秘的自然界中,诗人凭借着对非人生物的一种近乎神秘莫测的洞察力,发现了生命的真正意义就在与它是一个神圣的历程。在这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诗集有《鸟兽花草》、《三色紫罗兰》等。他的诗歌使人感到:植物有情,动物有智。他中期的代表作《蛇》(Snake)更是独具特色,诗中着意刻画了诗人面对蛇时所表现出来的矛盾心理,揭示了人性的多面性,表达了诗人对人和自然,以及他们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诗中写道:

头慢慢地伸进那阴森森的窟窿,

他向前拱动着身子,舒展开肩头。

忽然,一种恐惧,一种抗议,把我笼罩。

他不该退向那个可怕的黑洞,

故意走向黑暗,把身子投入那深渊。

……

在我眼里,他恰似一位君主,

遭放逐的君王,流落在阴曹地府,

而如今正是他再次加冕的时候。

失去了解释一位君王的

天赐良机,

我要忏悔

为自己的渺小。

蛇在诗人看来就好像是一位神明,一位流落在阴曹地府的君王。蛇在这里是一个象征,一种神秘力量。总之,代表自然界的蛇与人类一样同为上帝造物,他们不是不可相通,没有共同之处的。诗人认为,人与其他生物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重要的是应当相互尊重和爱护。

劳伦斯的晚期诗歌则致力于对生命问题的探讨,他歌颂死亡,赞扬新生,告别现在的旧的自我,追随将来的新的自我。劳伦斯认为经过痛苦的死亡后,便会出现生后的欢乐,只有在死亡中才能复生。这些观点都在他晚期诗集《最后的诗》中有所体现,这本诗集是以《凤凰》一诗结尾的,该诗的主题与郭沫若的《女神》中的《凤凰涅》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是描写死而复生。这种自焚,再由灰中再生的意象是该诗集中最具代表性的意象。在另外一首代表作《灵船》(The Ship of Death)中,诗人写道,秋天的苹果掉在地上腐烂,释放出种子来获得新生,灵魂也是如此。人死之后,灵魂逃离躯壳,告别自我,走向通往湮灭之乡:

该走了,向自我道一声告别,

从掉落的自我中

寻找一个出口。

……

造起你的灵船,造起你的避难方舟,

装上食物,装上蛋糕和甜酒,

为了通往湮灭的黑暗的航行。

在这里灵船的意象与凤凰类似,作者是借助于他们来表现对现实的不满,对死亡的期盼,以及对死后复生的向往,从而寻得心声,获得自我的实现。

劳伦斯在《新诗》序言中写道:“诗歌通常传达的或是遥远未来的优美缥缈的声音,或是过去圆润的声音。”他在自己的诗歌中表达的正是这种观点。他的诗歌是他人生的写照,是他思想感情的见证。在写作手法、艺术形式上,劳伦斯用惠特曼式的自由诗的节奏来表达他的思想感情。劳伦斯说“自由诗是或应该是诗人即时即兴地直抒全部胸臆”,他还善于运用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在他的诗歌中,鸟兽花草、江河日月都能获得象征意义。劳伦斯极力避免他人的影响,遣词造句大胆新鲜、机巧明快、结构自由。简而言之,作为英国最独特又最具争议的作家之一,虽然他的小说早已闻名于世,但他的诗歌人们却知之甚少,其实诗歌同样是他人生的写照。但愿读者通过本文的分析论述能对诗人劳伦斯有初步的了解,了解除了小说家之外,他还是英国二十世纪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诗人。

参考文献:

[1]侯维瑞.现代英国小说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

[2]辜振坤.世界名诗鉴赏词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3]郭群英等.二十世纪英美文学研究.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1.

[4]王佐良等.英国二十世纪文学史.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5]蒋炳贤.劳伦斯评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

关于劳动的诗歌篇2

关键词:华兹华斯 诗歌 回归自然

华兹华斯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杰出代表,他的诗大多是描写农村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孤独的割麦女》是他的代表作,诗歌分三节,以孤独的收割人的歌声为线索,以歌声结合质朴辽阔的画面,表现了割麦女内心丰富的世界。

诗人从自己独特的心理感受出发来体察劳动者的歌声,从而烘托出歌声的优美迷人。诗歌第一节描写年轻姑娘一边劳动一边歌唱的景象,诗人经过苏格兰高地,看到一个独自一人的姑娘,一边在广阔的田野中劳作,一边唱着凄婉的歌曲。诗人以过路人的身份提醒读者,“请你站住,或者悄悄走过”,无声无息,不动声色,别打搅了沉醉在劳动和歌唱当中的割麦姑娘。“你看你听”的提醒,或站或行的静观默察,这些独特心理感受无一不烘托出姑娘歌声的感人肺腑,沁人心脾。画面的背景由远及近,依次呈现。远处是高原峡谷,中间是辽阔的田野,麦浪翻滚,金黄灿烂,近处是一个年轻有力的姑娘,站在原野上,一边劳动,一边歌唱。空旷宽阔的高原田野,高远清爽天空,遍地金黄的风舞麦浪,巧妙地烘托出歌声的高亢悠扬,给人以空谷传音,哀转久绝之感。静止的自然,劳作的人,凄婉动人的歌声,三者和谐统一,构成了一种独特清幽的美,而诗人的心也在这美的境界中如醉如痴,流连忘返。

在第二节里,诗人提到“夜莺”(nightingale)和“杜鹃”(cuckoo bird)这两种鸟。它们都是吉祥鸟,夜莺常象征希望(hope)、喜悦(happiness)。对于古往今来心细敏感的诗人们来说,它的啼叫常常能把梦幻与现实,痛苦与欢乐联系在一起;杜鹃是春天的宠儿,杜鹃声声打破了沉寂,代表寒冬逝去,赋予人们希望与喜悦,也代表诗人对大自然的一种爱恋和呼唤,盼望大地回春,万物重生。诗人说“杜鹃声声”也不如这歌声动人心肠,也反衬出劳动者歌声能 够打动人心,具有感染力的特点。在这首诗中,诗人就把割麦女的歌声比作沙漠里的夜莺和杜鹃的啼叫声。但是在沙漠里行走的旅人是不可能听到这两种鸟叫的。诗人在这里是想借鸟鸣来衬托割麦女的歌声。对世人来说,鸟类的呜叫没有特殊涵义,人类很少去留意。我们知道鸟叫是无止无尽的,这点却与刈麦女的歌声有相似之处。诗人认为,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自然之声,而不是尘世俗音。女孩独自一人,身处旷野之中,她仿佛与自然连成一体。诗人用反衬的手法,突出了姑娘的歌声远比夜莺呜声、杜鹃啼声动人心魄。割麦女的歌声,不知涵义,也无听众,但无止无尽。“我凝神屏息地听着,听着”、“那乐声虽早已在耳边消失,却仍长久地留在我的心上”。诗人聚精会神地听,漫不经心地走,完全沉浸在劳动者的忧郁凄美的歌声里,不知不觉已登上了高高的山岗。当他意识到姑娘已从他的视野中消失,歌声已从他的耳际消逝时,他的心还长久地沉浸在歌声美妙动人的世界里。

“谁能告诉我她在唱些什么?/也许她在为过去哀伤,/唱的是渺远的不幸的往事,/和那很久以前的战场?/也许她唱的是普通的曲子,/当今的生活习以为常?/她唱生活中的忧伤和痛苦,/从前发生过,今后也这样?/不论姑娘在唱些什么吧,/歌声好像永无尽头一样。”一个不期而遇的普通劳动者,一个孤独的收割人习以为常的歌唱,华兹华斯能保持一份平等与关爱,一份真挚和善良,一份设身处地的理解体察,这正是华兹华斯人道主义高尚情操的体现。他听,他猜想:姑娘也许在为过去哀伤,为不幸悲叹,为战争垂泪;也许是为司空见惯的生活而歌唱。也许她在歌唱过去,或者她在歌唱未来,歌唱劳动,歌唱自然,她歌唱痛苦和忧伤,或许她又在歌唱幸福和希望……“不论姑娘在唱些什么吧,歌声好像永无尽头一样”,她就是这样一位平凡而普通的劳动者,像脚下的大地一样质朴、沉实,像田野麦穗一样充实、坦荡,像深秋高空一样宽容、忍耐。她用歌声来歌唱生活,她用劳动来维护尊严,她用胸怀来拥抱自然,拥抱生活,她是一位非常坚忍顽强、朴实乐观的劳动者,一位可敬可赞的好姑娘。一个简单质朴的劳动人民能与自然如此和谐的相处,那么当今的我们呢?诗人对她的歌声所包含的内容作出种种猜测感悟,引领我们在歌声和想象中去了解一个劳动者的内心世界。善解人意的理解,丰富的内容,巧妙地烘托出姑娘歌声的感情,让我们透过歌声,了解到一个劳动者的高贵的灵魂。我们心间有孤独的收割人作伴,我们并不孤独。

从整体上看,整首诗歌从诗人经过麦田,见一少女放声高歌,描写歌声蕴涵,又不乏少女的向往和欢乐。诗人的情感与麦田的画面少女的歌声产生强烈的共鸣,之后回想,仍念念不忘。这是全诗最重要的一个意境,也是它的精华所在。此意境创造了所谓“天人和一”的崇高境界,也成功地体现了华兹华斯自然抒情诗的原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诗歌的语言朴实、自然、简单,华兹华斯的《孤独的割麦女》用平实的描述去赞美自然,诗人呼吁人们回归自然,他崇拜自然,在自然中寻求安慰,主张人类应回归自然以拯救人类的心灵,他欣赏大自然之美,在自然中寻求精神的安慰,以此来净化被污染的心灵。在当今工业社会,破坏自然破坏生态,自然环境日趋恶化的形势下,华兹华斯这位田园诗人的这种崇尚自然、亲近自然的精神追求,现实意义尤为重大,也深深影响了在当今社会的我们。(作者单位: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华兹华斯诗歌精选, 威廉.华兹华斯, 杨德豫, 山西,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10

关于劳动的诗歌篇3

关键词:中国民歌;历史源流;体裁

民歌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体裁中的一种,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歌曲艺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曾经说:民歌是中国音乐的中心部分,要了解中国音乐,必须研究民歌。远在原始社会里,我们聪慧的祖先就在狩猎、搬运、祭祀、求偶等活动中开始了他们的歌唱。

1 中国汉族民歌的历史源流

1.1 春秋战国时期――《诗经》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自西周至春秋大约500多年的305篇诗歌,又称《诗三百》。《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指的就是地方民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伐檀》就是“风”的代表作。诗中这样写道:“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在这首作品中,古代的伐木工人在劳动中歌唱,他们用歌声赞美和歌颂日常的劳动生活、也用歌声鞭笞社会的不公平现象。

1.2 汉魏六朝时期――乐府

汉魏六朝以乐府民歌闻名。“乐府”本是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用来训练乐工、制定乐谱、采集歌词。随着时间的变迁,后人也把乐府中配乐演唱的诗称为“乐府”。乐府逐渐演变成为一种音乐体裁。现今保存的汉乐府民歌共有五六十首。其中,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辞》就是汉乐府的经典佳作,被称为“乐府双璧”。

1.3 隋唐五代时期――曲子词

在隋、唐至五代时期,汉族民间有一种广为流传的曲调,被称作“曲子”。这种曲子可以填词歌唱,所填的歌词就被称作“曲子词”。曲子词的特点是因曲填词,也就是说先有曲调、后填制歌词。所以,沿用至今,国内的一些词作者也被称为“填词人”。“曲子词”的代表作是《敦煌曲子词》,后经刘禹锡、白居易等诗人的引用和规范,到宋朝逐渐演变为宋词。

1.4 宋元时期――散曲

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杂剧是戏曲的前身,散曲则是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曲子词的进一步发展,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不论杂剧还是散曲,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

1.5 明清时期――俗曲

明清俗曲是宋元词调小曲的直接继承和发展。它是明清以来流行于城镇市民阶层的民歌小曲,又称为俚曲、时曲、时调等。明清俗曲的表演,其歌词内容主要反映城镇社会生活,曲调细腻流畅,结构规整严谨,并配置有小型的乐队伴奏,如琵琶、三弦、月琴、筝、四胡、坠琴、檀板、八角鼓等。这些俗曲贴近城镇市民的审美情趣,与市民阶层的生活息息相关,因而迅速兴盛、广泛繁衍。其中我们广为熟知的有《孟姜女调》《鲜花调》《月儿弯弯照九州》等。

2 中国汉族民歌的三大体裁

将民歌的体裁分为号子、山歌和小调,是依据社会生活条件、歌唱场合、社会作用等因素进行分类划分的方法。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民歌的世界,了解中国汉族民歌的三大体裁。

2.1 号子:最古老的劳动歌曲

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一位名叫翟翦的魏国大臣对魏惠王讲述了一个他亲眼所见的劳动场面,他说,“今举大木者,前呼舆~,后亦应之,此其於举大木者善矣”。翟翦谈到的这种在抬重物时督促大家共同出力的歌唱方式,今天的人称之为“劳动号子”。这句话,被记载在先秦时期的著作《吕氏春秋》中,是关于劳动号子的最早记载。

劳动号子简称为“号子”,产生并应用于劳动,是鼓舞和指挥劳动的号令。最初的劳动号子只是劳动者的呼号,目的是统一步伐、调节呼吸、释放身体负重的压力。后来,劳动人民逐步将它丰富、完善,发展为歌曲的形式,成为在从事重体力劳动时集体完成的一种民歌体裁。在劳动号子中,最常见的歌唱方式是:“一领众和”,即一人领唱,众人和唱。领唱部分的歌词曲调铿锵有力、富于变化;和唱部分则属于衬词,曲调明确而简单。歌曲《船工号子》《军民大生产》就是典型的代表。

号子,在北方常叫做“吆号子”,在南方则称为“喊号子”。传统的劳动号子按不同工种可分为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和船渔号子。随着历史的发展,号子从最初劳动中简单的、有节奏律动的呼喊,发展为有丰富内容的歌词、有完整曲调的歌曲形式,体现了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和力量。

2.2 山歌:山歌好比春江水

山歌是劳动人民在田野、山间自由抒发感情时演唱的歌曲,不受劳动节奏和动作的限制,歌者就是编者,即兴创作,想唱就唱,曲调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悠长。山歌的体裁极为广泛,看山唱山、见水唱水,看见了美丽的姑娘就唱花儿,内容多以反映劳动的场景或青年男女间的爱情。

山歌主要分为北方山歌与南方山歌两大类:在我国北方,有很多地区的山歌都有自己专属的称谓,例如陕北的“信天游”、山西的“山曲”,内蒙古的“爬山调”,甘肃、青海、宁夏的“花儿”。信天游是陕北民歌的精髓,以其质朴深沉、高亢激越而闻名于世。《蓝花花》《走西口》《赶牲灵》等都堪称精品佳作、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我国南方的山歌,人们常冠以地名而称之,例如兴国山歌、桑植山歌、云南山歌等。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的云南,其山歌风格独特,旋律优美,既有江南水乡的秀丽,又有山野环境的清新、在国内有较大的影响。《小河淌水》《弥渡山歌》是其中的经典佳作。

2.3 小调: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小调又叫“小曲”,是一种在城镇中流行的民歌,故有“里巷之曲”之称。小调所演唱的题材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从重大的社会政治事件,到日常百姓的生活风俗:咏唱历史传说、描述自然风光、抒发离情别绪。小调的形式规整匀称、旋律性强,易于传唱,其唱词因艺人和唱本的传播而相对固定,并常用四季、五更、十二个月等形式联缀为多段分节歌。如《四季歌》《闹五更》《十二月花名》等等。因小调通俗流行性强,不受劳动的限制,加上有职业艺人的加工和传唱,使其表现手法比号子和山歌更加丰富多样,曲调也更加优美细腻,演唱时常有丝竹等乐器伴奏, 具有较强的娱乐性,是民歌中更为“艺术化”的表现形式。江苏民歌《茉莉花》,源自于南京六合民间传唱百年的《鲜花调》,它旋律委婉、感情细腻。在国内外均享有极高的知名度,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

3 结语

中国民歌,记录了劳动人民的生活经历、传达了劳动人民的情感心声,在千百年间的沧桑变化中不断发展壮大,显示出劳动人民伟大的集体智慧和创造力,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音乐是世界的共同语言。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歌中闪耀着中华民族的劳动智慧、积淀着炽热的民族情感和深邃的思想哲理,是我们认识自己、走向世界的音乐名片。我们应该多去认识民歌、了解民歌、热爱民歌,把它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2] 陈静梅.音乐欣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3] 周伟.音乐鉴赏[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4.

关于劳动的诗歌篇4

摘 要:劳伦斯的诗歌作品是他一生中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生活经验和创作激情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劳伦斯的诗歌创作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他的晚期创作,作品中探讨了寻求新生的自我之路——死亡。他在诗中对死亡唱起了颂歌,把死亡视为一个失去了活力的躯体获得新生命的必要途径,视为自我实现之路,如同浴火重生的凤凰获得了新的生命。

英国20世纪的小说家大卫·赫伯特·劳伦斯(1885-1930)在小说方面不仅为世界文学史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诗坛上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本人一直认为诗歌创作是自己整个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歌创作贯穿了他的整个写作生涯。他的诗歌创作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早期的诗歌具有一定的自传色彩,表现出了以文学的形式进行哲学探索的特点。中期的诗歌着重处理人与现代社会的关系,进而揭示自然与现代文明的对立关系。而最值得关注的是他晚期的诗作,在这个时期的诗作里,诗人最为关注的是灵魂的重要性,突出了灵魂不灭、死而复生的观点,着重描写寻求新生的自我之路——死亡。

劳伦斯的一生经历了多种坎坷,其作品长时间受到官方的查禁,他的思想和观点在他有生之年一直被看成谬误和下流的东西,他寻求自我实现的途径一直未能成功。晚年疾病的折磨增强了他渴望死亡,摆脱不幸的欲望。但他相信死亡不是一切的终结,而是通向新生的门坎,于是他转向歌颂死亡,企盼在死亡之中获得新生。死亡成了他这个时期大多数诗歌的主题,这些诗歌主要收集在《三色紫罗兰》《荨麻》《三色紫罗兰续编》和《最后的诗》中。

《最后的诗》是劳伦斯晚期最著名的诗集,“歌颂死亡,赞美新生”是其中心主题,展现了劳伦斯从理解到接受死亡的内心挣扎与斗争。在这一时期劳伦斯致力于对生命问题的探讨,把死亡看成是新的自我实现之路,他的思想也达到了深化和升华。他认为死亡是生命的平衡物,通过毁灭腐朽和消耗殆尽的东西来实现再生的可能。在这部诗集中,《巴伐利亚的龙胆》《灵船》和《不死鸟》等诗最大程度地体现了劳伦斯寻找新的自我,歌颂死亡的主题,同时也展示了劳伦斯辉煌的艺术成就和思想成就。

一、寄新生于死亡

《巴伐利亚的龙胆》是一首关于珀耳塞福涅神话的诗,珀耳塞福涅是女农神得墨忒耳的女儿,被普路托国王打下地狱,一年中有六个月必须与普路托一起呆在阴间。这首诗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开始部分的描写美丽、阴沉而又使人感到自信。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借助于冥王普路托和冥后珀耳塞福涅的神话故事,描述了一个人的生命灵魂走向阴间拥抱黑暗和死亡的经历。在诗人的笔下,阴间不但不阴森可怖,反而庄严神圣,充满爱情的幸福。诗人把龙胆花这一黑色花的庄严的意象比做火炬,这一联想奇特大胆,龙胆花成了一把指引诗人进入死亡疆域的火把,指引灵魂通向地狱之路:

给我一支龙胆花,给我一支火炬!

让这朵蓝色叉状火炬之花给自己引路

沿着那越来越黑暗的楼梯下去,蓝色越来越暗

……

到那看不见的王国去,那里黑暗醒着,

冥后只是一个声音,或是看不见的黑暗,

她投入冥王普路托的怀抱,他黑色的激情深深地打动她的心,

被浓厚阴影的激情穿透,

在黑暗火炬那璀璨的光华中,

黑色的光芒撒向沉湎于幸福中的新郎和新娘

“黑暗在黑暗中苏醒过来”集声音、思想和意象于一体。诗人浓墨重彩地描述了这一黑色意象,让它在神话故事的背景下显得神圣而庄严,指引着灵魂通向黑暗的地狱之路,同时又把它做为通向未来的明灯。全诗到处弥漫着黑暗,并且黑暗逐步加深,直到与普路托的黑暗融为一体。龙胆花从照亮到冥府之路的“黑暗中冒着幽幽蓝光的火炬形花”变成“照耀在沉湎于幸福中的新郎和新娘(普路托和珀尔塞福涅)身上”的婚礼之火炬。珀尔塞福涅手中火炬形的龙胆花,照亮她去普路托的寝室,走向冥王普路托的怀抱。龙胆花成为引入“看不见的王国”的向导。诗人发出一连串的沉思,借助龙胆花和神话道出了诗的深刻意蕴:拥抱死亡不但不阴森可怖,反而庄严而神圣。死亡是我们不可逃避的结局和命运,但死亡并不可怕,正如凤凰一样,珀尔塞福涅将得到重生,因为她是春季万物复苏的象征,她最终将会把我们引向光明和复活。因此,死亡从一种具有毁坏性的东西转化成具有神秘的毁坏兼具创造力的东西。这种作用通过诗中对看似矛盾的龙胆花的处理得到了加强,它因黑暗而显得明亮:

巴伐利亚的龙胆,又大又黑,唯有黑暗

用普路托忧愁的冒烟的蓝色

染黑火炬般的白昼……

发射出黑暗,蓝色的黑暗,像得墨忒耳的苍白的灯放出光芒

指引我吧,给我引路。

这里的神话典故作为和平死亡的前兆,有着黑暗的神圣感。为了加强它的象征性,劳伦斯运用了重复的技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急于踏上死亡之路这个神圣的旅程。在《鸟·兽·花絮语》中劳伦斯也写道:“啊,冥后普西芬妮,普西芬妮,从冥王哈得斯那儿带给我一个死人的生命吧。”

二、告别旧的自我——躯体,追随新的自我——灵魂

劳伦斯一生都在探索人的肉体和精神的关系。他创作中的黑暗意识自然而然地转化成为对于死亡和死后灵魂的想象和探索。在诗人看来死亡不仅仅是生命的等义语,而且是生命的再生,是告别旧的自我,追随新的自我的途径,他认为只有在死亡之中才能复生。这种死亡意识也体现在另一首诗歌《灵船》(The Ship of Death)中。在《灵船》中,两个基本的意象是秋天的果实和小小的灵船。从早期的生活开始,地中海一直是诗人想象力充分驰骋的天地,它的神秘性一直对即将死去的诗人有着不可抗拒的创作激情,诗人搭建《灵船》,乘着灵船在地中海上起航。灵船的意象取自《伊特拉斯坎古墓》中的“小青铜灵船”(the little bronze ship of death),就是这艘灵船把伊特拉斯坎(又名伊特鲁里亚人)带到“另一个世界”,对他们来说死亡只是完整生命的自然延续。任何东西都是有生命的,秋天种子重生的意象使劳伦斯想到了完整生命的自然延续,腐朽在他的意识中不含有任何绝望之意。

全诗以秋的意象出现:时值秋天,掉落的水果通向湮灭的漫长的征途。秋天的苹果像大颗的露珠一样掉落,撞破了自己,为自己打开了一个出口。苹果掉到地上以后腐烂,释放出种子来获得新生。灵魂也一样,人死之时,灵魂脱离躯壳,因此,得制作灵船,装上逃离了躯壳的灵魂,告别旧的自我,通往湮灭之乡,乘坐灵船到另一个世界。“向自我道一声告别,从掉落的自我中寻找一个出口”,到达黑暗的湮灭之乡(the dark oblivion)。这小小的灵船使劳伦斯强调死亡的创造力并深化了死亡的概念——死亡是一段生命之旅的结束,同时,又是另一段新的生命之旅的开始。他将生命神圣进程中的死亡描述为“灵魂最漫长的旅程” (the longest journey),死亡从而成为了生命中的一部分。在这种意义上,死亡则是生命以另一种形态的延续。根据《圣经》,诗中 “ark”(方舟)一词暗示了劫后重生。短语“soundless, ungurgling flood” (无声的、不是汩汩作响的……洪水中)的运用使劳伦斯成功地把对感官的影响和引起感情的象征结合在一起,写作上的这种特色使得整个旅程既有说服力又富于联想。

诗的最后两部分给读者留下的印象是最深刻的。在劳伦斯看来,有黑暗必会有光明,黑暗过后,黎明就会到来,黑暗与光明、生与死在不停地相互转换,灵船在黑暗的死亡之海上没有目标地航行,从永恒中分离出一条线,破除黑暗,迎来黎明,灵船归来了,因此,灵船找到了新的自我,像玫瑰一样萌发,开始新生。“虚弱的灵魂从灵船中走出来,重新以宁静填充心房”,表明了劳伦斯对自然界的更替、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深信不疑。诗人在诗中恳求“把死亡处死吧,处死这漫长痛苦的死亡/摆脱旧的自我创造新的自我。”

三、凤凰涅槃——新我的实现

除上述两首诗外,“新生”在《死亡的欢乐》(Gladness of Death)《死亡之歌》(Song of Death)和《不死鸟》(Phoenix)等诗中也受到了褒扬。诗人把死亡看作通往新生的门槛,“经过无比痛苦的死亡体验/便会出现生后的欢乐/巨大冒险中的奇特的愉快”,并且还说“我将像黑色三色紫罗兰那样绽放……很高兴地感觉到在死亡的黑暗阳光下展现自己并带着一种奇怪的甜甜的香水味……在死亡的巨大空间,生后的轻风把我们亲吻成人性的花朵”。《死亡的欢乐》这些诗句反映了诗人在死亡中寻求自我实现——新的自我的愿望。在《死亡之歌》中,他唱道:“没有死亡之歌,生命之歌就会变得愚蠢,没有活力”,诗人把死亡——对生命的冷酷的否定——看作是一种凸现生命意志的反衬。《不死鸟》一诗就集中寄寓了这种思想:

不死鸟要想恢复青春

只有燃烧自己,活活地燃烧,烧成

炽热的毛状的灰烬

然后,巢中有新的小东西微微动弹

带着缕缕柔毛,像漂浮的灰烬

显示出她已恢复自己的青春,如同雄鹰

永生不死的鸟

不死鸟(phoenix)是古埃及传说中的一种火凤凰,它身体巨大,有着漂亮的羽毛和悦耳的歌喉。传说它可以生长500年,在它死时它会用芳草和树枝造巢,然后点燃树枝,把自己烧成灰烬,最后从火中跳出一只新生的凤凰。劳伦斯非常喜欢凤凰的意象,在他自己设计的乌托邦“拉那尼姆”(Rananim)中就选用了凤凰作为徽章中的图案,因为他非常清楚此鸟的特殊含义在于死而复生,象征长生不老。劳伦斯想从火凤凰的传说中对死亡进行新的探索。然而,凤凰涅槃只是一种传说,只是一种幻想,它不能给人以信服的解答,死神是无情的,它于1930年3月2日夺去了劳伦斯的生命,诗人的美好愿望也随之灰飞烟灭。然而诗人留下的诗集却是现实,是永恒。在这些诗中船与凤凰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死而复生美好信念的憧憬和迎接死神来临的泰然自若,诗人的情感、思想显得十分真挚、深沉而感人。

四、结语

由此可见,劳伦斯渴望死亡及强烈的复活和新生的思想已跃然纸上。他的死亡观并不消极,反而蕴含着乐观的精神和深奥的哲理。在他的创作意识中,光明和黑暗是统一的整体,二者对立地存在着,也可以相互转化。黑暗预示着光明,死亡则孕育着新生。他理解死亡、超越死亡,“超越死亡而进入一种新的存在”。死亡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半,生孕育了死,死又孕育了生”。尽管死后的精神复活是一种近乎臆想、多少带有本能求生的精神假定,劳伦斯死后也未能像《不死鸟》中的凤凰一样获得新生的躯体,但诗人正是通过这种看来是唯一现实的途径,来使他此在的世俗生命获得异在的可能,死亡不仅被转化为“一种活的东西”,而且“死亡有真正的尊严和美”,并“和生命一样被承认”。

叔本华说过:“从肉体上看,我们有肉体的生命,不过是一再拖延的死亡,这死亡,便是与生命既对立又统一的死亡。死亡是自然生命的一部分,是毁灭旧的自我开创新的自我的净化器。”劳伦斯用清新的语言、明快的旋律和奇特的意象,歌唱爱情,歌唱死亡,寄希望于灵船,去追随死后复生的新的自我,他的灵魂在他的诗歌中获得了新生,绽放出永恒的艺术光芒。

参考文献

[1] 吴笛选编翻译. 劳伦斯诗选. 桂林:漓江出版社,1998.

[2] 段吉福编.劳伦斯随笔集(2). 成都: 四川文艺出版社,1996.

[3] 姚暨荣译. 安宁的现实——劳伦斯哲理散文选[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2.

[4] 灵剑. 论劳伦斯诗歌的几个主题[A]. 外国文学评论[J]. 1999, (3).

[5] 叔本华. 《论自杀与死亡》. 见《意欲与人生之间的痛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

关于劳动的诗歌篇5

关于劳动最光荣的诗朗诵稿范本【一】

阳光是那么明媚

阳光下的树木绿叶婆娑

机器在飞速地转动

也在为节日唱着一支赞歌

无论坚守在什么岗位

岗位是多么平凡

你们都是在创造新的生活

休息时为了更好地工作

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这是人类永远的旋律

也是劳动者心灵之歌

劳动者平凡才显伟大

平凡伟大才更见广博

只有愉快地投入学习和工作

人生才会享受到真正的快乐

关于劳动最光荣的诗朗诵稿范本【二】

人心育美

来把酒宴诸君

东南西北世界劳模

敬山更绿水长流劳动者

赞顶天立地中流砥柱劳动者

神州大地欣欣向荣天南地北开心颜

五一劳动节诗歌最真的赞歌

佩服惊天动地勤劳勇敢

淋漓尽致余醉封存

伴奏欢快乐章

劳动快乐赞歌

关于劳动最光荣的诗朗诵稿范本【三】

童年时,我总是这样想:

天下的路为什么那么多,

多得象撒在河中的渔网?

是谁把它们喂养大,

让许许多多的车辆在上面来往?

今天,我发现你们在路旁,

用自豪的目光送走车辆,

把碎过的石子撒在路上……

现在,我已明白,

你们就是那小小的石子,

把天下的路铺得又宽又长!

关于劳动最光荣的诗朗诵稿范本【四】

劳动者最光荣。

人类为了生存而劳动,人人都是劳动者

劳动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人类文明

你可能是一名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人靠劳动吃饭,靠创造而美好

为共同文明而辛勤劳动

今天,是“国际劳动节”

我们为劳动而歌,为劳动而自豪

劳动者最光荣,为更多人做贡献的人

是“劳动模范”,是先锋

是他们让更多的人更幸福

采矿、钢花、到终端产品

插秧、除草、到丰收的喜悦

孩子的成长,科研开发

万丈高楼平地起

汽车、火车、轮船、动车到飞机

小商、小贩、私营企业、个体经商户

不管是国企还是私企

不管是什么样的社会国度

在茫茫人海中

在滚动的人流里

五洲四海,到处都有劳动者

劳动创造了世界,创造了文明

今天是全世界劳动者的节日

让我们赞美劳动者,歌颂劳动者。

关于劳动最光荣的诗朗诵稿范本【五】

置身在劳动的庇护下

我的身体在阳光的节拍中

感恩一样起伏

有金属的声音响起

有金属和泥土摩擦的声音

这种充满诱惑的声音一直盘旋在土地上空

使我们更加深入地领悟

土地的味道

劳动使我们象汗水一样涌出

无穷无尽无声无息

象一片敲打金属的羽毛

我们为劳动而生

揭下身上的鳞片

随雨水一起渗进泥土

在一个黄金舞蹈的成熟之季

我们香气四溢并且

关于劳动的诗歌篇6

诗人刚开始用了三个并列的判断,来说明大堰河是卑微得连自己的姓名都没有的靠出卖乳汁和汗水谋生的穷苦的劳动妇女。

大堰河是勤劳的妇女。诗中连续用了八个“在……之后”的排比句式,通过这八个细节,描写了大堰河在地狱般的环境里,默默地进行着无休止的各种劳动。紧接着诗人又用一连串的“含着笑”的排比句式,像是一组特写镜头,逼真地描绘了大堰河是怎样“含着笑”不停歇地劳动着。再加上“大堰河,为了生活”这句话的反复,表现了大堰河用她的一切,先是乳汁,后是双手,为“我”和“我”的一家所做的牺牲,表现了一个劳动妇女的伟大。

大堰河对她的乳儿真挚的爱。诗人通过几个富有典型意义的细节,真切地表现了她对乳儿的感情:年节里,她为乳儿忙着切冬米的糖,把乳儿画的大红大绿的关云长贴在显眼的位置上,她逢人便夸赞自己的乳儿,就连做梦也盼望乳儿得到幸福……这几个感人的细节,反映出大堰河像爱她自己的儿子一样爱着她的乳儿,充分表现了大堰河美丽的心灵。

诗人呈给大堰河的挽歌和赞美诗,抒发了诗人对大堰河深情的怀念和由衷的赞美之情。诗人回环往复地强调“我”“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倾注着诗人对大堰河特有的深情。诗人看到雪,想起了大堰河,通过想象和联想,描绘了一组冷落凄清的画面:荒凉的坟墓、冷落的故居、典押了的园地、长了青苔的石椅……在凄清的画面下,诗人深切地抒发了对大堰河的思念和哀悼之情。倒数第二自然段用了八句排比句,直抒胸臆,向大堰河呈现出强烈的爱与衷心的赞美。尤其是“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呈给爱我如爱她自己的儿子般的大堰河”这三句话,使“大堰河”的含义更广泛了,大堰河成了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化身,是人类的保姆,扩大了诗歌的意境,深化了诗歌的主题,表达了诗人热爱所有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最后一小节运用呼告的手法,直接抒发诗人对大堰河的崇高敬意和深深的爱戴之情。

关于劳动的诗歌篇7

【关键词】中国民歌 源流 特色

一、中国民歌的起源

中国民歌诞生于遥远的古代,形式多样,反映生活的各个方面。早在周朝时期(公元前6—3世纪),当时民间歌曲和舞蹈就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皇帝任命专门的官员来挑选民间诗词和歌曲。

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公元前551—479),在当时流行的颂歌、典礼、劳动号子和其他民间歌曲的基础上,编著了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称作“歌曲之书”。直到今天,这本书仍然被视作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诗经》中歌曲的曲调并没有得以保存,但根据宋朝学者朱熹的曲谱可以得出结论,即《诗经》中歌曲的旋律与音乐朗诵类似。《诗经》里一部分包含礼节性的颂歌和赞歌,用于在寺庙和祭坛演唱。据此有理由推断,这一古代赞歌集子的双重性。孔子是《诗经》的宣传者和第一位注解者,他在《诗经》的历史基础上创建了自己关于道德责任和古老道德的学说。

二、中国民歌的发展

1.民间歌曲,是人民生动的历史。历史中的任何事件都可以在歌曲中找到反映。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中华民族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在漫长的劳动过程中发展了细腻高超的个人技艺,与之并行的是民间歌曲创作的成熟和不断完善。逐渐的,有节奏的喊声形成了具有高度音乐性和文学表演性的旋律。因此,民间歌曲的演唱艺术应被视为生活现象和历史过程的反映。反过来,中国民间歌曲对民族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例如:汉朝等流行的民歌、唐诗、宋词、元曲等,这些都与民歌密不可分,民歌为许多伟大的诗人、词人、戏曲家提供不竭的创作源泉,民歌的精神世界、情感和思想都对他们的创作产生了影响。

如果就内容而言,应当首先关注那些在劳动过程中出现的歌曲。劳动过程伴随有相应的歌曲,悠扬的歌曲伴随着劳动节奏,中国劳动人民为劳动创造了不同的旋律,旋律最为特别的是牧歌。妇女和姑娘们在纺织、刺绣或采茶、采摘水果时所唱的民歌,那么,很容易就可以观察到,这种演唱是怎样变成一场小型音乐会的,她们既是歌者,又是听众。当然,这种歌曲演唱方式并不是偶然的,是由于劳动的特点而必然出现的,并且与劳动性质和节奏有直接联系。在古代,中国女性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因此,民歌中女性题材占了很大一部分。

2.抒发爱情是中国民间歌曲的代表特点之一。这种题材的民歌歌颂了真挚、坚强的性格以及温柔慈爱的心胸。爱情民歌的旋律,时而深情、触动人心,表达纯洁和高尚的情感;时而低沉、痛苦、忧郁,刻画了分离的日子和孤单的苦痛。有时这些旋律的产生是因为年轻人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以及对青春无往不胜的信念。在民间歌曲的主人公中,不会看到封建社会里故作姿态的美女,而这恰恰是生活中常见的。韵律感十足的画面,富有灵活性,除了第2和第4韵节的重复之外,其他每个小节的韵律都是不一样的。

三、中国民歌的调式调性特点及其独特表达方式

很多中国民歌倾向于用五声音阶中最符合自身音列结构的调式中心音。通常这是主音或者属音、属和弦。旋律经常从主音、主和弦开始,以属音、属和弦结束。以属音、属和弦开始,以主音、主和弦结束的歌曲比较少见。在唱响这些宽阔音域的歌曲时,我国人民创造了未超越音列范围的旋律,这些旋律以感情充沛的表达方式和独特的美而著称。

中国民间歌曲在优美的形式中蕴含着真挚的情感,民歌中充满强烈的情感。在五声音阶调式的基础上发展,中国民间歌曲拥有非常宽广的声调范围,可以使旋律不只是按照每秒、每六十分之一秒、或者五度音之间流转,也可以在六度音、七度音和八度音乃至更宽阔的音域流转。这极大地扩大了声调范围,丰富了表达手段,赋予中国民间歌曲旋律更加独特的形式。

我们越是对中国民族歌曲深入了解,越是被它的伟大与美丽所深深吸引。一首忧伤的、广为传唱的歌曲《小河的水》,是山西省记载的歌曲。此歌曲饱含深深的情感。歌唱者以月亮在河中的倒影为引,忧郁地怀想自己远方的爱人……抒情民歌多样的旋律极富表现力。

中国民歌能以其细腻的音乐形式,表现出明亮阳光的形象。这一类的中国民歌有云南省流传甚广的歌曲《小溪》,这是

人的、充满魅力的、热情洋溢的爱情之诗。整首歌曲在哆唻咪发四个基础调上建立并发展,简单的音乐语言,却深刻而直白地表现了此歌的纯洁真诚之情。

艺术创作的目的并非要将原始的东西变得面目全非,而是使其富有更强的表现力。我国存在西方唱法或者民族唱法的问题,是否可以利用这两种歌唱方式,转达音乐富有感情的内涵?一些中国音乐学家认为存在这种可能性。初级阶段和中级阶段音乐教育的基础是歌唱。在民歌这一载体的基础上,让孩子们获得音乐的入门知识,培养自己的艺术品位。

歌曲是人民生活的纪念碑,是人民智慧的高度凝结,是人民创造力量的表现形式。中国民歌基本上是以独唱为主,然而,在中国现代歌曲中很少能够听到多声部(一般是二声部,偶见三、四声部),我国作曲家创造了非常优秀的作品,并在欧洲和声体系的基础上,利用中国音乐中典型对演唱的四度音程——五度音程结合,对其进行形式多样的多声部加工。

现在,很多中国音乐家都十分担心新时代中国音乐中的民族风格问题,中国很多学者、音乐学家都撰文研究两大音乐流派——中国和欧洲流派二者的相互关系问题,以及寻找现代民族风格的问题。对多声部演唱形式的关注,提示中国作曲家关注对欧洲古典和声和复调音乐进行创造性开发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对欧洲和声系统进行开发不应丢失对民族音乐语言的感觉,也不应摒弃民族音乐中的音调音乐结构,更不应丧失民族音乐语言的个性。

参考文献:

[1]h.纳扎尔连科.演唱艺术[m].国家音乐出版社,1948.

[2]б.п.格尼奇.演唱艺术历史[m].乌克兰国家音乐学院,1997.

[3]宋祥瑞.民歌研究,一波三折[j].黄钟,1994(4).

[4]罗梅.中国民歌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展望[j].乐府新声,2010(1).

关于劳动的诗歌篇8

摘要:《诗经》是我国诗歌的源头,而其中的爱情诗更具有明显的特征,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诗经》中的爱情诗具有感情热切大胆,鲜明的民歌特色,强烈的抒情性,对爱情的执着追求等特点,这些特征对于中国的诗歌发展具有导向作用,自此我国抒情性文学便树立了其对于文学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诗经》 爱情诗特点 影响

[中图分类号]:1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0)-04-0020-01

引言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标志着我国古代文学的诞生。《诗经》中的作品大都关注现实,其所反映的社会内容丰富而深刻,题材多样,尤以表现婚姻和爱情的诗歌最能体现当时人们的精神状态和情感活动,这类诗歌在《诗经》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诗经》中的婚姻爱情诗从内容、艺术手法等方面都有其鲜明的特色,同时对后世的文学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并产生长远的影响。

一、从内容方面谈《诗经》中的婚姻爱情诗

1 追求婚姻自由和对爱情的忠贞

作为我国古代文学的开端,《诗经》中的婚姻爱情诗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和历史环境:在那个社会,青年人想要追求忠贞不渝的爱情就要冲破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的束缚;妇女的社会地位低下,封建的婚姻制度更加剧了女性的苦难。因此,追求婚姻自由和对爱情的忠贞成为那时婚姻爱情诗中最为突出的特点。在表达对忠贞爱情的追求方面,大胆而又委婉,其中《氓》最具代表性,“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它通过一个妇女的不同寻常的悲惨遭遇,体现出了对整个男权社会的不满,表现出了强烈的反抗精神,在最后的结尾处女子主动提出了与对方决裂,这很明显的就体现出一种坚强不屈的反抗精神。

2 乐观热情的感情基调和浓厚的民歌特色

这些婚恋诗歌健康、乐观的感情基调是建立在劳动人民的社会地位和劳动生活上的。《周礼,春官,媒氏》中说:“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写出了二月天气渐暖,人们可以适当在户外活动,经过了一个冬天的寒冷过程,男女人们身心都得到了适当的舒展,世界万物花草萌发,勾起了人们对美好事物追求的欲望。《诗经》中的婚姻爱情诗大都出现于十五国风当中。是由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作,大胆泼辣,体质短小,带有浓烈的民歌特色。例如《郑风》中收录的《将仲子》,着力刻画了女子的内心矛盾,表达压抑的青年渴望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自由恋爱的精神,这首诗歌属于郑地,可见其具有浓厚的民歌特色。

3 强烈的抒情性特征

在我国的文学史上,《诗经》不仅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同时也是我国抒情文学的源头。《诗经》中的叙事诗较少,主要以抒情诗为主。例如:怨妇诗大都体现了妇女遭受婚姻的不幸,或被抛弃的悲惨命运,带有强烈的悲情色彩。《君子于役》是一首闺怨诗,抒发女子对其丈夫久久不归的深切思念之情;《子衿》抒发了主人公对恋人的眷恋之情。正是由于婚恋诗中这种强烈的抒情性特征,从而增添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令我们了解到了古代人民真挚深厚的感情以及他们对于生活的热爱之情,为我国后世文学作品中的抒情特征作了坚实的铺垫。

二、在表现手法上对于“赋”、“比”、“兴”的恰当运用

《诗经》开创了“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赋”就是铺陈排比,如《伯兮》“焉得宣草,言树之背”由自己的忧愁无法排遣,联想到忘忧草,从而说明其想念丈夫是忧思之源。在后代的诗歌中这种表现手法也很常见,例如被誉为“乐府双壁”的《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辞》都广泛的运用了这种手法。“比”一般指比喻,是修辞意义上的一种表现手法。如《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用来比喻女子对于青春易逝、容颜衰老的感叹。“兴”是指借助他物来引起此物。例如:《桃夭》中“桃之天天,烁烁其华,”用桃花灿烂的样子来说明新娘的美丽漂亮。

三、婚姻爱情诗对于后世的影响

婚姻爱情诗无论从内容或艺术手法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并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婚姻爱情诗中强烈的抒情性奠定了我国古代诗歌的抒情传统,如屈原的《离骚》是一首抒情长诗,塑造了鲜明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古诗十九首》主要抒写游子思妇之情;而盛唐时期的伟大诗人李白的浪漫狂放和杜甫的沉郁顿挫更是将抒情发挥到了极致。

其次,婚姻爱情诗所体现的现实主义传统对后世文学作品的创作有着深远影响,是因为它即关心社会下层人民的命运、同时也歌颂了忠贞的爱情,讽刺了那种对爱情不忠的男子“二三其德”的不良作风。《孔雀东南飞》中就歌颂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忠贞不渝,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体现出了为了爱情的一种无畏的反抗精神:再如白居易的《新乐府》关注现实,批判黑暗势力,两汉乐府诗中“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等。

上一篇:元旦的诗歌范文 下一篇:教育活动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