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诗歌范文

时间:2023-10-22 00:44:15

什么是诗歌

什么是诗歌篇1

1、《长歌行》是一首中国古典诗歌,属于汉乐府诗,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名篇。

2、此诗从整体构思看,主要意思是说时节变换得很快,光阴一去不返,因而劝人要珍惜青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全诗以景寄情,由情入理,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人生哲理,寄寓于朝露易干、秋来叶落、百川东去等鲜明形象中,借助朝露易晞、花叶秋落、流水东去不归来,发生了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浩叹,鼓励人们紧紧抓住随时间飞逝的生命,奋发努力趁少壮年华有所作为。其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其主旨体现在结尾两句,但诗人的思想又不是简单的表述出来,而是从现实世界中撷取出富有美感的具体形象,寓教于审美之中。

(来源:文章屋网 )

什么是诗歌篇2

Vol :17

林子里的风轻吹着,树叶哗啦啦的发出淡淡的摩擦声。夕阳映衬着大片的叶子反射出一条条长长的金色光线。崔珉焕牵着这顾青芒的手,微红的脸把他的整张脸托称的如此可爱。

他似乎想到了什么,抬头对着顾青芒很严肃的说:“晚上就正式开始录制了,你跟踪拍摄时要小心点,树林里也挺危险的。我都不能陪你去,怎么办呢?唔~”

顾青芒不禁笑出声来,如果是节目的话,安全一定有保障的,怎么会有危险。这个孩子还真是幼稚地可爱,有点像他…

“嗯,我会小心的。”依旧点头回答他

“这我就放心了。不过,还是要小心…”

“额,我们回去吧。”

“好啊”

“虽说这只是节目,不过为了让观众了解它的真实性,但然在录制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危险。不过我们可以保证大家的安全,成员和节目组的人员每个人都发一个信号弹和一些安全用具,还有地图,以避免迷路。”导演很平静的给所有人解释完之后,用手动了动他的镜框,看了看所有的人,笑着又说:“安全第一,没问题的。准备一下就可以出发了。”

即使有他的后一句话,几个人也被开头的解释吸了口冷气,什么叫‘还是可能有危险’又‘可以保证大家的安全’?好矛盾的话…

崔钟勋和任熙一组,李弘基和任沫一组。

被导演堪称绝配的搭档,两个沉重冷静,两个活泼大胆。其实吧,我认为导演真的不是特别聪明,两个太过任性的孩子遇到危险会出现怎样的状况,预料不及。可是以他的脑袋总结出来的就是:“让李弘基脱掉可爱的外壳,以大男人的姿态拯救小女人的任沫。”

这是后任沫毫不冷静的冲过去一把扯下导演的眼镜儿:“导演啊,我哪里像小女人?我可是超级无敌霹雳宇宙美少女任…”

没等她说完最后一个字,李弘基立刻冲上去捂住她的嘴巴把她拖出了离导演一米以外的范围。抬头皱着眉头,说:“导演你要小心,她马上会发疯的。”

“&%×#…”被唔住嘴巴的任沫叽哩咕噜的说着谁都听不懂的话

李弘基看了看旁边的人,再看了看她:“你说什么?说清楚点。”

“&×%#…”

“我听不懂,你连话也不会说吗?你怎么这么笨!”

“&%#@!”

“我还是听不懂。”

任沫的脸涨得通红,用力的推开李弘基捂住她嘴巴的手,说:

“我说,你捂得我,透不过气了。我差点就憋死了!”

李弘基这才意识过来,“喔?原来我捂着你,难怪你说不出话。”

一旁的崔钟勋和任熙无奈的摇头看着这两个人无聊且幼稚的举动。叹气,还是叹气。

顾青芒看着他们打闹的样子,心忍不住扑通扑通地跳。她怕别人看出她的异样,索性拿起摄像机说先去拍拍前景,随后匆匆开门走了。李弘基,你不知道吧,她因为你,可能很伤心。不过,你也不用有负担。因为,你也没有错。

导演也催促着他们收拾好东西,准备出去拍摄。天已经完全黑了,初夏的夜空璀璨的生光,有注意到的人会发现,星空其实那么浪漫。他们背着大大的包裹,各自朝不同的目标走去,顾青芒负责拍摄李弘基和任沫这一组。

什么是诗歌篇3

为了更好地复习迎考,同学们要了解诗歌鉴赏题的命题特点与命题倾向。从2004到2008年,江苏卷诗歌鉴赏题有如下几个特点:

1、诗歌选材多样。从体裁上看,有唐诗、宋词、元曲等;从题材上看,涉及边塞、怀友、思乡、送别、写景抒怀等。但总体来看,诗歌内容比较平易,情感抒发多为人之常情,绝大多数同学能够读懂。近两年,诗歌选材更倾向于一流大家的诗作,如2007年考查辛弃疾的词作,2008年考查李白的诗歌。同学们对大诗人的作品相对比较熟悉,对诗歌的风格特征更易于把握,也更利于从知人论世的角度理解诗歌。如2008年《登金陵凤凰台》第2问:“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考生虽对李白非常了解,但在答题时忽略了他的身世经历、情感志向,于是出现了许多令人匪夷所思的答案,如“表现李白的孤独感,李白心灰意懒”等等。

2、试题命制着眼整体。江苏卷诗歌的考查需要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阅读,注重对诗歌内容的准确理解。如2005年:“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2007年:“这首词以‘送人’为题,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2008年:“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这些问题都需要同学们准确理解诗歌内容,知道诗人写了什么,又是如何写的。

3、试题发问十分具体。江苏卷诗歌的考查点都很具体,答题指向明确,答案要点也很清晰。如2006年:“‘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2007年:“‘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2008年:“‘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些题目基本上是问什么,答什么,拒绝过多的套话废话。

什么是诗歌篇4

既然在方法上没有错,问题在哪里呢?我想是步骤上的问题了。

人类的认知规律一般是从“是什么”,再到“为什么”,最后是“怎么样”。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当他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的时候,总会有许多的好奇,而这种好奇往往是从“是什么”开始的。“妈妈,这个红红的是什么?”,“是苹果,孩子。”这样的对话一定在每个人的人生起步阶段都出现过。当孩子长大一点了,他就不会再满足于知道什么是苹果,而会进一步问母亲:“妈妈,为什么苹果是红红的?”这便是认知的第二阶段。而当他彻底了解苹果的外部特征之后,便会产生想知道苹果的味道的想法,这时候“妈妈,苹果是怎么吃的呢?”才会脱口而出,这便是认知的第三步“怎么样”。学会吃苹果是从了解苹果开始的,了解苹果最终是为了吃苹果,这是一个常态的认知规律。以此类推,问题便出现了。面对一群刚刚从初中升入高中的孩子,我们急于马上告诉他们如何鉴赏诗歌,这无异于往一个还不了解苹果是什么的牙牙学语的孩子嘴里塞一个大苹果。苹果是好吃,但是孩子会被吓到。我们跳过了一个让孩子们知道“为什么”的过程。

为什么要读诗?可能很多教了多年语文的教师也从未去想过这个问题。当我们执着钻在上课,批改,讲评的小天地里时,我们的眼里只能看见学生或高或低的分数,分数之外,教些什么便只由着分数考虑了。这样一来,孩子们在潜意识里便会告诉自己:读诗是为了做题,是为了高考。这样,诗歌阅读就成了一种功利主义目的下的活动。当孩子在题海中痛不欲生的时候,随之而来的便会觉得再优美的诗歌都是一种折磨,当这种阴影埋下之后,可能一个孩子这一生都不会再去接触诗歌,因为这成了他们的负担。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要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的习惯,就应该让他们对学习的东西产生一种兴趣,明白这种东西对人生的本质需要有什么样的帮助。因此,我认为,在教会学生如何鉴赏诗歌之前应该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要读诗。而这“为什么”应该出自一种人生的本质需要。

由此出发,笔者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在开始高一诗歌教学之前用了两课时的时间为学生做了一个专题导读――“我们为什么要读诗”。我试从三个角度让学生感受到这是一种生命本质的需要,从而为学生建立一种了解的期望。

首先,诗歌使我们获得情感的慰藉,能够更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我为学生播放了一段央视新年新诗会中陈铎先生朗诵的于右任的名篇《望大陆》,问孩子们能不能感受到诗歌中传达出的情感,大部分孩子都说能。于是我又问他们,为什么同学们既没有经历过背井离乡,也没有经历过亲人分离,却能够体会到诗歌中的思乡情感呢?很多学生回答说是源自诗人真诚的表达与形象的语言。这或许是一方面的原因,在这个基础上,我更进一步为他们指出:其实这是一种人的精神本质上的孤独。从本质上来说,人是孤独的个体。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或多或少,都有一种焦虑,那便是我们作为一个渺小短暂的个体在永恒宇宙面前的悲哀。这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生命短暂和力量弱小的悲哀,进入了更广阔的精神世界,我们将无处找寻心灵的依靠之处。曹操曾高歌“人生几何,去日苦多。”大词人苏轼也感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从古至今,一以相承,尤其在当下环境中,我们的社会正处在转型的时期,人们失去信仰,多元价值涌现。我们越来越失去个人精神的自主性,被社会推搡着朝前迈步――到了一定的年龄,你必须上幼儿园;到了一定的年龄,你必须上小学;到了一定的年龄,你必须上中学;到了一定的年龄,你必须上大学;到了一定的年龄,你必须工作、结婚、生子;到了一定的年龄,你必须死亡。正因为如此,或许少年不识愁滋味,但在我们生命过程中必然会有感到空前的压抑的时间段。这种精神的痛苦是无法用物质的手段弥补的。而诗歌为我们提供了一剂抚慰精神的良药,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过:“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我们读诗的目的便是对诗意栖居的追寻。诗歌的节奏是缓慢的,它不可能速读。细细地体会中,时间便被放慢,在诗歌这方纯净的空间里,我们会感到生命被无限地延长。

其次,在阅读中获得情感的共鸣,在共鸣中获得美的享受。王国维《人间词话》附录十六云:“若夫悲欢离合,羁旅行役之感,常人皆能感之,而惟诗人能写之。故其入于人者至深,而行于世也尤广。”喜怒哀乐的情感是人类共同的情感,他不会因时代的推移而发生变化。诗歌之所以吸引人,之所以有些诗歌能跨越时空吟诵在今人的口中,便是由于它们在表达人类普遍情感上的独特之处。这和学生们喜欢听流行歌曲是一样的,因为这些歌曲把我们郁结在心中,想表达又无法表达的情感用精巧的语言、和谐的韵律表现了出来。诗歌的动人之处也在这里,那些传世的名作往往便是用到了最传神的方式表达出我们想表达又无法表达的情感。当我们心境不佳时,读读诗歌,或许能从中找到一种隔代的共鸣,在它们的美丽语言中排遣自己的心绪。人生的终极意义在于追求“真”、“善”、“美”,而诗歌作为这三者的载体,蕴含了人的生命最纯粹的价值。学校里的一位老教师说过:“个人可以离开诗歌,但人类却不可离开,诗歌已把人的生存基因化了,从此,‘诗意’两字就超越诗歌,进入人的内心。”说得太对了。

再次,诗歌可以让我们感受生命的搏动,寻找生命存在的价值。好的诗歌,永远是从诗人的心中流淌出来。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为学生朗诵了食指的《相信未来》,并介绍了写作的背景与那个年代一些其他的诗人。让学生找到他们的共同点。通过对北岛、顾城、食指、海子几位诗人的诗歌的感受,从学生的讨论中进而引出:这些诗歌充满自由精神的英雄主义气息和强烈的自我意识。那个年代,我们并不富裕,但在精神上,我看到了与千年前盛唐同样的自信。敢于质疑,敢于否定,敢于拼搏。这种自信,让那个时代成为我们精神上的盛唐。而现在,我们丢失的,是纯粹,是信仰,是无畏,是坚定。当我们无助时,当我们彷徨时,从已经走远的这些诗人的诗歌里,我们会看到自己生命的颜色。有人说疼痛最能让一个人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存在。诗歌就是这样的一种精神上的疼痛,它不仅让我们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还让我们发现自己存在的价值。读诗,从这样的诗歌中发现光芒,感受力量,便能让我们获得维持生命与发展生命的力量。

或许有的一线教师们会认为在课时如此紧张的教学状态下费口舌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读诗太奢侈了。有这样的时间不如多训练诗歌鉴赏。如此,鉴赏就成了一种任务。为完成任务而进行的诗歌鉴赏是没有质量的,为做题而进行的诗歌鉴赏也是虚伪的。诗歌是直抵人类灵魂的文学形式,它应该真正留在人们的心中。因此,我认为在进行诗歌鉴赏教学之前应该让孩子们知道我们为什么需要诗歌,为什么需要读诗,只有从内心发现自己的需要,才能自主地参与到诗歌鉴赏的活动中来。在这个知道的过程中,如果仅仅让孩子们体会到诗歌是美的,这远远不够,因为诗歌是人类痛苦灵魂的吟唱,它源自人的生命中许多的悲哀,应该让孩子们从生命本质中感受到诗歌的重要,才是真正地了解我们为什么需要读诗的原因。被应试的高峰障眼而看不到诗歌在这些即将绽放的生命中所起到的长远作用才是语文教育的真正悲哀。

什么是诗歌篇5

这么多年来,我好像从没给哪个诗人写过什么评论,一来我是一个把自我角色分得很清楚的人,总觉是现在的社会分工都那么细了,那么多自称“批评家”的人都跳在面上,总得给人家一点面子;二来我也清楚评论不是我的专长,唯恐说不到点子上放了黄腔,这对人对己都不好,所以多年来除了写作,我一直紧闭我的嘴巴。不过,对陈衍强我肯定是要张口说话的,不单单说他的诗,因为诗在现在也有幸变成了消费品,所以咱们就不谈以前的那些什么大话,好不好看就是惟一的标准,如果――个人说他能写出一首让人人都爱读的好诗,我就敢肯定那人一定是傻逼,对当下的文十七背景――点都不清楚。

我个人认为,评陈衍强的诗从三个方面开始,不过首先我申明我绝不引用他所写的那些诗句,尽管他的很多句子多年来一直感动着我,但我认为拿诗人的一两句诗来说他的风格是不负责任的,所以我更多地相信诗人和他的生活。

先说诗人自己。在我们所处的那样一个年代(注:改革开放初期),作为边远地区的陈衍强,很早就开始了心灵和肉体的自我放逐,这样的放逐对其他人来说,可能带来的影响并不都是好处,但对陈衍强来说,却是很重要的人生和诗歌之旅。我所粗略知道的是,他在那些年中走过了中国的大半城市,最远的去过新疆某个偏僻小镇。他终日游荡在那些城市和乡村里,作为匆匆的一个过客,感受他所领略的生命的真实和虚幻。所以他的诗歌经历由此拉开。他在这一阶段写的诗歌并算不多,或者说语言在表达的实际中与他的内心感受还有很大的距离,但我相信的是,一个诗人的心性被慢慢打开了。陈衍强在那些年的边走边写中,培养起了作为一个诗人最基本的素质,那就是――生命中的真实,因为一个人总是在路上走,和一个走在路上的人都一样,他不断地看到现实,看到现实中发生的一切,所以我相信这样一种诗人的生命感受到底来自何处,不管他的诗歌究竟含有多少感人的东西,但他的真诚我从不怀疑。还有一点值得说明,那就是每个人都在路上走,别人靠别人的行当来表达他们的价值,而诗人靠的就是诗歌。所以说陈衍强在世纪八十年代初就开始的流浪之旅对人对诗都是很重要的。

二说出身。我在这里指的出身绝不是像从前那种以忽略个人人性需求和存在的出身论观点,更准确的说主要还是与天性有关。陈衍强出生在一个贫寒农村家庭(我不是要故意强调这点),不过这与他最终成为诗人有一定关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先天不足”的他从小是一个身弱体虚的男孩,这在靠体力吃饭的广大农村现状来说,他无疑面临着最基本的生存问题。我有理由相信的还有,这个身体不好的男孩,除了干不了什么重的农活外,更要命的是他还爱幻想,爱写写画画,这在无形中增加了他干了一辈子农活的父母的焦虑。在他们看来他在农村是很难养活自己的,所以当他们多年后最终能享受到去县城赶街的时候,还能找到一个落脚之地时,他们虽然还是不懂诗歌,但他们肯定在心里早就对和儿子有关的这样一种语言心怀敬意了。所以,陈衍强的大多数诗歌是以写他的乡村、乡亲和家人开始的。他写他们,从他最熟悉的地方写起,他无意刻意去表达所谓的朴实和感动,他的语言从来都是从最低的地方写起,就像面对面和你说话,但你还是找到了你想找的感动或是别的。如果没有这样的出身还有诗人陈衍强吗?我不敢肯定。

三说诗歌本身。要想刻意为陈衍强的诗歌文本找一个注释,在语汇丰富的当下可真不是问题,什么“口语”、“后现代”只要往上套都没问题。不过,我认为这样做是对诗歌缺乏足够的想象力。什么是诗?什么是诗性?如果连写诗也有公式的话,那写诗和诗歌都将多么地令人沮丧!诗歌的最大内涵就在于它用最简单的语言说出了最辽阔的东西,它极大地开启了我们的联想,使我们在现实严酷的生存中,还保持着我们最大的热情和尊严。陈衍强的诗歌所带给我们的愉悦正是这样。它简单、它干净、它带有它独特的视觉,他用他一贯有的抒情或是调笑来展现他的生活和别人的生活。在今天的许多艺术样式中,简单被认为是表达所要抵达的一种至高境界,因为这多年文字表达发生了许多变化,从过去又大又空的高处一再往下移,为什么呢?就因为对多数疲于生存的当代人来说,那些又高又飘的语言无关他们的痛痒,而诗歌绝不是只为诗歌史而写作,一切都要在当下有个了断,所以大部分诗歌还是必须进入“消费品”行业的,这已经由不得你不同意了。所以,作为特殊的消费品,陈衍强的诗歌已经有了不错的回应,虽然多年来他一直不被更多的人提及,但却一直拥有着他最忠实的读者,而他最新出版的《英雄美人》销售良好,就更是一个证明。

作为诗人和诗人的朋友,多年来我一直见证了他的诗写,这本来对一个诗人来说值不得多提一笔,但诗歌毕竟不是什么终身标志,诗人不写诗了,或是写不出诗了,就别拿自己还当一个诗人沾沾自喜,所以像这样一直在写,一直还有作品出来的人,才有理由被认为是―个当下诗人。

多年前,当我的诗歌被一个我所尊重的诗人肯定的时候,我所怀有的欣喜,远远超过那些诗评家们的评论,不为别的,就因为诗人肯定比诗评家懂诗。

什么是诗歌篇6

关键词: 中职语文诗歌教学 朗读先行 《再别康桥》案例

《中职语文教学大纲》对诗歌教学的要求是:加强诵读,在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所以中职语文诗歌教学中应“朗读先行”。

诗歌是情感的艺术,让学生在诵读中从语言层面理解诗歌的内容,用心体会诗歌的情感,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体验。此外,诗歌的语言是独特的、精练的、优美的,诵读有助于品味诗歌的语言美。下面我以《再别康桥》为例,谈谈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再别康桥》位于中职《语文》教材基础模块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青年、青春、理想、爱情等。通过前一课《沁园春·长沙》的学习,学生感受到了词的魅力,对现代抒情诗的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再通过本诗的学习,获得语文能力的发展,如诵读与理解、鉴赏与感悟、拓展与应用等;本诗的学习还要担当起学生学会阅读现代白话诗的向导重任。

《再别康桥》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传世之作,徐志摩推崇闻一多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他的诗歌具有语言清新、音韵和谐、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的特点,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这种风格特点,承载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时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带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课前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到学生不是第一次接触这首诗,作为苏教版教材中的必读课文,学生在七年级已学过这首诗,对诗歌意象的特点三美的认识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朗读水平普遍不高,对诗人情感的理解也不够透彻。鉴于此,本课的教学重点落在朗读上。课堂上,学生的自读、教师的范读、个别学生的试读、全体学生的齐读、齐背穿插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另外,还要抓住诗歌中的好词好句让学生朗读、品味,让学生尝试从诗歌的意象和形式入手赏析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分析、点评,从而感受徐志摩诗歌的独特意境。

一、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可先问学生知道哪些世界名校,引出对剑桥大学的介绍,让学生结合课前预习介绍作者生平。课前的查阅与课堂的展示相结合,有任务的驱动,有学生的讲解,学习兴趣和热情大大提升。接下来让学生自由地朗读诗歌,分组交流喜不喜欢这首诗,为什么喜欢?用一句话概括。《新课标》提出:“要注重对文本的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概括要点……”通过一句话概述,可以实现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利过渡,为赏析诗歌做好铺垫。

这个环节中,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自读的方式感知诗歌内容,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倡导创造性阅读。

二、再读诗歌,提出问题

学生概括的内容都体现了对这首诗的喜爱,但是还存在一些疑惑,于是让学生再读诗歌,小组交流讨论提出问题。

有的小组提出:为什么是“再别”康桥,“彩虹似的梦”指的是什么,“寻梦”寻的是什么梦;有的小组提出:“放歌”与“沉默”矛不矛盾,诗人为什么“轻轻的来”“悄悄的走”……针对这些问题,可以让其他同学帮助解答,学生解答不了的问题,教师再进行解答。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不要沉默,不要做旁观者,适时点拨、启发学生继续提出问题。

这个环节中,学生提出了朗读过程中遇到的难以理解的问题,师生共同活动进行解答,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加深了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为下面的指导朗读、感受诗美做了很好的铺垫。

三、精读诗歌体会情感

(一)一赏“金柳”,体会离别。

赏析第二小节,体会“金柳”的含义。点拨为什么用“金”,指出柳和留谐音,柳树是中国传统诗词中离别的象征。如《诗经·小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斯,雨雪霏霏。”再让学生体会“荡漾”的感觉,指导学生朗读“在我的心头——荡——漾——”。重读“荡漾”,音调拉长,读出韵味。

(二)二品“甘心”,体会深情。

齐读第三小节,品味“甘心”。什么叫甘心?王洛宾有首歌这样唱:我愿做一只小羊,守在她身旁,我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面对自己心爱的姑娘,小伙子情愿变成一只小羊,这是源于对姑娘的爱。徐志摩甘心做一条水草是源于对康桥的爱。康桥是诗人精神的家园,他曾满怀深情地回忆说:“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指导学生朗读“我甘——心做一条水草!”时,重读“甘心”,要求学生读到位。诵读指导小步前进,适合中职学生的学情,让学生在“跳一跳摘桃子”的过程中得到一点点的进步。

(三)三思“彩虹”,体会移情。

三思彩虹,体会移情的作用。小组交流讨论“彩虹似的梦”指的是什么。诗人有浓厚的“康桥情结”,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康桥培育了诗人心中的梦。那榆荫下的一潭是拜伦潭,拜伦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徐志摩对他很崇拜,在这里他又遇到了一代才女林徽因,他们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却没有结局。关于爱情、关于诗歌创作的梦想,徐志摩是有很多遗憾的,所以说彩虹似的梦糅碎在浮藻间。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的写法,也不是徐志摩的独创,宋代坡的《水龙吟》:“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杨花柳絮,坡却说是离人泪。这种写作手法叫“移情”,就是作者把自己的主观感情转移到他所描写的客观景物上。鼓励学生写作文时也运用这种写法。

指导学生略带惆怅地来读这一节。

(四)四齐“放歌”,感受激情。

学生通过交流讨论体会到这一节诗人的感情达到了高潮,是通过放歌这个词表现出来的。问学生:人在什么情况下会放歌?(高兴愉快激动的时候)那这一节应该怎么读?(声音大一点,感情充沛些)手可以怎么放(张开双手)头应该低下还是抬起?(抬起)指导学生齐读,“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体会诗人率性潇洒、浪漫豪放的情感。

叶圣陶先生说:“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辅助动作,使学生在诵读中加深了对诗的理解。

(五)五析“沉默”,无声之美。

五析沉默,感受无声胜有声的唯美意境。问学生诗人放歌了吗?(没有)为什么呢?自由读下一小节(生自由读)。与上节相比,诗人的情感来了一个多大的转折呀。一个人想要放歌,却不能放歌,内心是很压抑的,读到这个地方,声音要低下来。悄悄是别离的笙箫,笙箫是什么?笙箫是能够发出美妙声音的乐器,可“悄悄是别离的笙箫”,现在笙箫也沉默了。夏天的虫子好像也理解徐志摩的心情,也沉默了。此时无声胜有声,整个康桥今晚都一片沉默,为诗人而沉默。离别的惆怅,倾注了诗人情感的夏虫、笙箫,这样的意境不适合齐读,应让学生自由朗读。

(六)六读首尾,前呼后应。

六读首尾,理解一七两小节之间前后呼应的关系。最后一节以“悄悄的”与开头“轻轻的”相对应,诗人潇洒地来,潇洒地走,全诗一气呵成,荡气回肠,是对徐志摩“诗化人生”最好的描述。

(七)配乐齐读,体会情感。

配乐齐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

老师在黑板上画一条带箭头的直线,小组交流讨论诗人的情感是不是一条直线,如果不是,那么应该怎么画。每个小组派代表板演,师生共同活动评价学生的板演,然后出示“起承转合”的情感变化曲线图。让学生画出曲线图,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中,没有学生自己的思考,教师的教就没有土壤,学生也就不知道自己会什么,不会什么,学到了什么;学生不仅要“学会”,更要“会学”。诗歌教学中,多种朗读方法的运用,增加了语文课堂的情趣,促进了学生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提高。

四、四读诗歌能力迁移

诗人因告别母校而有了这首诗,同学们告别初中校园时是怎样的?初中三年的求学给你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也给你留下了无尽美好的回忆,再来品读这首诗,模仿这首诗的形式,尝试写一首《别母校》的小诗,课堂展示一下。老师先展示自己写的小诗《别母校》,抛砖引玉。学生在感受诗美、理解诗美的基础上,自主创作小诗,实现了能力迁移。

“诗无达诂”,对诗歌的理解可以是多元的、丰富的,而能让学生对诗歌有融入自我生命体验的理解才是最好的理解。通过师生创作写诗的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诗人对母校的依依惜别之情。

总之,在《再别康桥》的教学中,教师按照认知规律,设计了四个梯度的朗读,层次分明,逐层深入;注重引导学生自己读、思、悟,朗读指导落到实处,形式多样;学生在诵读中加深了对诗歌内容理解,通过对内容的理解提高了诵读能力。另外,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赏识教育,鼓励学生大胆发言,采用小组交流讨论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全心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增强学生的自我体验。

什么是诗歌篇7

[关键词]课堂教学 知识 学习方法 古代诗歌

国内外近年来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关注点由只关注教师特征扩展到了整个课堂的教学活动。即关注学生学习、关注师生交往、关注教9币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学其实就是师生一道学习,从我们一线老师的实践经验看,多数人认为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以学定教”。不过笔者认为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很重要,要有高效课堂,必先有高效教师。教师只有劳于课前,才能“闲”于课上,驾轻就熟,自如引导。高中阶段的教学,教师更应该及时总结,授人以渔,教人以法,让学生学会学习。从而真正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乐趣,从而使课堂因学生的广泛参与而有效乃至高效。

下面笔者拟以古代诗歌的鉴赏为例,谈谈教师如何教学生以法。

我国是诗的国度。从先秦的原始歌谣、诗三百、楚辞,到汉魏六朝的乐府、古诗,到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的诗词散曲,犹如一条灿烂的银河,横贯中国文学的广袭星空。诗歌数量庞大,题材广泛,流派纷呈,名篇迭出。千年前的孔子说“不读诗,无以言”,今天的我们,不读诗。则难以窥中华文化之堂奥。

古诗鉴赏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更是难点之一。之所以难,除了文言文的障碍外,不得法应该是重要原因之一。古诗鉴赏,老师的重要责任是引导学生得法入门。“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但弟子如果不得其门而入,师傅是否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呢?笔者认为,老师的责任在于要深入浅出,引导学生,使他们搭建起生活与艺术之间的桥梁。积累阅读经验。“人门”不只是小学老师启蒙教学的事,每一个学科,每一种艺术,每一个阶段,都存在入门的问题。而老师所授之法,就是入门的钥匙。学生只有掌握了这把钥匙,才能自己打开艺术的宝库。否则,学生拾人牙慧,人云亦云,结果依然是门外汉一个!课堂教学时,许多学生面对古诗词无从下手,每年的高考。许多学生不得要领,就是尚未入门、没有得法的明证。为此,我们根据多年教学的实践经验,进行如下引导,学生课堂反应大为改观。

一、积累诗歌鉴赏的有关术语

我教《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之部”前,回顾总结有关古代诗歌鉴赏知识,为远行备粮,明确诗歌内容、主旨、诗人风格、语言特点、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分类。比如:

(1)诗歌按内容,可分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咏怀诗、咏史诗等。

(2)主旨分类:

A.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揭露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反映离乱的痛苦;表达山河沦陷的痛苦;同情人民的疾苦;对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B.建功报国: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悲伤;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C.思乡怀入: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

D.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盛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

E.长亭送别:依依不舍的留恋;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

(3)诗人风格:如孟浩然诗风的语淡味重、恬静浑健;王维的诗风恬淡生动;王昌龄的诗风雄健深厚:李白诗风的飘逸洒脱:杜甫诗风的沉郁顿挫……

(4)语言特点:如①清新②平淡③绚丽④明快⑤含蓄⑥简洁等等。

(5)表现手法:

①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五种表达方式。其中描写、抒情是考点

描写方式:(a)动静结合,(b)虚实结合的不同;(c)点面结合,(d)正面侧面,(e)远近高低各个角度的描写;(f)明暗、冷暖等色调形态,(g)各种感觉:视、听、触、嗅,(h)细节,(i)场面等。

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

②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有首尾照应,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过渡、铺垫、伏笔等。

③主要的辞格有: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等。

④其他写作技巧包括:(a)赋比兴(b)衬托(c)对比(d)渲染(e)卒章显志(f)欲扬先抑(g)联想想象(h)语序倒置等。

另外掌握一些古代诗歌鉴赏常用名词术语:

如:a.评价主旨类:

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入寻味、含蓄蕴藉。

b.分析手法类:

卒章显志、画龙点睛、托物言志、象征、以小见大、开门见山;寄寓、寄托、衬托、烘托、渲染……

c.侧面描写:

对比、怀古伤今、借古讽今。

起兴,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借景抒情,以景衬情,融情人景,一切景语皆情语。

同时积累诗歌意象一般意义:比如

(1)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2)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3)以折柳表惜别:“柳”、“留”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以“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

(4)以蝉喻品行高洁,古人认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用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以上内容,归纳整理印发给学生,时时积累。

二、分类鉴赏。培养思维方法。学会鉴赏诗歌的具体思路、方法,即如何运用以上知识来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一)依据分类,初步感知。确定思路

每拿到一首诗,诵读吟咏,先分类。

鲁迅先生曾经指出:“分类有益于揣摩文章”(《且介亭杂文・序言》)陈寅恪先生也曾经说过:“治文学史者,必就同一性质题目之作品,考定其作成之年代,于同中求异,异中见同,为一比较分析之研究,而后文学演化之迹象,与夫文人才学之高下,始得明了。否则模糊影响,任意批评,终恐不能有真知灼见也。”(《元白诗笺证稿》)虽然他们说的是诗歌研究之法,但未尝不适合于高中学生的诗歌学习与探究。

古典诗歌包括诗、词、曲。诗包括古体诗、近体诗。按其内容又可分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抒情诗又可分写景诗、咏物诗、怀古诗、即事抒情等等。

比如是抒情诗,可如下归类,搞清其特点。理清意与象之间的关系。

写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景――情

咏物:托物言志借物抒怀物――情、志

怀古:以古喻今、讽今借古抒怀古――今

叙事:言理抒情事――情、志

拿到一首诗,读诗,先分类。假如是写景诗,看写什么景,抒什么情,景与情什么关系;咏物诗,咏什么物,什么特点,借这个物抒发什么情、志;是怀古诗,“古”有什么特点,通过这个古讽今呢,喻今呢。古与今什么关系……

(二)看清结构,知晓内容,明了中心

诗歌的一般结构:起: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物

承:承上续写

转:承上启下。起下为主

合:点明诗歌主题

起、承部分往往描写,搞清描写方法(参前梳理);转、合部分往往抒情,搞清抒情方式。

比如是写景诗,就看是什么景,景有何特点:抒什么情;景与情什么关系。然后看写景用了什么方法,什么效果;抒情用了什么方式,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抓意象,明意境,悟感情。这样诗鉴赏就变成在接受美的熏陶的同时,进行有章可循的思维训练,而不是漫无目标的摸索。

什么是诗歌篇8

关键词:短文;长教;语言;朗读;补充

文学作品的教学重,短文需要长教,也完全可以长教。笔者以现代诗歌为例,浅析如何让短文长教,让“诗歌”这样的短文在长教中诗蕴绵绵无尽。

一、细品语言

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因此必须透过语言将隐藏的诗意凸显出来,这就必须借助对语言的品味鉴赏来丰富诗歌的内容,进而实现对其情感的完整体验,达到短文长教的目的。

在教学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一诗中,我让学生初步体会到诗人借鸟歌唱土地来表达自己对土地的热爱后,便让学生细细品味鸟歌唱的内容――土地、河流、风、黎明,同时,品味其修饰语的含义。在教学过程中,我做了如下的尝试,通过细品味语言来体会诗句、诗歌的情感。(摘录课堂实录)

对诗歌第一节的土地、河流、风、黎明这几个意象细细品味。

师:“暴风雨”指什么?

生:日寇的侵略。

师:这里用了诗歌的什么手法?

生:象征手法。

师:土地象征什么?

生:祖国。

总结: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悲痛之情。

师:除了悲痛还有什么情感?

生:悲愤。

师:哪里可以看出?

生:从“永远汹涌着我们悲愤的河流”可以看出。

师:“永远汹涌”表明了什么?如果换成“永远流淌”感觉怎样?

生:悲愤之情非常强烈且持久。

同时明确河流的象征意义。

师:鸟儿歌唱了土地、河流,还歌唱了什么?

生:风。

师:风因为什么而激怒?因激怒而吹刮着,你看到了什么?

生:因暴风雨打击而激怒,我看到一种力量。

师:那么“风”象征什么?

生:抗争力量。

师:“无止息”表明什么?

生:只要有日本帝国的侵略,人民就会抗争到底。

师:鸟儿歌唱了土地、河流、风,还歌唱了什么?

生:黎明。

师:什么样的黎明?

生:“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

师:为什么说是温柔的?

生:让人想起了母亲的笑容,给人温暖,令人喜爱。

师:为什么说“来自林间”?

生:鸟儿热爱树林,自然喜爱林间的黎明。

师:“黎明”象征什么?

生:光明,希望,这里指抗战的胜利。

通过以上细致地品味语言,打造了语言的精细读。而现代诗歌的教学,体会情感,实现“短文长教”还需要打造语言的厚度。于是,我又让学生对以上的意象做了一番比较分析,寻找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重点抓住了三个“这”和一个“那”字,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是承受,“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是悲愤,“这无止息的吹刮着的激怒的风”是抗争,“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是憧憬。在这样一个完整的斗争过程中,诗人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进行这样的语言品味,无疑是增加了诗歌的厚度。

总而言之,通过对语言的细细品味,充实了诗歌的内容,对情感的体验变得深切,让“短文”真正实现了“长教”。

二、技巧朗读

有感情的朗读可以传达诗歌思想内容,表达其思想感情,让人渐渐进入诗文的意境,加深听众的情感体验,引发读者的共鸣,从而能有效地实现“短文长教”。

在教学艾青的诗歌《我爱这土地》时,在品味语言的同时,让学生通过朗读读出诗句的情感。当品味出“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一句饱含着悲痛的情感时,让学生及时读出这种语气,全班共同体会;当品味出“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一句饱含着悲愤之情时,让学生及时读出这种悲愤之情,全班共同体会;当品味出“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饱含着坚定昂扬的情感时,让学生及时读出这种昂扬的气势,让全班体会;当学生品味出“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饱含着一份希望之情时,学生及时读出这份期望,全班共同体会感受。然后把这四句连起来读,读出诗句的情感,及时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重读。

于是,个人读,集体齐读,分角色朗读,老师范读,变着样式来读,反复体验情感。同时,我配上《辛德勒名单》主题曲,创设一定的情境,从而充分地让学生体会到了诗人那种对祖国爱得深沉的情感。这样,诗歌教学的课堂既有文,也有声,课堂也充满着情感的体验与宣泄,“短文”也就“长教”了,而且更有效了。

三、适当补充

作为现代诗歌这样的短文,本身语言精炼,情感丰富,所以适当的课外资料的补充对于理解与体会诗歌显得特别重要。

在教学《我爱这土地》一文时,我补充了三个必要的资料。第一个是诗歌的背景资料:“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假如没有这一资料,学生较难理解“土地”的象征意义。第二个是抗日战争时日本侵略者对中国无情的践踏与蹂躏的视频剪辑。这个视频裸地展示出中国妇孺老少被无情杀害的场面,配上惊心动魄的背景音乐,给人以震撼。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冲击下,对于日本侵华的残暴与无情体会更深刻。这样,再来体会作者的那份悲愤之情、对抗战胜利的憧憬之情、对祖国爱得深沉之情就容易多了。第三个资料是艾青一生的重要贡献:“解放前,他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数十年来始终把自己同时代和人民联系在一起。”如果没有这一资料,就根本无法理解艾青的一生是在用自己的行动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祖国,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祖国。补充了这一资料,才可以帮助学生容易地理解与深切地体会“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的含义与情感。

通过以上几种方式,既充实了诗歌的课堂,也让诗歌的课堂充满着文和声,这样的教学便不会为“短文”而犯愁了,更不会“无话可说”了,“短文”便真正实现了“长教”。现代诗歌如此,其他短文何尝不是这样?

上一篇:厨师求职信息范文 下一篇:求职信结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