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散文范文

时间:2023-10-08 18:45:45

中秋散文

中秋散文篇1

中秋赏月6年级散文篇【1】中秋前后是北平最美丽的时候。天气正好不冷不热,昼夜的长短也划分得平匀。没有冬季从蒙古吹来的黄风,也没有伏天里挟着冰雹的暴雨。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好像是含着笑告诉北平的人们:在这些天里,大自然是不会给你们什么威胁与损害的。西山北山的蓝色都加深了一些,每天傍晚还披上各色的霞帔。……

同时,那文化过熟的北平人,从一入八月就准备给亲友们送节礼了。街上的铺店用各式的酒瓶,各种馅子的月饼,把自己打扮得像鲜艳的新娘子;就是那不卖礼品的铺户也要凑个热闹,挂起秋节大减价的绸条,迎接北平之秋。

北平之秋就是人间的天堂,也许比天堂更繁荣一点呢!

中秋赏月6年级散文篇【2】本来举杯邀月这只是文人的雅兴,秋高气爽,月色分外光明,更觉得有意思,特别定这日为佳节,若在民间不见得有多大兴味,大抵就是算帐要紧,月饼尚在其次。我回想乡间一般对于月亮的意见,觉得这与文人学者的颇不相同。普通称月曰月亮婆婆,中秋供素月饼水果及老南瓜,又凉水一碗,妇孺拜毕,以指蘸水涂目,祝曰眼目清凉。……中秋的意义,在我个人看来,吃月饼之重要殆过于看月亮,而还帐又过于吃月饼,然则我诚犹未免为乡人也。

诸位要问我为什么特别介绍今夜月,我大略的可以告诉你们的。我不单为今天是兔儿爷的生日,不单为今天的月球与地球最近,我为的是从我们的远祖起,每年在这一日留下些特别的感情,造成不可磨灭的事实。数千年来古人所瞻望所歌咏的就是这个月,而且这寒热得宜,桂子香飘的时节看这圆月,不是昨天或明天的所能比,也不是上月和下月的所能比的。

中秋赏月6年级散文篇【3】尖锐的汽笛声还在远处回荡,车厢内早已人群涌动。跨下车门,望着这个陌生的城市,顾不得思索其他,只是觉得这里是我梦想必须进过的地方。

南方的大地总是惊人的热,让人没由来得烦躁。所以第一次相遇,我并没有记下他的样子也没有打算与他相识。也许是上天太过无聊便编撰一个故事,让我们演绎了一场相识,只是相识而已。

我们很巧合的成了同学,又很自然的相识。转眼中秋来临,离家近的同学都回家了,我们这些离家远的孩子有很自然的凑在了一起。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我们以求能够相互取暖来缓解我们对家的想念。那天晚上我们一起吃了晚饭,然后一起去里操场。

还记得那晚的操场分外的热闹,月亮也是出奇皎洁明亮,还有那些摇曳的孔明灯更是让我永生难忘。记不得那晚你喝了多少酒,也不知道你什么时候去买的孔明灯。我只是记得我们聊天聊得好开心,你说遇见我是你最幸福的事,我忘记了开心,忘记了感动。只是感觉那晚的风很柔很温馨。

我们一起在每一个孔明灯上写下我们的愿望,然后一起轻轻的稳稳的把他们一个个送向浩瀚的夜空,最后一起看着它们慢慢的慢慢的升高,在升高,直到再也寻不见。看着它们我们一起诉说着彼此的愿望,一起猜测明天的我们会怎样。这样的场景无疑是一幅浪漫的画卷。

中秋散文篇2

在我生命的深处,时时涌动着一股湿润的感动。如梦的往事,时时扰乱我的心房,让我的思绪重回远古的相遇。仿佛远古的相遇缤纷了今生今世,仿佛远古的风景渲染了现代的风情,仿佛远古的故事延续了美丽的传说。梦中的化蝶,好似嫦娥舞月。

面对遥远的你,我的目光如月。你犹如美丽的流星,从我人生的天空匆匆飘过,掠起的绚丽和灿烂,短暂而永恒,仿佛一幅画印在我的心中。

中秋,我的思念如水。月光下的河流荡起一片片粼粼的光芒,波动着柔柔的爱意。秋风拂过,嫩绿的草卉低吟着一腔的甜美柔情;仲秋的盛情召唤着一朵朵欣喜的浪花,激起一层层的涟漪和温馨的祝福。这祝福穿越亘古,穿越历史,穿越时光,慰籍那些远古的英豪和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慰籍那些身躯被囚黑牢、精神却流芳的铮铮铁骨,慰籍那些前仆后继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战斗的先烈,慰籍那些惨死在侵略者和反动派屠刀下的无辜百姓……

岁月的河流,承载着我们每一个人满心的希冀和愿景。沿着河流的方向,我们播种希望,拓展生命的美丽风景。一条条河水和溪流,涌动着我们的心绪;在水一方,我们沿着历史的方位,深情地眺望,并向那些为民族、为人民而英勇献身的人们献以崇高的致意!

我的思念如雨如水,轻轻地流经这片广袤富绕的土地。祖国的每一条河流和山峦如同每一个华夏儿女的血液和意志;散发着天然的质朴,散发着民族的聪慧,散发着刚强和勇敢,散发着神圣的向往和不懈的追求。

中秋,我的思念如花。秋天,仿佛一幅幅生动的油画;每一点色彩里都是劳动者用心血点缀。行走秋天,我看到玉米如花、水稻如花、棉花如花、谷子如花,就连一草一木也如花。但我看到的更多的是果实,田野里的庄稼结满果实,一棵棵树上结满果实,就连每个人的心里也结满果实。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这也是一个享受的季节,更是一个思念的季节。

我的思念如花,经过岁月的润滋和期待,已结满累累的果实。我深深地知道,有许许多多我相识的和陌生的父辈们和兄弟姐妹,因为种种原因先我而去;我还知道,在我工作的环境里,许多矿工兄弟因为事故而殉职,而他们的妻子儿女正经受着生活的煎熬……我深沉的思念在这个仲秋会化作一束束艳丽的花卉,会化作一枚枚成熟的果实,献于他们的面前。我的思念会轻抚他们曾经美好灵动的心灵!

中秋,我的思念亦如阳光。在秋天的阳光下,我仿佛一片片红霞,飘过万水千山,盘旋在钩鱼岛的上空,徜祥在千帆竟渡的桅杆上,那上面镶嵌着五颗红星;我仿佛一只美丽的蝴蝶,飞过秋天的田野,给一个又一个村庄里的留守老人和儿童捎去远方的思念;我仿佛一缕缕清新怡然的柔风,飞过秋天的城市,给一群又一群打工者捎去阳光般的问候;我仿佛一缕秋阳,飞过崇山峻岭,向汶川和玉树地震中罹难的同胞们致以真诚而友爱的抚慰,愿他们的灵魂在那个遥远的世界里安祥而自由地徜徉。

秋天的石榴红得慈祥,红得纯真,每一粒都满含了善良的人们的期望;每一枚都犹如朴实的民风和曾经古朴的岁月。站在季节的深处遥望故乡,故乡是一艘石船,永久地卧在岁月和山峦的深处,好似梦中的骆驼和古宅,历史般地永驻在记忆的湖边,美丽依然,古朴依然,伟岸依然。故乡的一片片土地里,溢满我的诗情。我生命的经纬如阳光,始终照耀着故乡的春夏秋冬。

中秋散文篇3

【关键词】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艺术真谛

在上世纪90年代,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以其独特的美感在散文界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他的写作风格激情却不煽情、通俗却不艳俗,当然,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的价值并非在于其品读,而是具有更加深层次的内涵。

一、余秋雨文化历史散文中的主体价值

阅读余秋雨的文化历史散文,可以看见大量“我”的形象,他注重描述“我”的价值观与情感体验,直接的表达出来,让读者看到了“我”的个性。在他的历史文化散文中,“我”就像是一个向导一样,为读者讲述历史故事,带领读者游览古迹,更兼顾着评论员的身份,为读者来解读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在《抱槐山西》中,“我”用感性的语言为读者描述具有历史风味的古宅,让读者感受到豪迈的场面,从这种场面中领悟到山西商人的人生风采,跟随着“我”的讲述,读者不知不觉的走入作者的情感中。余秋雨的历史文化散文都带着自己浓厚的情感体验,从开始的困惑、思索、惊讶和彷徨转到最后的寻根式追逐。这是作者的叩问,也是读者想要从历史中获取的答案,利用“我”的追寻,作者将读者带进了主体情感世界,完成了历史的寻根。

二、余秋雨文化历史散文中充满诗意的语言

余秋雨的文化历史散文与学者散文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可置否的是,余秋雨的文化历史散文集成了前人学者的文风,在语言的表达上实现了感性与知性的融合,有着独特的风味。在他的文化历史散文中,作者利用“我”的价值反思和情感体验来确定主题,并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来表达,知性蕴含着感性,强调“审智”,他不会过多依赖自身的情感,他会从原生的世界中寻求多层次的美感,实现了逻辑和审美之间的转化。得益于感性与理性的融合,“我”的形象变得更加生动、丰满。

三、利用故事来抒怀

余秋雨的历史文化散文有着浓厚的主体意识,利用讲故事的叙述模式满足了读者的窥探行心理。在《一个王朝的背影》中,穿插了大量帝王的奇闻异事,很好的将读者的阅读兴趣调动起来,此外,余秋雨也常常在自己的作品中推测历史人物的想法,这与苍白的文献相比,独具趣味,可以很好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例如,在《遥远的绝响》中,作者描述到:“阮籍傻傻地看着泥塑木雕般的孙登,突然领悟到自己的重大问题是多么没有意思。那就快速斩断吧,能与眼前这位大师交流的或许是另外一个语汇系统,好像被一种神奇的力量推动着,他缓缓地啸了起来。啸完一段,再看孙登,孙登竟笑眯眯地注视着他,说:再来一遍。阮籍一听,连忙站起身来,对着群山云天,啸了好久。啸完回身,孙登又已平静入定,他知道自己已经完成了与这位大师的一次交流,此行没有白来”。

在余秋雨的历史文化散文之中,这种故事是非常多的,但是他却往往不会用详细的笔墨来表述,这种表达方式满足了读者的兴趣习惯,读者并不需要进行反复的咀嚼和回味,可读性非常强。在很多情况下,余秋雨会代替文章中的人物来发言,饱含深情的为读者讲述一个个的故事。在部分情况下,余秋雨还会应用传奇式的表达技巧,为文章赋予了新的韵味。这些曾经不屑被很多大家运用的技巧,余秋雨却娴熟地将其融入进自己的散文中,使他的历史文化散文更亲切,行文更自由。散文显得生动活泼,不拘谨。当然,有时候洋洋洒洒地讲述可能有累赘之嫌,但读者却乐此不疲。即便如此,余秋雨的历史文化散文并不流俗,这主要是因为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中渗着一股知识分子的历史责任感。

四、以独特的视角探索中国文化

作者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独特的视角去看待中国的山水风古迹,更加人道主义,更加深刻、透彻。《都江堰》中,作者认为,都江堰比长城要伟大得多,长城是雄伟的,但更多的是排场,背后是让人惊悸的残暴。而都江堰是质朴的,它造福千年,永久地滋润和灌溉了中华民族。“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 而都江堰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作者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掩盖历史的创痛和丑恶,指出了长城背后的残暴,而肯定了都江堰的实用与贡献。

参考文献:

[1]宋坚.跟随余秋雨心灵的脚步一起舞蹈――解读余秋雨的《心中之旅》[J].名作欣赏. 2011(03)

[2]孙晓东,翟其敏.“为文而造情”――试析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的“滥情”倾向[J].理论导刊.2010(06)

[3]张历.冷僻与承载――浅析余秋雨文化散文用语“陌生化”现象[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0(02)

中秋散文篇4

[关键词]张培基;《故都的秋》;文学翻译

“自古逢秋悲寂寥”,悲秋作为中国传统文学中一个源远流长的主题,具有永久的魅力。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所有悲秋作品中的佳品。该文是郁达夫1922年从日本东京留学回国,辗转北平、武昌、广东、上海、杭州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并在1934年8月回到北平后应朋友之约而写就的。郁达夫主张散文应写得情景兼到,“既细且清”而又真切灵活。他的《故都的秋》便如同他的主张一样:情景高度融合,意境悲凉、韵味隽永,是一曲沉郁、幽远的秋的悲歌。

正如朱曼华所说,近百年来把西方一些知识分子的思想或理论译介给国人者不乏其人,中国人中自己把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存在于散文中那些鲜活的思想译介给外国人的学者却并不多见。而中国著名翻译家张培基先生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无疑弥补了这一缺憾。张培基先生在《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序言中表达了他翻译现代散文的初衷:一是为了消遣,二是出于对英文和散文的爱好,三是为了向国外介绍一些优秀的中国现代散文作品。作为现代优秀散文之一的《故都的秋》也人选其中。这不仅是中国文学之幸,也是外国读者之大幸。张培基先生以其自然流畅、准确细致的译笔让读者再次感受到了《故都的秋》所表现的悲凉的意境、隽永的韵味。

一、理解准确

理解是翻译的前提和基础。正如杨武能所说,翻译家绝非一般意义的读者,绝不能满足于只对原文和原文作者有大致的把握和了解,而必须将其读深钻透,充分理解,全面接受。从译文可以看出张培基先生对原文的理解非常透彻,他并不局限于原文的字面意思,而是着眼于句子的内涵意义,理解准确而又到位。

例1: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

Autumn,wherever it iS,always has something torecommend itself.

“总是好的”在该句中不能按字面直译,它的意思是总有可取的、值得称颂的方面,译者很巧妙用“have somethingto recommend itself”这一短语,令译文准确而流畅。

例2: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己的深情。

Not only poets,even convicts ln prison.Isuppose,have deep sentiments in autumn in spite ofthemselves.

在该句中“不能自己”是指不由自主地,译者用短语“in spite of oneself”来译显得非常地道;根据上下文,“深情”指一种深深感伤的情怀,作者在此想表达秋天的凄美触动着每个人的心弦,甚至是监狱里的囚犯,译者用“deepsentiments”表达出了“深情”一词的内涵。

二、表达流畅

散文贵在散,散文往往没有完整的情节,语言结构灵活多样,以表情功能为主,强调语言的艺术美感。郁达夫是位卓越的语言大师,《故都的秋》充分展示了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整篇文章好像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作者的闲情漫话。从开篇到结尾,没有丝毫文字雕饰的痕迹,但每个词语、句子却又好像未经“炉火”而已到了“纯青”的程度;好像从生活中而来,平凡极了,可是却又那么精当、优美。

作者在文中用了很多节奏感强的排比句,加强了文章的音乐美,也表达了作者对故都所饱含的眷恋之情。译者在翻译这些排比句时采用了灵活多变的手法,做到了神形兼备。

例1: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

There iS Of COUrSe autumn ln the South too,butover there plants wither slowly,the air lS moist、thesky pallid……

上句中三个小句的结构相同, 动词后面均以结构助词“得”,形式整齐划一,给人一种整体的美感。做谓语用的形容词“慢”、“润”、“淡”表现出了南方秋天那种平淡而细腻的意味。译者同样用平行的结构译出了原文的节奏感。

例2: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When I am in the South,the arrival of eachautumn will put me in mind of Peiping's tao Ranting with its reed catkins,Diao Yu Tat with ttsshady willow trees,western Hills with their chirpinginsects,Yu Quan Shan Mountain on a moonlighteveDKlg and Tan Zhe Si with its reverbrating bell.

该句五个并列的“的”字结构读来整齐、流畅,让读者充分感受到作者头脑中充满了故都秋天的美景,一触即发,说不尽,也数不完。译者在翻译时巧妙地采用了“with”结构,还原了原文的形式美。

三、意境深远

散文贵在散,而散文又要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在《故都的秋》一文中,作者通过对北国的槐树、秋蝉、秋雨、秋果、秋之人的描写,从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多个角度展现了作者对秋的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深刻感悟。作者那落寞以及对国家民族危亡命运的深深忧虑的情怀,形成一种美丽而又悲凉的意境,深深地打动着读者的心。文中用了很多表达悲凉和落寞之情的语言,字里行间流露出无比孤独和伤感的情怀,让读者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赞美与眷恋。译者很好地把握了原文这种悲凉而忧伤的意境,

例1: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淼帽凉。

In the north China,however.it ls pa rticularlylimpid,serene and melancholy.

“清、静、悲凉”三个形容词形成整个文章的感情基调。译者用“limpid,serene and melancholy”三个形容词让英文读者深深体会到原文美丽而悲凉的意境。

例2: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All that goes to show that all live creatures andsensitive humans alike are prone to the feeling ofdepth,remoteness,severity and bleakness.

句中的“深沉、幽远、严厉、萧索”四个形容词再次概括了北国秋天的特点,与文章前面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形成呼应,让悲凉的感情基调贯穿全文。译者在此将四个形容词转译为抽象名词,符合英语多用名词的表达习惯,而且抽象名词更具有概括性,让整个悲秋的意境显得更为无和寂寥。

四、结 语

从整个译文来看,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准确细致,译文的语言用词得当、表达自然流畅,不着丝毫牵强的痕迹,完美地洱现了原文所表达的落寞、眷恋以及悲凉的意境,真正达到了“化境”的标准,为英文读者再现了原文的语言美和艺术美。

中秋散文篇5

关键词:余秋雨;散文;美学特色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3-0074-01

余秋雨的散文,跨越了纯文学的界线,走向文化领域。其散文美学型态迥异于前一切散文文本。他的散文独特之处在于,打破了传统散文文体的束缚,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本文拟就其散文美学特色进行分析探讨。

余秋雨散文问世之后在海内外引起巨大反响,构成了本世纪末期中国文坛一大景观。其散文美学型态迥异于前此一切散文文本。从意蕴上考察,余秋雨散文集中探讨的是中国文化问题,因此其文本情感符号系统主要由下述三个方面构成:一、在蒙昧的历史途程中艰难跋涉的中国知识分子群体,如李冰(《都江堰》)、柳宗元(《柳侯词》)、坡(《坡突围》)等.二、锈刻着无数历史人物的足迹与印记的文化名城、风景名胜、地域场所等空间存在。如苏州(《白发苏州》》、山西(《抱愧山西》)、周庄(《江南小镇》》、承德避暑山庄(《一个王朝的背影》)等。三、已经上升为某种象征符号,凝聚着厚重文化内涵的物象。如天一阁、道士塔、莫高窟、牌坊庙宇、笔墨、吴江船、废墟等。作家常常将上述三方面内容交错起来,扭结到若干著名或无名的人物活动轨迹中,通过他们的奋斗与失落,中兴与末路,得意与苍凉,质言之,通过他们的生命亮色划破历史隧道的黑暗,展现了一幅漫长的中国文化演进的巨幅面卷。

一方面,其散文的美学蕴藉非常丰厚,譬如,他深刻地批判过封建社会的"贬官文化"、"隐逸文化"与"夜航船文化"(见《柳侯祠》、《西湖梦》、《夜航船》);他由衷地崇敬康熙大帝的雄才大略,愤怒其继承者的昏聩无能(《一个王朝的背影》);他惊讶、赞叹中国文化的异质因素"商业文化"的崛起,又满怀惋惜地勾勒了这种文化的没落、灰飞烟灭(《江南小镇》、《抱愧山西》);他思考过"美"这种似乎没有什么实用价值的东西在人类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柳侯祠》、《夜雨诗意》);他为我们的祖先曾经作出过的成就自豪(《都江堰》),为他们呕心沥血地护卫民族的精神之火而折服(《风雨天一阁》),为一切曾经在冷漠、无序的社会人生与历史实践中贡献过绵薄之力的人、事树碑立传(《信客》、《庙宇》);他痛斥一切扼杀民族之魂的物质的与精神的"牢笼"(《流放者的土地》、《坡突围》、《牌坊》);他忧惧文明之光的熄灭(《藏书忧》、《家住龙华》),但对那些曾经辉煌的"国粹"而今必然要遭到的淘汰命运并不遗憾(《笔墨祭》);他在苦苦追寻"强国梦"的同时,亦痴痴地关怀着适合人类灵魂栖居的"精神家园"(《道土塔》、《乡关何处》);等等。但在另一方面,余秋雨散文的主题似乎又并不复杂,他给我们的一个总体印象是,这是一个对于中外古今一切优秀的人文遗产都曾经作过全方位地、深入地体察与辨识的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学者对整个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其全部言说的内核一言以蔽之,就是写出了中国知识分子在两千多年文明进程中的"文化苦旅",他们的苦难、抗争、业绩与失败,在无情地解剖民族文化黑幕的同时,亦冷峻地反省了知识分子自身的不足、缺点,从而不仅为知识分子的人生悲剧,而且为整个民族文化的悲剧唱了一曲无尽的挽歌。

余秋雨能将自己的散文写到了这个程度上,实在也是一个奇迹,靠的是他多年的心血、多年的思考、多年的积累和对文化艺术的热爱和探求,这不能不说跟他毕生的行走、思考有关,他已经到了这样的一个程度上,即使写点什么都能够随便写出点什么来,但是他通过散文,把自己塑造成了这样一个社会、文化形象,完全可以说是,被一些外在的东西逼出来的,被媒体和杂志逼出来的,是被他的朋友们推出来的,既可以说是被爱护他的师长朋友们推出来的,保护出来的,又可以说是被他的那些论敌满天飞的言论、无形的攻击和有形的言论逼出来的。我们知道,一个社会塑造人,有时就是这样,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力量把你塑造出来。有了这样正反两方面的力量,还得靠你自身的努力和创造性的思想去完成自己,塑造自己;如果没有自己足够的力量,你早就被打倒了。假如没有自身强大的思想力量和一手绝活,那么你也很难完成这个任务;而一旦有之,则会水涨船高,风浪行舟而不沦。我们由此可以看见,余秋雨他在这样的过程中,实在也是自己把自己的才力逼发出来了,所以他的散文风行天下,并不是不可以理解的。

总之,余秋雨的散文以他的思想作后盾,以他的才华作支撑,对这些众多的文化现象、文明现象进行了长篇累牍的思考,完全可以说是一种时代的需求和必然。如果没有余秋雨呢?那么会不会也有别的人来代替和弥补这个空缺?我不知道。按照马克思的理论是可能的,是存在的,但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余秋雨出现了,实在也是一种文化的必然。因为他刚好具备了这样的条件,适合了这样的需要,做出了这样的成绩,因此无论什么人反对他都无法回避他的存在了。

综上所述,余秋雨的散文,跨越了纯文学的界线,走向文化领域。他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以崭新的范例拓宽了当代散文的领域,创造了新的散文审美形态,使散文的河流改变了流向,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个体意识的抒发到整体精神的张扬。

参考文献:

[1] 余秋雨《艺术创造工程》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

[2] 杨长勋《余秋雨的背影》花城出版社2000年

[3] 余秋雨《文化苦旅》上海知识出版社1992年

[4] 余秋雨《山居笔记》上海文汇出版社1999年

中秋散文篇6

关键词:《故都的秋》 《江南的冬景》 散文教学

《故都的秋》和《江南的冬景》均为郁达夫的代表作,很能体现其风格和美学特征。作为写景散文的经典之作,在中小学阅读教学中应如何切入、展开和呈现,还有待于进一步地探讨。基于此,笔者对两篇佳作从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了比较。

一、知人论世,走近作者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幼名荫生,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故都的秋》写于1934年的8月17日,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到青岛,再到北京,当一颗颠沛流离的心重新踏上这片故土(作者曾于1913年去日本留学时来过北京),尤其在惹人伤感的秋天,隐藏在作者心灵深处的许许多多的酸甜苦辣顿时流淌出来,不禁对秋、对故都的秋有了千万感慨……《江南的冬景》创作稍迟一些,写于生活相对稳定、心境较为平和的杭州家中。从两篇文章隐含的情感来看,《江南的冬景》要比《故都的秋》清新温婉一些。

二、条分缕析,剖析文本

有学者将选入语文教科书的文本依据其来源和功用分为“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四类,并指出,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文本的处理(“用件”除外)应该解决好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说了什么”,即文本本身呈现了什么样的内容;二是“怎么说的”,即文本的体例和结构有什么样的特点,学生可以借此获得什么。因此,我们可以对这两篇文章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以示区别。

(一)内容呈现

1.关于《故都的秋》

(1)写景部分

《故都的秋》从前至后一共描绘了五幅秋景图,分别是手捧碗茶的“秋晨静观”图、似花非花的“秋槐落蕊”图、处处可闻的“秋蝉残鸣”图、别有韵味的“秋雨话凉”图以及叶落果熟的“胜日秋果”图。如果着眼于人的感官,作者所呈现出来的这五福秋景图可谓“色声味俱全”:既有晨起的茗香、静对的“蓝朵”,又有驯鸽的飞声、秋蝉的残鸣以及雨中的微叹,更有微黄的枣子、成熟的葡萄。

(2)议论部分

因为美景,所以流连忘返;因为感慨,所以触目伤怀。作为文人墨客的代表,以心体悟、由景及情,性情的自然流露总会成为其独特的见解和与众不同的审美旨趣。文章的后半部分,以议论的方式道出了作者内心最为真实的想法,不论古今还是中外,对秋,人们总是有着一份别样的情感,而于此画中之人则最盛,加之南国的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总是韵味不足,故而长叹“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因此,两部分你前我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一体,把画中的秋淌入人心,心中的人置于秋景,浑然而天成。

2.关于《江南的冬景》

(1)写景部分

生于斯、长于斯的江南才子,用轻柔而温婉的笔触呈现给了我们这样五幅江南的冬景图——可爱的“曝背谈天”、惬意的“午后冬郊”、迷人的“冬霖闲卷”、别样的“江南雪趣”和诱人的“冬日闲步”。细细嚼之,菲菲思之,作者笔下关于冬日江南薄霜如翼的清晨、风和日暖的午后、烟雨微朦的垂暮、白雪纷扬的夜晚一一呈现在眼前,把个冬日的江南点缀的如诗如画、清新脱俗,让人如痴如醉、心向往之。

(2)议论部分

虽也提及古今中外,但与《故都的秋》不同,作者在此将些许议论的言辞散落于写景的部分,可谓此景此情难于分出彼此,美在其中,故而才在最后合纸搁笔,“拿起手杖”,干脆利落的“上湖上散散步”。

(二)结构特点

《故都的秋》以“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开篇点题,为全文奠定了“清、静、悲凉”的感情基调,而且写景部分所呈现的五幅秋景图也是紧扣这几个字描绘,包括紧随其后的直抒胸臆部分。其间,运用对比的手法,将南国的秋和北国的秋进行了比较,将情牢牢地锁于标题的一“故”之上。

《江南的冬景》开篇便用“蛰居异境”的北国之冬正面衬托清朗温润的江南冬景,接着又拿“气候异状”的南国之冬对比衬托舒缓悠闲的江南冬景,于北冷、南热中显现出江南冬景的与众不同。随后,将江南冬景不同角落的美用温柔的笔调娓娓道来,顿觉天朗地腴、日暖风和,听之、思之,难抑置身其境的冲动。

两相比较,虽然都以写景、议论而成文,但点化之处却不尽然一致。其中,《故都的秋》开合有度,有总有分,而最终以总为尾,前后呼应;而《江南的冬景》则如一幅长卷,从始至终,处处与众不同、清朗脱俗,绵延不绝……

三、咬文嚼字,体悟情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们知道,不论是语文的工具性还是人文性,其最终指向都寄托在语言上。为此,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尤其是教授名家散文的过程中,更要注重对其语言的理解、品味和鉴赏,因为这些文本的语言独具风格,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建构了深远的意境,生动、传神而富有神韵。《故都的秋》和《江南的冬景》则更甚,它那温文尔雅的语言、清新流转的语调,不仅让我们获得了独特的情感体验,而且使我们沉沉迷醉于它所描绘的深远意境中。

(一)相同之处

1.独特的风格

前面已经谈到,郁达夫散文的语言有着“自然畅达而热情坦荡”的风格,不论是《故都的秋》还是《江南的冬景》,都非常鲜明地呈现了这一风格。例如,在描绘“秋槐落蕊”图时对“落蕊”的细腻描写——“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形象、生动、自然、平和,如远处飘来的阵阵清香,似潺潺流转于青石的溪水,真实而不做作,传神而富有意韵。

2.浓郁的情感

“一切景语皆情语”,散文的语言就像吸了水的海绵,稍一用力,便会挤出情感的水滴。尤其是写景散文,无不浸透了作者的情感。故都的秋虽有些悲凉,但其中的美不光让作者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就连远观的我们也无不神往。如若从文本中走出来,我们就会发现,这浸满了作者留恋、爱慕情感的全篇语言,都被“清、静、悲凉”润着,被一“故”字牢牢锁着。《江南的冬景》更是如此,诗意般的语言,情切而语洁,一尘不染,干净的就像盛在玻璃杯中的水,甜蜜得犹如少女在耳边切切私语,怎不让人幸福和满足?

3.深远的意境

语言的魅力不仅仅在于逼真的再现生活中的美景,更在于它所创造出来的意境。就像生活需要梦想一样,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文本也要给读者留有想象的空间,让其回味无穷。我们用心、用情感受了故都的秋、江南的冬景,我们如痴如醉迷恋其中之时,更想象着置身其中的作者,这种物我合一的境界,让我们为郁达夫感悟到的“清、静、悲凉”而清、静、悲凉,也为他的江南冬景的清朗温润而清朗温润,因为他本人就是“故都的秋”、“江南的冬景”。

(二)不同之处

与《江南的冬景》相比,《故都的秋》最大的不同在于“秋雨话凉”中直接引用的那一对答。“乡音无改鬓毛衰”,浓浓的乡音传递的是切切的思乡之情。一生颠沛流离的郁达夫二十年后、不远千里地故地重游,虽不是游子回乡,但当对故都的那份深情伴着人生感慨之时,这个秋天就与众不同了。我们很难推测作者隐含在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但从对秋雨的这一对答中,作者熟悉而又亲切的感觉也渲染到了每一个读者的内心。真实、自然而坦荡的语言,让我们也想应声答道“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即便是出于一人之手的同体裁文章,依然有诸多的不同之处。在语文教学的实际中,教师不能光凭经验,对所有的文本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应该尊重文本,知人论世,用心、用情体会隐含其中的情感,只有这样,阅读教学才会丰富多彩,才能让学生与文本真正实现心灵的对话。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3.

[2]蒋旭.独爱“南国之冬”——以《江南的冬景》为例浅谈语文美育[J].语文学刊,2011,(6).

[3]孔维勇.浅谈郁达夫散文的语言艺术和审美效应[J].现代语文,2007,(7).

[4]董国俊.重读《故都的秋》中的秋景图[J].中学语文教学,2011,(6).

[5]颜碧伟,范建民.清朗温润、舒缓悠闲——《江南的冬景》教学设计[J].语文建设,2011,(10).

[6]徐樑.散文中的古典诗意——《江南的冬景》教学设计[J].语文建设,2011,(10).

中秋散文篇7

仨子坐在秋儿的床前,读着秋儿最喜欢的散文

“秋儿,我买了你最喜欢的散文,我知道你好久没有看书了,一定觉得闷了,我读给你听喔。这是张晓风最经典的作品,叫《地毯的另一端》,你一定读过,我现在才知道你为什么会这么喜欢她的散文。我读给你听。

‘从疾风中走回来,觉得自己像是被浮起来了。山上的草香得那样浓,让我想到,要不是有这样猛烈的风,恐怕空气都会给香得凝冻起来!

……

但这是真实的,第一张贺卡已经放在我的案上了。洒满了细碎精致的透明照片,灯光下展示着一个闪烁而又真实的梦境。画上的金钟摇荡,遥遥的传来美丽的回响。我仿佛能听见那悠扬的音韵,我仿佛能嗅到那沁人的玫瑰花香!而尤其让我神往的,是那几行可爱的祝词:‘愿婚礼的记忆存至永远,愿你们的情爱与日俱增。’

……

记得有一次我提到玛格丽特公主在婚礼中说的一句话:“世界上从来没有两个人像我们这样快乐过。”你毫不在意地说:“那是因为他们不认识我们的缘故。”我喜欢你的自豪,因为我也如此自豪着。……”

秋儿安详地睡着,表情宁静而淡然,手术后的秋儿一直都是这种状态。李医生说手术很成功,但是没有想到秋儿为什么一直没有醒来。李医生替秋儿做了个全身检查才发现她隐蔽得病变原比她大脑的碎片来得严重,这是在手术前未曾估计到的,而现在唯一能做的事情便是等待,等待奇迹,如果手术后不再发生任何的病变,秋儿还是有醒过来的机会,李医生说要看秋儿的造化了......

这是一个无边的希望,但是仨子相信秋儿会醒过来。仨子是一个从不相信神鬼的人,而在此刻他却渴望神灵相助。仨子坐在秋儿的病房里读着张晓风的散文,时间一点一点地过去。

手术后的第三天,散文已经从第一页读到了第五页,又过了三天,从第五页读到了第十页,再过了三天,从第十页读到了十五页......

直到二个月后,散文已经从第一页读到了最后一页。仨子用手握着秋儿的手说:“秋儿,你睡了很久了,现在这边已经是春天了,是踏青的季节了,秋儿,等你醒来,我们一起远足一趟,我们到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去。秋儿,我再等你醒来。”

仨子看着窗外,天亮了又暗,暗了又亮,天晴了,下雨了……

第三个月后,仨子终于准备把秋儿接回家照顾,仨子抱着秋儿回家的那天,李医生和王莹走在前面替他们开门,秋儿像一个睡公主一样躺在仨子的怀里,仨子轻轻地对秋儿说:“秋儿,我们回家了!”

房间里换上新的紫色窗帘;床上辅上了新的紫色碎花被褥;床头和梳妆台上放上一大束紫色勿望我。

仨子轻轻地把秋儿放在床上,并从卫生间拿来毛巾替秋儿擦脸,李医生替秋儿挂上葡萄糖,然后向仨子讲解着如何替秋儿换葡萄糖,如何应付一些紧急情况,仨子认真地一一记下来。

秋儿沉沉地睡着,这半年里,仨子料理着秋儿的生活,除了上班时间,仨子请了个私人看护照顾着秋儿。看到日出的早上,仨子彻夜不眠地修改着公司的计划,打开窗帘的时候,他兴奋地跳了起来,跑到秋儿的房间说:“秋儿,秋儿,看到日出了吗?你说过初升的太阳代表希望!秋儿,我会等你醒过来。”

中秋散文篇8

一、强化课前预习的导向作用

课前预习是学生汲取知识的发端,是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基础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预习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课堂效率的高低,要提高课堂效率,课前预习必须到位。

预习要怎样做才算到位,才能体现它的导向作用呢? 这样通过预习,就把学习这篇文章的方向定下来了。

2.导读练习内容要具体。我在设计《故都的秋》的导读练习时,完全按标准化试题形式设计,里边包含有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阅读题。这样,既注视了基础知识的预习,也重视了课文重点难点的预习;既重视了基础知识的把握,也重视了各种能力的综合训练。这样,学生在完成导读练习的同时,也就基本上把握了学习课文的要领。

学生在懂得了学什么,怎样学之后,教学的目标就明确了,教学的方向也就确定了。那么课堂效率的提高也就有了保证。

二、突出课堂教学的主题地位

语文课堂教学要紧紧围绕主题来展开,要像写作优秀散文那样,运用各种手法来突出主题。通常情况下,要围绕主题做到以下几个结合。

1.点面结合。既注意做好面上的分析、训练,也要注意做好点上的分析、训练。

2.教学结合。要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突出主题。该讲则讲,基础知识要讲透;该练则练,基本能力要多练;该点则点,重点难点要点明;该引则引,教学目标要完成,每一步都要作到有的放矢。

3.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相结合。教师要遵循教和学的规律,通过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什么知识培养什么能力,教师要作到心中有数;什么能力需复习什么知识,要做到手到拿来。

我讲《故都的秋》这篇文章,就突出了课堂教学的主题地位,主要围绕下边两个问题来展开:一、这篇课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二、为什么说“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是这篇课文的又一特点?

在教学中,我先从整体上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明确本文主要描绘了秋花、秋槐、秋蝉、秋雨和秋果五幅故都的秋景,这些秋景既不以时间顺序来安排,也不以空间顺序来安排,这样,从选材和组材上体现出了散文“形散”的特点。接着引导学生找出这些秋景的共同特点,即“清、静、悲凉”,从而把握了作者正是以这个共同点把这些景物组织在一起的,这就是本文不散的“神”。通过学习,学生对课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就了然于胸了。接下来,我引导学生深入到点上进行分析,分析每幅秋景的描绘角度、描绘特点:秋花,侧重于色,突出冷色;秋槐,侧重于形,突出落寞;秋蝉,侧重于声,突出残声;秋雨,侧重于味,突出秋凉的情韵;秋果,侧重于实,突出淡绿、微黄的色彩。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作者选这些秋景来写的原因,明确:一.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二.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作家思想苦闷,逃避现实;三.也跟作家 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四.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在杭州期间,作者提倡“静”的文学,写的多是“静如止水的遁世文学”。这就决定了作家会选怎样的情。这样通过分析,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特点也就体现出来了。

一节课下来,学生既学习了描写等基础知识,又培养了概括能力、分析能力、筛选信息能力、理解辨认修辞能力等,又达到高效率、快节奏的教学目的。

这样,围绕着主题来展开教学,课堂水分挤干了,无用功没有了,课堂效率也就得到了提高。

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学生每天面对同一块黑板,本来就已经够单调了,如果每节课再面对同样的教学程式,面对同样的学习方法,那就会更觉得单调,甚至会觉得枯燥。这势必抑制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严重遏制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还要善于积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挂图、投影、录音以及运用各种教具,充分调动各种可用因素。挂图和各种教具可以加强学习内容的形象性、可感性;投影可以加大课堂容量,增强知识点的稳定性和相对持久性;录音可以充分发挥课文的感染力。通过这些教学手段的利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来感受知识。

我在上《故都的秋》时,就利用了投影,在六张胶片里,有最简单的语音、字词知识,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练习,也有能力迁移的练习。这些内容,在一节课里都得到了落实。投影加大了课堂密度,吸引了学生 的注意力,从而加速了对知识的把握,促进了学生能力的提高。

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课堂效率也就随之提高了。

上一篇:冰心散文诗范文 下一篇:第一部诗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