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散文范文

时间:2023-10-04 00:54:54

古代散文

古代散文篇1

摘 要:近些年,随着社会各界对国学教育的重视,高中语文课堂上,古代散文的教学内容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对于学生而言,古代散文的教育,绝不仅仅是停留在字词的释读上,也不能仅仅以文言文翻译为目的。老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在古代散文学习中的学习感悟,并且对自身的文化素养进行提高。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代散文;教学策略;文化修养

高中古代散文,并不能用“文言文”这一术语来进行笼统的概括。古代散文具有较为独特的文学属性,在帮助学生掌握一些重点字词的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一定的文化修养。所以,如何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学习古代散文,也是语文素质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作者内心情感上,古代散文有着更为强烈的表达,老师在教学中,也要积极地帮助学生,对内容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由于古代散文在语言上比较晦涩,在内容上又落后于白话文学。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古代散文的教学内容,进行合适的情境创设。另一方面,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也能帮助学生对古代散文中的内容进行趣味化的探讨,可以有效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

例如,在学习《鸿门宴》这篇古代散文的时候,老师不妨根据课文中的内容――“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在教室中进行相关的座次安排,然后让学生扮演相关的人物,根据文章中给出的内容,进行情景剧的表演。像其中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i以示之者三”等内容,学生都可以进行形象的表演。还有一些存疑的地方,比如说,“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这句话讲的是樊哙单人闯营。但是,当时鸿门宴上,项羽仅在帐中的卫士就有几十名,老师不妨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境进行演练,看看相同情况下,扮演樊哙的学生,能否顺利地冲进大帐。利用情境创设的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相关的探讨。

二、美化意境,帮助学生深化内容

在古代散文的学习中,老师强调的一项内容就是文章中作者所精雕细琢出的文学意境。在教学中,老师也要注意,不能仅仅是让学生对那些句子简单的背诵记忆,还要帮助学生在心理层面上感悟那些内容。通过口语表达以及思想感悟,将书面上的内容,在胸间转化为气象万千的高山流水。意境的美化,可以帮助学生对古代散文建立端正的学习态度,有助于他们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化。

例如,在学习唐代大文豪王勃的《滕王阁序》时,老师就要着重在字里行间的意境上进行渲染,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笔下所倾泻出的江山美景,进而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如,其中比较著名的句子“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L天一色”,老师可以描述道,“雨后的天空,乌云消散,阳光又重新照耀着大地。阳光映射下的彩霞与野鸭一起飞翔。大雨后的江水显得异常的充盈,远远望去,江水似乎和天空连接在一起。”帮助学生对句子中彰显的色彩对比,动静的结合,有个更为形象化的了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要多多使用意境描绘的手法来帮助学生深化学习内容。

三、联系背景,拓宽学生文化修养

学习古代散文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作者的研究,了解他的人物生平、创作风格以及这篇文赋的创作背景。通过这些内容的分析,对于作者想要表达的实际内容,学生能进行更为全面的了解。同时,在进行背景联系的时候,学生还可以对自身的语文推理能力进行锻炼,剖析出作者进行创作的目的,使原本枯燥的学习内容变得形象立体。

例如,在学习宋代大文豪苏轼的《赤壁赋》时,从字句中,感受到的是作者豪放不羁的创作风格,从“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句话中,感受到的是作者超然的思想心态。但是,紧接着,学生会发现作者的思想情怀陡然变得落寞,开始对人生的短促进行感慨。在联系作者当时的创作背景,学生就能明白原因何在了。《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被贬谪黄州期间。宋神宗元丰二年,因被诬作诗“谤讪朝廷”,遭御史弹劾,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因写下《湖州谢上表》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惨遭折磨。在多方营救后,于当年十二月被释放。所以,这篇文赋中情感的跌宕,也正包含着作者对身世的感慨。通过这样的解读,学生既能对文章中蕴含的思想内容进行更为精准的了解,同时还可以对自己的文化素养进行拓宽。

总的来说,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老师不能忽视古代散文的教学,由于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使得这方面的内容也愈来愈重要。老师在教学中,既要实时的结合学生的反馈,同时还要对自己的手法进行不断的创新,改变古代散文教学课堂上那沉闷、严肃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全面地领会古代散文中所蕴含的崇高思想。

参考文献:

[1]叶挺仓.古代散文阅读教学的“三重境界”[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64-68.

古代散文篇2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关于故乡事、故乡情的文章着实不少,《乡土情结》的作者柯灵却巧妙地开篇引用此诗作为情感铺垫,简洁地将“我”的感情、心理等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其实是很节俭的笔法,而诗人的感情却表现得格外含蓄、浓烈、深厚。正文中又引用了宋之问的“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写游子久别返家的忐忑复杂心情;引用崔颢诗句“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用一个娇憨天真的船家女的搭讪来表现人们普遍而深厚的思乡情结。而后文引用的诗歌又升华了一种超越思乡情结的爱国情怀,“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等诗句。乡土乡情,古人今人、圣人凡人,均魂牵如此!

如此美的古诗词意境,使本就美妙的散文内容和作者情感更显雍容典雅、意蕴丰厚。

古诗词在散文中的串烧引用,能增添文章的美感,使读者获得美的享受。教学中,教师不妨先把古诗词提取出来,利用学生喜欢的多媒体形式进行展示,让学生在上课之初就朗诵感知,讨论鉴赏,教师则适度点其精妙,借以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和阅读鉴赏能力。教学现代文时,适当一些古诗词,能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思维。补充要精当自然,要利于理解文本情感,可以在导入新课时设置,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巧妙穿插。如教学余光中散文《听听那冷雨》时,可以补充蒋捷的《听雨》拓展阅读:“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由少年、壮年再到晚年,以听雨为线,寥寥几笔写出了对人生、岁月不寻常的观感。还可借助歌曲来营造氛围,如听《明月几时有》感受苏轼被贬后忧伤和旷达心绪的交织,听《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理解李煜亡国后难言的痛楚……

一些重要的散文表现手法和古诗词表现手法是相通的,可以同步精要列举古诗例句来学习和理解。韩少功《我心归去》中第五段写道:“很想念家里――似乎是有点没出息。……我坐在柔和的灯雾里,听窗外的海涛和海鸥的鸣叫,想象母亲、妻子、女儿现在熟睡的模样,隔着万里守候她们睡到天明……”作者思家的情景,让人心生感动。这里,“想象”这一艺术表现手法功不可没。这和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的想象有异曲同工之妙:“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诗人从家人着想,想象家人深夜未眠,灯前说着远行人。这一拓展比较,可获得举一反三之效,更好地达到学习目标。课下作业设置可以再来个联结拓展:请找出并赏析杜甫《月夜》中运用想象技巧的句子,“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诗人想象妻子的思亲之景,由此把自己的思念之情抒发得一览无余,愈加深刻。

在散文教学中融合古诗词的学习,好处自然还有很多:化难为易,巧学怡趣。如开创浪漫主义诗风的屈原写作《离骚》的时代,距离我们比较久远,对于学生字面障碍特别多,学生也就没有了阅读下去的欲望。如果灵活引用穿插,在其他文体教学中引用屈原名句并精要讲解,是一种化整为零的有效教学法。教师还要善于预设。韦庄的“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诗句在苏教语文必修一课本上出现过两次,而两次用以表现的主题大不相同,一为思乡苦,一为不舍情,学生在理解时肯定有纠结和困惑。有效引导学生多维度理解鉴赏,即可拓展其视野和想象力,使学生养成见疑不避、迎难而上的探究精神,解决古诗词学习难的问题。

“问渠那得清如许”,源活则水清,这就需要教师做有心人,要有课堂开发的意识。“何处春江无月明”,探寻教学智慧,把诗词教“活”,让学生学“活”,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

古代散文篇3

一、质疑教材第6页“赏析示例”板块之《长恨歌》中的“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

此句据《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第870页,应为:“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第874页赏析为:“从白日到黑夜,从春天到秋天,处处触物伤情,时时睹物思人,从各个方面反复渲染诗中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寻觅。”我认为,“春风桃李花开”是一种万物盛开的景象,应该是写白日之风景,不会是夜晚的意象。“秋雨梧桐”在诗词领域也大多是表示黄昏、夜晚的意象,李清照《声声慢》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晏殊《踏莎行》中“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以及欧阳修的诗词中都有这样的意象。“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着重表达了苦苦的思恋,“春风桃李花开日”是这样,“秋雨梧桐叶落时”也是这样。所以,“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应改为“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二、质疑教材第33页“自主赏析”板块之《登岳阳楼》中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

此句据《唐诗鉴赏辞典》(北京燕山出版社,1987年)第420页,应为:“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两句的字面意思是:“吴、楚两地在这里被分割开来,整个天地恰似在湖中日夜浮动。”“乾坤”是“天地”之意,《唐诗鉴赏辞典》(北京燕山出版社,1987年)第422页的赏析为:“日月星辰日夜漂浮于湖水之中。”在诗歌鉴赏中可以意译为“整个天地间的日月星辰”,那么“日夜”就是指“日日夜夜”。如果采用教材中的“日月”之说就没有了日日夜夜的意思了。而且《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第594页的原诗中也是“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此外,最让人不理解的是与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配套的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教学用书》中第54―56页的“语言品味”、“关于练习”和“有关资料”中有三次以上引用原诗的时候都采用了“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说法,这与教材是相左的,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出现这些问题,我认为是不应该的。

三、质疑教材第37页“推荐作品”板块之《旅夜书怀》中的“星随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此句据《唐诗鉴赏辞典》(北京燕山出版社,1987年)第402页,应为:“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同页的赏析为:“‘星垂’句,写远望天边所见的景象,一马平川,无遮无掩,地阔天低,列星下垂,远处星星和地面连接到了一起,真像从天空垂落到了地平线上。”“垂”字写出了在空旷原野上,星星垂挂在远天,衬托出平野的辽阔,是作者平野看星的独特感受,用“随”就没有这样的意境。

而且与下句“月涌大江流”联系,“垂”与“涌”一静一动,相映成趣,也写出了杜甫是停舟细看景,是静止的;这与大家熟悉的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不同,两句诗虽然可比功力,但李白是行舟流览,所以用“随”。一字之差,意境大异,二者不可混淆。

四、质疑教材第41页“赏析示例”板块之《将进酒》中的“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

此句据《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第225页和《唐诗鉴赏辞典》(北京燕山出版社,1987年)第206页,应为:“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而且“复”是“再”的意思,更具有古典诗词的韵味。部分《中国文学史》和网络上也有“不愿”之说。从语意连贯和情理来看,三者都讲得通。但是教材中采用的“用”之说是一个比较冷僻的说法,我认为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应该采用更加传统经典的说法,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培养基本的古代文化素养。

五、质疑教材第73页“自主赏析”板块之《项羽之死》的注释{15}【骑(jì)】

教材中【骑(jì)】注释为:“单人乘一匹马。”我认为此解有待商榷。从句读停顿上来看,“于是项王乃上马骑”应该这样停顿:“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那么“马骑”是一个名词,应该解释为“备有鞍辔的马”(商务印书馆2000年出版的《古代汉语词典》,第1195页“骑”的注释③的第三条)。

六、质疑教材第92页“自主赏析”板块之《祭十二郎文》的注释⑩【惟其所愿】

教材中【惟其所愿】注释为:“指让奴婢们按他们的意思或去或留。”此句注释与配套的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教学用书》中第143页的译文相左,配套的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教学用书》中第143页译为:“(这样办了)才算了却我的心愿。”

从语意连贯和情理来看,二者都讲得通,徐北文主编的《古文观止今译》(齐鲁出版社)的第473页采取前者,张国风注释的《古文观止》(金盾出版社)第298页采取后者。我认为第二种观点较为合适,“葬汝于先人之兆”应该是韩愈的最终心愿。无论采取哪一种解释,从严谨的角度考虑,教材都应附带另外一种解释。

七、质疑教材第94页“自主赏析”板块之《文与可画谷偃竹记》的注释②【蜩(tiǎo)蝮蛇(fù)】

其中的“蜩”声调注错,应为“tiáo”(《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第1354页)。

八、质疑教材第94页“自主赏析”板块之《文与可画谷偃竹记》的注释⑩【兔起鹘落】

教材中【兔起鹘落】注释为:“兔的跃起,鹘鸟(属鹰类)的降落。二者都是迅疾的动作,用以形容运笔的神速。”我认为此解有牵强和曲解之处。

《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李行健主编,长春出版社)第370页对“兔起鹘落”的解释为:“‘鹘’,隼类猛禽。兔子刚一跳起,鹘就急速扑去。形容动作迅猛准确。后用以形容才思敏捷,下笔神速,气势充沛。”此处形容绘画才思敏捷,自然应取词典之意,强调的是鹘的动作迅猛,而非兔。关于此处,配套的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教学用书》中第149页则完全弄反了成语的意思:“就像兔子跳起来把鹘鸟扑落一样,稍一放松那鹘就跑掉了。”兔子扑鹘,岂不怪哉?

九、质疑教材第100页“推荐作品”板块之《陶庵梦忆序》的注释{12}【以衲(nà)报裘,以苎(zhù)报(xì),仇轻也】

其中的“”拼音注错,应为“chī”(《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第181页)。

十、质疑教材第115页“推荐作品”板块之《苦斋记》的{11}注释和注释{33}

【黄连、苦(dí)、亭历、苦参(shēn)、钩夭】中的“”声调注错,应为“dì”(《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第299页)。

古代散文篇4

1.杜甫的诗《阁夜》中有这样两句:“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用书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教学用书》(以下简称教参)70页说“百姓的哭声和渔樵的歌声都是乱世的音响。”如果说百姓的哭声是乱世的音响,应该没有疑义,但说渔樵的歌声是乱世的音响就有些让人捉摸不透了。《西游记》中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中写猴王参访仙道,路遇樵夫唱歌,歌曰:

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苍径秋高,对月枕松根,一觉天明。认旧林,登崖过岭,持斧断枯藤。收来成一担,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无些子争竞,时价平平。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淡延生。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樵夫告诉孙悟空,这是神仙教他的,烦恼时,唱来散心解闷。这里的渔樵歌声只能说明樵夫生活困顿艰辛,不能说就是乱世的音响。明代杨慎的《临江仙》中有“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的词句,从这两句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渔樵淡泊超脱的襟怀,这也正是作者所追求的理想人格。所以,笔者认为说渔樵的歌声是乱世的音响过于绝对,过于武断,缺乏依据。

2.教参93页关于李煜《虞美人》的赏析中有这样一句话:“中国历史上有三个最著名的人是重瞳的。一个是治水的大禹,一个是楚霸王项羽,另一个就是李煜。”其中,说“治水的大禹”重瞳,笔者认为不对,应为上古的贤君舜。《史记全本新注》(三秦出版社)《五帝本纪・第一》中关于舜是这样写的:虞舜者,名曰重华。书中注:重华,传说舜有重瞳,故号重华。据此,重瞳的是舜而非大禹。

3.教参99页问题探究四关于《李凭箜篌引》中“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冷暖难辨的说法二:“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依然写音乐的感染力……李凭演奏的音乐把长安城中寒冷的月光都融化了,人们不顾深秋寒冷的夜气,都在月光下聆听她的演奏。不仅如此,音乐也感动了皇帝,也来欣赏她的演奏。

关于李凭是男是女,众说纷纭,《唐诗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996页关于李贺《李凭箜篌引》赏析中这样介绍李凭:李凭是梨园弟子,因擅弹箜篌,名噪一时。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这里用的是“他”,读者自然认为李凭是男子,而教参用了“她”,这就容易使教师产生混淆,李凭究竟是男是女呢?笔者认为如果不能确定男女的情况下,应用“他”更合适些。

4.教参122页《阿房宫赋》的参考译文中对于课文中“直栏横槛”的解释是“直的栏杆,横的门槛。”笔者查阅了工具书,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大字典》对槛(jiàn)的解释为:槛的本义指圈养兽类用的栅栏。引申为房子的栏杆、栏板。而对槛(kǎn)的解释为:由横木活石条制成,贴近门框地面的门限,又作“坎”。结合语境来看,这里的“槛”应读jiàn,意思为栏杆,而不是门槛。

教参虽然不是教科书,但却是广大教师日常教学离不开的重要的参考书,许多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都希望利用教参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笔者认为作为教师重要参考书的教参,解读文本应力求严谨、准确,否则就会误导教师和学生。笔者在此就教参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希望和专家、同仁共同探讨。如若确实存在上述问题,修订改版时应该予以更正,真正实现教参的教学价值。

古代散文篇5

摘 要:家族法发源于前国家时期的初民社会,在进入国家社会以后,与国家法共同成为调整社会关系的工具。家族法在表现形式、调整方式、调整范围及社会功能等方面与国家法有所差别,体现其在社会生活中的独特价值:家族法是国家法的起源,尽管国家法经常以“神授”、“天意”的名义出现,但总是对家族法的模仿,至少在初始意义上是如此。论文关键词:家族法 国家法 社会关系 家庭是人类社会一定发展阶段出现的社会现象。这里的发展阶段,与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的能力相关联,特别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促进了家庭结构和职能的变化。在初民社会,原始人类的联合是为了在强大的自然面前赢得生存的机会,这时的共同体是杂乱而不稳定的,没有所谓的亲属和家庭。经过漫长岁月自然选择规律和人类自身的观察思考,逐渐出现了婚姻的萌芽,进而形成血缘家庭。这样,古代社会成为“一个许多家庭的集合体”,而不再是“一个个人的集合”。(P.72)家族,作为古代社会的细胞出现并成为社会关系中的主要角色。本文写作的目的,不在于对传统家族法制度——特别是作为其一部分的宗法制度——的重述,而重点在于从家族法与国家法对比的角度阐述家族法更为悠远的历史痕迹,以及它如何在与国家法的相生相克中演化和生存。中国古代社会,不论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这种社会阶段的划分是否符合中国古代社会的实际还有待进一步论证——都有家族法的存在,只是形式和内容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调控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和功能出现“衰落的表象”,而突出体现出对人精神世界的指引。在中国古代社会,我们可能不太注意个人的位置——这是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但家族成为基本的社会单位,人生活在家族之中,家族是人进行自我完善的第一环境。即使国家产生以后家族的社会地位不再是独一无二的,但统治者家族也是国家的基本内核,国家成为家族的放大物。本文分为四个部分。在第一部分将对家族法的起源和演变进行简要的勾勒;第二部分分析家族法在中国古代社会发挥的功能,特别是如何成为人们的精神规范的;第三部分叙述家族法的法律形式,特别是如何对国家法进行借鉴和补充;第四部分是结论和对现代社会的一些启示。一、家族法的起源和演变梅因认为:“在人类初生时代,不可能想象会有任何种类的立法机关,甚至一个明确的立法者。法律还没有达到习惯的程度,它只是一种惯行。”(P.5)那么,这种“惯行”在家族中是如何体现的?因为家族首先是血缘关系的共同体,保持血缘关系的健康和纯洁是家族生存的根本问题,所以,婚姻禁忌应是家族惯行中的基本内容。其次,由于对自然的无知和恐惧,人们需要通过祭祀来寻求精神的宽慰,祭祀的礼仪也逐步成为一种规范。再次,在不断重复的生产劳动中,人们开始总结经验:如何进行劳动分工才能提高效率、如何分配劳动果实才算公平,最初的正义观念和技术规则促进了家族的团结和繁荣。最后,当有家族成员违反了某项行为规则或触犯了禁忌习惯时,要给予处罚,以保护家族的整体利益。所以,当我们不过分保守地看待法的概念的话,家族法——至少是其萌芽状态——在人类第一个家庭出现的时候起就产生了。中国古代家族法的演变可从四方面来讲。第一、家族法的萌芽形态。在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的进步促进父系氏族公社的形成,它的基层组织就是以家长制为特征的血缘家庭。这种社会单位的维持和运转主要依靠氏族内的家族法。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这种家庭内己经包含有奴隶制的农奴制,存在着男性对女性的奴役和家长权,存在着最初的社会对立。这种家族法己经和经济关系结合在一起,它所体现的家父权特征是与男女在劳动生产中地位的变化相联系的。第二,周代的家族法制度,又称宗法制度,是直接从原始的父系氏族家长制发展起来的。周族实行大规模的宗法分封,形成了宝塔式的宗法等级关系,凭籍亲亲尊尊、尊祖敬宗、孝仰思想巩固其统治地位。这里有必要对血亲和宗亲进行简要说明。“血亲”指的是一切人,从血统上能追溯到一个单一的男性和女性祖先的;而在血亲的世系表上,我们每到达一个女性的名字时立即停止,把女性的卑亲属完全除外后所有遗留下来的人就都是“宗亲”。(P.85)可以看出,血亲和宗亲的区分是对家父权的进一步强化。第三,秦汉至近代的家族法制度可分为如下阶段:秦汉时期是发展的初期形态,表现为个体家长制家庭与旧的宗族的并存,在个体家庭中繁衍发展起来的新的家族势力从逐渐形成到发 展壮大;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表现为家族势力发展到能拥有独立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家族的统治和组织与地方上的政治统治和组织又一定程度上结合起来,但家族势力常处于和中央政权对抗割据的形势;宋以后和近代,随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这一时期的家族法也发展到后期形态,表现为家族不再掌握有地方上政治军事权力,家族势力完全服从于皇帝的政治势力,家族法组织不构成封建国家的政治机构,但家族法统治与政治统治配合得更为紧密。二、家族法的社会功能家族法的社会功能随着家族在社会关系中角色变化而不断完善或丰富起来。此处讲完善或丰富不尽准确,特别在国家产生以后,以国家意志而拟制的法律——其有的内容是从家族法转化而来,或者本身就是对家族法的限制——不断剥蚀家族法的调控领域。在汉代以后,法律的儒家化起到了对家族法的打击和拉拢的双重作用。梁启超说:“中国古代的政治是家族本位的政治。”有人申而言之,中国古代的法律也是家族本位的法律。这不甚全面。家族法远远早于国家法的产生,具有独立性的一面,甚至抵制国家法的侵蚀,在调控社会关系中发挥独特的功能。但总的趋势是,家族法不断向国家法妥协,甚至成为国家法的附庸。这在封建社会后期尤为明显。第一,经济功能。家族共同体利用自己的群体优势,经营家族财产,并联络各自独立的家庭组织劳动生产,推广先进的生产经验。有的家族直接将涉及生产、经营方面的经验写入家族法,要求族人执行。如广东五华缪氏《家训》规定:“池塘养鱼须常供粪草,旷地须当栽梨、柿、桃、李、梅、栗诸般果木及菽麦、麻豆、薯瓜、芋菜之类,培泥铲草,随时加察。”(P.962)对于农业生产中的很多细小环节,家族法都有具体的规定,其中不少内容都直接或间接地起到辅助农业生产、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第二,治安功能。家族组织利用具有强制约束力的家族法调整族内社会关系,维持族内社会秩序,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地方政府管理人数不足的缺陷,使国家统治渗透到社会底层。此外,家族法对于族人的言行举止各有限制性规定,族人若有过犯,首先必须经家族机构依家族法处理。这样,正如清朝巡抚陈宏谋所言,“立教不外乎明伦,临以祖宗、教其子孙,其势甚近,其情教切。以视法堂之威刑,官衙之劝戒,更有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之实效”,(PP.184-185)一大部分民事纠纷和轻微刑事案件都在家族内部解决。第三,教化功能。即纯化族人家人的道德,约束族人家人的思想行为,使家族组织更为正统化、官方化。在家族内部,忠孝信义等善恶品评的道德准则上升为具有强制约束力的法律规范,特别在汉代以后,家族法直接从正面倡导儒学,不仅以儒家学说为基本准则,规范家族成员的言行举止,也以儒学理论作为唯一正确的思想意识,要求家族成员无保留地接受。清朝嘉庆年间归安《嵇氏条规》规定:“男子生而能言,便须以礼教诲,……毋得游手好闲,习学非礼。”(P.983)第四,福利功能。在家族法中规定助农工、扶老弱、恤忧患、实义仓等条文,要求族人之间在生产、生活上互相帮助。崔氏《四民月令》中劝勉宗族乡党说:“三月,是月也,冬谷或尽堪麦未熟,乃顺阳布德,赈赡贫乏,务施九族……九月,存问九族孤寡老弱不能自存者,分厚撤重以救其寒;十月……五谷既登,家储蓄积,乃顺时令,同宗有贫寡久丧不砍葬者,则纠合族人共兴举之。”(PP.6162)另外,公用道路的修筑、水利设施的兴建、水井的穿凿以及村落围墙的修建等,需要各户共同出力完成。三、家族法的法律形式前文已经提到,在国家产生以前家族法就已经存在了。这时的家族法在形式上是十分杂乱的,主要是口述约定,代代相传。(国家法在初始阶段也是口述形式的)文字发明出来以后,古代文明出现质的飞跃,为家族法的保存和流传提供了物质条件。尽管国家法在调控领域上不断对家族法进行挤压,但其为家族法在法律形式上提供了深刻的启示。特别是国家法进入成文化以后,家族法越来越成为国家法的必要补充。在封建社会,一些名门望族制定的家族法往往由皇帝出面予以肯定,其法律效力无疑非同一般。如孔子后裔在制定家族法时得到明太祖朱元璋的肯定,清代时又得到乾隆皇帝的认可。一般家族的家法族规,为了获得官府的肯定,也往往主动送到地方官府批准后再使用。当这种家法族规制定的指导思想被御定,内容、措施被官府批准后,实际就成了封建社会的一种法律渊源。第一,罪名设置。家族法与国家法由于调整对象与适用范围 不同,在罪名的设置上各有侧重:首先,对于国家法中的罪名有取有舍。大多数家族法没有专立谋反、谋叛及六杀罪名,反而都将盗窃、、奸淫等列为专条定罪量罚。其次,单独设立罪名。比如,为维护家族秩序,家族法设立一些特别罪名,规范家族成员的言行举止,如“戒诉讼”、“禁嫖荡”、“禁凶暴”、“惩贱役”等条文。再次,在某些方面与国家法的规定相对。(PP.935-936)如大多数家族法舍弃国家法中“亲属相为容隐”的制度,明确规定亲属之间相互有举罪责任。这主要因为,如果搬用该制度,势必造成人人容隐、家家相庇的局面,对于家族秩序的维持不利。第二,处罚方法。对违反家族法行为的处罚方法比较繁多。从《孔府档案》中可以发现,孔氏家族常见的处罚方法有训斥、赔礼、记过、停胙、革胙、罚谷、笞责、罚跪守香灯、鸣官、拘押、枷号示众、处死等26种。(PP.752-755)我们可以看到,首先,对于盗葬、奸淫等破坏族内尊卑名分、伦常礼教的行为,家族法均给以严厉处罚。由于伦理血缘关系是家族共同体的组织骨架,在家族法与国家法各自的处罚体系中,家族法对之处罚所达高度远远超出国家法之罚。其次,对于一般犯罪行为,家族法的处罚程度较国家法为轻。盗窃、等行为触犯国家法也触犯家族法,破坏家族内部社会秩序。但是,它毕竟不是对伦理血缘关系的直接侵害,所以家族法没有将其作为严厉打击的对象。此外,这些处罚方法还具有以罚祭祀为主、族内判决与鸣官治罪结合、数罚并用、类推定罪等特点。四、结论和启示正如西方法律体系中存在教会法、封建法、王室法、庄园法等一样,家族法在中国古代的法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与国家法共同构成中华法系的完整部分。需要强调的是,家族法是国家法的起源,尽管国家法经常以“神授”、“天意”的名义出现,但总是对家族法的模仿,至少在初始意义上是如此。中国古代社会,国家和君权十分强大,甚至没有其他社会力量能够对其进行牵制——除非发生暴力革命。但革命以后,又形成新的专制国家和君权。在此历史情境下,家族法越来越被遮盖在国家法的阴影中,在阶级分析者看来,它们已经实现了“融合”。我们说,家族法与国家法有一致的地方,否则的话,同存于一个法系中才真的奇怪。但是,这种一致程度不能过分估计,所谓“家族本位”的观点也要谨慎对待。中国家族有一种先天的“等级和偏见”(此处并不是贬义)特质,某个家族夺得国家政权是不愿意和其他家族分享的。正所谓君臣有别,其他家族只能以臣子的身份参与国家政权。社会是一个复杂的资源系统,天下在政治名义上可能是某个家族的,但不同的家族,其利益是不同的,试图实现绝对的服从往往导致国家的短命(秦朝就是这样的例子)。当我们认识到中国古代社会照样存在利益的多元化时,如何实现利益的分配和平衡就十分必要了。革命是其中最极端的手段,但革命之后就需要制定规则——主要是国家法的制定。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国家政权的更迭对家族法的影响是比较小的,反映了家族法的固有的韧性和连续性;反过来,家族法则给予新的国家法以提示,并实现不同家族利益——包括政治利益、经济利益,甚至道德文化利益等——之间的重新分配。前面提到家族的“等级和偏见”,这主要表现为家族在社会关系中的封闭性,这种封闭性除了防范其他家族的侵入外,也防范国家权力对家族事务的过分干预。中国古代社会的“君权独大”恐怕只是理论和政治意义的,在社会运行过程中,君权要考虑“家族权”的反应。有句俗语说:“天高皇帝远”,形象地反映了君权的触角也有不能到达的地方,但并不意味着“无法无天”,这里对社会关系进行调控的正是家族法——表现为家族的自治。家族自治在中国古代社会可能没有完全独立的表现形式,这也是许多人忽视家族法的原因。它经常把内在精神结合到乡里制度中去,也就是说在运行层面借助国家的基层行政力量。这是对大多数普通家族而言。而对一些地方豪族来说,不必依靠乡里制度的庇佑,便能发挥自治功能,甚至牵制地方行政力量。(PP.188-196)家族自治的稳定性是中国古代社会文明稳定和谐发展的基础。家族的团结促进个人人格的完善——尽管也可能限制个性发展,人们面对的第一人际关系就是血缘亲情,而不再像远古社会那样是野兽般的竞争。现代社会强调个人的解放,个人需要成为第一需要,这是否是向远古社会的某种形式上的蜕变?人之所以为人,不仅仅因为他学会了站立和使用劳动工具,更重要的是获得了理性,懂得了关心人。脱离了家族的背景或割断了家族的脐带,我们又会成为荒原上孤独的灵魂。 当然,同任何事物一样,家族法及其有关制度也有不好的一面,但阶级分析者们已强调得够多了,这里不再赘述。

古代散文篇6

关键字:手搏 散打

1.研究对象:古代手搏运动

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法、归纳法。

3.研究结果

武术是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是以“内外兼修”、“术道并重”为特点的运动。在其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中,武术摄养生之精髓,集技击之大成,玄机秘法,深奥莫测,蕴含中国传统哲理之奥妙。武术作为一种技能和技艺,还有待于人们去认识去挖掘、整理和发展,散打是武术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武术的一个分支在历史的长河里形成了它独特的技击技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古代手搏运动是现在散打的雏形,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成为散打这种技击形式,在这里要研究的是手搏运动在古代的开展情况以及现在散打对手搏运动的继承关系,并借鉴手搏运动的在历史中的发展情况为散打今后发展的指明方向。

3.1手搏的概念

散手古称:手博、相搏、白打、拍张、拳勇、手战等,又称打擂台,俗称散打。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即有“拳勇“一词,但到秦汉三国时尚无“拳术”这一专门的名称,意思与之相近的有“卞”、“手搏”。

“搏”字的来历,古代相搏简称为“搏”。先秦古籍中有述:“田猎博兽也”反映了早期的搏斗技术。“搏”的初义与“捕”字相通,是“捕”字的引申义。在汉代手搏亦可称为“卞”“弁”。在古代又可称“白打”一词见于明万历年间谢肇浙撰《五杂俎》(卷五)列举的十八般武艺,即指徒手搏斗的技艺。

“搏”的演变:随着私有制和部落战争的频繁出现,始于狩猎活动的徒手搏斗逐渐摆脱其生产属性,而成为人与人斗的一种专门技术。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古籍中已明确出现了人与人“相搏”“手搏”之类的文字记载说明“搏”已经由宽泛的含义演变为一种徒手格斗技术的专门术语。秦汉时开始叫手搏。隋唐五代时,手搏、角抵倍受重视。宋代,手搏作为强身、活动手足的主要手段。元明时,徒手较量的技艺仍在发展。民国初期,习武开禁,拳技之风蓬勃一时。

3.3手搏运动的起源

武术徒手搏击,源于人与兽斗和人与人斗。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它一切活动的。武术徒手搏击的产生,从一开始就是生产劳动所决定的。

远古时期,“人民少而禽兽众”(《韩非子?五蠹》)。在当时猛兽横行的恶劣自然环境中,人类必需依靠自身的徒手技能与大自然斗争。后来随着历史的推进人类不断的发展逐渐形成了部落,武术搏击逐渐由人与兽斗演变成人与人斗。部落之间开始发生战争。在这些争斗中,除器械之间的拼杀外,徒手搏击也不可避免,要求人们必须掌握一定的搏斗技能。经过长期实战并自觉地运用,就产生了武术徒手搏击的萌芽,并在以后的实践中得到了充实和发展。 当中国进入奴隶社会,即夏、商、周时期,作为具有独立形态的武术徒手搏击即“手搏”形成了,成为服务于奴隶主的一种技能。

3.4.手搏运动的发展

商周时期,手搏运动开始逐渐从生产活动中独立出来。《殷本纪》说:“帝纣……材力过人,手格猛兽。”可见这时“搏兽”已非生产技能,而是独立的服务于奴隶主贵族田猎活动的搏斗技能。到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间的征战使手搏运动有了较大的发展,《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载:“晋候梦与楚子搏,楚子伏己,而 其脑。”杜预注:“搏,手搏也。”上述资料反映了此时“手搏”技能已作为专门的搏击技能开始存在了。

到汉朝时是手搏运动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时期,已发展为具有多种方法相搏的专门技能。在这一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关于手搏方面的专著,当时最著名的是《手搏》被班固收在《汉书。艺文志》“兵书”部的“兵技巧”类,共收录13家,199篇,其中手搏6篇。为汉代关于徒手搏斗技术的的专门著作,也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一部拳术古书。随后进入历史的发展的动荡时期一直到隋唐时期起手搏运动开始进入辉煌时期。两宋时期手搏运动发展的另一个辉煌时期,在这一时期手搏运动的发展呈现多元化,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发展并且开始商业化运作,有很高的群众基础。明代是中国古代武术承上启下的重要发展时期,也是我国民间武术进入全面成熟的时期。此时的手搏多称为“白打”,亦称“角拳”或“搏击”。更注重实战,在军事领域得到较大的发展。

3.5.古代手搏运动与现代散打运动的联系与区别

散打是中华武术的精华,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体育项目,多年来在民间流传发展,深受人民喜爱。散打也叫散手,古时称之为相搏、手搏、技击等。简单而言就是两人徒手面对面地打斗。散打是中国武术一个主要的表现形式。现在的散打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运用武术中的踢、打、摔和防守等方法,进行徒手对抗的现代体育竞技项目,它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武术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套路演练形式,一种是格斗对抗形式。散打就是格斗对抗形式的一种。

手搏运动是现在散打运动在古代的表现和存在形式,也是中国武协为了使武术能够与现代体育运动相适应所整理而形成散打。手搏运动是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发展成为现在的散打运动,现在散打运动是古代手搏运动的发展与延续。两者是传承的关系。

3.5.1.古代手搏运动与现代散打运动在技术上的异同

从原始社会经过各个历史时期手搏运动技术不断的得到完善。为现在散打运动的技击技术的形成提供了技术基础。但是现在散打运动为了满足竞赛的需求和向大众推广的要求对手搏运动的技术也做了很多的改变。

现在散打运动的技术用一句话概括起来就是远踢、近打、贴身摔。手搏运动在汉代就形成了拳脚并用的技术体系,许慎的‘《说文解字》“手”部中窥得一斑。如批,反手击也;擎,旁击也;挨,击背也;裨,两手击也;抵,侧击也;拂,过击也等等。关于腿法,班固称手搏是“习手足”,显然寓含腿法练习的意思。而且汉代的手搏技法中己有了“拿法《居延汉简甲编》简明扼要六个字,释文是:“相错畜,相散手。”“相错畜”,即拿摔纠缠;“相散手”,则是分离后的相互击打。其手搏技术包括了踢、打、摔、拿、等技术手段。现在散打为了适应竞赛需求也为了在实战中保障运动员的安全散打运动学习西方拳击实用拳套,这就限制了五指拿法的使用。所以现在散打去除了拿法这一技术。

两宋时期的手搏,技术得到多元化的发展,《史弘肇龙虎君臣会》中曰:“二手厮打,四下人都观看。一肘二拳、三翻四合,打倒分际,众人齐喊一声,一个汉子在血泺里卧地。已是“肘”“拳”“脚”兼用,并有翻转的各种变化。比武时,可以“拽直拳”、“使横拳”、“使脚剪”。表明“手搏”可用各种手法,还可利用剪腿等腿法。现在散打为了满足竞赛和向大众推广其技术特点更趋于实用。在原来技术的基础上把那些华而不实和杀伤力较大的技术进行删减,使人们更容易习练,所以在散打发展到现在形成了现在的技术体系。像剪腿这中高难度的技术在现在的散打比赛中已经基本绝迹。不过现在散打为了为了增加比赛的观赏性,逐渐改变比赛规则鼓励运动员使用高难度动作,使散打逐渐增加高难度的技术。

3.5.2.古代手搏运动与现代散打运动在竞赛中的异同

散打这种武术形式从原始社会产生到古代手搏运动的兴盛到现在竞赛一直是其重要的发展形式。

在秦汉时期徒手搏斗的发展应经出现了竞赛的形式,但是当时的竞赛制度还不完善,但是已经出现了专门的裁判。1975年湖北江陵县凤凰山秦墓出土的一把木梳上绘有一幅图,图上三人皆束发裸身,下着短裤,一位腰着白带,类似现在的裁判,一人左弓步出右手,另一人则出右步,以左手破其攻势,右手直取中线。在穿着上只着一身短裤,这副栩栩如生的图画所描绘的情形与现在散打比赛的情形已经非常的相似,但是这一时期的在规则还不完善,甚至要求较少,没有专门的比赛场地,没有严格的裁判制度,对护具也没有要求,只是一个竞赛的雏形。

隋唐时代,手搏已有一定的比赛规则。大体上是不按体重分级,主要用踢打摔的技法,活动场地也在方形的台子上,没有护具,比赛时多赤身穿短裤,犯规处罚不明显,获胜者给予重奖。这一时期比赛开始有规则、有裁判,有了比较完善的竞赛制度。到两宋时期,武术竞赛以擂台的方式出现,竞赛制度进一步得到完善,在民间广泛习武的基础上,有了专门的武术组织,由“百姓自相团结”、自愿结合的武艺组织―“社”。使习武者有了彼此切磋技艺的场所。古代的竞赛形式发展到这一时期已经和现在的散打比赛基本相同,不过现在的散打

比赛的规则更精细。近几年新《散打规则》实施后,新的《散打规则》鼓励了选手在比赛中积极进攻和主动进攻,增加了散打比赛的激烈程度和观赏性,促进了散打技术的改进,对散打运动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由于对人文精神的发扬,散打的护具更全面有了拳套、护头、护胸、护齿、护裆,将护脚背,这在古代是不可能实现的。由于现在的商业化运作其竞赛制度和组织方式也更规范。

3.5.3.古代手搏运动与现代散打运动在军事运用中的异同

在原始人类同自然界作斗争及自身之间争斗的过程中,传统武术技击模式萌芽了。随着人类争斗的进一步推进,战争和国家政权的出现,使手搏运动与军事战争结下了不解之缘。围绕着以军事为主体的“实用技击”发展,其功能也从以个人攻防为主,发展为军事战争所需

在春秋战国时期频繁的战争增加了短兵相接的机会,突出了对技击格斗的要求。因此手搏这一技击形式以其实用的技术特色开始进入军事领域以增加军队的战斗力。手搏运动在古代军事体系中不断的完善。到明代已经成为军事技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例如:明代将领何良臣在《阵纪》中,也记载了手搏在军队中的运用,技击方式讲究实用。,使应用于军事中的徒手搏击技术朝着“遇敌制胜”的方向发展。

现在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但是战争仍然不可避免。随着热兵器成为现代战争的主导,现在散打这种近身搏斗的技能已经不像古代手搏运动那样在战争中占据主导低位。但是军队中仍然把散打作为一项重要的训练项目,来增加近身格斗的时生存机率。现在散打不但在军事中得到运用,。公安人员和武警战士、保卫人员已经把散打作为一项重要技能训练。在司法警察院校中散打被作为一门重要课程。在司法警察院校中学习的警体拳是以散打基础技术的综合套路演练,其中包含了散打的踢、打、摔等技术,以及基本的攻防意识。所以散打作为近身格斗的一种重要技能仍然广泛用于现代军事和各种防止暴力机关。虽然已经不占据主导低位但是仍然发挥着古代手搏运动的军事功能和作用。

3.5.4.古代手搏运动与现代散打运动功能的异同

自从商周时期由于我国古代奴隶社会的发展,徒手搏斗已非只用于生产,而成为一种独立的技击形式服务于奴隶主,自这一时期以后手搏运动得到较快发展,不但在当时的上层社会较为流行,同时也开始进入民间成为民间主要的娱乐、健身活动。不管时古代的手搏运动还时现代的散打运动能在民间得到推广其已不是因为其军事功能。其表演娱乐、强身健体、竞技观赏等功能发挥着主要作用。先秦时期的手搏运动因其娱乐表演,竞技观赏等功能发挥已有很大的发展。《殷本记》中说的“与之搏”、《春秋谷梁传》中说的“屏左右而相搏”、《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说的“与楚子搏”,杜预注:“搏,手搏也”。都是手搏,含有比赛或娱乐表演成分。两宋时期,城市经济繁荣,民间结社的武术技击组织蓬勃兴起商业化的练武卖艺也逐渐发展起来,手搏运动的得到了多元化发展,出现了擂台比赛。竞赛、强身健体和娱乐的功能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随着武术市场的扩展,散打运动,在竞赛市场上异军突起,各健身俱乐部也纷纷增设散打项目。特别是近几年的发展。散打在社会上较大影响的运动项目。通过一系列中外对抗赛,全国正式的锦标赛,以及发展得非常火爆的“散打王”争霸赛,极大地推动了散打运动在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也推动了其在社会上的普及。不论在什么时代,不论是古代的手搏运动还是现代的散打运动斗以其自身的技术特点和强身健体、表演娱乐等价值深受人们喜爱,并在社会上得到极大推广。

3.5.5.古代手搏运动与现代散打运动在教育目的中的异同

在古代入仕是每个人梦寐以求,光宗耀祖的事情,古代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到唐朝时期武则天始置武举成为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专为考试武艺人才而设置的科目。武举制开创了以武入仕的先河,给习武之人开辟了一扇进身之门。人们通过习练武术就可以进宫加爵,这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加入习武行列,因此扩大了武术传播对象,并在广大民间形成了习武的风气。

虽然武举在唐朝时才成为正式的选拔制度,但在汉朝时,就有通过武举选拔军事人才的记载,《汉书?甘延寿传》载:“(甘延)试弁,为期门,以材力爱幸。”孟康曰:“弁,手搏。”这说明当时是通过手搏科试来选拔期门军的武生。唐朝时有了武举成为正式的选拔制度,既促进了武术向精炼化、规范化发展,又促进了搏击在民间推广,从而激发了更多民众的习武热情。这一时期,“角抵”、“相搏”、“手搏”已经混称并用,成为一种专门的选拔制度。这种“以武入仕”的方法,

现在虽然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读书考大学是主要的出路,但是为了武术的传承与发展体育院校以及普通高校设立了武术专业课程,现在武术的竞赛、表演、健身也能创造社会价值所以现在“以武入仕”的道路仍然被延续下来。现在并许多武术馆校能够生存和繁荣,因素之一是人们希望通过武术学习达到考学的目的。这也是“以武入仕”的传播效果。

3.6.古代手搏运动对散打的意义

3.6.1.对现代散打技术发展和成绩提高的指导意义

在散打技术改进和成绩的提高的过程中,借鉴了国外相同竞技体育项目的训练手段和经验运用现代竞技体育训练的和科学的手段与方法进行训练,使散打在训练手段得到极大的改进在成绩方面也得到了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现在的散打为适应社会和现在竞技体育的需要进行了过多的改革,例如:简单实用的技术,竞赛制度、规则限制等方面,致使现在散打逐渐失去了中国传统武术的技击的技术特色和内涵对技术发展和提高方面也产生了限制。

古代技击训练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对现在散打在技术改进和成绩提高方面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现在散打在竞赛规则方面上进一步规范化、难度化、竞技化,更适合擂台技击动作展示和量化评分,倾向于表现散打的实用性,散打比赛中抗击打能力是决定胜败的重要因素,在古代武者在训练的过程中都是内外兼修,这以训练手段增加了身体的整体素质,可以使在擂台对抗中占明显优势,在古代技击的锻炼方法中由很多技巧手段也可以为现在散打的训练以借鉴如:《武编》记有悬米袋或蒲团,或在平地上立三尺长凳或碟石(柱子底下的石嫩)为靶,以钻腿、桩腿、墩腿、弹腿等腿法进行踢打练习,“……用凳,以脚登竖地上,腿踢去取平行不倒为度……用碌石,以踢远嗓石为度”。可以达到锻炼腿法的抗击打能力、力量、技巧等目的,虽然训练方法显的有些古老,但是在锻炼运动员抗击打能力、力量、技巧等方面仍然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

传统武术技击方法的失传、退化,散打技法的技术含量少、变化单一是当前传统技击技术与散打技术脱节造成的,如此下去,传统武术的技击方法将随时间的流逝而失去。随着散打对外交流的扩大和比赛次数的增加,面对越来越多的国外选手的挑战,中国散打的优势就会逐渐减小,甚至没有优势。借鉴古代徒手搏击的技术和现代散打有机的结合,挖掘出实用的技击理论方法,借鉴古代技击的训练方式,有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做根基,才能使武术散打立于不败之地。

3.6.2.对散打运动发展与推广的指导意义

古代手搏运动涵盖的内容广泛,既有以拿法、摔法为主的技击技术,也包括以拳法、腿法为主的技击技术。现在散打技术由于竞赛制度、竞赛规则、护具等的限制技术动作过于简单。古代手搏运动技术的多样性使其竞赛更激烈,观赏性更高。现在散打的技术虽然实用但是单一,竞赛观赏性也不高。所以应该对现在散打规则、护具等方面做出改革这样有利于散打在社会大众之间的推广。

散打来源于传统武术技击,但现今人们越来越认为竞技武术散打越来越偏离了传统武术技击的内涵。同时,由于忽略了内功等方面的训练,也使散打养生等方面的功能减小,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达等方面不完善,致使散打在大众之中的推广受到阻碍,在这一方面应借鉴古代技击的发展经验。在竞技观赏发展的同时也应重视其练习的多样性提高散打健身,养生等方面的作用。

散打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不断继承传统武术的技击本质,在不断吸取中国传统文化营养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保留传统武术技击的风格和特色。同时应深入社会,探讨社会环境、文化氛围、经济发展变化、生活节奏甚至是社会流行时尚等使散打运动的发展与推广迎合时代前进的步伐,借鉴和学习柔道、跄拳道、泰拳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取其精去其粕,决不能固步自封,厚古薄今,崇洋,而应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使现在散打运动健康、稳步的发展,并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4.总结

随着现在生活的提高人民体质随之降低,不但不能适应学习、工作的需要各种疾病也随之出现,散打能增强人的体质、磨练人的意志、适合各种人群,各个年龄段的人习练,但是现在散打的推广却相对缓慢在此提出几点有利于散打发展的要求,首先,应倡导传散打教育化、大众化、竞技化发展。注重散打的学校方面推,在学校课程中增加散打课程,现在锻炼青少年的身心,增强意志。其次,注重德艺双修。武德历来是武术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自古以来就有“武以观德”之说。中国古代许多习武的爱国志士仁人、行侠仗义之士,大多具备尊师重道、讲礼守信、见义勇为、不逞强凌弱、奋勇拼搏的精神。第三,重视散打的习练者的内涵培养。以培养人格精神为特征,强调精神修炼,促进散打的多元化发展使其充分表达中国的传统文化,充分展现散打的各种内涵,使其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适合各个人群的心理,健身的需要。第四,继承传统技击的风格。传统技击历来以门派繁多,博大精深著称,技击方法丰富多彩,各家各派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各派打法也均有不同,现在散打应融合各个门派的技术有点使在提高技击能力的同时更能展现中国的传统技击的魅力。第五,增加散打的影响力。运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的,扩大散打在世界的影响力,广泛科学地利用现代传媒科技,大力发展网络、电视等现代信息广播手段。建立一套完整的现代化理技术体系,让代表中华文明的散打能更快的融入世界体育文化之中。

参考文献:

[1]邱丕相主编.中国武术教程(下册)[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10

[2]周伟良主编.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9-100

[3]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纂.中国武术史[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75-80

[4]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武术理论基础[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102-121

[5]杨少雄.传统武术技击模式演进与现代化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70-74

[6]漆振光. 2004年新规则对散打技战术变化的影响[J].搏击?武术科学,2007

[7]朱永光.继承传统武术技法,构建“打练结合”的散打实践体系[D].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

[8]刘春风. 论古代武术与军事武艺的异同[D].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

[9] 郏孙勇. 司法警察院校警体课程的现状与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08

古代散文篇7

关键词:高二语文;选修教材;整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003

根据有关规定,高二学年语文除了要完成人教版必修五的教学内容之外,还至少要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先秦诸子选读》《语言文字应用》的有关内容。但是这些内容繁多,选修时间短暂,很多教师感到难以合理处理两者的关系,往往顾此失彼,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这是因为缺乏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删繁就简,使之更便于操作、更具实效。下面,笔者就着重谈谈整合的一些策略,以期抛砖引玉。

一、科学安排,有序教学

一般而言,高二第一学期的上半学期就完成人教版必修五的教学内容,下半学期和高二第二学期就是学习选修教材的时间。这时,不少教师不知如何安排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造成不必要的脱节与低效。教师应该综合考虑各册教材的内在联系并做出科学的安排。例如把《语言文字应用》和《先秦诸子选读》放在第一学期的下半学期学习,先学习《语言文字应用》,再学习《先秦诸子选读》,前者用时四周,后者七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和《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放在高二第二学期各用半个学期学习。

按照上面的安排来组织教学的目的是有序教学,提高效率。《语言文字应用》和《先秦诸子选读》《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构成语言文字与篇章的关系,先掌握语言文字再掌握篇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先秦诸子选读》《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与《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构成古今关系,先掌握古代的再掌握现代的,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至于安排教学时间的长短,依据教学内容的多少和难易来确定,目的是保证每一教学内容最基本的学习时间。这样科学有序地安排教学,有利于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效率。

二、重新整合,专题突破

选修教材内容繁多,重新整合教学尤为必要。对它们的教学处理,形式和方法多样,关键是如何才能做到恰到好处、事半功倍。下面着重介绍两种整合策略:

一是串联整合教学法。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和《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在《致同学们》中说:“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而《先秦诸子选读》和《语言文字应用》中的《致同学们》说:“与必修课程相比,选修课程将为你们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根据必修教材与选修教材的这种特殊关系,不妨用串联的形式将它们重新整合教学。具体为将必修一至必修五有关文体的单元与选修教材相同文体的单元作为一个前后衔接的教学整体来组织教学,把选修教材的对应内容作为必修教材的有效拓展与延伸。这样,将收到意想不到的、令人更满意的教学效果。

譬如,必修教材一第一单元是中国现代诗歌,讲授这个单元的时候,教师应有意识地穿插学习选修教材《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现代诗歌部分内容,特别是同一诗人的不同诗篇的拓展欣赏,如领悟了必修一《沁园春・长沙》的思想感情,接着就应引导学生体会选修教材中第二单元《贺新郎》的思想情感,赏析它们的异同。

同样,必修教材一的第二单元是古代散文,讲授这个单元的时候,也应穿插学习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有关散文部分的内容,特别是学了必修一司马迁的《鸿门宴》,就应结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司马迁的《项羽之死》来赏析。这样,既巩固新学习的知识,又及时开阔学生的视野,有利于阅读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其他文体内容的学习依次类推。

按照以上的做法也许有人认为会打乱教材编写意图,其实这只是对学习时间和内容顺序有所调整,学习的整体内容没有改变,却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是板块整合教学法。除了重新整合教材内容之外,还可以专题形式,进行板块教学,各个突破。这主要在高二第一学期下半学期和第二学期进行。整合的对象是《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和《先秦诸子选读》。可以按照文体把《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和《先秦诸子选读》重新分为诗歌和散文两大专题。

对诗歌专题的学习,先梳理我国诗歌的发展史。教师布置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方式,通过到图书馆等查阅有关资料,弄清我国诗歌发展的过程,掌握各个朝代出现的重要诗人及其代表作,明确他们诗歌的风格和思想内容,然后通过课堂展示交流或办手抄报来提高学生的认识。

接着,分点突破。以《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诗歌为依据,以探究诗歌的旨意、把握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的声韵为突破点,引导学生精读重要的诗篇,进行古今对比阅读,明确赏析的切入点,把握阅读的正确方法,整体提高诗歌的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如要探究诗歌的旨意,教师可以拿《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白居易的《长恨歌》与《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郭沫若的《天狗》来比较阅读,看看古今诗歌的旨意及其呈现方式的异同,从而正确理解赏析归纳旨意的方法,做到一课一得。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阅读同一单元的其他诗篇。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诗歌专题各个突破点的收获,提纲挈领地掌握核心内容,把厚的书读薄。

对散文专题的学习,同样先梳理我国散文的发展史。教师布置学生结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后面的《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自主查阅有关资料,全面理解我国散文发展的历史,掌握各个时期的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搭建平台,在课堂上让学生展示各自的学习成果。

接着,分块突破。把散文分为先秦诸子散文和其他散文两块来突破。对先秦诸子散文的学习,可以大体按照学(上接第3页)术流派来进行,如儒家(《论语》《孟子》《荀子》)、道家(《老子》《庄子》)、墨家(《墨子》)、法家(《韩非子》),重点学习《论语》和《孟子》,主要掌握他们的基本观点、说理方式和语言特点。

学习其他散文,主要将《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和《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散文”部分进行比较阅读,以内容、结构和语言为比较点,把握古今散文的异同点,深刻理解我国散文的特点(形象性、逻辑性、抒情性、灵活性和趣味性),提高理解鉴赏散文的能力。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提炼,梳理我国散文的发展脉络及其基本特点,真正把握散文的精神内涵。

三、灵活处理,突出重点

对于每册选修教材,不必按部就班地从头到尾拉网式教学,而应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主次灵活处理,突出重难点。正如《语言文字应用》中的《编者的话》所说:“有条件的学校和老师不妨多讲点,有能力的学生不妨多学点(包括自学),其他学校和学生则可以突出重点、抓住难点,甚至‘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对《语言文字应用》的前三课可灵活处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把学生分为三组,每组负责完成一课的学习,每组都有不同的任务与要求。各组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围绕问题进行自主学习、相互探究、充分讨论,形成阅读成果。然后,教师安排若干节课给各小组进行展示交流、相互评价。最后是教师小结、拓展和检测。这样,把学生的学习移到课外,节约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果。

对后面三课应重点落实,但也不要面面俱到,而应主次分明,删繁就简。譬如第四课《词语万花筒》的第一节《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重点掌握“多义词的不同义项”(词的本义、词的基本义、词的借代引申义、词的比喻引申义。)和“词义的演变”(词义的深化、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第二节《词语的兄弟姐妹》,重点引导学生学习“‘同’与‘不同’之间”的“不同”,即词义方面有差别(词义范围大小的不同、词义轻重的不同、词义侧重方面的不同等。)、用法方面有差别(适用对象不同、搭配关系不同、词类和功能不同。)、色彩风格有差别(感彩不同、语体风格不同);第三节《每年一部“新词典”――新词语》,侧重学习“‘日新月异’的新词语”中的“‘新造’和‘新义’”“新词语是从哪儿来的?”;第四节《中华文化的智慧火花――熟语》,着重学习“熟语老大哥:成语”(成语是语言文字的珍品、成语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成语是古代汉语的“活化石”。)和“熟语兄弟姐妹:惯用语、歇后语、谚语”。这一课的其他内容,主要让学生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教师有针对性地检查。

总之,教无定法。对高二语文选修教材的处理,不应局限于某种做法,我们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反思和总结,做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争取寻找到最佳的处理策略。

注:本文系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杨茂庆博士主持的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广西教育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广西高中课改跟踪研究”(2013JD2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是广西特级教师、广西基础教育名师培养对象、广西首届“国培计划”和“区培计划”专家库成员,首届“钦州名师”、钦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学语文教研员。

古代散文篇8

关键词:古文 汉语

一、高中古文学习的重点内容

高中古文学习中的重点内容,也就是高中古文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内容,包括诗、赋、散文这三个方面。因为在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这三类文学体裁的成就最高,而这也是高考中最常见的考察内容。如2003年高考就考察了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而诗歌中的一些名言名句,也是高考中的重点内容。因此,把这三个部分学习当作高中古文学习的重点内容一点也不为过。

1.诗歌的学习。诗歌是学生最早接触的古文形式,在小学课本里就有《鹅》。进入高中学习以前,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就已经系统地学习了几十首诗歌,可以说诗歌的掌握比词、赋、曲、散文等古文学习掌握得要好很多。但是,高中学习阶段要求学会分析、理解诗歌的内容,欣赏、学习诗歌的精妙之处。因此,学生要想真正体会到其中的韵味,理解诗歌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内容,就只有加强诗歌的阅读。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必拘泥于课本,而应该把阅读的内容放在课外,这也符合近年高考命题的趋势。学生通过加强诗歌阅读,可以增强语感,通过阅读把握诗歌内容的规律和要点。当然,阅读也不是胡乱阅读的,而应尽量以名家的作品为主。

2.散文的学习。散文并不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学形式,但却是高中学习的重点内容,因为散文在唐宋兴起以后,代表了中国古文向白话文发展的过程。散文的学习内容可以说非常集中,主要集中在唐宋家中,尤其是以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等人为主。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要多读、多体会散文,思考作者在写散文时的心情,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对于散文的学习,学生不必计较枝枝末末,而应以理解文章的内容为主,至于散文中的各种语法知识,则不必过于重视。

3.赋的学习。赋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虽然没有诗的成就高,但它却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运用修辞手法最多的一种文学形式,是中国古代文学中表现力最强的文学形式。赋应该是高中古文学习的重点内容,因为它是之后很多古代文学形式的渊源,如诗、词、曲等,这些古代文学形式的一些写作手法、修辞的运用等都来源于赋。因此,如果掌握了赋的知识,就很容易进入到诗歌、词、曲的学习中了。但赋的篇幅比较大,语言表现形式更是复杂多样,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而且一首赋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多,赋与赋之间很多内容都是相似的,所以只需掌握很少的篇幅即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找一些名篇进行学习,如曹植的《洛神赋》、左思的《三都赋》,等等。

二、高中古文学习的难点内容

1.实词的学习。在实词的学习中要注意四个方面的内容:

(1)古今异义词的掌握。在古代汉语中,有些词只有一个含义,也就说是特指的,意思比现代汉语中的意思要小得多,如“河”就专门指黄河,“关”也就是指现在的嘉峪关,“山”就是指太行山。如古代的“山东”意思不是山东省,而是太行山以东的意思。有的词的含义则比现在多,如“妻子”在古代是妻和子两个人的意思,现代则单指丈夫的配偶。这些古今异义词在古代汉语中比较少,学生可以收集整理一下,以便于系统地掌握。

(2)通假字。通假字也就是在古汉语中由于文字的分歧而产生的用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似)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使用。通假字的掌握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这是因为通假字之间的读音和含义是一样或相似的,如具和俱、坐和座、属和嘱、已和以等。掌握通假字的诀窍很简单,用一句话说就是“析本义、找近义、结合上下文”,意思是要先理解文章中出现的通假字的本义,看看用本义能不能解释得通,解释不通时,要找与它相近的词语,再解释一下,或是结合上下文加以理解。

(3)一词多义的掌握。一词多义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一种词汇使用方法,因为在古代是不区分动词、形容词、名词的。因此,古汉语中的一词多义常常是动词、形容词、名词含义之间的转换,这其实是一种规律。学生在掌握这一知识点时,要看这个词在句子中所处的位置,以及作者想表达的含义,来判断多义词的含义。如“毒”这个词,又“安敢毒焉”中的“毒”是怨恨的意思,而“呼嘘毒疠”是形容词――“有毒”的意思,“赋敛之毒”是动词――“毒害”的意思。

2.虚词的用法。虚词是古汉语中最少的一类词语,在《大纲》中仅仅要求掌握最基本的18个虚词的使用方法,这十八个虚词实际上又可以分为几类,即代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兼词,如同做代词的“之、其”;用作介词的“以、于”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将18个虚词按照这一划分方法进行分类,然后逐个弄清其含义,逐个进行区别。其实,学习汉语虚词的用法并不难,关键是要形成一个多角度、多层面、多方位的观念,并能够对每一个所学的虚词从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具体的分析分类方法主要有句类、词类、音节、轻重音、肯定与否定、简单与复杂、位置和与其他词语的搭配。

总之,古文学习要建立在充分地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其中,大纲所列的各类实词和虚词的用法是重中之重,学生要重点掌握。语文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科学安排,不断创新,激活文言文教学,让学生学好文言文,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可见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仍是文言文教学的指导思想。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就此,谨谈谈我的一点看法,管中窥豹,以一斑之见求共勉。

上一篇:页面升级紧急通知范文 下一篇:整改通知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