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法协议范文

时间:2023-10-23 07:14:22

阿尔法协议

阿尔法协议篇1

10月12日,阿富汗数百人走上喀布尔街头,抗议新总统阿什拉夫・加尼签署有损国家而遭上届政府搁置的阿美双边安全协议。作为2001年以来阿富汗第二位民选总统,加尼因大选计票问题拖延了数月才被承认胜选,且因一项分权协议而存在日后被架空的可能,他在上月末宣誓就职的第二天便签署阿美安全协议,实在有作为“弱势”领导人不得已的苦衷。

再过两个月,北约将结束在阿富汗长达11年的驻留,13.9万人的驻阿联军届时将减至一半,到明年底将仅剩留守防御的美军约1.2万人。未来5年,阿富汗除了要自行负责34个省的防务,还要对付从卡尔扎伊13年统治中非法获利的势力。相比可预见的袭击浪潮,反腐败的“战争”更加艰巨。 代价不菲的大选胜果

加尼在今年4月的首轮投票中,得票仅次于阿卜杜拉・阿卜杜拉,却在6月的决选中大幅反超阿卜杜拉,引起了后者对大选结果的质疑和抵制。

选举僵局造成阿富汗大量资金外流,政府负债运营,经济雪上加霜。在重新计票和幕后协商之后,9月21日,独立选举委员会最终宣布加尼获胜。而加尼也在此前一刻签署协议,同意任命阿卜杜拉出任新设立的“行政长官”一职。相关协议还要求,加尼出任总统后自我削权,并确保行政长官的职位永久化。有消息称,协议要求两年内召开大支尔格会议(大国民会议)修改宪法,将“行政长官”提至总理地位。也就是说,加尼不会像前总统卡尔扎伊那样大权在握。

对阿卜杜拉而言,担任“行政长官”是一次权力扩张的难得机遇。他生于塔吉克族与普什图族联姻家庭,是抗苏民族英雄艾哈迈德・沙阿・马苏德最亲密的朋友兼顾问。这位过世的朋友,给予了阿卜杜拉大量的政治资本,让其至今汲取着精神养分。在很多竞选海报上,都印有马苏德对阿卜杜拉深情注视的照片。而多年来担任卡尔扎伊政府的外长,让阿卜杜拉在拥有不俗人脉的同时,也看透了卡尔扎伊守成不变的底色。2006年退出卡尔扎伊政府后,阿卜杜拉成为位居前三的在野党领袖,并在“变革”和反腐败口号下两次对总统宝座发起冲击。

“行政长官”职位的设置,并非阿卜杜拉的权宜之策。多年前,基于对卡尔扎伊政权的洞悉和批判,阿卜杜拉便提出要设立总理,限制总统权力。眼下,阿卜杜拉重提“实权总理”设想,期望通过在普什图、塔吉克等不同部族议员中间的运作,以修宪手段架空普什图族出身、有着美国“空降”背景的加尼总统。 势在必行的反腐风暴

尽管加尼和阿卜杜拉近来为总统选战互不相让,但两人都曾是卡尔扎伊政府的重臣(财长和外长),并曾在上届大选中联手对抗卡尔扎伊的攻势。

严重的腐败问题,是卡尔扎伊的负面遗产之一,也授人以柄。根据透明国际的清廉指数报告,阿富汗政府的腐败情况在180个国家和地区中位列第二,仅次于索马里。国际社会强烈批评卡尔扎伊,认为其治下腐败之烈,破坏了联军的战争努力。联合国等机构还警告称,如果阿富汗新政府不积极反腐,它们将拒绝拨付数十亿美元的国际援助资金。

在国际压力下,卡尔扎伊也曾发誓打击腐败,要驱逐政府中的贪渎官员。2012年9月20日,卡尔扎伊一次调整了10个省的行政长官,解除包括赫尔曼德省长曼加勒在内的多名省长职务。然而,卡尔扎伊部分涉腐近亲属一直逍遥法外,卡尔扎伊似乎对他们下不了狠手。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2009年11月,阿富汗新组建的重罪特遣部队曾逮捕一名经营贩毒走私集团的警察局长,本来期望得到卡尔扎伊的赞扬,可卡尔扎伊却因此大怒,并拒绝逮捕5名涉嫌犯罪的部长。据透露,涉案人员是卡尔扎伊同父异母兄弟瓦利的心腹,而瓦利控制着阿富汗南部数十亿美元的鸦片贸易;卡尔扎伊的大哥卡尤姆,作为阿富汗最大水泥厂的老板,也涉嫌和肮脏交易。

此外还有报道指出,阿富汗新建的反腐公署在2011年和2012年间,共向总检察长办公室递交了131份涉腐文件,但只有少数得到跟进,也没有政府高官因腐败入狱。在一些政府官员看来,卡尔扎伊“摆脱不了这些人,他甚至不能处理自己办公室中的腐败。所有腐败官员、毒贩和军阀都在大选中支持他,这些人左右着他”。

与卡尔扎伊作为本土“士族”,身不由己深陷家族势力腐败漩涡不同,作为“海归学者”的加尼,更具清廉的先天优势。2002年,他出任卡尔扎伊过渡政府的财长,并没有留下涉腐的坏名声。2009年总统竞选中,加尼承诺一旦当选将推行“阳光财产法案”,责令总计3000名的文官和军官公布财产,还将文职人员的收入同财政收入的增幅及腐败的降幅挂钩。

如今,权力根基尚不稳固的加尼,需要以反腐的政绩推行新政,赢得更多民众支持。而同样打着反腐旗帜参选的阿卜杜拉,相信也会主动切断与卡尔扎伊集团的利益纽带,积极参与反腐行动。由此观之,一场规模更大的反腐风暴,将不可避免。 长期以来,卡尔扎伊受到西方政府支持,但他在有争议的2009年大选中艰难获胜后,与西方关系却显著恶化。近年来,他一再指责西方国家,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坚定而纯粹的民族主义者,却也将继任者推上了一个尴尬而无力的位置。 改革犁头能触多深?

一手抓反腐,一手抓改革,将是加尼携手阿卜杜拉上台后,将要击出的组合拳。

眼下,阿富汗经济并不景气,且高度依赖国际援助和外国投资。然而,没有安全稳定的环境,不少外国公司已停止或减少在阿富汗的商业活动,多家实力雄厚的外企甚至全员撤离。也正因为缺乏稳定的经济收入,政府难以应付庞大的经费开销,不得不依靠外国援助和地方势力,导致对安全局势的控制能力下降。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卡尔扎伊政府之所以对一些腐败现象和“嚣张大鳄”束手无策,也正缘于口袋没钱,不得不委曲求全。

要打破经济、安全、吏治上的僵局,必须勇敢地推进改革。加尼曾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任教,并曾在联合国和世界银行任职,2003年还被评为亚洲最杰出财长,其在竞选期间提出的振兴经济计划也广获认同。问题在于,阿富汗来之不易的政权和平更迭,仍是各派势力角斗的结果,加尼与阿卜杜拉的分权协议,不啻是定时炸弹;卡尔扎伊时代的既得利益群体,也将不甘心就此退出历史舞台,一旦改革的犁头触及他们,加尼的政治生涯和人身安全都将受到威胁。

尤令人担忧的,还有阿富汗被挑动的民族主义情绪。尽管北约部队将于2014年底撤出在阿大部分战斗人员,卡尔扎伊却搁置了后续有关安保协议的签署。长期以来,卡尔扎伊受到西方政府支持,但他在有争议的2009年大选中艰难获胜后,与西方关系却显著恶化。近年来,他一再指责西方国家,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坚定而纯粹的民族主义者。这种表演的背后,显然有卡尔扎伊作为一名老政客明哲保身的狡黠(不遑多让的是,美国国务卿克里也在卡尔扎伊和平交权后不吝赞美他“非常智慧、富有经验,一直致力于保护国家利益”),却也将继任者推上了一个尴尬而无力的位置。

虽说尚未面临ISIL进攻的严重威胁,阿富汗仍是世界上最为危险的国度之一。遍布该国山区的路边炸弹和武装组织,让美军付出了伤亡2万余人的高昂代价。允许美军继续驻留是必要的,除了有美军过早撤出伊拉克的前鉴,还因为不少欧美国家将对阿援助与此挂钩。深知利害关系的加尼,在对手阿卜杜拉也向美方保证不会阻挠的情况下,上任后首要任务就是签署阿美双边安全协议。但在甚至卡塔尔某些人眼里,这是加尼成为美国“傀儡”的例证。

阿尔法协议篇2

在美英打击阿富汗政权战争的背景下,2001年底联合国主导阿富汗有关各方签署了作为政权重建依据的《波恩协议》。随着2004年阿富汗总统大选和2005年议会产生,《波恩协议》规定的向“广泛基础、多民族和完全代表性政府”前进的政治进程可以视为已经完成。但事实上,这只是该国经历30年战争后向正常国家迈出的第一步,今年8月20日进行的自政权后的第二届总统大选和明年的议会选举,可以说是对卡尔扎伊总统执政五年来的治理成就的一次检验。

卡尔扎伊胜券在握

从候选人情况分析,这次总统大选可以说几乎没有悬念,卡尔扎伊胜券在握。最终确定参加总统大选的候选人有41人,其中能对卡尔扎伊构成挑战的主要是前外长阿卜杜拉和前财政部长加尼。这些决定参选的总统候选人,大多没有强有力的政党背景,均声称自己是独立参选,只有六位候选人代表小党,如曾在纳吉布拉政权时期担任国防部长的沙阿纳瓦兹,他代表人民;代表非普什图族左翼知识分子的拉提夫,他曾在2004年的大选中获得1.4%的选票。这些人充其量只是这场阿富汗总统选举秀的点缀。

本来,原来的北方联盟最具挑战实力。2007年3月,由非普什图族为主的这支联盟重组为“民族团结阵线”,后又简称为“民族阵线”。但“民族阵线”在大选前临阵自乱,未能一致推选出共同的候选人,今年4月,前外长阿卜杜拉被推荐参加总统大选,但实力派人物法西姆以其未和自己协商为由离开联盟,转而支持卡尔扎伊并决定参选副总统,使原来的北方联盟进一步分崩离析。伊斯兰促进会也挑头反对卡尔扎伊,且由拉巴尼任反对派联盟的主席,但伊斯兰促进会负责北方事务的主席、巴尔克省省长阿塔并未参与,这又使其实力大打折扣。阿塔的死对头杜斯塔姆组建了一个主要由乌兹别克族参加的阵营,并转而与卡尔扎伊合作。其他林林总总的政治势力,如哈扎拉族、前人民残余等,虽然有所动作,但根本无力推选有影响力的政客参选,更谈不上对卡尔扎伊构成挑战了。

从选举机制看,卡尔扎伊也是成竹在胸。今年的大选是首次由阿富汗人自己组织和监督的大选,联合国只负责提供咨询和协调相关的国际援助。2007年组建的“独立选举委员会”(IEC)将负责监督整个选举进程,该委员会有34个省级办公室和400多名永久雇员,选举投票当天将组织16.5万人负责7000个投票点的工作,由于卡尔扎伊的亲信鲁丁出任委员会主席,这个选举委员会的公正性受到质疑。如鲁丁就曾公开批评那些曾经长期在外国工作而又想参与竞选的人物,实际上将矛头指向前财政部长加尼和前内政部长贾拉里,暗中帮助卡尔扎伊的意图暴露无遗。

政治治理饱受争议

从2001年卡尔扎伊出任临时过渡政权主席算起,他已主政八年,可以说是近代以来除查希尔国王之外主政时间最长的阿富汗领导人了。然而,姑且不论阿富汗重建缓慢和安全形势恶化的原因,卡尔扎伊总统五年来的政治治理,也饱受争议。

首先,阿富汗事实上存在的强势总统政治体制,已经在阿富汗引发行政当局与立法机构的矛盾。有人认为,卡尔扎伊在阿富汗大搞一言堂,遏制政党政治发展,甚至将政党排除在选举机制之外的做法,切断了行政和立法机构之间的组织联系。此次大选中的政党,就远不如上次大选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政党那样引人关注。最高法院也没有实现司法独立,至今仍在宪法问题上纠缠不休。各省的省议会也不满现有的政治体制,他们根本无权讨论地方的开工项目和预算等,因为这些项目早就被其他一些组织和势力所垄断。参与楠格哈尔省议会竞选的一名候选人抱怨,“我虽然站了出来,但谁也代表不了,因为美国领导的省份援建小组(PRT)已经建好学校和道路,他们是真正的代表。”

反观各省和地方的行政长官,多为有争议的人物,很少受到监督和审计。地方议会是否发挥作用,也主要取决于各省实力人物与议会的私人关系。在坎大哈,卡尔扎伊总统的兄弟是地方议会主席,因此议会是有一定实权的,经常开会,接受省长和其他官员的咨询。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加兹尼省议会今年3月以来屡遭袭击,省长对议会这个橡皮图章可谓视而不见。

其次,无论在中央还是在地方,权力交易和个人特权仍然大行其道。以前抗苏圣战时期的伊斯兰政治集团和一些政治掮客仍在主导阿富汗政治,一些军阀组建或参与政党,也不受其纪律约束。上次大选中初生的“民主”政党发展则缓慢。在中央,阿富汗政治的一个突出现象就是中央政权的普什图化,相当部分原北方联盟的塔吉克族实力人物被清洗出政府,如法西姆被赶出国防部,外长阿卜杜拉失势,卡努尼转任人民院议长。现在,卡尔扎伊政府中,普什图族已经控制包括国防、内政和财政在内的关键职位,一些希克马蒂亚尔时代的普什图官员在投靠当局后也被重新启用。在地方,美国和北约对地方军阀政治现象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愿意对当前的军阀政治现象采取行动,更不用说帮助阿富汗发展政党政治。一名新兴小党的领导人抱怨,“国际社会对原教旨主义力量提供支持,却不愿意帮助民主力量和人民。他们认为军阀就是解决之道。”

再次,阿富汗老百姓缺乏安垒感,这是一个老问题,也是卡尔扎伊备受争议的关键所在。几年来,安全领域进展缓慢。虽然阿富汗安全部队是接受国际援助最多的部门,但阿富汗国民军和警察却无力为阿富汗老百姓带来安全感。据官方公布数字,阿富汗国民警察已超过7.5万人,离8.2万人的目标不远,但能够发挥作用的警察据估计仅有3.5万至5.5万人,并且素质都不高。他们不仅仅未能赢得百姓信任,还常因滥用权力而损害政府威信。据今年4月公布的数据,阿富汗国民军已到8.2万,离2011年末13.4万的目标也不太远。但是,无论是阿富汗军队还是警察,都远远不能帮助卡尔扎伊拓展政权的影响力,特别是在偏远的省份和地方。据联合国援阿使团估计,在阿富汗全国350多个地区中,政府有能力完全控制的还不足10个。即使是在政府控制地区,叛乱力量仍能通过不断的暴力袭扰,对周围乡村和道路网络施加影响。

能否分化

美国的反恐战争尘埃未定,今年又逢它重新把反恐重心转移到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部落地区,这使得阿富汗今年的总统大选具有某种划时代意义。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也正是在阿富汗安全局势一直不见好转的背景下,卡尔扎伊如何分化,将其中的温和派吸引到主流政治中来,将成为评价此次大选成功的重要指标。

7月以来,美国和北约在赫尔曼德省发动“利剑”攻势,试图以打施压,促使软化。卡尔扎伊也在北方推动和解,从易到难,与巴达吉斯省的一小股签订停火协议。据英国《卫报》报道,英国驻阿富汗当地的官员与指挥官声称,他们已经创造了适宜的条件,与“第二层级”的当地指挥官展开对话,美国、英国与的代表将举行历史性的首轮会谈,这将给饱受战争蹂躏的阿富汗带来一丝和平的希望。在美国和北约看来,叛乱组织的“第二层级”官员被视为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为他们控制了由普什图人控制的阿富汗南部地区大部分战士。组织的第一层级,是奥马尔身边的强硬派人士,在可预见的未来,是无法与他们展开对话的。而第三层级,只是些步兵,是没有什么影响力和重要价值的。

联合国驻阿富汗特别顾问对此则有不同看法,他认为只重视中间层级而不将决策层考虑在内的和谈策略,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仍旧扛着“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的旗号,并成功吸引了一些军阀和武装集团参与叛乱,其中包括在阿东南部活动的哈卡尼网络,喀布尔的一系列恐怖活动据信就是此人策划的,此处他还与国际“圣战”力量有染。阿富汗前总理希克马蒂亚尔领导的伊斯兰党武装也在阿北部、东部和中部大搞破坏。今年2月以来,成功暗杀楠格哈尔省议会议长和坎大哈省一名女议员。

阿尔法协议篇3

二、访问期间,总理与克里斯蒂娜·费尔南德斯·德基什内尔总统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举行工作会谈,并会见阿根廷副总统兼参议长阿马多·布杜和众议长胡利安·多明格斯。两国领导人就双边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坦诚深入地交换了意见,达成广泛共识。

三、总理和克里斯蒂娜·费尔南德斯·德基什内尔总统共同主持中阿建交40周年庆祝活动。双方回顾了建交40年来,特别是2004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双边关系的发展,并对此给予积极评价。

四、双方决定以两国建交40周年为契机,以长远眼光推动中阿战略伙伴关系全面持续发展。双方同意加强高层交往,增进政府、议会和政党间交流与合作,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看法,以深化政治和战略互信。

五、为推动双边关系有序和谐发展,双方决定在战略伙伴框架下,启动两国政府间共同行动计划制定工作,以指导和协调两国各领域合作。该共同行动计划(2013年至2017年)将包括两国现有及优先推动的合作领域和项目。

六、双方表示将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的问题上继续给予对方坚定支持。中国政府重申坚定支持阿根廷共和国对马尔维纳斯群岛的要求,以及重启有关谈判,根据联合国相关决议规定寻求马尔维纳斯群岛问题最终和平解决。阿方重申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支持台海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中国的和平统一。

七、双方认为,中阿贸易关系取得了长足发展,2002年至2011年间,双边贸易年均增长超过31%,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双方一致强调,以实际行动致力于实现双边贸易多元化和平衡发展,确保双边互利经济关系的持续发展。

八、两国领导人强调,中阿经济关系对推动两国生产领域发展和创造体面就业具有重要意义。鉴此,双方一致同意继续致力于深化经济关系、增加贸易和促进投资。双方一致认为,上述措施将有效帮助两国应对发端于发达国家的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

九、双方回顾了自2011年5月两国有关部门签署双向投资促进合作谅解备忘录以来的各项行动及其进展。双方表示将推动高质量、促就业的投资项目在各自国家落户,以促进平衡互利的全球化进程。

十、双方一致同意加强经贸混委会等交流机制的作用,促进各领域务实合作。双方承诺将继续积极鼓励增加生产领域相互投资,消除政策,提高投资便利化程度,加强两国政府和企业间关系,促进各自致力于社会包容和平等的经济社会政策。

十一、双方积极评价克里斯蒂娜总统2010年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确定的基础设施合作项目所取得的进展,并承诺支持扩大该领域的双边合作。

十二、双方指出两国有关机构签署的大量协议体现了双方农业及粮食领域合作取得的进展,一致决定推动两国有关机构间现有的项目及技术合作,以加强粮食产业链合作,扩大双边贸易,保障粮食安全。

双方同意深化两国技术部门在动植物卫生领域的现有合作,以增加双边贸易的产品种类,促进出口产品多样化。

双方对建立中阿农产品加工示范园的倡议表示欢迎。这一农业及粮食产品生产平台将有助于推动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

十三、双方一致同意继续加强在文化、教育、科技、旅游和司法等共同感兴趣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十四、两国一致同意为食品、清洁能源和交通等领域大型研发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并支持两国研究人员和企业参与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更好地为创造就业、促进社会发展、贸易平衡和提高两国人民生活水平服务。

十五、两国领导人强调能源对当今世界的重要性。为此,双方表示愿在石油开采及投资项目、第二代生物燃料、氢能、核能、太阳能、煤炭气化技术、铁路电气化和玄武岩工业化生产等领域开展合作。

十六、此外,双方愿推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相结合,促进各生产领域的技术转让。两国领导人同意建立机制,促进对两国企业在科技和生产创新项目上的融资支持。

十七、两国领导人充分肯定双方自2008年以来在食品科学联合研究中心框架下积极开展的工作,并表示将继续推动该领域的合作。

十八、双方强调,中阿同为发展中大国,在各自地区和国际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很多问题上拥有广泛共识。双方愿继续加强在国际组织和多边场合的协调,推动发展中国家在77国集团+中国框架下的合作。

十九、中方对阿方推动中方与南共市成员国加强对话、进一步密切互利友好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的意愿表示赞赏。

二十、双方重申致力于多边主义,一致认为联合国应在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和平等的国际秩序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双方重申安理会改革的必要性,认为改革应使安理会工作更加民主和透明,增强其应对全球性威胁和挑战的能力。应寻求共识,反对推动未达成最广泛共识的解决方案。

二十一、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暴露了发达国家在全球金融体系治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在发展中国家影响力不断增强的背景下,双方应加强协调,推动建立一个更加公正、公平的国际经济秩序。

二十二、双方在国际金融机构改革进程中协调立场、推动发展中国家更多参与决策至关重要。双方还应在推动形成全球可持续增长模式及世界财富分配体系等重大问题上加强战略协调。

二十三、两国认为二十国集团机制显示了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体系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符合发展中国家要求更多参与国际组织和机构并拥有更大代表性的呼声。与之前的多边框架相比,二十国集团更为包容和多元化,是国际体系民主化进程中的重要进展。两国高度评价二十国集团新兴市场成员间协调机制的作用。阿根廷今年是该机制的轮值主席国。两国政府对二十国集团议程的许多方面有着相同的看法,将在该集团框架下加强立场协调,以充分反映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利益和诉求。

二十四、双方承诺在多边贸易领域中加强协调,并对多哈回合谈判中出现的困难表示关切。双方一致认为应重申多哈发展授权。双方承诺与各方在遵循透明、包容和多边主义原则的基础上继续推动谈判,照顾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农业领域的关注和需求,一揽子达成一个全面、均衡、雄心勃勃的协议。

二十五、访问期间,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根廷共和国关于刑事司法协助的条约》、《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与阿根廷共和国农牧渔业部关于全面深化农业领域合作的共同行动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与阿根廷共和国农牧渔业部种子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能源局与阿根廷共和国联邦计划、公共投资与服务部关于核能合作的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粮食局与阿根廷共和国农牧渔业部合作谅解备忘录》,以及涉及金融、交通等领域合作文件。

二十六、双方一致认为,总理此次访问对推动中阿战略伙伴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总理对克里斯蒂娜·费尔南德斯·德基什内尔总统及阿根廷政府在访问期间给予的热情接待表示衷心感谢。

二一二年六月二十五日

阿尔法协议篇4

>> 沙特阿拉伯的结婚相亲 保守至极的沙特阿拉伯 沙特阿拉伯:高度依赖进口的国家 沙特阿拉伯:沙漠部落的奇迹外交 沙特阿拉伯的美食文化 沙特阿拉伯更换王储 沙特阿拉伯民众的政治参与中社交媒体的作用 沙特阿拉伯政治现代化的探索与选择 沙特阿拉伯政治体制的变迁及其特点 又一个沙特阿拉伯? 沙特阿拉伯和中国项目合作的风险研究与管理 中国农产品对沙特阿拉伯的出口及发展空间探析 沙特阿拉伯的港口 沙特阿拉伯的针灸现状和拔罐放血疗法 石油美元视野下的沙特阿拉伯与全球经济治理 中国企业在沙特阿拉伯王国经营环境的比较研究 沙特阿拉伯巨额防务开支的缘由分析 新兴国家视野下的沙特阿拉伯与全球治理 访问沙特阿拉伯、马里、塞内加尔、坦桑尼亚和毛里求斯 曹刚川访问文莱、印度尼西亚和沙特阿拉伯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神秘的沙特阿拉伯政治制度 神秘的沙特阿拉伯政治制度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地时间2017年6月21日,沙特麦加,新王储・本・萨勒曼在买家举行宣誓效忠的就职仪式。

2017年6月21日,沙特阿拉伯国王兼首相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突然命令,宣布免去他的侄子・本・纳伊夫的王储、副首相和内政大臣职位,任命自己儿子、副王储、第二副首相兼国防部长・本・萨勒曼为王储和副首相,并继续担任国防大臣一职。当天晚上,新王储萨勒曼举行了宣誓就职的仪式。一时之间,这个古老的海湾君主国政局的变幻又一次吸引了人们的视线。然而,要想真正明白沙特阿拉伯近年来频繁的政治变动,必须要揭开其政治制度的神秘面纱。

三起两落的艰难建国历程

沙特阿拉伯的政治制度与其特殊的建国历史密不可分。关心中东局势的人大都知道,今天的沙特阿拉伯王国是于1927年5月正式脱离英国的统治宣告独立的。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在此之前的一百多年里沙特阿拉伯已经两次建国。

18世纪前期,阿拉伯半岛处于部落割据的混乱状态。游牧的贝都因人和在绿洲上的农民分别构成了一个个互不统属的酋长国。尽管各个酋长国均宣称自己信仰伊斯兰教,但实际上每个酋长国都有独特的自然崇拜物与宗教仪式。1740年前后,・伊本・阿卜杜勒・瓦哈卜创立了伊斯兰教的瓦哈比派。瓦哈比派的基本教义是,严格按照《古兰经》和圣训的原则进行宗教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穆斯林的团结。在政治上,其指责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者背叛了伊斯兰教,认为只有阿拉伯人才能实现伊斯兰教的纯洁,主张通过“圣战”实现阿拉伯半岛的独立与统一。瓦哈比派也被视之为近代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源头。

然而,影响更大的是瓦哈卜与沙特家族的联盟。瓦哈卜最初希望能够在自己的故乡艾叶奈传播教义,然而受到了当地长官的反对。于是他不得不到家乡附近的达尔伊叶传教。当时,达尔伊叶仅仅有70户居民,统治者是酋长・本・沙特。他历来和艾叶奈的长官有矛盾,因此热情接待了瓦哈卜并宣布改宗瓦哈比派。其通过宗教与军事双管齐下积极扩张,到1765年去世的时候已经统治了整个阿拉伯半岛内陆的内志地区。此后,其子阿卜杜勒・阿齐兹继酋长位,继续推行瓦哈比教义和对外扩张活动,并且于1792年瓦哈卜去世之后接任伊斯兰教教长职务,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

阿卜杜勒・阿齐兹与接任王位的儿子大沙特继续进行对外扩张,到1811年,沙特家族控制了麦加和麦地那两圣地所在的汉志地区,并且不断出兵劫掠伊拉克的巴格达与叙利亚的大马士革等地。史称第一沙特王国,又称前沙特王国。然而,当大沙特于1814年4月病逝后,其子阿卜杜勒与叔祖父、・伊本・沙特的儿子阿卜杜勒・伊本・爆发了争夺王位的斗争。埃及领导人・阿里借机出兵阿拉伯半岛,于1818年俘虏了阿卜杜勒,第一沙特阿拉伯王国灭亡。

1824年,阿卜杜勒・伊本・的儿子特尔其・伊本・阿卜杜勒在一些部落首领的支持之下出兵利雅得。驻守当地的土耳其和埃及军队弃城逃跑。随后,特尔其统一了整个内志地区。由于原来的首都达尔伊叶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利雅得则有坚固的城墙,所以特尔其决定迁都利雅得。这个新王国史称第二沙特王国,又称后沙特王国。这也标志着沙特王朝的王位从阿卜杜勒・阿齐兹一系转到了阿卜杜勒・伊本・一系,并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1892年,第二沙特阿拉伯王国被土耳其支持的沙马尔国灭亡,末代统治者拉赫曼流亡科威特。随后,拉赫曼的儿子伊本・沙特积极开展复国运动。其采取了利用英国牵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策略,于1915年签订了《英国――内志条约》,宣布内志成为英国的“保护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积蓄了足够力量的伊本・沙特与英国决裂,于1925年占领了汉志地区。随后,其于1927年迫使英国与自己签订了《吉达条约》,承认沙特阿拉伯王国独立。至此,第三沙特王国,或曰现代沙特阿拉伯王国正式建立了。

神权有限的政教合一体制

从沙特的建国历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伊斯兰教对于王国的建立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因为这个缘故,直到今天沙特很大程度上还保留着18世纪的政教合一体制。它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个没有宪法的国家之一,以《古兰经》为最高权力来源,国王又被称为“麦加和麦地那两圣地的仆人”。同时,国内还具有形形的宗教权力机构,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是针对沙特上层的高级宗教机构,为沙特政权提供合法性论证和宗教事务阐释。这类机构主要包括“高级乌莱玛会议”和“高级卡迪会议”。两个机构均成立于1971年。前者由沙特境内有影响的宗教学者(乌莱玛)组成,主要职能是针对有关伊斯兰教义的重大问题提出解释说明或处理意见,是最高宗教权力机关。后者主要由沙特国内有影响力的法官和法理学家组成,包括一部分来自高级乌莱玛会议的教法学家,主要职能是阐释有关宗教的重大法学理论疑难问题并为重大案件提供指导性意见,是最高宗教法律仲裁机关。

第二类是针对沙特普通人的宗教机构,主要包括“公共道德委员会”与“宗教研究、教法宣传和指导委员会”。公共道德委员会也被称之为劝善惩恶协会,成立于20世纪20年代初,长期由瓦哈卜出身的谢赫家族控制。其主要职能是监督所有的穆斯林履行宗教义务,并且有权处罚违反宗教法规的人,是宗教司法机构。宗教研究、教法宣传和指导委员会则是由国王以首相身份兼任首脑,主要负责宗教宣传、宗教书籍出版和宗教学者培养等工作。

第三类是注重向国外传教的宗教机构。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世界穆斯林青年大会”。其成立于1972年底,主要职能是支持世界范围内一切穆斯林青年和学生组织,并且帮助穆斯林青年们建立专业组织和提供培训。该组织在名义上并不属于沙特政府的一部分,但实际上所有的活动均在沙特政府指导下进行,并且由沙特知名人士来进行规划和管理。

不过,尽管沙特有很多富有影响力的宗教机构,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实行了政教合一体制,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宗教权力又是有限的。宗教机构的职能仅仅限于和宗教有关的事务,并不能干涉其它世俗政治事务。甚至对兼任最高宗教首领的沙特国王继承,乌莱玛们也仅仅是起到一个追认的“橡皮图章”作用。另外,从部落酋长发展而来的沙特国王,其第一身份也仍然是世俗政权的首脑。

沙特家族为中心的世俗权力架构

就沙特的世俗权力而言,其机构设置也是在世界各国中极富特色的。因为沙特阿拉伯王国是从原始的部落酋长国发展而来的,所以世俗权力机构带有原始性与现代性混杂的特点。既没有明确的行政机关,也没有明确的立法机关。具体说来,世俗政权主要包括以下一些重要C构。

沙特影响力最大的世俗权力机构是大臣会议,俗称内阁。其成立于1953年,后来1958年和1964年费萨尔国王主持了对《大臣会议条例》的两次全面修改,使其上升为最重要的实权机构。修改后的《大臣会议条例》规定,大臣会议由主席、副主席、负责具体事务的各部大臣、国务大臣和顾问组成。其中大臣会议主席亦称为内阁首相,由国王兼任,大臣会议副主席亦称为内阁副首相,由王储兼任。各部大臣分别是所在部事务直接首脑和最高权威,就本部事务对大臣会议负责。

另一个重要机构是协商会议。1992年法赫德国王颁布了《协商会议法》,并且于1993年正式召开协商会议。其任期四年,第一届协商会议成员有60人,1997年召开的第二届协商会议成员增至90人。2001年召开的第三届协商会议成员增至120人。2005年正式修改了《协商会议法》,从第四届协商会议开始成员增至150名。按照《协商会议法》规定,协商会议的主席和所有成员均由国王任命,由年满30岁的沙特国民担任。其只有咨询建议权而没有立法权。如果协商会议的建议与大臣会议的意见一致,其提案在国王批准后执行。如果双方意见有分歧,则由国王进行裁断。

在地方上,沙特1992年颁布的《省组织法》将全国分为十多个省,省下设市,市下设镇。同时规定,设立各省会议,其成员包括该省的埃米尔(省长)和省政府机构的主要负责人,至少有十名是国王指定的当地名流。从2005年开始,沙特实行了市镇选举,2015年又给了妇女选举权。但是实际登记选民不多。当前,近3000万人口的沙特当中登记的男性选民只有130多万人,女性选民更只有十几万。选举的影响也很有限,很大程度上是传统部落选举的延续。

就整体上来看,沙特从中央到地方的世俗权力均掌握在王室成员手中。像大臣会议不仅由国王和王储担任正副主席,而且国防、内政和外交等重要的部长也始终由王室成员担任。例如,新任王储・本・萨勒曼在担任副王储前就担任了国防部长的职务,前王储纳伊夫则长期担任副首相兼内政部长的职务。在地方,各省的省长特别是重要省份的省长也往往由王室成员担任。例如,现任国王萨勒曼便从1963年开始担任沙特首都利雅得的省长,到2011年其转任国防大臣为止共担任了这一最重要的省长职务近半个世纪。

兄终弟及的王位继承制及变迁

不过,沙特的君主制不同于中国古代的个人君主制,而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传统的部落家族统治特点。人们经常说沙特王室拥有5000多个王子。其实这些并不都是现代沙特王国开国君主伊本・沙特的后代,而是从第一沙特王国奠基人・本・沙特的父亲沙特・本・・本・穆格林算起的所有被沙特家族承认的男性后人。

当然,沙特家族核心还是开国君主伊本・沙特的后代。准确的说,只有其父亲拉赫曼的后代才能称得上沙特王室成员。伊本・沙特于1953年去世,其共有35个儿子。这些人及其子孙构成了沙特王室的核心,享有王室继承权。为避免第一沙特王国和第二沙特王国长期的继承权纷争,伊本・沙特明确规定实行兄终弟及制度,即自己所有的儿子根据长幼排序和能力意愿依次继承王位。这一制度一直实行了60多年。

值得注意的是,沙特国王并非由上一任国王指定,而是由王室核心成员集体决定。他们甚至有权决定废黜国王。像伊本・沙特死后,继承王位的长子沙特治国无能,于是沙特王室的12名主要亲王于1958年要求沙特国王退位,迫使沙特国王下诏费萨尔王储兼任首相并全权处理国家一切事务,自己仅仅保留国王虚名。最后,沙特国王在1964年想要夺回权力的时候被彻底废黜。2006年,沙特又成立了王室核心成员组成的效忠委员会决定王位变动。当前这次王储的废立也是取得了34名效忠委员会中的31人支持才得以通过的。

这种集体协商的兄终弟及制度有效的缓解了王室内部的纷争。但是,这种继承制度本身也具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即对于代际之间的王位继承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在近些年来第二代王子们均年事已高的情况下显得更为迫切。另外,其也不可能根本解决王室内部的纷争,像近年来苏德里集团与非苏德里集团之间的矛盾就非常突出。

早在法赫德执政期间,其便于与六个同母弟弟组成了苏德里集团,并且在阿拉伯半岛最有影响力的苏德里部落这一母族支持下成为了王室的核心。现任国王萨勒曼就是苏德里七兄弟中最小的一个。前任国王阿卜杜拉去世之前曾任命非苏德里系的穆克林为副王储。穆克林是伊本・沙特最小的儿子,比萨勒曼小了十岁。因此,如果穆克林在萨勒曼去世后接任王位,苏德里集团就有可能逐渐被边缘化。 沙特阿拉伯麦地都市,穆斯林聚集进行开斋节祈祷。

所以,萨勒曼继任王位之初便任命苏德里集团的第三代纳伊夫为副王储。随后仅仅三个月,其便废除了穆克林的王储之位,推举由纳伊夫接任王储,自己的儿子・本・萨勒曼任副王储,现在又废除纳伊夫的王储之位任命儿子接任王储。这一系列变动为沙特王国从第二代过渡到第三代铺平了道路,但这些变动恐怕也将无可避免的增加苏德里集团与非苏德里集团之间的矛盾和苏德里集团的内部矛盾。

阿尔法协议篇5

未等硝烟散去,12月3日,和哈马斯争夺巴勒斯坦领导权的另一个分支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在联合国大会成功将巴勒斯坦的“观察员实体”身份升级为“观察国”。三天后,以色列宣布将在约旦河西岸及东耶路撒冷新建3000处定居点,并扣押以色列海关每月代巴勒斯坦征收的1.18亿美元税收作为报复。

2011年初开始的中东民主化浪潮引发了地区力量的再平衡,也让逊尼派和什叶派穆斯林的直接交锋点——巴以问题出现新局:以伊朗、叙利亚、黎巴嫩为主导的什叶派穆斯林力量大为削弱,曾经与阿萨德政权一起反以色列和西方国家的哈马斯不得不寻找新靠山——埃及和土耳其等国借机与哈马斯接近。

以埃及和土耳其为核心并联合海湾国家的逊尼派穆斯林联盟,将更可能在未来主导中东局势,而他们有可能在美国和温和派穆斯林的支持下,诱使以色列加快解决巴勒斯坦问题。

多年来往于巴以之间进行调停的四方会谈代表、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在11月30日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巴勒斯坦处在实现建国愿望的好时机,但关键取决于与以色列的政治谈判,以及巴勒斯坦内部能否实现政治和解和团结。“如果政治谈判是令人信服的,那么是可以快速向前推动的。不过我说的是‘可以’(could),而不是‘将要’(will)。”

穆尔西的调停

上一次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大规模武装袭击“铸铅行动”,发生在2008年-2009年之交。自上次停火以来,双方小规模摩擦不断,并呈上升趋势。2010年,加沙武装向以色列发射导弹约360枚,2011年上升到670枚左右,2012年到本次冲突前逾760枚,超过近年纪录。

国际危机组织(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最新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在以色列展开此轮“云柱行动”之前,埃及正对巴以之间升级的武装冲突进行调停。11月13日,埃及总统穆尔西的一段电视讲话表明,埃及认为以色列当时已经同意停火。不料一天后,以色列精准轰炸哈马斯领导人艾哈迈德·贾巴里的车队并致其丧生,激起哈马斯的愤怒,也使埃及感到背叛。

以色列空袭开始后,穆尔西政府没有像2008年那样关闭加沙南部唯一通向外界的拉法口岸;相反,埃及通过拉法口岸向加沙提供医疗援助;同时,穆尔西还谴责以色列袭击平民,并派总理亲自访问加沙,撤回驻以大使,以示声援。

布鲁金斯学会多哈中心研究员阿舒尔·奥马尔(Ashour Omar)回复《财经》记者的邮件称,和穆巴拉克时代相比,如今中东局势对以色列来说更加严峻:2008年,穆巴拉克视哈马斯为恐怖组织,以色列总理在访问埃及时对加沙宣战,而今年,埃及总理在加沙宣布“巴勒斯坦的事业就是所有阿拉伯人和穆斯林的事业”;2008年,阿拉伯国家对穆巴拉克的斡旋无所质疑,而今年,土耳其、卡塔尔等国均表达了鲜明立场,调停必须倾听其他阿拉伯国家的意见。

“阿拉伯之春”运动后,更多伊斯兰政党掌握了政权,哈马斯正是执掌埃及的穆斯林兄弟会的一个分支。国际危机组织的报告指出,以色列发动“云柱行动”的目的正是为了威慑和警告哈马斯,其新近建立的自信还为时过早,伊斯兰世界觉醒所带来的新变化尚不足以从根本上改变以色列的外部局势。

这种威慑至少在短期内是有效的:埃及国内动荡的政治局势和脆弱的经济复苏,让穆尔西无暇在巴以问题上采取更多措施。不少分析人士指出,穆尔西本次的应对是形式大于内容。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中东和非洲历史系主任齐瑟(Eyal Zisser)表示,穆尔西虽然在声调和辞令上有别于穆巴拉克,但在遵守“1979和平协定”、与华盛顿保持沟通等实际问题上没有本质区别。

上任以来,穆尔西就像一位带球奔跑、四处碰壁的橄榄球运动员,要想冲出重围,就不得不在国内外诸多利害关系间寻找缝隙。他既要遵守穆巴拉克时期对欧美国家及以色列的承诺,并确保国家局势的稳定和获得欧美国家的认同,又要控制以色列军事行动的规模,避免加沙地带大量穆斯林平民的伤亡掀起国内伊斯兰民众特别是穆兄会内部反对以色列甚至“1979和平协议”的浪潮;同时,埃及国内世俗势力认为,政府不应该把稀少的资源浪费在国外,穆尔西还不能不计成本地援助哈马斯。

停火协议签订次日,穆尔西发表“宪法宣言”将总统决定和主要由伊斯兰教徒组成的“立宪会议”置于司法审查以外。

今年8月,十余名埃及士兵在西奈半岛遭非法武装杀害,穆尔西借此宣布扩大总统立法和行政权力,并请退包括国防部长、陆军元帅坦塔维以及武装部队参谋长安南在内的主要军方将领。

以色列贝京-萨达特战略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弗里希(Hillel Frisch)认为这并非巧合,是穆尔西借助重要事件来排除外国干扰、铲除异己势力,上次针对军方,这次针对非伊斯兰势力。

11月22日“宪法宣言”发表后,立即引起了自穆尔西上任以来埃及最大规模示威游行,最终迫使其收回了法令。但埃及国内的动荡仍在持续,这也将对巴以停火协议的实施产生直接影响。停火协议中关于埃及向加沙地带开放拉法口岸、埃及和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取消人口和货物通行限制以及哈马斯不得继续走私武器等条款都有相当的模糊空间。埃及是否有意愿在国内动荡的情况下,制止通过西奈半岛向加沙地带的武器走私活动,将决定加沙的和平能否维系。

外交格局流变

穆尔西在短短八天内促成巴以停战,是他自上任五个月来首次在国际问题上崭露头角。参与开罗调停和谈判的除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哈马斯政治首领哈立德·迈沙阿勒和巴勒斯坦伊斯兰头目拉马丹·沙拉赫,还包括近年来活跃在中东外交舞台的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卡塔尔国王哈马德。

2011年春天的民主运动以来,发生政权变化的国家进入新旧交替的过渡期,大量国内问题缠身,保持着社会和经济稳定的土耳其、沙特阿拉伯和卡塔尔等国就更有能力借助处理地区冲突提升发言权。这些逊尼派穆斯林国家逐渐胜出由伊朗主导的什叶派穆斯林联盟。

在中东由伊朗、叙利亚、黎巴嫩真主党和哈马斯形成的“抵抗轴心”,长期强硬反抗美国和以色列,这一轴心正面临分崩离析。1999年迈沙阿勒将哈马斯总部迁往大马士革。2011年底,由于反对阿萨德政权屠杀阿拉伯民众,哈马斯逐渐撤出大马士革,公开支持叙利亚反对派。此后,哈马斯在卡塔尔和穆兄会掌控的埃及找到新的支持。

目前逊尼派和什叶派穆斯林仍在各自拉拢哈马斯。卡塔尔国王哈马德近期到访加沙地带,开出4亿美元的捐赠承诺,试图通过投资和人道主义援助对哈马斯施加影响。据媒体报道,即使在停火协议签订后,伊朗仍在寻找各种途径向哈马斯提供武器。

虽然哈马斯仍未在两派间做出抉择,但什叶派已显出式微。以色列希伯莱大学伊斯兰和中东研究教授毛兹(Moshe Maoz)认为,未来中东局势将由伊斯兰民主国家埃及和土耳其为轴心,并联合海湾国家的逊尼派穆斯林联盟主导,这个联盟将通过发展壮大逊尼派穆斯林、帮助叙利亚反对派阿拉维派等方法来制约什叶派的伊朗和叙利亚,并有可能诱使以色列加快解决巴勒斯坦问题。

长久以来解开巴以难题的路径一直有“一国”和“两国”两种方案。布莱尔告诉《财经》记者,他在中东斡旋的经验让他相信唯一能够奏效的方法仍是一个巴勒斯坦国,一个以色列。“虽然巴以与埃及、土耳其的关系发生变化,但最基本的问题仍然不变:两个不同民族,生活在一块弹丸之地,要么和平相处,要么武力相向。取代“两国”方案的方案就是一个国家,但谁来管理这个国家?每一次你对实地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就会回到两个国家的方案。”

布莱尔所从事的工作是帮助巴勒斯坦发展经济,开放加沙地带,保证以色列的安全得到保障——他相信这些工作将对政治谈判有所帮助。

特拉维夫大学的齐瑟教授表示,以色列希望达成完全的停战协议,使其得到和平保证。哈马斯渴望立国,也急需这样一个停火协议。“如果哈马斯对停火协议作出承诺并保证加沙的其他巴勒斯坦武装派别也遵守协议,其身份将逐渐被合法化。当一个机构想从极端组织进化为一个国家,它会考虑更多的实际问题。”齐瑟说。

不过,现实情况和上述愿景之间仍然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完成。在中东各国关系的流变中,建立彼此的诚意和信任,让停火协议不沦为空谈,或许才是关键的一步。

阿尔法协议篇6

世贸组织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该组织 的基本原则和宗旨是通过实施市场开放、非歧视和公平贸易等 原则,来达到推动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1995年1 月1日正式开始运作,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总部设 在日内瓦莱蒙湖畔的关贸总协定总部大楼内。1996年1月 1日,它正式取代关贸总协定临时机构。

与关贸总协定相比,世贸组织管辖的范围除传统的和乌拉 圭回合新确定的货物贸易外,还包括长期游离于关贸总协定外 的知识产权、投资措施和非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等领域。世 贸组织具有法人地位,它在调解成员争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权威 性和有效性。

建立世贸组织的设想是在1947年7月举行的布雷顿森 林会议上提出的,当时设想在成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 织的同时,成立一个国际性贸易组织,从而使它们成为二次大 战后左右世界经济的“货币-金融-贸易”三位一体的机构。 1947年联合国贸易及就业会议签署的《哈瓦那》同意 成立世贸组织,后来由于美国的反对,世贸组织未能成立。同 年,美国发起拟订了关贸总协定,作为推行贸易自由化的临时 契约。1986年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启动后,欧共体 和加拿大于1990年分别正式提出成立世贸组织的议案,1 994年4月在摩洛哥马拉喀什举行的关贸总协定部长级会议 才正式决定成立世贸组织。

该组织作为正式的国际贸易组织在法律上与联合国等国际 组织处于平等地位。它的职责范围除了关贸总协定原有的组织 实施多边贸易协议以及提供多边贸易谈判场所和作为一个论坛 外,还负责定期审议其成员的贸易政策和统一处理成员之间产 生的贸易争端,并负责加强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 合作,以实现全球经济决策的一致性。

世贸组织的最高决策权力机构是部长会议,至少每两年召 开一次会议。下设总理事会和秘书处,负责世贸组织日常会议 和工作。总理事会设有货物贸易、非货物贸易(服务贸易)、 知识产权三个理事会和贸易与发展、预算二个委员会。总理事 会还下设贸易政策核查机构,它监督着各个委员会并负责起草 国家政策评估报告。对美国、欧盟、日本、加拿大每两年起草 一份政策评估报告,对最发达的16个国家每4年一次,对发 展中国家每6年一次。上诉法庭负责对成员间发生的分歧进行 仲裁。

世贸组织成员资格分为两种,即创始成员和新加入成员。 创始成员必须是关贸总协定的缔约方,世贸组织在接纳新成员 时,须在部长级大会上由三分之二多数成员投票表决通过。

1997年10月9日,世贸组织启用新的标识。该标识 由六道向上弯曲的弧线组成,上三道和下三道分别为红、蓝、 绿三种颜色。标识意味着充满活力的世贸组织在持久和有序地 扩大世界贸易方面将发挥关键作用。六道弧线组成的球形表示 世贸组织是不同成员组成的国际机构。标识久看有动感,象征 世贸组织充满活力。标识的设计者是新加坡的杨淑女士,她的 设计采用了中国传统书法的笔势,六道弧线带有毛笔书法起笔 和收笔的韵味。

成员(包括地区)134个(截止1999年2月),名 单如下:安提瓜和巴布达(95.1.1)、安哥拉(96.12.1)、阿根廷 (95.1.1)、澳大利亚(95.1.1)、奥地利(95.1.1)、巴林(95.1.1)、 孟加拉国(95.1.1)、巴巴多斯(95.1.1)、比利时(95.1.1)、伯 利兹(95.1.1)、贝宁(96.2.22)、玻利维亚(95.9.13)、博茨瓦 纳(95.5.31)、巴西(95.1.1)、文莱(95.1.1)、保加利亚(96.12 .1)、布基纳法索(95.6.3)、布隆迪(95.7.23)、喀麦隆(95.12. 13)、加拿大(95.1.1)、中非(95.5.31)、乍得(96.10.19)、智 利(95.1.1)、哥伦比亚(95.4.30)、刚果(布)(97.3.27)、哥 斯达黎加(95.1.1)、科特迪瓦(95.1.1)、古巴(95.4.20)、塞 浦路斯(95.7.30)、捷克(95.1.1)、刚果(金)(97.1.1)、丹 麦(95.1.1)、吉布提(95.5.31)、多米尼克(95.1.1)、多米尼 加(95.3.9)、厄瓜多尔(96.1.21)、埃及(95.6.30)、萨尔瓦多 (95.5.7)、欧盟(95.1.1)、斐济(96.1.14)、芬兰(95.1.1)、 法国(95.1.1)、加蓬(95.1.1)、冈比亚(96.10.23)、德国(95 .1.1)、加纳(95.1.1)、希腊(95.1.1)、格林纳达(96.2.22)、 危地马拉(95.7.21)、几内亚(95.10.25)、几内亚比绍(95.5. 31)、圭亚那(95.1.1)、海地(96.1.30)、洪都拉斯(95.1.1)、 中国香港(95.1.1)、匈牙利(95.1.1)、冰岛(95.1.1)、印度 (95.1.1)、印度尼西亚(95.1.1)、爱尔兰(95.1.1)、以色列 (95.4.21)、意大利(95.1.1)、牙买加(95.3.9)、日本(95.1 .1)、肯尼亚(95.1.1)、韩国(95.1.1)、科威特(95.1.1)、莱 索托(95.5.31)、列支敦士登(95.9.1)、卢森堡(95.1.1)、澳 门(95.1.1)、马达加斯加(95.11.17)、马拉维(95.5.31)、马 来西亚(95.1.1)、马尔代夫(95.5.31)、马里(95.5.31)、马 耳他(95.1.1)、毛里塔尼亚(95.5.31)、毛里求斯(95.1.1)、 墨西哥(95.1.1)、蒙古(97.1.29)、摩洛哥(95.1.1)、莫桑比 克(95.8.26)、缅甸(95.1.1)、纳米比亚(95.1.1)、荷兰(包 括荷属安的列斯)(95.1.1)、新西兰(95.1.1)、尼加拉瓜(95 .9.3)、尼日尔(96.12.13)、尼日利亚(95.1.1)、挪威(95.1. 1)、巴基斯坦(95.1.1)、巴拿马(97.9.6)、巴布亚新几内亚( 96.6.9)、巴拉圭(95.1.1)、秘鲁(95.1.1)、菲律宾(95.1.1)、 波兰(95.1.1)、葡萄牙(95.1.1)、卡塔尔(96.1.13)、罗马尼 亚(95.1.1)、卢旺达(96.5.22)、圣基茨和尼维斯(96.2.21)、 圣卢西亚(95.1.1)、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95.1.1)、塞内 加尔(95.1.1)、塞拉利昂(95.7.23)、新加坡(95.1.1)、斯洛 伐克(95.1.1)、斯洛文尼亚(95.7.30)、所罗门群岛(96.7.26 )、南非(95.1.1)、西班牙(95.1.1)、斯里兰卡(95.1.1)、苏 里南(95.1.1)、斯威士兰(95.1.1)、瑞典(95.1.1)、瑞士(95 .7.1)、坦桑尼亚(9

5.1.1)、泰国(95.1.1)、多哥(95.5.31)、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95.3.1)、突尼斯(95.3.29)、土耳其(95 .3.26)、乌干达(95.1.1)、阿拉伯联合酋长国(96.4.10)、英 国(95.1.1)、美国(95.1.1)、乌拉圭(95.1.1)、委内瑞拉(95 .1.1)、赞比亚(95.1.1)、津巴布韦(95.3.3)、吉尔吉斯斯坦 (98.12.20)、拉脱维亚(99.2.10)。 观察员有:阿尔巴尼 亚、阿尔及利亚、安道尔、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白俄罗斯、 不丹(没有申请加入该组织)、柬埔寨、佛得角(没有申请加 入该组织)、中国、克罗地亚、爱沙尼亚、埃塞俄比亚(没有 申请加入该组织)、马其顿、格鲁吉亚、梵蒂冈(没有申请加 入该组织)、约旦、哈萨克斯坦、老挝、摩尔多瓦、尼泊尔、 阿曼、俄罗斯、萨摩亚、沙特阿拉伯、塞舌尔、苏丹、中国台 北、汤加、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瓦努阿图、越南。

观察员组织有:联合国、联合国贸易和发展大会、国际货 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注:1997年7月1日中国恢复对 香港的后,香港特别行政区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参加该组织 的活动)主要活动:

1995年1月31日,世贸组织举 行成立大会,商定由新加坡主办该组织第一届部长级会议,同 时还确定了由10个成员的纺织品贸易监督委员会的组成情况, 尽管中国尚未加入世贸组织,但同意让中国年内在该委员会占 一席之地。委员们一致决定,中国和巴基斯坦可以在纺织品贸 易监督委员会轮流占一个席位,以使在每年2500亿美元的 纺织品贸易的进出口国之间达到平衡。纺织品贸易监督委员会 将负责监督在10年内分阶段取消世界纺织品进出口限额,并 逐步停止实行多种纤维协定。根据这项决定,一旦中国到19 95年12月31日仍未能加入世贸组织,世贸组织的另一个 成员国将取代其席位直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止。

1995年11月29日,世贸组织成立了7人仲裁机构 上诉法庭。该机构负责对世贸组织成员国之间发生的分歧进行 仲裁,其中的三个成员国听取并裁决任何一个由世贸组织争议、 仲裁小组提交的案件,并有权维持、修改或取消仲裁小组的原 判。上诉法庭的裁决最具有法律约束力,任何不接受它通过的 最后裁决的国家都将受到贸易制裁。 1996年4月16 日,世界贸易组织总理事会在日内瓦召开。

1996年4月30日,历时约两年的世界贸易组织基础 电信谈判,由于美国的阻挠,最终未能按期于4月30日达成 协议,谈判各方决定将达成协议的期限推迟到1997年2月 15日。

1996年10月4日,世贸组织宣布一项裁决,认为日 本的烈酒税法对进口的外国烈酒构成了歧视,违反了多边贸易 的有关规则,而要求日本修改这一税法。 1996年11 月20日,世贸组织决定成立一个仲裁小组,以便在不超过7 个月的时间之内裁决美国关于制裁古巴的赫尔姆斯-伯顿法是 否违反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定。

1996年12月5日,经世贸组织政府采购协议签署成 员的一致同意,香港获准成为该协议的成员。(政府采购协议 见背景库专条)

1996年12月9日—12月13日,世贸组织首届部 长会议在新加坡召开。来自世贸组织128个成员和30个观 察员的2300多名代表出席了本届会议。中国外经贸部部长 助理龙永图率团出席了会议。会议期间,与会部长分析了世贸 组织成立两年来国际贸易的发展情况,承诺继续推行贸易自由 化,以促进所有成员的发展与就业,稳定和繁荣。会议最后通 过了《新加坡部长宣言》。会议还决定下届部长会议将于19 98年在日内瓦举行。(宣言全文见背景库专条)

1997年2月15日,世贸组织就全球电信自由化达成 协议,68个国家在协议上签了字。

1997年2月20日,世贸组织总干事鲁杰罗任命了赫 尔姆斯-伯顿法仲裁小组的三名成员,该小组将在6个月内就 美国这一针对古巴的贸易制裁法律是否违反多边贸易规则提出 意见。

1998年5月18日-20日,第二次部长级会议在日 内瓦举行。为庆祝关贸总协定生效50周年,世贸组织于19 日举行纪念活动。来自世贸组织132个成员和31个申请加 入世贸组织的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出席了会议并参加庆祝活动。 中国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以观察员身份出席了会议。会议主 要讨论三个方面的问题:已达成的协议执行情况;既定日程及 今后可能开始的谈判内容;第三次部长级会议举行的日期和地 点。会议确定下次部长级会议于1999年第四季度在美国举 行。

1998年11月3日,世贸组织解决纠纷的数目从4年 前创建时算起,已达到150起。

1999年1月12日,世贸组织解决争端机构在日内瓦 举行特别会议,同意成立专家小组审议欧盟新的香蕉进口政策, 并将在90天内作出裁决,以解决美欧间的贸易摩擦。

1999年3月2日,根据欧洲联盟的要求,世贸组织解 决争端机构同意成立一个专门小组,对美国国内贸易法中的“ 301条款”的合法性进行审议和仲裁。

1999年6月3日,世贸组织批准了美国和加拿大提出 的对欧盟实施制裁的要求,提出这一要求是因为欧盟禁止进口 美国经过激素处理的牛肉。

1999年7月22日,世贸组织通过一项关于该组织新 总干事人选的妥协方案,正式决定任命新西兰前总理穆尔和泰 国副总理兼商业部长素帕猜先后担任世贸组织未来两届总干事。 穆尔将于1999年9月1日起就任总干事,任期三年;素帕 猜将于2002年9月1日接替穆尔出任总干事,任期也为三 年。决定同时强调,穆尔和素帕猜就任后均不得谋求连任和延 长任期。这次的妥协方案也不能作为今后推选总干事工作的先 例,今后总干事的正常任期仍将为四年。与中国关系:

1995年7月11日,世界贸易组织总理事会会议决定 接纳中国为该组织的观察员。

1996年12月16日—18日,世贸组织与中国经贸 热点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联合国贸发会议秘书长里库佩罗、 世行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旨在促进中 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和中国经济与对外贸易的发展。

1997年4月21日,世贸组织总干事鲁杰罗应中国对 外经济贸易部部长吴仪的邀请对中国进行访问。

1997年12月15日,中国与土耳其和新加坡签署了 双边市场准入协议(agreement on market access in goods) 。

至此,与中国签署上述双边协议的国家已有9个:匈牙利、捷 克、斯洛伐克、日本、韩国、巴基斯坦、新西兰、土耳其和新 加坡。

阿尔法协议篇7

那么,实际情况是怎么一回事呢?

苏南两党曾经亲密无间

众所周知,二战结束后,东欧出现了一批人民民主国家,但在这些国家里,惟一依靠自己的武装力量进行顽强战斗并赢得胜利的,只有一个南斯拉夫。还在二战期间,南共的实力就备受莫斯科瞩目。而尤为重要的,是南共已经在事实上得到了英美这两个大国的承认和援助,这在极端重视巴尔干半岛战略地位,又不想为此与英美两国发生冲突的斯大林看来,是相当难得的。

实际上,早在1943年,共产国际就明确认为:无论从军事上或从政治上来说,南共都“应当成为巴尔干国家的核心”。南共与苏共之间,也一直保持着密切的通讯联系,并接受苏共的指导与帮助。战争即将结束时,苏南两党领导人更是频繁接触,讨论战后政治、经济和苏南关系问题,双方配合相当默契。1944年10月,当同样必欲在巴尔干取得势力范围的英国首相丘吉尔跑到莫斯科来,与斯大林商讨战后双方的势力范围时,斯大林也没有忘记要为南共争取更好的出路。双方当时商定,战后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匈牙利苏联占80%,希腊英美占90%,南斯拉夫各占50%。

出于历史上的原因,英国战时十分关注战后波兰、希腊和南斯拉夫的归属问题。而这三个国家也都在大英帝国的土地上设有流亡政府。按照丘吉尔的想法,这三个国家战后都应当建立亲西方的政权。但斯大林显然不愿意看到波兰和南斯拉夫战后成为英美两国的势力范围,他惟一能够让步的,其实只有希腊。

1945年1月,南共政治局委员赫布朗访问莫斯科,斯大林明确表示战后将向南斯拉夫提供经济和军事的援助,同意派遣军事顾问并提供技术装备,帮助南共改编和建立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在谈话过程可以看出,双方惟一真正可能存在分歧的地方,是如何看待苏联军人太多违法乱纪的问题。而最能看出斯大林看重和迁就南共的,则是他对南共提出的大量领土要求不置可否的态度。下面这些谈话足以看出斯大林当时模棱两可的态度:

赫布朗提出:匈牙利与南斯拉夫接壤的州及其首府佩奇市蕴藏的煤,对南斯拉夫的经济至关重要。该州居民基本上是匈牙利人,但是也有一定数量的斯拉夫人。该州连同佩奇的几个矿场必须并入南斯拉夫。另外,南斯拉夫对匈牙利的领土要求还包括,将所谓的包姚三角地并入南斯拉夫。该州是历史上巴兰尼亚省的一部分,有许多斯拉夫人。

斯大林插话:匈牙利人同意吗?

赫布朗回答说,匈牙利人当然不会同意,但是,拥有这些州对南斯拉夫至关重要,也许,可以用武力占领这些州。

斯大林说,南斯拉夫人去占领晚了一些,又说他也不怜悯匈牙利,但是美国人和英国人会强烈反对这样做。

在后面的谈话当中,赫布朗进一步提出了南斯拉夫对罗马尼亚、意大利、奥地利以及希腊的一系列领土要求,对此,斯大林也都表示理解,只是提出需要拿出足以说服人的证据来,最好是让当地人自己主动提出归属南斯拉夫的要求来。他惟一有点担心的是,南共提出这样多的领土要求,可能会树敌太多。但即便如此,三个月后,苏联还是第一个与南斯拉夫签署了《苏南友好互助和战后合作条约》,这是当时苏联与东欧国家签订的第一个友好条约。它清楚地显示了苏联对南斯拉夫的重视。

战后,为取得英美的信任,巩固苏联在战争中获得的政治权益,斯大林除了主张在英美势力范围以内的共产党要放弃武装斗争,进入议会,参加联合政府以外,在苏联势力范围以内,也小心翼翼地要求东欧各国共产党不要按照苏联模式建立自己的政权,并且“绝对禁止实行苏维埃化”的政策。惟独对南共在国内采取的激进政策,莫斯科却没有坚持反对的态度。不仅如此,双方的合作日益密切,南共也在许多问题上坚定地站在苏共一边。比如,当1947年美国提出复兴欧洲经济的马歇尔计划,东欧一些国家为解决国内经济困难,扩大贸易,对这一计划颇感兴趣,而南共却首先站出来表态支持苏联采取抵制态度。同样,当斯大林提出建立共产党情报局的建议后,首先想到的也是请南共来发起。在联共(布)中央对外政策部为情报局的成立而撰写的有关各国共产党状况的报告中,南共也是受表扬最多,评价最高的。报告特别称赞南斯拉夫的亲苏政策,称其为“巴尔干和平和民主的堡垒”,在国际舞台上“始终不渝地支持苏联代表提出的所有建议,并且坚持苏联代表的观点”,认为南共领导人的所有言论,都“充满了对苏联深深的感激之情”。这也就足以说明,莫斯科为什么坚持要将情报局的总部设在贝尔格莱德。

雄心勃勃的铁托让斯大林头疼

苏南之间为什么会发生冲突呢?

要说明这一点,不能不提到苏联对南阿关系的态度。

苏联在战争期间几乎从没有过问阿尔巴尼亚的问题,有关的事务从来都是交给南共处理的。包括苏联提供的武器也是经由南共转交的。但是,当1946年4月22日,铁托明确告诉苏联大使“阿尔巴尼亚早晚应当加入南斯拉夫联邦”以后,南阿关系开始引起了莫斯科的严重关注。这时,南阿两国正准备签订有关双边关系的一系列协定,斯大林迅速把铁托召到莫斯科去,亲自询问两国协定的具体内容,特别强调不要签订任何秘密军事协定之类可能触动英美敏感神经的文件。

根据斯大林的建议,南阿取消了原定的秘密军事协定。但是,随后签署的南阿之间的条约和协定,还是在巴尔干地区和英美国家中引起了轩然大波。意大利、希腊、土耳其各大报纸纷纷指责。尤其是与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两国有着共同边界和复杂的民族关系的希腊,反应尤为强烈。这是因为,希阿之间明明存在着领土争端,南阿条约却明文规定,一旦希腊对阿使用武力,南斯拉夫将有义务向希腊宣战。

希腊问题之所以容易触动各方面的神经,是因为1944年10月斯大林与丘吉尔搞的那个秘密协定已经明确地将希腊划在了英美一边。正因为如此,不管希腊共产党后来是遭到了英军的镇压,还是举行了武装起义,苏联都拒绝予以援助。这时的情况也是一样,斯大林生怕雄心勃勃的南斯拉夫会去点燃这个火药桶。因为他很清楚,如果南斯拉夫在希腊问题上弄出麻烦来,英美就会指责苏联违反承诺。那样的话,苏联在战争中所获得的,曾经得到美英承认的各种权益,也都就会遇到同样的挑战和麻烦。

谁知南阿问题尚未告一段落,又出现了让斯大林头痛的南保联邦的问题。

关于建立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亚联邦的主张,原本是斯大林在1944年秋天与铁托初次见面时提出来的。当时斯大林顾虑到保共在国内的影响弱小,一旦形势剧变,保加利亚人可能会倾向于倒向土耳其和英美,因此希望南共能够担负起约束保加利亚的任务。但这个问题进行得并不顺利。因为保共要求南保两国以平等地位进入这一联邦,斯大林也并不希望南斯拉夫把保加利亚吃掉,而南共却坚持认为保加利亚应当以南斯拉夫现有的六个联邦共和国之外的第七个共和国加邦。

但是,进入到1947年,情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南斯拉夫的经济恢复过程十分顺利,在巴尔干地区成为最强大的国家之一,铁托对南保合并自然态度积极,多方做保共领导人季米特洛夫的工作。很快,季米特洛夫也对实现“南部斯拉夫人的联盟”,即建立一个共同的“南部斯拉夫国家”表现出高度兴趣。1947年11月28日,南保两国领导人签署了为期20年的合作和共同防御条约。铁托公开宣称两国正在创立一个关系更密切、范围更广泛的联盟。季米特洛夫甚至更加乐观地表示,东欧国家都有成立联邦的可能。南斯拉夫不仅要与保加利亚合并,并且有成为东欧国家联邦领袖国的可能,斯大林对此当然不会满意。

为防止南共把自己已经安排好的国际问题和欧关系搞得不可收拾,斯大林还在南保条约签订之前,就已经在做领导人霍查等人的工作,主张阿尔巴尼亚应当独立自主地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并且开始甩开南斯拉夫,与阿建立了直接的联系,又是派驻公使,又是派遣苏联专家,结果不可避免地助长了党内亲苏势力的增长,那些反对阿尔巴尼亚并入南斯拉夫的力量,迅速开始生长起来。于是,南阿两党关系反倒开始出现了不和谐音。铁托为此不止一次地要求霍查作出解释。

由于历史的原因,南共在阿尔巴尼亚党内和国内的影响相当大。考虑到这种情况,霍查的态度发生摇摆,亲苏派首领、政治局委员、经济部长斯皮洛于1947年底迫于压力而自杀。紧接着,1948年1月19日,铁托以有情报显示希腊在英美支持下准备入侵阿尔巴尼亚为由,要求霍查在阿南部提供一个基地,以便派南斯拉夫一个师入驻,保卫阿尔巴尼亚。这个消息传到莫斯科,斯大林大为不满。苏联驻南大使被责令紧急会见铁托,强调南军入阿势必引起英美强烈反应,甚至引发干涉。面对来自莫斯科的干预,铁托只能表示屈服,强调既然苏联反对,南政府将不会向阿派出军队。但他坚持南军进驻阿尔巴尼亚只会遏制希腊的武装挑衅,使阿尔巴尼亚的边境更加安全,而不会引起英美干涉。

铁托是共产党人的马丁・路德?

1948年2月,南共和保共代表被召到莫斯科,斯大林想要彻底解决因南共而引起的一系列麻烦。

2月10日,斯大林接见了两党的代表。斯大林几乎是一上来就批评了南斯拉夫向阿尔巴尼亚派遣军队的问题。他声称:“如果铁托向那里派去一个师或仅仅一个团”,美国和英国“就会大喊大叫说,阿尔巴尼亚被占领了”,“就会充当阿尔巴尼亚独立的保护者的角色”。斯大林明确讲:问题的关键在希腊,因为希腊问题是可能导致一场全面战争的“国际大问题”。帮助希腊游击队不是一种明智的政策,因为任何这种帮助都会为英美在希腊建立军事基地提供口实。不过,看来斯大林也并没有刺激南共的想法,他在会谈中对季米特洛夫又是讽刺,又是挖苦,对南共领导人却明显客气得多。他甚至出于安抚铁托的目的,提出了一个折衷的方案。说成立东欧国家联邦是不现实的,但成立三个联邦是有可能的,即南保联邦、罗匈联邦和波捷联邦。如果南斯拉夫与保加利亚能够实现联合,阿尔巴尼亚也可以加进去。只要先从政治联合入手,其他国家也不好说什么。

但是,基于遏制党内反南亲苏势力的需要,铁托坚持苏联应当同意南斯拉夫在阿有根据军事情势随时部署军队的权利。而在这个问题上,南共代表团没有取得任何进展。显然,斯大林也并非事事顺着铁托。为了让铁托知道厉害,他开始拿出自己的杀手锏,在经济上给南共以颜色,对曾经满口答应的援助军事工业设备拖着不办,对南斯拉夫借款的要求,表示拒绝,甚至明确表态不能签订1948年5月至年底的两国贸易协定。

2月19日,南共中央政治局听取了代表团有关莫斯科之行的汇报,与会者对于斯大林同意南保两国成立联邦,却不同意南斯拉夫派军队进驻阿尔巴尼亚一事深感困惑,进而得出结论,认定苏联的主张可能是一个特洛伊木马式的阴谋,即通过把经济落后,党内派别林立的保加利亚与南斯拉夫捆在一起,使南斯拉夫无法保持独立的地位,从而对苏联只好逆来顺受。据此,会议决定拒绝斯大林的建议,同时继续维持在阿的优势地位。

3月1日,南共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南苏分歧。铁托明确表态,苏联推迟签订贸易协定和拒绝借款,是对南斯拉夫施加经济压力,力图迫使南共就范。这场争论关系到南斯拉夫的独立问题,绝对不能示弱。

刚一得知南共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内容,苏南两国之间就开始相互指责。18日,莫斯科通知铁托,苏联决定撤回全部在南的苏联专家和工作人员。与此同时,几个月前刚刚起草过各国共产党状况报告,高度称赞南共领导人“充满了对苏联深深的感激之情”的联共(布)中央对外政策部,又起草了一个尖锐批评南斯拉夫领导人轻视苏联,在对内对外政策上犯了一系列具有反马克思主义性质错误的新报告。接着,27日,斯大林和莫洛托夫致信铁托,提出了严厉的谴责。

没有材料证明斯大林是不是对尽可能保持苏南关系还存有希望,总之,各国党的领导人在此之后纷纷写信给铁托做说服工作,希望铁托能够回心转意承认错误。5月18日,莫斯科致信铁托,通知他6月8~10日召开共产党情报局会议,讨论南共党内的现状。遭到铁托拒绝后,22日,斯大林和莫洛托夫又联名致信南共中央,说明会议将在6月下旬举行,强调如果南共拒绝出席,将意味着脱离人民民主国家的阵营。

但是,出席会议就意味着承认自己犯了错误,而且铁托的人身安全也没有保障。因此,6月20日,南共中央发表了拒绝出席情报局会议的公开声明。结果,南斯拉夫不可避免地被开除出了共产党情报局,从此走上了我们后来所看到的“铁托道路”。

阿尔法协议篇8

突发的病变

2009年国庆节,恰逢祖国60岁生日,在这样一个喜庆的日子里,处处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七天长假,人们享受着平日里难得的悠闲。在这期间,天津市慈善协会常务副会长赵玉衡接到一位南开大学教授的电话,有一名少数民族女大学生患了白血病,现在急需救助,学生们正自发组织起来捐款,他希望市慈善协会能够给予帮助。事情来得很紧急。

患病学生阿依努尔・胡马台,是南开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学生,就读社会工作专业,现在正在上大四。她的家在祖国西北边陲,新疆阿勒泰市60公里外阿克吐木斯克牧场。阿依努尔从小就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她曾经以阿勒泰地区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当地重点高中,2006年又以606分的成绩考入南开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在大学期间,阿依努尔学习成绩优良,还能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她热情、善良,经常为遇到困难的同学们分担忧愁,鼓励他们战胜困难。她记得每一位同学的生日,并总会在生日来临之时头一个送上祝福。即使是对于素不相识的人,她也会尽己所能去帮助他们。大家都清晰记得,两年前阿依努尔怀抱募捐箱穿梭在校园,为罹患白血病的湖南一位中学教师募捐的身影。9月28日,阿依努尔感到身体不适,同学们带着她辗转几家医院诊断,30日,阿依努尔在天津血液病医院被确诊为发病率在十万分之三到十万分之四的急性B型淋巴细胞白血病并伴有比较严重的乙型肝炎。听到这个消息,大家都惊呆了,不相信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阿依努尔的身上。

与此同时,在远隔几千里之外阿依努尔的家中,悲伤和不安笼罩着家庭每一个成员。阿依努尔是家中惟一的女儿,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得知阿依努尔患了白血病后,父亲胡马台和母亲巴合旦古丽感觉像天塌了一样。由于家庭经济困难,阿依努尔的学费靠助学贷款支付,而巨额医疗费用对于她们家无异于天文数字。为了救女儿,老两口东挪西凑了5万元钱,随后巴合旦古丽和会说汉语的哥哥布林别克・热合买都拉踏上了前往天津的火车。一路上,由于悲伤过度,巴合旦古丽晕过去四次。

由于疾病来得很突然,阿依努尔是在导师郑飞北垫付了1万元的押金后住院治疗的。对于阿依努尔的家庭经济状况,大家都心知肚明。一个尚未绽放的年轻生命,难道就因为医疗费用的问题而凋零吗?不,阿依努尔的老师和同学们暗下决心,绝不能无视一个鲜活生命的消失。大家行动起来,制定了详细的募捐计划,开始为阿依努尔募捐。

小规模的募捐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在南开大学校园内,在繁华的商业街,在网络上,在能做到的所有地方,同学们竭尽所能,为阿依努尔的募捐四处奔走,许多学生、市民踊跃捐款。天津众多高校的480名志愿者更是在滨江道开展募捐活动。在募捐现场,素不相识的路人了解到阿依努尔的情况后,纷纷解囊相助奉献爱心,一个又一个感人的场面使志愿者也潸然泪下。但是,面对百余万元的治疗费用,这些钱是杯水车薪,远远不够的。

紧急的行动

天津市慈善协会在得知阿依努尔生病消息后,陆焕生会长及时与南开大学有关人员通电话进一步了解情况,并决定立即行动,在第一时间通过新闻媒体公布开户银行和账号,发动社会捐款,随后召开紧急会议,对救助阿依努尔的相关事宜作出部署。一方面,在协会内部做出分工,募捐财务部接收社会各界捐款,宣传部随时保持和媒体沟通,及时报道相关信息;另一方面,与南开大学有关方面积极联系,商讨进一步合作。陆会长要求,要把这样一件涉及到民族团结的事作为当前一项重点工作切实抓好。与此同时,他还亲自打电话,与热心慈善的企业直接联系募捐,天津津工超市有限公司负责人听了阿依努尔的遭遇后,随即决定捐款5万元。这是本市企业的第一笔大额捐款。

10月9日,协会常务副会长赵玉衡、副会长兼秘书长佟树海邀请南开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奚先来、班主任老师郑飞北和阿依努尔的舅舅布林别克・热合买都拉到市慈善协会,一起商讨救助阿依努尔有关事宜。经过深入了解情况后,根据协会领导提议,决定由天津市慈善协会与南开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共同建立“阿依努尔医疗紧急救助基金”,深入发动社会各界捐款。

基金建立起来了,大规模的募捐也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了。一时间,接待捐款者、接待来访咨询者、接待新闻记者、接待阿依努尔家属……市慈善协会大厅里来来往往的人络绎不绝,工作人员忙得不可开交。募捐财务部工作人员说:“这几天没有闲着的时候,每天都有一批又一批的人来捐款。”来捐款的人很多,有时候一天来几十位市民,有的捐款者行动不便,还需要到外面去收款。财务人员不仅要接收捐款,办理登记,还要及时向银行送款,她们奔波于协会和银行之间,有时候一天要往返好几次。不仅白天如此,晚上也要加班加点,工作人员连续几天都是在下班以后等着接收南开大学师生募捐上来的款项并送到银行后,很晚才回家。大家认真对待每一笔捐款,一丝不苟,没有出现任何差错。“真的很忙,每天到家都很晚。”会计李俊霞说。她家住在河北区,上班路途很远,但依然坚持加班。募捐财务部副主任王跃琴说:“为了救助阿依努尔,加班是应该的。”看到这么多的市民来协会捐款,市慈善协会从领导到普通工作人员都很感动。

在这段时间里,天津市慈善协会把为阿依努尔募捐的宣传作为中心工作,积极协调和配合天津市各大媒体,在全市掀起了宣传热潮。协会负责宣传工作的副秘书长曹建华和宣传主管赵金荷每天都要汇总情况,提供素材、撰写稿件、电话沟通……尤其是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多次来津采访陆焕生会长等协会领导和工作人员,更使协会宣传部应接不暇。12月初,天津市五大媒体发起继续为阿依努尔献爱心的倡议之后,社会各界又掀起了捐款高潮,协会的宣传报道工作出现了新的高潮。副秘书长曹建华说,为了挽救阿依努尔的生命,我们再辛苦、再累也值得。

亲切的关怀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的兄弟姐妹是一家。”这句歌词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同胞血浓于水的亲情。关怀来自方方面面,在诸多关怀中,党和政府的关怀犹如强大的暖流,始终温暖着阿依努尔和她的家人们的心。

天津市委常委、市委教卫工委书记苟利军同志得知阿依努尔患重病的消息后非常重视,要求有关部门全力救助。

10月12日,苟利军同志委托市委教卫工委副书记杨桂华,随同天津市原副市长、市慈善协会会长陆焕生以及南开大学副校长张静看望阿依努尔。在血液病医院,陆焕生会长在听取了医院方面对阿依努尔病情的介绍后说:“要从促进民族团结的高度出发全力救治。阿依努尔在天津上学,就是咱们天津人的孩子,天津人绝对不会因为医疗费问题而影响了孩子的治疗。”在病床前,各位领导亲切地鼓励阿依努尔要坚强、乐观,相信有天津人民帮助,一定能够战胜病魔。当陆会长带着写有“祝阿依努尔早日健康”的花篮和市慈善协会捐赠的2万元善款来到病床前,并将善款交到阿依努尔手中的时候,阿依努尔当场激动得泣不成声,她哽咽着说道:“我觉得我是一个特别平凡的来自西北边陲的少数民族学生,但是在我得病之后,这么多人都在关心我,都在帮助我,我觉得很幸福。”

在阿依努尔的家乡,新疆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十分关注阿依努尔。10月29日,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努尔・白克力的委托,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总工会主席尔肯江・吐拉洪一行专程来津看望阿依努尔,为她带来家乡的问候。在南开大学,尔肯江・吐拉洪表示,阿依努尔的病情牵动着新疆人民的心。他此次前来,为的是看望阿依努尔并答谢天津市社会各界对阿依努尔的关爱之情。天津人民对阿依努尔的全力救治,充分体现了天津、新疆各族人民心连心的同胞情谊和祖国大家庭的团结。他希望阿依努尔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争取早日回到南开校园,完成学业。尔肯江・吐拉洪还代表新疆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向南开大学捐赠50万元,设立“困难学生医疗救助金”,用来帮助更多像阿依努尔一样身患重病又经济困难的学生。

12月1日,受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和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兴国委托,市委常委、市委教卫工委书记苟利军、市慈善协会会长陆焕生和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来到天津血液病医院,看望在这里接受治疗的阿依努尔,向她转达了天津市委、市政府及社会各界对她的关心和问候,鼓励她增强信心战胜病魔,争取早日回到校园。当苟利军书记从阿依努尔隔离病房出来之后,欣慰地说:“阿依努尔同学的气色、精神状态都很好,真是令人高兴!”苟利军还与阿依努尔的家人亲切交谈,他希望家属们不要担心,有什么困难可以到学校、市教委反映,在全市的支援下,我们会全力以赴地救助阿依努尔。随后,他主持召开专题会议,详细了解阿依努尔的治疗情况,听取专家组的会诊意见,研究进一步做好治疗工作的方案。苟利军在认真听取市慈善协会等有关方面的汇报后,他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各个单位和社会各界为救助阿依努尔所做的大量工作与不懈努力给予高度评价并表示感谢。他说,阿依努尔同学的病情牵动了全市每个人的心,天津人民用爱心谱写了一曲民族团结的颂歌,充分体现了天津人民扶危济困、对兄弟民族的真挚感情,体现了广大天津市民高尚的品质。他特别指出,天津市慈善协会对这次行动非常重视、非常关心。他希望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精心做好救助工作。要进一步组织有关专家完善救治方案,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和作风,全力以赴地做好医疗救治工作,争取最好的治疗结果。

热情的支持

涓涓细流,定会汇成大海。到2009年12月中旬,“阿依努尔医疗紧急救助基金”捐款总额已经达到110.4万元,并且数额还在继续增加。捐款正从渤海之滨,从天山南北,从南方小镇,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源源不断地汇聚到“基金”。

一本沉甸甸的募捐登记记录簿,上面写满了为阿依努尔捐款的人的姓名和祝福。他们捐的不仅是钱财,更是他们的心意、热情和爱。在捐款者中,有市级老领导,有叱咤商海的成功人士,也有很多捐款不留姓名的市民。既有90多岁的耄耋老人,也有哑哑学语的孩童。10个月大的周诗媛,先后两次都是由家长带着来协会捐款。孩子的家长说,这是为了让她从小就知道帮助别人。更有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中国民航大学等天津众多高校的年轻学子,他们和阿依努尔同呼吸、共命运。阿依努尔的班导师郑飞北先后7次来协会,代捐16万余元。大家共同的心愿是为她奉献一份爱心,希望她能好起来。

天津市一位老领导,以“一位老报人”名义,委托秘书送来了5000元捐款。

天津市政协书画艺术研究会在名誉会长、天津市政协原副主席曹秀荣的倡导下,以“海河――天山,用爱心托起生命的飞虹”为主题,发动全市书画界以书画义捐义卖方式,为阿依努尔募集救助款。

年逾古稀的陈敬来捐款了。她是“果仁张”的第四代传人,多年来积极投身慈善事业,做了不少善事。这次她带着1万元善款来到市慈善协会,嘱咐工作人员将善款交给阿依努尔。作为满族同胞,她表示要将阿依努尔的事向民委反映,争取帮助。

安达公司董事长崔洪金来捐款了。作为天津市首届“慈善之星”杨兆兰老人的儿子,崔先生带着10万元现金来到市慈善协会。他表示,母亲生前就热心慈善,曾经反复嘱咐他要多帮助生活困难的人们。看到阿依努尔治病急需用钱的新闻后,马上就赶来了。他说:“阿依努尔在天津上学,我们天津人民有责任帮助她,治疗的钱不用发愁,我们应该支持。”

身体残疾的解金锁来捐款了。59岁的解金锁是本市一位普通市民,年轻时曾经在新疆支边。由于不慎从高处跌落,生命危在旦夕,是当时新疆各民族同胞积极献血,他才保住了生命。他动情地说:“我的生命是新疆各族同胞救下的。看到阿依努尔身染重病的消息后,再也无法安坐家中,于是开着电动车来捐款。”他祝愿56个民族越来越团结。

天津市“慈善之星”、著名女画家梦玉在第一时间送来了2000元捐款和她精心创作的两幅书画作品。

天津市塘沽区伊斯兰教协会来捐款了。他们在留言簿上写道:“为了体现穆斯林之间的真挚情意,表达我区穆斯林的一份爱心,伊协穆民爱心基金会决定对其予以两万元的捐助……”他们说:“汉族朋友给了阿依努尔很大帮助,我们也义不容辞应该帮助她早日康复!”

天津市第五中学全体师生捐款了。作为本市首批开办新疆内地高中班的学校,天津市第五中学共有新疆学生517人。新疆学生与本地学生混合编班,在一起学习、生活。社会各界全力救助阿依努尔的事迹在同学中间引起强烈反响。学校抓住此次契机,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让学生们体会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阿依努尔在哈萨克语中是“月光”的意思,学校就以“用爱托起‘月光’”为主题举行捐赠仪式,师生们纷纷奉献爱心,总计捐款2.5万余元。

在阿依努尔的家乡新疆,社会各界积极捐款。天津和新疆两地远隔数千公里,但是空间上的距离无法阻隔热心人士,他们的心是在一起的。在新疆的捐赠者中,自治区总工会阿勒泰地区办事处捐款10万元,阿勒泰市民政局捐款10万元,阿勒泰富蕴县财政局捐款5万元,新疆慈善总会捐款1万元。在新疆民间,捐款的高潮也是一浪高过一浪。从几百元到上千元,爱心人士通过银行汇款的方式将捐款汇入“阿依努尔医疗紧急救助基金”。

看到天津各界为帮助阿依努尔所做的努力,新疆在津人士也纷纷捐款。有些新疆务工人员虽然并不富裕,但是也将积蓄拿了出来。目睹此情此景,一位来捐款的新疆在津人士感慨地说:“从这次救助阿依努尔的事情中,可以看到各民族人民血浓于水的深厚感情。”

正如阿依努尔的同学们在饱含深情的倡议中写的,“这不是阿依努尔一个人的战斗”。救助阿依努尔,也不仅仅是天津和新疆两地之间的事情。来自广东、安徽、福建、湖北、北京等省市的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厦门华侨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兰州大学等地高校的新疆籍学生和其他省籍学生也纷纷通过银行汇款向阿依努尔伸出援手。

要说的动人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为阿依努尔捐款的感人事情每天都在天津市慈善协会上演,在南开大学上演,在天津市的街道社区、在企事业单位……在为阿依努尔捐款的新疆和全国各地上演。在这里,我们只能选取极少数的典型事例,向读者展示这幅民族团结友爱的美丽画卷。

真诚的祝愿

阿依努尔的病情已经得到缓解,继与第一位造血干细胞供者高分辨配型不成功后,有关方面将希望放在第二位供者的身上。经过中华骨髓库第二次检索,阿依努尔与第二位供者的高分辨检测显示,两人10个位点全部相合,完全符合移植要求。预计经过4至6期化疗巩固治疗,阿依努尔就可以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

配型终于成功了!值得热烈祝贺!这是我们大家期待已久的结果。

阿依努尔的父母和舅舅经历了救助阿依努尔的整个过程,深深感受到了天津人民的古道热肠。他们对天津市社会各界对他们一家的悉心照顾深表感激。他们激动地说:“在阿依努尔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社会各界都向她伸出了热情的援助之手,使我们深切感受到了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的温暖,非常感谢大家为她所做的一切。”

古尔邦节前夕,阿依努尔一家为了感谢天津市各界人士对阿依努尔的关怀,特别邀请市慈善协会、南开大学、天津血液病医院的客人到她家共同庆祝。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在伊斯兰历每年的12月10日,是我国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的重大节日。按照传统习俗,穆斯林民众在这天清晨要沐浴更衣,到清真寺做礼拜,然后回到家中,宰羊煮肉款待客人,大家相互祝福,还要举行传统的文化娱乐活动。

阿依努尔的舅舅布林别克・热合买都拉表示,今年的古尔邦节在公历11月28日。他们每年都要隆重庆祝古尔邦节,就像汉族过春节一样,今年他们一家在天津邀请贵客一起过节,这样更有意义。在节日这天,陆焕生会长和协会其他领导一起应邀来到阿依努尔父母的临时住房,房子虽然陈设很简单,但里里外外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氛,桌子上摆满了新鲜的瓜果,香味扑鼻的奶茶。报社记者来了、电台记者来了、电视台记者也来了,10多平方米的房间中挤满了人,大家欢聚一堂,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笑容。宾主之间愉快地说着、笑着,大家无拘无束。“上菜喽!”不知是谁喊了一声。阿依努尔的家人为协会的客人们准备了具有新疆特色的美食,母亲巴合旦古丽亲手制作手抓饭,屋子里飘满了饭菜的香味。主人请客人们喝麦珠、奶茶,品尝从新疆寄送过来的馓子、包热萨克,他们还按照习俗将招待尊贵客人的酱巴斯端上来。在大家享受节日的过程中,阿依努尔在病床上给陆焕生会长打来电话,感谢市慈善协会和天津人民对她的关心。陆会长说:“我们在跟你的父母、家人过古尔邦节,感到很高兴,希望你要坚强,早日战胜病痛,恢复健康。”现场气氛达到了高潮……

上一篇:廉政诗歌范文 下一篇:祖国诗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