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诗歌范文

时间:2023-10-11 11:03:04

廉政诗歌

廉政诗歌篇1

关键词:中国;古代诗词;廉吏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2-0156-03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资源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就廉洁文化而言,中华民族也已形成了一个优良的传统,而中国古代的诗歌中就包含了丰富的廉洁思想。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时期,出现了许许多多为广大黎民百姓称赞的清官廉吏,他们或为民请命,或为官清廉,或爱惜民力,或生活简约,或拒绝受贿,在历史上留下了洁净的历史痕迹。而他们的事迹又被广大老百姓深深记在了心里,或给他们立祠建庙永久纪念,或把他们编入民谣诗歌作品代代相传。笔者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中国古代诗歌中所包含的廉吏形象作浅显的论述。

一、爱民恤民

在中国古代社会早期,众多思想家的理论学说中都充满了上天或是神的意志的色彩。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渐强,眼光深邃的思想家逐渐把自然现象或朝代的更替更多地和人的因素联系起来,从多角度审视社会现象,逐渐形成了中国古代社会中的民本思想。孟子就深刻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唐代的皇帝李世民在亲眼目睹了隋朝在农民起义的疾风暴雨中灭亡的活生生的现实后,发出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深刻感叹。自然地,许多诗人也将民本思想反映到他们的诗歌作品中。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化极其辉煌灿烂的一页,唐代多位诗人在其诗作中表现了同情社会最底层黎民百姓、强烈讽刺抨击统治者的残暴以及为民请命的民本思想。如元结的《舂陵行》(并序)中写道:“安人天子命,符节我所持。州县忽忙乱,得罪复是谁?逋绶违诏令,蒙责固其宜。前贤重守分,恶以祸福移。亦云贵守官,不爱能适时。顾维孱弱者,正直当不亏。何人采国风,吾欲献此词。”诗人通过议论,表白自己甘愿守分、守官而受责,也不肯适时以求福避祸,只考虑个人的利害得失。为官之道就是守正不阿、顾念广大黎民百姓。同时诗人也希望朝廷能采纳良臣忠言、体恤民情、减轻人民负担,充分反映了诗人博大真挚的爱民思想。同样,在清代,众多的文人也表达了这种民本思想。如清代诗人、著名“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他历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惠政。以上书请求赈济饥民而得罪上级官吏,以身体有病为理由辞官回乡,以书画为生。在他为吏期间,亲见耳闻了百姓的疾苦,他把他的所见所闻写进了诗歌,深刻反映了他的爱民情感和民本思想。他曾作过一幅画《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画中题画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在诗中活脱脱地描摹出一位关心民间疾苦、深夜辗转不寐、有着深深的民本思想情怀的廉吏形象。其实,这正是诗人自己为官清正、爱怜百姓的真实写照。

二、廉洁清正

在古代诗歌中,为官清廉的思想也是众多的诗人、文学家所表达的重要思想内容之一。古代诗人不仅从正面表达为吏要刚正清廉的思想,还从其他角度表现了这种思想,主要有刺贪、拒贿、崇廉劝诫、自勉等方面。

1.拒贿。为吏者要真正做到清廉,能够看见送上门的礼品而不动心,拒绝接收贿赂则更是一种高境界。汉代李广镇守边关任郡守四十多年,与士兵甘苦与共,从不向下属索贿,也坚决拒绝部属的贿赂。缺粮少水时,士卒们不都一一领过,他一口都不尝。他对士兵宽厚仁爱,得到朝廷的赏赐,立即分给部下。直到去世,他家无余财,他也从不谈及置家产的事。部下有功,他总能及时上报,而他自己终生未能封侯,部下却有几十人因军功封侯,故而士卒们都甘愿跟他效命疆场。司马迁在《史记》中称赞他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公元前119年他死后,他的部下个个失声痛哭,附近的百姓都为他流泪。后世的诗文作家也常在作品中讴歌他的才能和功绩,如唐代诗人卢纶的《塞下曲》称赞李广的神勇武功:“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唐代边塞诗人高适则在《燕歌行》中批判了唐将“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的骄奢淫逸后充满感情地慨叹:“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记李将军”,高度赞扬了李广不贪不贿、廉洁清正的高尚人格。明代的吴讷也是一位清廉的官员,洪熙元年,他被任命为监察御史。有一次,吴讷巡访贵州准备返回时,地方官员为讨好他派人携黄金百两追上他予以馈赠。吴讷向来对行贿之举十分反感,但是他并不是简单地拒绝,他接过黄金并未启封,而是向随从取过文房四宝在礼盒上题此诗回绝,让来者带回。这首诗是这样写的:“萧萧行李向东还,要过前途最险滩。若有赃私并土物,任教沉在碧波间。”于是送金者持黄金和拒贿诗只好悻悻而归。

2.崇廉劝诫。自古至今,凡是为吏者应当说手中都有一定的权力,若想收受贿赂肯定有理由和机会的。但是,廉洁的官吏是例外的,他们不但不接受贿赂而且还常劝诫他们的亲朋好友要清正廉洁,生活得清清白白。清代的郑板桥,为人正直,为政清廉,鄙视逢迎,一生写过不少崇尚廉洁廉政的诗作。例如他的一首题竹诗是这样写的:宦海归来两袖空,逢人卖竹画清风。还愁口说无凭据,暗里赃私遍鲁东。作者为官时间不短,但从来都是两袖清风,一贫如洗。即便如此,还担心别人的无端怀疑,其高风亮节恰似竹君子,我们不能不为郑板桥的高尚品格精神所感动。

3.自励。晋代人吴隐之任广州太守,在广州城外见一池泉水名“贪泉”。当地传说饮了贪泉之水,便会贪婪成性。他信这些,照饮不误,饮后还写了一首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他在任期间,果然廉洁自律,坚持了自己不为五斗米折腰而玷污了自己清正高洁的品质和操守。

三、生活俭约

中国古代许多诗人都曾亲眼目睹过老百姓生活的艰难,他们对百姓富有同情怜悯之心,在诗作中表达了这种思想。如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粒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作者以精练的语言、鲜明的形象和引人深思的立意,勾勒出了一幅丰年百姓仍挨饿、吏治腐败和官府盘剥之重的图景。提醒人们要勤俭节约、珍惜农民辛辛苦苦用劳累和汗水换来的劳动果实。晚唐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中发出同样的感叹,诗人着眼于历史的时空,深刻总结了历代兴衰的经验教训,道出了“成由勤俭败由奢”的深刻哲理,令人深思。北宋寇准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清官,他自幼丧父,家境清贫,全靠母亲织布度日,寇母常常于深夜一边纺纱一边教寇准读书,督导寇准苦学成才。后来寇准进京应试,得中进士。喜讯传达家乡,寇准母亲正身患重病,临终时她将亲手画的一幅画交给家人刘妈并叮嘱她,如果日后寇准有错处,就用这幅画启发他。后来,寇准做了宰相,为庆贺自己的生日,他请来了两台戏班,准备宴请群僚。刘妈认为时机已到,便把寇母的画交给他。寇准展开一看,是一幅《寒窗课子图》,画幅上写着一首诗:孤灯课读苦含辛,望尔修身为万民;勤俭家风慈母训,他年富贵莫忘贫。这赫然是母亲的遗训,寇准再三拜读,不觉泪如泉涌,于是立即撤去寿筵。此后洁身爱民,秉公无私,成为宋朝有名的贤相。

四、自省自律

修身的目的是为了造就完美的人格、追求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古往今来,凡能成就一番大事的人,无不首先做到对自己严格要求,正心、修身。即使在逆境中,也尽力保持自己的人格,自觉抵御外来不利因素的玷污,坚守自己的节操。唐代诗人李商隐也有着同样的思想,如他的《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诗歌似乎在咏蝉,但后四句直抒胸臆,作者把自己的命运和蝉联系起来,全诗借蝉的高洁清贫来警示自己,尽管“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政治环境险恶,自己也要像蝉一样保持清高廉洁的品质。而唐代诗人白居易《观刈麦》,写的则是麦收时一些农民在田间劳动和贫妇拾遗穗的场景,反映了当时农民劳动的艰辛和生活的困苦。又想到了自己,觉得自己“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与农民相比,不耕而食却吏禄甚丰、生活富裕,心中充满了惭愧责备感情,以至于“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表达了作者对农民劳动的艰辛和生活的困苦的同情思想。清代许多文人志士同样有着这种高尚的廉耻思想,如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只筹一缆十夫多,细算千艘度此河。我亦曾糜太仓粟,夜闻邪许泪滂沱。过去京城中所用的粮食,都用粮船从各地运来的,运粮船上的船工生活十分悲惨,劳动十分艰苦,他们流血流汗运来粮食供京城中那班公贵和官僚们享受。诗人自己也是官僚中的一员,因此当他夜间听到船工们悲惨的号子,马上想到自己也曾享用过他们用血汗运来的粮食,就不免心有所愧,忍不住要泪如雨下。

五、结语

中国的古代诗歌中包含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廉吏形象,他们同其他诸形式一道组成了中国古代廉洁思想文化的长廊,反射出抨击贪婪、弘扬廉洁正气的民族精神。在全国上下齐心协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当今时代,努力继承和弘扬中国古代优秀的廉洁文化思想,必将对我们当今的廉洁文化建设起到重要的借鉴作用。同时对于个人的廉洁修身、实现个人人生价值和永葆人生本色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黄益庸.历代民生诗(上)[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0.

[2]葛杰,仓阳卿选注.绝句三百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3]彭勃.中华廉吏传[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

[4]闫春三.古人拒贿与戒贪佳话[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1999,(9).

[5]芦笛.郑板桥散论[J].新美术,1981,(3)

[6]许志杰.终当不易心[J].望,1991,(37).

[7]孙晓轩.有感于“寇准罢宴”[J].吉林人大,2004,(7).

[8]清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

[9]黄益庸.历代民生诗(中)[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0.

[10]黄益庸.历代民生诗(下)[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0.

基金项目:山东协和学院人文社科课题(中国古诗词中的廉洁思想研究,编号:XHXY201316)。

廉政诗歌篇2

察民意,施仁政,誉满甘棠。

廉行天下,江山永固;

政惠人间,国运恒昌。

仰清廉,省身克己思品正;

崇德政,问苦寻贫解民忧。

经国取义;

舍子成仁。

问苦田头,见微知著廉察察;

忧渴棠下,推已及民爱融融。

躬高位一身,惠政斯民长戴德;

举下情三反,甘棠何处不留荫。

召伯风高流泽远;

甘棠苑静蕴天香。

正气在身,勇上刀山,奋扑火海;

清风盈袖,魂牵国计,情系民生。

甘棠味美甜肺腑;

召伯风高洁心田。

凡关民利甘俯首;

每遇恶行定横眉。

独领,兴周良策夸中外;

高扬道义,主陕宏谋赞古今。

倡廉反腐民心暖;

守纪循规党性纯。

官须守纪不容违纪;

水会载舟还可覆舟。

壮廉风,国强民富开新世;

扬正气,商旺农兴慰召公。

忠敕股肱,正大光风擎舜日;

仁泽朝野,廉威化治振尧天。

辅佐幼王,理顺朝纲,功成名就耀青史;

广施仁政,同情百姓,德大望高尊召公。

遗爱长留,千秋高咏甘棠颂;

丰碑再树,九曲劲吹廉政风。

霖雨甘棠,民心存至爱;

惠风黎庶,史册著宏篇。

公因赐爱,得千秋美誉;

仆要修身,成当代廉官。

享乐一身而苦万民,绝非仁政;

造福万众却累一己,正是召公。

凝甘露,洒甘霖,树甘棠,召公遗爱;

体实情,办实事,播实惠,廉政为民。

惩腐除邪,扶危济困唯本责;

安邦治国,兴业持家顺民情。

名并周公,四海归心,虽无吐哺亦风化;

德延单父,兆民承爱,已有鸣琴致太平。

连年府库盈,捷音便是旌功表;

遍地歌声起,民意自存铭德碑。

用平常心态待人,能消官气;

以谨慎言行秉政,自树廉风。

立党为公,力扫阴霾,国荡廉风澄赤县;

爱民勤政,惠施天露,情揩红日暖苍生。

剑胆护河山,清风扶政匡时弊;

琴心昭日月,正气扬威壮国魂。

莲以洁而秀,党以廉而强,党似莲花常吐艳;

法依轨则行,国依律则治,国遵法度定兴邦。

大雪无痕,明月清风廉作主;

苍天在上,人民利益法维权。

执政为民,留取一方净土。

倡廉反腐,聚存八面春风。

党洁邦兴,游苑但凭观美景;

官清民爱,俸公不忍摘甘棠。

洁手廉身,心头总沐甘棠雨;

亲民勤政,袖里长盈浩宇风。

千秋朝宦谁称范;

一任召公魂乃师。

影去朝堂,三临农舍询寒暖;

足来阡陌,九履桑田视歉丰。

借得召公情一缕;

化开民宅雪三分。

风云在抱,九州黎庶幸逢时雨;

道义相传,千载文章犹话甘棠。

甘棠树下常思召;

酒饭桌前倍省心。

吴子建祠,赖有贤君成胜地;

召公遗爱,不光铁马助王风。

辅国勤政,一身正气长存赤县;

施爱布仁,两袖清风永惠棠园。

布爱仁,晓甘味,情系乡民百事;

勤国政,兴武周,业留史册千秋。

几株佳树千年立;

两袖清风一世知

仁心广布,情系民生,知恩百姓传佳话;

德政重兴,廉为大道,遗爱千秋润故园。

党风正,国运昌,民心顺;

百业兴,千村喜,万户欢。

枉法贪脏,莫欺我天聋地哑;

为非作歹,须小心电闪雷鸣。

鼓八面雄风,定席卷花中败草;

引四方弱水,须洞开心底甘泉。

召公遗爱融山骨;

棠棣韶光铸峡魂。

布仁德,竭仁心,德恩天下;

兴爱风,垂爱意,风惠世间。

心清似水,无畏无私惩腐恶;

任重如山,知荣知耻是仁廉。

莫做亏心事,罪天无祷;

要当老实人,怀德是君。

德于仁政,功在民生,召公遗爱传佳话;

颂自诗经,文彰史记,棠苑中华慰圣魂。

读史总留心,难能碧树甘棠,硕果其间亲理政;

长歌多敬意,如是召公杖履,飞花深处每谈仁。

荣耻关头,应有几分清醒;

是非界限,不容一念游移。

任世事浮沉,初衷不改廉为要;

有章程昭示,党纪从来法独尊。

耻因物欲生邪恶;

荣以清廉作美谈。

为官一任,反腐行廉,清风满袖震天地;

理事千桩,遵规守法,正气盈怀降鬼神

清风拂袖心常惬;

腐气染身魄不安。

在任总觉金属意;

入牢始悟币无情。

金山夺目不伸手;

花色迷人莫动心。

辅国于忠,辅政于清,树立千秋典范;

以民为本,以仁为爱,依然万丈光芒。

忠民立效奋蹄马;

报国当如俯首牛。

两袖清风,汗洒校园培桃李;

满腔热血,情凝彩笔写春秋。

甘棠决狱,千秋治国留规范;

陕地遗诗,九域歌谣颂圣贤。

古道仁心,一苑甘棠生翠秀;

慈行惠政,三门浊水化清流。

振聋发聩,一曲甘棠扬海内;

继往开来,满腔热血洒黎民。

诗颂召公,自古陕州歌惠政;

民欣盛世,如今峡市续甘棠。

满苑甘棠,召公遗爱民心暖;

一身正气,廉政为民爱意深。

锦绣田园,召南雨露甘棠树;

和谐社会,公仆情怀廉政诗。

诗诵甘棠,召公遗爱;

党开盛世,廉政为民。

明月一轮,往事千秋,圣地至今留厚爱;

新风万里,欢歌几曲,甘棠遍地罩浓荫。

召公倾厚爱,美德青史传,国有贤良民有祉;

后辈越前贤,廉政新风振,心无贪欲品无尘。

往事越千年,遗爱滋心,常念甘棠绿;

圣名扬万里,新风遍地,总歌惠政甜。

千年故事传新话;

一树甘棠润庶民。

九州广种甘棠树;

四海齐讴正气歌

尊虞舜,步重华,躬行国事;

若刚峰,尤孝啸,体恤民情。

民情体恤,姬公吐哺;

仁政广施,天下归心。

抛开私欲公生亮;

廉政诗歌篇3

一、认真履行职责,抓好反腐倡廉工作。

在市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年我认真履行职责,扎实工作,深入、全面开展了纪检监察工作。

一是协助局里开展了“关注民生、服务发展”行风评议工作,按照方案要求,做到按计划、分步骤抓好落实;

二是深入实际,和有关股所共同开展了纠正公共服务领域侵犯消费者权益工作,注重成效,总结典型,做好调研,积极推进开展。

三是深入开展“群众满意工商所”工作,并取得成效,我局朝阳路工商所被评为全省工商系统“群众满意工商所”先进行列。

四是协助局党组开展了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开展了廉政文化“五进、五上”活动,利用互联网创办了《东北文艺论坛》,开辟了包括《工商文化专栏》、《廉政文化专栏》等十余个板块,作品从小说、杂谈、曲艺到名家访谈、企业文化、摄影、书法、民俗文化、工商法规咨询等等,集娱乐性、文化性、综合性于一体,吸引了工商系统干部职工和全国文学爱好者纷纷参与,已发展会员近千人,点击量已超过64万次,各类文艺作品达5000余件,回帖近4800余个,其中廉政漫画、书法、歌词、诗词、随笔、散文等廉政文化作品日均发帖超过20余件,成为塑造和反映工商部门良好社会形象和工作作风的一面镜子,我局干部廉政歌词、歌曲、诗歌等获得省、绥化市委举办的“迎十一、庆国庆”主题大赛一等奖、三等奖等荣誉。同时,通过论坛选登了部分市场整顿信息、服务经济发展方面的工作承诺、打假扫劣方面的工作动态,深化了政务信息公开,不断完善和充实公开的各类事项,增强了公开透明度,通过论坛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接受各界的监督,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二、加强学习,廉洁自律,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一年来,能够自觉地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廉政准则》,提高理论水平和政治修养,努力做到思想上愿意廉、行为上守住廉,平衡好心态,不盲目攀比,做事求节俭。

廉政诗歌篇4

 

    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树立节日新风,丰富我院干警职工的文化内涵,XXX拟开展 “我们的节日·端午”暨“廉洁端午·严肃家风”道德讲堂为主题的活动,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深入推进XXX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活动时间:2019年6月4日

二、活动地点:六楼会议室和食堂

三、参会人员:全院干警职工

四、活动内容

(一)迎端午,包粽子,弘扬民族精神

在食堂组织干警职工学习手工包粽子,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形式,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活动结束后,每名干警职工可将自己动手包的粽子带6—8个回家与家人分享。同时,干警职工在享受包粽过程中,传递传统节日气氛,坚守“文化自信”精神,坚持中国节日,传承传统文化,助推全区精神文明建设。请大家前往食堂参与活动。 

(二)道德讲堂活动

活动议程:

1.唱歌曲

让我们进入道德讲堂的第一个环节:唱歌曲,请全体起立,一起来唱《歌唱祖国》。

2.看短片 

下面,我们进入道德讲堂第二个环节。请大家看视频短片《重拳拍蝇》《迷途人生》《忏悔实录》。

3.颂经典

接下来,我们进入道德讲堂第三个环节,诵经典,《楚辞》是以战国时楚国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屈原所作《离骚》《天问》《九章》《九歌》等成为《楚辞》的主要部分,这些诗抒发了屈原追求光明,抗击黑暗,坚持真理,热爱祖国,锲而不舍的献身精神。《离骚》是屈原最重要的代表作,是他在政治上遭受严重挫折以后,面临个人的厄运与国家的厄运,对于过去和未来的思考;是一个崇高而痛苦的灵魂的自传;是诗人蕴含着满腔爱国激情,饱含着血泪写成的一首忧伤怨愤之歌。

请大家一起颂读《离骚(节选)》。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4.讲一次党课

下面,我们进入道德讲堂第四个环节,请党组书记上台为我们讲一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的党课。(讲党课的时候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形势宣讲专题党课”会标)

5.讲一个家风家规故事 

下面,我们进入道德讲堂第五个环节,讲述一个廉洁家风家规的故事,家风家规是一个家庭良好风气的体现,在我们身边就有好多具有良好家风的家庭,下面有请XX为我们分享《XXXX》。

清白做人,干净做事。百善孝为先,常存仁孝心。心存感恩,学会付出。并不是什么大道理,却能够引起我们的共鸣,让我们再一次把热烈的掌声送给XX。

6.谈一番感悟

看了短片、听了党课、廉洁家风故事之后,相信大家一定有许多感想、感悟,下面请大家谈一谈感受。(有请XXX)

五、活动要求

本次“我们的节日•端午”暨“廉洁端午•严肃家风”道德讲堂

廉政诗歌篇5

由于和欧洲特别是英国、法国的历史文化渊源,美国知识分子最初是从欧洲了解到中国的一些情况。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在美国孔子经书就已有“六、七种文本”。(z)研究证明,美国文化整合时期的代言人爱默生就深受孔子儒家思想的影响。爱默生的著名理论超验主义与孔子思想就有许多契合之处。(3)如果我们承认爱默生是美国文化形成期的代言人,那么,我们就不能否认中国文化从一开始就渗人了美国文化的血液。换句话说,与欧洲文化的剥离、创立自己的文化品格就是美国文化初次接受中国文化的文化语境。上世纪初发韧于英国但在美国得到蓬勃发展的意象派运动被认为是英美新诗运动的标志。而新诗运动的产生,又是因为以庞德为代表的英美诗人认为维多利亚式诗歌的古板、做作、虚夸业已不能表现现代人的生活愿望和生存现实。他们力图寻求一种崭新的诗歌表现方式。庞德曾说:“英国诗歌是一堆可怕的肥料”,而他“碰巧”发现(当然这里也有历史逻辑的必然)的中国诗歌则是,“一个宝库,今后一个世纪将从中寻找推动力,正如文艺复兴从希腊人找到推动……很可能本世纪会在中国找到希腊。目前,我们已经找到了一整套全新的价值。”(4)M.坎里夫在其编撰的《美国文学》中指出,“在中国和日本的诗歌里,〔意象派诗人]找到了完美的含蓄(ret-icence):简约。”(s)应当承认,庞德对中国诗的认识有诸多臆想的成份,但庞德努力背离的文学主流即英国维多利亚末期矫揉造作的诗风正是美国诗歌第一次大规模接受中国文化的文化语境。庞德他们不遗余力地对中国文化的译介和身体力行地在自己的创作中对中国诗歌创作技巧的模仿吸收,使中国文化得以在美国广泛流传并产生深刻影响。但是,随着T.S.艾略特在英美诗坛霸主地位的建立,美国诗在形式上走回传统,在思想上趋于保守,中国文化的影响衰微了。一直到了五十年代,反对艾略特一新批评传统的各种诗派兴起,“中国诗在美国诗的影响又一次出现……但这一次,中国诗的影响延续的时间长得多。”(6)

这次中国文化对美国诗歌的影响,不像第一次影响那样声势浩大;它悄悄地浸人,渗透到诗人的意识里,却影响深远。可以说,几乎所有美国后现代诗歌的重要派别的领衔人物都接受过中国文化的影响甚至传播过中国文化。雷克斯罗斯(他从翻译第一本汉诗开始就为自己取了个中文名字叫王红公)是当代美国诗歌第一位重要的诗人。他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一生中翻译出版了五部中国诗歌,特别是((中国诗一百首》(1955)在美国多次重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还第一个翻译出版了《李清照全集》(1979)。他声称自己几十年阅读和翻译中国古典诗,受益匪浅。特别对大诗人杜甫,他更情有独钟。他说,“我三十年来沉浸在他的诗歌中,他使我成为了一个更高尚的人,一个伦理的商,一个有洞察力的生物体。”(v)他还将杜甫和莎士比亚等进行比较,认为杜甫是“最伟大的非史诗非戏剧性诗人,在某些方面,比莎士比亚和荷马更优秀”(8)。他前后共翻译了36首杜甫的诗歌,而且在翻译时他参考了中文以及其他七种不同的译文版本,包括英文、德文和法文。这说明他对杜甫在欧洲的传播情况非常熟悉。关于中国诗歌与他的创作的关系,他说,“我认为中国诗歌对我的影响远远大于其他诗。我自己写诗时,也大多遵循一种‘中国式的原则”’。(9)他所谓的“中国式的原则”是指,在诗歌中要表现出具体的图景和动作以及诉诸五官的意象,创造一种意境。他与“垮掉派”的代表人物金斯伯格、史耐德等交往密切。史耐德从王红公那里学到不少有关中国的东西。史耐德约十一、二岁时就接触到中国文化,那是他在西雅图博物馆里看到中国的山水画,他“惊呆了”。后来,他师承名汉学家陈世镶教授,在陈教授的“指导下读原文的中国诗歌,并且越来越喜欢中国诗歌严谨的形式,精炼的语言和复杂的意蕴。所有这些都对我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影响”。‘l0)史耐德阅读了《道德经》等多种中国文化典籍,在自己的创作中常常引用中国文化素材,据区拱统计,史耐德在作品中引用中国文化经典达51处之多。区拱指出,史耐德“接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我们认为这一看法比较符合实际。

“新超现实主义”是垮掉派后美国最有影响的后现代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罗伯特•布莱、詹姆斯•赖特和W.S默温。他们都非常认同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布莱特别推崇唐诗,他说他及他的朋友“确实受到中国唐诗的影响”(l2)。而且,布莱对中国诗歌的认识比较深刻,他指出,“在中国古代,各个层次的知觉能够静悄悄地混合起来,他们不是像冬天湖水那样分成一层又一层,而是不知怎的都流在一起了。我认为古代中国诗仍然是人类写过的最伟大的诗”。(l3)赖特十分喜欢白居易,专门写过一首关于白居易的诗歌《冬末,越过泥潭,想起了中国的一个地方官》,诗这样开89头:“白居易,落发纷纷的老政客,/何苦徒劳呢?/我想起你/惴惴不安地进人长江三峡。/纤夫拉着你的船逆流而上,/送你去忠州城里,对昆一个什么官差使……”诗人站在波涛汹涌的密西西比河岸边,想起了遥远的中国古代诗人白居易沿江逆流而上去赴任的情景,而且诗中的描述表明他对白居易的身世背景了若指掌。不仅如此,他的很多诗歌在标题、意象以及结构上都吸收了中国古典诗的风格,说明他受中国诗歌的影响已经深人到了骨子里。

美国后现代诗人们在自己的创作中常借用中国古典诗歌的词句、意象或片段,形成韵味独特的“互涉文本”(intertext)。王红公的创作中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他的《巨能回转》一首诗描写他和女儿夏天同游山间,开篇就引白居易《山游示小妓》一首“本是绮罗人,今为山水伴”两句,并解释说:“多年前我读到白居易中年写的这两行诗,那时我虽年少也为之心动”。他的《山村》一诗的第一节是“野花野草长在古老的庙宇/石阶上。太阳落到青山之间。燕子/昔日在王府/画栋下筑巢/今晚却飞到/伐木工和石匠家。”这显然是刘禹锡《乌衣巷》的改造:“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我们知道,真正深刻的外来影响总是悄然地融人其本体的血液而不易为人察觉,表现为一种精神气质的影响。史耐德早期深受中国禅宗诗歌的影响,认同寒山和王维,视“清静无为”为人生原则(后来有些变化),他的诗歌里总是浸透着中国两晋以来山水诗的风格。七十年代初,他应邀选出一首自己最喜爱的诗,再引一首杰出诗作为样板。他选的是获普利策奖的诗集《龟岛》中的((松树之顶》:“幽蓝的夜晚/霜雾朦胧,天空闪烁着/月光/松树/弯下雪蓝的头,消逝在/天空,冰霜,星光之中。/僻啦的靴子声/兔子的脚印,鹿的踪迹/我们知道什么。”整首诗由明月、星光、天空、松树、鹿兔之足迹、霜、雾等意象织成一幅静穆神奇的自然风景画,而且语言十分简练,没有西方传统诗歌的那种知性分析,而是以一种中国式的“呈现”方9O式让读者直接面对自然本身。这首诗歌最引人注目是其“意象叠加”,而这正是美国从新诗运动庞德等开始就努力向中国诗歌借鉴的东西。史耐德最后引的诗是中国苏轼的《春夜》,说明中国诗歌在他心中占据了最重要的地位。我们无法一一检查所有的美国后现代诗人,事实上还有很多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诗人没有提到如黑山诗派领袖奥尔森,他就写过一首诗叫《我,孟子,先师的门徒》。他拥有一本庞德翻译并签名赠送的《大学》,他对本书有过深人研究,并在自己的作品中多次提到孔子。但上面的叙述已说明,美国后现代诗歌不仅接受了中国文化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深刻的、“全方位”的。那么,在中美两国关系几乎是完全断绝的三十年(1949一1979)里,为什么中国文化会如此大规模地深刻地影响美国诗歌呢?这确实是一个值得认真追间的问题。我们已经注意到美国后现代诗人自己对这一奇特现象的解释,如:史耐德认为,“我对大自然和荒野的思考把我带进了道家学说,然后带进禅宗。”‘14)王红公则十分认同杜甫诗中的那种悲呛和忧郁,认为杜诗解决了“人在孤独时如何自处”的重大问题。不容否认,诗人们自己的言论都从某种程度上解释了他们作为个体接受中国诗歌的因由。但是,我们认为,文学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任何一种外来影响产生的真正原因都是民族文学主体意识的体现。美国后现代诗歌接受中国文化也正是美国诗歌发展“历史内需”的逻辑要求。

众所周知,英美现代派诗歌是对浪漫主义传统的反拨。现代派主帅T.5.艾略特否定了华兹华斯对诗歌的定义。华兹华斯认为,诗歌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来源于在平静中回J忆起来的感情”。艾略特却认为,诗歌“既不是感情,又不是回忆,更不是平静”,诗歌是“一种集中”,是“把一大群经验集中起来”,这不是“有意识地经过深思熟虑而进行的”。(’5)艾略特在反对十九世纪浪漫主义的滥情的同时,希望美国诗歌回归“欧洲传统”。他在著名的《传统与个人才能》之中,反复强调欧洲文学特别是英国文学是“正宗”。他指出,创作中不应表述个人的情感,“非个性化”成为了艾略特一新批评传统的第一原则。但是,艾略特要求美国诗歌阪依英国文学传统,否定诗歌表现个人独特情感的思想从一开始就遭到了包括他的老师庞德在内的很多诗人的反对。庞德曾说:“他(艾略特一笔者)不愿在一本论文化的书中看到中国人和黑人。这正是这个唯一神教徒可憎的愚昧之处。”‘’6)威廉•卡洛斯•威廉斯在写作《柯拉在地狱》时,读到了艾略特的《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他“强烈地感到了艾略特出卖了他所信仰的文学理想(见<想象>新方向版第四页)。他的信仰是:建立美国式的新诗的新传统。他认为艾略特在向后看,而他自己在向前看’,。(17)威廉斯说,艾略特的《荒原》流传是一个“灾难”。他极力“反对在诗歌中写入泛泛之论或表达抽象概念,……如庞德或艾略特在作品中表现西方文明之衰落那样”。(18)威廉斯主张写身边平实的生活,关注个体的生存状态,在语言上摈弃艾略特那“贵族般”的语言,而用日常口语人诗。他还主张废除英国诗歌几个世纪以来的形式框框,不用尾韵和抑扬格,以句子重音求得节奏。他的著名论断:“没有思想,思想只是寓于事物之中”(他的长诗《佩特森》里的一句话。),即可概括他的理论主张。

二战前后,西方思想界发生了剧烈变化,从强调结构到强调解构,从强调一个中,合到消解中心,从尊重传统到反传统,从传统的西方逻辑中心到反逻辑中心;这些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了美国青年诗人的创作思想。他们厌烦了艾略特一新批评传统所把持的学院派的沉思玄想,希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诗。五十年代后期,美国诗歌发展转向了庞德一威廉斯传统,威廉斯“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有影响的当代美国诗人”。‘’9)当然,这一转变也经历了艰苦的斗争。五十年代中期,黑山派、垮掉派、自白派、新超现实主义等大大小小的“边缘”诗歌流派向艾略特代表的现代主义传统发起了强有力的攻击,“有一时期两派对立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助反学院派举起了威廉斯的大旗:表现普通人,抒写地方色彩,描绘自然地理,选用朴素语汇,如奥尔森的《马克西马斯》,金斯伯格的《嚎叫》都可视为这方向的努力。

同时,美国后现代诗人们由于“对于西方文明的忧虑,引起了他们对东方古老文明的兴趣。老庄、禅宗成了中西部的詹姆斯•赖特和罗伯特•布莱一派新型田野诗人的思想内容的重要哲学因素”。(21)美国后现代诗人们既走回威廉斯,又向往远方的中国文化,这矛盾吗?不。因为威廉斯的创作很早就“有了庞德所译的中国诗歌那种清朗一这种风格,庞德以及其他诗人都在自觉地使用,而且用得很成功。”(22)换句话说,威廉斯所追求的那种不施雕饰、不求华典、文风朴实的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所追求的淡泊、简练、自然有相通契合之处。例如威廉斯著名的诗《南塔刻特》:窗前的花/淡紫、嫩黄//被白窗帘变换色调—/清新的气息—刀向暮的日光—/玻璃水壶刀在玻璃盘上,酒杯/翻倒,旁边//放着把钥匙—还有/洁白无暇的床。八行诗里只用了一个动词,这在传统英语诗歌里是很难想象的,它在意象呈现上与中国传统诗歌有惊人相似之处。威廉斯特别喜欢中国诗歌的简隽,他说,“(中国诗歌)有时只有短短几行,却是坚不可摧”。侧威廉斯在晚年为王红公所译的《中国诗一百首》写了“热情洋溢”的序言,“透露出他对中国诗的热情”。(24)

至此,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美国后现代诗歌不仅大规模接受了中国文化的影响,而且这种接受也是美国后现代诗人自己的主动选择和美国诗歌自身发展的逻辑必然。这与第一次美国诗歌大规模接受中国文化的情况十分相似。不过,与第一次比较,这次接受有了本质的不同,即这次接受更为广泛、深人,接受者对中国文化有了更准确和理性的把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呢?这是接受语境不同的缘故。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三十年里,中美关系处于隔离状态,美国后现代诗歌接受中国文化(第二阶段)的主要媒介是9l翻译。自从英美二十世纪新诗运动以来,英美有一百多种综合性的中国诗歌译本出版(这还不包括各个朝代或诗人的个人专集)。阁中诗英译出现了几个明显的特征:l)范围广大。中国诗歌从《诗经》开始到现代,重点朝代和重点诗人几乎都有了译本或选篇;2)出现了经典译本和翻译名家。有些译本出版后风靡英美,多次重印,产生了巨大影响,如:韦利译的《中国诗歌一百七十首》从1918年首次出版后,重印十多次;l946年韦利选编并自己翻译的《中国诗歌》在以后的三十年里重印了七次;韦利个人翻译多达十余种;哈特翻译的《百姓))(中诗英译)1933年出版后,分别于1935,1938,1954,1968年四次重印;3)译者人数众多,包括一些华裔如柳无忌,我们很难准确统计究竟有多少译者,但能查阅到的就有一百余人。华裔译者柳无忌与罗郁正合译的《葵哗集:中国诗词曲选集》(1975)获得了巨大成功,出版不到半年就销售一万七千多册。4)很多译者在翻译的同时,注重对中国文学的研究,如韦利的((古代中国的三种思维模式》(1939,1940,一956,rgsZ)等。•另外一个更值得我们注意的现象是,大批的文化经典和文学理论经典如《易经》、《道德经》、《论语》、《庄子》、《文心雕龙》、《文赋》等在美国有译本出版,而有些经典是一印再印,例如:‘易经》在美国从1950年到1985年已经重印了二十一次(王晓路统计),成为了仅次于《圣经》的普及读物;《道德经》到六十年代译本已经达到四十多种(据赵毅衡统计)。

廉政诗歌篇6

1.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是孟子提出来的,意思是如果读者对诗人的经历、思想、创作风格及所处的时代背景很熟悉,就会较容易地把握住其诗歌的主旨。如张籍的《节妇吟》: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本诗背景介绍:唐中后期,藩镇割据。李师道其势炙手可热,独霸一方,向张籍媚眼乱飞。张籍和他老师韩愈一样反对藩镇割据,以此诗婉言谢绝了李师道的邀请。

联系写作背景就不难发现这是一首政治达意诗,诗人以节妇自喻,表明自己忠于唐朝中央的坚定不移的政治立场,寓意深婉,机智巧妙。

2.透视标题,品读小序,结合注解

⑴标题又称题目,即诗文之眼睛也,所以透视标题,有时就能知道诗歌的内容,甚至洞察诗词的主旨。如宋代朱熹的《观书有感》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里诗人是采用了比喻说理的方法。以“方塘”“活水”等形象来说明一个道理:人只有不断学习,汲取新知,才能使自己永远不浅薄不陈腐,才能使自己永远学识渊博思想澄明。

⑵小序。小序中往往交代了作诗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背景,有时甚至暗示了诗词的主旨。以《扬州慢》为例,小序中除了交代作词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背景之外,还暗示了词的主旨,即“有《黍离》之悲”,也就是本词抒发的是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⑶注解。不少诗歌鉴赏题中都有注解,或诗词作者介绍,或写作背景交代,或生僻字词典故解释。要坚信:任何一个注解均是一种暗示。如谢枋得的《庆全庵桃花》: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注:谢枋得,宋末元初人,宋亡后,只身隐居,多次坚拒元朝征召。

由注解可知,桃花源中人是“避秦时乱”才入桃花源,而诗人当为避元朝征召才“寻得桃源”隐居起来。《桃花源记》中渔郎不守信用,归途中处处做标记,报告太守,引人来寻,所以“怕有渔郎来问津”表达了诗人隐居绝仕之意。

3.读懂意象,体会意境

⑴意象是诗词作者表情达意的一个重要手段,古人讲“立象以尽意”,也就是借助意象来抒情言志说理。鉴赏时只要我们抓住主要意象,领会其意,一般就能读懂诗歌,所以意象是鉴赏诗歌的一把金钥匙。如2004年全国卷考量晏几道《鹧鸪天》: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注】①翠微:青翠的山色,此处指青山。②取次:随意。

这里“杜鹃”这一意象对理解整首诗的感情很关键。杜鹃,又名子规、杜宇、蜀鸟,是古典诗词中常见意象。传说蜀王杜宇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它的叫声被人模拟为“不如归去”,其声凄惨,因而古诗中的杜鹃也就常常用来表达思亲之情、归家之念。理解了“杜鹃”这一意象,也就理解了本词的主旨——游子思乡。

在漫长的诗歌创作过程中,许多“象”被人们赋予了固定的“意”,如“长亭”象征“送别”,“梅花”象征“高洁的人格”,“红豆”象征“相思”。多读诗歌,积累意象,对我们读懂诗歌大有裨益。

⑵意境。“意”就是指作者的主观感情,“境”是指作者所创设的生活图景,主要是由景物构成。在意境的创设上,画面或雄浑壮丽,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或幽清明净,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或沉郁孤愁,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或和谐静谧,如“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或开阔苍凉,如“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诗歌的主题通常借助意境来表达,体味意境的方法就是抓住诗的画面和气氛,去理解、感受“此时”“此景”中“此人”的“此情”是什么。

4.读懂典故

古诗词中往往引用一些典故,用典的好处是能以少量文字表达比较丰富的含义,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不过用典也加大了欣赏的难度,所以读懂典故有助于我们深入地理解诗词的内容。

廉政诗歌篇7

根据xx党委要求,我将2017年度抓基层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有关情况,简要述职如下。

一、2017年特色亮点工作

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研究部署和实施“红色引擎工程”,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总体情况。

(一)“红色引擎工程”之激活“红色细胞”特色项目

1.“1+2”党群共进项目。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我作为党支部书记带头联系两名群众教师,其他党员也如此,每名党员联系两名群众教师,同步学习,共同成长,实施“红色细胞”全覆盖工程。

2.“1+X”爱心帮扶项目。我对六年级七名同学进行课上课下教学辅导;组织委员对二年级胡可可辅导美术作品;预备党员为班级学生辅导课文朗诵。

3.“1+1”村校共进项目。我组织与策划村校联手走进街道表演诗歌朗诵欢庆;村委携手教师走进奥林匹克;组织召开“和孩子一起奔跑,做新时代的好家长”家长会;组织家长代表和师生走进烽火科技;家长进校园义诊等活动,加强村校村社村企共建。

4.寻找最美红色细胞。现已评选出“好老师”“好党员”“最美红色细胞”。

5.每月定期报送新闻稿。一学期报送了学校启动“红色细胞”工程、学习“榜样”,不忘教育初心、专注教师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村校同台欢庆、孩子一起奔跑,做新时代的好家长等新闻稿件。

(二)坚持开展“三会一课”制度,落实“两学一做”常态化制作化

1.定期召开“主题党日活动”。每月第一周周四召开,严格按照局党组的文件资料,保质保量地学习,做好相关学习笔记。

2.定期召开“三会一课”。每月召开定期召开支部委员大会、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议,坚持按时上党课。学习中国共产章程、精神报告、党风廉政思想建设等内容。

3.精神学习。举办“喜迎手抄报”比赛、村校诗歌朗诵“欢庆,不忘初心”、学校联合家长开展新时代的好家长家长会、学习宣讲贯彻党的十九精神等活动。

(三)开展“三进三服务”活动情况

1.进家庭。分年级对家长做问卷调查、建立校级别院群、村校诗歌朗诵共庆、新时代家长会、家长代表和师生走进烽火科技、家校喜迎元旦、党员教师访万家等活动。

2.进课堂。我带头授课六年级语文《我眼中的同学》;党员授课二年级语文《寻隐者不遇》;二年级美术《节日里的装饰》;四年级语文《蝉》等课程。

3.进社区。村校联手,共庆;进社区义诊;教师干部走进奥林匹克;村校联手,捐资助学;村校联手,美化校园等活动。

(四)“你的梦,我点亮”微心愿点亮单

1.校外温暖。主动联系东湖海关为我校学生每人捐献一套校服;华科志愿者为我校贫困留守儿童送学习用具、保暖手套、围巾。

2.校内温暖。组织开展了学校教师自己满足他们的微心愿,为留守儿童、缺陷儿童的给予帮助。

3.党员教师访万家。按照一月一电话加强联系、一季度一走访了解情况、一学期一慰问解决困难、一学年一团圆融入亲情,关爱学生,认真实施“微心愿”。

(五)支部和党员“星级争创”工作

1.党组织星级评定。党支部成立五星级党支部创评活动领导小组,严格按照“星级争创”表,实行自评和五星级党支部评选打分执行。我校按照“星级争创”表,党组织自评为四星级党组织。

2.党员星级评定。在党员星级评定中,评选部分党员为“五星级”党员。

(六)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宣传教育工作

1.开展党规党纪集中学习活动。我校结合局党组认真学习廉政党课、“党员活动日”活动、开展《榜样》节目学习座谈交流会、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章》《准则》《条例》和第十八个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月”、治理“微腐败”行动、纠正“四风”不能止步等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的学习。

2.加强廉政文化宣传工作。村校联手走进街道诗歌朗诵《永远跟党走》;和孩子一起奔跑,做新时代的好家长家长会;第十八个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月”活动;基层作风巡查、治理“微腐败”行动;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活动。

3.开展廉政谈话,推动党内监督端口前移。支部书记遵循廉政谈话制度,定期向党员、群众实行廉政谈话,定时定期对于“四风”、“廉政建设”组织座谈会。

二、存在的突出难点问题

(一)学习形式有些单一,不够生动

(二)模范先进性体现不够,思想觉悟有待提高

(三)宣传的力度不大,要加强

存在以上问题,主要原因是:一是由于受经费及其他多种原因的制约,党员活动的内容、项目单一,缺乏趣味性和教育作用,活动作用难以发挥;二是我校党员教师身兼数职,日常工作繁忙,每月的学习还待落实到实处,模范先进性体现不够,思想觉悟还有待提高;三是党建工作专题讲座、知识竞赛、演讲等活动相对较少,在丰富党组织生活、陶冶党员思想情操方面略显滞后。

三、2018年创新重点举措

学习贯彻党的精神,深化扩展“红色引擎工程”,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的总体思路。

(一)深入学习党的精神

全面贯彻落实确定的奋斗目标,实施步骤将从三阶段展开,统一思想、积极宣传;明确要求、深刻领会;联系实际、狠抓落实。通过全面系统的学习,把党员干部和教职工的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党的报告精神上来。

(二)深化扩展“红色引擎工程”

着力深化“红色引擎工程”, 将“1+1”、“1+2”、 “1+X”、 寻找最美红色细胞项目继续推进。同时启动实施精准扶困、助力学业;党员走进村湾、关爱留守老人,点亮“微心愿”活动,大力推动在职教师帮扶学生圆“梦”。

(三)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的总体思路

严格落实“一岗双责”,细化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目标任务和工作责任,着力把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工作清单中的工作责任细化分解到具体部门和责任人员。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有机结合,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标准化建设,实现学习教育与日常党建工作的有机融合、统筹推进,形成学习教育常态抓、抓常态的格局。

廉政诗歌篇8

王侨丽(1988—)女,湖北荆门人,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

摘要:爱尔兰伟大诗人叶芝反对以暴力的方式获得民族独立,他主张借用文学、文化的方式来增强爱尔兰民众的独立意识以获取民族解放。《特洛伊难再颠覆》一诗中,诗人叶芝通过运用一系列的修辞手法来达到他的政治主张:反对以暴力的方式获取民族解放。

关键词:政治;修辞;民族独立

一、引言

修辞是增强言辞或文句效果的艺术手法。修辞在政治中的作用以及和政治的联系,自古代起就有所阐述。在古代,修辞是一种话语理论,它与政治、法律、宗教密不可分,修辞是话语和权力的交集。亚里士多德认为,修辞是一门工具,是社会进步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它能帮助弘扬真理和正义,抵制谬误和邪恶。修辞行为是社会政治生活的桥梁,政治家或者热爱政治的人士常常利用修辞,以一种合适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或达到某种政治目的。威廉·巴特勒·叶芝既是爱尔兰伟大的诗人也是爱尔兰的民族主义者。他拒绝用武力去解决民族问题,而是倾向于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特洛伊难再颠覆》这首诗歌就是以文字表达叶芝政治观点的一个代表,这首诗歌将诗人的政治主张与修辞手法巧妙地结合了起来。

二、政治与修辞的联姻在《特洛伊难再颠覆》中的体现

威廉·巴特勒·叶芝被艾略特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英语诗人”,生活在英国长期殖民统治下的爱尔兰的他也十分关注爱尔兰的政治。叶芝的一生与爱尔兰的民族解放运动是密不可分的,他的一生没有置身于政治之外,而是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民族独立运动。(方汉泉,1992)“叶芝在早期的创作中,注重从文化层面来构建现代爱尔兰的独立意识,对使用暴力手段来获得政治独立并不支持。”(何宁,2010)叶芝的很多作品都以爱尔兰的政治为主题进行创作,《特洛伊难再颠覆》也是一首表达叶芝政治主张的诗歌,本文将从修辞的角度来探讨叶芝的政治主张。

“Why should I blame her that she filled my days/With misery,or that she would of late/Have taught to ignorant men most violent ways,/Or hurled the little streets against the great,/Had they but courage equal to desire?/What could have made her peaceful with a mind/That nobleness made simple as a fire,/With beauty like a tightened bow,a kind/That is not natural in an age like this,/Being high and solitary and most stern?/Why,what could she have done,being what she is?/Was there another Troy for her to burn?”

诗人以设问句开始,自问自答告诉读者他责备莫德·岗的原因,这一设问句实际上也是全诗的中心句。Days在这里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它指诗人所有的时间。莫德·岗究竟做了什么,让诗人一生都充满了痛苦?仅仅是因为她拒绝了诗人的求婚吗?接下来的诗行告诉我们答案是否定的。莫德·岗教给了无知的勇夫最暴力的方式。Hurl意为“猛投,猛掷”,这一词运用了暗喻的修辞,勇夫们像一件件物品猛地扔到大街上一样,充满了大街。这一暗喻形象地说明了莫德·岗领导的运动队伍迅速发展壮大。Had they but courage equal to desire?叶芝用反问的修辞形式告诉莫德·岗,这些人的勇气不足。诗人这样提醒莫德·岗,想让她放弃以暴力形式获取民族解放的想法。What could have made her peaceful with a mind/That nobleness made simple as a fire 是什么让她平和的内心燃烧起烈火?一个女性为什么对政治有如此高涨的热情?这是叶芝理解不了的。这两句话中使用明喻的修辞方法,诗人将她的内心比作成烈火,形象地描述出了莫德·岗对她所从事的运动的极其热爱。用烈火来形容莫德·岗对武装斗争的热衷程度还不够,叶芝又继续用另一个明喻with beauty like a tightened bow。这个美人就像一张拉满的弓箭,随时准备发射,莫德·岗随时做好了起义的准备。Was there another Troy for her to burn?” 诗人在此处运用了典故的修辞。绝世美女海伦引起特洛伊战争,导致特洛伊被夷为平地。在诗人眼里,漂亮的莫德·岗好比是海伦,她领导爱尔兰人民进行武装起义,爱尔兰的结局会像特洛伊的结局一样吗?叶芝通过把莫德·岗比作海伦,表达出自己对莫德·岗所从事的爱尔兰独立革命活动的态度,含蓄地批判了爱尔兰独立革命活动中的暴力杀戮。最后两反句:她为何如此美丽,会做出怎样的事情?难道还有一个特洛伊为她而燃烧?这两句委婉地指出现代的爱尔兰不是第二个特洛伊,不会也不该因为莫德·岗而燃烧。叶芝对暴力斗争的抗拒清晰可见。

三、结语

虽然《特洛伊难再颠覆》只有简短的十二行,而且全诗都围绕着莫德·岗展开,但是叶芝对以暴力形式取得民族独立的反对态度变现得十分坚决。全诗似乎都是在围绕着莫德·岗在展开,没有一处提及诗人自己的态度和政治立场,但是这首诗却将诗人的立场表现得淋漓尽致。尽管叶芝深深地爱着莫德·岗,但是在政治立场上,叶芝并没有因为爱她而“包庇”她。诗人首先通过设问的修辞引出主题,再由一系列的明喻、暗喻、借代等修辞形象地刻画出了莫德·岗热衷于暴力斗争,最后通过运用典故和反问明确地表明诗人反对暴力杀戮的态度。通过《特洛伊难再颠覆》这首诗,叶芝成功地运用各种修辞表达了自己的政治态度。(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参考文献:

[1]何宁.希尼与叶芝[J].当代外国文学 2010 (1)

上一篇:协议书的格式范文 下一篇:阿尔法协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