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散文随笔范文

时间:2023-10-31 21:36:45

爱情散文随笔

爱情散文随笔篇1

奇在哪里呢?奇就奇在她初涉散文就能如老手般神完气足,自在无碍,笔随意转。用刘勰的话说,“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情往似赠,兴来如答。”其叙事、状物、言情,无不得心应手;文气、文思、文笔,既自由放达又自成规矩,既能量充沛又开阖有度,既饱满结实又机敏跳脱。

随笔一般都很生活化。但生活一词已过于茧化,所以我更愿意将它拆开,说舒羽的随笔既“生”且“活”。“生”突出的是发现,是表达的陌生化;“活”突出的是语言织体的质感,是细节的雕刻、凸显和气韵生动。二者都更多关系到怎么写,写得怎样,而不是写什么。散文再怎么与日常生活经验有关联,也不意味着有一个现成的“生活”等着你去写。要说现成的倒是有,就是也有现成的难度。譬如扬州、南京一带,由于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交织过于出彩,招来太多人涉笔且太多佳作,假如不能在写法上脱颖而出,就会立刻跌入现成的死地。你看舒羽怎么赞美扬州美食的魅力:“就这么小心翼翼地吃撑了,步行回去的路上,我突然想到,自己这会儿岂不像只灌汤包?”再看她怎么写与昔日“江宁织造府”那座牌楼的缘分:“像袭人开门被宝玉踹了一脚,我在牌楼下面照了一张像,以一种被历史贯穿了心窝子的感觉”。所谓“生”且“活”,某种程度上就是不时被这样的文字踹一脚吧?

舒羽随笔语气近于聊天,有一种特别的亲和力,让你每每“如坐春风”。这“春风”一半来自她运笔时总是蓬勃的兴致,一半来自她邀请我们分享其蓬勃兴致的内在语言姿态。说得更具体些,包括那种娓娓道来的调性、随心境和场景变化而跌宕起伏的节奏,以及转折、跳跃处似乎不经意留下的空白。正是这些构成了某种相互往还的交流场域,让我们自得其中。那些过于执着于观念的读者将得不偿失,因为舒羽的散文很少以观念取胜。当然我们会不时惊讶于闪耀其间的超常智性和悟性,却从不会感到作者试图强加给你什么,不会感到丝毫居高临下或咄咄逼人的态势;相反,即便是完全独白的场合,也有激发、召唤、对话或潜对话的意味溢出。比如《马友友的天方夜谭》的开头:“一个人的阅历大约是有重量的,我想。这重量让人变得低沉,所以,年纪大了,走路就慢了。”这样的语气出于独自的冥思,但也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说话。

舒羽的随笔,是小说笔法,诗歌魂魄。她既注重情境描叙,会讲故事,尤擅刻画人物和人物关系,又总在与虚无博弈,为虚无赋形。一个没有透彻参悟过虚无的写作者必行之不远,古今中外,莫不如此。若不是心中以“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作底,曹雪芹决不可能把《红楼梦》写得那样既花团锦簇,又凄清孤冷,还入木三分。普鲁斯特和《追忆似水年华》也映证着同一原理,尽管他们悟及的虚无并不是一回事,与之博弈,为之赋形的路径方式也大不相同。其小说笔法最具代表性的,是那些写亲情和友情的篇什;而最能集中显示其诗歌魂魄的,则是《普鲁斯特三题》。我不知道会不会有人因为读了《三题》而起兴去读普鲁斯特,但我知道,读了《三题》再返身品味那些写亲情和友情的篇什,定能品出更多的东西。

自然也包括像《螺蛳青》那样貌似闲笔的小品——我的意思是,只有在同一种“爱的迷醉和幻想”的场域中,才能理会作者何以会为一盘小小的螺蛳而大动干戈,而且写得那么风生水起,一波三折。表面看像是一个精于美食者在炫技,实则在锻炼自己“强大的叙述虚无的能力”。叙述虚无就是为虚无赋形,就是雕刻时光,就是使那些以万劫不复之势坠入遗忘黑洞的瞬间记忆获救,重组唯美的星空。当然,所有这些都必须以细密而精准的感受力,不拘一格、出奇不意的想象力为前提,否则小说笔法也好,诗歌魂魄也好,都会统统落空。

当代文学在观念和技法上早已产能过剩,而感受性和想象力的萎缩却成了一个痼疾,在此舍本逐末的背景下,读舒羽的散文真如同置身一场语言的飨宴。

“读普鲁斯特让我受尽折磨。对其文字的抗拒,犹如一个嗜毒者之对,那种难舍的绝望,令人虚弱。我愤怒地将书合上,四下里寻找深渊,直想将它扔下去。对某种东西,你必须以恨的方式去爱,这就是贾宝玉几次三番在林黛玉面前摔玉的原因:求全之毁。”

爱情散文随笔篇2

王飞,男,1979年生于陕西蒲城。从事新闻工作之余进行散文、小小说创作。多篇散文编入高校阅读教材、《华夏散文经典》《散文百家百篇》《当代散文精品》等各种年度选本,获百花文学奖、中国报纸副刊好作品奖、作家世纪论坛散文奖等十余种奖项。散文作品特色鲜明,表现出耳目一新的艺术发掘和审美表达,语言清新典雅,具有艺术的空灵性。小小说创作有强烈的底层意识和人性温暖,其中《麦客的六月》《味道》《黑女》等作品在《小小说月刊》《微型世界》发表,被《微型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转载,获第二届郑州小小说学会新人奖。被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陕西省作协吸收为会员。有评论家认为“王飞极具潜质和灵性,是七十年代末写作群体中的一颗新星”。散文新著《信步南山》已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阮德胜

阮德胜,河南省作协会员。出生于七十年代,写作于八十年代,从军于九十年代。现系二炮96251部队后勤部宣传干事。继去年出版长篇小说《一二一》之后,日前又脱稿了三十万字的长篇小说《短歌行》,作品以皖南事变后留守的残疾党员“爷爷”在皖南悲情抗日、解放为主线,穿插了建设型军人“父亲”和新生代军人“我”的“军人”思维和理念,作品人物鲜活、布局独特,散文化的笔法给人一种“好读”感。迄今,作者共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多种体裁作品一千五百余件,近二百万字,有六十件作品分获军内外不同规格征文奖。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靓嫂》、随笔集《血的蒸气》《血的方向》、散文诗集《红太阳永不落》、文论集《散文与美》《写作与美》、评论集《读点鲁迅》、纪实文学《共和国名将》、电视电影剧本《名誉村长》、电视散文《干娘》、小品《选号手》《军嫂预备期》、歌曲《小平您好》《道德颂》《小马扎》《当兵走路就是不一样》。因创作成绩突出,先后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六次。

张文中

张文中,广东省化州市人,茂名市教育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张文中是一位人民教师,培养桃李三十余年,本职工作之余,长期订阅《文艺报》,不断学习,笔耕不辍,诗词歌赋、小说散文无一不爱。为了推动新时期教育改革,张文中把自己在三十多年的教坛生涯中产生的感情融贯在矢志不移、把爱洒在贫困山区的一位青年教师身上,撰写了《爱在哪里》个人专集。《爱在哪里》是一位老师献给他所在山区的孩子们的精神礼品。这本书的作者所秉持的写作态度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态度。除了在课堂上影响自己的学生之外,他还希望用自己手中的笔将这种影响延伸到课外更宽阔的领域。爱,是这本书的写作动机,是这本书唯一的灵魂。爱教育,爱孩子,爱家乡,爱大地……一个爱字,融汇了他一生的艰辛,一生的执着,一生的满足与幸福。这本书出版后,已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共鸣。

朱大明

朱大明,笔名明月,生于湖北宜城市。1968年知青下放,参加工作被抽调地、县委农村工作队驻村四春秋。任过工作组长,区政府干部、企业法人,现为湖北钟厦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文化顾问。湖北省作协会员、荆门市作协理事、钟祥市作协副主席。

1979年开始文学创作,曾于北京、武汉参加文学院进修学习。先后在《长江文艺》《长江》《新作家》等数十家文学期刊和湖北人民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海峡出版社等出版和发表作品二百万字。主要作品有《风流蛮河》《蛮河猎狼》《突破汉江》《古城春晓》《浴血钟祥》等,其中小说《蛮河猎狼》《突破汉江》等十余部作品获省级文学奖项,出版中篇小说集《风流蛮河》及散文、报告文学集《报春早》《朝花集》等七部。与人合作出版长篇报告文学《激情钟厦》一书,2004年获荆门市“象山文艺奖铜奖”。1995年钟祥市授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2006年将与人合作推出长篇报告文学《钟厦十年》《作品精选三人行》等文集。

扶向阳

扶向阳笔名扶桑。1970年6月生,湖南新化人,系湖南作家协会会员。自幼酷爱文学,在《诗刊》《湖南日报》《爱情婚姻家庭》《当代企业》《歌海》《真情》《小溪流》《湖南科技报》《湖南作家》《大地》《娄底日报》等几十家报刊、杂志发表作品二百多篇(首)。出版长篇小说《潇洒江湖》、诗文集《星星草》、梅山文化集成《新化民歌精选》《梅山故事精选》等六部。

2004―2005年,先后五次进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由国家领导人、、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作协、中国记协等领导亲自为获奖者颁奖的大会,获散文银奖、报告文学金奖、一等奖、银奖、长篇通讯二等奖等多项奖项。

爱情散文随笔篇3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舒婷犹如一只报春的燕子,用其满蓄女性意识和理想主义的浪漫情怀,对骚动的灵魂给以展示,用朦胧诗来映照客观世界,成为八十年代思想文化复兴时期年轻人心目中的偶像。

舒婷崛起于70年代末的中国诗坛,她当时还是灯泡厂的女工,一首《致橡树》传达了女性的觉醒意识以及女性对平等独立价值观的认知,点燃了无数人心中的火花。

美丽的滋养

1980年期间,就像有个蒙面客突然闯入一个和谐的家庭一样,一批令文学界惊骇万状的“谁也读不懂的”朦胧诗登上了中国诗坛。舒婷是朦胧派诗人的代表人物之一,她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敏感而鲜明地记录了处于文化转型期的中国大陆女性最内在的精神流向,她的诗对爱情的表现温馨而柔婉,对友情的吟咏真挚而睿智,对祖国和民族命运的思考深沉而浓郁,成为中国当代文坛独具特色的一派。

1969年舒婷初中未毕业就下乡“插队落户”。1972年返城,在建筑公司做临时工,她还曾做过宣传员、统计员、泥水匠、织布厂女工、灯泡厂焊工。1977年她写下了在八十年代广为流传的《致橡树》,著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等。

那个年代,舒婷的诗给了人们许多诗意的馈赠和温柔美丽的滋养。八十年代。她的诗歌一进入人们的眼帘,便魔法般弥漫到人们的整个心灵,许多喜爱舒婷诗歌的人现在回忆起来,还觉得那种存在已经不是简单的文字存在,仿佛是融进了人心灵的一种汁液或者气息。

舒婷可能是中国最低产的诗人,平均每年写不到六首。事实上,从《双桅船》、《祖国,我亲爱的祖国》到《致橡树》,舒婷的诗曾经是整整一代人的火把与拐杖。

人淡如菊

诗歌的风潮随着经济大潮的到来渐渐散去。这些年来,舒婷很少再写诗,她在厦门鼓浪屿的一座老洋房里,过着平淡而充实的日子。

年轻时,诗歌是舒婷的生命,成家之后,舒婷把家庭放在了第一位,“我更重视家庭,我是一个普通女人,渴望过宁静正常的家庭生活。我也是一个没有出息的女人。我更在意丈夫、孩子、家。为呵护我的儿子,我有四五年没有提笔写诗。”

舒婷现在的生活方式比较简单,大部分时间在家,偶尔去外地或出国参加各种笔会、诗歌节,但从不参加企业及政界活动,也很少接受记者采访。舒婷深信诗人不是明星,她一直拒绝采访,拒绝在电视上露面。去年,北京音乐厅举办了三场“舒婷诗歌作品朗诵会”,舒婷低调地坐在最普通的座位上,没有鲜花,没有“谢幕”。

许多人都读过那首著名的《致橡树》。总会问到舒婷身边的那棵“橡树”,舒婷总笑着回答,她的橡树既不高大,也不伟岸,却是一个最适合自己的人。

舒婷的先生义是厦门城市大学的教授,也是福建颇有名气的评论家。对诗歌理论研究颇有造诣。他们曾开玩笑说:“我们家庭的组成,是一个缺少情人记录的丈夫,和一个没有外遇前科的妻子,夹着怪招迭出的新潮儿子,在现代婚姻悬崖上营筑着一泥土小巢,居然风雨无恙。”说此话,舒婷是一脸的幸福。

如今的生活中舒婷基本不谈诗,也不评论诗,她说诗歌以外的东西,论理啊,流派啊,斗争啊她都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她只想住在鼓浪屿的家里,安静地做一个女人。

曾经的印记

学者基甫在《世纪末的诗歌“口香糖”――舒婷批判》里这样写道:“如果说,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舒婷的诗尚且具有对政治化的革命诗歌的对抗功能,称得上是那个时代精神先锋的话,那么,自八十年代中期起,这种精神先锋的功能已经完全丧失了,舒婷式的抒情性已然演化为八十年代中期的主流文化精神中的一部分,尽管有可能是最为精彩的部分。也正因为如此,大约自1985年之后舒婷就鲜有新作,偶有所得,也全无新意……”

舒婷现在以写散文、随笔为主,她说,“如果我说我的散文比诗歌写得好,很多人一定不相信。其实我在插队的时候就开始写散文,但是诗歌总是更加引人注目。因为在八十年代诗歌是有号召力的,大家都在读诗。我写诗非常追求唯美,如果自我感觉诗里一个字和另一字搭配在一起不好听或者读不通顺我就一定要改掉。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字字珠玑’,所以很多的人都说我的诗比较适合朗诵,琅琅上口。但是写散文就不一样,我追求更多的是一种亲切自然,我想得更多的是与读者的交流和贴近,在散文里我更追求一种口语的表达。但无论写什么我都很真实。我听从自己心灵的召唤。”

诗歌体现的多是情感,而散文体现更多的是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在后来的散文创作里,舒婷继续延续着诗性的写作。虽然朦胧诗已成为过去,当年的舒婷也渐渐离我们远去,不能否认的是舒婷曾经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她的诗作深深影响过一代人。

爱情散文随笔篇4

孤独忧伤的女子,在流年沧桑的岁月里,从红尘阡陌打马而过,穿过木棉花开,穿过枫叶凋零,穿过时隐时现的悲喜和别离,昨日的笑,今日的忧,打成千千结,被岁月的手越拉越紧,心,便被搁浅在这个寒冷的冬日里,一袭素衣,一窗寒星,独自静静地伫立,任凭满怀惆怅的思绪随着被凉风吹起的窗帷飘荡,隔着一层玻璃,世界朦胧且美好,等走进了,才发现,触摸到的不过是一层透明的冰凉的悲戚…

风吹起如雪花般易碎的流年,那一世,这一生,谁是谁苍茫人海的过客?谁是谁如花年华的点缀?谁是谁半世流离的起点?谁是谁可有可无的烟火?谁是谁遗忘千年的红颜?谁是谁洒尽红尘的思念?谁错过了谁的花开?谁倾尽了谁的华年?谁寂寞了谁的缠绵?谁背负了谁的痴心?滚滚红尘,情缘若梦,错过,如花凋零,终究悲凉,从此,转身成陌路,了无相望…

人难舍,情难留,一帘幽梦醒,心似琉璃碎,留凄清一人深握离愁,倾泻于笔尖,浸染浓殇…

无数个夜晚,单薄的身影,徘徊在飘满哀愁的巷,风,抚着卷曲的发,街灯照着泪痕划过的脸颊。一季季的花开,一片片的叶落,清颜难描落痕苦!无数次提笔,凌乱的词汇,倘佯在词不达意的文,爱,到魄散不知倦,孤灯挑尽未成眠,一字字心语,一笔笔哀叹,素笺难绘离愁怨!多少情,多少爱,在一指之间,烟消云散,多少恩,多少怨,在文字里茫然慌乱…

一曲离歌,唱尽情怨悲欢,曲终人散,几番眉雨错乱,谁说一世情两心不忘?谁说三生伴地老天荒?那一个年少痴狂的少年,那一个倚窗而立的女子,终究在浅趟一路的云水之后,让爱变成了彼此的伤,情深缘浅,似水东流,携一丝遗憾,带一缕感伤,飘到爱的彼岸,命运本无情,覆水亦难收,有些人,等之不来,只能离开,有些回忆,萦绕心田,只能暗自伤怀…

也许的天生的多愁,也许是对文字的偏爱,忧伤的情愫总是在纤弱的笔尖淡淡地流露,当语言开始慢慢地淡化,当再也写不出快乐的文字,谁又能解读其中的殇?天深夜寒,浓了忧伤,谁为谁一纸难尽情意长,谁为谁两手墨迹寸断肠;谁为谁字里行间独仿徨?谁为谁滴墨成伤痴守望?

爱情散文随笔篇5

关键词:杨绛散文和谐美学特征探析

中国传统美学看重“中庸”“物我两忘”“中和”的和谐美学。杨绛学贯中西,虽留学海外,长期从事外语文学研究,但在她身上,中国传统的和谐美学已深刻烙在她心上,从其文章分析,散文最为突出。

一、沉郁与淡泊的完美“中和”

通读杨绛散文,浓烈直白的抒情、冷嘲热讽的锋芒、有理有据的辩论、声嘶力竭的宣泄并不多见,但细细品味会发现,锋芒、宣泄、温暖、激情随处可见,这就是淡泊之中蕴藏浓郁的和谐。有人以这样一句话评价杨绛的散文风格:“百年老者轻轻回头,细细向后辈说起往日的悠然。”不错,杨绛散文自然平淡,与周作人散文有几分相似之处,但悲愤之情暗含于“淡泊名利中”,这突出表现在反映生活的文章中。生活可以说是杨绛的黑暗史,期间其生活最困苦,精神打击最大。杨绛突然从优越的大小姐生活被迫分配到落后、艰苦的农村“劳改”,接受肉体上的折磨;从被人们仰慕的读书人,突然演变为“臭老九”,在“登台就有高帽子戴”的生活当中,受尽旁人白眼,精神上受到。因此,杨绛在身不由己的时期,无奈接受了那场浩劫。杨绛内心当然对其耿耿于怀,但其散文并没有表现出对那段刻骨铭心的“革命”咬牙切齿,也没有宣泄其满腔的怒火,却淡化暴行。她不谈及那场革命中人性被摧残的恐惧,而仅以纯粹的文字,干干净净叙述着琐事、小事。简约沉寂的文字,粗略一看平淡无稽。但平淡中有沉郁,是现实压迫中内心压抑的外露。随手翻看其散文,叙述娓娓道来,沉郁的悲痛也蕴含其中:住房被占、工作颠来倒去无非是扫厕所、乐于助人的女婿死于非命、丈夫被迫下放、上台戴高帽等。作者以平淡、不动声色的叙述将这些侮辱、惨痛勾勒,在文字的沉静当中折射内心的悲愤与无奈,沉寂文字背后是波涛汹涌挣扎的内心。难怪读者总结道“粗读会笑,细读则会哭”,这就是杨绛散文淡泊与沉郁完美“中和”的功效。

杨绛将沉郁以淡泊为伪装,用淡泊将内心的苦痛与激情中和,有机统一了文章主客观色彩,独特美学蒸蒸呈现。以反讽的姿态对现实做进退有度的解构,作者表面表现得越平静,其精神则越跌宕起伏。读者欣赏杨绛的老到,认为散文中暗含对复杂、残酷现实以冷静、清醒姿态的反驳。淡泊之中寓沉郁,读之耳目一新,所以,其散文的销量一直较好,风格的迥异也使得其在文坛当中独树一帜。

二、现实和浪漫有机交融

浪漫与优雅一直充溢在杨绛散文之中,无论对残酷的生活,还是事业与爱情,其散文都折射出对人生的憧憬在于对浪漫的追求。杨绛以诗意的文字描写生活,以柔情、细腻的笔触展现其对钱钟书的夫妻之爱。钱钟书作为文化大家,杨绛一直以作为其妻子而自豪,二人感情也牢固。但杨绛在处理感情时极其低调,她将现实与自身浪漫情怀细心的渗漏。即使感情浓烈,付诸以笔也尽显平乏,并无直白浓烈的宣泄。读者可以从其散文字里行间体会到其对感情的珍惜与欣慰,从《干校六记》中发现,夫妻分居两地,见面的时间仅限于工作时的眼神交流,这种苦涩与无奈,杨绛并未感到低落,相反,在文中写道“远胜于旧小说戏剧里花园私相会的情人了”,这种处事的坦然与洒脱恐怕连男人也要自愧不如,难怪被称为“先生”。在漆黑的夜晚,杨绛陪伴着钱钟书回其住处,然后沿着奔流的大河、凹凸的小路独自返回。杨绛后来写到,“现在想想,真是危险,但还是要送他回去,他眼睛不好。”自觉危险,但依然“送他回去”,只因钱钟书眼睛不好。这种平凡中的真情,无私的情怀,不是琼瑶无病式的描写所能及的。情节惊天地泣鬼神,骗得读者几滴眼泪就认为大功告成,作品不朽,那是痴心妄想。杨绛将现实与爱情紧密融合,不做作,不妖娆,回到现实中的爱情才更浪漫。

杨绛一直以优雅的姿态迎接荒唐、丑恶的生活,即使在时期,其依然努力发现生活美的一面。《丙午丁未年记事》对杨绛所处残酷岁月进行的描写,此次打击本该是耻辱,但显于笔下却成乐趣,生活充满着浪漫与美丽光辉。在翻译《堂?吉诃德》时的悲惨经历,台上批斗时的无地自容,对所谓的革命党人的重新认识,在另外经历者眼中尽显现实社会残酷,但杨绛以幽默的笔锋,给读者带来了乐趣。作者的仇恨不易观察到,多被喜气洋洋、据理力争掩盖。如果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不再有浪漫憧憬,此种文风是很难模仿的。从杨绛的生活轨迹分析,这种幽默豁达与钱钟书为人处事观大为相似。

三、幽默和严肃的极力平衡

幽默是一个人豁达的外表。反映在杨绛散文中即语言中体现灵感、智慧、爱心、思想,是修养的提升。杨绛散文体现了幽默艺术,读罢,无尽的韵味环绕在读者周围。读过杨绛散文的人都清楚,其散文大多描写回忆,《将饮茶》《干校六记》等都将、国家内斗紧密相连,特别是在那泯灭人性的时期,更是其散文的重头戏。杨绛先生并没有用严肃的笔锋去声讨那段残酷的岁月,而是代之以淡泊,如溪水涓涓,浸物无声。以调侃式的笔触叙述去揭露痛苦,若无较高思想境界与博大的胸襟是做不到的。杨绛先生的幽默特立独行,“以小孩子般的任性将严肃的政治淘气地表现。”说历经岁月沧桑的杨绛在此体现的是不老的童心,倒不如说是对尘埃落定,仇恨不再持续的豁达。例如“我那时不贪油腻,一次梦里,我推开一碟子两个荷包蛋,说不要吃……他们也同声怪我不吃,恨不得叫我端出来放在桌上!”在那饥寒交迫的年代,作者以调侃儿时的幽默描写梦境,无疑是对现实的讽刺,悠悠道来,让读者看出知识分子生活的艰辛。

幽默在杨绛散文中以规律式呈现,作者都会在幽默的论述后加上自己的议论。这种议论也不放过任何幽默的机会,妙语连珠、出人意料。作者在严肃的现实中,思维可如此的灵活,实在难得,更难得的是先生并没有被生活残酷压倒,一蹶不振,而是以乐观的态度向生活挑战,可悲可叹。

四、崇高和平凡的良好协调

念亲故旧在杨绛的散文中占比重较大,她曾写道:“追忆的事,从感我至深到漠不关心。”傅雷、杨荫榆、杨必、钱钟书、杨荫杭等学贯中西的朋友是她回忆的一类人;老王、林奶奶等卑微平凡,命运惨淡的底层民众也是她回忆的对象。不管是平凡抑或崇高,杨绛从不吝啬自己的才华,都深带感情极力描写,不偏私,脍炙人口,使人印象深刻。同时,以独到的眼光看到平凡人崇高的一面,名人平凡的一面,做到了崇高与平凡的良好协调。比如,杨荫杭作为赫赫有名的传奇人物,杨绛却一笔带过,而专注杨荫杭生活的琐事来描写:父亲买房、父亲教育观、父亲工作、父亲淘气等。杨荫杭在杨绛笔下并不崇高,而是平凡、普通的,但正是这种普通才表现出杨荫杭的不摆架子,以身示范,给杨绛带去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记钱钟书与》文章中,钱钟书的呆气、痴气被描写的淋漓尽致:教导孩子说脏话、埋“地雷”、描花脸、上课作画等,学者的形象在杨绛眼中是如此的平凡,这种贴地气的叙写,却越发反衬钱钟书不一般。而在对佣人的回忆文中,崇高却历历在目,比如顺姐,不怕辛苦、勤劳、勇敢追求爱情;林奶奶耿直等。杨绛好用逆向、反向思维的方式书写其生活中周围的人群,正是对“天下之至新奇莫过于平常”规律的运用,散文的新奇也不足为奇了。

结语:世间万物和谐共生,莫过于其内在的平衡。矛盾无处不在,相互对立却内在统一,这也为宇宙不变的规律。杨绛散文正是对现实本质的看透,以成熟的笔锋调和对立,将对立的事物轻描淡写抹过冲突,从而达到相成、相反、相济的效果,高下相倾、长短相形、有无相生、前后相随、难易相成,这是古代中国极力追求的中庸之道,杨绛无疑对此熟悉有佳,对辩证艺术熟稔掌握,从而将和谐韵致的散文呈现在读者眼前,令人回味无穷。

【参考文献】

[1]孙大静.行者无疆――杨绛散文综论[D].河南大学,2011.

[2]曾慧萍,肖思涵.戴着镣铐的舞蹈――论杨绛散文的语言艺术[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31-34.[3]陈国颖.平和释然的人生智慧――杨绛散文创作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

[4]王文娟.浅论杨绛的散文[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1).

[5]张城郡,刘爽,许小龙等.杨绛散文的独特魅力[J].魅力中国,2013,(2):28.

[6]邹嘉曼.论杨绛先生笔下的[J].文学教育(上),2012,(5):69-71.

爱情散文随笔篇6

今夜月进西床,清透如水,一盏瘦孤灯,独自燃烧寂寞,摇曳着一个人的过往,任由思绪恣意游走月下。感怀悲伤,苍凉思念,数不尽的忧愁,理还乱的惆怅,断送彼此间的真情。谁许下的诺言,最后却成了彼此痛苦的谎言。总想落笔成爱,一份眷恋,一份凝望,总会透过时光的珠帘巡视你渐行渐远的轻盈的脚步。一份源自于心灵的黯然,在斑驳的岁月里无法消瘦,更无法褪却,若不是思念你,我怎会在这长夜里无眠?我想落笔成爱,在这个繁华的尘世间,你总是让我心绪里写满思念,总是梦想着回到与你相遇的季节,就算花已寥落成满地枯黄,我却无法遗忘。我知道,那将是我一生永远无法释怀的情感,在你的生命里肆意缠绵,这一世为爱,我宁愿一世枉然,落笔成爱。

孤影彷徨月阑珊,小楼花落成殇,雨声不急,水自流,一片过往,一段故事,不曾落笔成灰,几多愁,落于杯中,谁与我共邀明月,泼墨成文,落笔成爱。梦人水云间,几许欢笑,零落了琴音,月色弥漫在这寂静的夜晚,浅浅的心事如一朵素莲在心间悠然绽放,爱从未走远,那些纠结的岁月,将一份久违的牵绊轻解,自此落笔成爱。

有谁还记得那些风雨飘摇的日子,流浪在十字街头徘徊,迷失了爱的方向;有谁还记起那被风风干的承诺,凋谢的花瓣,如岁月匆匆,在流逝的过往中消散,多少个日日夜夜,默默的承受这暗夜的寂寞。曾问今生的相逢是前世用泪眸凝结成的夙愿。为何至今却将天涯望断?为何所有的风花雪月都湮灭在你的肩端,我的弦头?手心的温柔还没有消散,你怎么能忍心让我一个人孤单,落笔成灰。千百次的轮回,只愿和你笑看沧桑,落笔成爱。

夜阑静,风萧萧,半月楼阁,梦里心伤,独椅寒窗,琴弦乱,奈何三千红尘滚滚,残缺的记忆着,追逐着逝水流年。蓦然回首,孤影几度,欢梦已过,回忆无声无息的敲打着心中涌动的思念,那天荒地老,海枯石烂的誓言,是那么遥远,千般思念,万般埋怨,把奈何桥畔的彼岸花生生折断。浮华落尽,吹醒了岁月的痕迹,注定一切旧梦,孤独绝望浸红了双眼,伤痕累累疲惫了花季,酒轻置,曲轻唱,杯中涟漪荡,谁将往事细思量,相看两不厌,落笔成爱。

碌碌风尘,浮世苍茫,转眼皆过往,赋一曲,念切切,月夜清寒,孤灯壁影,墨沾相思赋心殇,无语诉离苦,墨守回忆,缠绵一世眷恋,一世悲哀天涯路,尘归尘,土归土,各奔天涯。花开花落花满天,缘来缘去已成空。一切都成云烟,随风飘远,烟锁重楼怨声悲,临窗对镜理青丝,双鬓增霜知为谁。情未尽,泪未干,一夜无眠娇容恹。谁解相思谁解愁,谁解思泪如雨流。人比花瘦情依旧,欲语难言心底愁,残妆谁解眉间幽,往事不堪空回首。凝眸望月,抬头惆怅,千里烟波,雾霭沉沉,清光洒满楼,一帘幽梦终成烟雨。几度红尘,几度烟雨,孤鸿渐远,白雾成霜。

长恨别离后,心头万般思绪无处话凄凉。竹影摇萧瑟,琴筝鸣凄凉,深情万缕已随风飘远,无语凝咽,午夜梦断,泪痕红泫。一腔痴,一腔怨,难诉衷肠。几多恨,几多愁,暗香浮动,苦思为谁?抚琴寥想,人生之若初相见多好,生命的盛宴再不会转眼成曲终人散的寞落,而今夕,你在哪?

静默里流尽那一段褪色的过往,被吹散成了漂浮的云烟,在岁月的年轮里缠绕那无尽的眷恋。此去经年,尘埃染流年,心有千千结,泪有万万叠,谁为我念?谁将我念?

心在一声声呼唤,一声呼唤,一行泪痕,一份欢笑,为何要离我而去,不论你在何方,我的爱,我的情,依旧。离别,不再一片空白,我的心在茫茫人海中守望你,在默默的寻觅着你,你可听到我的呼唤?

爱情散文随笔篇7

[活动设计]

教学目标

1.自由涂抹,探索不同的运笔方式,初步感悟不同的线条。

2.大胆地运用笔墨,感知线条的浓淡干湿、粗细曲直的变化。

3.乐于参加水墨活动,培养审美个性和发展创造能力。

教学准备

1.宣纸、小碟子、墨汁、毛笔、笔洗、毛毡或报纸。

2.音乐:《狮王进行曲》、《春江花月夜》、《郊游》。

3.水墨作品:大师作品、小朋友作品。

4.师带幼儿去东洲公园。

教学过程

一、通过介绍“文房四宝”,导入活动,激起兴趣。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什么?(毛笔)。还有什么呢?墨、纸,这是什么?这是一块砚台。

师: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的绘画工具,我们把它叫做“文房四宝”。

谁用毛笔到黑板上来画一笔?

二、自由涂抹,探索不同的运笔方式,感悟不同的线条。

1.请个别幼儿与老师分别涂抹,分析不同之处。

2.听《狮王进行曲》,集体涂抹。

3.欣赏黑板上的涂抹,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师小结:小朋友们都很棒,画出了那么多变化丰富的线条。

三、找找生活中的线条。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的线条,那就来找一找吧,你找到了一些什么线条呢? 师小结:生活中有这么多变化丰富的线条,那画家是怎样来表现它们的呢?

四、欣赏水墨作品。

生活中有这么多变化丰富的线条,那画家们是怎样来表现它们的呢?

让幼儿讲一讲自己最喜欢哪幅画?为什么对这幅画感兴趣?教师抓住机会对典型的画作一点评。

师小结:画家们画的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情景,那我们现在也来做一个小画家,把我们前天去东洲公园所看到的情景画下来,好吗?

五、游戏:拉根线条去散步。

1.幼儿尝试用水墨线条表现去公园的情景。

师:我们带上变化丰富的线条和点点、墨块一起去散步,把我们一路遇到的情景记录下来,请小朋友注意的是,老师说走到那里的时候你就得立刻把遇到的情景记录下来。

听着《郊游》和《春江花月夜》的背景音乐,幼儿拿起笔,在老师的语言提示下,玩起了水墨游戏……

2.展示作品,说一说自己的作品。

六、拓展活动。

出示用水墨画作品做的裙子、扇子等。

师:水墨画作品不仅可以欣赏,而且还可以美化生活。有机会的话我们也去试一试吧!

[活动反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国画是中国特有的民间艺术,作为教师给幼小的孩子使用国画工具与材料,领略其趣味并有所实践,无意间播下一个认知、热爱、理解传统文化精髓的可能性的种子,无疑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教学上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引导幼儿自由思考、自由交流、自由想象、自由创造;幼儿心灵自由、思维自主、行为自决,让幼儿听着《狮王进行曲》自由涂抹,探索不同的运笔方式,这一过程幼儿异常兴奋,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寻找生活中变化丰富的线条,用水墨线条表现去公园的情景……孩子们学得主动愉快而富有创造。

欣赏是美术教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何让欣赏这一手段发挥它独特的作用?我认为给幼儿提供一个好的欣赏环境,也就是蒙台梭利所指出的:有准备的环境。这节课“有准备的环境”最主要的就是画家的作品:英国著名画家康索的作品《长颈鹿》,中国画家张大千、黄宾虹的山水画,还有小朋友的作品……“长颈鹿”高挑而又美丽的身影只用寥寥几笔就表现得淋漓尽致;“山水画”用浓墨、淡墨就画出了大自然茂盛的草木和滋润的空气;看小画家画得多丰富啊!粗粗的线条表现了乌云和暴雨,轻松流畅的线条代表着彩虹,淡淡的线像是河水的波动,还有挺立在风中的大树。

幼儿在欣赏名画之后,能从中获得启迪,能拓展表现的空间,对绘画创作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游戏法幼儿最为喜爱。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拉根线条去散步,就是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轻松地运用笔墨表现去东洲公园玩的情景。

爱情散文随笔篇8

关键词:老舍 母亲 北平 散文 写作技巧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a)-0230-01

《我的母亲》和《想北平》系老舍先生的散文作品,这两篇独立的文章个体,无论是在写作手法、语言风格或情感表现上均有很多相通互释之处,两相对照,异曲同工,展现了老舍在散文文体上独有的艺术魅力。

1 两个人物,一种载体

在老舍的生命中,有两个人物对其至关重要,血脉牵连,一个是他的母亲,一个是他的故乡北平。“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老舍先生的母亲出身农家,一生艰辛困苦,独自一人挑起生活的重担,但母亲勤劳、宽厚、坚忍,活得硬朗,给予老舍的影响十分深刻。所以,老舍特别爱自己的母亲。而老舍又生于北京,长于北京。北京是老舍的故乡,是其生命的脐带,是他漂泊游离在外最温暖的精神归宿,所以,老舍对北平的深深依恋、款款相思,是一种从血脉里流出来的爱。对于心中最重要的两个人物,老舍又是通过“散文”这一文体载体来展现的。

众所周知,小说、戏剧是老舍最擅长的文体,那么他为什么却用散文来表现呢?我个人认为最主要的当归因于“散文”这一文体独特的审美内涵。现代散文可谓中西文化碰撞、融汇的宁馨儿,其产生是伴随着“人的发现”而成立的,是对传统散文的一次扬弃、超越,最重要的是“人”(活生生的作者个人)走进了散文,激活了散文的“心”,使得散文这一文体大放光彩,作者能够本色流露、独抒性灵。老舍写母亲或北平,都是其最熟悉、最能展现真实情感的人物,所以,无需小说情节的虚构、环境的大肆铺染、人物的雕琢粉饰,只需要抒写内心中最真实的那一个,本真自我。同时,散文“散行成文”的形式,自由疏放的笔法,不拘泥于窠臼的特点,又使得作者有充裕的发挥空间和灵动的性情抒发。所以,老舍毅然选取了“散文”这一载体来对母亲和故乡北平喃喃诉语、情感流淌和心灵的倾诉,尽情尽兴,无所牵绊,写出最真实最可感的母亲与北平。总之,用散文承载母亲和北平,两者更丰满真切,又最熨帖作者的心灵。

2 类似笔法,两相映照

《我的母亲》和《想北平》在写作手法、语言风格上有很多类似之处,而且共同传达出一种情感:作者对生命中两个重要人物至情至性的爱。

其一,小处着眼,平凡之中见真谛。母亲和北平,都算得上很大的字眼,但作者两篇均未从大处落墨,而是从平凡的事物、日常的琐事入手,如写母亲,只是撷取了母亲为子女所做的几件家常小事娓娓道来,事不大,语不绮,却把母亲的思想性格和人格魅力及作者对于母亲真切深沉的爱展现得淋漓尽致,震撼人心。《想北平》中写北平,也未泼墨北京的雄壮大气,跃然作者笔端的是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温和的香片茶、溅着泥点的韭菜叶,这些点点滴滴、司空见惯的平民物件,却又最能反映出老舍爱的是真实的北平,这种爱已渗透到生命里,与爱母亲一般。

其二,语言朴质,平淡之中见绚丽。苏轼评陶潜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老舍的语言风格亦如是。《我的母亲》中,将那些大白话、大实话调动得千变万化,意蕴丰厚,极富韵致。“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不祥的消息”,此句中连用四个“怕”,表达出内心的恐惧,行文之中流露出对母亲的挚爱深情,语朴情浓。而《想北平》中也是信手拈来,“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所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平平淡淡的语言、白描的手法,却营造出极浓的环境氛围―― 安适。作者于两篇文章中均抛开了一切美好的词语,一切好听好看的字,用最通俗质朴的言辞、最无华晓畅的白话,表达出最淳厚深挚的爱,对母亲,对北平。

其三,抒情结尾,平白之中见真情。两篇文章都以抒情这一表达方式结尾,平白的话语却带有作者非常强烈的主观色彩,因他爱母亲,爱北平,所以,这种赤子之爱使得作者心痛落泪。《我的母亲》结尾处,“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直抒了作者对母亲的依恋思念和失去慈母后内心深处无以言说的悲伤哀痛之情。《想北平》的结尾,“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亦是字字含泪,宣泄了作者对北平的炙心思念之情。两篇文章的结尾都以简短的直接抒情戛然而止,却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3 彼此交融,互为诠释

《我的母亲》和《想北平》虽是老舍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作品,但两篇文章互相埋笔,均可寻出对方的踪影。《想北平》创作于1936年,作者当时身在异乡,而日本帝国主义正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华北危急,北平危机,“茫茫何处话桑麻,破碎山河破碎家”,正是在这种形势下,老舍先生身为心系故乡的游子,忧心如焚,写下了这篇动情带泪的《想北平》。而在这篇文章中表现对北平的爱,作者是用以对母亲的爱作比喻的。“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在我想做一件事讨她老人家喜欢的时候,我独自微微地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表达出来。我爱北平也近乎这个”。在这里,作者写北平之爱是通过母亲之爱呈现的。

而在《我的母亲》中,通篇写母亲,其中也流露出对北平的牵念和爱,文中提及八国联军进北京,日本鬼子占据北平之事,字里行间无不透出作者对故乡的惦念和忧心。老舍把之于母亲之爱和北平之情已经融合在一起了,成为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联合体。

此外,《我的母亲》中写到母亲爱花,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与夹竹桃,永远会得到母亲的浇灌与爱护,而母亲的性格传给了我,所以,在《想北平》里,老舍将这一性格在北平这一故土上继续伸延,“我不好学,也没钱买古物,但我却喜爱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都是老舍心中北平最风情美丽的景儿,因为从这里仿佛寻到了母亲亲切的身影,想北平,也是在想母亲。

所以,在《想北平》中我们能感到老舍对我的母亲的爱,而在《我的母亲》里又透出作者对北平的想,两篇文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相辉映。

简言之,对比《我的母亲》和《想北平》,大致的手法、相似的语言风格,同时传达出一种共同的情感,准确地说,作者不是在写“我的母亲”、“北平”,作者是真正地在想。这两篇文章也仿佛双子星座,彼此相连相牵:《我的母亲》可为《想母亲》;而《想北平》亦可作《我的北平》,二者均被老舍至情至性的“爱”牵在一起。

参考文献

[1] 倪文锦,了黔勋.语文(基础模块)・上册[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上一篇:伤感散文随笔范文 下一篇:报酬随笔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