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日志心情随笔范文

时间:2023-11-04 07:53:55

情感日志心情随笔

情感日志心情随笔篇1

元丰二年,苏轼由于和新党政见不和而发生剧烈冲突,苏轼于该年阴历八月十八入狱,到十二月二十八才结案出狱,史称“乌台诗案”。因言获罪,“乌台诗案”对苏轼打击巨大,促使他省识自我,出狱当天即写下“平生文字为吾累”、“却对酒杯浑似梦,试拈诗笔已如神”的诗句;《初到黄州》又写道“自笑平生为口忙”。作为诗人的苏轼,心有所感必发于笔端,被贬黄州途中,越过关山,在春风岭上看见傲立风雪中的梅花,刚脱险境、百感交集,抑制不住内心的激愤,情不自禁吟出《梅花二首》:

春来空谷水潺潺,的梅花草棘间。昨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飞雪渡关山。

何人把酒慰深幽?开自无聊落更愁。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辞相送到黄州。

《梅花二首》作于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而《梅花诗帖》作于元丰三年二月十日酒后,并且只书写了其中的第一首。从这两首咏梅花的诗里我们似乎可以窥见东坡内心深处所酝酿、郁结的“空谷”、“幽情”。古有“虚怀若谷”之谓,谷者,胸怀也;然这“谷”却是“空”的,大有经历人生浩劫、看破红尘、四大皆空、冬去春来、柳暗花明之谓,传达出一个艺术家的审美情感从痛苦到孤愤最后达到旷达、超脱的心理升华。

苏轼一生咏梅42首,蕴含着他清高耐寒的士人君子人格。他爱梅,乃因其人格与梅的品格相和,苏轼“一肚皮不合时宜”,梅则“自恐冰容不入时”;苏轼“心如玉焚而不灰”,不肯“俯身从众,卑论趋时”,梅则是“尚余孤瘦雪霜枝,寒心未肯随春态”;苏轼被贬赴黄州,多情的梅花跟随“清溪三百曲”,“不辞相送到黄州”。苏轼自幼深受儒家思想的浸染,而儒家的理想人格正是“君子”。这个时期的苏轼,曾像许多宋代士人“君子”一样,以“忠”、“义”自许,把历史看作“君子”与“小人”的斗争史,把现实中的矛盾也看作“君子”与“小人”的斗争。他渴望得到君王的赏识而施展自己的满腔抱负,然而现实却如同眼前的梅花,尽管明亮鲜艳却无人赏识,自开自落,开得无聊,落得忧愁。又因“昨夜东风”而身不由己地随着漫天飞雪飘零,然而“渡关山”后又将飘向何方?内心的失落、苦闷跃然纸上。但诗人并未因自己的失意而与“草棘”同流合污,而是依然保持如梅花般“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这正是他儒家情怀的自然流露。

《梅花诗帖》是苏轼毕生唯一的书法狂草作品,对其审美意识升华与理想人格完善有着重要的体现与影响。苏轼早年追摹晋人,笔画细致流畅;中年遍参唐人笔法,执笔甚为有力,用墨也较丰,点画肥厚。《梅花诗帖》正体现了这种转变,行笔以中锋为主,首行笔画确有晋人风韵,细致流畅;随着“的梅花草棘间”,用笔隐隐有颜真卿《祭侄文稿》的意味,笔随情走,力道渐强,至“飞雪渡关山”几字力挺天纵,如脱缰之野马,力尽而止。此帖起首是行草书体,作者情绪还较为平和,还是苏书惯有的端庄严谨;但两行之后,随着“昨夜东风吹石裂”,情绪波动起伏,他回想自己被群小诬陷,身心在狱中饱受摧残,感情愈加激越,在行草、小草之后,随着情感逐渐突破理性的束缚,因而随之转为大草、狂草,字行与结字也越来越大。飞动的笔画犹如决堤之洪水,顺管奔流,气势恢弘。随着激情的顶点被定格于“半随飞雪渡关山”,全文戛然而止,没有落款及年月日,这在苏轼的传世作品中绝无仅有,恰如一首悲壮的乐章,意尽曲止,余韵悠悠。正如苏轼所说:“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从起首的低沉到最后的飞扬,如单纯从技术层面上来说,风格不够统一,但这正是笔法与情绪剧烈冲突的外化,也是苏轼理想人格与无奈现实激烈冲突的外化。《梅花诗帖》在创作中无丝毫做作,是以真情的自然流露而为的艺术创作,是最能反映情融于翰墨、志发于毫端的书法作品,表达了苏轼亦如梅花,虽“昨夜东风吹石裂”;但依然傲立风雪,决不屈服的顽强意志。正如苏轼所说:“特以其至大至刚之气,发于胸中而应之以手。”它让苏轼拥有了情感宣泄与审美升华的方式,并对草书有了全新的认识――苏轼并不推崇狂草书体,在他看来,狂草书体只是人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的做法,其结果只能是一种险怪之态,不符合书法规范和人格建设的标准。在人们的印象之中,苏轼每以旷达著称。但他自幼深受儒家思想的浸染,立志有所作为,这使他不可能一开始就心平气和、毫无怨言地接受无所事事的贬谪生活,况且贬居生活毕竟是一个严酷的现实――苏轼已年过不惑,在政治上几陷绝望,济世壮志难酬,痛苦不堪;经济拮据,陷于窘困;精神落寂,心情抑郁。从痛苦到旷达,其中间必有一个历程。出世与入世的抉择是中国文人永远的疼痛与艰难,苏轼亦不例外,游乎物外只不过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美好憧憬而已。他写孤鸿,是“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写海棠,是“名花苦幽独”,“天涯流落俱可念”,都是他心灵的外化。同样,《梅花诗帖》、《黄州寒食诗帖》也正是这种痛苦情绪的流露。《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风亭下梅花盛开》,时在惠州写到“春风岭上淮南村,昔年梅花曾断魂”,②抚今追昔,从今时梅花之盛开念及昔年梅花曾令自己见而惊心、凄断孤魂,表达出心绪万千之感慨,同时可以看出作者感慨后情绪从痛苦转而走向旷达的心理过程。

注释:

①孔凡礼:《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2月第一版,2641页。

②孔凡礼:《苏轼文集》?熏中华书局,1986年3月第一版,2186页。

(作者单位: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情感日志心情随笔篇2

但提笔写杂文,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事了。回想起来,我的杂文情缘与《文汇报》“笔会”副刊和杂文编辑朱大路同志,关系甚大。可以说,是“笔会”副刊和大路同志,把我领进了杂文写作的大门。

电视剧《水浒传》的投拍,曾在九十年代初轰动一时。尤其是招募剧中潘金莲这一角色的消息,使内地、香港、台湾三地的诸多女明星趋之若鹜;而包括大牌影星刘晓庆在内的一批女演员,也在媒体上张扬、炒作,摆出潘金莲一角舍我其谁的架势。对此等文化现象,我找来小说《水浒传》,又读了鲁迅关于这部小说以及《金瓶梅》的论述,旁及周作人对娼女的议论,信笔写下《何苦争演潘金莲》,投给了“笔会”副刊。文中,我对某些女明星热衷于演煽情戏、床上戏做了批评,指出影视作品以“拳头加枕头”的套路去媚俗、走俏市场,是艺术的歧途,“竞逐金莲意欲何,乱抛媚眼堕浊流。有艺德有良心的明星,当慎自为之,好自为之。”出乎意料,没过几天这篇杂文就在“笔会”副刊登出,十多天后还发表一则“读者来信”,称拙文“宛似且介亭里的投枪”,“如饮咸亨酒店里的老酒”。学步之作蒙此谬赞,自是愧不敢当;但这些对于我此后的杂文创作,起到不小的激励和孵化之功。由之随读随想随写,每有杂文便第一个投给“笔会”,与杂文编辑朱大路同志,书信往来,电话联络,变得熟识起来。就这样,我由一个杂文读者成了杂文作者,前前后后在“笔会”副刊发表了二十多篇杂文,其中一些篇什被收进文汇出版社出版的《杂文三百篇》和《世纪末杂文二百篇》。我与杂文的情缘随之与日俱增。

在近二十年的杂文写作生涯中,我以为,遇到一个好的杂文编辑,实为三生之幸。约摸在十年前吧,我由李长之先生《批判鲁迅》一书的遭遇,写了杂文《“批判”正解》,对“批判”一词的被扭曲、误解,以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为例,予以澄清、辩证。大路同志在编发时删节了一些琐屑的枝蔓,突出了“批判”的几个科学要素,还将标题改为《“批判”有何不好?》,增强了杂文的现实针对性,还特意给杂文画上一条“尾巴”:“恢复‘批判’的公民权吧!”短短一句,画龙点睛,余韵悠长。编辑妙笔生花,堪谓“一字之师”!我曾打电话向他致谢,他在电话那头却只是淡淡两句话:“呒啥呒啥,应该应该。”我想,2000年“笔会”被《杂文选刊》评为广大读者最喜爱的“五个杂文园地”之一,大路同志也被称作“杂文名编”,当是实至名归。也因为“笔会”副刊和大路同志的牵线搭桥,我结识了杂文界的诸多作者、编者。新朋老友,共谱杂文,不亦乐乎!如果没有一批有担当、有见地的杂文编辑,如果没有像“笔会”、“花地”、“今晚”以及《杂文选刊》、《杂文报》、《杂文月刊》这些杂文园地,新时期杂文的崛起和繁荣,难以想象。

从“五四”算起,中国现代杂文走过了九十个年头。陈独秀、胡适之、鲁迅、瞿秋白等“五四”先辈,他们个个是杂文好手!其思想与艺术都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九十年的杂文之路,呈现着高、低、高的马鞍形发展态势。其间的经验和教训,值得好好总结。我不胜此任,却也存一管之见:写杂文不难,可要写好杂文不易,好杂文而又能流布于世则更不易!窃以为,真正的好杂文,要有风骨、有见地、有文采,三者缺一不可。鲁迅早就说过,“希望中国的青年站出来,对于中国的社会、文明,都毫无忌惮地加以批评”。(《华盖集・题记》)而今,一批中青年杂文家的涌现,昭示着中国杂文的希望和明天。

将奔古稀之年的我,精力不济,杂事缠身。辍笔数年,再续杂文情缘,大半年间,长长短短草成十多万字,但自感满意的了了。多蒙《杂文选刊》不弃,推出一组近作,使我有些惶恐,就算是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一个汇报吧。祈望得到杂文界同行的教正。

情感日志心情随笔篇3

关键词:书法;艺术创作;个性创造;雅化精神;主体情感

中图分类号:j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3-0059-01

任何一种艺术皆在表现和传达人们的情感和思想。艺术的创造就是人们把自己感受和理解的东西通过某种形式表现出来。作为中国古老艺术形式之一的书法是以汉字为表现媒体的艺术。也同样充分体现了主体人的思想、情感与精神。确切的说,书法艺术是通过汉字的线条变化对主体精神情感充分外现的艺术。

古人云:“书者,心之迹也。”历代书法理论家对于书法表达书家的思想、感情、性格和气质多有论述。明代四杰之一的祝枝山说的较为具体,他说“情之喜怒哀乐,各有分数:喜则气和而字疏,怒则字粗而气险,哀则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情有轻重,则字之敛疏险丽,亦有浅深,变化无穷。”还有李邕所说“下笔有力,肌肤之丽。”卫夫人所谓“多力丰筋者盛,无力无筋者病。”王羲之所言“藏骨抱筋、含文包质。”王僧虔所论“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等等。这都说明对书法美的追求,第一要有自己的笔法;第二要有自己的章法;第三要有自己的精神,笔法和章法属于有形方面,即面貌。面貌是外在的,而精神是内在的。看不见的内在精神必须凭借外在的面貌而出现。从外在的面貌中,进而认识内在的精神,才能异中求同,同中见异。所以,书法中文字用笔的格调问题并不是单一的形式问题,而是与书家主体的情感、精神息息相关,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透漏出书家的人格情调。在书法创作中书家以文字的抽象线条,直接体现内心的境界,主体的一切观念、认识、学问、修养都作为必不可少的、基本的动力潜居艺术创造的深层,与书家的生理、心理完美地和谐统一,在“规律性”的规范中,进入广阔的创造天地这一自由的胜境之中。从单字结体到通篇布局,进而注重寄情于点画之间,追求书法的抒情性,表现作者的精神、气度、禀性以及感情波动等,所谓“书者抒也”。把情感展现在字里行间之中。康有为谓之:“书若人然,须备筋骨血肉,血浓骨老,筋藏肉洁,加之姿态奇逸,可谓美矣。”梁武帝论之:“婉婉暖暖,视之不足;棱棱凛凛,常有生气。”也都从不同角度说明,书法之所以有生气,都因是主体生命力的外现;书法之所以给人以生机盎然的审美感受,是因为主体情感精神得到审美升华而与欣赏者的审美情趣相契合。为此,书法之布局谋篇不仅是随物赋形,而且与人之性情深有关系,能在有限的空间中,展露出无限的生命力。作品的内质与作者对生命体验和个性意志得到了充分的结合。

艺术创造无权威,书法创作无楷模。一代有一代的书法,一家有一家的书法。书法的创作应是书家自由个性得以体现的确证,是书家自身主观能动性最大发挥的产物。例如坡的书法就是具有自己特点和个性的。但他是学晋人的。他自己平日就强调晋人书法的“萧散”,并有意去学。而他的字和“晋人”的字却十分相异。明朝的吴匏庵一辈子书学坡,且学得十分“地道”。但记载上却说他“虽学苏书,而多自得之趣。”这里所谓的“自得之趣”指的就是个性风格。如孙过庭的“违而不犯,和而不同”也体现了求变的这一点。张怀灌的“气势生乎流便,精魄出于锋芒。”里的“气势”、“精魄”指的就是字里行间活跃着的精神因素。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平和、自然,“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志气平和、不激不厉”,“遒媚劲健、绝代所无”。感受到一代书圣王羲之在充满诗情画意的境界下,随顺自然,神志融合,心手双畅,一气呵成。据载,他日后重书此作,但缺少了当日氛围与激情,终也“他日更书数万千本,终不及此。”再如唐代书家颜真卿的《祭侄稿》,后人观此墨迹,从那无声的急促旋律中,不难体会到作者“孤城围逼,父陷子死,

巢倾卵覆”的悲愤之情,对安禄山叛乱的痛恨和对亡侄季明的深切怀念。在字里行间把作者的“痛怒悲恨”体现得淋漓尽致”。书法的个性创造能把各个书家的内在的思维显现出来而产生丰富多样的作品,给人以多元多维的艺术感受。

情感日志心情随笔篇4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局党委在这里召开读书活动座谈会,我感到这是深化读书活动的重要载体,也是进一步推动读书活动的重要举措。应当说局党委从200x年在全局开展了读书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全局上下形成了争做文化型、知识型职工的局面。下面我汇报一下几年来读好书报刊,提升精气神的认识和体会,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以勤奋的态度读书,相信笨鸟先飞,勤能补拙人们常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就是讲读书要勤奋,要肯吃苦。在读书上我对自己的评价是聪明不足,勤奋有余。正是因为有了一种勤读不倦,苦读不厌,持之以恒,坚持数年的精神,才使自己小有进步,小有成绩。勤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挤时间勤读,做到三必读。即每天的党报必读,每期的党刊必读,与工作有关的书籍必读。报纸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沈阳日报等,党刊如党建文汇、共产党员、思想政治工作、纪检监察等。有人会说工作忙,事太多,没有时间,但我觉得正如鲁迅先生讲的那样,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会有的。另外,也有个学习方法问题,比如一份报纸各个版面要全读一遍恐怕一天也读不完,因此要讲究方法。我的方法是浏览标题、关注版面、抓住重点、精选文章,如读人民日报除了浏览标题了解国内外大事外,着重阅读头版、理论版、党建版,尤其对思想纵横、人民论坛等杂文随笔给予特别关注。二是肯吃苦勤记,做到随时写随时记。人们讲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笔记确是读书学习的好方法,我从中尝到了甜头。十多年来不论工作时间还是业余时间读书,我都养成了笔本不离手,随看随记的好习惯。这些年来我共记了十几本笔记,大约有三十几万字。为了使用方便,我以工作为中心,根据工作的需要来分门别类,其中有理论学习、党建工作、纪检工作、工会工作、企业管理、企业文化、管理故事、文秘知识、名言警句、书刊摘要等十几本。同时我还充分利用手机这个现代工具,把读书学习遇到的好文章、好句子、好词汇以信息的形式输入储存,以备随时查用。手机的优点是携带方便,使用快捷,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和使用,是工作上的好帮手。三是常坚持勤剪,做到剪好报积资料。我是从一九九四年开始剪裁报刊积累资料的。当时我调到住宅一公司二分公司任党办主任,由于经常写材料感到必须建立一个资料库,这样从那时起我就每天在报刊杂志上看到的好文章剪下来,分类整理好,每到年底我就按类别粘贴在本子上,这样的剪报集目前我已经积了二十多册,有了这些资料工作中我觉得得心应手,十分方便,促进了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三、以文化的态度读书,相信书能养心,书能润身读书能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加强人的思想修养,培养人的道德情操,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因此我感

到从文化的视角广泛涉猎各种文化书籍,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对自己的成长进步是大有裨益的。在这方面我坚持三读:一是读古代名篇,丰富文化底蕴。读先秦散文,感受古文魅力;背唐宋诗词,鉴赏诗词佳作;赏明清小说,品味四大名著;记格言名句,夯实文化功底;晓文化典故,追溯历史轨迹,注意从浩如烟海的古代文化宝库中汲取营养。二是读当代名家,提升文化素质。文化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而当代名家的优秀小说、散文、游记、随笔则是我们加强文化修养,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范文,必须手不释卷地潜心研读,才能有所收获,有所长进。例如,余秋雨的书我是出版一本买一本读一本,尤其对《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等更是爱不释手,常读常新。另外对当代快餐文化也给予极大的关注和兴趣,对红透大江南北的易中天、于丹等知名学者的书也是该买就买,能读就读。例如,《品三国》虽有戏说成分,但它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那段历史做了诠释,使人受益匪浅;而于丹的论《论语》对人也很有教益,使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应当说阅读这些名家的书不仅是一种文化消遣,更是一种精神享受,使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三是读名刊杂志,增加文化涵养。我觉得利用闲暇时间阅读著名期

刊也是一种生活乐趣,不仅使生活丰富多彩,而且对工作也是大有裨益的。几年来我一直坚持订阅《领导文萃》、《读者》、《思维与智慧》、《特别关注》等杂志,将其中的故事、典故、哲语、名句摘录在笔记上,输入到手机里,作为写作素材和工作资料库,既方便又快捷,不失为读书的好方法。

情感日志心情随笔篇5

读到蔡多文的《讲坛随笔》,确实感到一种意外的惊喜。作为一位长期在军队院校和一线部队任职的政治工作主官,蔡多文将军以思想漫谈、文学随笔的形式,把自己多年来从事军队政治工作的感悟与思索诉诸文字,真挚平和地与广大部队青年官兵以及当代青年进行交流,这种别具一格的创作探索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随笔,是一种高度自由的文体,谈天说地,议论抒情,皆可着笔成章。但是在时下的社会氛围里,我们在报刊杂志上读到的随笔文字,却以自我抒发的闲情逸事居多,休闲消遣似乎已然成为一种时尚。《讲坛随笔》则截然不同,从创作理念来看,它是执著地要以庄重严肃的思想命题、人生命题作为思考与诉说对象的。换言之,它决不讳言“大道理”,它就是要冲击一般读者对于照本宣科的“大道理”的逆反心理,推陈出新,去伪存真,以科学理性的光芒去影响读者和社会。比如,它这样去谈理想的指引作用:“生命之旅是一条美丽曲折的幽径,路旁有妍花,有丽蝶,有累累的硕果,但我们很少去停留观赏,很少采集吮吸,一心一意地赶路,一脉相承地追随,一鼓作气地奔波,只因我们心中栽种着更加美丽的理想,只因我们身上激荡着铁流滚滚的血液。”比如,它这样去表述人生当自强的道理:“大自然是公平的,它不会因为春天的斑斓而让时光多停留片刻,也不会因为冬天的冷酷而剥夺它存在的权利。其实生活原本是一张白纸,美好的明天要靠自己描绘。”在《讲坛随笔》中,作者勇敢地直面社会、人生的一系列重大命题,从信仰使命,到家国情怀,从道德诚信,到风度修养,情理并重,侃侃而谈,即便是我们看来老而又老的话题,作者也能选择别样的切入角度、深入浅出的论说方式和激情洋溢的诗化语言,让我们读来感觉耳目一新。蔡多文在随笔中向青年读者们热情推崇“每天必看日出”的福楼拜,而在他的作品的深邃立意与清新文风中,我们也确实领略到了“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这句格言的寓意与魅力。

《讲坛随笔》全书凡二十篇洋洋三十八万言,之所以让我们读来感觉酣畅淋漓并不厌烦,其内在的奥秘就在于作者自始至终将时代精神与全人类的精神文化精华特别是我们民族传统精神文化的精华紧密结合在一起,思想性知识性并重,言之有物,言之成理,言之有趣。当前社会中引人注目的各种社会现象、热点问题,常常成为作者关注与剖析的重心;而在正视社会现实、解秘人性善恶的同时,作者不遗余力地张扬积极向上的时代主旋律,讴歌真善美,鞭笞假丑恶,为当代读者送去一腔正气,一片阳光。我们看到,借助在荧屏热播的长篇电视连续剧《潜伏》的故事和主人公的命运,作者畅谈了科学信仰的寻找、坚守及其无与伦比的精神力量;引用美国前总统林肯传记中“家境贫寒,母亲早亡;孤苦奋斗,厄运不断;两次经商两次失败,十一次竞选八次失败”的坎坷人生历程,作者讲述了坚韧顽强的意志品格与永不放弃的进取追求对于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重要意义。在《讲坛随笔》中,作者显现出极为丰富的历史人文及自然科学知识学养,思维开阔,旁征博引,古今中外的名人轶事、凡人故事,每每被他信手拈来,品味评说,使得读者感到似乎时而在知识的海洋中浏览游走,时而又在与高尚的人倾心交谈。可以说,读《讲坛随笔》,我们不难感觉到一个天天读书、时时思考的写作者的精神快乐,并且会情不自禁地为这种热爱读书、热爱思考的生活态度所吸引所感染。

蔡多文在谈到自己写作《讲坛随笔》的初衷时,曾经尖锐地批评说:“在我们的文化中,精神上的软弱和消极,生活中过多倚重于立身处世的智慧和技巧,以此作为一生奉行趋利避害的根本,而忽视了对精神和心灵层面的关注,岂不知一个人生命的价值及事业的成就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在于是否拥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一往无前的勇气以及成熟独立的人格。逃避和消极的哲学磨损着一些人的理想和个性,让生命变得卑微和平庸。”《讲坛随笔》的问世,不妨可以说就是作者身体力行地张扬理想信念,激发和谐进取的时代精神的成果。我相信,这样的精神成果一定会赢得广大读者的喜爱。

情感日志心情随笔篇6

一、激励性评语

激励的话语如同发酵剂,能让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有时候,我不针对随笔的内容、结构、写法作评价,而是从精神、意志方面作激励性评价。比如:

“是的。在强手相争的班级里,难免会有被落下的恐惧和与别人比较的自卑。可是,我们不能放弃!我们还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去拼搏,还有许多许多的机会去争取胜利,还有沉沉重重的亲情需要报答。我们没有理由放弃!”

“梦想,靠拼斗来实现!是男子汉,就不能放弃!”

“只要心存执著,奇迹总会发生!希望虽然渺茫,但它永存于我们心中。来吧,让我们相互鼓励:绝不放弃!”

这样的评语,看似与作文无关,可实际上,这种激励如同强心针刺入学生心间,使得学生的精神意志受到深深感染。而且,教师的这些句子也会使学生得到一定的语言熏陶。我觉得,构建和谐课堂,更需要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激励性评语来搭建一架通往学生心灵的梯子。

二、指导性评语

随笔中的评语首先是为了指导学生的写作内容、写作风格、写作方向,所以指导性评语应该是作文评价最基本的层次。我在指导学生“作文中要倾注真情”的时候,用了许多指导性的评语。比如,对于一组虚假造作的空洞习作,我写下这样的评语:

“动笔时,笔尖不是仅蘸墨水,更应该饱蘸真情。”

“我们的作文,更需要感人的真实,而不是虚假的浪漫。”

“没有真情的作文似塑料花,有枝有叶却无活气灵气;没有真情的作文似泥塑,有鼻子有眼却无脑无心。作文,必须融入真情。”

这些评语,以“应该”、“必须”这样严肃的口吻针对随笔文字本身提出分析指导,使学生辨明曲直,学生自然地接受了一些写作思想,在如此有针对性的评语中,没有尖锐的批评,却有警语式的告诫。这样的评价语言,既有指导性,又具威服力。

三、情感性评语

众所周知,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氛围是促进师生积极互动的必要条件。“亲其师,信其道”。作文是学生思想的流露,评价作文同时也是对写作者的思想观点进行评价。所以,语文教师更需要小心翼翼地呵护孩子们的纯真心灵,用情感性评语来表达对学生随笔文字的肯定,获得学生信任,靠近学生心灵,使师生情感更加和谐。

我曾经这样动情地评价朱瑞敏同学的随笔:

“我喜欢你的文字。那么灵动丰富,那么清新浪漫。它们好像一片片闪光的叶子,点缀了我许多伏案批改的单调日子。

总感觉你像极了学生时代的我,瘦小,善感,爱着文字,满脑子构思。你傻呆呆思想的样子,成为我心之屏幕上的背景。

不知道你的梦想是什么,应该是个写者吧!要不然,真可惜了你那些涓涓文字啊!”

四、哲理性评语

最有智慧、最有分量的语言是哲理性语言。如果教师的评语富含哲理,会使学生得到更深刻的启发。比如:

“松松垮垮只会留下灰色遗憾,紧紧张张方能争来黄金前途。”警语般的哲理评语,提醒这位在复习中放松自己的学生紧张起来。

“忏悔不如行动!”简短有力的哲理评语,督促这位还在懊悔过去的学生行动起来。

“女孩子,宽容些会更美丽。”温和的哲理评语,会让这位与同桌闹别扭的女生反思。

哲理性评语,在评价中显示出极其厚重的力量。学生接受了这些评语,接受了教师的谆谆教导,也就接受了许多优秀思想,来指导自己的人生。此外,哲理性评语还提供给学生很多精句警句,作为写作中的主旨立意参考使用。

五、生动性评语

言教不如身教。教师积极运用拟人、比喻、设问、对偶等修辞手法,使随笔评语丰富生动,灵活多姿。

“只管下笔写。总有精彩跑出来拥挤在你的笔下。”生动形象的拟人评语中,“跑”“拥挤”这样的字眼用得特别,用得可爱,深为学生接受。

“并非我们的生活单一,而是因为我们的疏懒,遗落了心情的珍珠。别再让那些美好的想法消失在懒惰里!”

“你的这一首首小诗,如一朵朵不胜娇弱的小野花摇曳在晨风中,清香沁入人的灵魂,让人醉倒,醉倒……”

这两个的评语中,“珍珠”“野花”的比喻,生动精彩,意象美好,映衬得师生间的这种随笔交流的形式也无比美好起来。

这些生动性评语,妙用修辞,精彩多姿,文学气息浓厚,能引导学生关注修辞运用,激发学生创作随笔的热情。

情感日志心情随笔篇7

1.观察生活,捕捉素材。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竭”。这就告诉我们作文的素材问题。生活是作文的源头,小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都来自现实生活。如果学生生活丰富,接触的事物多,见识广,视野开阔,感受就会深刻,写起作文来就会左右逢源,触类旁通。

小学生的生活内容极为丰富多彩。在学校里,有多种多样的活动,如学习、文体、课余兴趣等活动;在家里,有生活、家务等各种形式活动;在社会上,正逢盛世,气象万千,繁荣的市场经济,奇异的家乡变化等,这些都充满着时代特色的新鲜材料,要丰富学生的写作材料,必须借于对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随时记录下来,因为作文教学不光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观察是说话的前提,是思维的基础,没有细致的观察,学生是不能把话说清楚,把文章写具体的。因此,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用自己的眼睛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和景物,用耳朵听取大众语言,吸取生活中种种声响,用心去感受生活脉搏,训练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认识世界,从客观世界中摄取多种营养,不断充实,丰富知识,陶冶情操。这从根本上说,就是让学生捕捉素材,开启学生的写作源泉。

2.留心课文,积累素材。语文教材选入的文章,文质兼美,典范性强,是我们用于指导学生写作的最好范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课文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达思想的方法。要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广泛阅读,该背的课文要背诵如流,该记的内容要滚瓜烂熟,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美文”熏陶,体味谋篇布局,达到善于借鉴运用自如的目的。同时要把作文训练贯穿于日常教学活动中。要求学生随课堂积累优美词句。因为,要使文章精彩,首先是文章有优美的语言和词语。这些内容从哪里来呢?主要靠平时的积累。要求每个学生备有一个优美词句本,每学完一课,把课文中的好词好句摘抄在本子上,并互相交流,有些词语还要要求结合生活实际练习写话。这样日积月累使学生获益匪浅。

如:教《翠鸟》一文后,我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从静态到动态,又从颜色到形体等描写翠鸟的外形,使学生认识到作者是这样抓住翠鸟羽毛鲜艳及形体玲珑这两个特点,细致观察,才能写得具体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总之,要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习作者观察方法,表达方式,积累词汇,积累素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课外阅读,扩充素材。广泛阅读是写好文章的基础,对于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小学生语言积累明显不足,写起文章来,就难免“入不敷出”。因此为学生创造阅读条件,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但是单从课文中学习知识,积累素材,是远远不够的。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课文外,还要要求学生多读课外书籍、报刊、杂志,扩大知识面,充实写作材料。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该强调学生要自备笔记本,随时摘抄妙词佳句,精彩片段,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情感日志心情随笔篇8

【关键词】:环境教育 环境意识

在古诗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这是一个能发挥语文的学科特点,进行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那么,怎样来进行这方面教学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点入手:

首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受古代文人笔下所描写的自然景物的美,调动学生去想象,去置身于作者所描绘的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之中。以“四季”为例,杜甫笔下的“春”清新自然,如:“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高骈笔下的“夏”抒情浪漫,“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杜牧笔下的“秋”风光无限美好,令人遐想:“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岑参笔下的“冬”是那么富有想象色彩,“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犁花开。” 在作者的笔下,自然界中的一切仿佛都有了生命,是那样的鲜活,那样的清明透彻,那样的可爱。还有那奔腾不息的大江,烟波浩渺的大海,那绚丽的湖光山色,潺潺的小溪。那些名山秀岳、辽阔草原、迷蒙烟雨、小桥流水、落叶残花,无一不向人们展示出一幕幕美景。在教学中,我努力创设一种情境。美感逐渐在学生的心灵中沉淀下来,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之情,也就会水到渠成,自然而生。

其次,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感受诗文中画面的美以外,还应进一步深入探讨,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古人能写出这些意境悠远的诗文呢?大自然在这里充当了一个什么“角色”呢?引导学生思考自然与人的关系。要让学生懂得,在古诗文中,自然成了诗人抒感的重要对象,成了诗人情感外化的表现体,缺少了自然环境,作者就无以抒发自己的感情,无以激发自己创作的激情和灵感,没有“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的浩瀚气势,则不能抒发作者“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豪情壮志;李清照“兴尽晚回舟,误人藕花深处”,没有那亭亭荷花,惊飞的鸥鹭,就不能表达她对生活那份执着的热爱;没有“枯藤老树,古道西风”就不能抒发那天涯孤旅子之情,可以说,是环境孕育了诗人,是诗人赋予环境以生命。

第三,在古诗文中,环境除了能表意抒情以外,对培养健康的人格,平静、豁达的心情还有重要的作用。或壮丽或秀美的自然环境,能促使作者调整自己的心态,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社会,并且能够给作者带来不少生活哲理的启迪。对这一点,我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引导学生去探讨、去思考。例如,孔子面对奔流不息的大河,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告诫自己和弟子莫要虚度时光;杜甫登临泰山,“一览众山小”,建功立业的壮志油然而生;周敦颐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而表不同流俗的高洁品格;范仲淹登岳阳楼,观“巴陵胜状”,则“心旷神怡”,达到宠辱偕忘”的人生境界;陆游看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则更坚定不屈服于生活磨难的信念。“优美的自然环境能陶治人的情操”,在这些诗文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这里,学生对自然的情感在一步步加深,由最初的“美感”到“喜爱”,由“喜爱”到“关注”,由“关注”到“思考”,层层递进,学生的环境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另一方面,在感受古诗文美的意境,体会自然与诗人,自然与诗的关系的同时,还可以对照现在的自然状况,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的思考。比如,我在讲授《村居》一课时,就组织了一场讨论,题目是:如果让你选择你喜欢的生活居所,你选择诗中的环境还是现在的城中生活,并说明理由。学生非常踊跃,他们有喜欢诗中的田园风光,说它自然环境好,无污染,民风纯补;有的喜欢城市生活,说它科技发达,文明进步。更多的则希望能把两者合二为一。在经过点拨之后,大家成了共识--社会无论怎样发展,都需要一个优美的自然环境。不知不觉中,学生接受了一次环境教育。

对当前环境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也是教学中需要重视的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由于对自然环境接触的日趋减少,人们的想象力被束缚了,心态变得浮燥了,心境变得狭隘了。随着环境的恶化,产生优秀诗文的“土壤”也在逐渐消失。空气污染使得“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了无踪影;河水的污染使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那样的美景,“绿江深见底,高浪直翻空”的画面变得难得一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利益驱动占据了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境没有了,那种“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的民风少见了;随着城市噪音污染范围的扩大,那种“空山不见人,但闻不语响”、“蝉噪林愈静,鸟呜山更幽”的清静也离我们越来越远……。

上一篇:随笔文章范文 下一篇:高一随笔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