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离职分析报告范文

时间:2023-10-22 06:48:37

人员离职分析报告

人员离职分析报告篇1

薪酬调查,是指通过标准、规范的渠道以及专业的统计方法,收集市场上雇主的薪酬数据并做出判断的系统过程,通过对定向范围内的职位薪酬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和分析,形成能够客观反映市场人力资源用工环境成本现状的薪酬调查报告,可以为企业在薪酬管理体系中提供及时、客观的市场数据参考依据。通过薪酬调查,公司可以将自己的薪酬数据与市场数据进行有效对比,由此可以检视出公司本身所支付的薪酬与预想的市场薪酬水平是否一致,或者根据市场的薪酬数据来确定为达到本组织的经营战略目标及相应的人力资源战略目标所应支付的薪酬水平。

 

最早的薪酬调查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来自美国劳工统计局。国内的薪酬调查服务起步较晚,但到目前只有十余年的发展历史,现在市场薪酬信息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不过获取,比如政府及劳动保障部门官方的工资指导信息,专业管理咨询公司的薪酬调研报告和行业趋势研究,以及招聘网站的薪酬信息等。其中管理咨询公司的薪酬报告,因其专业的评估工具和数据分析方法、调研服务群体的行业标杆公司的代表性,以及专业行业咨询背景优势,成为目前市场上各公司习惯性采用的形式。

 

很多公司每年都会投入一定的资金参与一次或多次由专业咨询公司开展的行业薪酬福利调查,通过获取薪酬福利报告来了解市场上的最新薪酬趋势与行业公司的薪酬管理实践讯息,作为公司每个年度开展薪酬管理工作的基础,薪酬报告的具体作用可以体现在,可以帮助公司有效控制和优化薪酬成本。在确定公司薪酬水平的时候,企业会受到外部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的双重压力,工资水平过低,会失去对外部人才的吸引力和对内部员工的激励作用,进而造成人才短缺而失去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整体薪酬水平过高会给公司造成过重的运营成本负担,薪酬水平过低会导致失去对市场人才的吸引,以及不利于内部员工的保留。

 

薪酬调查报告首先可以帮助公司了解同行业的薪酬水平,检查公司的薪酬水平在行业里是否具有竞争性;其次可以帮助公司在做新年度薪酬预算计划时,确定新的薪酬增长幅度,帮助其对人力成本进行有效预算,再次帮助公司完善薪酬结构设计,制定合理的薪酬调整和分配方案,使有限的薪酬成本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另外还可以帮助解决和改善公司的薪酬内部公平性和外部市场竞争性的问题。

 

薪酬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从当前市场上主要提供薪酬数据服务咨询公司的薪酬报告来看,大多采用从宏观到微观的分析形式。

在宏观信息方面:包括经济概述、行业薪酬趋势、组织效能分析、薪酬管理政策、薪酬增长率、调研群体信息等。从宏观经济到公司组织运营,结合市场动态和行业人力资源的热点话题、从各视角分析行业内的薪酬现状与趋势,以及各项经济指标对薪酬的影响。在调研群体信息中,对参与调研公司的当年营业收入、在职员工人数、企业性质进行统计,让企业更好的了解行业调研群体样本环境的构成,并以此判定公司在调研公司群体中的薪酬定位,确认调研群体的数据样本是否和公司自身具有参考性。薪酬福利调研的核心就是薪酬的对比,不同的公司数据样本环境对最终的结果有很大的影响,选择正确的对比环境才会有准确的薪酬可比性。

 

微观数据方面:包括薪酬定位分析,薪酬回归分析、市场薪酬结构分析、职位薪酬数据分析、职位薪酬偏离度分析等,通过细分职能和职位进行市场薪酬数据参考,了解公司薪酬现状,为公司调薪提供市场依据。对于薪酬调查报告数据的应用功能,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参考。

 

根据公司的经营目标和战略,制定公司的薪酬策略和行业薪酬定位。

结合公司的经营目标和市场定位,所处的发展阶段、薪酬支付能力、公司文化特点等,确定公司在同行业中的薪酬水平。公司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可以采用不同的薪酬策略和参考不同的薪酬口径。在同一个公司组织内,也可能存在多种薪酬策略。不同的业务单元可能处于不同的生命周期。因此,应对不同的业务单元或职能部门制定不同的薪酬策略,如薪酬领先型策略、跟随性策略和混合型策略。根据公司的薪酬策略,确定职位的薪酬水平,一般以薪酬调查报告中的年度实际现金收入或年度总薪酬作为薪酬水平定位口径。不同层级,不同职能的薪酬策略不同,对标市场的薪酬分位值也不同。例如:有的公司倾向于一般员工对标市场较低分位以控制人工成本,中高层管理者与核心人才对标市场中位值或较高分位,用以吸引保留优秀人才。也有的公司愿意整体对标市场中高位值,以保持人才的整体竞争力。

 

确定公司薪酬给付结构

薪酬结构是指总体薪酬中各种成分的比例关系,包含职位的基本工资、各项补贴、变动奖金、中长期激励、各项福利等。通过薪酬调查报告可以了解市场上现行的薪酬结构,以及行业中普遍的薪酬给付理念。结合公司自身的薪酬策略来设定不同职位的薪酬固浮比例,起到薪酬激励的作用。合理的薪酬结构可以有利组织经营的成功,和确保公司员工获得公平的待遇。

 

参考薪酬偏离度分析,保证薪酬内部公平和外部的有效竞争

薪酬偏离度分析的作用,在于通过对员工的实际薪酬和其职位等级对应的薪酬回归值进行对比,了解公司对该职位员工的薪酬给付是否合理,内部偏离度反应内部薪酬给付的相对公平性,外部偏离度反应职位在市场上薪酬给付的竞争力,进而梳理公司的职位价值体系,即使同一等级的员工,由于个人能力或职位价值的不同,会体现出薪酬差异性,所以偏离度会存在大小,正负的差异,由此反映出各职位间的价值差异。职位偏离度的大小与职位的薪酬何其所在等级密切相关,公司对于偏离度绝对值较大的职位应该重视和适当进行调整优化。

 

职位薪酬水平分析

薪酬调查报告中,职位薪酬水平分析是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将公司各部门中不同基准职位的薪酬福利数据进行详细的展示,每个职位都会包含调研样本量、平均年龄、平均工作经验年限、学历信息,以及相关职位职责描述等,可以为公司进行招聘和内部人员培养计划时,为衡量候选人及在岗人员提供了有效的职位资格行业信息参考依据。

 

从薪酬数据实践的角度看,行业的薪酬给付情况难以包括全部的薪酬形式,薪酬福利项目有过多的细节,为了便于统计,咨询公司普遍将薪酬调研报告的薪酬福利项目定义为统一的薪酬口径来进行参考,例如年度基本现金收入、年度固定现金收入、年度现金总收入和年度总薪酬。不同薪酬主口径包含的一进步各相关的薪酬细项,以分位值的形式展现不同职位在市场中的薪酬福利水平以及给付额度,公司可以根据在职位对照组中的定位、职位对企业贡献度的大小、市场中相同职位人才的供求关系制定不同的薪酬福利参考分位值。并着重考量市场中其他公司普遍提供的各种职位津贴、福利项目的水平为多少。结合公司自身实际情况补充、优化薪酬福利细项的设置情况。

 

如需要加强激励效果就可以参考有变动现金项目的年度现金总收入。如果公司现阶段需要增加岗位现金部分的吸引力度,可以参考固定现金收入总额。如果公司希望提升员工的企业归属感,则可以参考含有福利部分的年度总薪酬。一般建议以年度固定收入和年实际现金收入这两个主口径进行对标参考。因为固定现金收入体现一个公司对人才的吸引保留政策,实际现金总收入是员工个人税前总收入的参考,体现公司薪酬的整体竞争力。

 

公司只有通过薪酬调查报告将公司内部薪酬水平与外部市场的薪酬水平联系在一起并加以比较,进而才能在薪酬给付上保留员工和吸引人才,起到薪酬杠杆调节和薪酬有效管理的作用。但在公司的整体的人力资源管理和薪酬管理体系中,薪酬调查报告只是一个接口。一个运行良好的、公平的薪酬系统不仅能对外产生强大的吸引力,而且可以极大地激励内部员工达成组织目标,创造高质量的绩效。运用好薪酬管理工具,还要结合公司明确的发展战略、组织体系、清晰的岗位职责和发展通道,以及对接的绩效管理体系等,在不同的组织发展生命周期,调整相适应的薪酬策略,实现真正基于岗位价值的薪酬管理体系。

 

人员离职分析报告篇2

【关键词】企业财务 内部控制 完善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由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2008年6月28日财会[2008]7号,自2009年7月1日起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必然,其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内部控制的核心是有效地控制风险,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核心是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财务风险主要的控制点应该在三个位置上:一是资金管理,对资金的筹集、使用、分配、调度等实行严格控制,防止资金体外循环,造成企业失血,所涉及到的业务流程有“筹资业务管理”、“货币资金管理”、“资金收拨款管理”、“承兑汇票管理”、“资本支出”、“应收账款”、“担保业务”等;二是成本费用管理,对支出项目及金额严格监督,防止循私舞弊,所涉及到的业务流程有“采购业务”、“生产成本”、“修理费”、“人工成本”、“科技开发费”、“管理费用”、“销售费用”、“销售业务”、“存货管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三是权力使用,防止滥用职权,造成经济损失,制订《权限指引》落实分级授权制度,分层分级自上而下延伸权限,须按照“更严、更细、更具体”的原则设置权限,让员工明确该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有什么责任、有什么提升机会。

有效控制以上三个主要风险的方法一般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绩效考核控制。

一、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

所谓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和舞弊行为,又可能掩盖其错误和弊端行为的职务。不相容职务分离的核心是“内部牵制”,它要求每项经济业务都要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或人员的处理,使得单个人或部门的工作必须与其他人或部门的工作相一致或相联系,并受其监督和制约。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二十九条规定要求企业全面系统地分析、梳理业务流程中所涉及的不相容职务,实施相应的分离措施,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一般情况下,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通常可以划分为授权、签发、核准、执行和记录五个步骤。如果上述每一步都有相对独立的人员或部门分别实施或执行,就能够保证不相容职务的分离,从而便于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企业要对各项经济业务进行梳理并按业务类型归类,使各项经济业务都有相应的业务流程来控制,然后把每项业务流程分解成数个或几十个可控制的步骤,每一步骤都由相对独立的人员或部门分别实施或执行,使责任落实到责任人或责任部门。企业在经济活动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离的不相容职务:

1.授权进行某项经济业务和执行该项业务的人员、职务要分离。如决定或审批采购物资的人员与执行采购物资的人员要由不同职务的人员处理;货币资金的收付及保管应由被授权批准的专职出纳人员负责,其他人员不得接触现金。

2.执行某项经济业务的人员和审核这些经济业务的人员要分离。如经济业务的经办人不能兼任审核人员。

3.执行某项经济业务和记录该项业务的人员、职务要分离。如业务经办人不能同时兼任会计记账工作;会计记账人员不能同时兼任审核人员。

4.保管财产物资和对其进行记录的人员、职务要分离,如出纳员不能兼任会计记账员。

5.保管财产物资和核对实存数与账存数的人员、职务要分离。现金盘点要由非出纳人员进行核实,银行对账单要由非出纳人员进行核对确认。

6.记录明细账和记录总账的职务要分离,登记日记账和登记总账的职务要分离。出纳人员不能同时负责总分类账的登记工作。

7.出纳人员应与货币资金审批人员相分离,实施严格的审批制度。

8.货币资金的收付和控制货币资金收支的专用印章不得由一个人兼管。

二、授权审批控制

授权审批是指企业的每个部门或每个岗位的人员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必须经过授权批准,以便进行内部控制。《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三十条规定要求企业根据常规授权和特别授权的规定,明确各岗位办理业务和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应责任。企业对于重大的业务和事项,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

授权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是权限要清晰。授权人和被授权人双方都必须清楚授权的内容和范围,被授权人必须了解自己的权力限制。授权必须明确授权的内容是什么、授权的范围多大、谁来授权、授权给谁。二是授权大小应与授权人的级别相适应,高层管理人员可以进行重大的、非同寻常的经营业务和交易事项方面的授权,而一般管理人员,只能进行较小的经营和交易方面的授权。三是权责要对应,“权”、”与“责”要相联系,机构或个人被授予了权力,就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制定相应岗位责任制,切实履行岗位职责。四是执行要严格,各分(子)公司和各级人员要按所授的权限办事,不得随意超越权限,定期对经济业务的行权进行审查,对违反授权制度超越权限的要给予相应惩罚。五是要建立反馈控制机制。被授权人要定期给授权人汇报执行情况,仅有授权而不实施反馈控制会影响授权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可能出现下属滥用权限的情况。六是记录要完整。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授权和批准形式,均应有文件记录,用书面授权为主。

三、会计系统控制

会计系统控制是指企业依据《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度,建立适合本单位的会计制度。如公司财务制度、会计工作操作流程和会计岗位工作手册等,明确会计凭证、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建立和完善会计档案保管和会计工作交接办法,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会计的控制职能,并针对各个风险控制点建立严密的会计系统控制。会计系统控制主要包括:

1.财务报告:建立完善的财务报告管理体系,包括会计报表、成本报表、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对账单、经营信息快报等,并制定财务报告编制奖惩管理机制,确保财务报告信息真实、完整,按照规定的时间与方法编制及报送财务报告,对外的报表必须有单位负责人、总会计师以会计主管人签名并盖章,并加盖公章。

2.会计政策:公司要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选择适合企业的会计政策,并在公司中统一颁布实施,严格要求会计人员统一使用会计科目,防止企业调控经营业绩,确保会计政策统一和企业经营业绩真实。

3.会计核算:公司应当建立账务处理体系,正确使用会计凭证控制、会计账簿控制、会计复核控制等手段,有效控制会计记账程序。在国家统一的科目基础上,结合企业经营管理需要,统一设置明细科目、部门核算、项目核算等,确保口径统一,核算办法统一,以提高会计报表合并的时效性和准确性。通过凭证设计、记录、传递、审核、归档等一系列凭证管理制度,确保正确记载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

4.人事管理:财务人员包括仓库人员和车间统计人员,他们都是内部控制信息管理人员(使用ERP的用户相关性更紧密),为确保内部控制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和安全性,按照内部控制原则要求,财务人员人事管理应该执行垂直管理机制。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向心力、创造力和综合素质。注重财务人员的进出、培训、激励、轮岗等工作。

5.会计档案:会计档案主要包括财务报告、会计账簿、会计凭证、对账资料、各种备查台帐等,必须建立会计档案信息审核机制,特别是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表相关勾稽数据的审核,确保账账相符、账证相符、账表相符。

四、财产保护控制

财产保护是指为了确保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所采取的方法和措施。包括物资收发、保管制度、定期盘点制度、资产处置制度等。《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三十二条规定要求企业建立财产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制度,采取财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账实核对等措施,确保财产安全。财务财产实物保护控制的内容主要有:

1.大型企业集团可以建立内部银行或资金结算中心,对分(子)公司的银行存款和长、短期投资进行统一管理,由企业统一开设银行账户,各二级单位实行内部结算制度,加强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资金可在企业二级单位间有效调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节约财务费用。

2.建立盘点制度,定期或不定期盘点(具体指年、季、月度终了后数日内)所进行的财产清查,包括货币、有价证券、存货、固定资产等的清查,核对账存和实存,做到账账、账实相符。

3.应收账款催收制度,根据应收账款的账龄进行账龄分析,并根据合同,建立谁经办谁负责与工资奖金挂钩的催款措施,防止发生坏帐。

五、全面预算控制

全面预算控制涵盖企业活动的全过程,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企业人、才、物等各项资源落实经营战略方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反映企业在未来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是现代财务管理的重要标志。《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三十三条规定要求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明确各责任单位在预算管理中的职责权限,规范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强化预算约束。

1.明确责任:成立预算委员会,企业负责人为预算责任人;全面预算方案上报董事会审批;全面预算方案审批后,各单位(利润中心)、部门(成本中心)具体负责执行和控制,财务部门负责监控和反馈,预算管理委员会在经过授权批准情况下对预算进行调整,企业负责人负责总指挥和总协调。

2.预算统筹图:明确预算编制时间、预算上报时间、预算审核审批时间、预算调节时间和预算执行结果信息反馈时间;全面预算采取自上而下下达指标和自下而上上报方案两种方法相结合,并根据实际情况在季度终了进行预算调节。

3.明确权限:在预算额度内,各单位(利润中心)、各部门(成本中心)具有管理主动权,但应当按照企业内部相关的管理流程进行运作,而不是任由个人行使权利。

六、运营分析控制

运营分析控制是通过企业营销、生产、仓储、运输、融投资等运营活动的信息加以分析,查找发现偏离目标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控制。通过业务统计分析模型的设计及运用,定期编制各类分析报告,供高层决策参考,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及运营模块的日常管理,做好行业相关信息分析、汇总。

七、绩效考评控制

绩效考评是运用科学方法,对企业或其分(子)公司一定经营期间内的生产经营状况、资本运营效益、经营者业绩等进行定量与定性的考核、分析,作出客观、公正的综合评价,绩效考评作为一个反馈控制手段在内部控制中作用显著。以人为本科学设置考核指标体系,对企业内部各责任单位和全体员工的业绩进行定期考核和客观评价,将考评结果作为确定员工薪酬以及职务晋升、评优、降级、调岗、辞退等的依据,形成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机制。

总之,建立与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是创建现代企业的根基,是有效控制财务各类风险的防火墙,是企业进行现代化管理的客观要求和可靠保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维护资产安全、完整,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增强自身的国际竞争力,使企业在新的经济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最终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内部控制课题组编著.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解读与案例分析.立信会计出版社.

[2]杰K希穆,杰尔G斯格尔.预算管理手册.现代企业预算管理丛书.经济科学出版社.

[3]运转.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

人员离职分析报告篇3

【关键词】内部会计控制;授权;职务分离;保全;局限性

从某种意义上讲,在很大程度上公司失败系内部人内部控制和内部会计控制失灵,不能有效地识别、判断、化解、控制风险,从而导致公司经营失败。因此,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强化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是防范经营风险,确保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促进实现发展战略的目标之必需。

内部会计控制是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在社会化大生产中,内部会计控制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制约的内在机制,处于企业管理系统的重要位置。企业规模越大,其重要性越显著。可以说,内部会计控制的健全与否,是单位经营成败的关键。实施内部会计控制对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有效防范企业经营风险、维护财产和资源的安全完整和促进企业的有效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一、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一)授权批准控制

授权是针对某一大型业务或某项具体业务的政策决策,向经办部门或人员授予权力和责任的一种方法。授权分为一般授权和特别授权,一般授权主要是对日常业务活动的授权。这类授权通常以管理部门的文件规定一般易办理的条件、范围和对该交易的责任关系。如企业对各职能部门和职责的规定属于一般授权。该层次的授权过大,则风险不易控制,过小则效率降低。一般授权适用于经常发生的数额较大的交易,如赊销的价格表与信用额度。特别授权是对特定经济业务活动的授权,它适用于管理当局认为个别交易必须经批准的情况,如对于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资产重组、收购兼并、担保抵押、财务承诺、关联交易等重要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权,以及超过一般授权限制的常规交易,都需要特殊授权。这种授权只涉及特定的经济业务处理的具体条件及有关具体人员,且应保持在董事会较高管理层手中。无论是一般授权或是特别授权都应明确:

1.授权批准控制的内容。授权批准的范围,哪些业务和行为可授权;授权批准的层次,应该授权哪级人员执行,执行人员是否具备胜任能力;授权批准的责任,授权人和被授权人各自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授权批准的程序,怎样授权,批准程序如何。

2.授权批准控制的基本要求。企业所有人员不经合法授权,不能行使相应权力,这是最起码的要求。不经合法授权,任何人不能审批;有权授权的人则应在规定的权限范围内行事,不得越权授权;企业的所有业务未经授权,不得执行;财务业务一经授权必须执行;授权人和被授权人,在授权范围内承担责任、行使权力;对执行情况的检查,是授权的核心,必须设计适当的程序,对授权执行进行事中检查、事后评估。

(二)职务分离控制

职务分离控制是指对处理某种经济业务所涉及的职责分派给不同的人员,使每个人的工作都是对其他有关人员的工作的一种自动检查。职务分离的主要目的在于预防和及时发现员工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错误和舞弊行为。从控制的观点看,如果一位负有多项责任的人员在其正常的工作过程中就会发生错误或舞弊,并且内部控制制度又难以发现,那么就可以肯定他兼任的职务是不相容的,对于

不相容职务必须进行分离,包括在组织机构之间的分离和组织机构内部有关人员之间的分离。

1.职务分离的要求

(1)任何业务尤其是货币资金收支业务,绝对不能由某一岗位经办全过程,如:出纳与银行对账员、银行账记录员;(2)经济业务的责任转移环节,绝对不能由某一个岗位单独办理;(3)某一岗位履行职责情况绝对不能由其自己说了算;(4)任何权力的行使必须接受定期独立审查;(5)不能由某一个人完成两项作业,如会计中的出纳与记账,不能由一个人承担;(6)不能由某一岗位同时履行两项职责,如生产作业与生产统计职责不能由同一岗位去做;(7)不能由某一部门同时承担两个岗位,例如,销售与收款业务,必须由销售与财务部门分别承担。

2.职务分离的主要内容

(1)业务授权与执行职务相分离,例如,供应商的确定与采购业务的执行;(2)业务执行与记录职务相分离,例如,货币资金的收支与记账、对账;(3)业务授权与财产保管职务相分离,例如,采购业务与验收;(4)财产保管与记录职务相分离,例如,仓库保管与记账员;(5)记录总账与明细账职务相分离;(6)经营责任与记账责任相分离,例如,销售业务与财务部门;(7)财产保管与财产核对职务相分离,例如,仓库保管与实物盘点;(8)对一项经济业务处理的全过程的各个步骤也要分派给不同的部门和人员来负责。

(三)预算控制

预算是基于资源的企业战略,市场机会与企业资源的最佳组合。预算是以企业战略为基础,引导企业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如何运用资源比获得资源更重要,战略决定资源配置,资源配置决定企业的未来。公司资源的优化配置,是管理层的责任(受托责任),管理层应以“实现资源所有者(即股东)的利益最大化”为己任。

预算控制应遵循的规则:1.有限资源的约束规则。预算以经营目标为起点,公司的资源是有限的,所有的预算须围绕公司的经营目标,资源和目标的平衡。2.投入产出规则。以投入产出为主线编制预算。3.全面控制规则。预算应涵盖公司的所有部门、业务和环节,包括管理高层,以货币计件的一切资源,均为预算控制对象。4.唯一控制规则。预算为资源投入的唯一渠道,没有预算的项目不得执行,除非调整预算。5.事前控制规则。投入的资源必须事先审核。预算编制与资源投入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非同一性,一切活动受控于预算。6.重要性控制规则。“28规则”指以20%的成本,控制80%的预算。7.事后考核规则。预算执行一定要有执行后的考核。8.过程控制规则。预算执行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跟踪重要投入资源的过程和产出,检讨和修正预算。介入业务活动的控制是预算存在的唯一形式,在过程中修正(预算编制),在过程中控制资源价值(资源运用),在过程中控制价值目标(投入产出);按既定的规则行事,先规则,后行动,规则面前人人平等,预算控制借助规则渗透在业务活动中,一切活动均为受控。9.执行批准规则。预算执行必须事先批准。10.文本化规则。预算申请必须文本化。11.调整规则。例外控制,预算项目间的动态调整:预算项目绝对增加,行为调整:预算减少不调整,哪个变动调哪个,无形定期调整或滚动预算;调整数据:追求判断的精确性而非预算编制的精确性;责任调整:利润责任承担者拥有调整的最终权力。

(四)文件记录控制

健全、完整、正确的文件记录,既是组织规划控制与授权批准控制的手段,又是企业保持工作效率,贯彻企业经营管理方针的基础。文

件记录控制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企业组织机构职能图和授权审批权限一览表;2.建立全员岗位说明书;3.业务程序手册;4.统一会计科目;5.统一会计政策;6.凭证编号。

(五)员工素质控制

内部会计控制成败的关键,在于员工素质的高低。员工素质控制的目的,在于保证员工的忠诚、正直、勤奋、有效地工作,从而保证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实施。员工素质控制包括以下内容:1.建立严格的招聘程序,保证应聘人员符合招聘要求;2.制定员工工作规范,用以引导考核员工行为;3.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帮助其提高业务素质,更好地完成规定的任务;4.加强考核和奖惩力度,应定期对员工业绩进行考核,奖惩分明;5.对重要员工(如销售、采购、出纳)应建立职业信用保险机制,如签订信用承诺书,保荐人推荐或办理商业信用保险;6.工作岗位轮换,可以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工作岗位轮换,通过轮换及时发现存在的错弊情况,甚至可抑制不法分子的不良动机。

(六)实物保全控制

实物保全控制是指对实物资产的直接保护。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限制接近;2.记录保护;3.财产保险;4.财产记录监控;5.定期盘点。

(七)风险防范控制

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风险,因此,为防范规避风险,企业应建立评估机制。企业常用的风险评估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筹资风险评估;2.投资风险评估;3.信用风险评估;4.合同风险评估等。风险防范控制是企业的一项基础性和经常性的工作,企业必要时可设置风险评估部门或岗位来专门负责有关风险的识别规避和控制。

(八)内部报告控制

为保证企业内部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企业应当建立内部管理报告体系。内部报告体系的建立应反映部门(个人)经管责任,符合“例外”管理要求,报告形式和内容应简明易懂,并要统筹规划、避免重复。内部报告要根据管理层次设计报告频率和内容详简,通常高层管理者报告间隔时间长,内容从重、从简,反之则报告间隔短,内容从全、从详。常用的内部报告有以下几种:1.资金分析报告。包括资金日报表、借款还款进度表、贷款担保抵押表、银行账户及印鉴管理表、资金调度表;2.经营分析报告;3.费用分析报告;4.资产分析报告;5.投资分析报告;6.财务分析报告等。

(九)内部审计控制

建立由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直接领导的内部审计体制,提高企业内审人员的地位和待遇,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技术规范和道德规范体系,将内审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科学定位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开展增值型审计,建立上下结合,下审一级的内部审计体系。

(十)信息技术控制

信息是现代企业管理和决策的基础,信息技术控制要求信息及时、准确、有用。为此必须建立电子信息系统,固化信息的产生方式和渠道,保证信息的及时性;规范业务流程,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实施科学信息的分类更加细致的保证信息的有用性。

二、内部会计控制的局限性

上述表明,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严密、内容丰富、方法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突出的控制效果,但内部会计控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一)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受成本效益原则限制

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营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必须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在能够识

别风险的情况下组织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对内部会计控制设计专门的程序,同时还要配备人员、设置岗位去保证各控制环节的运行,而这些控制程序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但在实践中内部控制的成本与效益却难以估计,需要根据个人主观判断。如果某些控制成本超过预期收益,就没有必要设置该项控制;如果由于判断的失误而对该设置的控制未能实施,那么也会给企业造成更大的损失。另外,企业经营规模的大小也限制了在内部会计控制方面必须考虑成本因素,不能为了追求控制的严密性而不顾控制成本。

(二)人为错误与串通舞弊的限制

在内部会计控制系统中发挥作用的执行人,受掌握信息量不完备、理解错误、曲解指令等因素的限制导致主观判断失误,也会导致控制失效。例如赊销商品中,受信用信息的限制而发生收不回货款的情况。同时,发挥内部会计控制作用的重要原则之一是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如果设置在不相容职务上的人员素质不够高,受共同的利益驱使串通一气实施舞弊行为,在这个环节上内部会计控制就发挥不了它的作用,从而失去发挥作用的功能。

(三)管理越权的限制

高层管理人员本身就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者,他们处于企业管理的核心地位,权力较大,如果他们对经济活动、越权干预,那么任何控制程序都不能阻止其行为,事实证明许多重大舞弊和财务信息失真案件都是在高层管理人员的越权干预下发生的。

(四)适应性限制

经济活动的不断变化往往会使内部会计控制产生不适应性,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市场环境中,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势必要根据经常变化的内、外部环境而调整经营战略。外部,例如:施工企业会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成立房地产开发公司,为了发挥品牌优势而接受其他单位的挂靠,增加管理费收入等;内部,例如: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实施财务、材料管理等环节的电算化,电算化情况下,会计核算的方法和手段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岗位、环节、程序等都提出了不同于手工核算的要求,电算化系统中只要录制凭证正确,在总账和明细账方面程序就会有同时过账的功能,并有双重核对程序,原有的手工操作复核程序就变为了多余,这就会导致原有的控制流程对新增的业务不适应,在变化过程中就有可能出现差错和不合规行为,给单位带来损失。从而影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降低内部控制的作用。为了适应经济活动的不断变化,企业应不断调整内部会计控制,以增强其适应性。新晨

综上所述,各单位在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系统时,必须视单位的规模大小、管理模式和单位内部存在的所有风险或失误可能造成的损失和浪费而定。在构建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结构时,可以根据内部控制要素的内涵,结合企业的生产和管理特点,针对不同业务循环及其关键控制点确定相应的控制方式、方法和手段,并予以制度化,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同时,各个单位还要根据内部、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地修订内部会计控制系统,不断地调整内部会计控制的程序、方法、内容,不断地完善内部会计控制,使之适应单位的经营管理与发展变化。这样才能强化企业的管理,达到合理保证单位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单位实现发展战略的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张福康,姚瑞马.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人员离职分析报告篇4

关键词: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对策

内部控制的根本目的在于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其基础是企业内部分工;其核心是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式、措施及程序。它是现代企事业单位在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时所普遍采用的一种控制机制。小企业是国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和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建立和完善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具有与大中型企业同等重要的意义。然而,许多小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非常突出,进而影响了小企业的经济效益,阻碍了小企业的发展。

一、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对内部控制重视不够,认识不足,内部控制成为摆设

很大一部分小企业家都是依靠机遇和冒险精神开始逐步完成原始积累的,而国有小企业的领导很大部分都是由行政部门调过来的,他们往往不太重视内部控制,对内部控制缺乏了解,内控意识不强,认为内部控制的建设和管理会制约企业的发展。虽然也有企业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没有认识到其是一个动态的系统,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业务的拓展,原先完善的内控已不再适应企业的发展,当其出现问题时没有及时加以纠正。甚至有的企业在不了解其自身情况的前提下,照搬其他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把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定位在应付上级部门检查上,不能很好地落实执行,形同虚设。

(二)不相容职位没有分离,岗位设置缺乏牵制

在小企业中,由于企业规模小,企业出于成本等方面的考虑,尽可能少用人,用能人,经常出现一个人来承担多项工作,这其中就出现很多不相容职务于一身的情况。开票、收钱、填凭证、审核、记账都由一个人来完成,从表象上看似乎步骤减少了,时间节省了,成本下降了,殊不知,这种违规操作既不能真正提高企业效率,还可能导致企业资金流失,滋生贪污舞弊行为,给企业的资产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

(三)内部审计弱化,外部监督不足

小企业内部通常没有建立相应的内部审计机构,有的企业虽然建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企业的负责人“家长式”、“一言谈”的工作作风,认为该机构的职责就是找“茬”,因此受到很多方面的制约,很难公平、公正的开展工作,无法真正发挥监督的职能。而小企业的外部信息使用者主要集中在政府、金融机构和税务等部门,由于其信息使用者较少,因此外部监督的力度和次数都明显不足。这就造成了企业内部管理混乱,私设“小金库”现象普遍,坐支现金,账证、账实、账表不符,违规违纪,弄虚作假现象严重。

(四)风险控制非常薄弱

我国许多小企业对于来自外部的风险机会没有控制,对于2008年的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很少有企业采取规避汇率风险的措施,导致出口外贸的企业由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动出现很大的亏损。2008年下半年由于全球的金融危机,许多的中小企业由于资金链的断裂,加上财政政策银根紧缩,融资困难,许多的中小企业都倒闭

了。

二、完善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

(一)职责分工控制

职责分工控制一般指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所谓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和舞弊行为,又可能掩盖其错误和舞弊行为的职务。不相容职务主要包括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业务经办与稽核检查、授权批准与监督检查等。对于不相容的职务如果不实行相互分离的措施,就容易发生舞弊等行为。不相容职务分离的核心是内部牵制,因此,小企业在设计、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时应明确职责划分,做到既不留死角又使各个岗位和人员之间不交叉、冲突,应让每个员工了解自己的工作和要求,应当明确授权部门和人员的权限,禁止越权,并制定有明确的奖惩办法,对违反企业管理制度的员工按规定进行处罚,在不能做到职责划分的情况下,应当加强事后的检查监督。

(二)授权批准控制

授权批准是指企业在办理各项经济业务时,应该经过规定程序的授权批准。批准形式通常有常规性授权和临时性授权之分。常规性授权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按照既定的职责和程序进行的授权,用以规范经济业务的权力、条件和有关责任者,其时效性一般较长。临时性授权是指对办理例外的、非常规性交易事件的权力、条件和责任的应急性授权。小企业应该建立授权批准体系,明确授权批准的范围、层次、程序及责任。

(三)会计系统控制

会计系统控制主要是通过对会计主体所发生的各项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业务进行记录、归集、分类、编报等而进行的控制。其内容主要包括建立会计工作的岗位责任制,对会计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使之相互监督和制约;按照规定取得和填制原始凭证;设计良好的凭证格式;对凭证进行连续编号;规定合理的凭证传递程序;明确凭证的装订和保管手续责任;合理设置账户,登记会计账簿,进行复式记账;按照《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编制、报送、保管财务会计报告。对于小企业首先按照《会计法》要求设置会计账簿,不做假账,其次记账、出纳、保管等不相容业务,应尽量由不同人员担任,如人员有限,也应保证管账的不管钱,管钱的不管账,同时应建立复核制度。

(四)预算控制

预算控制的内容涵盖了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企业通过预算的编制和检查预算的执行情况,可以比较、分析内部各企业未完成预算的原因,并对未完成预算的不良后果采取改进措施,确保各项预算的严格执行。在实际工作中,预算编制不论采用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方法,其决策权都应落实在内部管理的最高层,由这一权威层次进行决策、指挥和协调。小企业应当建立预算控制,确立预算目标,并组织实施,辅之以对等的权、责、利关系,由内部审计部门等负责监督预算的执行,对预算执行的好坏进行奖惩。

(五)财产保全控制

小企业应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对资产的直接接触,只有经过授权批准的人员才能接触该资产,一般情况下,对货币资金、有价证券、存货等变现能力强的资产必须限制无关人员的直接接触。定期对实物资产进行盘点,并将盘点结果与会计记录进行比较,盘点结果与会计记录如下一致,可能说明资产管理上出现错误、浪费、损失或其他不正常现象,应当分析原因、查明责任、完善管理制度。妥善保管涉及资产的各种文件资料,避免记录受损、被盗、被毁,对重要的文件资料,应当留有备份,以便在遭受意外损失或毁坏时重新恢复,这在计算机处理条件下尤为重要。有条件的小企业应对资产投保(如火灾险、责任险等险种)增加资产受损后的补偿机会,从而保证资产的安全。

(六)内部报告控制

内部报告控制是为了提高企业内部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而实施的控制。小企业应当建立内部报告控制制度,要有反映部门、人员经管责任,且形式、内容简明扼要信息反馈迅捷高效的内部报告。常见的报告方式有例行报告、实时报告、专题报告、综合报告等。常见报告类型有资金分析报告,包括资金日报、借款还款进度表、贷款担保抵押表、银行账户及印鉴管理表、资金调度表等;经营分析报告;费用分析报告;投资分析报告;资产分析报告;财务分析报告;特定内容专报等。内部报告可以是日报、周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小企业一旦建立了内部报告控制,企业领导能很快地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就能对所面临的问题快速做出反映,并做出决策,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七)信息技术控制

小企业在信息时代中要生存,特别是进入WTO后,信息技术尤为重要。小企业应实现内部控制手段的信息化,尽可能地减少和消除人为操纵的因素,变人工管理、人工控制为计算机、网络管理和控制,要加强对企业自身系统开发及维护人员的控制,还要加强对数据和文字输入、输出、保存等有关人员的控制,保障电子信息系统及网络的安全。

(八)人员素质控制

人是观念创新的根本和灵魂,企业制定经营目标,设置核算机制,都必须依靠人的创造性工作。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观念,要求企业内部控制要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依靠提高人的综合素质、道德水准和法规意识,充分发挥控制者和被控制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内部控制的最佳效果。内部控制的成败取决于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和行为,企业领导者注重内部控制,注重对企业员工的研究,尊重员工的心理需求,强调沟通和管理交流,便能减少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隔阂,形成强大的企业合力,促进整个企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三、结论

在我国加入WTO后,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及世界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机会与挑战并存的情况下,小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发展的目标相结合,找出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只要各小企业重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按照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标准不断对其进行效益评价和修改,分析原因,总结经验,结合自身特点来开展工作,各小企业将会建立与健全适合自身发展的内部控制制度,推进企业的发展,完善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小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也会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小企业会计制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2、陈汉文.腐败与内部控制[J].财会月刊,2006(2).

3、吕林根.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探析[J].经济集体网络研究中心,2006(11).

4、饶军.浅析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问题及对策[EB/OL].中华会计网校,2006-11-21.

人员离职分析报告篇5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市市中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区境内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1.4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提高全社会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意识,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加强对各类可能引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况的监测,及时进行分析、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实行分级管理。区政府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各办(镇)和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

3.依法规范,措施果断。区卫生部门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立健全系统、规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制度,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可能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做出快速反应,及时、有效开展监测、报告和处理工作。

4.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要充分尊重和依靠科学,加强防范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演练和培训工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提供科技保障。各办(镇)和各有关部门要通力合作、资源共享,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广泛组织、动员公众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

2.组织机构和部门职责

2.1组织机构

2.1.1成立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任总指挥,区应急办主任、区卫生局局长任副总指挥,区委宣传部、区监察局、发改委、卫生局、公安分局、财政局、教育局、交通局、安监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市中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挥部,统一领导、指挥全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2.1.2市中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卫生局,卫生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2.1.3临时现场指挥部

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应急领导小组成立由领导小组成员、专家咨询委员会等人员组成的临时现场指挥部并迅速赶赴现场。

2.1.4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库

区卫生局组建由卫生管理、流行病学、临床医学、传染病学、微生物学、卫生监督、检验检测、卫生经济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的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咨询委员会。下设传染病及群体性原因不明疾病专业委员会、食物中毒专业委员会、职业中毒专业委员会。

2.1.5医疗救援队

区卫生局、区医院要组建8-10人的医疗救援队,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调度指挥。医疗救援队员需包括急救、消化、呼吸、心血管、神经、内分泌、外科、临床检验、护理等专业人员,配备一定数量的急救医疗药械,并做好定期更新。

2.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职责

2.2.1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全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2.2.2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1.组织开展全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护与防病工作;

2.负责建立相关人员、物资、技术等保障机制,统一调配;

3.协调与区政府有关部门及其他单位的关系,保证在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高效、有序地进行卫生应急处理工作;

4.向市卫生局和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及时汇报有关情况,向市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情况;

5.协同区政府相关部门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护与防病的相关工作;

6.起草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护与防病的预案和实施方案及有关工作计划;组织收集与分析相关信息,提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预警与现场处理建议;

7.督促建立和完善全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护与防病的预警监测报告网络,保证信息畅通;

8.组织人员培训、物资储备、后勤保障、社会动员等相关工作;

9.负责与新闻单位沟通,做好新闻媒体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相关信息报道,加强应急和防病知识的宣传。

2.2.3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各负其责,做好职责范围内和领导小组临时交办的工作。

1.区卫生局:负责制定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各项技术方案;负责确定监测点及监测网络,及时掌握事件动态;负责组建由卫生管理、流行病学、临床医学、检验检测等专业的专家组成的专家咨询组;组建、培训由流行病学、临床医学、实验室检验、卫生监督、环境消毒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医疗救援队伍,落实对伤员的救治措施,做好传染病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及实验室检测工作;对事件现场进行卫生处置,提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控制措施以及监督措施的落实;开展健康教育,保护易感人群,防止疫情扩散;协调区政府各相关部门、各办(镇)协同开展应急处置,确保在区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卫生防病和医疗救护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必要时,提请区政府对疫区采取疫情紧急控制措施。

2.区委宣传部:把握宣传报到口径,确保正确舆论导向;配合医疗卫生部门做好群众防病知识宣传,提高居民自我防范能力。

3.区财政局:确保全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所需资金,拨付应由政府承担的突发事件病人的应急诊疗费用。

4.区公安分局:协助卫生及有关部门及时封锁可疑区域,依法落实强制隔离措施;负责做好疫点、疫区现场的治安管理工作;对病人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不予配合的,协助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依法、及时、妥善处置与疫情有关的突发事件,查处打击违法犯罪活动。

5.区监察局:对公务员和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在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中不履行职责、失职、渎职、违纪的行为进行调查,并依法做出处理。

6.区发改委:负责全区突发事件应急物资的调配;配合有关部门抓好市场秩序的整顿。

7.区商贸局:负责保证居民日常生活必需品的正常供应。

8.区教育局:负责组织实施全区各类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校内发生和流行,做好在校学生、教职工的宣传教育和自我防护工作。

9.区科技局: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防治技术方案;开展关于突发事件在监测、预警、反应处理等方面的技术交流。

10.区交通局: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人员以及所需医疗救护设备、救治药品、医疗器械和有关标本等应急处理物资运输任务,做好疫区公路交通管理工作。

11.区物价局:贯彻执行中央、省、市下发的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各项价格干预措施,负责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期市场价格的监督管理和市场药品及相关商品的价格监测,严格控制物价上涨,并对市场价格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严厉查处各种价格违法行为。

12.区环卫局:负责全区垃圾、粪便的污染治理,指导组织全区环卫系统强化环卫设施及装备的消毒预防工作。

13.区环保局:负责全区范围内医疗废水和医疗废物安全处理的监督管理工作。

14.区民政局:负责组织做好受灾群众的紧急转移、安置工作,负责对特困群众进行生活救助和医疗救助;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开展社会捐助工作,接受、分配各类捐助资金和物资,做好款物的管理和发放工作;协调做好死亡人员的火化和其他善后工作。

15.区劳动与社会保障局:组织制订并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好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工作人员的工伤待遇政策;协助做好困难地区、困难群众的医疗救助工作。

16.区爱卫办:负责做好疫点、疫区范围内环境卫生整治,疫点、疫区范围内的灭蚊蝇、灭鼠(蚤)等工作;及时发现、报告疫情。

17.区安监局:依法对生产经营单位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及时责令排除。

18.工商市中分局:依法开展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需物资市场的监管,把好市场准入关,维护正常的市场流通秩序。

19.质监市中分局:负责对除药品、医疗器械外其它应急物资的产品质量监督检查,保证产品质量。

20.市中交警大队:负责应急情况下的交通指挥,必要时对特定区域实施交通管制。

2.2.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库的职责

1.负责全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技术咨询、指导和评估,向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提出建议和工作策略;

2.收集整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对居民群众关注问题提出建议和答复性意见;

3.负责开展相关业务技术培训与考核;

4.组织现场控制具体措施和工作方案的研究。

2.2.5临时现场指挥部的职责

1.临时现场指挥部是受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或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派的临时组织,协同卫生部门做好现场的应急处理工作;

2.负责事发现场所在区域外急救药品、器材、后勤物资、人员的统一调配;

3.对现场处置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评价;

4.及时向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或领导小组办公室反馈信息,根据事态发展提出调整现场工作策略的建议;

5.协助组织卫生防病的社会动员,做好群防群治工作。

2.2.6医疗救援队负责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处置,支援其他地区的应急救援工作。

3.经费和物资保障

3.1经费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控制工作所需经费由区财政部门给予充分保障,并合理安排使用。经费包括处理突发事件所需要的仪器设备、交通通讯工具、药品、医疗用品、防护用品、事件受害人的紧急救治费用、急救人员防护费以及医疗废水废物处理处置费用等。

3.2物资保障

3.2.1建立区级政府物资储备库。具体物资储备数量参照市级储备情况,由区发改委、卫生局、财政局共同研究确定。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医院按照分工,做好相应的物资储备工作。

3.2.2储备物资

1.消毒药械: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碘伏、杀虫药品、喷雾器和流行病调查人员、消毒专业人员现场防护设备(猴服、隔离帽、防护眼镜、16层口罩、雨靴、一次性隔离衣、裤、帽、鞋套及口罩、一次性医用橡胶手套、手电筒、一次性污物袋;化学性污染和放射性泄露防护用品、防化服、氧气桶、防护面具等);

2.中毒现场调查常备用品:注射器、消毒棉签、消毒纱布、勺子、夹子、镊子、酒精灯、酒精、灭菌塑料袋、广口瓶、灭菌试管、样品冷藏设备、温度计、毒物快速分析设备、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

3.中毒诊断试剂(包括各类化学及生物标准品、诊断试剂盒)、特效治疗药物(抗毒素以及特效解毒药等)

3.2.3物资供应

指定若干具备法定资质的骨干企业作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需物资生产基地,优先保证各种生产要素供应和供水供电等外部条件。

4.监测、预警和报告

4.1监测网络

4.1.1建立健全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网络。充分利用传染病网上报告系统、计划生育信息网等,完善区、办(镇)、村(居)三级报告网络。

4.1.2设置办(镇)基层监测点。依据人口分布合理布局,在辖区重要的机关、企事业单位、村(居)和驻区医疗机构、药店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点,每个监测点指定专人,具体承担监测点的监测报告工作,并履行定期零病例报告制度。

4.1.3在现有监测系统的基础上扩展监测范围,扩展疾病监测种类。对未纳入监测系统的相关疾病,如天花、沙门氏菌病等纳入监测系统管理。对鼠疫、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霍乱、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等实行重点管理。

4.1.4完善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网络和食物中毒监测网络,进一步加强生物毒素和化学毒素的监测。对有化学储存和运输的厂矿、企业,易造成环境污染及人体危害和社会恐慌的重要场所进行卫生学评价,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预测,做好相应的应急准备。

4.1.5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信息网络基础平台,形成微机网络化管理。加强疫情监测和相关资料分析交流,尽早发现和识别异常现象。

4.1.6加强常规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重点传染病报告系统、疾病监测、职业危害因素和食物中毒报告系统的管理,保证监测系统的完整性、及时性、灵敏性、特异性。

4.2预警系统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建立完善预警报告制度,并根据预警等级制定监测计划。定期召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业务专家联席会议,对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监测分析,并及时发出预警;在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易发季节到来之前,收集监测和报告资料,全面分析预测,做出预警报告,提出防范性措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要对已经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跟踪监测,掌握其变化情况,对可能出现的趋势和问题及时进行预警。

4.3报告

4.3.1责任报告人

凡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卫生监督人员和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报告人。

4.3.2责任报告单位

全区各公共卫生综合监测点、医疗卫生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单位及群众健康有密切关系的机构或单位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责任报告单位。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对疫情报告的检查指导。

4.3.3报告内容

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规定的内容进行报告。报告应包括事件发生的地点、发现事件的过程和人员、病例的基本情况、主要临床症状与体征、可能因素等,并根据事件发展及时报告,当事件结束后进行结案报告。

4.3.4报告程序和时限

发生或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等突发事件,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要对报告内容的可靠性进行审核。如不能排除,应立即在最短时间内向区卫生局报告。区卫生局接到报告后,应当在1小时内向区政府报告。

4.4突发事件分级

4.4.1A级(红色预警)

发生鼠疫、肺炭疽和霍乱暴发;

动物间鼠疫、布氏菌病、炭疽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流行;

乙类、丙类传染病暴发或死亡10例以上;

发生罕见或已消灭的传染病;

发生新发传染病的10例疑似病例;

中毒人数超过100人或出现死亡10例以上的饮用水、食物中毒事件;

10天内发生30人以上或出现死亡5例以上的职业中毒事件和有毒有害化学品、生物毒素等引起的集体性急性中毒事件;

发生生物、化学、核和辐射等恐怖袭击事件。

4.4.2B级(橙色预警)

乙类、丙类传染病暴发或死亡5-10例;

发生新发传染病的5-10例疑似病例;

中毒人数50-100人或出现死亡5-10例以上的饮用水、食物中毒事件;

短期内发生3人以上或出现死亡1例以上的职业中毒事件;

医源性感染暴发并引起10例以上死亡;

药品引起100人以上群体性反应或10例以上死亡事件;

预防接种500人以上群体性反应或10例以上死亡事件;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或10例以上死亡;

严重威胁或危害公众健康的水、环境、食品污染和放射性、有毒有害化学性物质丢失、泄漏等事件;

4.4.3C级(蓝色预警)

乙类、丙类传染病流行并有5例以下死亡;

发生新发传染病的5例以下疑似病例;

中毒人数30人以下或出现死亡1例以上的饮用水、食物中毒事件;

10天内发生30人以下或出现死亡1例以上的职业中毒事件和有毒有害化学品、生物毒素等引起的集体性急性中毒事件;

医源性感染流行并引起1例以上死亡;

药品引起的30人以上群体性反应或有1例以上死亡;

预防接种引起的100人以上群体性反应或有1例死亡;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流行或1例以上死亡;

放射性、有毒有害化学性物质丢失;

学生因意外事故、自杀或他杀出现死亡1例以上的事件;

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临时规定的其它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5.应急处理方案

5.1一般性控制措施

5.1.1现场处置工作程序

1.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快速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原因,对可能的生物、毒素因子进行分类,确定疫区和目标人群。

2.根据自然环境因素确定可能的污染范围,对事件的危害程度和潜在危害进行判定;开展健康教育和社会动员,群防群治;尽可能减少危害。

3.对救护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和物资的需求做出评估和调用。

4.经过事件紧急处理,疫情消除后,进行后续监测,直至消除危害。

5.处理结果的总结、评估与上报。

5.1.2医疗救护工作程序

1.视伤亡情况设置伤病员分检处。

2.对现场伤亡情况的事态发展作出快速准确评价,包括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人数及种类;伤员主要的伤情、采取的措施及投入的医疗资源;急需解决的医疗救护问题。

3.指挥、调遣现场及辖区内各医疗救护力量。

4.向临时现场指挥部汇报有关情况,并接受指令。

5.在现场医疗救护中,依据受害者的伤病情况按轻、中、重、死亡分类,分别以“红、黄、蓝、黑”的伤病卡作出标志(伤病卡以5×3cm的不干胶材料做成),置于伤病员的左胸部或其他明显部位,便于医疗救护人员辨认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6.现场医疗救护过程中,本着先救命后治伤、先治重伤后治轻伤的原则,将经治伤员的血型、伤情、急救处置、注意事项等逐一填写伤员情况单,并置于伤员衣袋内。

5.1.3伤病员运送工作程序

伤病员经现场检伤分类、处置后,要根据病情向就近的医疗机构分流。伤病员分流原则如下:

1.由临时现场指挥部按照就近、有效的原则指定,接受伤病员的医疗机构。

2.伤病员现场经治的医疗文书要一式二份,及时向临时现场指挥部报告汇总,并向接纳伤病员的医疗机构提交。

3.临时现场指挥部指定的医疗机构必须无条件收治分流伤病员。

4.运送伤病员途中需要监护的,由临时现场指挥部派医疗人员护送。

5.伤病员运送至医疗机构后,由收治医疗机构按急诊急救工作程序处置。收治伤病员的医疗机构要成立专门的抢救小组,负责伤病员救治工作。

5.1.4消毒处置

1.根据现场情况,选择消、杀、灭的器材、药物剂型、浓度、施药方法。

2.保护食品、电器设施和其他有关物品,防止沾染药物。

3.实施消毒应按先室内后室外、先地面后墙壁、先重点后一般、先饮水后污水的顺序进行。

5.1.5现场情况报告程序

由现场最高指挥者负责向上级报告现场情况。

5.1.6新闻宣传与信息

按上级有关指示,未经授权不得对外公布相关信息。

5.2特殊性控制措施

根据突发事件的社会危害程度,可分别采取以下特殊控制措施:

1.紧急调集人员、储备的物资,征用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

2.必要时,对人员进行疏散或者隔离,并可依法对传染病疫区实行封锁。

3.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需要,对食物和水源采取控制措施。

4.限制大型公众聚会活动,停止公共娱乐活动。

5.局部区域或全区范围内停工、停课、停业。

5.3重大事件的控制措施

5.3.1流行和暴发传染病的应急处理

1.初步调查。查看所有能找到的现患者,并逐个进行个案调查,根据流行病学史和病史、症状、体征和检验结果,找出共同特征;在暴发区周围进行社会调查,查看水源、食物、蚊、蝇、鼠密度等情况,结合调查结果,初步判断可能引起暴发的因素和环节。

2.观察分析。对尚未隔离的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对疑似病例严密观察;分析“三间分布”特征,查找可能引起疾病暴发的因素。

3.采取强制性措施。针对较为明确的暴发原因,报请市卫生部门采取强制措施,切断被污染的水源,禁售、禁食被污染的食物,强制大面积灭蚊、蝇、鼠等。对病人可能污染的物品和环境进行消毒,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发现续发病例及时隔离诊治。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特异性保护措施保护易感人群,防止续发病例,并及时向市卫生部门通报疫情及处理情况。

4.深入调查验证假设

核实全部病例的个案调查表;

调查暴发地区的自然状况、地理环境等;

有关的实验室检测;

病例对照调查及其他补充调查。

5.总结

疫情平息无续发病例发生和病原携带者出现,防治措施取得明显效果后,可以报请市卫生部门解除疫情,并通报疫区处理结果。区卫生部门及时对疫情处理工作进行总结,撰写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并对有关调查表格、数据、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及时归档。

5.3.2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应急处理

1.初步调查。包括全面了解疫情,开展卫生学和流行病学调查,确定疫区和目标人群;确定统一诊断标准、核实诊断,进行个案调查和采集有关标本。

2.病例分析。分析病例的“三间分布”特征,应用推理方法形成初步的病因假设,并对病因及可能的生物、毒素因子进行分类。

3.根据初步假设,提出适当的控制措施并组织实施,对救护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和物资的需求作出评估和调用。同时根据自然环境因素,确定可能的污染范围,及时做好病人救治、转移和人群疏散工作,对事件的危害程度和潜在危险进行判定;开展健康教育和社会动员,群防群治,尽可能减少危害。同时,组织力量深入开展病例对照调查和有关的实验检测。

4.综合分析流行病学调查、实验检测、对策效果等资料,验证假设。

5.总结及后续研究。病(疫)情基本平息后,区卫生部门及时撰写疫情处理工作总结和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报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市卫生部门。

6.经过紧急处理,疫情消除后,区卫生部门要进行后续监测,直到消除危害。同时,对需要深入研究的事件要制定计划,进行后续研究。

5.3.3重大职业中毒事件应急处理

1.发生职业中毒事故时,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情况立即采取以下紧急措施:

(1)停止导致职业中毒事故的作业,控制事故现场,防止事态扩大;

(2)疏通应急撤离通道,撤离作业人员,组织排险;

(3)保护事故现场,保留导致职业中毒事故的材料、设备和工具等;

(4)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及时组织救治、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

(5)按照规定进行事故报告;

(6)配合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按照事故调查组的要求如实提供事故发生情况及有关材料和样品;

(7)落实事故调查组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

2.医疗救援队赶赴现场,根据情况采取以下紧急措施:

(1)责令暂停导致职业中毒事故的作业;

(2)组织控制职业中毒事故现场;

(3)封存造成职业中毒事故的材料、设备和工具;

(4)立即组织救治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劳动者。

3.调查组赶赴现场后要立即开展事故调查工作:

(1)详细调查了解中毒发生时的作业过程;

(2)根据生产工艺过程,分析、确定可能引起中毒的化学物质并进行检测,做到有针对性;由于空气中有害化学物质浓度发生改变而不易采集到发生中毒时的实际浓度时,必要时为判明中毒原因,在采取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可模拟发生中毒时的作业过程,再进行毒物检测;

(3)根据化学物质的毒性和操作过程中的空气浓度以及中毒人员的症状、体征和临床的理化检查,判定中毒原因;

(4)按卫生部制定的《急性职业中毒流行病学调查表》和《急性职业中毒报告卡》要求,收集必需的数据进行填报;

(5)撰写急性职业中毒事故调查报告,上报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并提出事故处理意见。

5.3.4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

1.组织医疗救援队伍对中毒人员进行救治。

2.对可疑中毒食物、中毒者呕吐物、粪便、血液、食品容器等样品进行采样并尽快送检。

3.组织进行现场卫生学和流行病学调查,填写《食物中毒事故个案调查登记表》和《食物中毒事故调查报告表》。

(1)对病人和进食者的调查

在组织抢救病人的同时,应向病人详细了解有关发病经过;重点观察和询问患者的症状、精神状态等;登记发病时间、可疑餐次(无可疑餐次应调查发病前72小时或之前的进餐食谱情况)的进餐时间、可疑中毒食品和食用量,并将结果登记在《食物中毒事故个案调查登记表》中,调查完毕后需由被调查者签字认可。

对疑难中毒事故的调查应对有关可疑食物分别进行调查,并注意调查、分析发病者与未发病者进食食物的差别。

要认真研究首发病例,并详细记录发病的症状、日期和具体时间。尽可能调查到所发生的全部病例以及与该起事件有关人员的发病情况,如果发病人数较多,可先随机选择部分人员进行调查。

选择最了解事件情况的有关人员(包括病人),详细了解有关食物的来源、加工方法、加工过程、存放条件、进食人员及食用量等情况。

通过调查分析,努力掌握以下信息:发病人数、可疑餐次、同餐进食人数及去向、共同进食的食品、临床表现及共同点、用药情况、治疗效果、需要进一步采取的抢救和控制措施。

调查时应注意了解是否存在食物之外的其他可能与发病有关的因素,以排除或确定非食源性疾病。对可疑刑事中毒案件应将情况通报给公安部门。

(2)对可疑食品的加工过程进行调查

向食品加工制作场所的主管人员或企业负责人详细了解可疑食物加工制作流程,分析、标明可能存在或产生某种危害的加工操作环节及其危害发生的危险性。

对可疑食物加工制作过程进行初步检查,重点检查食品原料及其来源,加工方法是否杀灭或消除可能的致病因素,加工过程是否存在直接或间接的交叉污染,是否有不适当储存,以及剩余食物是否重新加热使用等内容。

了解厨师和其他参与食品加工制作人员的健康状况,以排除或发现食物被食品加工人员所携带病原污染的可能性。

根据调查情况选择并采集食品原料、食品加工设备和工具(容器)等样品并进行检验。

4.中毒场所处理。根据不同性质的食物中毒,调查人员应指导发生中毒的单位和个人,对中毒场所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5.收集相关证据,必要时留取照相和录像资料。撰写调查报告,并按规定上报。

6.对造成食物中毒事故的食品或有证据证明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可采取下列临时控制措施:

(1)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原料;

(2)封存被污染的工具及用具;

(3)责令生产经营者收回已售出的造成食物中毒的食品或有证据证明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

(4)经过检验,属于被污染的食品,予以销毁或者监督销毁;未被污染的食品予以解封。

7.造成食物中毒或者有证据证明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采取下列相应措施:

(1)立即停止生产经营活动;

(2)协助医疗机构救治病人;

(3)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等;

(4)配合调查,按区卫生部门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5)落实卫生行政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

8.诊断。根据《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和其他食物中毒有关诊断标准确认食物中毒。撰写调查报告,并按规定上报。

5.3.5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应急处理

1.疫情报告。发现非典病例或疑似病例时,应立即向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后,经初步核实诊断后,立即向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2.分析诊断。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立即派员赶赴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疫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发病情况;进行核实诊断、查找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作出初步分析和判断,并采取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3.隔离治疗。原则上对病人或疑似病人实现就地隔离治疗,指定具备呼吸道传染病急救和隔离条件的医院,就地相对集中收治病人。进行采样检测,及时送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检测。

4.医学观察。按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和处理原则》,对病人或疑似病人发病后的密切接触者要进行医学观察2周。一般采取居家医学观察,必要时集中观察。

5.疫点消毒处理。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时对疫点(包括患者住所、工作场所等)按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消毒技术》的要求进行消毒处理。

6.预防控制。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分析疫情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控制和预防措施。

5.3.6鼠疫应急处理

1.鼠疫的初步调查与分析判断。向发病单位了解疫情的发生经过和发展情况,对疫情作出初步判断,分析流行趋势,实施严密隔离病人和疑似病人、封锁疫点、管理疫区等防疫措施。

2.核实诊断(确诊时限要求2天内)。个案调查包括临床表现、流行病学暴露史等,结合病人淋巴液细菌培养和血清学检查进行核实诊断。

3.紧急疫情报告。发现重大鼠疫疫情,发病单位必须按照规定以最快方式报告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区卫生局。区卫生部门核实疫情后,立即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4.封锁疫点,管理疫区。

5.隔离治疗病人与疑似病人。

6.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包括疫源地、宿主、传播媒介等情况的调查,流行病学史,并追查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和患鼠疫动物的接触者。

7.严格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者。

5.3.7炭疽疫情应急处理

1.疫情的初步调查与分析判断。了解疫情发生、发展情况,检查部分病人;进行现场调查,采集病人及现场可疑物品标本进行检验。根据流行病学暴露史和特殊的临床表现对疫情作出初步判断。

2.实施疫源地处理、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及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迅速控制疫情。

3.核实诊断。进一步调查病例或疑似病例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接触史和暴露史,采集病人的生物标本,根据诊断标准作出诊断。

4.隔离治疗。进行病原治疗和对症治疗。

5.深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1)发病地区、时间、人群分布的调查。

(2)根据暴发、流行原因进行初步分析,对可疑炭疽死亡的家畜进行细菌学与血清学检查。

(3)调查与患者、病畜、死畜及可能污染的畜产品和土壤等的接触者,并进行登记。

(4)根据个案调查和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分析暴发流行原因、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及其影响因素等。

6.综合分析流行病学调查结果,采取相应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5.3.8医院感染的应急处理

1.调查分析。对怀疑患有同类感染的病例进行确诊,计算其罹患率。当罹患率显著高于该院或科室历年医院感染一般水平,则确定为流行或爆发感染。

2.查找感染源。对感染病人、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护人员及陪护人员等进行病原学检查。

3.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对感染病人周围人群进行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

4.制定控制措施。包括对病人进行治疗,采取正确的消毒灭菌处理手段;隔离病人,并停止接受新病人;医护人员做好自身防护,进行免疫接种或投药等。

5.分析调查资料,对病例的科室分布、人群分布和时间分布进行调查;分析流行或爆发的原因,推测可能传染源、感染途径或感染因素,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和采取控制措施的效果综合做出判断。

6.撰写调查报告,总结经验,制定防范措施。

5.3.9群体预防接种副反应和预防接种事故应急处理

1.在发现可能是接种异常反应或事故后,应进行初步调查。内容包括:

(1)接种疫苗的种类、生产单位、批号、出厂日期、有效期、疫苗来源、领苗日期、疫苗储运条件和疫苗的感官性状;

(2)接种时间和地点;

(3)接种器械的消毒和接种操作情况;

(4)接种的部位、途径、针次和剂量;

(5)接种者专业技术情况;

(6)发病时间、人数,发病者的基本情况和疫苗接种史,即往健康史;

(7)发病的症状、体征和诊治情况;

(8)其他情况

2.调查结束后,填写调查表,并将调查和处理的结果形成书面材料。

3.一旦发生群体性反应时疏散病人,不宜集中处理,应进行隔离治疗,避免相互感应,造成连锁反应,尽量缩小反应面。避免医疗行为的刺激。正面疏导,消除恐慌心理,稳定情绪,防止焦虑,辅以药物治疗,注意接种反应之外的偶合症,并及时报告。

5.3.10放射事故应急处理

1.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组织有关人员携带仪器设备赶赴事故现场,核实事故情况,估算受照剂量,判定事故类型级别,提出控制措施和救治方案,迅速进行立案调查。

2.发生人体受超剂量照射事故时,应迅速安排受照人员接受医学检查或医疗救治,对危险源采取应急性安全处理措施。

3.发生工作场所放射性同位素污染事故时,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撤离有关工作人员,封锁事故现场,切断一切可能扩大污染范围的环节;

(2)对可能受放射性同位素污染或放射损伤的人员,立即采取暂时隔离和应急救援措施;

(3)迅速确定放射性同位素种类、活度、污染范围和程度;

(4)在采取有效安全措施的情况下,组织人员采取彻底清除污染等处理措施。

5.3.11急性水源性疾病应急处理

1.接到事故报告后,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组织有关人员立即赶赴现场调查处理,并及时上报市卫生部门。

2.对发生污染事故危及人体健康的水源,立即停止使用。对二次供水单位,责令立即停止供水。

3.采集被污染水样,送有关监测机构进行检验,确定污染性质。

4.对发病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了解中毒事故的发生时间、涉及的范围和中毒人群的数量、症状,填写个案调查表。及时救治病人,初步确定中毒原因。

5.对污染水源进行卫生学处理。被致病微生物污染的水源,采取消毒和净化处理措施。集中式供水和二次供水单位应同时对管网采取处理措施。

6.恢复供水前,按照《饮用水卫生标准》和《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要求,对水源水、水厂水、管网末梢水进行三次检验,证实污染已消除后再进行供水。

6.人员培训

6.1培训目的

1.有关人员全面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掌握传染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做到依法防治、科学防治;

2.医护人员全面掌握各类传染病的基本知识、诊断标准、治疗规范、疫情报告的程序和基本要求;流行病学知识与病史采集技能;隔离防护基本技能及相关法律、法规。

3.专业人员全面掌握传染病、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等的基本知识、流行病学知识、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预防控制措施、消毒、隔离、防护等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关法律、法规。

4.社区及农村基层卫生人员全面掌握传染病基本知识、流行病学知识、基本防护措施、疫情报告程序。

5.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临床实验研究人员全面掌握传染性疾病、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基本知识、实验室检测和研究的技术操作规范。

6.2培训对象

区卫生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人员、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社区及农村基层卫生人员、疾病预防控制及临床的实验研究人员、基层监测点责任报告人和医疗救援队成员等。

6.3培训方式

1.按时间分为应急培训和长期培训。

2.按类别分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继续医学教育、岗位培训、农村卫生人员在岗培训、执业医师资格和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考核培训等。

3.培训可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注重发挥学术团体和高校的作用,确保培训质量。定期组织现场模拟演练。

4.每年各级各类人员培训时间不少于40学时,医疗救援队人员不少于80学时。

6.4培训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临床医护人员传染性疾病防治培训教材》、《疾病预防控制人员传染性疾病防治培训教材》、《住院医师传染性疾病防治培训教材》、《社区及农村基层卫生人员传染性疾病防治培训教材》等。

7.结果评估与善后处理

7.1评估

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完毕后,对处理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与教训。通过科学评价提出处理类似事件的改进意见、建议。

7.2奖励与处罚

对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过程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在处理过程中负有失职责任的机构和人员按有关法律和规定严肃处理。

7.3抚恤与补助

区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因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补助和抚恤;对参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工作人员根据工作需要制定合理的补助标准,给予补助。

7.4征用物资、劳务的补偿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结束后,区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应急处理期间紧急调集、征用有关单位、企业、个人的物资和劳务进行合理评估,给予补偿。

8.附则

8.1预案制定与修订

本预案定期进行评审,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更新、修订和补充

各办(镇)和有关部门可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本单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8.2预案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区卫生局负责解释。

人员离职分析报告篇6

摘要: 以2009-2015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CFO独立性及CFO离职事件对于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上市公司CFO独立性与会计信息质量存在显著正相关;未来存在离职事件的公司削弱了CFO独立性对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作用,并且近期CFO离职事件这一削弱效应更显著,远期CFO离职事件对CFO独立性和会计信息质量影响降低。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2435(2017)02025609

Key words: CFO independence; leave threat;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Abstract:

Taking listed Companies during 2009-2015 as the research sample, the empirical test studies the influence of independence and leave threat of CFO on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CFO independence and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in our country. The leave threat of CFO in the future has weakened the effect of CFO independence on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and recent leave threat impact is more significant and future CFO leave threat h (一)颖狙∪∮胧据来源

上市公司CFO离职属于高级管理人员变更,需要及时向公众相关公告。因此,本文以2010年到2015年财务总监或财务负责人离职公告为依据,搜集发生CFO离职样本公司。剔除财务数据缺失、高管信息缺失样本,最终共搜集984个公司年样本数据。考虑到离职期限可能对CFO独立性影响差异,本文按照财务报告年度距离职公告期限间隔,进一步将样本划分成不同离职期限样本。上市公司CFO离职公告信息来源于中国证监会指定信息披露网站-巨潮资讯网;财务数据来源于CSMAR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数据库;公司治理信息包括实际控制人性质、实际控制人兼任、董事长兼任、监事会主席持股等信息来源于CSMAR上市公司公司治理数据库。

(二)研究变量选择

1.CFO独立性测度

CFO作为会计信息主管人员,其工作依然受到非会计准则事项干预,影响其独立判断最终降低会计信息质量。可能影响CFO独立性包括实际控制人控制、董事会机制、监事会机制等。

控制权收益是实际控制人通过对上市公司控制权的行使,通过自我交易、内幕交易、资金挪用等手段侵占上市公司收益、过度报酬和在职消费等。朱星文认为大股东倾向于通过对少数股东的剥夺来实现其自身效用,在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薄弱,控股股东为实现自身的种种私人目的就有动机通过盈余管理向外部使用者提供误导性信息。而当大股东持股比例达到足以控制公司时,为了在未来显示更优良的经营业绩实际控制人可能要求CFO进行盈余管理。[23]刘启亮等指出控股股东可能对包括CFO在内的高管人员进行操控,以掩盖其利益侵占的事实,进而降低CFO独立性,出于各种目的公司控制人可能会超越内部控制系统而提供于己有利的会计信息, 从而使内部控制可能无法发挥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作用。[24]

董事会引入独立董事有助于提高重要决策的独立性与有效性,有利于董事会更好地发挥监督作用。Fama指出董事会构成是决定董事会监控职能发挥的重要因素,由于经理层具有信息优势,如果经理层在董事会中占主导地位容易导致股东财富的损失,而外部董事的引入可解决这一问题。[10]Dechow等研究发现非独立董事比例与财务报告舞弊负相关。[25]武立东研究发现外部 董事在提高终极控制人控制权收益成本的同时降低了其现金流收益的成本, 在不降低终极控制人效用水平的前提下抑制了其行为的侵占效应,实现了和中小股东的利益兼容。[26]黄志忠研究发现证监会所提倡的独立董事制度是有效的,独立董事占董事会成员比例与财务重述的概率负相关。[27]李维安、徐建指出独立董事对总经理进行监督体现了其利益需求,因为与内部董事相比,独立董事更能代表股东利益,因为独立董事具有高认知能力和理性经济人特征,他们在任职过程中会考虑公司某些重大事项可能带来的风险。[28]

监事会作为对董事会内部监督部门,其有效运作有助于降低内部人控制风险、提高CFO独立性。王进朝研究表明CFO更换与监事会等开会次数影响显著相关,积极的董事会将更关注和考核CFO的工作,辞退不称职的CFO或者安排其更合适的岗位。[17]郝云宏、任国良指出监事会作为公司的重要监督机构之一,其本身的一些特征很可能影响到高管的更迭机制,并研究发现公司监事会开会次数、监事持股、监事会规模与高管变更显著相关。[29]

综上所述,本文依据可能对CFO履行职能产生影响的实际控制人特征、董事会机制、监事会机制等因子构建CFO独立性评价体系。各评价指标内容如表1:

as declining effect on CFO independence and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CFO在现代公司治理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股东价值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公司重要的战略决策制定和执行者之一。[1]保证及时、合法、公允的会计信息产生是CFO基本职能,Main甚至将此称为财务体制管理的终极责任。[2]我国证监会2014年修订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中指出公司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应当声明并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进一步强化了财务负责人对于公司财务报告质量责任意识。

然而,股东与管理层以及大股东与小股东问题存在[3],导致CFO的财务决策行为会受到实际控制人、高层管理者等干预,影响其财务工作独立性。Feng等指出CEO权力较大时,CFO可能因无力抵制CEO的压力而被迫参与会计信息操纵。[4]孙茂竹等指出由于控股股东可以决定包括CFO在内的高管任免,因而其可以通过变更公司高管来操纵盈余信息的质量,从而掩盖委托人资金被侵占的事实。[5]

因此,学者们对于CFO独立性及其会计信息质量影响进行广泛研究。瞿旭等指出CEO同时为公司创始人时,CFO的权力和独立性都被削弱,造成许多CFO为了自身利益对CEO言听计从,发生财务违规时与CEO一并归罪。[6]孙光国、郭睿研究发现CFO兼任公司董事,有助于增强对CEO 监督作用,降低公司操纵性应计利润和盈余重述概率,提高会计信息质量。[7]向锐指出CFO进入董事会能够有效约束管理者的私利行为,从而减少问题,有效发挥治理作用。[8]林大庞、苏冬蔚基于盈余管理分析CFO治理效应,指出增强CFO的独立性有利于发挥CFO在公司治理的监督作用,从而降低公司盈余管理水平。[9]

同时,Fama则指出风光的CFO也意味着高风险、高变更。[10]公司高管变更并非突发或偶然事件,高管自身在变更前可能有所预知,进而在变更前实施“管理防御”行为。由于CFO行业经验差异以及高额转换成本,使得CFO面临离职事件时可能形成管理防御动机。王福胜、程富指出作为公司会计政策的制定者甚至决策者,CFO也可能出于管理防御动机进行公司会计政策的选择来降低不可分散的雇佣风险。[11]郭葆春指出公司CFO的更换决策通常又与其在位时的业绩表现直接相关,增强了CFO面临离职事件进行会计操控动机。[12]

综上所述,CFO主导会计信息生成,又受制于实际控制人、董事长、CEO等权力方,因此CFO履职环境直接关系CFO制度有效性。以往研究验证了CFO制度对会计信息质量作用以及CFO离职事件可能产生的影响,然而缺乏对于CFO履职环境独立性评价及其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鉴于此,本文基于对CFO履职产生影响的实际控制人特征、董事会机制、监事会机制等构建CFO独立性评价体系,实证检验CFO独立性与会计信息质量相关关系,并分析CFO离职事件及离职期限的调节效应,为完善CFO履职环境提供借鉴。

一、制度背景与假设发展

(一)CFO职能及其独立性影响

现代企业治理结构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通过缔结各类契约进行权力责任分配。股东大会作为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将企业的许多经营决策的权限委托给董事会,而董事会又聘任职业经理人负责实际履行企业管理职责。CFO、CIO、CKO等便为CEO下属权力部门,分别负责公司财务、信息、知识等方面事务。CFO职能包括现代综合财务职能和战略性、全局性财务管理职能。薛爽等指出CFO除了负责日常财务工作的正常运转外,还需要为公司决策提供财务支持、为企业正常经营提供财务相关的服务、优化财务组织及降低经营成本。[13]

在上市公司里,CEO作为企业最高管理者,不但对企业经营负有根本责任,又是控股股东权益代言人,而且负担企业重大事务和重要人事任免拥有决策。[14]Feng等发现CEO权力较大CFO可能因无力抵制CEO的压力而被迫参与会计信息操纵。[4]姜付秀等指出由于CFO直接决定了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调整,CEO势必对CFO的工作过程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15]何凡研究表明如果公司不具备对CEO权力的有效控制手段,CEO权力越大会导致会计信息质量恶化越严重。[16]瞿旭等指出CEO权力会削弱CFO的权力和独立性,造成许多CFO为了自身利益对CEO言听计从 [6]。林大庞、苏冬蔚指出增强CFO的独立性有利于发挥CFO在公司治理的监督作用,从而降低公司盈余管理水平[9]。

综上所述,生成及时、高质量会计信息是CFO重要职能,但在其履责过程中可能受到来自实际控制人、董事长、CEO等高层管理者影响,表现为降低会计信息质量以符合其特定利益需求。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CFO独立性与会计信息质量正相关,即CFO所处内部环境越独立,会计信息质量越高。

(二)CFO变更与会计信息质量

高管变更是一种极端监管方式,也是公司治理一项重要举措。CFO作为重要的经理人其变更是现代公司治理中重要内容,但对于CFO变更的研究起步较晚。[17]然而丰富的CEO变更研究成果可以作为CFO变更研究借鉴。关于CEO变更原因主要基于两类假说:管理能力假说和替罪羊假说。

高管变更与会计信息质量是重要研究内容,Moore研究发现新上任的CEO有着强烈的动机在上任当年进行负向盈余管理,并把公司糟糕的业绩表现归咎于前任CEO。[18]DeAngelo的研究也表明,在新任首席执行官上任不久都可能会通过注销一笔巨额资产以提高未来盈余的可能性。[19]Strong、Meyer认为,高管变更中继任来源的不同将影响盈余的变化,当继任者来自公司外部时,更有可能产生减少变更当年盈余以及增加变更后期盈余的利润操纵行为。[20]Murphy、Zimmeran的实证研究发现对业绩不好的公司,新任首席执行官会注销一笔巨额资产。[21]杜兴强等实证z验了高管变更和高管的继任来源两个因素对于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发现高管变更导致了显著的负向盈余管理行为;其中来自公司外部的继任者相对于来自公司内部的继任者更倾向于进行显著的负向盈余管理。[22]

公司高管变更并非突发或偶然事件,高管自身在变更前可能有所预知,进而在变更前实施相应“管理防御”行为。管理防御是指经理人在公司内外部控制机制下,选择有利于维护自身职位并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行为。由于CFO行业经验差异以及高额转换成本,使得CFO面临离职事件时可能形成管理防御动机。王福胜、程富(2014)指出作为公司会计政策的制定者甚至决策者,CFO也可能出于管理防御动机进行公司会计政策的选择[11],解雇或撤换是一种很高的人力资本风险,因而一旦有机会CFO就有动机采取对自身有利的行为来降低不可分散的雇佣风险,从而对公司会计决策产生影响。郭葆春指出公司CFO的更换决策通常又与其在位时的业绩表现直接相关,增强了CFO面临离职事件进行会计操控动机。[12]

因此,CFO作为公司重要高级管理人员,其在离职发生前是否存在管理防御行为,以降低被离职风险?抑或是通过提高离职前报告质量增强未来择业竞争力?鉴于此,本文提出以下竞争性假设:

假设2a:报告披露后存在离职风险时,增强了CFO独立性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效用;

假设2b:报告披露后存在离职风险时,削弱了CFO独立性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效用。

另外,由于人的有限理性,管理人员对于近期离职事件提前感知力应该强于对远期离职事件感知力。

因此,前述CFO离职事件效应可能受未来离职期限影响,进而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3:近期内离职事件对CFO会计信息质量影响更显著,而远期内离职事件对CFO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相对弱。

二、研究设计

本文对以上 8 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以主成分综合得分衡量CFO独立性,值越大表明CFO独立性越高,反之CFO独立性越小。首先用 KMO检验和球形检验判断数据是否符合做因子分析,KMO值为 0.561,该值大于 0.5,比较适合做因子分析;Bartlett 值检验值为226.535,在1%水平上显著,拒绝各指标之间不存在相关性假设,表明这些变量之间存在共线性问题,有必要进行主成分分析。以特征值大于1的标准提取3个主成分,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将3个主成分表示成各变量的线性组合。最后,按照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在全部因子方差贡献率所占比重确定各因子的权重,计算最终CFO独立性综合得分值 :

indepeng=0.201X1+0.314X210.069X3+0.226X4+0.119X5+0.361X6+0.219X7+0.392X8

2.CFO离职事件测度

CFO离职事件并非突发或偶然事件,CFO在以前年度可能感知离职风险,进而对报告年度独立性产生影响。本文以报告后至2015年末发生CFO离职事件度量离职事件。如果报告后发生CFO离职事件记为1,否则取0。为分析报告至离职事件发生的时间间隔对CFO独立性影响差异,本文进一步将报告后下一年度发生CFO离职事件记为1年内离职事件、报告后两年内发生CFO离职事件记为近期离职事件和报告后三至四年内发生CFO离职事件记为远期离职事件。

3.会计信息质量测度

会计信息质量内涵宽广,文献中常用的替代指标有审计质量、会计稳健性与盈余波动性等表征会计信息质量。其中会计稳健性(Convers)为基于累计应计项计算的稳健性指标。因此本文借鉴 Ahmed 和 Duellman [30] 、Xia 和 Zhu[31]、朱松[32]、陈关亭[33]的做法,采用3年累计应计项乘以负1衡量会计信息质量,该值越大表明会计稳健性越强。

4.其他控制变量

公司会计信息质量除受CFO影响,可能还受其他因素影响,包括公司资产结构、盈利能力、股权结构等影响。为控制其他因素影响本文设置以下控制变量:资产负债率、收入增长率、现金流入比、资产规模、存货占比、股权制衡度、基本每股收益。

(三)模型设计

为检验本文假设,即CFO独立性与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及其受CFO离职事件影响,本文设计以下研究模型:

其中β1为CFO独立性与会计信息质量回归系数,如果该系数显著为正,表明CFO独立性与会计信息质量正相关,反之负相关。其中β3为CFO离职事件与CFO独立叉项回归系数,如果该系数为正,表明存在离职事件的CFO进一步增强独立性对于提升会计信息质量作用,增强其再择业能力,假设2a得以验证;而该系数如果显著为负,表明存在离职事件的CFO削弱其独立性对于提升会计信息质量作用,降低会计信息质量以迎合高层管理者特定利益需求,假设2b得以验证。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基本回归分析

表3报告了CFO独立性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以及离职事件对CFO独立性及会计信息质量影响检验,即检验假设1和假O2。模型1回归结果显示,CFO独立性系数显著为正,表明CFO独立性越高样本公司会计信息质量越高,假设1得以验证。模型2在模型1基础上引入CFO离职事件及其与CFO独立叉项,回归结果依然显示CFO独立性在1%水平上与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显著正相关。但CFO离职事件与CFO独立叉项在1%水平上显著为负,表明样本公司存在CFO离职事件时,CFO独立性对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效用被削弱,即CFO离职事件降低了CFO独立性以迎合管理层利益需要,假设2b得以验证。

在控制变量方面,公司资产负债率、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比、总资产对数与会计信息质量在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基本每股收益、存货占比与会计信息质量在1%水平上显著负相关;收入增长率与会计信息质量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可能由于公司负债水平越高公司盈余操纵空间降低;现金流入水平越高表明公司交易活动真实性较高;公司规模越大内部控制越健全从而与会计信息质量呈正向关系;会计信息质量低的企业报告每股收益更高。本文选取第二至第五大股东持股合计数除以第一大股东持股数作为股权制衡度变量,在我国前五大股东与公司实际控制人可能存在严重利益关联,甚至是实际控制人一致行动人,代表的依然是大股东利益,从而降低了股权制衡对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甚至由于前五大股东共同控制导致会计信息质量下降。

表4报告了不同期限离职事件对CFO独立性和会计信息质量响差异。模型1检验了下一年内离职事件对于会计信息质量影响,模型2检验了报告公布后两年内离职事件对于会计信息质量影响,模型3检验了远期离职事件即报告公布后三至四年内离职对于会计信息质量影响。回归结果显示CFO独立性与会计信息质量依然显著正相关,进一步验证假设1。模型1结果显示下一年内CFO离职事件与CFO独立叉项与会计信息质量显著负相关,模型2结果显示报告公布后两年内CFO离职事件与CFO独立叉项与会计信息质量显著负相关,进一步验证假设2b,即CFO离职事件降低了CFO独立性。然而,模型3结果显示报告公布后三至四内CFO离职事件与CFO独立叉项与会计信息质量负相关但不显著,即远期离职事件对CFO独立性及会计信息质量影响不显著。CFO未因未来三至四年内远期离职事件而降低会计信息质量以迎合管理层利益需求,假设3得以验证。

(二)稳健性检验

1.替代变量检验

国有企业高管追求利益动机与民营企业存在显著差异,对于高管集权的民营企业,一般是由公司控股股东或创始人同时兼任董事长和CEO,他们对公司经营行为、财务核算产生较大干预。国有上市公司的高管包括CFO受聘与国资委或其他政府机构,这些高管受制于内部某个人或某个集团风险较小,他们出于个人升迁等动机,有动机也有能力来推动制度有效实施。[21]鉴于此,国有上市公司CFO受到高层管理者干预较小,通过会计信息操控来获得特定利益动机较小,因此本文选择是否国有上市公司作为公司CFO独立性替代指标。即国有上市公司CFO独立性较高,记为1;民营上市公司CFO独立性较低,记为0。

表5报告了CFO独立性替代指标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以及离职事件对CFO独立性影响稳健性检验结果。模型1回归结果显示,CFO独立性替代指标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表明国有企业CFO独立性较高,国有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较民营企业高出098,假设1得以验证。模型2在模型1基础上引入CFO离职事件及其与CFO独立性替代指标交叉项,回归结果依然显示CFO独立性替代指标在1%水平上与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正相关。但CFO离职事件与CFO独立性替代指标交叉项在1%水平上显著为负,表明存在CFO离职事件的国有企业较其他国有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降低241,即CFO离职事件降低了会计信息质量,假设2b得以验证。

表5进一步报告了以CFO独立性替代指标检验不同期限离职事件对CFO独立性和会计信息质量响差异性。回归结果显示CFO独立性替代指标与会计信息质量依然显著正相关,进一步验证假设1。模型3结果显示下一年内CFO离职事件与CFO独立性替代指标交叉项与会计信息质量在5%水平上显著负相关,系数为074;模型4结果显示报告公布后两年内CFO离职事件与CFO独立性替代指标交叉项与会计信息质量在1%水平上显著负相关,系数为095;模型5结果显示报告公布后三至四年内CFO离职事件与CFO独立性替代指标交叉项与会计信息质量在10%水平上显著负相关,系数为064。即存在下一年内CFO离职事件的国有企业较其他国有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进一步降低074,存在两年内CFO离职事件的国有企业较其他国有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进一步降低095,存在三至四年内CFO离职事件的国有企业较其他国有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进一步降低064。结果表明远期CFO离职事件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从显著性和系数大小来看,都小于近期CFO离职事件,假设3得以验证。

2. 处理效应( treatment)两步法检验

由于CFO离职事件公司与非离职公司可能存在显著差异,导致本文研究结果存在选择性偏误,因此本文应用处理效应(treatment)两步法检验对于主要研究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检验结果如表6,第二步回归中Lambda变量显著,表明可能存在选择性偏误;控制自选择偏误后,CFO独立性与会计信息质量存在显著正相关、CFO离职事件与会计信息质量负相关,进一步验证了本文假设。

四、研究结论与局限性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资本市场对于高质量会计信息需求更高,会计信息作为一种重要决策依据,有利于降低投资者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CFO作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生成主导者,其独立性势必越来越受到监管层、投资者、管理层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关注。本文就CFO独立性与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并检验CFO面临未来离职事件时是否实施管理防御行为,降低会计信息质量以迎合管理层特定利益需求。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上市公司CFO独立性与会计信息质量存在显著正相关;未来存在CFO离职事件的公司削弱了CFO独立性对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效应,并且这一效应针对近期CFO离职事件更显著,远期CFO离职事件对CFO影响降低。

本文研究局限如下:CFO独立性存在实质独立性和形式独立性之分,本文从影响CFO履职行为的指标进行因子分析测度CFO独立性,仅考虑了CFO形式独立性,而对于CFO实质独立性缺乏深入研究;同时CFO离职事件存在多种可能,包括主动离职、被动离职等,对CFO履职行为影响应当有所差异,由于上市公式公告未能清晰列示CFO离职原因,导致本文未对CFO离职事件类型作区分。

参考文献:

[1]杜胜利.构建CFO 管理模型及其价值管理系统框架[J].会计研究,2014(6):3641.

[2]Main,S.On the Replacement of Chief Financial Officers[J].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Economics,2001(3):143175.

[3]王进朝.中国上市公司CFO更Q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9(12):7277.

[4]Feng,M.,Ge,W.L.,Luo,S.Q.,Shevlin,T.Why Do CFOs Become Involved in Material Accounting Manipulations? [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11(1):2136.

[5] 孙茂竹,张雯,代江蕾.盈余管理与高管离任:董事长还是财务负责人[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12):105113.

[6] 瞿旭,杨丹,瞿彦卿,苏斌.创始人保护、替罪羊与连坐效应――基于会计违规背景下的高管变更研究[J].管理世界,2012(5):137151.

[7] 孙光国,郭睿.CFO 内部董事有助于董事会履行监督职能吗?[J].会计研究,2015(11):2733.

[8] 向锐.CFO 财务执行力与企业过度投资――基于董事会视角的分析[J].会计研究,2012(6):5663.

[9] 林大庞,苏冬蔚.CEO与CFO股权激励的治理效应之比较:基于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J].南方经济,2012(6):1531.

[10] Fama E F.Agency problems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0(88):288307.

[11] 王福胜,程富.管理防御视角下的CFO背景特征与会计政策选择――来自资产减值计提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14(12):3238.

[12] 郭葆春.公司业绩、董事会特征与财务总监变更――来自深沪股市的经验数据[J].财经科学,2008(3):117124.

[13] 薛爽,都卫锋,洪昀.CFO影响力与企业税负水平――基于企业所有权视角的分析[J].财经研究,2012(10):5767.

[14] 杜胜利,李清华.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高管人员更换研究[J].财政研究,2008(7):7780.

[15] 姜付秀,朱冰,唐凝.CEO和CFO任期交错是否可以降低盈余管理[J].管理世界,2013(3):158167.

[16] 何凡,张欣哲,郑B.CEO权力、CFO背景特征与会计信息质量[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5(5):108116.

[17] 王进朝,陈丽,林宇.上市公司业绩变化与CFO继任特征关系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3):95104.

[18] Moore,M..Management Turnovers and Discretionary Accounting Decisions[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73,11(02):100109.

[19] DeAngel OH..Managerial Competition, Information Cost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The Use of Accounting Performance Measures in Proxy Contest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88,10(1):336.

[20] Strong.J.,Meyer J.Asset Writedowns: Managerial Incentives and Security Returns[J].Journal of Finance,1987,42(3):643663.

[21] Murphy, K.J., J.L.Zimmerman.Financial Performance Surrounding CEO Turnover[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3(1):273316.

[22] 杜d强,周泽将.高管变更 、继任来源与盈余管理[J].当代经济科学,2010(1):2333.

[23] 朱星文,廖义刚,谢盛纹.高级管理人员变更、股权特征与盈余管理――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2010(2):2329.

[24] 刘启亮,罗乐,张雅曼,陈汉文.高管集权、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J].南开管理评论,2013(1):1523.

[25] Dechow,P.,R.Sloan,A.Sweeney.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Earnings Manipulation:An Analysis of Firms Subject to Enforcement Action by the SEC[J].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1996(13):113.

[26] 武立东,张云,何力武.民营上市公司集团治理与终极控制人侵占效应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07(4):5866.

[27] 黄志忠,白云霞,李畅欣.所有权、公司治理与财务报表重述[J].南开管理评论,2010(5):4552.

[28] 李维安,徐建.董事会独立性、总经理继任与战略变化幅度独立董事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4(1):413.

[29] 郝云宏,任国良.监事会特征对上市公司高管变更影响的实证研究[J].财经论丛,2010(07):8792.

[30] Ahmed, A.S.,Duellman,S..Accounting Conservatism and Board of Director Characteristics: An Empirical Analysis[J].Journal of Accounting & Economics,2007,43(23):411437.

[31] Xia D L, Zhu S..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in China[J].China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09,2(2):81108.

[32]朱松.债券市场参与者关注会计信息质量吗?[J].南开管理评论,2013(3):2516.

[33]陈关亭,朱松,黄小琳.审计师选择与会计信息质量的替代性研究――基于稳健性原则对信用评级影响视角[J].审计研究,2014 (5):7785.

人员离职分析报告篇7

■倚老卖老型

王辉是一家知名广告公司的新职员。有一个广告客户,要做一个片子。整个片子由很多组镜头连接而成,工作量很大。客户找他们单位一个比较有资历的人做,承诺给他2000元提成,可这位“老人儿”嫌钱太少,觉得这个片子太费事,就推给王辉做。王辉想,自己是个新人,这样的机会也很难得,就欣然接受了。经过几天的苦战,客户对做出来的样片非常满意,决定跟他们公司做这个项目。这时候,那位“老人儿”又借口王辉不熟悉业务上的事,让王辉把做好了的样片交给他,他去跟客户洽谈。项目谈成后,那个人拿了3000元的提成,却只给了王辉500元。

专家分析

新员工入职以后,如果企业没有提供实际有效的入职培训,在职业的初期,新员工往往需要从老员工身上学习更多的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这个阶段可以简单地理解成新员工“交学费”,老员工“教本领”,也可以认为是一个“拜师傅”,一个“带徒弟”。尽管可能没有正式的仪式,但潜意识里彼此可能都有一点这样的心理认同。此时如果老员工“倚老卖老”,而本身职业素质又不高,极容易引起新员工的反感。至于这个案子中的王辉,暂时只能当作交了一次学费吧!

■爱打小报告型

王波在一家航空公司做机票受理员,和她同一售票柜台的是一个同龄人,只是比她进公司早了一年多。由于工作不久,王波有些业务上的东西还是不太熟练,有时也会向那个同事请教。但是,当王波出现错误的时候,那个同事就背地里给上司打小报告,说王波的坏话。

专家分析

这类人的深层心理需要是满足心理上的平衡,一方面他们会认为自己是有理的,把别人或其他事情的错误报告上司是正确的做法,是为了公司好;还有一类人可能有些报复的心理,自己感觉受到伤害的时候,会通过其他的方式进行报复。

■心胸狭隘型

侯小姐大学刚刚毕业,但是已经经历过一次单位的变动。“离开原来的单位实在是迫不得已。”侯小姐的开场白简单中透着一丝无奈,“实在是因为被一个元老级的同事挤对得无法忍受!”作为刚到单位的新人,侯小姐表现得很积极,她的努力也换来了回报,领导的赏识就是对她能力的认可。然而,积极的表现在为自己赢得了领导的信任的同时,也招来了一些同事的嫉妒,其中更有一位是公司的元老级人物。不知道是出于对侯小姐能力的嫉妒还是因为不接受她干练的作风,总之那位元老总是处处挑侯小姐的毛病,不仅在私下的时候没有好脸色,在公司的会议上也是毫不留情地当面斥责她,让她完全没有一点回旋的余地。而且,作为公司的元老,那位同事也在公司内部建立起一层属于自己的关系网,这个圈子里的人都陆续开始排斥侯小姐,原来一些关系不错的同事也慢慢开始疏远她,最后迫于无奈,她选择了辞职。

专家分析

侯小姐遇到的问题其实是一个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和全局意识的问题,她工作环境中出现的问题,首先应从全局来看,除分析自身的问题外,还应和公司元老及其他同事多沟通,求同存异。自己的能力即已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和信任,就应从协作上和同事多交流多沟通,善于和团队中不和睦的人相处,不光独立工作能力强,还要倡导团队精神。这样会赢得元老和同事的尊敬,如现工作是自己喜欢的工作,草率的离职对自己职业生涯的发展很不利。

人员离职分析报告篇8

一线城市公务员辞职相对较多 “现在不想辞职了,辞职也不知道能干什么。”中部某省会城市公务员张正(化名)告诉记者,他进入公务员系统已有六年。

与身边的同龄人工作六年后收入翻番相比,六年间工资收入共计400元的上涨幅度远低于预期,且张正所在的单位近两年来隐利收入几乎被“砍光”。

与张正同在一个城市,方志远(化名)是当地省直机关的一名处级干部,他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单位有公务员离职,但不是很普遍,且大多是家庭原因。真正离开体制进入市场的几乎没有,至多也是到机关下属企业任职。“这种去企业任职,恐怕应该算提拔重用了。”

而在上海,则是另一番景象。

3月19日,浦东新区原区委常委、副区长卫明离职;7月9日,浦东新区原副区长丁磊离职;7月2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陈凯的名字从外办官网上消失。这些高级别官员的离开,引发外界极大关注,而他们的去向,也备受关注。

与二三线城市厅干热衷于去体制内企业不同,这些一线城市高官的去向多为外企或民企。而大概率上来看,这些离开体制的官员,一般去的都是专业或者行业对口的相关公司、企业,此外,前几年的房地产行业和近年来的互联网行业也吸纳较多。

例如,去年5月,国家质检总局原新闻发言人陈熙同出任奇虎360公司副总裁。

与金融相关的企业更为多见,如体制内的杭州银行前行长俞胜法出任阿里巴巴网商银行行长,据公开报道,上海外事办前副主任陈凯此次去职后的去向也可能是一家从事互联网金融的民营金融机构。

沪上某大型商业银行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他们接纳处级干部的标准是年薪60万,厅级干部明面上是200万,只多不少,这比体制内收入高出数倍。

在上海市级机关上班的李青(化名)对身边的离职情况有一定的观察,他告诉记者,一线城市公务员离职主要有三种:已经拥有一定地位的领导干部离职(以处级干部和副局级干部为主);拥有专业技术的基层公务员离职;入职不满五年的基层公务员离职。

在他的身边,就有掌握相关资源的处长离职创业的案例。但李青仍认为,在他所在的部门并未形成所谓的“辞职潮”。

以上海为例,2014年全国两会上海代表团审议两高报告时则指出,5年来,上海法院每年平均流失法官67人,2013年达到了74人。而另据上海市高院统计,2014年上海流失的法官人数增加到了86人。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认为,越是一线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公务员的“出口”会比较多,选择的机会较大。二三线城市公务员出口比较少,更主要还有一种社会评价机制的问题。

薪酬或为主因 无论是否形成潮流,公务员跳槽人数的增加特别是高级别官员的离职,以及公考热的降温,还是引发了社会的思考。

某大型招聘机构的《2015春季人才流动分析报告》显示,政府/公共事业/非营利机构行业的从业人员跨行业跳槽人数比去年同期上涨34%。

2015年国考,通过资格审查的报名人数为140.9万人,比去年少11.5万人,报名人数创下5年来最低。

多位体制内人士均认为,多年未涨或微涨的收入成为大多数公务员跳槽的主因。此外,体制内较难实现自我价值也是一个推力。

7月底前,为配合养老保险并轨改革,各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调整兑现。此次调薪前,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是2006年工资制度改革时确立的,也就是说,9年未调整。

方志远认为,公务员离职原因部分可归结为狭窄的晋升通道和模糊的晋升制度。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摆出这样的数据:从目前我们国家的整体情况来看,我国现有公务员800万左右,其中处级以上干部大约是80万,大约就是十分之一,其余都是科级、科员等普通基层公务员。

多数人稳定地居于“金字塔”底端,且工资偏低的现象比较突出。“但是基层工作的辛苦程度和这种低工资不相匹配的情况还是很严重的,因此公务员加薪要向基层倾斜。”竹立家说。

庄德水也认为,是时候考虑公务员薪酬体制的改革了。公务员不等同于当官,真正掌握权力的只是凤毛麟角,社会心态上也应把公务员回归成一种职业看待,要把这部分人积极性调动起来,发挥作用,而不是成为体制的牺牲品。

而在竹立家看来,随着社会价值的多元化,公务员辞职,也是一种正常现象,甚至是一个好的现象,它表明“官本位”思想在弱化、淡化。

上一篇:离职原因分析报告范文 下一篇:离职人员分析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