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医生事迹材料范文

时间:2023-11-11 22:42:50

疫情医生事迹材料

疫情医生事迹材料篇1

"我是神经内一科邓艳志,尽管我是一名非党,但我仍然要报名参战!”每当回忆起1月23日(腊月二十九),自己主动自愿报名参加抗疫医疗最前线的情景时,湖北红安县人民医院神内科医生邓艳志总是热血沸腾。当时,他连年夜饭都不顾上吃就直奔抗疫战场,连续奋战了42天。

邓艳志医生作为一名普通基层医生积极响应红安县疫情防控号召,克服家庭双医护职工困难,上有老下有小,不负医护使命,勇于担当,始终战斗在疫情防控最前线。

新冠肺炎爆发奔赴一线以来,每天一大早,邓艳志和临时组建科室成员都要“全副武装”,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隔离衣,戴上护目镜、双层手套等,到病区详细了解每位病人的情况;查完房、卸下装备,回到工作区的邓艳志顾不上休息,就抓紧和大家商量一天的治疗方案;下午,邓艳志带领乡镇医生分析检查结果,收治新病人,冒着随时有可能感染的风险给疑似病人采集咽拭纸作业,最多一天采集30余人次,跟随救护车转运疑似病人50余次,直接接触护送确诊病人到县医院做CT监测20余次,最有多一天来回6余趟,遇到紧急情况护送病人转诊检查,好几次直接从被窝里爬起来,穿上防护服接着上第二天班,穿上这身白色防护就是10几个小时,因前期基层医院医护物资紧缺,这样可以尽量少浪费一套防护服,为医生和病人争取跟多医疗保障物资。

邓艳志同志在阮应东院长领导下负责病房病区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虽然是神经内科医生,不断克服本专业局限,同时每天积极学习和钻研新冠肺炎病理知识,深入临床,积累有效治疗手段,每天晚上忙到九、十点钟才可能离开,在隔离病房工作10多小时已是常态,每天近距离接触确诊病例例行检查,询问病情,带领管床医生讨论病情,指导制定详细治疗方案,穿密不透风的隔离服一趟下来已经全身湿透,口罩勒痕一层压一层,护目镜已经模糊的勉强看到路;因确诊病人长期隔离治疗,住院期间非特殊情况家属不得陪同,有的病人情绪浮躁易怒,每当这时邓艳志积极疏导病人心理问题,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关心关照重症病人,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他的耐心和热心服务在科室得到患者的一直好评。曾2018年、2019年连续2年表彰为“红安县人民医院优秀医生”

疫情医生事迹材料篇2

司法局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事迹总结材料

新冠病毒持续蔓延,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为全力打赢新冠病毒防控阻击战,司法局把落实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的重要政治任务,紧急部署,迅速行动,切实采取有力举措,全力以赴投入疫情防控工作。

迅速安排部署,建立疫情防控工作机制。继县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召开以后,该局第一时间召开局党组会,传达会议精神,专题研究该县司法行政系统疫情防控工作,成立县司法局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工作导小组,由局“一把手”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股室所负责人为成员,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细化各项措施,同时强化督导,确保各项工作落实。

强化值班值守,稳步推进各项防控措施。局指挥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制,值班领导和值班员按规定坚守岗位、在岗值班,确保出现各类突发情况都能够有效应对。认真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和值班值守有关规定,落实司法部疫情防控“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好防疫物资准备工作,购置一次性口罩2150只、84消毒液100瓶、酒精20瓶。每天对局属各办公区域进行全面消毒,机关大楼实行封闭式管理,关闭机关食堂,要求上班工作人员一律佩戴口罩,各项措施稳步推进,守牢机关防疫底线。

主动履职尽责,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法治保障。进一步发挥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和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人民调解员等广大法律工作者的作用,及时排查调处社会矛盾纠纷,为疫情防控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和坚强的法治保障。对法律援助中心、公证处、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等人员聚集场所,积极开展电话预约、网上办理等“线上服务”,最大限度避免交叉感染,确保疫情防控期间服务不间断、不降质。

做实疫情摸排,抓好特殊人群排查管控。在全系统干部职工及其家属、社区矫正对象中开展新冠病毒疫情全面排查工作,排查包括是否在近期去往疫情爆发区域,是否与来自疫情爆发区域的人员近距离接触,做到早报告、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及时取消了社区矫正对象集中报到、集中学习、集中劳动、集中宣告等聚集性活动,从严外出请假,重点加强以信息化核查为主,掌握社区矫正对象的动态出向,切实做实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管工作,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目前,全系统干部职工及其家属、430名社区矫正对象未出现确诊和疑似病例。

加强防控宣传,强化正面舆论引导。利用显示屏、宣传标语、微信群、网站等平台广泛宣传疫情防控法律知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期间的舆情处置和宣传引导,引导全县司法行政干警务必牢固树立正确的舆情观,保持清醒头脑,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禁止转发非官方媒体的消息、链接、图片等;同时引导干部职工主动参与辟谣,营造良好的网络生态。

乡镇党委抗击肺炎疫情先进事迹材料——抗击肺炎疫情坚守初心,勇担使命

医护人员抗击肺炎疫情先进事迹材料:坚决抗击肺炎疫情果敢坚毅逆行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县级党组织事迹材料,——争做战“疫”先锋

学习抗击肺炎疫情“逆行天使”防疫医生事迹心得体会

疫情医生事迹材料篇3

结合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热点形势,小编为你整理了《护理学会副理事长、医院护理部主任抗击疫情先进事迹材料》范文,以便大家在工作学习时参照借鉴。当然,你还可以在搜索到更多与《护理学会副理事长、医院护理部主任抗击疫情先进事迹材料》的相关范本。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南京护理学会副理事长、南京市第一医院护理部主任陈玉红一直战斗在防疫第一线。医院的各个地方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门诊预检、急诊分诊、发热门诊、隔离病房、重症监护室……哪里有需要,她就出现在哪里。 

根据上级要求,她动员全院护理人员积极参战,分秒必争,在院内快速组建多支抗疫护理队伍。1月20日,在医院执行发热门诊 24小时值班制度后,她及时抽调20余名护理人员前往发热门诊、感染性疾病科支援。2月8日,在接到医院组建第二批支援武汉医疗队通知时,陈玉红同志率先在全院护理人员中发出驰援武汉倡议书,并主动请缨要求奔赴前线。在她的带领下,全院护理人员积极响应、踊跃报名,报名人数近500人,短短半小时内,迅速组建了一支40人的专业护理队伍。在这支护理队伍出发前,陈玉红从物资筹备、防护培训到出发送行,她都事无巨细地紧盯各个环节、生怕有一点遗漏,从早晨7点到医院准备物资一直到在机场目送着飞机起飞,18:00返回医院,整整11个小时她没有喝一口水,没有吃一口饭。虽然人在大后方,但陈玉红同志的心却一直牵挂着前方。她不仅每天24小时接听前方队员的电话,每天早上6点半还会准时与前方护理领队电话联系,了解大家的工作、防护、生活情况;不厌其烦地在微信群中交代各种注意事项,及时分享与指导新冠肺炎的最新诊疗知识;定期慰问队员家属,以解后顾之忧。在她的心里,想的更多是医院这个大家,自己的小家早已抛之脑后。她的母亲刚刚做完手术,正是需要女儿照顾的时候,她却选择了坚守在工作岗位,这是她对家人的愧疚。陈玉红同志自己身体也亮起了红灯,出现便血,病倒在抗击疫情的岗位上。她依然忍着腹痛巡查发热门诊和急诊预检工作,同事们多次催促她去检查身体,总是一拖再拖,直到医疗队员出发之后她才去做检查,被确诊为“结肠癌”。在手术的前一天还发微信给学会秘书长,安排前方战士的事迹报道等事情。 

在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陈玉红同志没有豪言壮语,只有率先行动、全力以赴;没有可歌可泣,只有不分昼夜解决难题。因为她的统筹安排、精心指导、高效部署,让南京市第一医院各项护理抗疫工作顺利开展,她无愧于优秀党员的光荣称号,更是当之无愧的最美抗疫先锋! 

疫情医生事迹材料篇4

面对疫情,我们首先要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出门记得戴口罩,不要去人员密集的地方;在家要勤洗手,注意卫生,同时监督自己的家人,不要进行聚会等。病毒不可怕,隔离也不可怕,特殊时刻,我们更应该坚定信念,打败病毒。下面是网为大家整理的驻村干部疫情防控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供大家参考。

驻村干部疫情防控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疫情就是命令,党员就是先锋,防控就是责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贵阳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系统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涌现出一批坚持党性原则、践行党的宗旨,始终将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先进个人和集体。为表彰他们的先进事迹,鼓励大家一起把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化为自觉行动,即日起,贵阳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将在官方微信推出系列报道《战“疫”先进人物》。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其中的一位——李勇。

李勇,贵阳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2018年03月被派驻青岩镇达夯村任驻村干部。一直以来,李勇认真践行党员初心使命,根据派驻单位的工作要求,结合达夯村的实际情况,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切实将老百姓的烦心事、困难事放在心上,把达夯村当作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李勇更是集中精力扑在防控一线,从1月30日接到工作命令以来,一天也没有缺席过,切实帮助村民守好了进村的“最后一道”关卡。

宣传发动。通过流动小喇叭、张贴宣传标语、入户讲解等方式向村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和措施,与全体村民建立群防群控的工作机制,让所有村民认识到参与群防群控是每一个村民的责任和义务,疫情防控是一场必须打赢的人民战争。

组织募捐。组织全村党员集体宣誓:我是一名党员、我是一名干部、我就是一面旗帜、疫情防控、我在一线。为表示对疫区的关心,全村党员还为疫区捐款,共募捐资金3200元。善款由村委收集以后,交给镇党政办集中处理。

安排消毒。协助村支两委每日对进寨路口、2个公厕、村综合楼、37个垃圾箱、110个垃圾桶进行消毒。

全村拉网式大排查。对各村寨实行封闭式管理,在青岩镇网格工作组、达夯村村支两委、驻村工作组共同参与下,对全村610余户进行拉网式大排查,对100余名外来及外出返乡人员进行重点监控。动员村民用手机扫描 “贵州110便民服务”及“贵阳市疫情防控信息收集平台”二维码的方式收集信息,并分门别类在各户门上张贴红卡、黄卡、绿卡、白卡,便于工作人员掌握各户基本情况。此外,工作人员每日还要将收集到的信息填写各种表格报送有关部门。

根据疫情的变化,前期已开展了4轮排查,现正进行第5轮排查。

设置防疫卡点。协助村党支部组织村两委干部、驻村干部、党员志愿者、入党积极分子、村民志愿者在全村设置了9个防疫卡点,对来往车辆及进出人员进行排查。

急群众之所急。青岩镇达夯村仅有一辆垃圾收运车,但要负责全村36个垃圾箱的收运工作,每日清运垃圾5车3吨,日运行70余公里,而且这辆垃圾收运车现已连续运行近6年,车辆损耗严重,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当前正处于疫情防控的关键期,环境卫生工作尤为重要。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李勇立即将情况上报被派驻单位。经协调,市环境卫生管理中心采取借用的方式,解决了达夯村垃圾清运车问题。

不仅如此,经李勇上报派驻单位,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还协调爱心企业为达夯村防疫卡点送来多功能电炉,解决一线防疫人员的取暖问题。

疫情无情,人有情。李勇作为一名驻村干部,始终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践行党的宗旨,凝聚点滴爱心,汇聚磅礴力量,维护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而不断努力。

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伟业,只是守好自己的村,与乡亲并肩抗疫。在这场疫情防控的全国大考前,像李勇一般严守抗疫一线的驻村干部们,也是最美逆行者!

驻村干部疫情防控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新田县400多名乡村医生冲锋在前,每天拿着体温枪,带着随访包,奔波在巡诊路上。新隆镇山田湾村卫生室的廖建民就是其中一员,从大年初一开始,他和同事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用最朴实的行动守护在乡村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60天 穿梭的抗“疫”路上

一个泛旧的随访包,一台摩托车,每天骑行穿梭在村里的大街小巷给村民看病、为居家医学观察人员测量体温、宣传防疫知识……这是疫情防控期间,乡村医生廖建民的日常。出发前,他需要经过洗手、消毒、检查工具等一系列准备工作,每天两到三次,到3月24日,整整60天。

廖建民正在为居家医学观察者进行心理疏导。

“春节前,村里很多外地务工人员都回家过年了。有些担心,但时间不等人,我们必须第一时间入户排查登记。”从大年初一开始,廖建民和村里的另外两名乡村医生分片入户,每天光排查返乡人员和测量体温就要花上大半天的时间。他说,虽然有时候忙的顾不上吃饭,但看着自己亲手记录下的正常体温数据和逐渐减少的监测人员,一切辛苦都值得。“我们是村级防疫防控的第一个关口,必须做好这个把关人才行。”

山田湾村有6个自然村,2400余人,从湖北、广东等地回乡,被列入监测对象的有60余人。在这些村民的心里,乡村医生不仅仅是健康的把关人,也是心理导师。

2月15日,对于从武汉回乡的郑红兵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经过二十多天的体温检测,他终于平安过关,拿到了医学观察解除通知书。回想起那段被隔离的日子,郑红兵虽然心有余悸,但更多的是“感动”。郑红兵说,乡村医生除了每天给自己测量体温、科普防疫知识,还会进行专门的心理疏导,让他一步步消除内心的恐惧。“在廖医生没来之前,心里有一点慌。他给我量了体温后,又给我进行一些心理上的疏导,整个人就放松很多。”

个性化服务 守护村民健康

目前,山田湾村的监测对象相继解除医学观察,开始返岗复工。但廖建民的工作并未减少,除了每天给外出务农的村民测量体温,他和同事依然要走街串巷,入户排查,精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慢性病管理工作。廖建民升级帮扶方案的其中一户,就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廖春辉。

廖春辉一家属于因病因残致贫的四类重点对象,他自己患有精神残疾,父母也属于慢性病管控对象。廖建民决定,在定期入户回访的基础上,将“健康饮食”和“心理疏导”纳入今年的帮扶工作中,让廖春辉拥有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我们会一步步跟进,通过改变饮食习惯和情绪疏导,希望可以缓解他的病情。”

聚焦“精准”二字,山田湾村已经制定出了一套规范的家庭医生签约和慢性病管理台账,一户一档,不落一人。廖建民说,从事乡村医生工作31年,对村里每家每户的情况都十分了解,做好村民的健康“把关人”已经成为自己的一种使命。“疫情防控只是我们乡村医生其中的一个考验,以后我们会践行‘医者仁心’的责任,坚守“赤脚医生”的精神,把村民的健康守护好。”

驻村干部疫情防控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这个春节,他注定不是一个孝顺的儿子,但在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他冲锋在一线,奉献在基层,像一块基石,与群众共同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一名党员对党的忠诚和为民服务的初心与本色。他就是大关县融媒体中心派驻翠华镇翠屏村的驻村工作队队员杨德强同志。

他是别人眼中的“不孝子”

杨德强的父亲早逝,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均已外嫁,家中常年只有一个60多岁体弱多病的老母亲。他作为驻村队员,脱贫攻坚任务繁重,工作繁忙,平时很少回家看望母亲,尽儿子应该尽的孝道。

今年春节,驻村工作队安排了4天假,让队员回家陪陪父母。杨德强高高兴兴在大年三十购买了年货,回到家中,准备今年春节好好陪陪母亲。

正月初二,年味正浓,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年的味道。正在陪母亲过春节的杨德强接到了返岗参与疫情防控的命令。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他匆忙收拾行囊,告别母亲,赶赴阵地。疫情防控期间,杨德强多次念叨着要回去看看母亲,又一次次打消了念头。每次给母亲打电话,他总是说:“我们一天到晚与来来往往的人打交道,现在疫情严峻,不能保证自身未被传染,等疫情过后,我再来看您。”

他让党旗在疫情防控斗争一线高高飘扬

翠屏村共18个村民小组,按照新冠肺炎疫情村级指挥所的统一安排部署,杨德强同志被安排到龙洞村民小组完成疫情防控任务,落实网格责任。龙洞村民小组有62户农户,外出务工人员多,人口流动大,疫情防控难度大,杨德强同志接到任务后迅速开展摸排、宣传、统计、上报等工作。

做好疫情防控责任重于泰山,仅凭一人之力做好村民小组疫情防控工作难免出现疏漏。为切实建立起群防群治、联防联治堡垒,杨德强同志充分发动党员、群众,组建村民小组自愿巡逻小分队,发挥小分队作用,及时告知群众疫情防控常识,劝阻群众聚集、串门,设置卡点对外来人员进行登记、检测、监控,帮助居家观察人员及村民小组群众购买、派送物资。

参与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战士们,人人都是旗手,让党旗插满了每个乡村,在这众多的党旗中,由杨德强“旗手”扛起的这面党旗高高的飘扬在龙洞村民群众当中,时刻警醒群众疫情的严峻,让群众深切感受到了灾难面前党的伟大、祖国的强大,党员干部形象有形树立,干群关系进一步加深,基层党组织的力量得到了有效凝聚。

他用平凡工作彰显对党忠诚

杨德强同志的工作像许多奋战在一线的同志们一样平凡,饿了就吃方便面,渴了就到群众家中喝口自来水,每天抱着文件夹,手提小喇叭,穿梭在农户门前,一遍又一遍的喊着:“村民们,老少健康人人盼,请大家呆着别乱窜;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国家有难,咱不添乱,现在政策好,听从指挥最牢靠,发现外来人口及時报;别去街头巷尾打听小广告……”

反复摸排、统计、上报,给群众送物资,开车送医生给居家观测人员量体温,劝导群众不聚集,给群众讲解防控知识。将各项防疫工作做细、做实,带领群众筑牢疫情防控防护墙。

疫情医生事迹材料篇5

在这场无硝烟的疫情战场上,这些熟悉的身影经常出现在大家的视线中,有隔离病区的医护人员,有卡点执勤的警察同志,有走村入户的社区干部,但还有这样一群鲜为人知但却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防疫卫士--“公卫人”。

如果说抢救患者生命的医护人员是战斗员,那公卫人就是战场后方的勤务兵。流行病学入户调查,疫情消杀处置,返乡人员体温监测,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集中隔离留观对象转运,居民疫情防控知识宣传等等,这就是公卫人的主战场。

田友华,绣林卫生院公卫科的一员,一名平凡而又普通的共产党员。大年三十,当大家还沉浸在新年的幸福中,他接到医院紧急电话,迅速赶到石首南卡点进行返乡人员体温检测工作。由于天气不好,下着大雨,卡点返乡人员较多,他和同事们分成多个小组,进行体温监测,为了减少返乡人员等待时间,他们顾不上吃饭,喝水,在雨水中一站便是8个多小时,衣服淋湿了,手脚冻僵了,但看到排成长龙的车队渐渐离开,他们才歇了一口气。为了更好的做好卡点医疗保障工作,田友华带领科室人员组成3人4班次24小时值班队伍,全力配合做好卡点返乡人员体温检测工作,守护好石首的“南大门”。

正月初三晚上九点多,刚下班回家的他,接到医院发热门诊电话,一位武汉返乡人员发热、咳嗽,医生建议他到定点医院进行检查,由于患者不是很配合,自行回了家。得知这一情况后,他立即向院领导和绣林办事处防控指挥部汇报,在办事处和社区干部的多方配合下,他积极协调社区和值班医生,上门到该患者家做思想工作,连夜安排医院转运车将其送至定点医院进行检查,最终该患者确诊新冠肺炎,在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由于积极处置得当,最大程度的避免了疫情扩散。

绣林办事处地处石首中心城区,人员密集,新冠肺炎病例相对较多,防控压力特别大。特别是密切接触者流行病学调查,医学观察及居住场所消毒处置工作尤为重要。面对巨大的工作压力,田友华没有退缩,迅速组建了流调、消杀和隔离点医学观察3个工作专班,明确各个专班工作任务和职责,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由于工作任务重,他和同事们经常顾不上吃饭。特别是在患者家中开展流调和消杀,厚厚的防护服、刺鼻的消毒药水味道让他们透不过气。面对巨大感染的风险,田友华从不抱怨,总是带头上。

由于工作需要,前不久田友华被抽调到绣林办事处防控指挥部,负责数据分析,信息汇总等工作。为了能给指挥部提供精确有效的数据,他仔细比对各类信息,将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发热病人、异常体征以及其密切接触者等六类人员,进行分门别类,细化到社区、小区,建立工作台账,经常加班到深夜才回家,为领导决策提供了最详细的数据资料。

疫情医生事迹材料篇6

结合当前抗击疫情热点形势,小编为你整理了《媒体记者抗击疫情先进个人事迹材料》范文,以便大家在工作学习时参照借鉴。当然,你还可以在搜索到更多与《媒体记者抗击疫情先进个人事迹材料》的相关范本。

朱林川,男,1990年7月生,2012年参加工作。2010年入党。本科学历,现为扬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扬州新闻》栏目记者。

主动请缨,争做前线“冲锋者”。春节前后,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迅速蔓延,作为扬州电视台主打新闻栏目,《扬州新闻》承担着传递党委政府声音、及时报道疫情、权威信息的重任。1月22日下午,扬州突现首例疑似病例,得知这一信息,朱林川主动请缨,紧急赶往市三院采访报道,甚至连基本的防护装备——口罩都没来得及准备,便拎起摄像机直奔现场,抵达医院后才设法解决防护问题,第一时间发回了报道。为更深入报道抗疫一线,扬州广电成立了4人前线报道组,随时准备进入最危险的隔离病区拍摄采访。尽管不是医卫条口记者,但朱林川再次主动请战,申请进入前线报道组。截至目前,朱林川已前后七次进入市三院、多次前往苏北医院、扬大附院等扬州抗疫最前线进行采访报道,是疫情期间出入危险区域最多的“逆行记者”,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90后”党员的入党誓言。

吃苦耐劳,甘做一线“坚守者”。虽然是“90”后,但是朱林川已经是一位有着八年工作经验的“老”记者,加班加点采访已是家常便饭。为了更好地深入疫情最前线报道,朱林川主动与家人隔离,安排爱人带着2岁的女儿回了娘家,自己以台为家,随时待命出发。没有后顾之忧,他也更加玩命地工作,在专题报道《新闻特写:夜幕下的坚守》中,他主动承担了时间最晚、沟通最难的市三院部分。深夜十二点,他联系拍摄了医院隔离区的医护人员换班,用镜头直观展现了一线医护人员的辛苦和坚守。为了做好“保供应”的报道,正月初六,他在凌晨三点前往市定点屠宰场,探访生猪供应情况,将鲜活、生动的新闻现场搬上了荧屏。

业务精湛,善做舆论“引导者”。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强调,要做好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统筹网上网下、国内国际、大事小事,更好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疫情期间,朱林川凭借过硬的业务能力,采制出多条温暖人心且极具感染力的新闻报道。2月13日,我市164名医护人员出征武汉,在集结现场,朱林川拍下了“硬核”医生武文娟“国难当头,断头又怎样”的豪迈宣言,也捕捉到了年轻夫妻曹柳兆和滕为云的感人惜别,当天他参与采制的新闻特写《10小时,战“疫”部队集结完毕!》感动了无数观众。当晚,这条新闻还被央视采纳,在《晚间新闻》中播出。元宵节当天,朱林川采制的反映扬州医护人员坚守奉献的报道《特殊的元宵节》在江苏卫视、以及央视新闻频道先后播出。疫情期间,朱林川不断通过个人努力,积极对外、向上传递“扬州声音”。此外,他在新媒体报道中也屡有创新。电视报道之余,他将采访中的特殊瞬间加以提炼,创作出《深夜得令、逆向而行!我们等你们回来》、《黄石弟弟不怕,“苏大强”来了》等多条短视频新闻,在扬帆APP、抖音和微信朋友圈等网络平台传播,引发几十万的点击量,为扬州众志成城抗击疫情赢得了新媒体端口的“主流话语权”,体现了一名新闻媒体记者在新时代的责任担当。

疫情医生事迹材料篇7

1月24日,荆州一医主治医师王道亮是第一批进入隔离病房医疗人员,第一轮换岗后,刚解除隔离观察的王道亮再次主动请战,重返抗击疫情第一线。疫情当前,使命必达。王道亮一直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医务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

一个念头:救人

“患者的心率快速下降,如果不做紧急处理,患者会很快出现心跳骤停。”王道亮毫不犹豫地冲上去,给患者开始实施胸外心脏按压,进行抢救,随着急救药物开始起效,患者的生命体征逐渐平稳,转危为安。

抢救时空气中的气溶胶密度较大,暴露的危险更大,实施胸外心脏按压时大幅度的动作可能会导致防护服的破损。面对危险,谁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但是抢救患者,必须争分多秒。在抢救之前,王道亮设想过万一遇到危险情况应该怎样做,然而真正操作起来,这种担心早被抛到脑后,“光想着怎么救人了。”好在一切顺利,没有发生意外。这样惊心动魄,与死神抗争的场景无时无刻不在隔离病房内上演,高压力、高紧张的状态是工作日常,半夜起来抢救患者更是习以为常。

一种态度:责任

每天早上8点王道亮都会准时穿上防护装备。查房时,王道亮都问的特别细,包括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体温、咳嗽等症状,年龄、基础疾病,检查结果及用药情况,等等,进而做出判断。

对确诊患者,王道亮责任就是执行新冠肺炎专家组治疗方案。患者个体差异很大,有的症状轻,有的危重,有的恢复快,有的迟迟不见慢,有的还伴有心脏病、高血压等其它疾病……王道亮和医疗团队采用综合疗法和个性化治疗,确保每一名患者得到科学合理的救治。“这既是为患者负责,也是为患者家庭和社会负责,把好治疗最后一道关口,让患者顺利康复,安全回归家庭和社会。” 王道亮说,这就是战“疫”医生必须承担起的特殊的责任,和他一起并肩作战的 一线医护人员还有很多,“他们都很年轻,也更辛苦,夜班8个小时,不能休息,特别困时,只能趴在桌子上及躺椅上稍作休息。”

一个信念:担当

“这次新冠疫情,我们以前没有遇到过,但是出于医生的职责,生命相托,关键时刻我们必须托得住。必须有信心、有能力,更是有担当有责任去尽力救治患者。”王道亮已经1个多月没有回家了,新年安排的节奏全部打乱了,家里的大小事情都是王道亮爱人在安排。

疫情医生事迹材料篇8

守初心、担使命,做人民群众健康的守护者——记**县卫生党工委书记、卫健委党组书记**典型事迹 **,男,汉族,1971年9月17日出生,新疆**县人,2002年毕业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1990年12月参加工作,199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县卫生党工委书记、卫健委党组书记、副主任。在**县疫情防控工作中,担任**县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指挥部综合协调组副组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守岗位,靠前指挥,勇挑重担,带领医疗卫生系统全体医护人员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积极面对这次非比寻常的挑战,用铮铮誓言诠释初心和使命,用实际行动践行责任担当,让党旗在防控疫情工作中高高飘扬。

迅速站到疫情防控第一线。1月24日,在疫情防控工作标准和要求尚未明确的情况下,他按照县委、政府对疫情防控工作的安排部署,多次参与了《**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修改制定、建言献策,不断建立健全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制度;组织各医疗机构对医务人员进行新冠肺炎疫情预防专项培训,规范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设立预诊台、分诊台,实行24小时值班,对新冠肺炎住院患者实行“零押金”住院;为保障全县各族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做好全县8个隔离点的“三区”划分,规范隔离观察人员工作流程,安排15名医务人员认真按照排查流程,做好3个交通卡点过往人员的体温测量、个人防护等方面指导工作;确定了县人民医院、各乡(镇)卫生院、186团医院等8个发热门诊,制定了《预检分诊工作流程》、《乡村排查发热人员诊治流程》、《社区排查发热人员诊治流程》等各项流程,成立40人的医疗救治专家小组、院感控制小组、影像专家小组等7个小组确保医疗救治工作正常运转,确保疫情防控工作稳步有序开展。

把医者仁心放在第一位。“作为一名医疗系统的工作人员,任何马虎的思想都不能有,一旦有了很有可能就会出现人命关天的问题,这是对事业的不负责,也将辜负各族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期望。”**同志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解决好医疗问题,就是给全面防疫防控工作解决了核心问题。为此,他积极充实疫情防控一线医疗队伍,联系了医疗卫生系统有丰富经验的退休干部26人,解决了专业医护人员不足的难题;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对湖北、武汉返县学生及同行53人,果断采取了集中医学观察,第一时间稳控住疫情的“输入型”风险,为后期做好筛查工作减轻了压力。“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了做好防控工作,确保基层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得到充分保障,**同志主动对接基层需求,第一时间将物资分配到医疗前线,确保医务人员个人防护补给,关心关爱所有医护人员,经常与一线医护人员谈心谈话,尽可能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

把好医护工作第一关。**同志深知,发挥医疗卫生系统专业人员在一线防控作用,对于整个疫情阻击战至关重要。“我的工作就是和他们打交道的,人头熟,情况也清楚,动员起来没问题,这一块就交给我”。**同志在医疗系统做全面动员,要求全县医疗机构无条件听从指挥部的安排,克服个人困难,积极参加医疗救治和检疫工作。在抗疫的一线工作中,他反复向全体医护人员强调要把全县各族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他主动学习每一版诊疗方案、研究防控方案,组织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展业务培训。下沉到各个医疗机构,开展对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项督查,指导规范设置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和医疗救治工作,把各项防控措施全面落实到位,是他每天必做的“功课”。

舍家不顾放下“第一情”。疫情防控战役打响以来,**同志一心扑在防疫一线,家中身患癌症的老人和假期回来的女儿无暇顾及,只能交给妻子,有时忙起来,给家里的电话都没时间打;这个春节,他是一个“不孝顺”的儿子、“不称职”的丈夫、“不合格”的父亲,但在防控疫情的前沿阵地,他冲锋在前,舍小家、顾大家,选择了“逆风而行”,是当之无愧的人民群众健康的守护者。

防疫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不能按点吃饭是常有的事,有时就拿一块干馕随便对付两口,凌晨三四点奔波在乡镇、单位和县疫情指挥部之间是一个常态,经常累得靠在办公室椅子上就睡着了,穿了十多天的外套,也没时间回家换一换。为了节约时间,有时他干脆直接在办公室简单休息几个钟头,第二天起来接着工作。再紧急赶往各医疗点、检查卡点、集中医学观察点检查指导,像“陀螺”一般转动,未曾停歇。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是要冲锋在战斗的第一线。作为一名医疗卫生系统干部,我们的使命就是救死扶伤,走到基层群众中,做好群众医疗救治服务工作,当好人民群众健康的守护者。”**同志这样说道。

上一篇:银行竞聘报告范文 下一篇:油站经理竞聘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