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经理总结报告范文

时间:2023-09-17 19:05:21

物业经理总结报告

物业经理总结报告篇1

进料加工免抵退税政策变在哪

2013年的《12号公告》对《国家税务总局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24号)文件中有关进料加工免抵退税的申报、计算方式等内容进行了调整,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统一进料加工的核算方法

《12号公告》将生产企业进料加工出口货物统一改为“实耗法”,取消了“购进法”核算,并基于海关加工贸易核销数据优化进料加工业务的流程。同时,将原来企业每个手册都要备案、核销,改为只在新办法实施初期办理一次备案、年度内也只有一次性手册核销。在退税系统操作方面,取消进料加工手册登记录入、进口料件明细申报录入、进料加工手册核销录入以及进料加工免税证明的开具等,使企业在申报出口退(免)税时更加得心应手。

减少进料加工免抵退税申报环节

《12号公告》将生产企业进料加工出口货物办理免抵退税由原来五个环节简化为三个环节,即:“申报确认计划分配率”(这个环节每个企业只需进行一次)、“按计划分配率计算出口增值部分申报免抵退税”、“对上年度海关已核销的手册统一进行核销并对前期数据进行调整”。

出口退(免)税申报调整趋于规范

根据《61号公告》和《30号公告》两个文件,结合《12号公告》相关规定,生产企业进料加工免抵退税的申报可归纳为,出口并按会计规定做销售的货物,应在财务作销售收入次月的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增值税纳税和免抵退税相关申报。在出口之日次月起至次年4月30日前的各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收齐单证(凭证)且信息齐全时,向主管税务机关进行正式申报增值税免抵退税及消费税退税。同时,申报退(免)税的出口货物,须在退(免)税申报期截止之日内收汇,并按规定提供收汇资料。生产企业逾期的不得申报免退税。

免抵退税数据变化的调整

生产企业进料加工已申报免抵退税的,如果发生退运或退税改为免税及征税时,在本年度的采用负数冲减相关数据,跨年度的采用追回已退(免)税款的方式,统一改为全部采用负数冲减的方式。

进料加工免抵退税计算的调整

根据《12号公告》规定,生产企业进料加工出口货物在申报免抵退税时,以收齐凭证且信息齐全的进料加工出口货物人民币离岸价扣除其耗用的保税进口料件金额后的余额计算免抵退税额。

计算公式的变化如下:

(1)进料加工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单证收齐且信息齐全并收汇)-出口货物耗用的保税进口料件金额]×外汇人民币折合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2)出口货物耗用的保税进口料件金额=进料加工出口货物人民币离岸价(单证收齐且信息齐全并收汇)×进料加工计划分配率;

(3)进料加工计划分配率=计划进口总值÷计划出口总值×100%;

(4)进料加工出口货物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单证收齐且信息齐全并收汇)-出口货物耗用的保税进口料件金额]×外汇人民币折合率×(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外汇核销及手册核销的处理

取消出口货物外汇核销制度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全国推广后有关出口退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2〕340号)规定,“自2012年8月1日起报关出口的货物,企业申报出口退(免)税时,无须向税务部门提供出口收汇核销单;税务部门审核出口退税时,不再审核出口收汇核销单及相应的电子核销信息。”2012年外汇制度的变化,使出口退(免)税申报与外汇核销相关联的内容不复存在。因此,《30号公告》明确,自2013年8月1日起,出口企业申报退(免)税的出口货物,须在退(免)税申报期截止之日内收汇,属于政策规定重点监管的企业还应提供收汇凭证办理出口退(免)税。

进料加工手册核销期限转变

原政策规定使用手册的企业每一本在海关核销完毕后,应在次月的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到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手册核销,电子账册则根据规定的核销期限进行核销。《12号公告》对手册核销放大了期限,不论是使用纸质手册的企业还是使用电子账册或手册的企业,自2014年1月1日起,企业应在本年度4月20日前,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生产企业进料加工业务免抵退税核销申报表》及电子数据,申请办理上年度海关已核销的进料加工登记手(账)册项下的进料加工业务核销手续。也就是说,企业在上年度已在海关核销的手册及或电子账册,每年只需集中办理一次核销即可。企业申请核销后,主管税务机关将不再受理其上一年度进料加工出口货物的免抵退税申报,使企业与主管税务机关的工作量大大减少。

手册核销的流程操作

企业在每年的4月20日前,应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办理上年度已在海关办理手册核销的税收核销手续。主管税务机关在出口退税审核系统中通过提取海关的企业进、出口数据并加以计算,生成《进料加工手(账)册实际分配率反馈表》,交企业确认。经企业确认后,主管税务机关根据企业确认的实际分配率对年度进料加工业务进行核销,并将生成的《生产企业进料加工业务免抵退税核销表》反馈给企业。企业在系统中读入主管税务机关反馈的信息时,系统会显示该表的具体数据,并在次月与当期的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数据进行调整,自动生成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及免抵退税额,生成最终正确的数据。

进料加工案例分析

根据以上进料加工政策的变化,现以生产企业首次发生进料加工业务为例,对其申报免抵退税的操作过程进行解析。例如,乙生产企业为一般纳税人具有进出口经营权,属于出口收汇非重点监管企业。2013年10月份在海关办理了《进料加工登记手册》,手册中计划进口总值为40000美元,计划出口总值为50000美元。在当月乙企业进口保税料件40000美元,进口当日的美元汇率为6.15,国内采购辅料10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700元,货款均已支付。11月份,乙企业产品加工完毕并全部报关出口50000美元,单证收齐且信息齐全,出口当月1日美元汇率为6.13,(假设该企业在申报期内按期收汇取得了相关凭证)。月底该手册在海关已核销完毕,实际进口料件及出口货物金额与手册一致。已知出口货物的销售成本为280000元,出口货物征税率为17%,退税率为15%。2014年4月份,甲企业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办理进料加工税收核销手续。以上各月没有发生其他业务。甲企业的申报操作程序如下(单位:元,下同)。

10月份业务发生的处理

10月底,甲企业需要对进口料件和国内采购材料做账务处理。同时,在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录入有关数据,并在下月的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进料加工企业计划分配率备案表》及电子数据。主管税务机关对企业申报的计划分配率电子数据反馈后,企业在退税系统中做读入和相关处理。

当期应纳税=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结转留抵进项税额=0-1700=-1700(元),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为当期进项税额,即1700元。

进口时为保税原料因此无进项税额,应付国外进料款=40000×6.15=246000(元)

11月份业务发生的处理

(1)11月份出口货物实际出口50000美元与计划出口额相同,计算耗用的保税进口料件金额为:

计划分配率=计划进口总值÷计划出口总值×100%=40000÷50000×100%=80%

进料加工出口货物耗用的保税进口料件金额=进料加工出口货物人民币离岸价(单证收齐且信息齐全并收汇)×进料加工计划分配率=50000×6.13×80%=245200(元)

(2)进料加工出口货物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单证收齐且信息齐全并收汇)-出口货物耗用的保税进口料件金额]×外汇人民币折合率×(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50000×6.13-245200元)×(17%-15%)=1226(元)

进料加工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单证收齐且信息齐全并收汇)-出口货物耗用的保税进口料件金额]×外汇人民币折合率×出口货物退税率=(50000×6.13-245200元)×15%=9195(元)

(3)当期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结转留抵进项税额=0-(0-1226)-1700=-474(元),即本期期末留抵税额=474(元)

(4)进料加工出口货物应退税额=本期期末留抵税额=474(元)

(5)进料加工出口货物免抵税额=进料加工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进料加工出口货物应退税额=9195元-474元=8721(元)

12月份业务发生的处理

12月初进行增值税纳税申报及免抵退税相关申报,在退税系统中录入进料加工明细申报数据和汇总申报数据后,在申报期内向主管税务机关进行预申报。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通过,再申报增值税纳税申报,并按预申报的结果生成正式申报数据,打印报表携带纸质表格及电子数据进行免抵退税正式申报。月底,经主管税务机关正式审核通过,企业根据免抵退申报汇总表对应退税额等进行账务处理。

海关已核销手册申报税收核销

2014年4月份,企业应在退税系统录入进料加工登记手册核销数据,生成进料加工核销申报电子数据。企业在系统中打印《生产企业进料加工业务免抵退税核销申报表》,加盖公章后携电子数据一并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核销。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生成《进料加工手(账)册实际分配率反馈表》反馈给企业。企业对反馈信息读入系统后,逐条核对进料加工出口报关单核销数据与企业实际情况是否相符。比对不符的,企业应对有关数据做调整补录,然后再次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核销。如此反复,直到相符为止。核对相符后,企业在退税系统中加以确认,并在纸质反馈表上加盖公章后交还给主管税务机关。主管税务机关进行复核后,把审核系统自动生成的《生产企业进料加工业务免抵退税核销表》再次反馈给企业。企业把反馈信息读入系统后,最终确认上年度已核销手册的实际分配率,此分配率也是本年度所有进料加工业务的计划分配率。企业的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在次月将根据进料加工业务免抵退税核销反馈情况,对前期按计划分配率计算的免抵退税额及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进行调整,并把调整金额自动显示在《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上,经计算该手册的实际分配为40000美元÷50000美元×100%=80%,由于计划分配率与实际分配率相同。所以,该手册的税收核销无差额调整。至此,进料加工出口业务的整个操作程序全部完成。本案例只列举了新办进料加工时一种确定计划分配率的情形,另外,还有已发生进料加工业务并核销手册的及已发生进料加工业务未核销手册的两种确定计划分配率的方式,本文中不再一一表述。

物业经理总结报告篇2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是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实施排放总量控制的两项污染物即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环境统计污染物排放量包括工业源和生活源污染物排放量,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的考核是基于工业源和生活源排放量的总和。

第三条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统计制度包括年报、半年报和季报。

年报主要统计全年主要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情况。调查对象为列入上年环境统计数据库重点调查单位及本年度新增重点调查单位。重点调查单位和非重点调查单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依据本办法第六、七条规定进行统计。为增强数据的时效性,各设区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于当年12月31日前上报年报快报数据。快报数据应按照本办法要求进行核算,核算结果与核算技术报告、核算主要参数以及相关支撑材料一并上报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下发

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核算方法对各地数据进行初步审核,并将初步核算结果通报各地。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对年报数据进行汇总和审核,于次年2月底前将年报数据库和年度统计技术报告一并上报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据《环境统计数据审核办法》,结合国家初步核算结果,对各地上报的年报数据进行复核。

半年报主要统计主要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情况,调查范围、对象和方法同年报,报告期为1—6月。各地于当年7月20日前上报数据库和统计技术报告。

季报主要统计上季度主要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情况,为总量减排统计和宏观经济运行分析提供环境数据支持,调查范围为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排放量,其它做整体估算。报告期为1个季度,每季度终了后10日内上报数据库和统计技术报告(第二季度季报可由半年报替代)。

第四条统计调查按照属地原则,由各县(市、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完成。工业源污染物排放量根据重点调查单位发表调查和非重点调查单位比率估算;生活源污染物排放量根据非农人口数(或城镇常住人口数,以2005年环境统计口径为准)、燃料煤消耗量等社会统计数据测算。工业源和生活源污染物排放量数据逐级审核汇总后上报。

第五条本办法所称重点调查单位,是指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占本地区(以县级为基本单位)排污总量(指该地区排污申报登记中全部工业企业排放量)85%以上的工业企业单位。重点调查单位的筛选工作应在排污申报登记数据变化的基础上逐年进行。

重点调查单位统计范围每年动态调整1次,剔除关停企业,纳入新增企业,凡造成事实排污超过1个月以上的企业均应纳入统计范围。筛选出的重点调查单位及其排放量应与上年对照比较,分析增减单位及其排放量变化情况,并作适当调整,保证重点调查数据能够反映本地排污情况的总体趋势。

第六条重点调查单位污染物排放量可采用监测数据法、物料衡算法、排放系数法进行统计。

监测数据法:重点调查单位原则上都应采用监测数据法计算排污量(省、市级环境监测机构的监测数据应及时反馈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当年关停企业按其当年实际排污天数计算排污量。凡安装自动在线监测设备(须由市级以上环境监测机构按照质量控制要求标定)并和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联网的单位,采用实时监测数据的汇总数作为排污量数据。未安装在线监测设备的,采用实测法计算全年排放量时,至少需要4次监测数据。

物料衡算法:主要适用于电力、热

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的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测算。测算公式为:燃料燃烧SO2排放量=燃料煤消费量×含硫率×0.8×2×(1-脱硫率)

排放系数法:主要适用于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造纸、金属冶炼、纺织等行业排污量的估算。

以上三种方法优先使用监测数据法计算排放量。若无监测数据或者监测频次不足,可根据上述适用范围,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选用物料衡算法,钢铁、化工、造纸、建材、有色金属、纺织等行业选用排放系数法。监测数据法计算所得的排放量数据必须与物料衡算法或者排放系数法计算所得的排放量数据相互对照验证,对两种方法得出的排放量差距较大的,需分析原因。对无法解释的,按照“取大数”的原则确定污染物的排放量。

第七条非重点调查单位污染物排放量统计方法。将非重点调查单位的排污总量作为估算的对比基数,采取“比率估算”的方法,即按重点调查单位排污总量变化的趋势(指与上年相比,排污量增加或减少的比例),等比或将比率略作调整,估算出非重点调查单位的污染物排放量。

第八条生活源污染物排放量统计方法。生活源化学需氧量排放量计算公式为:

生活源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城镇常住人口数×城镇生活化学需氧量产生系数-城镇污水处理厂去除的生活化学需氧量

其中,城镇生活化学需氧量产生系数应与上一年度的产生系数保持一致。

生活及其它二氧化硫排放量计算公式为:

生活及其它二氧化硫排放量=生活及其它煤炭消费量×含硫率×0.8×2

第九条环境统计数据质量控制主要由《环境统计管理办法》、《环境统计技术规定》、《全国环境统计审核办法》等系列文件组成。在数据上报前,各地应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趋势和环境污染状况,对数据进行审核,并建立环境统计重点调查工业企业和污水处理厂一厂一档材料。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级环境统计数据负责,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下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上报的统计数据进行审核,下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结果认真复核重点调查单位报表填报数据。

第十条为了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各地抓整治促减排取得的实际效果,各地在上报年度统计数据库和统计技术报告的同时,结合“三量”台账,将未纳入环境统计重点调查工业企业(简称统计口径外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状况信息一并报送。统计口径外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状况信息包括该企业当年和上一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废水(废气)排放量、

年均监测数据、所采取整治措施和治理设施投运时间等内容。各地要结合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做好统计口径外工业企业各类基础材料归档工作。

第十一条按照附件规定的排放强度法和国家环保总局《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细则(试行)》(环发〔*〕183号)对主要污染物减排数据进行核算。

第十二条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各地年报快报进行核算时,各地应提供主要污染物减排技术核算报告、核算主要参数和主要支撑材料。

主要污染物减排技术核算报告包括增量、削减量、削减率核算结果,并附削减项目清单以及具体整治措施的说明。

核算主要参数为当年GDP增长率,非农(城镇)人口数和增长率,火电和非电用煤量及增长率等。

COD削减核算主要支撑材料:

污水处理厂。当年和上一年投运的污水处理厂COD削减的,需提供建设部门关于具体投运日期、设计处理能力、实际处理水量的证明,以及环境监测机构关于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浓度的年度监测报告和在线监测数据等;现有污水处理厂COD削减的,需分别提供建设部门出具的当年和上一年实际污水处理量的证明,环境监测机构当年和上一年进出水浓度监测报告以及在线监测数据,增加污水处理量的,必须提供增加污水处理量的有效证明(如污水处理厂进水计量泵的流量记录台账或在线记录,新建管网、泵站的验收材料等依据),出水浓度降低幅度较大的,需提供污水处理厂治理(整改)验收证明或其他相关证明。

工业企业。统计范围内企业削减COD的,需说明企业具体的治理措施、投运日期和提供相关的治理(整改)验收材料,年度处理水量、进出水浓度监测报告以及在线监测数据等;因企业或生产线关停并转导致排污量下降的,需提供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的关停并转证明材料。

SO2削减核算主要支撑材料:

火电企业。需提供机组(锅炉)的投运日期、装机容量、治理措施、脱硫设施通过调试日期、煤炭消耗量、含硫率、实际脱硫率、二氧化硫排放量以及削减量。循环流化床的脱硫设施需与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联网并附在线监测数据。

非电力企业。纳入当年环境统计数据库内的非电力企业经治理削减二氧化硫的,需提供企业具体的治理措施、治理设施投运日期、煤炭消耗量、燃煤的含硫率、脱硫率及二氧化硫实际削减量、在线监测数据等,并附环保部门的验收报告和监测报告。因企业或燃煤设施关停导致排污量下降的,需提供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

第十三条核算结果的校正。

在排

放强度法中使用GDP核算各地COD排放量时,用监测与监察系数对计算结果进行校正;在排放强度法中使用耗煤量核算各地SO2排放量时,用监察系数对SO2排放量计算结果进行校正。校正方法和校正系数采用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方法和系数(见附件)。

环境监测与监察系数由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参照国家环境监察机构确定的方法进行核定。

第十四条年报数据的复核。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核算方法和全国环境统计审核技术要求,对年报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复核。

复核方式。采用监测数据、物料衡算、排放系数、逻辑校验等方法,并结合现场复核、数据质量抽查,核实年报数据。

复核内容。列入统计数据库重点调查企业,需逐家比对废水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煤炭消耗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并对下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的排放量变化原因进行审查。重点调查企业有变更的,对变更情况进行核实。

第十五条本办法由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物业经理总结报告篇3

12月5日上午大会正式开幕,第一阶段会议由省经信委医化行业办夏伟军主任主持,叶秉海副主任、协会王伟理事长、专业委员会徐振元主任委员、沈寅初院士、王律先高级顾问、东道主升华拜克张文骏董事长在主席台就坐。大会首先由张文骏董事长致欢迎辞,然后由叶秉海副主任代表政府行业管理部门作了重要讲话;第二阶段会议由协会吴华龙副理事长主持,协会王伟理事长代表第八届理事会作了《协会第八届理事会任期工作报告》;姜书凯秘书长代表协会秘书处汇报了《协会第八届理事会年度财务收支报告》和《协会第八届理事会任期财务收支报告》,大会以举手表决的方式一致通过了《协会第八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和两个《财务收支报告》;由吴华龙副理事长代表协会宣布我省第七届农药优秀论文评奖结果和获奖人员名单,并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姜书凯秘书长向大会介绍了《协会会费收取标准修改方案》,大会以举手表决方式一致通过了修改方案。接着,大会进行协会换届选举,进行无记名投票选举出协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33人,在第九届一次理事会上选举产生了理事长、副理事长、常务理事如下:

理事长:

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 伟

副理事长:

浙江钱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高云跃

浙江嘉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陶建荣

杭州宇龙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华龙

浙江禾本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曾 挺

浙江省农药检定管理所所长 王华弟

浙江升华拜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文骏

中化宁波(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建平

上虞颖泰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 满

常务理事:

浙江新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徐群辉

浙江省化工研究院副院长 魏优昌

浙江禾田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 吴敏华

浙江永农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克孟

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董事 王伊莹(女)

浙江金帆达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蒲建国

浙江中山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步高

乐斯化学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呈新

理事:

杭州庆丰农化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 南

宁波中化化学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邓长空

浙江兰溪巨化氟化学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齐 峰

浙江海正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包如胜

浙江威尔达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明龙

浙江泰达作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征宇

浙江省桐庐汇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倪 烈

绍兴市东湖生化有限公司董事长 季国炎

美丰农化有限公司总经理 谢祥其

温州市鹿城东瓯染料中间体厂董事长 陈金生

捷马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 文

浙江省长兴第一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 徐梅英

一帆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正绍

浙江石原金牛农药有限公司董事长 蔡永正

杭州茂宇电子化学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丽娜

浙江省化肥农药工业公司高级工程师 姜书凯

秘书长:姜书凯(兼)

协会换届工作至此圆满完成。

下午,第三阶段会议继续进行,由农药专业委员会曾仲武副主任委员主持,大会转入学术报告会。本次大会邀请了三位嘉宾来做学术报告,他们是: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秘书长、教授级高工李钟华博士作《我国农药创制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报告(由王律先高级顾问代宣读);上虞颖泰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满高工作《依托技术创新,践行EHS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报告;江苏省《农药快讯》和《现代农药》编辑部主任柏亚罗教授作《2012~2016年专利过期农药品种点评》的报告; 三位专家教授的精彩报告得到了全体与会代表的热烈欢迎和赞赏。2013年浙江省农药行业管理工作会议、浙江省农药工业协会第九届一次会员大会和省农药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四次会议至此圆满结束。

物业经理总结报告篇4

课程的教学设计

《物流管理课程设计》设置在《物流管理》课程之后,是与《物流管理》课程配套的一门独立的必修课程,课时集中安排2~3周(物流管理专业是3周,其他专业为2周,一周1学分)。教学目的: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物流管理课程基本知识与相关技能,提高学生物流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力,提高物流管理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教学任务:以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的最新案例集为基础,对某一指定类型的物流企业围绕某一主题展开可行的方案设计;教学要求:设计方案符合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的基本要求与方式。具体要求为:方案的设计内容科学、全面、可行(方案的针对性、方案的有效性、方案的覆盖面、方案的综合性);方案的设计方法(设计方法的科学性、设计方法的复杂性);方案的表现能力规范化;具有创新性与应用前景。方案设计以小组形式进行,每组5人,这既和大赛的要求一致,也是做实际物流方案设计时团队的大概人数,大赛案例的主体都是实际的物流企业,学生既可以参观类似企业,也可以就关心的问题咨询企业,这样学生的学习过程就像是真的在为一个企业设计物流方案一样,增强教学效果。物流管理的课程设计安排在一个学期的最后几周,课程设计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案例分析报告阶段,安排在正式课程设计之前的两个月,讲清楚课程设计的要求与内容,把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案例集中的每个案例均进行分析,写出分析报告,在此基础上,撰写并提交整个案例集的分析报告,这是方案设计的重要基础。

第二阶段为方案设计阶段,在第一阶段案例分析报告的基础上,按物流设计大赛方式的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自己选择某一主题进行方案设计,最后二天进行答辩,评委组由指导教师与各组组长构成。每组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汇报物流设计方案,评委组依据全国物流设计大赛的评分标准对台上同学的案例打分及质疑,这会帮助答辩的同学思考和发现问题,也有助于作为听众的同学了解物流方案设计的重点,进而发现自己方案的不足,更有助于他们之间的相互学习。内容设计。参照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所提供的设计内容,结合本校学生的培养方案与特色进行。以第三届为例(不只局限这些),我们物流方案设计主题选择为:服务网点布局、选址战略及路由优化设计;市场竞争策略及运作方案设计;系统运作控制与流程优化设计(如运作效率、运作标准化流程、运作环节等);应急与风险控制系统设计;物流技术应用与装备集成优化设计;物流增值服务项目设计;服务营销与质量管理体系设计;物流绩效评估体系设计;物流管理理念创新等。教法设计。本课程属于实践性教学性质,整个课程设计阶段以教师指导、辅导与小组研讨并重,遵循在学中干,在干中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切身体验物流方案设计的全过程。首先,讲解物流方案设计的目的、要求、基本规范与形式,且把前几届全国物流设计大赛获奖作品提供给学生供参考;其次,指导学生撰写总案例集分析报告,把各小案例中的问题与解决思路、方法进行汇总与梳理,从中提炼出方案主题与核心内容;再次,指导学生如何收集与补充大赛案例中缺少的数据与资料,同时还组织学生参观相应的企业,增加一些感性认识;对于某些定量分析方法的学习与应用联系相关老师做专门指导。

教学实践

经验。物流方案设计的基础是案例集的总分析报告。在平时的相关课程中,一般都是内容单一、篇幅短的小案例分析,学生从未接触到百页左右的围绕该企业的案例集,如何把一个个小案例分析串联、集成为一个总案例分析报告,对于学生来讲尚属首次。为此,让学生把各案例中企业各方面的背景、问题、解决思路、方法和措施等进行“合并同类项”,再从经营战略、业务运作、管理与技术手段、所需环境与条件等方面进行分层撰写,形成较系统的总分析报告。物流方案设计中,学生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一个个解决方案的堆砌,系统性差,方案不能前后呼应甚至矛盾,缺乏一个空出的主题与明显的逻辑主线。为此,让学生单独把各式各样章节的摘要写出来,并把每个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用框图画出来,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发现哪些章节是重复的或不需要的、哪此内容是缺少的或不足的,经过几轮反复练习,使学生基本做到主题相对明确、逻辑较一致的物流解决方案。由于物流管理课程设计的时间有限,对物流解决方案的要求是作出一定的调整,主要是对案例的覆盖面从80%下降到40%,使学生较易抓住关键,提炼企业面临的本质性的独特问题,然后对症下药,量身定做出物流解决方案。 小结

物业经理总结报告篇5

关键词 施工项目 物资 成本分析

物资成本是指在施工过程中所耗用的构成工程实体的主辅材料、结构件的实际成本以及周转材料的摊销和租赁费用。物资成本分析是施工项目经济活动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由项目经理组织相关部门定期开展。对项目物资消耗整体情况的分析,要根据责任成本预算费用、物资预算单价,对比物资消耗情况、物资实际单价,从“量、价、费用”总体分析,找准数量节超原因、物资成本节超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和对相关部门、岗位的考核奖惩方案。

一、物资核算业务流程

(1)按施工班组或工号提供物资设计消耗量或应耗量,工程部计算分工号或班组实际已完工程主要物资设计施工消耗量或应耗量,并及时提供给项目物资部门。

(2)提供材料预算单价和控制损耗系数。工经部统计汇总主要物资预算单价和各工号主要物资控制损耗系数,并提供给项目物资部门,其中控制损耗系数以公司责任成本确定的损耗率或合同约定的损耗率为依据。

(3)统计物资实发数量。项目物资部门根据现场收、发料单、材料明细账、材料动态表等基础记录,统计计算各工号或内部承包班组当期开累发放物资数量。

(4)计算物资实耗数量。项目物资部门组织内部承包班组现场负责人、物资管理人员,对现场工地库存物资和半成品数量进行盘点。根据现场盘点结果和统计的物资实发数量,计算物资实耗数量(实耗实量=实发数量-现场库存原材料数量-半成品数量)。

(5)核算物资量价节超。项目物资部门组织核算物资量价节超情况,其中数量节超=应耗数量-实耗数量,金额节超=节超数量×责任成本单价(或采购单价);核算数量时,原则上砼选用施工配合比进行核算;核算价格时,计算主要物资实际采购单价分别与合同单价、责任成本单价的价差,核算各工号和整个项目实际消耗的主要物资的总价差。

(6)编制物资成本分析报告。说明当期物资采购和消耗控制的具体情况,并对节超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或建议及落实责任人、完成时间等;物资核算节超数据将作为作业层当期奖罚的主要依据。

(7)复核。工经部根据已完工程结算数量、责任成本预算确定的主要物资控制损耗系数等基本数据,复核项目物资部门编制的物资核算表,并重点关注主要物资应耗数量、价格分析的准确性等内容,并提出补充完善意见。

(8)审批。项目管理委员会组织审批项目成本分析报告,对物资成本分析报告重点关注物资分析资料是否真实准确、分析方法及手段是否合理科学、分析原因,是否深入客观,并对物资控制管理提出要求。审批后的核算数据作为当期队伍物资扣款和经济活动分析的直接依据。

(9)执行/反馈。项目物资部门严格按照改进措施或建议,落实整改责任人,并督促反馈执行情况。

(10)公司报备。项目物资部门定期向公司项目物资部门报送物资核算有关资料。

二、物资消耗核算分析方法

(1)节超数量及节超率。节超数量=应耗数量-实耗数量;节超率=节超数量/设计数量×100%;节超率正值为节约,负值为超耗;实耗数量=(期初结存+本期收料)-当期结存盘点数量。

(2)主要物资消耗分析。0≤节超率≤物资损耗系数,属于合理消耗;节超率>物资损耗系数,不正常节约;节超率

对节超率大于物资损耗系数的不正常节约、节超率小于零的不正常超耗,要进行消耗情况分析。

(3)辅助材料消耗分析。根据不同的工程类别及经济责任承包管理模式,项目经理部列出纳入消耗控制的辅助材料清单,并根据确定的责任目标,对比分析节超情况。

三、物资成本分析报告的编制

由项目物资部门主责,工程部、工经部配合在每月5日前完成上月《物资成本分析报告》初稿的编制,报送项目工经部复核、汇总。工程部、工经部、项目物资部门提供项目经理部统计期内施工产值完成情况和物资应耗量与实耗量数据。项目主要物资节超核算表应包括本项目各作业队或各工号的物资成本基本数据,包括物资价格(物资投标价、采购价等)和物资消耗数量(单位工程物资的应耗数量和实际消耗数量)。物资成本分析时分工号据实填写单项工程物资成本明细表,并汇总各工号消耗控制情况填制《项目主要物资节超核算表》。

四、《物资成本分析报告》的编制要点

项目物资部门对本项目期内物资成本进行综合分析,并编制《项目物资成本分析报告》,纳入项目经理部综合成本分析中。分析报告编制要点如下:

第一,项目工程情况简介及作业队施工生产进度情况,分析时段内主要工号实体工程完成情况。第二,分工号主要材料的消耗及节超情况和各作业队期间内主要材料消耗及节超情况。第三,分析原因。对主要材料消耗及节超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查找问题,总结经验。第四,对二三项料消耗进行费用分析,根据施工经验,测算费用比例是否适度。第五,写出分析结论,明确原因和责任并提出整改措施。并对超耗材料按合同约定进行结算。

五、注意事项

第一,项目部要实行物资月末盘点制度,物资盘点与项目收方、结算同步,库存盘点不仅包括库房及料场的原材料库存,还包括各工号、各工序未投入使用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库存,以确保工程进度与物资消耗数量的准确和对应。第二,项目经理要组织各部门和作业队对主要材料消耗及节超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提出整改措施,落实到人,并注意动态反馈。本月物资成本分析报告中应体现上月整改措施落实情况。第三,应根据合同约定准确扣除劳务分包单位应扣材料款,防止少扣、漏扣、缓扣。

(作者单位为中国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陈亮,王宗明.浅谈工程项目物资成本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0(19).

[2] 吴晓琴.新时期铁路施工企业的物资成本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5).

[3]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物资精细化管理办法(试行)[Z].中铁股份物资〔2014〕

物业经理总结报告篇6

2004年7月1日,《鲁中晨报》迎来创刊五周年纪念日。五年成为鲁中地区发行量最大、新闻影响力最强、广告收入最高的强势主流媒体,“鲁中晨报现象”引起众多报业同行、新闻研究机构及主管部门的关注。副部长徐光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梁衡(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等到报社视察,对《鲁中晨报》在新闻宣传、经营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传媒经济管理研究所等均把《鲁中晨报》作为重点研究对象。“鲁中晨报现象”还被作为经典案例(国内报业仅两家)选入由国家文化部文化产业司主持编写的《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

(一)顺应市场经济规律,实现由记者站单一职能到分社多元发展的体制转换。

《鲁中晨报》由大众报业集团主管主办,由大众报业集团淄博分社具体承办。淄博分社前身为大众日报淄博记者站。上世纪90年代后期,大众日报社党委同意淄博记者站按照办事处或分社的管理框架进行探索,承担事业发展职能。为彻底理顺体制,报社党委正式报请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批准,在青岛、淄博等市地以记者站为基础正式挂牌成立了分社,统筹运营新闻、广告、发行、印务等报业经济。

(二)跳出资本积累从有形资产到有形资产的常规范畴,实现由无形资产(广告版面)到有形资产(实物)的转换。

1996年前后,市场处于低谷,大量建材滞销胀库,许多按常规不登广告的工矿企业急待广告启动,走出低谷。大众日报社党委果断批准淄博分社成立广告分公司,同意将广告开发收入(大量的表现为建筑材料等实物抵顶广告)用于建设适度规模的办公接待楼。淄博分社以广告开发为抓手,同时争取市区在用地、配套费减免上给予政策扶持,三年内筹集基建资金和建筑材料2000余万元,把《大众日报》的部分闲置版面转换成了固定资产。在报社少量资金启动下,很快建成了集餐饮、办公、娱乐、会议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欧亚花园”,改善了分社在驻地的形象,为报社累聚起了4000多万元的资产。

(三)理性回归,摆脱资产经营操作的惯性模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由酒店经营为主到报业经营为主的角色转换。

建起了“欧亚花园”,分社拥有了数千万元的实物资产,当年营业额达到500万。可以说,发展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但若长期囿于酒店经营,既不是报人的理想,也不是报业的优势。1998年,淄博分社在大众日报社党委的支持下,接收了濒临倒闭的《山东信息报》。分社将欧亚花园抵押贷款,分项投入办报,顺利实现了由一般物业资产向报业经营资产的二次转换。为使报纸尽快成长起来,确定了嫁接办报的思路,以集团所属《生活日报》为嫁接母本。1999年6月8日,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批准《山东信息报》更名为《鲁中生活日报》。“嫁接”办报进入实质运作阶段:在“生活日报”报头加“鲁中”二字,作为新报报头;《生活日报》的知名专刊、周刊直接“拿来”,要闻、泉城新闻及部分广告版面删去,嫁接《鲁中生活日报》要闻版、淄博及鲁中新闻版等。《生活日报》选派业务骨干参与办报。这样既让《鲁中生活日报》变成了一张当地报纸,具备了地域性、贴近性,又成功发挥了《生活日报》部分特色资源和品牌的优势,使《鲁中生活日报》一开始就高起点创刊、高质量运营,缩短了办报周期,具备了同其它媒体竞争、抗衡的实力。

(四)创新不停歇――鲁中晨报实现超常规发展。

在“嫁接”基础上创新――版块化、彩印。2000年4月17日,《鲁中生活日报》面貌焕然一新:彩色印刷,分为A、B两大版块。《鲁中生活日报》成为山东省第一张版块式、省级生活类日报。

更名《鲁中晨报》――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早餐”。2000年10月16日,《鲁中生活日报》更名《鲁中晨报》,完全独立组版并改版,得到读者的认可与欢迎,成为广大市民名副其实的“文化早餐”。

“嫁接”再炮制――《鲁中晨报》埠外发新枝。一个地区的“蛋糕”总量终究是有限的,在稳固本地市场领先者地位的同时,《鲁中晨报》决策者把目光盯上了东营市场。晨报人没有走一味在东营市扩大《鲁中晨报》发行量的路子,而是另辟蹊径:在运作管理体制上,联合当地几家社会资本,采取发起方式设立了东营大众信息传媒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晨报在东营的经营管理(独家晨报发行、广告业务);在办报模式上,将“嫁接”模式搬到东营,创办《鲁中晨报・黄河三角洲新闻导刊》;在队伍建设上,由鲁中晨报社派出新闻、管理骨干,其他人员在当地招收,并按照鲁中晨报社的管理制度实施管理。

品牌延伸――创办《晨报星期三》。为了进一步改善《鲁中晨报》读者结构,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及成功人士(从广告角度讲,这是有效读者),加大高端客户开发力度,《鲁中晨报》于2003年6月28日创办《晨报星期三》周日刊。该周刊与上海文新报业集团所属《上海星期三》联合出版,是一份时尚生活类周刊。周刊与《鲁中晨报》两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经半年成功运作,《晨报星期三》已成为鲁中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周刊,年内广告收入突破100万元。

(五)发展以传媒为中心的报业经济,壮大实力。

l、组建广告公司,使之成为报社收入的主要来源。

在分社创建之初,便组建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山东大众广告公司淄博分公司,2003年初山东大众广告公司淄博分公司完成改制,成立了晨报广告有限公司,由鲁中传媒及广告公司员工共同持股。 2003年晨报广告有限公司《鲁中晨报》广告2300万元,占《鲁中晨报》广告总额的70%。

2、印务中心上马――打破报纸发展的“瓶颈”制约。

《鲁中晨报》创刊初期,收购了一家印刷厂,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原印厂债权、债务由政府承担,分社以象征性价格(1000元)买下该厂,随后,一边办理印厂更名,扩大印刷范围,一边考察引进报纸印刷设备,抓紧筹建,仅用2个月时间便完成第一期工程建设,并一次试印成功。为满足《鲁中晨报》发行量急剧增长需要,分社马不停蹄进行了印务中心第二期、三期、四期工程建设。

为分散经营风险,减轻资金压力,鲁中传媒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印务中心进行了规范的股份制改造,许多企业法人、自然人参股,鲁中传媒占43%的股份,居控股地位。目前,印务中心总资产已达4700万元,除承印《鲁中晨报》外,还同时承印十几种报纸,并且具备书刊、画册印刷能力;另外还开展了多家大学校报的承印业务,成为了山东地区最大的大学校报承印中心。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4500万元,利润200余万元。

3、组建发行公司――使《鲁中晨报》及集团所属报纸在鲁中地区实现自办发行。

淄博大众发行有限公司组建于1999年3月,当时《鲁中晨报》还未创办,主要职责是发行集团所属的《齐鲁晚报》、《生活日报》,发行范围主要限于淄博市中心城区张店区。随着《鲁中晨报》的创刊,分社先后投入300余万元建立发行站、购置发行车,一个遍布淄博及周边地区的发行网络迅速形成,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各报发行时效。

为充分开发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发行公司依托晨报电子网站及发行网络成立了晨报配送中心,网上购物,配送到家,既方便了读者,又实现了发行网络的综合利用,提高了网络效益。发行网、电子网将成为鲁中传媒新的经济增长点。

4、涉足多元化经营,拓展新领域。

随着介入政策的逐步放宽,报业竞争必然会越来越激烈,行业利润率将趋向社会平均利润。为降低事业风险,迅速壮大鲁中传媒的经济规模,经慎重研究确定有选择地介入新产业。自2002年起,鲁中传媒开始涉足房地产开发领域,通过资本运作,总投资近亿元,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的“晨报花园”一期工程现己进入收尾阶段,写字楼及住宅楼出售率均超过90%。

市场竞争状况分析

《鲁中晨报》作为大众报业集团的系列子报之一,晨报市场定位显然要符合集团总体发展战略。按照集团的总体要求,《鲁中晨报》应是一张省级地域性生活类早报。所谓“省级”是由省级报业集团――大众报业集团主管主办;“地域性”,就是《鲁中晨报》集中在鲁中地区发行;“生活类早报”是指她有别于机关报,主要为读者生活服务,主要受众为广大市民。《鲁中晨报》的市场定位决定了她参与竞争的报业市场为鲁中地区。人们对“鲁中”的理解一般有两种,一是指地处鲁中的淄博市,即“小鲁中”概念。二是指以淄博为中心的东营、潍坊、莱芜等五市,即“大鲁中”概念。先来看“小鲁中”意义上的报业市场的竞争状况:

目前以淄博为目标市场的报纸主要有五张:《鲁中晨报》、《淄博日报》、《淄博晚报》、《淄博声屏报》、《音体美报》。在《鲁中晨报》创刊前,由于其他四张报纸各有自己的读者、市场定位,相互之间“安然无事”。《鲁中晨报》的创刊,一石激起千层浪,各报为争夺广告客户,广告价位一降再降,有的甚至只要给钱就能上版;为争夺读者资源,出版时间一再提前,出版量(版数)不断增长,彩色版面不断增加,但售价维持不变。经过几年拼杀,《鲁中晨报》发行量在淄博远远超过所有报业对手,稳坐第一把交椅,广告刊登额每年平均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3年度《鲁中晨报》广告刊登额达3300万元,占淄博报业市场广告总额的50%左右。

淄博报业市场除上述本土报纸外,一些部级、省级报纸也有一定的发行量。但由于上述报纸本土新闻太少,贴近性差,当地居民自费订阅的极少,多数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公费订阅,读者面窄、阅读率低,当地广告公司基本不看中这些报纸。因此,就目前情况看,非“本土”报纸对淄博发行市场的影响十分有限,对广告市场则基本没有影响。《齐鲁晚报》、《山东商报》、《生活日报》等生活类报纸在淄博的发行量,尤其是在报摊的零售量呈现增长态势,随其影响的扩大,将逐渐具备分割淄博“报业广告蛋糕”的能力。如果他们在淄博增出地方版,把广告价位降下来,《鲁中晨报》目前的广告经营局面将面临极大的挑战。潜在竞争对手向明确化竞争对手的转变,随其逐渐浮出水面,将会促使鲁中报纸市场的争夺更加激烈。

再来看“大鲁中”意义上的报纸市场竞争状况。滨州、莱芜两市基本是“一城一报”,即当地党委机关报,由于两市经济总量较小,报业市场成长发育度较低,其广告收入每年分别仅有300万元左右。潍坊市是鲁中报纸广告市场较大的城市,《潍坊日报》、《潍坊晚报》两报广告总量超过2000万元。目前《鲁中晨报》在上述三市的发行量较少,对当地报纸的发行、广告没有多大影响力,从三市吸引到《鲁中晨报》的广告刊登额十分有限。

东营是《鲁中晨报》在鲁中重点开发的城市,目前日发行量在1万份左右,尽管发行量低于当地的对手,但由于发行结构较为合理,主打城区,且发行范围纳进了油田和东营市区两个市场中当地报纸的覆盖空白地域,年广告收入已超过200万元。据了解,《东营日报》、《胜利日报》日发行量均在2万份左右,广告收入各在350万元上下。当地发行量最大的外部报纸为《齐鲁晚报》,发行量在2万份左右。另外《山东广播电视报》在东营还办有“胜利”、“东营”两个地方版,发行总量2万份左右,年广告总收入200万元左右。《齐鲁晚报》及《山东广播电视报》都是与《鲁中晨报》同质的生活类报纸,因此,东营报业市场的竞争相对激烈。

未来战略重点

笔者认为鲁中晨报在未来发展中应把握五大战略重点。

(一)坚持品牌运营,不断提升晨报品牌的影响力

确定品牌精髓。《鲁中晨报》经过近五年的苦心经营,业已成为一个品牌,有一定的知名度、美誉度。但它的品牌精髓目前还不够清晰。笔者认为“新闻好”、“倾心帮助读者”、提供“实用”、“有指导性”的生活资讯是《鲁中晨报》的特色与追求,为此可否将鲁中晨报品牌精髓概括为“天天好新闻,时时好帮手”,这值得认真商榷。

注重品牌识别。品牌识别是实现品牌战略的重要环节,她注重的是品牌外在表现上的独有个性与特色,是区别于其他品牌尤其是主要竞争品牌的视觉差异。要重点考虑“开本”、报头、版式风格。

要保持并不断提高品牌核心质量。品牌的核心是《鲁中晨报》的内容,所以任何时候都要把办好报纸作为首要任务。办报必须以读者为中心,要全面分析读者结构,认真研究读者需求。改革稿件、版面评价制度,把好稿、好版的评判权交给读者,全心全意依靠读者办报,办报办给读者看,切忌孤芳自赏。加大推名牌记者、名牌编辑、名牌栏目、名牌活动的工作力度,不断提升《鲁中晨报》的品牌形象。

实施品牌延伸,追求品牌收益最大化。晨报品牌延伸宜选择同一产品线扩展,即延伸出与晨报报纸出版相关的新产品。近年内《鲁中晨报》应谨慎选择延伸其他报纸产品,集中精力把《鲁中晨报》及已有的《黄河三角洲新闻导刊》、《晨报星期三》两个延伸产品做好,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之路。

(二)坚定不移地推行广告制,提高广告经营水平

广告经营的重点是如何调动各公司的积极性,依靠各公司把晨报“广告蛋糕”做大。因此,今后重点应做好以下四点:1、与各广告公司建立战略化伙伴关系。2、建立规范有序的竞争秩序。3、加强同重点客户的联系,设置符合客户需求的版面。4、科学制定价格战略,使其成为重要的广告管理杠杆。

(三)实施有效发行战略,提高发行总效率

l、提高晨报发行在单位区域内的分布密度(有效发行率)。物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压强原理”:指在外力相同的情况下,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报纸在发行量一定的情况下,发行范围越集中,地域影响力就越大,广告效果就越好,广告商就越青睐。“发行压强原理”具有极强的指导作用,它说明,要进一步提高晨报发行的广告回报率,在发行战略和营销策略上,首先要调整发行区域分布结构,重点增加报纸在中心城区的发行量,不断增加发行密度。

2、提高晨报阅读率。

3、提升高消费水平读者群在晨报读者结构中所占比重。

4、重视并强化较大社会影响力的读者群在晨报读者结构中的地位。

5、寻找晨报最佳“有效发行量”。

(四)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形成以报业为主体,多元化为补充的报业经济格局

相关多元化经营应是《鲁中晨报》的首选,投入小,风险小。1、创办杂志;2、拉长产业链,增加相关收益;3、在不相关多元经营领域应注意发挥品牌优势,稳扎稳打,宁少勿滥。

(五)行业竞争及扩张战略

在条件具备的前提下,重新整合鲁中地区的报业资源,创办报业集团。

物业经理总结报告篇7

调研报告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观事实。调研报告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调查,二是研究。调查,应该深入实际,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不凭主观想象,按事物的本来面目了解事物,详细地占有材料。研究,即在掌握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认真分析,透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至于对策,调研报告中可以提出一些看法,但不是主要的。因为,对策的制定是一个深入的、复杂的、综合的研究过程,调研报告提出的对策是否被采纳,能否上升到政策,应该经过政策预评估。

如何写好调研报告?

第一,必须掌握符合实际的丰富确凿的材料,这是调研报告的生命。丰富确凿的材料一方面来自于实地考察,一方面来自于书报、杂志和互联网。在知识爆炸的时代,获得间接资料似乎比较容易,难得的是深入实地获取第一手资料。这就需要眼睛向下,脚踏实地地到实践中认真调查,掌握大量的符合实际的第一手资料,这是写好调研报告的前提,必须下大功夫。

第二,对于获得的大量的直接和间接资料,要做艰苦细致的辨别真伪的工作,从中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律性,这是不容易的事。调研报告切忌面面俱到。在第一手材料中,筛选出最典型、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对其进行分析,从中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或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律,得出正确的结论,总结出有价值的东西,这是写调研报告时应特别注意的。

第三,用词力求准确,文风朴实。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很好的典范。写调研报告,应该用概念成熟的专业用语,非专业用语应力求准确易懂。通俗应该是提倡的。特别是被调查对象反映事物的典型语言,应在调研报告中选用。目前,盲目追求用词新颖,把简单的事物用复杂的词语来表达,把简单的道理说得云山雾罩、玄而又玄,实际上是学风浮躁的表现,有时甚至有“没有真功夫”之嫌。

调研报告一般是针对解决某一问题而产生的。报告需要陈述问题发生发展的起因、过程、趋势和影响。如果用词概念不清,读者就难以了解事物的本来面目,也就达不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尤其是政策调研报告,用词准确有助于政策决策者迅速准确地理解调研报告的内容,有利于政策制定和调整的正确性。

第四,逻辑严谨,条理清晰。调研报告要做到观点鲜明,立论有据。论据和观点要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条理清晰。论据不单是列举事例,讲故事,逻辑关系是指论据和观点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如果没有逻辑关系,无论多少事例也很难证明观点的正确性。结构上的创新只是形式问题,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追求报告的形式上。调研报告的结构可以不拘一格。

第五,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思想素质。好的调研报告,是由调研人员的基本素质决定的。调研人员既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一项政策往往涉及到国民经济的许多方面,并且影响到不同的社会群体,只有具备很宽的知识面,才能够深刻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正确判断政策所涉及的不同群体的需要;才能看清复杂事物的真实面目。恩格斯说过:如果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任何科学都没有存在的价值了。调研人员一定要具备透过现象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这源于日积月累,非一朝一夕之功。

第六,要对人民有感情,对事业、对真理有追求。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调研报告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作者所处的立场决定了报告的主题和观点,也决定了报告素材选取的倾向性。巴金说,“不是我有才能,而是我有感情”。深入实际搞调研,一定要有为老百姓、为国家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和感情。

物业经理总结报告篇8

一、进一步简化小型微利企业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备案手续

实行查账征收的小型微利企业,在办理2014年及以后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通过填报《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2014年版)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63号)之《基础信息表》(A000000表)中的“104从业人数”、“105资产总额(万元)”栏次,履行备案手续,不再另行备案。

二、取消“收入全额归属中央的企业下属二级及二级以下分支机构名单的备案审核”的后续管理

收入全额归属中央的企业(本条简称中央企业)所属二级及二级以下分支机构名单发生变化的,按照以下规定分别向其主管税务机关报送相关资料:

(一)中央企业所属二级分支机构名单发生变化的,中央企业总机构应将调整后情况及分支机构变化情况报送主管税务机关。

(二)中央企业新增二级及以下分支机构的,二级分支机构应将营业执照和总机构出具的其为二级或二级以下分支机构证明文件,在报送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表时,附送其主管税务机关。

新增的三级及以下分支机构,应将营业执照和总机构出具的其为三级或三级以下分支机构证明文件,报送其主管税务机关。

(三)中央企业撤销(注销)二级及以下分支机构的,被撤销分支机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办理注销手续。二级分支机构应将撤销(注销)二级及以下分支机构情况报送其主管税务机关。

主管税务机关应根据中央企业二级及以下分支机构变更备案情况,及时调整完善税收管理信息。

三、取消“汇总纳税企业组织结构变更审核”的后续管理

汇总纳税企业改变组织结构的,总机构和相关二级分支机构应于组织结构改变后30日内,将组织结构变更情况报告主管税务机关。总机构所在省税务局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57号)第二十九条规定,将汇总纳税企业组织结构变更情况上传至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信息管理系统。

废止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57号第二十四条第三款“汇总纳税企业以后年度改变组织结构的,该分支机构应按本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报送相关证据,分支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重新进行审核鉴定”的规定。

四、除第一条外,本公告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6号;2015年2月2日)

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部分税务行政审批事项取消后有关管理问题的公告

为加强后续管理,现就部分税务行政审批事项取消后有关管理问题公告如下:

一、关于取消“对纳税人申报方式的核准”后的有关管理问题

税务机关应当告知纳税人申报期限和申报方法,畅通申报渠道,确保纳税人可以根据实际生产经营情况,自主选择办税大厅、邮寄或网上申报等多种申报方式。

二、关于取消“印制有本单位名称发票的审批”后的有关管理问题

税务机关对用票单位使用印制有本单位名称发票不再设置条件限制,用票单位可在办税服务厅填写《印有本单位名称发票印制表》,税务机关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确认用票单位使用印有该单位名称发票的种类和数量,并向发票印制企业下达《发票印制通知书》。发票印制企业应当按照《发票印制通知书》的要求印制印有用票单位名称发票,确保用票单位正常使用。

三、关于取消“对办理税务登记(开业、变更、验证和换证)的核准”后的有关管理问题

税务机关应当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推进税务登记便利化。一方面,推进税务登记方式多样化,提供国税局地税局联合办理、多部门联合办理和“电子登记”等多种方式,为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提供多种选择和便利;另一方面,推进税务登记手续简便化,税务机关办税窗口只对纳税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形式核对,收取相关资料后即时办理税务登记,赋予纳税人识别号,发给税务登记证件,减少纳税人等待时间,提高办理效率。

税务机关在税务登记环节力求即来即办的同时,应当切实加强后续管理。在税务登记环节采集营业执照、注册资本、生产经营地址、公司章程、商业合同和协议等数据信息,并在后续的发票领用、申报纳税等环节及时采集、补充相关数据信息。应当加强对税务登记后续环节录入、补录信息的比对和确认,并逐步实现对税务登记信息完整率、差错率等征管绩效指标的实时监控。

四、关于取消“扣缴税款登记核准”后的有关管理问题

税务机关对扣缴义务人办理扣缴登记不再进行审批。税务机关在办理税务登记、纳税申报或其他涉税事项时直接办理扣缴义务人登记,并按照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对扣缴义务人是否如实申报代扣代缴税款有关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防范扣缴义务人不履行税法义务带来的税收管理风险。

五、关于取消“以上市公司股权出资不征证券交易印花税的认定”后的有关管理问题

(一)证券市场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即北京、上海、深圳市国家税务局)在证券登记结算公司营业部柜台建立《以上市公司股权出资不征证券交易印花税股权过户情况登记簿》(以下简称《登记簿》)。

(二)具体操作规程

1.申请人(转让方,下同)负责填写股权变更的相关事项内容;

2.证券市场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委托当地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对申请人登记填写内容逐笔验证后再办理相关手续;

3.证券市场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定期核对《登记簿》填写的内容;

4.年度终了后,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将《登记簿》交由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备查。

(三)自2015年起,证券市场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应当在年度终了后一个月内,按照上述要求对《登记簿》登记的内容进行汇总和分析,并将主要情况书面上报税务总局(财产行为税司)。

六、关于取消“在营企业完成改组改制、符合豁免条件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历史欠税豁免审批”后的有关管理问题

税务机关应当通过事后备案等方式加强执行豁免历史欠税政策过程中的相关管理工作,及时对备案资料进行核实,发现条件不符的,应当立即纠正。

七、关于取消“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物流企业确认”和“可用于调和为汽、柴油的石脑油、溶剂油计划及调整计划的核准”后需要明确的有关问题

因交通运输业已经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范围,取消“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物流企业确认”事项的相关业务已不存在。同时,《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和完善消费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33号)下发后,将石脑油、溶剂油纳入消费税征税范围,不需要再对可调和为汽、柴油的石脑油、溶剂油采取审批下达计划的方式进行管理,取消“可用于调和为汽、柴油的石脑油、溶剂油计划及调整计划的核准”事项的相关业务也已不存在。因此,《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试点物流企业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208号)和《汽油、柴油消费税管理办法(试行)》(国税发[2005]133号文件印发)第十八条、十九条和二十条已经失效。

本公告自之日起施行。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8号;2015年2月4日)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对电池 涂料征收消费税的通知

为促进节能环保,经国务院批准,自2015年2月1日起对电池、涂料征收消费税。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将电池、涂料列入消费税征收范围(具体税目注释见附件),在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环节征收,适用税率均为4%。

二、对无汞原电池、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又称“氢镍蓄电池”或“镍氢蓄电池”)、锂原电池、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和全钒液流电池免征消费税。

2015年12月31日前对铅蓄电池缓征消费税;自2016年1月1日起,对铅蓄电池按4%税率征收消费税。

对施工状态下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含量低于420克/升(含)的涂料免征消费税。

三、除上述规定外,电池、涂料消费税征收管理的其他事项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等相关规定执行。

(财税[2015]16号;2015年1月26日)

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电池 涂料消费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公告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对电池 涂料征收消费税的通知》(财税[2015]16号,以下简称《通知》)的规定,自2015年2月1日起对电池和涂料(以下简称应税消费品)征收消费税。现将有关征收管理事项公告如下:

一、符合《通知》第一条规定的纳税人,应当按规定到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税种登记。

税种登记的办理流程和时限要求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确定。

二、纳税人委托加工收回应税消费品,以高于受托方的计税价格出售的,应当按规定申报缴纳消费税,在计税时准予扣除受托方已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税款扣除凭证为《税收缴款书(代扣代收专用)》,纳税人应当将税款扣除凭证复印件按月装订备查。

三、纳税人应当建立《电池、涂料税款抵扣台账》,作为申报扣除委托加工收回应税消费品已纳消费税税款的备查资料。

四、纳税人生产、委托加工符合《通知》中第二条有关税收优惠政策规定的应税消费品,应当持有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认定的检测机构出具的产品检测报告(以下简称检测报告),并按主管税务机关的要求报送相关产品的检测报告。

五、符合《通知》第一条规定的纳税人,生产、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含免税)应当按规定填报《电池消费税纳税申报表》或《涂料消费税纳税申报表》,办理消费税纳税申报。

本公告自2015年2月1日起施行。

上一篇:护士长管理汇报范文 下一篇:护士长进修汇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