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培训学习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10 13:50:24

ppt培训学习总结

ppt培训学习总结篇1

公司的经营发展需要合格的人才作为支撑,人才的塑造离不开培训。各大公司、企业已越来越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公司生产安全、效益增长、企业文化塑造与培训效果密不可分,这一理念在核电领域倍受重视。人们认识到安全是核电发展的重中之重,为了保证核电厂安全、可靠地运行和维修,至关重要的条件之一就是要有足够的、能够胜任工作的人员。核电厂的培训和授权工作是保障安全的重要环节。为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公司可以聘请成熟培训机构实施培训,或安排内部专职兼职培训师予以实施。下面将说明公司员工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培训师。

二、了解培训师与成人培训的特点

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培训师,我们要了解培训师应具备的基本特质,分析自己的强项与弱项通过训练加以改进;我们要分析成人培训与传统教育的区别,从而确定适合的角色定位和培训方法及技巧。

1.培训师的基本特质

拥有培训方面的专业知识、技巧与能力;讲究专业形象;为人师表;有亲和力;有激情;令人感到轻松;能够将专业理论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能感染人。

2.成人学习者的特点

视力、听力、反应与青少年有所差异;记忆力差、理解力佳;不能持久学习;自我防卫心理强;经验多、个体差异大;对事物已形成的看法不易改变;培训目的性强;希望沟通、互动、参与的培训方式;希望师生平等,有轻松、平等、可发挥自己想法的学习氛围;偏好即学即用,即使谈理论也要说明其用途。

根据成人学习者的特点,成人在生活中决定大多数事项,应把学员当作培训活动的主人,培训师应“建议”而非“决定”学员能做的事,即针对学员的问题,提出建议和帮助。我们应该清楚学员不是等待我们去灌满的空瓶子,而是等待我们去点亮的蜡烛。

要达到好的成人培训效果,不能采用灌输的方式,而是启发思考,经过分析推理得出结论。培训过程注重提问、举例、沟通、互动。

三、基本教学方法与技能

1.课前准备要点

课前要充分休息,以保持旺盛的精力;不要吃辛辣、异味、粘稠等食物;选择适宜的着装;提前30分钟到场;检查各种设备和资料;熟悉学员(名单、部门、职务等);课前与学员轻松交谈;利用介绍讲师时观察学员气氛;尽可能站着讲授。

2.开场白与破冰技巧

开场很重要,常用的开场方法有开门见山法、赞美法、引申法、启发法、展望法等。我们怎样设计自己的开场,可以从以下成功的开场方法中予以选择:幽默风趣的自我介绍;一件事情;一则故事;一句引言;一段赞美;有趣的数字;新颖的动作;重要声明;回顾人或事;其他。

课前想象一下,学员一般会带着哪些“冰”来,并设计破冰活动。在此之前培训师需要对学员状况进行评估,了解学员学习动机、背景、态度等方面信息,开场后可以通过帮助学员相互熟悉,逐步建立合作与信任的学习团队,或设计破冰小游戏,或设计课程引入活动,让学员产生兴趣并逐步投入学习。

3.表达技巧

成人培训的重要方式是沟通和互动,互动的要点如下:破冰暖场,建立开放轻松的课堂氛围;用开放式、假设式语句提问;在学员中寻找跃跃欲试者;简要重复对方回答;及时予以肯定或正强化;熟悉学员,经常叫出名称称呼;不要忽略沉默的学员。

为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对培训师的姿态、手势、眼神、表情、语音语调、倾听等方面有一定的要求,需要不断自检和锻炼提高。

4.课程总结与收尾

课程结尾至关重要,一般包括回顾总结培训的全部内容纲要、激发学员对此专题进一步的兴趣,如有需要,可建立联系或信息反馈渠道。可从以下要点选择收尾内容:简明扼要地再复习一遍专题内容;概括重点处;引申出其它意义;谈谈完成培训的收获;问还有没有其它问题;请学员对课程进行反馈;介绍以后相关培训的内容与安排;感谢学员的参与。

5.课后总结反省

顺着教学计划做回顾;分析讲课中学员的反应怎样;回顾提问的内容学员反应如何;了解学员调查反馈情况;有条件,可以录音或录像来加以回顾;努力争取下一次授课的机会;改正反省的缺点。

四、基本教学方法与技能

1.课程准备

在设计前考虑以下问题:What――你打算告诉学员什么;Why――为什么要培训这些;When――什么时候培训;Where――在哪里培训;Who――谁参加;How――你打算怎样进行。接着再问自己:参加的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他们参加这个培训,他们能从培训中得到什么;他们在这个专题上知识水平怎样;他们在这个专题上期望如何,主要关注什么;培训中什么信息会让他们有正面或负面的反应;他们对这个专题会有什么样的先入为主的想法甚至是偏见;他们会问什么问题,我怎样回答;对学员来说最关心的会是什么;他们是否很了解我还是一无所知;怎样提高他们对我的接受。

2.教学原理分析

一般而言,可以将教学内容按逻辑顺序分解为若干要点,针对每一要点采用演绎法或归纳法进行教学(图1教学原理分析)。实例和论据是阐述每一要点的关键,针对每一要点的难度设计适合的教学方法和练习方法是教学设计的重点。在设计过程要注意整体结构、逻辑关系和练习部分。

3.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要点:根据主题来确定讲授内容;根据学员层次来决定讲授难度;针对主题考虑课程内容框架;多搜索相关材料资料并进行相应取舍。

4.常用授课方法

(1)讲述法:讲师以演讲的方式传达内容。

优点:较适合知识、原则、观念,不受人数限制。

缺点:学员吸收程度有限、学员易疲劳、不容易发现学员理解难点、未顾及学员差异。

(2)小组讨论法:分小组进行研讨。

优点:学员认识深刻、不同观点冲突具有启发性、增进人际互动、集体决策优化。

缺点:受人数限制、不适合太简单或太复杂的主题、缺乏有效引导、注意处理争议而引发的人际冲突。

(3)工作教育法:说明、示范、练习、追踪、反馈肯定5步骤。

优点:适用于技术性、操作性课程、标准化动作或流程、学员得到规范指导并能发现存在的问题。

缺点:人数不能太多、准备工作要细致。

(4)体验式教学法:各种游戏与演练内容。

优点:寓教于乐、增强团队精神、学员参与度高因而体验深刻。

缺点:必须采用与主题密切相关的游戏或演练、必须注意课后总结、户外活动注意安全即强度、最好事先试验以发现组织过程的问题。

(5)头脑风暴法:影视资料传达内容。

优点:激发创意、开拓思路、产生灵感、开放式讨论可以畅所欲言。

缺点:必须有破冰辅助否则学员参与度冷漠、时间不易过长、禁止批评,鼓励各种奇思异想,从中吸收有价值的构想。

(6)播放视听法:影视资料传达内容。

优点:容易激发学员兴趣、生动。

缺点:必须明确这只是辅助教学手段。

(7)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分析教授内容。

优点:案例具体而实际、内容贴切容易引发学员兴趣。

缺点:案例必须选择合适、有一定深度、必须引导总结,并回归到主题。

五、常用教学工具的使用

1.Powerpoint(PPT)

PPT是讲师最常用的使用工具之一,正确有效使用PPT可以增强培训效果,并可帮助学员深入理解学习内容,目前对PPT的使用存在各种不同的看法意见。

制作PPT的内容要求:提纲契领,少用生活化语言;不要试图用PPT阐述复杂概念;最忌讳对PPT照本宣科的读文字;文字越少越好。

制作PPT格式要求:字体尽量放大让每个人都看到;文字不要和图片重叠;尽量采用“图示化”表现内容。

制作PPT风格要求:职场的PPT风格应偏向保守,最好的风格是“简明”;背景最好不要用图片;尽量少用动画、声音效果;同一版面避免出现3种以上颜色,尽量多用暖色调;尽量多使用PPT自带的图表和颜色;少使用大面积阴影或其它颜色,多用生动、动态的符号;数字标题推荐使用“反白”效果;不要用左侧注释框,多使用右侧带灵活的指示箭头;少用链接;风格前后保持统一。

2.板书

板书注意事项:让最远的学员也能看见;注意字要写得水平或垂直,不要斜着写;尽量写正楷,不要字迹潦草;写完后盖上笔帽放好笔;不要在写好的字上任意涂划;写关键的字、词、句。

3.大白纸

注意事项:事先写好内容;用铅笔把一些要点提示写在之上;把你事先写好的白纸折一个角,以便能很快翻到;给每张纸写个标题;在每个小标题前加图标;用深色、粗号笔书写;至少10米内能看清楚;不要写太多字,只写主要的词;如有可能,可以画一些简单的图表;说话时不要背过去看纸;不要斜靠在纸架上;在你为学员分享做记录时一定要先听清楚。

4.麦克风

事先做好测试;用正常音量讲话;固定麦克风线,勿用手玩线、缠绕;受到场地限制,避免走动时被麦克风线缠绕绊倒;应多准备新电池;避免啸鸣声。

5.讲台

位置不要遮住放映工具;不要靠在讲台上;不要一直躲在讲台后面。

6.激光笔

不要用激光笔光线射到学员,尤其注意不要照眼睛;不要频繁使用;要点和关键词句用激光笔照射出,笼统的内容尽量多用手势。

六、结语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培训师需要长期的努力,从各种能力的训练、细节习惯的培养,到各类课程准备及试讲,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耐心,并具有开创性思维和尝试。不断地实践、总结、提高是进步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郭城 培训师。

ppt培训学习总结篇2

摘 要 国网诸城市供电公司为更好的发挥青年员工干事创业的能动性,创新实践“青春符号”达人养成计划,为青年员工打造根植一线,创新创效、实训实践、传承传播、成长成才的卓越争先创争平台。创新青年培育模式,打造“学习―掌握―创新―传授”闭环学习分享模式的“乐享乐学达人堂”。在微信平台、LED大屏幕晾晒“达人堂”养成效果,形成“晒绝活、比效果、找差距”的比学赶超氛围,搭建“我形我秀”达人秀展示平台。建立达人养成长效机制,形成技术骨干“人才库”,结合专业项目比赛成绩,评选公司年度“金牌达人”;组织开展“达人养成”成果展评会,以微视频、PPT的形式展示“天生我才”达人榜,带动公司青年技能水平整体提升。

关键词 服务青年员工 培育 创新

青年员工作为国网诸城市供电公司发展的前沿生力军,在围绕公司中心工作锤炼自身业务能力的同时,普遍缺乏一个集约化、多面化,打破业务培训单一化的助推服务平台。为更好的发挥青年员工干事创业的能动性,国网诸城市供电公司以“竞赛促活力,以活力生合力”为工作思路,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创新实践“青春符号”达人养成计划,深入挖潜青年技术能力,为青年员工搭建根植一线,创新创效、实训实践、传承传播、成长成才的卓越争先创争平台。

一、“乐享乐学”达人堂

打造以学有所成、成有所创、创有所授“学习―掌握―创新―传授”闭环学习分享模式的绝活传授“大熔炉”,创新青年培育方法,遴选一批技术能手组建“达人导师”师资队伍。围绕公司中心工作,以打造青年岗位示范团队、青年文明号示范岗为工作目标,以微讲堂、现场模拟情景剧、绝活展示、顺口溜等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形式,传授带电作业、巡线检修、安全生产、电网建设、企业文化、党员培育建设等领域的小技巧、小绝活。

1.开展“亮安全・青代言”安全达人堂。结合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五个一”活动,在营销部、安全监察质量部、供电所等相关专业开设了“亮安全、青代言”安全达人堂36场次,激发全员在安全领域创新攻关,在青年员工中掀起了争做安全示范岗标杆的青春安全风暴。

2.开展新媒体PPT制作培训达人堂。为提升各部门PPT制作水平,提高会议、培训及专业成果效果,开展新媒体PPT制作培训达人堂16场次。由浅入深,在参加培训的62名青年员工中,成功培养了36名具有独立设计、模板制作能力的优秀新媒体制作人,培育成功率达50%以上。

3.开展摄影技术提升达人堂。新媒体传播逐渐成为新兴的主力传播渠道,为帮助青年适应新挑战,尽快融入新媒体时代,围绕摄影技能、艺术鉴赏能力提升,针对生产、营销、企业文化等领域,开展了12堂摄影技术提升达人堂,以此激发广大员工对摄影的兴趣,形成用图像展示工作、用图像彰显风采的传播新常态。青年达人宫宪磊、安玉明、杜高峰等人多篇摄影作品被省级以上杂志刊发。

二、“我形我秀”达人秀

1.搭建“我形我秀”达人秀晾晒平台。在微信平台、LED大屏幕晾晒“达人堂”养成效果,形成“晒绝活、比效果、找差距”的比学赶超氛围,搭建线上“指尖达人炫舞台”微信展示平台,评选“优秀达人”。

2.分类晾晒青年专业技能绝活。按照公司重点工作对应的“二十四节气表”,分期、分类开展“安全登杆竞速大赛”、安全生产找茬大赛、带电作业技能创新创意大赛、“美分美秒”细节服务提升展示、“好口才”主持人大赛、PPT制作技能竞赛、新媒体摄影比赛等主题达人秀活动,成功展示了“青春符号”达人养成效果,通过开展活动成功挖掘各类专业青年人才共67人。青年达人李子国在省公司党群队伍技能竞赛决赛中取得个人第七名,并获“最佳选手”称号,青年达人王伟琪在潍坊公司安全用电宣讲竞赛中取得个人第一名,并多次被选拔至国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主持青年创新创意大赛。公司摄制的《奔跑吧,抢修君》励志歌曲MV代表山东省电力公司在国家电网公司主办的《电网头条》中进行了展播,并在该平台举办的“八省歌曲评选”中以最高票数获得第一。

三、“天生我才”达人榜

1.开展“青春符号・达人养成”成果展评会。全面展示公司青年员工绝活练就成效,分享达人养成心得,推动青年员工岗位成才步伐。拍摄“金牌达人”绝活视频、照片统一制作成微视频、PPT,组织全员学习。

2.总结“青春符号”达人养成计划实施成效。总结“青春符号”达人养成计划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和做法,建立健全达人养成计划长效机制。根据微信公众平台网络投票结果,结合各类主题比赛获奖名次,评选年度“金牌达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整体工作持续改进、全面提升。

ppt培训学习总结篇3

  青年教师个人小结

  为推进县教育局在全县开展的青年教师“四达标”工程活,我校在校领导的重视下,于20XX年11月26日组织青年教师进行了其中一项:信息技术的培训,培训内容为教学中常用的ppt课件制作方法。现将培训情况小结如下:

  一、保时保质,完成培训任务

  在此次培训过程中,教导处要求青年教师按时到达培训教室,为有课的教师安排好课,保证他们安心参加培训,并做好教师参训的考勤记载。

  教导处聘请我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的陈鹏老师担任培训教师,要求他根据我校教学实际的需求和老师们的基础选好所教内容,并形成教案,在讲授时要耐心细致,一步一步过关。经过半天的培训,全体青年教师能初步掌握ppt中文字的编辑,图片、声音的插入,幻灯片出现的方式等操作方法,达到了培训目的。

  二、课后督促,提高制作水平

  如今的公开课很少有教师不使用多媒体辅助,课件、学件的制作和使用普遍存在。其中最常见的制作工具要数ppt了。通过这次培训,要求青年教师在培训课后深入学习制作ppt和相关理论,由简入繁,给自己定计划,怎样制作学生才容易懂,还可以通过网上在线学习,对ppt制作进行更深的认识,掌握更多制作的技巧,如:用陀螺旋这个动画效果制作会动的小车、画一些物体运动的轨迹等。这样能更好的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能在教学中感受到:当我试着制作一个课件时,发现学生比以前感兴趣多了,心里充满自豪!体会到课件制作和使用能真正的为我们的教学服务,提高课堂效率。

  三、创优争先,形成比赛机制

  为激发青年教师的学习热情,鼓励和表彰他们的学习成果,教导处组织了青年教师ppt课件制作比赛,经过评审:xx获一等奖;xx获二等奖;xx获三等奖。此次活动的开展,促进了青年教师的学习热情,让他们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引发了他们今后要适应现代教学的更新换代,不断补充自己的教学手段,最终为自己的教育事业服务。

  青年教师个人小结

  年轻教师的成长是学校发展的未来与希望,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实现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根据我校活动安排,从10月16日开始,全校举行青年教师讲课活动,通过讲课活动促使青年教师增强课堂教学技能。

  本次活动年轻教师的积极准备,通过讲课、听课、评课,起到了公开示范、交流学习的作用。具体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参加本次青年教师讲课活动的教师共9名,讲课教师积极参与、认真准备,其余教师自觉听讲。在之后的评课中,同科老师积极参与,给每一个讲课教师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无论是讲课教师还是听课教师都受益匪浅。

  总的来说,此次青年教师讲课活动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如果我们的每一节课,都能象这样去上,我们的教学质量一定会上一个新台阶。

  二、纵观本次讲课,出现了亮点和不足,具体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

  1、教师重视程度高。学校开展青年教师讲课活动期间,不管是老教师,还是年轻教师,不管是听课还是参加讲课,大家非常重视这次活动。

  2、讲课教师备课充分、设计科学。在备课中,讲课教师都能注重研究教材教法,注重把知识和能力既深入浅出又扎扎实实的传授给学生,比如孙春华老师的二年级语文《玲玲的画》以及布珊珊老师的英语课。

  3、教学观念新颖,设计构思精巧,灵活整合教材,熟练使用教学辅助手段。在教学中,比如张琪老师,通过辅助工具手电筒帮助学生理解射线的特点。

  4、教学过程安排合理,循序渐进、由简到难,便于学生理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有效的指导;课堂教学的导入、过渡严谨、自然。

  5、刘帅、孙春华、王晓敏、张琪、布珊珊这几位老师在整个课堂上组织得松弛有度、收放自如,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同时几位新老师也带给了我们惊喜,王琦老师随机应变,郭悦老师语言简练,张冉冉老师表情丰富,蒋丽君老师教态自然。

  (二)、存在的不足

  1、备课中需把细节做足;准备要更充分,组织教法等设计或任务更具体、明确些,更易于学生操练。

  2、个别老师上课语气平淡,表情过于严肃。

  3、在这次讲课中显现出了部分教师对教材把我不准确,导致联系时间过长。

  总之,通过此次讲课活动,不仅检验了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也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展示交流的舞台,对青年教师的进一步成才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青年教师个人小结

  为加快我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步伐,进一步督促教师自觉学习的行为,磨练内功,提升品位,以适应新时代对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岗位的新要求,让更多的教师能更上一个台阶,学校12月7日举办青年教师才艺大赛,为青年教师搭建一个锻炼自己、展示风采的平台。

  教龄在6年以内青年教师都参加了比赛。参赛内容有唱歌、舞蹈、乐器、朗诵。石茵老师表演的水袖《桃夭》属于汉唐古典舞,表现了姑娘待嫁的心情。拿鲜艳的桃花,比喻少女的美丽,整个舞蹈洋溢着青春的气息,舞者妙曼的身姿为观众塑造了如同小桃树一般的少女形象。少女轻盈跳跃着,如同桃之精灵一般,整个舞蹈充斥着一种喜气洋洋,让人快乐的气氛。粉绢白衣和粉嫩的妆容,待嫁少女那娇羞的眼神,掩面时流露出的女儿家的羞涩……被舞者用完美的舞姿一一演绎,伴着的曲调如行云流水般素洁高雅,观者无一不被这桃树精灵所吸引。

  xx老师朗诵《当我老了》,整首诗没有一句华丽的词藻,也没有一句优美的语言,有的只是朴实生活的真实体现,字字句句都震撼我们的心灵。有一首歌曲《常回家看看》,不但表达了老年人最希望自己的儿女能常回家看看,也在警示我们做子女的一定要在父母老了的时候常回家看看。多和长辈聊天交流,让他们体会到我们对他们的关心和孝心。姜帆老师用自己最朴实、最真切的语言时时提醒我们:善待每一位年老的人。

  xx老师钢琴演奏的《匈牙利舞曲》,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作品,我上网查了一下才知道,这首曲子八级的水平可以弹,想弹好的话要十级水平,她手法简练又富于色彩变化,调性的转换自然流畅、情趣盎然。曲调具有典型匈牙利民族的粗犷豪放性格,而让我们这些外行人享受这首曲子却没感觉难在哪里,李云红老师演唱的歌曲《我和草原有个约定》,是一首舒缓而优扬、豪放而热烈的歌曲,我从小就向往草原,每次在画面上看到美丽的草原,总是心中莫名地激动和向往,草原的万般风情是常人所无法读懂的,听听草原的歌曲,你的心灵会得到洗涤。

ppt培训学习总结篇4

关键词:语文课堂; ppt技术; 问题与原因; 正确认识; 准确选用

2015年秋季,盐亭县启动“2015年四川省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训”工作。作为小语辅导教师之一,在批阅学员的作业中多次发现:很多教师对ppt技术的掌握与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ppt技术所蕴含的丰富的教育功能并没有被充分发掘出来。现就ppt的制作与使用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谈自己的认识,以期对大家教学有所裨益。

一、现存问题与原因

由于ppt技术的发展时间不长,很多乡村教师对现代教育媒体接触时间更短,对语文教学中使用ppt的价值和作用认识不到位。虽经过网络培训,但短暂的培训时间老师们仅仅学会了制作ppt课件方法及课堂的浅层次实践,至于制作的质量高低、课堂效益如何则难以保证。即使有一部分教师制作ppt技术水平较高,但是其制作的内容是否符合语文课堂的教学实际、是否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等也是值得深思的。因此,在语文课堂ppt使用上就出现了以下问题:

1.简单替代作用――老师把原来写在黑板上的内容简单移植到“ppt”或“投影仪”上,ppt成了“黑板的延续”,用等于不用。

2.盲目“炫技”――很多教师喜欢在“ppt”文本中添加一些激发学生兴趣但与教学内容无关的细节,比如:加闪图、加色彩艳丽的文字图片等,以为这样的“成分”能有效地促进学习。然而从心理学角度看,这些“无关信息”既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增加了学生的记忆负担,反而有害。而且年龄越低,对主体造成的内容认识、理解干扰越大。因为学生的随意注意在低年龄段学生身上表现尤其突出,最容易受干扰。

3.滥用ppt。我们很容易看见网络上或课堂上出现的许多教学课件,就是课堂流程的记录,甚而有老师把理解的重难点详细地标注出来让学生抄誊。一堂课老师把几十张ppt或音视频播完,教学也就结束。课堂上学生顶多也就是个抄写员、观察员,偶尔发言也就只是表个态。学生缺少课堂深度参与,也就没有深度生成。这种诟病是由于许多教师认识不到媒体技术的真正作业,结果自然造成课堂教学完全地依赖以致滥用,教学完全被媒体技术牵着鼻子走,其功能不能真正发挥。

4.用而不当。不恰当地使用ppt,让语文课堂失去“语文味”。如果不当用而用,就会产生“东施效颦”或“画蛇添足”之憾。譬如:教学s版语文教材《一块特别的石头》,有的老师把冰川知识作为教学重点,长段时间视频播放展示、ppt大量的介绍等,把语文课上当有的字词教学、语用训练、写作指导等该学的东西大大弱化。这显然就是用错了课堂――冰川知识不是语文课应该承担的教学任务。否则语文课就上成了科学课、地理课,让其失却“语文味”。

像以上的语文课堂,使用多媒体引发的问题,还真是不一而足。细细思考这些问题,其实暴露了老师们对ppt作用的认识出现了偏差,从而引发设计、制作到使用上出现了种种流弊,应当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二、正确认识ppt的作用

如果我们把语文课堂使用ppt作为一种“时尚”,而不考虑使用的真正目的,课堂必定演化成花哨的情景展示,或成为老师课堂的“独舞”,或变为老师“炫技”的靶场,这跟街头卖艺没什么两样。

那么ppt的作用是什么呢?究其使用的意义而言,我认为最大的价值在于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它是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辅助手段,是为教学而生。其作用是为解决教学重点,突破难点的。凡是跟实现教学目标不沾边或关系不大的媒体手段尽量少用或不用。有了这样的认识,语文课堂上ppt等多媒体的选择、设计、使用等就有章可循了。

三、语文课堂如何正确使用ppt

1.关于ppt的设计

(1)ppt的制作应该简洁、突出重点。教师要慎重添加华丽的背景和无关的文字材料,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2)在设计文字文本的时候,要注意普鲁斯特效应。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教学有关色彩词汇时,要注意把ppt上词汇的字体颜色和要描述的颜色做成一致,比如说“褐色”“黄色”等词的颜色就应该用相同颜色;语文课中写景状物的文章也是比较多的,因此老师在制作ppt选择图片时更要力求其色彩与文字描述的一致性。这样学生最容易记住,让其认知负担最小。

(3)图片的选择使用。在ppt的制作中,选择图片是必不可少的。但如果是单纯为了取悦学生而与教学内容没有联系的图片,则最好不用。在多数情况下,要使用与内容有密切关系的图片,而且图片的运用也有讲究。

就每张ppt图片来说,它具有语文训练的功能越多就越好,如果训练内容层层深入的话,越至后面越精彩。就说《火烧云》一课,天空出现的云霞图片可谓多矣,我们在选择时,尽量满足颜色和形状都具有代表性的。这样教学时既可以在颜色上进行印证,也可以在形状上进行比较,最后的拓展说话、写话也可以作为示范图片来用,可谓一图二用或多用。这就避免了老师备课时不知该在“云”量图片中如何选择需用或者选择图片过多,造成一节课播放不停的局面。

2.ppt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1)ppt出示的时机要根据需要而选择。ppt何时呈现的时机问题,这要跟学情结合。先呈现ppt内容后理解,这是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这种方式由浅入深,水到渠成,适用于一般学生的思维模式。技术上讲就是化难为易,便于学生接受,但不易形成深刻的思辨冲突,易让认识过早遗忘。先理解后呈现,这是在找例子印证结果,易于让学生加深认识和认同。如果理解的内容较为艰深,就能引起比较强烈的思维冲突,这时的ppt技术支持恰到好处,这正是技术予教学的真谛――突破难点!

(2)页面切换的速度。ppt切换速度过快,学生容易出现变化盲视。也就是说,学生看不出场景的变化,如图片、文本的变化。尽管老师已把页面给切换了,而学生的目光却仍然停留在上一张ppt图片上,这时,新图片对学生而言就没有任何意义。教师自认为学生完全看清了一切。实际上变化盲视告诉我们,只有有目的的专注于物体才能看见它们,否则是看不出它们位置的任何变化。而且ppt切换太快,学生也没有时间做课堂笔记。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有2个方法。一是降低ppt图片的速度,让学生自然地度过变化盲视时间。二是在ppt图片后,要及时提醒学生把注意力转移到新的内容上来。

总之,笔者看到身边许多乡村教师ppt技术在语文课堂上的运用还处于初始阶段,许多教师对它的认识尚有待提高,技术尚需炼就。其实这门技术从设计、制作及运用上与心理学、教育学要紧密结合,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它的功能,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参考资料:

[1]学生的随意注意在低年龄段学生身上表现尤其突出,最容易受干扰。(《中小学教育心理学》).

ppt培训学习总结篇5

文中通过对德国宝马汽车技术培训教学平台的介绍,向国内职业技术教育提出专业课程教学平台建设的内容及手段方法。

【关键词】德国 职业技术教育 教学平台 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37-02

0.前言

作为受邀至德国访问学习而又教授过多门德国职教课程的培训师,深刻体会到一个完善的教学平台对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意义。以下通过对德国职教技术教育教学平台的介绍,给国内的同行提供参考。

1.教学平台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意义

所谓教学平台,是指开展教学实践所使用的一系列软、硬件设施的统称[1]。

教学平台的硬件包括面积足够的教学场所,并配置跟得上时代步伐的实训器材设备,配套与本专业一线生产相一致的情景现场;软件包括紧跟时代的专业教材及学习拓展资料,可操作性强的统一的教学课件资源,网络远程学习的网站等。此外,课程的实施离不开人,还必须具备本专业一线技术水平,并且能不断吸收新技术工艺、新教学法,了解技术新趋势的教学人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员的专业技能。

2.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平台

2.1平台的内容

平台的建设是为了保证教学活动实施的统一便利,教学效果的一致,以及教学人员水平的平齐。只要拿着平台提供的课件及教材,由达到资质的人员在平台规定的场所开展教学,无论是谁开展课程,教学效果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证。

图1是某一门德国课程教学平台课件文件夹的截图,是教学平台课件的标准架构。也就是无论哪一门专业课,基本都按照这些文件夹进行编写填充。具体内容如下:

图1 德国专业课程教学平台的文件目录架构

1-Pre-preparation/ Curriculum check list:该文件清单详细列出课程开始前需预备的各项软件、硬件,里面包括Training room Equipment List/ 教室设备清单,Workshop Equipments & Special Tools/车间设备/ 专用工具清单,Attachment/ 耗材清单。

课程的实施者需提前到教学场所按清单检查各项内容是否齐备。包括教室的桌椅、投影机、音响设备、安装了学习程序的学生电脑;开展互动教学的翻纸板、喷胶贴板、各种彩色空白卡片及相关道具;实训工位的车间器材设备、车辆及部件总成等是否到位及正常,数量是否足够,所需耗材是否充足等,都在文件夹里详细列出。也相当于是课程场地建设的配置清单,并配备相关管理人员提供现场支持,以充分保证课程开展的硬件条件。在各个培训点开业前,管理部门会确保其场地面积、工位数量、教学设备配置及相关的管理人员必须符合德国联邦法规的师资、师生比例要求。

正是这样的做法,保障了课程开展的客观条件。教学平台的场地建设就是严格按照清单的要求进行教学场所配置。

2-Trainer Guide :文件包括培训师手册及课程大纲,是教学活动的指导文件。

培训师手册首先指出课程针对的目标人群,目标人群需具备的基础认证及通过测试的网络课程的学习,保证学员学习起来不至跟不上教学进度而影响教学效果。手册中也明确提出学习目标,指出本专业各种岗位能力中本课程重点掌握哪些方面的能力,完成本课程后,学员能够掌握的技能及水平,里面带有“能够对××进行××”,“熟悉××”等技能水平的具体描述。

手册中列出课程开展所需的课程纸质材料及设备清单等。课程纸质材料,包括产品信息、学员工作手册、讲师手册、课前测试题、课后测试题等。设备清单便于培训师查看可用哪些硬件开展哪些小组活动及分组数。

手册的具体内容部分则详细列出每一章节的学习目标,每一课程内容开展的方法及所需时间,各个知识点对培训师的重点提示,实践内容的操作规范,课程开展的小组活动以及要得出的结论,注意事项,课堂练习题的答案等。为便于授课者查看,同时给出从培训师手册文件中提炼的课程大纲文件,便于课程开展过程中参照。大纲中列出了课程每一个章节里的内容及知识点,每个内容的教学开展方法,所需的材料媒介、开展时间、进度控制等。

因培训师手册已将课程具体内容的授课方法、知识技能的关键点、各种操作规范、习题答案等作了明确规定,在保证教学效果的一致性上,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3-Backup:文件夹里是课程的背景信息资料,相当于一个小型资料库。与课程有关的重要背景信息都会尽量备齐,或者提供某个概念某个事件的历史典故与历史渊源,便于授课者对课程知识点与关键技能的查阅、理解与再学习。

譬如,发动机课程的背景信息文件夹里,可以查看到该品牌所有在用发动机以至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发动机的详细资料。资料里可以查到某款发动机使用什么材料的缸套,缸套的成形工艺,与之相配的活塞的涂层材料,所使用的燃油含硫量的要求等详细信息。也提供维修案例及处理措施,便于了解生产一线的情况。

有了这些背景信息,在课程准备或授课过程中有疑问,可以马上查阅相关资料,得到需要的信息,解答学员提出的生产中的问题。这些资料都是电子格式,存储空间不大,如果打印成纸质手册,则一个电子文件就是一本书。背景信息里也有一些重要的视频或动画用于课程开展,便于直观展示一些复杂或动态的结构功能。

所以,Backup里的文件就像该课程的电子资料库,能给授课者开展课程及自身的学习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持。

4-PPT:文件夹里的PPT课件就是开展课堂活动的幻灯片文件。

在国内的课堂里,常看到得到好评的制作精美、内容详实、眼花缭乱的PPT页面。在德国的职业培训中,这样的PPT并无可取之处。不管是图片还是文字,PPT信息量过大的特点使得学员根本无法来得及消化。在讲解时,学员易产生看电影般的惰性,不主动参与课堂的逻辑思考,被动地接受知识。德国的教育研究表明,动手或通过自己的行动参与学习的效率与效果才是最好,知识也掌握得牢固。PPT在课堂上一闪而过,学员事后要翻看或记录都极不方便。

所以德国职教课堂中所用的PPT以展示作用为主。画面简洁是最基本的要求,也切忌堆砌大量的文字。PPT画面背后的意义应该由授课者通过不同的方式给出。可以在小组活动或讲解后让学员总结并展示,或由授课者边讲解边把预先准备好的知识点或技能规范展示出来。区别于传统课堂的黑板板书,重点内容要通过翻纸板或喷胶贴板用各种方式展示并保留,便于学员拍成照片保存,课后翻看及讨论,或学习结束后的消化体会和复习。

所以,PPT仅起展示作用,授课者要以展示的画面所提供的信息设计合适有效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以强调互动、以学员为中心作为原则。总之,PPT绝不能成为授课者在课堂上不想板书或学员不进行课堂思考的理由。

5-Poster:为便于课堂展示,课程中用到的重要图片就放在Poster这个文件夹里。

受课本页面尺寸及印刷质量的限制,图片的清晰度会受影响,需要准备专门的高清晰度电子图片,用于课堂上展示海报的打印。也可通过投影机进行放大,展示或讲述局部细微之处,也便于打印分发给学员作为小组活动的素材。

6-Participant book/ Participant worksheet:这个文件夹里放的是学员用书及学员工作手册,也就是课本教材与学习工作页的电子版,主要起到便于查阅的作用。

课本教材一般每一年小改一次,2~3年大改一次,以便紧跟时代步伐,及时添加新产品信息,不至于和现实脱节。学员工作手册则是相配套的工作任务、小组活动、工作页、练习题、记录表格等。

7-Test:文件夹里包括课前与课后测试题及答案。课前测试是为了检查学员参加课程前预先进行网络远程学习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及具备的基础知识,而课后测试是为了课后检查学员的学习成果及学员对课程的掌握程度。

2.2网络远程教学平台WBT(Web Based Training)

网络远程教育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通过网络能把学校扩展到办公室、车间、家庭甚至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让想学习的人,可以享受到优秀的教育资源。对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实现教育的公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网络远程教育可以扩大教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降低教学成本[2]。在德国,网络远程教育非常发达,几乎所有的课程都可以在网上找到相应的网络远程教育资源,爱学习,终身学习已成为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

学员正式报名参与课程面授前,必须先开通网络学习的账号,通过网络进行课程相关内容的预先学习。只有按所需的学时学习完各章节并通过网络测试,才能获得参与面授的资格。学习的内容与课程的面授内容息息相关,有面授内容的基础知识,或者最新产品的相关信息等。

WBT里的内容可以让学员反复地学习,也可以反复地进行评估测试。通过WBT的学习,充分发挥了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学员在面授前已掌握了课程的基础知识,对面授内容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便于面授的开展,为关键技能的操练腾出了充足的时间,在面授时能向老师提出有分量的技术问题,保证了教学效果。

2.3授课人才的培养储备

课程的实施离不开人,课程的实施效果、教学质量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学人员的现场操作。所以,教学平台的建设应该把授课人员的培养包括在内[3]。

在德国,授课者必须取得作为教师的基本相应资格,包括语言表达是否流畅,体态形象是否适合,性格特点是否耐心细致有服务精神等。除此之外,在讲授某门专业课程前,授课者必须接受相关的培训及测试。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对课程传递有重要影响的授课方式与技巧。授课技巧测试可以是选择自己熟悉的议题,预先设计好相应的授课环节并展示,也会临时指定某一你并未准备的议题,在有限的时间内临场发挥,以测试应变能力,能否根据授课内容运用合适的方法技巧。课程专业部分的测试除了理论和操作,还包括与课程相关的专业问题的辩论环节。

此外,为了紧跟时代的步伐,掌握一线的技能,授课者必须定期到相应生产岗位进行实习,并且接受不定期的通过面授或WBT进行的再培训,内容包括新知识、授课技巧、教材改版研讨等。

为监督授课质量,在每次授课后,每个学员都要填写匿名反馈报告,接受第三方调查公司的电话或邮件回访,对授课作出评价。授课者还必须每年参加年度评估,对其进行专业评定。如果不胜任又不整改的,将被剔出专业教师队伍。

3.结语:德国的职业技术教学平台给我们的启示

如前述,一门课程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的保障离不开以下几点:

①建设符合课程软、硬件设施要求的办学场所;

②详细的教师手册及课程大纲,明确统一规定各个内容的传递方法、技能的关键点、操作的规范、习题的答案等;

③提供与课程相关的充足的背景信息资料,便于授课者对课程知识点与关键技能的理解与再学习;

④制作提供必要信息展示画面的PPT,便于设计开展合适有效的教学活动;

⑤拍摄或绘制相关的高清晰度图片,用于课堂上展示海报的投影放大或打印,便于展示局部细节,也便于课堂小组活动的开展;

⑥编写紧跟时代潮流,及时添加新产品、新趋势、新工艺信息,和生产现实不脱节的常年改版的课本教材。同时编写相配套的,带工作任务、工作页、练习题的,便于记录分析结果与相关结论的工作手册;

⑦设置课前测试题,了解学员参加课程前通过网络远程学习对课程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设置课后测试题,检查学员学习成果及对课程的掌握程度;

⑧发挥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开发与课程紧密配套,图、文、声、视并茂的多媒体网络远程教学平台WBT;

⑨此外,还须培养教学人员,使之具备本专业一线技术水平,并且能不停吸收新技术、新工艺知识、掌握新教学方法。

只要同一专业各门课程的教学平台都做到了以上几点,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必然能得到切实保障。保证从这个专业毕业的学员掌握了一线的专业技能,上岗就能上手。

也只有保证了以上几点,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的职业技术教育!

参考文献:

[1]赵志强.关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网上教学平台建设的思考[J].《职业圈》 2011年11期:15-16.

[2]肖俊洪. 远程教育与自主学习能力[J].《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01期:78-80.

[3]任伟宁,范同顺. 基于专业团队模式提升教师实践能力路径探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 年03期:23-25.

作者简介:

ppt培训学习总结篇6

关键词:创业 教学 实践 能力 探究

中图分类号:F240;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9-228-02

一、创业实践教学探究的目的和意义

创业实践教学的探究,是为了切实加强和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这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的迫切需要,是推进技工院校课程综合改革,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

为了更好地贯彻技工院校教育方针,使市场营销专业中的《创业实务》课程的理论得以在现实中进行实践,笔者在《创业实务》教学工作中为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设计了“创新、创业、创意”平台――ERP沙盘模拟手工项目及CBD创业综合实训项目。

二、从ERP沙盘实训探究创业实践教学

在《创业实务》教学工作中为了帮助经管系学生把教学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结合起来,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笔者努力探究着创业实践教学。为了让学生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活动,使学生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企业经营的思维,用企业经营的思维思考问题,笔者设计了一个“创新、创业、创意”平台,即ERP沙盘模拟实训。

ERP沙盘模拟设计了由5人组成企业团队(5人分别担任公司中的CEO、财务总监、营销总监、生产总监、采购总监)经营一家虚拟的企业,在模拟的市场环境里面临同行业竞争对手、产品老化、市场单一化等一系列问题的重大挑战,在面临多方案的解决过程中,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协同合作、思维创新、全局规划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与实践能力,以此激发学生创业热情,提高学生全面的创业能力。

为了转变传统教学模式,进一步探究创业实践教学,笔者在ERP沙盘模拟实训中,对学生分组进行教学,让他们互相竞争。为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创意的兴趣,又在学校组织了ERP协会,把教学中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优秀学生、脱颖而出的小组成员选进了协会。

这样,ERP沙盘大赛组织形式采用学生社团协会形式来开展,跨专业、跨年级、跨系部吸纳不同特点的学生,构成一个知识结构相对完整的群体,为自主式、协作式学习提供组织保障,为仿真运作提供多重角色资源。在学校ERP沙盘大赛中让他们互相竞争,最后脱颖而出的队伍代表学校参加了2016年第十届广东省科技学术节的ERP企业经营模拟大赛,并获得了三等奖的优异成绩(广东省共有89支大专本科院校参加本次大赛,其中有53支队伍获得一、二、三等奖)。

由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广东省学生联合会主办,由用友新道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的ERP沙盘模拟大赛,以生产型企业为背景,以电子沙盘工具为平台,重在测评学生的企业经营能力,让学生置身商业实战场景,实地体验商业竞争的激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锻炼学生全局观念以及规划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与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参赛,学生在查阅资料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案设计与应变能力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同W们在活动中主动学习,掌握了技能,激发出了创业的灵感。大家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团队之间合作,这为他们今后的创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笔者在学校ERP协会大赛组织形式上还采取以点带面,以高年级学生带动低年级学生。活动过程中,由两位高年级学生带三名低年级学生,循序渐进、循环发展。为以后的广东省科技学术节“新道杯”企业经营模拟大赛提供人才储备。

总之,通过ERP沙盘实训使笔者认识到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使市场营销专业中的《创业实务》课程的理论得以在现实中进行实践,就要进一步探究创业实践教学。紧紧围绕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的目标搭建平台,以ERP沙盘模拟为活动载体进行教学,从而把创业理论知识贯穿在竞赛实践中,实现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

三、从CBD综合实训探究创业实践教学

CBD创业综合实训,共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讨论创意,市场调查,撰写方案。这期间以专业为单位,每个自然班级进行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每组学生思考、讨论出来的创意进行市场调查分析,根据CBD创业综合实训项目的要求撰写市场调查报告及创业方案,并提交给指导老师。老师根据创业方案的创意类型,结合CBD综合实训中心的资源,给各小组分配资源,确定进入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策划营销,PPT制作,演讲答辩。这期间根据各小组提交的创业方案结合CBD创业综合实训项目场地策划店铺的装修,营销方案等,并据此制作成PPT。

PPT内容包含:

1.宏观环境分析:包括顾客,CBD周边情况,竞争对手情况,供应商等。

2.SOWT分析: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

3.目标市场策略: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市场定位。

4.市场营销策略:产品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

5.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安排排班,岗位职责,工作内容。

6.财务管理:财务预算管理,库存管理,收入支出管理。

完成后向老师提交项目策划的PPT文件,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演讲PPT,阐述项目内容、重点,并接受评委们的相关提问。专业评委按照《CBD综合实训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第三阶段:店铺装修,创业实践,实操演练。这期间各小组的营销团队以CBD综合实训中心为营业场所,以真实环境面向全校师生进行现场交易。为保证实践课程的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第三阶段各小组经营过程之中,引入财务电算化系统,以及第三方监管的方式,真实还原创业企业创业过程中的相关过程。邀请会计专业学生对各销售团队的销售情况进行跟踪和记录,并把每天完成的业务量在财务电算化系统中进行记账,作为整个实训课程最后的评分标准。

第四阶段:总结分析,成功失败,PPT呈现。实训结束后,让学生对自己创业过程进行总结分析,用PPT的形式进行呈现,与其他组的同学、老师进行分享与分析,一起总结创业中的成功与失败,使学生在以后的创业过程中,更快、更好地走向成功的彼岸。

经过CBD四个阶段创业综合实训,我们从中选出了一支队伍,以“自由行走创业咖啡有限责任公司计划书”的作品,参加了2016年由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学生联合会主办的第二届“挑战杯――彩虹人生”广东职业院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并荣获一等奖。我们从全省900个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将代表广东省准备参加第二届“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

通过CBD创业综合实训使笔者感受到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指导性和趣味性。因为参加CBD创业综合实训的小组必须以创业者的心态直接与校外的企业、个人、商家进行洽谈,寻找货源。自行装修门店,展示货品、进行促销活动以及海报设计等。整个过程以实战的方式开展实训,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同时,参加CBD创业综合实训需要考核财务、营销、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并在实践过程中对各种类型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因此,CBD创业综合实训是一种与课堂单一的讲述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方式截然不同的实战教学模式,其中创业方式方法的多样性,创业策略的策划,经营团队的比拼,使其趣味性、个性化、操作性十足。

总之,通过CBD创业综合实训使笔者认识到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使市场营销专业中的《创业实务》课程的理论得以在现实中进行实践,从而进一步探究创业实践教学。

四、创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创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少专门或固定的校外实训单位,难以建立公司进行实际的创业经营,这主要是由于校外企业更注重的是经济利益。不可能无偿地给学生提供实训机会,特别是在没有看到发展前景的前提下,不可能无偿地为学生提供资源。即使有个别愿意接受的单位,学生也没有进行自主业及创业发展的机会。

2.由于学生人数众多,学校对于创业的场地、资金等创业实践的投入不足。专业多而创业实训平台少,再加上创业实践需要投入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造成学生创业实践需要排队,而且资源难以协调,给学生的创业学习带来很多困难与问题。

3.教师实践教学素质参差不齐,很多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基本没有深入过企业一线,不熟悉企业的日常运营流程,没有实践经验难以指导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学习,更谈不上要与企业及行业保持深入的交流和良好的关系。

(二)提高创业实践教学质量的对策

1.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变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教学方式。要以学生为主体,逐步实现由单一的理论讲述,向综合性实践课程教学的转变。

2.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强调真实性和互动性的教学方式。既要注重传统的创业方向及背景,也要兼顾互联网时代下创业新形式的不断变化与发展,紧跟时代的潮流,保证学生创业方向的正确性。

3.改善情景模拟教学的效果,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提供多种实训机会,加强实训人员的学习和培训,从创业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评判标准等方面突破传统的模式,按照岗位能力的要求以及学生能力形成的规律,逐步培养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加大专业教师的培训工作,使教师具有良好的专业理论素质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安排教师深入企业一线,体验企业的真实环境,熟悉企业工作流程。

使教师具有较强的决策和分析能力,能组织协调学生的实践过程。同时建立完善的实训评价体系,将实训课程与学生考试挂钩,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将实训课程与教师的日常教学、工资绩效等挂钩,提高教师的重视程度。

综上所述,要使市场营销专业中的《创业实务》课程的理论得以在现实中进行实践,就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给学生创造一个能够“创新、创业、创意”的实践平台,从ERP沙盘实训来探究创业实践教学,从CBD综合实训来探究创业实践教学。同时,还要面对创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认真探究提高创业实践教学质量的对策。只有这样,才能在创业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业思维和企业经营观念,激发他们的实践潜质,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团结合作能力与综合挑战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创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贻玲.以ERP沙盘模拟大赛为载体,开展大学生第二课堂教学的研究.现代企业教育,2012(7)

[2] 陈玲玲.ERP沙盘模拟实训教学方式创新的研究与探析.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12)

[3] 宋之帅,赵金华.勇当“市场”操盘手――记合肥工业大学ERP沙盘学生团队创业体验训练.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10)

(作者单位:广东岭南现代高级技工学校 广东广州 510000)

ppt培训学习总结篇7

关键词:创新教学 微课 机械设计 视频开发

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验的一个重要课题。创新教育是一种开发创新能力和创造潜力的活动,贵在传授创新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开展创新教育活动。创新教育的关键,是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思维方法的训练。笔者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结合微课的开发与实践,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营造创新教育的情境,利用微课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微课这一概念最早被美国高校教学的设计师提出,又被称为微型课程。我国于2010年首次提出微课的概念。微课是以微视频为主要的教学载体,记录教师的各个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便利的在线视频教学。近年来,随着高校微课教学课程的广泛开展,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环境,同时也训练了他们积极钻研的思维能力。在课堂实际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课题,设计灵活实用的微课。比如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可以利用已经制作完成的PPT课件,将PPT导入Camtasia软件中,制作成微课视频,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去。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去巩固消化,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通过微课制作应用于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微课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既起到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又让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了锻炼,而且小组合作模式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通过教学手段的改革创新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及创新思维

加强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实践是思维的源泉与动力,只有通过实践才会发现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去解决问题。比如在机械设计及基础课程中,为了提高学生对理论课程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以增加试验和设计的环节,结合课程内容设计相对应的微课形式。

1.机械传动机构的试验

实验装置的设计模式为多种传动组合,如动力系统和传动系统的组合。通过多种组合形式来完成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轮蜗杆传动的学习。相应的传动环节在重难点部分均可做成微课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充分消化教材中的重难点部分。

2.机构创意组合设计实验

该实验通过对汽车雨刮器的设计,使学生对平面连杆机构的组成、运动特点及结构特性等问题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机构组合实验部分可以起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创新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及实践动手能力的作用。该部分内容可以设计成视频微课,通过录制教师讲解视频的方式解决实际教学问题。

3.轮系部分的创新设计实验

学生通过拆装减速器或者拆装和拼装各个轮系,对轮系结构、类型、特点、应用及传动比的计算与自锁问题、周转轮系齿数的确定等问题,有更清晰、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该类型实验可以通过录制白板(可汗模式)进行同步录制教学实验过程,从而制作成微课。

三、通过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及职业素养

本课程可采用与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使职业能力获得发展,让学生在实践课程的学习中提高动手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PRO/E软件,将原来演示性的实验转化为设计性、创意性实验,既能让学生深入理解各种机构的机械特征参数对机构的形状、机械性能等的影响,也可以让学生从中找到设计的快乐。利用PRO/E软件制作带动画的PPT,将PPT导入Camtasia软件中,经过后期制作做好微课视频,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去。例如在讲解轴及轴上零件的固定,轴与键之间的连接关系时,利用软件操作这些零件的装配过程并制作成教学课件,从而利用微课制作软件展示PPT微课,使学生更直观地掌握键连接、轴的结构、轴上零件的固定等相关知识。

总之,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通过学生课堂学习过程,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统一起来,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逐步培养学生求异的创造能力。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是当今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标准。

ppt培训学习总结篇8

[关键词] 混合式培养模式; 英语专业师范生; 多元识读能力; 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34[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吕文澎(1966—),女,甘肃天水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语言学、翻译学研究。E-mail:。

一、引 言

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承担着培养合格中学英语教师的重任。以课程为载体,刻意培养师范生的多元识读能力(Multiliteracies),有助于提高其从师技能和就业竞争力。“多元识读能力是指学习者基于自己以往的知识和经历、创造性地运用信息通讯技术,通过语言、视觉、听觉等多模态形式批判性地识读和理解多媒介提供的信息的能力。”[1]学生进行多模态PPT演示演讲就是在展示其多元识读能力。新媒介时代,以读写为主的传统识读能力不可或缺,多元识读能力更应得到发展。培养师范生的多元识读能力是未来高师教育的必然趋势。当前,教育技术理论研究的焦点由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转向混合学习理论(Blending Learning),该理论“主张把传统学习方式优势和数字化学习优势结合起来,使两者优势互补。它的基本精神是‘淡化中心,强化结合’,这种学习理论符合学与教规律,适合我国国情,对当今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深化教改更有现实意义”。[2]任务语言教学法以完成交际任务为教学目标,重视听说能力的提高,吸收、综合了其他教学法的精华,已成为主流语言教学法。[3]因此,依据混合学习理论,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培养英语专业师范生多元识读能力,对提高其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回顾

多元识读能力,亦称“多模态话语识读能力”或“多模态意义表达能力”。Spiliotopoulos认为,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跨文化意识;[4]Unsworth将多元识读归纳为识别识读、生成识读和反思识读三种表现形式。[5]国内此类研究刚刚起步。胡壮麟指出,“在人类进入社会符号学的多模态化的新世纪,对多模态识读能力的培养应引起重视”;[6]朱永生认为,“在多元读写研究和多元读写能力培养方面,我们已经落在一些国家的后面”。[7]探讨学生多元识读能力的实证研究日益增多。韦琴红发现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多元识读意识与能力较弱,[8]张义君提出了多元识读能力实践框架(见表2)。[9]不难发现,目前尚缺乏对英语专业师范生多元识读能力培养的设计、实施、效果和评价等系统的研究。多模态PPT演示演讲是指在演讲设计过程中,把包含两种及以上符号的系统资源制成PPT课件供演示的演讲模式。该活动的主模态是口头话语,PPT演示及其他模态起补充、强化和优化等作用。[10]它突破传统纯语言形式的操练模式,给学生提供英语交流机会和多模态意义表达平台。本研究旨在发挥多模态PPT演示演讲在培养师范生多元识读能力方面的优势,探索师范生多元识读能力培养模式,提高其实践能力。

三、英语专业师范生多元识读

能力混合式培养模式

混合式学习理论认为,教学中“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11]课堂上学生按教师要求进行英语演示演讲,是对任务语言教学法的具体运用,也是了解学生多元识读能力的一扇窗口。演示演讲任务为语言习得创造“输入”和“输出”良机。Swain 的“可理解的输出假说”倡导,“有外在压力的输出”会加快和增强语言习得。[12]学生根据教师要求作“讲前准备”及“PPT演示演讲”,事实上是教师给予学生一定压力。有压力才有动力,才能取得进步。借鉴国际英文演讲协会以及张冬玉等的做法,笔者将课堂演示演讲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讲前准备、多模态PPT演示演讲与分享、评价以及反思,[13]它们相互交叉、循环反复。课堂教学与现代化的网络演讲资源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多、更真实的演示演讲环境,学生通过视觉、听觉、触觉与虚拟的二维环境交互,进一步提高多元识读和演讲水平。结合任务型教学法和演示演讲教学实践,借鉴孟彦莉提出的“大学英语混合式写作教学模式”,[14]笔者设计的“英语专业师范生演讲和多元识读能力混合式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两个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以普通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为教学对象,旨在培养其英语写作效能感,而后者以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师范生为培养对象,目的是利用PPT演示演讲方式培养其多元识读能力;前者的教学内容为写前准备、写初稿、反馈、修改和重写,而后者的内容包括讲前准备、多模态PPT演示演讲与分享、评价和反思。

该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是对混合式学习理论的具体运用,学生按教师要求,结合自己的演讲水平、多元识读能力和时间安排,借助网络资源,进行讲前准备;教师和其余学生作为“观众”利用多媒体教室分享演讲成果,并且点评与反馈,促使演讲者反思与改进。此模式兼顾了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方式的优势,教师成了指导者、组织者、协调者和帮助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扮演参与者与冒险者的角色。

图1 英语专业师范生多元识读能力混合式培养模式

四、基于混合式学习的英语专业

师范生多元识读能力培养案例

“综合英语”是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开展演示演讲活动得天独厚。张冬玉探讨了“综合英语”课堂专门设立演讲活动的可行性及其教学效果;[15] 2009—2012年,笔者利用自己教授的西北师范大学英语专业三年级“综合英语”课堂,一直在开展英语PPT演示演讲活动。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旨在训练学生的英语演讲能力,而后者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现选取两学年收集的58件作品作为个案,根据图1模式来探讨师范生的多元识读能力培养问题。本案例的教学目标是: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指导下,[16]依据任务型教学法,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电教设备,以学生活动为中心, 采用演讲、讨论等方式,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且引导学生如何恰当评价他人的学习成果。该活动属于信息差型和交换意见式任务,[17]具有合作性、竞争性、收敛性、一种结果、单项或双向性、现实或非现实意义等特点。[18]

演示演讲活动以意义表达为核心,教学生如何在完成演示演讲任务中提高口头交际能力和多元识读能力。演示演讲者的多元识读表达(即多模态意义表达)包括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其中表达形式分为语言、视觉、听觉、手势和空间意义(见表4)。混合式多元识读能力培养模式与任务型教学法相契合,各个教学环节都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学生通过面对面交流和人机交流进行演讲稿和PPT文稿的创作、修改、成稿,乃至演示演讲。整个过程中教师既是组织者兼主持人,又是指导者及参与者(提问);学生轮流演示演讲,机会均等,既是参与者又是评论员,他们在同伴和教师的反馈和鼓励下,借助网络资源,不断提高自己的多元识读水平。笔者借鉴“混合式教学写作模式与效能信息关系图”[19]设计了“多元识读能力混合式培养模式与多元识读表达关系图”(如图2所示)。二者的差异在于核心部分:前者呈现学生如何形成“自我效能感”,而后者展示学生多元识读能力的两个组成部分,即表达内容和5种表达形式。

(一)研究设计与实施

1. 研究对象和实施过程

本研究历时两学年,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自2009年8月至2010年7月(两学期),样本为西北师范大学英语专业2007级(三年级)4班30名学生,每位同学进行了2次正式登台演示演讲,其中,2009年8月至2010年6月为多元识读能力培养期,2010年7月为问卷调查和追踪访谈期。第二阶段自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两学期),样本为同一所高师英语专业2008级(三年级)1班28名学生,每位同学进行了2次正式登台演示演讲,其中,2010年8月至2011年6月为多元识读能力培养期,2011年7月为问卷调查和追踪访谈期。两个阶段的研究问题相同,采用同样的研究方法和步骤。第二阶段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检验混合式培养模式的效果。

2. 研究材料、数据收集与分析

本研究主要使用了 4种材料: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的课堂PPT演示文稿和课堂评价,英语专业师范生多元识读能力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为了进行本项研究,笔者在教授专业必修课“综合英语V”和“综合英语VI”(周4学时)的过程中开展多模态PPT演示演讲活动。据图1,将每次课的该活动按“讲前、讲中、讲后”进行详细设计(见表1)。笔者对学生演示演讲和师生点评进行全程录音,并拷贝了全部PPT作品。2009年至2011年两学年中,笔者共组织了58次此类活动,并收集到全部PPT作品,其中第一阶段30件、第二阶段28件。这些作品主题五花八门,大致可概括为中外文化、热门话题和中外文学三类,分别归属于识别类、再现类和批评类识读(见表2)。

表2 多元识读实践框架[20]

评价方法如下:每次演示演讲完毕,迫于时间压力,“观众”(即师生)根据表1中的“评分标准”,当堂点评并按百分制评定一个综合成绩(该成绩计作演讲学生的1次平时成绩)。因此,本研究无法根据量化数据分析“观众”对“评分标准”分项指标的权重。课后,为了深入研究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我们参考张义君的评分方法[21]对每件PPT作品重新评分:每件作品的得分由多元识读表达内容(最高6分)及表达形式(最高25分)两部分组成,满分31分。多元识读表达内容的得分由研究者评定,表达内容不同,则得分各异(见表3);表达形式的得分,结合当堂师生评价、全程录音和PPT作品拷贝,由三人(均为“观众”:一位研究者和两位优秀学生)评定,每项计5分(见表4)。研究中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作为三位评分者中两两之间的评分者信度,第一阶段研究中得到r12=0.69, r13=0.58, r23 =0.70;第二阶段研究中得到r12=0.65, r13=0.63 , r23 =0.73。可见,每两位评分者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每件PPT作品的得分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故而将三位评分者分数的均值作为每件PPT作品“多元识读表达形式”的得分。

笔者将受试的相关信息及其PPT作品的得分逐项输入计算机,利用SPSS 13.0对数据进行了描述性和推断性统计,结果见表5。

(二)发现与讨论

1. 英语专业师范生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效果

据表5中的“总计”成绩,经专门培训,第一、二阶段学习者在多元识读能力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p

(1) 多元识读表达内容。从表3来看,第一、二阶段受试未表现出明显差异。第一、二阶段作品中分别有46.67%、46.43%以中外文化为主题,作者选择了得分稍低的识别识读;30%、32.14%的作品选择了热门话题,学生主要进行再现识读;有23.33%、21.43%的作品以中外文学为主题,学生选择了得分较高的批评识读。受试在识别识读和批评识读选择数量上的差异支持国内外一些研究者的成果。[23]文化认同方面,受试倾向于选择多元文化。该结果与张义君的发现[24]相一致。依Walsh和Grant提出的批评识读框架,[25]这些学生对人物和事件的理解较为深刻、分析比较客观,评估内容涉及角色、陈见、价值、文化和态度,涉及地位的作品较少,所有作品几乎未涉及权力问题。

(2)多元识读能力表达形式。第一、二阶段受试表现出显著差异(p

(3)高分与低分作品之比较。第一阶段研究者发现17号作品“Brother TOEFL”得分最高(29.67分),堪称佳作;而27号作品“Introduction of Tagore”得分最低(16.33分),见表6。究其原因:首先,17号作品选择了得分较高的批评识读,而27号选择了得分较低的识别识读。其次,两部作品在视觉意义上差距悬殊,27号作品中运用了大段文字和大量图片,对字体、印刷版式等符号资源的运用比较混乱;17号作品却画面清晰、主次分明,音频和视频的运用恰到好处,两件作品形成鲜明对照。再次,27号作品演讲者的手势意义不容乐观,她们表情严肃,不太注重运用肢体语言来表达意义,或埋头朗读PPT上的文字,或背诵给大家听,与观众的眼神交流不足,更谈不上现场互动。访谈表明:学生们平时上台演讲的机会不多,缺乏锻炼。最后,二者在语言、听觉和空间意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距。故后者总体效果欠佳。

(4)师生角色互换,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使他们真正成为听觉和视觉模态的发出者。从两个阶段达到或高于平均分的作品来看,其特点在于学生运用的演示演讲方法精彩纷呈,角色扮演、画面配音、服装道具等使语言、视觉、听觉、手势和空间各种意义得到完美体现,让观众身临其境,充分得到艺术享受。多数学生表示,这种活动意义重大,通过制作PPT、登台演讲、观摩和评价同伴作品,感觉受益匪浅,自己的演示演讲水平有所提高。一位女生欣喜地说:“我最喜欢的环节是我们每节课前五分钟的演示演讲。这个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内容包罗万象,我们有时会选择与课文相关的话题,有时会选取一些热门话题,像刚刚举行的威廉王子大婚,真是乐在其中。这一活动不仅开阔了视野,同时给每个人提供了一次很好的自我展示机会,我们都非常喜欢。”

2. 影响英语专业师范生多元识读能力的因素

本研究就影响英语专业师范生多元识读能力的因素问题展开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第一、二阶段分别回收有效问卷28份和27份,分别采访受试12人和14人。笔者将从问卷中所得到的数据输入计算机,利用SPSS 13.0进行了统计(见表7),并对问卷中两个简答题的答案及访谈笔记进行了整理。第一、二阶段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① 两阶段受试在性别、年龄(平均年龄22岁)、家庭背景(50%、56%的受试者来自农民家庭)和英语专业四级成绩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5)。张义君发现“英语水平的高低是导致学习者多元识读能力差异的主要因素” 。[26]本研究受试英语水平(从英语专业四级成绩来看)无显著差异。②两阶段受试在“你的多元识读能力简况”部分的得分(第二阶段中的第一个小问题除外)均值皆大于3,说明绝大多数受试“赞同”或“很赞同”问卷分项中的表述(见表7)。

可见,影响学生多元识读能力的因素如下:

(1)“不了解”多元识读能力的含义。第一阶段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7.86%的学生“不了解”多元识读能力的含义(尽管研究者曾介绍过),均值3.04。为此,研究者在第二阶段加强了此类教育,培养效果明显(p

(2)获取有用信息的途径。学生主要在“网上搜索相关资料”(在该大项中均值最大,4.25、4.59),同时也在利用“图书馆查阅资料”或“参考同学好的做法”。学生在获取有用信息方面存在的问题是: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不知如何筛选。

(3)选题原因。绝大部分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的主题(在该大项中均值最高,分别为4.56、4.81)。有学生表示“选择自己擅长的主题”或热点问题、富有挑战性的话题等。

(4)对自己作品的期望。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制作PPT是为了“学到知识”(在该大项中均值最高,分别为4.27、4.29)。学生希望自己的PPT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有新意,能活跃课堂气氛,展示自我,画面漂亮。

(5)制作和演示PPT过程中的困难或问题。学生谈到:多媒体应用技术问题,如不知如何转换与PPT格式不一致的音频、视频等;使用电脑与上网的不便,约半数学生没有电脑(可能是由于约半数来自农民家庭);如何突出主题的问题,有些PPT结构混乱(主因在于缺乏提示型幻灯片)。“演示PPT时我常犹豫:有限的时间内如何讲得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应该以‘讲’为主,还是让观众‘看’为主?”(一位男同学讲道)。演讲中的表达问题和演示中的播放问题,“PPT 很难完全呈现自己的观点。演讲时由于紧张,有时忘词,有时超链接打不开,让人慌乱”(一位女同学讲道)。其中后两条困难或问题涉及多模态之间的相互协同。

针对第一阶段培养活动中学生所反映的问题,在第二阶段,研究者重点对学生进行了以下培训:深入讲解“多元识读能力”的含义,强调评分标准(见表1);借助录像介绍PPT制作和演示演讲中该注意的问题,任课教师现场示范;培养学生的超文本批评能力;鼓励学生选修或自学多媒体应用技术、Flas制作、英语演讲与辩论等课程;多运用,多实践。

五、结 语

采用任务语言教学法,经过为期两学年的混合式教学实践,本研究发现多模态PPT演示演讲方式有助于提高英语专业师范生的多元识读能力,其效果突出表现在多元识读表达形式方面,但对其表达内容影响不大。后续调查表明师范生认同演示演讲方式对培养其多元识读能力的效果。混合式教学模式完全适宜于培养师范生的多元识读能力。培养多元识读能力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新媒介时代的高校英语教师一定要从传统的主导角色调整为引导角色,引领学生增强对网络信息的思辨能力,即教师要力争成为“网络导航员”。

[参考文献]

[1] 葛俊丽,罗晓燕. 新媒体时代外语教学新视角:多元识读教学法[J].外语界,2010,(5):13~19.

[2] 南国农.教育技术理论研究的新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0,(1):8~10.

[3] 岳守国.任务语言教学法:概要、理据及运用[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5):364~367.

[4] Spiliotopoulos, V. Developing Multiliteracies in Adult ESL Learners Using On-line Forum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2005,(1):1291~1304.

[5] Unsworth, L. Teaching Mutiliteracies Across the Curriculum: Changing Contexts of Text and Image in Classroom Practice[C].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2001.

[6] 胡壮麟.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1):1~10.

[7] 朱永生.多元读写能力研究及其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J].外语研究,2008,(4):10~14.

[8] 韦琴红.多模态话语大学生多元识读能力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9,(2):28~32.

[9] [20] [21] [22] [24] [26] 张义君.英语专业学生多元识读能力实证研究[J].外语界,2011,(1):45~52.

[10] 张德禄,王璐.多模态话语模态的协同及在外语教学中的体现[J].外语学刊,2010,(2):97~102.

[11] 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中国电化教育,2004,(3):5~10.

[12] Swain, M.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Some Rol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bl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A].S. Gass and C. Madden (eds.).In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Rowley, Mass: Newbury House,1985.

[13] [15] 张冬玉.英语演讲与语言能力的培养 ——一项综合英语课程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J].外语教学,2007,(3):56~59.

[14] [19] 孟彦莉.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大学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培养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5):96~101.

[16]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17] Pica, T., Kanagy, R. & Falodun, J. Choosing and Using Communicative Tasks for Second Language Instruction[A].G. Crookes & S. Gass (eds.). Tasks and Language Learning: Integr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C].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1993.

[18] Richards, J. C.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8.

[23] Hasan, R. & Williams, G. Literacy in Society[A].Unsworth, L. (ed.) Teaching Multiliteracies across the Curriculum: Changing Contexts of Text and Image in Classroom Practice[C].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2001.

上一篇:初一班级总结范文 下一篇:学前班班级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