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艺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27 11:19:09

课堂提问艺术论文

课堂提问艺术论文篇1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高效课堂 提问艺术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探索知识奥秘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一开课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具有吸引力,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体验到解决一个个问题后的愉悦感,则对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一、营造语文课堂问答的活跃氛围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从课堂教学提问的实际情况来看,课堂教学氛围可分为三类,即积极(良好)型、消极型和一般型。而现在,大量的课堂气氛属于一般型。因此,我们要创设情境,通过积极引导,营造活跃的答问气氛,使课堂教学氛围向积极型转变。课堂上教师在唱“独角戏”,下面的学生静如一潭死水,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导致教与学割裂,处于对立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创设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式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在悬念下产生认知矛盾,对疑问有了探究的欲望,自觉地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师让学生大胆发言,组织讨论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碰撞出了灵感的火花。

二、教师要善于处理课堂问题

课堂教学应变能力是一种比较高超的教学艺术。教师如何灵活妥当地处理课堂提问时的偶发事件,不仅关系一堂课教育教学的成败,而且是衡量教师教学机智的一个重要的标尺。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心理上的“疑惑”。当学生急于解决这些“疑惑”时,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水到渠成。例如,你怎么知道……请你说说为什么这样认为?如在教学《麻雀》时,引导学生分析句子“他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老麻雀站的是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上,既然是没有危险,又为什么不能安然地站在树上?”这样问,学生就把之所以得出这样结果的原因连接起来,搞清楚问题的来龙去脉。

三、及时反馈课堂问题生成的信息

课堂教学反馈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与学双方的各种信息的相互传递和相互作用。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抓住有利时机,迅速有效地处理来自学生的各种反馈信息,调节自己原定的教学设计,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准确、及时地了解各类学生的学习状况,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体态表情、音调,了解心理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特别要注意判断学生的认知方式和掌握学生做作业的过程;在备课时,判断新的学习任务跟学生原有知识、能力基础间的差距,把握教学内容的难度,建立学生认知发展档案,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在某一知识结构方面的补缺拾漏工作。反馈的层次性还要视教师对不同认识水平、不同个性特点和不同心理素质的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信息反馈,这样了解的情况才具有普遍性、准确性,教师才能运用获得的正确信息,因人施教,有效地调控教学,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

四、用启发性的提问吸引学生

在当前的语文课堂改革中,不少语文教师只注重教学方法的探讨与改进,却忽视了课堂教学语言的启发性。部分教师在课堂上的启发语言或过于冗长拖沓,或过于含糊其辞,造成语无重点,语意不明,令学生听了以后摸不着头脑,回答教师的问题也就无从下手,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学生对课堂知识接受的效率。古语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从启发、提问入手,设计有价值的思考题,才能促使学生积极动脑,才能使学生学得主动而且积极,课堂气氛才活跃。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启发性语言,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和能力训练的进程,也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现代小学语文教学更加重视启发式提问在课堂教学的应用。教师只有在提问时遵循启发性原则,才能正确地解决老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等关系问题,促使学生独立思考,使他们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积极主动地学习。

五、把语文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习惯于“一言堂”和“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课堂缺乏民主,缺少活力,没有学生积极参与和说话的机会,根本谈不上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师要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他们发问和发言,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例如在教学《小白兔和小灰兔》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问题:“你喜欢文中的谁?”学生回答喜欢小白兔,因为它爱劳动。有的同学看到小灰兔的礼貌,爱帮助人的闪光处,对于学生的回答,我们应该给予肯定的回答。把课堂提问权力还给学生,就是要全面改变这种情况,将以教师提问为主转变为以学生发问为主,使学生敢问、善问,培养提问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质疑、解疑能力。

参考文献:

[1]陈达平.新课程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初探.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

课堂提问艺术论文篇2

有效的提问,是诱发学生思维的发动机。在当前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讲到底”的现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问到底”。结果,教师的不断发问,使学生忙于作答,没有思维与想像的空间,没有自我的内化,只是一味地跟着老师被动地往前“跑”,课堂提问失去应有的魅力。提问是实现课堂交往的重要手段。同样是课堂提问,为什么有的提问形同虚设,甚至“适得其反”?我认为要想充分发挥课堂提问应有的价值,须把握好三个“度”。

一、注意难度,使问题具有挑战性

问题的难易度,是衡量提问有效性的首要条件。既不能过于浅白,没有思考的余地,又不能太艰深,让人难以琢磨,无从下手。太浅白,索然无味,提不起学生兴致;太艰深,学生答不了,不仅老师达不到教学目的,而且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事与愿违。所提问题的难度,应以较高水平学生经过思考或讨论、或稍加提示点拨可以答出为上限。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关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认为,人的认知结构可以划分为3个层次,即“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因此,经验丰富的老师善于寻找学生“已知区”和“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在知识的“增长点”上布置悬念,在学生可能形成的思想、观念等原始生长点处设置问题,在不知不觉中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然后逐渐提高问题的难度。实践证明,切合实际、引人深思的教学提问,有助于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掀起其感情波澜,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遗憾的是,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还远远没有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存在大量的无效提问现象。如不少教师在课堂上喜欢提出“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之类问题让学生回答。表面看来,学生兴致勃发,情绪高昂,课堂气氛热烈。实际上,这样的提问甚至不假思索便可说出答案,对促进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是无甚益处的。

二、体现深度,使问题具有针对性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可谓是关系到阅读教学组织成败得失的一项重要工作。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只有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积极动脑思考探索才能有所得,也只有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思考探索的课才是成功的高效的。学生如果不动脑,怎能期望有收获?能真正让学生在心灵上触动、在知识上领悟、在阅读理解能力上提高的不是那些泛泛的提问,而是一些精当的具有启发性、针对性的提问以及答问后的讨论、点拨。当前有些课堂提问抓不住课文的重点或教学的重点,有如蜻蜓点水,隔靴搔痒,无“纲举目张”之效。教师教学不是要面面俱到,而是需在关键处着力,所提问题要突出课文重点或教学重点,抓住思想内容与语言表达的结合点,“牵一发而动全身”,使问题击中要害,使学生进入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状态中。

如学习《再见了,亲人》,可以提出:课文都写了哪些“亲人”?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他们是“亲人”?一些老师的教学,只把目光集中在朝鲜人民为志愿军做的事情上,学生很容易理解朝鲜人民是志愿军的亲人。其实,作者一个重要的用意是告诉读者,志愿军为了朝鲜人民献出了鲜血和生命,是朝鲜人民的亲人。这一层意思,老师要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并结合相关资料来体会。如“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伤员在您家休养”“侦察员老王到敌占区去侦察,被敌人抓住了”……再在全面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读,就会收到理解内容与学习语言相得益彰的效果。教师不仅要能用问题引导学生体验、感悟语言,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指导学生学习提“语言问题”,不仅会提思想内容方面的问题,而且会提出词、句、段、篇表达上的问题,通过围绕这一类问题读、议、练,使学生既知道在表达上哪些地方好,又知道好在哪里,为什么好。只有这样,才谈得上语言的学习、迁移与运用。

三、重视广度,使问题具有开放性

有这么一个案例:一位老师教一年级语文《四季》一课,在读到“谷穗弯弯,他鞠着躬说:‘我是秋天。’”一节时,问:“小朋友,谷穗为什么是弯弯的?”学生:“因为他在鞠躬啊!”教师:“可是,他不鞠躬时也是弯弯的呀。”学生:“因为风吹过来了。”教师:“可是风不吹过来时他也是弯弯的呀。”学生:“因为他成熟了。”教师:“对呀!谷穗弯弯是因为他成熟了。”学生作恍然大悟状,教学进入到下一个环节。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变过去“领着学生走向预设的教案”为“引着学生走向预设的答案”,“设笼子”,“下套子”,引着学生“钻圈子”,为学生设计一条通往已定答案的小径,想方设法让学生沿此路径去获取答案,让学生为认同答案而学习,为标准答案而思考。这样的提问是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课党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具有开放性,尽可能突破“标准答案”的束缚,让答案具有多元性,力争引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四年级《去年的树》课文结尾这样写道:“小鸟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眼。唱完了歌,小鸟又对着灯火看了一眼,就飞走了。”这里两个“看”字,意蕴深长。教学中,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小鸟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读后面的这部分文字,联系前面“小鸟和大树是好朋友”、“小鸟不辞辛苦寻找大树”的描写,展开想象。有的学生说:小鸟仿佛看到了他们俩以前快乐唱歌的情景,心中充满留恋;有的说:小鸟可能想到自己以后再也不能为大树唱歌了,自己以后再也看不到大树了,心中很伤心;有的说小鸟看到大树做成火柴化成了灯火,也许会想:虽然我再也见不到你了,但你变成火柴也算对别人有贡献,我为你祝福!……这一开放性问题的设计,为学生的创造想象提供了有利空间,有效挖掘了教材空白,对文本意义展开创造性建构,丰富了课文内容,丰富了学生对文本的感受,有效增强了学生的独特体验。

课堂提问艺术论文篇3

关键词:S-T-T模式;时代模式;精准教材模式

1艺术理论课抬头率低的原因

抬头率,是用来衡量学生听课效果的尺度。不可否认现在一部分大学生并不喜欢大学的所有课程,尤其是理论课。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比如专业的特殊性、个人对大学的期望、尽早工作的愿望以及大学生情感生活问题等等。所以在大学里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声音,比如“又要上理论课啊?理论课太催眠了。”、“手机充满电,带上充电宝。”、“理论课期末考什么?我完全没听。”等等。很多教育者看到这里自然而然要皱起眉头,我们的理论课为什么会被学生如此忽视怠慢呢?有哲人说存在即是合理,那么理论课教师在讲台上的授课与学生在讲台下玩手机不听课的存在哪个更合理呢?如果没有学生捧场的课程是否是不合理的存在呢?

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现象,大部分的学生不爱听理论课。原因如下:首先,理论课的自身特点。艺术理论课学理性较强,题材更加严肃,需要记忆的理论知识更多而且晦涩难懂;其次,教师因素。以往的研究习惯把学生不听课的主要原因归结于教师。例如教师对教材不熟,教师没有认真备课,教师的讲课过于死板,教师与学生沟通少等等原因,尤其是艺术类理论课的教师,如果没有积极备课课堂上可能会非常被动;再次,学生自身因素。文科生与理科生对理论课的接受程度不同。但是具体情况也非常复杂。此外艺术生也有自己的特点。艺术类的学生实践性较强,并且大部分的艺术生追求个性、爱自由,所以理论课的学习过程可能相对来说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是枯燥乏味的。

综上,要提升艺术理论课的抬头率,就要打破传统的研究方法,从新视角新现象出发。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提高艺术理论课抬头率的重要意义;第二,解决抬头率问题的基本原则;第三,解决抬头率问题的基本方法;第四,提高抬头率的对策建议。

2艺术理论课在当代的重要意义

新时期艺术课应该被赋予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经常是关注这个课程的理论意义。比较普遍的有两个:第一,人才素质培养的意义;第二,课本教材编写中学术的严谨性。比如说我们要弄懂什么是艺术理论,如何认识艺术理论的内在本质,新时期学习艺术理论的真实意义是什么。以上这些问题是我们在艺术理论课学习时面对的基础性问题。

然而艺术类的课程如果脱离了实践、脱离了时代,就会成为看得见摸不着的空中楼阁,行军交火时的纸上谈兵。笔者认为艺术理论教育的意义,应该是时代特征与人文情怀的双重体现。第一,服务时代。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将艺术品中蕴含的人文思想表达的更加清晰、诠释的更为全面通透;第二,扩展境界。在原有艺术理论的基础上积极创新理论知识,开拓新的艺术境界。对艺术理论课的创新是推动高校理论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这项工作对于提高艺术生理论教育水平有很好的帮助,同时加快艺术理论教育时代化的发展,进而使我国的艺术教育再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我们在研究艺术理论课的重要意义时要尽量的贴近学生的看法和观点,只有学生认为这个课程有意义很重要,他们才会抬起头来听这个课程。可以说在以往的研究过程中艺术理论课的学习意义无论是学理还是实践层面都得到了充分的挖掘。但是也存在一些显著的问题,第一,每门课程教材理论课所占比重的大小不一致。比如编排设计课中理论课所占比重高于实践课比重,而艺术设计类课程则整体偏向实践。因此编排设计的教材对基本元素的解读学理性更强更抽象。教师在解读教材概念元素时离现实较远。更多的时候被学生误以为是无聊的课程,无论这门课程讲的道理是否正确,抵触情绪已经在未学习就产生了。现代网络技术水平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搜集到来自国内外的优秀案例和先进的技术介绍,教材中的很多基础概念过于宏观,离实践较远,学生想要了解却无头绪。因此本文将视角定位在艺术课程对于每个大学生的具体现实意义上,从而提出解决抬头率问题的建议。

3解决抬头率问题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1.运用艺术学方法解决艺术理论课问题

中国有句俗语叫“原汤化原食”,本文拟用艺术理论中的方法来提高艺术理论课抬头率的问题。第一个是非形式与纯形式相结合的课堂艺术,第二个是基础理论激发灵感的引导式教学。

我们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是对客观的精神呈现,当然现代也有纯形式艺术品的构造。课堂教学在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艺术品的构造。本文试图在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创造吸引学生的课堂形式。例如宏观上形式化的课堂可以创设一些创意情景,确保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有吸引人的模式。微观细节方面在每个形式点内都要融入一定的内涵,确保课堂上的每个环节都有价值和意義。这就是将形式化与非形式化结合的艺术。是本文解决抬头率问题的第一个原则和方法。

助产术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的,这种教学方法旨在通过反复提问引导学生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在艺术学课堂上,可以通过对基础理论的提问,引导学生激发灵感,从而解决抬头率问题。

2.紧密结合实践,杜绝纸上谈兵

本文认为提升艺术理论课魅力的实现路径有二:即实现现实化和通俗化,使理论掌握于群众。理论课之所以难于实践课简单来说是两点造成的,即“时间的距离感”和“现实的距离感”。这两点影响了学生对课程教学的认同度。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张力表明,提高课程质量关键在于教学内容的更新。课程内容更新是一个宏大的课题,从对其中一些重要概念的梳理、重构起步,是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围绕概念梳理和重构展开多视角的系统研究,不仅能推动教学内容的更新,有效提高”原理”课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还可以为艺术学理论创新作出贡献。概念的梳理和重构本质上是一个理论创新过程,需要有丰富的思想资源为基础。

摘要:部分当代中国大学生对理论课学习的热情不高,这个现象确实存在,提高理论课抬头率一直都是高校研究中的一个重点问题。艺术理论课学理性强、教材内容抽象,多数学生理解困难以至于很难做到学以致用。因此,关于提高艺术理论课听课率的研究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试图将新时期大学生具体课堂状态研究与艺术哲学理论相结合,运用美学视角,创设一种新型的理论课教学模式,以期为后续艺术理论课的教学工作者们提供一些有用素材。

关键词:S-T-T模式;时代模式;精准教材模式

1艺术理论课抬头率低的原因

抬头率,是用来衡量学生听课效果的尺度。不可否认现在一部分大学生并不喜欢大学的所有课程,尤其是理论课。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比如专业的特殊性、个人对大学的期望、尽早工作的愿望以及大学生情感生活问题等等。所以在大学里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声音,比如“又要上理论课啊?理论课太催眠了。”、“手机充满电,带上充电宝。”、“理论课期末考什么?我完全没听。”等等。很多教育者看到这里自然而然要皱起眉头,我们的理论课为什么会被学生如此忽视怠慢呢?有哲人说存在即是合理,那么理论课教师在讲台上的授课与学生在讲台下玩手机不听课的存在哪个更合理呢?如果没有学生捧场的课程是否是不合理的存在呢?

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现象,大部分的学生不爱听理论课。原因如下:首先,理论课的自身特点。艺术理论课学理性较强,题材更加严肃,需要记忆的理论知识更多而且晦涩难懂;其次,教师因素。以往的研究习惯把学生不听课的主要原因归结于教师。例如教师对教材不熟,教师没有认真备课,教师的讲课过于死板,教师与学生沟通少等等原因,尤其是艺术类理论课的教师,如果没有积极备课课堂上可能会非常被动;再次,学生自身因素。文科生与理科生对理论课的接受程度不同。但是具体情况也非常复杂。此外艺术生也有自己的特点。艺术类的学生实践性较强,并且大部分的艺术生追求个性、爱自由,所以理论课的学习过程可能相对来说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是枯燥乏味的。

综上,要提升艺术理论课的抬头率,就要打破传统的研究方法,从新视角新现象出发。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提高艺术理论课抬头率的重要意义;第二,解决抬头率问题的基本原则;第三,解决抬头率问题的基本方法;第四,提高抬头率的对策建议。

2艺术理论课在当代的重要意义

新时期艺术课应该被赋予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经常是关注这个课程的理论意义。比较普遍的有两个:第一,人才素质培养的意义;第二,课本教材编写中学术的严谨性。比如说我们要弄懂什么是艺术理论,如何认识艺术理论的内在本质,新时期学习艺术理论的真实意义是什么。以上这些问题是我们在艺术理论课学习时面对的基础性问题。

然而艺术类的课程如果脱离了实践、脱离了时代,就会成为看得见摸不着的空中楼阁,行军交火时的纸上谈兵。笔者认为艺术理论教育的意义,应该是时代特征与人文情怀的双重体现。第一,服务时代。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将艺术品中蕴含的人文思想表达的更加清晰、诠释的更为全面通透;第二,扩展境界。在原有艺术理论的基础上积极创新理论知识,开拓新的艺术境界。对艺术理论课的创新是推动高校理论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这项工作对于提高艺术生理论教育水平有很好的帮助,同时加快艺术理论教育时代化的发展,进而使我国的艺术教育再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我们在研究艺术理论课的重要意义时要尽量的贴近学生的看法和观点,只有学生认为这个课程有意义很重要,他们才会抬起头来听这个课程。可以说在以往的研究过程中艺术理论课的学习意义无论是学理还是实践层面都得到了充分的挖掘。但是也存在一些显著的问题,第一,每门课程教材理论课所占比重的大小不一致。比如编排设计课中理论课所占比重高于实践课比重,而艺术设计类课程则整体偏向实践。因此编排设计的教材对基本元素的解读学理性更强更抽象。教师在解读教材概念元素时离现实较远。更多的时候被学生误以为是无聊的课程,无论这门课程讲的道理是否正确,抵触情绪已经在未学习就产生了。现代网络技术水平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搜集到来自国内外的优秀案例和先进的技术介绍,教材中的很多基础概念过于宏观,离实践较远,学生想要了解却无头绪。因此本文将视角定位在艺术课程对于每个大学生的具体现实意义上,从而提出解决抬头率问题的建议。

3解决抬头率问题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1.运用艺术学方法解决艺术理论课问题

中国有句俗语叫“原汤化原食”,本文拟用艺术理论中的方法来提高艺术理论课抬头率的问题。第一个是非形式与纯形式相结合的课堂艺术,第二个是基础理论激发灵感的引导式教学。

我们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是对客观的精神呈现,当然现代也有纯形式艺术品的构造。课堂教学在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艺术品的构造。本文试图在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创造吸引学生的课堂形式。例如宏观上形式化的课堂可以创设一些创意情景,确保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有吸引人的模式。微观细节方面在每个形式点内都要融入一定的内涵,确保课堂上的每个环节都有价值和意義。这就是将形式化与非形式化结合的艺术。是本文解决抬头率问题的第一个原则和方法。

助产术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的,这种教学方法旨在通过反复提问引导学生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在艺术学课堂上,可以通过对基础理论的提问,引导学生激发灵感,从而解决抬头率问题。

2.紧密结合实践,杜绝纸上谈兵

本文认为提升艺术理论课魅力的实现路径有二:即实现现实化和通俗化,使理论掌握于群众。理论课之所以难于实践课简单来说是两点造成的,即“时间的距离感”和“现实的距离感”。这两点影响了学生对课程教学的认同度。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张力表明,提高课程质量关键在于教学内容的更新。课程内容更新是一个宏大的课题,从对其中一些重要概念的梳理、重构起步,是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围绕概念梳理和重构展开多视角的系统研究,不仅能推动教学内容的更新,有效提高”原理”课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还可以为艺术学理论创新作出贡献。概念的梳理和重构本质上是一个理论创新过程,需要有丰富的思想资源为基础。

作者:李永青等

参考文献 

1.《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导论》,高青兰著,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 

2.《苏格拉底问答法在教育学中的意义评价》,杨静,《金田》,2015年10期 

3.《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实效性研究》,王明会,扬州大学,硕士论文 

4.《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质量重在内容更新》 

5.《快乐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朱运朝,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课堂提问艺术论文篇4

关键词:职高数学课堂艺术;语言艺术;提问艺术;板书艺术

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阵地,也是教师授课艺术充分展示的舞台。职业高中的学生因为学习基础薄弱,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不好,所以职校教师应更加用心地去构建课堂,使职高数学课堂无论从教师的语言艺术还是课堂提问艺术,板书艺术抑或是教态艺术都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教师的教学艺术通过课堂这个舞台展示,影响着学生是否能主动接受知识。只有充满了艺术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才能使学生对数学充满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授课艺术,让自己的数学课堂充满艺术的感染力。

一、高职数学课堂的语言艺术

众所周知,数学课是枯燥乏味的,职高学生因为其起点低,基础知识差,因此对于数学存在恐惧、排斥心理。作为教师应该用自己的语言来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运用讲课的语言艺术呢?首先,授课的语言要严谨、表达意思要准确,传递的知识信息要明白。教师的授课时间是一定的,每一个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把知识清楚明白地传授给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对于语言的组织要简明,每一句话都要讲在教学内容的重点上,对于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的突破要有“一针见血”的力度。其次,教学语言要风趣幽默,富有吸引力。学生只有爱听,才能有兴趣学习,对于知识的掌握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教学语言要抑扬顿挫,疏密得当,有韵律感。语调反映着人的情感表达,舒缓的语言给人以放松的感觉。快速的语言表达出急切的心情;低沉的声音,表达凝练沉重;高昂的声音,能引起人的注意,有强调作用。如果我们在讲课中从始至终都采用一种语速和语调,很容易造成学生听觉上的疲惫,使学生的注意力降低,教学效果变差。作为教师,在语言艺术上要用心研究语速和语调的合理运用,分析什么时候语调应该放低或者高昂,什么时候语速应该放慢或者加快。长期的教学实践,使我明白:在讲解教学重点难点时,教师的语速要放慢;在进行本节课的总结时,声音要高昂。

教师的语言,能够启迪学生的心灵,指引着学生前进的方向,优美的语言艺术,就像清澈的微风,轻轻掠过学生的心灵,触动学生最敏感的神经。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不断总结深化课堂的语言艺术,提高课堂的效率。

二、高职数学课堂的提问艺术

每一个教师都知道,“提问”贯穿整节课的教学,无论哪一门学科的教学,都不可能脱离提问,那么对于提问艺术的研究,也就成为每一个教师要思考的领域。好的提问,就像是投入平静湖水中的石子,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可以引起学生的讨论、思考、争论,使课堂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那么,在高职数学课堂上,如何体现教师的提问艺术呢?

1.课堂提问要抓准时机

提问时机的获得,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总结,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能够准确获知学生在什么时候心中存在疑问,而苦于无法表达,教师的问题,正是学生心目中隐隐约约的困惑。学生的困惑因为教师的问题而变得明朗,在学生中就会刺激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思维的碰撞。例如在讲解高职数学不定积分时,教师可以提问:“在什么条件下一个函数的原函数存在?如果原函数存在应如何表示?”

2.教师问题的设计要难易适度

好的提问,不能出现学生不用思考,用“对”“是”“不对”就能回答的问题,这对于教学毫无意义可言;也不能出现,教师把问题抛出来,学生大眼瞪小眼,一片茫然,不知如何思考、从何入手思考的情况,这只能无望地浪费学生的时间。好的问题,学生能够通过思考、讨论得出结论,锻炼学生思维,也会使学生品尝出胜利的喜悦。

3.问题的数量要适当

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也体现在提问的艺术上,什么时候提问,怎么问,都与要教师对授课内容深入研究,不能在课上天马行空地乱问,提的问题过多,长时间使学生思维紧张,也不能达到好的效果;问题过少,又不能起到锻炼思维的作用。

4.问题的提出,要能够使全体学生的思维都得到锻炼,而不是少数人的专利

教师要针对全班每个层次的学生精心设计问题,哪个问题适合哪个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三、高职数学课堂的板书艺术

板书也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清楚明白的板书便于学生的记忆。我们知道人类的思维和记忆是以图画的形式存入人脑的,我们说出“苹果”一词,最先在头脑中出现的是苹果的形象,而不是“苹果”这两个字,从这个意义上说,好的板书,对学生记忆知识意义重大。好的板书也是一门艺术。总的说来有这样几个方面:第一,重视板书的布局。板书要有条理,不要想在哪里写就在哪里写,课讲完了,板书也就变成了一团乱麻,这对学生的记忆毫无帮助。第二,教师设计的板书要有美感,色彩的运用,特殊符号的使用都会起到冲击学生眼球的作用。第三板书要能够体现本节课所讲的要点,反映教师讲课的脉络。

总之,课堂是一门常说常新的艺术,高职数学也不例外,它值得我们潜心研究和总结。

参考文献:

[1]金丹丹.浅谈提问艺术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金色年华:下,2011(12):112.

[2]何栋国,胡万文.浅谈新课程数学教学中的板书艺术[J]. 人民教师论坛,2009(9):25-26.

课堂提问艺术论文篇5

【关键词】语文;教学;艺术美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2-0089-02

小学课堂的基调是轻松而活泼的,而语文教学的艺术美也唯有在给予学生充分的课堂自由时才能得到完美展现。让学生在学习上体会和享受语文学科的情感美、语言美、节奏美等,才能不断开拓小学语文教学审美的深度,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与个人能力。

一、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美的内涵

时代的变革,让教学逐渐上升成为了一门艺术。在这个时代,教学绝不仅仅只是教师立于讲台前单方面地灌输知识,更多的是师生间思想、心灵的碰撞,教者会将教学当作一种美好而崇高的境界去追求与创新,也引领学生追寻美好而别有趣味的美丽语文新世界。现代教学艺术美的综合体现,即现代学习科学和现代美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有机融合,其核心就在于教与学的统一,并富有一定的创造性和审美性。小学语文教学由于其教学内容十分活跃、教学对象天真纯洁以及教学手段的多姿多彩,所以其更能够体现其教学艺术美。如此来看,开拓语文教学艺术美是可行而又必要的,它对增强语文课堂吸引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又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美的基本表现

小学语文教学是多姿多彩的,其教学艺术美详细可分为以下几类:

1. 语言美

语言是教师进行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之一,而学生的学习效率很多时候取决于教师语言的优美程度。若是教师的教学语言生动形象、风趣幽默,学生在感知文本时便会如临其境、深切感知,使得语文教学跳出单薄的纸张、冰冷的文字,让学生在丰富、有趣、多味的语言交流中得到情与意的享受。

2. 节奏美

教学中恰当的节奏是让学生放松、舒缓的良药,具体表现在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编排与安排上富有变化,即课堂教学节奏起伏稳定、张弛有度。在这样的节奏中,学生的身心会随着教师节奏的指引,如同聆听或明朗、舒缓或低沉、急促的乐章般走进文本,体味、感悟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

3. 情感美

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若是评价与反思一堂课,教者必定会回顾:这堂课中是否有情感互相碰撞而四溢的火花?教学艺术魅力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即为情感。一位教师在熟悉了教材与学生之后,被课本中众多美好的形象激起心中的热情,就这样灵感产生了,课堂气氛也被激活了。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被教师丰富、高尚的情感所激发,从而产生师生间情感的交缠――共鸣,这样的语文课堂真乃气象万千,令人感慨万端。

4. 板书艺术美

板书是教师在备课中构思的艺术结晶,是教师的微型教案,而要写一份充满艺术美的板书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书写美――文字书写得端正、整齐、美观,对学生来说是最直观的审美享受。

(2)内容美――遣词造句精炼、准确;从整体上看,线索分明,重点突出。

(3)形式美――板书形式布局合理、排列有序、条理清楚,在内容精炼的基础之上给人以丰富的审美感受。

5. 课堂气氛美

舒适、优雅的课堂气氛会令学生如沐春风,这样富有艺术性的课堂氛围应具备以下要素:

(1)猜想――通过活跃的思维,学生会在头脑中以猜想的方式形成一种揣测探问的心理欲求。

(2)疑问――教师在课堂上创造出问题情境,用疑问打开学生的心扉,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3)惊讶――课堂上善于揭开学生的疑问困惑,用精妙的方式点拨后让学生恍然大悟,并在解惑后收获惊喜之情。

(4)趣味――死板、单调的课堂无法从内心深处真正打动学生,教师的课堂讲述要生动有趣,幽默诙谐,能让学生发出会心的笑声。

(5)沉思――在课堂关键问题上,教师要会“留白”,让学生自行沉思探索。

(6)争议――学生大胆地质疑,各抒己见,问题摸索明白,才算是真正地进入课堂。

(7)联想――教师切勿把课讲彻底,要留下空白,让学生去展开联想,在有限中延伸至无限。

……

且不论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它的定义是什么,若是一堂课包含了以上这些要素,它必然是充实、丰富、科学有道的,它符合语文教育教学的工具性,更体现了语文课堂的人文性、艺术性、审美性。

三、实现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美的措施

打动人心的课堂,总是能做到:把自由还给学生。

1. 还给学生表达的自由

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依然带有太多传统课堂的特点,除了少部分学生在课上说出与教师期待的内容相似的回答,更多的则是做没有反应的听众,或是偶尔唯唯连声表示赞同。课堂将学生的表达自由剥夺,留下教师一人自说自话,这样的教学的确是很难让人感受到真正的“美”。因此,学生表达的自由极其重要。我们必须把自由还给学生,认真创设自主、融洽、人文的课堂环境,不断开拓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美的深度。

(1)允许插话。学生在课堂上“不由自主”地插话正是其思维、灵感火花闪现的体现,当其出现时,教师不应一味地去阻止、否定,而是要立即去引导、补充,使之清楚明了,否则它会很快从学生的头脑中消失。对学生不经意插话的重视与把握,很多时候能给学生带来巨大的惊喜与成就,从而不断提升其探究能力。

(2)鼓励争论。教师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争论,再适时地指点他们的议论观点,就会让他们的分析理解、语言表达、求新求异等能力在丰富有趣的语言交锋中得到长足的发展与进步。

2. 还给学生思维的自由

语文教学在现代教学提倡的“思维无”的大环境下,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思维自由,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不同方向想。教师要勇敢地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问题,打开思维,自主探索世界,发现自己思维的闪光之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逆向思维等求异思维会让学生的求知之心走得更远。

(2)尽情地想。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教师要恰当地运用教材中语言文字的空白、插图,乃至合适的音乐、动画等,引起学生强烈的震撼与共鸣,并让他们的思维自由地迈进。

3. 还给学生活动的自由

小学语文尤其是中高年级语文教科书中通篇的文字,会让教师与学生认为语文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其实不然,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堂要想变得活跃,就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上全面“动起来”。

(1)给学生怎样的活动自由。教师应以突出学生主体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指导学生广泛阅读,积极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些均是让学生动起来的很好方式。

(2)提供怎样交流的环境。除了在课堂上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有意义的语文课堂活动外,教师还需特别注重设计一些丰富有趣的课外实践活动,督促学生手脑并用,将知识融进现实生活中,并从中获得新知识、新经验。

为了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美,为人师者不妨动动脑筋,广学博思,注重人文,唯有如此,课堂才是新课堂,学生才是在审美教育下的新学生,我们的教学、教育才有新希望。

参考文献:

[1] 高建春.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艺术美[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9).

课堂提问艺术论文篇6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导入语 提问 语言 艺术设计

长期以来,我国的语文课堂教学陷入到一种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没有根据学生特点以及培养学生创新思想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我国的语文教学质量一直落后。另一方面,学生一直认为语文就不用学习,只要会认识几个字,会说话就好,因此,在课堂中常常出现睡觉以及做其他事情的现象。同时加上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死板,没有创新性,更提不起学生学习兴趣。因此,作为教师,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提高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艺术性。

一、语文课堂教学中导入语的艺术设计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好的语文课教学必须有一个出色的开头,有一些教师往往不注重课文的导入,或者只是简单地当成了敲门砖,当门敲开了,砖也就扔了。魏书生说过:“好的导语就像磁铁,一下子就能够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另外,托尔斯坦也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追新求异是每一个学生的共同心理,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语的设计如何显得有艺术性,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艺术设计。

(一)教师的导入语中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特别是在古代诗词的教学中,对这方面的体现尤其明显。当学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作为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导入语:古往今来,诗词中,写风的语句有很多,例如:白居易的《观刈麦》中描写南风:“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辛弃疾的《青玉案》中描写东风:“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李清照的《醉花阴》中描写西风:“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岑参描写北风:“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等,通过引用这些诗句,来导出今天所学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还能够起到很好的熏陶作用。

(二)导入的语言要体现思想内涵

教师在设计导入语时,不仅要有吸引性,而且还要有一定的思想教育性或者起到一定的启迪效果。当学到《范进中举》时,可以这样设计导入语:大家都知道“头悬梁,锥刺股”这个故事。在故事中,刚开始,苏秦游说秦王没有成功,回到家遭到嫂子以及妻子的白眼和鄙视,之后发奋读书,就有了“头悬梁,锥刺股”的由来。后来游说赵王成功,回到家中,看见嫂子爬着来见他,苏秦问何故,嫂子答:“为叔叔的位尊而多金”。大家猜猜我们今天学的什么课文呢,学生能够马上猜到,就是《范进中举》。在这篇课文中,范进就相当于苏秦,而他的老丈人就是苏秦嫂子一样的人物,通过这样的导语不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引出下面所要讲的课文,也让学生大概了解《范进中举》所要表达的思想。

二、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艺术设计

课堂提问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为了能够完成教学任务,依据教学目标重难点,科学地提出疑问以及提出重难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地去思考以及解决问题。

(一)反思性的提问

长期以来,学生的思维往往陷入到一种怪圈中,浅尝辄止,在学习课文时,往往不能够正确地理解语文课文的真正思想以及体会文章的奥妙之处。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提问时应该注意其艺术性。例如在学习《我与地坛》一文时,课文后面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史铁生自从无意中进入到地坛后,就没长久地离开过它呢?”反问学生:如果你是史铁生,你会有怎样的感受?让学生真正进入到这个角色中,让他们身临其境地从史铁生的角度出发,在心理上和作者产生共鸣,也就不难理解作者当时复杂的心情,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

(二)互动性提问

教师在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不仅仅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更多的是通过师生之间互动,生生之间互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到整个教学活动中。例如:学习《伟大的悲剧》一文时,首先教师应该提问“既然是悲剧又何来伟大一说呢”,让学生组成两个阵地,互相讨论,逐渐达成一种思想,分辨出“悲”不只是“悲伤,悲痛”,同时还有“悲壮”的意思,从而得出勇士牺牲了身体,是悲壮的,但是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是伟大的。从而使学生明白课文的主体思想就是赞扬一种为事业而牺牲的伟大精神,是当前所缺乏的一种精神。

(三)求异设问法

通过采用相似的事物进行比较,找出两者之间的异同,从而加深学生对事物特征的认识以及理解。例如学习《阿房宫赋》时,作为教师可以将其与《六国论》进行比较,分析国家灭亡的原因,对比两篇论文的论点是否相同,从而使学生明白两者灭亡原因的不同,最终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三、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的艺术设计

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说过:“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语文课堂教学就是展示语文教师教学艺术的主要阵地,语言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一般我们会发现,比较受欢迎的讲课教师不仅仅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具有语文的艺术性。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下面就本人的一些实践经验,总结以下几种语文课堂语言艺术。

(一)语言以情动人

古人说:“感人心者,莫先于情。”因此语文课堂语言必须具有感彩,或者热情奔放,或者含情脉脉,或者委婉含蓄等。例如:在学习《大堰河,我的保姆》时,首先教师应该有感情地为学生朗读整首长诗,在读到“大堰河,今天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你的被雪压盖的……”,当读到这句饱含深情的语句时,下面听课的学生也会被感动,这样的朗读就再次展现了作品的感情以及渲染了课堂气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

(二)语言生动形象

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以及欣赏充满思想的美文佳句时,为了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的语言必须生动形象,充满美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渔歌子》时,先让学生闭上眼睛,让同学在脑子里展现白鹭、流水、桃花以及西塞山的轮廓,在给学生讲解这些时,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将这一幕幕情景展现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让学生仿若生在大自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乐趣无穷。

(三)语言机智幽默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育的技巧在于随机应变”,课堂环境是一个变化的环境,这就要求教师灵活运用课堂环境,使之符合教学要求,教师机智幽默的语言往往会产生意外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正在上课,一只小鸟飞进来,东撞西撞,最后被一名同学抓到了,这时教师可以这样说:“小麻雀没上小学就想上初中了吗?可惜它听不懂我们的课啊,还是放飞它到大自然中去磨炼吧。”通过这样的语言,就使课堂氛围一下放松下来,为下面同学愉悦学习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延红.语文课堂语言艺术之我见[J].阅读教学论坛,2012(12).

课堂提问艺术论文篇7

一、公共艺术对环境雕塑及课程的要求

公共艺术的引入往往都与城市绑定在一起,现代设计要求公共艺术有着很强的观念属性,而不是样式属性。这就给公共艺术造就了一个包容、创新、承载的基本内涵,当艺术与设计遭遇了公共性问题一切变得文化意味更强,传播意味浓厚。

(一)公共艺术是一种思维方式

当公共艺术成为一个名词出现在学界的时候就引起了广泛思考,众多专业领域的学者都用自己视角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公共性、民主性、大众的参与性、创新性等理论层面,但是很多人都会用传统的思维去不断提出问题,探究公共艺术到底是什么?具体的形式又是什么?如何界定?等等一系列的问题。笔者认为公共艺术是一种观念性的思维,通俗说它的表现形式涵盖了多种传统的表现方式,只不过是赋予了这些传统方式以公共性的思维,因此公共艺术实际就是一种思维方式。

(二)公共艺术是承载地域文化的高级文化形式

环境雕塑要成为公共艺术的样式之一,就必须在设计过程中深刻挖掘地域文化,其形式与内容都必须有着较强的文化传播性。这就要求在环境雕塑课程教学中要有广泛的社会调查和设计要素的严谨结合才能够满足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大量的各类资料,有着整理分析、精确定位、设计创新、文化承载、形式感易于接受等要求下进行设计。

(三)公共艺术明显缩短大众参与艺术的距离感

大众的参与性是公共艺术出现的一个较强的特征,有人也说公共艺术是将艺术还原给了大众,将大师带到平民中的一个过程。这就要求每件公共艺术作品都要缩短与大众的距离,让大众都能参与进来。环境雕塑作为公共艺术的形式之一,多数会出现的公园、广场、绿地等公共空间中,有着天然的亲切感。这就要求学生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利用环境雕塑多材质,多表现形式因素进行设计。要求学生能够思维面宽、创新性强。教学中应当不断启发和讨论,必须师生在平等的思维下、民主的环境里共同面对课题。

(四)公共艺术强化设计创新性

公共艺术强调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不断发展,强化设计也是时展的必然,公共艺术作为环境设计的前沿,更强调有承载的创新设计。这就要求课堂过程中要有争论,要有民主,要有头脑风暴。环境雕塑遭遇到公共艺术就必须按照公共艺术的观念性思维去不断完善自己,教学过程也应当不断适应这些新的要求去改变课堂的状况来培养人才。

二、公共艺术专业下环境雕塑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课堂教学“课题”制更新题目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课题”,这就是选题,它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几个。课堂基本理论知识讲授结束后,让“课题”研究成为学生在这段时间的主要内容,而这样“课题”的选择应当是教研室教师研究的结果,通常采用社会上公开的、未过期的设计大赛征稿。这种题目往往是最新的,能够代表当时社会最前沿的东西,学生往往对这样的题目具有浓厚的兴趣。“课题”的引入将第一时间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渴望将自己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第一时间有所指向地用到实际设计中去,有着相当明确的学习目的。教师也可以通过这样的实例让空洞的教学具体化,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成为一起解决问题的伙伴、学长。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有着明显的民主气氛,有利于更多的设计创新思想参与。这样的社会征稿往往带有明确的时间要求,将课堂界限完全打破而投入到设计中。征稿往往有奖金、证书等奖励性的刺激更能给学生带来兴趣,激发设计热情形成良性的循环。> (二)课堂讨论“答辩”制激发创造力,同时采用民主教学

当课题明确后迅速地展开设计,按照设计的程序与方法,感知-调查-初步-深化等过程都需要在民主的条件下进行。在“感知”题目过程中要查找相关一手资料,掌握被设计题目更多的设计背景资料,就有可能找到很多的设计素材。安排每名学生将收集到的设计素材条理分析清晰,做成PPT进行答辩式的讲解,最后将几个将要采用的设计点或设计方向做详细说明。课堂中每一个学生都能提问,都是答辩评委,在这样交互中不断深入设计想法,就能够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性。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引导,这样的“答辩”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创造力,也在民主的气氛中完成了设计“头脑风暴”,为设计大方向的定位确立牢靠的基础。在初步设计到深化设计过程中也都要采用“答辩”与“讨论”式的方法,但这里面交流的内容也随之改变,在感知过程中的大方向定位不会出现大问题的时候,初步设计与深化设计中的具体细节问题与技术问题细节成为了讨论的主要方面,这是一个艺术、技术互相融合过程,也是学生之间互相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往往是以答辩的形式开始,最终以讨论的形式结束。这是我们课堂中少有的学习积极性,取长补短、教学相长的目的实现在这样的教学氛围里面。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动员全班学生的思维热情,课堂就能够迅速活跃起来,从以往的单独靠教师去启发转变成,互相启发,被动思维变成主动思维。

(三)成果标准“投稿”制,校内外互动学习

当设计成果在这样一轮大讨论、大风暴的教学中诞生的时候,这就是一个年轻设计师成熟的方案。推举出几个最优秀的设计方案,按照“课题”要求的时间、文字和板式的要求进行投稿。在这样的设计过程最后,学生能够基本掌握参与这样实际题目设计全过程,收获将不仅仅是一些空洞的理论知识。在投稿后还有一个大赛后续的学习过程,组委会往往要公布获奖方案,投稿设计无论是否中标,学生都能在中标方案中找到课堂中前几个阶段的影子,例如定位的准确性,形式感的采用,材质的表现,等等,这种再学习的过程学生们学到的东西就更为丰富,是一个分析差距,再次获得动力的源泉。如果有幸中标将在学生中产生巨大的榜样作用,带动的不仅仅是一个班级的学习氛围,也能为学校赢得社会的尊重。

通过这样三段式自主学习的过程,完全能够适应公共艺术专业的需要,将环境雕塑这一公共艺术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与公共艺术在一个融合的平台上找到交集,这样的手段激发学生潜能,提升了教学质量。

三、总结

课堂提问艺术论文篇8

提问就是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围绕教学目的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借以掌握知识,训练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手段。[1] 品评众多精彩的语文教学实录,教师教学提问的艺术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效率。好的提问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课堂上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2]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传统教育一直都强调因疑而问。“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在一线的日常教学中,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妥善地设疑提问,激起学生一连串的思维涟漪,而不是石沉大海,这是个重要的实践性问题,教师提问艺术的整体水平直接影响着中国教育的现状与未来。

一、课堂提问的常见问题。

收集、回顾近十年来课改的听评课资料,可谓收获颇丰,问题也不少。教师们在提高课堂提问艺术的同时,也出现过“满堂问”代替“满堂灌”的又一极端。提问中暴露的问题尤其值得同行们借鉴。

(一)问题设置不当。

有的问题含糊随意。提问没有扣紧教学目标,没能结合学情随意设定,提问语言表述笼统,问题要求不够清晰明确。

有的问题缺乏新意。长期使用雷同的提问,即便曾如山珍海味一般,也会有腻味的一天。

有的问题难度不当。提问简单无须思考,也就更无所谓艺术。比如提问中太多的“是不是”、、“对不对”,让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久而久之,兴趣也会懈怠。相反,有些问题超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造成课堂曲高和寡,也丧失提问价值。

(二)提问流程不佳。

课堂提问违背了认知规律,不符合思维的层次感,就会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人的思维总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比如,有教师在学生还没有对课文内容有全面感性的认识时,开篇就问 “课文写的是什么?有哪些写作特色?”这样过大过泛的提问是否能得到有效的回答呢?

(三)候答时间不足。

无法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就立刻要求作答,急于求成,反倒过犹不及。这类问题有时也源于课堂容量过大,教师有意识地加快提问进度,暴露出知识本位教学观的弊病。目前的语文教育真正要转向以能力为本位,不急功近利,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才能最终实现一直追寻的素质教育,课堂提问才能从技术走向艺术。

(四)评价方式单一。

一个问题,经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是否就意味着将转入下一个问题呢?答案是否定。我们不该忽略的恰恰是对学生回答的评价艺术。课改前,教师往往对学生回答缺乏积极的评价。新课程理念普及后,强调积极评价的理念,让课堂确实出现了“你回答的很棒”“你可以回答的更好”的愉悦场面。但是,提问艺术不该只停留在精神愉悦的表层吧?如何让评价方式具有内涵,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呢?

以上种种缺憾,非但没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时还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如何提升语文教学的提问艺术,同行间有哪些优秀的提问艺术值得我们不断总结、借鉴,就是我们下面重点要谈的话题。

二、课堂提问的典范艺术。

对比大量精彩课例后,不难发现:提问艺术作为常规武器,有着一整套规则的艺术动作。研讨其所具有的艺术特质,寻求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思维过程、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提问方式,让语文教学提问艺术更具专业性、艺术性,就要反思并梳理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段,以下试着就提问艺术的常见规则做四点归纳。

(一)扣紧导入,提问先要激活思维。

导入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开端,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铺垫、定向、引趣和启思的重要作用[3]。好的导入提问是成功的课堂教学的第一步。但其提问方式又是多样的。

首先仰赖教师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障碍,形成他们心理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时,也就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水到渠成。

李镇西执教《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开始就说到“于不疑出有疑”,这是创造的起点。此刻也是从提问质疑开始。问题提出来后,再一起来研究、讨论,甚至争论,总之,唯真理是从。先从第六段的一句话:“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由衷的喜悦……”这个句子中两个破折号的作用是开始,自然引发学生去认真研读课文。

其次要靠教师结合教材,抓住学习方法,务实地设置问题。

李镇西老师教《荷塘月色》第一课时,则是从提示学习方法的角度开讲的。开课铃响,他叫学生把书关上:“我得考你们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很简单,就是教材第一单元有哪几篇课文?”

按李镇西的说法,提问目的是教导学生“自学课文要有单元观念,因为课文按单元编排的,而每个单元都有相应的学习重点。”顺势提出第二个问题:“第一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什么?”

同样是《荷塘月色》的教学实录,及树楠老师的在导入新课时,虽说采用温故导入法,但其形式依然是提问。导入环节第一问是:今天要学习《荷塘月色》一文的作者是朱自清,我们已学过他的哪些文章?我们对这样的提问导入并不陌生。温故导入的提问法,平实简洁,更是被教育界同仁所广泛采用。

导入提问就是这样:在课堂初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迈出提问艺术的第一步。

(二)分层设计,提问重在化整为零。

常言道,独木不成林。一堂精彩的语文课,教师有责任站在设计者的高度,从整节课、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实际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特点,学生水平,重组成容易理解的提问序列,层次鲜明,逻辑流畅,一环扣一环地问,一步又一步地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

以《拿来主义》这一课为例,开篇写的是“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和“抛来”主义,如按从头到尾的顺序,开始时,学生就不好理解。提问时根据议论文的文体特点,抓住本文中心论点,从中间入手,扣紧“所以我们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采用分层设问法,先提出“怎样来拿?”再借助“所以”来推断“为什么拿?”学生就能轻松地在理解“怎样拿”的基础上,将“为什么拿”这一难点迎刃而解了,从而充分展示了分层设问的魅力与实效。

(三)巧设机关,提问不妨变直为曲。

课堂提问如果一味直来直去,启发性不强。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对提问感到索然无味,从而一定程度上使思维停滞。巧设机关,不失时机地“曲问”、“活问”话题。所谓“曲问”。就是问在此而意在彼,拐弯找答案的问法。它不仅激起学生的思维浪花,甚至有“投石击破水底天”的奇效。

著名的“曲问”案例,也是由钱梦龙老师讲授的《愚公移山》。当钱梦龙老师问,“这个年纪小小的孩子跟老愚公一起去移山,他爸爸肯让他去吗?”学生一时不能回答,稍一思索,又七嘴八舌地说:“他没有爸爸!”教者顺势而问:“你们怎么知道?”学生回答:“他是寡妇的儿子。孀妻就是寡妇。”教师马上再追问:“遗男是什么意思?”当学生齐声答到“孤儿”时,曲问的效果就达到了。设计这个问题的本意就在于促使学生掌握“孀妻”、“遗男”二词。

当然,教师能否在教学中创造性的发挥“曲问”、“活问”,与其教学经验与课堂灵活性都有密切关系,但具备变直为曲的提问意识,对每位教师的个人成长无疑会起到催化的作用。

(四)评价具体,提问需要结合考纲。

桑代克的心理学理论曾提出“奖赏正确尝试”的观点,即学习源于正确的尝试得到的奖励。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应当有及时、合适的奖励性评价。

要注意的是:奖励性的评价不该只带来学生情感上的满足,要对学生回答提供正确的信息反馈,进而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合,使认知进一步深入化、明晰化。有效的评价艺术,既是对前一个问题的完美收场,也是对下一个提问的有效预热。因此,教师在学生回答后,更应该发挥评价艺术,我们一般可以从“学生掌握知识的广度、理解知识的深度、巩固知识的程度、错误的数量与性质、口头表达能力、是否有创见”这六个角度进行评价,这也是提问艺术的基本要求。

进一步分析,评价的具体标准应当与课改的考试要求吻合。对于一线教学而言,脱离考纲,表演式的课堂提问,根本不具备实际的借鉴价值。对学生负责的教师心中一定是有“考纲意识”的,提问艺术的效能最终必须体现在考试中。

语文教学是对话的艺术,艺术化的提问正是语文教师最有力的常规武器,它能加快将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训练的进程。它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精心设计好符合教学规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个人特色、符合具体学情的提问风格,不仅关乎语文教学的效果,更关系到汉文化的美的传承。

注释:

[1]史洁莹、刘小乐:《讲解技巧 提问艺术》,北京出版社2001年6月版,第52页。

[2]程翔:《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语文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第18页。

上一篇:化学初三下学期总结范文 下一篇:化学选修知识点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