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13 01:15:21

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

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篇1

关键词: 历史教学 文科综合 相互合作

甘肃省高中新课程改革已开展近三年了。据调查,新教材实行后学生普遍反映最为难学的是历史,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与现行的教材体例有关。作为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产物,现行的普通高中标准实验教科书是以模块的形式呈现出来的,一个模块一个专题。以历史为例,必修一主要讲政治史,必修二讲经济史,必修三讲思想文化史。每一模块都是相当对独立的体系架构,这类似于专题式学习,在传统教学中,只有到高三复习时才会采用这种体系。这样,无疑提高了学生学习的难度,相对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在上述前提下,如何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教学实践中的反思与经验总结,我在整合教学资源、减轻学生负担方面做了一点探索与尝试。

在新课程理念中,“重视各学习领域的合理配置,加强各学习领域及各科目间的联系,注重科目内学科、活动、专题间的有机联系以及模块或主题间的有机联系,促进学生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是极其重要的一条。在这一理念启发下,我认识到,与相关学科教师合作,共同开展教育教学不失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好办法。我认为,史、地、政三科的相互衔接、相互补充是非常有效、非常必要的。下面结合具体实例来分析这一问题。

一、历史课与政治课的相互补充

历史和政治同属社会科学,它们的研究对象都是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现象的产生、发展过程以及人们对这些社会现象的看法,只是二者的侧重点不同而已。历史更注重客观的史料和论从史出,而政治则是把这些史料通过整合、加工,抽象为一种理论。

历史与政治的关系反映在基础教育体系中也是如此。虽然历史与政治是两门不同的课程,但实际上,历史不可能没有政治的影子,政治也贯穿历史每个角落,如新高一历史第一模块就是“政治文明”专题,而政治必修二则是政治生活;政治必修一讲“经济生活”,历史必修二讲“经济文明”,等等。总之,两门学科、两本教材在很多地方有相互印证、相互补充之处。

第一,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和思想政治必修二第三单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相结合。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主要从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三方面讲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民主政治建设情况,主要阐述的是这三大政治制度确立的过程及其演变过程。但是对于这三种政治制度的性质、组织形式、地位,以及实行这种政治制度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并没有给予明确的说明。但是,如若不理解这三种制度的内在知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就必然会增加学生学习过程中理解的困难。然而,与此相关的知识在思想政治必修二第三单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则有着比较详细的介绍。

第二,历史必修一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和思想政治必修二第九课《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结合。历史必修一第二十六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思想政治必修二第九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第二目: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两者都讲了世界多极化问题,但是二者的视角不同,侧重点也就不同:历史课是从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历史过程这个视角讲述的,主要讲了二战结束之后在美苏两极格局之下孕育着多种政治力量,比如日益走向联合的欧洲,经济实力增强的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广大的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组成不结盟运动,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在第二十七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第三目——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当中,进一步阐述了冷战结束之后多极化发展趋势的增强,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相对于历史教材的详细细致,政治教材中对当今世界多极化只作简单介绍,重点讲明世界多极化的影响。

第三,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和思想政治必修一第十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第十二课主要讲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实行了经济体制改革,从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确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何为计划经济体制,何谓市场经济体制,何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弄明白过渡问题的关键知识点。而在思想政治必修一第十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对于市场经济的涵义,市场调节的积极作用及其局限性有着详细的阐述,并且重点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以及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第四,历史必修二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和思想政治必修一第十二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结合。学习第八单元的难点包括:什么是经济全球化,什么是跨国公司,经济全球的影响,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是什么,它是如何运行的,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与意义。而这些难点问题在思想政治必修一第十二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中都有所涉及。

古语有说:“政史不分家”,想来确有其道理。通过以上的例子就可以看出,在现行的新课程新教材中,历史和政治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相辅相成的,两科知识的结合有益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难点问题,也有利于知识的巩固,有助于培养学生全面地、联系地看问题。

二、历史课与地理课的密切关系

历史有很强的时空观。掌握历史有两个方面:一是纵的方面,即要记住历史事件在时间上的先后次序,这样才能掌握历史的进程;一是横的方面,即要知道在同一时间之内在不同空间都有哪些事件,这样才能看到历史的全局。

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篇2

关键词: 2012年高考文综 政治试题 命题特点 复习对策

一、试题命题特点

2012年高考福建卷思想政治试题,按照“保持平稳,求质求新”的基本原则,结合我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进行命制。其注重体现高中新课程理念,坚持能力立意,突出主干知识,注重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坚持知识性和思想性的统一,突出学科能力和素质要求。试题以国家的大政方针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事件为背景引入对相关知识和能力的考核,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科技发展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让考生通过感知试题情境来展示知识和能力。试题命制科学、规范,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合理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

(一)试题严格遵循2012年福建省《考试说明》要求。

试题命制严格以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省颁考试说明为依据,试题的题型结构、内容比例均按考试说明的规定确定。全卷分Ⅰ卷选择题和Ⅱ卷非选择题,考试内容包括《思想政治》四个必修模块及两个选修模块内容。

(二)试题关注基础知识考查,突出主干知识。

试题围绕《考试说明》和教材中要求的主干知识来设计,体现基础性与能力性的统一。总体较为平和、平实,考点分布较广,共涉及六个模块的61个知识点,没有偏题、难题、怪题,在坚持“平稳”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较好地考查了考生“双基”掌握程度。非选择题能力立意明显,主观题设问总体上明确,指向清楚,对知识点的要求明确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在知识调动方向由于模糊而对答题产生的影响。如39(1)“……如何体现了矛盾观点”,39(2)“……说明党和政府……”,39(3)“……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42A(2)“……从国体角度……”,等等。

(三)试题强调能力立意,全面体现考核目标与要求。

试题继续坚持“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增强选拔功能。在试题的素材选用上,坚持全面性和新颖性。通过新情景,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在题型设计上注重多样性,发掘不同题型的能力要求特点,力求全面考查考生的能力。通过图表、函数曲线、漫画、计算题型,突出考查考生的读图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如第30、31、33、36题)。在选择题的设计中,通过题枝干扰项的设置,尤其是组合式选项题目在同一题中有四选三又有四选二的设置(如26题),既能提高试题的区分度,又能全面考核考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掌握情况。在主观题设计中,通过演绎性题型(如第39题第2问)和归纳性题型(如第39题第1问),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整合、迁移、转换和拓展的能力。通过评析类试题的设置(如第39题第3问,第42题A第2问),考查考生辩证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开放性试题的设置(如第39题第4问),注重过程与方法,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

(四)试题关注社会热点,体现政治学科特点和地方特色。

试题命制以年度间发生的社会热点为载体,坚持思想性与时代性相统一,贯彻党和国家的重大路线、方针和政策,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同时,也很好地体现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要求,突出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如第26题以某地部分人大(微博)代表针对食品安全问题开展调研,形成议案并提交大会,依法行使职权为背景,旨在增强考生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法制观念;第39题以践行社会主义义利观为主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考生正确看待义利关系,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

试题注重以生活为基础,开发地方资源,注意选取一些具有本省经济文化特色的素材,积极反映本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将教材知识与本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有机结合,贴近考生,富有乡土气息,反映了近年来高考改革的走向。如第28题以“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和发展”为背景,考查对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理解;第34题以“福建精神”为背景,考查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价值观相关知识的理解。第39题的(3)问以福建某民营企业为素材,引导日常教学积极关注身边的生活实际,增进考生对本省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了解,提高生活实践能力,激发考生爱国爱乡之情。

(五)试题富有创新性,体现稳中求变、稳中求新的原则。

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对试题阅读量的控制、难度的分布与把控、能力要求的体现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创新。通过突出有效信息、化繁为简等方法,有效地控制了阅读量。在难度分布上体现多层次的要求,试题的难度结构更趋合理。试题注意模块内容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实现对考生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的考查。试题在开放性上突破了以往只注重知识间的整合和迁移,关注到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例如,第39(4)问要求考生结合具体的生活实际以“弘扬雷锋精神,促进社会文明”向社会发出倡议,大大拓展了开放的空间,有利于培养考生的实践能力。试题进一步加大了对知识转换表述的力度,有利于引导考生夯实基础,活学活用。在选考试题的设置上,体现了高中新课程实验的要求,将选修内容与必修内容相渗透。如第42A(2)问要求考生综合运用选修③和必修②的知识作答。

二、对今后的教学复习建议

(一)认真研读省颁《考试说明》,明确复习方向与要求。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也是规范高考复习和考生备考的依据,规定了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考试的范围与内容、考核的目标与要求。研究《考试说明》明确高考考什么,考多难,怎么考等问题,可以增强教学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克服盲目备考,减轻负担。因此,要注意研究:①考试内容。做到清楚考点,与上年相比有哪些调整变化。②题型示例和参考样卷。应充分领会这些试题的命题特点,总结、归纳出这些试题的解答方法与技巧,尤其要注意新调整的例题和题目,或许是今年高考的一个重要导向。③考核目标与要求。明确这些要求并在平时复习中精选练习加强训练,提高考生的应试能力。

(二)夯实基础知识,突出主干知识,完善知识体系。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强化基础,以不变应万变。在复习的最后阶段,要实时引导学生回归课本,坚持点—线—面有机结合。夯实基础:一要对照《考试说明》所列考点,查缺补漏。要准确理解各考点知识的内涵与外延,把握复习的“度”。加强对考点的分析讲解,对容易混淆的概念、关系进行分析、比较,将模糊的、易错的知识试题化、细化。二要突出主干知识,狠抓落实。三要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单元知识体系和模块知识体系,加强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以提高知识的理解、迁移和运用,以及发散思维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提高解答涉及跨章节知识点的题目的能力。四要防止死记硬背基础知识,可结合练习和重大时事,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运用。五要充分利用几次重大考试的契机,如2012年3月第一次市质检,4月省质检,5月第二次市质检及各校校模等,推动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三)加强能力培养和各类题型的专项训练,以总结解题能力和技巧。

针对政治学科的特点,只背书不训练是难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的。因此,应多角度训练综合能力,包括审题能力、归纳和演绎能力、组织答案的能力,还包括文字的表述能力等。审题时让学生做到把握立意,审清题目(包括模块、题型、知识点、主体、对象等),把握材料,提取文字材料、图表等重要信息,注意全面性,防止片面性。

题型训练是提高答题能力的重要渠道。在训练时应注意:①要在研究《考试说明》的基础上,明确高考试题中易出现或可能出现的题型,精选精编试题加强训练。选择题部分题型如单项类、组合类、排序类、表明类、原因类、启示类、跨模块类、图表类、函数类、漫画类、古诗词类、计算类等。主观题型如文字材料类、图表类、文字材料与图表组合类、原因类、意义类、影响类、认识类、评析类、做法类、措施类、启示类、体现类、合理性、正确性类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②要注意避免“题海战术”,一定要少而精,克服练多读少、做多想少的毛病。③要注意讲究速度,合理安排答题顺序,调整答题时间,限时作答。④可适当精选历年高考试题,做到与高考试题相衔接,培养高考试题题感。⑤应加强对各类题型解题技巧的归纳与总结,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四)关注国家重大时政热点和地方性热点,并注意与教材知识相结合。

《考试说明》关于考试内容明确指出应包括:“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等时事政治内容。此外,在近年来我省高考自主命题的实际中,都有选取一些具有本省地方性特点的素材作为出题设问的背景。因此,在夯实基础知识的过程中,除与练习相结合外,还要注意与重大热点问题的结合。这既有利于巩固知识,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学生光会罗列教材知识点而不懂结合材料的难点,又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五)加强选修与必修相关知识的整合。

选修渗透必修是高考命题的一种重要命题形式,在2010年福建高考选修试题中就已出现,在2012年高考选修试题中再次出现。纵观选修的命题趋势,选修的考查设问越来越灵活、巧妙,复习时要正确处理好必修和选修教学的关系,注意加强选修与必修相关知识的结合。

(六)加强答题的规范性训练,减少非智力因素失分。

当前高考实行网上阅卷,对答题规范自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书写太潦草、字迹不清晰、卷面不整洁、不分要点等是考试丢分的重要因素,在下一阶段的复习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进行答题规范训练时应做到:一要从平时训练开始,不断强化学生对答题规范性重要性的认识;二要训练考生养成答题时做到卷面整洁,字迹清楚、工整,思路清晰、语言顺畅,答案序号化等良好习惯;三要训练学生答题简明扼要,突出要点和关键词;四要提醒学生使用教材专业术语,忌口语化,做到知识与材料的紧密结合;五要按要求认真答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规定区域答题,避免出现错字、别字、漏字等;六要鼓励学生勇于作答,不留空白。

参考文献:

[1]福建省教育考试院.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省文科综合考试说明,2012,1.

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篇3

2012年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政治卷总体较为平和,无偏题、怪题,与去年相比难度降低,达A率预计要高于去年。试卷紧扣课本考点和考纲,时代特点鲜明。总体上看,本试卷能够以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为指导,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高中阶段所学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结合考试说明对试卷进行分析:

一、鲜明的时代性

政治学科与其他学科有很大的不同点,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紧跟时代步伐,旗帜鲜明地在教学过程中奏响主旋律,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学生的头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教学。考试说明也强调“思想政治(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的命题……体现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方向……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考查学生对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的了解”。基于此,2012年的学业水平测试卷凸显了政治学科紧跟时代步伐的特点:(1)政治学科必考的时政,围绕国内、国际重大的时政内容展开,考查了中国共产党的重大会议,我国重大的科技成就,台湾地区领导人及国际时政中的世界人口问题,虽然仅仅考查了5题,但借助考试的平台,让学生对重大的时政有个了解,在学习中紧跟时代,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既是政治教师应尽的职责,也是素质教育应尽的使命。(2)除了时政题紧扣时代热点外,这次的试卷还涉及其他的热点问题:11题的个人所得税的调整,14题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的换届选举,21题湄公河的四国联合巡逻执法,30题“当代雷锋”郭明义的事例,41题涉及的江苏民生问题,42题涉及的和平解放60周年以及43题的自主创新问题等等,无不给我们传递了政治试卷这种时代性的特征。(3)《考试说明》中变化的考点,尤其是能级要求增强的考点全部考查。如“非公有制经济类型”“影响公司经营成功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个人所得税的意义”“基层民主自治”等考点都有所涉及,时代特征尤为明显。

二、坚实的基础性

学业水平测试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渗透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与引导”。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紧扣考点和课本,抓住考纲,夯实基础,只有夯实基础,才能构建学业水平学习和考试的大厦。事实上,2012年的学业水平试卷也确实这样做的,选择题、判断题所涉及的考点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强化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有些题目是直接考查考点知识,比如:9题考查股票的特点,10题考查收入分配公平的表现,14题考查人民民主的特点,16题考查公民有序参与,以及所有的判断题等;很多题目看了材料一般就可以解答,比如:13题经济全球化带来风险全球化,15题割裂了权利义务关系,29题的“前后联系”等。除了考查基础知识,试题还突出能力立意,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43题的“钱学森之问”,除对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齐莉格的观点进行分析外,还要求学生举出现实生活中的有创意地解决问题的事例,既突出了创新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地位,又体现了设问的开放性、灵活性,同时考查了学生的能力。纵观整个试卷,试题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这样的命题既体现课改精神,又体现了命题思想,可操作性强,而且对教与学双方而言,都有很好的学习与复习的抓手,不至于抓无可抓,只要在复习中以考试说明为纲,以基础知识为本,过关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

三、连续性与变化性共存

学业水平测试命题要求“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和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考查学生对……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的内容及其意义的了解”,因此,政治学科强调时代性的同时,还注重试题的连续性。2012年的学业水平试政治试卷中,有的题目考查的内容是连续几年都考的内容,但今年在考查的时候又有了变化,比如:6题考了替代商品,是考查必修1第11个考点“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本考点五年考了三次,对生产的影响考了一次,对生活的影响考了两次,尤其是2009年考了互补商品,但没有考过替代商品,因此,试题既体现了变化也体现了连续;10题考了收入分配公平,是考查必修1第29个考点“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意义及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本考点五年考了四次,是典型的高频考点;21题围绕湄公河四国联合执法的时政材料,考查了必修2第33个考点“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本考点五年中考了三次,属于外交中的高频考点;26题考查了考点13“尊重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选项涉及考点10物质与运动、11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本考点在五年中考查了四次,是复习中必须要重点掌握的考点;28题主要考查考点27“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虽然也涉及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考点),本考点五年考了三次,尤其是近两年连续考了注重量的积累,今年的试题延续了前两年的风格。2012年的政治试卷,既从材料上体现变化,体现创新,也从试题上体现变化,但同时也没有忽略与以往试卷的衔接,体现了连续性,试卷总体稳中有变,稳中求新。

四、注重教育功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改革要求坚持“三贴近”原则,即贴近社会、贴近学生、贴近实际,本试卷积极渗透了这一原则。试题发挥思想政治学科的德育功能,凸显对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考题还引导学生关爱家乡,关注江苏(如第41题涉及江苏省城镇居民收入),引导学生积极关注家乡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把爱国主义教育和热爱家乡的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综上所述,2012年的学业水平考试政治试卷,能把握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照顾知识覆盖面,全面考查学生思想政治学科必修模块的知识掌握情况,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及“考纲”的范围和要求,突出对主干知识、核心知识的考查,引导学生关注知识、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热点,力求做到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2012年的考试已经过去,现在对已考试卷进行分析,是为了今后在学习中有的放矢,完成学习要求,达成考试目标,为了有针对性地完成素质教育的要求,更好地把握考试的脉搏,让更多的学生保C冲A,为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垫上一块坚硬有力的石头。

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篇4

试题特点高考复习应对策略2016年,重庆等八省市将不再自主命题,24个省市区使用新课标卷。因此加强对全国课标卷的分析及改进复习策略就十分必要。

一、把握政治全国课标卷特点

(一)试卷结构特点

全国卷主观题必修1和必修2与重庆卷分值相同,必修3和必修4的题量和分值与重庆卷有异,全国卷有1个综合性或开放性试题。

全国课标卷政治试题内容及题型特点:

必修一从知识范围来看,主要集中在二、三、四单元;试题综合性强;企业问题是重点;试题始终贯彻科学发展观;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较少涉及。

必修二从知识范围来看,主要集中在二、三单元;从主体来看,主要考查政府和人大;党的知识、国际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及民族团结较涉及;设问角度一般是为什么或怎么办。

必修三从知识范围来看,主要集中在一、二、三单元;设问方式既有为什么,也有怎么办;设计知识点大都集中在文化生活一、二单元,第四单元未涉及。

必修四从知识范围来看,主要集中在二、三、四单元;近六年发展观未考查;意识、认识与实践、价值观、矛盾等问题几乎每年都作为客观题考查;从设问角度来看,既有为什么,又有方法论;小角度命题。

(二)全国新课标卷客观题特点

1.选择题的题型,主要有文字、漫画、曲线、图表、计算题、4选2组合题等题型。

2.全国新课标卷的选择题,体现了“基本稳定不断创新”的思路。

(三)全国新课标卷主观题特点及启示

1.材料特点及启示

从材料题型来看,有文字材料、图片材料、表格材料、折线图材料四种类型。其中,2007年和2012年题型比较丰富。2014年~2015年四套试卷,卷Ⅱ的材料只有文字材料,形式比较单一。

启示:各种题型都要训练,都会分析;关注当年的重要会议,重大时政,热点话题。

2.设问特点及启示

38题两问26分,分别涉及经济生活1问14分、政治生活1问12分。39题三问26分,分别涉及文化生活1或2问,分值在8~12分之间波动,生活与哲学1或2问,分值在10~18分之间波动。

一般的设问限定及启示:

特点:一般的设问,设为指向明确,切口很小。基本有5个限定要求:材料限定、知识限定、主体限定、角度限定、问题限定。启示:那么我们在审题时,要明确这些限定要求,根据限定要求作答。

开放性(创新型)设问,首先,明确设问的内容要求;其次,明确设问中的形式要求。解答这种题没有知识限定,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3.答案特点及启示

开放型试题情况一:一个问题多种答案。

开放型试题情况二:无知识限定的答案。

二、高考备考策略

(一)更新复习观念

1.牢记“四个更重要”。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落实比讲过更重要;规范比做过更重要。

2.关注“四个不等式”。讲得多≠学生懂;做得多≠能力强;试题难≠效益好;知答案≠真正会。

一节课,前10分钟讲的,学生能记住70%,以后讲的只能记住10%;课堂上学生光靠听记住10%,光看书能记住20%;既听又看能记住60%,又听又看又写能记住80%。

讲得过多,会滋长了学生的依赖性和被动性,阻碍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学生思维的弹性被崩溃,大脑长期陷于深度疲劳状态。所以,唯一正确的选择:精讲精练,转变观念。

(二)确立应对策略

第一,构建知识体系。梳理知识,多种方法训练学生建构知识网络。

第二,提高课堂效率。精心讲评,突出方法,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复习时特别注重对探究性和开放性试题的训练及研究。

第三,关注社会热点,把握时代气息。

在空间上,对于热点的选择多数以国内为主,国外为辅;如果从时间上来说,多数以近期为主;在内容上,多以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为主,立场上,多以正面思想为主,反面思想为辅。

总而言之,对于过渡期间的训练,应当积极的促进学生的思维转变过程,强化学生对于社会事实的关注程度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积极的对全国试卷特点进行分析,明确学生训练的方向,这对于现阶段的教学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学敏.课堂教学技能.西南师大出版社.

[2]徐世贵.怎样听课评课.辽宁民族出版社,2002.

[3]陈旭远,张捷.新课程实用课堂教学艺术.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篇5

按照《峨眉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总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方案》中集中研讨学习安排及要求,这一周来,和大家一起共同学习了《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和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等,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和单位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结合工作实际和所思所悟,谈几点感想:

一、在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方面,要组织党员干部进一步加强党的政治理论知识学习,提高政治站位。要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行动上要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把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把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作为首要政治担当。

二、在坚定理想信念方面,首先就要带头牢固树立远大的政治理想,坚定政治信仰。按照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始终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教育引导单位党员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政治理想,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要大力传承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红色基因,虚心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风范以及焦裕禄、孔繁森等当代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带头弘扬和践行共产党人人生价值观,自觉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坚持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做好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不懈奋斗的长期思想准备,立足本职工作,忠实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将每一项工作任务落细落小落实。同时对在工作中查摆出来的问题要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整改落实。

三、在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方面,要带头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进一步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条例,把立明规矩、破潜规则,作为领导干部必须严格遵守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来抓;要把党中央果断查处周永康、薄熙来等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等的典型案例,作为警醒教育党员干部的重要素材来学习。党员领导干部也必须要经常反思自己对党是否忠诚,经常检查自己“四个意识”牢不牢,经常审识自己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坚决,经常对照自己落实意识形态责任是否到位,经常提醒自己在推动各项工作中的举措是否扎实,坚决做到不踩红线、不破底线、不越边线,令行禁止。

四、在提高党性修养方面,要让单位每位党员首先认识到党性是一个政党及其成员本身所具有的特定属性,其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人民性、纪律性和先进性,也是党员在政治上的集中体现。党性修养是党员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是做合格党员的决定性因素;增强党性修养是加强党的执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当前新形势下,全体党员必须树立党章意识,加强理论学习;不忘初心使命,加强政治修养;守住本心,加强道德修养;规范言行,加强纪律修养;廉洁自律,加强作风修养。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注重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和道德建设,围绕政治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四个方面不断提升道德境界,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人生必修课,不断锤炼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疾病预防控制人员要时刻把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健康作为重要使命担当,把做好健康促进工作作为重要工作任务。

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篇6

在一轮复习及测试中,我发现学生在解答主观性试题时经常对设问有联系的知识点“想不起、记不准、不会用、答不全”,模块复习中普遍存在“死记硬背、知识混乱、不成体系”等现象,这说明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掌握“不清晰、不牢固、不透彻、不系统”,夯实基础第一步没有做好,学生怎能系统、全面地理解知识,怎能有效地调动和运用好知识呢?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帮助学生提高复习效率和质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目录复习法”一直是我在高三政治复习中运用的方法,对模块知识点的梳理与联系比较有效,但这仅是我个人经验之谈,不当之处还请同仁批评指正。

教材目录是对整本教材内容的梳理、提炼和概括,为学习者提供一种方便查询的服务。教材目录中每一单元、课、框、目的标题都是对相应领域内容的浓缩和升华。如果把整本教材比喻为一座“房子”,那么目录就是房子的“设计图纸”,通过图纸我们可以一览房子的全貌。目录复习法,就是在对教材模块知识复习中通过发挥目录功能,引领学生系统地梳理和回顾知识的一种复习方法。

下面介绍目录复习法在模块知识复习中的具体运用(以人教版思想政治教材2014年3月第6版为例):

一、对目录内容做整体与部分的划分

唯物辩证法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我们要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学生要系统掌握模块知识,首先要熟知目录中的内容,对目录中内容进行整体与部分的划分,理清之间的关系。这就需要学生必须记住单元、课、框的标题,让碎片化的知识系统化,达到“点线面”的统一。如:必修一《经济生活》目录中四个单元内容整体上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在一个面向全球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舞台上,从事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中部分内容概括为:第一单元讲“交换、消费”;第二单元讲“生产”;第三单元讲“分配”;第四单元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联系通过社会再生产的过程即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来体现。每个单元内容也可划分,如: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看作整体,每课都是围绕“消费”展开而构成四部分:消费离不开货币这个媒介――商品货币理论(第一课);消费离不开商品价格――价值价格理论(第二课);消费理论(第三课);消费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综合探究)

再如:以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目录内容的划分为例,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二、三、四单元知识)包括唯物论(第四、五课)、辩证法(第七、八、九课)、认识论(第六课),历史唯物主义(第四单元)包括历史观、群众观(第十一课)、人生观、价值观(第十二课)。

这样对目录内容进行整体与部分的划分,能让学生清晰地、系统地掌握教材的知识脉络骨架,复习就会有的放矢,不会合上书一片茫然和混乱。

二、对目录内容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思维整合

复习某一单元知识时,可以把目录中该单元的标题作为关键词,运用横向与纵向思维伸展关键词的知识外延,纵向拉伸与横向扩展相结合,剥离出具体知识点。如: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标题为关键词,进行内容的纵向拉伸和横向扩展,这样可以对知识合理定位、全面把握。如图所示:

三、对目录内容运用发散思维和联想记忆理出具体知识点

根据目录中单元、课、框标题中的关键词进行发散思维与联想记忆,回忆联想与这个关键词相关的知识点。以必修二《政治生活》为例,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单元标题中的关键词是“公民”,看到“公民”二字,联想到与“公民”有关的知识点:“公民的民利和义务”、“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坚持的原则”、“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

四、巧用目录复习法进行知识迁移解答主观题

审题步骤:定点联系梳理作答。

定点:审清设问的范围、知识指向、设问主体等。

联系:联系目录内容锁定知识点的范围和位置,根据设问要求并结合材料信息,对知识点进行横向或纵向联系。

梳理:按照设问的指向和要求,将材料所给信息与考查的知识一一对照,进行筛选,二者相符合的就是要点,不符合的、没体现的就舍去。

作答:作答时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答案组织要点化、术语化、逻辑化、完整化。

典例1: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提高空气质量,国务院及时提出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国家环保部认真组织、周密部署,邀请专家进行研讨、论证,多次向人民群众公开征求意见,以确保该标准的修订能经得起实践与群众的检验。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并在各地分批实施,自2016年1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

问题:《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修订过程是如何体现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的?

解题思路:首先,从设问中我们得知该题属于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范围,主体是“政府”。其次,根据关键词“政府的工作原则”,我们打开记忆中的目录进行搜索后锁定位置,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第三课“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第二框“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中的内容。对知识点进行横向联系,运用发散思维和联想记忆理出具体知识点,政府的工作原则包括:①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②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③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最后,结合材料对政府工作三原则进行取舍与作答。

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篇7

你们知道民主生活会发言稿的格式怎么写吗?小编为大家准备了民主生活会发言稿范文参考,仅供参考。

民主生活会发言稿范文参考一

在全党范围内深入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对全体党员提出了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的新要求、新规范和新标尺。我们要以“两学一做”为契机,以严的精神、实的作风,争做一名具有铁一般信念、铁一般信仰、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合格党员。

讲政治,有信念,提升“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境界。泰戈尔说:“信念,这强烈的精神搜索之光,照亮了道路,虽然凶险的环境在阴影中潜行,信念是鸟,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际,感觉到了光明,唱出了歌。”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用自己的毕生诠释了信仰的力量。信仰是脊梁,支撑着苏武“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而不倒的灵魂;信仰是明灯,照耀着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心灵;信仰是路标,指引着无数革命先辈“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方向。作为新时期的一名普通党员,讲政治,有信念,要坚持“三个着力”:一要着力筑牢思想根基,用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章党规党纪武装头脑,通过深学深悟,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二要着力加强自我剖析,经常性地打扫头脑里的“灰尘”,对照党员标准严肃解剖自己,认真查摆问题、找准差距、深挖根源,真正过好“思想关”、“政治关”;三要着力做好岗位工作,立足本职岗位,将理想信念融入到点滴工作中,努力做到“我的岗位我负责,我的工作请放心”。

讲规矩,有纪律,保持“勿以恶小而为之”的警醒。古人云:“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我们党90多年的发展历史深刻地证明,党的发展一刻也离不开严明的纪律,在战争年代“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我们取胜的法宝,在和平年代这个法宝同样不能丢,要时刻牢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会议上的要求“要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在守纪律、讲规矩上作表率”。作为新时期的一名普通党员,讲规矩,有纪律,要坚持做好“三个人”: 一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认真落实党委决策部署,自觉遵守单位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令行禁止和政令畅通。二要做工作中的有为人,自觉把纪律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更加优良的工作作风,干好本职工作。三要做生活中的正派人,严格遵守生活纪律,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清白正派做人做事。

讲道德,有品行,涵养“只留清气满乾坤”的追求。古语云:“官德彰,则气正风清;官德失,则腐败滋生;官德正,则民心安;官德毁,则民心失”。也曾强调,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党员干部担负社会管理的重任,必须要肩扛其引领社会道德风尚的大旗,敢于在“阳关”下行走,勇于在“玻璃屋”中理政,将德行修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作为新时期的一名普通党员,讲道德,有品行,要坚持“三个自觉”:一是自觉做到慎独,“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始终保持慎独的坚定性和自觉性。二是自觉做到慎言,决不散布违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论,绝不传播谣言。三是自觉做到慎行,在贯彻落实组织决策部署上坚决不打折扣、不做选择、不搞变通,坚决做到有令禁止。

讲奉献,有作为,秉持“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理念。泰戈尔《飞鸟集》有诗:“花朵的事业是美丽的,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但我愿做一片绿叶,绿叶是默默地垂着绿荫的。”是呀,红花虽好还需要绿叶的帮扶,没有绿叶的“无穷碧”,哪来花朵的“别样红”?多少革命前辈秉持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养成“计利当计天下利”的胸襟,抛头颅、洒热血,敢当绿叶,默默付出。“赏花不忘绿叶情”,没有无数先辈前贤的默默奉献,哪会有我们身边到处绽放的幸福之花。作为新时期的一名普通党员,讲奉献,有作为,要坚持“三个原则”:一是敬业奉献,始终保持兢兢业业的精神状态,在本职岗位上履职尽责。二是求真务实,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在工作岗位上取得实实在在地成效。三是争创一流,努力打造精品意识,将自己工作打造成品牌,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一流的业绩。

民主生活会发言稿范文参考二

我们一直在提严肃党内政治生活,那么一直以来也就涉及到三个问题:其一,何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其二,为何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其三,如何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在各时期、各阶段党内包括党外各界也都有相应的研究,很多领导人也在各种场合分别对这三个问题发表过重要讲话。今时今日,在《筑牢从严治党的政治根基》这篇文章中,有了更加系统、完善的回答。笔者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与增强“四个意识”的关系来思考这几个问题,结合文章中的启发,提出几点看法。

一、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要充分理解“四个意识”的内涵。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目的和意义是为了更好地管党治党,使从严治党长效化、常态化。党内政治生活早在1980年被规范为12条准则,但涵盖范围却十分宽泛。对于提高党员特别是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增强党性,加强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其内容应当是涵盖“四个意识”。其一,讲政治,也就是增强政治意识,坚定政治立场;其二,顾大局,也就是增强大局意识,拥有大局观念;其三,重核心,也就是增强核心意识,把握领导核心;其四,常看齐,也就是增强看齐意识,主动看齐中央。这四个方面是包含在党内政治生活体系之中的,而且占很大一部分比例。其余的各个方面也都有这“四个意识”的体现或者影响。所以说,弄懂何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就要弄懂这“四个意识”的内涵。

二、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要高度认识“四个意识”的作用。

从整体看,“四个意识”是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可靠保障,同样也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供了依靠。可作为原则性指导意见,对党组织、党员各方面提出要求,特别是为政治要求提供规范。要严肃,需通过怎么样的方式来达到?要明白,目的要严肃,达到的方式就更要严肃。只有一种办法制度。通过制度进行刚性约束,出台相应的规章、条例、准则等等。从关键少数到绝大多数再到全覆盖,“四个意识”应在其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内部看,政治立场坚定,忠诚于党,热爱祖国这是基础,也可看做是目的之所在。至于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一方面既是为达成政治意识之所为,另一方面也是党令政令畅通的完善和保证。只有从充分掌握“四个意识”之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作用,理解“四个意识”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让党内政治生活发挥真正的优势。

三、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要准确把握“四个意识”的要求。

文章提到,一是“讲政治是突出的特点和优势”“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二是“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摆布”;三是“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四是“经常、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增强政治意识就是要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干部素质和干部修养。增强大局意识就是要培养全局观念、树立长远目光,从宏观考虑事物,发散整体思维。增强核心意识就是要先弄懂核心,再抓住核心,坚持党的绝对领导,紧密团结在以为中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看齐意识就是要积极响应、贯彻党的大政方针,与中央保持一致。只有把“四个意识”的要求充分达成,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相互促进,才能使双方都达到要求和标准。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既是“初心”,也是为了“保持初心”之所在。正如文章结尾所言“更伟大的成功还在孕育,更艰巨的任务仍在前方。”只有怀揣“初心”,才能走得踏实;只有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才能永葆“初心”。我们鼓足干劲只争朝夕,我们奋发有为砥砺前行!

民主生活会发言稿范文参考三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求全体党员要坚持以知促行,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四讲四有”体现了党章对共产党员的要求,是新形势下合格党员的主要标志和显著特征。作为交通运输系统一名普通党员,就要按照要求,认真学习党章党规,深入领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严守党的各项规矩,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勤勉担当,尽职履责,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一要讲政治、有信念,坚定理念信念,做到政治合格。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也是每个共产党员的安身立命之本。这个根本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通过学习党的新理论新要求和路线方针政策,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省委的决策部署和厅党组的工作要求保持高度一致,做到理想信念不动摇、不滑坡、不缺失,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自觉。

二要讲规矩、有纪律,恪守党章党规,做到守纪合格。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党的规矩,既包括党章党纪国法、规章制度,又包括党的优良传统、政治要求等。这就要求我们要通过学习,把党章党规作为规范自己行为的具体遵循,认真履行好党章赋予的权利和义务,自觉按党章办事,自觉遵守党纪党规,并且要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切实贯彻《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要着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利益观和权力观,时刻遵守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最终做到了解规矩、认同规矩、遵守规矩、维护规矩,明白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做到知大小、懂进退、明荣辱、辨是非,用党纪党规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

三要讲道德、有品行,加强道德修养,做到品德合格。道德修养是人生的必修课,也是对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做一名合格党员,必须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要从党的理论经典中汲取政治养分,从传统文化中涵养精神家园,从博览群书中开阔思维视野,以此滋养道德情操、生活情趣。要传承党的优良作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刻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教育警示自己。要树立崇高道德追求,加强自身政治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操守,把个人的兴趣爱好等纳入时代的道德范畴要求中,真正树立高尚的品格,做到严以修德、以德立身,守住做人做事的基准和底线,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四要讲奉献、有作为,勤勉担当尽责,做到履责合格。履职尽责、担当奉献,是党员职责所在。新常态要求每个党员都要切实践行党的宗旨,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深学笃行,无私奉献,敢于作为,勇于担当,始终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自觉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升自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工作迈上新台阶。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要适应新常态、新形势和新要求,围绕“6873”交通突破行动,加强业务技能学习,积极学习经济发展、改革创新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拓展知识领域,增强自己的工作动能。要立足自己的本职岗位,恪尽职守,勤于履职,善于创新,勤勉高效地做好各项工作,切实完成好自己的各项任务,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全省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篇8

1. 教材的设计思路和特点

从教材结构上说这本书主要由五个专题构成,涉及国家的基本理论、资本主义国家政体等内容。在顺序上遵循了新课程标准进行编排,在展开方式上总体运用演绎的思维方式,但每一框题又以归纳的思维方式为主。这本教材特点是以专题形式呈现,不追求知识体的逻辑顺序,并体现学科间的综合。

2. 教材内容处理上的体会

在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要充分分析、挖掘课本资源,及时补充、更新时政信息,恰当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注重教学过程性与知识生成性的统一、实践性与开放性的统一、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能力的提高。

在内容处理上:专题一是全书的理论基础,在全书起着开篇和统领的作用。由于理论性强,应注意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遵循由浅到深、由少到多的认知顺序,并选择典型例题、讲练结合有效巩固。在学法上指导学生利用比较法区分相似概念。总之,专题一适合传统教学方式,应占用较多课时、祥讲。

专题二、三相对好理解、又有典型性。在讲授过程中可较多使用多媒体,使教学更直观、生动、丰富多彩;使政治课堂更具时代性、更有吸引力。如:《英国国王和君主立宪制》可用图片、视频资料展示英国王室的生活,不仅可以调动学生探知的积极性,还有利于学生关注国际动态。

专题四主要是对我国政体的深入学习,理论性强,在教学中要与必修二《政治生活》紧密结合。如:《人民的选择 历史的选择》要复习必修课本中学过的关于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从而有效突破重点、并让学生体会到知识间的联系。在教学中要注意课堂气氛的调节和调动,比如根据教学内容可以选择一些革命歌曲让学生欣赏,在歌曲的共鸣中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的热爱之情。

专题五主要讲几个典型的国际组织,在内容处理上要与专题一中的《国际组织概观》相结合。在教学中要使用典型、新颖的材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进行德育教育增强学生对中国在当今国际社会中地位和作用的认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 教学评价方法建议

在教学效果的评价中要突出思想性和教育性,要针对学生的闪光点、能力给予肯定性评价;采用开放的、多元的教学评价方式,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实现教学相长。

以上是我对选修三《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在教法、内容处理上的一些体会,希望这种总结和体会会对同行们的教学实践有所借鉴有所启示。

上一篇:八年级英语下册知识范文 下一篇:初中生英语如何提高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