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英语知识点范文

时间:2023-10-18 00:15:20

八年级下册英语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英语知识点篇1

Unit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一.基础知识讲解.What were people doing yesterday at the time of the rainstorm?昨天当暴风雨来临的时候人们正在做些什么?【解析1】过去进行时过去进行时态⑴ .用法:①过去某个时间正在发生的动作 He was cooking at six last night. 昨天晚上六点,他正在做饭。②过去某段时间正在发生的动作 I was staying here from March to May last year.去年从3月到5月,我一直呆在这里。⑵ .与过去进行时连用的时间状语,常见的有 at nine last night/ at that time= then/at this time yesterday /或有when the teacher came in/ while he was reading的提示⑶ 过去进行时的构成:waswere +现在分词⑷ 过去进行时的四个基本句型 肯定句 He was cooking at six last night. 否定句 He was not cooking at six last night. 一般疑问句 Was he cooking at six last night? 两回答 Yes ,he was. No, he wasn’t. 特殊疑问句 What was he doing at six last night?⑸ 过去进行时的固定句型 Jim was reading when the teacher came in. 当老师进来的时候,吉姆正在读书。 Jim was reading while Kate was watching TV. 在凯特正在看电视的同时,吉姆正在读书。 Jim came in while Kate was watching TV. 在凯特正在看电视的时候,吉姆进来了。⑹请比较 He watched TV last night. (过去时间last night, 用一般过去时) He was watching TV at nine last night. (过去时间last night+点时间at nine, 用过去进行时)

八年级下册英语知识点篇2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有教学目标、有精讲、有互动、有训练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怎样才能把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通过“四有”课堂来实现呢?笔者谈谈自己在英语教学中的做法。

一、教学目标是指针

课程目标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指挥棒,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完成课程目标。根据初中英语教材的编排特点、英语课堂教学的特点和农村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知识水平,通过教学目标分步细化的方法来完成教学目标。首先根据整册课本制定一个总的教学目标,然后根据总目标和各单元的内容特点制定单元教学目标,再根据单元教学目标确定具体的课时目标,最后按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实施课时教学目标。把一个大的教学目标分解到具体的每一课时,通过课时教学目标实现单元目标,从而实现该册课本的总目标。如: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我制定的总体目标是:1.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爱好,帮助他们建立学习英语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2.整体设计,灵活开发,目标设计以学生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生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4.留意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英语知识的学习。本册第2单元 What’s the matter? 的单元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会使用英语询问病情并用英语进行回答,通过交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形成健康的生活观;培养学生的逻辑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本单元需5课时完成教学任务,根据学生接受知识的特点和生活实际确定具体的课时教学目标:第一课时,以生词的听说读写为教学目标;第二课时,以句型和对话的听说练为教学目标;第三课时,以语法知识的记忆和应用为教学目标; 第四课时,以根据单元知识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为教学目标; 第五课时,以巩固和应用知识为教学目标。

二、精讲有度是方法

学生的学习活动离不开教师的讲解,英语课堂教学如果离开了教师的讲授就会变得苍白无力。但授课教师要做到精讲有度,让学生有动手动脑的学习空间。授课教师的精讲在教学中应放在生词、短语、易混词、重点句型和语法的学习以及应用上。如:在对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第2单元 What’s the matter?的教学中,我对学生的精讲分别在第一课时:10—15分钟,对生词的读和记忆进行讲授;第三课时:15—25分钟,对语法和知识点做出讲解;第五课时: 15—25分钟,对知识点在练习中的应用进行分析。讲解的时间不宜过长,并且在讲的同时还应伴随相应知识的练习,做到讲中有练、练中配讲、讲练结合。

三、互动有效是途径

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仅仅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课堂上的教与学是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来实现的。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怎样做才能互动有效呢?要把握以下原则:1.根据单元内容和单元教学目标确定互动的话题;2.互动的话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3.循序渐进地进行,对生词的互动可采用:跟我读—仿我读—自己读—大家读的方式;4.互动的方式要灵活多变。在对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第2单元 What’s the matter?笔者这样设计互动话题:根据该单元询问病情的交际主题,结合各种病情的不同特点,让学生扮演各种病况来练习对话。这样,把书本上的知识融入了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在玩乐中进行了互动,提高了英语交际的水平。

四、训练到位是目的

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为了让学生学会用英语交际,也是为了在考试时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所以,在实施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根据考试目标和考题特点,结合教学重点设计有效的练习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训练的针对性、目标性,在设计训练题目时要做到以下四点:第一,训练的方式要多样化;第二,训练的题目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最好是历年中考和期末的精选题目;第三,题目的设计要难易适中;第四,要做到讲什么,练什么;考什么,练什么。在教学时,教师不但要让学生做,还要教给学生做题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浅出,找到每一种考题的题眼。这就要求我们讲练结合,精讲有度。

总之,我们要在平时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四有”,既不能机械地生搬硬套,也不能虎头蛇尾、避重就轻,让单元教学目标无法在课时教学中实现。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在不同的课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侧重某一方面来实施教学目标,真正做到课时教学目标是指针,精讲有度是方法,互动有效是途径,训练到位是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向45分钟要成绩,要效率,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目标》第二部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八年级下册英语知识点篇3

【关键词】初中英语 新教材 人文性

2011年版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英语是一门语言。而语言是工具但又超越于工具。初中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教育学家乔姆斯基曾指出,语言学习实际是一种由内向外的(精神)培植和生长。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初中英语新教材在2012年与广大师生见面。在对新教材的解析中我们发现,新教材在突出英语教学“人文性”方面自成体系,能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一、新教材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习惯

是否真有幸福并非取决于天性,而是取决于人的习惯(爱比克泰德)。新教材注重对学生以下习惯的培养:

(一)学生文明用语的习惯。七年级开始接触英语的时候,开篇就是“Good morning!”让学生在温暖的问候声中步入英语学习的殿堂。在七年级上册,学生印象最深刻的肯定是Excuse me. I'm sorry. Thanks a lot. What can I do for you?...到八年级下册could you please… / Would you mind doing等目标语言都在培养学生礼貌用语。普劳图斯说“习惯是在习惯中养成的”,学生每次对话中都不自觉得用上这些礼貌用语,自然也养成了礼貌的习惯。通过语言的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增加交往的信心和勇气,使他们的日常用语趋向规范和得体。

(二)良好的生活习惯。在七年级上册Unit4的阅读文章,通过比较两姐妹房间的哪一个整洁,培养学生爱整洁、爱干净的习惯,七下Unit2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Unit4 Don't eat in class.引导学生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延续到八年级下册Unit3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 room?引导学生劳动的习惯……

(三)良好的学习习惯。新教材的设计注重在听前和读前为学生提供相关话题和图片,设定相应的问题和讨论,为学生听读做好铺垫;听中、读中设计的问题具有渐进性,能帮助学生通过探究式的学习把握和突破重难点;教材还设计了很多pairwork,groupwork,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每单元设计self check部分让学生对知识进行自我复习检测,都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新教材促进学生品德教育

八年级下册英语知识点篇4

教科书 问题 改进

2012年秋季开始,人教社《历史与社会》教科书由修订版取代使用了近十年的实验版,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该修订版教科书仍存在瑕疵。我们在静态研读与动态教学的基础上,梳理出修订版《历史与社会》教科书在标题、导语、内容、语言、设问等层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作出合理修正,以期完善教科书,使其在综合性课堂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标题的规范性

1.内涵过大

如八年级下册教科书第2页标题《明清帝国的兴替》,其中“兴替”二字意思是指“兴盛与衰废”,参见《新唐书・魏征传》中“以古为鉴,可知兴替”,故而用在此处,意即明清帝国的兴盛与衰废。而无论如何教科书是无法用一课时内容承载如此宏大的命题的,课文也确实只着力论述了明朝的兴衰,然后再简单交代了清政权的建立及统治初期的社会面貌。

改进建议:本课标题可改为《明的兴亡与清的建立》。

2.概括不准

七年级上册教科书综合探究三中的标题《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评析”二字不妥。理由:“评析”即有评价、有分析,而课文利用三幅图表――“南非的地形”、“南非的气候类型”、“有关南非的报道”来帮助我们认识南非的自然环境特征。教科书对三幅图和表进行了充分的分析,但是不涉及对该区域自然条件的评价。

改进建议:该段落标题中的“评析”二字宜改为“分析”。

3.关系不清

八年级下册教科书第12页标题《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从该标题呈现来看,编者认为是并列关系。但研读教科书可知,课文从文字狱、四库全书编纂过程中大批书籍被销毁或篡改和八股取士三方面的内容说明了明清时期文化专制的不断加强。可见,“文化专制”包含了“八股取士”。

改进建议:标题应舍去“八股取士”,改为《文化专制》。

4.探究不明

八年级下册教科书第108页,综合探究八《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下含《“西学东渐”寻踪》、《谁是率先“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两个目标题。其中,《谁是率先“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不合适,与探究课不符合,也与课的导语不符。该课的导语是:“……先进思想家、早期留学生以及走出国门的外交使臣,成为近代中国率先‘开眼看世界’的人。探寻他们认知西方的足迹,反思他们艰辛求索的苦旅,我们会更加体会到,近代中国人走向世界的路程有多么艰难”。显然,课文用意是通过了解谁是“率先‘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进而探究率先“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看了什么,有何发现与主张,影响如何,启发学生反思先辈的艰辛求索,使学生体会近代中国人走向世界路程的艰难。

改进建议:把目标题《谁是率先“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改为《“开眼看世界”觅迹》,从而与前一目标题《“西学东渐”寻踪》相得益彰,契合了探究的主题。

二、内容的科学性

1.政权误用

八年级上册教科书第86页隋朝疆域图中的“高丽”和第88页“炀帝在位期间……多次发动攻打高丽的战争”中的“高丽”,均应改为“高句丽”。

理由是:高句丽统治年限为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高丽统治年限为公元918年-1392年,隋朝统治年限为公元581年-公元618年,可见,与隋朝同期存在的朝鲜半岛上的政权应为高句丽。

2.局部遗漏

八年级下册教科书第18页,《群星璀璨的晚明科学巨匠》:列举了四位生活在晚明的科学巨匠,课文对他们生活年代的描述如下:徐光启,明朝后期;宋应星,明末;徐霞客,与宋应星同时;唯独缺少对李时珍生活年代的说明,这不符合目标题的关键词“晚明”。

查阅资料可知,李时珍(1518年―1593年)是在1578年完成的《本草纲目》,课文对其的描述是“经过27年的艰苦努力,他最终写成《本草纲目》”。我们可以把“1578年”放入该描述中,以体现“晚明”。

改进建议:课文上述描述改为“经过27年的艰苦努力,他在1578年最终写成《本草纲目》”。

3.张冠李戴

八年级上册教科书第12页图1-16中,“刀”字的甲骨文写成■,事实上这是金文的写法。金文是指铸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与甲骨文相比,金文笔道肥粗,弯笔多,团块多。而甲骨文则笔道细、直笔多、转折处多。最早的甲骨文随着商亡而消逝,金文起而代之,成为周代书体的主流。

改进建议:编者应注意材料的出处,建议选用正确的甲骨文“刀”字写法:■。

4.观点争议

修订版七年级下册教科书第19页指出黄河中下游的分界处在桃花峪,而实验版七年级上册教科书则认为在孟津。在网络上查阅得知:2012年5月28日,洛阳孟津县面向社会公开征集“黄河中下游分界线”地理标志图稿,准备建主题公园。而几年前,郑州荥阳的桃花峪就竖立起了“黄河中下游分界线”界牌。我们认为应该是两地在涉及经济利益等方面考虑而出现的分歧。

改进建议:对于此类在社会上有争议的话题,教科书最好以设置阅读卡或备注等方式呈现分歧点,而不是搞一个折中意见,新旧版本各采用一种观点。

5.图文不搭

七年级下册教科书第32页针对台湾人文环境的思考题:阅读上面的文字说明,在下页中寻找合适的图片搭配起来。其中,关于“新竹”的文字说明:被称为台湾科技起飞的发动机,以高新技术开发而闻名。选用的图片是B:几棵树、一点草坪、一处房子局部、一块立着的牌子,图中文字模糊。显然这样的图片是无法与新竹这个城市的“科技”特点联系起来的。

改进建议:选用典型的能较好体现新竹“科技”特点的图片。

三、语言的严谨性

1.逻辑不符

八年级上册教科书第101页:“1004年,辽军大举进攻北宋,……有人主张迁都避让,宰相寇准坚决反对,力劝宋真宗亲征。宋军士气大振,射杀辽军统帅,……”学生容易困惑:宋军士气大振是因为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亲征的行为本身,还是宋真宗亲征澶州前线的英勇行为?

根据史实,可修改如下:“当宋真宗下定决心、御驾亲征到达澶州城后,宋军士气大振”。

2.跨度过大

八年级下册教科书第6页:“17世纪下半期,蒙古草原西部的准格尔部在首领噶尔丹的统治下,发展为一支强大的割据势力。噶尔丹在沙俄的支持下,屡次向清朝政府挑衅。18世纪中期,清朝平定准格尔,统一了天山以北地区。”该段落文字对于噶尔丹挑衅清朝政府的结果也即康熙帝是如何应对的并无交代,直接就从17世纪下半期带到了18世纪中期,显得比较突兀。

根据史实,上文中“挑衅”两字后可修改如下:“康熙帝三次御驾亲征,指挥清军先后取得乌兰布通、昭莫多战役的胜利。1697年,内外交困中的噶尔丹暴死。但直到18世纪中期,清朝才平定准格尔,统一了天山以北地区”。

3.交代不明

八年级下册教科书第7页:“清军入关后,的佛教首领达赖五世亲自入京朝贺,清廷赐予‘达赖喇嘛’封号。后来,清廷赐予另一位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其中,对于另一位佛教首领是谁并无交代,这是不应该的。

根据史实,可修改如下:“1713年,清廷赐予另一位佛教首领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4.前后不分

八年级下册教科书第92页:“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年),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1864年),如此明确的两个史实发生时间,怎么能用模糊的时间“前后”来描述。

改进建议:删去“后”,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前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

5.英汉混淆

八年级上册教科书中出现了不少历史人名、地名、族名等,编者给出了注音,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读。如:李悝(kuī),张骞(qiān),大月氏(zhī),许攸(yōu),贾思勰(xié),张(jì)。但也有许多注音不规范,如:纣(Zhòu)、镐(Hào)、偃(Yǎn)师、赢(Yíng)政、骊(Lí)山、垓(Gāi)下、氐(Dī)族、澶(Chán)州、郾(Yǎn)城。这些字词并非是在英语情景中作为专有名词,它们的第一个字母不需要大写。

改进建议:把以上不规范的字词注音的第一个字母均改为小写,如:纣(Zhòu)改为纣(zhòu),镐(Hào)改为镐(hào)。

6.单位不明

人教社各版本教科书对《南京条约》赔款一项的描述如下: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89页:赔款2100万元;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赔款2100万元(备注:这里的货币单位元,是指西班牙银元。每枚重量在7钱2分至3分之间);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1(必修)》:赔款2100万银元。

可见,人教版各种教科书对于《南京条约》赔款数额无异议,但是单位显然不统一。《历史1(必修)》认为是银元,初中历史教科书备注中明确指出是西班牙银元,而修订版历史与社会教科书则干脆没有写明单位。据网上查阅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所藏《南京条约》原件,清廷赔偿英国“银数共二千一百万元”,由“洋银六百万元、洋银一千二百万元、洋银三百万元”三部分赔款组成。可见,赔款2100万元应是洋银无疑。另查阅资料可知,清代把外国流入的银铸币称为洋钱,把中国自铸的银币称为银元。19世纪中叶以前,在中国流通的洋钱以西班牙银元为主。而清朝官铸银元则始于1890年的广东省。因此,初中历史教科书的备注是可信的,《历史1(必修)》和修订版历史与社会则不妥。

改进建议:“赔款2100万元”改为“赔款洋银2100万元”。

四、设问的有效性

1.无视课标

教科书是依据课程标准而严格制定的,教科书的问题设置也应尽可能体现课标要求。

如七年级上册教科书第45页《语言与宗教》,针对图2-40世界语言的分布,设置问题:哪种语言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哪种语言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对应的课标是:1-1-3描述世界语言、宗教的分布。显然该处两个设问均与课标无关。

改进建议:如设问“英语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和地区”。

2.展“标”不足

七年级上册教科书第49页针对图2-47亚洲的分区,设问:读上图,找一找下列国家分别位于亚洲的哪一个区域。对应课标:1-2-7综述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了解大洲与国家、地区的对应关系。可见,该设问以亚洲为例,部分体现了课标指向,但不全面。

改进建议:在七年级上册教科书第48页图2-46国家与国旗的思考题后增加设问:依据上图并结合图2-8七大洲和四大洋,说出英国、俄罗斯、中国、埃及、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阿根廷等国家分别属于哪个大洲。

由于中考考点是依据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而制定的,因此,加强对教科书的问题设置与课标对应性、对应度的研究,对于教师准确理解和把握中考考点、提升学生应考能力都有裨益。

3.图非精问

如针对七年级上册教科书第85页图3-69以色列的地形,问:“在左图上找一找以色列有哪些河流”。此处“哪些”二字不妥,因为图中只有约旦河。可见,对于教科书的图片素材,我们的设问应该精确。

改进建议:此处设问改为“在左图上找一找以色列有什么河流”。

本文是笔者近两年来对人教社修订版七、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教科书存在问题的思考,期待同行们能深入研读教材,加深对教科书的理解,发现不足,完善课程,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科教学。

参考文献

[1] 课程教材研究所,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八年级下册英语知识点篇5

一、熟悉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

初中学生一进入初三阶段,学习任务明显加重。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学生的成绩,必须要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因此教师在上每一节课之前,首先要熟悉该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同时要熟悉初一、初二已经学过的教学重点。在备课时要有计划、有重点地把初一、初二学过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在上课时做到以新带旧、以旧促新,把过去学过的旧知识与本学期要学的新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便于学、记忆。如在第三册中出现了look up (查阅)这个词组,我就复习了look at, look for, look out of, look inside, look around等词组。出现了not... but... (不是……而是……)这个句型,我就复习了not only... but also... (不仅……而且……)这个句型,并分析了它们的异同。这样既复习了已学知识,并使之加深巩固,在这些旧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化难为易,便于学习。

二、运用教学规律,培养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初三学生虽然经过两年多的英语学习,但不少学生仍然死记硬背单词的字母拼写,有的读不正确,有的不会读,这样就严重地影响了教学效果。为了扫除障碍,在开学初抽出时间复习音标、拼读规则等语音知识,在单词教学中,让学生利用音标进行拼读,用拼读规则来帮助记忆单词。初中学生对记单词往往感到难度很大,很难过单词关。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补充一些构词法知识,让学生举一反三,扩大词汇量。许多名词,如sun, wind, rain, cloud等词加后缀y就变成形容词,许多动词加后缀er 就变成名词。又如通过学习friendly这个单词,请学生体会motherly, brotherly, comradely等词的含义。通过学习interest, interesting, interested这些同根词,不仅要求学生注意不同词性的词的不同用法,而且着重讲述相同词性的词的不同用法,以增加信息量,提高记忆率,从而在学习新知识时巩固了旧知识。

三、重视并科学地安排复现

由于学生学习英语缺乏很好的语言环境,不能经常地应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所以学习后很容易忘记,因此在教学中应有计划地分散难点,最大限度在提高旧知识的复现率,做到经常出现,时时复习。

如果我们认真钻研一下教材,就会发现第三册课本在不断地复现着第一、二册中所学过的语法知识及功能项目等。

语法知识方面:第三册第一单元复习了在第一、二册中的四种时态:一般现在时、一般将来时、一般过去时和现在进行时;第三单元复习了第二册中学过的现在进行时;第十单元复习了第一册中的一般现在时;第十八单元又复习了动词的四种时态。其中过去时、现在进行时和一般将来时都是一、二册所学的内容。同时还复习了形容词及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以及第一册中的数字读法等。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教材的编者在有意识地帮助学生不断地复习已学过的内容。他们把旧的语言知识放在新的语言环境里复习,使学生总是有新鲜感,即使是复习,也不感到厌倦。因此,我们在初三年级开始,就要根据教材复现情况,有计划地安排复习及教学。例如,在进行第十七单元的教学时,教师可将课文中的路线图画在黑板上,让学生做问路方面的问答练习。由于学生在第二册中学习过怎样问路或给别人指路,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便会说出“where is the...?”“which is the way to...?”“go along the street; take the second turning on the right. it’s next to...”等句子。这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把第二册中学过的有关问路方面的所有用语都复习一遍。在此基础上再学习新的内容,这样,“问路”这一语言功能在这一单元里既进行了复习又得到了扩展。如果我们能够这样安排第三册的教学,在学期结束时,就能够使学生将初中阶段学过的主要语言功能项目和语法项目复习一遍。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种稳步的教学,学生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能够继续得到巩固和提高。

四、及时进行形成性测试,取得反馈信息,调节教学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及时地进行测试。学生经过测试,可以了解到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及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及时地纠正学生的语言错误,弥补学生的知识漏洞。对于测试中反映出来的共同性问题,可以在下一堂课进行评析,并选用不同的练习形式进行操练,对于成绩较差错误较多的学生,课后要及时进行个别辅导,纠正错误。两三天后可以进行第二次平行性测试,内容主要是针对他们没有领会和掌握的语言知识点。如果这些学生所学的内容在两次形成测试中能做对百分之八十到八十五,则他们就算基本达标了,一旦学生获得这样的反馈信息,就会坚定信心,心情舒畅地努力学习,跟上班级的程度。

最后,可以指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扩大知识面,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如利用课余时间听唱一些英语歌曲,进行书法、会话、查词典比赛、按角色表演等。这不仅能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还能帮助他们记忆单词和句子,进行更广泛的言语训练。

八年级下册英语知识点篇6

一、明确阅读任务和要求

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从大的方面来讲,可以是培养听、说、读、写的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但具体在某一学习阶段、某一单元、某一课时,我们就必须具体考虑该任务的目标是什么。如我在教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以下简称“外研版” )《英语》八年级上册Module 6 A famous story时,根据新《英语课程标准》中八年级学生的阅读目标及学生的知识情况,我就为本阅读课设计了如下的总体目标:1.语言材料的输入(in-put):阅读短文,理解文章的意思,找出文章的主题,并能找出特殊的信息。2.语言材料的输出(out-put):能用英语叙述故事。而围绕这总任务所设计的任务环则为:初步获取信息―获取详细信息―用完整的句子回答问题,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学习并初步掌握过去进行时的结构和用法。

二、巧妙设置导入,激发接受任务热情

引入话题的方法是没有具体固定的模式。在外研版《英语》的阅读课文中,好多的阅读材料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我们就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运用问答、讨论、听有关材料、看有关插图或片段并提问等引入话题。

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的阅读材料是可以采取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的方法来导入的。如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上册Module 10 Lao She Teahouse时,鉴于学生对作家老舍的了解得甚少,故对老舍茶馆以及话剧《茶馆》那就更不用说。在教学时,我先介绍这位在对中国文坛有着重要影响的作家老舍、老舍茶馆,然后利用多媒体播放话剧《茶馆》中的一幕,让学生迅速进入所要学习课文的情景中。

三、精心设计阅读过程,促使阅读目标的达成

在设计活动时,我首先考虑活动的方式和形式是否符合学生的兴趣,适合学生的能力,紧扣教材内容,并顾及学生的心理特征,从而使学生乐意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做到人人有任务。以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上册Module 6 A famous story为例,教学时我主要设计了下列的学习活动:1.引导学生从题目及插图中获取信息,通过讨论图片导入故事,激活学生脑中既有的相关情节,为阅读作好铺垫。2.快速阅读,理解文章的大意。3.仔细阅读,掌握文章的细节。4.组长带领组员理顺文章的网络脉搏,根据故事情节画一组图,并选派一名组员上台利用实物投影进行解说。5.小组成员共同探讨有关问答题的答案,老师巡视指导,并对疑难问题进行释疑。6.话剧表演。充分发挥学生的表演才能,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老师积极参与表演活动,形成师生互动。

四、积极设计阅读拓展,提升学生学以致用能力

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语言技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所以我们还要设计拓展性任务。再以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上册Module 6 A famous story为例,我布置给学生这样的拓展任务:故事新编,4人小组内把整个故事改编。这样,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就势必把本课所学到的语言知识,经过自己大脑的加工,然后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活动结果使我惊讶:不同的小组新编的故事有不同的出发点,有的小组改编了故事的结局,有的小组从网上下载原版再改编,极大地培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及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五、积极开展反馈评价,内化任务阅读教学成果

(一)任务型阅读教学,学生的英语水平比传统教学方法提高更快。

为了对任务型教学模式在英语阅读课的运用的有效性作进一步的研究,我作了一个实验:以教学班为单位,实验前,实验班和对比班的英语水平基本相同,经过一年的任务型教学,实验班学生不仅在阅读能力,而且整体的英语水平都比对比班提高得更快。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全区统测,实验班的英语科及格率为96.49%,平均分为82.1,其中阅读部分的平均为22.8分,而对比班的英语科及格率仅为89.29%,平均分为75.29,其中阅读部分的平均分为19.07分,仅阅读部分实验班的平均分就比对比班高出了3.73分。

(二)学生对任务型阅读教学模式的评价

为了了解学生这个学习主体对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评价,我采取了问卷法,在实验后实验班57名学生进行了调查。根据他们的反馈: 51名学生喜欢任务型阅读教学回答“喜欢”,还有6名学生也表示基本喜欢。有91.2%的同学希望继续采取任务型的教学模式。

实践证明,任务型阅读教学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确实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八年级下册英语知识点篇7

(1)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可以营造新型的教学环境。新课改对英语教师有这样的要求:学习掌握信息技术,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习渠道;更新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2)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实现了教与学的创新。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就是要转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新型的教学强调师生互动,要求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

(3)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提高了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新课改使教师的传统地位受到了挑战,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信息的支持者和指导者。教师是教育改革和实施的关键因素,提高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可以促进新课改的顺利进行。

五环教学模式促进英语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实例分析

由于学校规定每位英语教师必须带两个班级,学校分配给我的是八年级1班和2班。为了研究和对比的需要,我决定在八年级1班采用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的五环教学模式,在八年级2班采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以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2 What should l do? Section A第一课时(1a―2c)为例进行了以下五环教学模式教学的设计:

1.教学对象 Class 1,Grade 8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和掌握新的单词和词组,并学会听、说单词和词组。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讨论、交流学习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并学会用“should/Could”给出解决建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良好品质和习惯。

3.教材与学生分析

本课是一堂听说课,重点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在本课中所用到的句子时态为―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这两种时态学生都已学过,所以用这两种时态来描述学生遇到的问题对学生来说应该没有难度,对于句型What's the matter?已在八年级上册里学过,所以对学生进行情境构建引导学生说出此句型应该没有问题。

4.教学步骤

(1)情境构建。

在情境构建这个环节里,毫无疑问,主要内容就是情境构建。我先用一首周华健的歌曲《最近比较烦》引发学生的共鸣,让学生身同感受,从而联想到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烦心事。等歌曲播放完毕,问学生是否也有烦恼,让学生畅所欲言,说说自己的烦恼,下一步,我也说出自己的烦恼,让学生给些建议,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接着,再以―个老朋友Erin的烦恼为话题引入本课。在这个环节里,周华健的歌曲起着抛砖引玉的作用。

(2)问题探究。

在此环节里,我通过给学生展示图片和语言,让学生既直观地看到语言所表达的Erin面临的问题,又可以形象地看到他在各种烦恼下的表现,有利于学生对英语句子表达的理解和掌握。通过这些图片和语言的展示,让学生探究出询问某人烦恼的句型:“What’s wrong?”等以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这个环节里,用图片学习英语既让学生感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加深学习英语的印象。

(3)交流提高。

在本环节里,通过让学生讨论交流得出每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并通过对问题提出建议让学生总结出了给建议的句型。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我创建了若干个幸运大转盘,在转盘中写出了八个常见的problem,通过转动转盘让学生随机练习矩形框中的句型。通过转盘的使用,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应用拓展。

在这个环节里,我设计了三个应用。首先,我解决了课本上的听力问题,也就是应用1和应用2。由于在上一个环节里学生对听力中所要用到的句型进行了反复训练,所以,在此处听力的解决比较容易。在听力的处理上,可以使用多媒体音响设备来用计算机播放电子语音的听力,方便快捷。在应用3里,我给学生展示了几张西部地区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图片,当然,也可以通过在互联网上搜索西部儿童的视频放在此处。不论是图片还是视频,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西部儿童的同情,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让学生珍惜自己优越的学习环境,好好学习。

(5)反思升华。

在这个环节里,我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关于北京雾霾天气的视频。北京的天气是当前人们议论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我们亟待解决的一个大problem,所以,此处我用了这个材料,既锻炼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让学生学会关心社会,关注热点话题。在此处,我通过北京雾霾天气视频的使用,既将信息技术和英语学科进行了整合,也将有关地理、环境的学科知识进行了课堂渗透,实现了英语、信息技术、地理、环境学科的整合和融合,更好地促进了学生对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的培养和升华。

5.教学效果

本人在完成这一课的教学后,对学生进行了一个简单的英语学习效果的测试,其结果如下表所示:

八年级下册英语知识点篇8

摘要:由于农村教学基础设备较为落后,且沟通较为闭塞,英语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农村初中教学的难点,寻求提高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可行方法是摆在众多农村初中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本文分析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后,结合仁爱版(2013年4月第1版与2013年10月第1版)八年级英语教学实例,给出一些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可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 :农村初中英语 教学实效性

经济全球化脚步不断加快,我国已成功和世界接轨,在这样的国际化大背景下,英语课程教学显得异常重要,尤其是初中英语教学,是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是培养良好英语学习习惯的“黄金时期”。但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与城市英语教学的差距凸现了出来,且存在日益拉大的趋势。深入调查分析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性,从而促进农村初中英语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迫在眉睫。

一、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桎梏,许多农村初中教师还是将英语学习定位为应试教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味地讲授语法、词法,或者是进行单词测验、作文测试等,留给学生交流和思考的时间很少。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科目,需要在交流实践中不断磨合,不断进步,否则,只会形成“哑巴英语”。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采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模式,改变以往板着脸只顾讲述基础知识的“教书先生”形象,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在课堂上将自己作为学生学习的引领伙伴,站在平等的位置上与学生实现互动。例如在八年级上册Unit 3 0urhobbies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谈及自己的兴趣爱好,然后引导学生“Talk your own hobby”,在班级讨论结束后,教师进行总结时可以表示老师与同学们有很多共同的兴趣爱好,课后时间可以一起打打羽毛球等,通过这种方式,无形中拉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方便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同时,以学生为主体还要求教师“因材施教”,针对知识掌握水平不同的学生,设置的任务和问题应有所差别,难度适中,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任务完成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信心,激发进一步努力的动力。例如,课堂提问环节,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有意识地提问一些基础稍微薄弱的学生,通常这些学生害怕在众人面前发言,教师应发挥积极作用,引导其表达自己的想法,即使答案稍有偏差也应对其进行充分肯定和鼓励,有时说一声“You’ ve improved alot!”“Perfect!”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巨大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指出学生不足之处的同时切莫吝惜一句表扬,应尽力促使学生的学习呈现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

二、设计导学情境,激励学生参与课堂学习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于英语学习尤其重要。在课堂教学开始时,能否设置有趣的导人情境,让人耳目一新,抓住学生的眼球,对于提高整节课的实效性来说具有关键作用。首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创设导人情境,比如八年级下册Unit 5 Feeling excited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是否给家长送过小礼物引入课堂内容,“Did you ever send a gift to your parents?”让学生用英语讲述与亲人相处的小故事和各种情感,既导入了课堂内容,又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正确引导,培养其道德品格。

同时,也可以通过播放英语歌曲的形式进行导人,比如在八年级上册Unit 4 0ur world Topicl: What’s the strongest animal on the farm?课堂教学开始时播放Michael Joseph Jackson的经典作品《Heal the world》,歌曲优美大气,歌颂了奉献的伟大,请求人们用爱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恰好与单元主题切合,通过这种方式可营造浓厚的英语氛围,有利于后续教学任务的开展。此外,针对这一章节,切合歌曲选择可以深入学生内心,激发其使命感。除了英文歌曲,还可以采用放映英文电影片段的方式创设情境,例如在八年级下册Unit 8 0ur clothes Topic 1:We’ll have a class fashion show.教学开始前,教师可选择播放《The DevilWears Prada》,通过影片中对于时尚的探讨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初中生对于世界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是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通过教师对经典影片的放映讲解,学生不仅能感受到原汁原味的地道英语口语,还能体会到影片所宣传的正能量,积极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刨设探究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实自我,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实践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多设置探究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其自主学习意识。可通过英语小演讲的方式创设探究情境,例如在八年级上册Unit 2 Keeping healthy Topic2:I must ask him to give upsmoking.在对于World No-Tohac(o Day(世界无烟日)基础知识介绍后,让学生准备一个三分钟的小演讲,针对目前青少年吸烟现象日趋严重的问题,号召学生积极参与禁烟活动,以介绍Smoking is bad for our health为主题,鼓励学生通过自己查找书籍,整合资料,形成素材,通过演讲的方式分享给大家,这种方式不仅巩固了学习内容,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通常情况下,学生对于同学的讲述更愿意倾听,可实现双向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也可以直接设置趣味探究性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例如在八年级下册Unit 5 Feeling excited Topic3: Many things can affect our feelings.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设计Let’s plan a SLUIrise for Michael,弓导学生用英语交流自己关于“送惊喜”的想法,在8到10分钟的小组讨论后,小组形成统一意见给Michael制定一个生日计划,在组内交流中,学生可充分表达目己的意见,实现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统一。还可以采用更为活泼的教学方式——设置课本剧,这也是英语教学中比较独特却有效的教学手段,英语课本中许多节课都可编制成小短剧,比如八年级下册第Unit7 Food Festival Topic3:I cookedthe most successfully教师可以以欢迎学生参加美食节的形式,将一部分学生分成不同的摊位小组,另一部分学生作为游客,通过角色进入情境,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英语知识,提高了英语听说能力,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四、注重教学反馈,采用多样化反馈方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通常是通过一纸试卷,是十分不科学的。这不仅易于导致结果片面化,也难以真正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不利于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升。在新课程改革目标下,教师可以选择多样化的方式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实现科学反馈。在每节课结束时,教师应主动预留出一小段时间引导学生反思,“What have we learned today?”通过这种方式,移师可以及时得到学生对于当前所学知识的反馈,便于教师分析总结,实时调整教学内容,此外,日复一日的引导可促进学生反思习惯的养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大有裨益。在阶段性学习结束后,可以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反馈,教师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支队伍,在划分过程中应注意男女、性格、程度较好和程度较差学生的比例,争取实现组内成员优势互补,平衡各队伍实力水平。竞赛的内容不拘泥于单一形式,可包含抢答单词汉语意思、猜词、句子填空等,可采取轮流发言制和多轮循环制,确保每一名同学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通过小组竞赛,学生可有效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同时,这也有利于其合作意识和良性竞争意识的形成,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提高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农村教育工作者应转变思想观念,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推行素质教育,科学设定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任务,综合各种教学手段,实现对学生学习的积极促进作用,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我们不仅应高效地达成初中英语教学目标,更应为学生终生自主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实现“教书育人”的双重要求。

(作者单位福建省闽侯县南通初级中学)

上一篇:朋友圈季度总结范文 下一篇:库房半年总结季度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