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英语知识点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29 00:59:37

人教版初三英语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三英语知识点总结篇1

关键词:过三关;作业设计;考试;家长会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8-0135-02小学阶段英语的学习只注重口语,而初一这一学年对每个英语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语感的形成,学习习惯的和学习方法,因此除了知识传授以外,初一的英语老师应该思考如何高效地完成初一的英语教学工作。我在十五年的教学中总结了一些自己的做法,现分享给大家,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初一英语教学的有效策略。

1.先过三关

对于英语者来说,字母、语音和书写时必须要过的三关,过好这三关,而过好这三关,有利于学生具备继续英语学习的基础和能力。

1.1字母教学中渗透音标学习。 在初学学26个英语字母时,我除了要严格规范学生的书写外,还结合发音,教学了20个元音和28个辅音,并且设计了分类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总结和归纳音标与字母之间的关系。

1.2分类的学习音标。分们别类地学习因素,每学一音素时举出含有该音素的单词,并总结哪些字母和字母组合发这个音素,让学生学会在用中学,在学中用。

1.3规范书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英语的书写习惯和汉语大不相同,因此必须严格规范,常抓不懈,才能收到效果。我在作业批改中关注学生字母的书写是否规范,占格是否准确,大小写是否区分,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

2.多种形式课堂设计,打造高效课堂

英语不同于其他学科,它缺少语言环境。因此,课堂活动的设计就尤其重要,因此我认真好一节课,从环节设计,词汇处理、听力培养、阅读写作指导各个方面,精心准备,力求设计出尽可能其实的语言环境,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待教材,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环节力求做到让学生体验知识从而学会使用知识。环节设计有层次性、有深度,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并快乐的学习。

3.作业设计中,关注学法指导

作业是对所学所学内容适时的反馈,因此作业布量和设计十分重要。我在布置作业时,极少有抄写作业,作业形式十分灵活。

3.1如本堂课中有比较难的词汇,我就会让学生抄写课本中含有该词汇的句子,并让学生仿照例句写出自己的句子。

3.2在做与教材配套的报纸时,每套报纸的第二版中都是知识梳理与延伸,第三版是题,而我比较重视第二版的内容,让学生在动笔做题前先把第二版的知识读后做读报笔记,在完成题,使它的使用达到了最好的效果。

3.3在听读课是信息输入的过程,而我特别重视这一内容,让学生根据表格把对活内容,以短文的形式写出来,既巩固了重点词汇,又为了写作做了很好的辅垫和信息积累。

3.4在每个周末让学生对自己本周所学内容写周总结,从词汇、短语、语法、句型、语言、写作、六个方面着手,通过这个习惯的培养,学生学会了复习,能把所学知识真正掌握。

3.5每次单元考试阶段性考成后,我都指导学生做错题集,具体做法是:抄上做的题,然后纠错,最后分析原因,通过这方面的训练,学生们能把知识中不确定的东西再一次明确,知识掌握的更扎实,而写作题在修改后就更规范。

4.认真对待每次考试

每次考试,无论大考好试小考,我都要做到以下两点。

4.1总结成绩,班级中A、B、C、D 人数,以及每个学生的成绩,并且加以试题分析和考查范围分析,以校讯通的形式告知家长。如是期中和期末考试将加上与平断平均水平比较并发给家长。

4.2除了留存上述资料,我将分析各种返型中学生丢失多的题目所反映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另外,将写作一题所有同学的成绩列在总成绩后,让学生看到差距、分析原因,指 出共同错误,并做个别指导。

4.3每次与家长的沟通,开好每一次家长会。教育效果不仅仅取决于教师,更多地是取决于教师与家长的合力。英语这一学科很多家长不能给予孩子指导,再管理孩子这方面学习时也是无从下手,所以我每次精心准备家长会,科学分析学情并提出本学期或现阶段英语学习特点、重点以及需要家长配合之处,这样就能得到大多数家长的配合,从而提高了教育的效果。

初一这一年正是整个中学阶段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如果抓好了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学生不仅在中学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而且将终身受益。因此,教师在辅导初一学生时,不能仅仅只是传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学生"怎样学好"。让他们自己能拥有学习英语的能力,在今后的学习中他们的学习效果会事半功倍。参考文献:

[1]李勤华英语教学初小衔接之我见

人教版初三英语知识点总结篇2

关键词:初三英语;语法教学;总结

一、单词是学习语法的基础

据统计,在学生的中学阶段要学近6008个词汇,词汇量大,众所周知,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学习英语就像盖“高楼”,要把基础打牢,高楼才能盖好,学习语法也不例外,要从基础抓起,要弄明白词汇的词性、用法、意思等。

二、语法的学习要创设一定的语言情境

英语语法的学习过程中并不是死记硬背语法书上的知识点和语法规则,而是通过学习英语语法知识更好地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能够在英语阅读理解、写作中得到高分,所以在语法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多为学生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

三、语法的学习要善于总结

在英语语法学习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是根据一定的规律来表现的,总是会有几个“特例”出现,干扰我们的记忆,使学生在考试中出错,所以教师应该通过对语法知识的讲授,发展学生对语法知识的归纳和总结能力。例如:当多个形容词作前置定语时,通常按照下列顺序排列:限定、描绘、大小、长短、高低、形状、年龄、新旧、老少、颜色、国籍、材料、类别等。学生还应该在课下多看英语电影,阅读英语杂志,积极地参加英语竞赛、英语角等活动,训练自己的英语口语和表达能力。

英语语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而初三学生面临中考,更要加大对语法知识的学习,教师应该深究教材,积极备课,多为学生创设条件督促学生打好基础知识,使在英语课堂上能够轻松活跃高质量地完成教学目标,学生应该在平时学习中在平时的语言交际中不断地丰富自己的英语知识,使自己能够正确地进行答题,以此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薄冰英语语法.北京:开明出版社。2004-12.

人教版初三英语知识点总结篇3

一、改进教学方法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初中时期,正是学生培养自己对于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并建立系统而有效的学习方法,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重要的时期。牛津译林版《英语》正是是结合当前初中学生的实际状况,为初中生量身编制的英语教材。此教材在英语教学课堂上已经得到了极其广泛的推广和应用。牛津初中英语译林版的编写主要从词汇、语句语法、口语、阅读及写作这几个方面出发,由浅及深、由易到难。培养初中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以及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首先,是词汇及口语的训练。词汇是学习英语者深入学习的基础。没有充分英语词汇的积累,对于一个想要学好英语的人来讲,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这点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更具有警示的作用。当前初中学生在英语词汇方面表现出来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词汇量较少,不能达到应有的词汇量的储备。这样也就导致了构建句子时,词汇能力的缺失。此外,学生在单词发音、功能的使用、单词的应用、语境等方面能力不足,缺少对英语的实际应用,更缺少英语口语的实用训练。初中生这些能力的不足,最后归根结底都是因为缺少了学习的兴趣,并且有些英语课堂在教学实践当中氛围较差,缺乏活泼的气氛。教学的过程当中缺乏对学生单词掌握情况的检查,也缺少对单词发音的引导及错误单词的纠正。牛津译林版《英语》在教学应用当中,较好的改善了以上的问题。教材更加注重对学生课堂上口语的训练,也更加重视帮助学生记忆单词。

其次,是语法及阅读训练。牛津译林版《英语》教材开始关注不同学年的学生学习、接受的能力,针对七、八年级学生,开始淡化英语的句法。陈述句、并列句、疑问句等都放到了八年级,通过教学实践来实现句法的讲授。教材还引入了一些生活中真实而具有趣味性的英语小故事来逐步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同时也促使学生更好的提高了英语的阅读能力。

再次,是写作训练。牛津译林版《英语》教材更加重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语法知识、足够多的词汇累积是拥有较好英语写作能力的必不可少的因素。通过教学实践也足以证明牛津译林版《英语》教材在编排过程当中,阅读、语法、写作等多个方面紧密的结合,较好地培养了学生表达阐述的能力,也让学生建立起来了学习信心。

二、课堂中引入文化教学

牛津译林版《英语》教材为了适应国家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当中,对于文化教学的基本要求,增强了对我国初中生文化的教学。初中学生学习英语课程的实际状况是:学习的时间较少,并且缺乏有效的语言环境,对英语的文化背景的了解也很少。牛津译林版《英语》教材在编写当中也引入了英语文化的背景知识,拓展了初中学生的视野,也增加了学生基础英语知识的储备,同时更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该版教材在实际的运用中从文化知识的深度出发,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三、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初中是学生们形成良好认知能力最为关键的时期。文化意识也是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基础。文化意识涵盖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同时也包括对西方文化的吸收和学习。拥有较好的文化意识,就会意味着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和共同点有全面的认知及辨别的能力。牛津译林版《英语》教材不仅仅从基本技能性的角度讲解英语知识,更通过整个文化教学的过程让学生们拥有了一个对英语学习全面的、多角度的认知了解及掌握。学生们通过教材学习,不仅仅能够认识到中西方在社会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化,也能充分的了解到西方社会的经济、政治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总之,本文通过具体的教学方法的叙述以及教学效果的比较、文化教学的引入、文化意识的培养这三个角度,全面的分析了牛津译林版《英语》教材在教学应用过程当中的效果。牛津译林版《英语》教材从最基本的知识点出发,我们也要积极的引导学生,这样就能更好的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与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扩大学生英语的知识面。在英语文化的教学过程中,还应当通过英语小故事、延伸阅读等等多个角度出发,为初中学生打牢英语的基础提供重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段廷婷.新课程标准下英语教师的新理念[J].中学外语教与学.2005(07).

[2]吕勇民.活化英语教材内容[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5(04).

人教版初三英语知识点总结篇4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学习方法 教学衔接 兴趣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英语学习是中学阶段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如何才能学好高中英语,是摆在高中新生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除了学习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因素等外部因素外,同学们应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培养学习习惯、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还要教师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1影响初高中英语学习衔接的因素

1.1环境和心理的变化

学生在初中和高中的学习环境不同,心理也不一样。尤其是在遇到一些困惑难题时,很不适应。剖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及找到解决的具体方案,能让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

1.2初高中英语教学方法存在差异

初中:

(1)课堂容量小,进度慢,教师在课堂教学时用大量的时间练习一个词汇、句型或一个语法点,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巩固。

(2)教材内容形象直观,知识单一,题型简单,课时较充足。

高中:

(1)教材内容多,知识综合性强,课时减少。

(2)课堂容量大,进度快,对各类型题巩固强化时间不多。

(3)侧重对各个知识点进行精讲精练,讲究系统知识的学习、归纳,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1.3初高中学生英语学习方法不同

初中:学习依赖性强,机械性记忆和练习。

高中:学生要自主学习,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主动质疑。

结果:高一新生,沿用初中学法,学习困难较多,完成当天作业都很困难,更没有预习、复习及总结等自我消化自我调整的时间。不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2新生的常见问题

2.1总是记不住单词

主要问题就出在只记单词的“形”,而不记单词“音”。建议暑期复习音标和一些基本字母发音及拼写规则。利用语言复读机跟读模仿。尽量做到音、形、义结合记忆。做好课前预习,早记新词汇,先行一步。掌握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则可以事半功倍,比如直观联想法、举一反三记忆法、前辍后缀构词法等等。

2.2分不清主、谓、宾短语从句

精通基础语法,熟记语法现象,掌握基本句型、熟练分析句子结构,基本句子结构和句子成分,简单句和复合句。把握好几种基本句型,例如:主+谓,主+谓+表,主+谓+宾,主+谓+间宾+直宾,主+谓+宾+宾补。

2.3阅读理解既慢又不准确

我们不妨尝试一下如下几点方法,加速对文章的快速阅读和理解:

(1)掌握阅读技能,扩大课外阅读量。分析高考阅读题型,弄清主旨大意,抓住要点通过细节辅助理解,快速获取文章内涵和主要信息。出现不懂的单词,充分利用上下文猜测不熟悉的词汇。

(2)尽可能开展课外阅读,选择好适合自己的课外阅读材料。笔者着重推荐几种课外阅读材料:21世纪中学生英语报、英语周报、有声杂志《疯狂英语》中学生版、原声版和口语版。

(3)坚持每天阅读和朗读。

(4)多做情景交际题,消除文化鸿沟。

(5)强化听力训练,消除听力障碍,提高听力水平。坚持听力训练,巩固英语语感。

3应对措施探讨

关于课堂教学,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3.1把握教学起点和课堂容量

教学起点应是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达到的,不能盲目拨高;课堂容量也应适度,容量太大或太小都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调查表明,教学起点过高和课堂容量过多是造成学生不适应的主要因素。

3.2选择合适的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学生在课堂上发言积极,主动性较强,课堂气氛活跃,而高中学生,课堂主动发言的学生不多,课堂气氛沉闷,老师可通过实物、游戏和竞赛等来调动学生和积极性。课堂教学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活动为主,加强情景创设,多联系生活实际,活化教材和课堂。

3.3注意师生关系

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是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注意自己的课堂行为,不用批评的目光注视学生,不用责备的语气批评回答问题出错了的学生,保持稳定情绪,善于尊重人格,保持和蔼的态度。

总之,为做好初高中的教学衔接,要求我们努力创立一种综合立体式系统教学系统,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想象力,进一步挖掘学生潜能,精心营造生动的课堂氛围,集知识、趣味、实践于一体,希望能通过持续反馈系统,适时跟踪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把学习提升为一种终生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秦丽滢.初、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衔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

[2] 杨王军.如何处理好初高中生物的衔接[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S1).

[3] 吴俐俐.中小学衔接的调查分析与对策探议――以数学教学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3).

人教版初三英语知识点总结篇5

关键词:初高中英语衔接问题应对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习掌握作为国际语言——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的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技能。英语教学过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中既要考虑到它的全面性,也要考虑到它的阶段性和各阶段的衔接性,使各个阶段自然过渡、合理衔接(田悦灵,2007)。本文所涉及的农村初高中英语衔接是指学生升入高中阶段后,在适应高中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的衔接问题。要做好农村初高中英语的衔接,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认真分析农村初高中的学生、教材、教学目的及要求、教学方法的异同点等,从而寻求良好的衔接途径与方法。根据课题要求提出两个问题:1.农村初高中英语的衔接中存在的问题;2.针对衔接问题的应对策略。本课题的研究既为学生的顺利自然过渡提供良好的帮助,也对各位高中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提供一定的依据,具有极大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二、农村初高中英语的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本县的高中生,百分之九十的学生来自农村,大多数在小学没有接触过英语(小学阶段没有师资条件开设英语课程),即使在初中的学习阶段,一些偏远山区的孩子也没有受到正规的英语教育,所以很多学生在进入高中后总感觉学习找不到方向。具体问题与原因如下:

1.初高中英语教材的跨度大

由课标要求不同而产生的内容难度上的差异。比较《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五级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六级要求,不难发现各维度上语言要求的提高。以词汇为例,初中阶段要求掌握约1500生词,200—300个短语以及基本的语法知识。而高中则要达到2400-2500个单词和300—400个习惯用语及固定搭配,语法结构也明显复杂起来,仅高一上学期就集中学习被动语态、直接引语、间接引语、定语从句等。课本设计内容更加丰富,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教材设计,不仅要满足学生知识的需求,还要满足学生能力、文化价值和情感态度的需求。教材中阅读材料的难度极大地增强,课文篇幅长,生词多,句子更为复杂。所以,学生一时难以适应。

2.缺乏语言习得的环境

有研究表明,人类母语保护系统形成得越完善,接受外语的外在阻力就越大。相反,人类母语保护系统形成得越不完善,接受外语的能力就越强(范谊,2002)。随着年龄的增长、逻辑思维的发展和母语知识水平的提高,学习者学习外语的困难也就越大,他们的习惯思维较为固定,学习语言的可塑性方面不如幼时的效果好。再者,汉语和英语分属于不同的语系,前者属于汉藏语系,其语法关系通过虚词、词序等手段来表示;而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是综合型、分析型发展的语言,其语法意义如格、数、时等主要通过词本身的形态变化来表示。所以对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来说,在已经内化的知识体系中接受一种新的语言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较多的。有效的语言习得就得在母语环境中发生(束定芳,2002)。本研究的受试大都来自农村,基础本来就薄弱,也没有这门学科语言习得的良好环境,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上,仅停留在“应试”水平上,所有的教学都是为高考服务的。从抽样调查的结果看,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对初中所学英语的掌握不足60℅,其他的英语能力也较差。

2012农村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探索第11期3.初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侧重点差异大

《课程标准》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明确的目标,即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根据访谈结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熟悉《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了解教学要求,从听、说、读、写各个环节的讲授和设计上,都以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为主。而初中的英语教学只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为最初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习惯。初高中英语教学的侧重点的不同,给初高中英语的衔接带来很大难度,尤其是农村的孩子,本来基础就薄弱,很难在短时间之内做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4.学生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

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来源地不同,他们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都不同,造成部分学生容易掉队,最终形成两极分化的趋势。在相对落后的农村,班级学生的两级分化趋势严峻。在笔者所在的学校,90℅的学生来自农村,大多数都来自贫困村。学生在小学阶段,由于教师资源的缺乏,英语课程无法实施,即便有的学校开设英语课,也是有名无实,学生学不到东西,造成学生在初一才开始真正接触英语,相比条件稍好的郊区和城区,他们在英语学习中已拉开了距离。至高中学段,有的学生已经形成基本的英语表达和思维的能力,但很有一部分学生的英语还处在茫然、空白的状态。

5.初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能力的差异

学生从初中生向高中生进行角色转换,这一时期,他们的心理、生理的转折较大。初中阶段教材的容量小,内容简单易学,课堂操练机会较多,学生感觉边玩边学就可以掌握到知识。而且此时期,学生的年龄小,自我表现的意识较强,他们有好奇、好动、好玩、好模仿的特点,教学中应用游戏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表现出一种自我克制的状态,同时由于高中教材难度大、教学内容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要求也和初中大不一样,学生一时难以适应,出现畏惧情绪。

教师要了解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个性特征,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帮助他们从心理上、学业上顺利过渡。

三、针对衔接问题的应对策略

1.摸清学生的真实情况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选取了本校800名学生作为受试对象,先对刚毕业的初中生做了问卷调查,一年后再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经过两次问卷的数据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学生在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对知识与学习方法的掌握不尽相同,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态度也有所差异,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都有所不同。教师要准确定位学生,了解学生在初高中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为衔接的顺利进行服务。

2.教师对教材的掌握

外语教材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传递文化知识的重要媒介。在资源相对缺乏的农村,教师要利用好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要分析教材,宏观地把握教材,使其更好地为学生服务。现行的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涉及到听、说、读、写各个方面的任务,由于农村特殊的环境,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应适当删减以符合学生的学情。在听力训练环节,农村的学生很难完成任务,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改编、删减,可以先从简单的听力训练开始,循序渐进。在口语训练环节,教师可以根据课文所给话题,给出简单的提示,如有用的词汇和句式以帮助学生连贯地表达,增强学生的信心。学生如果对课文口语表达的话题不熟悉,教师应当及时引导或换个学生熟悉的话题,让学生感兴趣且有话可说,以达到提高学生口语的目的。在阅读方面,通过教材所给的阅读内容,培养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高一课文涉及的题材和体裁广泛,信息量大,知识性强,尤其是注重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俗的介绍。在写作训练环节,每个单元都设计了写作的训练,不同题材和体裁,教师可以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和过程写作法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为了更好的做好农村初高中英语的衔接,本校教师开发课外拓展教材,《人教版新版高中英语教材》配套的校本教材《高考英语语法巧攻略》,以及《中西方文化比较鉴赏》。

3.教师注重教学方法

教师是教学的导航者、风向标,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有目的地为学生查漏补缺。教师要摸清学生底子,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扎实地查漏补缺,在上新课的过程中复习初中知识,尤其是语音、语法方面。第二,教师应正确把握教学起点和课堂容量。初高中英语教材都是以“单元式”编排,在语法上采用“循环式”,在词汇上采用“循序渐进” 的原则,这种编排为初高中衔接创造了条件(王莉莉,2008)。第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习惯。可以让刚入高中的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做到课前的预习,课后的复习;做好课堂笔记;教会运用学过的知识。第四,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帮助高一年级的新生尽快适应高中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找准课堂的切入点,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创设情境,活化教材与课堂。让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通过活动感染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这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达到了学习的效果(Jeremy Harmer,2000)。

4.教师注重提升自身素质和教学技能

教师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加强自己的教学技能。教师不但要熟悉自己所教学段的教学大纲和课程,也要吃透初中学段的教学目标和特征。针对农村的教师,要了解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具体实施情况。教师要加强自身专业理论的发展,学习新的适合自己学生特征的教学方法,并运用于课堂。教师要借助于行动研究,对班上的学生和在教学过程中遇见的问题做个案研究,以帮助、促进教学,做一名反思性教学实践者(张德萍,201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要善于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并学习借鉴他人优秀的教学方法。

四、结语

对于刚结束初三、进入高一的新生来说,高一学期是外语学习的重要转折期。教师要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工作,使高一学生在较短时间内适应高中英语学习,顺利完成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实现高中教学的目标。如何更好地进行农村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是一个值得大家关注的话题。由于本课题组的专业理论和教育研究有限,在如何更好地进行农村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研究中存在很多不足,教师们会继续学习并积累经验,为后续的研究做准备。

参考文献

1.Jeremy Harmer. How to Teach English[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arch Press,2000.

2.Van Ells, T.(Ed.) Applied Linguistics and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Language [ M].London; Edward Arnold.1984.298-311.

3.陈琳,王蔷,程晓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4.程晓堂.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4.

5.范谊.英语学习方法指津[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6.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7.田悦灵.浅析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

8.王莉莉.中国校外教育[J].学科教育,2008.

9.王蔷,程晓堂.英语教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0.张德萍.如何成为反思性的教学实践者[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0.

人教版初三英语知识点总结篇6

【关键词】2011版英语新课标;初中英语教学;启示

一、课程标准的地位和作用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因此,课程标准的变化注定了教师教学方向和内容的变化,英语教师必须在仔细咀嚼这些变化的基础上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

二、英语新课标的变化

(一)关于课程性质。2011版英语新课标在课程性质部分增加了关于对语言和外语的认识:“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和交流工具,也是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条件。学习外语与学习母语一样,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增加的这些内容有助于课程实施者更加全面地认识英语课程的性质和价值。

(二)关于基本理念。

一是调整了基本理念的顺序安排,使六条基本理念更为紧凑、连贯。

二是修订稿将原来的 “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改为“强调学习过程,倡导体验参与”。将“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修改“现代外语教育理念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提倡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等各种强调学习过程的语言教学途径和方法”。

三是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英语课程应做到寓素质教育于英语教育之中。要根据学生身心成长特点和接受能力,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和学习需求;用生动、多样的方式,寓教于乐,通过实践和体验教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成功感和自信心,通过英语学习使他们的基本素质得以全面提高。

(三)关于内容标准。二级和五级的词汇量分别改为700个和1600个左右的单词,并且在词汇量的要求上增加了灵活性,在1600个单词中,给300个左右的单词标上了*号。为体现在具体语境中学习和使用单词的理念,新修改的词汇表中不标注单词的词性和中文释义。

(四)关于教学建议。主要是对有关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表述做了一些调整。实验稿明确倡导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并要求教师“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修订稿则是“倡导注重过程的语言教学途径”,鼓励教师积极尝试和使用其他符合新课程理念和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外语教学途径和教学方法。

(五)关于课程评价。对评价建议的表述进行了调整和修正,特别对“注意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这一条建议进行了必要的补充和完善。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评价形式和方法,使这一条建议更具有可操作性。对评价与教学之间的关系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三、对初中英语教师的启示

(一)英语课程的必要性。有助于英语教师加深学生对初中英语课程的认识,认识到学习英语这门课程的必要性。笔者在一线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或者家长都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误解,他们认为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在中考或者高考结束之后立即停止了英语学习,因而导致了“哑巴英语”这种现象的出现。新版课程标准对英语课程性质的重申强调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重要性,教师们应该在教学中不断深化这一点,让学生认识到英语课程的必要性,在世界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对英语这门课程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丢掉,使英语真正成为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一种工具。

(二)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依据。新课程标准体现了将素质教育寓于英语教育之中的理念,认为要根据学生的身心成长特点、接受能力和他们的情感态度、学习需求为英语教学设计和实施的依据。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也发现了这一点的重要性,比如说,现在的学生和往届的学生非常不同,之前的学生看到老师往往就会避之不及,而现在的学生则非常积极,喜欢和老师进行交流。这一点就说明了他们的心理特点存在差异,而教师们就应该善于抓住这种心理差异,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针,抓住学生的热情,引导他们的学习。

(三)调整教学内容。修改后的新课标在教学内容上一方面是增强了音标和语音语调学习的重要性,更加注重英语语音模仿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加强音标教学,之前的英语教学淡化了音标学习,没有单独将音标列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而新版课程标准的出台要求英语教师必须调整教学内容,在初中一年级将音标先于课本讲授,使学生在英语的起步阶段就打好扎实的语音基础,掌握标准地道的英语发音;另一方面在词汇上给300个左右的单词标上了*号,属于强化词汇,这样在实际过程中教师就能更清楚地了解学生的词汇水平,将需要强化的单词和生词分开教学。 另外,强调在语境中进行教学的重要性,这一点完全改变了之前运用汉语进行词汇教学的途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创造词汇的使用语境,而不是用汉语进行解释。

(四)改变语言教学途径。2001版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要使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教师应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完成一个个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和使用英语。而新版课程标准则鼓励教师积极尝试和采用多种符合新课程理念和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外语教学途径和教学方法,这样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没有必要完全苛求任务型的教学方式,而是根据需要变换自己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具有灵活性。

(五)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新修订的课程标准给教师提供了多种评价方式,如: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等,以实现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并提出了形成性评价可采用与课堂教学活动接近的形式以及平时测验、学习档案、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发挥这些评价方式的积极作用,对它们进行综合利用。

四、总结

总之,修改过的2011版英语课程标准在更多的方面体现了英语课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英语教师应该在认真思考自己教学的基础上对之做出合适的调整,使学生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等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各个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发春.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平稳过渡[J].中国校外教育,2012(3).

[2]徐金波.实施新课程标准,完善初中英语教师的评价体系[J].林区教学,2011(10).

[3]农红宇.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09(16).

[4]教育部. 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吕晓蕾. 浅谈新《英语课程标准》对指导英语教学工作的启示[J].商情(财经研究).2008(6).

人教版初三英语知识点总结篇7

关键词:初三英语;教学;研究

初中三年级的英语学习存在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时间紧张,任务繁重,既要学新课,还要进行综合复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探索规律改进教学才能保证教学效果。本文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实践,简单分享一下自己对初三英语教学的几点总结。

一、继续强化听说训练和语音教学

通过强化训练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是目前英语教学的大势所趋,要想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必须加大训练量。学生在前两年的学习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些都需要在初三阶段继续训练提高。教师可以通过录音示范、听力练习以及亲自讲解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听的训练,安排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多听一些录音和英文歌曲等进行强化训练。为提升学生口语能力,要鼓励学生多进行一些对话练习,锻炼自己熟练、准确地进行自我表达的能力。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多参加一些英语角、英语小话剧、英语游戏活动等,努力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说英语的机会,提高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

二、高度重视阅读训练和语法学习

阅读训练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强化阅读训练,我们可以实现两个目标: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增加词汇量,增强知识信息吸收和理解能力。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先简单介绍一下课文概况,点出个别生词,采用简单有效的方法进行讲解,比如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肢体动作帮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生词,引导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猜测生词的含义进行自学,锻炼他们的理解能力。教师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把书本知识转化为一些基本学习技能。反复操练一些重点单词、短语以及句型,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学习进行辨析,并通过不断提升问题的层次性和难度系数来辅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训练他们学会围绕中心句和主要情节进行文章的复述。以阅读材料为载体,变换角色和文章体裁,创设新的条件,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语法是所有语言教学中的基础内容,熟练掌握语法知识可以促进语言交际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初三英语教学应把教学重心放在能力的培养上,把语法教学跟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在实际交往中运用各种语法知识,实现言语技能向交际能力的过渡,充分利用各种对话、模拟表演、游戏等活动训练语法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三、不断提高英文写作能力

作为语言运用的重要形式,写作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特点。英文写作既能丰富词汇量,巩固句型、语法以及课文内容,还可以提高口语和听读能力。写作训练主要包括模仿性写作与灵活运用性写作。其中,模仿性写作由于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参照,写作起来相对容易,但它却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很难全面地在文章中综合运用所学的语法和句型等,写出的文章个性化特点不强。这时如果选择灵活运用性写作进行补充,就可以更好地改变这种情况。英语日记、课堂笔记、值日生报告等写作体裁都是锻炼学生写作能力的很好途径,也能促使学生养成用英语进行思考和表达的习惯。

四、锻炼学生英语自学能力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所提倡的一个口号,这实际上要求我们每个人必须具备独立学习的能力。初三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自然也成为教学的重点。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需要先帮助他们形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因为这是锻炼自学能力的基础。每个学习者都应养成健康的学习习惯,这包括了预习、听讲、思考、联系以及复习等学习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除此之外,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也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条件。学生学习的基本目的在于掌握知识和活的能力,除了教师的精心指导外,学生还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教学中不仅需要不断钻研教法,还应该研究探索学法,帮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学生一旦找到了合适的方法,就如同掌握了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不同特点决定了教师不能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而必须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要有针对性地帮助每一位学生解决他们的问题,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尽量体现出多样化和趣味性特点,以便能更好地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初三英语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对以上几个方面的关注与实践外,还需提高自身素养,以人为本,不断探索、总结有效的教学方法与经验,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使初三英语教学工作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⒈周淑清.初中英语教学模式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4

⒉刘书林,刘春燕,林跃武.英语教学新概念[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4

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⒋肖满涛.论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2000,3

⒌李瑾瑜等著.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转变[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人教版初三英语知识点总结篇8

特定的教学理念必将产生特定的教学模式,继而影响教学水平。20世纪90年代以前,主导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信念一直较为保守。以知识传递为重心、教师主讲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理念,导致英语教学费时低效。历经数年的英语学习,学生可能仅掌握一些零碎的语言知识,开口说英语和实际运用能力较弱。新世纪伊始,我国教育部发起一轮课程改革运动,中小学各门课程新课标应运而生,在我国中小学教学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功能,并成为解读国家教育教学信念的重要依据。与1999—2000年版的教学大纲相比,新课程标准更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并增强了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8]。以2011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为例,新课程标准体现以下教学新信念:提出了人文性英语课程性质、整体规划的教学目标、丰富多样贴近生活现实的教学素材、灵活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尊重学生个体和学习过程的评价方法。

二、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实证方法。笔者首先设计了一份包含上述教学新信念的调查问卷,通过电子邮件,发放给安徽省肥东县梁园、撮镇、来安县张山及南陵县博文等中学初中部英语教师。为了对比,一所合肥市属初中(以下简称A校)的英语教师也被纳入调查对象。鉴于当前农村中学英语教师数量较少,我们共发放问卷50份,收回43份,回收率高,可靠性得到保障。此外,我们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进行访谈,以了解这些差别背后的原因,并尝试提出对策。依据2011版新课标教学信念为参照,调查统计分析如下。

(一)强调人文性的课程性质

新课标强调英语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掌握一门语言工具,也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渠道。为了调查教学中课程的人文性贯彻情况,本研究设计4道选择题,分别涉及人文知识、情感教育和文化差异等。结果显示:课堂教学中,接受调查的36名农村初中英语教师,有12人经常讲解人文知识,仅占33%;7人偶尔讲解人文知识,约占19%;另有17人依据课文内容讲解。A校的7位教师中有3名教师(约43%)经常讲解人文知识,明显高于农村教师(33%),另4名教师则是依据课文内容讲。关于人文知识的讲授方法,农村初中有27位老师选择了备选项中的三种及以上方法,A校的7位老师无一例外选择了所有选项。可见城乡教师均意识到人文知识是英语课程的一部分,是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无法忽视的,差异体现在讲解深度和方法上。至于文化差异,农村初中23位教师选择分析课本中涉及的文化差异,其中11人还讲授文化差异的处理策略,另有2人仅告诉学生此类现象是英国所特有的。A校的7位教师均分析文化差异,其中4位同时讲解文化差异的处理策略。课程性质维度的调查说明英语课程的人文已经引起老师们的普遍重视,皆力图采取多种方法,但对于人文知识讲解频率、深度及文化差异处理策略方面,城乡教师存在一定的差别。

(二)整体规划的教学目标

针对教学目标,本研究设计3道题,分别关于初中英语课程教学目标、听说读写四会技能目标和师生关系三个方面。农村初中有18位教师(50%)全选4个备选项,包含语言知识、技能、思维训练以及情感教育;仅有4位老师选择把语言知识当作教学的全部;另有3位老师选择了知识和技能,语言的思维和情感功能被他们排除在外。A校的7位老师全选四个选项。关于听说读四会技能全面培养发展的目标,29位农村初中英语教师选择了“同意”或“非常同意”,A校全部是“非常同意”。师生关系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情感教学的效果,本次关于师生关系调查,结果显示仅有20位农村初中英语教师选择了“友好”,约占55%,低于A校的88%(6人选择了“友好”)。

(三)丰富多样贴近生活现实的教学素材

关于教学素材,问卷设计两道分别涉及名人背景材料和教材地位的问题。结果显示,关于名人背景,仅有4位农村初中教师详细讲课文以外的相关背景信息,15人仅限于课本所提供的信息,另有17人选择从来不讲授相关信息,分别占42%和47%。A校有5位老师选择详细讲解课文外的背景信息,占71%,仅2人(29%)选择从来不讲背景信息,显然好于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关于教材地位的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初中有19人选择“教学以课本为依托,大量拓展相关的语言文化知识”(53%)①,*22人选择“上课主要依赖书本,适当补充一些语言知识点”;A校分别是4人(57%)和3人(43%),差别不明显。教材仅为教学提供一个框架,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工具之一。教学不能仅限于教材,而应该以教材为基础,统筹规划丰富多样的课本外素材。从调查结果来看,现实情况并不十分乐观,将近一半的教师教学内容主要依赖课本,没能很好地用活教材。A校的教师对教材的拓展也仅限于背景知识。(四)灵活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维度的四个问题分别关于教学方式、教学方法转换情况、语法教学策略及课堂活动。农村初中有14位教师能够做到“鼓励学生通过体验、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仅9人选择能“每次课堂依据教学任务,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居然有7人选择“以知识讲解为主”。令人欣慰的是,对于教学方法转换问题,大多数教师(28人)表示能“总能灵活转换教学方法”。A校有5位老师能“每次课堂依据教学任务,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并“总能灵活转换教学方法”。语法教学方面,即便农村初中教师也不再“直接告诉学生语言规则”,(仅1人例外),大多数(29人)采纳“让学生观察一些典型的例子并进行总结,最后由教师来补充”的策略,与A校情况差别不大。关于课堂活动,15位农村初中教师全选所列举的四种方法,另有8人选择了3种方法,总计约达64%。A校选择3种以上方法的教师数达75%,略胜于农村初中。现代教学理论崇尚教无定法,需要依据教学目标灵活转变教学方法。本维度调查显示大部分教师均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总体情况比较令人满意。7位选择以知识讲解为主的教师,均是即将退休的老教师。(五)尊重学生个体,改革考评方式为了解“尊重学生个体”情况,问卷设计了两道师生相互指错的问题。结果显示,27位(75%)农村初中教师面对学生指出自己的错误时,选择“首先表扬该生具有批判精神,然后再给予合理解释”;指正学生错误时,25位(69%)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先“启发该生自己发现其错误所在”。一定程度上践行了重视学生批评精神的培养。A校的情况更胜一筹,选择上述两项的教师数分别为6人(86%)和7人(100%)。令人高兴的是,43位接受调查的教师中,没有一人选择“直接指出其错误所在,并严厉批评该生”。关于“改革考评方式”的调查显示,12位农村教师选择赞同“通过期中或期末的考试成绩”,而A校7位教师均选择不赞同,他们更为注重过程性考评。本维度调查显示,在尊重学生和考评方式方面,城乡学校存在一定差别。A校教师更注意尊重学生个体,注重过程评价。

三、分析讨论

本次调查显示,当前城乡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实践,均不同程度地贯彻了新课标教学信念,大多数教师能够意识到英语课程的人文;教学目标也不再限于语言本身的听说读写,学习策略、文化及情感等维度的教育等也纳入了英语课程教学目标;教材的至高无上地位也有所动摇,一定数量的教师能以教材为依托,拓展相关的语言文化知识;教学方法也呈现多样化,直接呈现语法知识的策略已经过去,学生的批判精神得到一定程度的尊重;教学实践注重启发学生自我发现。然而,问题也依然明显。在课程性质方面,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对人文性因素和文化知识的处理不尽如人意,明显逊于合肥市区A校。其次教学目标方面,本次调查发现农村少数教师仍然以语言知识为中心,近半数教师仍未意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而A校的教师皆注重到学生的情感教育,不再唯知识为教学目标。教学素材方面,我们发现无论是农村初中还是A校的英语教学实践均以教材为中心,教师们未能很好地跳出教材的束缚,高屋建瓴地使用教材。事实上教材仅是老师教学完成教学目标的工具,教师不应该只教教材,而应以教材为基础,引伸拓展教学内容。相对而言,A校老师更能尊重学生个体,考评模式也更为合理。为了解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我们对部分教师进行了访谈,发现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传统理念短时间内无法完全清除,受中、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不少教师不敢脱离知识为纲的教学模式。其次,农村初中教师对自身文化水平不够自信。知识爆炸的年代,学生的知识面较广,对此有的老师涉及文化方面的内容不敢过多展开,怕万一讲错了,闹出笑话。再次,当前农村初中的英语学习受环境和教学条件的限制等。虽然当前大多数学校均配备有PPT、多媒体等硬件设施,但是一些年纪稍大的教师相关电脑技术不过关,也不愿意学,教学主要还是依靠黑板和粉笔,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容纳大量的课本以外的信息。此外,学生及家长对英语学习重视不够等,反过来也影响着教师英语教学改革的积极性。针对上述问题,需要教师个人、学校及教育管理部门多方联手,建立一个集培训、管理和学习为一体的综合性方案。首先,要从英语课程标准内涵、英语教学前沿理论和技术、计算机操作技术及中西方文化基础知识等方面对教师进行系统培训。培训方式需要兼顾教师的多样化需求,有针对性的通过国培、短期培训、讲座、对流和学历教育等方式,并强化对培训的管理,做好训前规划、训中实施及训后总结验收等工作。参加培训的教师一定要把培训内容贯彻到教学中去,彻底扭转以前培训中重数量轻质量的走过场模式。其次,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管理方式的改变,新课标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性评价,我们对教师的评估也应该更关注教学过程,评估教学水平不能只以学生分数为标准。关注教学改革,组织和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教学改革研讨会,定期举办教学技能大赛,注重组织教师间的相互交流活动,把教师的参与活动纳入年终考核。同时加大对教学软硬件的改造和提升,尽可能改善农村初中的教学环境。教师个人需要坚持对各种培训、比赛、听课等活动进行反思,记录教学笔记,提高个人对教材、教法、素材搜索及课堂实践的驾驭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不断调适学习策略,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教学实践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对他们语言知识、技能和能力培养层次。跨文化方面,首要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独特性,激发其对异域文化的好奇心;其次,注意把特殊的文化现象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增强其跨文化意识。

四、总结

教学信念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重点的选择举足轻重。本文以2011年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为参照,从课程性质、教学目标、教材、教法及考评方式五个维度,实证调查了当前安徽省部分农村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信念,结果发现,当前农村初中英语教师一定程度上接纳了新课标中的人文性课程性质、整体性教学目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及多样化考评方式等信念。然而以合肥市A校为参照,问题也很明显,主要是人文知识和跨文化知识的讲授策略不尽如人意,教学目标还是重知识技能轻情感教育,教学方法转换灵活度不够、过分依赖课本等方面。对此,我们期望教育主管部门加强管理,切实采取措施鼓励教师多参加培训、交流和竞赛及教师自我修炼等方式逐步改善。

上一篇:科室工作季度总结范文 下一篇:铁路货运员季度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