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个人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07 00:45:59

中学语文个人总结

中学语文个人总结篇1

一、三尺之地,我的最爱

工作中,勤恳敬业,踏实育人,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不辜负领导的信任。用爱对待每个学生,由最初的弟、妹到现在的子、女,把自己对教育的热爱化作雨滴洒落在每个学生身上,使学生感受温暖。教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分析每生特点,因人制宜,营造出平等、和谐、活跃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有收获。

二、己所不欲,不施于人

凡事以身作则、以身为率。以自己人格魅力影响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这也验证了“言传胜于身教”的至理名言。

三、近朱者赤,德高者方为范

“行为第一,学问第二”。教育中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在生活、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思想上积极进取。在学困生身上倾满一腔爱心,因为学困生的自尊心是非常脆弱的,努力去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促其发光,在我的帮助下,学困生大都有了进步。

四、潜心耕耘才会天道酬勤,辛勤浇灌才会硕果累累

以高标准要求自己、提高素养、潜心钻研、广泛汲取、向同科老师借鉴。在校的关怀和同事们的帮助下,各项工作取得了骄人的:×××年度均被评为优秀教师,并获涨一级工资奖励;年×××获市自制课件三等奖、区自制教具二等奖;×××年度被评为“优秀教师”、获区初中语文“同课异构”三等奖;×××年被区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年被授予市优秀班主任、区优秀教师、区优质课二等奖、区中小学教学设计三等奖;×××年获区优秀教师称号。在荣誉面前不止步,继续好做学生的铺路石,航向标!”

中学语文个人总结篇2

小学语文课堂是小学生接受文学熏陶的天堂,对于小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与文字素质的提高、人文素养的增强有重大的积极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就是行为艺术家,在小学语言课堂上无时无刻地进行艺术作品的创作。课堂的结课阶段,被许多小学语文教师所忽略,但其对于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实效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个具有艺术性的小学语文课堂结课,可能加深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本文以探析小学语文课堂的结课艺术为题,对丰富小学语文课堂的艺术性结课方法进行分析与阐述。

一、 利用归纳总结提高结课艺术性

归纳总结的结课方式,是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最常使用的结课方式。教师利用相对简洁的语言对本节课的内容与重点进行总结与强调,加强学生对本节课的印象是归纳总结式结课方式的重要目的,对于提高学生关于语文知识的理解深度与分析能力有积极作用。在长期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结课时的归纳与总结都是由语文教师完成的。在创新结课方式教学思想的趋动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对语文课堂进行归纳总结,提高学生在结课环节的地位。另外,归纳总结式的语文结课方式也有很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回忆与重复,也可以独自对课文中的重点段落进行朗读,加强学生的听觉表象。更多教师选择对语文课堂重要的知识点与注意事项进行强调。归纳总结式的结课方式较为传统,但教师的灵活使用可以增强其艺术性。

比如在讲解《蘑菇该奖给谁》的时候,教师要以对文章中所涉及到的“黑兔”、“白兔”与“兔妈妈”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如下:黑兔赢了乌龟,白兔输给了骏马。在兔妈妈的眼里,小白兔具有挑战自己的勇气,而不仅仅将眼光局限在一场比赛的输赢。所以,兔妈妈奖励了小白兔。同学生,在学习与生活当中,你们也要像小白兔一样,不要过分追求一次竞赛的输赢,要以提高自己、挑战自己为目的开展竞赛。

二、 利用感情抒发提高结课艺术性

小学语文课堂不仅要教会学生基本的语言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教师要利用结课的机会,对学生的思想进行规范,使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样,感情抒发式的结课方式就成为了教师的首先,一个具有真情实感的感情抒发式结课方式对于课堂的艺术气氛的营造也是十分重要的。感情的抒发到位了,学生自然会理解文章中要表达的情感,加大对文章的理解力度。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为学生创造一个感情激发的学习氛围,利用学生的情感倾向进行结课。

比如说在讲解《升国旗》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观看天安门的升旗仪式,利用视频中严肃的氛围营造课堂氛围。小学生会在视频的影响下找到民族自豪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当学生们沉浸在升国旗的氛围之时,教师可以进行慷慨陈词,结束语文课堂:我们的国家是由许多前辈的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国旗的升起是中华儿子自尊的提升历程,不仅仅是一面旗子从低到高的过程。希望你们中的每一个人,正视国家发展的历史,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将国旗当成国家的标志,尊重国旗,积极参加每一次升国旗活动,珍惜每一个参与升国旗活动的机会。

三、 利用悬念设置提高结课艺术性

悬念的设置对于提高课堂探究氛围有直接作用。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的结课之时,利用设置悬念的方法,可以在最大限度上刺激学生的学习神经,使学生对下一次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充满期待。悬念设置式的小学语文结课方式,对于时长超过一节的语文课文讲解来说最为适用。教师可以在对本节课的内容总结的情况下,引出下次的讲解内容,并且疑问的疑问的语气为学生设置一个具有开放性的思考题目,促使学生将精力投入于对下一次课的期待当中。这样,不仅有利于本节课气氛的活跃,还有利于下节课的开课。

比如在进行《聂将军与两个小女孩》这篇课文的结课之时,教师可以利用设置悬念的方法,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对下一节课进行引出。教师可以这样进行结课:在抗日战争中,聂将军救出两个日本孤儿,并将他们收养在指挥部内,为他们治病,提供修养的场所。但是,面对激烈的战争,聂将军不得不将两个小女孩进行转移,并决定让日本军人将其送回国内,送到家人身边。我们可以看得出聂将军的宽容大度的品质。那么,两个小女孩真的顺利地回到日本,并找到家人了吗?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节课讲解。

面对这样的结课方式,学生们会感到有趣而无奈,既会对本节课留恋不舍,又会对下一节课充满期待。这就是悬念设置式的结课方式给小学语文课堂带来的艺术性效果,小学语文课堂的开展会因这样具有艺术性的结课方式而多姿多彩。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堂是一个具有艺术气息的课堂。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需要进行激情洋溢的演讲、风趣幽默的讲解,自然,结课也要讲解艺术性。笔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小学语文课堂的艺术性结课方式进行了总结与说明。重视小学语文课堂的艺术性,运用结课艺术为小学语文课堂画上一个圆满的句话,是升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愿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加强结课艺术的学习与研究,共同进步与提高,用艺术性结课方式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中学语文个人总结篇3

【关键词】语法教学;小学英语;研究现状;述评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0-194-01

语法教学,是以教学语法为基础,培养学生活动语言内部结构教学活动,是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的基础。2011年,教育部颁发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在课标的附录2中明确了语法教学内容。因此,语教学法备受关注。笔者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英语”和“语法”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检索,对中国近14年(2001-2014)小学英语教学研究的成果进行简要梳理。

一、成果归类

从文献时间跨度上看:近14年在知网上检索统计的结果显示: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研究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从2001年到2007年,知网上的文献数量很少,只有13篇,占总数的9%。但从2008年起,知网上的文献数量不断增多,有137篇文章,占总数的91%。到2011年进入第一个高峰期。

从研究对象上看:在中国知网上检索到的关于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研究且有明确区域对象的文献中,关于城市研究的有22篇,而关于农村的研究仅有5篇。没有以朝鲜族小学生为对象的文献。从年级分布上看,在有明确年级对象的文献中,研究高年级即5、6年级的文献多于3、4年级。

从研究方法上看:在中国知网上检索到的与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相关的150篇文献中,其中理论思辨的文献有18篇,进行实证研究的文献有24篇,教师进行经验总结的有108篇。经验总结的论文多于理论思辨和实证研究的论文。

从研究内容上看:在研究内容上,笔者将从中国知网上检索到的文献以2个角度进行划分,即研究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价值性的文献(14篇)、研究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现状的文献(136篇)。其中,笔者也对研究小学英语语法现状的文献进行归类,即关于小学英语语法教学问题的文献研究(16篇)、关于小学英语语法教学影响因素的文献研究(3篇)以及关于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策略的文献研究(135篇)。

二、成果分析

研究成果日益增多:中国知网上检索统计的结果显示:自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来,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研究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是从2001年到2007年,知网上的文献数量很少,这从客观上反映出人们对于小学语法教学关注度不够,而且小学英语语法教学处于一种不敢教,不知怎么教的状态。但从2008年起,知网上的文献数量不断增多。到2011年进入第一个高峰期,这反映出了自2007年国家提出对课改进行修订以来,人们对小学英语语法教学越来越重视,语法教学要回归,人们需要语法教学。

研究对象单一:在知网上检索到的文献中,关于城市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研究多于农村的,没有以朝鲜族小学生为对象的文献,研究高年级的文献多低年级的,且研究小学阶段英语时态的文献较多。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我国的师资力量分布不均,城市的师资力量大于农村的,人们对于朝鲜族小学生的教育关注度还不够,许多方面仍需要补充。

研究方法科学性欠缺:在中国知网上检索到文献中,实证研究和思辨研究少,这是由于大部分文献都来自中小学教师,而他们所提到英语语法教学多是自己的经验总结,使得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研究的基础薄弱,科学性不强。

三、研究结论

研究贡献。自2001英语课程改革以来,学者们对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学者们对小学英语语法教学越来越关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者们认同语法教学能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影响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因素有很多等研究局限。十多年来学者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研究中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研究成果不够:研究的不够全面;科学性欠缺等。

研究展望。纵观近14年文献可知,关于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研究仍亟待加强。学者们应更关注朝鲜族的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使其小学英语语法教学水平大大提高。对于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研究也要大大增强。在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研究取得了累累硕果后,研究中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可改进的空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王丽春.尊天性,学语法―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故事价值与应用[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5,06(21):49-52.

[3]俞林.浅谈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07(8): 26-28.

[4]刘忠政,李西.近12年国内英语语法教学研究综述与前瞻[J].外国语文,2010,3(26):122-125.

[5]齐明.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3.

中学语文个人总结篇4

关键词:总之;in general;英汉对比;句法;语义

中图分类号:H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3-0052-03

北大出版社刘元满编著的《汉语中级听力教程》中对“总之”的解释为“in general”,如书上的用法:

1.总之,富人的生活状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这个句子可翻译为:In general, the life statements of the rich are paid much attention than ever before.

例1句中“总之”与“in general”的用法相同,意义相同,二者可以直接对译。再如:

2.In general,the earlier in the day first class letters are posted, the more certainty there.

这里的“in general”也可翻译为“总之”。

以上情况可以将“总之”直译为“in general”。然而 二者并不完全一致,也有许多差别,直接这样翻译会导致留学生直接将母语中的“in general”替换为汉语的“总之”,产生不规范的表达。本文拟通过对“in general”与“总之”的对比分析,找出二者的不同,从而帮助学习外语的中国学生以及学习汉语的留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两个词语。本文所用语料来源于北大语料库、BNC英国国家语料库和COCA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

一、“总之”与“in general”的相关用法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对“总之”的解释为:连词,表示下文是总括性的话语:

3.政治、文化、科学、艺术,总之,一切上层建筑都是跟社会的经济基础分不开的。

例3中“总之”后的内容是对其之前所述的“政治、文化、科学、艺术”的概括,将这些内容概括为“上层建筑”。

4.你爱唱歌,我爱下棋,他爱打乒乓球,总之,都有个人的爱好。

例4中“总之”后的内容是对其之前所述的“你爱唱歌、我爱下棋、他爱打乒乓球”这些现象的整体概述,概括出了“都有个人的爱好”。

吕叔湘(1978)《现代汉语八百词》对“总之”进行了解释:总之(总而言之)(连)总括起来说。

a总括上文。b表示概括性的结论,含有“反正”的意思。

可见在现代汉语中,“总之”的中心意义为总括,是对所列举的事物现象的总结概括。

“in general ”在《牛津双解词典》中的解释为“mainly; mostly; usually;总的来说,大体上,通常。”如:

5.In general, her work has been good, but this essay is dreadful.

总的说来,她的作品不错,不过这篇文章糟透了。

《牛津双解词典》将“in general”翻译成了“总的来说”,通常我们认为“总之”与“总的来说”意义及用法相同,然而在这个句子中,将“总的来说”换为“总之”是不合适的,语义不通,语法上也不符合规则。我们再看一个例子:

6.The Danish government was of the same opinion as regards the registration of ships in general.

例6的“in general”指的是“The Danish government”主要的“opinion”,不能直接翻译成汉语“总之”。

以上的例句表明,汉语的“总之”和英语的“in general”在句法和语义上有相同的地方,也有相异的一面。下面我们将从句法、语义两个方面对二者进行对比,重点是找出两者的差异。

二、“总之”与“in general”句法差别

汉语的“总之”可用于句首和句中不可用于句尾,是一个词,是连词。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将“总之”看作插入语。如:

7.总之,提高学生读写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所在。

“总之”,在句子中与句中的其他成分没有关联,作插入语,所处的位置是固定的,不可随意更改。

英语的“in general”可用于句首和句中也可用于句尾,是由两个词组成的一个介词短语,在句子中作状语。

8.In general, give us a reading on how you think, you are a deputy.

munity groups, the community services budget in general.

由于“in general”在句子中做状语,所以其位置较为灵活,即位于句尾的可以移至句首或句中,位于句中的也可移至句首或句尾。

“in general”位于句中时,前后有逗号隔开时,往往也可以作插入语,如:

10.In fact, in general, Obama′s relations with the Israel′s have been curiously tone-deaf.

三、“总之”与“in general”语义差别

(一)“总之”的语义内涵

“总之”的意义主要为总括之前所述内容。人们在表达某一事物、现象时,常常把要表达的内容分为两个部分来说,一部分为总说,一部分为分说,“总之”出现在这一环境中连接这两个部分,话语模式可描写为“A,总之,B”。A为分说部分,B为总说部分,“总之”位于语段中间,连接前后A、B两个语段。前面语段A是对事物现象的一一列举,具体说明,后面的语段B是对语段A内容的总结概括。如例3、4。

在现代汉语中也有缺少A,只有“总之,B”模式的语句表达情况。如:

11.……或老年大学接受新知,或继续从事自己熟悉的工作发挥余热,或醉心于琴棋书画自娱自乐。总之,他们把人生的黄昏时节调剂得生趣盎然。

12.总之,只有精神时尚,才算真正意义的时尚。

即使有时“总之”之前并不出现分说部分,用于句子的开头,但它仍然是概述之前出现的一句话或一段话的意义。虽然也有“总之”之前并没有具体的话语出现的情况,然而我们仍然能够通过已有句子的“总之,B”来推知A,A是说话者认为听说双方都知道的,被B概括的具体对象,不需要具体说出来。这个意义是存在的,只不过没有用具体的话语形式表达出来。

例11中的“总之”位于句首,仍然是对前文所述进行的概述,是对“总之”之前所述的“老年大学接受新知”“继续从事自己熟悉的工作”“琴棋书画”等几种情况的概述。是对“总之”之前句子意义内容的概述。

例12“总之”位于句首,并且无法直接找到与之相关的分述部分。但通过这个句子我们可知,“总之”概述了“真正意义的时尚”。那么应该在之前的段落里具体、详尽地说明过几种形式的“时尚”,从而概述出“精神时尚,才算是真正意义的时尚”。虽然没有具体的言语形式表述,但这些意义是存在的,是说话人认为说听双方都能理解的,都知道说话人总结的是什么内容的。

“总之”的语义内涵是总括,它总是连接两个方面的内容,分说在前,总说在后,表达的是总分关系。

(二)“总之”的逻辑语义关系

“总之”存在模式“A,总之,B”中的分述部分与总述部分即A与B语段之间具有一定的逻辑语义关系,分说部分A列举一个个具体的现象、成员或部分;总说部分B是对这些现象、成员、部分的概括,A与B之间有概括和具体、类和成员、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如:

13.同时必须关心学生,热爱学生,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总之,教师要下功夫研究学生的个别心理特点,讲究教育方法,诲人不倦。

例13中A语段所述内容“必须关心学生,热爱学生,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为分述,说明具体做法;B语段“教师要下功夫研究学生的个别心理特点,讲究教育方法,诲人不倦”为总述部分,是总括“总之”引出所概括的内容。A与B之间的关系是概括和具体的关系。

14.是个法学家,或者是个教师,或者是个艺术家,或者是个打石工人,总之,无论三教九流,各种阶层人物,你能和他谈上十分钟使他感到兴趣的话,真是不容易的。

例14中分述A部分具体列举了“法学家”“教师”“艺术家”“打石工人”几种职业,是成员;总括B部分把这些成员归类,概述为“三教九流”“各种阶层人物”的类。A与B语段之间的关系是类和成员的关系。

15.哥哥性情古怪,曾在牛津读书,后退学要去任教职,又未能遂愿,总之,这是个复杂的家庭,赖德本人的家庭生活也不幸福。

例15“总之”之后的总说部分A“这是个复杂的家庭”是一个整体,“哥哥”是构成这个“家庭”的部分,分述部分的“哥哥性情古怪”是构成“复杂的家庭”的部分。A与B之间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

(三)in general的语义内涵

英语的“in general”表达的意义并不是对其之前所述的概括总结,也不连接总说与分说的意义。“in general”主要是指说话者对某一问题、现象的整体看法。是对通常情况、大多数情况的说明,是对一些现象情况综合、整体的认识,并不具有总括性的意义。

虽然“in general”也有“A,in general, B”的模式,但与“总之”的模式完全不同。“in general”出现在句中,前后也连接两个成分,但这两个成分与“总之”连接的并不一样,不是总述与分述,也不具有相应的逻辑关系。这里的“in general”的意思仍然是“主要的”“整体上”的。比如:

16.For, even if they knew in general that it was unlikely to be the case, they could not afford to take chances.

例16的“in general”是“they knew”的情况,意思是“总体来说”“从整体上看”。“in general”之前的“even if they knew”并不是分述,“in general”之后的“that it was unlikely to be the case, they could not afford to take chances”也并不是对其之前内容的总结,不是总述部分。

即便“in general”与“总之”同样作插入语,但在意义上仍有不同,下面我们分别来看:

“总之”作为插入语位于句中时,仍然起着总括分述部分的作用,是对具体事物、现象等的概述,是对分说部分的概述。比如:

17.至于考不上进士翰林的,无论你学问修养好,从政成绩好,总之,没办法。

例17中的“总之”仍然是对其之前所述的“无论你学问修养好”“从政成绩好”种种现象做一个整体概括,即使具备所述的能力,引出总述部分“没办法”。

18.试前可做一些6级、托福或雅思的听力题,也可以收听英语广播等,总之,要做预热的准备,找找做题的节奏和感觉。

例18也是分述部分列举了考试之前要做的一些事情,“可做一些6级”“托福或雅思的听力题”,总述部分是对于这些事情进行了整体概括,“总之”引出总述部分“做预热的准备”“找找做题的节奏和感觉”,是对前文的所列举的具体事情做的整体概述。

“in general”作为插入语位于句中时,是指从整体考虑、综合来看的结果,表达的意义为“总的来说”“从整体上看”,并不是对“in general”之前的内容的概述。比如:

19.Since land prices, which are related to land availability, are, in general, rising it would seem likely that renting would increase.

例19的“in general”的意思是“总体来说”“主要来说”。总体来说“land price”是“rising”,那么“renting would increase”。出现在“in general”前后的两部分“Since land prices, which are related to land availability”和“rising it would seem likely that renting would increase”并不是分述部分和总述部分,“in general”所连接的两个部分并不是总分关系。

20.But, in general, it would be for the third-party surety to satisfy itself whether or not.

例20的“in general”仍然是从整体上说明观点“it would be for the third-party surety to satisfy itself whether or not”。显然“But”与“it would be for the third-party surety to satisfy itself whether or not.”也不是分述部分和总述部分,二者也不是总分关系。

另外,出现在句首的“in general”,并不是对其之前所述的总结,找不到出现在“in general”之前的句子,也没有虽然不出现但听说双方都明白、不用说出来的那些意义存在,仅表示“总的来看”“一般来说”的整体看法。比如:

21.In general, liquid densities are similar in value to the densities of solids.

这里的“in general”意思是“通常情况下”,文中所述“liquid densities are similar in value to the densities of solids”是通常情况下的状态。“in general”并不是对其之前所述意义的概括,在“in general”之前并没有不用说出、说听双方都明白的意义存在。

22.In general, under the classical law, a person may choose whether or not……

例22的“in general”的意思是“一般来说”“通常情况下”多数人们的选择情况。“in general”之前也没有要概括总结的具体语句存在,没有不用说出、说听双方都明白的意义存在。

以上例句都无法找出“in general”之前的部分,“in general”之后也不是概括与总结。只表示“综合来看”“一般来说”的意义。

再比如说:

23.In other words, we are back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lf and significant others or the world in general.

例23的“in general”指主要的“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lf and significant others or the world”。“in general”是表示对其之前出现的句子的整体看法,没有概括总结的意思,仍然表示“主要的”“从整体上看”的意义。

四、结论

根据汉语“总之”和英语“in general”的对比,可以把它们之间的差别用下面的表格呈现出来。

汉语“总之”是表达总分关系的一个话语标记,前后连接两个部分,一个是总说部分,一个是分说部分。分说部分在前,总说部分在“总之”之后,由“总之”引导。“总之”所引导的意义是对其之前分说部分的概括,总说与分说两部分有不同的逻辑关系。即使有的“总之”位于句首,但它仍然是总结上文所述,或者总结交际双方都知道的而不必一一说出来的内容。

英语“in general”则只是表达总体上的看法,或对某一事物现象的综合看法,并不是一种总分关系的表达,有总体概述部分,但并没有分述说明部分。

以上的分析已经可以让我们确信,汉语教材将“总之”简单的翻译为“in general”并不合适。实际上,汉语“总之”意义的词在英语中还有“in a word”“in short”“in conclusion”等。比如:

24.……hemp, hides, lard, sheepskin, down and bristles―in a word, everything bound for either the domestic or the foreign market.

例24中,“in a word”之后的“everything bound for either the domestic or the foreign market”是对“in a word”之前所列举的“hemp, hides, lard, sheepskin, down and bristles”的概括说明,具有总括意义。

25.……the agricultural extension staff, agricultural engineers, support staff and the like. In short, replication often becomes impossible.

例25“the agricultural extension staff, agricultural engineers, support staff and the like”是具体列举的一些成员,“in short”总结其之前的列举,概括出“replication often becomes impossible”的结论。

26.Mandatory colonic assessment in all patients as recently suggested seems inappropriate. In conclusion, dual or multiple causes contributing to anaemia were present in 20% of cases of iron.

例26在“in conclusion”之前也有对某现象的具体说明“Mandatory colonic assessment in all patients as recently suggested seems inappropriate”,“in conclusion”概述出了结论,引出对其之前内容的概括,即“dual or multiple causes contributing to anaemia were present in 20% of cases of iron”。

这些词语也能表达汉语“总之”的意义,连接总和分两个部分,引出对分说部分的概括后的总说部分。英语的“in a word”“in short”“in conclusion”这些词都可以和汉语的“总之”对应,但不只和“总之”对应,像英语的“in a word”就可以和汉语的“一句话”对应,“in short”可以和汉语的“简而言之”对应,“in conclusion”可以和汉语的“综上所述”对应。限于篇幅,本文只对比了“in general”,其他的就不在这里具体讨论了。

参考文献:

〔1〕关老健.普通形式逻辑.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

〔2〕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中学语文个人总结篇5

因此,《翻译中的文化缺省研究》(王大来,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版)一书就是作者在平时的翻译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补偿文化缺省的有效成果的展示。本书从理论上总结了文化缺省的生成机制,对翻译研究者、翻译教师和研究生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专著在理论的指导下总结了翻译实践中文化缺省的补偿策略和方法,还就外宣翻译中的文化缺省问题作了专章的讨论,对译者和有志于学习翻译的学子,具有十分重要的使用价值。总体来说,本专著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本书从多个角度对翻译中的文化缺省现象进行了论述。作者从多角度、多学科对翻译缺省进行了论述,不仅使读者对文化缺省有了全方位的认识,还能启发读者从多角度探索文化缺省现象的补偿方法。作者运用了几种理论对文化缺省进行了阐述。首先是语言学的图式理论。图式理论认为图式能帮助读者进行推断并预测未来,允许读者填充作者在文本中未提及的信息,推断作者的意图,因为两个人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那么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无法理解的意思。其次是文学的美学反应理论。作者引入伊瑟尔的美学反应理论阐释读者阅读文本获得美学价值享受的过程,从而探讨文化缺省补偿的首要原则:让译文读者重新感受到原文中的艺术审美价值。再次是文化功能理论。作者运用跨文化交际学的文化功能理论讨论文化缺省补偿,使译文读者获得文化探索的享受。这些理论包括意识形态理论、操纵理论、目的理论等,有助于翻译时依照接受语境的变化来选择文化缺省的补偿策略和方法。

第二,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翻译研究的重要意义之一,在于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把翻译实践的经验用理论加以总结和解释,得出规律性的策略与方法指导实践。《翻译中的文化缺省研究》一书就是作者在长期的翻译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加以总结的结晶。这些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又反过来对翻译实践具有非常高的指导价值。例如,在第五章中一类由于文化缺省而引发的翻译错误就是译名不统一,作者这里列举了“错误百出的北京英文标示牌”文中呈现的一段内容,其中杨文琴记者与北外教师刘永利共同统计出了北京的许多英文标识牌的错误。在这些标识牌中,出现的翻译错误达到了1200多处,这是令人深思的问题。这些英文标示牌本来为了给外国友人带来便利,结果却因为翻译错误造成了“国际玩笑”。同时,中央电视台曾经也在专题节目中放映了许多英文翻译错误的案例。例如:“服务台”(Information)翻译成general information;“意粉”(意大利通心粉的简称,spaghetti)被译为Idea Powder)。作者通过总结这些例子告诉人们,中国的对外宣传翻译没有起到良好作用,对外宣传翻译的质量普遍偏低。这一问题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第三,遵循了在文化和语言比较的原则下进行翻译的原则。语言的产生、存在和发展往往依赖于一定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作为交流的工具、信息的媒介和文化的载体,语言总承载着一定的物质含义、规制内容和观念思想,反映出一个民族的个性特征、思维方式和文化内涵。语言研究就是揭示语言产生和发展的内在规律性。研究语言,其实就是研究一个民族的发展历史,揭示其文化蕴涵。语言研究包括语内研究和语际研究。语内研究主要是通过对某种语言的内在构成与应用等进行分析来探讨其内部的规律性,而语际研究主要是通过对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对比分析来探讨语言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对于翻译,有学者指出,翻译不仅仅要转换两种不同的语言,而且要重视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从实践中来看,译者在翻译两种语言时,最应该重视的就是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翻译中的文化缺省研究》一书就通过翻译过程中文化缺省的补偿原则的讨论,强调了文化比较在翻译中的重要作用。

中学语文个人总结篇6

二是对过去语文教学改革工作科学总结不够,特别是对历次新编语文课本试验和修改不够。 

三是教学方法基本上是老一套,改革和创新不够。 

四是语文水平测试的问题较多,特别是命题工作科学性不够。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逐渐现代化,语文教学作为中学的一门基础学科,越来越显得不能很好适应即将成为新世纪人才的学生在语文素质,特别是语文能力方面的实际需要。因此近一两年内,各地语文教师、语文教研工作者以及关心语文教学的学者、专家都纷纷对当前语文教学提出批评,强烈要求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进行改革,乃至汇合成一个响亮的呼声:“语文教学非改不可!”

当前语文教学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呢?我认为主要有如下四方面“不够”。

一是语文学科理论研究不够,不同主张之间互相交换意见不够。

从制订语文教学大纲到编写语文教材和进行语文教学,都需要以正确的学科理论为指导。就语文学科的性质来说,1963年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明确提出“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在语文教学大纲里确认语文具有工具性的学科理论。经过30多年教学实践迄今工具性仍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但工具性应怎样体现在语文教学任务中、怎样体现在语文教材和实际教学中,以及怎样体现在语文水平测试中,都还是处在不断探索的过程。先后颁发的语文教学大纲对教学任务有不同提法,多次改编和修订的语文教材内容有不同安排,每位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有不同掌握,乃至大大小小语文能力测试也各有侧重点,这说明怎样从工具性出发带动整个语文教学的理论认识还不够明确。1996年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编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供试验用)》对语文的性质重新作了说明:“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两个“最重要的”讲的都是工具性,语文作为学习和工作的基本工具包含在“交际工具”里;而交际工具的内涵扩展为“文化载体”,这表明也是传播文化的工具。但语文学科又应怎样体现文化载体的作用,怎样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仍然不够明确。此外,也有人认为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应当突出它的人文性,以人文性取代工具性。但究竟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更能体现语文学科的本质更可作为带动整个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这还需要作进一步研究。语文学科在理论认识上存在着不少问题,对于这些问题语文教学界各家主张不尽相同,但长时间以来很少开展泛讨论研究。因此,应当提倡互相交换意见,包括对现行各套语文教材和各种教学方法的比较和评议,以逐渐求得共识。

二是对过去语文教学改革工作科学总结不够,特别是对历次新编语文课本试验和修改不够。

建国以来,语文教学在不断的探索和改革中,已经积累了50年的经验。深感遗憾的是,这些经验却缺少应有的科学总结。前20年,主要有两次大的改革。一次是1956年强调语文学科的文学性,实行文学与汉语分科教学,制订了文学教学大纲和汉语教学大纲,在中学阶段创立了文学教学体系和汉语教学体系,分编为文学课本和汉语课本。但试行不到两年,只编出大部分课本,分科教学就被取消。另一次是 1963年突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偏重读写能力的培养,制订了新的语文教学大纲,建立了新的语文教学体系,编写了新的语文课本。但试用也不到两年,课本只编出小部分,编辑方针又被改变。两次改革都未取得完整的经验,也未作出一定的科学总结。中国“十年文革”期间,整个教育工作遭受破坏,语文教学也处于混乱状态。后20年,从“拨乱反正”开始,语文教学在恢复一些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做了进一步的改革试验,直至提出“统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教材实现多样化”的方针。在这段时间内,新制订的语文教学大纲又经过多次修订,全国通用语文教材也随着几经改编,各地涌现的语文实验教材也边试用边修改。但仍然很少见到一些有比较科学的总结性经验公开发表或者展开讨论。总起来说,建国以来语文教学改革工作中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缺少科学总结。不对过去的改革工作进行正反两方面的总结,就难以对改革中的一些基本问题提高认识,也就不能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和改革工作提供重要的历史经验。

再就历次新编语文课本的试验和修改情况来说,还存在着不够规范的问题。例如试验新编课本,往往不明确试验要求,不订立切实可行的试验计划,不安排对比试验,不研究试验中发现的问题,不做试验记录和各类统计,不随时征求对试验课本的修改意见,以及不认真做好阶段评估和试验总结。这样就把课本试验工作等同于一般教学工作,缺少试验的科学态度和研究精神。修改课本也往往局限于编者主观上所能接受的或者工作难度不大的,做一些修修补补,不解决试验中所反映的重要问题,不要求更多的改革和创新。像这样的试验和修改无疑都是容易走过场的,不可能为教材改革孕育出真正的科学研究成果。就以50年代新编的文学课本来说,试用时都一片叫好声,说是选材精当,内容丰富,系统性强,编排新颖,教师有教头,学生有学头,似乎这次改革已经成功。但全国正式使用以后,各地反映的问题就多起来,甚至提得越来越严重,很快变成一片反对声。这就说明这套新编课本未能从实际出发认真试验,也未能及时从试验中发现问题认真修改。

令人欣慰的是,这次人教社编写的,1997年起在两省一市试验的高中语文新教材,注意了这方面的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

三是教学方法基本上是老一套,改革和创新不够。

20多年来,随着整个语文教学的改革,语文课教学方法也作了一些改进。不少语文教师重视启发式教学,不但教得实,而且教得活;有些教师不但研究教法,还研究学法;还有些教师注意运用电化教学手段,近来也有把电脑搬进课堂的。他们在不断探索和改进中,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但从大面积学校来看,一般语文课的教学方法基本上还是老一套。例如,主要由教师讲,满堂灌;普遍采用“三大块”教法,机械地划分段落大意,简单地归纳中心思想,抽象地概括写作特点;“三多一少”的现象仍然存在,脱离课文的语言文字架空分析思想意义多了,脱离课文的语言文字架空分析具体内容多了,脱离课文的语言文字架空分析表现方法多了,而相反的是,扎扎实实的语言教学少了。又如,作文前缺少必要的启发和指导,批改作文忽视语言通顺不通顺,未能教给学生怎样把不通的改通,怎样从写通到写好。如此等等,问题很多。至于有些教师不会说普通话,不会朗诵,不会写通顺文章,乃至不会使用电脑,那就更增加了教法改革的困难。总之,一般语文教师多习惯于老一套教法,缺少改革和创新。为数不少的语文课,可以说教得呆板,教得空泛,教了不管用;学得枯燥,学得厌烦,学了不会用。这就无疑会严重地影响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

四是语文水平测试的问题较多,特别是命题工作科学性不够。

从平时的课堂教学到中考、会考,语文水平测试问题比较突出。就读写听说四项来说,听和说未列入测试范围,一向是被忽视的;读的测试最成问题的是,增加了似是而非的选择题,似乎是在与学生为难;写的测试尽管变换作文方式,终因缺少合理的评分标准,分数高低往往可以随意而定。总的情况是试题的量越来越大,所命的题越来越别出心裁,学生考得头昏脑胀,交卷后甚至估计不出自己的成绩是好是坏。

命题是个大问题,测试能否准确地反映学生的语文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要看所命的题是否合理。现在各地中考和会考,都是临时请几位教师集中在一起命题,几个人一商量,匆忙中题目就出来了,只要试卷上不出差错,分数拉得开,命题工作就算顺利完成。至于考后的试卷分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议论一阵也就过去了。这说明命题工作缺少科学研究,也不广泛征求意见,最明显的是尚未建立起科学题库作为一定的依据,因此迄今仍存在着严重的主观随意性问题。

针对上述四方面“不够”,以下谈谈我对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些构想和主张。

第一,必须进一步明确语文学科性质和语文教学任务。

语文是一门以语言文字为主要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学科。它具有工具性、思想性、文学性和知识性,但基本性质是工具性,其他性_质都是因为有了工具性才形成的。语文学科性质决定语文教学任务。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是工具性,决定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文字工具的能力,也就是进行读写听说的语言教学。语文学科的其他性质,决定语文教学还有思想教育、文学教育和知识传授(包括语文知识、科学知识、理论知识和历史社会生活知识等文化知识)的任务。总起来说,进行读写听说的语言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思想教育是它的重要任务,文学教学是它的特有任务,知识传授是它的必要任务。思想教育、文学教育和知识传授都是以读写听说的语言教学为基础和核心来进行的。因此可以归结为:语言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和核心。明确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和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并根确基本性质与其他性质的关系,明确性质与任务的关系,明确基本任务与其他任务的关系,这两个“基本”和三种“关系”就构成整个语文教学比较切合实际的理论认识框架。

两个“基本”和三种“关系”的理论认识对当前语文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其一,总结了建国以来在处理语文学科性质和语文教学任务问题上的历史经验。历史上的语文教学长时间强调思想性,有时强调文学性,有时只提工具性,有时还并提知识性,但处在不同阶段的不同历史条件下,这些强调各有所偏,或多或少地影响当时的语文教材和实际教学。现在总结出两个“基本”和三种“关系”,只要坚持以工具性为基本性质,以语言教学为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和核心,正确处理三种“关系”,就有可能避免各种偏向,把语文教学研究和改革工作引上方向明确的轨道。其二,全面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语文教学在完成基本任务的基础上同时完成其他任务,也就是在培养读写听说能力的同时,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优良的道德品质,培养对生活的爱美心态和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科学文化知识和创新能力。这些也正是中学阶段语文学科需要进行的素质教育,全面地体现了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因此,两种“基本”和三种“关系”是语文学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可靠保证。其三,对编写语文教材和进行教学起重要的导向作用。语文教材必须以读写听说的语言教学为主要内容,并从语言教学出发兼顾其他方面教学的需要;课堂教学也必须以语言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讲解课文应当从语言文字出发,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文学形象、科学文化知识),再回到语言文字。这样就能构筑成合理的教材机制和正确的教学路子,导向真正的素质教育。

中学语文个人总结篇7

基于此,我们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阅读综合素养的训练,受益匪浅。

首先是以题解文。毕竟文题是文章的眼睛,通过对它的解读,了解作者“写什么”的问题。特别是议论文,占很大的比例文题本身就是论点,这样,阅读中心就便于把握了。再如散文的阅读,特别是托物言志类的散文,文题中直接出现所托之物的“象”的内容,如《白杨礼赞》、《灯》、《二月兰》等。还有的记叙文,题目本身就含有明确的交代:如《记XX二三事》,或《幼时记趣》、《》等。再如说明文,题目中往往明确交代说明的主体对象,如《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国石拱桥》、《景泰蓝的制作》等等。

其次是以思解文。也就是说通过梳理作者的行文思路,分析作者安排段落结构及层次的技巧,明确作者写作的重点,表现的方式,内容的主次、详略等。就比较容易把握文本的基本内容了。一般文章多是以下几种结构:

一是层进式的结构。用问题牵引,层层剥笋。基本上是: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分析这个问题及相关问题,然后再解决问题,提出相关的意见或建议,或呼吁,或号召,或期望。

或者由主到次地说明,或者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描述,或者遵循事物的特征进行状写,由表及里,由“象”的表层含义到深层含义的深入挖掘。

这种层进式的结构,或以“问题”引领,或以“线索”贯穿,或有明示或暗示的词语“关联”,或有时间词语,或有顺序词语等。

二是并列式的结构。几个部分之间是平行并列的关系。题目的中间可以用“・”隔开,也可以用连词“与”“和”“跟”等。还可以小标题的形式出现。一般情况下,小标题之间只是几个平行交叉的“点”的写作角度,而没有高下之分,但有主次之别。前边为主,后边自然为次了。几者之间是并列平行的关系,只是行文有所侧重而已。

三是总分总的结构。先总说,概括行文的主旨,或者引出描写或记叙、或者指出说明的对象,然后再一一分而述说,最后再扣到文题上总说。这样的结构,首尾照应,不会跑题。

但是,“总”的部分一定要高度概括行文的要义,然后分说要从不同的角度来完成对这个“总”说的阐述,再归纳到“总”说时要注意前后的主题连贯性。

四是纵向式结构。也就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进行写作,或者说按照先后的顺序写作。要用“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来看问题。

五是横向式结构。也就是说,把同一时期的不同人物、事件或者是某一个季节里不同的景物变化进行比较式的写作的过程。

六是交叉式结构。就是纵横交叉式的结构,是想像式、联想式的立体交叉式结构等等。

第三,以体解文。阅读时,结合文体特征,把握文章思路,来完成阅读文本的过程。下面按照不同的文体进行阅读要点的分解。

记叙文,首先分析类别,是写人记事的,还是状物言志的,根据不同的类型进行文本解读。写人的,要抓住人物的个性特征来记叙;记事的要根据事物过滤或事情发展来记述;写景的要分析景物的层次特征。

说明文,要把握说明的主体对象是什么,其主要特征有哪些,然后明确说明的顺序是怎样的,接着要分析说明方法的具体运用;进而揣摩说明语言的特点。

小说,要五读。首先读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接着读故事情节,接下来读刻画手法,这里不妨关注细节所在,也是小说中的“亮”点所在,然后读故事发生的具体环境,最后总结小说主题。

散文呢,先找出文本中作者所寄托情感的“象”,可以是人、事、景、物,然后从文本中搜索作者关于“象”的具体描述的语段或句子;接着继续深入品读作者透过这些象的特征的描写,寄托了他们怎样的情感倾向和人生体悟。

当然啦,阅读新概念还要靠具体的实践来实施和完善,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不断总结规律,进一步深入探究,毕竟,“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中学语文个人总结篇8

设计:少一些教师背诵台词的时间,多一些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

听过不少公开课,教师都有精彩的导语、串连语和总结语。如果说这些导语、串连语和总结语是言简意赅且与整个课堂教学紧密相扣,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倒也行。问题是这词藻华丽的台词很大程度上是为老师表现自我设计的。比如教学动物类的课文时,不管学生对文中的对象是不是熟悉,都少不了出一个谜语让学生猜;教学风景类的课文,不管是学生对课文中的景物是否熟悉,都用上一段概括文章中心的话语再加上一句“带大家一起去游一游,你们愿不愿意?”又如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不管学生当下的学习完成与否,教师都用那早就设计好的串联语将教学活动拉到下一步。又如当一堂课结束时间快到时,尽管学生的理解还没有到位,教师还是和盘托出那几乎是倒背如流的总结;有时学生的理解已经超出教师预定的目标,教师却按部就班地照教案原定方案背出总结。

为了让每个学生真正进入文本,我们能不能珍视学生宝贵的课堂时间,在设计时,少一些教师背诵台词的时间,多一些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比如在设计导语时来个快捷方式,让学生尽快进入文本,做到:能用一句话导入就不用两句,需要两句最好不用三句。串联语最好是随境而生、言简意赅的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总结课文这个环节,能不能最好是让学生自行操办,因为总结是整个阅读过程不可分割的部分,本应该由学生自己负责的事情。我们只能在当他们总结有困难时再点拨提升,最后还须让学生再总结。

朗读:少一些空泛的表扬,多一些中肯的指正

朗读是阅读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但许多课上,不管字音是否读错,词序是否读倒,断句是否合理,语气是否适度,语调是否合情,教师都一律以“读得真不错!”“读得很好!”加以评价。我认为,新课程要求对学生的学习和判断作延迟反馈,并不等于不作具体中肯的指正。按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吴庆麟的话来说,新课程体系中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一种“平衡”状态,这种“平衡”状态包括教师指导与学生自我发展的平衡,最终实现“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事实上,当学生不知道怎样读才对时对他们进行指导,正是“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如果一味地称之为“不错”、“很好”,岂不是误人子弟?因此,表扬宜具体,到底是“哪里读得不错!”还是哪里出了错,应该怎样读才对,为什么这样读,都必须一一提出建议,有时还必须加以示范,之后让学生想想,再让学生多练读几遍。唯有这样,才算是真正的读。

探究:少一些全班共舞,多一些个别独舞

阅读的过程是读者与文中的人、事、物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会有独特的收获与探究。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虽然不少教师也鼓励学生说说自己最想知道什么,可到了讲读中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束之高阁,全班就围绕那几个问题(其实也就是教师有所准备的问题)在推来推去。特别是学生的问题比较分散时,教师强行规定学生必须围绕课文中心展开讨论,对其它问题不予理睬。这种全班共舞式的探究绝对是以牺牲学生的学习机会为代价的。或许有人认为,全班共舞的过程正好让全班学生互相学习。但是,真正的探究必须是自我生疑、自主寻究的过程。从心理学角度上说,不经过主动探究的知识是“死”的,“死”的知识不会融会贯通,不具迁移力,属于惰性知识。所以,我们能不能先采用“巡回式”,指导每一位学生都产生真正属于自己的问题,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走进教材,继而走向同伴;再采用“座钟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不必担心时间不够,因为学生的能力有差异,有可能出现梯形时间,这正好为每个层次的学生留下了探究的机会。对那些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来说,哪怕他们能向教师请教一个词一句话也是真正意义上的进步啊!对那些速度快、阻力小的学生来说,他们不该于一般意义上的理解,而应该驰骋于天南海北,古今中外……

课件:少一些视觉欣赏,多一些图文相融

吮吸语言文字,品味修辞章法,感悟人文情怀,应该是阅读教学独有的任务。在没有多媒体的年代,有经验的教师总是通过以文叙图、以图解文为学生吮吸语言文字、品味修辞章法、感悟人文情怀铺设桥梁。现在有了媒体,应该说为阅读教学开拓了前所未有的空间。但是,在许多用多媒体为手段的教学中,教师倾心的仅仅是画面的丰富和动感,很少将文中言语与画面有机结合起来,比如一位教师上《印度洋上生死夜》时,让学生找出最感动他的地方。当学生刚读出某段的前一个字,教师就打出相关画面。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转移到画面上。接下来教师又没有采取图文相融的双向回归环节供学生咀嚼。又如《只有一个地球》的课件,画面上的地球与课文中叙述不相符,教师打出画面后,让学生深情地呼唤:“地球!”可就是没有让学生将课文叙述与画面有机结合起来。

在此,我们能不能反思一下:阅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的目的是什么?难道仅仅是让学生饱一下眼福?试想,学生的原有言语基础与规范的课文言语之间没有必要的桥梁,他们如何通向我们期待的理想彼岸?因此,为了每一位学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我们在制作和使用课件时,少一些视觉欣赏,多一些图文相融,让学生通过图文的有机结合尽可能多地吮吸语言文字,品味修辞章法,感悟人文情怀。

人文:少一些虚情假意,多一些真心实意

阅读教学因所教的内容决定着对学生必须进行人文素养的培育。课堂中人文精神的资源首先来自教师有效的组织教学。其次来自教师对课文内容的再创造。这就是说,要培养学生什么样的人文精神,教师就必须具备什么样的人文精神;教师具备什么样的人文精神,在课堂上就会有什么样的人文行为。正所谓“播种思想收获行为”。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江苏的特级教师孙建锋“拥抱学生”成为“用心”育人的经典之举。解读孙老师的“用心”之处,就是“真心实意”!教育先贤夏丐尊曾说过:“教育若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水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脱不了一个空虚。”在许多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教师传递给学生的虚情假意还真不少。如:第一对学生分角色朗读很顺利,教师高兴地说:“来,一人一朵小红花。”第二对接着上去读,也很顺利,座位上有个男生瞅着老师讲台上的一摞小红花,自信地说:“一人一朵小红花。”可教师并没有这样做,而是连忙把小红花藏在了教案下面。自信的男生难为情地低下了头,其它学生有的茫然互视,有的做鬼脸,有的窃笑。试想,教师的这一行为,会给学生留下什么样的人文品行印象呢!

的确,“真实、朴实、扎实”是阅读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广大语文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而清水芙蓉、铅华去尽的语文课堂更是学生实实在在发展的肥沃土壤。

(作者单位:南京市高淳县淳溪中心小学)

上一篇:高中语文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初二语文学期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