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结构论文范文

时间:2023-12-02 07:40:41

基本结构论文

基本结构论文篇1

文章摘要:次货危机警示我国金融监管:在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下,必须建立完善的监管协调机制,而完善的协调机制有赖于一个良好的组织结构。有基于此,本文认为,针时我国分业监管格局下的协调机制存在的问题,应该建立公一私复合监管的组织结构。

一、问题的提出

2010年达沃斯经济年会上,金融监管成为人们讨论的的焦点。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海啸给各国金融监管当局上了生动的一课,改革现有的金融监管机制,特别是强调对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重视,已经成为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共识。然而,对于如何构建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组织结构,不同的学者看法不一,但大多数是强调要进一步发挥政府公共监管机构的作用,而对于私人监管机构的媒体,独立评级机构等却很少提及。本文认为,构建有效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组织结构,离不开私人监管部门,只有将公共监管与私人监管相结合,构建公一私复合监管的组织结构,才成真正发挥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作用。

公一私复合监管的理念最早是应用于保险业,后来不断扩展到整个金融业,其就是让私人部门来帮组衡量公共部门的监管要求,并充当应对监管者与银行业相勾结或掩盖事实的制约力量。我国现有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主要是建立在“一行三会”的政府公共监管部门之上,代表私人监管的存款保险机构,独立资信评级机构才刚刚起步,都很不完善。私人监管部门的缺位使得公共监管部门失去了一个外部监督的力量,金融监管协调成了纯粹的政府公共监管部门间的内部“行政调整”,这制约了监管协调机制的有效性,以及金融市场的公正,公平,公开。

二、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组织结构缺陷

我国现有的金融监管协凋机市}J主要提:建立在“一行三会”的公共监管机构之间,然而,在金融市场不断创新的今天,公共监管在监管协调方面的不足引起了人们的担比:

(一)部门利益严重

我国的监管协调机制建立在“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格局之下,但近些年来,随着金融全球化加快,金融业务不断创新,金融业逐渐由分业走向混业经营。我国加人WTO后,金融市场变得更加开放,国内金融机构为增强自身竞争力逐步尝试混业经营。在政绩为先的行政文化驱使下,各监管机构为了促进自身部门利益的发展,一方面鼓励业务上的创新,突破自身领域,不断与其他部门形成业务交叉;另一方面又出于风险的考虑在监管方式和监管标准方面各执己见,各行其是,导致监管重叠和监管不一致,增加了协调的难度。

(二)部门间具体安排不完善

一是联席会议安排不完善。尽管在2004年,中国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就联合公布了《三大金融机构银行业监管分工合作备忘录》,然而,从实践的效果上看联席会议制度并不尽如意,监管真空和重复监管仍然大量存在。这一方面是因为联席会议的参与主体过于狭小;另一方面是联席会议的权威性不够,协调后达成的安排没有法律约束力。二是信息收集的渠道,方式及标准不统一,导致监管部门间的信息不对称,重复检查、重复处理,监管合力不大。

(三)部门内存在“道德风险”

监管“俘获说”认为,监管措施在实行之初可能还是有效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被监管者变得对立法和行政的程序极其熟悉时,情况开始变化,监管机构会逐渐被它所监管的行业控制和主导,被后者利用来给自己谋求更高的收人。金融业是个高回报率的行业,资本的逐利性,使得拥有特许经营权的监管者,特别是一些监管高层容易与相关金融机构形成庞大的利益链条,2008年6月证监会前副主席“事件”以及受“事件”连带出来的“肖时庆”案、“涌金系”案就是例证,这严重削弱了防"i周的效果。

(四)部门的行政色彩过于浓重

在进行监管协调时,协调的主体过于单一,都是政府性公共监管部门,协调的行政色彩过于浓重,私人监管部门,如独立资信评级机构,新闻媒体等没有参与其中。参与协调的主体过于单一使得协调的内容过于狭隘,协调的信息不充分也不全面,隐藏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降低了协调措施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三、措施建议

由于公共监管存在问题,本文认为进行金融监管协调应充分发挥私人监管机构,如独立的评级机构,体等的作用,将公共监管与私人监管相结合,建立公一私复合监管的组织结构。

1、要放宽独立评级机构参与监管评级的限制,鼓励其参与金融监管协调。信用评级应该是个包括多个角度评价的体系,不同的评级机构评定的侧重点不尽相同,从各自的角度对金融机构做出评价也不一样,这样才能够促成对金融机构全方位认识。针对我国独立评级机构的现状,本文认为一是要进一步为资信评级机构的发展创造条件,放宽商业评级机构的市场准人限制,打破“玻璃门”和“弹簧门”,或者适当引进境外著名评级机构进行参股,提高我国资信评级机构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二是保证资信评级机构的独立性,完全按市场来运营。

2、要重视网络媒体的监督作用,可以赋予这些社会中介机构直接向相关监管部门呈送意见的权利,并为其开设呈送意见的专门渠道,以便保障社会监督不受政治因素的左右和干扰。

3、完善现有的联席会议安排。一是要扩大联席会议制度的参与主体,可以建立既包括公共监管部门,如“一行三会”,又包括私人监管部门,如独立评级机构,媒体等的广泛联席会议制度。二是要增强联席会议制度的权威性,以立法的形式赋予联席会议制度法律地位,联席达成的安排法规化,以便具有硬性约束力。

基本结构论文篇2

1. 本文立意新颖。全文以-------为线索,结合各地的准规较全面的分析了------的问题和原因。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内容论证也教科学合理。 全文充分体现行政管理专业特色,格式规范。但创新点不够。

2. 该文选题符合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要求,能较好地综合运用行政管理知识 来分析企业行政管理实践问题,论文写作态度比较认真负责,论文内容较充分, 参考的相关资料比较切合论题的需要,层次结构比较合理,主要观点表达的比较 明确,逻辑思路基本符合要求,语言表达基本通顺。但论证的深度还不够,创新点不足。

3. . 本文选题较合理,符合行政管理专业要求。全文以……为主题来分析论证, 对提高我国行政管理的…………..具有参考与借鉴意义。内容论证也较科学合理, 格式较规范,参考的资料紧扣文章主题需要,但创新点不够,论证不够,尤其文 章最后一部分论证太薄弱,缺乏说服力。总体上基本达到毕业论文的要求。

4. 本文以……为主题,重点探讨……..问题,选题基本符合行政管理专业范畴, 充分体现出专业特色。全文结构符合要求,逻辑思路清晰,论据较充分,观点表 达准确,语言流畅,论证方法也较合理,但创新点不够,部分观点论证不充分, 格式还不是非常的规范,真正属于自己的思想不多。总体上基本合格。

5. 该文选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结构安排科学合理,思路清 晰,层次分明。各部分之间联系比较紧密,观点表述也基本准确,论证内容比较 具有说服力。 在论证过程中基本上运用了行政管理专业基本知识原理来分析文中 的主要问题,但参考的资料还欠充分,文章缺乏自己原创的内容,少数观点论证 不深刻和全面。

6. 本文以官员问责制为题进行研究,能为解决我国官员问责制存在的问题提供 参考和借鉴作用。在全文结构中,首先对官员问责制的现实意义进行了分析,然 后再对我国官员问责制的困境进行深入的分析,最后提出化解困境的有效建议。 全文体现专业特色要求,符合行政管理专业培养要求,参考的文献资料符合论文 观点与主题的需要, 实践论证还不够, 但, 真正属于自己创新的内容还不是很多。 总体上达到毕业论文要求。

7. 论文思路比较清晰,语句基本通顺,层次清晰,观点表达准确。作者比较很 好的将行政管理专业基本原理知识与党内监督实践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并针对党内监督的现实问题提出了一些比较好的解决建议, 查阅与参考的文献资 料与主题结合的比较紧密,但个别地方论证的观点不是很明确和有说服力,总体 上达到毕业论文要求,部分内容与主题结合的还不是很好,逻辑结构也存在一点 小问题。总体上说,基本达到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8. 论文主题明确,语句基本通顺,层次基本清晰,观点表达基本准确。作者比较很好的将 行政管理专业基本原理知识与邓小平关于行政改革的思想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格式基本 规范,选题符合行政管理专业培养要求,但查阅与参考的文献资料太少,部分论证内容与主 题结合不紧密,逻辑结构也存在一点小问题。总体上说,基本达到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9. 本文符合专业要求,反映社会热点问题。因此,该主题的研究有利于推进我 国-------的进一步发展。全文首先-------的问题,然后分析--------的原因。在此基 础上又分析出相关的------。全文结构恰当,思路清晰,观点基本正确。

10. 论文思路清晰,语句通顺。能很好的调查--------存在的问题。作者对于论文 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和熟悉。 思路清晰, 层次清晰, 逻辑结构合理。 观点表达准确。 研究原理采用恰当。在论证过程中能有效的将专业原理与要研究的主题结合起 来。个别地方论证的观点不是很明确,总体上达到毕业论文要求。

11. 全文以-------为题。 重点探讨出--------的问题, 然后针对问题提出有效的建议。 全文结构符合要求,逻辑思路清晰,论据较充分,观点表达准确,语言流畅,论 证方法教合理。参考的资料与主题结合紧密。

12. 全文以-------为题。重点探讨分析--------的问题及原因,然后针对问题提出一 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 全文选题新颖, 具有很强的研究性。 全文结构符合要求, 逻辑结构严谨,思路清晰,观点鲜明,论据具有较强的说服力。论证方法合理, 了大量的数据来论证,更增加了论证的可靠性。能综合运用行政管理专业知识来 分析--------,但不足之处主要是语言不是很精炼。

13. 该文参考的文献资料充分且符合论题的需要。该文以--------为例,重点探讨 --------。该文选题符合行政管理专业要求,结构完整,思路清晰,观点表达准确, 格式规范,能较好的将行政管理专业知识运用来分析现实中的行政管理实践问 题。但个别观点论证还不充分。总体上符合毕业论文要求。

14. 该文选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结构安排科学合理,思路清 晰, 层次分明。 各部分之间联系紧密, 观点表述准确, 论证内容比较具有说服力, 但文章缺乏自己原创的内容。

15. 本文以--------为题,重点探讨--------。选题符合符合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目标与专业特色,而且选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文章结构安排合理, 层次清晰,写作时参考的相关文献资料与主题联系紧密,而且参考的资料较新, 在写作过程中作者能较好地运用行政管理专业基本知识原来来分析行政-------, 在论证过程中,主要用理论论证和事实论证。但文章不足之处在与部分语句表达 不清晰,论证还不够深刻充分,创新点不够。总体上符合毕业论文要求。

16. 全文以-------为题,选题具有较强的新颖性和实用性。全文结构科学合理, 逻辑性强,思路清晰,查阅的参考文献资料符合论文要求。论证方法较合理。论 证内容较有说服力。对问题的分析比较透彻。该生在论证过程中也能很好的将行 政管理专业知识原理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 无论从选题上还是观点论证上都符合 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要求。但创新点不够。

17. 本文以--------为题,首先对---------的论述,然后在重点分析-------的原因,并 针对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因此该文在选题上紧扣专业要求,文章结构 科学合理,文章观点表达准确,用词正确,语句通顺,思路清晰。部分与部分之 间联系非常紧密, 在论证方法上采用事例论证与案例论证。 查阅的资料充分合理。 不足之处解决问题的对策还缺少可操作性。

18. 该文以--------为主题,充分体现出时代性和现实的社会价值。全文分------个大部分。首先对-------进行了论述,然后重点分析---------。全文基本上都是紧 扣主题来展开论述。 在论述过程中该生较好的运用了行政管理专业知识来分析解 决--------问题。语言较流畅,但观点不够精炼。在论证过程中能恰到好处地运用 理论论证方法与实践论证方法。观点表达准确,思路清晰,文章整体性较强。整 体上符合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要求。

19. 本文以-------为主题,选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应用性且符合行政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要求。该论文结构基本合理,全文共分-------大部分。其中第一部分 ---------,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在论证过程中,该生的参考文献资料与所 要论证的观点及内容结合紧密,运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理论研究与事例研究法。 用词基本准确。但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论据不够充分,还缺乏说服力,个别引用内 容没有标明出处。

20. 选题较具时代性和现实性,全文结构安排合理,观点表达基本准确,思路基 本清晰,全文内容基本上按照行政管理专业培养要求来写,查阅的相关资料也较 多,但行政管理专业特色体现的还不够充分,属于自己创新的东西也还不多。总 体上符合毕业论文要求。

21. 本文以官员问责制为题进行研究,能为解决我国官员问责制存在的问题提供 参考和借鉴作用。 在全文结构中, 首先对官员问责制的基本原理问题进行了分析, 然后再对我国官员问责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 最后为解决前面的问题提 出有效的建议。全文体现专业特色要求,部分与本分之间衔接的比较紧密,真正 属于自己创新的内容还不是很多。总体上达到毕业论文要求。

22. 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也体现出较强的时代特色性与实践应 用性,全文结构基本合理,思路比较清晰,语言比较通顺,层次分明,观点表达 基本准确,论据与论点基本上保持一致,参考的文献资料与论题和论文内容结合 紧密,能综合运用行政管理专业原理知识并结合社会实际来分析文中的主要问 题,但格式还不是很规范,创新点不够,部分论点的论证还缺乏说服力,语言凝 练的还不够,总体上说,基本达到毕业论文的要求。 以…….为主题, 全文首先分析了……, 然后再分析….., 最后重点探讨了……。

23. 全文结构基本合理科学,逻辑思路清晰,观点表达准确,语言流畅,论证方法较 合理,参考的文献资料符合主题要求,从主题到内容符合专业要求,部分与本分 之间衔接的比较紧密,但个别引文没有标著出来,真正属于自己创新的内容还不 是很多,个别概念比较模糊,总体上达到毕业论文要求。

24. 研究内容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选题社会热点问题,逻辑结构严谨。观点 表达清楚,论述全面。语言平实简洁,通俗易懂。在论证过程中也能较好地将专 业知识原理与现实问题结合起来。但论据还不够。总体上符合毕业论文要求。

25. 选题较具时代性和现实性。全文结构安排合理。观点表达基本准确。全文内 容紧扣行政管理专业要求来写,充分体现出行政管理专业特色。查阅的相关资料 较多。 但不足之处主要是属于自己创新的东西还不多。 总体上符合毕业论文要求。

26. 研究-------为题,充分的体现时代特色性。能为中国行政管理问题的解决提供 参考价值。全文结构合理,思路清晰,观点明显。在论证过程中能教好的将论证 与案例论证结合起来。不足之处是部分论点的论据还缺乏说服力。

27. 以-------为题进行研究。能为解决--------的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在全文 结构中,首先要调整基本概念提出问题,然后在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最后为 ------提出有效的建议。 全文体现专业特色要求, 部分与本分之间衔接的比较紧密, 真正属于自己创新的内容还不是很多。总体上达到毕业论文要求。

28. 选题符合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目标,能较好地综合运用社会理论和专业知 识。论文写作态度认真负责。论文内容教充分,参考的相关资料比较充分,层次 结构较合理。主要观点突出,逻辑观点清晰,语言表达流畅。但论证的深度还不 够。

29. 本文选题符合行政管理专业要求,又充分反映出社会现实的需要性。全 文结构安排合理,思路清晰,观点正确,能很好的将行政管理专业知识与要分析 论证的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 该文在写作的过程中查阅的资料不仅充分而且与主 题结合紧密。但格式欠规范,案例论证不够。

基本结构论文篇3

关键词:课程结构;教学法;理论与实践;互融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2-0172-03

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是师专语文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结构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到该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针对目前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结构存在的问题,拟从职前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这一视角出发,以教师教育的政策和理论为指导,论述如何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结构,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一、小学语文教学法结构体系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改革取得了不少成果,但由于多种原因,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解决,就该课程的结构而言,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1.课程结构设置与培养目标不吻合。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的开设除了让学生掌握与语文教学相关的必须的理论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而现在的课程设置偏重于理论,而且抽象、空洞,缺乏情境性,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能力培养不给力。

2.课程结构设置与现实需求脱节。目前,当教师的“门槛”越来越高,教学法课程的设置必须考虑到学生将来参加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和社会教师招聘考试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要求,但目前该课程的设置有相当多的内容陈旧,时代性不强,与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脱节、与社会教师招聘考试脱节、与学生需求脱节、与实际基础教育教学脱节。

3.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隔。理论课程结构的设置没有按照实践课程结构的设置,两者之间在时空上都缺乏全面统筹的安排,条块分割现状严重,二者缺少互融性。

二、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结构优化的指导和理论依据

任何问题或行为的研究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对课程结构优化问题的探讨,需要一定政策和教育理论的支撑。有关政策性文件、教师教育理论、整体性结构理论等,为课程结构优化提供了基本理论依据。

1.课程结构优化的指导思想。我国2012年出台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将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教师教育课程的核心价值追求,明确提出了“教育人为本”、“实践取向”和“终身学习”三大理念,设计了“教育信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实践与体验”三目标领域,并细化了每学习领域的具体目标和要求。这些理念和目标为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结构优指明了方向。[1]

2.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现代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向是以专业化为核心的教师教育改革。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的内在素养不断提高的过程,是一个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2]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提升内在专业基本素质。它强调自主性,是自主学习、实践、体验、反思与探究的活动,而不是外在和被动知识灌输和技能的培训。就职前教师教育而言,它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为教育者提供专业发展的环境,即建设小学与大学积极共赢伙伴关系,诸如专业发展学校(PDS),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情境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情境中获得体验,获得对理论的解读、反思与建构,从而改变传统教师培养过程中先接受理论学习,再进行呆板的职业能力训练的理论与实践割裂的培养方式。[3]教师专业发展既是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结构优化根本出发点,也是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优化的主要目标。

3.整体性课程结构理论。自20世纪60年代整体性课程结构理论萌芽以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在借鉴结构主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站在不同视角上提出“三层次说(即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方面去把握课程结构)”、“表层―深层说”和“两形式说(即形式结构和实质结构)”。虽提法不同,但他们对整体性课程结构共同看法是,不但要从课程整体到局部上去把握结构,而且着重从课程价值取向以及人的发展意义上去把握课程结构。[4]以上观点为小学语文教学法结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结构优化策略

所谓“课程结构的优化”是在社会需要、培养目标、学生成长的整个大系统中检验课程设置,以期在规定的学制时间内和现实条件下取得最佳效益。[5]在把握了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结构存在的问题、课程结构优化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的基础上,笔者侧重以培养学生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能力为核心,以社会需要、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生专业需求与发展为基点,尝试建构全程性的理论与实践互融共生的课程结构。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目标应是培养能够适应新形势下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发展、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较全面的小学语文学科教育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小学语文执教能力,并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一定的科研能力的具有专业发展潜质的能胜任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师。基于以上目标,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群结构应由“理论课程”、“实践课程”、“选修课程”和“活动课程”四个子课程结构有机结合,互融共生,组成全程性小学语文教学法的课程结构体系,进而逐步对各个子课程内部结构进行合理的优化。

1.构建完整性的理论课程结构。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结构主要是按学术理性取向,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设置,课程内容纯理论性,结构单一、抽象难懂,课程内容缺乏活力。根据本课程培养目标,从宏观上看,课程结构应体现这样思路:教学是什么(弄清语文学科性质)――为什么教学(目的是弄清语文教学目标性问题)――教学什么(弄清小学语文到底教什么才能完成教学目标)――怎样教学(弄清用什么方法或途径来呈现教学内容)。确定总体思路后,再针对每个结构环节进行实质性设计。从中观上考虑,“教学什么”这章节主要包语文课程的定名及语文课程本质认识发展历程。“为什么教学”这章节,应涵盖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小学语文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世界母语课程改革及我国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历史、现状和趋势、21世纪我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等知识结构。“教什么”这个知识环节也涵盖了古代、近代和当代语文课程教学内容、小学语文课程(拼音、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内容、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至于“怎么教学”的知识主要是由小学生语文学习心理、小学生语文学习方法指导、小学语文汉语拼音教学、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综合性学习和小学语文教育研究等。课程结构从宏观和中观设置后,为了确保课程实施的有效性,课程结构的微观设置是我们关注重心,也是难点。微观课程结构的设置要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走向学生本位、问题解决本位,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景为基础,把抽象、概念性的理论知识基于特定的情境、基于特定的案例中呈现出来,也就是说把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与鲜活的情境、案例有机整合起来,在每个理论知识环节设置有特定情景、理论知识的感知、案例研讨和质疑探究等更细的环节结构,让学生在基于情境、基于案例中进行理论知识的理解、感悟、质疑探询,主动建构知识,这样既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学习习惯。理论课程安排在第三和第四个学期开设。

2.构建与理论课程互融的实践课程结构。教师职业能力是经过一系列系统化练习而习得的完成一定教育教学任务的动作方式或心智方式。教师实践课程是以关照小学语文教学法理论学习中的教育体验,是以学生获得实践性知识与职业能力为宗旨的,沟通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互融共生的,为学生提供一个专业发展平台的重要课程。这样的课程结构体系不仅能使学生在实践情境中将理论习得的知识有效转化为个体实践性知识,形成职业能力和智慧,而且能使教师应有的专业情意和专业品质得到进一步优化。教育实践课程也分为两大体系:校内实践课程和校外实践课程。校内实践课程主要是在一定的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与理论知识课程同步的、共融的技能训练课程,主要安排在第三和第四学期。

技能训练课程结构主要涵盖以下要素:朗读技能、备课技能、课程资源开发技能、教学课件设计与制作、课堂教学实施技能、课堂观察与分析技能、教学评价技能、说课与评课技能、小学语文课外活动设计与组织技能、教学反思技能、教育研究技能等。

校外实践课程是在师范院校与基地小学密切合作的前提下,基地小学为职前教师提供零距离的专业发展的真实实践情境(场地),以教育体验、职业技能训练为内容,以培养学生教育实践能力智慧为目标的课程类型。校外教育实践课程体系结构必须体现全程化,贯穿在专科三年的学习中,要现体连续性、阶段性、渐进性,形成与教学法理论课程学习的有机融合。教育实践课程结构体系包括观摩感知性见习、专题性见习、教育实习与反思、顶岗(就业)实习四个模块,是理论与实践互融共生的基本形式和关键环节,是师范生获得观摩―参与―研究小学语文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

其中观摩感知性见习课程一般安排在第一、第二学期,每两周规定时间开展见习实践活动。有计划地安排小学校长、语文名师的讲座与报告,观摩小学生学习活动、观摩小学主题性活动,观察小学日常管理,听小学语文教师上课、评课,参与小学语文教研活动等内容,设置观摩感知性课程主要是让学生走小学、亲近小学、熟悉小学,感受小学教育文化,了解小学语文教育工作内容、工作过程,以及工作过程中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进而让学生在学习教学法理论课程时获得前置性教育经验,开阔学生教育视野,培养学生专业信念和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理论课程的动力。

专题性见习课程一般安排在第三、第四学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理论课程的学习主题,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或带着专题性问题任务,安排学生到基地小学观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了解小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心理特征、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小学语文教学的规范与过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与方法,以及了解小学语文教研活动组织与开展等,进一步对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与深化,为开展校内教学技能训练提供经验与方法的支持。

多层次的、渐进式的见习是语文教学的体验性感知阶段,是教育实习的前奏,为教育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教育实习与反思主要安排在第五学期上半学期,实习时间是一个月。实践要素主要包括教学实践与反思、班主任工作实践、参与基地小学语文教研活动、语文课外活动组织与管理等,教育实习结束后撰写教育实训报告。

顶岗(就业)实习安排在第六学期,要求学生到农村小学独立完成一学期顶岗实习任务,让学生全程参与或投入到教学实践当中,丰富实践经验,提升专业思想和教学实践能力,提高学生求职水平和成功率,为他们顺利入职奠定坚实基础。

3.重构选修课程结构体系。选修课程是主修课程的拓展与深化,目的是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小学语文教学法选修课程结构体系应以小学语文教师职业能力发展为主线,顺应教育改革发展、语文科学的特点、就业需要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一些自主选修的课程。选修课结构设置要体现前瞻性、方向性、实用性,同时要调整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比例,增大选修课程的空间,扩大学生选课的自由度。基于这一设想,可以设置反映该学科发展规律与前沿性的课程,如世界母语课程改革趋势与教学特点及规律;可以设置教材研究的课程,如小学语文教材解读与分析;可以设置小学生学法研究课程,如小学语文学习心理与学习兴趣的培养、个别差异与教育、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可以设置教法方面的课程,如小学语文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小学语文教学艺术、语文教学内容的呈现与课件制作;还可以设置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性课程,如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研究、小学语文理论与实践研究等。选修课程主要安排在第五学期后半学期。

4.构建活动课程(隐性课程)结构。优化教学法课程结构,不仅要注意显性课程结构优化,还应重视隐性课程的优化。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比,虽是无意识的、非正式的、潜在性的课程,但它比显性课程的形式更灵活、更多样化。因它与显性课程之间有着内在的递进、转化和互补的关系,所以如果重视隐性课程结构的设置与实施,能有效地使学生在各种文化活动氛围中接受教育,并能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素养。这是实现该课程目标的一条重要途径。

活动课程往往是小学语文教学法隐性课程一个重要形式。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成立与语文教育专业相关的社团活动组织。比如成立话剧社,开展排演课本剧活动,培养学生对课程本剧的编导与表演能力;设立记者团,通过采访、写作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与能力;成立文学社团,开展手抄报、黑板报等编辑与设计活动,培养学生自办报刊的能力;此外还可成立书法协会、简笔绘画协会、音乐舞蹈协会、礼仪队等。通过成立多种社团组织开展活动,培养多才多艺的未来小学语文教师,为以后出色地组织小学生开展课内外活动奠定基础。

也可以定期组织各种讲座、演讲辩论赛、教师职业技能大赛,这样不但能开拓学生视野、拓宽学生思维,而且还能增强学生教学技能训练的自觉性。

还可以开展校外活动课程,主要是组织学生志愿者参加基地小学的义务支教活动,两周一次,帮助基地小学开展主题班会、礼仪礼节教育活动、课外文体活动以及课程辅导活动,或协助基地小学领导、教师做一些辅工作等,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增强服务意识、专业意识与专业信念,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提高其交往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当然,活动课程项目的设置要根据自身学校特点来确定,各类活动课程的设置还要体现全程性、阶段性和连续性,同时还要注意与小学语文教学法理论与实践课程相衔接。

以上四类课程(理论课程、实践课程、选修课程和活动课)在时间与空间上体现了递进、交叉、互融的特性,并有计划地贯穿于专科三年的整个过程,能更有效地实现本课程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解读[S].北京:北京师范人学出版社,2013.

[2]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陈威.实践取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学位评审委员会,2013,(11).

[4]贾晓秀.论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国高等师范教育课程结构改革[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学位评审委员会,2006.

基本结构论文篇4

第一章,介绍本文研究背景与目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文章的创新与不足以及结构安排。本章构成全文的基础与起点。

第二章,在查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回顾资本结构的相关理论与文献。对国内外大量资本结构和税率相关性研究文献进行详细回顾与综述,并对重要的研究成果进行述评。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揭示我国税率变动与上市公司的相关性的现实基础。搜集中国在实行两税合并后相关公司相关财务数据,整理并进行对比,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以及两税合并带来的变动情况进行阐述。

第四章,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和现代统计分析技术,构建反映中国公司资本结构与税率的数据模型,对我国公司资本结构与税率相关性进行全面检验。并对对计量实证得出的检验结果进行综合经济解释,同时与国内的其他实证研究结果展开对比分析,揭示异同。本章是全文重点。

第五章,讨论资本结构与税率相关性的实践应用情况,并且根据现实情况对前文得出的理论进行修正。

基本结构论文篇5

关键词:最优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动态调整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20-0030-02

自从1958年Modigliani和Miller提出著名的MM不相关理论以来,西方学者对企业资本结构提出了权衡理论、理论、优序融资理论等众多理论方面的阐述,分别从税盾收益、破产成本、成本、信息不对称等视角分析了企业资本结构的选择行为,并得到了大量的实证支持,但是这些都是相对于美国等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而言的,国内不发达的金融市场和比较严重的行政干预,导致了市场经济环境相对还不成熟,因此西方资本结构理论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国情。而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理论的突破则较于静态理论更好地解释了企业的融资行为。本文试图归纳总结现有关于企业资本结构的相关文献,从时间脉络上论证资本结构研究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变,并结合我国国情分析,有助于拓宽对资本结构理论的理解,更为企业优化资本结构,最大化企业价值提供有益借鉴。

1 国外研究综述

西方对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期间经历了古典资本结构理论、现代资本结构理论、新资本结构理论以及后资本结构理论四个发展阶段。其中,最早的古典理论由美国学者杜兰特(David Durand,1952)提出,他对资本结构的见解划分为净收益理论、净经营收益理论和折衷理论三种类型,都是直观的经验判断,缺乏理论意义,但也为后来的资本结构理论提供了研究思路。随后1958年Modigliani和Miller基于严格假设提出的MM定理是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的标志。MM理论认为无所得税时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无关,修正的MM理论则认为存在所得税时负债可以增加企业价值。新资本结构理论以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中期的权衡学派和不对称信息学派为代表。其中权衡学派提出的权衡理论认为最优资本结构是税收收益和破产成本之间的权衡。不对称信息学派基于信息不对称提出了信号传递理论(Ross,1977)、成本理论(Jensen & Meckling,1976)和优序融资理论(Myers & Majluf,1984)。信号传递理论认为外部投资人从不同的资本结构上得到的企业内部信息是不同的;成本理论认为资本结构的选择行为是为了令股权成本和债权成本之和达到最小;优序融资理论认为企业应以内源融资、债务融资、股权融资为先后顺序,从而避免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价值低估。基于新资本结构理论的丰硕成果,20世纪80年代末期至今的后资本结构理论将资本结构理论推向了新的学术视野。其主流学派(Harris,1988;Aghion & Bolton,1992)提出的公司治理理论以普通股的表决权为视角,分析了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对治理效率的不同影响,认为企业控制权的分配和转移会受到资本结构差异产生的投票权差异的直接影响,因此最优资本结构可以将企业控制权进行最优分配。以上不同的资本结构理论实质上只是研究视角的差别,然而不论是从哪个角度哪种理论来解释或寻找企业的最优资本结构,其结论都是致力于通过调整企业资本结构来提升企业价值。

基于以上理论研究方面的成果,西方学者在实证研究方面实现了静态到动态的转变。大多数学者发现动态模型由于考虑了时间因素,能更好地符合企业资本结构演变的实际。Fischer,Heinkel和Zechner (1989)第一次构建了动态资本结构决定模型,指出最优资本结构是随着企业自身特质不断变化的,并且由于调整成本存在,实际资本结构总是会偏离最优值。但就长期来看,企业会权衡调整成本和负债融资的利弊,不断令资本结构向最优水平调整。Roberts(2002)研究发现,企业的确在不断地将资本结构调整到一个目标水平,并指出这个目标水平是随着时间和企业自身特征而不断变化的,它不是一个固定的债务比或行业杠杆均值。Frydenberg(2003)以GMM估计来研究企业资本结构的动态调整,发现其调整速度在总体上是较慢的,但负债比率最低和最高的企业,资本结构调整的幅度相对较大,且在调整时很少依赖企业过去的杠杆值,这也就证明了企业是有一个目标杠杆水平的。Flannery和Rangan(2006)的研究表明,企业确实有一个长期的最优资本结构,超过一半的可观察的资本结构变化源于其目标调整行为。

2 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相关研究主要是以西方资本结构理论为基础,利用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现有研究成果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最优资本结构的选择以及影响因素研究;二是资本结构的调整速度研究。首先,随着计量方法尤其是动态面板数据分析的不断改进,国内资本结构研究正从静态实证逐步走向动态实证,主要从企业自身特征、同时引入行业和宏观环境哑变量综合研究最优资本结构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问题,且得到了较为一致的结论。肖作平(2004)利用我国上市公司1995~200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部分调整模型,从动态角度分析了公司特征因素对资本结构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规模、资产有形性和独特性与最优资本结构正相关,而成长性、资产流动性与最优资本结构负相关。徐莎(2010)实证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在行业上的显著差异性,认为这种差异不是由于个别行业的异常值引起的,而是普遍存在于行业之间;同行业资本结构具有高度稳定性,而行业间差异也有稳定性。

基本结构论文篇6

大家知道,从1840年以来,在中西文化的大碰撞当中,中国文化的发展一直在“传统”和“西方”之间争执,而中国的文学理论建设也一直摆不脱“中”与“西”的纠缠。对于这一点,王一川的认识是清楚的,所以,他在《修订版》的“导论”中提到:“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已经尝试过两种不同路径了。”而这两种路径就是“西化”的路径和回归古典的路径。但是,多少年的尝试中各自又暴露出了明显的问题。前者的问题是,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满足中国学人借助现代世界知识框架而把握中国文学问题的特定需要,但同时又让我们感到因此而丧失了本民族固有的文论传统”。后者的问题则是:“当古代文论知识从它所生长的古代文化土壤中挪移开来,纳入当前新的文化土壤中,还能照样存活并充满活力吗?”正是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提出了“现代文论需要新传统”的观点,而这种“新传统”的现代文论,“既是中国现代的,具有面向全球各民族文学精灵开放的现代胸襟;又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具体说是传承以汉语为文学语言的现代中华多民族的独特传统,流淌着古往今来中华民族文学的固有血脉,其目的在于在全球多元文化语境中着力凝聚和彰显中国文化的独特个性和风范。”为此,作者进行了“自己的”富有成效的建构,这种建构在我看来就是表现在上面已经提到的两个方面:一是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基础,二是建立了自己的理论框架。

先说一,《修订版》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基础,这个理论基础就是感兴修辞论。

应该说,“修辞论”是王一川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提出的理论主张,他的《修辞论美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就是以此为出发点阐释审美现象的代表。在多年的学术探索后,他又以此为出发点,拿出了自己的《文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修订版》正是《文学理论》的进一步完善。而其中提出的“感兴修辞”或者“兴辞”这一全书的核心范畴,又是作者从传统资源中挖掘出来并借助外国文论的现代知识加工改造的结果,所以,它既是传统的,更是建构的。

而且,我们还应该看到的是,这种建构又是与解构分不开的。因为,在新时期开始,我们的文论教材是以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和蔡仪主编的《文学概论》为主的,而这些教材以及其他逐渐出现的教材对文学的解释均是以意识形态性质为主的。到了20世纪90年代,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出版,这部被称之为“换代”性的教材对文学的解释是:“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再到了2000年以后,在反本质主义的影响下,新出版的两部影响较大的教材,即南帆主编的《文学理论(新读本)》(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和陶东风主编的《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以及另外一些教材,则放弃了对文学的解释。显得解构有余而建构不足,或者说是将建构留给了学生。这种做法有其积极性,即可以调动学生去思考;但是也有其消极性,即对刚刚开始学习文学理论的本科生寄予了过高的希望。而《修订版》虽然没有固守“本质主义”和“中心主义”的那种“唯一”,也没有轻易地宣告它们的“终结”。就此方面来说,作者的做法是“从‘文学本质’论转换到‘文学特性’论”(第73页)。因为,“本质并不就等于确定无疑的存在,而不过是主体的人为设定而已”。所以,“舍弃本质式思维而由‘特性’的视角去观察文学,可能会发现文学的根植于民族生活土壤之上的特定而又多样的面貌及其变化。”(第74页)由此出发,作者展开了自己对文学的认识和阐释,而“文学是一种感兴修辞”正是作者“发现”的文学的“主导特性”。以此为立足点,作者建立起了自己的“理论框架”:由第一章的“文学与文学理论”,第二章的“文学观念”,第三章的“文学特性”和第四章的“文学媒介”,到第五章的“文学文本”,第六章的“文学文本层面”和第七章的“文学品质”,再到第八章的“文学创作”,最后是第九章的“文学阅读”和第十章的“文学批评”。而在第六章的“文学文本层面”中,根据感兴修辞的基本立足点,将文学文本划分为五个层面:媒型层,兴辞层,兴象层,意兴层和余衍层。需要说明的是,作者在其《文学理论》中是将“余衍层”分为“余兴层”和“衍兴层”两个层面的,后来才将之融合为“余衍层”,这样,文学文本的结构也就由六层面成为了五层面。对之,作者曾有论文专门予以说明(《理解文学文本层面及其余衍层》,《文艺理论研究》2011年第1期)。还应该看到,由于作者在多年来所着力的“修辞论美学”中就强调“理论的批评化”,并认为“理论在表述文体上就不会再追求系统或体系性”(第82页),所以,《修订版》中只是使用了“理论框架”一词,而没有使用“体系”的语用来指称其全书的结构。尽管如此,我们却清楚地看到,“感兴修辞”的基本理解还是贯穿了全书,也使得其“理论框架”不同于其他教材。

这里有个问题,在中西文化的大碰撞中,多年来人们往往是顾此失彼的。对此,应该说很多人都是知道的。但是,能够看到中西文化的纠缠是一回事,能否从中摆脱出来是又一回事。自然,能够既从中摆脱出来,又进行了“自己的”建构的也就显得非常可贵。《修订版》做到了这一点,自然是值得肯定的,也是值得赞扬的。

再说二,《修订版》建立了自己的理论框架。

我们知道,新时期以来到2000年之前的教材结构基本上是由五大板块构成:本质论、作品论、发展论、创作论和欣赏批评论。这种结构模式明显地表现在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和蔡仪主编的《文学概论》中,到20世纪8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依然如故。以蔡仪主编的《文学概论》为例,由于对文学意识形态化的解释,“编者将‘本质论’作为所有其他各大版块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围绕着文学的本质问题将文学作品、文学创作、文学发展、文学批评和欣赏铺展在一个平面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由中心向四周辐射、扩散的辐辏式结构。”(董学文、金永兵等:《中国当代文学理论(1978—2008)》,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33页。)到2000以后,一些教材如董学文、张永刚的《文学原理》,南帆主编的《文学理论(新读本)》和陶东风主编的《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则开始以“链带式”打破了这种结构模式,以开放的姿态重新面对有关的文学问题,客观上深化了对文学的理解。这种“链带式”就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律划分,各个问题彼此独立但又始终处于一个整体的联系当中,与“辐辏式”呈现了明显的不同。而在“辐辏式”和“链带式”这两种结构模式的基础上,又出现了“综合式”的结构。

而《修订版》就是一种“综合式”结构。从《修订版》来说,其第一章“文学与文学理论”,第二章“文学含义”,第三章“文学属性”,第五章“文学媒介”可以说就是对“本质论”的改造。这种改造既是对以往文学本质观念的改造,也是对阐述文学本质的方式的改造。尤其是“文学媒介”一章的设立,很明显是对以往单纯强调语言对于文学重要性的重大突破。在作者看来,文学媒介往往先于语言发挥作用,“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首先接触的不是它的兴辞,而是兴辞得以存在的具体物质形态——媒介。”(第125页)故“媒介优先”。这样,一种新的理解文学的线路也就呈现出来了。而其第五章的“文学文本”,第六章的“文学文本层面”和第七章的“文学品质”,则可以看做是新的作品论。其中的“文学品质”一章显然是作者的创新。第八章“文学创作”是创作论。第九章“文学阅读”,第十章“文学批评”则是欣赏批评论。当然,全书没有发展论。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修订版》对文学的理解是由“文学含义”到“文学特性”,突出的是文学的感兴修辞性,所以,并没有以此限制对其他方面的阐释,也没有提出对其他方面的要求,而是以感兴修辞为重点,关注到了它在各个方面的体现。而这也与作者强调的“理论框架”相符合。

还需要说明的是,《修订版》之所以能够在教材建设上取得这样的成绩,一是作者坚持了多年的对对象的深入探讨,从而形成了“自己的”对于文学的基本理解,积累了丰富且系统的经验,于是,能够观点明确、见解独特、拿出自己内容全新的教材来;二是,作者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能够从“自己的”基本理解出发对文学予以了新的解释,并形成了自己关于文学的新的知识系统。

早在20世纪80年代,王一川就开始了对于“兴”“感兴”与体验关系问题的研究,到了20世纪90年代,作者又开始了修辞论美学的研究,尤其是对大量文本的分析,均使其在《文学理论(修订版)》中的理论阐释与文本分析显得驾轻就熟、游刃有余。一方面,在理论观点的梳理上清晰明白、线索分明;另一方面,有关的文本分析随手拈来,印证了自己的理论观点。正是因为有扎实的积累,作者提出的“感兴修辞”也就能够成为一种“自己的”解释文学的理论基础,在此理论基础上,作者能够解释面对的文学现象,能够形成一家之言。

同时,“感兴修辞”既连接了中国古代和中国现代的文化/文学资源,同时也关注到了外国的有关理论,显示了开阔的视野。就连接中国古代和中国现代的文化/文学资源来说,“兴”“感兴”可以说是源远流长,自然,将文学看成为感兴修辞,客观上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况且,作者并没有仅仅强调感兴的精神超越性,而是坚持感兴也来自日常生活。特别是,在梳理中国文化/文学中感兴修辞的同时,也关注到了西方的有关理论。这样,尽管“感兴修辞”更多地符合中国人解释文学的习惯,但是也联系到了西方的相关说法。自然,其开放性也就非常明显。就此方面,作者的目的是非常明确的:就是要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构一种新传统现代文论。而在全书当中,作者也确实显示出了自己的建构成效。

如果说,文学理论的写作主要是由上而下或者由下而上两种方式的话,那么,相对而言,《修订版》的文本分析非常明显,也可以说主要是由下而上的。作为多年来在文本分析方面很有成就,而且在理论探索方面也成绩斐然的学者,王一川自然会使自己的擅长体现在教材写作中。

应该看到,中国当代文论建设在新时期以来逐渐暴露出了自己在“根基”方面的问题,由于长期以来只是“拿来主义”式地引进、移植别人的理论,并把别人的理论作为具有普遍性的原理来对待,客观上也就忽视了对于自己的文学实际和应有文学的认真思考,忽视了对自己文学经验的提炼与提升。于是,在学理上始终找不着自己的基本立足点也就成为了中国当代文论的最大问题。也就是说,“无根”状态正是人们称谓的实际情况。因为“无根”,我们在引进和阐释上花费了很大的精力,而将主要精力花费在对西方文论的引进和阐释上时,也就很少顾及、甚至忘记了对自己“根基”的建设,以至于在众多的西方文论中难以定夺、无所适从,一定程度上真有点“譬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的尴尬。现在,王一川从中国经验出发拿出了“自己的”解释文学的理论基础,不管它们在将来会发挥多大的作用,至少可以说,他的“建设意识”是非常明显的,也是很有成绩的。

基本结构论文篇7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课程结构 模块化 “人”字型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30-0010-03

课程结构是指在学校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将所有课程类型或具体科目组织在一起所形成的课程体系的结构形态。它是课程体系的骨架,规定了组成课程体系的学科门类,也是培养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应用型本科教育以培养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使用面宽、创新意识浓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要求各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特色,将企业需求和学校需求统一起来,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其课程结构必须体现出它的价值取向,根据生源个体差异来设置课程和优化教学内容,培养出符合地方需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一、应用型本科课程结构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和价值取向

课程决定于专业,专业性质与特点决定了课程的性质与特点。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结构应该遵循:(1)课程设置多维性。既要满足高等教育的学科体系,又包含职业教育元素,侧重技术、技能及知识的应用性。(2)课程开发多元性。培养目标、市场需求、行业规范、学生特点,构成课程开发多元性。(3)课程目标定向性。遵循“鸟型不离卵”原理,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课程目标的应用性始终不变。(4)课程形态的自组织性。在知识体系中,基础理论处于稳定层,专业理论处于亚稳定层,技术知识处于不稳定层。因此具有职业性、技术性特征的应用型本科教育要实现持续、协调发展其课程形态须具有较强的自组织性。(5)课程内容的实践性。由模仿型实践向开发型、智力型、创新型实践转换。(6)课程体系模块化。主要解决人才培养周期长和市场需求变化快之间的矛盾;解决知识适应性与职业岗位针对性矛盾;解决学生个性与课程计划相适应的矛盾。(7)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应用型本科教育在于体现人的自我实现,课程设置多类型便于学生自主选择课程进行学习。

同时,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结构的价值取向要以能力为中心。这里所要求的“能力”不仅是岗位能力,更应是职业岗位群能力;不仅是专业能力,也是综合能力;不仅是就业能力,更应是一定的创业能力;不仅是再生性技能,也是创造性技能。这样的应用型人才在以成熟的技术和规范为基础、具有某种职业岗位的职业技能、技艺和运用能力的同时,具有构建应用知识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的二次开发的能力、科学研究的能力。所以,实现“以能力为本位”是构建其课程体系的价值取向。

二、应用型本科课程结构的构建思路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结构应具有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课程结构的均衡性要求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而综合性更加注重加强学科的综合性,它要求学生将经验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对不同的学科提倡追求彼此之间的关联,相互补充,从而加强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改变现行课程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对于选择性,主要是针对地方需求、学生的个性差异而言,它要求课程的多元性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以显著的特色性来突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从而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均衡性保证了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相互平衡,综合性体现了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宽口径,选择性突出了课程结构的差异化。三者相互关联、相互补充,充分反映了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本质特色。

基于以上考虑,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结构的构建思路应从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出发,围绕着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以高级职业资格认证为载体,强化职业技能和现代应用能力的培养。

值得注意的是,课程结构设计不能一劳永逸,应适时调整课程,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要求,使得人才培养方案具有现实性、现代性、可操作性。

三、模块化“人”字型课程结构探索

当前,国内外高等教育课程结构大致分为:专业纵深“I”型结构,在一定理论基础上为某个专业服务;专业分支“丫”型结构,理论基础是为同一类多个专业方向服务;基础宽厚“A”型结构,以基础面广、根基扎实为特点;纵条“M”型结构,以岗位知识与技能要求为依据决定课程内容与课程排序,针对性强;倒“T”字型结构,用于专业方向单一,专业面较窄专业;“山”字型结构,适用于专业方向较多的专业。

根据以上课程结构多种类型分析,结合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结构的基本准则和价值取向,构建的模块化“人”字型课程结构(见示意图),它既体现了“A”型、“Y”型结构的特征,又包含了“M”型、“山”字型结构元素。同时打破了学科之间的壁垒,突出了以人为本、彰显学生个性发挥、重在素质教育、技能培养、创新发展的应用型本科教育特色。

(一)基础理论素质模块

理论素质模块的构建体现了厚基础、宽口径的课程设置指导思想,也兼顾了生源基础理论知识差异化现实。三个子模块中分别设置若干基础理论课,虽然部分课程名称相同,但学分不同,要求掌握的知识点标准不同,供学生自选。

(二)人文素质模块

人文素质模块主要是培养人的政治修养、敬业精神、诚信、责任心、行为规范、法规意识、人际交往能力、职业道德。同时它提供了文、理科学生互补的学科内容,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依示意图所示,人文素质模块是支撑“人”字立稳的支柱,该支柱缺失,“人”字就会立不起来,自然倒下,因此任何类型层次的教育,必须重视先树人后成才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

(三)专业素质模块

专业素质模块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顶层设计,它紧扣培养目标分解成为四个子模块。其中,专业基础课程内容、知识范围介于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在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起桥梁与纽带作用。专业技能培养主要是为了拓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专业技能在求职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之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计算机应用水平、外语水平等正是学生进入职场的教育资本。面对这一现实,通识能力培训专门对学生设置了外语、计算机能力提升相关课程和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志向加以选择,全方位拓展个人就业能力,为学生尽快就业提供一条快捷通道。实践实训课是专业素质模块的关键环节,它让学生亲自顶岗操作,使学生加深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可以将专业知识与实践实训课进行匹配,使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对应一定的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理论,在理论中提升实践。

从示意图形象地看出,基础理论素质模块、人文素质模块好比人的左腿和右腿,专业素质模块好比人的整个上身。三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其中,人文素质模块是做人的基础,理论素质模块是知识的铺垫与承接,专业素质模块是培养目标的核心。

四、模块化“人”字型课程结构的特点

(一)正视学生的差异

应用型本科教育生源质量整体参差不齐。因地域因素、政策因素,许多学生入学起点不同,甚至生理、心理素质也有差别。模块化“人”字型课程结构充分考虑了这点,学生可以按照课程设置,依据自己的基础和需求在每个子模块里选择适合自身学习的课程。同时,采用分层教育的教学手段,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寻求自身的发展空间。例如,学校可以按照学生的差异制定不低于最低学分数要求的教学标准,由老师指导在三个模块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必修和选修课程,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二)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模块化“人”字型课程结构给学生搭建了较宽的课程选择平台,较好地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三大模块中,每个大模块又由若干子模块组成,每个子模块又由若干课程构成,使“人”字型课程结构的组成有骨有肉,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基础情况以及个人的志向选择适合自身学习的课程。同时,课程设置配套弹性选课制度及学分制制度,学生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课程、选择教师及修读方式。

(三)注重人文教育培养

由于社会功利主义现实的侵蚀,伴随着人成长过程的各阶段教育过分强调分数的价值,教育的客体以考试成绩为核心,漠视学生人格的塑造,扭曲教育的本质,从而造成学生竞争的压力和心理上的失衡。因此将人文素质模块视为“人”字型的支柱,缺少这一支柱人就会自然倒下。该模块重在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独立思考,重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看出,“人”字型课程结构十分注重人文素质培养,将其视为整个人才培养的根基。

(四)增强实践教学环节

纵观整个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技能培养所占比重较原教学计划有较大提升,并贯穿在整个专业素质模块中。在专业素质模块中,专业理论及专业模块与实践实训模块相互依存。不同的理论课程安排相对应的实践教学环节,使得学生能够从实践中深化理论,从理论中提升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践实训模块还采用“校企合一,产学一体”的培养模式,使得学校为企业提供科技新成果,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场所。校企合作教学使得技能训练在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得以实现,从而增强实践教学实效性。

五、结语

本文在探索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基本准则和价值取向的基础上,从“人”字型角度,用模块化方式构建了其课程结构,认真剖析了“人”字型课程结构的特点,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定位、培养目标,提高应用型本科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 汪禄应.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建设[J].大学教育科学,2005,(2):42-44.

[2] 朱科蓉.应用型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及其提升策略[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6,(4):9-12.

[3] 刘旭明,杭阿芳,赵国树,吴敏.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工电子综合实践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2,(12):91.

[4] 张士献,李永平.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综述[J].高教论坛,2010,(10):5-8.

基本结构论文篇8

南京大学胡有清教授所著《文艺学论纲》1992 年初版以后,钱中文、吴中杰、王元骧、陈辽、包忠文等都曾对其体系性、学术性和实用性予以肯定。该书上世纪末被列为“九五”国家教委重点教材,2006年修订本又被列为“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其配套教材《文艺学撷英》《文艺学研习》等最近也由南京大学出版社陆续出版。

修订本除绪论外共分八章,分别论述文学本质论、文学活动过程论和文学发展论。正像作者所说,全书是以“习见的结构框架”展开的,不为追求某些时髦的装潢而玩花架子,力求在平实的叙述中进行严肃的理论探讨,其行文简练、叙述清楚、知识准确、引证恰当、析例精当、文风质实等特点得到专家和一般读者的肯定。时隔十多年,修订本仍保持了这种风格,虽然增加了许多新内容,但基本上都是在初版本原有框架上展开,有趣的是从目录上几乎看不出什么变化,章节标题只有个别文字上的调整,到了目的层次上才有少量明显的增加,这也显示了原有框架的张力。作者对文学原理教学和教材的性质和特点有自己明确而坚定的认识,认为对于一本“概论”性质的教材而言,这种结构是“合理的结构”,“各种不同的以至对立的理论体系,其所论大致总不会超出这些范围”,作者完全可以在这个结构之下介绍各家学派,阐述自己的观点,该书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钱中文先生曾经评论该书说:“作者有一个明确的文学观念贯穿全书”,“作为研究可以自成一说”。这一“明确的文学观念”就是“文学用语言创造审美观照对象”,作者以此认识支撑和统帅了全书对文学本质、特征、形态、过程、发展等问题的论述,对于文学的社会功能、内容、语言、体裁、起源等问题都形成了自己的见解,在理论上自成体系,对文学的解读确有独到之处。作者在坚持自己见解的同时,又不偏执一端,对于文学理论的基本范畴和古今中外多种学派进行认真审视和研究,对于其中众多分歧,既作广泛介绍,又有选择辨析,表现出开放的思路和辩证的态度。修订本在保持初版本基本观点和学术基础上,在若干重要观点和理论资源采用、文学现象分析等方面,都适度地吸收了近年文学研究、文学创作和理论教学的经验和成果。其中对于反本质主义、娱乐论等文学观念的正面回应,对于文化研究、网络文学甚至行为艺术等学术或文艺现象的点评,对于一些新的文学概念和理论的阐释,都在坚持自己学术观点的前提下表达了新的思考。

作者受美国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影响,认为教学应当重视怎样使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复杂的基本结构(即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体系),而不光是传授零散的知识,从而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理论思维素质和能力,掌握文学理论的知识结构。专家也认为,该书 “不以告诉学生‘是什么’为满足,还注意于引导学生多思考‘为什么’”。

上一篇:班主任工作思路范文 下一篇:工程估价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