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社会问题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09 03:28:32

反映社会问题论文

反映社会问题论文篇1

知识技能

用实例表明,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方法不同,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客观事物的反映会出现正确与错误的差别;列举社会生活中的实例,或联系个人经历,比较不同性质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不同的反作用。

过程与方法

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古今中外的人们对一些社会现象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反向思维的能力,让学生明白意识不光来源于物质还能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意识反作用的教学,使学生明白现代化建设中不光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培养学生积极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的思想情感。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一、关于意识的三组类型

1、意识的第一组类型:正确的思想意识与错误的思想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可由学生举例说明“正确的思想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教师要着力分析错误的思想意识为什么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尤其要重点分析宗教观念。讲述时,可让学生提出问题,在议论与讲解中明确认识。要注意,教材仅限于从认识论的一个角度去分析宗教,不是从认识论根源上全面讲述宗教的产生,更不是专门分析宗教,必须注意控制教学的深度与广度,切不可展开论述。当然,在有神论影响教大的地区,如何展开论述,则应根据具体情况处理。

2、意识的第二组类型:无论是人的具体感觉还是人的抽象思维,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这里首先涉及到第一组类型和第二组类型的关系问题。必须明确,无论是“正确的思想意识”还是“错误的思想意识”,它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形式都有“具体感觉”和“抽象思维”的区别。反过来说,“具体感觉”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抽象思维”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教材偏重于对正确的思想意识进行说明,两个事例都是属于正确思想意识的具体感觉和抽象思维。这一理解,教师要心中有数,课堂教学不要向学生主动讲解,否则容易把简单问题复杂化。重点要抓住抽象思维是对客观事物深刻的反映。讲解这个观点,应以基本事实为依据,多分析事实,把理论渗透于对事实的分析之中,无须讲述过多的理论。

3、意识的第三组类型:无论是人们对现状的感受与认识,还是人们对过去的思考与总结,以至人们对未来的预测,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对过去、现在、未来的认识,也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教材仍然偏重于对正确的思想意识的说明,事例全属于正确的思想意识。要重点讲解对未来的正确认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在分析时请注意,一是它根源于客观事物的过去和现状。二是它根源于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虽然哲学上的规律概念尚未学习,但学生学过的具体规律是不少的,使用规律概念可以接受要阐释的观点。从加强思想教育性来说,要特别重视第25段的教学。这是思想教育的一个难点,在此处应给予理论上的回答。应该教育学生认识到,既然人们能够做出关于自然界的科学预见,同样人们也能够做出关于社会发展的科学预见;既然我们相信自然科学领域的科学预见,也就应该相信社会科学领域的科学预见。

二、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

第一,意识对自然界的反作用相对于意识对社会的反作用而言,较易理解,可在自学基础上稍加讲解。只要求用事实表明这种反作用“是什么”,不必展开论述“为什么”起这样的作用。

第二,意识对社会的反作用相对于意识对自然界的反作用而言,这是重点,应多用些时间讲述。讲述中应充分利用历史知识,启发学生用历史事实进行议论,自己得出结论。应联系当前国际形势和我国实际,突出讲解第11段,以加强思想教育性。

要注意进行鲜明的对比。要抓住同一件事情,看看不同性质的意识各起了什么作用。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三、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方法论意义

1、结合事例指出方法论要求的内容是“要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其中包括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情绪。

2、重点分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尤其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一般道理,可由教师讲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建议采取讨论的方式,在学生的争议中明确观点。

3、结合第25页的“议一议”,启发学生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落到实处。要恰当选用反面材料,教育学生“抵制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

四、意识能否反映客观事物的主要原因

1、要正确运用比喻。应在学生阅读基础上进行讲解。使用比喻是为了便于对问题的理解,但比喻就是比喻,绝不可把比喻同要说明的问题等同起来。教师讲解时要注意,一方面要使用电视机呈现图象的比喻,另一方面要指出人脑对外界的反映与电视机呈现图象的过程有根本的区别。前者是一个物理过程,后者是一个生理和心理过程;前者呈现图象完全是被动的,后者作出的反映是一个社会的能动过程。

2、要指明教材是从“主观方面”分析“主要原因”的。关于获得正确认识的社会实践方面的原因的讲述,不是本课的教学任务。

3、关于“立场不同”这个原因的讲解。在观点方面要注意:要明确立场是指“利益立足点”,并非都是指阶级立场。要明确立场不同带来的认识差异,有两种情况:一是是否承认客观事实,二是对客观事实的评价。要突出讲解当前我国社会中人们立场不同可能带来的认识差异。讲解时要结合第19页的漫画和“议一议”。要让学生欣赏漫画,发表意见。通过看漫画和议论,要达到两个目标:一是懂得立场为什么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否正确,二是懂得我们为什么要坚持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

4、关于“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不同,思维方法不同”这些原因的讲解。这是一个重要问题,但在本框内不是重点,教学中有所提示即可。但应使学生明白,讲得少,不等于不重要;讲得少,是因为整个教学都在解释这个问题,并由此引导学生学好哲学知识。

5、关于“知识构成不同”这个原因的讲解。要注意理清教材所述的观点。一是从知识的性质来说。原有知识是否正确,会影响人们新获得的认识是否正确。二是从知识的数量来说的。正确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也会影响人们新获得的认识是否正确。可以适当作些理论分析。人的对外界事物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信息选择和加工的过程,选择什么与怎样加工,在与人们利害无关的情况下,首先就受到原有知识的影响。人们总是习惯于用原有的知识去接受新的信息,解释新的信息。因而,知识性质的正误和数量的深广度,就会影响对新的信息的认知。要着重指出知识结构中的错误成分所带来的有害影响,除讲述教材事例外,再启发学生举出新的事例,并做出一定的说明,以加深理解观点。按照“议一议”的要求,或分组讨论,或提问回答。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学习科学知识。因为,一个人掌握的科学知识越多,对新的问题取得正确认识的可能性就越大。热爱科学是思想教育的任务之一。

6、上述三个原因的讲解,总的来说应采取“对比分析,讲清道理”的方法。立场对比,世界观对比,人生观对比,思维方法对比,知识构成对比,它们的不同带来了认识的不同。在对比中恰当地选用事例,结合事例进行对比分析讲述道理,始终要强化一个观点:主观因素极大地影响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看法。

五、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这一部分内容比较多,教师在教学中总体要求是应做到:分清两个层次,突出三个重点问题。

所谓两个层次是把“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分作两层来讲解。第一个层次是讲人恼在产生意识中的作用。要明确,只有人脑才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在教学中,可结合“忆一忆”进行,不必花去太多时间。要强调动物的脑不可能产生意识,但不必细致讲解人的意识与高等动物心理活动的区别。第二个层次是讲客观事物在产生意识中的作用。要明确,“有了人脑不等于就有了意识”。要着力于说明,意识的根源在于客观存在,只有客观事物通过实践作用于人脑,才能在人脑中形成意识。

所谓三个重点是指意识的三组类型。

六、意识为什么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1、要强调实践的证明作用。实践证明了正确的观点,同时就驳斥了错误的观点。对世界可知性的证明,对不可知论的驳斥,虽然也是一个理论问题,但最有力的是实践。对中学生的教育,更应侧重于实践的证明。教学中应再补充些事例。

2、可适当做些理论分析。一是从客观事物的角度来分析。客观事物有其相对稳定的状态,有其固有的属性和规律,它不是捉摸不定的,因而人是可以认识它的。二是从认识的基础来分析。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们过去难以正确认识的事物,随着实践的发展,今天或明天就会正确认识它。三是从人的认识能力来分析。人有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主要是抽象思维能力。这种能力也随着实践的发展处于不断提高之中,人的认识能力今天达不到的正确认识,将来会有一天能够达到。以上三点分析事实上已经蕴涵在教材的叙述之中,教师的任务是要把它抽出来。作这些理论分析时,要控制到适当程度,不必强求学生对这个问题有多么深的理解。

3、结合“想一想”小栏目,通过教学一方面直接使学生认识不可知论的危害,另一方面要使学生坚定获得正确认识的信心,努力学好科学知识。

七、教学重点、难点

1、“宗教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虚幻和歪曲的反映”是教学重点和难点。

宗教属于人们的思想意识,这种思想意识也是客观存在的反映。这是因为:只有人类才有宗教鬼神的观念,而这种观念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可以找到原形。宗教的原形并不是指自然界或人类社会中存在鬼神,是指人类在自然界和社会的压迫下,在对客观事物产生一种虚幻的、歪曲认识。因而,产生了宗教。

2、“抽象思维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是教学重点和难点。

人的具体感觉是客观存在的反映这一点不难理解。因为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感觉、触觉等器官接触到具体的事物,从而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对客观事物的感性认识。人的抽象思维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分析而形成的。由此可以看出,人的抽象思维同样是建立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的基础上。所以说,抽象思维同样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只不过是间接的反映而已。

3、“关于未来的正确判断和预测也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是教学重点和难点

未来的事物并不是现实社会中所存在的,因而在学生的头脑中往往认为可以凭空设想,不需要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然而,无论什么样的判断和预测都是建立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的。没有人们对过去和现存的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就不可能形成对未来的正确判断和预测。

4、“为什么对同一客观事物的反映会出现正确与错误的差别”是教学重点

这一点教材主要从主观方面分析了其原因。主要从: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不同,思维方法不同;知识构成不同。这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人们由于站在不同的阶级利益立场上,因而必然会维护自己的阶级利益,阶级利益的不同导致在看问题的时候形成不同的看法。世界观和人生观不同,导致人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会形成不同的思维方法,因而影响人们的认识。知识构成不同使不同知识层次的人对待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认识。

5、“意识为什么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是教学难点。

对于这一问题,教材只是用实践证明来解释,没有从理论上进行分析。人类的意识并不是象其他动物一样被动地接受客观事物,不同点在于它还能够主动积极地去认识和接受客观事物。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的认识逐步在加深,能力也越来越强。

6、“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的基本含义是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关于这个含义主要把握这是意识能动作用的最主要的表现,也是人和动物的最主要的区别。人们总是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关于具体事物的图象,然后在这个图象的指引下,展开具体的行动。而这种在头脑中形成的图象就是建立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基础上的意识。因此,我们所创造出来的各种事物,都是在思想意识的指导下而获得的。7、“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方法论意义是教学重点。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因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它能够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由此可见,主要是因为它对物质文明建设的巨大的反作用。着体现了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原理。

教法建议

1、意识的本质:教师可以将人类的大脑同各种其它动物的大脑进行比较,说明动物虽然也有大脑但是它们没有意识,只有人类才有意识。然后结合对人脑的结构的分析,让学生明白我们的大脑在不断地接收外来信息并加工处理,因此我们的意识来源于客观存在。

2、为什么说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书上主要讲到了三个原因,第一条教师可以列举一些正确的观念和错误的观念让学生分析这些观念的来源,为什么会出现这些观念。第二条教师可以针对一些具体事物的观念和抽象的概念让学生分析其来源。第三条教师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对过去的回忆、现在的看法和对未来的憧憬,然后让学生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想法,依据是什么?

3、意识能否反映客观事物的主观原因:教材上主要讲到了三个原因,教师可以以举例的形式,分别从这三个不同的角度列举事例并提出不同的人的不同看法,然后让学生进行分析。

4、意识对自然界和社会的反作用:教师可以从正反两方面列举对某一问题人们的看法及其所产生的影响,说明不同的意识其作用是不同的。

5、现阶段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教师针对前几年我国只注重物质文明建设而忽视精神文明建设所出现的问题列举事例,让学生讨论分析其出现的原因并提出建议,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提出两手抓。

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复习提问

(l)什么是意识?意识为什么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其主观原因是什么?

(2)意识怎样才能正确反映事物?

导入新课

通过第一、二框题的学习,我们懂得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这个反映有如实反映和歪曲反映。因而意识有正确反映和错误反映之分。

只要我们端正立场,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来观察事物,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为指导,不断充实我们的科学知识,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就一定能够在正确认识世界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现象、本质和规律,但意识的能动作用更重要的还是指导人们改造客观事物,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反要学习的内容,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三、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板书)

请大家看书P21第三段小字部分并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已经学习了物质和意识现象。书上指的蓝图属于什么现象?(意识)

2、新型建筑物属于什么现象?(物质)

3、新型的建筑物为什么和蓝图一样呢?蓝图起了什么作用?(指导什用)

4、蓝图又是怎样变成新建筑物的呢?(指导并通过工人的劳动)

5、意识能不能直接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呢?比如我们能不能通过“想”这种意识活动,在黑板上写个“一”字呢?(不能)

那么意识是怎样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呢?

1.意识对客观事物反作用的基本含义(板书)

问:意识能否直接使客观事物发生变化?

教师讲解:我们一想要盖大楼就能把大楼建成吗?一画出蓝图,就能把大楼建成吗?你一想让企业发达,企业就真能发达吗?一念咒(发功)地球就会爆炸或不爆炸吗?这说明,意识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单靠意识不会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任何,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只想、只说,还必须去做,去行动,去实践。这点正如不能把“一”字“想”到黑板上去一样,蓝图也不能直接变成新型建筑物。

但是,意识却有一种本领,那就是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在不停地告诉人们,应该去做什么,怎样去做。无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界或者人类社会,人们都有着自己的目的、意图,然后在这种意图的支配下采取适当的行动。这些都体现了意识的反作用,因此意识反作用的含义是:

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这就是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

“议一议”,蓝图为什么不能直接变成建筑物?蓝图在建筑活动中起什么作用?

①意识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即意识本身并不会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它只能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而蓝图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映象,是意识,不是物质性的力量,因而不能直接变成建筑物。

②蓝图是意识,在建筑活动中起指导作用,这表明意识的力量仍然是巨大的。

通过前一节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人们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不同的。因此,人们的意识必然有正确与错误之分,而不同性质的意识对事物的反作用是不同的。

2、不同性质的意识对事物的反作用不同。

(l)对自然界反作用的积极表现和消极表现。(板书)

意识对自然界的反作用,人类世代都在发挥着、并不断积累下来。其中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它们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学生回答略)

事实表明,正确的意识在人们改造自然界中起着积极作用。错误的意识在人们改造自然界中起着消极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有意识能思维。意识的能动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意识可以根据客观实际形成“超前反映”,在观念中构筑客观上尚未出现的事物,并经这一观念为指导进行实践活动,使意识反作用于客观目物,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制造成新的东西。动物虽然也会经自己的活动作用于它周围的毫物,引起周围事物的变化,但都是无意识的,是一种本能活动。以建筑活动来说,先有蓝图,后有实际建筑物,因为头脑中的蓝图是根据客观实际设计的,仍然是先有物质,后有意识。先在“头脑中建成”蓝图,然后才有建筑活动,这就是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请同学们举例说明,意识对自然界反作用的积极表现和消极表现)

既然意识对自然界具有反作用,不同的意识对自然界有不同的反作用。那么,意识对类社会有没有反作用呢?如果有反作用,其结果是不是一样的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2)意识对社会发展的有利作用和阻碍作用。(板书)

人们改造社会的活动曾长期处于盲目状态中,但意识的指导作用仍然是存在的,改造社会就是改变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但由于人们基于不同的利益关系有着不同的思想,因而社会关系的改变就表现为不同意识的冲突。在阶级社会中,不同的阶级都以各自的思想意识指导自己的行动,并试图来影响社会的发展。进步阶级的意识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反动阶级的意识则阻碍社会的发展。

根据所学历史知识“议一议”某一社会历史时期两种不同性质的意识是怎样冲突的?正确反映和歪曲反映各起了怎样的作用?(正确--促进;错误--阻碍)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两种性质的意识为什么是相反的?产生两种不同性质意识的原因是什么?

(阶级利益对抗--两种不同性质的意识所起的作用不同)

科学理论对客观世界的反作用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无可辩驳的事实告诉我们,正确的思想意识,科学的理论学说,对客观世界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起着不同的反作用,总之,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板书)

(l)要重视和调动人的精神能量。(板书)

(教师讲解)语录:“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调动人的精神能量就会有力地推动社会和人自身进步。

P24语录“人们的社会存在......物质力量”说明了正确反映客观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可以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这句话侧重强调了正确的思想对改造社会的巨大作用。

这两条语录都充分强调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只有调动人的精神能量,让人们主动而积极地去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才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板书)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非常巨大的作用:

①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则提供智力支持。

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该包括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部分。而我们往往只重视物质文明建设却忽视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力量,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我们应该两个文明一起抓,因为:

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又是万万不行的。人类进行活动,不但需要物质资源,而且需要精神资源。杜会主义既是物质的富有,也是精神的富有。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既包括物质文明的进步,也包括精神文明的进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物质文明是基础,但精神文明搞不好,物质文明也要受破坏,甚至社会也会变质。

P24邓小平语录,说明了什么?

(请同学们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互影响。物质文明是基础,但精神文明搞不好,物质文明也要受破坏,甚至社会也会变质。所以,我们在搞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社会风气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经济搞上去了,要不要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如果不抓思想政治工作,社会风气坏下去,物质文明也要受破坏,社会也会变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难以实现。经济上去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又能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第24页最后一段小字部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意义是什么呢?怎样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③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们要正确处理竞争和协作、自主和监督、效率和公平、先富和共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关系,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形成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的义利观,形成健康有序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规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达,越需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否则,欺诈一旦横行无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会遭殃。

(3)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板书)

青年学生应该自觉地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抵御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既是我国公民的权利,也是不可推卸的义务:我们应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以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议一议”。(请同学们联系本校实际,分组讨论,回答时应运用理论说明问题,教师归纳。)

总之,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又可以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二者之间的辨证关系。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探究活动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它受到种主观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事件往往有着不同的看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针对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调查,以次来明白人们的思想意识的不同。如:对污染问题、沙漠化问题、污水排放问题、下岗问题等进行调查。下面的表格是以当前存在的乱砍烂伐问题设计的,教师可以以此作为参考。

观点

为什么会有这种观点

当地居民

当地政府干部

木材商人

环境专家

森林专家

反映社会问题论文篇2

(1)物质定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意识的定义: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3)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同时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作用。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既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又要重视精神力量的作用,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2、正确理解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要想正确理解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首先必须准确掌握物质概念。哲学上物质概念的含义包括两个层次:其一,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其二,能为我们的意识所反映。同时,要注意把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区别开来,要把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同自然科学中的物质概念区别开来。其次,要全面把握意识的本质。意识虽然是人脑特有的机能,是物质的反映,但这并不等于说有人脑,有了客观事物就能自行产生意识,还必须有社会实践这一客观条件,离开这一客观条件,就不会有任何意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有正误之分,但不管正确意识还是错误意识都来源于客观物质世界。最后,要正确区分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两种性质不同的作用,前者是基础,是前提,后者受前者的制约。

3、运用这一原理应注意下列问题:

(1)要坚持辩证的观点。该原理既包括物质的决定作用,又包括意识的能动作用,要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2)既可从整体上运用,还可以分别运用。如果所分析的问题既包括物质的决定作用,又包括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应从整体上把握,如分析两个文明建设。如果所分析的问题只体现物质的决定作用或意识的能动作用,那就只需用所涉及到的部分去分析,无需面面俱到。

4、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是辩证统一的。(1)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看,从知识的内在联系看,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力作用是不可分割的,承认前者必须承认后者,否则,就会导入形而上学唯物论。(2)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对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的哲学观点都是唯物主义,反之,则是唯心主义。(3)对意识能不能正确反映物质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唯一标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可知的,人的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世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则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否认事物的变化发展,陷入了不可知论。

[重点难点分析]

1、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1)这里的“整个世界”,即包括客观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又包括主观世界(人的意识或思维)。“人和世界关系”既包括人对世界的关系(能否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人怎样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等),又包括世界对人的关系。

(2)“根本观点,根本看法”是指它不同于人们对某个事物或某个方面事物的个别看法,但它又存在于个别观点和个别看法之中,具有共同性、一般性、根本性的特点。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总要和自己周围的人和事接触,逐步形象了各种观点,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于是就有了自然观、社会观、国家观、人生观、道德观、恋爱观、婚姻观、审美观等等。这些都是对世界某一方面的事物和问题的看法。在这些“观”之中,人们还形成了对世界事物的最一般的看法,形成了贯穿一切的、起支配作用的最基本观点,它左右着人们对各种事物的看法和行动,这就是世界观。

(3)世界观人人都有。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世界观,不同阶级的人有不同的世界观,就是同一时代同一阶级内部,人们的世界观也有差别。世界观有的是自发形成的,有的是自觉形成的;有的是分散零乱的,有的是理论化系统化的;有的是唯物的,有的是唯心的。

2、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1)人们总是在一定的世界观支配下,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没有和世界观相脱离相分裂的孤立的方法论,也没有不具备方法论意义的纯粹的世界观。但二者并不是简单的同一,懂得世界观并不等于掌握方法论。方法论是运用世界观的理论。至于如何运用还需要研究和学习。

(2)方法论在不同层次上有具体科学的方法论,一般科学方法论和哲学方法论之分。研究某一具体学科,涉及及某一具体领域的方法理论是具体科学方法论;研究各门具体科学,有一定普遍意义,适用于许多有关领域的方法论是一般科学方法论;关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探索实现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一致的最一般的方法理论是哲学方法论。教材上讲的方法论属方法论。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存、互相影响的关系,而哲学方法论在一定意义上带有决定性作用,它是各门科学方法论的概括和总结,对一般科学方法论、具体科学方法论有着指导意义。

3、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理论世界观、哲学的含义,要明确以下三个关系: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而一般人的世界观是自发的、朴素的和零散的,缺乏理论的论证。只能把人们的世界观形成一套体系,用某种理论的形成表现出来,才形成哲学。所以说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3)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世界观与方论是统一的,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的方法论,方法论体现和影响世界观。所以说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统一,是因为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4)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二者的研究对象不同。具体科学研究的是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特殊规律;哲学则把整个世界作为研究的对象,回答的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中共同存在的最普遍、最基本的问题,提示的是整个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二者的联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并随着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另一方面,哲学为各门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①这个概念表明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统一特性。“客观实在性”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的唯一特性,即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这个概念同时还告诉我们物质还有可知性。人的意识能够反映它、认识它。

②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

区别在于:哲学上的物质是指各种物质具体形态的共性――客观实在性。物质具体形态则是哲学物质概念的具体表现,它不仅具有共同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还具有自己的个性。哲学上的物质是个抽象的概念不能被创造、改变和消灭,而物质的具体形态则可以被人创造、改变和消灭。

联系在于: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是从各种物质具体形态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没有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哲学上的物质。哲学上的物质只能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之中,而万事万物都是物质的具体表现。

总之可以将二者的关系看作是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③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和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也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

区别在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只涉及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物质形态的具体特征,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则囊括了整个世界万事万物的共同惟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联系在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是哲学的物质概念研究的基础并提供证明,哲学的物质概念为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和研究提供指导。

(2)意识概念: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①这个概念是从两个方面阐述了什么是意识:

“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从意识的起源阐述的。意识首先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人类社会的直接产物。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从意识的本质阐述的。人脑这块特殊的物质具有思维的功能,可以对反映到头脑中的客观存在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的思维形式进行加工,意识就是产生了。没有人脑不以胶生意识,但有了人脑,没有客观存在反映在人脑中,也不能产生意识。这就是告诉我们:意识一刻也离不开物质,物质却可以离开意识而存在。但这也不可心以此来否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这是一个问题的不同的两个方面。

总之我们从意识的起源和意识的本质应该看到:意识离不开物质,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意识,有什么样的客观存在,就有什么样的意识。意识是物质的派出物。

②意识对客观的存在的反映有正确与错误的之分。③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人们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期目的就是明证。世界上只有人们没有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以认识的事物。这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④意识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即意识具有动作用)这种能动作用表现为:意识不仅能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突出反映在以正确的思想和理论指导实践,能促进事物的发展,反之亦然,即不同的意识有不同的作用;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3)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这就是二者辩证关系的内容。

②正确理解二者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和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是不可分割的两部分。承认前者必须承认后者,反之亦然。只承认前者,而否认后者是形而上学;片面夸大后者的作用,否认物质的决定作用,是唯心主义。

③要会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分析现实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主席关于教育问题的讲话。全社会关于创新精神的培养问题。

5、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1)人们活动中要处理的客观与主观的关系,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想问题”就是主观、意识在实践基础上反映客观事物世界的过程,“办事情”就是主观、意识通过实践反作用于客观物质世界的过程。所以,人们活动的过程就是客观与主观、物质与意识发生关系、相互作用的过程。

(2)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最重要的是物质世界不依赖于意识,同时意识又可以正确反映它、反作用于它。

(3)正确的思想意识和行动,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主观与客观相统一;错误的思想意识和行动,是主观和客观相背离,主观与客观相脱节。可见,人们能否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从主观因素来讲,关键就在于能否坚持从实际出发,能否使主观符合客观。

(4)如果不能从实际出发,主观和客观相背离、相脱节,就不可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5)要想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础上,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把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与按规律办事结合起来。

6、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包含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它涉及世界的本质及存在形式问题,对世界的认识问题,人和整个世界的关系问题,等等。解决这些问题归根结底都要涉及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不仅是所有哲学必须首先遇到的问题,而且是所学哲学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所以,人们把它当作哲学的基本问题。

(2)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究竟哪个是本原,物质和意识究竟谁决定谁。这是最重要的方面。对于这一方面回答得不同,哲学的性质就不同。由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作出的截然相反的回答。它们才成为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

(3)第二个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有同一性,即意识能否反映物质。对这个方面的回答,哲学可以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意识能够反映物质。不可知识论认为意识不能反映物质。可知论是大多数哲学家(包括唯物主义和部分唯心主义)所持的观点,不可知识论是少数哲学家所持的观点。

(4)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真正承认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那就要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7、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中叶。从19世纪30年代起,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阶级条件。19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巨大发展,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这三大发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自然科学的条件。黑格尔(1770-1831)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1804-1872)的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抛弃的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批判地吸取了他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抛弃的费尔马哈的形而上学和他的历史观的唯心主义,批判地吸取了他的唯物主义基本思想。

(2)马克思、恩格斯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第一次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使哲学的性质发生革命性变化,哲学不再是“科学的科学”而成为科学的哲学,成为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不仅科学地解释了世界,解释了人与世界的关系,更重要的还在于它科学地指出了人们该怎样认识和改造世界。

[知识迷航指南]

1、理解意识反作用的两个误区

(1)认为意识对物质的反映是消极的、被动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对物质的反映作用,不是“分泌”与“被分泌”的关系,也不完全和照镜子一样,而是客观对象在人们头脑中的主观映象。这种由客观转化为主观的过程,表现为一系列积极的、能动和抽象化的过程。

人们在和客观事物接触中,客观事物的各种现象,如颜色、声音、气味、冷热、硬度等作用于人的感官,就会产生对客观现象的种种感觉。但是,这种认识只能反映事物局部和现象,不能反映事物整体和本质;只能反映个别不能反映一般。因此感觉有局限性;它仅仅是意识的起点。实际上,人类对外界事物的反映,更主要是采取抽象思维的形式,即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形式。这是人类所特有的反映形式,是意识的高级形式。由此可见,思维反映的东西,虽然归根到底,仍来自物质世界。但是,这种反映不是直接的具体的反映,而是间接的抽象的反映。因而它抓住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和事物内部联系,反而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客观世界。

(2)认为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只有正确效应。

人们在实践基础上,获得了丰富感性材料之后,还要执行一系列复杂的加工、制作。在这当中就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抽象思维能力。然而,由于加工过程如此精细复杂,它就不能受到每个人的立场观点和思维方法的影响,以及知识水平的限制,如果人们把抽象化过程中的某一步、某一侧面或某一环节绝对化或片面地加以夸大时,就有可能使抽象化的途径走偏、走错,难以得出完全正确的甚至错误的结论来。

由此可见: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不仅有正效应,还有负效应。我们必须努力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使其反作用发挥正效应功能,从而造福于人类。

2、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具体的统一”是指,主要认识要符合当地(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单位)的实际。不同的国家、单位、事物是有差别的,人们的主观认识要着眼于这些“不同”之处,从具有“不同”之处的实际出发,主观才能准确地符合客观,这就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统一。

(2)“历史的统一”是指,主要认识要符合当时的实际(或者叫变化了的实际)。同一个国家、单位、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情况,只有从随时变化着的情况出发,主观才能准确的符合客观,这就是主观与客观历史的统一。

(3)总之,事物是在一定的时空中运动着的事物,运动着事物的存在形式是空间和时间。因而,任何客观实际都是当时当地的实际,是具体的历史变化着的实际。因而,从实际发现就只能从具体的历史变化着的实际出发。

(4)无产阶级政党要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就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学习时,可结合我国根据不同的实际,采取的不同的财政政策,来体会这一点。

3、“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与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不是一回事?

(1)通常说的“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命题,它的内容是,一方面,物质决定意识,另一方面,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能动地反映客观物质世界)。这是对实际存在物质和意识辩论关系的正确理解。

(2)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不仅是所有哲学必须回答的问题,而且是所有哲学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二是意识能否正确反映物质的问题。

(3)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即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4)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它认为:特点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不可分割,也不能并列,前者是前提、基础,后者受前者的制约。割裂二者关系会导致形而上学或唯心主义。

(5)二者并不是一回事。

5、“电脑也能思维”,对吗?

“电脑思维”只是对人脑思维功能和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它同人类思维有本质的区别。

(1)“电脑思维”的物质基础是机械的、物理的装置,人脑思维的物质基础是人脑。

(2)“电脑思维”的过程是机械的、物理的过程,人脑思维的过程主要是生理的、心理的过程。

(3)“电脑思维”没有自觉性、创造性、只能接受人脑的指令;人脑思维是人自觉进行的,有独特的创造性。

(4)“电脑思维”没有社,不会去探求模拟的社会意义;人类智慧具体有社会性,注重思维的社会效果。

(5)“电脑思维”是一个纯粹的逻辑过程,人脑的思维除自觉的逻辑过程外,还渗透有情感、意志因素,穿插有灵感、直觉、顿悟等过程。

可见,“电脑思维”不是本来意义上的人思维,思维、意识只是人脑的机能。

[破译高考试题]

(—)最佳选择题

[题例1]“中国的事情要依照中国的情况来办,”“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主要是因为

A.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离

B..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别国的经验不一定是从实际出发的

D.意识依赖于物质

(1995年全国高考试题)

[破译思路]此题主要通过考查对“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成功。”的哲学依据,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中国的事情要依照中国的情况来办”就是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其哲学依据是物质决定意识,主观要符合客观,一切从实际出发。但是客观实际是具体变化发展的,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实际,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实际,中国有中国的实际,别国有别国的实际。因此,要办好事情,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就要做到主观和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故选B,A.D不符合题干要求;C项说法不科学。

[题例2]被誉为“爱因斯坦以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的英国科学家斯蒂芬.霍金说,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发展,最终电脑将像人脑一样发达,甚至能自行设计出新“智能”电脑。这表明

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B.电脑能够模拟人脑

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电脑与人脑的功能趋于一致

(1998年全国高考试题)

[破译思路]此题难度偏大,错选率达70%,主要原因是现行教材没有直接涉及这一知识,不少考生从意识与人脑的关系角度作答,错选A项高达46.14%,错选C项也达22.88%。正确回答此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理解,“电脑技术的不断发展,最终电脑将像人脑一样……”说的是“电脑能够模拟人脑”,不是表明“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所以正确的选项是B项。

[题例3]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根据。”要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问题,也必须认清当代中国的国情。这表明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B.认识要靠实践来推动

C.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1996年全国高考试题)

[破译思路]解答此题关键是弄懂“认清”和“问题”所表达的哲学意义。讲了认清中国国情与认清中国革命问题的关系问题即中国国情(客观存在)与主观认识(中国革命问题)的关系,当今国情发生变化:要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问题(认识问题)也必须认清当代中国的国情(客观存在)。将题目两个层次给合起来,不难看出,尽管时代不同,国情也发生了变化,但我们都必须以客观存在为根据,做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而且是具体的历史统一,所以正确的选项只能是C。如果审题不认真,只看表面,把“认清”和“问题”看成是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就会错选A或B,如果把题目看成只是讲了两个时代的联系,而没有深入分析两个时代中具体的历史的区别则会错选D项。

[题例4]近20年来,约有7000条新名词产生。例如外资企业.知识经济.经济特区.电子邮件.多媒体.软件.信用卡.再就业等。从哲学上看,这一事实说明

A.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D.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1999年广东高考试题)

[破译思路]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新名词产生”这一事实说明了什么的理解。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新名词属于意识现象,是近年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产物和反映,故正确选项是B项。但是题干并没有强调新名词产生后,对客观现实发生作用,更没有指出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也没有讲人脑的特有机能,故不选A.C项。D.项说明的是人们认识的发展与题干不符。

[解题反思]高考既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更注重能力的考查,能力是以知识为基础的,此题主要考查对意识这个基本概念的理解,因此,平时学习时,一定要对有关概念和基本原理作全面的理解,并且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特别要结合当代实际,加以灵活运用,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高考的要求。

[题例5]“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这首诗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只有正确的认识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B.要使主观符合客观,就必须从实际出发

C.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反映

D.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意识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1995年全国高考试题)

[破译思路]解答此题有两个关键因素,第一是对题干的理解,第二是对哲学原理的运用。题目以一首唐诗作引文,诗中所描绘的是对于干旱的天气,两种人有两种不同的反映。种田人焦急万分,吹打着乐器到龙王庙去求雨,而朱门富户却在门口看热闹,还怕阴天到来乐器受潮发不出声音。这就是人们由于立场不同而带来的不同反映,故选C项。A项本身错误,B.D项本身正确,但与题干无关。A.B.D不应选。

[题例6]“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这句话在哲学上启示我们。

A.思想要适应变化了的情况B.认识是由浅入深的过程

C.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事实为依据C.对具体问题要作具体分析

(1999年全国高考试题)

[破译思路]此题引用了战国时期思想家韩非子的一句话作为题干,其意思是社会是发展的,社会情况不同,社会的政治制度等措施也应相应地变化。在哲学上给我们的启示是:事物是变化发展的,社会领域也一样,要适应变化了的社会,我们的思想也应适应变化的社会情况,既体现唯物论,也体现辩证法发展的思想,故选A项。题目没有强调我们应怎样认识这个社会,在发挥主观能动性时应以什么为基础,故B.C.D项不选。

(二)不定项选择题

[题例7]“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中出现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近二十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克服了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这段话的基本哲学内涵是

A.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性为基础

B.要用历史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过去,也要注重未来

C.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辨证统一的

(1998年全国高考试题)

[破译思路]作答此题不能简单从背景材料中直接选择,必须在理解分析材料,综合它们的含义基础上,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建设社会主义的失误或成功,关键是能否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故选C。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阶段,但又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故选D。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是一个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发展结果来看,要取得成功,就必须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故选A。B项不符会题意,故不选。

[题例8]古希腊有位哲人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点燃的火把。”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分析问题要有创新精神B.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B.意识可以能动地反映客观存在C.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1999年广东高考试题)

[破译思路]此题四个选项涉及的知识点有:物质运动的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支持新生事物创新精神,矛盾及其特点,物质与意识。解答此题首先要读懂题意,头脑不是容器而是火把一一容器是被动装东西,火把是燃烧的,能发出光照亮在黑暗中的事物,因此头脑需要启发,比喻突出了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和创新性,可见A.C项要选。D项揭示的是意识的内客,题目没有体现,容器和火把不构成矛盾对立统一的双方,也就没有矛盾的主次方面了,故B.D项不选。

[题例9]某地农民刊登广告,聘请城里下岗职工到农村去就业,得到一些下岗职工的热烈响应,他们纷纷到农村承包土地种果树、开鱼塘,开始了第二次创业。这表明

A.人们的思想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B.农村比城市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途径

C.实现再就业必须转变思想观念D.城乡差别已不复存在

(1999年全国高考试题)

[破译思路]城市人到农村就业,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作为城市人必须要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转变过去那种重工轻农,重城市轻视农村的思想观念,勇敢地迈出到农村进行第二次创业的步伐。故A.C项应选。B项认为农村比城市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途径,不符合题目要求,因为题目指的是某地农民登广告招聘下岗职工就业,并不是所有的农村都如此,所以不能以此得出农村比城市就业机会多。D项不符合现实情况,我国城乡在政诒、经济、文化、人民生活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B.D两项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片面性,不能入选。

(三)简答题

[题例10]1999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2000年6月中央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这些年中央反复强调,越是发展经济,越是改革开放,越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新形势新任务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状况,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

从哲学上说明当前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2001年高考模拟题)

[破译思路]解答此题要以题目的要求着眼。为什么要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从哲学上主要体现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和人的思想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是客观实际情况,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想工作适应变化了的客观实际,以适应新的形势发展要求。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党的思想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生命线,体现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必须要用正确的思想意识教育人,鼓舞人,为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提供智力和精神保证。

[答案要点]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要求我们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为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四)辨析题

[题例11]“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正确地揭示了两个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注:仓廪指储藏粮食的仓库)

(1997年全国高考试题)

[破译思路]这是道是非混杂型辨析题。题目以引文的形式出现来表达一种观点,考查考生运用辩证方法的分析能力。正确回答此题必须认真审题,逐层分析、细心品味,分清题目的观点是否有的地方对,有的地方错,或是在什么条件下对,在什么条件下错。

试题观点认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正确反映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不难看出“仓廪实”和“衣食足”是“知礼节”和“知荣辱”的基础,比喻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是有道理的,但“仓廪实”和“衣食足”未必就一定“知礼节”和“知荣辱”。这就具有片面性,因为精神文明是需要建设的,同时,两个文明之间的关系也是统一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促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

[答案要点]

(1).这种看法有一定的道理,“仓廪实”、“衣食足”确实是“知礼节”和“知荣辱”的基础。但若认为这就正确揭示了两个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则是片面的。

(2).这种看法忽视了精神文明是需要建设的,也忽祝了精神文明建设对物质文明建设的反作用。

(3).精神文明并不是随物质文明建设自然而然发展起来的,而要经过长期和艰巨的建设过程才能形成。

(4).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促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

(五)论述题

[题例12]某贫困地区的领导认为,脱贫不能仅靠政府救济,更要靠自力更生。他们根据其他地区“无工不富”的经验,建起了一些小型机械厂,但由于原料和资金缺乏,结果收效甚微。经过认真分析,他们认识到该地区山场面积大,适宜发展林果业和养殖业,于是因地制宜种起了果树、中药材,饲养起牛、羊、家兔等,经济情况很快有了改观。在此基础上他们又办起果品和肉类加工厂,几年就摆脱贫困,走上了致富之路。

该地区在脱贫过程中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1997年全国高考试题)

[破译思路]此题设置了一个事例,并指明了回答了重点,即“该地区在脱贫过程中是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用圆点提示考生注意。引导了考生要打破思维定式,要从“怎样做到”四个字上做文章,而不能仅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内涵上扩展答案。作答时,首先要审明材料,分清层次:从盲目办厂到根据自己的特点;既看到自己不利条件,又看到自己的有利条件;具体分析自己的特殊性;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四个层次把握材料。然后将自己所学观点与材料相结合,分层作答,运用“怎样把握自己的实际”、“具体分析自己的实际”、“正确对待别人的经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等知识进行演绎分析,把观点和材料有机结合,切莫观点材料两张皮,或只是罗列观点。

[答案要点]

该地区的做法是:

(1).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该地区从脱离本地区的实际盲目办厂,转为根据山区“山场''''面积大”的特点发展林果业和养殖业,做到了对自己地区客观实际的真切了解。

(2).辩证地认识和把握实际。该地区既看到自己不利条件,又看到自己的有利条件,作出真正发挥自己优势的决策,由此体现了对实际工作的全面把握;在林果业和养殖业有了一定发展后,办起与之配套的果品和肉类加工厂,也体现了对变化发展了的实际的正确把握。

(3).正确地对待别人的经验。该地区对“无工不富”的经验,从简单地照搬到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因地制宜的正确决策得以实施。

(4).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该地区领导认为,脱贫不能仅依靠政府救济,更要靠自力更生,并抓住时机办起果品和肉类加工厂。

[解题能力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动物是地球上生物进化的结果。动物产生后,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无脊椎到有脊椎,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动物慢慢地发展到哺乳动物,进而由类人猿进化到人类,产生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反映的哲理是()

A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B物质具有可知性

C人的主观意识改变不了社会的发展方向

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有一种观点认为,社会生活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的愿望、目的、动机决定的。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神灵天意决定社会的变化和人间的祸福。从哲学上看,上述两种观点的共同点是()

A都承认社会的发展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

B都肯定了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C都肯定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D都否认了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客观性

3、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制造出各种各样的精密仪器,人们通过这些精密仪器把感觉器官武装起来。但是,通过精密仪器武装起来的感觉器官的活动,始终都不能通过感觉的门坎之外,这主要是因为各种精神仪器:()

A、只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机构反映B、不可能观察一切事物

C、只是扩大了人的感官活动范围D、歪曲反映了客观事物

4、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从哲学上看,是因为:

A、舆论导向对事物发展有决定作用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D、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5、“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哲学寓意是:()

A、要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B、人的能动作用受物质条件制约

C、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D、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6、下列说法中体现物质决定意识的有:()

A、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B、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D、存在即被感知

7、“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照抄照搬别国的经验、别国的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主要是因为:()

A、物质和运动不可分B、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别国的经验不一定是从实际出发的D、意识依赖于物质

8、观花时,植物学家从植物学的角度观察,把它归入植物的某一类别之中,画家从美学角度欣赏,获取美的灵感。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是:()

A、立场不同B、世界观不同C、知识构成不同D、人生观不同

9、人们对燃烧现象曾有两种相反的解释,燃素说认为,燃烧是可以燃物质释放燃素的过程;氧化说认为,燃烧是可以燃物质与氧化合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的过程。以上两种解释:()

A、二者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B、二者是对客观事物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上的正确反映

C、由于各自的知识构成不同,形成了对事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反映

D、由于阶级立场不同而形成了对同一事物的不同反映

10、“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上述这段话主要强调:()

A、意识对物质的依赖B、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C、主观与客观的统一D、精神有时也决定物质

11、2002年5月,同志在重庆主持召开六省区市西部大开发工作座谈会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中央总揽全局,在分析国内外形势发展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两年多来,各地各部门特别是西部地区广大群众,认真贯彻中央的决策和部署,积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了明显的成绩。这以事实主要表明()

A物质不依赖于意识B意识对物质具有促进作用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D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了解国情,立足国情

12、中国石油抚颜石化分公司紧紧按照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根据本企业实际不断深化改革,到2000年5月,终于扭转了连续4年的亏损局面,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从哲学上看,这一事实说明:()

A、企业只要不断深化改革,就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B、社会的发展具有客观性

C、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D、做工作必须使主观符合客观,才能收到实效

13、据2000年6月19日《人民日报》报道,陕西省周至县两年前耗资上百万元在二曲镇丰村修建的喷灌工程由于脱离当地地块面积小等实际,几乎成了摆设,当地百姓称之为“废品工程”。这件事说明:()

A、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B、农民不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

C、脱离实际,主观不符合客观,是做不好工作的D、只有正确意识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14、一个阶级、政党和社会集团对国家的发展道路、社会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选择要顺应历史进步的潮流,就必须充分考虑本国的国情。这是因为:()

A、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一切从本国的国情出发

B、正确认识本国的国情,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C、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D、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才能做好工作

15、人民可以通过电脑的控制,使机器自动调节,导弹自动命中目标,宇宙飞船自动导航。这一事实充分说明()

A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B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C世界的本质是物质D意识能发作用于客观事物

16、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认为“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从哲学上看,上述两种观点()

A都肯定了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B都肯定了意识是世界的本质

C前者肯定了物质决定了意识,后者认为意识决定物质D前者属于唯心主义,后者属于唯物主义

17、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这是因为;()

A、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是从实际出发

B、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

C、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D、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决定作用

18、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制定了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这是因为:

A、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能够认识的B、我国的基本国情不以人的意志转移

C、社会主义初阶段是发展变化的D、我国的基本国情具有自己的特点

19、没有人脑肯定没有意识,有了人脑也不一定有意识。对这一观点的正确解释是:()

A、意识是客观物质对象在人脑中的主观现象

B、人脑可以产生意识,但必须是健康的人脑

C、人脑是意识物质器官,意识是有脑特有的机能

D、人脑的立场、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等各有不同

20、宗教是信仰上帝、神鬼等虚幻的东西,但是不管哪种的神,都是按照人们自己的形象和经验塑造的。这一事实说明:()

A、神上头脑中自生的,因为世界上根本没有鬼神

B、神是一种虚幻的东西,信则有,不信则无

C、神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可以在客观世界中找到它的原型

D、神是客观实在的东西

21、物质与意识的区别在于:()

A、物质能独立存在,意识不能独立存在B、物质是有形的,意识是无形的

C、物质是运动的,意识是不运动的D、物质是具体事物,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

22、说:“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的本本主义。”这体现的哲理是()

A、意识对物质具有作用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D、反对从主观出发

23、某学校对提高教学质量购置了一台高档电脑,但由于不会使用只好将它封存起来,后来,学校花几百块元买了学习机,作为教学辅助设备受到师生欢迎。这告诉我们:()

A、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B、必须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C、必须坚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D、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4、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人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这说明:()

A、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决定作用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有指导作用D、意识有时比物质重要

二、不定项选择题

25、2002年10月16日,同志在全球环境基金第二届成员国大会上指出:“人类不仅有认识和利用自然的非凡创造力,而且有保护和珍重自然的理性认识能力。”这说明()

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C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D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事物

26、对于个别地方出现的浮夸风,有人仿元曲写道:“莫说扶贫难上天,只在反掌间,笔头一转,油粮翻番,猪羊满圈。官升教学,数学升官,戏法常变。坑了乡民,瞒了上官,乐在当官。”这种浮夸作风()

A、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是主观主义原则的表现B、反映出错误的立场、世界观、人生观

C、是教条主义的表现D、是意识决定物质的唯心主义思想表现

27、“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下列观点属于对“梦”的正确理解的有:()

A、梦是意识,人脑是产生梦的物质器官,有了人脑就产生梦

B、梦是客观物质对象作用于人脑留下的印象,以梦的形式剪接组合而成

C、梦中的素材在客观世界中都能找到

D、梦是一种意识活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

28、现实生活中虽没有龙,但我们却说:“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这表明:()

A、意识并不完全依赖于物质B、人能够能动地反映外部世界

C、人能通过对现实材料的加工,可以创造新的形象和概念D、有的意识不是物质的反映

29、2002年11月,我国科学家完成了所承担的国际水稻基因组计划第四号染色体精确测序任务,使我国对国际水稻基因组计划测序工作的奉献率达10%。上述事实说明()

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如实反映

C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D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在不断加深

30、近年来,一些地方封建迷信有所抬头,有的地方甚至呈蔓延趋势。比如看相算命、修庙祭神、供奉菩萨、巫婆神汉装神弄鬼,愚弄群众,骗取群众的钱财。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有:()

A、它是唯心主义在现实生活中的突出表现B、它是与唯物论的一切科学知识根本对立的

C、它有悖于当前我国所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D、它是历史上的社会意识遗留下来的糟粕和毒素

31、某乡农民按乡政府要求,拔掉地里的玉米,改种特种蔬菜日本白萝卜,虽大获丰收,但因质次价廉,收益不佳。乡政府除不收种子款外,还按每亩100元向农民作了补偿,乡政府为此补贴了近7万元。这件事告诉我们()

A、乡政府愿望虽好,但引导不当,犯了主观主义错误

B、改变种植结构也应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我们搞好各项工作基本要求

D、乡政府不应农民的生产经营进行指导

32、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以“干部政绩也需要打假”为题,报道了某市几年来在听取下级单位工作总结汇报和考核干部政绩时坚持“打假”,即在向上级汇报材料或工作总结时杜绝谎报虚夸,如经查出,轻者处分,重者处罚。这样做体现了:()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作风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

C、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D、坚持对立统一观点,正确解决矛盾的方法

3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推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即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一定要从我国国情出发,扬长避短,趋利避害。这一要求体现的哲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B整体和部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C办事情要取得成功,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D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就能正确认识事物

三、简答题

34、党的十六大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此,有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只要物质文明搞好了,社会道德水平也就提高了。所以,应当先进行物质文明建设,然后再进行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请运用辨证唯物论的有关原理,对上述观点加以评析。

35、指出:“认识为什么必须实行现在这样的路线和政策而不能实行别样的路线和政策,关键还在于对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要有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请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有知识,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四、辨析题

36、只要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就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

37、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党在十六大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这必将极大促进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这说明,意识对物质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五、论述题

38、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的重要特征。必须立足于中国现实,继承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⑴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的唯物论依据是什么?

⑵建设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是怎样的?

⑶运用有关哲理,说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9、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⑴你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全面”是如何理解的?

⑵如何从辨证唯物论的角度来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

第一单元能力测试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2、D3、C4、C5、B6、C7、B8、C9、A10、B11、C12、D13、C

14、D15、D16、C17、C18、B19、AC20、C21、A22、C23、C24、C

二、不定项选择题

25、BC26、ABD27、BCD28、BC29、CD30、ABCD31、ABC32、A33、AC

三、简答题

34、答:(1)物质决定意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道德建设提供物质基础,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及科学合理的道德风尚不会自动形成,必须进行精神文明和道德建设。因此,认为物质文明搞好了,社会道德水平也就提高了的观点是错误的。

⑵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发作用,人民以正确的意识指导实践活动,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社会主义文明和道德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道德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因此,认为先进行物质文明建设,然后再进行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观点是错误的。

35、答:(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义,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这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2)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现行路线和政策都是从这一实际出发制定的,既坚持了社会主义性质,又不超越初级阶段,因而完全正确的政策。

(3)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有了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也就准把握了党制定现行路线和政策的依据,也就准确把握了党制定现行路线和政策的依据,这样才能澄清种种疑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四、辨析题

36、答:(1)物质和意识准是第一性、准决定谁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唯物主义者必须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否则就是唯心主义。

(2)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既要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同时又要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否则就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3)彻底唯物主义者既要正确处理好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还要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结合起来。

37、答:(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的作用。

⑵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二步战略目标基本实现,党基于这些新的客观实际及时地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这正表明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正确的认识,这必将极大地激发广大群众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热情,推动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这说明了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⑷但是,并不是一切意识对事物的发展都起促进作用,社会上那些错误的、落后的、反动的思想意识等,则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可见,题中的结论是错误的。

五、论述题

38、答:(1)坚持两个文明两手抓的唯物论依据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够发作用于客观事物。

⑵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没有物质文明的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就失去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可靠的发展条件;没有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的发展就失去了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经济发展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⑶第一,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意识能够指导人们采取正确的行动,从而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第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既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又是推动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只有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形成巨大的精神动力,从而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

39、答:(1)第一,从经济角度而言,这里的“全面”是指用二十年的时间将现在的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建设成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也就是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味着我国人民将全面告别贫困和温饱,全体人民都将过上比较富足的生活。第二,从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关系上看,这里的“全面”是指经济、政治、文化等全面协调发展,即“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学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富足。”

反映社会问题论文篇3

电影艺术,作为典型的大众文化产品,在今天有着特别的影响。遗憾的是,我们很少看到学者们――舆论研究者或者影视研究者从舆论学的角度对于“一两件典型的大众文化产品”所进行的“解剖”工作。在此,笔者不避学识的浅陋,选择了近年来颇有影响的冯小刚所导演的贺岁片系列进行这样一次解剖的尝试。

无论是陈力丹还是刘建明,虽然他们的建构各自舆论学的思路不一样,但是在各自的舆论学著作当中都把电影(影视)作为一种舆论形态来看待,放置在艺术这一大类的舆论形态当中。但是在他们的体系当中,没有能够展开论述,只是泛泛而谈――这对于他们是合适的。但是,以冯氏贺岁片为例深入分析一下这一舆论形态,既可以从新的角度解读冯氏电影,也可以从细致的角度了解影视这一舆论形体的特征。并且我们可以看到,舆论学者的若干抽象的理论,从具体的电影文本分析来看,还是显得线条过粗了。

陈力丹认为:“艺术形态的舆论所表达的公众意见或情绪倾向是相对间接的,但由于带有较强的情感性,因而能够比讯息形态的舆论更能深刻(注意这个词――笔者注)地反映一个时期舆论的特征。但是艺术形态的舆论不像观念形态的舆论那样直接表达意象,把握起来困难。”②而在陈力丹列举的艺术舆论形态中,有文学、音乐、舞蹈和绘画,也包括了电影。但是相对于其他几个古老的艺术门类,发展才100多年的电影并没有引起陈力丹的足够重视。而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大众文化普泛的现代社会,甚至影响力比前面几个艺术门类更为强势的电影艺术却被忽视了。

和陈力丹不同,刘建明在他的《社会舆论原理》中倒是提到了影视作品,并且列举了产生过广泛影响的《渴望》、《宰相刘罗锅》这两部电视连续剧,并且下结论说:“影视剧的轰动效应被艺术家所关注,因为它逼真的艺术手段把舆论氛围充分地真实化了……只有反映民意追求的戏剧,才具有舆论形态,才会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③

那么,影视作品到底在什么样的层面上反映了“民意追求”,从而“具有舆论形态”的呢?笔者就冯氏的贺岁电影,做一些初步的分析。

影视作品表现舆论层面的最浅显易见的是作品里面直接对于当下社会舆论或者历史上出现过的舆论现象进行反映。这样的舆论表现比较直观,往往表现为对于历史话语方式的回顾、对于当下事件的关注和对于社会思潮的反映。

在冯小刚前期的贺岁片中,很大一个特点就是对于革命话语的调侃性运用。这在一方面当然是消解传统革命思维,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对于历史舆论现象的再现。这样的镜头,比比皆是。比如《甲方乙方》的开头,在电影正式开始时的一段独白:“我叫姚远,现年38岁,未婚,人品四六开,优点六,缺点四……”这里面反映传统地对于一个人的评价方式的舆论样态,特别是把一个人分为“几几开”这样一种简单的思维模式。还有电影里面钱康的张口就来的对于革命时代话语的回顾:“我们的工作中也确实暴露了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同志们哪,不要小看这些问题,搞不好是要出乱子的。”“我们的祖国有强大的人民保卫着”、“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们就是为人民服务”……这些话语的背后,是一个时代的舆论主流的回响。这样的回响,在其他几部贺岁片中也多有流露,如《不见不散》里面,刘元对牛清回忆老人家时说过的话。

这种历史话语的回顾,不只是表面的历史舆论现象的沉渣泛起,其方式从严肃向幽默的转变,是在更深层次上反映时代表达方式的转变和社会观念的转变。因为“口头语言是最常见的舆论行为”④,刘建明说:“俗语是舆论的神经末梢,不仅在生活领域,即使在政治思想领域也会随着新事物的产生而出现激变。”⑤在冯氏最具个性特色的电影幽默元素中,这里的语言用调侃的方式完成了对于历史舆论方式的回顾和反思。其调侃的姿态也表示中国社会从“”这样的极“左”时期朝着改革开放的过渡,革命意识形态宽容,而市场经济和商业社会日渐确立的过程,以及这个过程对于人们语言和思维的影响。

借电影人物对白语言来进行舆论的表达,不只是对于历史舆论现象的调侃,还有对于当今舆论中心的关注。这一点在冯氏前期的贺岁片中表现得十分明显。比如1997年的《甲方乙方》对于香港回归重大历史时间的提及,1999年的贺岁片《没完没了》对于1998年暴发的洪水的触及,对于全球性的“跨世纪”舆论的突出,以及许多影片中对于“足球”的出线、比赛比分等的涉及。他常常利用岁末这个特殊的时间,把一年当中在人民生活中产生过广泛影响,成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百姓日常生活舆论涉及的中心话题,都在当年的贺岁片中进行反映。这种艺术的反映,类似于近年来新闻媒体热衷策划的年度风云人物、年度行业性十大事件之类。可以看作是一个时期以来舆论的漩涡中心,但是同媒体不同的是,媒体进行的年度选评,有着严格的时间限定,而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艺术的审美需求对应于内涵的深层的包容,使得它所反映的内容虽然也是一年之内出现的,但是其根源或者潜流,则有着前后相继的渊源和去向,从这一点看,更加符合舆论的形成和消散过程。

这些对于舆论的表达方式,常常处于舆论学学者的研究视野之外,学者们更加关注的是陈力丹所说的“深刻地反映一个时期舆论的特征”的那些方面。这就是在第二个层面上涉及影视作品对于舆论的表达:通过分析影视作品的主题来获取某个时期、某些人群的舆论内涵。

《甲方乙方》由七个小故事串联而成,反映了凡人的英雄梦、名人的凡人梦、享福的找罪受、失恋的要爱情,集中反映了对于家庭、婚姻、爱情等问题的看法。而这种看法,又是通过大众文化的形式反映出来的,显然符合当时的社会普遍心态。比如最后一个故事里面两地分居问题的揭露,就能够获得普遍的认同。《不见不散》表现的对于出国热、美国梦的反省;《没完没了》对于追债难的表现;《大腕》对于消费时代人们消费心理的把握;《手机》对于信息时代通讯方式改进后人们无法把握的自身无所适从的表现;《天下无贼》对于社会道德风尚、诚信原则崩盘的社会现状的曲折表达。这些都是人们近年来舆论的中心议题。

如果说时政性事件带有较强的时间限制,那么从冯氏电影里面反映出来的更多的则是道德舆论范畴内的观念。他不是批判、反思人们通过长期的历史积累形成的传统观念,而是制造和迎合这样的观念。比如《没完没了》最后对于家庭观念、亲情意识的温馨营造,就是典型的中国心理;《大腕》对于消费社会的认同;《手机》对于信息覆盖下人们情感生活的体察;《天下无贼》里面傻根对于善良的笃信,是普通老百姓的心理。

在这里,其实我们必须意识到舆论和影视的双向互动关系。也就是说,影视作品作为一种艺术形态,一方面是对于业已形成的舆论的艺术反映,另一方面也是对于它所反映的舆论的一种推进。不是说所有的影视作品都是这样。这里,就用得到一个概念:媚俗、迎合大众。冯小刚的商业片的道路,有着自己的电影理念,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为人民服务。冯氏借电影里面的角色之口反复表达这样的理念,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自己发表这样的高论。他心里装的是人民,人民群众的快乐就是他的快乐。这种媚俗、迎合包括多方面,对于审美品位、心理接受、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等等。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找大众的舆论中心:什么样的话题可以成为关注的热点,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用一个观众的话说:“冯导的影片,语言平实幽默,人物感情拿捏准确,每个故事、每个人物就像是我们身边的一样,看起来亲切极了。”

影视作品本身也是对于业已形成的或者未甚明了的舆论的澄清和自觉。这在冯氏的电影里面,表现为电影台词的流行化。每年贺岁片放映之后,社会上就能流行起来冯氏电影里面的经典对白。“张佃户来了,就让那些大骡子大马都歇了吧”,“打死我也不说”,“什么是有钱人,有钱人就是只买贵的,不买好的”,“做人要厚道”,“麻烦”,“21世纪什么最值钱,人才!”“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黎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这些话粗看是因为它的幽默,深究却也有着社会心理的基础,各种企业对于工人的剥削,商业社会金钱的万能指向,婚外情的神秘、刺激和疲惫,现代伦理对于个体欲望的压制,全社会对于知识过于盲目的尊崇,紧张的现代生活给人带来的精神压力……流行语是具有高度概括能力的舆论形式之一,正是对于社会潜舆论的表达。一旦流行之后,成为一个被广泛群体接受的、有着共同意义指向的言语,被人们用来表达对于相似的事情的意见、态度、观念和情感。

电影之所以可以成为舆论的表现形式是有其深刻的原因的,这就是它是大众消费品,尤其它可以成为大众娱乐消费品,因而受到观众群制约比较大。这就要求电影――尤其是商业电影要十分注重票房收入,而吸引票房的手段就是电影叙事方式的“媚俗”。电影可以生成舆论、引导舆论,必然因为它的可传播性。电影本身就是一个科技发展的产物,它是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和商业革命而传播的,其传播的速度和广度都十分迅捷。一部《星球大战》可以振臂一呼就号召全球几千万观众聚集大电影院,《黑客帝国》的全球首映也可以红极一时。

冯氏贺岁片每年都备受关注,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他的连年成功,引起媒体的持续关注,进而引起观众的期待热忱高涨。每年的冯小刚热,或者说贺岁电影所体现出的舆论特征在于:冯小刚的电影――进而一切有媚俗倾向的商业影片,不管其制作如何精良,都不得不将自己的视角和身份认同于大众的视角和身份。他也许可以做引领潮流的时尚前沿,但更多的时候,电影所扮演的角色是对大众舆论的基本反映。冯小刚电影的一炮而红,当然离不开他的幽默或者调侃,但更深层地看,则是因为他的平民视角。冯氏电影,包括他的幽默和调侃的风格,无一不是一种社会化的产物,是一种中国现实社会看待问题的去向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套用恩格斯的一句话:即使中国影坛上没有冯氏电影,也一定会有其他什么人的电影来完成它应该完成的任务。

注释:

①②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7月版,102页、100页。

③④⑤刘建明:《社会舆论原理》,华夏出版社,2002年8月版,112页、62页、63页。

(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

反映社会问题论文篇4

【关键词】民办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社会实践,学生素质,评价体系

一、研究意义及步骤

由于生源减少,民办院校的处境艰难,一方面民办院校与公办院校进入对峙阶段,另一方面民办院校之间竞争也异常激烈。因为公办院校有历史沉淀,学术氛围浓厚,科研与品牌效应都比民办院校与公办院校具有较大优势。在此环境下民办院校应走出自己的特色,向应用型大学转变。“应用”的核心就是实践教学,以实践教学进而提高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应具备的相应素质。在此背景下探讨民办高校社会实践与学生素质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课题组对山东省三地九所实力比较雄厚的民办高校和开展实地调研和发放问卷,接受调研者包括烟台南山学院、山东协和学院、山东英才学院、山东现代职业学院、青岛黄海学院、青岛工学院、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原山东产业文化学院、济南大学泉城学院(蓬莱校区)、南山集团下属企业等。我们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472份,具体情况见表1。

二、山东省民办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社会实践与学生素质分析及指标体系构建

本研究中因子分析采用的是主成分算法(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和斜交旋(promax),选择荷重大于0.5且其特征值大于1(Eigen values over 1)的因子作为主要解释因子,实现变量的归类。同时根据因子分析的结果,我们重新对三个专业社会实践生评价指标进行二级分类,构建出包含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以及三级指标的分层递阶的社会实践与学生素质指标体系。

对影响因素的各部分问项进行的KMO适当性检验结果显示:工商管理专业KMO值(社会实践)为0.802、KMO值(学生素质)为0.868,财会管理专业KMO值(社会实践)为0.908、KMO值(学生素质)为0.827,旅游专业KMO值(社会实践)为0.738、KMO值(学生素质)为0.791。Bartlett’s球度检验给出的相伴概率均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拒绝值Bartlett球度检验的零假设,认为均适合于因子分析。具体数据见表2。

注:根据通常的惯例,α≥0.5为可靠。

1、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社会实践和学生素质因子分析及指标体系构建

(1)旅游管理专业社会实践和学生素质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本研究对影响旅游管理专业社会实践的47个问项和学生素质的12个问项进行了因子分析,结果分别归为7个因子和3个因子,教学因素共解释76.232%的变异,学生素质因素共解68.089%的变异, 在本研究中,利用SPSS16.0软件包分别对这两大类影响因素的数据进行效度、信度分析。采用Cronbach α系数对整份问卷以及各个子部分做信度检验。在本研究中,各维度影响因素指标Cronbachα最小值0.565,最大值为0.968,而且量表总体Cronbachα值也分别达到0.967、0.866,表明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因素结果分析与命名:F1由17个项目组成,主要反映了学生毕业论文和学生实践情况,因此命名为学生毕业论文和学生实践因子;F2由10个项目组成,主要反映学生的专业实践和非专业实践比例情况,因此命名为学生实践比例因子;F3由11个项目组成,基本反映了教师专业实践与非专业实践的比例情况、以及教师实践结果,因此命名为教师实践比例与实践成果因子;F4由5个项目组成,主要反映的是学生实践结果对学生以后发展的影响,因此命名为学生实践成果因子;F5由1个项目组成,涉及到教师实践时间长短情况,因此命名为教师实践程度因子;F6由1个项目组成,论文答辩过程学校控制的有效性,因此命名为论文答辩过程学校控制的有效性因子;F7由1个项目组成,学生的产学研实习基地数比例,因此命名为学生的产学研实习基地数比例因子。 从方差最大贡献率来看F1学生毕业论文与学生实践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最大(25.94),能解释影响社会实践因素的比率最大,F7学生的产学研实习基地数比例的方差贡献率最小(4.695),对影响社会实践因素的解释能力最弱。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因素结果分析与命名:F1由4个项目组成,包括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学生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酒店业务能力等,是学生所学知识技能的应用能力,因此命名为学生知识应用因子;F2由3个项目组成,基本反映了学生自主创业、学生实践创新成果、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转化能力,因此命名为学生知识创新因子;F3由5个项目构成, 基本反映了学生非智力因素,包括学生专业兴趣高低、学生专业学习动机、学生工资待遇水平、学生自信心表现、学生专业认可度,因此命名为学生非智力因子。从方差最大贡献率来看F1学生知识应用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最大(23.474),能解释影响学生素质因素的比率最大,F3学生非智力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最小(22.148),对影响学生素质因素的解释能力最弱。

(2)旅游管理专业社会实践和学生素质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构建。根据以上因子分析结果,构建出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社会实践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3所示。

接上表

2. 工商管理专业社会实践和学生素质因子分析及指标体系构建

(1)工商管理专业社会实践和学生素质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对影响工商管理专业社会实践的47个问项和学生素质的12个问项进行了因子分析,结果分别归为7个因素和3个因素,教学因素共解释72.49%的变异,学生素质因素共解释73.073%的变异。在本研究中,利用SPSS16.0软件包分别对这两大类影响因素的数据进行效度、信度分析。采用Cronbachα系数对整份问卷以及各个子部分做信度检验。在本研究中,各维度影响因素指标Cronbachα最小值为0.61,最大值为0.934,而且量表总体Cronbach α值也分别达到0.951、0.919,表明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

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因素结果分析与命名:F1由13个项目组成,与学生毕业论文和教师非专业实践有直接关系,因此命名为教师课余实践和学生毕业论文因子;F2由8个项目组成,主要反映学生各种实践的影响,因此命名为学生实践水平因子;F3由4个项目组成,主要涉及教师与学生专业性实践,因此命名为师生专业实践因子;F4由4个项目组成,反映了教师实践时间长短和学生在论文写作中与导师见面次数,因此命名为师生实践程度因子;F5由4个项目组成,主要包括学生实践总结报告质量影响度、学生实践中爱岗敬业度、教师产研结合成果、教师挂职总结报告质量,基本反映了教师与学生社会实践的成果情况,因此命名为师生实践成果因子;F6由6个项目组成,基本反映了学生的课余非专业性实践情况,因此命名为学生非专业实践因子;F7由4个项目组成,包括教师对学生实践评价影响、学生实践单位评价重要性、教师的实践单位评价影响度等,主要反映了实践评价方面的内容,因此命名为师生实践评价因子。从方差最大贡献率来看F1教师课余实践与学生论文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最大(20.69),能解释影响社会实践因素的比率最大,F7师生实践评价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最小(4.695),对影响社会实践因素的解释能力最弱。

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素质结果分析与命名:F1由4个项目组成,包括学生创新成果比例、学生理论、实践知识转化能力、学生自主创业比例、学生工资待遇水平,是所学知识的提升与创新,因此命名为学生知识创新因子;F2由4个项目组成,包括学生的专业学习动机、学生专业认可、学生专业兴趣,主要反映的是学生非智力方面,即精神方面的因素,因此命名为学生非智力因子;F3由2个项目组成,基本反映了学生所掌握知识的应用,因此命名为学生知识应用因子。从方差最大贡献率来看F1学生知识创新能力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最大(30.929),能解释影响学生素质因素的比率最大,F3学生知识应用因子方差贡献率最小(13.757),对影响学生素质因素的解释能力最弱。

(2)工商管理专业社会实践和学生素质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构建。根据以上因子分析结果,构建出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社会实践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4所示。

3. 财会专业课程社会实践和学生素质因子分析及指标体系构建

(1)财会专业课程社会实践和学生素质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对影响财会专业社会实践的45个问项和学生素质的11个问项进行了因子分析,结果分别归为6个因素和3个因素,教学因素共解释71.09%的变异,学生素质因素共解释70.623%的变异。在本研究中,利用SPSS16.0软件包分别对这两大类影响因素的数据进行效度、信度分析。采用Cronbach α系数对整份问卷以及各个子部分做信度检验。在本研究中,各维度影响因素指标Cronbach α最小值为0.77,最大值为0.965,而且量表总体Cronbach α值也分别达到0.971、0.876。表明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

财会专业社会实践因素结果分析与命名:F1由14个项目组成,基本反映了学生毕业论文和师生专业性实践情况,因此命名为师生专业实践与毕业论文因子;F2由14个项目组成,主要涉及了科技、文化“下乡”学生实践数比率、支农支边学生实践数比率、支边支农实践教师比率等非专业性实践情况,因此命名为师生课余实践因子;F3由4个项目组成,主要涉及了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与实习相关度、学生对答辩前准备程度、学生对论文答辩后整理情况等相关内容,因此命名学生毕业论文因子;F4由3个项目组成,基本反映了学生全面发展的相关情况,因此命名为学生德-体-技因子;F5由3个项目组成,反映了学生毕业实习时间、教师产研结合成果影响度、学生实践主动性程度的实践时间和成果,因此命名为实践程度因子;F6由3个项目组成,主要涉及实践评价情况,因此命名为学生实践成果因子。从方差最大贡献率来看F1师生专业实践与毕业论文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最大(23.24),能解释影响社会实践工作因素的比率最大,F6学生实践成果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最小(5.457),对影响社会实践工作因素的解释能力最弱。

财会专业学生素质因素结果分析与命名:F1由5个项目组成,主要反映学生对专业的兴趣爱好,包括学生专业学习动机、学生专业兴趣爱好、学生自信心表现、学生专业认可程度等,是学生的精神状态,因此命名为学生非能力因素因子; F2由3个项目组成,主要反映了学生所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职业道德素质高低、学生会计业务能力高低等,因此命名为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因子;F3由3个项目组成,主要涉及学生自主创业比例、学生创新成果比例、学生毕业后工资待遇情况,是知识转化运用方面的能力和水平高低情况,是知识的提升,因此命名为学生知识创新因子。

(2)财会专业课程社会实践和学生素质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以上因子分析结果,构建出财会管理专业课程社会实践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5所示。

三、三个专业社会实践与学生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分析

3.1 三个专业社会实践因素因子比较分析

毕业论文在三个专业中的社会实践因素的方差贡献率最大。说明毕业论文对社会实践因素的影响最大。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基本能力的重要指标。毕业论文是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知识,就所学专业领域某一现象或理论简介或某一理论成果而所的文章。学校应该严抓学生论文,从选题、开题、中期考核、以及论文答辩都要严格控制,避免出现“论文不重要,不能因为论文答辩不过耽误学生毕业”这种宽进宽出的错误思想,应该树立论文是大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论文不合格大学学习就不合格的思想。严格把控论文应从以下方面做起:(1)提高全体教师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2)提高学生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3)制定规范的论文开题、答辩制度三专业因子分析中,相同因素还包括实践成果与实践程度因子以及专业实践与课余实践因子。

财会专业有与学生道德相关的因子,这与专业特点有关。会计要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等。这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应贯穿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始终。

3.2 三个专业学生素质因素因子比较分析

学生素质因素三因子命名相同包括:学生知识应用因子、学生知识创新因子、学生非智力因素。三因子涵盖学生素质的70%多的信息。

三因子在三专业中顺序不同,学生知识应用因子对旅游专业学生素质方差贡献23.474%,在三专业中最大;学生知识应用因子对工商专业学生素质方差贡献率13.757%,在三专业中最小;学生知识创新能力因子对工商专业学生素质方差贡献率30.929%,在三专业中最大;学生知识创新能力因子对财会专业学生素质方差贡献率22.138%,在三专业中最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因子对财会专业学生素质方差贡献率25.36%,在三专业中最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因子对旅游专业学生素质方差贡献率22.148%,在三专业中最小。

以上差别是由各专业的特点所决定的。财会专业学科特点略微偏理科,财会专业的主要特点是定量、精确、细致、微观,同时有比较枯燥和单调,所以对学生的兴趣要求较高,因此学生非智力因素因子对财会专业学生素质方差贡献率在三专业中最大;工商管理专业比较宽泛,需要多方面的掌握知识,知识专业性不强,因此学生思维活跃,思维发散,因此学生知识创新能力因子对工商专业学生素质方差贡献率最大;旅游管理专业侧重于人的因素,突出实践的专业特色,因此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学生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学生酒店业务能力影响因素最大。

综上所述,民办高校作为我国国民教育的一种实力派办学机构,在教学界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探索适用于民办高校的教育科研指标体系,推动其教育科研工作的进步,对其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梁镇,李丽.高新技术企业技术研发人员创新成长评价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7):166-171.

[2]梁镇.新技术企业知识型员工成长评价机制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9(5);

[3]梁镇,陈立文,丁雷等.新技术企业知识型员工成长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4]杨颖.浅析实践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10年9月.

[5]贾斌.目前高校社会实践现状引发的思考[J].职业教育, 2010( 1) : 275.

[6]余家鹏. 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功能及其运行机制研究[D]. 贵州大学, 2009: 43 - 44.

反映社会问题论文篇5

一、影视作品选择的原则

影视作品的选取,关系着教学效果和质量,影视作品中包含的内容,需是课程教学内容的典型案例,必须能够体现其与所讲授课程密切相关。目前国内法学课堂教学中,使用影视作品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影片来源多集中于英美法系,而反映大陆法系国家法律的影片较少;国外影片较多,而使用国内影片较少;多注重于描写律师行业,描写法官、反映立法的较少。

1.运用影视作品进行法学课堂教学的模式

目前运用影视作品进行法学课堂教学的目的主要有三种:

第一,影视作品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材料使用,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增加教学效果。这是最常见的运用模式。如在讲述某个知识点时,在多媒体课件中穿插视频文件。此种模式的教学具有简单性,在很多情况下只是增加学生的学习趣味性,其优点是花费时间较少,提高课堂教学的活跃性。

第二,将影视作品作为教学研究的客体,对该作品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这种模式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的影视作品,避免对影视作品的断章取义。弊端是需要学生花费较长的时间欣赏电影,可能影响课堂教学进度。

第三,选择不同国度,题材相同或相似的影视作品,对其中隐含的法律文化差异等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相对于第二种模式,此种模式需要为学生提供两个以上的影视作品,这需要更多的时间。由于各国国情的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法律文化差异。选择不同法系国家的影视作品,可以给学生展现不同法制环境下所形成的不同的律师执业环境、不同的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思维方式、以及该国人民对法律的信仰状况。

上述第二、三种两种模式的影视作品教学都需要教师、学生较多的时间去研究作品的法律问题,但是其能更好的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作者认为这是今后法学课堂选择影视作品教学的主要方向,这对教师、学生都提出非常高的要求。

教师应该根据所讲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选择合适的影视作品作为课堂教学研究的对象。

2.影视作品选择的原则

影视作品选择的原则,是指教师在选择、运用影视作品中应当遵守的基本规范。影视作品的选择应当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1)有限性

法学理论的学习,主要以教师讲授,案例研讨为主,影视作品的教学和研究只能作为辅助手段。所以教师在对影视作品的选择上要根据教学目的而定,如果教师的目的是上述一种,那么应当选择简短的作品,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教师应当对影视作品进行简单的加工、剪辑,以符合课堂教学的需要。如果是基于上述第二、三种目的,可以选择时间较长、具有完整性的作品。

(2)关联性

教师在选择影视作品时,应当选择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娱乐性较强的尽量不要使用。(1)应当适时运用影视作品充当教学手段。教师可以选择在讲授知识点之前或之后,引入影视作品,帮助学生理解法律问题。(2)要根据课程、知识点的不同,因地制宜的选择不同的影片。如在讲述国际公法的反人类罪时,可以选择让学生观看《东京审判》、《纽伦堡审判》等影片。如在讲述英国宪法有关女王任命首相时,可以选择《女王》中的片头情节,帮助学生理解英国的政治体制。如在讲述中国特色的审判形式时,可以观看《马背上的法庭》这部电影。

(3)有效性

有效性是指影片的选择要切中主题,案情复杂但易懂,不要选择案情隐晦、悬疑的电影。选择的影片应当直接反映社会现实。在影视作品的选择上要注意法律之间的联系,不能就刑法看刑法。学习法律是为了更好运用它解决现实问题,要让学生懂得现实中办理案例的具体步骤,而不能只懂实体法不懂程序法。应选择实体法和程序法相结合的作品,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程序法和实体法的联系。

二、教师在影视作品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教师在影视作品教学中不应当充当放映员的角色,而应从影视的选择到放映最后到讨论学习充当积极引导者的角色。为此,作者认为教师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做好影视作品欣赏前的准备工作。法律影视作品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其真实的再现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传统,教师应尽量选择正面描写社会现实的影视作品。教师在影视作品放映前应当详细研究其中反映的社会问题,如法律职业人员的执业状况、思维方式、案情等。在选择美国影视作品时,还应当详细了解美国的社会背景,对比其与中国社会现实的不同。

第二,做好影视作品放映前的引导工作。这种引导体现在以下方面:(1)提醒学生注意其中的法律问题,包括程序法和实体法,如其中的警察办案程序。(2)引导学生思考案件发生的社会背景。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电影。

第三,影视作品放映后的总结工作。欣赏不是目的,而是研究背后的社会、法律问题。在影视作品欣赏后,要对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总结,这种总结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总结工作可以采取讨论的方式来进行。作者认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这需要学生对影视作品有深刻的把握,还要求其对社会背景有一定的认识。

首先要让学生自己总结该作品中反映的法律、社会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影视作品与所学知识进行对比,理解其中的法律文化差异。

其次,教师在总结、分析学生提出的问题基础上,指出其中的假问题、真问题,并解释其中的原因。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指示各组需要准备的具体问题,每个小组准备一至两个问题,并且需要小组成员将其形成书面文字。

再次,指导学生查找材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查找材料的方法有很多种,如通过检索关键词搜索有关论文、查找图书馆馆藏图书等。由于需要形成书面文字,因此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文习惯,做到用法律的术语分析其中的问题,做到用词严谨、规范、简洁,引文规范,不能抄袭。

最后,组织课堂讨论,可以选择答辩的形式。每个小组就形成的论文,指派一名学生作为主发言人,其他学生可以补充。其他小组的成员可就该组成员的发言提出自己的问题,发表不同的看法,要求其回答。这可以锻炼学生对问题思考的深度和临场反应能力。

反映社会问题论文篇6

作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之一,从2005年6月起,我所在的北京社会报在一版以二条位置以我个人名字开设了“小杨助困连线”,旨在着力宣传首都民政事业、社会救助体系的新面貌、新成就,反映社会困难群体的困境和对新生活的期盼。作为该专栏编辑记者,在三个多月的采访、编辑中,我深切地体会到了作为一个行业报记者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坚持“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原则,对指导我们的新闻实践,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有利于更好的宣传民政政策

北京社会报由北京市民政局主办,是全国惟一的省市级民政系统报纸,是宣传党和政府的民政政策,体现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体的关怀,反映最基层群众特别是社会困难群体的心声的阵地。在8万多订户中,市、区民政局,街道、乡镇政府,各级养老机构(福利院、养老院、光荣院),优抚对象、“三无”对象占95%以上。宣传民政政策,及时反映民政动态是我们报纸的一项主要任务。最基层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体的稳定,是国家、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方面,或者说是关系到国家大局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及时反映这部分人的生活现状,让“上面”了解百姓,及时制定有利于他们生活的相关政策并予以刊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积极、良好的舆论氛围,让百姓坚信党的领导、坚信社会主义方向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持跟党走显得尤为重要。否则,只讲“真实”的新闻,片面报道我们在采访中遇到的一些真实现象,如有些农村民政对象生活还很贫穷、城市中还有一些处于政策界限边缘的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难以得到保障等,势必会造成人心混乱,政策不透明,以致社会不稳定等严重后果。2005年6月,我听说了发生在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镇的一个真实故事:一位70岁的老大妈,在一个月里先后失去两个女婿,大儿子离婚后遭遇车祸落下残疾,小儿媳7年里换了两次肾,老伴儿瘫痪10年后病逝,种种打击已经让这位老人欲哭无泪。在去她家采访中,我亲眼看到,她家里的“土”地、土炕,摆着的是一台9寸的黑白电视机,屋内陈设非常简陋。老人家和大儿子一起生活,但两个人从元旦到现在还没有用完一桶10斤的食用油,一瓶普通的酱油也只用了少半瓶……老人生活非常艰难。我用心听着她含泪的倾诉,终于“听”到了一个“火花”,老人说,从前她的日子是把一分钱掰成三瓣儿花,自从2004年享受到政府发放的“农低保金”后,再不用为每月的基本生活费发愁了。老人感慨:我一辈子含辛茹苦拉扯大五个儿女,可到头来,五个儿女管不了一个妈,最后靠的还是共产党!于是,我以“连失两女婿,长子遭车祸,小儿媳两次换肾,天灾人祸”为引题,“谁帮她应对种种打击”为主题把她及地方政府救助她的故事在“小杨助困连线”中刊出,赢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她所在的昌平区民政局和十三陵镇相关负责人都给我打来电话,表示一定要更努力工作,让那些低保对象、困难群体通过自己周密、细致的工作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二、坚持“三贴近”原则,有利于更好地上传下达,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可资参考的第一手资料

在长期的一线采访中,我接触到最基层百姓真实的生活,为他们喜,为他们忧。分析包括“小杨助困连线”在内的很多采访,我发现“低保”对象等社会困难群体生活中的一些难题是由于政府某些政策滞后所造成的,如前几年有一些群众反映,自北京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以来,由于政策不透明,存在着“应保的保不上,不该保的保进来”及低保对象危改拆迁中存在的难题等。为及时反映这一问题,我与市民政局有关处室取得联系,了解低保相关政策,深入区县调查研究,采写了《崇文低保透明了》的系列报道,宣传了崇文区天坛街道、前门街道实行低保公示制度的做法和经验,在各区县民政部门引起强烈反响,崇文区和我们报社都接到一些读者和区县相关工作部门的咨询电话,也有一些区县迫不及待地前去取经。很快,市民政局在崇文区召开现场会,推广其经验,并出台了低保公示制度的相关文件,使这一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道路。近几年,随着北京市申奥成功,城市建设、危房改造加快,低保对象在危改拆迁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成为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亟待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予以关注和解决。为此,我到本市危改拆迁面积较大、低保户较多、区财政较紧张的崇文区采访,深入低保户家中、拆迁公司了解情况,获得了大量很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我又将这些材料细化,将不宜公开报道的写成舆情,反映给有关方面;将群众反映强烈、摆在面上、不容回避且亟待解决的问题写成《崇文区低保对象在危改拆迁中的问题》的系列报道(三篇)在本报一版连续刊发,取得强烈社会反响,有一位70多岁的老人专程来到报社给我送来一封表扬信,说我反映了最底层人民群众的疾苦和呼声,还有一些读者打来电话说我为老百姓办了一件大实事,他们需要这样的记者等等。之后,市房地局会同市民政局出台了针对低保对象住房困难的廉租房制度,第二年有关方面又将这三个题目(《人户分离――低保拆迁中的一大难题》、《拆迁款算不算生活费》、《买了房子交不起钱》),作为三个款项列入市政府转发的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房地局联合出台的《关于北京市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补充规定》中,提出具体解决措施。同样感到荣幸的是,我这个系列报道被评为当年度北京新闻奖一等奖(专业报刊类),为我们报社和我本人都争得了荣誉。

三、自觉坚持“三贴近”原则,无愧于记者崇高的职责

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事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反映群众、引导群众,为人民服务。也正因为此,人民群众一向对新闻事业及其从业人员寄予很高的社会期望,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新闻媒体及记者也享有较强的社会公信力。作为新闻事业中的一分子,我们理应不断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和政治家办报的方针,充分认识舆论导向的重要性,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采写真实新闻,及时迅速反映生活的新变化、新风貌。尤其应该提及的是,在复杂的社会大背景下,记者有时说真话、报道某些社会阴暗面是要冒一定风险的,甚至会受到邪恶势力对生命的威胁。这时,我们不应该退却,也没有理由退却,职业道德要求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报道并维护新闻的真实。而不做假新闻则是一个新闻工作者最起码的职业道德。

(作者为北京社会报记者)

链接:

反映社会问题论文篇7

主流传统媒体一直承担对社会公众进行主流意识形态灌输、价值导向、舆论引导的职责和功能。传统媒体时代,主流传统媒体对公众舆论的引领力也非常显著,政府掌握着话语权。在“微时代”,“微媒介”对主流传统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公众更多开始从微博、微信中传播、获取信息,对主流传统媒体的关注度、信任度、认同感逐渐降低。主流传统媒体在时间性上相对滞后,主流传统媒体依靠记者进行采访、报道,而在“微时代”,人人都是报道者、评论者,随时随地都可以用微博上传身边的事件,有许多人仅仅为了求得关注,在报道中歪曲事实或者刻意强调某些内容混淆视听。公众看到这些信息后就会在微博、微信中进行广泛的评论,这时主流传统媒介表现得明显被动,等到主流传统媒介还原事实后,这些虚假消息已经对某些人或群体造成了严重伤害,而公众对这条消息已经不关注了。例如:2013年网上误传的北京大妈讹诈外国人,即使后来还原了事实真相,也对这位北京大妈的生活和精神造成了严重伤害。在现行体制内,主流传统媒介受到严格管理,的信息都受到层层把关,经常“报喜不报忧”,在一些民生、敏感话题等方面上往往是“失语”状态,甚至限制公众发言,公众开始逐渐对其失去信任。

二、“微时代”背景下网络舆论工作的途径

1.建设政府微博新阵地微博已经成为公众传播、获取信息的重要平台,是公众舆论主要的集散地,政府要想做好网络舆论工作,引导公众舆论,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微博这一媒介来建设政府微博的新阵地。当前,我国许多政府部门也开通了政府微博,但在利用度上却很欠缺。许多政府微博更新信息不及时,对于公众所关心的民生问题反映的程度不够,并且一旦政府或者官员出现失误、不端行为,在面对公众的质疑方面,通常采取草草了事,甚至限制、删除公众提问、评论,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政府在公众心里的形象。建设政府微博新阵地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政府微博是要更好地反映民意,集民之所需、集民之所想,充分尊重民众的观点,使民众真正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让广大民众更踊跃地参与其中,在微博中更多地去反映民生问题,宣传政府颁布的新方针、政策,抛弃那些官话、空话、套话,在面对公众对敏感问题质疑方面,不应该限制公众发言,而是要将公众反映出来的主要看法、问题给予全面解答,消除公众的疑惑。在获取信息方面也不应被动接受,要经常关注民众微博,针对民众的焦点问题应及时给与解答、解决,针对网络谣言应及时揭露、批判,防止民众上当,稳定民心。

2.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生活契合度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生活契合度就是要将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和解释与大众的生活相结合,使主流意识形态更加生活化、通俗化、大众化。在“微时代”,公众所创造出的“微文化”是一种亚文化,这种“微文化”既包含积极健康的思想信息,也有腐朽、不良的信息,要实现主流意识形态统领“微文化”,使“微文化”健康发展,增强公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度,就必须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生活契合度。在主流意识形态解释上要生活化、通俗化,公众的知识水平层次、认识能力不同,在主流意识形态理论开发解释上要考虑整体大众的接受能力。生活化、通俗化就是要求主流意识形态与公众日常生活相结合,与我国社会的传统道德相结合,做到简单而有内涵。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虽然话语简单但是其中包含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要使公众理解相对比较困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更加通俗易懂,反映了公众生活,体现了传统道德,在宣传上更容易被接受。不断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生活契合度,帮助公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政治素养、道德规范,就会实现网络舆论在主流意识形态引导下的健康、快速发展。

3.推进主流媒体进军“微媒介”主流传统媒体一直是党和政府思想宣传、价值引导的主要途径之一,网络舆论思想越来越多元化,亚文化、反主流信息横行,主流传统媒体更应该宣传正能量,凝聚社会共识。“微媒介”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要掌握舆论的主动权,就要推进主流传统媒体进军“微媒介”,当前许多主流媒体已经进军微博,但仍然需要不断建设。主流传统媒体在宣传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质量和水平,要及时报道国家、社会中的焦点问题,不能被动,否则就会丧失舆论主动权,应及时引导网络舆论,使公众能够理性看待问题,对于报道信息的准确度要正确把握,赢得公众支持,“既反冒进,又反保守”,不能对报道信息夸大,又不能虚假隐瞒其结果。在“微媒介”中经常与公众互动,参考公众舆论意见,并及时反映给政府部门,对于网络舆论中非理性评论及时引导,在面对网络谣言时,敢于亮剑,及时反驳。

反映社会问题论文篇8

关键词:蔡仪;美学;认识论;精神文明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4-0149-01

在《实践论》中提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这种观点对后代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产生了深远影响。蔡仪深受的影响,他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检验艺术美的唯一标准,美学是人类创造的,是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的,所以要经过不断地检验,才能够为实践服务。美学思想家更应该立足于社会生活实践,在现实生活中探索美学,在实践活动中发展美学。

蔡仪在从事美学学术研究之后,一直在思考怎样推进美学研究。他先后撰写了《论普及》、《美育》、《马克思究竟怎样论美》、《实践也是检验艺术美的唯一标准》等文章。蔡仪一直认为在中国美学广阔的发展条件下,关于美学理论不管在基本原理还是具体论点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想法。因此如何推进美学研究的发展关乎中国美学的命运。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以唯物主义的美学理论为依据,始终秉承客观事物的美在于其本身的观点,相信客观存在的美是不会因人直观意识的改变而改变的;其次,美感与事物的某种特性或者它的表现形式有关,但是事物的美又能通过人的主观意识所掌控,即人可以创造出艺术美。以现今时代美学的发展趋势来看,美学研究终将扫除一切障碍,往更好的方向发展。所以对那些虚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美学”应该给予严肃批评和否定,虽然他们宣称是以所谓的“人类本体学”的实践哲学为依据,但是这种依据毫无意义可言。至于一般的唯心主义哲学,完全不必理会,因为无论怎样都是缺少实践的检验,也无法逃脱实践的检验,它们都会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流逝的。

其次,蔡仪一直在探索美学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如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是他思考的问题。他认为首先要处理好美学与社会的关系。因为美学是比较烦难深刻的理论学科,要做好这种理论工作,还要结合实际,深入实践,特别是要和社会现实生活结合的密切一些。

蔡仪认为:“美学要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出贡献,首先还是要明白什么是美,要明白美的本质和美的规律。因而美的本质、美的规律的研究还是重要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要要讲社会美,因为社会的事物、包括人的性格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社会事物包括人的社会性,也都是社会关系形成的。所以要建设好社会美就必须要提高人的行为美、人的心灵美和社会环境美。这些美是相辅相成的,只有经过不断地宣传和感化,才能集聚社会正能量,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蔡仪深信,只要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原则,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认真学习,共同提高,逐渐建立比较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我们的美学就能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贡献更多的力量。

第三,蔡仪对美学理论基础的探讨。美学的理论基础是认识论,首先是反映论问题。要想通透地了解美学的一切就必须先学习哲学,熟练运用方法论。一些美学家宣称自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但在解释美学问题的时候又不尽相同,出入很大,关键是没有学习好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蔡仪说:“按恩格斯的话说,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而哲学史上的反映论,是唯物主义各派在认识论上的基本论点,所谓反映论即是主张思想意识是物的反映,也是承认先有物质,后有反映,反映即物质意识上的映象或影像。”所以作为美学的理论基础的认识论,首先是反映论,无论在美学研究方面还是哲学研究方面,都有不少的问题要去解决。

蔡仪经历过战火的洗礼,人生的坎坷,生活的困顿,国家的发展。根据党和人民的需要,他从事过多种行业,撰写过历史的、文学的、艺术的作品,极度渴望美好的生活,视马克思主义学说为生活的救命稻草。蔡仪进行的历史教学、文学教学和艺术创作所具有的时代意义远远超过了教学和研究本身。他所进行的美学研究,形成了专门的学术术语,明晰的概念界定和内涵,严密的逻辑推论以及崭新的美学体系。他开创了中国现代美学的唯物认识论美学学科,这种自觉的学科意识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方向基础之上的。

2014年10月15日,中央召开了新时期文艺工作座谈会。同志对文艺工作的发展做了指示。他说:“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倡导说真话、讲道理,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他还指出,文艺评论能够促进文艺活动的发展,能有效抑制不良创作现象的发生,要发挥文艺创作在引领社会风尚方面的重要作用。文艺批评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重新塑造积极、犀利和科学的批判精神。尽管蔡仪的美学思想具有局限性,但是他的美学思想理论观点仍然推动了中国艺术美学的发展,具有厚重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蔡仪.蔡仪文集[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

[2]董宏.蔡仪美学思想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1.

上一篇:暑假社会实践论文范文 下一篇:初中综合实践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