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小康社会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23 00:00:01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篇1

【关 键 词】政治文明/民主政治/法制/建设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了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邓小平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68页。)最近,江泽民又特别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 政治文明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必须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巩固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注:江泽民:《执政党必须高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2002年5月31日。)这些论述,明确提出了小康社会民主政治发展目标,强调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

1844年11月,马克思在《关于现代国家的著作的计划草稿》中就提出了“政治文明”概念。马克思强调要用“政治文明”作为废除集权制的主要手段,并对政治文明的内涵作了界定:“人权的宣布和国家的宪法”的颁发与实施,“权力的分开”(立法权力和执行权力分开),破除集权制和建设“ 政治文明 ”。(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第238页。)马克思所讲的政治文明,是针对专制、集权制提出来的,强调人民主权,依法治国,实行民主,相互监督,它包含了现代化国家的主要内容,是一种现代化政治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和发展程度的标志。政治文明既包括政治思想、法治思想、民主思想,也包括在这些思想指导下的政治活动,其中,民主、法治是政治文明的核心。

人类社会文明,即社会的进步状态,是一个多层次、有机联系的整体。马克思对社会文明的整体结构与协调发展,曾进行过精辟的论述,马克思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恩格斯也指出:“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2页。)。显然,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经济基础或经济结构,指的是物质文明,政治上层建筑及政治、法律的意识形式,则是 政治文明 ,而其他意识形式则是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总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互动共进,推进社会发展。从总体上看,物质文明起着基础的、决定的作用,但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并不是物质文明的消极派生物,它们不仅对物质文明有巨大的能动作用,而且在一定情况下,具有决定作用。“诚然,生产力、实践、经济基础,一般表现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谁不承认这一点,谁就不是唯物主义者。然而,生产关系、理论、上层建筑这些方面,在一定条件下,有转过来表现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这也是必须承认的。”“当作政治文化等等上层建筑阻碍着经济基础的发展的时候,对于政治上和文化上的革新就成为主要的决定的东西了。”(注:《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25、326页。)

对社会文明的整体分析和研究,国外许多学者也有诸多论述,美国学者威尔杜兰把社会文明进行了要素分析,认为:“文明是增进文化创造的社会秩序。它包括四大因素: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组织,伦理的传统,以及知识与艺术的追求。”(注:[美]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第一卷,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英国学者汤因比,不仅将社会文明明确划分为经济、政治、文化三个部分,而且详细论述了三方面文明的关联性与整体性,他指出:“文明乃整体,它们的局部相依为命,而且都发生牵制作用。在这个整体里,经济的、政治的、文明的因素都保持着一种美好的平衡关系。”(注:[美]汤因比:《历史研究》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63页。)

江泽民同志关于 政治文明 的概念,是根据社会结构和社会整体文明内容提出来的,是对我国社会文明建设的补充与发展。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提出了进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方针,并确立了建设的目标、任务与政策,有力地推进了社会的发展。政治文明建设虽然包括在精神文明建设之中,但由于没有作为一项建设的战略举措提出,致使政治文明建设相对滞后,并成为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为此,江泽民同志提出政治文明建设要求,也是从我国社会现实情况出发的。

政治文明建设具有丰富的内涵。首先,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包括社会主义政治思想文明。政治思想包括政治理论、法治观念、政治理想、政治道德、政治态度、政治情感等,其中政治理论、政治观点、政治理想在政治意识和政治活动中起主导的、支配的作用,它是意识形态的中心内容。能不能坚持先进的社会主义政治理论、观点、理想,并不断提高政党、团体和公民政治活动的文明程度,将一直是小康社会 政治文明 建设的艰巨任务。这是因为,社会主义的理想与目标的确立,政治思想的形成和政治行为的规范,不可能自发实现,只能依靠有组织、有目的的政治文明建设来完成。而且,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既面临着资本主义政治的强大冲击,又面临我国传统落后政治的干扰。资本主义的“民主”思潮、“自由”观念、“人权”思想,封建社会的等级特权、官贵民轻、人际依附意识、法制观念淡薄等遗传,对我国政治生活有着明显的消极作用,过去、现在乃至将来都成为我国向民主化、现代化方向发展的严重阻抗。因此,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统一政治思想,对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作用重大而又艰巨。

其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也包括政治行为文明。政治行为文明是指政党、团体以及公民政治生活、政治活动方式的文明程度,是政治思想文明在行为上的反映。由于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政治思想的影响,加上我国 政治文明 规范尚处在系统建设之中,政党、团体及公民的政治行为文明也有待提高。政治生活中存在的无政府主义与自由化倾向,无视法纪规范的“大民主”现象,政治生活的盲从与自发行为,干部中的家长制作风,领导层的等级特权,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行为,以及官僚主义、以权谋私、欺上瞒下、任人唯亲等等,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些与政治文明不相符合的行为都是受一定政治思想支配的。它表明我国政治制度化能力还不强,政治文明程度需要提高。如果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建设,进行引导,这些不文明行为不仅直接阻滞我国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和制约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阻滞整个社会的进步。因此,政治思想建设,政治行为文明的提高,事关社会文明发展与进步的全局。

再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还包括政治制度文明。政治制度文明是指政治与法治规范、政治与法治程序的文明程度,是政治思想文明在制度上的表现。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其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的政治制度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此相联系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选举制度、基层社会生活的群众自治制度等,也是重要的政治制度,我国法治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些基本的、主要的政治制度符合我国实际,具有民族特色,已经和正在发挥巨大作用。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看到,由于前面所讲政治意识文明、政治行为文明问题的存在,加上政治制度还不完善,政治制度的认可程度,政治制度在执行中的合理性程度,政治制度化程度,都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向往西方的民主、自由竞选,就会质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主张西方政党轮流执政就会反对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推行等级特权与家长制,就会在事实上否定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以权谋私、欺上瞒下、任人唯亲以及官本位倾向,就会违背民主集中制。因而,有政治制度不执行和政治制度难以制约违背制度的政治思想和行为,是我国政治生活的一种综合性问题,它表明政治制度文明与政治思想文明、政治行为文明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政治制度文明要以政治思想文明、政治行为文明为基础,政治思想文明、政治行为文明要以政治制度文明为保证。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政治思想文明建设、政治行为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基础建设。在我国,政治制度文明建设特别是法制建设则显得力度不够,这一方面与我国缺乏法治传统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现代社会政治关系、政治组织、政治管理、政治传播手段发展,而政治制度相对滞后,不能适应和规范这些发展有关。因此,进行政治制度文明建设,特别是法制建设,更显得突出和必要。

总之,江泽民同志所提出的 政治文明 ,其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它不仅概括了政治建设的丰富内容,而且揭示了政治生活的发展状态,指明了政治生活进步的方向。社会和人们总是追求进步,反对落后;向往文明,憎恶野蛮;力求发展,避免停滞的。而社会文明总是各方面文明协调发展,整体推进的,忽视哪一方面的文明,都会影响和妨碍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现代价值

江泽民提出政治文明建设,不仅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而且有深远的意义。

第一,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战略举措。江泽民提出政治文明建设的战略举措,是根据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的,即目标中实现“富强”的目标,要靠物质文明建设,实现“文明”的目标,要靠精神文明建设,而实现“民主”的目标,则要靠政治文明建设。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根据党的基本路线,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即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并强调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物质文明建设、 政治文明 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基本目标,执行基本政策的相应举措。因此,江泽民提出政治文明建设,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内容更加全面、协调,建设的战略举措更加完善。

第二,为我国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政治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充满各种矛盾的复杂系统,如何既全面又协调推进各项建设顺利发展,既是一个复杂的实际问题,又是一个前沿理论问题。从前面的理论阐述,可以将社会划分为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三大部分。物质文明建设是基础,政治文明建设是保证,精神文明建设是动力。物质文明建设,可以通过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机制推动,使之呈现一种竞争发展的态势。精神文明建设,也确立了明确的建设目标,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与方法。而政治文明建设,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也面临许多复杂的问题,这些问题既与我国面临的挑战与国情有关,也与 政治文明 建设没有明确向全社会提出有关。首先,从国际范围来看,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国由于生产力水平、科技水平相对于发达国家还比较落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面临着严峻挑战,这种挑战虽然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和科技,但它集中的表现形式是政治。同时,在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处于低潮的情况下,如何在国际政治多极化格局中争取主动,也不是一个单纯的政治问题,而是直接关系到我国能否争取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发展经济和科技的问题,能否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有所作为的问题。因此,政治文明建设事关国际大局。其次,从国内来看,我国不仅是一个广地域国家,东西、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而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承受着当代世界民族主义浪潮的冲击。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发展,不仅会使地域之间、民族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拉大,而且会使社会主体、个体独立性与自主性增强,原有的阶级、阶层发生分化,形成新的阶层。这些复杂的利益关系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政治建设进行协调和规范,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地域之间、民族之间、阶层之间以及个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甚至可能导致混乱与动乱,阻碍、破坏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因此,江泽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站在全局发展的高度,提出了带根本性、全局性的 政治文明 建设举措。政治文明建设决定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与价值取向;为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提供规范,创造安定团结的政治秩序和良好的政治氛围。所以,政治文明建设的提出,不仅可以指导我们站在国际、国内全局的高度,从协调发展、整体推进的层面开展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而且,从战略发展上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与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既不可分割,又相对独立的建设系统。这一系统,如果按建设的任务、目标来划分,则主要有民主政治建设与法制建设。

第一,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邓小平在全面总结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并对民主政治发展的世界性潮流进行分析后,提出了“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论断,揭示了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强调民主政治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为此,党的基本路线把民主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三大目标之一,并制定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纲领。

为了结合我国实际和新的发展实际,切实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以江泽民为首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提出了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任务,江泽民提出:“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我们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规律,不断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使它在21世纪展现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注:江泽民:《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人民日报,2000年5月31日。)这样,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不仅明确肯定了民主政治建设在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地位,而且明确指出了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有机联系,从而为探索民主政治发展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民主政治建设,是在社会各种矛盾交错、各种因素互动中进行的。就小康社会而言,民主政治将总是处在既迫切需要建设,又难于建设的矛盾状态之中。

一方面,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迅速发展,提出了民主政治建设与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国社会对内对外开放的扩大,使人们依托市场体制和现代商品经济,冲破过去的封闭状态和自然经济的束缚,从狭隘的地域关系和人际关系中走出来,成为面向世界、面向社会,广泛联系,具有开放思维、开阔视野的社会个体;在交流与比较过程中,人们对自身和社会关系的更加全面的本质认识,既是人们政治素质提高的表现,也是人们对全局事务以及政治关注、知情、参与的要求。这种要求,就是一种民主要求。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发展,使人们增强了独立性与自主性,成为面向社会竞争、自主发展的主体,主体性的发展,是民主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另外,科学技术与教育的发展与普及,为人们增强民主意识,摆脱自发自在与愚昧无知状态,激发人们追求文明,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提供条件;文化领域与价值取向的多样化,既以民主政治为条件,又以民主政治发展为特征,是突破价值取向单一性后的一种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综合状态。

总之,我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既有力推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又迫切需要民主政治的发展。能否正确认识、适应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不仅关系到 政治文明 的进步,而且关系到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

在民主政治方面,已经发展和需要发展是一个方面,滞后发展与制约发展则是问题的另一方面。民主政治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首先,从历史来看,我国是一个有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的国家,民主的传统相当薄弱,民众的民主意识并不深厚,同民主政治相适应的经济、法律及文化条件也相对脆弱。因而,这种民主传统面对当代迅速发展的社会就显得底蕴不足。一些封建社会的政治遗传,如等级特权、家长作风以及人治现象等,总要以不同的方式阻碍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对此,邓小平进行过深刻分析:“革命队伍内的家长制作风,除了个人高度集权之外,还使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组织成为个人的工具。家长制是历史非常悠久的一种陈旧社会现象,它的影响在党的历史上产生过很大危害。”(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9-330页。)其次,从经验教训上看,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有历史性的进步与发展,最根本的是共产党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进行领导,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法治。但是,由于我国还缺乏有效抑制和消除封建专制主义遗传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础,社会主义民主难以得到强大经济的支撑与法制的强有力保证,加上计划经济体制过分强化集中,致使民主建设不仅没有得到应有重视,而且使封建专制主义以新的形式一度复活,高度集中统一的政治取向长期贯彻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抑制民主的发展,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在总结这一历史经验教训过程中,邓小平指出,从理论上讲,社会主义民主“是历史上最广泛的民主。在民主的实践方面,我们过去做得不够,并且犯过错误”。(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8页。)对过去的历史经验教训,清理、消化不是一下子能完成的,特别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大而全”观念,高度集中的权力意识,人际依附的惯性,往往与封建社会等级特权、官贵民轻、任人唯亲等残余混杂在一起,成为阻滞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与发展的顽症。再次,社会的民主意识与习惯比较淡薄,民主生活比较单一而且不成熟,其突出表现是,要么顺从专制或服从高度集中统一,忽视自身主体性;要么违反一定规范,不正确,甚至滥用民主,就是所谓“大民主”。在“文化大革命”中,封建专制与“大民主”,作为政治生活的“两极”表现,虽然形式不同,但其本质所反映的,是我国民主与法制既不成熟,又不健全,这是对忽视民主政治与法制建设的惩罚,是社会的巨大不幸。“大民主”的政治斗争方式,冲击平等竞争方式;高度集中的强制统一方式,影响民主协商方式;传统人治方式,干扰法制规范方式。

总之,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与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它将会遇到来自于传统与现实、观念与体制等各方面的阻抗,它也只能在不断消除这些阻抗过程中,与经济、政治、文化协同发展。任何关于民主政治建设与发展的“自发论”、“无关紧要论”都是错误的。

第二,关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 政治文明 建设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建设完备的法律体系,依法治国,将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法制国家,使法律成为整个社会管理的最高准则。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联系在一起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础和前提,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规范与保证。没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社会就会走向专制,没有社会主义法制,民主就会流于形式。社会主义民主薄弱,必然导致社会主义法制疲软;社会主义法制无力,也必然导致社会主义民主脆弱。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提供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合理性取向,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保证并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法制建设的目的,是依法治国,将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民主和法治国家,使国家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以及民主等各个方面,使人民民主和专政的各个环节都能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制建设,包括法制理论、法制思想、法律体系、执法机构、执法队伍等方面的建设,在这些内容中,法制理论与法制思想建设,是法制建设的核心与灵魂,对其他建设具有指导作用。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法制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诸如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制定了相关配套的法律条文,强化了司法、执法机构与队伍的建设,依法办事的风气正在我国形成,法制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也越来越重要。但是,应当承认,我国法制建设与过去相比,与德治建设相比,所投入的社会成本,相对而言,是比较大的,法制建设的推进也比较曲折和艰难,这与法制建设所遇到的来自社会和传统的阻抗(与民主建设所面临的问题类似)有关,也与法制建设中的有形建设,即法律条文、法制机构、法制队伍建设与无形建设,即法制理论、法制思想建设不协调有关。

我国既是一个缺乏民主传统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缺乏法制传统的国家。“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大革命”那种目无法度和由“大民主”导致的混乱极为反感,渴望社会民主、平稳、有序,因而,加强社会民主建设和法制建设,既是社会稳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于是,法制建设受到高度重视。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法律条文大批相继制定并初步形成体系,经济、政治、社会等多方面的执法机构,迅速恢复和新建,执法队伍不断扩充,执法装备不断更新。这些社会成本投入之后,虽然有较为明显的效果,但是,一段时间,社会上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情况比较普遍,执法系统发生了腐败现象,违法犯罪的情况危及社会稳定,群众很不满意。这一事实说明,有形的法制建设固然重要,无形的法制建设以及为法制建设提供基础和条件的建设,即法制思想建设、民主建设与道德建设不可缺少、不容忽视。如果有形法制建设没有相应的无形法制思想建设作为基础与思想上的保证,有形法制建设就会受到其他思想,特别是落后思想的支配,不仅起不到法制建设的作用,而且还会给社会制造麻烦和造成损害。同时,法制建设如果没有民主建设作为基础,法制建设也会因为缺乏民主监督、民主管理而自行其是,有失公正,甚至可能成为民主建设的障碍。另外,法制建设如果没有道德建设的配合,执法人员缺乏内在道德法庭的审理,执法的不道德行为就会直接损害法制的诚信与威信,引发社会上的道德失范,冲破道德底线而走向违法乱纪。因此,根据我国的文化传统,法制建设应当坚持以人为本,标本兼顾,把有形建设与无形建设、法治与德治结合起来。

第一,加强法制思想建设与法制教育。法制思想建设,主要包括法制理论建设和人们法制意识、观念的培养与提高。法制理论是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社会主义法制理论,包括法制的科学理论与法制的价值理论,着重解决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为什么需要法制与如何正确实行法制的根本性问题。只有解决这个问题,有形法制建设才有正确指导和牢固思想基础,才能真正走向法制自觉,否则,只会是法制自发。法制自发必定引发法制建设的许多不确定性问题发生而导致法制建设不必要的曲折和反复。

法制思想建设在我国特别重要,原因在于,一是我国缺乏法制传统,民众的法制意识、观念比较淡薄。二是我国是一个富有伦理传统,重视德治的国家,人们在行为规范上,比较注重内在的思想、道德修养与自控,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以解决内在思想问题为主的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管理中富有传统和优势。因此,要使有形的法制建设充分发挥作用,必须认识和尊重民族的这一传统,发挥其优势。而且,法制的思想建设,是一项治本建设,它同道德建设的功能一样,就是注重用人的内在控制人的外在,这是我国古代先哲们探索治国齐家修己的基本思路,并成为一种民族文化的积淀。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注重人的内在思想建设的思路,是以充分尊重、发挥人的主体性为前提的,是坚持以人为本,依靠个体自觉自律为基础的。没有个体自觉自律为基础,法制只会成为一种外在性控制或强制,而这种控制或强制,要么需要很大的社会成本,要么难以持久维持下去。而有效的法制思想和道德建设,不仅可以减少社会摩擦与冲突,而且能够降低社会运行成本。所以邓小平强调法制建设的根本问题是教育人,他指出:“我们国家缺少执法和守法的传统……法制观念与人们的文化素质有关。”“所以,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3页。)教育的目的是要使人人都懂得法律,自觉遵守法律,既能依法行事,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又能积极主动地维护法律的尊严。

江泽民全面考察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之后,根据我国民族文化传统和党的传统,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重新定位,重申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并提出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充分肯定了法制思想建设与道德建设在法制建设中的作用。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篇2

江泽民同志指出:“县(市)这一级,在我们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是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和政权稳固的重要基础。”发展县域经济不仅关系到县域居民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经济发展大局。贡嘎县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自身积累能力不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少数民族贫困县,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提高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对实现社会局势的长治久安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推进农牧区小康社会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贡嘎县经济发展现状 贡嘎县地处青藏高原南部,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带,农牧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3.4%,属于半农半牧县区域经济类型。改革开放前经济社会发展比较缓慢,大多数农牧民群众的温饱问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区位交通、资源等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贡嘎县委、县政府抓住全区社会局势日益稳定、湖南省长沙市对口支援以及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等机遇,依托紧靠国际航空港、交通便利、信息灵通、市场较大、具有传统的农牧业基础、各种资源丰富等优势,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不断加强和巩固了县域经济的基础,促拼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县城经济的主要指标不断增长。2003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0亿元,同比增长17%;全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亿元,同比增长23%;全县财政收人1118万元,同比增长4.68%;农牧民人均纯收人2038.05元,比上年增加348.43元。县域经济主要指标呈增长趋势。 (二)乡镇和个体私营企业发展迅速。县委、县政府通过寻找区内外企业为合作伙伴、银行信贷部门贷款等方式,加大了对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的扶持力度。2003年,全县乡镇企业达29家,从业人员达538人,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2370.3万元,增加值992.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了62.44%,113.56%。全县个体私营企业达27家,从业人员达441人,实现利润4998.10万元。 (三)农枚业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全县农牧业经济和农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已取得初步成效。一是农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2003年全县农、林、牧、渔业的比重为69:2:28:1。二是农牧业生产方式已从数量型逐步转向质量和效益型。昌果优质红皮土豆市场前景看好,已成为特色产品。三是农牧业产业化趋势逐步增强。全县已初步建成了红皮土豆、优质油菜、绿色蔬菜和黄牛改良、异地育肥等农牧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同时,农牧区家庭养殖业和庭院经济不断发展,劳务输出经济异军突起,农牧民收人稳步增加。 (四)招商引资步伐加快。县委、县政府把改善投资软环境作为切人点,适时出台了《贡嘎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贡嘎县招商引资奖励办法》,推出了以县茵开发建设、甲竹林镇花岗石加工厂、甲日矿泉水开发、昌果嘎玛加工厂、杰德秀休闲鱼庄开发、杰德秀湿地旅游开发、杰德秀传统民族手工业开发、甲竹林镇休闲城建设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市场潜力的招商引资项目,不断加快了全县招商引资步伐,为县域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西部大开发和对口支援工作开展以来,通过国家投资和援藏资金的注人,完成了县城、甲竹林镇及机场周边的整体规划。2003年投资880万元,完成了县城下水道改造、德吉路路面硬化等城镇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通过几年的乡镇道路改造,全县通车里程达到440公里,乡镇通车率达100%。正在实施建设的国家投资项目江雄水库和雅江防洪堤等农牧区水利、农田基本建设项目,将极大地改善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突破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 二、制约贡嘎县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县域经济活动涉及到生产的各个环节,与其地理特色和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找准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才能有效地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纵观贡嘎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存在如下问题: (一)农枚民群众竞争力差。农牧民群众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在发展县域经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牧民竞争力差主要表现在:一是观念落后。由于历史上延续至今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断滋生了随遇而安、知足长乐、得过且过的观念和行为,广大农牧民缺乏接受新事物的愿望和能力,“等、靠、要”思想严重。二是文化素质低下,市场竞争意识淡薄,商品观念不强。据相关部门统计,全县巧至50周岁人口文盲率达6.42%,小学文化程度的占89.43%。目前,除101省道周边部分农牧民群众 的市场意识、商品意识有所增强外,贡嘎县因区位原因,县域经济竞争的主体文化、技术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不高,造成成本过高缺乏竞争力。 (二)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县域经济发展必须以基础设施的充分供给为前提条件。基础设施的供给充分,有利于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促进经济规模的形成以及经济结构的优化。世界银行经济学家研究指出:“基础设施能力是与经济产出同步增长的,基础设施存量每增长1%,GDP就会增长1%0”近几年,贡嘎县域基础设施虽然得到了较好的改善,但基础设施建设远远不能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全县还有46.3%的乡村未通电,70%的农牧区不通电话。 (三)农枚业产品结构不合理。种植结构单一,种植业内部“粮、经、饲”种植比例不协凋,粮食作物种植比例高达69%,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种植比例只有31%;畜牧业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为:良种畜比例严重偏低,牧畜出栏率低,饲养周期长、周转慢,导致富产品供不应求。 (四)县乡财政实力薄弱。贡嘎县县级财政收人虽然于2002年在全区率先突破了1000万元大关,但仍然是一个典型的“靠吃饭财政”,财政宏观调控能力弱,乡镇一级几乎没有财政收人来源。县委、县政府用于搞建设、求发展的财力十分有限,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县乡财政不堪重负,导致县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薄弱。 (五)农牧民增收问题较为突出。农牧业结构调整对农牧民增收的总体效果不明显,种植业比重、农牧区人口比重、传统农牧业比重仍然偏大;技术水平落后,城镇化水平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招商引资,束缚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农牧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导致农牧民增收渠道不宽,增收手段不多,增收问题突出。 与此同时,市场体系不健全,市场矛盾突出,人才资源不足,也是影响和制约贡嘎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三、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推进农牧区小康社会建设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观念的大更新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 观念落后是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首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要以全区深人开展“谋跨越、奔小康”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引导广大农牧民树立勤奋进取、积极投人、积累财富的思想意识,克服“等、靠、要”的观念,引导广大农牧民增强市场意识、商品意识,向工业要财富,向产业要效益,向特色要发展,大力发展多种经营,进而向乡镇企业、私营企业、个体企业过渡,逐步实现农牧区经济的现代化。同时,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也要真正树立起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转变工作作风;树立开拓意识和群众观念,深人群众寻找工作思路,克服官本位思想,强化服务意识。 (二)进一步优化调整农枚业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从县域资源和农牧区经济的实际出发,以改善质量、提高效益、增加农牧民收入为目标,积极调整和优化农牧区产业结构。一是要加大农牧业品种改良力度。通过加大农牧民科技培训的力度,把科技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实用技术的推广上来,加强基层科技队伍建设,培养农牧区科技明白人、致富带头人,不断提高农牧业的科技应用率。通过引进、选育、推广优质品种,继续在沿江乡镇推广山油2号、藏油5号等优质油菜新品种。积极发展良种专业户、专业村,切实加快全县良种更新步伐,提高良种覆盖率。进一步总结和推广岗堆镇小尾寒羊饲养的经验和面积,加大以绵羊改良、黄牛改良为主的畜种改良力度。二是要进一步调整农牧业种养殖结构。种植业调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按照“规模调大、结构调优、效益调高”的原则,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促进种植业“粮、经、饲”三元结构的形成;畜牧业调整本着稳定高山畜牧业,大力发展河谷畜牧业的原则,狠抓以黄牛改良、异地育肥为主的农牧业项目建设。三是要积极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牧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也县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农牧业产业化经营,要立足优势资源和特色资源,发展一批拳头产品生产基地和企业。结合贡嘎县实际和目前资源,要以建立优质青裸生产基地、优质油菜生产基地、红皮土豆生产基地、绿色蔬菜生产基地、食用菌生产基地、花卉生产基地、绿色藏鸡生产基地等12大农畜产品基地为主,发展和培育一批种养殖专业户和龙头企业,以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 (三)加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突破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 要立足于自身实际,拓宽思路,进一步搞好国 家投资项目的衔接和安排,精心编制项目规划,突出项目特色,增强项目的吸引力。要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切实搞好“十一五”项目库建设,挖掘一批有潜力、有实力、有吸引力的项目。围绕航空港做文章,积极构思、布局一批有潜力、有影响、能带动全县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型项目。要将援藏项目引向农牧业结构调整、农畜产品加工、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继续抓好人畜饮水、雅江防洪堤、江雄水库等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和“电气化”试点县工作。 (四)积极实施“科教兴县”战略,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 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步伐,必须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在首要位置,要坚持依靠人口素质提高和科技进步,促进农牧区生产力发展的思想,把推广常规技术、优良品种作为农牧区科技工作的重点,加大科普力度。要巩固2002年扫盲验收成果,千方百计保证县级财政对教育的投人,狠抓农牧区基础教育的普及和全民素质的提高,确保今年“普九”验收目标的如期实现。要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和实用技术的培训、推广和应用,在此基础上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发挥其示范和带头作用。要制定优惠政策,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县域科技人才前来创业,发展“能人经济”。 (五)加快小城镇建设,带动县域经济杜会的发展 小城镇是区域经济、政治、文化、交通、教育、科技、通讯的中心,对周边乡村经济发展具有积聚、带动、辐射的综合功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口“过剩”问题,带动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是要深化对加快小城镇建设的认识。城镇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聚集生产力要素的平台。要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现代化进程,就必须下大功夫推进城镇化进程。要把推进城镇化进程作为带领和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重大战略措施来抓,纳人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认真研究和部署。二是立足实际,科学规划。要立足位于西藏国际航空港的区位优势,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走出一系列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路子,要把重点放在“101”省道沿线,形成由甲竹林镇及机场向东西扩张,县城“两桥一洞”向甲竹林镇及机场积极靠拢,并不断向周边辐射的小城镇格局。三是要加强小城镇经济的发展。城镇经济的发展,对于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的瓶颈制约,实现城乡一体化,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全县各小城镇功能和支撑产业要科学规划,避免小城镇之间产业结构的趋同,要建立一批富有竞争力的特色小城镇。同时,鼓励和吸引个体经营业主、内地和各类企业来小城镇兴办龙头企业,以此来带动农牧民发展基地生产,并积极发展加工业,开发特色产品,增加城镇的经济实力,从而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六)全面整治和优化投资环境,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 在《贡嘎县招商引资奖励措施》基础上,不断优化招商引资的“软、硬”环境,以此大招商、招大商。要进一步做好招商引资项目的论证工作,积极推出招商引资项目,加大招商引资项目的分类分析、筹划和论证,对于重大的关键性项目,邀请专家、设计部门进行分析和规划,达到招商引资项目资金到位便可开工的程度。紧抓援藏机遇,扩大招商引资领域。进一步加大与湖南省长沙市对口支援的工作面,邀请长沙市企业界来贡嘎县考察投资环境,共商经济发展大计,找准市场定位,努力开创互惠互利的招商引资新局面。 (七)深化改革,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保证 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各级政府的组织保证和制度保证,依靠社会各界的关心、参与和支持。一是要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切实解决政府管理中越位、缺位和错位问题。二是创新县域经济环境。要坚持把环境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竞争点,全面提升县域经济形象。三是要切实更新人才观念。通过改革,提高贡献与报酬的联系程度,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知识,靠待遇激励人,靠事业吸引人,靠感情挽留人。深化行政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使那些嫉贤妒能的庸才、溜须拍马的歪才和排挤压制人才的官僚没有市场,为调动全县各族人民建设的积极性,创造一个理想公平的人文环境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篇3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小康社会 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而创立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分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受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创立的。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随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孕育成长,马克思主义开始产生和发展起来。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同时又产生了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这种固有矛盾的爆发,揭示了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以及对科学理论指导的强烈需求,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人类认识上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为人类思想的解放开拓了自由而全面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为争取自身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绝不是脱离客观世界而凭空创造的固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而是在思想发展和实践检验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又价值的东西。”豍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符合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特别是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通过实践检验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这种发展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也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志指出“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豎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发展,逐渐产生了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理论体系,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确立和指导,就没有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在中国发展的新世纪新阶段,十报告中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些实际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是以实践为基础,深刻的把握了人类的发展的规律。马克思主义根植于社会实践的土壤中,推动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通过时代的发展不断的丰富和完善。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创造性的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在新时期的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

(三)马克思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行动指南。十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坚持和发展。”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思想根源于马克思主义,发展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实际问题,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前进和发展中的问题,把马克思主义落实到具体实际当中去,纵览全局,统筹兼顾,逐步实现中国在新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伟大目标。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确立的重大历史任务,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鲜明标志。这是在系统总结改革开发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经验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作出的战略选择和庄严承诺。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涵义。

小康社会是一个反映中华民族对幸福向往和追求的特有概念。“小康”词意家庭经济比较宽裕。《辞海》对小康的解释,主要指经济比较宽裕的状况。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历史意义的十,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其主要内涵应是: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以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以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建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法治社会。三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以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文化强国基础。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以社会保障初步达到全民覆盖,持久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五是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积极进步,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新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十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上的丰富与发展。从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十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每个发展阶段的目标定位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品质,闪烁着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光芒。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豏由此可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科学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精髓一脉相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具体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体系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建设目标科学的、合理的反映了十 “五位一体”总要求,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五位一体”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总体布局,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实事求是,全面的、发展的、统筹兼顾的解决社会前进道路中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

1、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的依据和意义。辩证唯物论中,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具有反作用,正确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新世纪新时期,根据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继续发展,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十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国情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的深刻探索,依据中国面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正确把握而提出来的,符合现阶段的时代特征,符合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

2、运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成果。唯物辩证法中,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客观事物普遍联系的一种重要形式,二者相互影响,不可分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要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又要重视局部的作用,由点及面,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十报告中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共同夺取。这就要求必须用全面的、联系的眼光在看问题、处理问题。

3、运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意义。十报告中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唯物辩证法中,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国在新时期,由“四位一体”向“五位一体”的变化深刻表明了中国在逐步的发展变化,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的观点来应对新的变化。

4、运用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意义。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揭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质变实现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中国未来发展的质变结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量的积累,目前中国小康社会现状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只有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才能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造坚实的基础。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马克思主义的应用。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人是社会的主体。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根据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革和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完成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条件出发,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促发展。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好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十报告中提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备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国际和国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外部和内部因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我们必须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既要重视内因的作用,又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并对外因作具体分析,做到统筹兼顾、趋利避害。中国既面临着大好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紧紧抓住新时期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继续坚持改革开放,以积极的姿态和坚实的步伐,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加积极的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才能不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要抓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宏观与微观、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生态文明建设及人的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系统性的目标,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十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本国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既要善于抓住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源之于理想。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理想和现实是辩证统一的,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理想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现实需要。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理想和现实的关系,在奋斗中实现理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需要多方面的条件,从主观方面来说,特别需要艰苦奋斗,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伟大民族复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贫富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需要全体人民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5、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于实践之中。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指出,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科学认识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人民群众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目前,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把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篇4

一、小康概念振奋人心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第一个把“小康”作为我国中长期发展目标的是邓小平。*年12月6日,邓小平会见当时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说:“中国本世纪的目标是实现小康”。此后,小平同志关于小康的设想和论述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年11月底12月初,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引用了小平同志的设想,提出“力争用二十年的时间”“使人民的消费达到小康水平”。*年9月,十二大把邓小平设想的“小康社会”写入上个世纪末的奋斗目标:“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从那时起,党的历次代表大会都把小康社会作为明确的奋斗目标。十三大提出,到20世纪末,“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十四大把“人民生活由温饱进入小康”确定为20世纪九十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十五大把“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确定为进入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奋斗目标之一。十六大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作为大会的主题,提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就是在这样的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前提和理论成果之上,十七大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提出的新要求是更新、更高、更全面、更明确、更具体的要求;是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按照科学发展观确立的新要求;是站在时代的新高度,按照和谐社会的标准确立的新要求。十七大确定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充分体现其“惠及亿万人民”的本质属性,丰富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二、理论全面更新更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体现了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党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因为,经过党的十六大以来五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一些原来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得到了化解乃至根本解决,一些原来并不突出的问题和原来不存在的问题产生了,人民群众产生了多方面新的利益诉求和期待,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所谓“全面”,不仅是指建设成果要惠及十几亿人口这样的“全面”,而且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之“全面”。也就是说,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十七大报告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正是上述这些时代条件的反映,正是对人民新期待的全心回应。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充分体现了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面对新要求要有新认识。新认识新在哪里?新在“更全面”上。新要求是按照科学发展观提出来的,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新经验、新任务、新目标,是与时俱进的重要标志。新认识就是要深刻领会、全面理解新要求的重要意义和丰富内涵,把我们的思想统一到新要求上来,围绕新要求自觉解放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关键在于我们要从思想上防止片面发展、片面建设、片面追求不是又好又快的速度。

面对新要求要有新举措。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我们要做到“更全面”,要把“更全面”作为一种压力、一种动力,要把报告中提出的两个“人人享有”作为发展的重要目标,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用改革创新举措加快全面发展,按小康建设的新要求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用求真务实的作风全面推进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工程,真正把十七大提出的新任务、新目标落实好、实现好。

三、道路曲折任重道远

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艰巨而光荣的伟大事业。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更是任重而道远。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要始终不渝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增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健康的思想氛围。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定不移地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历史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以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只有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才能顺利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事业,才能更好地完成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任务。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篇5

记者:彭老师,党的十六大以后,人们都在谈论建设“小康社会”的问题,今天我们也想听一听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彭定安:我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与大家共同讨论。我觉得对于“小康社会”存在一个全面理解的问题。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领域的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概念是很全面、很科学的,值得我们好好领会。它包含了非常丰富的内涵。然而,最近听到一些关于“小康社会”的谈论,差不多都是与经济内容有关的,如增长率达到多少、增长速度达到百分之几、GDP达到多少等。还有住房如何、吃穿如何、如何实现汽车私人拥有率、如何旅游、如何娱乐等,谈的都是经济生活、物质享受的预想,而没有或很少涉及文化,更没有全面地谈文化指标。可见人们比较普遍地没有注意到“小康社会”的文化指标问题。而忽略这个指标,在了解“小康社会”上,则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缺失。

记者:您说得很对,在当前,这个问题确实存在。

彭定安:党的十六大报告的题目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主题就是建设“小康社会”。报告对于“小康社会”的规定是全方位的,不仅在“小康社会”前面加上了“全面”这一重要的规定词,而且,特别重要的是整个报告在论述建设小康社会时,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展开了全面的论证,而绝不是只论述了经济的发展。这一论述的意义很清楚,即“小康社会”包括了“文化”的重要内涵和指标。

记者:请您给说明一下。

彭定安:报告在列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并列了四条,也就是四个重要方面,即:1.经济指标。在这里,列举了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经济体系的建设,对工农业发展、缩小城乡差别、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要求等,这属于经济范畴。2.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使人民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保障,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3.发展教育、体育、卫生事业,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4.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看到,在这四条目标体系中,除了第一条是属于经济范畴之外,其余三条,都包含浓重的文化意味、文化内涵、文化要求,也都是可以归入文化范畴的。且不说第二、三两条中直接提及“文化”,以及其内涵直接关系到文化的发展,即使是第四条,涉及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可以说也是处处提出了对文化的需要,对发展文化的要求。仅是一个“可持续发展”,就要求发展高科技,生产、生活、工作各个方面都要保护环境,人人提高环境意识、生态意识,要求全民族文化水准的提高,等等,这都不是一般的文化要求,而是高科技、高人文意识和人文关怀的高文化水准诉求。至于这一条中的总结语所要求的“文明发展道路”,其文化要求的多方面、多层次、高水平,就更可以说是“万方归依是文化”了。

记者:我记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还特别地论证了文化的意义和重要性。

彭定安:是的。报告单列一节“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可见“文化指标”在“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中的存在与位置。它指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这指出了文化的基础的、根本的和战略的意义。可以说,没有这“三力”,民族就没有了生命,不可能创造,也凝聚不到一起,就成为丧失创造能力、没有生命的一盘散沙。旧时代的中国,就处于接近这种状态的境地,被世人蔑称为“一盘散沙”。我们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落后处境,中国已经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国际所重视,但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仍然亟需大力、迅速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以提高“三力”。而只有这“三力”的发展提高,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记者:您的这个观点点明了文化与小康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

彭定安:其实,社会的发展有如人体的发育成长一样,是全面的、系统的、有机的,而不是片面的、局部性的和机械的。人的发育成长,既包括四肢、五官以及内脏的各个部分等等躯体的、“物质的”方面,也包括精神的、心理的、文化的方面。如果借用中医的理论,后者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功能,则好似人体的经络系统、气血系统和津液系统。如果以电脑作比喻,则社会物质系统的发展,好比电脑的硬件系统,而精神、文化则好比软件系统。从小康社会来说,文化指标体系,就是社会的经络系统、气血系统、津液系统的健康发展,也是“社会电脑”的软件系统的建设。如果我们只是注意了、保证了、取得了物质的、经济的、外在的发展,而没有或者未能同步同等地建设发展社会的经络系统、气血系统、津液系统的建设发展,没有或者未能同步同等地发展建设软件系统,那么,“小康社会”的建设就是不全面的,是有着严重缺失的。事实上,如果这样做,“小康社会”也是建设不成的。

记者:以上我们谈了文化对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而“小康社会”是我们中国的一个提法,它实际上反映的是我们在走向现代化的一个过程、阶段,它是同实现现代化紧密联系的。因此,为了有助于理解建设“小康社会”,请您再谈谈国际上对现代化的看法。

彭定安:国际上社会学界关于现代化的指标体系有许多种,各有各的特色和侧重点,但无论哪个学派,有两条是都会列入的(虽然表述的方式和话语不尽相同),这就是:经济增长(经济起飞)和社会进步。这第二个指标,实际上可以统归于文化之中。比如,在社会进步这一范畴中,除了城市基础设施、文化科技教育的发展等等之外,都有内容类同而表述不同的一条:人们高度发展的智能,能够进行创造性的生产、工作和文化艺术的创作。这表明,社会进步的概念是包含文化的全社会性的高度发展和社会每个个体的高度文化装备。现代化的这一文化方面的指标,标志着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这样的现代化才是全面的现代化,是社会的全面的发展和进步。如果只有经济的发展,社会固然会发展、进步,但不是全面的,是有缺陷的,因而是片面的现代化,其成果难得巩固,也易产生其它方面的问题,如道德滑坡、国民素质下降、社会不稳定,等等。如果就我国目前的状况而言,从这方面来稍微列举一下现代化要求,我们就可以举出诸如大力扫除文盲,真正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提高受高等教育的人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以亿计的农民转化为非农业人口以及对他们进行“现代化训练”(使他们从农业文化、前现代文化状态,转化为现代文化状态),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达到现代水平,如此等等,这历史性的任务,是何等艰巨、何等繁重!仅从这方面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文化指标是很多的,是极为繁重的,因此是值得我们重视,而决不可以忽视,更不可以无视它了。

国际著名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曾经说过,一个国家、民族的落后,不仅仅表现为一大堆落后的统计数字,而且,还有人的文化素质、人的心理的落后。人的现代化,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必备条件。因此,经济、技术现代化了,人的文化素质和心理仍然落后,那还不是全面的现代化、真正的现代化。而且,如果人的现代化未能实现,经济、技术的现代化,也是不能完全实现的,进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再也上不去。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发展上没有后劲”。“小康社会”实际上是社会现代化进展到一定程度、一个发展阶段的“中国式说法”,所以有关现代化的理论、理念,都是适用的。我们在建设“小康社会”时,不能只是注意到改变统计数字的落后,即经济、技术方面的发展,而且,还要注意人的文化素质、文化心理结构的改变,即人的现代化。这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的内涵。

记者:近一时期,全国上下正处于防控非典的艰苦斗争中,出现了许多感人的事迹,尤其是广大医护人员,冒着生命危险挺身走上抢救“非典”患者的第一线,有的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是,同时也出现了不少令人痛心疾首、无比愤恨的事情。有的制造、出售伪劣口罩、手套、消毒液,有的出售假药,危害人群、危害社会。这些是否也从反面说明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彭定安:是的。在全国上下众志成城与非典的斗争中,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得到突出的发扬与表现。民族精神中的优秀品质,如勇敢坚毅、舍己为人、视死如归等等,都得到充分的表现。这种表现,鼓舞和教育了全国人民。当然,也有不良现象出现。这表现了国民性中的固有的劣根性,表现了文化素质的窳劣。这些表现,都不是经济指标上去了就能解决的。它提醒我们对于文化的重视,对于人的精神文明的重视。非典的肆虐,也在更广泛的层面上提出了在“小康社会”的建设上,必须注意文化指标的实现。SARS的存在和危害人类,除了它自身的性质和毒力之外,还必须有客观的环境和条件。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完全弄清楚它造成危害的规律,但是,人类对于自然的破坏,人为的气候的变化与反常,种种药物(包括农药和人类治病的药品)的滥用,环境与生活卫生的恶劣,如此等等都给了SARS以可乘之机、以肆虐的条件。而所有上述问题,都可涵盖于文化建设之中。因此,也应该列入小康社会建设的文化指标体系之中。

记者:非常感谢您能在抗非典时期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篇6

和谐社会的内涵和外延

构建和谐社会,这个“和谐社会”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理论界从广义和狭义、大社会和小社会、理想与现实等几方面关系着手,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解释。有学者认为,广义上的和谐社会是指社会同一切与自身相关的事物保持着一种协调状态,包括社会与自然环境,社会同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协调等,几乎是科学发展观所关注的全部内容;而狭义上的和谐社会是指社会层面本身各个环节、各个因素以及各种机制之间的协调,是科学发展观所关注的一个相对单项的问题。现在所探讨的和谐社会主要是指狭义上的和谐社会。有学者认为,社会有大社会和小社会之分。六中全会直接论述有关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社会意识或者社会精神、社会文化、社会管理等等,是落脚到小社会。有学者则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党的建设等互为条件、相辅相成,渗透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期历史过程,因而不能仅仅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个孤立对象来研究。有学者认为,虽然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社会建设是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相并列的“四位一体”任务之一,但它又是党中央立足现实、着眼长远,为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而确定的总目标、总思路、总战略,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有学者认为,应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把握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以事物的矛盾规律定义和谐社会,就是人们在根本利益一致的条件下,在社会矛盾丧失对抗性的情况下的一种稳定的、有序的、良性的社会状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和动态的过程,因而应当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看作是目标和过程的统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如何理解二者的关系成为专家学者探讨的重点。有学者指出,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深化对三大规律认识的体现,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重大创新,在多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化了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有学者指出,社会主义应该是和谐的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但把社会和谐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它是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结果,揭示了社会和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关系,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奠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主要的理论基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关于社会和谐为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有学者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第一,社会和谐发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发展的优势,完全可以在社会主义制度的框架内使社会达到和谐的发展。第二,社会和谐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进一步消灭产生各种社会冲突的最主要的根源,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致性。第三,社会和谐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社会主义社会越是向前发展,社会管理和社会自治就变得越重要,社会和谐这个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将更加充分显示出来,成为社会关系的基本形式。第四,社会和谐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取向,即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有学者认为,只有通过和谐社会的构建,社会主义的本质才能得以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得以充分发挥。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构建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到社会主义理论和现实在世界人民特别是进步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因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国际意义。应该从世界角度来看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它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也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需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坚持科学发展观

在党的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成果和重大战略思想中,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有学者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落实科学发展观之间存在有机统一性。作为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也是统领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指针。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质要求,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规律,确立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生动展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科学思想方法。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科学发展的基本观点、统筹兼顾的根本要求,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指导原则、基本途径和有效方法。有学者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要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坚持科学发展观有机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要把它们看作是同一实践过程中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对社会发展的目标指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新的社会主义建设目标,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观目标的进一步深化。有学者认为,“和谐社会论”是“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充实和发挥。把“和谐”作为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和处理矛盾的重要方法,单列一项放到突出位置,表明人们对社会主义如何科学发展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刻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将和谐社会的概念首次写入我们党的纲领性文献,就是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来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又是保障全面小康的重要手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辅相成,彼此促进,二者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理论界从价值目标与历史过程、长期历史过程与特定发展阶段、社会目标与经济目标等角度,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关系进行了论述。有学者指出,和谐社会建设拓展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使其在理论形态和实践内容上更加系统和完整,使其内在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内容更加有机地联系起来,并为它们的发展提供和谐稳定的社会条件。没有和谐社会建设,小康社会仍然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阶段性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整个过程中的一项战略任务,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不断获得新的内容和经验,从而在理论上不断丰富和完善。构建和谐社会贯穿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个过程,并超越这个过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到新的、更高的阶段提供更和谐、更充满活力、更稳定有序的社会条件。有学者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长期历史进程与特定发展阶段之间的关系,是长远价值目标与阶段性目标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种价值目标,又是一种不断推进的现实社会历史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种替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明确的任务目标和一系列指标评价体系,是一个相对静态的目标;而和谐社会则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可以不断实现而没有极限的过程。

有学者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和谐社会”是对“全面小康”中关于社会更加和谐要求的进一步展开和丰富,使得“全面小康”在理论形态上更加完整、系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更高、时间更长、任务更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有学者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的是要把社会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不意味着要改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解决的诸多重大问题,都是市场经济本身无法解决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为了防止和克服市场经济的盲目性和弊端,为探索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开辟新的途径,积累新的经验。有学者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方面要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为其创造更好的社会条件和环境,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和生产力的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正确处理和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从而为经济建设创造更好的社会条件,推进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也就是说,要通过更高水平的经济发展,来促进社会和谐;又以社会的更加和谐,来保证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有学者指出,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政治制度,使广大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财富的主人,特别是必须坚持现阶段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广大人民享有民利、共享自己的劳动成果的制度保证。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的不断巩固和发展,是社会和谐的根本前提。有的学者指出,社会和谐是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但经济基础是人与人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的决定性因素。一旦所有制结构违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出现不和谐趋势,必将影响到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以及整个社会关系的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和谐文化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篇7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宣传思想工作,就要加强理论武装,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不断引向深入。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省各级领导干部、教育广大人民群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四川发展新跨越提供理论指导和思想保证,是宣传思想工作第一位的任务。要切实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以党委中心组为载体,以县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推动理论武装工作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大力推进理论创新,整合社科力量,围绕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开展研究,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服务。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宣传思想工作,就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党的中心任务,也是宣传思想战线的中心工作。宣传思想工作要全力以赴,调动一切资源,发挥整体优势,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要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为推进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大力营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舆论氛围,以多种形式宣传我省加快“三个转变”、推进跨越式发展的新成就、新局面、新思路、新举措;唱响主旋律,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宣传思想工作,就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要用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宣传思想工作,就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建设西部文化强省,是加快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宣传思想战线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形成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格局;实施精品战略,多出文化精品;大力丰富基层文化生活;以体制和机制创新为重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做好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在继承发扬成功经验和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宣传思想工作的创新。应当清醒地看到,宣传思想工作在深度和广度上存在不足和薄弱环节,主要是宣传思想工作内容针对性还不够强,基层宣传思想工作还比较薄弱。同时,深刻变化的国际环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也给宣传思想工作带来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我们一定要用时代的要求来审视宣传思想工作,用发展的眼光来研究宣传思想工作,以改革的精神来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努力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创新宣传思想工作,必须从“三贴近”入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宣传思想工作的必然要求,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突破口,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原则。只有做到“三贴近”,宣传思想工作才能面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围绕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思想保证。抓住了“三贴近”,就能推动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篇8

特征一:全面推进

战略规定——看战略目标的规定性。在十六大报告中说:“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六个更加”从一般的规定性上清晰地规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全面推进的目标特征。

有一般就有具体。接着,在报告中又具体阐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目标内容。这就是经济上的“三个力”——经济力(GDP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政治上的“三个权益”——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文化上的“三个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社会生活上的“三个面”——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四个“三”具体而全面地勾勒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全面进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的目标特征。

战略依据——看战略目标确立的前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面推进性特征是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确立的前提——总体达小康决定的。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到上世纪末,我国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到2000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完成89404亿元,折合10081亿美元,人均约850美元,超过了人均800美元的目标,跨进了小康的门槛。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现在达到的小康水平还是低水平、不平衡、不全面的小康。所谓低水平,就是经济量人均水平还比较低。所谓不平衡,就是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差距还不小。所谓不全面,就是小康社会所要达到的社会生活各项指标还没有完全达到。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是建设一个更高水平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和更全面的小康社会。所谓更高水平,就是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3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所谓发展比较均衡,就是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明显扭转,发展水平比较均衡。所谓更全面,就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进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总起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可见,“总体达小康”是“全面建小康”的前提和基础,“全面建小康”是“总体达小康”的继起和发展。“全面建小康”的全面推进性特征源于“总体达小康”的历史前提。

特征二:重点推进

战略规定——看战略重点的规定性。在十六大报告中说:“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提出来,不仅提出了“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而且指出了“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重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全面建小康”的战略既讲全面推进,又讲重点突破,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结合起来,既体现了我国社会经济运动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要求,又把握住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在全面推进的基础上凸现了重点推进的战略特征。

战略依据——看战略重点选择的“三农”国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推进的特征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三农”国情决定的。所谓战略重点,就是社会经济建设中的主攻方向或中心目标。在一个国家的一定时期之内,当某些部门处于落后地位,成为整个社会经济的薄弱环节时,它们就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因而,就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历史经验反复证明,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确定之后,战略重点选择得适当与否,是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并作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的重要判断,基本依据就是我国现阶段的“三农”国情。初级阶段是不发达阶段,农村尤其不发达。我国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低、不平衡、不全面,差距主要在农村。具体看来,农民生活水平较低,还有几千万人处于贫困状态;农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不少地方的农业生产仍然主要依靠畜力和手工劳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还比较落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条件差的问题还相当突出。我们说,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任重而道远。其实,重中之重在农业、在农村、在农民。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同志也指出:“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可见,党的十六大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重点定位在“三农”问题上,是在全面估量“三农”国情基础上,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作出的实事求是的决策。可见,“全面建小康”的重点推进性特征源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农”的基本国情。

特征三:积极推进

战略规定——看战略任务的规定性。在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最关键的目标是要用大体20年时间,力争使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超过3000美元。过去20多年中,我国提前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应当看到,到2020年再次实现GDP翻两番,同前一个“翻两番”意义和要求截然不同。前一个“翻两番”是在GNP2832亿美元,人均GNP297美元的基础上实现翻两番的;而后一个“翻两番”则是在GDP10081亿美元,人均GDP850美元的基础上实现翻两番的。很显然,后一个“翻两番”难度加大了,这就要求后一个“翻两番”必须是在全面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的经济增长,是综合兼顾经济指标、社会指标、环境指标的可持续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积极推进的战略思维,是我们党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又一个雄心壮志。

同积极推进的战略目标相适应,由战略目标的积极推进性所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党建等方面的主要任务均贯穿着昂扬向上、积极有为的奋进精神。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一组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雄心勃勃,是积极推进的。本世纪头20年政治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维护社会稳定。这一组政治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也是“跳起来摘桃子”的,是积极推进的。本世纪头20年文化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这一组文化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其要求也很高,是积极推进的。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从来就是密不可分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毫不放松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这方面,十六大报告提出了6方面的主要任务。即: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活力和团结统一;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切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这6方面的主要任务也是经过努力才可以实现的主要任务,也是积极推进的。总起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项项都闪烁着积极推进的思想光辉和积极进取的奋进精神。

战略依据——看战略任务所背靠的战略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积极推进性特征是由20世纪头20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决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作出了新世纪头20年是我国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这是一个科学的判断。在可以预见的20年内,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中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国际环境保证。从国内条件看,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国内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发展体制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外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伴随着国内条件的根本性变化,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迈上了一个大台阶:到2002年底,GDP达到10万亿人民币,居世界第6位;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6000多亿美元,居世界第5位;外汇储备2600多亿美元,居世界第2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有了强大的物质支持。总之,本世纪头20年“国际环境有利,国内条件具备”,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正是面对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抓住机遇、积极推进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主要任务。“全面建小康”的积极推进性特征来源于20年战略机遇期的科学判断。

特征四:稳步推进

战略规定——看战略阶段的规定性。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根据邓小平的提议,我们党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体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实现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基本实现现代化。“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互相衔接,循序渐进,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实现小康,进而在21世纪中叶达到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体现出分阶段实现现代化稳步推进的战略特征。

按照“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现在我们已经走完了前两步。10年走一步,10年又走一步,20年走头两步,解决温饱问题和总体达小康,在整个“三步走”发展战略中可预见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是头两步,第三步则不同,50年走第三步,则是预期,是展望,是设想。现在开始走第三步。面对第三步,必须把它具体化,提出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党的十五大完成了新“三步走”的战略设计,提出了2010年、建党100年和新中国成立100年,即21世纪第一个10年、第二个10年和后30年的战略设想,这就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新“三步走”中第一步的战略目标,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设》已经进行了战略布署;党的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确定则是新“三步走”中第二步的战略布署。正如十六大报告所指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承上”,承接现代化发展战略第一步、第二步战略步骤,“启下”,开启现代化发展战略第三步战略步骤。正如“三步走”发展战略体现分阶段循序渐进稳定推进的战略特征一样,比照“三步走”设计的新“三步走”发展战略,同样体现了分阶段推进、循序推进和稳步推进的战略特征。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前两步也是可操作性的可预见性的现实性的两步走,后一步也是一个预期,是一个展望,是一个远期设想。将来后人面对新“三步走”的第三步时,还会有一个新“三步走”的更新的“三步走”战略出台。只有实施这样三个“三步走”的具体发展战略,才能最终实现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发展目标。三个“三步走”体现着一个共同的战略特征——稳步推进。

上一篇:企业社会工作论文范文 下一篇:构建和谐社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