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语言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30 09:41:27

影视语言论文

影视语言论文篇1

[关键词]肢体语言表演语言动作体验

影视表演的肢体语言包括动作、语言。表演主要是运用动作和语言来进行创作的,用接近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动作和语言作手段来创造人物形象。影视表演艺术的特征是:一种运用接近生活的动作和语言创造角色形象的艺术。首先演员应当考虑,他不仅必须模仿自然,而且还必须把自然完美地再创造出来,以期在他的表演中真和美是相结合的,因此,身体的每一部分都应当在演员的支配下,使他能够随心所欲地根据既定目的和谐而优雅地运用任何的一部分肢体。本文就提高影视表演的肢体语言谈些粗浅的体会。

一、演员创造角色是自己的身体和声音

演员的身体和声音是我们创造的工具。每次表演都是创造,为了保持作品的准确性、生动性,就必须体验、感受、热情饱满。我们在这里强调身体、声音、表情都是创造角色的手段,动作和语言、表情牢牢地掌握在演员自己手中,创造好所扮演的各种角色。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身体松弛肌肉没有任何的紧张,整个形体器官完全服从于演员意志的支配,这对创作状态有很大的作用。有了这种训练,便能呈现组织良好的创作之作,演员便可以自由无碍地用自己的身体,把心灵所感觉到的东西表现出来……”

比如:曾有一部电影,一个炮手在打法西斯匪徒,阵地上中了敌人一炮,把炮手耳朵炸聋了,嗓子也沙哑了,于是这演员要从本来用悦耳的声音表演忽而转到用沙哑的声音说出对白。再如有一些特殊要求:一边哭。一边念台词:一边笑一边说话;或受重伤而嘱咐什么:一边喝着水或一边吃东西说话;最后观众能听到耳语或悄悄话;因悲痛或情急而高声喊叫嘶哑……等等。可见,没台词戏常常是最好的戏,演员通过动作、表情把它细致准确地表达出来,让观众清楚地“看”到它。

二、演员运用动作和语言手段来体现角色的行动

演员运用动作和语言来体现角色的舞台行动,行动的体现靠动作和语言,语言就是剧本台词,经过演员的精心处理,在表演时说的对白,在表演时做的动作和说话,都应让观众看懂角色的行动的目的,观众看懂了你是为了什么才做这个,为什么你不是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这就是观众被吸引的时候,他们想知道你下面做什么?最后什么结局?所以演员为了让观众看到有目的的行动,自己首先就要弄清楚你所扮演的角色行动及其目的性,行动是一环套一环的,是不断的,演员必须反复分析台词和行动指示,从字里行间去寻找有些行动目的。剧作者剧本中作必要的行动指示,其中很多是动作提示,但并非每个剧本都有具体的行动提示,全凭演员来创造,我们叫组织动作。如电影《霓红灯下的哨兵》中:

童阿男悄悄出现在街头工事里,他回头,一声唿哨,林媛媛奔上,惴惴不安。

童阿男从工事中探出头来,这是一个动作,他向某个地方张望,这是第二个动作,在看到林媛媛后一声唿哨,这是第三个动作,让后他跳出掩体,这是第四个动作,他向上场的林媛媛走去,这是第五个动作,然后开始第一句台词,这些动作为了一个目的:等待林媛媛到来,在这个目的下组合五个动作,形成一个行动过程,等待,这是一个行动,但它有为着更大的目的:她摆脱家庭的羁绊,一起参加欢迎。三、演员的“感受”和“控制”

表演情感必须准确,有分寸,合乎人物和情境的需要和剧情发展变化的节奏。这一切,都必须由演员体验、感受、控制才行。影视中的哭与笑,既然是艺术创作,就不能流行自然主义,要给人以一种美感,给人以一种艺术的享受,生活中人们的哭笑,不论是悦耳还是刺耳,都无关大局,但在银幕中则必须使人感到如同音乐一样动听感人,务使自己的表演能感动观众,不要给观众造成一种生理上的不良刺激。演员本人的感情与角色产生了共鸣,这是出现更为动人的“创作状态”,但演员仍然会进行控制,这控制的程度就在于不破坏“艺术的真实”而陷入真哭的境地。如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中:

春妮:……我这次回去,一定高高兴兴工作,一定象过去一样支援你们打胜仗。

春妮的表演,心理刻画细腻,感彩丰富,层次脉络清晰,尤其是支委会时,她听到连领导讲话后,心里豁然开朗,从个人遭遇提高到继续革命的高度来看问题,但又不能抑制心中的悲痛。因此,当她说那一段告别的话时,她笑着泪水挂在脸上,她尽量平静地说,但嘴唇发抖,胸脯起伏,说完后扭头就走,十分精彩,非常动人,演员必须有较深切的感受和控制能力。无论你的第二自我在哭或是在笑,无论你兴奋若狂或是痛不欲生,你的第二自我必须始终处于你的永远无动于衷的第一自我监督之下,保持在你事先考虑好并事先设定的轨道之中。

影视语言论文篇2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间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电影作为文化传播的一部分占了很大比重,影视翻译也应运而生。在过去数十年中,翻译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作为翻译分支之一的影视翻译却没有得到翻译界的足够重视,翻译界至今尚未提出系统完备的电影翻译理论和翻译策略。翻译是指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翻译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译文能再现原文信息、文化及美学等功能。作为翻译分支之一的电影翻译也一样,译者必须考虑观众的喜好、文化、风土人情、思维方式等因素,把原作的意图及人物风格最本原地传达给不同文化背景中的观众,以达到目的语观众与源语观众的感受无限接近的效果。以往的电影翻译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但大多采用由点到面的翻译方法,此举割裂了电影翻译的整体性,使电影的表达内容失真。在语言世界图景理论的指导下,我们采用由面到点的翻译方法,首先对目的语观众和源语观众在喜好、文化、风土人情、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得出目的语译文应达到的等同或无限接近源语作品所产生的效果,然后整体把握和调整电影译文的细节,使电影最大限度地展现其本原面貌。 一、中外翻译标准及影视翻译的现状 翻译标准是翻译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正确的翻译标准是进行翻译理论研究和翻译实践的基础。国内外从古至今翻译标准纷繁众多,层出不穷,那么哪一种才是适合影视作品译制的优秀标准呢?对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结果也必然不同。影视艺术是一门声像结合的艺术,是一种非常直观的传播媒介,观众可以通过观看影视作品来获得信息,了解他国或民族不同的文化形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观众因素可以说是评判影视作品优劣的最重要因素。换句话说,翻译出来的影视作品能否被观众接受决定着影视翻译的优劣。西方的影视翻译研究起步较早,且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体系,在研究对象和视角方面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我国影视翻译的研究起步较晚,影视翻译的研究水平相对较低,目前还主要处在实践探索的层面上。事实上,中西方都尚未形成真正完备的影视翻译理论体系。 二、语言世界图景理论 语言世界图景(языковаякартинамира)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前苏联语言学家Г.А.Брутян(Г.А.布鲁江)于1973年发表在杂志Философскиенауки上的“Языкикартинамира”一文中:他最初设想的是概念世界模式(концептуальнаямодельмира)和语言世界模式(языковаямодельмира),在这基础上提出了语言世界图景。 ①随后这一术语被当今语言学界广泛使用,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语言学研究领域最活跃的关键词之一,也是语言学特别是语言文化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俄罗斯学者Е.С.Яковлева(Е.С.雅科夫列娃)对语言世界图景的定义为:“记录在语言中的、对于该语言集体来说独特的感知现实的图式。” ②В.А.Маслова(В.А.玛斯拉娃)认为:“语言世界图景可以被定义为刻录在词汇、熟语、语法中的关于世界的知识的总和。” ③从理论渊源上看,通常认为,语言世界图景理论源自德国语言学家В.Гумбольдт(В.洪堡特)提出的“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 ④的著名假设,这一假设被称为“语言世界观”(языковоемировидение)理论。该理论认为,语言的主要功能不是简单地表达思想,而是塑造语言主体的世界观。每一个民族在语言中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世界观,每一个人都是通过本民族的语言来认识世界的,因此,人所认识的世界并不是真正的客观意义上的世界,而是由其民族语言建构的世界。语言世界是介于人和物质世界或客观世界之间的一个中间世界,人对物质世界或客观世界的认识是通过语言实现的。换句话说,语言中包含了该民族成员对现实世界的认识。人从一出生开始就被迫接受母语作为其思维工具和认知世界的工具,被迫接受语言中所折射出来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思维,即母语的语言世界图景。 三、语言世界图景理论指导下的电影字幕翻译 电影字幕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也是一种文化交流。因此,它是一种复杂的语符转化,译者既要把原文的理念和意境表达出来,又要充分考虑目的语观众的社会文化特点、思维方式、审美意识等,这样才能达到向目的语观众再现电影的信息和艺术等效果。充分掌握并熟知源语和目的语的语言世界图景,一方面可以将原文的意思充分表达出来,另一方面又可以在熟知目的语观众的文化特点、语言表达方式、思维方式、审美意识等基础上,满足目的语观众的审美和感受。语言世界图景理论重视语言与文化的影响及目的语人群对源语言文化的感受。在此理论的指导下,观众的感受就成为评判电影字幕翻译优劣的标准,即感受论标准。此标准由范仲英先生提出。他认为,翻译是把原文信息如思想内容、表现手法等用目的语原原本本地表达出来,使译文读者能获得与原文读者相似的感受。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的感受相同或相似,说明译文质量很好;感受相差甚远或完全不同,则说明译文很拙劣。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感受”是指大多数读者的共同感受。感受论强调了读者的可接受性,突出了读者因素。如果译者太忠实于原文而忽略了读者因素,原文语言和译文语言之间就会在语言习惯、思维方式、审美意识等方面出现错位,翻译出来的作品就会令人费解,无法让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获得相同或相似的感受。在翻译中,译者应该重视译文语言的特点,尽量使用目的语读者喜闻乐见、符合目的语表达规范的语言形式。对于影视作品来说,观众即是读者,观众因素是影视作品译者首要考虑的因素和译文优劣的评判标准。本文将从电影片名和字幕翻译两个方面来探究语言世界图景理论指导下的影视作品的翻译。 #p#分页标题#e# (一)电影片名翻译成功的电影片名翻译应做到: (1)能概括电影内容,反映其主题。好的电影片名翻译应能概括电影的内容,让观众从片名就能了解影片的内容和主题; (2)适合观众的欣赏习惯,激发观众的欣赏兴趣。电影片名翻译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影片的受关注度和能否实现预期的社会效应。片名的翻译要能让观众一听名字就被吸引住并让观众产生强烈的观看欲望。如俄罗斯反恐电影Девятаярота译为《第九突击队》就比直接译为《第九连》在语言上更具吸引力和冲击力。 (二)电影字幕翻译 电影字幕翻译与文学文本翻译有很大的区别。电影通过语言和画面的结合来表现不同人物的形象,以深化主题。而文学作品力求用描述的语言创作艺术,展示人物的形象。字幕的功能显而易见:提供信息以帮助观众理解作品。影视作品的字幕及其翻译具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 第一,瞬时性。瞬时性是指人物的对话瞬间即逝,无法反复参照研读。这就要求字幕的翻译简洁易懂、流畅通达,这是影视作品字幕翻译的首要原则。由于字幕停留时间非常短暂,因此,对观众在短时间内把握影片内容无关紧要的信息或者影片画面已经提供充分说明的信息可以删除。 第二,通俗性。电影是一种声像结合的大众文化,各年龄、各文化层次的人都可以成为观众。因此,为了让更多的人可以欣赏影视作品,语言的通俗性就成为影视翻译必须把握的原则,也就是说翻译出来的作品要符合大多数目的语观众的语言和审美习惯,尽可能让目的语观众获得与源语观众相同的感受。如果语言拗口费解,会影响目的语观众对作品的理解和审美。 第三,个性化。这一特点即是要求译者根据演员的不同身份、性格、性别和年龄等因素译出符合他们自身具体特点的语言。如果演员的语言与其身份、性格、性别、年龄等不匹配,就会让观众对影片产生虚假感和排斥感。 第四,对应性。考虑这一因素是为了增加影片的真实性。这一特点要求译文须和演员的表演动作相对应,避免出现译文语言和演员动作不匹配甚至相反的情况。 第五,跨文化性。影视作品不仅是一种大众娱乐,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交流媒介,具有跨文化性。字幕的翻译既要考虑语言层次,又要考虑文化层次。在翻译时,要照顾到不同观众的文化背景,充分考虑到语言的跨文化特性。字幕翻译是传递信息和文化的手段,而字幕翻译在传递文化的同时必须避免因文化内涵不同而导致的信息流失和信息超出,此时译者需要通过各种翻译策略和方法来帮助观众理解。 四、结语 从以上电影字幕翻译的特点和标准可以看出,电影字幕翻译不是一个单纯的语言翻译过程,而是一个包含众多复杂因素的不同语言间的符号转换过程,是一个在传达不同语言信息的同时能与观众进行感情交流的再创作过程。 电影在为大众提供娱乐的同时,也为促进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人们的交流架起了一座桥梁。笔者相信,随着中外影视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定会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掌握了源语和目的语的语言世界图景,对提高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质量会起到巨大的作用,对电影翻译理论的发展也大有裨益。

影视语言论文篇3

【关键词】影视欣赏;文学翻译教学;运用

随着电脑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文化生活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观看电影和电视已经成为接触文学的重要途径。世界各国为了弘扬本国文化,扩大本国语言在世界的影响力,将本国的文学名著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这些电影、电视剧以观众看得见、听得见、感觉得到的形式忠实地再现了原著的艺术形象和艺术风格, 使观众得到与原著读者最相似的启发、感动和美的享受。这些影视作品对外国的读者来说,是对原著的最直接、形象的解读和艺术传达,它们的译制片更是外语学习者进行文学翻译理论学习与实践的绝好材料。本文从分析文学翻译的基本理论入手,论述通过欣赏文学名著改编的影视剧,掌握文学翻译的理论、进行文学翻译实践的可行性及实施方法。

一、分析文学翻译的基本理论

学习文学翻译的理论, 理解文学翻译的本质是进行文学翻译实践的前提。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它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文学翻译是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文学文体的翻译,是译者对原作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的审美把握,是用另一种文学语言恰如其分地完整地再现原作的艺术形象和艺术风格,使译文读者得到与原文读者相同的启发、感动和美的享受。文学翻译的本质具有艺术性,体现为审美性和形象性,审美是一种富有诗意的思维和体验的方式。形象是审美的具体化,审美原则问题是文学翻译的核心问题。非文学翻译强调“准确”,而文学翻译是一项艺术再创造活动,是形象的翻译,审美的翻译.审美活动带有主观性,无法用“准确”的标准来把握,但它毕竟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审美的倾向,代表着一定时期的审美理想,我们在研究审美标准的时候,既要考虑它的理想意义,又要注意它的实用价值,即对翻译实践有没有指导意义。

风格是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作家、艺术家由于生活经历、立场观点、艺术素养、个性特征不同,在处理题材、驾驭题材、描绘形象、表现手法和运用语言等方面都各具特色。由此形成其作品的风格。风格体现在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各要素中,因此,我们理解文学作品的风格,首要认识风格的完整性,忽视对每个具体单位的认识和理解,会直接影响对风格这个统一体的正确理解。风格翻译问题,是文学翻译里的难题,也是文学翻译的艺术生成的关键问题。“再现原作的风格,即保住了原作的生命;反之,无异于断其生命之源。”(许钧,2002:51)

关于风格可译性的争论问题翻译界一直存在两大分歧,主张风格不可译的学者认为:风格离不开语言,不同语言无法表达同样的风格。主张风格可译的学者认为:风格的可译性有一个幅度,百分之百地再现原作的风格是不可实现的。风格作为优秀作家的独特的表达体系,它所表达的主要内容例如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是可以翻译的,内容和形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风格是附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成分之上的,读者通过作家创造的独特的人物画廊和他所营造的艺术氛围感受作家的风格。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的可译性,决定了风格的可译。文学作品的语言具有可译性,关键是不同的语言是否可以传达同样的风格。风格的传达可分为有意传达和无意传达。作品的风格就是由它的语言形式构成的表达体系,译者把原作的内容和语言形式构成表达体系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在无意间传达了原作的风格。但是,无意传达往往会出现偏离,与原作的风格差距较远。因此,译者在传达中要遵循一定的艺术规则,有意识地尽量完美地再现原作的风格。译者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1、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艺术风格。即从不同角度对原作进行观察思考,注意体会原作的语言特色,通过原作的语言外形,深入理解原作的思想内涵、情节脉络、人物形象、艺术手法以及语言特点,同时从整体的角度理解和体会原作的局部因素,如修辞特色、语法结构及一个词句的含义。

2、注意保持原作的句子结构。较好地传达原作风格的译文,往往在语言形式上与原作十分贴近。译者需要有自觉的和谐意识,寻找一种既能体现原作文学语言特点、又符合译入语语文习惯的最佳表达方式。

3、注意保持异国情调,正确处理“归化”和“异化”的矛盾。异域情调是体现原作风格的主要因素,是外国文学作品中流露出来的独特的格调。异域情调由原文中的文化因素如风俗习惯、语言特色、民族色彩等构成,它弥漫在原作的字里行间,呈现出一种与目的语文学作品不同的风味,即洋风洋味。译者要遵循和谐的原则,把握适度,在选择表达方式时,既要适中,又要协调。在读者易于理解的基础上,让读者感受到异国情调。

4、原作的风格与译者的“自我”是不可分割的。译者作为文学翻译活动的主体,他的审美能力、他的气质、个性在翻译中起着统帅一切的作用,他的艺术追求和创作个性必然在他的译作中流露出来,这是不可避免的。没有译者的个性发挥,就没有译作的文学性和艺术性。译者的作风是文学翻译的艺术生成的要素之一,是客观存在的。但它不能过分的显露,否则,就会影响原作风格的转达,甚至遮住原作的风格。译者要做到显隐得当,让自我与原作者融合起来,在有限的范围内发挥再创造的自由。因此,进行文学翻译要注意整体把握,意译为主、以句为元、以得补失、显隐得当、隔而不离。

二、影视欣赏教学法

影视欣赏教学法是使用影音视频资料开展教学活动的方法。即教师选取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影视作品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放映,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教师将影视欣赏教学法应用于语言相关的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语言背景.直观体会教学情境,起到了其他教学方法无法替代的作用。它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在叙事强度上高度凝练、压缩的故事可以带给观众兴奋点的频率更高,有张有弛的紧张感和刺激更容易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深受学生喜爱,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题材和表现方式更贴近生活,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直观和真实的生活语境,帮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里越过外语基础欠佳的障碍,理解语言国家文化、历史、地理、和人们的思维方式等诸艺术风格。

3、叙事的节奏感强,在有限的时间内表现出完整的叙事结构和制造气氛,学习效率高。

4、在视听语言的组织上下功夫,依靠每一个画面、镜头和场面的精心策划和营造来吸引观众的眼球,追求故事、人物和情节的精致、新鲜,有创意的思想。

三、影视欣赏教学法在文学翻译教学中的运用

从文学翻译的基础理论来看,文学翻译不仅仅是局限语言文字转换层面,而是译者对原作的审美的肯定和传达,是原作的艺术形象和艺术风格的再现。

名著改编的影视剧较之于原作,对于非原语翻译学习者具有很多优势。首先, 影视剧制作者的语言、文化背景与名著作者相同或相近,他们的作品能最大限度地避免读者与原作间因地域差异造成的语言和文化的巨大差异,能相对准确地把握原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性,并以影视形式较完整地、准确地再现出来。如我国电视剧《红楼梦》、英国电影《王子复仇记》、美国电影《老人与海》。这些影视剧使译入语国家的观众绕过语言的障碍,从声音、情景、情节、背景等方面较完整地、迅速地、深刻地把握原作的风格和艺术特征,得到与原著读者最相似的感受。其次,名著改编的影视剧的译制片在各方面对译入语国家的影响也能真实、直接地反映出来。第三,名著改编的影视剧有原语版和译制版,这些影视剧通常被作为外语教学的辅助教材,用于外国文学鉴赏、外语视听课、听说课及口语课中。影视剧中的语言背景、文化背景、地道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语音为外语学习者的语言实践营造了逼真的语言环境,字幕和配音为外语学习者对比两种语言、两种文化以及检测学习效果提供了条件。人无完人,物无十全十美。名著改编的影视剧也有不如原作之处,如:受拍摄目的、商业利益、剧作或导演文学修养、制作经费、演员表演等因素的影响,影视剧不能忠实再现原著,有删改原著内容或削弱原著的艺术性、粗制滥造等现象。(如美国电影《傲慢与偏见》)。因此,在文学翻译课堂中欣赏影视剧不是囫囵吞枣、从头至尾的观赏过程 ,而是教师精挑细选影视剧,组织学生进行的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使用影视欣赏教学法,教师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不要因为担心学生词汇量不足而听不懂原声对白,放弃使用影视欣赏教学法进行文学翻译教学。因为影视欣赏教学法不是单一使用的教学方法,而是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方法使用,对于看不懂原文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看译制片,通过中文对白的方式来学习判断影视作品的风格,验证翻译理论。

2、使用影视欣赏教学法,教师必须熟悉使用的影视材料,并就教学内容提出相关问题,提前给出预习任务,让学生课余观看相关影视材料,而不是在课堂上从头看到尾欣赏。

3、教师认真选择影视材料,抛弃不忠实原作、商业目的性太强并缺乏艺术性的作品。

4、教师要坚持开放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放式,充分利用影视材料的中英文版本 视频、对白、字幕等,积极进行文学翻译理论学习、判断、论证,进行翻译实践练习。

现代社会文化发展迅猛,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语言障碍的设施比比皆是,教师要开放手脚,大胆的尝试影视欣赏教学法, 将翻译的教学的重心放在授之以渔上,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基础。

总之,影视剧源于生活,是一定时期、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中的反映,教师运用欣赏文学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进行的文学翻译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艺术性以及有关的语言国家的历史、宗教、风俗、价值观、方言、流行文化、生存机制等文化信息,帮助学生克服语言能力有限、阅读名著耗时困难等学习障碍,促进文学翻译课程的理论学习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许钧,穆雷 《翻译学概论》[z]译林出版社,2009。

[2] 尹朝,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09,

[3]刘晋静,对当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不足的分析及对策 [J] 考试周刊。2008。

影视语言论文篇4

论文关键词:“i+1”理论视角下的影视课教学模式初探

 

一、引言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带来了社会各方面的变革与进步,各种基础课教育教学的模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外语教学作为基础课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毫不例外经历了这种变化,各种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层出不穷,影视教学作为电子化与信息化发展的产物,寓教于乐,在众多的教学手段与模式中脱颖而出,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英文原版电影作为影视课教学的重要组成成份尤为受到学生的喜爱,其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已得到广泛的认可,然而对于影视课教学应当如何开展,在观赏电影时,要不要有字幕,使用英文字幕还是中文字幕,还是使用双字幕;以及电影的背景知识、重要语言知识点的讲解应该怎样安排,还存在着争议[1][2][3][4]。本文尝试从美国语言学家Stephen Krashen的“i+1”理论视角下,去探讨研究视听课中不同教学方式的影响。

二、“i+1”理论与影视教学

StephenKrashen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理论,“i+1”理论。该理论尝试解释学习者是如何习得第二语言的,该理论包含五个相互关联的假说:习得—学习假说(acquisition-learninghypothesis),自然顺序假说(naturalorder hypothesis),监察假说(monitor hypothesis), 输入假说(input hypothesis),和情感过滤假说(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其中的输入假说是该理论的核心部分[5]。根据该理论,只有当学习者暴露于可理性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时,语言习得才能发生。如果用i来表示学习者当前的语言水平,用1来表示略高于学习者当前语言水平的知识,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就可以用i+1来表示,它属于语言的就近发展区域。如果学习者想要获得语言水平上的进步与提升,其只有接受这种i+1水平的语言知识后,才可能实现。如果给其提供的是i+0,那么其水平只能原地踏步,若是i+2或以上,那么他的习得效果也不能达到最佳状态;换句话说,语言的最佳习得状态,必须发生在i+1的情境下。Krashen在情感过滤假说中,同时指出了最佳的习得状态也必须发生在情感过滤低的情境下,这也就意味着,语言学习者要避免受到过多的忧虑、不快等消极情感因素的影响,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要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从上面的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就二语习得这一问题,Krashen既重视外部语言因素的影响,即语言的输入要尽可能处于i+1的水平层次,又强调学习者内部的情感因素对语言习得的影响,二者相辅相成核心期刊目录。一个人若要学习语言,语言的输入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i+1水平的语言输入,同时要尽可能地降低情感的过滤,这样才能充分地激活人脑的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device),真正地吸纳输入的语言,提高其语言能力。

电影可以开拓学习者的视野,可以使其了解到不同的文化,甚至可以影响到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影视课的出现,有机地把英语教学与电影接合起来,把语言知识的运用放在了具体的交际情景下,打破了传统的听力教学单一的教学形式,有助于学习者在轻松愉悦地氛围中,掌握语言的具体运用。影视课为学习者提供的这种氛围,也符合Krashen“i+1”理论中情感过滤假说所提到的语言习得要求。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影视课能极大地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和热情,能够极大程度地减少消极情绪,充分地降低情感过滤,极其有利于其对语言的习得。

但正如在上文中提到的,现今对影视课教学的组织模式尚存争议,下面我们将从“i+1”理论的角度,对现有的视听课教学模式,开展实证研究,以确定电影字幕的不同使用模式、电影背景知识及语言知识的讲解模式对学习者的语言习得的影响,对这个问题开展定性定量的研究,无疑对实际的教学安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与参考价值。

三、实证研究

基于影视课教学组织模式尚存争议,笔者带着对视听课教学的大量实践与思考,以词汇的习得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测试,开展对比研究,以期找出较为合适的课堂教学模式来。

(一)测试对象

参加测试的学生为黄淮学院外语系大三的本科班学生,按照其在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中的成绩,随机抽取分数段在65-75之间的学生120名,然后随机地分为6组,前4组用来测试不同字幕模式对词汇习得的影响,后两组在前4组数据结果的基础上,采取最适合的字幕使用模式,以测试电影背景知识及语言知识的讲解模式对学生词汇习得的影响。

(二)测试材料

本次测试所选择的视听材料为最新美国动画“怪物史瑞克4”,影片诙谐幽默趣味性强,语言难度适中。随机从该影片台词中选出教学大纲以外的50个词汇,设计一份听写测试试卷,要求学生写出听到每个词汇及其中文含义,每个词汇2分,满分100分,测试时间为15分钟。

(三)测试安排

前4组的测试安排在2011年4月15日周五上午8点开始,将这4组学生分在4个小多媒体教室中,给其播放电影“怪物史瑞克4”。对于第一组学生,给其播放的影片没有字幕,第二组为中文字幕,第三组为英文字幕,第四组为中英文双字幕。

测试开始前不对学生提出任何学习的要求或暗示,所以整个观看过程学生都比较轻松愉快,没有识记词汇的压力。在四组同时看完电影之后,拿出提前设计好的试卷,要求每个学生听写出每个单词及其中文意思。

(四)测试结果

测试结束后,我们用统计软件SPSS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

 

变量

N

Maximum

Minimum

Mean

Std. Deviation

第一组

20

56

40

51.5

10.1

第二组

20

60

46

52

8.7

第三组

20

56

44

54

8.6

第四组

20

58

50

55.5

影视语言论文篇5

[摘 要] 电影和文学作为社会文化形态中的两大主要形式,对文化的传播起着主流媒介的作用。但是,电影自产生初期至今,受到文学的影响很深,以致人们对两者的许多方面,尤其是在电影语言和文学语言的同一性的认识方面存在着很多的混淆。本文通过用比较的方式对这两种语言进行多角度的分析,探索文学语言和电影语言之间的相似性与区别,并对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和区别做出合理的解释,希望该研究对电影和文学的研究能起到补充作用。

[关键词] 语言;比较;相似性;区别

语言是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我们对语言的熟悉之甚以至于经常把它视作理所当然,并对其产生了很多的误解。关于语言的研究,语言学家索绪尔对语言的贡献在于他提出了“语言”和“言语”两个概念,并对它们进行了区分,为现代语言学及研究奠定了基础。他认为“语言”是抽象的,是一种心理现象,是社会成员共有的,是个人被动地从社会接受来的,是一种社会行为;相反,“言语”是一种个人行为,是个人对语言系统的应用。换句话说,“语言”与“言语”是抽象与现实、一般与个别、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乔姆斯基也提出了自己的“语言”理论,他把语言分为句法部分、语义部分和语音部分。

电影的出现,引起了电影界和语言界对电影语言的争议。早在1972年克里斯丁麦茨就在欧柏林大学生电影会议上提出了电影是否是一种语言的令人困惑的问题。贝拉巴拉兹,匈牙利著名的电影理论家,他曾把电影艺术比喻为一种语言,他认为,电影是“一种新形式的语言”。可是,人们把电影说成是一种语言,却鲜于接受任何语言学的教导。电影这种语言与传统意义上的文学语言到底存在怎样的区别?

电影语言与文学语言的比较

文学被称为语言,电影也被称为语言,既然二者都是语言,一定在某种角度与传统的文学语言有着密不可分的相似性。

从电影的观众看电影的过程与读者阅读文学文字的过程来看,两者实际上都是一个语言的交际过程,并且导演与观众,作者与读者是互为前提的。文学作者写作的过程是用编码的过程,读者阅读是解码的过程。作者与读者之间要想有沟通,前提条件是作者的编码与读者的解码共同使用代码。电影的导演制作影片与观众观看电影也是相同的道理。

其次,在创作上,电影和文学也有着相似性,二者都强调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合乎逻辑的故事情节,内容要求要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例如,小说《呼啸山庄》展示了一个畸形社会下的性格畸形的人物希斯克利夫,残酷的现实扭曲了他的天性,迫使他变得暴虐无情,小说展示了希斯克利夫的“爱——恨——复仇——人性的复苏”的生活写照,同时小说的主题“恨,是爱的异化”得以凸显;电影《加勒比海盗》成功地塑造了威廉这个人物形象,威廉极具骑士精神,英勇、有正义感而又不失谦逊,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另外,在创作倾向或文化指向上,二者都以某种程度和样式出现,在语言的形式上虽表现各异,但都顺应社会当时的各种思潮,因此,电影语言和文学语言都出现了现实主义流派,现实主义流派以及后现代主义流派:现代主义是受了西方的以理性主义为核心的哲学思想影响,主要是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超人哲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创作上追求内涵和风格的独特性,如人性的异化,表现手法的荒诞化意识流等特征,现代主义真实、客观、典型地再现现实生活的要求,对现实生活以及人物真实的心理进行刻画;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抛弃了合理叙述现实生活的做法,代之以情绪和感受的自由表现,甚至以情绪的自由宣泄来换取故事的真实性和连贯性,作品游走在想象与现实之间。后现代主义的电影的特点可以归结为“突出情绪,弱化情节”。后现代主义受到非理性主义、解构主义、虚无主义的影响更甚,在此引导下,后现代主义则更倾向于无我性和“非原则化主张”思维方式、艺术体裁和表现手法的多元化。实际上,后现代主义是一个很模糊的而且又是非特定的文化概念,不宜将其归为某一。后现代主义的电影在题材选择上前卫,甚至有些离经叛道,因此后现代主义的电影例如,根据玛格丽特杜拉的同名小说改变的电影《广岛之恋》,记录了到日本广岛拍电影的法国女演员与一位日本建筑师之间短暂的恋情,而女演员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爱人,心理念念不忘的却是在家乡内韦尔同一个纳粹士兵之间的刻骨铭心的爱情,并因此而陷入痛苦,本以为时间可以冲淡记忆,但记忆却成为难以控制的潜意识,这部影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探索和发现,以“时间”和“精神”为主题,具有明显的现代主义色彩。

电影语言与文学语言之间也存在较多的差异。

其一,在构成要素上,二者有所不同。文学语言是用文字这一人工符号组成的,其语言单位是抽象的代码(除了象形文字),最小的语言单位是词素和音素。现代电影语言系统却是用自然符号构成的,没有最小信息单位,电影语言主要包含的内容有摄影形象、影片的言语、电影的音乐、剧本等。电影是科技发展的产物,是通过镜头对观众产生影响的,因此,电影语言从实质上讲是一种视听语言。另外,虽然文学语言和电影语言都有语法,但它们的语法有别,文学语言的语法从单词出发,然后划定词类、分析句子形态和语义、语用;电影语言的语法从镜头出发,拍摄全景并进行剪辑。最后,两种语言在构成要素上的区别还在于形容词的使用,文学语言处于刻画人物、场景,使用较多的形容词;电影由于影像画面的出现,就取消了形容词的使用。

其二,两种语言的风格不同。这主要体现在修辞策略上。文学作品,不管是散文、小说还是诗歌,其语言都讲究文学修辞的使用。文学作品的作者在写作中常常综合使用比喻、夸张、象征、讽刺、反语、双关等修辞手法。对于电影语言,爱森斯坦是很早就对早期电影中隐喻和象征的。作为前苏联蒙太奇电影学派的先驱人物,爱森斯坦认为电影的修辞性体现在蒙太奇上,认为蒙太奇即是“隐喻”,即是“象征”,上下镜头之间的关系是修辞性的,是隐喻性的和象征性的,爱森斯坦的隐喻的喻体更多情况下并不是场面本身的视觉元素,他认为喻体的选择与文化所指有关。爱森斯坦的隐喻和象征,需要观众有充足的知识和一定的文化背景,这就增加了他观点的晦涩性。有声电影出现之初,影视的隐喻和象征由于人们忙于用声音叙事而曾经被人们忽视。当时意大利新鲜事这样的代表人物柴伐梯尼甚至提出“我们反对隐喻”的论调。直至20世纪50年代以后,出现了运用象征和隐喻的巨匠安东尼奥。他认为“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件通常具有象征性的意义……”安东尼奥电影中选定的空间和场景具有象征的或其他的意义,比如,他的电影《奇遇》中荒无人烟的西西里岛、《红色沙漠》中大片的灰色厂区、《夜》中米兰城市里空无一人的街道,这些画面都象征、映射出城市的冷漠。由于无法使用文学语言中的比喻词,电影中的隐喻多是通过场景、色彩、服装、道具和音乐实现的,例如电影中黑白颜色的使用,通常用来表现黑暗和死亡;而彩色意味着光明和希望,观众可以通过色彩深切地感受影片的基调。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就是如此,电影从开始部分到纳粹结束,导演使用的只是黑白色镜头,象征了犹太人生活的黑暗时代,当纳粹投降,犹太人走出集中营的那一刻,银幕突然换为彩色,彩色的使用体现了犹太人走出死亡阴影、走向光明的心境。电影中还用联想、夸张、示现、排比、空白等修辞,在风格表现上可以加强表达效果,但都是通过图像和镜头来实现的。镜头作为修辞手段,使得影片表达的文化可以跨越其表现的文化受众的局限性,使其文化更具认可性,观众也可以同时找到文化价值的归属感。另外,摄像机的机位也是电影语言的风格要素。摄像机角度的俯视、仰视或平视对观众感知的影响不同。通常的规律是,仰视常给人际关系以压力,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平时角度给人的感受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平等和自然。

其三,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电影语言多用于叙述和说明,它的工作机理主要是模拟人的视听感知经验和主观思维活动,也就是说,电影语言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它的变化和运用都在忠实于人的视听感知经验,或者说是在模拟人的视听感知经验,所以电影语言通过感知就可直接到达观众;而文学语言则多是将叙述、议论、描写、抒情等多种方式融合在一起。它需要概括性的抽象的理解才能到达读者。此外,对人物的表现程度,文学语言与电影语言也有差别,文学语言可以通过文字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而电影语言在这一过程中却只能停留在表象、外部。

其四,两种语言存在的状态不同。文学语言是静态的,讲求文字叙述的连贯性和流畅性,其存在的空间是两维的,具有严密的线形,是线性的;电影语言的空间不仅是视觉的,还是听觉的,是三维的,是立体的。因此电影语言连贯性的独特之处在于这一连贯性是由光波和声波体现,而且是动态的,因为视觉和听觉都在随着镜头运动故而缺乏了文学语言那样的长期的稳固性。

其五,二者的传播机理不同。文学语言和电影语言都在发挥着相同的社会作用——传播信息。不同的是文学语言传播是在作者与读者之间通过文字视觉感受进行的,电影语言的传播是导演与观众间通过光波和声波进行的。

其六,两中语言的通用程度不同。各国、各民族的语言系统都有可能不同,因此文学语言具有很强的民族性,不具备普遍的可接受性。电影语言却是一种世界性的通用语言,与绘画、雕塑等有较多的共性。

最后,对两种语言作批评时所用的标准不同。

文学语言的批评主要是运用语言学、文体学、形态学、语用学等理论对各种文学类型的作品(诗歌、散文、小说)及作品中的选词、修辞、韵律(主要对诗歌)、原型模式、创作结构、文化方面等进行或现象分析、或理论阐释的评价。电影是一种综合性极强的艺术形式,它汲取其他艺术形式的优势为我所用,使用意识流的手法、表现主义的场景、各种风格的音乐、绘画、雕塑等题材、元素和技巧,还由于电影语言的视、听特点,电影语言的评论多采用文化学、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尤其是美学原理对电影语言中的文化、声音、镜头、风格、光影效果进行分析研究。虽然对电影语言的研究也涉及语言研究,但多是针对人物台词,剧本语言等口语化的、叙事性的语言,在电影语言系统研究中所占比重较小。

文学语言与电影语言的关系

文学语言的研究为电影语言奠定了基础,电影语言研究从文学语言研究中汲取了许多营养,甚至有人认为这两种语言“文学在先,电影其后”(比埃尔盖斯诺瓦的论断,刊登于《电影》杂志),D罗泼斯还发表了《害了文学病的电影》(刊登于《电影》杂志),认为文学与电影互相危害。更多的人的观点是,电影若想成为一门能与文学相媲美的独立的艺术,就必须有自己的语法,具有形成风格的元素。总之,电影语言与文学语言的关系是不容忽视的。本文关于文学语言和电影语言之间的对比仅是文学研究与电影研究领域的一角,但我们希望电影可以从文学研究中汲取更多的营养,使电影创作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安燕.影视语言[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 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影视语言论文篇6

【关键词】二语习得 英语教学 电影教学

一、二语习得理论

二语习得理论脱胎于对第二语言习得过程及其规律的相关研究,对外语教学实践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和指导意义。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学者对二语习得理论的探讨与研究层出不穷,二语习得理论也因此已在学界掀起了长达30余年的学术热潮。

笔者的研究主要基于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1981)提出的一套完整的二语习得体系,该体系的基础为5个假说:(1)语言习得与学习假说;(2)语言输入假说;(3)情感过滤假说;(4)自然顺序假说;(5)监察假说,全面阐述了第二语言习得过程。其中,语言输入假说为Krashen二语习得理论核心。他指出,“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输入材料本身和输入的方式会影响到情感过滤的结果和输出的质量。

Krashen将5项假说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关系表述为:语言输入情感过渡语言习得机制语言能力的习得语言输出。他对语言习得与语言学习作出区分界定,认为前者是通过联系语境,建立对话,并在自然的交际情景中应用语言所获。

当下,二语习得理论仍然处于不断建设与深入阶段,研究前景可预测性有待发掘,但也正因此该理论开放度较高,能广泛应用于当前的语言语用等多个领域。笔者的研究以二语习得理论为基础正是得益于其开放性。

近年的纵深研究表明,二语习得理论对我国的外语教学存在着直接启发或间接影响。但是,到目前为止,将二语习得理论与电影教学相结合并探究其英语教学意义者,尚在少数。笔者旨在填补此空间,从二语习得视角探讨英文电影对我国英语教学的作用。

二、二语习得与影视赏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人对于外语的重视度一再提高。对于二语习得,不少人在投入时间长,投资花费大的情况下,依旧收效甚微。如今,影视赏析在教育,文化传播等多方面的应用对二语习得产生了正面的促进作用。

从传统的外语教学方法上来看,我们更多的将重心放在词汇的积累,语法的掌握等书面性更强的知识方面,长时间机械性地背诵会使得二语习得者产生惰性,从导致无法对外语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第二语言的学习内容绝不仅局限于词汇语法,而是更偏重于一种文化。

电影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和艺术性,将国外生活的真实写照呈现于大银幕上,为外语学习者们提供了一种较为现代化的语言学习方式。影视赏不仅能从试听方面加强第二语言学习者对于词汇句法的记忆,同时赏析过程本身也是注入文化理念的一条有效途径,使得学习者们于潜移默化中逐渐熟悉其国家地区的文化习俗,在享受的同时获得知识的积累。

影视赏析是一种更加新颖与人性化的二语习得方式。它首先为学习者们带来了试听方面的多重享受,使得学习者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去了解文化,汲取知识。同时,影片中使用的语言结合了故事背景以及人物的动作、神态,有助于学生去了解语言使用的条件及情况,为第二语言的应用提供了参考。试听结合的方式,强化了学习者对于语言的记忆,提升了学习者的语感,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三、二语习得在影视教学中的应用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可通过影视,联系二语习得,注重对学生输入英语语言知识、语言吸收、语言输出三个教学过程,从而在多个方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1.兴趣。通过在课堂上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工具,使课堂英语语言的输入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学”与“习”的能力。

2.语言技能。通过在课堂上放英美电影,练习了学生“听、说、读、写”这四项语言技能,使其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不自觉地运用语法知识,这是一种典型的在“学得”的过程中“习得”语法知识以及语感的例子。此外,学生在观看原版影视材料时,可以通过对这些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对上下文的猜测习得新的词汇,即进行词汇的伴随性习得。

3.文化。根据二语习得理论,通过英美电影中反映出的文化,利用英语文化背景为学生输入一些英语文化信息,可以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的“学”、“习”的能力,并对于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

四、\用二语习得理论指导大学生运用电影学习英语的方法

1.选择恰当资源,搭建沟通平台。

2.课前通读原著,理解大致内容。

3.观摩影视作品,进行知识梳理。

4.重视课后温习,实现内化吸收。

五、结语

综上所述,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对英美名著电影教学意义重大,不仅在教学质量方面有所提高,也是对当代教学的一种探索和丰富。将二语习得应用到英美名著电影教学中,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这也能促进英语学习的趣味性,较轻松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技能。

参考文献:

影视语言论文篇7

关键词: 英语影视 开设 教学 能力 素质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政治经济的日益发展,社会对人才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2007年,教育部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文化素质,指出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如何结合英语教学改革,探讨有效的教学途径,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文化素质,已成为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议题。通过开设英语影视课,不仅能够传授语言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能够传授国际文化知识,使学生在打好语言基础的同时,了解世界文化知识,提高其实际应用能力和文化素质。

一、开设英语影视课的理论依据与现实依据

1.理论依据

根据美国语言学家Stephen D.Krashen(1982)的输入假设(Input hypothesis),人使用语言的能力主要不是直接“教会”而“学得”,而是通过接触大量可理解的输入语言信息以后而“习得”(Acquisition)的,人习得语言的潜能生来就有。Krashen认为略高于学习者现有水平的“可理解的输人材料”是习得成为可能的基本条件,语言的输入必须有足够的数量。美国社会语言学家Hymes(1972)也指出:“学生习得语言时不但习得语法,而且同时习得其它方面的内容,即语言是否可行、语言是否得体,以及语言的可接受性。”

根据输入假设和二语习得理论,学习者可通过理解略高于现有语言水平的输入而习得语言,在习得语言的过程中也习得语言的应用技能。英语影视为英语习得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现实依据

第一,英语影视为学生提供了略高于现有语言水平的英语语料。英语影视语料基本上都是口语语料,比较简短,所用词汇一般也是常用词汇,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学习理解和接受。

第二,英语影视为学生提供了语言使用的场景。较之于枯燥的文字语料,英语影视为学生提供了多彩的画面,丰富的语言表达形式,较为接近真实生活的使用场景,从而有助于学生在习得语言的同时习得语言的应用技能。例如,通过观看影视,很多学生才明白,警察用枪指着罪犯时所说的“Freeze!”是“不许动”的意思,而不是学生经常在课本上看到的解释“冻结,冷冻,僵硬”。

第三,英语影视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和真实的语料内容。电影大师希区柯克曾说过,电影就是剪掉平凡后的生活。一方面,英语影视的内容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另一方面,英语影视的语言具有的自发性、无准备性、句式多变、直观性、语感较强等特点,为学生提供了较为接近生活的真实语料。通过英语影视,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阶层的人所讲的英语,从而为学生将来应对不同特点的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不仅如此,因为英语影视资料来源广泛,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自主观看学习。

第四,英语影视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知识。文化知识不仅包括语言知识,而且包括历史、宗教、价值观、社会风俗习惯等多个方面。胡文仲在《跨文化交际学概论》中指出,历史与传统、宗教、价值观、社会组织形式、风俗习惯、政治制度、社会发展阶段(工业化程度、科技水平等)这些文化因素对于跨文化交际的影响比较大。通过英语影视,学生对以上这些文化因素会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从而有利于学生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为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清除障碍。例如,通过观看同名小说改编的著名电影“Gone with the Wind”,学生不仅能领略19世纪美国南北战争和战后重建时期的景象,认识到美国南部种植园经济由兴盛到崩溃的历史和黑人奴隶制度,而且能够了解以女主人公Scarlet为代表的美国人民坚强独立的价值观。再如,通过观看美国探索频道的节目,学生在输入语言的同时,能够了解更多的自然、历史、文化知识,在无形中提高自身综合文化素质。

二、英语影视课的教学

目前,虽然各高校在英语教学中都或多或少利用英语影视辅助英语教学,但是多数院校以英语电影欣赏为主,而忽视电影以外的视频资料。同时,不少高校并未把英语影视开设为必修课或选修课,只是在英语课过程中穿插几部英语原版影片欣赏。另外,由于长期以来缺乏一套相对系统而科学的适宜英语影视教学使用的教材作为操作性强的客观依据,许多教师在教学各环节的安排上具有较大的随意性。由于目前英语影视课教学存在着上述问题,使得这一形象生动的教学方式未能在提高学生英语水平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明确英语影视教学的内容和目标,有针对性地克服英语影视教学存在的问题,继而改进英语影视教学方式确有必要。

1.英语影视课不等于英语电影欣赏。

目前,各高校每节课时长是40至50分钟,而英语电影时长基本在110分钟左右,总的来说,加上课间休息时间,两节课恰好能看完一部英语电影。同时,电影的故事性、直观性、视听结合等特点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英语电影欣赏在英语影视教学中占较大的比重。但是不能把英语影视课等同于英语电影欣赏。一方面,英语电影只是英语影视的一部分。英语影视应该包括英语电影、英语电视剧、英语新闻、英语访谈、英语纪录片等各种英语视频资料。除了各种题材的英语电影以外,许多英语学习者耳熟能详的电视剧和纪录片,如“Friends”、“Growing Pains”、“Ugly Betty”、“Desperate Housewives”、“Everybody Loves Remond”、“Discovery”、“National Geographic”等都可以作为教学材料。另一方面,不经过精心的教学设计、仅仅让学生欣赏电影的故事情节和艺术性,虽然能够保持大量的语言输入,但是由于学生的学习目的性不强,往往只关注电影的故事情节,而忽视英语语言、文化等信息的输入,起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既可以是必修课也可以是选修课。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在课程设置中规定:各高等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课程要求》和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计出各自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各高等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的不同,在课程体系的安排中,将英语影视课开设为必修课或选修课。就高等职业院校而言,一方面,由于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口语、听力能力普遍不高,文化知识较为匮乏。另一方面,根据教学中“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学生实际应用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学生综合文化素质的提高,因此,可以将英语影视课开设为选修课,作为英语必修课的有益补充,通过英语影视选修课拓宽学生的综合文化知识。

3.语言、文化、能力兼顾。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把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文化素质作为教学目标,因此,在英语影视课的设计过程中,要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文化素质作为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观看优秀的影视节目,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另一方面,要将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考虑在内,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教学过程中的安排上,第一,要以建构主义为理论指导,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帮助、促进学生做知识的主动构建者;第二,在教授语言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第三,在语言输入的同时,要注重语言输出,从听、说、写、译等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4.日常测试与阶段性考核并重。

日常测试与阶段性考核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学生检验学习效果、查漏补缺的重要方式。在英语影视课的教学中,首先要重视日常测试,将测试作为教学的一部分。在授课过程中,灵活运用任务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给学生布置任务,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听、说、写、译基本能力,语言应用能力和文化素质。如,可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检验学生听、说的能力;可通过主题讨论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影片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可通过复述故事情节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可通过撰写读后感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可通过书面测验,检验学生学到的文化知识,等等。其次,要重视阶段性考核。阶段性考核应以考核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和文化知识为目的,使学生总结回顾一段时间内学到的知识,并能够将不同影视中学到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融会贯通。

三、总结

根据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在各高校开设英语影视课可以作为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开设英语影视课的同时,可以将学生感兴趣的优秀影视素材进行分类、整理并加以标注,尽快编写出适宜英语影视教学的教材;也可以根据各高校不同的特点,建立适合自身需求的小型英语影视语料库,一方面为英语影视课的教学提供素材;另一方面也能辅助《基础英语》、《英美文化》、《英语口语》等课程的日常教学。

参考文献:

[1]陈坚林,谷志忠.要求更完善,方向更明晰――对07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新解读[J].外语电化教学,2008,1.

[2]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回顾、反思和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

[4]Krashen,S.D.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Pergamon Press,1982.

影视语言论文篇8

[关键词]影视材料;大学英语;听说教学

一、引 言

顺应目前全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新形势和要求,教育部高教司于2004年1月颁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以下简称《要求》)的通知。《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学生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要求》还指出,各校应采取积极措施大力推广、合理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而电影作为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内容这一论点早已被多位国内教育技术专家论述过。英文影视作为一个内容丰富的资源,在外语课堂上也受到不少教师的青睐,应用影视材料进行听说教学,可以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语境中,熟悉不同于本族语言的语音、语调、语气、重音、口音,并以视觉效果带动听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使学生在这一寓教于乐的学习过程中,获得语言知识、掌握交际能力。

二、影视材料在英语听说教学中的优势

首先,影视材料能够为语言学习者提供一个真实的语境。而英语学习的最大限制就是没有真实的语境供学习者获得并使用所学知识。影视材料正好能弥补这个缺陷。对于英语学习者,影视材料在提供真实的语言和文化信息方面具有更多的优势。影视材料本身就是对人类生活的再现与模拟加工,它能为英语学习者提供更为广泛、生动、逼真的视觉直观情景,使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其有生活在英语群体中的语境感。在影视这个“真实的世界”里,语言都是地道的。而这种对“真实”语言的熟悉过程,对于语言学习者练习听力来讲,是非常有用的。

其次,影视材料可将视觉刺激和听觉刺激结合起来,对那些还未完全掌握阅读和写作技能的学习者来说会更容易理解。影视这种“声影结合”的特点使得教学环境下的听的过程变得更接近于现实生活中听的过程,并且影视提供的视频画面也使学习者在理解话语方面更加有效。这是影视作为听力材料相比于传统的磁带材料最为突出的特点。Hill说,视觉信息为成功准确的听力理解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语言辅助信息。影视作为一种综合艺术,是一种重要的内容教学手段。它综合了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立体的、直观的、仿真的教学手段,引起了他们的学习欲望和兴趣,使他们获得大量的听觉输入,从而更好地记忆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最终达到提高听力水平的效果。

第三,影视能做到英语语言教学中最难以做到的――促使学习者说话。这卫所说的“说话”不是指当场说话,而是为学习者积累了潜在的话语信息。由于影视能提供真实语言环境,让学习者进行模仿,形成口腔记忆。毋庸置疑,影视具有的吸引和娱乐观众的功能能长时间地抓住学习者的注意力,把学习者带进影视所呈现的语言世界里,激发学习者对语言的狂热,它也同样激发了语言。在谈论自己喜欢的电影时,会克服交际中所产生的焦虑和不安,产生发自内心的交谈欲望,还为学习者提供分享感受的话题基础。实践证明,通过从电影中学习最地道的词汇用法、语音、语速,学习跨文化的交流技巧,学习者的口语可以在短期内迅速达到流利交流的水平。电影会是学习者口语的最佳陪练。

第四,影视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目前的外语教学往往只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文化知识的导人。而影视在提供学习目的语语词知识、语用知识的同时也全面、客观地展示了目的语的民族个性、人文思想和精神气质。丰富多彩的影视素材所提供的语言形式和社会文化语境可以培养学生识别文化差异的能力,激发同化动机,从而使学习者把目的语的语词与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深层次的学习直至真正掌握该语言。

三、影视材料在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

1 影视材料的选择标准

第一,语言方面。根据学生的不同语言水平,选择适当的题材。对于大学英语学生来说,题材在语言上要标准规范、简单易懂,所选的电影语速不宜过快,应当选主人公发音纯正、对话清楚、没有粗野污秽言语和词汇的影片。

第二,主题方面。所选影片最好主题鲜明、积极向上,并具有一定的深度。这样的影片能给人以很深的启迪和教育意义,在课堂教学上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易于引导他们就影片的主题展开讨论,培养他们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情节方面。应当认识到学生对影视材科学习的重点应当是语言而不是情节,因此在选择影视材料时,应当尽量选择情节较为简单易懂的材料。否则,学生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对情节的把握和理解上,会影响对语言的学习。

第四,长短方面。影片的长度一般控制在100分钟左右为宜。首先这是课堂教学时间决定的,一般都是两堂课。如果影片过长,会使学生产生听觉和视觉疲劳,影响学习效果。最好选择题材轻松、内容简单、长度适中并且画面对语言说明作用强的影片,这样看英文电影比较容易。

2 英文影视的教学过程。

第一,准备活动,在播放影视材料之前,教师应简要介绍影视材料中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人物关系,提出观看的重点。教师也可就即将播放的材料的内容准备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教师还需提供一些偏难的重要词汇,介绍该领域的基本知识;也可课前指定学生查找有关资料,播放前学生相互交流补充有关的知识信息等。

第二,观看活动。影视材料由于篇幅较长,涉及的方面较广,因此教师应有针对性、目的性地组织学生“精看”或“泛看”影片,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首先,由于影片较长而课堂时间较短,因此在不影响影片节奏和情节的前提下,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几段用于课堂教学。放映中间不要出现过多的中断或过分地重复某些细节,这不但打断了电影的自然节奏,而且往往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其次,在涉及一些语言难点、重点或者比较重要的文化背景知识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重点学习、反复操练,以达到语言学习的目的。

英文影视材料的播放要结合教学合理地进行。具体做法是,选择比较精彩感人的片段,让学生反复视听这些片段,听写出台词,待熟悉台词后,让他们模仿剧中人的说话方式,进行配音。听写能锻炼听力,配音有助于训练语音、语调、表演等诸多方面的能力。从学习交际的角度来看,这些台词语言浅显易懂,富有生活情趣,有些还含有深刻的哲理,都是可以“移植”到现实生活中相应的交际场景里加以运用的,学习这样的台词,可以达到真正地学以致用的目的。

第三,观后活动。观看完影视材料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针对电影的情节、人物特点、语言文化甚至某句给人印象深刻的台词等展开自由评说。可以采取小组讨论或者辩论的形式就影片中 展现出的主题发表自己的观点,还可引导他们将影片主题与当前的实际社会现象相结合,进一步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英语影视不仅适合听说训练,也可用来进行写作活动,写作活动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促进听说能力的提高,如写观后感。不限定题目,学生可从剧情、人物、文化差异或口语句型等方面展开,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写的同时也能更深刻地理解电影,回忆和加深印象。课堂上的讨论也很容易写进观后感中。还可通过复述培养训练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即按照自己的思路写出故事的梗概,让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刃赐辍=淌还可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写作。即给电影设想不同的结局,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写作,同时也可检验学生是否看懂了电影。

四、目前英语影视听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目前很多学校都陆续开设了视听说课程,影视材料也比较广泛地应用于视听说教学中,体现出了对外语学习中听说能力培养的重视。但纵观目前现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影视教学过于费力,这是难以普及的重要原因。影视教学之难表现在:首先,电影语言本身难。电影语言是十分接近生活的自然的语言,语速快,口语表达方式丰富。正是这一点使很少真正接触自然语言的许多教师本人都难以看懂。其次,电影内容包罗万象,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有时一部电影的主题非常分明,但人物的对话内容却十分宽泛,而且电影中的人物众多,谈话内容各异。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语言功底,具有利用影片做语言教学的能力,同时还要有对对象国历史、地理、文化和风俗习惯等综合知识的掌握。因此,为了能向学生讲清楚影视材料中的一些话语与情节的微妙之处,英语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这两方面的能力,同时努力使自己的某些知识不断更新,跟上社会与时代的发展。

第二,教师观念陈旧也是造成影视教学难以普及推广的根本原因。有些教师已经习惯于“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方式,上视听说课只是简单地介绍故事情节,将电影从头到尾放一遍,提几个有关理解的问题。这样的课程只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听与看的语言环境,但学生只能处于一个被动接受理解的地位,缺乏良好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实际上,影视视听说课不仅仅是对影视材料的被动观摩,更主要的是学生应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地投入到各种课堂活动中去,真正地把视、听、说等要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教学反馈,了解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情况,及时调整、补充内容,做到教与学相互了解,保证教学顺利进行。

第三,缺乏优秀的教材是影视课程面临的另一个问题。目前我国大学英语影视欣赏课还没有一部正式的教材,电影市场上外来影片良莠不分,有的充斥色情暴力,不适合学生身心健康;有的动作、特技太多,语言对话有限,不适合做语言学习材料;还有的对话当中粗话、脏话太多,无法作为规范的目标语言模仿。如果单靠教师自己从这些鱼目混杂的影像资料中甄选,确实很难。对此,出版部门可以组织有关专家,专门挑选出一系列优秀影片,作为大学英语影视欣赏课的备选资料。

五、结语

上一篇:汉语言专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语言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