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02 22:19:24

汉语言论文

汉语言论文篇1

汉语言文学,一直都是一门人文学科,可以说是具有悠久的历史,可以直接体现出人文精神,承载着文化素质以及全民语言得以顺利传承的职责。汉语言文学的相关课程中,主要是指研究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化与文学作品,核心内容是一种对人们生存的价值以及生存的具体意义的分析,也可以说是对国家、甚至是全人类的一种使命感。正是由于汉语言文学的温暖情怀,才使得汉语言文学拥有着独特的文学魅力,在教授汉语言文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分析汉语言文学中蕴含的语境,帮助学生提高对汉语言的认知能力。汉语言文学主要是由汉民族文学、中国文学以及世界华文文学这三个方面构成的。汉民族文学主要是指我国的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一种文学,它能深刻的体现出我国的民族文化的特色;中国文学则是指我国五十六个少数民族之间不同的文学以及一些地方特有的文学的总称;而最后的内容世界华文文学,就是我国的文化在国际上所表现出来的形式。正是由于我国的汉语言文学设计的各个领域,致使各国的学者都想研究我国的汉语言文学,因此,国际上的许多国家都设立了孔子学院,方便自己国家的文学作家以及学者前来研究汉语言文学,这也使得我国的汉语言文学越来越受到其他国家的欢迎与学习研究。

二、古汉语言文学的审美

在孔老夫子的眼中,语言的评价尺度不仅取决于语言的美感,同时还要注重观察语言的“善”。他曾说过,“韶乐美善皆尺,武乐独有美,却失味于善。”孔老夫子根据这一句话,在文学的审美方面也主张尽善尽美,就是指在实际的审美方面一定要充分考虑到文学中包含的思想与体现的艺术形式之间的和谐与统一。然而,在实际的文学创作过程中,要把尽善尽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并不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情。在我国的古时候,两者分开来的现象很容易出现,经常会出现对其中的一方面非常重视,而却忽视另一方面,这种方式非常极端。前者主要是倾向于重视文学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忽视文学作品的艺术形式,例如法家及墨家的作品都是为人民群众将一些做人的道理,主要注重内容的客观实用性,但是这些文学作品无法为众人带来美感,使人很容易感觉到枯燥乏味,不能为人们带来欢快的感觉,就显得毫无味道,就像是现今的政治科目,总是以说教的形式为学生将一些知识与道理,根本不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后者主要是倾向于重视文学美感的表现形式,不能重视文学的思想内涵,例如南朝的骈体文与宫体文,这些都是注重文字上的美感,用一些华丽的文字来进行修饰,但是却不能值得人们深刻挖掘,没有令人深思的内容,很容易让人认为这类文章华而无实。

(一)古汉语言源于生活

在汉语言文学的审美中,往往会分析汉语言文学中所要表现出来的意境,而汉语言文学博大精深,但是这些博大精深的背后,往往就是从生活中获取的一些意境,而后经过不同的引用者而表现出不同的意境与效果。就以古诗词中所表现出的意境为例,古代作家在作诗的时候,一般都是经过自己对事物的认真观察并能产生自己独特的感受,在创造出独特的意境。这种创作方式,不仅能够使文章更加富有美感,使古诗词中的所描写的事物要比现实当中所展示的还要更加具有感染力,同时,这样的诗词中也会体现出更深层次的含义,让人们深刻体会古汉语言中所要体现的真正道理。宋代大诗人苏轼曾经说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就是通过作者营造了不同的意境,让读者从不同的角度来了解庐山,正是由于作者的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互结合到一起,才使得这首诗更具有独特的魅力,吸引读者想要更深层次的研究与了解诗中所描述的景物,同时,这种意境还产生了一定的哲学道理,让读者深刻的的体会到文中所要表达的意义,可以说是尽善尽美的完美体现,让读者有如亲眼看到庐山的真面目一样。古汉语言文学正是如此,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影像,通过一些意境旳突破,来表现出更深层次的道理,可谓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二)古汉语言可以侧面表现

内心世界古汉语言的审美注重尽善尽美,而古代的诗歌当中总会侧面的烘托出作者或者诗人的心境,运用生动形象的描写,来侧面体现出自己的内心,表达出作者内心深处丰富的情感。这正是同我国一直以来的“诗言志”相呼应,就是指一些诗人或者学者作家通过书写文章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明自己的志向。由此可见,古汉语言可以充分的表达出作者的内心世界,侧面烘托出是人的内心所想。在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中,所创作的三吏三别中,塑造了很多的人物,但是这是由于作者细致认真的描绘,才使得读者在品读文章的过程中并不会感到陌生,能够深刻的了解每一个人物的特点,读者犹如身历其境,感受着诗中的人物所感,观望着诗中人物所看,同时更是会深刻的体会到是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所要抒发的志向。同样,在郑燮大诗人笔下的“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中,为整首诗营造出了一份危机的气氛,用“粉骨碎身”来描写当时情况的惨烈,但是同时又在后一句明确的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只要能够将自己的清白留在人世当中,什么达官贵族,什么生生死死,都是不足畏惧的。由此可见,古汉语言的美感还在于能够侧面言志,在营造氛围的过程中,不仅通过景物来美化整篇文章,还能够侧面的表达出自己的意向。

三、传媒时代汉语言文学的审美

由于时代背景的不同,致使文学的表现形式也迥然不同,虽然可以将文学看作是作家对生活中的景象的独特的观察与思考,但是,正是由于时代背景的不同,就会使对于文学的审美会有所不同。在一九八零年代,对文学的审美可以说是沉思的审美,对历史进行沉思,对人性进行沉思,对思想意识形态进行沉思,同时还对文学本身进行了深刻的沉思与研究反省。通过对创作角度的分析,对于历史的沉思,以及对于政治上的拨乱反正都能够赋予文学新的形势与启发。在那个时代,作家与诗人都深刻的反思了历史,深刻的揭露了的伤痕,响应者拯救的口号。在一九八零年代,出现了不同的文学思潮,但是,从文学的发展过程不难发现,对于文学的沉思审美已经言传了很多年,就像黑暗中的一盏灯一样,不但为理想照亮了前进的方向,同时也为汉语言文学的审美积累了很多经验。在创作过程中,作家与诗人不但对历史进行了沉思,对现实进行了沉思,并且为了使文学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又通过理论的角度对当代的社会,社会中的人们进行了深思,进而对文学本身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沉思。从宏观的审美角度上不难发现,那个时代的文学主要是向五四时期的目标进行靠近,同时还要结合群众,考虑到群众的心声,一定要运用讲真话、抒发真实感情的方式来与群众达到心意相通,充分表达群众的思想。文学一直都处于思想意识形态的核心地位,每每出现一次文学新潮,理论界都会出现激烈的竞争,诗文并不是作家与读者真正感兴趣的中心,而只是体现出了教化功能以及政治功能。举一个例子,卢新华的著作《伤痕》,以及高晓声所谱写的《陈奂生上城》和《李顺大造屋》,柯云路的《新星》等文章,读者在阅读这些文章的时候,总会与作家心意相通,因此,一九八零年代对于文学的审美,继承了五四年代的文学特点,同时还体现出了思想意识形态的文学形式。因此,在那个年代对于文学的审美,可以将沉思当作主题,那个时代人们向往于追求人生的解放,面对复杂的人生,总是会进行深刻的沉思,这样才会使一九八零年代的文学呈现出一定的特性,而这些特性中,最重要的就是拥有一定的理性,审美的色彩,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这样才会使作家将自己的忧国忧民的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汉语言文学中的语言审美

(一)汉语口语的审美

汉语文学中最重要的还要数语言的审美,因为不同的地区的汉语拥有着不同的审美标准。正是由于汉语言文学的学科属性,致使学习汉语言的学生的文学能力以及文学素养都会拥有很高的造诣。在汉语言的应用过程中,语言的运用拥有很强的规律性。正是由于我国的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少数民族之间的语言有所不同,不同地方的语言也是各不相同,一般来说,普通话是所有国学语言的标准,汉语的审美要与普通话靠拢,但是在实际的生活当中,南方区域很难分清卷舌,就会分不清许多读音,讲很多的读音都说成一个;而与之不同的是,北方区域的普通话虽然较之南方较强一些,但是由于北方人们对于卷舌不是特别敏感,也使发音不够标准,就不能准确的说出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所以,在口语方面的审美,就存在着地方差异。

(二)汉语书面语的审美

汉语言文学中的代表就是古代的诗歌,因为这些诗歌一般都是朗朗上口、对仗工整,并且还能够表达出深刻的感情。往往是人都会采用一些华丽的语言来描写景物,或者是运用白描的方式,来真实的描绘景物,有的诗词则是用词鲜活,不会随波逐流,有的诗词则是简单明了的表达含义,一语中的,道出重点,有的诗词则是在其中蕴含深刻的道理,通过正面描写景物,或是通过侧面的描写,来衬托出自己的心中所想。举一个例子,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中,用“孤”来描写帆船,用“远影”来烘托出整首诗的意境,映射出作者的浓厚情感。表达出了缠缠绵绵的令人向往的深刻友情。古代诗歌中经常出现这种以诗言志的现象,借物育人,等等,都是汉语诗歌的审美标准。汉语诗歌的审美还能够通过喜剧的描写和悲剧的描写来完成。有些古诗中的悲剧描写并不是真正的悲剧,而是会为读者带来更深的震撼,而非悲伤;而有些古诗中的喜剧则不尽然是读者的趣味所在,而这种戏剧往往是一种反讽,来揭露一些现象,挖掘事物的本质。举一个例子,在伟大诗人郑燮的笔下的“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中,看似描述的是一个悲剧,但是细细品味后就会发现,这首诗并不会让人感觉到悲伤,而是会为读者带来更深的震撼,体会到作者认为只要能够将自己的清白留在人世当中,什么都是不足畏惧的。这就充分体现出了诗歌的审美的另一种形式,帮助一些汉语言文化的研究者们更深层次的领悟到汉语文学的真谛,能够审查到汉语文学中的美感,弄清楚汉语言文学的审美标准。

五、结语

总之,通过对汉语言文学在不同时代中,不同的审美分析,以及汉语言文学主要特点的描述,我们不难发现,我国的学者正不断的试图采用更新的探索方式,因此,在实际的审美探索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错误,这些错误又是在所难免的。所以,为了使我国的汉语言文学继续发扬光大,在国际上获得更高的声望,就需要广大学术界的朋友们加入到对汉语言文学的探索行列中,这样,才会使我国的汉语言文学审美越来越成熟,是汉语言文学未来的发展空间更加开阔,逐渐被世界各国人民所知所晓。

汉语言论文篇2

汉语言本科毕业论文范文-汉语短语的分类问题

一汉语短语结构类型的分析

1.1自《马氏文通》问世以来,有关汉语语法的论著对短语的分类基本上是按外部功能和内部结构这两个标准来进行的,其中以内部结构为标准的分类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其实,汉语短语分类中的“功能说”和“结构说”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叶斯丕森和布龙菲尔德理论的影响。在结构分类方面,布氏的句法结构观念似乎特别适合于汉语,因为汉语词的构成方式、短语的构成方式和句子的构成方式是那样相似,以至布氏的句法结构类型的分析可以直接应用于汉语每一层面上的语法单位的结构分析。短语在汉语语法单位中处于一种枢纽地位,因此,短语的结构类型可以上通句子下至词。这是汉语语法单位进行结构分析的一条捷径,发展到顶峰就是“词组本位说”。如范晓先生在《说句子成分》、《关于结构和短语》①等文中多次提出:汉语的句子结构和短语结构的构造原则基本上是一致的,除独词句外,句子只不过是独立的短语而已。根据这种观点,应当是有多少种结构的短语,相应地便会有多少种结构的句子。

将文章添加到百度搜藏

1.2“词组本位说”把句法结构类型和短语类型完全对应起来,即以分析短语的结构类型为基础,扩展到句子结构。作为一种分析方法,它有可取之处;从实际的作业上看,它也具有相当的成效。它操作起来十分简便,似乎可以一以贯之地分析汉语的一切“结构”,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恰恰是这种简便掩盖了汉语短语类型分析的句法分析中的一些实质性问题,如(一)是不是每个短语都可以在结构类型中找出它的归属?有的虚词和实词组合,其内部结构关系如何看待?(二)结构类型相同的短语,为什么其语法功能和转换关系不同?比如“人才交流”和“学者讨论”在结构分类中都是主谓关系,但前者能作“进行”类动词的宾语,后者不能;前者能在受定语限定之后作主语或宾语,后者不能。(三)许多结构类型不同的短语却有同样的语法功能,这是为什么?短语同词一样是静态的、备用的语法单位,对它内部进行分析以及据此而进行的分类,其标准与动态的、使用的语法单位—一句子的分析不应该是一样的,事实上,构成短语的成分和构成句子的成分也并不具有完全的同一性。吕叔湘先生认为“从语素到句子”有一个“中间站”,即短语。②这里我们借用下“中间站”这个说法。我们认为,如果说汉语语法单位由静态转化为动态有一个中间站的话,那末这个中间站不是短语,而是句子成分。语和短语都需要这个中间站的过渡,才能由静态的备用单位转化为动态的使用单位。③“词组本位说”所做的单纯的结构分析究其根源是混淆了两种不同性质的单位,因而没能解决上述问题,也就不能使短语研究向更深的方向发展。正因如此,目前有些学者对“词组本位说”提出质疑,试图把短语的结构和句子的结构区别开来,进而建立词法、短语法(有的学者叫“下句法结构”)、句法三足鼎立的语法分析体系,④这一步迈得很勇敢,也颇有见地。如果把短语法单列出来,那末短语分类就和句法结构分类有了质的区别。但他们的分类如仍按短语内部的结构关系来确定,上面提出的问题就仍无法解决。

二短语分类的原则

2.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给短语分类。有一个原则问题必须加以强调,那就是同划分任何语法单位类别一样,给短语分类也应该遵守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则:划分出来的类别能够有效地服务于分析。反过来说,就是:不管用什么标准来划分,只要划分出来的类别可以用来有效地说明语法规律,这个分类就应该是有效的语法分类。基于上述原则,就我们已经掌握的语言材料进行试验的结果来看,依据短语内部的语义关系进行的分类能够较好地服务于语法分析的目的,能够较好地解决至今尚未很好解决的一些句法分析问题,如句法分析中的主宾类问题。用这个新的分类能够较好地说明短语作为与词一样的静态单位,其内部语义关系的不同对它的句法功能以及对包括它在内的更大一级的句法结构有什么影响,而这些问题是依据结构关系分类所无法说明的。事实上,类似这种分类的观点已经有人在实际的语法分析中运用过,只不过是非自觉的罢了。比如许多学者分过“受事主语句”的特点,从这些分析中可以看出:在他们的意识中肯定是把“施事—一动作”格式和“受事—一动作”格式加以对比,而这两种格式正是从分析语义关系的角度确定的。我们不过是试图把这种零散的、不自觉地运用语义关系进行语法分析的做法当作一种理论依据加以系统化而已。

2.2我们给短语分类的标准是词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当然,语义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因此这里就需要给语义标准界定一个范围。如前所述,从分类的目的和结果来看,以语义关系为标准的分类也应该是语法分类,因为它最终是为解释语法现象或语法规律服务的。这种词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不是指个别的词与词之间的具体关系,而是指某类性质的词与另一类性质的词之间的概括关系。

任何一种语法分析方法都至少要完成两个任务:一是切分层次;二是揭示被切分出来的直接成分(immediateconstituent)之间的关系。切分层次是对结构的处理(实际上也与语义有关),而说明直接成分之间的关系却与语义直接相联系,要想完全脱离开语义关系是不可能的。由于这种事实,再加上没有分清作为静态的备用单位的短语和作为动态的使用单位的句子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语法单位,目前许多语法论著中对短语结构关系类型的说明实际上是把短语内部的语义关系(如并列关系、补充关系)和句子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如主谓关系)以及句法成分的语法地位(如偏正关系)纠结在一起了。

2.3有的语法学者早在十年前就提出了短语和句子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语法单位,短语同词一样是静态语法单位,“其内部的词与词之间就只有单纯的语义关系,而不存在其他关系”。并据此提出了十类语义关系,

见下:

Ⅰ并列:机关学校阅读欣赏

Ⅱ限定:秀丽景色大胆设想

Ⅲ补充:解释清楚热得淌汗

Ⅳ施动:风吹人住

动施:吹风住人

Ⅴ动受:展览书画维修房屋

受动:书画展览房屋维修

Ⅵ评议:应该参加能够胜任

Ⅶ同Ⅶ判断:是高山叫海洋

Ⅷ同一:首都北京班长小李

Ⅸ描写:衣着朴素成就辉煌Ⅹ双受:问他问题给我知识[⑤]

就我们目前收集到的资料看,这种分类大概是第一次以语义关系为标准的短分类,比较全面地体现了短语与句子的本质不同。我们将在这种分类的基础上探求一下语义关系的不同是如何影响短语本身的句法功能,如何影响包括短语在内的更大一级句法结构的。需要说明的是“歧义结构”,因为从语义关系的角度无法确定“咬死了猎人的狗”是限定关系还是动受关系。“歧义结构”是短语脱离语境而产生的现象,在具体语境中,短语的内部关系只有一种,因此“歧义结构”对我们以语义关系为标准的分类没有影响。

三、验证语义标准短语分类实用性的方法

1如前所述,我们所做的语义标准分类是为了揭示短语内部语义关系的不同对句法结构和句法分析产生的影响。就我们观察的结果来看,它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一是充当句子成分时的搭配能力;二是句子结构的变换关系;三是如果短语由语言单位转为言语单位,即成为句子时,这些句子所具有的特点。语义标准短语分类的实用性即在于此。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在下面具体验证的时候,并不一定在三个方面同时进行验证,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并不能在三个方面同时产生影响。这里只就其中的一个或两个方面进行验证。验证的方法是比较,比如用语义标准划分出来的两种不同类别,用结构标准来划分却是相同的,属于这种情况的如施动短语不同于受动短语,但两者的结构关系;却是相同的类别,用结构标准来划分却是不同的,与此相反,用语义标准划分出来的两种相同属于这种情况的如施动短语广义上相同于施动短语(主席团坐着/坐着主席团),但就结构关系看却是主谓短语和动宾短语。

2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选择比较重要而且具有典型意义的施动动语和受动短语来比较。倘若把这两种短语区分开来能够更好地分析和说明一些语法现象和规律,那就证明语义标准分类是有实用价值的,因为,如果用结构关系标准来分,它们就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主谓短语。我们希望这种比较能起到“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的作用。比较两种事物必须以一个在外的条件为参照点,被比较的事物在这个参照点上呈现出相同或相异之处,这样的比较才有意义。对施动短语和受动短语进行比较,也需要参照点。我们找到两个参照点:一是两类短语由静态的语言单位转为动态的言语单位时的自足条件,二是两类短语充当句子成分时的搭配能力。下面我们分节讨论。

四两类短语由语言单位转为言语单位时的自足条件

施动短语和受动短语在结构类型中都是主谓短语,按照一般语法著作的说法,一个主谓短语具备了一定的语调或加上一定的虚词就可以由语言单位转为言语单位—一句子。但是,是不是必定转成一个自足的句子呢?

回答是否定的。一个有趣的事实是:许多语法著述都讲到受事主语句的特点(或限制),而不提或很少提到施事主语句,因此给人的印象是施动短语似乎更容易直接转为自足的句子。其实不然,施动短语和受动短语转为言语单位进有各自的自足条件,而各自的自足条件又呈现出明显的对立,这种对立又主要表现在谓语动词方面。

1丁声树先生在谈到受事主语句的特点时说:“……从谓语方面看,谓语往往不是一个单独的动词,动词的前后多半有别的成分”。[⑥]这个概括当然是正确的,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受动短语转成的言语单位就是受事主语句,因此,我们谈受事主语句谓语方面的限制,实际上就是分析受动短语转为受事主语句(言语单位)时表现在谓语动词方面的自足条件。施事主语句对谓语是否由一个单独的动词充当的这一要求不是强制性的,如一些不及物动词作谓语,前后可以没有别的成分,如:(1)明天下午的会李校长发言。(2)我休息,他劳动。以上两例的谓语都是由一个单独的动词充当的,而且这几个动词本身又不能带宾语,这和动词本身是不及物动词有关。

但是,汉语中的动词绝大多数是及物动词,多数施事主语句的谓语动词也是由及物动词充当的。另一方面,受事主语句的谓语动词则必须由及物动词充当。恰恰是在这一点上,施动短语和受动短语转为句子的自足条件完全不同。由施动(及物)短语转化而来的施事主语句,及物动词必须带着它的受事,否则尽管从结构上看主语和谓语俱备,但它是不自足的,比较下面两个例子:(3)医生们治好了他的病。

(4)*医生们治好了。例(4)是不成立的。而由受动短语转化而来的受事主语句,因主语是它后面的及物动词的受事,因此,动词一般不带受事宾语仍是自足的,如:(5)他的病治好了。(6)这首诗背下来了。

2事实上,人们在理解句子时,必然会受到两种短语的不同自足条件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下面两个例句来证明这一点:(7)敌人打退了。(8)我们打退了。例(8)无论怎样理解都是不自足的,“我们”不会是“打退”的受事,而例(7)尽管“敌人”也可以是“打退”的施事,但这个句子只有理解成受事主语句时才是自足的,而且按照常理,人们一定会把这个句子的主语理解成受事。受动短语转化而来的受事主语句,其主语担负着语法和语义两个层面的任务:从语法上看,一个句子必须有一个话题,即主语。假如这个话题在表层结构中没有出现,它一定被语境承担了。话题可以是施事,可以不是施事,受事主语句的受事就是话题。从语义上看,一个及物动词必须带着它的受事,不管这个受事在什么位置,也就是说,受事可以出现在动词的后面,也可以出现在动词的前面。及物动词的受事若不出现,它在语义上就没有着落,以施事、受事与同它们相联系的及物动词的关系而论,受事似乎更重要一些,这一点还可以通过“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比较中看出来。“把”字引进受事,“把”字后面的受事不能省略,如:(9)我把信写完了(不说“我把写完了”)而“被”字引进施事,在许多情况下施事可以省略,如:(10)小王被人打了(可以说“小王被打了”)我们认为受事主语句可能就是为了满足语法和语义两个方面的要求而存在的,也正是因为满足了这两个方面的要求,例(5)(7)才是自足的,而例(4)(8)不成立。又如:(11)罪犯枪毙了。(12)行刑人枪毙了。例(11)是自足的,因为它是由受动短语转成的句子;例.(12)不自足,因为按通常的理解,它是由施动短语转化而来的,如果它原本是个受动短语,那末当它转化为句子时,动词的前边必须加上表示被动意义的虚词,如“被、给”等才合乎自足的条件。当然它也可以是施动短语,那就必须在及物动词的后面加上受事“犯人、罪犯”等才能自足。

总之,按结构关系标准分类,施动短语和受动短语属同一类型,那末这种分类对揭示两类短语因语义关系不同而导致的不同的语法特点就没有任何成效,相反,按语义关系标准把它们加以区分,就能很好地说明它们各自不同的语法特点所产生的根源。

五施动短语和受动短语作句子成分时的搭配能力

按结构类型来说,主谓短语(包括施动短语和受动短语)可以充当六大句子成分(这里仍沿用传统的称谓)中的任何一种,但是,充当某一相同的成分时,由于二者的语义关系不同对句子的另一成分有不同的要求,或者对短语本身有一定的要求。下面分别讨论。

1作谓语

受动短语作谓语要受到比较严格的限制:一方面句子的主语必须是受动短语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的发出者(施事),另一方面短语内部的受事的范围也比较窄,或者由泛指代词“什么、谁”等充当,或者由遍指性名词或名词性词语充当,并且动词前有副词“也、都”等与之呼应。如果不是这样,往往是同式句子并列出现,如:(1)他什么都不说。(2)他样样事都会做。(3)大水……,头也不抬,话也不说。在意念上,以上各句的主语都是受动短语中动作的施事。从变换式上来看,遍指性句式的施事主语可以和短语里的受事互换而不改变句意。如:(4)什么他都不说。(5)样样事他都会做。它们可以自由变换的原因大概是这类句子的格式比较固定,以“S-O(遍指性受事)一也(都)-V”这样的格式作标志,不会把动作的施事和受事弄混。当然,除了上述两个条件外,还有一种情况,即受动短语里的受事是一般名词或名词性词语,如:(6)我这辆车买贵了。(7)王师傅那套西装做大了。(8)小刘帽子戴歪了。⑦(6)-(8)的主语都是施事,受动短语里的受事都是由一般名词或名词性词语充当的,而非周遍性词语充当的。这三句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主语和受动短语里的受事之间具有领属和被领属关系;二是充当谓语的受动短语中的动词后面都有形容词补充成分。我们知道,描写短语作谓语时,主语和描写短语里的被描写成分之间一般情况下是领属和被领属关系,如“他性格坚强”、“李明眼圈红了”。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推测:这类受动短语作谓语对短语内部动词的要求是,必须有形容词补充成分,这个形容词补充成分的语义指向是短语里的受事,如例(8)的深层语义关系是“小李戴帽子,帽子歪了”,可以简说成“小李帽子歪了。”后者的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与“李明眼圈红了”完全相同。因此我们可以说,动词后面带形容词补充成分是这类受动短语作谓语的一个必要条件,如果没有形容词补充成分,这个句子就不成立,如“*小刘帽子戴了”,如果把形容词补充成分换成时态或趋向补充成分,句子就觉得不够自然,如“*小刘帽子戴过了”,“*小刘帽子戴出去了”。如果把主语和受动短语里的受事调换过来就成了施动短语作谓语。施动短语作谓语时对上述要求不是强制性的,而是可有可无的,如:(9)这辆车我买贵了。—一这辆车我买了。(10)那套西装王师傅做大了。—一那套西装王师傅做了。施动短语作谓语,一般不受这么严格的限制,其主语一般是非生命体,在语义上是作谓语的施动短语中动词的受事(这是最常见的形式),但也可以是生命体。如:

(11)桌子我搬走。(12)这个人我认识。例(12)的主语和施动短语中的施事都是生命体,可见施动短语作谓语对句子的主语和短语本身结构的要求都不严格,只要是生命体作施动短语的施事就可以了。又如:(13)谁的孩子妈都爱。当然,这方面没有限制,那方面就要有所“补偿”。从变换式上来看,许多施动短语作谓语,其主语又是非生命体时,二者往往不能自由互换,下面例子中右侧的句子都不成立:(14)汉语我辅导,(英语你辅导。)—一*我汉语辅导,(你英语辅导。)(15)桌子小王搬走了—一*小王桌子搬走了。有的施动短语作谓语,虽然主语是非生命体,但二者仍然互换,如例(9)(10)句可变换成例(6)(7)那样,这可能和二者之间具有领属关系密切相关,例(14)(15)句的主语和施动短语中的施事之间没有领属关系,因而二者不能互换。还有一种受动短语作谓语的情况,如:(16)姐姐手扎了。(17)我眼睛迷了.这种受动短语作谓语和上文讲过的情况不同,其主语在意念上并不是受动短语中的动作的施事,而是受事,真正的施事是另外一种事物,如“针、木刺”或“沙子、风”等等,在表层结构中它们都没有出现。主语和受动短语中的受事,在意念上不是施受关系,而是领属关系。正因为二者都是受事,它们之间尽管具有领属关系,仍不能像例(6)和(9),例(7)和(10)那样互换,而且这种“O[,1](受事)—一O[,2](受事)—一V”句式的谓语只能是受动短语,下面的句子是不成立的:(18)*姐姐木刺扎了(手)。(19)*我沙子迷了(眼睛)。

2作宾语

施动短语和受动短语都可以作宾语,表示事件或抽象的事物。但它们作宾语时,整个句子的谓语动词要受到一定的限制(这一点和它们作主语时对谓语的要求是一样的),即很少以动作性很强的动词作句子的谓语,往往由表示心理活动、感觉现象或表示判断的动词来充当。因此,从总体上说施动短语和受动短语作宾语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但是有些意义类型比较特殊的动词作谓语,对两类短语有不同的选择;反过来说,正因两类短语的内部语义关系不同,才使其一可与此类动词搭配,另一个不可以与之搭配。如“进行”这个动词在意义上表示持续性活动,在语法上它是一个形式动词,本身不表示动作,真正表示动作的是它后面的动词,“进行”则在动作动词前承担表达时态的任务,并把后面的动词由谓语改变为宾语。“进行”的宾语一般是动词,而且用作宾语的动词本身下能再带宾语。有时,“进行”的宾语可以由受动短语充当,但不能由施动短语充当。如果我们按结构类型来分析,只能说有时“进行”的宾语可由主谓短语充当,这种说法掩盖了两类短语的不同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不同的语法现象。下面的两个句子都是不成立的:(1)*进行干部学习(材料)。(2)*进行我们交流(思想)。而我们可以这样说:(3)进行社会主义建设。(4)进行思想改造。许多语法学者在研究句型时,运用设计框架的办法来验证句型的不同,这里“进行--非名词性宾语”也构成一个框架,它是区别施动短语和受动短语各自不同的语法功能的一个标志。

3作被限定成分

施动短语和受动短语如果前面没有限定成分都可以作主语和宾语,并对谓语动词有大体一致的要求。如果前面有限定成分,受动短语仍然可以作主语和宾语,施动短语一般不能。下面两句的被限定成分都是由受动短语充当的:

(1)1984年,我国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2)我们必须做好机构变动中的人员调整。为什么不能换成施动短语呢?原来,施动短语既不是名词性的,也不是动词性的。而作被限定成分的受动短语,其动词意义比较抽象,有兼类词(兼动词名词)的倾向,如(1)(2)句中的“改革”“调整”,又如“这个村的田间管理”,“家庭领域里的精神文明建设”等。因此,受动短语可以以其整体功能的名词性充当普通名词经常充当的成分,即被限定成分。受动短语的这种名词性使它在被限定成分的位置上的词序比较固定,因而又表现出一定的凝固性。上面两句的受动短语一般不能变换成相应的动受短语:(3)*……以城市为重点的改革经济体制逐步展开。(4)*……机构变动中的调整人员。受动短语的凝固性还表现在它可以做许多学科的术语,如“苗木定植”,“地质勘探”等等,许多刊物的名称也是这类学动短语,如“语文建设”、“汉语学习”、“哲学”研究等等⑧,这些学科术语和刊物名称一般不用施动短语或相应的动受短语来称谓。通过对施动短语和受动短语的比较,我们不难看出两类短语的不同语义关系对其语法功能的影响。我们上面分析的语法现象,恐怕是结构分类所不能解释的,反过来却证明了语义标准分类的实用价值。可供比较的短语还很多,如动施短语和动受短语,评议短语和动作性限定短语等等,限于篇幅,只好暂付阙如了。

附注:

①范晓《说句子成分》,载《阜阳师院学报》(社科)1983.1。《关于结构和短语》,载《中国语文》1980.3。

②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

③参见申小龙《中国语法学方法论研究》,载《语文导报》1986.5。

④参见陆仁昌《关系·平面·成分--汉语词组法试论》,载《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1984.1-2。

⑤吕冀平《句法分析和句法教学》,载《中国语文》1982.1。

⑥丁声树等《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商务印书馆。

⑦此三例转引自徐枢《从语文、语法和语用角度谈“名(受)+名(施)+动”句式》,载《语法研究和探索》

(四),北京大学出版社。

汉语言论文篇3

关键词:汉语;汉民族;文化;语言

一、语言、文化的定义及关系

文化是指人类活动的模式以及给予这些模式重要性的符号化结构。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一词最早来自于德语kultur。文化在汉语中实际是“人文教化”的简称,《辞海》中解释“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不同的语言观会导致不同的语言理论,产生不同的语言研究力法,追求不同的语言研究目标和结果。潘文国(2001:106/2002:83)先生提出“语言是人类认知世界及进行表述的方式和过程”,“语言是民族的世界观”是更为妥当的提法。

文化与语言二者既密切联系,又互相区别。语言是文化的凝聚体,是文化总体的一个组成部分。语言不是文化之外游离存在的客体,而是文化整体中有其自身结构,而且自成体系的特殊部分。一切文化活动和文化创造都离不开语言的作用,所以文化的积累也都保存在语言的信息系统之中。语言不仅是文化总体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文化总体中最核心的部分(张公瑾,陈建民、谭志明主编,1993:344-346)。语言和文化互相渗透,互为因果,互相制约,互相推动。

二、汉语与汉民族文化

汉语是世界上最丰富、最发达的语言之一。汉民族文化也是世界上最丰富、最灿烂的文化之一。文化具有明显的民族性,文化形态上的差异,不可避免地会表现在语言大系统的不同层次上。汉民族文化的鲜明特点在汉语言中呈现以下一些表征:

1.汉字

汉字是汉族创造的独特的产物,可以说其本身就是一种中国文化。汉字平面型的方块形体能够比线型的拼音文字存储更多的信息量;汉字的表意特征使其具有超方言的功能,将数十亿汉语使用者维系在一个完整的汉文化系统内,使这一文化中的各个民族都能产生强烈的文化认同感:汉字多采用形声字方式字乳新字,为汉语的发展演变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脊粱,是汉人观念中的中心主题。汉字同西方表音文字的不同特质,造成了中国语言学传统与西方语言学传统的差异。

2.语序

语序是各级语言单位在上一级语言单位内的排列次序。汉语是语义型语言,在语言的组织中,语义的搭配是决定语序的最重要和第一位的手段。张世禄(1939)提出“凭语序而建立范畴,集范畴而构成体系”,把语序在语法研究中的作用提到了极高的地位。中国传统哲学认为世界是一个整体,注重整体和谐,注重综合概括,因此其思维模式和言语观倾向于寻求整体和笼统,具有整体思维的特点。汉民族习惯于概括综合,往往从整体入手,认识和处理个体间的关系。汉语逻辑关系常常按先因后果,先假设后论证,先叙事后表态,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强到弱,由一般到具体的次序排列。

3.流水句

中国哲学、艺术和语言注重心理时空观,反映在句法层次上,表现为汉语“流水句”式的时间型构造。这也是汉语语法成为意合语法背后的文化因素。意合(parataxis)指通过意思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将句子合在一起。汉语的“流水句”是靠“意合法”组织起来的。在叙述事实过程和动作先后的句子里,可以包含两三个、甚至十个八个小句,小旬与小句之间没有连词,完全依靠意合,一切以达意为主,“辞达而已矣”。这正是汉语口语里流水句出现频率高的原因,也是汉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在汉语语句结构上的反映。汉语的这种特征是和汉族人的整体观念、直觉妙悟的文化心理分不开的。

三、结语

汉语言论文篇4

老师在课堂上如果总是用干涩的形容词和句子,学生体会不出任何的情感,怎能让学生感动呢?因此,这就需要汉语言文学老师用自己的心去体会作者的心,用心品志,用心感受,如此传递出来的情感才能深入学生的内心。当学生发现老师是如此喜爱这篇诗文时,他们也会不自觉地受到感染而喜欢它。我在初次上《虞美人》这首词时效果很不理想,尽管自己在备课时翻阅了大量的资料,无论是对李煜还是对这首词的思想感情艺术手法都熟记于心。但是在上课时,我就感到自己的语言再优美,学生仍是无动于衷。课后我深刻反思我的问题就在于没有投入感情。是的,对这首词授课者都无法感动自己,又如何能让听课者感动?那天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开始一遍遍地反复吟诵“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我开始真正感受到诗人那颗孤独的心,作为亡国之君的痛苦,悔恨乃至绝望。在第二次课上,我用自己的心来告诉学生我对李煜的感受:“这是一个让我很想心疼的词人,他的词,让我为之感动,我总觉得这是个纯真的孩子,他总是毫无保留地告诉我们他的伤,他的痛。他的词,每个字每个词都是用血和泪凝结而成的,最绝望的诗歌也是最美丽的诗歌。”最后,真情的交流让在座的学生也为之动容。

二、以情导情,激起学生内心的情感波澜

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是一首富有浓厚田园生活气息的诗歌,可学生在读了两遍之后,却只能看懂这些表面的文字,感受不到其中蕴藏的诗情画意。为此,我试着让他们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来感受这首诗。如体会首联“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东辎”,我就带着学生一起想象山林中雨后的情景:接连下了几天的雨,山林空蒙蒙的,异常宁静,空气潮湿,柴火点了许久终于开始袅袅生烟,雨天里男人们去东边田头耕作,女人们则在家里烧火做饭。在联想和想象中,学生们开始露出会意的笑容,这一幅幅的画面是多么熟悉啊,家里农忙的时候不就是这样一番景象吗?领悟诗境后,学生又开始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为此画面增添上富有生活情趣的镜头:女人在青砖砌成的土灶上捣米做饭,小孩在一旁烧火,烤红薯,画面里甚至还能闻到锅盖中透出的饭菜香,兴许还会夹杂着轻微的烧焦味……在老师的适时适度的引导下,学生的记忆被唤醒了,原来抽象的文字顿时鲜活了面容,诗情画意不言而喻。汉语言文学和生活从来都是血与水的关系。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语文教学不是为了把学生放进课本,而是帮助学生打开心灵的窗户,让生活的阳光照进去,在吸收与体悟中明白,挥斥方遒的书生意气也是今天的青春飞扬。

三、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作品的情感表达

教师创造性地开发并利用好课堂教学资源,是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一个关键性环节。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征,采取一些新颖的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求知欲。首先可借助音乐传情达意的功能。音乐本身有着能诱愫的特殊力量,使人陶醉其中,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在《史记》的讲析课堂上,涉及到鸿门宴的章节时,我不失时机地给学生播放了屠洪刚那首经典曲目《霸王别姬》,感人的旋律,豪迈的英雄气概和穷途末路四面楚歌的悲怆旋律,很快让学生融入这份浓厚的历史事件的氛围当中。其次可借助Flash等多媒体资料。Flash图文乐兼容,更容易将学生带入意境中。比如上到柳永的婉约词《雨霖铃》的Flash,画面中的冷雨,寒蝉,兰舟,杨柳,残月,情侣分别时的对饮,执手相看泪眼,无不令人揪心。这种凄凉久久地萦绕在每个学生的心头。教学资源的适当运用无疑使整堂课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四、注重教学中的语言魅力

教师生动的语言更能提高情感效果讲课不是发表演说,但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领会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使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得到更好的发挥,教师的语言应与文学作品的基调一致,就要注意用词和句式,具有比较强烈的感彩,使自己的爱憎、好恶,通过语言的抒发而得到呈现,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所讲授的内容。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使教学活动赋予生机,才真正达到了教学目的,在授课过程中完成了育人的任务。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努力把活生生的灵感和思想贯彻到自己的话语中去,使情动于中而溢于表,从而打动学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教师的生动语言具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要多给学生制造情景,创造有利条件,使学生能在课堂上动脑、动眼、动耳、动口、动手,积极地、有效地参与教学过程,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获取新知识,学习应用新知识。教师形象地复述作品的故事,联系学生的实际感受把学生引入作品的情境,恰当地联系自然社会、生活的实例以及讲述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历史故事、历史人物、成语典故等都会增加讲课的生动性,启发学生的思维。但是,如果教师没有好的口才,语言缺乏生动,也会把生动有趣的内容讲得干干巴巴,索然无味。对语文教师的语言比其他课教师要求更高,讲课时注意选词、句式和语言的感彩,应适时地引入新词。有时仅是一两句笑语和诙谐话也极活跃学生听课情绪,消除学生的紧张和疲劳,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汉语言论文篇5

(一)提炼汉语言文学核心课程的理论精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汉语言文学最基本的教育责任担当,也是汉语言文学成为一切学科的基础,并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根本的差异所在。要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必须以科学、合理的人文类课程为知识载体,因而制定相应的课程并完善相应的课程内容,这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前提。从目前的专业现状来看,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反映在课程内容上的要求主要在于:

1.整合课程内容,合理取舍,“有所为,有所不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中往往蕴含着深刻道理,学生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能够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因而在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问题上,应该主要抓好“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等核心课程内容的建设,舍弃一些跟专业无关的课程。

2.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的教学。在课程内容的改革中,着力打造汉语言文学专业骨干课程的核心价值,在教学内容上充分挖掘核心课程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如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整体规划式的修订,并进一步建设成校级精品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核心课程中蕴含人文素养的理论核心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在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自信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对接,整合优化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1.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文学思辨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发掘艺术潜能,培养艺术气质的重要素质,也是一切文学作品创作的思想源泉。因此,课程内容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相适应。课程内容应该凸显理论归纳。如从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课程的文选、语法、词汇的讲授中给学生归纳出汉语言的发展规律;从《水浒》、《红楼梦》等经典名作的讲述中,结合故事情节给学生归纳总结文学创作方法及经典中表现出的处世哲学,并且要把这些归纳和总结在教学目的中有所体现。

2.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是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应用素质要求之一。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往往要从事文秘、记者、编辑、行政管理人员、语文教师等工作,这些行34业都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为了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一方面在课程的设置上,应该安排说话类课程群,如“演讲与口才”、“普通话训练”、“辩论技巧”等课程;另一方面在其他课程内容的安排上,应该适当安排相应的内容让学生自觉练习“读”、“讲”、“说”、“辩”等技巧,以提高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

3.发挥写作课程的理论优势,加强学生的写作实践训练,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写作能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之一。在课程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强调写作基础知识的同时,应该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写作实践训练。在目前的实际教学中,虽然汉语言文学专业安排有“基础写作”、“新闻采访与写作”、“文书写作与处理”等写作类课程,但是这些课程学时有限,教师能在有限的学时讲完写作理论部分已属不易,留给学生写作训练的机会就更少,学生实际写作能力并没有因为有这些课程的开设而有所提高。因此,培养学生“写”的能力,必须在发挥写作课程理论优势的同时,增加写作类的实践作业,加强学生的实践写作环节。与此同时,开设写作实践课作为专业选修课,增加写作训练的课时,要求进行写作训练,并对写作的作业进行检查考核,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加强公共必修课与学科基础课内容的实用性,强化学生办公、制作等操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1)课程设置与内容应与初衷相结合。如公共选修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设置的初衷是教会汉语言文学学生如何利用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完成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如一些文秘工作中常用的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等办公设备的正确使用技巧。但在具体的课程内容中,只安排了日常软件使用技巧的学习内容,而忽视了教授学生利用现代化的办公设备。

(2)避免学科基础课程的理论化。如“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等课程本应给机会让学生到社会上去参与实际调查,但其教学内容却主要是课堂理论教学,使实践课变成了理论课。基于以上的种种问题,笔者以为,培养汉语言文学应用性专业人才应该积极加强课程的实用性。

5.课程内容凸显“授人以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知识的不断涌现使学习成为每一个社会公民所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中显得格外重要。因此,在课程教学内容中应该体现学习方法的教授。如在“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中应该有文献检索技巧的相关内容;在“文学批评方法”、“文学理论”等课程中也应该给学生讲授文学批评和评论方法。在“中国古代文学的讲授”中,结合《文心雕龙》、《诗品》的相关理论以及历代的文学评论家的评论技巧教给学生鉴赏和评论文学作品的方法。

(三)立足农业院校实际,进行课程改革,走具有农业特色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办学之路

从农业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实际效果来看,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普及中文专业知识的作用,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也较为广泛,如中学教师、企业文秘、村官、出版社及广播电台的文字编辑等。但是,作为农业院校的中文专业,在农业院校中处于边缘化的尴尬地位,和综合类大学、师范类大学相比,差距极大,没有明显的办学特色。在以农为主的大环境下,存在着专业办学历史太短,积淀太浅,基础设施薄弱等现实问题,不能在农业院校的大环境内取得广泛的影响和辐射作用,以至于专业教师缺少教学动力和支持,学生与其他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相比,无形中有自卑感。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进行课程改革,彰显农业院校的中文专业的特色和优势。

1.探索和改革教学内容,体现“农”与“文”的结合。高等农业院校一般都有着自己的农业特色和优势,农业方面的相关教学资料也相对比较充实。因此,教师在中文专业的教学中,应将农业院校的优势与文学结合起来,形成“农”与“文”的交融,凸显出高等农业院校中文专业的特色与优势。如在古代文学课教学中,就可以尝试“农”与“文”的结合。历代文学作品中有大量和农业相关的作品,且非常丰富:《诗经》中有大量的农事诗,全唐诗、全宋诗中也有大量的农事诗,教师在教学中,应在保证基本的文学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重视与农业相关的作家作品的讲授。如在讲授农业文学作品时,把劳动工具、劳动场面、植物品种的图片、农耕习俗等运用在多媒体教学中,以增加教学效果。当然,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农”与“文”的结合中,要注意适度,不能偏废“文”的根本,极端地一味强调“农”和“文”的结合,而忽视中文的“当行本色”,那就过犹而不及了。

2.进行课程改革,突出农业特色。农业院校的课程设置应以培养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其课程设置应结合自身优势,设置一些农业文化、农业历史、中国农耕文化概论、农业文献、民间文学等课程,甚至建议开设本省地方文化课程,以体现农业院校的独特优势和特色。这样,就能立足农业院校实际和特色,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农大汉语言文学的独特道路。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思路

(一)针对学生学习实际,适当调整课程科目

调整必修课科目,在必修课中增加“中国农耕文化概论”、“社会调查研究”等课程,以提高整个课程体系的综合程度。同时,取消课程内容不适合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实际情况的课程。如“高等数学”课程的设置,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与高等数学相关工作的寥寥无几,且学习起来也比较困难,对学生并无大益。因此,课程设置应符合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实用性,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证教学效果。

(二)眷顾市场需求,调整课程内容,突出实践课程

课程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最核心的部分,因此课程内容应与人才培养目标对接。但农业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往往向其他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实践课程设置较少,理论课程较多。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必然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等能力,因此在教学计划制定和课程内容设置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教学和个性化的教学平台,如开设“三字一话”、“演讲与口才”、“新闻采访与编写”等实践课程,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强化基础课程,厚基础,宽口径

农业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设置还要考虑生源基础和当地社会经济实际。因为农业院校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或者文化落后的偏远地区,且因为多年的应试教育,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普遍欠缺,尤其是实用性文书的写作更是弱项。因此,农业院校在办中文专业时,就必须夯实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加强学生的文字基本功,以适应社会各行各业的处理文字的需要。因此,应在加强现代汉语、口语交际等课程的教学的基础上,从基础写作到应用文写作、文学创作、毕业论文写作循序渐进地对写作课程进行改革,并要求学生在大学期间必须为校报和院刊投稿;另外,为拓宽就业渠道,应专门设置新闻类课程,如“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学”、“传播学概论”等,培养学生新闻写作综合素质。只有这样,培养的学生才能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底,不论将来去何种部门工作,学生都可从事办公室、文秘、新闻宣传等综合性工作。

(四)转变观念,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跟理工科学生相比,文科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课程体系优化方面,必须在保证中文理论课程体系基本完整的前提下,考虑农业院校实际,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教学和学术资源,文理交叉,重视电子信息类课程(如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与政务、网络营销等)的开设,增加社会学类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传媒社会学等),扩充专业实践课程(三字一话综合实践,经典影视作品鉴赏与评论、经典文学作品阅读与写作等),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教会学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专业综合素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农业院校来说,要想办好中文专业,就应顺应时代要求,扬长避短,突出农业院校特色。与传统的中文专业教育模式相比,在保持汉语言文学系统完整知识与理论的前提下,密切联系现实,紧跟时代步伐,优化课程体系,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写作能力,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的符合社会需求的新世纪复合型中文人才。

汉语言论文篇6

1.汉语言文学教育忽视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在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的过程中,过分注重专业教育,过分强调学生的文学知识的灌输教育,而忽视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学科理论知识,而不重视其他学科知识的涉猎,导致学生知识视野狭窄,学生的思路不开阔,学生的应用汉语言文学知识有效解决问的能力不高,学生虽然掌握了一些汉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但学生的文学素养,人格魅力没有用得到多大的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没有被有效培养出来,这种教学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经济文化发展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需求。

2.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

在高职汉语言文学课程设置中也存在很多的问题,课程设置内容狭窄,仅仅是关于汉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很受涉及到社会、艺术、自然科学方面的内容,专业课程界限划分过严,自设围墙,导致学生的知识视野狭窄,学生所学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很难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另外,课程设置中实践课程没有突出出来,现在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主要是以理论教育内容为主,在课程中缺乏实践教学内容,课程内容实践性不强,一些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的课程,诸如文学创造课程,汉语调查方面实践性课程并没有建立起来,导致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脱节,影响学生的汉语言文学素养的提升,更影响学生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的培养。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很难真正实现。

3.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重视不足

在高职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中,教师更多地关注的是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对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重视不够。教师都是要求学生把专业课学好,识记汉语言文学理论知识,理解相关文化,但在交易过程中,很少关注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不重视引导学生如何思考,如何保持自己的个性,如何成为具有文化内涵的人,如何更好地发展自觉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何建立自己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导致学生只懂得一些专业知识,学生的个人气质,个人文化底蕴,个人修养并没有真正培养起来。这种教学下,学生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活力是不足的。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分析

1.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在高职汉语言文学教育过程中,要能够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具体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要加强基础素质教育,通过这种教育,保障学生能够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为学生后续学习发展打下基础。第二,根据学生的未来选择制定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案,积极走人才培养多样化的路子,制定宽口径的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为学生未来多样化地就业选择创造条件。第三,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在教育过程中,要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能够通过综合性的教育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各方面都能协调发展,在汉语言文学教育过程中,要坚持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创新教育,通过联系课堂内外,不断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具有适应社会主义发展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基本素质,这对于学生成才具有积极的作用。

2.立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优化课程结构,加强课程建设

在高职汉语言文学教育中,要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积极优化课程结构,加强课程建设,为学生提供有效学习发展的教育资源,这是教育发展的必要条件。具体而言,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首先,要能够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优化,通过优化,使专业课程体系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统一起来,课程内容建设要能够满足学生的专业学习需要,满足学生的就业需要,满足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的需要。另外,在课程体系建设中,要加强实践教学的针对性,针对学生的需要,开设一些诸如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写作、演讲与口才、秘书写作、运筹学等课程,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打下基础。

3.加强实践教学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就需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存于学习实践的机会,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实践中去,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作为学校要积极为学生提供进行课外实践的机会,作为教师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参与课内外实践学习活动,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实践与社会实践的机会,把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加强实践教学的方式有很多,只要学校和教师积极努力,就能为学生提供多种实践学习的机会。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汉语言文学理论知识进行文学创造,电影创造等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现实中应用知识的能力。再比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校内外新闻采编活动,文学评论,征文比赛,文体竞赛等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这对于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具有积极的意义。

汉语言论文篇7

实践教学是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从而将知识、技能内化为个体经验的综合教学活动。它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目前,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实践性教学方式,从内容上分可分为两种:一是专业知识的实践教学,它侧重于培养胜任岗位的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一般包括基于课程内容的课堂内实践性教学和课堂外能力形成性实践环节,课堂内的实践性教学内容包括课程作业(阅读、写作、讨论等)、实验、实习(设计),课堂外能力形成性实践环节包括社会调查、各类校外基地实习以及毕业作业(论文或设计)等二是社会策略性知识的实践教学,它侧重于培养在岗位上从事工作直接需要的社会人文素养,包括组织能力、合作能力、创业能力等综合能力实践环节。

(一)汉语言文学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提出的需求

在教育“普教化”传统思维下,所有的教育模式趋同化,注重理论知识传授,实践教学相对是薄弱环节。在今天,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后,大学教育模式也开始注重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大学是研究和发展学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场所,理应走出‘象牙之塔’,建立起一种主动适应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机制,树立一种与时展息息相关,同呼吸、共命运的责任感,既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也为大学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赢得更大的空间。”“教育不能仅仅在教育内部,要放在整个经济发展的大局里考虑”,汉语言文学作为高等教育核心专业,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循环中,和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已经是时代的共识。汉语言文学教育要实现从研究向服务社会生活、解决社会人文矛盾的转向,就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猛,企业产业转型加速,个人需要不断发展,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技能,才能保证个人专业岗位能力跟上时代的发展,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加强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在当今的教育中,学生的生存状态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自上世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价值观念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的学生有着不同于任何一代学生的情感体验、生活磨砺和职业经验,学习目标和学习动机呈多样化,有不满足于生活现状的,有的在大学甚至中学就开始创业的,有需要提升自己综合职业能力的,有重新与社会化职业对接的;有的本身就从事着繁忙的工作,渴望更好地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总之,社会的要求已经内化为他们自觉自愿的学习需要,因此他们渴望学习目标具体化、职业化,注重相应岗位的实用性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比前代学生有更明确的目标,更高的期望和要求。近年来,社会用人单位一般都要测试应聘者的综合素质能力和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果不加强汉语言文学的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就业后会难以适应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不得不另谋出路或待业。面对严峻的社会现实,必须通过加强实践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

(三)加强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合理化的需要

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较高人文素养的高级适用人才。当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它不仅是终身教育的主渠道,也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基石,但是无论是为了满足提升自己能力的求学,还是为了满足就业的需要,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部分学生只能走向一线工作岗位,而不是进行专业研究。如果在教学中倚重理论教学,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很难养成,同时慵懒、浪漫、拖拉的名士气会带到工作中。因此,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模式紧贴教育培养对象的基础和条件,从实际出发,把教育培养目标的重点始终定位于融理论于实践之中的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和职业能力教育的坐标系中,它一方面培养了汉语言专业学生严谨、务实、求真的工作作风;一方面促使教育目标“实践一理论一实践”最终实现。社会策略性知识的实践教学是基于一定生活场景的精神实践活动,它可以组织学生接触具体社会事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对这些社会事实进行处理或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在专业知识和具体社会问题之间,建立起一种关联,从而产生激情、意志、超越、合作、团结等心理正能量,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社会策略和对人生意义的感悟。(四)加强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在实践教学环境下,学生已经不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因为他们已经完全实现了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加强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可以让老师和学生之间增加面对面情景交流的机会,老师也有更多的视角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独立意识、自我意识、自我调整能力、自我监控能力,老师也能根据每个学生在职业选择中面临的困境,提供最合适的教学内容、方式和途径,真正做到在“以人为本”的视域下,完成教育任务。在实践中每个人都可以尽情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建构施展自己能力的舞台,每个人都有自己发展的空间就能实现社会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网络环境下汉语言文学实践教育模式的特征

借助网络共享教育资源的学习运动,经历了一个非常艰复杂的发展过程,从2002年的开放课程(OCW)运动开始,后来又出现了开放教育资源(OER)运动,2012年,“从Udacity、Coursera到edX、Udemy,它们以免费、高质量的课程内容为卖点,对学习者提供广泛的在线支持,包括课程任务布置、学习评估、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甚至为顺利完成课程的学生提供学习证书。这类服务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人们将这一类新兴的大规模开放在线教育模式称为MOOC(MassiveOnlineOpenCourse)”目前,世界各地已经掀起MOOC课程学习的风暴,我国高校如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已经推出本校的MOOC课程,上海高校课程联盟也初步实现了上海高校间优质资源共享,并可获得学校认可学分。因此,MOOC下的教学模式呈现出两个非常明显的发展趋势:一是开放性,由于课程教学在线学习,开放式获取知识,只要注册任何人都可以免费参与网络课程学习;二是透明性,以往的精品课程、公开课挂在网上可以供参观学习,但是由于无法检测课程学习者学习效果,因此导致许多课程徒有虚名,实际利用率非常低。MOOC学习环境下,学习过程成为可以随意检测学习者任何一个学习环节的透明过程。由于网络教学环境的变化,因此,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模式也必须追随它的变化,与时俱进,从而也呈现出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针对MOOC教学模式开放性的特点,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模式呈现出学习参与者规模的可伸缩性(scalability)。

汉语言文学的课程多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教学模式必须通过大量研读作家作品,不同评论家的学术争鸣,以讨论的方式,来培养学习者鉴赏、评析的实际动手能力,从而开发他们的无限认知能力,提升他们健全的人格。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话题的设置尽可能地贴近学位教育的结构化课程体系,因为教师提供的话题资源是学习者知识探究的出发点,如果偏离了学位教育的知识结构,太过于个性化,学习者产生的内容在群体学习路径模式下,就无法成为学习和互动的中心,这种境况下,参与实践教学的学习者的规模和课程活动的覆盖面,就无法实现规模的超越性。美国高等教育记事(ChronicleofHigherEducation)在对开展MOOC的103名教授的调查中显示,如果话题设计的贴近学位课程体系,每门课程平均有33000个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注册,相当于传统课程授课人数的几百倍。针对MOOC教学模式透明性的特点,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模式呈现出学习效果的可检测性(testability)。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模式中,学习者的实践过程指导教师根本无法全程跟踪指导和监督,学习效果的评价只能靠学生的自述或课堂的考核来完成,但是在MOOC教学环境下,汉语言文学的阅读材料可以周为单位向前推进,指导教师可以根据实践内容设置测试内容、讨论版等环节,如果达不到老师设置的分值,学习过程将无法完成纵向推进,指导教师甚至可以随时获悉实践者在线学习的时间,这大大地改变了汉语言文学实践课程考核的随意性和人情化倾向。

三、网络环境下发展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建立实践教学体系,推进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内容的完善和改革

实践教学是以提高学习者能力为目标,因此在办学理念、专业设置、能力培养、人才规格等方面,必须根据职业岗位的需求和学生的就业需要,制定以岗位需求为本位的实践教学体系,设置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联系的专业课程,编写与社会实际相结合的实践教材,整合并逐步优化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课程内容,确保它与社会职业岗位能相互衔接和贯通。在传统的理论教学中,以某种符号形式存在的理论知识通常是老师和学生重点讲述、掌握的内容,在网络环境下,熟悉符号系统,并解读符号的意义,都可以由师生通过视频课程、网络互动等方式,轻松完成,因此建立一套以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让学生深入了解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力的需求和发展趋势,是顺利开展实践教学的前提。

(二)逐步建立健全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的考核、监督和反馈机制

在目前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模式中,学生职业能力滞后社会不断变化的岗位需求,已经使很多成人教育学校面临生源严重不足的问题。建立实践教学考核、监督和反馈模块三级体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实践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把课程考核与教学过程、学生的工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学生、老师、实践单位以及用人单位之间,建立完善的考核、监督和反馈机制,既能调动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又能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比如,通过网络可以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的课堂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监控,课程作业、实验和课程设计等都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远程考核,监督它们进行的全过程;对于课堂外社会策略知识的实践,也可通过视频聊天或QQ群留言、微信和MOOC方式,与学生实践单位、工作单位建立长期的沟通渠道,形成良好的、灵活的互动式信息反馈机制,对于反馈回来的信息,一方面可以当做学生形成性考核的参考指标,另一方面对于实践教学偏离社会岗位需求的情况能迅捷提供解决方案,从而优化实践教学计划。

(三)挖掘地方资源,构建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的实训平台

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基地可以分为校内和校外两部分。校内基地要学校根据发展规划和专业设置,建立单项实验室、综合模拟实验室等,可以在实验室建立模拟实训场景。但各级学校面临着实际困难:资金投入不足,可利用的实训基地不足,且无法提供“全真化”实践场景。为此,应认真分析、挖掘当地社会的资源,开发具有开放性、丰富性校外实训基地,比如各地的报社、电台、杂志社、各单位的宣传部门等均可提供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平台。它们可以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使汉语言文学实践性教学更接近于从业实际,教师可引导学生亲历岗位业务操作过程,了解各环节之间的联系,并在流程操作过程中,对于岗位所需的协作意识、创新精神等人文素养,产生切身情绪体验,从而避免了专业技能和社会策略技能训练的形式化。校外实训平台的搭建应建立在紧扣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上,通过各种渠道,加强与当地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行业协会等社会各界的联系和沟通,建立教育资源共享,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建立校外稳定的实训基地。尽力拓展“课程、实习、就业”加校企联合培“3+1”的养模式,缔结校企联盟,让企业参与制定学生的培养方案,开展协同式培养,共同参与课程开发和教学管理,逐步打造“产学研”合作平台。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从边缘走向了中心,从封闭走向了开发,发展的重点从数量的扩张转向了质量的提高。”

四、结语

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必须充分利用网络世界带来的便捷、快速、丰富的服务项目,树立“面向职业世界、面向生活世界”的人才培养理念,建立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教学为核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汉语言论文篇8

汉语言文字的传播需求是巨大的,新词层出,然而成语、方言被渐忘。汉字更是一种线条的艺术。从中国文字博物馆、大型人文纪录片《汉字五千年》等大型汉语言文字传播项目可见,汉语言文字与交互设计的学科交叉研究前景广阔。2012年度优秀应用APP《中国古典家具》介绍明了清家具榫卯结构、工艺材料、纹样寓意等内容。它利用360°旋转展示、榫卯炸开、物理感应等交互性操作激发人们主动了解传统文化的兴趣。传统文化题材以交互手段展现,可以呈现出更符合时代需求的面貌——高艺术品质、互动性强、易用愉悦的体验感。通过对汉语言文字的传播应用现状的研究,可以看到汉语言文字传播的途径和形式已经发生了变化。受现代数字技术的冲击,印刷出版物、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传播影响力在减弱。运用交互技术的APP应用、交互展示等因形式新颖、传播平台(手机、电脑)普及、内容更新迅速、参与性强等优点吸引了更多中青年用户,传播影响力与日俱增。

2汉语言文字的审美分析

对于汉语言文字的审美分析,鲁迅先生曾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提到,汉字有三美:意美,音美和形美,精确总结了汉语言文字的三个艺术特性。“音美”,指汉字阅读的声音美。不同地域和民族都有自己的声音和书写特色,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方言文化。现代化进程加快,方言文化危机重重。因此我们开展了方言文化的研究和交互设计工作。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交互专业2014年毕业设计作品《方言地图》选取传统官话为素材,摘选八句代表性的日常生活用语和趣味方言小调,进行语音和视觉元素的采集和对比,展现了分布在祖国东西南北中的方言文化。“形美”,指汉字书写的整体线条美。西方人将汉字誉为线条的艺术。汉字造型讲究轮廓方正、结构均衡、比例协调、笔画穿插得当。“书画同源”的特性,将古老文明与生活画卷以汉字的形式被传承下来,例如“羊”字以羊头造型为特征抽象为文字。经过甲骨文、篆书、楷体、至简化后的仿宋体,都保留了羊头上一对犄角的特征,形象鲜明,图文相通。“意美”,指汉字所包含的意境美。意境美,是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笔者认为,汉字的音形里所蕴含的信息,通过听视觉传达给受众,在其心理上构成体验从而形成意境。因此,影响汉字意境美有三因素:汉字的音与形、受众的个体差异以及传播途径和形式。所以,古老汉字通过交互方式传播,以更符合当代受众审美方式,并焕发新的时代魅力。通过对汉字美的特征举例,可发现从视觉、听觉、心理体验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艺术设计创作的价值。视、听、心理三个层面的信息传递,也需要通过信息整合设计法,由表及里地突出中国元素,构建易用愉悦的用户体验。

3汉语言文字传播的创新设计研究

创新设计研究从立意、选材、风格方面入手,首先汲取传统文化的养分,引入用户体验、信息整合、等设计方法整合设计资源,用交互技术手段传播,具体来说:

3.1立意——天人合一

借鉴庄子“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即人与自然相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笔者认为成功的设计应该是受众和设计作品相互融合,用户愉快体验的过程。提高受众的参与程度,需做到:准确锁定目标用户,根据用户需求而设计;邀请用户作为设计师参与设计过程;成果展示本身也需要受众参与互动,成为设计的一部分。

3.2选材——深入浅出

设计素材,是设计要表达的内容。在信息大爆炸时代,选取设计素材的难点在于面对大数据如何去伪存真地高效梳理信息。其标准是:代表性,能够窥一斑而知全豹的体现中国文化之美;浅显易懂,能够让大众快速理解掌握。例如甲骨文,是最早的象形文字之一,通过用信息整合,把古老信息转码为时令设计语言,可收到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传播效果。

3.3风格——古为今用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在与世界接轨,相互融合中也要让世界看到中国设计的形象。从本质上要求必须是具有民族精神、文化底蕴的中国元素。设计上,可以考虑在视效音效方面传承发扬,形成中式风格,如水墨、剪纸等。但风格的古为今用,并不是照搬临摹,应该以当代审美眼光去粗取精,诉求文化特指和民族神韵的传达。

4设计应用

本届优秀毕业设计作品《甲骨文》选取甲骨文为题材,运用了体感识别技术创新交互体验。下文从设计背景、形态分析、交互流程、视觉风格四方面简述设计过程及成果。

4.1设计背景分析

甲骨文,被称为“最早的汉字”。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甲骨文是一种象形文字,就形象写词法的构图进行分类,可以大致分为四类:象物、象事、象意、标示。尤其甲骨文中有不少字是人的形体动作的抽象形态。例如大、伏、交、木、人、北、从、扶、休、走……我们将这些内容与动作捕捉技术结合开展了甲骨文交互展示设计研究。

4.2形态特征分析

甲骨文动作字多为独体字,一般是对一个人物的动作形态的模拟,例如大、交、木、人、走。也有不少是合体字,如从、休、扶,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物动作组合的提炼。在设计中,用屏幕人体骨骼线提示和实物人偶模型动作参照的方式,吸引参观者参与交互(见图2)。甲骨文独体字“走”,像人摆动双臂跨步行走。甲骨文合体字“北”,像二人以手相助之行。

4.3交互流程

根据形态分析,我们设计了单个用户和两个用户参与的两种交互场景。参观者的肢体动作通过体感技术识别捕捉,转码为甲骨文、触发相应的视听体验。技术方面,KINECT体感装置在WindowsSDK中提供动作控制,通过代码编写结合成像技术完成一系列指令。整体交互流程,用屏幕和实物人偶模型作指引,提示参观者参与交互。参观者动作被捕捉到与甲骨文匹配,然后出现甲骨文的注释、表达相关意境的水墨动画和诗词。

4.4视觉风格

视觉风格上,动画视效呈现水墨画风格,注释诗词以丹青书写,配以清雅古乐。界面视效古典韵味浓厚,引人入胜。慢慢流动的水墨动画里,一个在耕种的农夫弯腰犁地的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人”字的由来。没有过多注释,更多的是视觉和心灵的体验,这即是以水墨动画形式对甲骨文的字义诠释。

4.5小结

以上内容是基于2014年本院毕业设计展为时间节点的交互设计作品。由于时间和技术限制,展示内容以单人交互为主、双人交互有待深入。画面视觉效果的一致性和精细度要继续完善。期望能吸取经验教训,在设计方法流程和交互体验方面继续课题的研究。

5结论

5.1主要研究观点及成果

经分析研究,形成本文的主要观点及成果:分析总结汉语言文字的传播途径和形式已经发生变化,并对其改变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以交互产品为主的新传播形式的优势所在和汉语言文字传播的发展趋势。以汉字的信息传递为主线,分析了汉字从视觉、听觉、心理体验三个方面将信息传递给受众,得出汉字独有的音美、形美和意美的艺术特征。指出造成汉语言文字展会关注度不高,根本原因在于现代会展的观展模式由“看”转变到“玩”。汉语言文字成果以展会模式传播时,必须改变这一现状,重视交互性和体验感。提出汉语言文字传播创新设计的方法流程,以体验设计思想为基础,利用特征举例法,结合发展趋势和时代特点,用整合理论对各要素进行整合分析,最终进行创新设计。5就设计而言,发掘传统文化资源的设计价值,创新传播渠道和传播形式,满足受众的传统文化需求都是当务之急。

5.2后续研究

汉语言文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的目的不是为了得出一个实践的结论,而是作为一项探索为汉语言文字传播的创新设计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在新形势下,对汉语言文字的艺术特性与创新设计研究不但能够发扬传统文化,也有助于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丰富文化市场。怎样对汉语言文字传播进行创新设计是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时代特点、受众心理、汉语言文字传播途径与形式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等方面问题,更要涉及到艺术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传播学等众多方面的知识。由于客观条件、时间等因素限制,本文只能先明确目标,在上述方面进行初步实践和探讨,更系统精确的研究有待今后继续。希望本课题能够唤起更多人对汉语言文字传播应用设计的关注,并将中国文化之美发扬光大。

上一篇:汉语言毕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汉语热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