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硕士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17 11:01:23

农学硕士论文

农学硕士论文篇1

关键词: 农业推广硕士 专业学位 教育

一、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的特点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是为适应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完善我国农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而设立的培养应用型农科人才的新型学位类型。它是学位制度改革的新产物,是农科研究生教育的新发展。它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一)实践性。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位获得者除了应具有所从事农业推广领域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具有解决农业推广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即应用能力。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实践性还表现在培养对象的学习心理上,由于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招收对象主要是具有大学本科学历,4年以上农业推广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更为强调理论的实践意义和实践价值。 具体表现在:其一,理论要具有对实践活动的直入性,即教师提供的理论要能够直接回答他们所关心的现实问题。其二,理论要具有和实践的高度贴近性,即教师提供的理论要与本地区、本部门工作实际紧密联系,而不是仅仅在宏观维度上展示实践的一般性。其三,理论要具有向实践转换的快捷性,即教师提供的理论无需经过多少转换环节就可以直接用于指导实践工作,而不是一种建立在假设前提下的纯理性逻辑构想。

(二)差异性。

这里的差异性,主要是指受教育者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一是毕业时间不同,有的毕业几年,有的毕业十几年,有的毕业二十几年;二是年龄差异大,年龄小的有二十几岁,年龄大的有四十几岁,甚至五十岁;三是职业与工作单位不同,农业推广硕士学员有的是来自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技术干部,有的是来自高等学校的教师,有的是来自科研单位的科研人员,有的是来自政府机关的干部。学员在工作经历、知识结构、专业基础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

(三)职业针对性。

199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的《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指出:专业学位是作为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是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的。1999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农业推广(暂用名)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指出: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具有特定的职业背景,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从这两个法规性文件的条文看,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具有明显的职业针对性。实际上,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获得者中,有许多原来就从事基层农业推广工作,或者毕业之后,他们会选择从事农业推广工作。

(四)学习方式的灵活性与时间的矛盾性。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本身是在职人员,组织人事关系仍然保留在原单位,课程的学习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进行。具体可以采取业余时间上课、周末或每月集中授课等方式,具有很大的自由度。但另一方面,学校对学生的控制程度很低,往往不能保证学院有足够的时间学习。学员在攻读学位期间,兼有繁重的工作任务,部分学员还身兼数职,集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务于一身。因此,学习与工作的矛盾十分突出,给农业高校的培养模式、教学计划安排、教学方法等提出了新的挑战。

(五)涉及专业领域多,覆盖面广。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侧重于应用,主要为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农业推广的涵义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业推广不再局限于农业技术推广,还包括信息咨询(科技信息产品信息、市场信息及市场预测)、农业经营、产品开发、农业、农村及区域规划与发展等。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从产业来看,不仅涉及农业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而且还涉及农业经营管理、农业机械等;从学科看,有作物学、植物保护学、园艺学、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态学、气象学等;此外,还有农业经济学、农业机械学等等。这就给农业推广硕士导师队伍建设、尤其是导师的专业结构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的定位

我国开展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的时间不到十年,在掌握其教育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的定位,将有利于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提高办学质量,服务于我国的“三农”。

(一)培养大量的从事科教兴农,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素质人才。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农业推广硕士(暂定名)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明确指出,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 热爱农业,遵纪守法,品德良好, 艰苦奋斗,求实创新,能积极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服务;掌握相应推广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具有独立担负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较高层次性质工作的能力。”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基础地位的巩固需要更多高层次农科应用型人才,农业第三次革命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呼唤设立农业方面的专业学位。我国有成千上万的人以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经营涉农企业、管理农村工作或以农业工作为职业,他们是现代农业技术的主要传播者和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的主要师资力量。而农业推广硕士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为农民培养师资的研究生教育。农业推广研究生是为农民传播技术的中介力量,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和技术储备。《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因此,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是对党中央、国务院“科教兴农”战略的具体落实。

(二)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大部分研究生都是紧密围绕着生产和本职工作而进行学习。一般都是“干什么,学什么”,有一定的期望和较明确的目标,甚至有的研究生是带着课题来充电的。这就要求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必须立足现实,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运用于实际工作,指导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相应的,在招生对象、培养目标和方式、课程设置以及学位授予工作的管理等方面应当与现有的农科“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管理有所区分。强调农业推广专业学位具有更灵活的培养方式,课程结构更综合实用,论文工作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论文可以是专题研究、可以是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也可以是农业项目或工程中具体问题的解决实施。

三、提高质量,促进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政策建议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及其定位对于提高教育质量,更好地培养农业推广领域的实用性人才具有很强的约束性,同时也具有明确的指导性。因此,促进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应围绕培养基层农业推广人才这个中心,着力提高教育质量。

(一)实行弹性学制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个体差异及在职在岗的特点,决定了其学制不能一刀切,必须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可提前或推后,但最长不超过5年。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农业推广硕士学员以在职学习为主,在职学习与脱产学习相结合,规定课程学习时,学员到校脱产学习,而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则回原单位边坚持日常工作边完成,以利用原单位的资料和其他条件,以及学员在工作岗位所承担的课题研究基础,保证课题研究与生产实际的紧密联系,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对研究中必要的测试分析工作,如原单位不具备试验和分析条件,也可在学校进行。课程学习的授课方式可根据课程特点,可以采取课堂讲授,专题研讨和研究生自学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但要严格实行考核制度,保证教学质量。

(二)充实师资,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要建立一支富有生产实践经验的高校指导教师队伍。由于农业高校长期以来单一地采用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导致许多教师重理论,轻实践,专业面窄,知识结构单一。尤其是多数青年教师,缺乏生产实践经验,他们很难胜任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指导工作。因此,学校应有计划地选派青年教师轮流到有关生产实践部门去挂职锻炼一个时期,或高校教师主动面向生产实际,积极参与生产,并就生产实际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丰富自已的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指导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重任。

其次是精心选聘任课教师。教师上课水平的高低及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质量。学校要尽量聘请那些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态度严谨并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教师上课,这样的教师给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上课,知道要给他们讲什么、如何讲,能够讲授有关本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教学效果就会非常好。另外,学校也可聘请农业推广或农业、农村管理部门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到学校任兼职教师,单独给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上课,或与学校教师共同开设一门课。

(三)高度重视学位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是检验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其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独立担负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能力和科学研究方法与能力的重要环节。农业推广硕士生第4至6学期应以学位论文工作为主。

学位论文的指导应实行双导师负责制,由校内导师和学校从用人单位聘请的资深专家联合指导。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的策划、农业设计项目或技术改造项目,也可以是技术攻关研究课题,也可以是新工艺、新材料、新品种的研制与开发。选题应注意有一定的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应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业技术推广、农业和农村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形式可以是技术推广策划或项目设计,也可以是研究型论文。论文工作完成地点,根据论文选题的要求,可以在学校完成,也可以回单位完成,或穿插两地完成,但不管在何处完成,都必须定期向双方导师汇报论文进展情况,及时接受导师指导。

对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成果和学术水平的评价标准应与学术型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有所区别,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要求要有一定的创新,但更重要的是应获得在农业生产或农村管理方面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或获得直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人和论文答辩委员应有来自农业技术推广第一线的专家。

参考文献:

[1]刘国瑜,李昌新,李勇.农业推广硕士探析.高等农业教育,2001.11.

[2]张汝悌.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培养管理模式初探.高等农业教育,2006.07.

[3]张世红,刘亚琼,李焕英.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3.03.

[4]罗兴录.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点与培养对策.高教论坛,2006.02.

农学硕士论文篇2

关键词: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协同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5-124-03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而要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关键要靠科技进步,需要农业科技人才。农业推广硕士作为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1]。2009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决定包括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在内的19种专业学位实行全日制培养[2]。目前,我国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体系仍然面临着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创新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完善我国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协同式”培养模式就是为了适应我国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需求,培养应用型与复合型的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突破原有仅在高校培养农业推广硕士,实现校企、校地、校院协同,让社会参与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一种新模式。

1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存在的问题

1.1 社会认同度低,招生生源不足 从硕士教育的定位与目标来看,我国已经确立从以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转变为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战略[3],但是由于学术型硕士教育历史久远且数量众多,社会认同度高,加之个别院校培养在职农业推广硕士质量较低,影响社会对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认可,致使很优秀生源不愿报考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与此同时,农业推广硕士的招生单位日益增多,院校间竞争加剧,生源不足且质量参差不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培养难度。

1.2 教育理念模糊,专业教育不突出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起源于西方国家,已形成相对完善的培养体系,逐步成为研究生教育的主体[4]。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目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长期学术型硕士培养的历程使得众多高校和导师惯性思维,沿用学术型硕士教育理念和培养方法,加之高校的教育资源有限,使得农业推广硕士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雷同,专业教育不突出,体现不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创新性、职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不能培养出合格的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满足不了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对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的需求。

1.3 培养环节缺失,协同培养不到位 目前,全国许多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都与行业企业、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所签订协同培养协议,建立一定数量的校外联合培养基地。但是由于处于起步阶段,基地数量不足,建设条件不完善,不能满足培养要求,致使校外实践等关键环节缺失。从全国范围来看,大多数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用双导师制或三导师制,即校内导师、企业单位(或行业主管部门)导师共同负责制。由于培养高校和联合培养单位没有建立深度合作的关系,加之校外导师自身岗位工作较多,不能将有效参与培养方案设置、培养计划制定等环节,部分校外导师甚至无法抽出时间对研究生论文选题、项目研究及论文撰写进行指导,没有真正实现校地、校企与校院协同培养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真正目的,学生也无法体会到专业学位培养的特殊性,并从中得到实践锻炼,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也无法真正实现。

2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协同式”培养模式的推动力

2.1 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4大功能。这要求高校在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同时,也要从事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传承文化等工作。“协同式”培养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是高校四大功能体现,既是农业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过程,又是围绕行业企业需求开展协同研究的过程,还是服务农业与农村发展和传播农业科技文化的过程。

201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启动实施。计划明确提出,由高校牵头,联合了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等优势资源开展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工作,这也为开展“协同式”培养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协同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农业科技人才过程中,涉农高校是协同创新主体和组织者,有能力发挥出应用型农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和资源优化配置的等方面的作用。

2013年和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建立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这是基于现有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严重滞后,满足不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考虑。要突破这一制约瓶颈,需要大量农业高层次人才。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农业科技人才,力促现代农业发展,是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使命[5]。

2.2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质量提升的迫切需求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过程理应重视学生解决农业生产实践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但是由于培养高校的教育理念模糊和培养环节的缺失,致使研究生培养质量不高,未能实现培养高层次应用人才的目标。

从生源来看,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主要来源于应届高校毕业生,其中还有一部分是从参加全国学术型研究生考试的考生调剂录取的[6]。与以在职不脱产人员为主的非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相比,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具有较优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学习能力,但实践能力与经验相对薄弱。

作为农业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要获得社会广泛认可,满足社会需求,在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过程中,要针对其实践能力相对较弱、培养环节缺失且培养学制相对较短对等问题,强化与农业生产实践的联系,积极构建“协同式”培养模式。通过校企、校地、校院合作,让社会广泛参与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为涉农高校培养农业高层次人才搭建实践保障平台。

3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协同式”培养模式的实现途径

3.1 围绕社会需求,协同制定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方案 在一定程度上,社会需求可以理解为社会对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的需求。在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这一背景下,社会对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这一类高层次人才需求是量质兼备的,因此,如何培养社会满意的农业推广硕士是涉农培养高校要深入考虑的问题。

在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的过程中,培养方案制定是首要环节,其优劣关系到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质量,这需要培养高校深入了解社会需求。就农业推广硕士的需求而言,主要包括涉农企业和农业行业主管部门等单位,因此,校地、校企协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能有效确保农业推广硕士培养目标性,从而满足社会对农业推广硕士的需求。同时校地、校企协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是对行业企业参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也是保障校企合作机制顺畅的前提,更是激发协同创新共同发展的动力。

3.2 围绕培养目标,协同建设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基地 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职业型、应用型、创新型三型一体上。职业型是学生知识和技术能满足在农业某一产业领域中从业的需求;应用型是学生将所掌握的知识、技术能应用到本产业领域的实际工作中;创新型是学生在相应的岗位上能以创新支撑本产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从目前培养成效来看,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创新能力培养有余,而职业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略显不足,因此需要强化实践基地建设,为围绕农业生产一线需求培养农业推广硕士提供平台,凸显专业教育特点。

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就是加强校企校地协同共建培养基地,将能提供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训练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平台遴选建设的主要依据。平台资源按照技术任务完成需要的模式来提供和组织,不再按学科知识本身的逻辑来排列,这样就把专业学位的培养过程与在企业的岗位实践、就业去向、职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互动,保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3.3 深度协同合作,搭建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利益共同体 校地、校企合作在培养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如何让农业企业和行业主管部门真正投入到培养工作中,具有主人翁精神,这就需要密切校地、校企关系,围绕企业生产需求和农业行业需求开展协同创新,在解决“三农”问题培养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上下功夫。

通过校地、校企共建研发中心与重点实验室、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共享成果等措施,推进深度协同合作,形成利益共同体。这种深度协作利益共同体建立和维持需要大量科研人员参与,而协同培养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将是校地,校企协同合作的一种重要纽带。涉农高校把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过程融入到校地、校企协同合作过程中,增强专业学位教育的社会适应性,实现以科研实践促进学生能力的拓展,有效提升农业推广硕士培养质量。

3.4 积极探索创新,构建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协同管理机制 从协同式培养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内涵来看,培养过程是开放的。这就需要协同农业企业、行业主管部门和科研院所参与到培养各个环节,因此这就需要积极探索创新,构建有效协同培养管理机制,实现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在协同培养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过程中互惠“双赢”。

在导师制度方面,积极推进“一生三导”模式,即1名研究生由校内导师、行业主管部门导师、企业导师3人共同指导下完成学业,由双导师指导论文,另一导师专门指导岗位实践。在招生制度方面,让企业导师和行业主管导师参与到招生录取环节,加强涉农高校与协作培养单位沟通和交流,强化师生互动与了解。在组织管理方面,要充分考虑校外实践环节的制度设计,让校外实践基地管理人员有据可循、有章可依。在考核评估方面,要提倡以项目设计、研究论文、调研报告、规划报告、实践成果(获奖、品种、专利、标准)等多种形式申请学位。

参考文献

[1]李俏,王建华.农业社会化视域下农业推广硕士教学实践路径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5:32-35.

[2]唐慧丽,郭明,蒋挺.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13,31(2):34-36.

[3]桑冬平.基于 TQM理论的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13,11(11):105-107.

[4]林桂娟,康若,王恬.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2012,4:4-6.

[5]刘长平.基于产学研结合培养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模式探索[J].广东农业科学,2013,14:203-205.

[6]谢韶锋,孟成民.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模式探索[J].广东农业科学,2011,(1):212-214.

农学硕士论文篇3

关键词:农村教育硕士;体育学科;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0-0194-02

一、为全面解决农村教师匮乏问题,2004年国家教育部推行了“农村高中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简称“农村教育硕士”培养计划

2006、2010年教育部进一步完善了该政策,继续扩大了培养规模,显示了国家对农村教育发展的高度重视。教育部规定:“推荐学校要按照推荐免试条件和程序选拔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1]调查发现,多数学生认为农村教育硕士的选拔过程很公正,就读农村教育硕士的大学毕业生其综合素质都很高。被推荐的农村教育硕士在任教期间大都能出色地完成体育教学计划,无论是上课还是带训练队都能传送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能给学校输送新的血液。但政策要求的“培养高校要对其进行网络跟踪指导学习”落实不到位,多数学生认为,任教期间培养高校完全没有跟踪指导,也没有向他们推荐过书籍、资料等文献,而且网络资源、电话跟踪等规定的落实情况都不到位,农村教育硕士在任教期间没安排导师,造成任教期间没人指导学习,学生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同时,人们普遍认为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期限(5年或4年)有些长,多数学生更倾向于三年(含脱产学习一年),即“1+1+1”的培养方式。

二、研究生导师具有知识传递、道德熏陶和创新能力培养三个基本功能[2]

关于体育学科农村教育硕士导师的选定方面,通过调查发现,2007级、2008级和2009级的农村教育硕士在脱产学习前大多数都没有导师进行跟踪指导,直至进入培养高校脱产学习那年,才由培养高校指定,学生在选择导师的环节缺少自主性。而2010级、2011级和2012级的体育学科农村教育硕士在任教前已经由高校安排了导师,甚至实行“双导师制”。“双导师制”,即农村任教学校一个导师,培养高校一个导师,双重指导[3],这样“既有利于农村教育硕士理论水平的提升,又有利于锻炼他们的教学实践能力[4]”。

三、“培养环节执行情况”中要求最严格的是学位论文的撰写,在选题与开题、评审、答辩环节上,多数学生都选择了“很严格”;其次是对课程学习和作业完成情况的要求也比较严格

学位论文是硕士研究生能否毕业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它是研究生专业知识以及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同时也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及学位授予质量的重要标志[5]。由此可见培养高校对农村教育硕士在态度上还是比较严谨的,没有对他们敷衍了事。通过调查发现体育学科农村教育硕士的学位论文选题来源主要是本人的教学与工作经历,他们在选题时所遇到的困难依次为:选题来源匮乏、专业知识基础差、选题角度难定、导师指导不足。究其原因,首先是教育硕士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的基础理论理解不透,掌握不牢;其次是对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方法不能灵活运用;再次是文字表达能力比较欠缺[6]。这与体育学科农村教育硕士的特点有密切关系,本来在写作上就有一定困难,再者由于任教期间没有打下良好基础,必然导致选题时遇到种种困难。农村教育硕士在脱产学习时需学习各科课程、完成各类作业,另外家庭琐事分散一部分精力,写作时间大大减少;其次写作功底不深也是造成“时间紧张”的重要原因。

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满意度调查中发现,大多认为任课教师的教学理念比较先进,能比较全面地传授该门课程的基本观念,美中不足之处就是某些科目的教师不能很好地将课程与农村教学实践紧密联系,与实际工作有些脱节。学生们最喜欢的教学方式依次是案例教学、专题讨论、实际操作,他们认为这种教学方式主要是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更好地去解决教学实际中遇到的困难。

四、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大纲》规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一般包括学位公共课、专业必修课及专业选修课三类

系统建构教育硕士课程体系有助于高校提升教育硕士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因此鉴于体育学科农村教育硕士的特殊性,农村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应加强实践环节,去掉那些从教育学硕士培养计划中拿来的严重脱离教学实际的课程内容[8]。农村教育硕士的教学对象是农村中小学,教学环境较差,如班级容量较大、教学场地与教学器材不足等等,因此多数农村教育硕士认为学到的东西挺好,却很难做到学以致用。在课程比例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是教育理论课程过多而实际应用操作课程过少;第二是政治课所占比重过大,与其他课程的课时比例失衡;第三是在关于英语课程的调查中,有64.6%的学生选择了“根本没必要学英语”。体育学科农村教育硕士在任教三年中几乎用不到英语,他们认为以后的教学也不会用到英语,英语课程占了大比重,势必会减少其他课程的比例分配[9]。另外,作为体育学科农村教育硕士的学生认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实用性也不强,他们将来的工作是农村学校体育教师,体育课多数为室外课,并且农村教学环境比较落后,多媒体设备不普及,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机会不多,因此,建议将英语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改为选修课比较合理,这样更适用于体育学科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在课程内容上,某些高校与以前(指本科阶段)内容衔接很好,既不重复,又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提升,因此,相关高校不仅要在课程设置上合理安排课程结构,而且还要对课程内容仔细审查,避免与以前(本科)的内容重复。

五、脱产学习后的提升程度是培养质量好坏的重要体现因素之一

尽管多数学生认为脱产学习后不能较好地将所学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但多数学生感觉自己的综合素质有了较大提高,原任教单位领导也感到尤其是带队训练水平有了较为显著的提高,他们带回来了新的训练理念和方法,用简单的器材可以练出佳绩,用相同的器材可以练出花样,使原来枯燥的训练变得有生机有活力,运动员们的训练热情也提高了很多,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体育教学环境简陋、体育器材不足的现实困难。说明农村教育硕士在经过脱产学习后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了较为明显的进步,总体能力得到了发展,与“硕师计划”设计初衷基本吻合,不足之处是在脱产学习过程中教学能力没有得到理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06年为农村学校培养教育硕士师资工作的通知[DB/OL].(2006-03-02).

.

[3]李静茹.中国研究生导师制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04:6-10.

[4]邓超华,王云兰.农村教育硕士的学位性质与培养[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4):18-19、20.

[5]尼继珍.学位论写作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0:7.

[6]王克勤,盖立春.对教育硕士培养工作的反思及建议[J].中国高教研究,2004,(8):40.

[7]李世讴.教育硕士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3.

[8]秦新燕.我国专业教育硕士培养的现状与思考[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28(10):94.

[9]熊景辉,黄超文.浅谈我国教育硕士学科教学(体育)的课程设置――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2011,(4):118、120.

农学硕士论文篇4

关键词:河南 “硕师计划” “硕师生”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8(a)-0106-02

为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切实加强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化和公平化发展,教育部于2004年开始启动“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以下简称“硕师计划”)。“硕师计划”的实施无疑是我国在创新农村教师培养与补充机制、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农村教师质量的一项重大举措和有效方法,也是拓宽优秀大学毕业生就业渠道的一个重要途径。

然而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硕师计划”的宏观层面,即探讨政策的执行力、存在的问题、现状调查、课程设置、质量保障等方面;而缺乏微观层面,如对某一学科具体视角方面的研究。该研究正是基于此,以河南省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学院2010级体育“硕师生”的培养全过程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河南省“硕师计划”培养体育学科师资人才(以下简称“体育硕师生”)的实情分析,探讨实施效果、探究存在的困局并探寻破解的措施。以期从区域性视角出发,研究完善“硕师计划”的发展策略,为河南省乃至同质性区域相关部门与学校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运行策略。

1 河南省体育“硕师生”的基层工作与学习状况

1.1 体育“硕师生”的就职实情

调查发现硕师中从事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专职比率为45%,兼职体育工作比率为15%,合计比率为60%,而非从事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人数比率为40%。说明虽然有完善的“硕师计划”推荐制度,但“硕师生”在基层工作岗位的现状却与“硕士计划”实施的目的有偏离。

1.2 体育“硕师生”任教期间的学习情况

任教期间的学习是保障“硕师计划”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的学习不仅是保证教育硕士顺利毕业的关键,同样也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

对体育“硕师生”任教期间的学习情况调查结果显示,90%的体育“硕师生”任教期间参加过学习,但深究发现所谓的参加网络学习与集中学习是指参加学校或地区的“国培计划”网络学习与地区组织的地方性学习,并没有符合国家相关要求。

2 体育“硕师生”的集中学习

2.1 “硕师生”的困惑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教育硕士学位性质中规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以课程为主,同时也要求撰写论文,一般需要学习十二门必修课和选修课;课程分为公共课和专业课两大部分,其中专业课依学科教学方向的不同而不同”。“硕师计划”培养的教育硕士同样应该符合教育硕士的要求,那么,这里就将基层工作中所遗留下的问题放大:一年的时间需要完成十二门必修课和选修课且要完成毕业论文,给“硕师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其培养的质量也难以得到保障。“硕师生”的论文往往以工作实践为主体,但现实是实践与学习的脱节,加之“硕师生”系统方法的缺失,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很难对自身产生帮助。调查发现课程安排较多、缺乏基本科研能力的培养、对工作的指导效用差是“硕师生”关于集中学习中遇到的最为主要的问题。

2.2 体育“硕师生”的推荐与培养

《通知》中规定:“硕师计划”推荐学校包括本省(区、市)内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的师范大学和综合大学;经教育部批准开展“硕师计划”专项推荐免试工作的高等学校。培养学校包括本省(区、市)内具有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资格的高等学校。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河南省体育“硕师生”的推荐与培养是统一的,即推荐与培养单位是一致的。当然这样做便于“硕师生”的管理,但从人才流通方面看却是消极的,且培养单位学科建设水平的不同很难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3 结论与建议

河南省2010级体育“硕师生”虽然仅仅是河南省“硕师计划”的一部分,但在他们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硕师生”亲身感受却具有普遍性,且对于体育这一薄弱学科而言问题现象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国家“硕师计划”顺利推进的同时,对于实施过程中的细小环节以及基础环节必须予以重视,关注体育“硕师生”,必须做好教育部门、“硕师生”、培养学校与就职学校三者间的协同配合。

3.1 强化教育部门的实施措施

3.1.1 加大“硕师计划”的宣传力度

2010年“硕师计划”的推荐与培养学校数量分别为86所、73所,由此可见“硕师计划”的实施是在有选择性的高校进行的,这就要求教育部门对这一类高校群体做好“硕师计划”的宣传工作,进一步提高参加单位的积极性,对高校的培养质量提出严格要求。

3.1.2 完善教育部门的监督职能

监督机制的完善包含两个方面:政策与实施。对于“硕师计划”而言,相应的监督政策已较为完善,而在监督的实施方面存在空白。只有将监督机制落到实处,才能真正保护“硕师生”的合法权益。

3.2 发挥体育“硕师生”的主动性

3.2.1 注重自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从体育“硕师生”的现状来看,较强的综合素质是适应“硕师计划”的关键。在现今的农村学校能够胜任多学科教学任务是“硕师生”发展的重要保障,虽然这与“硕师计划”的目的存在偏差,但这也是必须要接受的客观事实。多学科的教学能力成为农村体育教师开展体育工作的前提,因此体育“硕师生”及农村体育教师的早期培养应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促使他们实现全面的发展。

3.2.2 “先客后主”,盘活全局

农村学校体育的薄弱学科地位不仅仅表现于师资的薄弱,更重要的是人们体育意识的淡薄。接受现实,并不等于向现实服输,体育“硕师生”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体育潜能,“从点做起,以点带面”。这既是对农村学校体育现状的最好回应,也是对未来农村学校体育实现量变到质变的最好积累。

3.3 加强培养学校与就职学校的互动

3.3.1 实现学校间的衔接

培养学校与就职学校间良好的衔接是保证“硕师生”培养质量的关键。通过培养能够使“硕师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真正实现自身能力的提高。培养方案的制定在依据教育硕士培养要求的同时,要结合“硕师生”的实际,实现培养学校与就职学校的沟通。

3.3.2 注重培养方法的实用性

“硕师生”就职期间的学习以远程培训与暑期集中培训为主,但就现状而言远程培训的可实施性以及有效性很难得到有效保障;而暑期集中培训的方法在实际中也没有得到很好地实施,究其原因监督制度的缺失是关键,监督的结果应保证“硕师生”能够接受应有的教育,以及享受政策规定的权益。培养的实施是培养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完善培养的方法体系必须实现与“硕师生”和就职学校的沟通。

参考文献

[1] 黄小芳.“农村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43-45.

[2]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做好2010年“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Z].2009.

农学硕士论文篇5

    我们应该本着宁缺勿滥的原则,对考生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和复试,每人都要验证《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淘汰滥竽充数、弄虚作假的考生,要把整体素质好、有培养前途的人员录取进来。

    2加强建设完善的农业推广学科导师队伍

    农业推广硕士的研究方向多样、他们工作经历也不尽相同,所以在导师队伍的建设和研究生培养上,全日制研究生的模式不能完全照搬到非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上。非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实行“进校不离岗”的培养模式,研究生无法经常得到校内导师指导,因此,采用“双导师制”,除了校内导师外,还要请实践一线部门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校外专家共同指导。“双导师制”不但弥补了高校导师实践经验不太丰富的缺陷,而且可以让校外导师经常指导学生,有利于对研究生的培养。

    3合理的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

    应强化农业推广硕士生产和管理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在教学中采用多安排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和现代化技术教学等教学方法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5~6]。在集中学生学习的时间里,通过对课程合理的学习安排,充分利用好时间,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更多的理论知识,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自学的能力。(1)讲授讨论互动教学。非全日制农业推广的学生所工作的地区和工作内容均不尽相同,他们在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让学生在授课中参与讨论,增加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通过学生间的讨论,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使课堂的信息量大大增加。(2)案例分析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某一典型案例,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于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可以让学生从实践出发,提出自己熟悉的案例,继而引导学生讨论。(3)专题讲座式教学。平时开设的课程有的内容不太多,或者太难以短期内理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不太高,可以聘请某方面的知名专家来学校开设专题讲座,在听讲座中提高学生自身的理论知识。(4)网络或远程教育手段教学。可以集中通过学校相关部门购买一些常用中文数据库的阅读卡,或者联系图书馆或网络信息部门开通VPN服务,方便学生在家在单位进行数据库或者精品课程资源查询,帮助学生进行自学和消化理解课堂所授的理论知识。

    4确保非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论文质量

农学硕士论文篇6

一、新形势对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人才培养的要求

1、具有创新创业能力。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进入“新常态”时期。在2014年的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总理提出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将此作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面对这种形势,非常有必要对农村与区域发展人才加强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如何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和师资培养等方面构建农村区域与发展领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对高校提出了新要求。

2、掌握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知识。2015年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绿色化”建设,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发展理念,现代农业正在进入生态化、循环化、低碳化的可持续农业发展阶段。农村与区域发展人才需要掌握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掌握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社会管理及规划设计等知识,更好地服务于“三农”。

3、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趋势。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正在协调推进。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减少农村居民数量,促进更多的农民“进城”,在城市工作并安家落户;通过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新现象、新问题,而这些应该是农村区域与发展领域学生当前需要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二、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人才培养中的问题

1、生源结构多元化,专业基础较差

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硕士生的本科专业学位结构比较复杂。根据郭时印等(2009)调查,农业推广硕士考生主体是行政人员、科研人员和高校教师。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为例,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学生占大多数,但还有很多其他学科(如教育学、文学等)的学生,而且具有农林学科知识背景的学生占的比例很小,专业基础比较差。

2、师资队伍比较缺乏

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经发展多年,但师资力量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高校长期以来单一地采用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现有学校专业领域的科研优势和教学资源主要围绕科研项目运转,倾向于相关学术研究,致使许多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重理论、轻实践,专业面窄、知识结构单一,不能根据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合理安排教学。尽管配备了第二导师队伍,但第二导师实际参与度不够,尚未能有效发挥作用。

3、实践能力培养较难

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专业学位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非常重要。从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看,注重实践教学已经成为这些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共同特征。而我们的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研究生普遍对农林发展缺少感性认识,迫切需要直观、生动的实践机会。但目前实践教学机制不完善,在实际人才培养过程中,仍然以课堂理论课教学为主。尽管制定了实践教学方案,但由于受社会经济条件限制,难以开展课程实践观摩、调研等活动。

三、提高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人才培养质量的对策

1、提高生源质量

对于应届本科生,可以利用学校的校园网、广播、校报、论坛和各类学习讲座等途径与场合,宣传现代农业,激发青年学生投身农业的热情,传递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报考与培养信息,引导具有农林学科和农林经济管理知识背景的本科生报考;对于从事农林经营管理的在职人员,则可以通知互联网、农林行业通讯和报刊杂志等大众媒体,传递研究生招生信息,扩大领域的社会影响力。通过这些渠道宣传,吸引具有农林学科知识和管理经验的人员进校学习,提高生源质量。

2、建设师资队伍

加大对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的支持,培养一支熟悉研究生培养规律的导师和任课教师队伍;要完善“第二导师制度”,充分发挥第二导师作为实践导师的作用,并增加第二导师的权利与责任,为研究生实践研究提供指导与帮助,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第一、第二导师的互补作用,共同培养研究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可以建立课程组,落实教学任务,积极探索教学方式和方法,完善教学管理制度,稳定任课教师队伍。

3、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在农业推广硕士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重视实践教学,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将实践研究教学方法纳入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并渗透到专业课教学工作中。要增加实践参观考察环节,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并重;开设实践类课程,由外聘实践单位的专家以专题讲座方式授课;建立与实践教学相适应的导师、任课教学队伍,更好地发挥第二导师作用;尝试改革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制度,硕士学位论文可采取论文之外的调查报告、社会实践工作报告等实践研究成果。

4、教学和研究要紧跟形势发展。专业硕士是应用型人才,教学和研究的内容要紧跟国际、国内发展形势,关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鼓励学生积极申报研究生创新创业项目,关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农村绿色发展的途径与技术手段等,为发展农业生产、改善农村环境和提高农民收入服务。

参考文献:

[1]陈碧芬等.以农科大学生创业为导向的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5,9(6):87-91.

[2]林建华、沈月琴.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思考----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J].2012,30(2):52-54.

[3]郭时印等.农业推广硕士生源问题调查及分析[J].中国农业教育,2009,(3):33-36.

[4]李茜等.“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再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2,(6):45-49.

[5]李雪华等.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类型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3):100-103.

农学硕士论文篇7

关键词 美国高校 硕士研究生 培养质量 内部监控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American College Postgraduate Training Quality

Internal Control Systems Research

LI Xiaoyun

(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0)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ternal monitoring system of the training quality of university master degree candidates are the effective way to guarantee the training quality of university master degree candidates. The thesis attempts to make a preliminary construction of the internal monitoring system of the training quality of American master degree candidates. Provide enlightenment for our construction of the internal monitoring system of the training quality of university master degree candidates.

Key words American University; postgraduate; education quality; internal control

美国的研究生培养质量受到公认,其蓬勃发展既在于它悠久的历史和专业化的制度,更在于其多元化的质量保障和监督体系。本文以美国高校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内部监控体系为案例,为提高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给予启示。

1 美国高校硕士研究生的招生环节监控体系

美国的研究生录取方式与我国的不同,不以入学考试作为唯一标准,而是更加看重申请者的综合素质能力。康奈尔大学是美国著名的常春藤盟校成员,由康奈尔大学分析美国高校农科院系的招生特色具有说服力。

(1)入学考试成绩。康奈尔大学的研究生招生都需要申请人提交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GRE)的成绩,个别管理专业领域的申请者还需提交GMAT(经企管理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此外对于国际申请者,必须满足该校英语语言能力的要求。

(2)本科成绩单。康奈尔要求申请人必须提供大学本科期间的课程修读成绩单。所有的成绩单必须是由学院或高校提供的官方文件;成绩单必须包含每门课程的分数等级,课程数量以及课程周时数等信息;课程名称必须是详细的课程名称。①

(3)个人陈述。康奈尔大学要求每个申请人必须提交一份个人陈述。个人陈述应该包括申请者的个人教育经历和工作经历、已取得成果、对于自己学术兴趣的说明,以及本科阶段的学习与未来职业发展目标的关系。

(4)推荐信。康奈尔大学要求申请者必须提供两至三封推荐信。推荐人必须是申请者所在学院或机构内的教职员工,并要在推荐信中对申请人过去的科研内容、科研水平、科研成果、学习能力以及品德品行等做出详细介绍。

(5)面试。面试主要是由导师与申请者作进一步的沟通交流。其目的在于加深对申请者的内在潜质、科学素养,以及考察申请者的个人素质是否与其申请的科研领域的性质相契合等。

2 美国高校硕士研究生的课程环节监控体系

美国十分重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课程教学,通过对课程进展进行监督评估,及时反馈评估信息、调整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来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康奈尔大学将研究生课程学习的评估作为对信息的系统收集,从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康奈尔大学的研究生课程评估有两类实施措施,即直接措施和间接措施。直接措施意味着研究生的表现被直接评估的,比如通过资格考试、论文、实习、实验室工作等的情况。这项措施主要是通过回顾该研究生全年的学生学习情况来实施的。间接措施是指其中包含了一个中间步骤,比如向学生询问他们认为他们学到了什么等。主要有三种执行方式:对研究生进行访谈;对已经毕业的校友进行调查访谈;对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康奈尔大学每年都会举行课程评估会议来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讨论并确定下一年的任务项。该评估会议的要求如下:对于学位课,至少预留出2小时来进行讨论; “即刻”举行年度会议,无需等待完美数据;在会议上考虑所有关于课程学习的数据;会议的讨论结果需制定成任务项,并确定执行时间表和职责分配。

3 美国高校硕士研究生的质量评估淘汰制度

为了保障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美国高校实行“宽进严出”制度已久。从招生、导师的选择、培养计划制定、课程修读、中期检查到最后的论文写作和论文答辩,美国高校都有全面系统且严谨的监控机制,综合很多因素,对不合格的研究生进行淘汰。

按照美国高校对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要求,硕士生的论文应该表现出作者在其研究领域内的独创性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否则就有可能面临淘汰。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高校的论文指导委员会会定期和学生一起讨论目前的论文写作进展并给予学生专业的论文写作意见。在答辩之前,论文还要经过多次的评审和修改,必须多方专家一致通过后才能进行论文的答辩。答辩时要求要对论文的框架结构做详细论述并介绍论文的创新之处,个人叙述完毕后还需就答辩委员会专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一一解答。答辩结束后要根据各专家提出的建议对论进一步的完善,经再次审阅合格后才能提交至学位委员会。论文答辩通常给予两次机会,但若两次皆没通过,则面临淘汰,不能授予硕士学位。②

4 美国高校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内部监控体系的特点

4.1 考查多方面素质

美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并非仅仅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更多的是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入学考试的分数是美国研究生招生的重要参考数据,但它并不是唯一或最重要的,相比较而言,很多高校会更加重视候选人的职业发展规划、候选人知识背景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学科知识完整性等因素。

4.2 跨专业课程受重视

美国的研究生课程中跨学科课程都占据了课程结构中很大的比例。为了使跨学科课程能顺利开展并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对于跨学科课程授课老师的选择颇为重要。康奈尔大学有近1800名全国最优秀的研究人员、学者和教师,在广泛的学科领域,研究生教师常常服务于多个领域,这就要求教师在多学科领域具备足够的知识储备量和教学指导能力。因此在康奈尔大学,除了在进行社会招聘时有针对性地对具备跨学科资质的教师进行选择,同时也为在校任教的教师提供丰富的多学科的进修培训资源。

4.3 定性评价指标比重大

美国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的内容多样化,从康奈尔大学对硕士研究生培养指标的设定上可以看出一二:评价对象包括最基本的完成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获取研究方法和知识技能等;衡量方法既有高校颁布的指导性制度文件,还有来自教师或助教的评价;时间期限是从入学第一年到“从不间断”;在培养硕士研究生的方向性和规格方面没有作要求。虽然我国和美国高校如康奈尔大学都很注重对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但康奈尔大学更倾向于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实践性、持续性和长久性。

5 美国高校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内部监控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5.1 增强农科硕士研究生招生的针对性

农科硕士研究生的招生通常是我国不多的几所农林高校学生的“合作往来”,其中又有一部分学生是因为调剂或文凭继续求学,影响了生源质量。仅仅使用笔试的形式来考查专业知识,略显力度不足,应重新确定考查的方式和内容。首先,科学地设置复试考试内容。试题应以考查学生专业知识的深度、广度为目的,为了考查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应增加实践操作的考试。其次,增加综合素质的考核。可效仿美国高校的做法,要求考生提供本科成绩单、个人自我简介、学校学院辅导员的三级意见表或专业领域内权威人士的推荐信等一些参考材料。最后,加大导师在考核中的自。要求导师在复试时根据自身研究特点提出更为切实的考查方式。

5.2 增加农科硕士研究生课程的多样性

目前我国的研究生课程还存在很多问题,如课程设置缺乏文理之间的渗透,跨学科课程不够健全,课堂上仍以教师授课为主,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不够等。首先应对选修课给予足够的重视。减少纯理论知识授课的课堂,增加研讨课、学术交流的数量。此外,增加选修课的选择数量和种类,强调文理科之间的交叉与渗透,鼓励跨专业、跨学科选课。在授课形式方面,可借鉴美国高校的授课模式。定期开展研讨班,减少理论教学,增加案例教学,组织学习小组,设置实践课程等;教师在课程授课的过程中重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活跃课堂气氛;传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培养他们广泛交流和学习的能力。

5.3 将农科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中的定量和定性指标相结合

在农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许多目标不能用量化指标来测量,必须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定量指标可用于对农科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硬件条件的监控活动中。农科学科专业性和实践性强,实验课程和课后的实验、实地实践等培养环节较为丰富,定量指标可为这些硬件设施的配置提供客观的标准。定性指标通常用来评估长期的结果产出,对农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也应更多地使用定性指标。高校可使用定性指标来评价农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如研究生的知识获取态度、实验中的细心与耐心、面对挫折的态度、对科研实验的创新能力、是否恪守学术道德等。使用定性指标,既明确了农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更可以监督对农科硕士研究生的多元化培养。

本文为2012华中农业大学“院校研究”项目“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内部监控体系研究”(编号:2012yxyj 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

① http://gradschool.cornell.edu/admissions/international[DB/OL]

② 王真.美国研究生教育淘汰制及启示[D].河北师范大学,2012.

参考文献

农学硕士论文篇8

关键词:京津冀高校;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0-0001-02

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重点是将教学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从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质量、效果评估等方面构建京津冀农经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平台,建立和完善联培监督、评价和调控机制,能显著提升京津冀地区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

一、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的重要性

联合培养不仅可以让硕士研究生享受更多更好的教学资源,开阔视野,也能同时获得企业实战的锻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能够实现教育资源互补。由于京津冀所拥有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发展水平存在差距。有学者用高等教育规模(高等学校在校生或毕业生数)与经济规模(GDP)之比反映高等教育发展是否与经济发展同步,结果发现京津冀区域都低于全国水平,说明京津冀高等教育规模落后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随着首都行政功能和经济功能的外移,这一矛盾将在北京得到逐步改善。相对而言,天津高等教育发展规模与当地经济发展比较同步。京津冀三地间的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协调,区域内的分布也不均衡。教育资源呈单向流动,北京和天津的区域“双中心”吸引了河北省大量的优秀教育资源,限制了河北省的教育发展。受制度机制约束,京津冀区域教育合作机制缺乏,合作缺乏对接点,合作交流水平较低,区域内院校的办学定位模糊,专业设置重复,造成有限教育资源的浪费。构建京津冀农经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平台是实现京津冀教育资源互补的基本要求。

2.能提升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推进现代农业协同发展框架协议》在京津冀三方推动下的签署,提出共同探索都市农业的多种实现形式,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业“走出去”等方面大背景下,亟需大批优秀的硕士研究生人才。京津冀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平台的建立,既注重科学前沿,又面向国家需求,将教学实践与科研实践相结合,能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及时效性,能够解决硕士研究生培养与社会、企业需求脱节的矛盾。

3.有利于加快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目前,京津冀区域内总人口已超过1亿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驱动,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是面向未来打造新型首都经济圈、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尤其是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对于全国教育系统稳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示范意义。构建京津冀农经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平台有助于推进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是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目标和框架

1.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目标。加强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是高等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有效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是各级政府和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更是高校自身改革与发展的历史使命。基于京津冀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构建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要坚持京津冀高校为区域经济建设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的培养方向,以“科教兴国”方针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按照“以人为本”、“共建共享、互惠互利”的基本原则,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硕士研究生教育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逐步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从而推动京津冀协调发展。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平台的培养目标是遵循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律,通过培养模式与运行机制的创新,形成一个以高等院校为主体、以企业为依托、以研究生为中心,参与主体多元化、多元主体协同化、合作形式多样化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平台,旨在凝聚各方雄厚的人才、产业和科研优势,加强资源共享,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实行全方位、深层次的产学研结合,形成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的新结构,探索出一条培养高层次创新应用型人才的新道路。

2.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框架。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是由政府搭台,财政出资、引资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高等院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的,其组成部分主要包括:①高等院校在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中起着非常的重要地位,要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在联合培养平台构建中的主导作用。②企业在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过程中具有在资金、设备、创新机制、实践场地等方面的优势,要充分调动企业在联合培养平台构建中的积极性。③高等院校导师要认真思考硕士研究生在联合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交流教学经验,引导研究生深入思考,真正明确需要把握哪些内容,如何处理问题,真正让他们听懂、看懂、做懂,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业意识,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④硕士研究生要注重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根据社会多样性需求确定研究内容,多参与创新项目的决策、选择和监测评价过程,构建研究生在联合培养中的主体地位。

三、构建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的运行机制

京津冀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建设是一项突破性的改革,也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要使平台建设合作各方协调配合良好,富有成效,就必须制定完整规范的平台运行机制,共同遵守并维护。京津冀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要率先成立京津冀硕士研究生“联培管理”办公室,不断强化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积极推行“多元”导师制,“两段式”教学以及实行学分互认制度。

1.“联培管理”办公室是京津冀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联合机构。北京、天津和河北三方政府牵头,成立由教育局、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多部门组成的京津冀农经硕士研究生“联培管理”办公室,负责平台运行的有关工作,具体制定研究生联合培养的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监管培养过程,决策研究项目,考核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等。更重要的是,管理办公室要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总结“联培”的阶段性成果。

2.联合培养过程的实施是京津冀硕士研究生质量保证的基础。京津冀农经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要充分认识到培养过程的重要性,“联培方”要协调配合,确立共同的合作原则,并共同遵守共同维护。联合培养的整个过程,要以农经硕士研究生为本的原则,从培养计划的制定到实施,科研项目的参与和深化,再到毕业融入社会,“联培平台”都需要为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创造广阔舞台。不仅加强其科研学术能力及实践能力,还要培养其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提升个人素质;建立联合培养平台,要充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根据农业院校不同学科、特点,提出切合实际的要求和作法,并根据实际情况的改变而随时调整。

3.“多元导师”制的推行是京津冀硕士研究生素质提高的保障。京津冀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一律实行“多元导师”制,高等院校、农业企业和科研院所为每个农经硕士研究生各指派一名导师。企业导师一般应是长期从事与农业相关的管理工作,熟悉掌握市场需要,高校和科研院所导师应具有教授以上职称并承担一定级别和层次科研项目的专业人员。所有导师不仅要有培养学生所需的经费,还要有足够的时间指导研究生进行学业学习和毕业论文的研究。因采取“多元导师”制,硕士研究生能够领略到各位导师的不同风格,并把三者的优势结合起来,不仅掌握了扎实的理论知识,并在实践上得到了锤炼。

4.“两段式”教学的落实为京津冀硕士研究生提供了制度保障。硕士研究生培养年限一般采取3年制,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的主要过程综合来说可以是采用“两段式”的培养形式,即把整个培养阶段分为课程学习和在平台研究两个阶段。第一学年主要是在各自高校进行课程学习,后两年主要利用平台进行课题研究并完成论文写作。用第一年的时间学习课程,可为以后的学习研究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更符合具体操作,避免了学生又要做科研又要去学校上课的困境。后两年利用联合培养广泛的教育资源,充分实现自我的升华,既科学前沿,又参与到课题研究,全方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四、结论

发挥各方优势联合培养研究生,是迅速提升硕士研究生创新水平和实践能力,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京津冀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是以促进京津冀教育与科技、经济紧密结合为出发点,以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为主体,联合具有优质资源的大型企业集团或科研院所,建立以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企业与科研院所中具有研究前景的工程项目或技术创新为支撑,以培养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应用复合型人才为重点,多学科相互融合的研究生培养平台,是京津冀硕士研究生进行专业实践的主要场所,是京津冀地区产学结合的重要载体。京津冀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平台的构建是京津冀高校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实现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战略,进行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平台的构建将有助于优化京津冀的教育结构,实现京津冀丰富教学资源的互补,加快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步伐,逐步提高京津冀硕士研究生的人才质量。

参考文献:

[1]李金龙,张淑林.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改革[D].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9).

[2]王世斌.关于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思考[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4,(6).

[3]刘云,李阿利.地方院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现状及发展趋势概论[J].当代教育理念与实践,2010,(6).

[4]方伟.对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思考[J].甘肃科技,2009,(11).

上一篇:农学研究生论文范文 下一篇:农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