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题汇报范文

时间:2023-10-19 18:27:46

选题汇报

选题汇报篇1

2016年两学一做专题党课思想汇报(1)

近日,中央下发了《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确立了猴年两学一做党建目标任务。真抓才会见成效,党建考核要跟上,书记述职要汇报。杜绝两张皮、真抓实干,方能

近日,中央下发了《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确立了猴年两学一做党建目标任务。真抓才会见成效,党建考核要跟上,书记述职要汇报。杜绝两张皮、真抓实干,方能打造合格党员,正本清源、引领前行。

两学一做铸就铁军。我国现有党员约8700万,分布在各行各业,发挥着中坚骨干作用。党性决定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要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要踏步四个全面征程,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这是全体共产党人的神圣使命,需要每一名党员不懈努力和牺牲精神,需要各级党组织去精心呵护、培育茁壮中央开展两学一做就是要锤炼当此重任的队伍,以崇高品德、顽强意志身先士卒、践行有为,铸就辉煌、谱写颂歌。

两学一做孕育创新中国。当下正值十三五规划开局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时代交响曲,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跨跃式发展的活化剂,也是新一届政府倾力打造推动的。两学一做是以思想导航筑基铺路,夯实理论基础、壮大队伍,打造作风顽强、技术过硬能担当重任的生力军。 两学就是端正认识、坚定信念,树锐意进取、敢打胜仗的作风品德;一做是做合格党员,就要践行创业创新,在改革的浪潮中显本事、做贡献。当下,小康社会建成进入最后五年冲刺,分布各方的8700万党员应不辱使命、创新创业、攻坚克难、夺取胜利。

书记是第一责任人。书记带头两学一做唤起党员意识和责任。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这是每一名党员入党时宣誓的誓词。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党员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在西方不良思想和腐朽生活的影响下,党性意识和党员责任淡化,出现了背离党的宗旨的党风问题,甚至出现违纪国法的腐败问题。两学一做就是以正面引导立标尺、筑底线,将迷失方身、走上迷途的党员重新拉回队伍中来,重新找回一名合格党员的思想觉悟。

从严治党书记要汇报。书记要敢于担当,两学一做须两手抓两手硬。一要不打折扣地落实两学,抓理论学习、作风建设永不松懈。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利用、党员学习日、党委(组)学习日等方式,系统学习和系列讲话,以学而思思而行悟其精髓、融汇贯通,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二要严标准、严要求,做合格党员不能止于合格。要向优秀党员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学习,树立道德的高标准,模范尊守党纪,做四有三为干部。

总之,我们要在两学一做活动中,以党员的责任感、荣誉感,筑牢思想底线、增强创新本领,全身心投入四个全面征程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洪流中,以严实作风疾书改革大业,为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2016年两学一做专题党课思想汇报(2)

思想建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缔造的基本准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党的十以来管党治党的鲜明特征。基地抉择,今年在全党打开学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这是继党的群众道路教育实习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今后,深化党内教育的又一次首要实习,也是面向全体党员从集中性教育活意向常常性教育延伸的首要举动。做好新形势下的组织工作,我们首要要把这项首要的政治工作、政治任务抓紧抓好。

要把两学一做履行到理论配备上,引导党员干部坚决信奉信奉之真。思想理论处理的是旗帜疑问、魂灵疑问,是一切疑问的总开关。系列首要说话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效果,是今世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是广大党员干部改造片面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有力思想武器。打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把学习系列说话作为理论配备的重中之重,引导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拨乱兴治、固本培元,坚决三个自傲,补足精力之钙,加强信奉之修,熔铸信奉之魂,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信奉、铁一般信奉、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任的党员干部队伍。

要把两学一做履行到党性教育上,引导党员干部永葆党性党风之纯。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加强党性教育,是党员干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立誓入党,便是身心归党,以身许党,要时刻紧记党员身份、紧记责任责任。各级党组织要把党规和系列说话作为党性教育的必修课、常修课,引导广大党员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

要把两学一做履行到严肃纪律上,引导党员干部据守纪律规矩之严。深化学习党规,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要点内容之一。是管党治党的总规章,是党内的根本大法,党规党纪是对的延伸和细化。新修订的《我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我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法令》,为悉数从严治党立德立规,树起道德高标准,划清纪律底线,做合格共产党员,就要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首位,要时刻、自觉、坚决向党基地看齐,把看齐认识扎根于思想上、履行内举动上,确保党的集中统一、团结一致。

要把两学一做履行到推动展开上,引导党员干部走在践行展开理念之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立异、调和、绿色、打开、同享五大展开理念,是十三五甚至更长时期我国展开思路、展开方向、展开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我们要以此进行思想大解放、理念大更新、魂灵大革命,努力提高统筹遵从五大展开理念的才干和水平,以新的展开理念引领展开实习,争创履行和践行五大展开理念的先行区、示范区。全省各级党员领导干部,都能提振精力区位,安身岗位奉献,勇于担任作为,始终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就能进一步升腾乘势而上、跨过展开的展开气场;全省380万共产党员,都能在各自岗位上体现先锋模范作用,用实际举动践行展开理念,必将集聚成推动展开的巨大力量。

2016年两学一做专题党课思想汇报(3)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这是一次对全体党员干部思想教育的大好时机,各级机关单位要紧抓这一阵学习风,重塑和增强党纪在党员干部心中的地位,使之成为党员干部做事做人的一把标尺,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做到在思想、行动上始终与党保持高度一致,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补足精神之钙,强化自律之基,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两学一做就是学党规,学系列讲话,真正做一个忠诚、干净、担当的合格党员。

兴两学一做 风气,是各级党政机关的机遇和责任,机遇在于紧抓时机,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党员好干部,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更好的服务社会和人民;责任在于各级党政机关要是为人民服务的部门,有责任强化自身队伍力量,提高队伍素质,净化队伍风气,以建设一个合格、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政府。

选题汇报篇2

一、主次分明,主题集中,力求直奔主旨,有血有肉

同志对于如何汇报工作提出“要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的要求。1956年南宁会议期间,同志认真听取了各部委、各省区的工作汇报后指出“文件、文章、讲话是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要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工作汇报,就其性质而言,是对工作实践的反映,是从实践到认识、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只有准确,才不至于脱离实际;只有鲜明,才不至于毫无特色;只有生动,才不至于令人生厌。汇报工作上要做到这些,首要的是主次分明,主题集中,既要有血有肉,又要直奔主旨。

党的工作一个时期、一个阶段都有其工作重心和中心工作以及围绕工作大局部署的主题活动。作为党建工作汇报,应强调时效性和针对性,要根据汇报的主旨确定汇报主题和汇报重点并以此来选取汇报材料。

从立意(即主旨)上可以把党建工作汇报分为工作动态性、专题性、经验性、请示性和调研型汇报。

对于工作动态性汇报:一是要把当时党建工作的重心和重点工作作为汇报的主要内容,要说清工作思路、工作措施、工作进展、工作特色、工作成效、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案和后期的设想,其中工作进展、工作特色、工作成效是汇报的核心;二是要简要概述常规性党的工作情况;三是要注意汇报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在汇报材料的布局上,在导语中概述常规工作,在主体中汇报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在结尾中汇报新情况新问题。

对于专题性汇报:例如专门汇报“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汇报发展党员工作,汇报换届选举工作等等,这类汇报要一事一题,着重汇报工作进展、工作特色、工作成效、工作经验和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其中工作特色是汇报的重点。在汇报材料的构思上,在导语部分简要介绍这一专项工作的背景、工作思路、工作布局、工作措施。在主体部分集中汇报工作特色、亮点、经验和成效,要按照工作的自然逻辑安排汇报的顺序。在结尾部分要简要汇报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并汇报下一步的工作设想和主要措施。对于专题性汇报,既要突出工作重点、工作特色、工作亮点,又要全面、准确、生动地反映工作实际。

经验性汇报:从本质上将也属于专题性汇报,也要求一事一议,着重汇报工作特色、亮点、成效和经验,其中工作经验是汇报的重点,要观点鲜明、主次分明、材料典型,在典型材料选择上,切忌堆砌数字、罗列现象,要用具体的形象生动的人和事去论证观点,说明问题。

请示性汇报:主要用于下级在工作中遇到新情况、新矛盾、新课题,需要请示上级“怎么办”时,这类汇报要求:一是在导语部分简要概述工作进展、工作成效、工作特色和所要请示的问题;二是在主体部分,要阐明清存在问题的根源、表现和危害,以及针对此类问题的解决上及有哪些制度上、政策上的安排和还有哪些不明确的地方,自己认为在实践中应怎样处理此类问题;三是在结尾部分,要明确请求上级予以答复。例如在**年后半年全县农村“两委会”换届中,党支部换届结束后发现存在一个普遍性问题:许多村党支部选举中,把直系亲属、甚至是把夫妇、兄弟、姐妹、父子选进同一个支部班子。对于这个问题,党内没有明确规定,上级在部署这项工作时也没有预见到,怎么解决。后来,我们专门进行了请示汇报,在汇报前详细统计了存在此类问题的村,对这些村选举程序进行审核,对民意作了调查,特别对当事人进行谈话,弄清了问题的根源在于在候选人“双推”阶段,没有明确要求“不准直系亲戚进入同一个支委会班子”。我们分别请示了市委组织部和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均认为这种现象不利于工作,但又不能强制让任何一方退出支委会,因为对村一级而言党内还没有明确的回避制度。后来,我们主要采取了谈心谈话方式,让有直系亲戚关系的双方协商,其中一人辞职,最后妥善解决了问题。

调研性汇报:包括工作创新调研、新课题调研和各种试点调研汇报。对于工作创新调研汇报,要突出工作的特色做法、特别措施、特新经验。要有典型事例作支撑。要介绍创新的背景、思路和成效。要分析创新的实质和核心;对于新课题调研汇报,要按照“现象、实质、危害、根源和对策”来组织材料,深入剖析;对于工作试点性调研汇报,要突出工作试点中的工作思路、工作安排、工作措施、工作重点、工作难点、工作特色、工作亮点、工作经验等组织材料,尽可能增强汇报的针对性、预见性、系统性和创造性。

二、言之有物,论之有据,力求具体、形象、生动、鲜明

——关于工作汇报中的议论。传统观念认为汇报工作应多讲事实,少发议论。其实,这是一种认识误区。工作汇报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实事求是,讲“实事”就是要客观、全面、准确的反映工作情况,讲“求是”就是要在总结工作的过程中把握规律性。但在实践中,诸多同志把“实事”同“求是”割裂开来,要么事无巨细、罗列材料,要么空洞无物、大话套话连篇。其实,汇报工作是主观反映客观的过程,必须做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既要忠实地反映工作事实,又要有独到的观点和见解,这包括谈汇报什么,不汇报什么,在材料上要有取与舍,在材料运用上要有剪裁和加工,在角度上要有选择和灵活处置,同时在汇报上要有独立的、精辟的、新颖的见解。工作汇报,不仅需要论证,而且要论理有力、立论有据、观点鲜明。针对工作汇报中的议论之必要性,同志在1958年3月2日在听取山东省委书记舒同的汇报时指出:工作汇报“只谈情况,不谈观点,是开材料仓库。人的头脑是加工厂,没有材料不行,有了材料要经过加工,要产生观点,用观点统帅材料。”同志认为,有材料有议论,不仅体现出汇报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全面掌握工作内情、准确把握工作规律的实践能力,而且也能为领导者(听汇报的人)在更高层次上科学决策提供思想资源。总而言之,汇报工作,不是在开中药铺,而是在辨证施治,对症下药,要按照尊臣佐使和有的放矢的原理用药。

——关于汇报工作中典型材料的运用。传统观念认为汇报工作应少讲具体的人和事。其实,这也是一种认识误区。有的同志在写汇报材料或口头汇报时,习惯于罗列数据,不习惯运用典型人和事,习惯于抽象地概况,不习惯运用特色材料,这是工作汇报的大忌。汇报工作,不仅要让人听懂,还应力求给人以深刻影响,尽量用一些工作中遇到的、了解到的直观生动的具体事例说明观点,反映工作的特色和核心。其实,喜欢罗列数据的人,是对工作汇报采取了急功近利的态度,试想一项工作还没有完全结束,这数据是从哪里来的?喜欢只说概要不讲具体实例的同志,是因为对工作浮而不入,是十分令人生厌的。1956年3月2日,同志在听取地方工业部汇报之前,专门讲了如何汇报工作的问题,他指出:有什么办法使人听了不致忘记?讲存在问题,要举事例,把人指出来,不举例等于无用,别人不好懂。文件重要的是使人懂,为了使人懂,长一点也不要紧。文字方面不是要反对标语口号吗?就是要有具体形象,有人物。没有具体形象,作品就没有生命。半个月来汇报都存在这个问题,这是使我强迫受训,比坐牢还厉害。坐牢脑子还自由,现在脑子也不自由,受你们指挥。只有观念形态,没有物质,要脱离实际。你们这些条条,一定是从具体问题的材料中得出来的,应把具体问题写清楚。老人家讲的这些告诫我们:在工作汇报中,不想让上级产生强迫受训的感觉,必须力求观点准确、鲜明、直奔主题,而且还必须言之有物、论之有据,应当具体、形象、生动,以鲜活的事件、人物加以佐证。

——关于工作汇报的长短问题。传统观点认为工作汇报宜简明扼要、言短意刻,不宜长篇大论。其实,这也是一种认识误区。科学的态度是要言不烦、无话则简。同志多次告诫部长、首长“为了使人懂,长一点也不要紧”,在1956年3月召开的南宁会议期间,要求各区、省、部要写汇报材料,八千字也行,一万字更好。要准确、鲜明、生动,特别要做到鲜明和生动,没有直观的、形象的、生动的、典型的事件材料是不行的。这里,举一个工作汇报的典范。在上世纪中叶,淮河流域发生洪灾,一位省委书记在书面材料中写到,发生洪灾后,落水的人攀上树枝,毒蛇也爬上了树枝,结果这个人又被毒蛇咬伤,落水而亡。在阅读汇报材料时数次泪流满面,他没有记住材料中的统计数据,但记住了这个典型事例,他又多次讲到这个小事件,并且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治好”的号召。如果,我们能把汇报材料写成这样,即便再长,也不会使阅读者生厌,产生被迫受训的感觉。一部《三国演义》百万之言,读者为什么还会津津有味的阅读呢?可见,文不在长短,关键在于富有感染力,要使汇报材料写得准确、鲜明、具体、形象、生动传神,从根本上讲要吃透实情,要善于运用特色材料。

三、深思熟虑,亲力亲为,力求增强预见性、系统性和创造性

工作汇报包括口头汇报和书面汇报。作为基层领导,在汇报前一定要调查研究,吃透情况,并且深入一线,了解、搜集、整理活生生的实践材料,并且要归纳、梳理、总结、提炼、升华。实践是丰富多彩的,所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课题,最先是从基层发现的,而不是坐在办公室就能想到的,基层领导要汇报就要汇报这些领导在办公室里想不到的东西。

对于口头汇报,一种情况是汇报人处于主动地位,提前打好腹稿。另一种情况是提问式交流,这时汇报人处于被动地位。无论是哪种情况,都要求汇报人必须深入工作实际,亲力亲为。既掌握工作全局、动态,又掌握典型的事例。抓点示范,整体推进,是我们党历来倡导的工作方法,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最根本的工作方法,这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在推进工作中做到手中有榜样、胸中有策略、工作中有典型,必须在工作进程中随时随地了解群众的创新之举,这些都是汇报工作时应重点运用的素材。

对于书面汇报,作为领导同志应尽可能动手动脑去写。1958年同志起草的《工作方法六十条》中规定:“不可以一切依赖秘书,或者‘二排议员’。要以自己动手为主,别人帮助为辅”。1964年,在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写文章,从来不用别人代劳。有了病不能写,就用嘴说嘛”,“如果一切都由秘书去办,那么部长、局长就可以取消,让秘书干。须知,这也是劳动,不亲自动手怎么行”。同时也讲到:“当然,不是一切都要自己写,出国,一出就是三个月,到哪个国家也要发表公报,都叫他写不行,要自己出主意,让别人去写”。显然,倡导领导干部要亲自写汇报材料,他反对的是“一切依赖秘书”的作风,而不是要求领导干部陷入文山会海中。

选题汇报篇3

一、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具体含义

从技术操作层面上看,外币报表折算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用什么汇率,二是外币报表折算所致的差异如何处理。

资产负债表是静态报表,因此应该选用时点性质的汇率(如历史汇率、现行汇率)进行折算。收益表是动态报表,因此应该选用时期性质的汇率进行折算。所谓的时期性质的汇率实际上是不存在的,鉴于收益表各项目数据实际上是不同时点发生的收入或费用的总和,所以以平均汇率(加权平均的或简均的历史汇率)来代表一段时期的汇率水平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对报表折算差额的处理,或者计入资产负债表,或者计入损益表。在计入资产负债表时,它一般作为所有者权益的调整项目单独列出;在计入损益表时,它一般列做税前利润的调整项目。

我们可以将历史汇率、现行汇率或平均汇率以及报表折算差异作损益处理或作业益调整处理看做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方法要素。

二、外币报表折算方法成为难题,不是因为没有最好的折算方法,而是因为没有选择适当方法的最好标

我们认为,从现在可供选用的外币报表折算方法来看,没有最优的方法,也没有最差的方法,按照一定的标准选用适当的方法应该是解决外币报表折算难题的较好思路。下面引用通行的对各种方法的评价,以资佐证。

1.现行汇率法。该方法是最早采用的方法,也是四种折算方法中最简单易行的,而且,折算后编制的报表基本上保持了原来报表的各种财务比例,但是有人认为以历史成本计量的数据用现行汇率折算后,报表数据既非历史成本,又非现行市价,变成了没有任何经济意义的纯数字。

2.流动非流动项目法。按该方法折算后,报表中的流动项目保留了原来报表上的真实比例关系,有助于对营运资本的分析,但它以流动性作为分类标准来选择折算汇率缺乏理论基础,实际上,长期应收账款和长期应付账款是应承受汇率变动风险的

3.货币非货币项目法。该方法弥补了长期债权、债务在流动非流动项目法下不承受汇率变动风险的缺陷,但是,货币性非货币性项目的划分本身是比较困难的,并且,仅仅根据某项目是货币性的或非货币性的来决定该项目的折算汇率,同样缺乏理论依据。

4.时态法。时态法是对货币非货币性项目法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它基本上保持了计量属性的一致性,以计量属性作为汇率选择的标准有理论依据。缺点主要是操作复杂,且会改变会计报表的各项目比例关系。

三、一些会计准则制订机构就外币报表折算方法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有不完善之处

笔者认为,现在关于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争论,仍有值得反思的地方。让我们先看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美国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观点。

1.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第21号国际会计准则《汇率变动影响的会计处理》(1983)中,根据国外主体在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中的特点,将国外主体划分成两种类型,一类是其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都具有很大自主性的主体,另一类是作为母公司经营活动在国外的有机组成部分的主体,并认为对该两类主体的外币报表应该分别采用现行汇率法和时态法进行折算。

2.美国第52号《财务会计准则》提出功能货币的概念,并要求:如果国外主体是相对自主并与国外经济环境形成一个整体的经济实体,其所用的功能货币通常为当地货币,经折算后的美元报表,应尽可能保持原外币报表中的财务比率的关系,为此,该国外主体的报表应用功能货币表述,以现行汇率法折算。如果国外主体是国内公司经营的有机组成部分,则处于该经济环境中的国外主体,应该以美元为功能货币,根据美元观点按时态法重新计量。

可以认为,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都是从客观的环境因素来选择折算汇率的,这种思路有其合理成分,但从结果看,还是有些不足。首先,在具体实务中,境外实体和境外营业之间并无严格的界限,许多子公司既可归入境外实体,又可看做是境外营业,因而在具体选择上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会计师的职业判断。其次,在合并报表编制当中,有的子公司按国外实体的标准采用现行汇率法,有的子公司按境外营业的标准采用时态法,合并出的会计报表成为各种方法结果的迭加,对同一项目例如固定资产,有的按历史汇率反映,有的按现行汇率反映,这样合并出的报表的有用性就大打折扣。财务信息使用者根本无法辨别每个子公司折算中所采用的是什么方法。最后,上述准则只从折算汇率的选择考虑外币报表的折算方法,而忽略了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另一个要素——折算差异的处理,它们并没有对现行汇率法和时态法下对外币报表折算差异的处理方法提出任何疑义,而是默认这两种方法的处理是合乎道理的,这使得合并报表的编制中,一部分折算差异计入资产负债表,一部分折算差异计入损益表,这显然也有不合理的成分。

我们认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根据外币报表折算的目的,来选用折算汇率,并且要对整个折算方法体系做通盘考虑。

四、折算目的:折算方法选择的新视点

系统论的观点,系统的目标是决定一个系统特性及其存在必要性的关键;会计理论也告诉我们,在目标、原则、准则、程序、方法等诸多会计概念中,会计目标处于最高层次,并对其他概念起决定作用。因此,把折算目的作为折算方法选用的标准,理论上合乎逻辑,实践上也能满足需要。

对外币报表进行折算,可能是集团内部管理需要,也可能是对外报告的需要。我们认为,在这两种不同目的下,外币报表折算方法应该如下考虑:

1.出于公司内部管理目的的外币报表折算应采用时态法。原因如下:第一,时态法按报表项目计量属性选择折算汇率的做法,能使集团管理者看“翻译”后的子公司报表如同看“原版”报表,能清楚地了解到其下属的各子公司实际的财务状况;第二,时态法将折算差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能增强管理层的风险意识。汇率变动是一种客观事实,在汇率变动的当期就确认其影响而不是递延到后期实现时才予确认,使管理层意识到风险的存在,增强跨国管理避风险的能力;第三,公司内部管理层所需要的信息,不仅重视过去和现在,更着眼于未来。时态法将折算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反映了一种潜在发展趋势,更有利于管理者利用财务信息进行预测和决策。

2.出于外部报告目的的外币报表折算应选用现行汇率法。原因如下:

第一,广大股东和信贷人并不是很容易得到某时点的历史汇率,也很少去查证,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单一的现行汇率对广大股东或信贷人来说反而更具有客观可验证性,避免了经营者巧妙利用历史汇率来粉饰会计报表,蒙骗广大投资者和信贷人,损害他们的利益;

第二,将折算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中,而不是计入当期损益,避免了对广大投资者的误导,有助于投资者和信贷人正确地理解财务信息;

第三,除了少数专业投资机构外,广大投资者并不精通财务知识,因此,提供的外部报表应直观易懂。现行汇率对外币报表采用单一汇率,并不强调具体的分类标准和严密的会计理论,更能为广大投资者所理解;

选题汇报篇4

关键词:施工企业 外币折算 建造合同 汇率 差额处理

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1-186-02

一、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的定义及规定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是指母公司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前,将所属子公司编报的个别会计报表,按一定汇率,采用规定的折算方法,折算为与母公司记账本位币相一致的个别会计报表,以便母公司以折算后的个别会计报表为基础,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由于汇率的不断变动, 报表各项目计量属性不同, 对外币会计报表中各项目采用不同折算汇率,在外币报表折算过程中便会产生报表折算差额。与汇兑损益不同,外币报表折算差额是企业当期未实现的损益。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规定,企业将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并入本企业财务报表时,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进行折算:

1.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所有者权益项目除“未分配利润”项目外,其他项目采用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

2.利润表中的收入和费用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

3.按照上述1、2折算产生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在并入后的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单独列示,其中属于少数股东权益的部分,并入少数股东权益项目。

二、折算汇率的选择

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折算汇率的选择,二是折算差额的处理。折算汇率的选择问题,目前国际上有四种不同的选择方法,比较流行的是时态法和现行汇率法。折算方法的选择也会影响折算差额的处理。

(一)时态法与现行汇率法的理论分析

1.现行汇率法,现行汇率法又称期末汇率法,是将外币报表中的所有资产和负债等项目都统一按现行汇率进行折算。这种方法不改变外币报表性质,只改变其表现形式,并能够揭示汇率变动时对母公司在国外子公司的投资净额的影响。现行汇率法假定所有的资产、负债项目都暴露在汇率风险下,都要遭受现行汇率变动的影响,故对所有的资产、负债项目均按编制日的汇率予以折算。

2.时态法,时态法又称时间度量法,是指对现金、应收及应付项目按现行汇率折算,对其他的资产和负债项目则根据其性质分别按历史汇率和现行汇率折算。其理论依据是:外币报表折算是对已按外币计量的既定价值改用本位币的重新表述,它不改变计量项目的属性。时态法认为外币报表折算只是一种计量转换程序,是将国外子公司的外币报表以母公司的报告货币进行重新表述的过程。它不应改变折算项目的计量基础,只能改变其计量单位。为了保持各资产、负债项目的计量基础,需要分别按其计量日期的汇率折算。

(二)施工企业两种折算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外币报表折算一般应该达到两项目标:①在合并报表中反映按照每个被合并的主体从事经营的主要通货(它的功能货币)所计量的财务结果和财务关系;②提供与汇率变动对企业的现金流量和业益的预期经营影响相一致的信息。按此目标,外币报表折算和其折算损益的处理,在其方法选择上取决于功能货币的确定,同时又与国外项目所处的经济环境有关。

1.子公司观点。如果国外子公司是相对独立并与国外经济环境形成一个整体的经济实体,外币报表折算应采用现行汇率法,这样经折算后的外币报表就尽可能保持原外币报表中揭示的财务成果及各项财务指标的比例关系,也有利于国外子公司分析考核其经营业绩和进行经济预测,这种折算观点可以称之为“子公司观点”。

2.母公司观点。如果国外子公司是母公司经营的有机组成部分,外币报表折算应采用时态法,通过折算对子公司的当地货币(外币)财务报表进行重新表述,将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以折算损益项目列示于利润表,计入当期损益,这种折算观点可以称之为“母公司观点”。

现阶段,我国众多施工企业在经营性质上是母公司经营整体的一部分,其境外经营在组织结构上基本上都以单纯的施工项目部或者设立分公司,经营活动大部分也只是纯粹的限于组织项目施工、母公司国内采购设备物资、收取工程款、汇款上缴国内母公司等,在资金出现紧缺时也是由母公司筹资拨款,并不存在自主的筹资、投资活动。在经营战略、资金活动基本上都是在母公司的统一安排下进行的。由此看来,一旦有关的汇率一有变化,就会直接影响母公司的经营活动和现金流量,这种影响就像母公司从事该经营活动一样,其实质是属于母公司延伸业务的经营活动,其本身很少存在独立的经济业务,符合“母公司观点”。

由此可见,时态法更适合当前我国的施工企业编制合并报表的目的。

三、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的处理

折算方法的选择会影响折算差额的处理,这些问题不仅影响资产负债表上有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也影响收益表上利润的计算,影响企业集团整体或工程项目部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公允反映,因此折算差额的处理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

外币折算只是记账表述的改变,即在会计实务中改变记账凭证、账簿乃至会计报表的货币表述方式,将以另一国的货币表述的账表兑换为与之等值的某一国的货币来重新表述账簿记录和会计报表, 这种变换并没有发生实际的货币交换和应予记账的交易,如同把外文译成中文一样,只是文字表述形式的不同罢了。折算不过是会计实务中以单一的等值货币来重新表示各种不同的外币金额,并不改变所计量资产或负债等的固有价值。折算前后的财务报表只是存在货币计量单位的差别,二者是等价的,在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方面是一致的。但在实务中,由于汇率的变动,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计量属性的不同,各项目承担汇率风险的程度也不尽相同,折算后的财务报表会存在一定数额的折算差额。那么折算差额是作为损益列入损益表中还是作为权益列入资产负债表呢?国际上比较通行的做法是将时态法折算(或重新计量)产生的折算差额全部列入当期损益,计入合并后的损益表。而按现行汇率法折算产生的折算差额作为权益以合并后股东权益下一个独立的项目列示。而我国的做法是折算差额应当在并入后的资产负债表中作为所有者权益项目单独列示,其中属于少数股东权益部分,应当并入少数股东权益项目。当对境外经营进行处置时,将已列入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中的相关部分自所有者权益中转入当期损益。

众多的国外施工项目部,并不存在母公司投资,也不存在股本、实收资本之说,所有者权益只包含累计的未分配利润,建设期也通常并没有利润分配,只有在项目完工才一次向国内总部转回项目实现的利润,即相当于利润分配。资产负债表代表的是特定时点企业拥有的资源或需承担的义务。根据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所有者权益项目除“未分配利润”项目外,其他项目采用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而未分配利润是不同的会计期间实现的累计利润,其中包含的多个汇率折算,在汇率不断下降情况下,前期确认的利润使用高汇率折算、后期实现的利润通过低汇率折算,累计人民币利润必定高于在期末时点外币按照资产负债表日汇率折算出的人民币,这个差额便是外币折算差。通常列在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下的外币报表折算差行次。试想,有一个项目、建设期长、建设期内汇率变动大,较大金额的外币折算差额便在资产负债表内累积起来,待项目完工时才能处理。这样便会出现,完工结转年度合并未分配利润的大幅度的下降,引起财务状况的异常波动,扭曲当年度的经营成果,不便于财务报表使用者分析使用报表。

因此,笔者认为,在汇率下降情况下,因没有利润分配,这本身就表明前期利润的缩水,对前期累计未分配利润的折算而产生的外币折算差额应在当期便及时的列入损益表,这是合并报表平稳的承担汇率变动带来的不利影响,以避免在完工年度一次结转大金额折算差额对当期财务情况的影响。并且在合并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上,将折算差额与公司的经营利润分开列示,折算差额并不会影响当年的经营利润,只会影响期末的累计未分配利润,符合收益的总括观念,进而能够为报表使用者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信息。

四、现行建造合同存在的问题

按照建造合同准则第十八条的规定,在资产负债表日,建造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应当根据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合同收入和合同费用。在实际的项目施工中大多数企业都是用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占合同预计总成本的比例来确定完工百分比。

为满足母公司的合并报表要求、国外施工项目在编制外币报表时需同时编制人民币报表,因此也需编制人民币的建造合同表。因为施工项目的建设周期通常长于一年,而汇率是经常变动的,当汇率变动超过一定的幅度时便需要改变外币和人民币的汇率。由此便产生了在折算人民币建造合同金额时是使用单一的汇率、还是分段使用不同的汇率,如果按照单一的汇率来折算便会出现很多问题,

分段使用不同的汇率比使用单一的汇率更能反映建设周期内各个会计年度的经营成果。这也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规定利润表中的收入和费用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笔者认为不应由当年的收入来承担上年度的收入损失,而且收入、成本本是一个期间数字,并不应该对以后年度的收入确认产生影响。而且这也不便于对项目经营者经营业绩的考核,对于周期长、汇率下降幅度大的项目,后期会承担巨大的前期高汇率确认收入的汇差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常勋.财务会计四大难题.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

3.安明硕.关于外币折算问题的研究[J].南京大学财经学报,2004(3)

4.张晓岚.会计货币观念与外币折算会计[J].当代经济科学,2000(4)

5.国家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财会[2006]3号)

6.孙菊生,喻立勇.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理论分析[J].当代财经,1998(1)

选题汇报篇5

从技术操作层面上看,外币报表折算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用什么汇率,二是外币报表折算所致的差异如何处理。

资产负债表是静态报表,因此应该选用时点性质的汇率(如历史汇率、现行汇率)进行折算。收益表是动态报表,因此应该选用时期性质的汇率进行折算。所谓的时期性质的汇率实际上是不存在的,鉴于收益表各项目数据实际上是不同时点发生的收入或费用的总和,所以以平均汇率(加权平均的或简均的历史汇率)来代表一段时期的汇率水平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对报表折算差额的处理,或者计入资产负债表,或者计入损益表。在计入资产负债表时,它一般作为所有者权益的调整项目单独列出;在计入损益表时,它一般列做税前利润的调整项目。

我们可以将历史汇率、现行汇率或平均汇率以及报表折算差异作损益处理或作业益调整处理看做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方法要素。

二、外币报表折算方法成为难题,不是因为没有最好的折算方法,而是因为没有选择适当方法的最好标准

我们认为,从现在可供选用的外币报表折算方法来看,没有最优的方法,也没有最差的方法,按照一定的标准选用适当的方法应该是解决外币报表折算难题的较好思路。下面引用通行的对各种方法的评价,以资佐证。

1.现行汇率法。该方法是最早采用的方法,也是四种折算方法中最简单易行的,而且,折算后编制的报表基本上保持了原来报表的各种财务比例,但是有人认为以历史成本计量的数据用现行汇率折算后,报表数据既非历史成本,又非现行市价,变成了没有任何经济意义的纯数字。

2.流动非流动项目法。按该方法折算后,报表中的流动项目保留了原来报表上的真实比例关系,有助于对营运资本的分析,但它以流动性作为分类标准来选择折算汇率缺乏理论基础,实际上,长期应收账款和长期应付账款是应承受汇率变动风险的。

3.货币非货币项目法。该方法弥补了长期债权、债务在流动非流动项目法下不承受汇率变动风险的缺陷,但是,货币性非货币性项目的划分本身是比较困难的,并且,仅仅根据某项目是货币性的或非货币性的来决定该项目的折算汇率,同样缺乏理论依据。

4.时态法。时态法是对货币非货币性项目法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它基本上保持了计量属性的一致性,以计量属性作为汇率选择的标准有理论依据。缺点主要是操作复杂,且会改变会计报表的各项目比例关系。

三、一些会计准则制订机构就外币报表折算方法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有不完善之处

笔者认为,现在关于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争论,仍有值得反思的地方。让我们先看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美国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观点。

1.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第21号国际会计准则《汇率变动影响的会计处理》(1983)中,根据国外主体在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中的特点,将国外主体划分成两种类型,一类是其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都具有很大自主性的主体,另一类是作为母公司经营活动在国外的有机组成部分的主体,并认为对该两类主体的外币报表应该分别采用现行汇率法和时态法进行折算。

2.美国第52号《财务会计准则》提出功能货币的概念,并要求:如果国外主体是相对自主并与国外经济环境形成一个整体的经济实体,其所用的功能货币通常为当地货币,经折算后的美元报表,应尽可能保持原外币报表中的财务比率的关系,为此,该国外主体的报表应用功能货币表述,以现行汇率法折算。如果国外主体是国内公司经营的有机组成部分,则处于该经济环境中的国外主体,应该以美元为功能货币,根据美元观点按时态法重新计量。

可以认为,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都是从客观的环境因素来选择折算汇率的,这种思路有其合理成分,但从结果看,还是有些不足。首先,在具体实务中,境外实体和境外营业之间并无严格的界限,许多子公司既可归入境外实体,又可看做是境外营业,因而在具体选择上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会计师的职业判断。其次,在合并报表编制当中,有的子公司按国外实体的标准采用现行汇率法,有的子公司按境外营业的标准采用时态法,合并出的会计报表成为各种方法结果的迭加,对同一项目例如固定资产,有的按历史汇率反映,有的按现行汇率反映,这样合并出的报表的有用性就大打折扣。财务信息使用者根本无法辨别每个子公司折算中所采用的是什么方法。最后,上述准则只从折算汇率的选择考虑外币报表的折算方法,而忽略了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另一个要素——折算差异的处理,它们并没有对现行汇率法和时态法下对外币报表折算差异的处理方法提出任何疑义,而是默认这两种方法的处理是合乎道理的,这使得合并报表的编制中,一部分折算差异计入资产负债表,一部分折算差异计入损益表,这显然也有不合理的成分。

我们认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根据外币报表折算的目的,来选用折算汇率,并且要对整个折算方法体系做通盘考虑。

四、折算目的:折算方法选择的新视点

按系统论的观点,系统的目标是决定一个系统特性及其存在必要性的关键;会计理论也告诉我们,在目标、原则、准则、程序、方法等诸多会计概念中,会计目标处于最高层次,并对其他概念起决定作用。因此,把折算目的作为折算方法选用的标准,理论上合乎逻辑,实践上也能满足需要。

对外币报表进行折算,可能是集团内部管理需要,也可能是对外报告的需要。我们认为,在这两种不同目的下,外币报表折算方法应该如下考虑:

1.出于公司内部管理目的的外币报表折算应采用时态法。原因如下:第一,时态法按报表项目计量属性选择折算汇率的做法,能使集团管理者看“翻译”后的子公司报表如同看“原版”报表,能清楚地了解到其下属的各子公司实际的财务状况;第二,时态法将折算差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能增强管理层的风险意识。汇率变动是一种客观事实,在汇率变动的当期就确认其影响而不是递延到后期实现时才予确认,使管理层意识到风险的存在,增强跨国管理避风险的能力;第三,公司内部管理层所需要的信息,不仅重视过去和现在,更着眼于未来。时态法将折算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反映了一种潜在发展趋势,更有利于管理者利用财务信息进行预测和决策。

选题汇报篇6

“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教学模式是通过发挥“小班讨论”的优势,弥补“大班授课”的不足,让师生在思想的交流碰撞中激发灵感、产生智慧、答疑解惑,实现教学相长。这种知识“传输式”与“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表达能力,有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从而真正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作用。经过5年的教学改革实践,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教学模式取得了突出成效,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小班讨论”后的“大班交流”十分必要。一是可以使不同的小班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和借鉴,开阔思路;二是使主讲教师对整个教学大班的讨论情况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便于下一步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三是使班级的组织力、动员力和凝聚力得到强化。“大班交流”环节是展现班集体风采与竞争力的舞台,为了使本班有突出表现,每个班都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凝聚集体的智慧,交流汇报的内容丰富充实,形式异彩纷呈。“大班交流”对整个“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教学环节而言,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班交流”存在的问题

1.部分同学参与度低。“大班交流”实践的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是这堂“集体交流课”成了各班班长或者学委汇报的“个人展示课”,部分同学对总结交流漠不关心,对汇报的内容不理不问,只顾埋头做自己的作业或看其他学习资料,把自己当成“局外人”。这部分学生参与度低,也导致“大班交流”缺乏台上台下的互动,课堂气氛沉闷,使“大班交流”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2.个别汇报同学准备不够充分。个别班级的总结汇报表现为应付差事,流于形式,将小班讨论的内容泛泛地罗列展示,观点零散,缺乏全面的总结提炼,对听众的吸引力不强。一部分客观原因是负责汇报交流的同学的理论功底不强、表达能力有限,更主要的原因是“大班交流”的形式比较呆板,不具备强大的吸引力,没能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只成为汇报同学额外的差事甚至被看作是负担。3.汇报和互动超时。“大班交流”过程中,好的讨论主题和精彩的汇报往往会超时。一方面由于汇报同学缺少演讲经验或总结提炼能力,尽管教师在提前布置“大班交流”时一再强调遵守汇报时间,大部分汇报同学还是会超时;另一方面,当汇报内容引起听众兴趣,形成互动之后,提问和回答环节都会占用较多时间,导致“大班交流”无法在2课时时间内按进度完成。4.观点交锋过于激烈。在各班的“小班讨论”中,很难避免观点偏激或立场尖锐对峙的情况出现,当这些观点和对峙拿到“大班交流”课堂时,很可能会进一步演变为班与班之间的激烈对抗。“大班交流”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深入交流的同时,也给教师正确引导学生、掌控课堂气氛带来了一定的难度。5.讨论主题分散,点评困难。通常“小班讨论”的大主题由课程组事先统一确定,任课教师布置后,具体的讨论题目由班级同学自己确定。“大班交流”过程中经常是6个自然班讨论6个甚至更多的问题,绝大多数问题都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复杂的认知角度,也有一些问题和社会现象并不为大家所熟知。一方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功底和思想水平是一个考验,另一方面也给教师统一点评造成困难,全讲、全评时间有限,不讲、不评又缺少必要的引导。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班交流”的实践经验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在具体的“大班交流”教学实践中,尝试做了以下几点改革和调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执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年,我们的体会是大学生具有无限的潜能和创造性,对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有着厚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关键在于能否被合理有效的激发和引导。好的课堂宣讲教育固然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大班交流”环节的激励机制和有针对性的奖励办法更能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对国家社会的关注程度。在我们的“大班交流”环节中,激励机制的内容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大多数学生最为关注的平时成绩,一部分是荣誉和实物奖励。在平时成绩方面,为鼓励“大班交流”总体水平的提高,我们采取了对全部参与“大班交流”汇报总结前期筹备工作的同学予以平时成绩加分的办法,加分的对象包括协助汇报人做“小班讨论”发言记录及整理、摄像、制作PPT、搜集资料的同学等,以及汇报者本人;汇报者另加计平时发言成绩;对互动环节提问题和回答问题的同学分别计入平时发言成绩;对发言和回答问题精彩的同学加计“小班讨论”总成绩;对“大班交流”汇报及互动精彩的班级,“小班讨论”总成绩班级集体加分鼓励。荣誉和实物奖励是2012年春季学期我们刚刚实践并取得良好收效的办法。“90后”出生的大学生荣誉心和物质欲都很强,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在三个教学大班中组织了有奖“大班交流”活动。具体办法是从每个教学班的6个小自然班中评选出3个胜出班级,根据实际汇报情况,可设置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或一、二、三等奖各1个。评选的原则根据汇报班级的发言水平、PPT制作水平、讨论主题的难度、讨论的理论深度和答辩环节的全班表现等5个要素,由6个自然班各自推选1位学生评委与任课教师共同组成7人评审小组,认真打分,公开唱票。由于本学期是试行,两次奖品分别由任课教师自费出资选购了学生们喜爱的巧克力和签字笔、圆珠笔。按奖项的等级不同准备了不同规格的桶装巧克力和不同价位的签字笔、圆珠笔,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关于奖品,还可以采用更具有保存价值和意义的纸质证书、合影留念、学习用品等。最后的颁奖环节模仿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各种颁奖典礼,播放颁奖背景音乐,配合灯光和PPT背景,指定颁奖嘉宾,由获奖班级代表领奖之后发表获奖感言。颁奖环节成为“大班交流”的高潮,为“大班交流”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这种激励机制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既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听众“打酱油”,又增强了汇报小组同学的责任感,避免了应付差事。汇报学生纷纷表示自身责任和压力重大,肩负整个班级的荣誉,甚至称此次“大班交流”为“华山论剑”,誓为荣誉而战,奖品虽小也志在必得。因此,2012年春季的“大班交流”比起以前的“大班交流”精彩程度明显提高,PPT制作精美,汇报交流总体上非常出色。2.设置互动环节早期的“大班交流”,由于时间所限,往往只采取学生汇报和教师点评的方式,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听众参与度低的情况发生。近两年,我们尝试了在“大班交流”实践过程中增设学生互动环节,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听”和“说”。汇报的学生发言结束后,听众可以自由提问,问题可以由汇报人解答,也可以由汇报班级全体学生群策群力共同解答。由于设置了平时成绩和荣誉奖励,无论是听众提问的积极性还是班级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都有了显著提高,问题的水平和深度也经常出人意料。对于比较难的讨论主题,教师本人也可以主动充当提问者或问题解答者,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互相启发。互动环节是“大班交流”的关键环节,每个班级同学对本班“小班讨论”核心问题的认识都是在这个环节中得以深化和升华的。经过互动环节的热烈讨论甚至是辩论,很多学生对尖锐的社会矛盾和关注的突出问题的看法都变得更加全面、客观和理性,尽管观点还显稚嫩,深度依旧有限,但仍然实现了“小班讨论”和“大班交流”引发学生探究思考、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3.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及驾驭课堂的能力作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政治素养,还需要广博的社会知识。在网络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学生关注和讨论的很多事情可能是我们并不熟悉甚至闻所未闻的,因此,“大班交流”对教师来说既是学习的机会,又是经受考验的时刻。从温总理的政改新政到国际金融危机,从“杜甫很忙”到“乌坎现象”,从“普世价值”到中美军事实力较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学习和了解的内容永无止境。只有在扎实理论功底的基础上,勤阅读、常思考,密切关注社会动态,广泛浏览新闻信息,了解各种社会思潮,才能做到和学生“平等对话”,才能成为他们思想上的导航者和领路人。驾驭“大班交流”课堂的能力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又一项考验,通常教师需要掌控的主要是汇报的时间、问题的难度、互动的组织、观点的点评等四个要素。第一,在时间上,通常每个班汇报同学的发言时间应该控制在10分钟左右。教师需要提醒发言学生注意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举手示意或闹铃等方式有效提示。在尽量保证学生发言完整性的前提下,根据发言学生的发言进度和表达情况酌情提示,避免粗暴打断发言和影响发言内容的连贯性,尤其对于台上表现紧张的学生要予以适当的语言提示和口头、眼神鼓励。在互动环节的时间上,对于关注度比较高的主题,适当控制雷同问题提问的数量,帮助提问学生将类似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同时协助回答问题的班级将回答内容尽可能条理化、简洁化。第二,在问题的难度上,对于有些尖锐的、难以回答的问题,教师要给予解答;对于明显偏激的观点和错误的答案,教师要予以引导和纠正。需要明确的是:我们讨论和交流的目的并不是必须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或者答案,很多复杂的社会问题也不是用几条简单的答案或判断对错就可以论断的,我们要做的是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立场和角度去关心国家和看待社会,积极面对人生。第三,在互动的组织上,经验表明,每个班级汇报后提问的问题最好不要超过4个,2个左右的关键问题最好,回答每个问题的学生最好不超过2个。当提问的问题深度有限时,教师可以补充提问;当回答的内容未能切中要害时,教师可以补充回答。避免就事论事只谈表面,也要避免争论不休,极个别尖锐的、时间所限不能在课堂进行深入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课后继续深入讨论,教师可以适当参与。第四,在点评环节上,争取做到精点、精评。教师要认真记录学生的汇报内容和互动环节所提的问题,在总结的同时将问题加以分类,选择重点问题和关注度高的问题进行点评。点评过程中注意把握积极引导的原则,尽量言简意赅。对于那些教师只能提供看待问题的立场和角度、没有解决方案的问题,应该在充分肯定学生的见解的同时,放下教师的架子,表达教师个人观点,将自己和学生放在同一位置,允许学生批评指正,以平等的姿态共同探讨。

选题汇报篇7

[关键词]学科课程;研究性教学;交往;课题

大学学科课程研究性教学包括课程“基本结构”——基本知识与经典理论的教学和课题研究教学两个组成部分,前者是学科课程研究性教学的基础,可采用交往教学法,后者分为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成果汇报和课题研讨三个阶段,相应可采用课题研究指导教学法、课题研究成果汇报教学法和课题研讨教学法。本文具体谈谈这些教学法的操作。

一、基本知识与经典理论教学法

基本知识与经典理论教学法主要是交往教学法。交往教学法是教师按课程性质和教学要求提炼出课程的“基本结构”——基本知识和经典理论,运用交往教学方式与学生共同生成知识、发展能力的方法。交往教学法要求:

1.树立课程的“基本结构”观

知识教学是学科课程研究性教学的基础。但知识教学并不等于系统灌输。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曾经指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也就是说,任何一门课程都有一个基本结构,掌握一门课程的关键就是掌握它的基本结构。我们认为,大学学科课程的基本结构就是构成该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和经典理论。只要掌握了该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和经典理论,就掌握了该门课程的精髓。因此,学科课程知识教学的基本任务不是系统地给学生传授课程知识,而是教学生如何掌握课程的“基本结构”。

2.树立“交往生成”的教学观

在知识教学方式上,传统的教学一直认为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是间接经验,因此“传授”是最好的方式。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由于知识增长和废旧速度的加快,有限的教学已经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系统地传授知识”了。因此,“交往生成”教学应运而生。所谓“交往生成”教学指的是教师和学生在自由、民主和活力的“空间”里,以学科课程的基本结构——基本知识和经典理论为基础,通过平等的交往共同生成知识并发展能力的教学。“交往生成”教学不仅是社会发展对教学效率的基本要求,而且是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重要途径。

3.善于提炼课程的“基本结构”

课程的“基本结构”——基本知识和经典理论是课程的“骨干”,教师把握课程的“基本结构”对于提高“交往生成”教学的质量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做好这一工作:一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包括学科理论的功底、教育理论的功底和科学研究理论的功底;二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包括对学科性质、教学要求和学生水平、学生需求的把握;三要有精湛的教学内容构建技术,包括基本知识和经典理论的识别技术、组合技术和表达技术等。

4.善于运用多样化的交往教学技术

交往教学实际上是一个由多种交往教学技术组合的群集概念。其目的是要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掌握课程的“基本结构”、生成新知识、养成善良的“人性”和培养创造能力等。当前教师必须掌握交往的传接技术、创新思维的激发技术、师生心灵感悟和观点共享技术以及表现评价与行为激励技术。

二、课题研究教学法

课题研究教学法主要包括课题研究指导教学法、课题研究成果汇报教学法和课题研讨教学法。

1.课题研究指导教学法

课题研究指导法是教师根据课程的性质、内容和要求与学生研究团队共同确定研究课题并指导学生研究团队进行课题研究的方法。(1)根据课程性质、内容和要求与学生研究团队共同确定研究课题。大学学科课程研究性课题的设置必须以课程的性质、内容和要求为依据。根据其性质,课题可分为学习性课题和科研性课题。学习性课题是帮助学生学好课程知识并养成相关能力的课题,如拓展性课题(拓宽知识面,培养获取知识能力的课题)、实证性课题(验证所学知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的课题)、案例性课题(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课题);科研性课题是引导学生跟踪学科发展进程并使学生学会研究和创造知识的课题,如理论研究性课题、实验研究性课题、调查研究性课题等。根据其研究方式课题可分为自研性课题(学生根据教学要求自主选题和研究的课题)、导研性课题(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题和研究的课题)和同研性课题(教师和学生共同选题和研究的课题)。根据不同课程的性质和要求、不同学生的特点以及不同的教学条件等,教师可以与学生研究团队共同商讨设置不同的课题。

(2)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是课题研究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由于大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研究能力还不足,这种指导尤为重要。根据笔者的经验,教师的指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学生对课题研究意义的认识;二是帮助学生形成合作的研究团队;三是对学生的研究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如指导学生查找资料、分析资料、构架论文结构和写作论文等。

(3)反馈学生研究过程中的基本情况。反馈对于控制研究过程和提高研究质量是十分重要的。大学生在课题研究中常常有“临时抱佛脚”的现象,如果教师不经常进行反馈控制,他们可能“随便交差”。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反馈、经常反馈和多形式地反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题研究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2.课题研究成果汇报教学法

课题研究成果汇报教学法是学生研究团队就自己的研究成果向全体同学和教师汇报的方法。

(1)课题研究成果汇报的准备。课题研究成果汇报对课题研究教学的意义,一是通过比较竞争压力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二是通过成果汇报“表演”达至成果的共享;三是通过课题汇报提高学生的表达、组织和合作能力。课题研究成果汇报的准备主要包括:做好汇报材料的准备工作,包括论文材料、参考材料和汇报过程中的安排材料;选好课题汇报的表现形式,如学术报告、新闻、案例模拟等;做好汇报过程的策划,包括角色分工、手段选择、氛围营造、互动安排等。

(2)课题研究成果汇报的组织。第一,教师要说明课题研究的意义,激发学生认真听取汇报和参与互动的积极性;第二,教师要提出听取汇报的具体要求,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高课题汇报的质量和效果;第三,教师要维持好课堂纪律,确保课题汇报的顺利进行。

(3)课题汇报的总结和课题研讨。课题汇报结束后,教师一方面要根据课题小组的汇报就课题研究的质量、参与合作情况、课堂互动情况以及课堂纪律等进行商讨和激励式的总结和评价;另一方面要根据课程要求和课题特点,拟定研讨的题目并布置各课题小组做好研讨的准备。

3.课题研讨教学法

课题研讨教学法是教师组织学生就课题研究中的重点、难点或热点问题进行研讨以生成知识和共享知识、发展能力的方法。

(1)课题研讨的准备。课题研讨教学不单纯是加深学生对课题内容和意义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拓展思维、生成知识和共享成果。因此,做好课题研讨准备对于顺利开展课题研讨教学是非常重要的。课题研讨准备一是要求各研究团队对确定的研讨题目进行充分讨论并形成本团队的基本观点,二是要求各研究团队根据本团队的情况确定主发言人、主答辩人和主提问人,主发言人的任务是系统表述本团队的基本观点,主答辩人的任务是回答其他团队提出的问题,主提问人的任务是代表团队向其他团队提问。

(2)营造课题研讨的民主氛围。课题研讨应该在民主、平等和活力的氛围中进行。第一,各团队要充分尊重其他团队,认真听取其他团队的发言,但各团队的发言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第二,不能批驳其他团队的观点,只可提出不同看法,提问必须用咨询或商榷的语气;第三,不能重复其他团队的观点,只能进一步阐述或从不同角度阐述,如果本团队的观点与其他团队已表述的观点基本一致,应放弃重复表述;第四,教师一般只担负组织和鼓励角色,如有需要只能以平等身份发表见解,不可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

选题汇报篇8

综合实践活动是我校教学计划中一相非常重要的活动课题,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已经开展了三个学期,并切已经纳入我校的教学计划,按照每周3课时、每学期48课时的课时量,将其分为期准备16课时、中期活动16课时、期末总结16课时三个阶段。

本学期我们学校又有新的学年加入此项活动。这次综合实践活动是一次社会活动,全体实验年级利用假期时间走出校门,走出课堂,走进了社会这个大课堂的不同角落,他们积极热情地对待自己的这项活动。在本次活动的初期准备阶段,各个班级的班长和其他的班级干部协同班主任老师进行了周密的安排,保证了这相活动的有序进行。

活动期间,同学们克服了各种困难,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用我们中学的独特视角和方式了解社会、感知社会,在活动中同学们的各种能力得到了发展,实践能力、劳动能力、对事物的辨认能力、交往能力等都有了一定的发展。

在活动中,学生们学到了校园里、课堂上无法获取的知识和能力。这次活动的末期是整理材料,书写实践报告,这一阶段小组同学撰写实验报告,首先在班级交流,然后各班选出三个优秀小组,每个小组又在学校的交流中经过评选,最后42组仅选出24组参加汇报。

活动中我们又聘请了孙茂霞、丁庆波、马玉平、刘敏、孙宗渊、李鹏、贾清松、范雪、尚云芳、孟小微、10位教师做初评评委,此后,黄校长和教务处主任对这次活动进行了三次检查。

最后学校的成果汇报交流又聘请了范雪、王静、孟晓薇、丁庆波、马玉萍、贾青松为评委,李鹏、孙宗渊为记分员,同时还请到了宋玉洪、仁莹为这次活动全程照相。

本次活动在上次活动的基础上有了明显的进步。上学期一个学年就选出了29组参加汇报,本次我们学校两个学年选出24组进行汇报,很显然,我们对这次活动的要求提高了,汇报的质量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和汇报的能力也比以前更进步了。他们的成绩证明了“没有辛勤的一天,就没有最后的收获。

尽管本次活动是很成功一次活动,但是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小组活动中没有注意采集相关的事物材料和相关的影象材料,这是同学们缺少这方面的意识和经验造成的;课题数量少,存在很多小组重复同一个课题,所以,证明了同学们选题时还有一定的局限性;相关资料、实践报告、信息技术不能很好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上一篇:课题报告范文 下一篇:本科金融专业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