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成长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11 12:01:03

心理成长论文

心理成长论文篇1

    新的历史条件下,伴随着高校扩招生源的复杂化、独生子女的增多以及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不仅体现出个体特殊心理发展阶段呈现出的特点,而且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发展状况的影响,呈现出更加复杂多变的特征。如何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成为各高校和教育者们所关注的大学生培养的重点。在这一过程中,大学校园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它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有着任何其他教育手段无法比拟和替代的作用。大学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它通过规范、暗示、潜移默化等形式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心理人格、行为习惯等方面,对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而直接的作用。正是从这个意义出发,本文以心理学的文化转向为理论背景,以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分三个层次,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并提出建设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对策。具体而言,第一部分,首先阐述了本文的写作背景、意义以及文章的创新点,并对校园文化的概念和大学生心理的特点进行了说明;第二部分,以“心理学的文化转向”为理论背景,分析了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的作用机制、功能体现和特点;第三部分,从校园物质文化的层次具体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提出了优化校园物质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具体对策;第四部分,从校园制度文化的层次具体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提出了规范校园制度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一长的具体对策;第五部分,从校园精神文化的层次具体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提出了内化校园精神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具体对策;第六部分,以结语的形式对全文做出总论。

关键词:校园文化大学生心理影响研究

1绪论

1.1研究背景

     当今世界处于激烈竞争的时代,所谓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教育领域肩负着为21世纪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实践表明,要想有效地完成此重任,就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其必然的重要工作目标。而心理素质作为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基础和关键一环,其重要性随着西方思想渗透、传播媒介增多等社会因素的变化日趋凸显。高校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课堂,更应该积极地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创造条件,保障其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继而走向社会为国建功。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呢?在有关学者的研究以及许多高校的实践中都有一些有益的探索,但这些研究和实践大多侧重于对大学生心理问题出现后的应对和处理,尤其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以个案的处理为主,仍然采取的是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忽视了文化环境对整个群体心理的优化。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表现为“心理学的文化转向”的理论认为,人类心理是社会文化中的在,是与社会文化相互创生的过程,文化对于心理行为方式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心理学研究也应该是社会、文化框架中的研究,对于心理行为意义的理解必须以社会文化为参照的语境。那么,我们在研究大学生心理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了校园文化的作用,甚至因为校园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完整性和系统性,其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更为显著。如果能够正确分析这种影响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这种影响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实现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必将是一个有益的尝试。介于此,本文选取了这样一个题目,希望通过对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理论依据、作用机制及具体表现的分析,找到对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有益的东西。

1.2研究意义

    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出发,研究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的作用机制并提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出相应的对策,对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理论上,国内外众多学者对于如何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理念,但将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心理成长相联结的系统研究几乎没有。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往往在具体的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与应对,忽视了大学生心理的成长与发展,忽视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浸染作用。由于“心理学的文化转向”的研究起步较晚,至今仍处于理论综述阶段,在此基础上形成心理学分支还存在着争论和对立的地方,所以针对大学生校园文化心理的研究十分少见。但是,作为社会先进文化代表的大学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心理成长显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其作用不可忽视。本文在综合有关“心理学文化转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锁定大学生这一特殊文化群体,从文化的角度审视大学生理的产生、发展、变化,深入探讨了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理论依据和实现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在实践中,长期以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把重点放在了问题出现后的引导和处理上,即便对校园文化建设有所关注,也往往处于一种自发状态,缺少针对性和系统性。但介于大学生特殊的心理特点,他们在面对心理问题、处理心理问题上的态度和作法往往不利于这种“事后处理”型的教育方式,校园文化则能借助其方式隐蔽、作用持久的优势,对大学生的心理成长产生深远健康成长的具体对策,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1.3文献综述

1.3.1国内

    随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日益突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的关注。但在众多的研究中,往往对于大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表现论述较多,而对于如何才一能实现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相对薄弱,主要集中在个体的自我调适、心理咨询与引导上。例如,魏莉莉发表于《当代青年研究》2006年第10期的文章《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策研究》,介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主要存在的五大问题即社会适应、人际交往、情绪、情感和性以及自我意识问题,并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力图从课程、自我教育、心理咨询和体育运动这四个方面促进和完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些论述,对于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原因的分析较为成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熟,但涉及到应对往往更侧重于针对具体心理问题的调适与咨询、引导等,忽视了非病态的学生心理亦需要成长,需要完善。另外,随着“校园文化热”的兴起,一些学者开始关注校园文化,提出通过建设校园文化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但相关的研究往往是点到为止,对于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的作用机制以及具体的、可操作的应对策略更是少有提及。例如,陈启文发表于《思想政治教育》2007年第3期的文章《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防治对策》,在第四条防治对策中提出“应着重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尤其要净化网络文化,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和谐的环境”,但为什么要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具体如何优化都没有论述。李琳发表于《滁州师专学报》2004年第6卷第2期的文章《试论校园文化的心理功能》,在阐述了当代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之后,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示范、感染、激励、调适功能,并提出从优化校园环境、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发挥学生社团的主体作用、注重个别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五个方面作出努力。此文的论述虽进了一步,但仍不够系统,并且缺乏有力的理论支持。

1.3.2国外

    在国外特别是西方国家,心理学尤其是技术心理学已经非常成熟,有关的研究与实践往往更注重技术性的处理方法,以心理咨询、心理保健为主要手段来解决大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例如,美国在1940年前后就开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现在几乎所有的美国大学都设有心理保健、心理咨询类机构,并配有专职人员。’由于国外特别是西方对待心理问题远不像国内那么讳莫如深,心理咨询、心理保健的方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此外,针对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国外的研究更注重物质文化层面的作用,如校园选址、整体布局、建筑风格对学生心理产生的影响。例如,19世纪末,美国著名建筑师欧姆斯特(f.l.olmsted)主持的伯克利校园的规划,主张学校应靠近城市,其环境应是自然的、公园式的,认为这种优美的环境能够陶冶和培养学生文明的习惯以及自尊和自重。再如,美国东南麻省大学的校园入口被特意设计成聚合性较强的围合空间,周围建筑底层局部架空,形成面向广场的灰空间,为学生提供了多层次的交往空间。国外这种校园文化建设的偏重,多少与技术心理学在西方国家的成熟以及西方人追求个性发展有关,对于我国大学校园物质环境的建设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1.4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1.4.1研究思路

    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文献综述,并对校园文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这里校园文化指的是课堂教学以外的校园文化现象,涵盖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三个层次。第二部分,介绍了“心理学文化转向”的有关理论,分析了大学生心理的校园文化特性,找到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心理的契合点。接下来,第三、四、五部分分别从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三个层次,深入探讨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并提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本文的重点在分析研究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文献搜集法,查阅国内外学者关于心理学文化转向、校园文化、大学生心理等的相关理论,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很多可资参考和借鉴的东西。

1.4.2创新点

     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为两点:第一,以“心理学的文化转向”为理论背景,将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心理联系起来,分析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成长的作用机制、功能体现及特点;第二,从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等三个层次,分析研究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具体对策。

1.5概念说明

1.5.1校园文化的界定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社会亚文化应当是在“校园”出现时就存在了的,但“校园文化”一词在中国大陆的提出却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探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讨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校园文化概念的不同界定。其实,不同研究者对校园文化概念不同的界定并没有孰是孰非之分,而是每个人从不同角度分析、概括同一个问题的结果。本文认为,首先校园文化是一种社会亚文化,必然具备作为文化组成要素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物质文化包括校园主体所处的校园环境、校园的规划布局、校园主体的消费倾向等;制度文化涵盖校园主体应当遵从的各种管理、奖惩等的准则;精神文化主要体现为学校的精神、学风、师德教风、人际关系等。三要素之间并不是径渭分明的,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校园精神文化,后者也要靠前两者及校园主体的行为表现出来,但归根结底三者都是在以不同的形式体现人的思想和精神创造。其次,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特殊载体或背景的文化,这一点决定了校园文化与其他种类社会亚文化的不同,师生员工特别是学生构成了校园文化的主体,内容涵盖上述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据此,本文对校园文化的概念界定如下:校园文化是课堂教学内容以外,师生员工在校园这个特殊环境中进行物质和精神创造的总和。

1.5.2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特点

    随着高校扩招,当前大学生群体的数量迅速攀升,特殊的年龄段、简单的社会生活经验、不同的生活背景,多重因素作用下,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呈现出复杂的状态。高校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应当充分把握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特点,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心理实施积极正面的影响。当前大学生心理成长表现出的特点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认识。

1、特殊年龄段体现出的特点

    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一23岁,虽然在生理上已经步入成人行列,但单纯的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经验的缺乏,使他们在心理上还未真正成熟起来。

首先,大学生智力水平进一步发展,但缺乏相应的识别能力和自控能力。经历过高考步入大学校门的大学生智力发展通常比较好,不存在智力低的问题。而大学期间,由于大脑机能的不断增强,生活空间的不断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增多,大学生的智力水平更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猎奇心理的存在以及别能力、自控能力的相对缺乏,也让部分大学生在面对一些新鲜事物时,表现出认知结构和思维的片面、肤浅及单纯,对真伪、好坏的识别能力差;并且在有些时候即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仍然执迷于错误的做法,无法完全自控。

其次,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但容易陷入自我为中心或消极情绪中。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大学生随着知识面的扩大和理解的加深,生活经验的丰富和个体需要的增长,开始关注自己的内部世界,关注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迫切要求了解自己,并力图从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中把握自己、认识自己,以追求自我完善。而在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的同时,生活阅历的有限、社会实践能力的欠缺,也造成了大学生自我意识在自我认知、自我体验等方面的偏差。在自我体验方面表现为过强的自尊心和过强的自卑感;在自我认知方面表现为过度的自我接受和自我拒绝。过强的自尊心和过度的自我接受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往往表现为自我为中心,排斥他人的帮助、建议等。过强的自卑感和自我拒绝则会导致大学生对自己失去信心,陷入消极情绪中,自我放弃。

再次,大学生的情感日益丰富,但也容易为一时的情绪所控制。大学生正值青年时期,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使其情感日趋复杂,并表现出强烈跌宕、不协调的特点。这种强烈情感的内容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多、生活空间的扩大、业余生活的丰富、自我意识的增强而日臻多姿多彩。但由于他们对社会的复杂性、自己欲望行为的合理性缺乏足够的正确认识,加之他们风华正茂,精力旺盛,自尊感强烈而敏锐,情绪容易产生较大的波动,带有明显的两极性:既表现为热情奔放、勇往直前,又表现为遇事不冷静,容易冲动和盲目狂热,为一时的情绪所控制。

2、社会发展带来的新特点

心理成长论文篇2

[关键词]学前教育;心理学;要素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0)39-0140-02

学前教育心理学经过长时间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探索,其逐渐形成独立、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专门学科。该学科最早单独成立于西方国家,而关于学前心理教育的相关理论资料,中国早在周朝就有记录,而较为著名、关于学前教育的历史文献资料为《颜氏家训》,其涉及的教育内容较广,体现了学前教育的相关理念。在现阶段的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要区分幼儿心理教育与学前心理教育之间的区别,避免研究对象出现混淆。

一、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相关概述

学前教育心理学最初起源于西方国家,随着教育心理学逐渐发展成独立的学科门类,学前教育心理学逐渐具有初步的系统轮廓。[1]教育学具备完整系统且正式独立的时间为19世纪中期,随着《大教学论》的问世,初步形成教育学的理论基础。[2]同时期,赫尔巴特在理论研究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个设想:教育问题可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探究。该理论观点、设想为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提供思想雏形,也使得教育学研究带有哲学含义。19世纪末期,西方心理学研究实验室正式成立,该研究部门的成立也意味着心理学正式成为一门专业性、系统性的科学项目。心理学在早期的文献资料中,关于教育领域的著作主要有《初等心理学与教育》和《向教师谈心理学》。西方国家教育心理学建立的标志在于《教育心理学》的出版,该部著作在理论框架上将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相区别,使前者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科学。中国古代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文献早在殷周时期就有涉及,如《周易·蒙》在文献记载中描写了孩童对接受教育的渴望,从文字记载的内容上看,中国早期已初步认识个体的教育心理。在《礼记·内侧》记载的内容中,较为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以10岁作为接受教育的初始年龄阶段,并且在教育形式上注重儿童之间的个体差异性,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同时注重道德方面的教育。在宋朝前的朝代中,主要使用秦朝的教育模式。随着佛教、道教文化理论的兴起与发展,教育体制逐渐受到影响,教育学者在教育内容与形式上,实行兼收并蓄思想,将佛教、道教、儒家文化与先秦教育模式相结合,由此使儿童在接受文化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接受心理、内在等方面的教育。

二、学前教育心理学发展阶段研究

(一)初步形成与发展阶段

伊万·彼德罗维奇·巴甫洛夫作为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以及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创始人,其理论学说与早期行为主义相结合后,形成具有教育心理学性质的理论学说,即新理论學说认为刺激性物质在接触和产生联系的过程中,能够调整外在形态与内部结构,由此适应新环境与新物质带来的影响。从行为学的角度来看,外界因素所带来的刺激,对于个体的外在与内在成长具有较大影响。

随着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该主张理论与意识形态能够与学前教育心理学的认知主义相互结合,使得即成理论与新型理论相互融合,由此形成新的教育理论知识。[3]心理学研究专家皮亚杰在此方面的研究中,将个体的知识结构定性为同化、适应以及协调的过程。同领域专家布鲁纳则在相关理论著作中,认为认知结构属于主动汲取外界知识的过程,被动灌输知识的形式容易影响个体的内在成长。主动型的认知行为,其核心在于旧知识的更新,以及内外知识的相互结合。

学前教育心理学此前主要将重心放在智力培养的工作上。[4]在人本主义的发展背景下,不能只重视个体智力方面的教育,还应重视个体的情绪因素,以及内在需求等,确保个体在接受相关教育活动时,能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

(二)分离、独立阶段

直至20世纪80年代,学前教育心理学逐渐从教育学中分离,形成一门拥有完整理论体系、独立的科学门类。[5]20世纪80年代初,《幼儿教育心理学》在内容上,主要针对幼儿的教育情况进行了研究、论述,该项著作的出版也是幼儿阶段心理学发展的里程碑。由于学前教育心理学所研究的心理学要素较为宽泛,在研究内容与方向上与幼儿心理学存在一定差异。二者理论体系上具有相似性,但在研究对象上具有明显差异,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其年龄分布主要在0岁至6岁,而幼儿教育心理学所研究的对象,其年龄主要分布在3岁至6岁。在21世纪的社会、科技与教育等方面的发展过程中,脑科学逐渐成为我们重点关注的对象,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越来越大,而学前阶段作为学习能力培养、思维训练的关键时期,在该阶段内,儿童的脑部发育属于黄金时期,该时期外界因素能给予儿童内在更多刺激,使儿童在相关的内在引导上,获得心理与脑部的培养。

三、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与实施意义

学前教育心理学作为专门性学科,在现代教育体系上,其早已成立专门的教育专业,用以储备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相关人才[6]。从不同角度来分析,良好的学前教育能够给予个体和社会等有力的发展条件。从个体的角度来看,学前角度主要针对内在因素,即心理因素、性格因素、品格因素以及智力因素等,上述因素对于个人成长而言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影响个体的价值观念形成,另一方面影响个体的智力水平与道德品质等。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完备的学前心理教育,对于社会安定以及持续发展等,能够提供稳定因素与发展因素。

(一)个体意义

对于单独的个体而言,其认知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为学前阶段,心理学专家皮亚杰在其相关理论与研究项目中,认为个体所具有的认知发展能力体现出持续性和阶段性等特点。个体在儿童2岁前的发展阶段中,主要依靠运动感觉与外界形成联系,作为初步的外界信息获取形式,对于个体认知能力的形成与提升具有重大影响,甚至在2至7岁的阶段中,对个体的前运算能力具有重大影响。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儿童在出生后,其智力水平开始升高,在10岁的成长阶段中,其智力水平的提升速度开始放缓,直到18岁青春期,个体的智力成长水平升到最高水平,而后的成长阶段中,个体的智力水平逐渐放缓并有下降的趋势。从相关研究资料中可以看出,学前阶段是个体智力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该时期内提升儿童智力水平能够获得较好效果。

学前阶段不仅是提升智力水平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塑造人格品质的关键时期。人格品质作为个体素质的主要反映项目,在个体成长上具有不同阶段,每个阶段之间具有较为紧密的联系。最初阶段为儿童阶段,即7岁之前的阶段。该阶段能够引导学生形成友爱、责任感和团队意识等方面的良好品质,此外在个体情感与性格方面也具有较大影响。在大量的资料、数据以及实际案例的研究基础上,可以发现身心发展存在缺陷的儿童,其成长阶段存在多种要素的缺失,同时不良的外界环境也是导致儿童身心存在缺陷的主要因素,如教育与医疗设施的不完善等。部分7岁年龄段的儿童,在受到良好的内在引导与教育上,可以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项目,如一部分学前儿童对于普通学校所传授的知识,能够进行理解并练习。学前教育在实施过程中,能够针对儿童的内在心理与智力发展特点等,使儿童可以获得更多关注,使其在情感与内在需求上能够得到满足,避免学前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身心上的缺陷。

(二)社会意义

从社会角度来看,个体接受教育对于社会稳定与发展而言

具有重要意义。学前阶段的心理教育、引导以及价值观建设等,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才供给。从个体的角度上看,学前教育及其心理教育,能够在心理层面、精神层面以及品格方面给予个体良好教育,使其在智力等方面的内在因素成长中,能够以较高水平实现个人价值。学前阶段的教育质量对于个体后续的教育具有重要的奠定作用,学前阶段不单是智力开发的过程,也是个体综合素质塑造的重要时期。社会运转离不开科学技术、经济活动以及生产制造等,而人作为主要的社会个体,其受教育质量不仅影响到社会安定,还影响社会的未来发展。改善和创新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实施形式,一方面能够使个体获得较好的个人成长经历,另一方面可以为社会安定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对此,在当前的学前心理研究与工作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强理论研究质量与实施质量,由此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前心理教育的实施水平。

四、结语

心理成长论文篇3

毕业论文致谢部分范文(一)

从论文选题到搜集资料,从写稿到反复修改,期间经历了喜悦、聒噪、痛苦和彷徨,在写作论文的过程中心情是如此复杂。如今,伴随着这篇毕业论文的最终成稿,复杂的心情烟消云散,自己甚至还有一点成就感。那种感觉就宛如在一场盛大的颁奖晚会上,我在晚会现场看着其他人一个接着一个上台领奖,自己却始终未能被念到名字,经过了很长很长的时间后,终于有位嘉宾高喊我的大名,这时我忘记了先前漫长的无聊的等待时间,欣喜万分地走向舞台,然后迫不及待地开始抒发自己的心情,发表自己的感想。这篇毕业论文的就是我的舞台,以下的言语便是有点成就感后在舞台上发表的发自肺腑的诚挚谢意与感想:

我要感谢,非常感谢我的导师**老师。她为人随和热情,治学严谨细心。在闲聊中她总是能像知心朋友一样鼓励你,在论文的写作和措辞等方面她也总会以“专业标准”严格要求你,从选题、定题开始,一直到最后论文的反复修改、润色,**老师始终认真负责地给予我深刻而细致地指导,帮助我开拓研究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正是许老师的无私帮助与热忱鼓励,我的毕业论文才能够得以顺利完成,谢谢许老师。

我要感谢,非常感谢**学长。正在撰写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他,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帮助我搜集文献资料,帮助我理清论文写作思路,对我的论文提出了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对学长的帮助表示真挚的感谢。

我要感谢,非常感谢**学弟们。他们为我提供了写作论文的重要工具——电脑。甚至为了让我方便进出他们的寝室专门为我配备了一把钥匙,而且四台电脑的密码也都一一告知于我,任我选用,让很非常感动。对学弟们的支持和帮助表示万分感谢。

毕业论文致谢部分范文(二)

在xx大学度过了四年的紧张学习时光,系统地学习了工商管理的各方面知识,深深的佩服各位专业老师的学识,从中我不仅学习到管理知识,而且学到很多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道理,在此表示真挚的谢意。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要感谢我的导师xxx教授。在论文撰写的整个过程中,从论文选题、到撰写开题报告、最后到正文撰写,x老师都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x老师指出的每一个问题,指导的每一个思路,都使我有醍醐灌顶之感。给我感受最深的是x老师严谨治学的态度,无论从格式规范、论文要点、还是文章结构,*老师都不厌其烦,给予我及时的帮助,使我能够最后顺利完成论文写作工作。

在此我要感谢xx大学xx系的所有老师,你们无私的奉献精神和爱岗敬业的治学态度,不仅使我对管理理论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将理论和自己的工作互相印证,受益匪浅。而且使我能够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继而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感谢我的各位同学,是你们的无私帮助让我感受到校园的温暖,在我的论文写作过程当中,多位同学为我提供了信息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最后再次感谢xx大学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使我能够走上一个新的平台,幵始一段新的人生!

毕业论文致谢部分范文(三)

吋光飞逝,转眼间四年紧张而又充实的大学生生活即将画上句号。在这四年的学习期间,我得到了很多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怀和帮助。在学位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要向所有期间给予我支持、帮助和鼓励的人表示我最诚挚的谢意。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xxx老师对我的教导。从论文的选题、构思、撰写到最终的定稿,x老师都给了我悉心的指导和热情的帮助,使我的毕业论文能够顺利的完成。x老师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对学术的钻研精神和严谨的学风,都是值得我终生学习的。

其次,感谢经济学院的全体领导和老师,由于他们的悉心教导,我学到了专业的经济学知识,掌握了扎实的专业技能。同时,也感谢论文指导组老师xxx老师、xxx老师和xxx老师,对论文的修改提出了宝贵意见,使我的论文更加完善。最后,感谢我的家人在此期间给予我的包容、关爱和鼓励,以及所有陪我一路走来的同学和朋友,正是由于他们的支持和照顾,我才能安心学习,并顺利完成我的学业。

毕业在即,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会铭记师长们的教诲,继续不懈努力和追求,来报答所有支持和帮助过我的人!

毕业论文致谢部分范文(四)

时光匆匆如流水,转眼便是大学毕业时节,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离校日期已日趋临近,毕业论文的的完成也随之进入了尾声。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一直都离不开老师、同学、朋友给我热情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说心里话,作为一个本科生,在最初试图以《周易》为题材进行研究时,还是颇有顾虑的,最大的难题在于自己对《周易》缺乏足够的了解,面对神秘瑰丽的古代典籍茫茫然不知从何处下手,几经酝酿思索,最后在文学院不少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最终确定对《周易》的人生哲学进行尝试性的分析研究,由此才展开此论文的撰写工作。

本学位论文是在我的指导老师xxx老师的亲切关怀与细心指导下完成的。从课题的选择到论文的最终完成,x老师始终都给予了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并且在耐心指导论文之余,x老师仍不忘拓展我们的文化视野,让我们感受到了文学的美妙与乐趣。特别是x老师借给我的《周易美学》一书,让我对《周易》中神奇瑰丽的殿堂多了一份盼望与神往,虽然与论文不甚相关,却为我将来步入学术研究的殿堂打开了不可多得的方便法门。值得一提的是,x老师宅心仁厚,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对学生认真负责,在他的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学者的严谨和务实,这些都让我们获益菲浅,并且将终生受用无穷。毕竟“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希望借此机会向x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此外,本文最终得以顺利完成,也是与文学院其他老师的帮助分不开的,虽然他们没有直接参与我的论文指导,但在开题时也给我提供了不少的意见,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的建议,在此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心理成长论文篇4

在社会贫富差距悬殊,城市化步伐加快的当前,青年人心理健康的调适业已成为时代难题,也正如洪水猛兽,需要及时遏制。虽然文学对人心灵的矫正与医治作用在我国古往今来皆有认识,但尚未形成一个系统的可操作体系,相比而言,欧美在这方面的研究不只是在大学有相应的学科与专业,商业上也有相应的应用操作,一些普及化的读本如《阅读疗法:女孩生命中各阶段阅读指南》(Bibliotherapy:TheGirl’sGuidetoBooksforEveryPhaseofOurLives)也已出版发行,很值得我们借鉴。作为中西文化交流中介的高校外语系的文学教师,应积极协助这种研究与应用在中国的开展与普及,拿起文学这个古老但又得力的武器,为此尽微薄之力。本文思路的形成是基于对英语文学课程和学生心理问题多年的观察、分析与思考;理论依据为阅读疗法的心理干预作用与英语成长小说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引导作用;在教学法上则采用了项目式教学法。本文作为一个跨学科研究,旨在寻找、链接和综合这三种理论中与本论题相关的部分,并阐明这种链接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一、阅读疗法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阅读疗法(Bibiotheraphy)最早见于欧洲中世纪向病人诵读《圣经》、《古兰经》等宗教经书来进行心理矫正并配合内科治疗;发展到17、18世纪,英国、法国和德国的内科医生给病人开出的药方往往就是阅读书单;19世纪中期起,开始出现将非宗教书籍也列入阅读治疗的书目的呼声。而在近两百年来,美国率先在这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现在学术界普遍认为:美国的SamuelMcChordCrother是将阅读疗法系统化、正规化的第一人,他1916年在《大西洋月刊》(AtlanticMonthly)上发表文章“文学门诊”(ALiteraryClinic),并创造了“bibliotherapy”一词。到20世纪30年代后,阅读疗法得到了西方相关机构的普遍重视。193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医院图书馆分会设立了阅读疗法委员会;1961年“阅读疗法”一词首次被收入第3版《韦氏新国际词典》;词典定义为:“在医学、精神病学领域,利用精选的阅读材料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同时可通过有目的的阅读来指导人们解决一些有关人本身的、内在的问题。”凌珊、华薇娜在《临床精神病学杂志》中将其总结为如下的公式:治疗=精选阅读材料+个别辅导+确定的目标;[1]1964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主持召开了第一次“阅读疗法”研讨会。在前苏联,20世纪70年代有4000多家医院向病人提供阅读疗法服务。匈牙利、德国等国家的一些医院也相继为病人开展了“诗歌疗法”、“喜剧疗法”和“有声服务”等。意大利则成立了“诗药有限公司”,出版具有不同主治功能的诗集,供病人对症选读。1984年国际图联发表了《图书馆为医院病人和残疾人服务纲要》,肯定了“阅读疗法”在病人康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目前,阅读疗法在国际上已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研究结论。阅读疗法已成为图书馆学和医疗康复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根据李芬等在《现代情报》中“我国阅读疗法研究综述”中提供的数据,[2]我国对阅读疗法的系统研究所取得的成就表现在:(1)2008年王波先生的理论专著《阅读疗法》出版;(2)通过一系列的实验研究证明了阅读疗法对精神类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3)撰文探讨了阅读疗法对高中生、少数民族学生等特殊群体的心理疏导与治疗作用;(4)1999年开始高校阅读疗法这一论题的研究,迄2008年有162篇相关,其中大多是在图书情报学的领域论述阅读疗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与实践的可行性讨论。(5)在此基础上有学者2006年创造性地提出在高校开设阅读疗法课程,认为这对于预防人们心理问题的出现具有促进作用,而且对推动阅读疗法的发展和阅读疗法的应用推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开设阅读疗法课程以及课程讲授的内容和方法值得广大学者深入研究。

对此两位高校文学教师胡龙春与许胜男做出了积极的回应,胡、许2009年撰文提出开设高校英语文学选修课防治大学生心理疾病的构想:认为文学即是人学,其功用之一就是代为表达。成功的文学作品深入人内心最隐秘的部分,碰触人心中的黑暗与创伤,当那人还在黑暗与隐藏中不知所以时,作家却因着天才的观察力,看清问题的所在,然后就用语言将它表述,同时也将人内心说不出的叹息表达出来,从而在读者心中产生一种改变和引导。文学医治的其中一个方式是借由观察作品中类似的案例而发现历史、社会和自己的错谬所在,通过发现谬误而得到医治。因为错谬带来伤,伤带来痛,痛带来扭曲与压抑,所以通过阅读成功的文学作品,可以让人在心理和生命上健康成长,从而达到预防心理疾病的作用。[3]该文也认为:欧美文学在这方面的作用更胜于中国文学,欧美文学对全人类的生存困境多有深刻洞见,对人性幽暗多有深邃透视,对人类心灵为之生死的真理多有虔诚信奉与守望。所以这里“成功的文学作品”需由欧美文学教师与学者加以界定与导读。

二、欧美成长小说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再看目前作为传统科目的英语文学课,许多学校依然采用“文学史+选读”的模式:上文学史课时,老师罗列大堆的文学史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因为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复述”,习惯于机械式记忆一些事实,如作家作品,怎样形成自己对文学作品的见解便无从谈起,关于文学的深层互动就很难展开;同时由于缺乏引导和自我表达,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且表现日趋复杂化;因此预防重于治疗。因此高校英语文学课也有必要按阅读疗法的理论、采用恰当的教学与辅导模式将英语文学教学与防治大学生心理疾病的研究相结合,通过在文学课程中指导学生自主选择和解读成功的文学作品中相关成长课题帮助学生的心灵健康成长,做好心理疾病预防工作,从而从根本上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而要达到这个目的,英语文学课的授课方式应符合阅读疗法的治疗公式即“精选阅读材料+个别辅导+确定的目标”,这里“精选阅读材料”可被上文中“成功的文学作品”所替代,所以应用阅读疗法的英语文学课程的授课模式应为:成功的英语文学作品+个别辅导+确定的目标。

在研究中,首先需要选择与界定“成功的英语文学作品”,哪一类型的英语文学作品涵盖成长课题呢?值得留意的是:2005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申报指南中首次列入了“欧美成长小说研究”,芮渝萍、范谊等的“当代美国成长小说研究”得以立项。他们认为:我国青少年缺乏理想、思想麻木、道德虚无、极端个人主义、色情泛滥等社会和心理问题是商业社会和个人主义社会畸形发展的产物。[4]根源在于人们在满足青少年的物质和感官需求的同时,却忽视了对他们精神和道德成长的看护和滋养。他们希望我国教育界能够认识到青少年成长文学对于青少年成长的独特意义,把成长文学阅读纳入中学和大学的教学体系,使我国青少年能够在中外优秀青少年成长文学作品的滋养下健康成长;而研究成长小说有助于教育者更好地认识青少年身心成长的规律和成长需求。#p#分页标题#e#

成长小说(Bildungsroman)起源于德国,根据后来《大英百科全书》的定义,成长小说“涉及的是个人在性格发展时期的经历”,是“关于一个笨孩子离开家到社会上寻求冒险,经过一番艰难终于获得智慧的传说故事”。然而,成长小说并不仅仅是关于冒险的故事,更主要的是描写人物道德和心理发展的历程。这种长大的过程会有固定的模式:主人公离开家后,经历成长和抗争的各个阶段。在和周围环境相接触、和社会交往的过程中,主人公的个性在不断形成,也在不断变化。在饱受危机和恋爱的考验后,他最终会找到发挥自己特殊才能的最佳位置,而他的许多愚蠢错误和痛苦经历也会随之消失,一种有益的生活就会出现在眼前。工业革命带来社会变革和机械革新的19世纪是英美成长小说最流行的时代,作品的主人公常常由低层的工人阶级成为受人尊敬的绅士。成长小说对主人公的行为、思想和反思给予同样的关注并试图为人们展示出一个完整的人格。成长的过程往往是充满危机的,所以在有些成长小说中,第一主人公并没有成功地成长而是被生活和错误摧毁了,但小说的叙事者作为旁观者,却通过主人公的挣扎和毁灭过程获得了人生的启发和成长的体验。因此有学者认为:“在成长中寻找精神家园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和共同经历,成长小说也因此是人们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建立个人身份、实现人生价值的一个有力切入点。”[5]芮渝萍通过对美国成长小说的系统研究在其专著中也写道:“成长小说具有原型特征,能够激活读者潜在的无意识成长体验,帮助读者从阅读中发现超越个人生活的、人类共有的情感体验,把过去朦胧的成长感受清晰化,从而进一步认识‘我是谁?’‘我在何处?’‘我往哪里去?’这些人生的基本问题。”[6]因此,应用阅读疗法的英语文学课程授课模式应为:欧美成长小说+个别辅导+确定的目标。

三、英语文学项目式学习的实践性与探究性

项目式学习20世纪初期发源于美国,60年代被应用于医学领域,70年代项目式学习被引入到二语习得之中,80年代形成一种教学模式,直到90年代,项目式教学模式才真正引起教育界的广泛重视。至今国外已有比较成熟的研究并在教育的各个阶段都有使用的实例。秦亚欧等认为采用“项目学习法”8W教学模型可以构建高校学生信息素质,因为教育领域中的“项目”是“一套能使教师指导学生对真实世界主题进行深入研究的课程活动,它以学科的概念和原理为中心,使学生在真实世界中借助多种资源开展探究,并在一定时间内解决一系列相互关联着的问题的一种新型的探究性学习模式。”[7]刘景福认为项目式学习是自主学习的一种新模式:因为在基于项目的学习中,指导教师从学生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依照教学内容设计出项目(或方案),创设与学生生活经验密切联系,富有挑战性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到项目中去发现并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最基本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其自主学习流程分为选择项目、制定计划、活动探究、作品制作、成果交流和学习评价等六个阶段。作品制作是项目式学习区别于一般活动教学的重要特征。作品的形式可多种多样,如研究报告、实物模型、图片、录音片段、录像片段、电子幻灯片、网页和戏剧表演等。[8]项目式学习在我国高等教育中首先应用于医学教育,在高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中,至今尚停留在理论认识的阶段;至于将其引入英语专业文学课程的理论探讨或实践尚未有所闻。但我国研究者也发现:项目式学习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则扮演着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通过引导、建议去鼓励学生的不同想法,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判断等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对许多学生来说,这种教学模式的吸引力主要来自实践的真实性。除此之外,项目教学法符合Gardner(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符合学生语言学习的认知规律,满足学生语言发展所需要的心理机制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条件,即真实交际的需要。因此,有助于促进语言教学。[9]因此,英语文学课可以采用项目式教学模式来促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真实世界的结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主动选择和探索感兴趣的文学作品以找到对人生问题正确的看法与解决方式,并按兴趣分成探究和学习小组;其作品制作与成果交流阶段则可以根据原著改编剧本与戏剧表演的方式或评论写作来进行。这就满足了应用阅读疗法的英语文学课程授课模式的后两项: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和为之量身定做的学习目标。

根据我们2008~2011年在天水师范学院英语系对这种授课模式的初步尝试:英语文学项目式教学设计在实际操作中是教学、教研、科研活动与学生活动的结合;具体工作分为两个部分:教研室课程建设与研究部分与学生工作办公室学生活动部分,在执行中需要两边协同工作。根据项目式学习所支持的自主学习流程,英语文学课程中的戏剧项目按六个阶段来进行:选择作品、制定计划、解读作品、剧本制作、演出交流和学习评价。[10]为验证项目式学习在英语文学教学中是否也具有同样优势以及本戏剧项目设计的原定目标是否能实现,我们于2011年7月对全程参与2011年4~6月美国文学课程戏剧项目及本校外院第四届英文经典作品展演的2008级1班和3班做了一个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该模式不仅具有调节心理与价值取向的作用,同时还可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作品要旨,培养学生的学习与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评价等文学研究能力与创新能力,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卓有成效。所以该思路基本正确,可以再进一步完善。

四、结语

心理成长论文篇5

1 两个基本问题

对于教师专业成长来说,有两个基本问题必须搞清,一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内涵,另一个是教师专业成长之路怎么走。这两个问题构成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理念和指导思想,是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点话题。

教师专业成长,指教师参加工作以后专业水平的不断发展过程。其核心内涵有六个方面:①专业知识与技能不断增长;②教育理念的重构与教育思想的形成;③非专业知识学习的广泛;④价值观与职业理想完美结合;⑤教育常识和教学经验逐渐积累;⑥反思学校日常生活基础上的教育智慧的不断提升。

只有全面把握这六个方面,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专业成长。在有些方面却长期在理论和实践上受到忽视,桎梏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一是教育是以给予学生系统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职能、满足学生基本的生存和发展为需要的,外在价值不断扩张。而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事业除了赋予人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之外的,关注人的精神的成长,心理世界和情感世界的内在价值始终处于一个被抑制的地位。二是基于广泛学习的非专业知识得不到不断拓展。三是在反思学校日常生活基础上的教育智慧得不到开发和利用。四是丢掉常识搞创新,成长缺少根基。有人批评现在的教师存在着有知识没文化,有技能没常识,有专业没思想的状况,这个批评是有一定道理的。

广博地学习,专业知识和非专业知识的不断拓展,是塑造一个新的文化人、作为一个文化人的教师形象出现的重要保证。教师的专业成长,就是要在满足基本的专业知识要求的基础之上,要使每一个教师在真正意义上成为一个有着比较高的品位的文化人,这才是真正的专业成长。这是本文要谈的第一个基本问题,要谈的第二个基本问题是,教师专业成长之路究竟该怎么走。本人之见,首先是教师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发展。因为,教师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的需求,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对教师都有一定的要求。就以课程改革来说,课改是社会发展的要求,而每次课改对教师的教育理念、方法和技能都提出了新的要求。20世纪50年代要求教师以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任务。20世纪60、70年代要求教师以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为核心进行教学活动。20世纪80年代要求教师既要重视学生的智力因素,又要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教学活动强调中从学生的情感领域入手,倡导通过创设愉快合作的学习情境、友爱融洽的活动情境和民主平等的人际环境,诱发学生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因,力图实现认知层面的“会学”与情感层面的“乐学”的有机统一。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把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要求教学活动应当把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核心任务。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教师的专业成长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教师的成长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发展。

教师专业成长之路该怎么走,依本人之见,教师要以校为本,担负起专业成长的责任。以校为本,体现在三句话中,一是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二是为了学校;三是在学校中。教师要成长,就要把这三句话变成理念,指导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另外,更重要的是要从小事做起,担负起个人所承担的那份责任。在汉语中,“责任”一词通常具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指份内应做的事;另一方面是指没有做好份内应做的事,因而应当承担的过失。对于教师成长来说,其责任应有三个方面来承担。行政责任:政策导向及保障。学校责任: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学校文化决定教师成长方向。个人责任:取决于对教师这个角色卷入的程度。卷入得越深,越能承担重要责任。因此,教师的成长不能依赖别人,要靠自身的努力去实现。

2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几条建议

2.1 终身学习,自强不息。自强是成长的重要方式,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二是自我改造,自觉改造自己的内心世界及行为。自强的重要方式是学习。教师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一是自己不尝试任何学习方法;二是把学习当成苦差事;三是知识学得太死;四是没有终生学习意识。教师最适合的学习方式:一是消遣式地读书,另一个是观察学习。

心理成长论文篇6

一、依据中学生特点,合理组织教学

初中阶段是人生极为重要的时期,也是关键时期。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目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也应有进一步发展。各门学科都要求学生发展自觉观察力,但是初中学生在观察复杂事物或现象时,往往看不到事物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他们的注意力发展较为缓慢,记忆也停留在机械的记忆表层。想象多为有意识、有目的,想象中创造成分日益增多,情感发展正处于转折期,对意志、品质的理解往往还欠全面正确,心理发展与现实存在很多矛盾。根据以上中学生诸多特点组织学习好议论文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掌握议论文结构;2、体会文章中论点、论据和论证;3、把握议论文语言;4、效仿优秀文章的练笔。

二、课前组织预习、认真备课,把握课堂前奏

学生对刚接触议论文会发现有很多与其他文体不同点。例如,议论文重在说理,有一定的层次感。论点、论据、论证井然有序,语言严谨、准确,但又不乏生动性等特点。因此,课堂预习时,一定要把握学生对这些新事物好奇心理,有组织预习。

三、教会找论点、论据和论证的方法

议论文三要素是论点、论据和论证。找论点,看一看作者主要观点是什么,对某一问题看法是什么。找论点方法很多,首先可以在文题中找;其次在文章开头找;再次在文章结成尾里找。有的文章在论据表述中突出论点。相继论点以后找论据,看作者用什么方式表述的,是用道理论述的,还是摆事实讲道理。论证主要是过程和方法。

多管齐下 殊途同归

教师撰写作文评语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环节。而中学生可以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具有不稳定性,在写评语时一定要善于挖掘出掩盖在文字背后的学生的情感、态度并加以评价,用真心、诚心打动学生。我在平时撰写作文评语时,十分注重以下几点:

一、从语言来看,评语更加注重感情的交流

教师不仅在作前指导中贯彻了“作文要写出真情实感”这一原则,而且在作文的评语中,也最注重“真情实感”。这种作文评价观充分体现了语文教育对人本主义的重视。作文评语就是一个体现――教师对学生作文中所表现出的感情表示自己的态度。

例如,一个学生的作文写自己怎样收养了一只被别人遗弃了的小猫,表现了一种对孤独可怜的动物的深切同情。我的评语就写道:“小猫的遭遇真可怜,它在雨地里发抖的样子和凄苦的叫声,使我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现在它终于有了一个体贴的朋友了,我真为它高兴。”我认为评语不应该是对学生作文作冷峻的评价,而应该是对学生内心感情的理解。只有这样的与学生心心相通的评语,才能让学生感到自己作文的价值,体会到写作的乐趣。

有些语文教师平时很少写作,对于文章的构思和写作过程已经陌生,他们在“精批细改”时往往以单一的标准来评改,轻视与学生心灵的沟通。在这样的评价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被剥夺了,思维活动被忽略了,激情被抹平了,剩下的只能是不见成效的令人头疼的写作。

所以,我们写评语时要满怀深情,尊重学生的不同语言表现,多一点商量,多一点鼓励,多一点热情,如“瞧你这枝生花妙笔把公园写得多美呀!”“再读读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老师多想在你的作文里看到生动的表情和对话”……

二、从内容上,评语更加重视对写作过程的考查

我国学生的写作往往是一个封闭的、静态的过程,主要途径是课堂作文:教师当堂命题,学生当堂写作,然后是当堂收卷。教师评价作文一般分三步走:1、读通全文,在原文点画圈注:品味精妙的词句,改错字错词,找病句.2、精心点评:开篇是否新颖精练;选材是否扣题;语言是否流畅; 结构是否完整等等 3、总批:有何建议。 客观上讲,我们在写作数学评价上只注重结果,是人为地在学生头脑中事先划定一个框框,禁锢和限制学生对生活的自由表达。写作结果是很重要,但如果把它摆到第一位,可以说没有把握写作评价的关键。

我认为作文评价关注的不是写作的结果,而是学生写作的过程,如考查写作前学生搜集了哪些资料,考查学生占有各种材料的方法,考查学生是否在收集整理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看法,考查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等。这种评价导向,促使学生既要奔波于图书馆查资料、奔波于社会搞调查,又要把收集到的资料整理成文,还要排版设计,打印装订。

三、从方式来看,作文评价更加重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我国传统的作文评价方式是教师的“一言堂”,好与不好由教师定。这种评价方式从某种意义上养成了学生的惰性,也淡化了学生的写作责任意识。

为提高评价的客观性,特别重视整合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力量。

(1)家长的参与在客观上形成了家庭与学校的合力,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例如,在学生写作《童年时代的回忆录》这一作文之前,先在《家长通知单》里请求家长谈谈对孩子成长过程的感想,并勉励孩子继续进步。学生的作文完成以后,教师常常请求家长对孩子的作文予以评价。这样,就建立了教师、学生、家长共同评价的体系,在学生作文后面设立“同学评”、“家长评”、“老师评”几个栏目。同学和家长的意见可以不拘形式,既可谈对作文思想内容的看法,也可以谈对作文词句和章法的看法,不求全面,有什么感觉就写什么感觉。老师的意见则可以全面些,并有一定的综合性。这种多元化的作文评价方式,促进了作者和读者之间感情的交流,给学生以多方面的反馈,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自己文章的优缺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写作兴趣。另外,由于教师评改作文的任务被多方面分担,吸收了多方面的意见,教师更有可能跳出就文论文的怪圈,给学生更多的交流、指导。

(2)让同学之间互相修改作文,互写作文评语; 让家长监督孩子是否在作文中说真话,抒真情,让老师对学生作文过程及结果进行终端评价。

(3)还可以推荐学生作文在班级“作文园地”、学校宣传窗、黑板报等处刊出,或是参加各级作文大赛,到各级报刊杂志投稿,让社会力量也来参与学生的作文评价。这样的多层次、多元化评价,对促进学生的作文能力的提高大有益处。

心理成长论文篇7

摘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职业院校首要任务之一。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始终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心地位,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地方文化相结合、与校园文化相结合、与素质拓展相结合、与学生管理相结合,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以全面实现高素质技能型这一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中共中央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校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1]胡锦涛总书记在2011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也强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2]职业院校要秉承“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宗旨,坚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心地位,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挖掘和开发独具特色的地方历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笔者以六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在长期的探索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省级示范高等职业院校特色的“一个中心、四个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

一、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心地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样培养人这一核心问题,积极构建“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把德育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从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经费投入等各方面入手,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心地位。

首先,中央16号文件颁发以来,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文件精神的贯彻和落实,成立了校党委书记为组长,分管副书记和副院长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校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分工负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管理模式,扎实抓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其长效机制建设,确保思想教育工作相关重要事项决策的科学性、慎重性和合理性,从机制上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心地位。

其二,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3+3”模块化课程体系中的主体模块(即该课程体系中的前“3”的基础课程),构建了“以校园文化为底色,以‘3+3’课程模块为主体,以大学生素质拓展体系为延伸,培养既有科学人文素养,又有职业岗位技能,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培养模式上保证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心地位。

其三,学校严格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要求,始终坚持“教学为中心”这一核心原则,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体核心地位,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提出了思想政治学科建设“八个一”建设目标(一个切合实际的学科建设目标,一套不断优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一个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一支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一个功能完备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一个特色鲜明的课程教学模式,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系统,一批水平较高的教学改革成果)。同时,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使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建设进一步优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作用的有效发挥提供了坚实质量保障。

此外,在办学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学校坚决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按生均每年15元标准的投入,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与研究,在长期的探索中,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三融合、一主导”(即“理论教育与基地教育相融合”、“课堂教学与专业特色相融合”、“教师讲授与自主学习相融合”和“项目主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形成了“一库、四化”(即“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指导教师资源库”和“教学运行规范化”、“实践形式多样化”、“经费投入正常化”、“基地建设品牌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运行模式,“一统、二分”(即成立以院党委书记为责任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领导小组,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纳入教学管理和学生工作管理的双重轨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管理模式。[3]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的有效发挥为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心地位提供了强有力制度保障。

二、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四个结合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地方文化相结合

六安市被誉为“将军之乡”,有丰富的“皋陶文化”、“楚文化”、“汉文化”、“红色文化”等历史文化。这些独特的文化中蕴藏着丰厚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学校遵循“三贴近”这一宗旨,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地方历史文化相结合,在校外已建的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的基础上,依托“示范性高职建设院校”这一平台,探索建设独具特色的校内以“红色文化”和“军事文化”为主题的“皖西红色文化长廊”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基地;以“皋陶文化”、“楚文化”、“汉文化”、“山水文化”和“山茶文化”为主要单元板块的“皖西风土文化长廊”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基地;以“改革开放”为主题,以“皖西春雷”、“老区新途”、“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巨变”、“大别山憧憬”等为主要单元内容板块的“皖西改革开放文化长廊”等实践教学基地。[3]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地方文化的深度融合,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针对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科学性、主体性、时代感与可操作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相结合

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六安职业技术学院于2006年全面实施了“校园文化建设工程”,科学编制了《学院校园环境建设总体规划》。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强化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确保校园文化建设沿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经过不懈努力,建成了“柳塘霞起、荷盖凝翠、琼岛待月、劲松傲雪”等四个生态景观和“学海舟、寸阴斋、求真阁、知恩亭”等寓意深刻、内涵突出的人文景观,提高了校园建设档次和品位,形成了生态与人文相互交融的物质文化;打造了“大学生文明修身活动、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三大活动品牌的行为文化;积极探索“党委领导、院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管理制度文化;凝练出以“志勤文化”为核心的校园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共同构成校园文化形象识别系统,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彼此牵引,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良性循环。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素质拓展相结合

六安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团中央等单位提出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通过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创新与创新创业、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等活动为媒介,将大学生素质拓展作为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个建设标准,“以大学生素质拓展体系为延伸”作为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探索出了一条独具高职院校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途径。

(四)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相结合

在学生管理过程中,一是按照“平安校园”的要求,遵循“以人为本、和谐校园”的理念,通过实施“天眼工程”,建立“校园110巡逻制度”,加强校园管理,有力地促进了平安校园的建设,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扎实开展,创造了和谐安定的校园环境;二是建立以院领导为组长、相关处室负责人、各系负责人共同参加的值周制度,充分发挥校务例会、辅导员例会、公寓管理员晨会等制度对学生日常行为管理的积极作用;三是注重学生成长过程管理。建立辅导员谈心制度,及时了解学生成长情况。实行主题班会常态化,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制度,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加强心理疏导,让学生以平和的心态学习和生活。学生成长过程的全程管理机制,有助于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同时,教师不断优化自己的情感,以健康的情感去感染、教育、鞭策和激励学生,与学生平等、友好地相处,化解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矛盾与摩擦,为学生创建一个安全稳定、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2004.

[2] 胡锦涛.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0-07-15.

心理成长论文篇8

关键词:辈心理咨询员;培朋训;积极心理学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因专业人员匮乏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美国在精神卫生领域掀起了一场非专业心理咨询的运动与革命。一些学者开始探讨在学校培训学生,以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学生。vriend1969年发表了她利用受训的高成就的中学学生在咨询团体中帮助低成就的学生的研究报告,成为朋辈心理咨询领域的首篇论文。此后,朋辈心理咨询得到长足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1981年美国心理学者马歇尔夫提出朋辈心理咨询的概念,受到我国学者的认同,成为现在我国朋辈心理咨询的最常用概念。

一、相关概念与研究

(一)朋辈心理咨询 (peer counseling)

朋辈心理咨询是指非专业心理工作者经过选拔、培训和监督向寻求帮助的年龄相当的受助者,提供具有心理咨询功能的人际帮助的过程。(马歇尔夫,1981)。相对于专业心理咨询而言,它是一种“准心理咨询”(para counseling)。

(二)朋辈心理咨询员(peer counselor)

朋辈心理咨询员是指从某个社会群体中选,接受特定的培训和信息,为朋辈提供心理援助和行为示范的人,以下简称朋辈咨询员。

(三)关于朋辈心理咨询员及其培训的研究概述

从对朋辈心理咨询(辅导)的国内文献检索看,近五年对此问题的研究比较多,集中发表于2006、2007年,研究对象以高校为主,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将朋辈心理咨询(辅导)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新途径或模式,探索其作为高校专业心理咨询服务工作的一种有效补充形式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理论依据、优缺点等;二是对朋辈心理咨询(辅导)如何开展进行探讨,具体有朋辈心理咨询(辅导)模式的构建,形式和方法的探索与实践,及其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如何应用。

二、设计理念与思路

(一)设计理念

1.人的积极改变

所谓积极改变是指:人们在发展过程中寻找机遇以促进自身的成长和发展,面对那些对能力提出要求的挑战并加以应对,并在整个过程中发展出新的技能、能力以及力量。成功的自我改变者在他们尝试改变问题行为的过程中,会运用来自家庭、朋友以及自助群体的信任、接纳和社会支持[1]。

朋辈心理咨询员的培训中要帮助咨询员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身的能量和向积极的方面改变的能力,鼓励其体验积极改变后自身的自我成长,提高自尊和自我效能感。

2.共同成长

朋辈咨询中的双方是同辈,遇到同类问题的可能性较大,应对问题的方法可借鉴的成分也就相对较多;加上双方相同的年龄、文化层次和相似的当下生活环境,使得朋辈咨询员更能从同辈人的角度与对方产生共情和同理,其自身对问题应付方式或提出的建议也更符合被帮助者的年龄、生活背景和处世方式。因为,在咨询过程中,朋辈咨询员可能因成功帮助对方而提高自我效能;也可能因遇到阻碍,而在和对方的共同探索过程中,促进自身应付方式和对问题态度的积极改变和成长。

(二)设计思路

本方案的设计从严格筛选学员、培养学员朋辈咨询员的角色意识入手,要求学员掌握心理健康、心理咨询、朋辈心理咨询的理论,体验咨询过程,实操咨询技术,并在整个培训过程中贯穿个案讨论和个人成长训练。朋辈心理咨询员培训的过程不仅是学员理论与技术的专业成长过程,也是其个人成长的过程。

三、设计方案

培训目标:培训者掌握心理咨询的部分理论和技术,能进行个案的初次接待,初步识别来访者的问题程度,并视情况直接提供积极的帮助或劝导其至专业的咨询师处咨询(治疗)。

培训过程:培训过程分两个阶段72学时完成,方式为团体辅导、理论学习、案例讨论、模拟训练等。第一个阶段是筛选、心理健康、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技术培训,这一阶段的后期安排朋辈咨询员做一些预约咨询接待的工作。第二阶段是进一步的个案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培训和团体辅导理论与技术培训,这一阶段开始安排朋辈咨询员从事热线咨询电话、网上心理咨询等咨询工作。两个阶段各安排八次每次三学时(共计48学时)的理论学习、四次个案讨论(共计12学时)和四次个人成长(共计12学时)。

具体培训设计:

(一)第一阶段:朋辈心理咨询员筛选、心理健康、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技术

1.人员筛选

目的要求:筛选适合从事朋辈心理咨询的学生

具体实施:通过心理健康、人格特质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心理测量对报名学生进行选拔,测试后按照心理咨询师职业道德对测量合格学生进行面谈选拔。

2.形成团队

目的要求:建立朋辈心理咨询员团队,让学员认识到咨询员团队对于咨询员自身专业和心理成长的重要性。

具体实施:按团体心理辅导方法,结合相关心理学理念,帮助学员培养团队归属感,形成积极的朋辈咨询员团队。

3.基本理念的确立和基础知识培训

目的要求:学习心理咨询等基本理论。帮助学员树立积极心理的理念,了解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朋辈心理咨询的理论、原则。

具体实施:课堂讲授介绍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心理咨询和朋辈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4.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基础知识培训

目的要求:继续学习心理咨询、心理健康的基本理论。

具体实施:课堂讲授心理咨询和朋辈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和内涵,重点讲授心理咨询和朋辈心理咨询的原则、咨询关系的建立、各层次心理问题区别等。

5.案例练习

目的要求:让学员通过案例进一步了解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知识。

具体实施:通过列举心理咨询的案例(含成功和失败的案例)让学员进一步了解心理咨询,特别是咨询关系建立的重要性;通过列举各种心理问题让学员进行初步的识别,将一般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区分开,知晓应将障碍和疾病者及时转介到专业咨询和治疗机构即可。

6.心理咨询初诊接待培训

目的要求:学习心理咨询中关于首次接待来访者的技术要领,帮助学员掌握接待的礼仪、专业态度,介绍基本的谈话技巧并进行体验。

具体实施:分别模拟正确和错误的来访者接待过程,并分三人一组(咨询师、来访者、观察者)进行练习与体验。(此次培训后学员可参与咨询预约接待或助理咨询等体验。)

7.基础知识和技术培训——倾听、非言语技巧

目的要求:进一步学习心理咨询和朋辈心理咨询中关于咨询技术的理论,掌握倾听、沟通、回应等技术和咨询中的非言语技巧。

具体实施:三人一组模拟咨询,让学员进行倾听、回应等练习,留心非言语行为对助益性关系形成的影响等。

8.咨询理论和技术培训——提问

目的要求:学习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技术,掌握基本的谈话技术和技巧。

具体实施:列举来访者常在咨询中的提问,如搜集网上咨询的问题,让学员练习提问技巧,如:一般化技巧、例外询问等。

(二)第二阶段:进一步的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培训和团体辅导理论技术

9.咨询理论和技术培训——共情

目的要求:学习心理咨询的理念和技术,掌握共情技术。

具体实施:三人一组模拟咨询,让学员进行共情练习。

10.咨询理论和技术培训——咨访关系再次体验

目的要求:进一步学习咨询关系的理论,了解咨询关系在咨询中的重要作用,掌握咨询关系建立的技巧。

具体实施:从咨询员和来访者两个角度讨论咨询过程中如何与来访者建立助益性的咨询关系,帮助来访者获得积极改变。

11.咨询理论和技术培训——积极改变

目的要求:进一步学习积极心理咨询理论中关于积极改变的理念,了解在咨询过程中咨访双方都可以获得积极的改变。

具体实施:列举咨询个案(含成功和失败的案例),让学员讨论。

12.咨询理论和技术培训——助人自助与个人成长

目的要求:进一步学习心理咨询中关于咨询过程、咨询效果和咨询师成长等部分的理论。

具体实施:进一步讲授咨询中助人者的角色和助人自助的理念,并进行一些自我成长活动,提升咨询员自我觉察能力。同时,帮助学员认识到朋辈心理咨询不是万能的。

13.咨询理论和技术培训——热线咨询电话接线及网上咨询接待

目的要求:学习热线咨询和网上咨询的理论和技术,掌握工作技巧。

具体实施:列举热线咨询和网上咨询遇到的问题,讲授热线咨询和网上咨询的理论、技巧和注意点等。(本次培训后学生可参与热线电话咨询、网上咨询等)

14.咨询理论和技术培训——团体辅导体验

目的要求:体验团体辅导的过程,了解团体辅导的理论

具体实施:让学生体验团体辅导的过程,主题设计为个人成长。

15.咨询理论和技术培训——团体辅导理论和技术

目的要求:掌握简单的成长性团体辅导的理论和技术,学会设计成长性团体辅导主题和方案。

具体实施:分享团体辅导的体验,进行提问,讲授团体辅导的理论和技术,列举团体辅导设计方案,要求学员分组设计成长性团体辅导主题及方案。

16.团体辅导实训

目的要求:体验成长性团体辅导的组织实施过程,掌握基本的成长性团体辅导技术。

具体实施:分小组体验成长性团体辅导的实施过程,分享和点评。

(三)个案讨论、个人成长和督导

在第5、6、7、8、9、11、13、15次培训后各安排一次个案讨论,在第1、2、3、4、10、12、14、16次培训后各安排一次个人成长团体辅导。

将朋辈心理咨询员分配给学校有经验的专兼职咨询师,由咨询师从其开始从事朋辈心理咨询服务后每两周到三周或视需要为其作一次个案督导。

参考文献:

[1][美]alan carr.积极心理学[m].郑雪,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261-283.

上一篇:医疗机构申请书范文 下一篇:资金计划申请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