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公司申请书范文

时间:2023-09-21 10:53:45

注册公司申请书

注册公司申请书篇1

公司要如何向相关部门提出刻章申请呢?下面是公司刻章申请书范文,欢迎参阅。

公司刻章申请书范文1综合事务部:?

我单位部门因业务需要,现申请刻制以下_枚印章,请按有关规定给予办理。

印章内容如下?

1、江苏__工程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__监理项目部

2、江苏__工程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__监理项目部

工程监理部(章)?

20__年_月_日

公司刻章申请书范文2晋中市公安局:

我公司已在晋中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登记注册,注册号为:_________,现公司财务部需刻制财务章一枚。

特此申请,请予办理。

单位名称:

年 月 日

公司刻章申请书范文3__区公安分局:

__公司于__年__月__日成立,现因工作需要,申请刻制________公司__章,__专用章各壹枚。

现委托本公司员工___(身份证号:____)前来办理刻章备案手续。

__市______有限公司

法人签名:

股东签名:

年 月 日

经办人签名:

附材料:

1.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和复印件

2.法人和经办人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法人在本人身份证复印件上签名并留联系电话)

3.刻章申请书

4.开业通知书原件和复印件

5.股东身份证复印件(股东在本人身份证复印件上签名并留联系电话)

公司刻章申请书范文4________________:

我公司于20__年5月25日办理核准登记注册,注册号为--------,已刻制公章,现因业务需要,需刻“_____公司技术中心”章壹枚,望贵局给予办理为盼!

特此申请

申请单位:_______________公司

20__ 年 3 月 6 日

公司刻章申请书范文5__市公安局(或__区公安分局):

兹有我单位因工作需要,刻制___印章,称:____________规格:

敬礼

盖章或签名:

日期:

注册公司申请书篇2

住所:

负责人:

职务:

被申请人:

法定代表人:

公司地址:

申请事项:请求人民法院依法追加被申请人成为本案被执行人。

事实及理由:

申请人曾依据西安市碑林区公证处(2003)西碑证经字第2332号执行证书,于2003年11月3日向碑林区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经该院审查,被执行人陕西A餐饮娱乐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省B装饰实业有限公司均无财产可执行,故以西安市碑林区人民法院(2004)碑执字第209号民事裁定书裁定终结执行并发给申请人债权凭证,示明债权人可以凭此证书随时申请恢复执行。现申请人发现,被执行人陕西A酒店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A公司”)在处置其位于西安市**路*号的建筑物及其附属设备时,其股东陕西**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非法侵占公司的资产折价款,滥用股东权利,对申请人的债权造成了严重损害。

1998年11月,程**将位于西安市**路1号的在建工程折价750万元作为其在被执行人A公司【原AA餐饮娱乐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出资,成为该公司原始股东。2003年1月23日朱**受让程&&的所有股权成为AA餐饮娱乐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并将该公司更名为陕西A餐饮娱乐有限责任公司,时任法定代表人。同年3月15日,**公司受让原始股东梁**的所有股权和朱**892万元股权成为该公司控股股东,曾作为实物出资的在建工程也随之转到朱**名下。2004年8月12日,陕西A餐饮娱乐有限责任公司更名为陕西A酒店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股东依然为**公司和朱**.可见,折价750万的在建工程依然作为注册资本金而存在。

从2002年开始,**公司与碑林区北沙坡村村委会在广东雪花新世界联营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纠纷,根据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2006)陕民一初字第00002号民事判决书和最高人民法院(2007)民一终字第13号民事判决书,雪花新世界项目中的建筑物被折价由**公司受偿,由碑林区北沙坡村村委会支付折价款15299910元,其中不动产价值1186.871万元,已经支付过230万元。虽然该实物折价款依法由**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受偿,但它作为A公司注册出资的性质一直没有改变。所以,**公司应立刻将该款项作为注册资本金交付于A公司,已完成全额出资的股东义务。

根据《公司法》第二十八条、第三十六条之规定,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得抽逃出资。而被申请人**公司却在处置A公司财产时滥用股东权利,将230万元作为向阳公司注册资本的折价款据为己有,抽逃出资,恶意逃避债务,侵害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基于以上事实和理由,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规定(试行)中第80条“被执行人无财产清偿债务,如果其开办单位对其开办时投入的注册资金不实或抽逃注册资金,可以裁定变更或追加其开办单位为被执行人,在注册资金不实或抽逃注册资金的范围内,对申请执行人承担责任。”的规定,依法申请追加陕西陕西**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成为本案被执行人,要求其承担陕西A餐饮娱乐有限责任公司对西安市碑林区农村信用合作社**分社的债务。

此致

XXX人民法院

申请人:

申请日期:

注册公司申请书篇3

企业注册承诺书一

本企业了解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相关政策、规定、管理结构和申报认定流程,基于对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 采用的安全方案、保密措施、网络身份识别和验证系统的充分信任,自愿申请注册成为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 的注册企业,并做出如下承诺:

一、在注册过程中将真实、准确地填报《企业注册登记表》,并对该信息的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

二、在成为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的 注册企业后,愿通过电子邮件、手机短信和电话等方式获得相关通知信息。并承诺按要求通过网络完成认定申请材料的上报工作。

三、认真阅读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 在每个环节上提供的《企业声明与确认书》,并承诺一经确认,视同与本承诺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企业注册承诺书二

xxxxxxxx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xx万元,其中:股东xx以货币方式认缴注册资本xx万元,股东xx以货币方式认缴注册资本xx万元,股东xx以货币方式认缴注册资本xx万元。

注册公司申请书篇4

工商注册:确定股东出资、注册地址等,到工商局完成公司注册,然后领取营业执照刻制印章;

开户报税:选择一家商业银行开设基本户,然后到国税和地税完成新公司税务登记。

公司成立后,办理市政资质,这是属于后置审批。申请市政资质,需要满足市政建造师不少于5人;市政中级职称人员不少于8人;八大员不少于15人;中级技术工人不少于30人。

人员准备齐全后,需要准备相应的证明材料,包括:《建筑业企业资质申请表》、综合资料(包括: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企业章程;)企业法定代表人任职文件、身份证明;企业经理和技术、财务负责人的身份证明、职称证书、任职文件及相关资质标准要求的技术负责人代表工程业绩证明资料;)、人员资料(建筑业企业资质申请表中所列注册人员的身份证明、注册证书;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要求的非注册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证书、身份证明、养老保险凭证;),将这些资料装订成册。

实地申请:一般来说,新成立公司市政工程资质代办,到注册所在地的市级住建部门申请即可。将步骤五中的资料提交给相关部门后, 等待公示发证即可。

注册公司申请书篇5

《商标法》(2001)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不得“以欺骗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同样适用于商标异议案件,这是北京第一中级人民法院The Gap诉The Gap案的判词要点。第四十一条针对的是注册商标争议,规定“已经注册的商标”,违反本法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三十一条规定,可以经过规定的程序撤销该注册商标。这种必须参照其他法条才能适用的规定,普遍地认为是为解决其他法条列举的实体问题而设置的程序性法条。脱离指示参照的法条,则不能独立的处理实体问题,德国学者拉伦茨把这样的法条解释为“不完全法条”。因其必须结合指示参照的另一法条才能解决实体问题,故又称为“指示参照性的法条”。[①]一、第四十一条指示参照的法条可以处理商标异议或者争议 概括而论,第四十一条所指示参照的均是有其构成要件的“完全法条”,要表达的是令行或禁止。例如指示参照的第十三条第一款是典型的禁止:“就相同或者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模仿或者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根据该条款产生“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法律后果的构成要件是,其一,引证权利商标是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换言之要证明引证商标是驰名;其二,指控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对引证权利商标的复制、模仿或者翻译,换言之要证明其与引证权利商标相同或者近似;其三,该指控申请注册商标的商品与引证商标的商品相同或者类似,换言之要证明容易导致混淆。 第四十一条指示参照的全部法条都可以独立适用解决实体问题。它们既可以在商标申请审查程序中适用,也可以在商标申请异议程序中适用。通过第四十一条的“指示”,它们还可以在商标争议程序中适用。但是,如果我们到此就结论说,第四十一条是脱离其指示参照的法条就不能独立适用,那是不真切的。且看其第一款:“已经注册的商标,违反本法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的,或者是以欺骗手段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的,由商标局撤销该注册商标;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可以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裁定撤销该注册商标”。我们姑且把指示参照的法条隐去,这款规定就变成这样:“已经注册的商标,是以欺骗手段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的,由商标局撤销该注册商标;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可以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裁定撤销该注册商标”。按照拉伦茨的定义,这也是产生实体效果的“完全法条”,其要件,第一,被争议的是已经注册的商标;第二,是以欺骗手段取得注册的;或者第三,是以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的。满足要件的法律后果是被争议商标被撤销。 二、第四十一条中的实体规定是否可以适用于商标异议 如果我们就此打住话题,前面的讨论就变得毫无实际意义。我们要引申的话题是,第四十一条第一款中可以独立适用的实体部分,是仅被适用于注册商标争议程序,解决“已经注册的商标”问题,还是像其他被指示参照的法条一样适用于商标申请审查、商标申请异议和注册商标争议全部程序当中,同时也可以处理“申请注册商标”的行为?第四十一条第一款的前身是《商标法》(1993)第二十五条:“已经注册的商标,违反本法第八条规定的,或者是以欺骗手段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的,由商标局撤销该注册商标;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可以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裁定撤销该注册商标”。其中所指“第八条”已经修改为新法第十条。其所指:“以欺骗手段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的”,《商标法实施细则》(1995)第二十五条有所解释。该解释(2)“违反诚实信用原则,以复制、模仿、翻译等方式,将他人已为公众所熟知的商标进行注册的”,增订为新法第十三条第一款;该解释(3)“未经授权,人以其名义将被人商标进行注册的”,增订为新法第十五条;该解释(4)“侵犯他人合法在先权利进行注册的”,增订为新法第三十一条。这些新增法条都是新法第四十一条所指示参照的法条。也就是说,它们可以适用于商标申请审查、异议和争议全部案件,既可以处理“申请注册的商标”,又可以处理“已经注册的商标”。其中“(1)以虚构、隐瞒事实真相或者伪造申请文书及有关文件进行注册的”:“(5)其他不正当手段进行注册的”,则是新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中“以欺骗手段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的”所指行为,构成该条款可以独立适用的实体部分。我们要讨论的是:这个实体规定,是受其前置条件限制,仅处理“已经注册的商标”争议,还是也和第四十一条所指示参照的其他实体条款一样,适用于申请商标注册的审查和异议案件? 三、北京一中院的观点 对此,在The Gap诉The Gap案的判决中,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认为:“就该条规定,首先,从字面上看,该规定针对的是已经注册的商标,但是对于法律的理解,除了领会直接表达的字面含义外,还应当结合立法精神以及立法目的综合考虑。从商标法第四十一条的立法本意看,其宗旨在于本着诚实信用原则,制止恶意申请注册商标的行为,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这一宗旨应当贯穿于商标审查、核准程序,异议和争议程序的始终。如果商标局或者商标评审委员会在商标申请注册阶段即发现该商标申请人系企图以欺骗手段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可以适用该条款不予核准该商标获得注册,而不必待该商标申请被核准注册后再适用该条撤销不当注册商标。其次,商标法第十条、第十一条和第十二条的内容是对不得作为商标使用和注册的情形做出的规定,而商标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的,与这些情形并列的‘以欺骗手段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的’行为在商标法的其他条款当中并未以列举或者解释的方式给予规定,且在商标法的其他条款当中规定的属于以不正当手段进行商标注册的行为也没有全面涵盖所有的以不正当手段进行商标注册的情形,因此,商标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既作为程序性条款赋予了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可以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裁定撤销该注册商标的权利,同时,也是一项实体条款规定了制止‘以欺骗手段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的原则,故可以由商标评审委员会在审理商标异议和商标争议案件时适用。”[②].法院与商标评审委员会就同一案件的裁定意见基本一致。[③] 四、The Gap诉The Gap案件背景 因The Gap/GAP商标发生了一系列案件,涉及9件注册商标争议和15件商标异议。案件的起因是马来西亚精英公司就第25类商品在中国同时提出一件The Gap(第801451号),一件GAP(第803543号)商标注册申请后,将申请转让给与其有关联的香港宏发(港澳)有限公司,根据该转让,宏发公司在中国又先后获得9件注册,另外还有15件申请,注册和申请范围分别覆盖第8、10、11、12、25、27、30、33、34,以及第3、5、9、14、10、20、21、24、25、26、28、29和32类。The Gap商标由杰普公司(The Gap Inc.)1969年开始在第25类等商品上使用并获得商标专用权和著作权。GAP商标由杰普公司1988年开始使用并获得商标专用权。马来西亚精英公司在马来西亚抢注该两商标遭到杰普公司异议和起诉,双方于1995年4月13日达成“和解协议”,在承认杰普公司对The Gap和GAP商标在全世界范围享有的权利前提下,将在马来西亚抢注的两个商标转让给杰普公司。与此同时,还向杰普公司保证其在协议前后在世界任何地方没有,也不再申请和持有与转让商标相同或者类似的商标。然而事实是在“和解协议”之前,1995年2月3日,精英公司已经将在中国提出的两件申请转让给宏发公司。其后,其中一件第803543号申请公告后,杰普公司在马来西亚起诉,精英公司要求宏发公司撤销。但是他们仍然恶意串通,捏造虚假的转让合同隐瞒另外一件第801451号申请,并使该申请终获注册。对于宏发公司已经注册的第801451号商标,以及其他类别上已经注册的9件商标,根据《商标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杰普公司提出撤销争议。商标评审委员会裁定撤销该等已经注册的商标后,宏发公司服从裁定没有起诉。但对基于第801451号注册商标提起其他15件申请,商标评审委员会复审异议裁定之后,宏发公司以商品类别不相同或者近似为由,提起诉讼。 读者或许已经注意到了,根据第四十一条第一款“以欺骗手段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请求撤销注册商标,并不以被撤销商标与引证权利商标的商品类别相同或者近似为构成要件。除非该条款同样适用于商标异议案件,否则商标评审委员会裁定撤销宏发公司其他15件商标注册申请在援引法条上存在一定困难。首先,可以考虑援引的是第十三条,但该条一个很难满足的构成要件是要证明被引证的权利商标是“驰名商标”。尽管The Gap商标蜚声于世,然而确实在中国面临还不被普遍认知这样尴尬的局面。其次,虽然在前例中,商标局和商标评审委员会认为The Gap商标有“一定影响”,如果援引第三十一条,其中“已经使用”则被业内解释为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④],所以,亦难满足 该条规定的要件。第三十一条是“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与“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申请人必须证明后两个要件事实,才能产生“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的法律后果。 五、商标评审委员会的解释 然而,“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商标的行为,是一种典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如果由于法律设定要件不合理,或者法律制定欠考虑,从而使违反诚实信用的行为得逞,将产生不良的社会效果。在商标异议的案件中,类推解释第四十一条第一款“以欺骗手段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的行为,是必要的。因此,商评委认为:“申请商标注册的行为属于民事行为,应当遵循民法的诚实信用原则;由于商标注册申请人在申请商标注册时或申请注册之前围绕该商标的注册申请采取了欺骗或其他不正当的行为,而商标局在审查阶段对此并不知晓,导致该商标被初步审定或予以注册。可见,商标法关于此类存有瑕疵的商标申请即使获得注册后亦可予以撤销的规定,其立法本意在于规范申请商标注册的民事行为,使之符合诚实信用原则,以维护公平的竞争秩序和市场秩序,但商标是否获得注册并不是适用上述立法原则的本质的必要的条件。在此类商标被初步审定后的异议期内,有关当事人请求商标主管机关裁定不予该商标注册的,亦应当按照商标法的立法精神,对这种不正当的商标注册申请行为及时制止,以更好地维护公平的竞争秩序”。[⑤] The Gap诉The Gap案,由于被异议商标持有人最终服判而结案。关于《商标法》(2001)第四十一条第一款禁止“以欺骗手段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商标的实体规定,也可以适用于商标异议案件,处理“申请注册的商标”纠纷,这种来自具体案件的认识目前还只能是一种经验总结。我们期待这类经验能够尽快提炼为司法解释,最终为立法所吸收。 注释: [①] [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出版,2009年9月第1版,2009年北京第3次印刷,第三章“法条的理论”,p132-149. [②] 参见The Gap诉The Gap案,原告宏发(港澳)有限公司诉被告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第三人杰普公司(The Gap, Inc.),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2006)一中行初字第178号。 [③] 参见The Gap诉The Gap案,申请人(原被异议人)宏发(港澳)有限公司针对被申请人(原异议人)杰普公司,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商标异议复审,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关于第1068337号“the gap及图”商标异议复审裁定》商评字[2005]第4036号。 [④] 参见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和商标评审委员会《商标审查及审理标准》,2009年12月,第117页,2.4关于混淆可能性的判定(3)系争商标指定使用的商品/服务与商号权人提供的商品/服务原则上应当相同或者类似。 [⑤] 参见[⑤]

注册公司申请书篇6

l 所需手续:

1、在补发商标注册证申请书、委托书上加盖公司公章。表格见相关手续。

2、商标图样5张。

3、注册证复印件。

注册公司申请书篇7

    1、申请人与申请公证的事项有利害关系;

    2、申请人之间对申请公证的事项无争议;

    3、申请公证事项符合公证业务规定的范围;

    4、申请公证事项符合公证机构执业区域。

    申报材料

    (一)当事人为自然人:提交有效的身份证明。如委托他人办理,还须提供经公证机构证明的授权委托书。

    (二)当事人为中国内地法人:

    1、公司的营业执照;

    2、法定代表人证明书及法定代表人身份证;

    3、授权委托书及受托人身份证;

    4、公司董事会决议或股东会决议。(注册地在深圳之外的公司,董事会决议或股东会决议须办理公证)。

    (三)当事人为境外法人:

    1、当事人为香港公司,所提交的材料(商业登记证或注册证书、董事会决议、授权委托书等)需经中国司法部委托的香港律师(公证人)办理公证,并经中国法律服务(香港)有限公司办理转递;转让方、受让方为澳门公司,其材料经中国法律服务(澳门)公司办理公证;转让方、受让方为台湾公司,经台湾地区公证人办理公证并经由台湾海基会寄送。

    2、当事人为外国公司,所提交的材料(商业登记证或注册证书、董事会决议、授权委托书等)需经当地国家公证人公证,并经中国驻该国大使馆或领事馆办理认证。

    (四)房地产权证书。

    (五)房产信息单(现可在我处现场申请查询)。

    (六)抵押合同(如有主合同即借款合同的,提交主合同原件或复印件备案)

注册公司申请书篇8

[关键词] 域名抢注;ICANN;UDRP;域名争端解决机制

Abstract: After its taking over of NSI's chief governor role in the global domain name system, ICANN adopted the Uniform Domain Name Dispute Resolution Policy ("UDRP") in late 1999. Now, after near one year operation, UDRP has become the main measure of domain name dispute resolution, and it is used as a powerful weapon on combating domain name cyber-squatting. Chinese enterprises shall make good use of UDRP to protect their legitimate rights. China shall take UDRP as a good model to improve her own domain name 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

Key Words: domain name cyber-squatting; ICANN; UDRP;

domain name 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D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从NSI到ICANN:全球域名管理体制的变革

互联网络起源于美国,其早期的使用者主要为美国的军事、国防、教育和科研机构。为了对联网计算机进行管理,被誉为互联网络先驱的乔纳森·波斯特尔博士(Dr. Jonathon Postel,1943~1998)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设计了现行域名与域名系统。

1992年末,由于域名登记和维护的工作量逐步增大,波斯特尔博士所属的国家科学基金(NSF,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与美国网络解决方案公司(NSI, Network Solution Incorporation,下称“NSI”)签订合作协议,从而将互联网络中不涉及军事用途部分的根域名服务器的维护权与开放性通用顶级域名(含.com, .net与.org三类域名)的登记权授予NSI。

然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原先由NSI一手把持的域名管理体系带来了冲击和挑战。

一方面,伴随着互联网络的商业化,NSI逐步将域名的注册与管理权这一通过公契约取得的合同权利转变为由美国政府授予的自然垄断权力。不仅自1995年秋季起开始向域名申请收费,而且还试图对其所维护的域名数据库主张知识产权权利,尤其在1996年NSI融资6,000万美元在纳斯达克市场上市后,其伴随网络经济的热潮每年从域名注册中获得的逾1亿美元的巨额利润更是引来了国际社会的非议和美国司法部及欧盟委员会的反垄断调查。

另一方面,美国政府也逐步认识到凭借其一己之力无法对具有高度离散性与跨国性的互联网络施行有效控制。为了顺应这一潮流,美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公布《全球电子商务框架方案》,决心放弃对全球域名系统的垄断,并责成美国商务部以既增进竞争,又促进国际社会共同参与的方式对域名管理体系进行改革。1998年6月5日,美国商务部公布了一份名为《网络域名和名称管理》的政策声明白皮书,正式决定在保持现有域名系统稳定的前提下,将美国政府对域名系统的管理权逐步移交至民间非盈利的国际性组织组织①。

为此目的,作为互联网络自治管理机构的互联网络名称及编码公司(ICANN,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 下称“ICANN”)于1998年11月正式成立。ICANN是一类特殊的实体,虽然名为公司并且有董事会,但却没有投资者不以盈利为目的;虽然注册成立于美国加利福尼亚,但却不隶属于美国或任何其他国家,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政府性国际组织。它的成立正是基于这样一个无可非议的事实:互联网络是国际性的网络,不受任何国家、个人以及组织的控制[1]。

ICANN的成立为全球域名管理体系的改革提供了楔机。

一方面,通过与美国商务部及NSI于1999年9月签订一揽子备忘录及协议,ICANN终结了原先NSI对于域名注册的独家垄断局面,接管了域名主服务器的管理权,确立了其作为互联网络最高管理者的地位。同时,ICANN还将顶级域名的注册权利下放并引入竞争,域名申请人可自由选择任何一家经过ICANN评估认可,并与ICANN签订委任协议的委任注册公司(Accredited Registrar,例如NSI等)进行.com、.net和.org等三类顶级域名的注册。

另一方面,为了促使各委任注册公司以质量、价格、服务和技术取胜,而不是利用各自不同的注册制度和争端解决规则成为域名抢注者生存牟利的避风港,ICANN致力于寻求域名政策的全球协调。自成立伊始,ICANN即会同美国政府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咨询,征求WIPO对于域名系统的改革意见。1999年4月30日,WIPO在广泛征询各方意见,博采众家之长的基础上正式通过一份题为《互联网络名称及地址的管理:知识产权议题》的政策建议性报告[2]。ICANN正是以该份WIPO域名报告推荐的统一争端解决程序为基础蓝本,最终制定了本文所讨论的《统一域名争端解决规则》。

二、ICANN《统一域名争端解决规则》简介

ICANN《统一域名争端解决规则》(Uniform Domain Name Dispute Resolution Policy,以下按其正式缩写简称为“UDRP”)取代了原先由NSI制订和执行的《域名争端规则》(Domain Name Dispute Policy,以下简称“NSI规则”),并适用于现已存在和日后将被注册的一切域名。UDRP和NSI规则两者的名称原文虽然十分相似,但相互之间却存在本质区别。

(一) 原有NSI《域名争端规则》的不足之处

NSI规则是在NSI把持对域名注册和管理垄断权的背景下,由NSI制订的解决域名注册者和商标持有人之间域名争议的程序。NSI规则先后经历了数次修正,最终适用的是自1998年2月25日正式全面生效的新版本。

依据NSI规则,若系争域名同商标持有人先前已合法注册的联邦商标,或依据美国以外国家或地区的法律已注册的商标完全一致,则商标持有人可以对该域名的注册提出异议。商标持有人被要求首先以书面方式通知域名注册人,告知后者注册的域名已侵犯了该商标持有人的权利。随后,商标持有人在向NSI提交一份证明商标已注册的文件和给域名注册人的书面通知之后,方可要求启动NSI规则。NSI将对域名的注册日同商标持有人的商标注册日进行对比,若系争域名的注册人无法向NSI提交其所拥有的与系争域名相应的商标注册文件,或商标注册的生效日早于域名注册日,则在90日后,NSI将把系争域名冻结(“Hold”)直至域名注册人和商标持有人的争端最终获得解决为止。但在该段冻结期内,该系争域名既不会被NSI转让给商标持有人,也不可被其中任何一方使用[3](P549)。

NSI规则为商标持有人寻求域名抢注争端的解决提供了一套简便易行的工具。但正是由于其简单性和规定的不完善,NSI规则在适用过程中暴露出很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首先,NSI程序只能在商标持有人已经注册了商标,并且该已注册商标同域名完全相同(identical)的情况下方能适用,因而商标持有人难以有效地防止注册商标作为域名的一部分,或者对注册商标的变形或故意误拼的域名被注册,换言之,即无法防止与其持有的注册商标混淆性相似(confusing similarity)的域名得到注册;

其次,尽管使用冻结程序可以防止系争域名被抢注者用于侵权目的或被售予第三方或其他竞争者,但是,NSI规则的这一救济措施并不能全面直接地保护商标持有人的合法权益。若商标持有人自己欲使用这一系争域名,则只有在域名注册人自愿同意转让,或在法院命令的前提之下,该系争域名方能被转让给商标持有人。

第三,合法的域名注册人同样对NSI规则的某些方面不满。因为若发生域名争议,商标持有人只需提供其对相关商标的注册证明即能达到冻结域名使用的目

的;而域名持有人唯一的抗辩理由仅限于其本身也同样持有相关商标的注册证明。并且,商标持有人作为异议人并不被NSI规则要求承担关于系争域名的使用已构成对其合法权利侵害的举证责任。

第四,由于NSI规则是一种非司法性程序,NSI本身仅起到执行作用,对于各方当事人的各自权利NSI并不作出任何价值性评判,故域名争议中实质性内容的解决仍取决于当事人间的协商结果或是在一方起诉后的法院判决结果,因此NSI和NSI规则的地位和作用消极,同样也不利于当事人(尤其是商标持有人)对于争端解决时间和成本的控制。

(二) ICANN《统一域名争端解决规则》述要

而ICANN《统一域名争端解决规则》(UDRP)的制定与生效则克服了NSI规则的不足,并根本性地变革了以NSI规则为代表的传统非司法域名抢注争议解决模式。

ICANN将域名争议区分为非域名抢注争议和域名抢注争议两类。对于非域名抢注争议,例如对同一词语同时享有独立知识产权权利的公司在寻求注册相同域名时发生的争议①,ICANN目前仍要求各方通过自行协商、法院诉讼或仲裁程序解决(UDRP,第5条)。而对于域名抢注争议,ICANN则通过UDRP提供了一种被称为强制性行政程序(Mandatory Administrative Proceeding)的统一争端解决程序。依据UDRP,域名注册人在向经ICANN批准的委任注册公司申请域名注册或进行域名延展过程中,UDRP即被并入域名注册人同委任注册公司之间签署的注册协议(Registration Agreement)的一部分,用于表示该域名注册人同意在发生与该注册域名相关的域名抢注争议之时愿意将争议提交经ICANN指定的行政性争端解决服务提供者(Administrative-Dispute-Resolution Service Providers,下简称“争端解决者”)之一,依据UDRP及其执行细则和争端解决者自身的域名抢注争端解决补充程序规则进行处理(UDRP,第1条) ②。

UDRP规定,任一第三方申请人(Complainant)一旦向争端解决者指称域名注册人已注册和使用的域名同时符合下列三要件,则该争议将必须被呈送至争端解决者通过强制性行政程序解决(UDRP,第4(a)条):

(i) 已注册域名同申请人享有权利的商标完全一致或混淆性相似;并且

(ii) 域名注册者对于已注册的域名不享有任何权利或正当利益;并且

(iii) 域名以恶意被注册和使用。

第一个要件对于申请人可能享有的商标权利给予最为广泛的考虑:既未规定商标必须经过注册,从而为申请人举证其通过广泛的在先使用,因而依据某些英美法系国家或地区的法律规定享有商标权利留下空间;又未强求域名必须同商标完全一致,申请人只需认为两者存有混淆性相似即可起诉,从而克服了原先NSI规则的不足。

而在关于第二个要件的进一步详细规定中,UDRP第4(c)条非穷尽性地特别列举了一些能够确定域名注册人对系争域名是否享有权利或者正当利益的认定依据。包括:

(i) 域名注册人在有关争议的任何通知发出之前,是否已善意真实地在货物或服务提供过程中,使用或可被证明已着手准备使用该系争域名或与该系争域名相对应的名称;或

(ii) 即便域名注册人未就商标取得知识产权权利,但域名注册人通过与该域名相对应的名称为公众所知;或

(iii) 域名注册人对于系争域名正进行法律允许的非商业性合理使用,且没有通过误导消费者或损害案中涉及的商标从中牟取商业利益的意图。

UDRP关于上述第三点要件即“恶意”(bad faith)认定问题的规定是整部规则中最具新意的部分。即便申请人确立了其对于系争域名存有在先权利,其只有同时证明系争域名被恶意注册和恶意使用方可获得最终胜诉的机会。UDRP第4(b)条非穷尽性地特别列举了以下四个用于证明“恶意”存在的证据:

(i) 有证据可以表明,域名注册人注册或取得域名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向作为商标持有人的申请人或该申请人的某一竞争者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转让该域名注册,换取超过与该域名直接相关的有据可查的实际支出费用的有价对价;或

(ii) 在域名注册人从事同类业务的情况下,该域名注册人注册域名是为了阻止商标持有人利用对应域名反映其标记的目的;或

(iii) 域名注册人注册域名主要是为了破坏某一竞争者业务的目的;或

(iv) 域名注册人通过注册及使用域名,将其自有网站及其上产品或服务在来源(source)、主办关系(sponsorship)、从属关系(affiliation)或批准关系(endorsement)等方面同申请人的标记故意制造混淆,从而为牟取商业利益目的将网络用户引诱到域名注册者的自有网站。

UDRP和NSI规则在救济措施方面同样存在巨大差异。与NSI规则在当事人自行解决域名争议的过程中将系争域名冻结使用所不同的是,UDRP允许争端解决者作出要求系争域名的委任注册公司直接将系争域名注销或者将系争域名直接转让予申请人的裁决,并且在程序进行过程中,系争域名将维持现状(UDRP,第7条),唯其转让将在程序结束之前受到严格限制(UDRP,第8条)。

此外,UDRP的执行细则对于域名抢注争端解决进行的具体程序作出了详细规定。依据该执行细则:若申请人认为域名注册人对域名进行了恶意注册和恶意使用,其必须选定一家争端解决者提交申请书,争端解决者将在3日内将申请书的一份副本转交域名注册人,该域名注册人有20日时间准备答辩。在收到域名注册人的答辩或答辩期满后,争端解决者将在5日内组成专家组,该专家组将在成立后14日内作出裁决,并在裁决作出后3日内通知双方当事人。从申请人发动程序到专家组作出裁决,整个程序最大耗时为42日。

尽管如此,由于UDRP下的整套程序是行政性的而非司法性的,因而UDRP并没有剥夺当事人可以将域名抢注争议诉诸法院的权利。UDRP确认,任何一方当事人有权随时将争议诉诸法院,或者对争端解决服务提供者作出的裁决再次向法院起诉。若争端解决者作出的裁决结果是将域名注销或强制转让予申请人,则该裁决一般将在通知原域名注册人10个工作日后方由委任注册公司执行,从而为注册人寻求司法救济提供可能(UDRP,第4(k)条)。但为了避免因管辖权原因发生不必要的扯皮,UDRP要求双方当事人事先在文书交换中达成合意管辖权选择(mutual jurisdiction),并且在一般情况下,该管辖法院为办理域名注册的委任注册公司主营业地法院或域名注册人的所在地法院(执行细则,第3(b)(xiii)条)。

三、运用ICANN《统一域名争端解决规则》

解决的与我国当事人相关的域名抢注争议实例

《统一域名争端解决规则》及其执行细则于1999年10月24日经过ICANN批准,自1999年12月1日起适用于所有经ICANN新批准的委任注册公司注册的顶级域名;并在顺利完成交接过渡后,自2000年1月3日起全面适用于经NSI、美国在线和NameIT等委任注册公司①注册的全部顶级域名。此外,ICANN迄今已批准了四家机构作为专门处理顶级域名抢注争议的争端解决者。即1999年11月29日批准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1999年12月23批准的国家仲裁论坛(NAF, National Arbitration Forum)、2000年1月1日批准的电子争端解决同盟(DeC,Disputes.org/eResolution Consortium)以及2000年5月15日批准的CPR争端解决研究所(CPR,CPR Institute for Dispute Resolution)。该四家机构均分别为贯彻实施UDRP及其执行细则各自制订了详细的补充规则。

截止本文完稿之时,虽然UDRP迄今运作仅不到一年时间,但其取得的成就已十分斐然。自1999年12月9日WIPO受理第一例适用UDRP解决的域名争议――世界摔跤联盟案(系争域名worldwrestlingfederation.com)开始,目前各争端解决者已共计受理域名抢注争议案件逾两千起,涉及域名逾三千五百个②。另据美国《纽约时报》2000年5月报道,在已裁决的案件中,商标持有人胜诉的案件约占总数的四分之三[4]。

ICANN还十分重视整套域名争端解决

程序的公开与透明:一俟争议处理完毕,作出裁决的争端解决者即把裁决全文在其网站之上公开,并由ICANN在统一搜集之后,依案件发生日期、案件编号和系争域名编纂成可供检索的开放性数据库③。

依据本文作者的查询结果,截止本文完稿时,在所有利用UDRP已解决的域名争议中,涉及我国当事人的主要案件主要有以下3起,兹按案件发生的时间顺序作扼要介绍如下:

1) 美国在线公司诉中国深圳腾讯通讯公司“OICQ”域名争议案

ICQ是一种著名的网络通讯和即时交流软件,其名称“ICQ”最早由该软件的开发人以色列Mirabilis公司自1996年11月起公开使用。申请人美国在线公司在收购Mirabilis公司后,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斥巨资推广ICQ软件,并已就“ICQ”标记取得了9项商标注册。

而本案被申请人中国深圳腾讯通讯公司(Tencent Communication Corp.,以下简称“腾讯公司”)则以ICQ软件为母本,开发出具有类似网络即时交流功能的中文软件,取名为OICQ。OICQ软件在中国互联网络用户中享有较高声誉,至案发时拥有逾250万注册用户。腾讯公司于1998年11月7日和1999年1月26日分别注册了域名oicq.net和oicq.com,该两个域名主要起到“跳板”作用,用户一旦键入以上两个域名,即会被最终导引入腾讯公司自己的网站tencent.com。

2000年2月9日,美国在线公司向国家仲裁论坛提出申请,认为腾讯公司恶意注册并使用了同其所持有的“ICQ”标记混淆性相似的oicq.net与oicq.com域名。腾讯公司则辩称OICQ主要针对的是汉语用户,不会与主要针对英语用户的ICQ发生市场重叠。

2000年3月21日,争端解决专家组作出裁决,认定:1)腾讯公司在系争域名中使用的“OICQ”与美国在线公司享有商标权利的“ICQ”混淆性相似;2)腾讯公司对于系争域名的使用不享有正当的权利或利益,其将系争域名利用为“跳板”的行为是不正当的;3)两系争域名被腾讯公司恶意注册,目的在于通过制造与“ICQ”的混淆诱使用户访问其自有网站牟取商业利益;4)腾讯公司关于不同语言与不同国家市场的抗辩理由并不能为两个相互混淆性相似的标记或域名可以共存提供理由,因为互联网络具有无远弗界、无处不在(ubiquitous)的特质。依此,争端解决专家组裁定将由腾讯公司注册的系争域名oicq.net与oicq.com转让予申请人美国在线公司④。

2) 美国Infospace公司诉中国江苏金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MICROINFOSPACE”域名争议案

本案申请人Infospace公司是美国一家信息科技类上市公司,其于1996年5月注册顶级域名infospace.com,并就词语标记“Inforspace”及“Infospace.com”在美国进行了多项商标注册。而被申请人中国江苏金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英文名为Infospace Technology Co. Ltd.,下称“金图公司”)是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的一家软件公司,成立于1999年10月20日,主营地理信息系统及土地资源管理软件的开发与经营,其于1999年11月27日注册了系争域名microinfospace.com,据金图公司解释,之所以在该域名中添加上词缀“micro-”,一是因为infospace.com已被先期注册,二是由于"micro-"在软件业界中是时髦用语(如美国微软公司Microsoft)。

2000年2月17日,Infospace公司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提起争端解决申请。指控系争域名与申请人的商标混淆性相似,且被金图公司恶意注册与使用。金图公司则辩称:1)系争域名中的“Infospace”(中文译意为“信息空间”)由该企业开发和行销地理系统的主营业务衍生而来,因而金图公司对该域名享有正当权利;2) 申请人的注册商标没有在中国注册,且金图公司在注册系争域名时并不知晓申请人的情况;3) 金图公司没有恶意注册或使用域名。

2000年3月28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作出裁决,认定:虽然系争域名与申请人的商标存在混淆性相似的情况,但是申请人并不能举出充分的理由证明金图公司对于系争域名不享有正当权利,及证明系争域名已被恶意注册与使用,依此裁定驳回了申请人的请求①。

3)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诉上海居民曹三辉(音译)“COSCO”域名争议案

本案申请人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COSCO,China Ocean Shipping (Group) Co. Ltd.,下称“中远集团”)于2000年2月17日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提出争端解决申请,称其在中国大陆、香港特别行政区及美国合法持有的商标"COSCO"于1999年11月27日被上海居民曹三辉(音译自Cao Shan Hui,下称“被申请人”)恶意抢注为顶级域名cosco.com。并且,被申请人在取得域名注册后并没有对该域名进行使用,而是在中远集团向其提出交涉时,对中远集团开出了9,000美元的转让费要求,故中远集团指控被申请人恶意注册并使用了系争域名。而对于中远公司的上述意见,被申请人未作任何答辩,也未提供任何证据证明其对于系争域名享有权利或正当权益。2000年3月28日,WIPO专家组作出裁决,认定:1)被申请人注册的域名与中远集团享有权利的商标完全相同;2)由于被申请人并未在网上实际设立网站,只是保留了域名,因而被申请人对于域名并不享有任何权利或正当权益;3)被申请人注册域名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出售域名,所以系争域名的注册和使用是恶意的,依此裁定将系争域名cosco.com转让予中远集团②。

四、ICANN《统一域名争端解决规则》简评

由ICANN主持制定实施的《统一域名争端解决规则》及其执行细则目前已成为通过非司法手段解决全球各类顶级域名抢注争议所依据的最主要规范性文件,并已通过平稳的运作在国际社会中取得了良好反响。UDRP之所以获得成功,笔者认为主要有下列四个原因:

首先,UDRP为裁决域名争议提供了一套迅速、廉价、简便的程序。与通过司法手段解决域名争议往往程序冗长、耗费惊人相比,依据UDRP解决域名争议最长仅需42日,并且争端解决者在处理单个域名争议时收取的最低费用仅为750美元;

其次,通过规定一套统一的、同时兼容实体及程序内容的域名争端解决指导方针,UDRP有效地协调了在跨国域名争议中可能发生的管辖权问题和适用法问题;

第三,UDRP及其执行细则简洁明了但却又不失详尽地规定了申请书与答辩书的格式、内容及相应制作要求,并且争端解决者也在其各自网站主页之上提供文书范本和既判裁决供当事人参阅,从而使得整套程序便捷、易用;

第四,尽管争端解决者依据UDRP就域名抢注争议作出的裁决并不具有终局性,但相关裁决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证据价值,能够为法院判决提供依据。并且,依据ICANN公布的关于既判案件的统计资料,当事人往往尊重和接受争端解决者的裁决意见,极少继续缠讼。

《统一域名争端解决规则》的成功运作对我国同样不乏启示,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UDRP为我国众多顶级域名被抢注的公司企业提供了寻求域名权利保护的新路;二是ICANN和UDRP体制的确立为我国正在酝酿中的域名管理体制和域名争端解决机制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目前在我国,顶级域名恶意抢注现象已十分严重,而伴随着近来电子商务热潮的掀起,我国多个知名企业和品牌的域名又正遭遇新一轮恶意抢注:据报道,在1999年我国上市公司中报业绩排名前100名的公司和1999年被评选为中国最有价值的前20个品牌中,分别有90%和75%以上不拥有以自己的汉语拼音命名的国际顶级域名[5],但大量企业面临自己的权利被肆意侵犯却往往不知所措、束手无策,而UDRP的出台则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矛盾,前文已作介绍的“COSCO”案即为一个妥当的例子。由COSCO案的裁决结果可以看出:UDRP是一把足以威慑域名抢注者的利剑。它不仅使合法权利人得以免受敲诈和威胁,同时也节省了大量时间和费用。因此笔者主张应当对UDRP在我国进行大力宣传和推荐,使得我国广大公司和企

业懂得在电子商务时代中利用这一锐利武器,捍卫自身的域名权利。

此外,基于笔者为撰写本文而对ICANN及UDRP进行的观察与思考,笔者由衷地感到当前国际顶级域名体系下以ICANN为核心的域名管理体系和以UDRP为主干的域名争端解决机制为目前正处于酝酿阶段的我国域名管理制度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借鉴范本。为此,笔者郑重建议我国未来的域名主管机构可以把自己努力改造和建设为我国本土化的ICANN,并以UDRP为基础建立起一套更为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域名争端解决机制,从而通过规范域名管理、打击域名抢注,促进网络经济与电子商务在我国的蓬勃发展。

本文原载《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法学》2001年第3期转载。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邓炯,上海市人,原华东政法学院国际法系硕士研究生,现就职于美国凯寿律师事务所上海办事处,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域名争议解决中心中文域名争议及通用网址争议解决专家。

① 参见ICANN和美国商务部于1999年11月25日达成的备忘录中关于缔约背景部分的介绍,网址:

icann.org/general/icann-mou-25nov98.htm。

① 国外文献中经常被提及的有关非域名抢注争议的例子是“Delta”。美国德尔塔航空公司(Delta Airline)、美国德尔塔阀门公司(Delta Faucet)和美国德尔塔金融服务公司(Delta Financial Service)均就“Delta”商标在各自产业领域内享有盛名,在此情况下三公司就有可能对于域名delta.com发生争议。非域名抢注争议一般遵从“先申请、先注册原则”解决,但为了防止大公司在网络世界中滥用品牌优势侵害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ICANN目前同样致力于寻求非域名抢注争议的妥善解决,并为此已于近日正式提出增加顶级域名种类的建议以征求国际社会的意见。有关顶级域名扩容问题的进一步信息可参见ICANN主页,网址为:icann.org/dnso/dnso.htm。

② 本节中所引UDRP及其执行细则原文可参见以下网页:icann.org/udrp/udrp-policy-24oct99.htm (UDRP原文)与icann.org/udrp/udrp-rules-24oct99.htm (执行细则原文)。

① 美国在线与NameIT公司是ICANN于1999年4月最早批准的两家试点性委任注册公司,作为在顶级域名注册领域NSI公司的竞争对手。

② 参见ICANN网站中关于UDRP适用情况的统计资料,网址为:icann.org/udrp/proceedings-stat.htm。

③ 该案例汇编数据库的网址为:icann.org/udrp/udrp.htm。

④ 参见国家仲裁论坛作出的美国在线公司诉中国深圳腾讯通讯公司域名争议案NAF FA000200093668号裁决书原文,网址为:arbforum.com/domains/decisions/93668.htm。

① 参见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作出的美国Infospace公司诉中国江苏金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域名争议案WIPO D2000-0074号裁决书原文,网址为:arbiter.wipo.int/domains/decisions/html/d2000-0074.html。以及中国新闻社江苏分社的相关报道:《南京一公司在与美国信息空间公司的域名纠纷案中胜诉》,网址为:js.chinanews.com.cn/2000-4-18/1/756.html。

② 参见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作出的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诉上海居民曹三辉域名争议案WIPO D2000-0066号裁决书原文,网址为:arbiter.wipo.int/domains/decisions/html/d2000-0066.html。另可参见李勇:《域名争议解决的法律问题与实践》对于该案的介绍,载《仲裁与法律》,2000年第2期。值得注意的是,该文作者李勇,系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副主任、WIPO仲裁调解中心域名争议仲裁员,作为专家组成员直接参加了“COSCO”域名抢注争议案的审理工作。

[1] 因特网选举自己的政府[R]. 参考消息,2000年1月20日。

[2] 朱榄叶、邓炯.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推出域名管理新规则[J]. 知识产权,2000, (1).

[3] 李剑. 因特网上域名争端的法律分析[A]. 国际经济法论丛第2卷[C]. 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4] [美]杰理·克劳辛. 在域名争议解决新机制中,商标持有人占绝对优势[Z]. 纽约时报. 2000年5月19日.

上一篇:本科心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认知心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