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心理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14 21:16:51

大众心理学论文

大众心理学论文篇1

在社会思想意识日益多样化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在提高宣传教育的艺术水平上下功夫,努力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宣传教育

理论宣传能否真正征服群众,宣传的内容对群众能否真正达到入耳入脑入心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理论传播者的综合水平。

一、建设理论宣讲队伍,扩充引领社会思潮的涉及面和影响力

语言交流是人类最基本的思想文化传播方式。语言交流形式具有纸质媒体、视频媒体、网络媒体不可替代的独特魅力和作用,它可以使主讲人与听众产生互动、产成心灵共鸣,使听众感悟和接受深刻的道理。这种面对面的语言交流如果有明确的主题、有选定的主讲人、有组织起来的一定数量的听众、有演讲提纲,就是我们所说的“宣讲”。

古今中外,不管什么政党、什么组织、什么团体,凡是要赢得执政地位、巩固执政地位,或完成某项政治、经济、文化任务,总要首先大力宣讲自己的政治主张,以期争取舆论的主导权,进而赢得民众的普遍支持。正因为“宣讲”在传播思想观点、争取人心方面具有如此巨大的作用,所以它不可避免地成为政治家们实现自己政治目的的有效工具。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周游列国传播儒家思想,靠的就是宣讲。孔子有贤人七十二、弟子三千,其学说主张广为传播,算得上是中国最早的“宣讲家”。外国政要候选人在竞选期间为了击败对手、赢得选民的支持,总是要发表经过精心准备的竞选演说,这也是在充分利用宣讲的功能。古今中外的各种事例都说明,宣讲在引导舆论、征服人心方面具有十分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每前进一步,都要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宣传和讲解。尽管宣讲的内容、形式、规模各不相同,但目的都是取得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主张的理解、信任、拥护和支持。这既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也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

理论宣讲是理论宣传工作的一种创新,它的显著特点是有组织、有计划、由各个层次的宣讲人员直接面对广大干部群众口头宣传讲解党的理论。这是新时期引领社会思潮的一种重要的政治活动,是直接面向广大干部群众进行双向思想沟通的一种最便捷的交流方式。它直接面向广大听众,传播快、声势大、互动强、影响广,有很强的造势效应,这对于引导舆论、凝聚人心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可以使宣讲者及时把握听众的反应,有针对性地进行现场交流、探讨、答疑,是一种最易互动的宣传教育手段。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根据需要在全国组织开展的多次理论宣讲活动,反应热烈,效果良好,达到了宣传理论、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推动工作的目的。实践证明,建设一批适合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宣讲队伍,加强马克思主义研究队伍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在这方面,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比如《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意见》,还有在国家、教育部和各省市的人才培养计划和工程中都有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培养计划和要求。这些意见和要求的贯彻落实,对于深化马克思主义研究,凝聚并发展壮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宣讲队伍,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推出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培养一批年富力强、政治过硬、素质良好、锐意进取的青年哲学社会科学骨干具有重要意义。

二、提高宣传教育的艺术水平,增强理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科学的理论要被人们自觉接受和信仰,就必须大力宣传,而宣传就必须讲求艺术和水平。列宁曾经说过,“共产党要向广大群众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但这里所说的‘灌输’是针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不会在群众中自发产生这一前提而言的,绝不意味着可以不讲艺术、不讲原则地强迫人们接受这一理论。”[1]在社会思想意识日益多样化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在提高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艺术上下功夫,努力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一)创新理论样式,铺设理论与群众和实践之间的桥梁,畅通连接理论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渠道

邓小平同志早就说过:“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们不相信。”[2]原本来自人民利益和愿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果远离生活、高高在上,就不易被理解被认同,甚至会引起反感乃至抵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切入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与民生诉求和社会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既能科学回答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问题,又能很好解答普遍关注的难点热点疑点问题。

理论的说服力和吸引力来源于理论的解释力,即解释和说明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能力。如果理论宣传只停留于从理论到理论的抽象层面,就会变成“空头文章”,即便再精彩,也不会对广大群众产生现实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需要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群众参与,因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必须面向群众、贴近群众,把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同解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同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紧密结合起来,同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紧密结合起来。

要认真分析研究各个阶层、各类人群的思想实际和利益要求,坚持区分层次,因地制宜,制定不同的工作目标,提出不同的工作要求,努力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解决一时性思想问题与长期性思想问题结合起来,把讲清道理与化解情绪结合起来,防止一刀切,真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各地区、各部门的情况千差万别,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各有不同,宣讲者必须了解那些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容易引起情绪波动和思想困惑的问题,善于联系并针对不同的实际情况组织宣讲内容,善于运用群众熟悉的典型事例阐明深刻的理论,善于借用群众易懂的知识解疑释惑,善于和群众进行自然亲切的交流与沟通。通过理论宣传教育,推出一批既有理论色彩又有现实针对性的通俗理论读物和理论文章,努力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和吸引力。

(二)创新话语方式,由政治话语转化为大众话语

现在我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表述,基本是政治层面的、宏观层面的和框架层面的,大多停留在政治的表述当中。实际上,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表述建立起来,才能在人们心目当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人们的影响力才能充分体现出来。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表述建立起来,必须要把理论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符合大众的日常思维,为大众喜闻乐见。而且,还要简明扼要,切忌大话、空话、套话,注重通俗化形象化简明化,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纯朴的群众性语言。要以简洁精练、易于为群众所理解的语言概括表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和要求,把深奥的理论转化为生活的道理。在传播中要注意改进宣传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增强宣传教育效果,努力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帮助人们划清大是大非的界限,真正使理论宣传入脑入心、合情合理。同志在中央党校2010年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强调,要力戒“长、空、假”文风,力倡“短、实、新”文风。要充分考虑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城乡基层群众的接受能力和思维习惯,把深邃的理论用平实质朴的语言讲清楚,把深刻的道理用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说明白,让科学理论走出书斋融入人民大众的心灵。

我国已故著名的哲学家艾思奇同志写过一本《大众哲学》,用生动的笔调,浅显的例子,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刻道理做了让大众很明白的诠释。他的诠释让人感到哲学很亲切,就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使人们感受到马克思主义人人都学得懂。艾思奇同志为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近年来,理论局编写的《理论热点面对面》就是非常好的通俗理论读物,从2003年开始,连续十年每年都出一本。作为理论读物能够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就是因为它用鲜活的语言,通俗易懂地回答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现实问题,用通俗化、大众化的表达形式传播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用最新素材和鲜活事例说明深刻道理,符合大众品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有效地激发了广大群众的阅读兴趣。它已经成为通俗理论读物的知名品牌,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载体,成为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社会思潮的好教材。所以,通俗化、大众化才能让理论走进人民大众、服务人民大众。

理论宣传教育工作的重心要下移,把重点放到机关、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理论工作者应深入实际调查、组织座谈会、开展基层宣讲等多种形式,更多地与群众面对面,回答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使群众愿意接受、听得明白、能够正确地把握理论的实质和精

神,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引领。

(三)拓宽理论宣传教育的渠道

理论宣传教育不仅是理论界和理论工作者的责任,而是整个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任务。各宣传文化部门和单位,都应该自觉承担起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任务。[(上接第6页)]

党报党刊应该加强宣传规律的研究,开辟理论专栏,结合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提出的各种问题,结合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论需要,有针对性地组织理论文章,做好解疑释惑的工作。各级电视台应该拓展新的传播形式,组织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电视媒体上面向广大群众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讲坛,在群众中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知识。在当前尤其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在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方面的作用,以文字、图片、动画、音乐、影视等多媒体手段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使宣传形象、生动、逼真,以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通过开办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专题网站、组织马克思主义理论专题文章、组织理论工作者开展网上论坛等形式,在互联网上唱响马克思主义主旋律,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占领互联网阵地。文学艺术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的重要载体,应通过各种文学艺术形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要求通俗易懂地表现出来,真正用优秀作品影响人。

广大人民群众既是理论武装的对象,也是理论武装的主体。因此,在发挥理论工作者队伍和新兴媒体作用的同时,还应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进来,开辟多种渠道、运用多种形式理论宣传教育,让广大人民群众自己教育自己、自己武装自己。

(四)完善理论结构,注重层次性、全面性,提高实效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落地生根,提高实效性,在宣传时就必须注意层次性和全面性,统筹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刚性要求与弹性要求,充分考虑并针对不同受众的特点,将一般性的理论实在化、具体化,以解决实践中存在的沟通不协调、信息不对称、大而化之等问题。

(五)发挥党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

党校作为干部培训轮训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应当义不容辞地担负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的重任,努力把党校办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引领的主阵地。

党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具有独特的理论武装优势、干部培训优势和党性锻炼优势。党校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干部教育培训的全过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员头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党校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课程。要通过党校的教育培训,使广大学员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提高各级干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使其融入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政绩观之中。

党校要认真探索干部教育培训的新路子,着力提高广大干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倡导能力以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觉性。

参考文献

[1] 列宁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大众心理学论文篇2

关键词:理论社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十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新世纪新阶段,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流、碰撞和冲击的严峻挑战下,努力培育当代中国人的主流价值理念,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显必要。高校理论社团作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阵地和渠道,积极运用好自身优势,能够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

一、对高校理论社团的认识

高校理论社团作为高校学生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宣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知识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充分利用高校理论社团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必须正确认识高校理论社团的内涵和重要作用。具体来说:

(一)高校理论社团的内涵

高校理论社团是高校大学生在学校党委和团委的领导下,依据学校规章制度,实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的团体组织。

适应当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社会大背景,目前全国各高校中涌现出了各种各样的学生理论社团组织。这些高校理论社团主要有:“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马列主义、思想学习研究会”②、“邓小平理论研究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研究会”、“求索学社”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先锋社”和“大学生宣讲团”等等。这些理论社团在实际运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积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等。

(二)高校理论社团的重要作用

高校理论社团作为高校大学生学习、传播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具有以下重要作用:

第一,高校理论社团能够有效配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完善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理论社团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轻松愉快的交流环境以及学生共同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来实现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学习与实践活动中来,有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扩大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覆盖面。高校理论社团还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就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举办专题辅导讲座,进行解疑答惑,帮助大学生在自我参与和思考中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④。

第二,高校理论社团有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高校理论社团可以把枯燥难懂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与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在社会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并易于被广泛接受和认同;还可以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传播者与受众群体连接起来,有利于实现理论与实践、主体与客体的有机统一。⑤高校理论社团所具有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不仅有效补充了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统实现路径,而且使其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的实践平台和主要渠道。

第三,高校理论社团是沟通高校学生与社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高校理论社团通过举行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开展大学生主题宣讲活动、参加暑期主题实践活动、举办专家辅导讲座、召开理论学习研讨会、出版社团理论学习刊物等等,使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广泛传播,让高校大学生真正接触和了解社会,在社会中成长成才;高校理论社团还通过开展大学生走进农村、社区街道、工矿企业、军队机关等实践活动,使高校大学生切实融入到社会中来,既在实践中提高自己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知识的认识,又在实践中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努力推进整个社会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二、高校理论社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途径

为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在全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使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和认可,并使其内化于心、表现于行,高校理论社团可充分运用自身优势,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具体来说,高校理论社团可通过以下途径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

(一)开展主题宣讲活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

高校理论社团应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内容,有针对性的组织主题宣讲活动,并把主题宣讲活动从学校走进农村、社区街道、工矿企业、军队等,努力在社会范围内开展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主题宣讲活动。例如开展以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为主题的宣讲活动,通过向受众者介绍中国鸦片战争以来的百年屈辱史,特别是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的宣传与教育等,使广大人民群众深刻体会国家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道理,增强中国人民的爱国意识和保卫国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真正做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和平来之不易,要热爱和平、珍爱生命,在本职工作上尽自己最大努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以平等友好的姿态与国际社会和谐相处,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树立中国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使广大人民群众深刻了解国家争取民主的艰辛与困难,更加珍视民主,努力维护民主,积极促进国家民主制度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明建设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高校理论社团还可以举办以展现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宣传新时期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劳动和道德模范为主题的宣讲活动,例如通过向受众者介绍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和探月工程取得的突破性飞跃、中国航母辽宁舰入列、“蛟龙号”潜水艇深海探测、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以及对许振超、王顺友、吴大观⑥等劳动模范和郭明义、张丽莉、龚全珍等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的宣传与教育等,使广大人民群众深刻认识到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和人民的幸福,离不开国家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离不开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广大工人、农民、科教文卫体工作者、企业管理者、自由职业者等社会成员的奋斗与努力,从而增强自己的国家主人翁责任感,甘于奉献,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使广大人民群众深刻体会到社会充满正能量、充满爱心,在生产生活和人际交往中争国、敬业、诚信和友善的中国人,与人以诚相待、平等交流和友善相处,恪守诚实守信的道德准则,真正使自己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二)运用大众传媒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

当今社会,以互联网为主体的大众传媒深受社会公众的青睐,人们对大量信息的获取主要依赖大众传媒。高校理论社团作为大学生的群众性组织,在运用大众传媒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方面具有更大优势。具体来说:

高校理论社团可以借助学校校园网主页开辟学习、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活动专栏,及时传达和更新活动最新信息,使大学生乃至社会公众全面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主要内容,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充分利用网络聊天室、微博、天涯论坛、BBS论坛等公共平台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和内容进行深入解读,通过互动形式加强对大学生以及社会公民的相关理论教育,并使其内化于心,从而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整个社会的大众化⑦;可以编辑出版学习、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刊物,积极刊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相关方面的优秀文章,使理论刊物真正起到向广大受众群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理论的重要作用,并使人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建立宣传和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专门网站、QQ群、飞信群等,使受众人群及时了解最新动态,并准确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内容要旨,即树立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追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主流价值观,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公众所广泛认可和接受。

(三)借助社会实践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

举办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理论社团发挥自身优势的关键所在。高校理论社团通过举行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高校大学生直接接触社会,接触社会各个阶层、各种群体,提高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在与社会紧密联系中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知识,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整个社会的大众化。具体来说:

高校理论社团可在学校党委团委的领导下,组织开展暑期大学生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如赴西部边远地区进行“三支一扶”实践活动,赴红色根据地如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等,通过开展这些活动,使受众群体自觉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识到国家的发展和强大离不开每个人自身的全面发展,要甘于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无私奉献,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高校理论社团还可以组织参观博物馆、艺术馆、展览馆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宣传、教育的主题展览活动,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可以使高校青年大学生从实践感知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旨要义的认知,主动树立社会主流价值观和积极追求主流价值理念,提高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逐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带动全社会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

总之,高校理论社团可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积极作用,可以通过开展主题宣讲活动、充分运用大众传媒、举行社会实践活动等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整个社会的大众化。

注 释:

①:《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日报》,2012年11月9日.

②江胜尧:《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路径》,《人民论坛》,2011年第9期.

③李生敏,葛振国:《论高校理论社团的时代作用》,《理论探索》,2011年第6期.

④王南生:《论高校理论社团的特点及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3期.

⑤纪亚光,吴荣生:《论大学生“红色社团”在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第1期.

⑥:《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光明日报》,2013年4月29日.

大众心理学论文篇3

推进理论大众化,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是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作出的重要部署,也是新形势下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紧迫要求。近年来,组织编写“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通俗理论读物,坚持用百姓视角、百姓语言回答百姓关心的问题,在推进理论大众化方面进行了探索。特别是去年推出的《六个“为什么”》和今年出版的《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学习读本》、《七个“怎么看”》以及各地推出的优秀通俗理论读物,以准确的选题、鲜明的观点、透彻的说理、清新的文风,展示了科学理论的魅力,开创了理论大众化的新风,也为理论宣传普及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现在,党的理论创新步伐不断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充分发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统一思想、推动实践的巨大作用,迫切需要我们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架起理论与大众之间的桥梁,让理论成为群众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美好生活的强大思想武器。总结这几年的工作实践,联系形势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推进理论大众化,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探索把握理论宣传规律,着力贴近群众现实关切,着力回答热点难点问题,着力倡导清新活泼文风,着力创新工作方法手段,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更加深入人心,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一、把握理论导向、坚持正确方向是理论大众化的根本要求。只有旗帜鲜明地宣传科学理论、划清是非界限,才能更好地统一人们思想、增进社会共识。理论揭示规律、明示方向,对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具有强大引领作用。加强理论宣传普及,目的就是用科学理论掌握和动员群众,帮助人们认清前进方向。推进理论大众化,始终有一个方向、导向问题。旗帜鲜明、是非分明,是理论大众化的最本质的要求和特征。一定要坚定主心骨、唱响主旋律,大力宣传阐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亮明我们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的主张和观点,引导干部群众坚定理想信念、形成思想共识。

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朝着什么目标前进,是党和国家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贯穿理论大众化的核心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科学回答了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如何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行动指南。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之所以能创造举世瞩目的成就,关键就在于这个理论体系给予了强大的信念力量和指导作用。做好理论大众化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帮助人们不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加深对党和国家发展方向、发展道路、发展战略的认识。《六个“为什么”》和《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学习读本》等之所以影响深、反响大、作用好,就在于它们阐明的是关系中国未来走向、发展趋势的问题,是涉及中国经济社会基本制度、基本政策的问题。当前,社会思想十分活跃,各种思潮纷繁复杂。在这种情况下,更要十分鲜明地讲清楚我们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改革开放等重大原则问题上,始终立场坚定、毫不含糊,引导人们进一步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的自觉性坚定性。

推进理论大众化、凝聚思想共识,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努力的过程。要坚持不懈地推进理论武装工作,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帮助人们掌握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基本内容、基本精神,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筑牢思想防线、抵制错误思想影响。要讲究方式方法,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摆事实、讲道理,理直气壮地表明立场。要因势利导、有效引导,善于与党和国家的重大活动、重大决策相结合,把好时机、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理论宣传普及,更好地把人们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上来。

二、直面问题、聚焦热点是理论大众化的基本前提。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能使理论赢得人心、走进群众。理论始于问题、又阐明问题,它的价值和作用就在于科学地回应人们提出的问题。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是理论创新永不枯竭的源泉。推进理论大众化,必须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正视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找准科学理论与人民群众的结合点,切实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问题。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社会如何发展,回答时代提出的课题,解答人民大众的思想困惑,是理论工作永远不变的法则。现在,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正经历空前深刻的社会变革,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能否直面现实问题和社会热点、帮助人们解疑释惑,考验着理论工作者的智慧和勇气。一定要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不回避矛盾,深入推进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更好地回答人们关心的重大问题。当前,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实践新要求,在继续回答好“六个为什么”、“四个重大界限”、“七个怎么看”的同时,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等重大问题作出有说服力的阐释。

从群众根本利益出发,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理论需求,是理论工作者的崇高使命,是理论大众化的根本要求。《七个“怎么看”》中谈到的关于发展不平衡、就业难、看病难、教育公平、房价过高、分配不公和腐败现象等社会热点问题,都是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分析社情民意的基础上梳理和提炼出来的,都是紧贴社会现实、群众十分关切的,自然也就引起了社会的共鸣。这说明,只有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才能引起共鸣、打动人心。要始终坚持群众立场,增进同群众的感情,把以人为本的要求切实贯穿到理论宣传普及之中,人民群众关心什么我们就着力回答什么,社会关注什么我们就集中阐述什么,在服务群众、满足群众中更好地实现理论的价值。

三、既讲“怎么看”、又讲“怎么办”是理论大众化的重要任务。只有在分析问题的同时指明解决问题的方向,才能不断增强信心、凝聚力量。通常来说,对一个问题,人们不仅关心它是什么、为什么,而且关心如何对待、如何解决,特别是与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更是如此。理论宣传回应人们的关切,不仅要致力于回答“怎么看”,还要着力说明“怎么办”,既“解扣子”又“指路子”。

理论大众化是引导人们不断探寻解决问题之道的过程。理论宣传要真正深入到群众之中、实践之中,关键是要指明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指明解决问题的方向和前景。如果仅停留在对问题的阐释说明上,还很难说真正发挥了理论的作用。翻开《六个“为什么”》、《七个“怎么看”》可以看到,每一个问题都包含了“怎么办”的内容,而且占到很重的分量。正因为这样,人们才觉得解渴、管用。指出“怎么办”,实际上是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具体体现,是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指导实践的内在要求。推进理论大众化,一定要着力研究“怎么办”,既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又能够提出办法、指明出路,切实把认识成果转化为行动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党的方针政策是党的理论的具体体现,直接关系人们的生产生活。人们关心“怎么办”,主要是看具体政策的走势、走向。推进理论大众化,应当把政策解读作为一项经常性任务,把政策制定的背景依据讲透彻,把党和政府工作的目标措施、进展成效讲清楚,把群众的利益安排、实惠好处讲明白。这样,人民群众就会多一分信任、多一分信心,党的事业就会多一分共识、多一分力量。当然,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很复杂,解决起来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要我们实事求是、坦诚面对,说明解决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说明各级党委和政府所做的努力和长远考虑,就能够获得群众的理解,形成同心同德战胜各种困难、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

四、改进文风、讲“百姓话”是理论大众化的关键所在。只有让群众听得懂听得进,才能增强理论的说服力感染力。理论宣传要贴近群众、掌握群众,必须有良好的文风。理论大众化成效如何,在一定意义上讲,取决于有没有好的文风。文风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文风反映作风、体现党风。如果不良文风盛行,就会使群众对理论宣传敬而远之。推进理论大众化,需要进一步在改进文风上下功夫,让人感到理论可亲可近、可学可用。

语言是传播理论、交流思想的基本载体。理论大众化关键在于与群众有共同语言,善于讲大众话语。《六个“为什么”》、《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学习读本》和《七个“怎么看”》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力求语言通俗化、大众化。无论是对重大思想理论问题的阐述,还是对现实问题的回答,都努力做到通俗易懂。同志说过,群众是真正的语言大师。他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等文章都不过千余字,感情真挚、说理透彻、言简意赅,是运用群众语言的典范。改进文风,一定要坚持向群众学习,了解群众生活、熟悉群众话语,讲短话、新话,讲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努力使我们的语言生动起来、鲜活起来。当然,在强调通俗化的同时,也要注意防止庸俗化、片面化、简单化。

实践最有说服力,事实是最硬的道理。从实践破题、用实践立论、拿实践论证,是开展理论大众化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改进文风的重要着力点。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一部最生动、最鲜活的教科书,是推进理论大众化的丰富资源和有力支撑。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成就来分析问题,结合党和人民攻坚克难的非凡创举来论证问题,揭示成功背后的深层原因,增强党的理论的现实感召力。要善于用客观事实说话,用典型案例说话,用群众的切身感受说话,避免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从口号到口号。只有这样,道理才不会抽象空洞,才更容易增进人们对党的理论的理解和认同。

五、丰富载体、广泛传播是理论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只有用好大众传媒、创新方法手段,才能不断扩大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理论大众化过程,实际上是理论不断向人民大众传播、逐步向人民大众贴近的过程。要使科学理论真正走向普通群众,必须积极适应社会结构的深刻调整,适应传播格局的深刻变化,充分运用多种载体手段,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广泛搭建工作平台,不断拓展传播渠道。

当今时代是媒体时代,大众传媒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推进理论大众化,一定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党报党刊权威性强、覆盖面广,都市类报纸直接面向百姓、贴近生活,广播电视形象生动、受众面广,图书出版容量大、品种多,各具特色、各有所长,都是理论大众化的重要阵地。要继续发挥好报刊、广播、电视在理论宣传普及中的重要作用,讲究宣传艺术,创新宣传方式,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办好报纸理论版,丰富体裁内容,多推出读者愿看、爱看的通俗文章。要办好广播电视理论类栏目,探索音视频手段同理论内容的有机结合,努力打造一批有影响的广播电视理论宣传品牌。要高度重视通俗理论读物的出版工作,加强选题策划、加强组织协调,推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图书。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和快速普及,带来了传播方式和媒体格局的革命性变化。应当充分认识互联网在大众化传播方面的特殊功能和巨大潜力,适应互联网发展的新趋势和网民接受的新特点,善于运用各种网络传播手段,善于运用“网言网语”,加大网上理论宣传力度,努力把互联网打造成为理论大众化的崭新平台。

推进理论大众化,必须整合各种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增强整体效能。要认真总结这些年理论宣传普及的经验,广泛开展面对面宣讲、巡回报告、专题辅导等活动,积极推广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有益做法,大力推进理论学习研究与宣传普及的良性互动。要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培养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特别是中青年理论人才,培养一批理论宣传家,对为理论大众化作出突出贡献的理论工作者要给予表彰。要注意加强理论力量的协调,把专家学者同理论宣传工作者结合起来,发挥好各自的优势,努力使问题的研究阐释既深刻透彻又通俗易懂;把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结合起来,加强集中研讨、集体攻关,努力使问题的研究阐释更全面、更准确、更深入;把理论工作者同实际工作者结合起来,多请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的同志参与,发挥他们熟悉方针政策、了解实际情况的优势,努力使问题的研究阐释更有针对性、权威性。

(本文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部长刘云山同志于2010年10月13日在加强通俗理论读物编写出版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

大众心理学论文篇4

【摘 要】相比于西方受众研究的热闹,我国学界对受众研究显得比较冷清。我国的受众研究或许存在的问题是想急切吸收西方研究的思想,以致体系混乱,难成系统。

关键词 受众研究 历史 现状

受众研究从未从大众传播理论中缺席,它与效果研究关系紧密,难解难分。以至于有学者认为“几乎每一个重要的效果研究都从属于受众研究”。媒介研究的意义归根到底“要看这些分析最终能不能在媒介对读者和受众的影响性质方面有所阐发”。

一、西方受众研究的历史

2004年,复旦大学廖圣清教授在《西方受众研究新进展的实证研究》一文中,对西方受众研究的历史进行概括,将其分为:受众研究早期发展、使用与满足与受众研究地位凸显、新受众研究的出现和发展三个时期。结合斯坦利·巴兰和丹尼斯·戴维斯在《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中对受众研究的分析,现将西方受众研究分期如下:

1、受众研究早期发展

受众研究通常分为理论和应用两个层面,表现为受众学说和受众调查两种形式。因此,受众研究可以追溯到媒介研究的早期,它最初起源于对广播听众的调查。受众首先表现为作为市场的要素,其次才是信息产品的消费者。

西方媒介受众研究开始于20世纪初,早期研究大部分都是对受众的描绘,判断媒介对人们是否有直接作用。真正的受众理论研究则开始于宣传研究,受众被认为是孤立、被动的个体。1949年,拉扎斯菲尔德、贝雷尔森在《人民的选择》一书中,用人口统计学原理来划分受众的类型,标志着具有独立学科地位受众学说诞生。他们发现,社会结构不同,受众对媒体的态度也会不同。

2、使用与满足理论时期

对媒介受众使用与满足理论的研究有两次复兴,第一次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当时,有限效果范式提出,而人们也知道关于电视暴力会影响不同受众的说法,新调查研究方法,使得使用与满足理论形成。

近年来因特网和万维网的使用,特别是新媒介的交互性特点,使用与满足理论有了第二次复兴。

使用与满足理论之所以在受众研究的历史中具有重要作用,在于它使受众在媒介研究中处于一个更中心的位置,它把受众看做能动的参与者,突出了受众主体地位。

3、接受研究的出现

戴维·莫利1980年出版的《〈举国关注〉的观众》一书标志着一种新受众观的出现:接受研究。接受研究,是一种受众中心理论,关注不同类型的受众怎样理解特定类型的内容。新受众研究对受众的接受、表达及其与意识形态、社会背景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对日常生活的审美和抵抗进行了研究。

社会学家Pertti Alasuutari提出,接受研究目前已进入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围绕霍尔的编码和解码展开的。第二阶段,围绕莫利的创新性的受众人种学研究展开。而第三阶段,需要一个更大的框架,其中还包括对媒介研究本身的质疑。

4、框架理论和信息处理理论

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提出框架分析理论。它假设人们是根据自己的期望去理解情境,并决定自己如何行动的。而媒介的贡献在于,影响人们的期望,并影响人们对于情境中固有暗示的解读。

信息处理理论关注个体如何处理和理解媒介讯息,它被广泛用于大众传播中,解释人们如何对电视新闻进行解码和学习。

西方喜欢用媒介理论来对研究历史进行分期,如他们把大众传播理论分为五个时期:大众社会与大众文化时期、大众传播科学研究视角出现时期、有限效果论时期、文化批评理论时期以及适中效应视角出现时期。因此,对于西方受众的研究,也以其中的杰出理论作为划分依据。上述受众研究理论是作为有限效果范式的反面发展起来的,其基本原则是:受众是积极的,并且通过使用媒介来服务于自己的目的。

二、西方受众研究的主要内容

丹尼斯·麦奎尔在对西方受众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之后,结合詹森和罗森格伦现代大众传播受众研究的五种分类:效果研究、使用和满足研究、文学批评、文化研究和接受分析,将受众研究分为三种传统:结构性受众、行为性受众和社会文化性受众。

麦奎尔概括的三种传统,其区别不仅在于研究目的的不同和受众观的差异,还在于研究方法的不同。结构性和行为性受众研究主要采用调查统计和心理实验等定量的方法,而社会文化性受众研究主要采用民族志和定性的研究方法。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西方受众研究的主要结论:(1)不同的研究传统依次反映了受众研究在演变过程中阶段性的主流模式。(2)受众研究的重心从“以传者为中心”向“以受者为中心”转移,从行为主义向社会文化研究视野转移。(3)不同的价值观念和研究目标提供众多不同的研究路径、研究方法,受众研究异彩纷呈。

三、我国受众研究的历史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所陈崇山在《中国受众研究20年》的报告中,把中国受众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

1、解放思想积极创新阶段(1982年—1989年)

1981年,北京新闻学会举行首次受众学术研究会,开始了我国受众研究的历史,1986年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成立,标志着我国的受众研究结束了零散无序的研究现状。

2、趋于成熟深入发展阶段(1990年—1994年)

1989年的北京风波牵制了新闻改革的前进步伐,全国的受众调研跌入低谷。随着1990年亚运会广播电视传播效果研究展开,受众调研开始了新起点,受众理论研究与实践从显性向隐性深入。

3、进入市场走向规范化阶段(1995年至今)

1995年之后,央视调查中心、索福瑞媒介等专门从事电视收视率调查的媒介调查公司相继成立,受众调查进入市场,走向科学化、规范化。

四、我国受众研究的内容

我国的受众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但学界对于受众的研究多是2000年之后才开始的。在对中国知网所收录的有关受众研究的123篇文献可以发现,我国的受众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

在历年的有关受众研究的文献综述中,常以受众的身份进行分类。如卢迎安《近年受众研究述评》将受众研究分为:农村受众、城市受众、大学生和少年儿童四类;或以媒介分为报纸受众、广告受众和新媒体受众三类。

李叶的《我国受众研究的发展趋势及背景分析》一文,指出我国的受众研究的发展。

1、从媒介本位到受众本位

改革开放后,受众调查兴起,受众受到重视,2001年,“受众本位”的概念提出,一切传播活动要以受众意志为转移,以满足受众需要和提高受众素质作为传播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2、从受众基本行为特征向受众思想观念与媒介的关系转变

受众研究最初,调查研究一般从基本需要出发,通过对受众基本行为特征的了解,掌握不同受众的媒介行为及其对媒介的评价等等,之后,媒介对受众思想观念、态度、行为的影响以及媒介对特定人群的作用受到重视。

3、从定性向定性和定量结合

我国最初的受众研究,以座谈会、受众来信来访等定性研究为主,受众调查在国内的兴起,标志着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方法的结合。

我国的受众研究在内容上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体现在不同群体之中,大学生/青少年/农民工/农村受众/城市受众/儿童;二是体现在受众与媒介的关系上(受众的媒介使用、媒介认知、媒介对受众的影响等)。我国受众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的缺陷。

五、中西方受众研究的比较

纵观中西方受众研究的历史,可以发现,我国的受众研究存在的问题是它发展得太快。我国的受众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西方国家,如美国,大众传播研究几经波折,框架理论和信息处理理论进入受众研究视角;而英国的受众研究也出现新视角、新方法,戴维·莫利的民族志研究方法备受追捧。而受众调查研究一经引入,便如火如荼的展开。但这种研究本身也存在着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在实践操作和运用方面遭受商业性、功利性和无序性挑战;二是在学术价值方面,由于得到的成果多是描述性调查报告,没有太多实际的用途。而在理论研究方面,我们更是拿来主义,霍尔、莫利、伯明翰学派、英国文化研究成为我们关注的对象。

研究内容上,在受众调查发展的同时,相应的受众理论研究却并没有成熟。近年来,我们也研究受众心理、研究特定文化对受众的作用,我国的受众研究快速进入到麦奎尔所说的社会文化性受众研究的阶段。

我国的传播学发展,或许正如郭镇之在《传播学受众研究接受分析》中所说的那样:“我们贪婪的吸取了一个又一个新理论,来不及细细咀嚼……我们一下子就看到了科学前沿,从而对过时的、不完善的研究方法失去了深究的兴趣。”

有人认为,随着新媒介的发展,大众传播将变得越来越私化,因此,受众,会消失。对于这个问题,丹尼斯·麦奎尔给出了自己的回答。麦奎尔认为,技术的发展、全球化从两个方面影响着受众,一是受众的分化,另一个是出现更大规模的受众。而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强化了受众使用媒介的能力,为受众提供了在更大范围内参与传播和进行交流的可能。尽管,目前一些新媒介的发展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受众的行为。技术发展的潜能,更多的是表现在拓展而不是取代旧的“受众行为”模式方面。只要“大众媒介”依然存在,关于受众的传统含义和传统现实,也将继续存在并且仍然适用。或许,我们在大众传播受众研究领域,仍然有追赶的空间。

参考文献

①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新受众研究”之方法》[M].新华出版社,2004

②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③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④刘燕南,《〈受众分析〉解读与思考》[J].《现代传播》,2006(1)

⑤廖圣清,《西方受众研究新进展的实证研究》[J].《新闻大学》,2009(4)

⑥陈崇山,《中国受众研究之回顾(上)》[J].《当代传播》,2001(1)

⑦陈崇山,《中国受众研究之回顾(中)》[J].《当代传播》,2001(2)

⑧陈崇山,《中国受众研究之回顾(下)》[J].《当代传播》,2001(3)

⑨白贵,《从无到有:中国受众研究二十年》[J].《新闻记者》,2001(12)

⑩郭镇之,《传播学受众研究接受分析》[J].《现代传播》,1994(3)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大众心理学论文篇5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心理特点;高校青年学生

当代中国正面临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政治多极化以及科技革命所带来的思想文化领域日益频繁的国家交流,并由此引发了意识形态领域日益激烈的竞争。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给人们的思想领域带来的冲击和困惑也越来越大。由此,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

青年学生是接受和传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主体,也是思想领域内最容易产生迷茫和困惑的群体。因此当前我们迫切需要让学生群体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来抵制西方的政治观点、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思想文化渗透。同时,也为其他领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提供理论借鉴。

本文从高校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出发,探索不同学生群体接受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和途径,力争找到针对不同学生群体自觉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目标。

一、高校不同青年学生群体接受马克思主义心理特点

在高校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首先要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困惑问题。坚定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应对新媒体技术及思想健康成长的需要,寻找更加适合学生多样性心理特点的具体方法。从学生群体态度改变的心理过程入手,通过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态度的改变是从服从到同化最终达到内化的心理过程。而当代大学生在信仰问题上的心理迷茫,并不是他们心理没有信仰,而是不知道自己的信仰是什么,或者说我们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还没有达到让学生完全信服的阶段。因而有些理工类的学生因为驾驭不了理论性过强的知识而不感兴趣,文史类学生因为知识的枯燥重复等而产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逆反心理。所以我们要针对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来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具体内容、途径和方法。

(一)服从阶段学生群体接受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心理机制研究

服从阶段是指个体为了获得奖酬或免受惩罚,按照社会的要求、集体的规范或别人的意志而采取的表面服从的行为。而当代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很大一部分群体都处于这一阶段,甚至有些学生是带着逆反心理以表面服从的方式进入课堂的。针对这类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是老师所面临的最为棘手的难题,也是宣传马克思主义必须进行的第一步,只有找出产生这类问题的原因,消除这种心理才能使学生从服从阶段向同化和内化阶段转移形成自觉地行为,理论宣传才能更具有效性。

在这一阶段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教育属于大而空又形式化的内容,远离生活实际,不能解决自己生活学习中发生的实际问题,所以产生抵触和排斥心理。上课只是为了应对老师,免受惩罚,目的只是期末成绩和学分,因此不少学生课堂上看课外书,不认真听课,是对集体规范的表面顺从,并认为这只是别人强加给自己的意志而采取的表面服从行为。

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期,随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体制的改革,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观念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特别是青年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容易受到社会传媒,文化多元化思想甚至是异端的消极思想的影响,不再盲目崇拜权威、书本知识、传统价值观念,而是注重自身的需要和追求,所以教师的课堂知识灌输对学生的影响与传统教育相比在减弱,而不再具有绝对意义,反而引起他们对这种传统说教的抵触心理。另一方面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确实存在一些弊端,教育内容从深度到广度都没能及时跟上市场经济的步伐,不能及时解决学生现实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惑,难以在心理上与学生产生思想的共鸣。

解决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问题,首先要从教学内容上改变单调的理论说教,提高理论课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把课堂教学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及高尚的社会道德相联系,同学生的情感、需求相联系,走到学生的心里,变自觉的学习为自发的接受行为。在教学方法上,要利用一切现代化教学手段,把抽象的理论和生活的实例相结合,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情感和心灵。从而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学习,进入心理上的同化阶段。

(二)同化阶段学生群体接受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心理机制研究

同化阶段是指个体自觉自愿的接受别人的观点、信念、态度与行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逐渐和他人或团体的态度相接近的过程。不再是被迫屈从,也不再是消极模仿,而是自觉的接受。

大部分青年学生对待周围环境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都处于这一阶段,属于当代大学生的主体心理特征,而且很多处于服从阶段的群体会通过周围的影响潜移默化的走向这一阶段。所以对这一阶段的学生要特别注意培养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把握,抵制西方文化渗透的能力;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阶段的传播重点是澄清学生思想困惑,坚定马克思主义思想信念。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目前,我国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主流是好的。但我们也注意到,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有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淡薄、心理素质不佳等问题。另外,青年一代是西方势力对我国的“函化”、“分化”的重点对象。在高校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实际上就是要解决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问题,帮助他们认清国情,坚定爱国主义信念。

另外大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对象,也是实践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体。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让学生做到真学、真懂、真信,才能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践并传播这些理论,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正确方向。

(三)内化阶段学生群体接受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心理机制研究

内化阶段就是把情感认同的态度与自己内心的价值观融为一体,内心真正接受了新观点、新情感,彻底形成了新态度。处于这一阶段的青年学生除了培养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把握,抵制西方文化渗透的能力;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之外,要更进一步延伸他们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能力,使其成为大众化的又一宣传途径和主体。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来看,重视青年学生群体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要求。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掌握,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在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青年学生群体的思维敏锐,具有富于创造新文化、新思想的巨大潜质,并且他们善于接受新事物,勇于开拓新的领域。这些时代特征决定了他们必然成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继承者和传播者,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力军。

各种实践活动是正是从服从阶段到同化阶段再到内化阶段心理转化的中介和桥梁。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转化为广大学生的内在社会心理,如需求、愿望、动机、情绪、信念等,才能使学生从内心深处理解与认同,并成为学生分析解决当代中国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同样,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通过影响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生,才能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实现学生知行的高度统一是高校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知”是内化,是指学生认同、吸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将其固化为自己的理论素养,指导社会实践。“行”是外化,是指学生将内在的理论素养外化为自主自觉的行为实践的过程。只有将内化的理论素养外化为具体的社会实践行为时,社会主体才能真正达到知行统一。换句话说,只有知和行二者有机的结合,才能促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一步发展。

二、建立在不同学生群体心理特征基础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目标研究

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与青年学生特殊的心理特点相联系就是要在抓好大学生理论学习,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同时,让青年学生了解和相信党的理论,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培养一大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从而赢得青年、赢得未来。培养一批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追求者、发现一批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引导一批青年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者。

首先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普及、理解。普及是大众化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大众化的第一步,没有马克思主义知识的普及,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就缺少基本的了解,大众化更无从谈起。所以,首要任务是使他们掌握理论、才能更好的理解并逐渐的接受理论。

进一步升华为学生的精神信仰。宣传普及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而是应该使学生真正认同接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并内化为自觉的追求。自觉的用理论武装头脑,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主导信仰地位,提高大学生的理论水平以及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不断扩大马克思主义对大学生的影响力、吸引力,帮助大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大学生自觉抵御错误思潮的能力,为培养合格人才创造条件。

大众心理学论文篇6

【论文摘要】大众文化批判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中心话题,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把矛头指向大众文化,对其展开了激烈的批判和否定。法兰克福学派深刻的分析和批判有其合理之处,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们要辩证地分析这些批判以及其对当代社会的借鉴作用。

    大众文化批判是发达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中随着文化进入工业生产和市场商品领域而产生的新的文化现象。它借助于市场化,技术化,全球化这三大推动力量,以不可抵挡之势全面渗入了我们的生活。在西方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中,最有影响力的当属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

    一、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主要内容

    在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在其理论视野中,大众文化不仅仅是单纯的文化现象,而且是经济、政治统治现象。从文化视角切入进行政治经济批判是包括法兰克福学派在内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大众文化的主要差异和分歧所在。

    (一)剥夺人的情感,巩固陈旧的社会秩序

    大众文化是一种媒体文化,它把特定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标准通过潜移默化的宣传强力加给民众。在德国,“传播机器每日通过报纸、电台将民族主义、沙文主义和自由主义、道德论等按时按量硬塞给公民。”马尔库塞则以“单向度思想”(它是由政策制定者及新闻信息的提供者系统的推进的)来阐释人在大众传媒的包围下思想和情感丰富性和多样性的丧失。

    (二)大众文化的标准化和齐一化,剥夺了个性和创造性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对缺乏个性的文化工业进行了深刻的描绘:“现在一切文化都是相似的。电视、收音机、书刊杂志等是一个系统,每一个领域都是独立的,但所有的联系又都是相互联系的,甚至政治上的对手,他们的美学活动也同样颂扬铁的韵律。"z大众文化按照标准化,齐一化大军生产出来的文化复制品,它不仅扼杀了艺术的独创个性和生命,而且抑制了文化消费的想象和主观创造能力。

    (三)大众文化的欺骗性促使人们对现实的认同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大众文化通过提供越来越好的无限的娱乐消费,消解了人们内在的超越维度和反抗维度,使人们失去了思想的深度和反思生活的能力,在平面画的文化模式中逃避现实,沉溺于无思想的享乐,与平庸、痛苦的现实相认同。正如马尔库塞所描述的那样,这种欺骗性还显示了其温柔的一面,即“一种舒舒服服,平平稳稳,合理而有民主的不自由的发达的工业文明中流行。”

    (四)大众文化堕落成为维护现实统治的意识形态的工具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大众文化己经消解了文化原有的批判和否定的向度。它通过“不断重复,整齐划一”,使所有的人从工作到休闲都受到影响。大众文化由于长期受到这种丧失了否定性、超越性文化商品的催眠和灌输,也就习惯了对现实采取顺从和批判的态度。同时,大众文化还是统治阶级权力意志时‘传声筒”,表达的话语是统治阶级的权力意志和权力话语。

    二、法兰克福学派文化批判理论的局限性

    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具有乌托邦式地艺术观和对大众文化的片面否定及浓厚的悲观主义文化情绪。

    (一)艺术观的空想性

    从理论本身来讲,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对文化乃至艺术所做的是一种政治道德的价值判断,而不是一种审美判断。这就使得他们的文化批判理论已与文化艺术有着较大的疏离。他们认为真正的艺术具有自由超越的特征,以“完美’标准来要求艺术。最终,在大众文化和主流文化的排挤下,他们的现实领地越来越小。

    (二)价值霸权主义

    法兰克福学派故意抬高精英文化而打击和蔑视大众文化。他们以精英文化自居,以精英文化的价值标准为唯一标准,一厢情愿的认为文化应该是什么,然后指责大众文化不是什么,挑剔的结果是大众文化一无是处,丑陋不堪。在法兰克福学派眼中与自己倡导文化不同的文化,便是落后的文化,应将被淘汰的,很显然这是一种画地为牢,价值一元的做法。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霸权主义,这无疑是不妥的。

    (三)民众观的消极性

    法兰克福学派对民众有着深深的失望和不信任感。在他们的批判理论中,处处体现了对民众主观能动性的低估,以及对民众被动性和受控性的夸大。他们把民众看成是一群原子状态的,被‘魔弹”一击倒地不起的靶子,看成是倦怠、麻木、简单、肤浅、盲从、无独立性、无品味并追求感官刺激的“单向度的人’,。这种偏见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理论在政治上的有效性。

    (四)大众文化的历史现实发展和历史作用的忽视

    法兰克福学派一味的否定大众文化,这是未真正估计到大众文化的历史作用,大众文化兴盛并遍及全世界,这充分说明了大众文化存在的合理性和历史必然性。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一味否定,是与文化艺术时展相背离,具有某种阻滞艺术生产发展的功能。并且对大众文化的研究只从一个角度—文艺美学的角度,抑或是从意识形态、政治和经济的角度进行分析,是有失片面的。

    三、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对当代社会的意义

    联系到中国实际,我们认为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特别是90年代初,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重新启动,市场经济得到迅猛发展。突然间汹涌澎湃的商品潮和拜金潮,对人们的思想和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大众文化、商品文化的平庸性,精神和价值的失落,引起了不少文化人的反思和忧虑。有些人突然发现,在现代化和市场化的过程中,自己的处境和心态似乎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一样,他们感到一种“资本主义式的而非从前那种斯大林模式的压迫。”他们发现,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可以用来做抗拒和批判现实的武器。

    法兰克福学派的某些具体的观点和表述可能过时了,但其中体现的某些精神还是非常有价值的,值得借鉴的。比如说,批判精神、关注大众立场等等。虽然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批判是否定的,但该学派把大众文化纳入关注和研究的视野本身就反映出开放的学术视野和宽广的理论胸怀。反观我国学术界,当大众文化己经在我国文化生活站稳脚跟后,还有不少学者和作家对大众文化嗤之以鼻。他们中的不少人不去看一眼大众文化的产品,甚至对其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否定,这不但缺失科学的批判精神,而且还缺乏开放的学术意识和宽广的学术胸怀。

大众心理学论文篇7

【论文摘要】大众文化批判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中心话题,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把矛头指向大众文化,对其展开了激烈的批判和否定。法兰克福学派深刻的分析和批判有其合理之处,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们要辩证地分析这些批判以及其对当代社会的借鉴作用。

大众文化批判是发达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中随着文化进入工业生产和市场商品领域而产生的新的文化现象。它借助于市场化,技术化,全球化这三大推动力量,以不可抵挡之势全面渗入了我们的生活。在西方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中,最有影响力的当属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

一、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主要内容

在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在其理论视野中,大众文化不仅仅是单纯的文化现象,而且是经济、政治统治现象。从文化视角切入进行政治经济批判是包括法兰克福学派在内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大众文化的主要差异和分歧所在。

(一)剥夺人的情感,巩固陈旧的社会秩序

大众文化是一种媒体文化,它把特定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标准通过潜移默化的宣传强力加给民众。在德国,“传播机器每日通过报纸、电台将民族主义、沙文主义和自由主义、道德论等按时按量硬塞给公民。”马尔库塞则以“单向度思想”(它是由政策制定者及新闻信息的提供者系统的推进的)来阐释人在大众传媒的包围下思想和情感丰富性和多样性的丧失。

(二)大众文化的标准化和齐一化,剥夺了个性和创造性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对缺乏个性的文化工业进行了深刻的描绘:“现在一切文化都是相似的。电视、收音机、书刊杂志等是一个系统,每一个领域都是独立的,但所有的联系又都是相互联系的,甚至政治上的对手,他们的美学活动也同样颂扬铁的韵律。"z大众文化按照标准化,齐一化大军生产出来的文化复制品,它不仅扼杀了艺术的独创个性和生命,而且抑制了文化消费的想象和主观创造能力。

(三)大众文化的欺骗性促使人们对现实的认同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大众文化通过提供越来越好的无限的娱乐消费,消解了人们内在的超越维度和反抗维度,使人们失去了思想的深度和反思生活的能力,在平面画的文化模式中逃避现实,沉溺于无思想的享乐,与平庸、痛苦的现实相认同。正如马尔库塞所描述的那样,这种欺骗性还显示了其温柔的一面,即“一种舒舒服服,平平稳稳,合理而有民主的不自由的发达的工业文明中流行。”

(四)大众文化堕落成为维护现实统治的意识形态的工具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大众文化己经消解了文化原有的批判和否定的向度。它通过“不断重复,整齐划一”,使所有的人从工作到休闲都受到影响。大众文化由于长期受到这种丧失了否定性、超越性文化商品的催眠和灌输,也就习惯了对现实采取顺从和批判的态度。同时,大众文化还是统治阶级权力意志时‘传声筒”,表达的话语是统治阶级的权力意志和权力话语。

二、法兰克福学派文化批判理论的局限性

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具有乌托邦式地艺术观和对大众文化的片面否定及浓厚的悲观主义文化情绪。

(一)艺术观的空想性

从理论本身来讲,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对文化乃至艺术所做的是一种政治道德的价值判断,而不是一种审美判断。这就使得他们的文化批判理论已与文化艺术有着较大的疏离。他们认为真正的艺术具有自由超越的特征,以“完美’标准来要求艺术。最终,在大众文化和主流文化的排挤下,他们的现实领地越来越小。

(二)价值霸权主义

法兰克福学派故意抬高精英文化而打击和蔑视大众文化。他们以精英文化自居,以精英文化的价值标准为唯一标准,一厢情愿的认为文化应该是什么,然后指责大众文化不是什么,挑剔的结果是大众文化一无是处,丑陋不堪。在法兰克福学派眼中与自己倡导文化不同的文化,便是落后的文化,应将被淘汰的,很显然这是一种画地为牢,价值一元的做法。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霸权主义,这无疑是不妥的。

(三)民众观的消极性

法兰克福学派对民众有着深深的失望和不信任感。在他们的批判理论中,处处体现了对民众主观能动性的低估,以及对民众被动性和受控性的夸大。他们把民众看成是一群原子状态的,被‘魔弹”一击倒地不起的靶子,看成是倦怠、麻木、简单、肤浅、盲从、无独立性、无品味并追求感官刺激的“单向度的人’,。这种偏见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理论在政治上的有效性。

(四)大众文化的历史现实发展和历史作用的忽视

法兰克福学派一味的否定大众文化,这是未真正估计到大众文化的历史作用,大众文化兴盛并遍及全世界,这充分说明了大众文化存在的合理性和历史必然性。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一味否定,是与文化艺术时展相背离,具有某种阻滞艺术生产发展的功能。并且对大众文化的研究只从一个角度—文艺美学的角度,抑或是从意识形态、政治和经济的角度进行分析,是有失片面的。

三、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对当代社会的意义

联系到中国实际,我们认为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特别是90年代初,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重新启动,市场经济得到迅猛发展。突然间汹涌澎湃的商品潮和拜金潮,对人们的思想和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大众文化、商品文化的平庸性,精神和价值的失落,引起了不少文化人的反思和忧虑。有些人突然发现,在现代化和市场化的过程中,自己的处境和心态似乎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一样,他们感到一种“资本主义式的而非从前那种斯大林模式的压迫。”他们发现,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可以用来做抗拒和批判现实的武器。

法兰克福学派的某些具体的观点和表述可能过时了,但其中体现的某些精神还是非常有价值的,值得借鉴的。比如说,批判精神、关注大众立场等等。虽然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批判是否定的,但该学派把大众文化纳入关注和研究的视野本身就反映出开放的学术视野和宽广的理论胸怀。反观我国学术界,当大众文化己经在我国文化生活站稳脚跟后,还有不少学者和作家对大众文化嗤之以鼻。他们中的不少人不去看一眼大众文化的产品,甚至对其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否定,这不但缺失科学的批判精神,而且还缺乏开放的学术意识和宽广的学术胸怀。

大众心理学论文篇8

一、**地区理论普及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地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基层理论普及工作,使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着眼于振奋精神、激发热情、坚定信心,基层理论宣传做到了基调鲜明、方向正确、效果明显、富有成效。

一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相断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热情,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广大农牧民中传播。

二是在基层广泛深入地开展宣讲活动,帮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和掌握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围绕十六大、十七大精神和十六大以来历次全会、扩大会议精神,从地区到各县(市),紧密结合实际,开展三下乡、面对面宣讲、特约宣讲员等形式多样、深入持久的宣讲活动,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心。

三是党的基层理论普及的阵地更加巩固。党的十六大以来,通过争取“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东风工程”、“新西工程”、“电视进万家工程”、“村村通工程”、“农家书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重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建设,全地区54个乡(镇),已建文化站36个;502个行政村中80%的村已建成水准较高的文化室,党的理论阵地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四是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方式,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广大群众所了解掌握。近年来,各县(市)通过举办各种学习培训班、主题教育活动等,广泛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坚持不懈进行理论宣传普及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在充分肯定近年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一是基层理论工作依然是理论普及的“软肋”。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固有差异、人才队伍不足等因素的制约,广大农牧民接触党的最新理论以及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明显地滞后于城市机关单位、厂矿企业、学校社区,这是不争的事实。随着党对“三农”工作不断的重视程度的与日俱增,基层理论普及与其它社会事业诸如卫生、教育、科技等一样,提到了一个重要的议事日程,这为基层理论普及带来了难得发展机遇。

二是文化资源整合成为理论普及的“重点”。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着力加强农牧村文化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着眼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文化权益问题,地区基层农牧区的宣传文化投入逐年增加,国家、自治区、地区、各县(市)对基层阵地“四位一体”的格局已经形成,基层群众读书看报难、看电视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得到一定的缓解。但是,基层文化阵地管理相对滞动,需要有效地进行整合。如文化资源条块管理、各负其职、缺乏有效的整合和管理,中央、自治区配发下来的各类书籍往往被“束之高阁”,借阅使用率低;一部分农牧村喇叭、宣传橱窗成为摆设;村文化活动室还需在吸引力、感染力上下功夫。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是基层理论工作的“焊点”。做好基层理论普及,关键在干部,在队伍。据我们调研了解,目前各县(市)乡(镇)一级的宣传文化干事存在年龄结构老化、在编不在岗等情况。村级专兼职宣传员情况不一,近年来地区招录的大学生充实到村后,状况有所好转,但缺少必要的学习培训。

四是打造乡村文化成为理论普及工作的“终极”。在日新月异的二十一世纪,在党的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先进理念的倡导下,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把各种思想碰撞、民族凝聚力、创造力归结到“先进文化”上来,更加重视提升文化“软实力”,传统文化、机关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乡村文化等等。从理论的层次上讲,基层理论普及当属乡村文化范畴。先进的乡村文化是理论普及的生存发展“土壤”,先进的理论离不开寓教于乐的教育形式;科学理论反过来又指导乡村文化,使其朝着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方向发展。它们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

二、加强基层理论普及工作的对策

从2008年3月起,地委宣传部理论宣教科开始着手加大基层理论的普及力度,我们先后在福海县的解特阿热勒乡、**市切木尔切克乡等地开展调研,本着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充分借鉴昌吉州的做法,草拟了《**地区基层理论普及示范点的创建管理办法》,各县(市)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推进基层理论普及的试点工作。

通过近一年的调研了解,我们认为基层理论普及关键要抓住两个重点。第一个重点:乡(镇)党委中心组学习。现在每个农牧业村都有一名乡(镇)领导挂钩,乡(镇)党委中心组的良好学习风气,必将带动农牧村理论普及。第二个重点:积极培育、健康、向上的乡村文化,用先进的文化来占领党的基层阵地,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

为了做好基层理论普及工作,笔者认为应做到五个“着力”

一是着力搞好农牧村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公益性文化设施是传播先进文化、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必要物质载体和重要阵地。要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着重搞好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以适应广大群众就近,经常参加各类政治学习、培训、文化活动的需要。

二是着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农牧村文化队伍。县、乡、村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稳定和发展专、兼职结合的农村文化队伍,逐步提高农村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每一个乡镇要有一支专兼职的文化演出队伍,在农牧村中组建起戏曲队、腰鼓队、秧歌队、阿肯阿依特斯弹唱队等群众性自娱自乐的文化队伍。县文化局通过分流、返聘等多种措施,保证创建乡镇有一名文艺辅导员。乡(镇)文化站按照至少“一人一编”的标准配备好专职人员,行政村有一名村干部负责兼管文化室。村办公室大喇叭、宣传橱窗要充分运用,及时给农民传递党的方针政策和致富信息。

三是着力用好管好现有各类文化教育资源。发挥地、县、乡三级宣讲力度,以乡(镇)或中心村为单位,按照农牧民的实际需求实施“点菜式”宣讲,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知识、农村实用技术等培训。按照“东风工程”、“农家书屋”等国家、自治区出版物管理办法,使《人民日报》等免费赠阅的书刊切实发挥作用。积极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开展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工作。

上一篇:艺术心理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大学生情绪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