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问题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28 16:59:34

青少年心理问题论文

青少年心理问题论文篇1

(一)归正青少年群体

一般意义上来说,归正青少年指的是解除和完成劳动教养以及劳动改造之后重新回归社会(回到社会正常的秩序和轨道)的青少年特殊人群。“归正人员”是对原来标签色彩浓厚的“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劳教人员”等称呼的取代,体现了对那些因为违法犯罪而被司法矫正机构处理后重新回到社会者的尊重和人文关怀,在关于青少年犯罪预防的政策措施中,归正青少年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归正青少年又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因有犯罪经历而易遭到社会排斥,从而造成其再社会化的障碍。一般来说,社会成员对待刚刚出狱的青少年,其态度上往往不是欢迎与接纳,而是比较鄙夷和排斥,在这样的情况下,青少年犯罪经历很有可能成为该青少年记忆家庭成员无法卸去的精神重负,这一负担在“社会排斥”的压力下处处碰壁,遭人冷眼相待,从而使得归正青少年感到受挫和孤独,要么使其深陷在自卑与封闭的消极情绪中无法自拔,要么对周围环境产生绝望和敌视,更有甚者被迫与正常的社会化轨道中分离,重新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青少年社会福利政策

青少年福利政策是一套谋求青少年健康成长发展的方针或行动准则,其目的在于促进所有青少年的福祉。关信平认为青少年福利政策是指政府或者其他社会组织为青少年提供健康的生存环境,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保障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和充分参与社会、文化、教育以及他们个人成长与福利所必需的其他活动的政策。而将青少年政策更多地视为一种社会政策,这样的理解意味着对青少年政策的有关分析与研究,需要引入社会政策分析的概念架构和理论方法。

二、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分析

(一)生态系统理论视角

根据生态系统理论,人的社会化能否顺利进行与其赖以存在的生态系统的各子系统之间的稳定性、一致性及其互动等直接相关。每个系统都直接或间接与其他系统及个人互动,并以复杂的方式影响着个体的发展。所以在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上,我们应将影响因素进行整体性、综合性的考虑,从青少年自身以及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因素入手,即个人系统,家庭系统、学校系统、社会相关系统。

一是从青少年自身原因分析,青少年时期是由儿童向成年人过度的时期,从身心层面没有完全发育健全,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抵制不良行为的影响能力不强,模仿性较强,易受外界的影响,同时行为受情绪影响较大,难以控制自己的心理冲动,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二是从家庭系统来看,家庭作为初级群体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和社会化影响极大,很多时候父母的过度溺爱、其自身的不良行为以及家庭的完整性遭到破坏等等方面的影响会给青少年的心灵蒙上阴影,久而久之易走上犯罪的道路。三是从学校系统来看,学校不仅学生们接受教育和进行社会化的载体,更多时候学校发挥着共同体的功能,使同学们之间的人际关系得到增进,同时提供一种积极的相互互动关系,又能协调和控制其行为,但学校及老师的一些不当行为却会造成相反的效果,例如体罚学生、虐待学生、严厉处罚“问题学生”、强令开除成绩差的学生等等一系列问题,这样的恶劣行为会引发青少年的违法犯罪。四是社会相关系统的原因,一方面是社会中充斥着追求物质金钱享受的欲望以及腐朽黄色暴力的思想,另一方面是网络的不正确不适当的使用,这些方面都会对青少年的行为以及心灵带来极坏的影响。

(二)青少年产生越轨行为问题相关理论

一是社会控制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文化规范、道德信仰和相关人物不足以规范青少年行为,那么他们就可能出现越轨行为。二是社会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观察学习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而朋友就是学习的重要对象,如果青少年喜欢和行为出现偏差的朋辈群体交往,那么其很有可能出现行为问题。三是拉力理论认为,边缘化、挫折、脱离学习和工作、低成就、社会不平等感会引发青少年的越轨行为。四是认知发展理论认为,早期行为影响后期行为,并可能是后期行为的前兆,认知偏差可能会导致行为方面的后果,因此幼年时期的体验和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青少年的行为。

(三)犯罪亚文化理论

根据文化在社会上所占的地位不同,可将文化分为主文化和亚文化。主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主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亚文化一般情况下不与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亚文化与犯罪之间不存在一种决定或必然的关系。但犯罪亚文化属于亚文化的范畴,只有当亚文化表现出与主流文化的逆反性时,或者沿其负向走向极端时成为极端亚文化才可能导致犯罪。犯罪亚文化是指一种逆主流文化而动的反文化、反社会的危害统治秩序的最极端行为。其在实质上是一种极端的越轨活动,它是青少年产生犯罪的土壤,更有甚者则是其本身就是青少年犯罪活动,因而对青少年犯罪的实施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方法的传播起着渲染、扩展与教化作用。

三、国家宏观层面关于犯罪青少年归正问题的社会政策存在的不足

(一)国家立法在青少年问题方面的侧重问题

国家在青少年社会政策方面有着较为完整的法律体系,对作为违法犯罪主体的青少年,刑事司法方面有关规定体现对青少年的保护性原则,包括教育与保护相结合、强调教育感化的重要性和矫治改造的“相称原则”。在保障

青少年基本权利,如生存权、发展权、被保护权、参与权以及青少年福利方面有《宪法》、《婚姻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从中可以看出,国家针对青少年这一群体有较为完整的法律体系,也同时看到国家在宏观政策层面主要是集中在青少年的权利保护、生活保障、劳动就业、教育政策、青少年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等方面,但是对于专门针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仅有一部法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而对于犯罪青少年归正问题的相关的社会政策或者法律法规较少,在笔者看来,在青少年归正问题上国家投入的精力较少,还没有像其他几个青少年大问题一样进入国家的社会政策议程,因此在国家针对青少年问题方面的立法上仍存在漏洞与不足,没有通过制定相关社会政策法规来保障归正青少年回归社会并融入社会,而是强调青少年犯罪的惩戒与矫治。

(二)国家对于归正青少年在就业支持方面的侧重问题

我国越来越重视对归正人员的就业支持和社会保障工作。2002年起我国逐步实行安置帮教政策,在各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通过各级司法行政部门和社会力量对归正人员进行非强制性的引导、扶助、教育管理活动。但是,安置帮教的政策往往关注于归正人员的就业安置和生活保障问题是,青少年方面也适用于此安置帮教政策。此政策虽然在让归正人员在一定程度上融入社会,找到工作,自食其力,保障其基本生活。但是其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一是此宏观就业支持政策仍然没有突出对归正青少年就业问题的特殊关注;二是就算该政策突出青少年就业问题也存在不足,太过于偏重归正青少年的就业安置问题而忽略了其他方面,因为青少年犯罪劳改之后融入社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方面各个系统的支持和配合,需要他们自身观念和能力的转变,需要全社会的社会态度的转变,撕下他们身上的“标签”,需要家庭的支持,需要社区的支持,需要NPO/NGO组织的支持,更需要社会政策在这方面予以保障和支持。

(三)国家在归正青少年问题政策执行方面对于社区的侧重问题

国家在归正青少年回归社会,适应社会等政策执行方面主要还是依赖于社区。在司法矫正的过程中国家已经逐渐推行社区矫正,社区矫正工作是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对罪行较轻、主观恶性较小、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罪犯或者经过监管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罪犯在社区中进行有针对性管理、教育和改造的工作。其直接目的是通过社区矫正进行的社会化的教育,使罪犯适应并顺利回归社会。间接目的是增强社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同时在实际操作或者说具体的政策执行过程中,社区对于归正青少年开展了“帮教送温暖活动”,“结对帮教活动”,“阳光驿站”,“扶苗工程”等等活动。但正是由于国家在归正青少年问题上主要偏重社区层面,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在归正青少年其他层面介入帮扶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从“安置帮教”政策中可以看出社会政策导向在其他方面并不突出,例如没有很好强调家庭系统的重要性,强调社会组织的重要性,强调社会工作介入的重要性,强调消除社会排斥的重要性,强调整个社会态度和舆论导向的重要性……如果归正的青少年没有能及时地得到社会支持和帮助,那么其又可能进行二次犯罪或者多次犯罪,这对安定有序的社会秩序和美好健康的和谐社会将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对于归正青少年问题社会适应和社会融入等问题国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社会政策层面,更应该上升到国家立法层面,最大程度地帮助归正青少年重建生活,预防其重新犯罪的发生。

四、制定归正青少年社会政策的建议

青少年犯罪是社会的一面特殊镜子,不仅能从反面反映某一阶段人们的文化、道德素养以及精神面貌,而且能暴露出社会某些方面的弊病与问题。因此,正确处理青少年犯罪不仅关系青少年今后的人生发展,也关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如何避免已归正的青少年在回归主流社会时被拒而又选择了回归“边缘群体”和“犯罪亚文化”,从而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样的问题值得深思。因而,笔者认为:一是尽早将归正青少年问题提到国家层面的社会政策议程当中去,强调政策对于归正青少年的特殊关注。二是制定有关归正青少年相关社会政策时综合全面地考虑到归正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网络(家庭、社区、学校、社会组织等),以便其顺利地融入社会并预防其重新犯罪,不仅仅单靠社区方面的努力,而是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态度和社会价值观念,对于归正青少年的问题应该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三是强调社会工作者在归正青少年重新回归和融入社会过程中的介入,通过积极的帮助和各种途径去增强他们的能力和信心。

五、结语

青少年心理问题论文篇2

【关键词】 PYD;问题学生;语文教师;教育;情绪;心理健康

积极青少年发展理论

PYD,全称为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中文是积极青少年发展理论,它整合了积极心理学、品格教育、情感教育等多种理论,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有着很大的不同,积极心理学强调对心理生活中积极因素如主观幸福感、美德等的研究,而不是把重心放在消极因素如病理心理等的探讨。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积极地情感体验,二是积极人格特征和人格品质,三是积极的社会制度系统。[1]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赛里格曼(Seligman.M1998)认为,“传统的消极的心理学确实为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但实践也证明了我们不能靠对问题的修补来为人类谋取幸福,心理学必须转向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通过大力提倡积极心理学来谋取人类幸福”。[2]当我们把目标对准对象的时候,解决问题就会相对于简单些,根据一系列的研究,2004年的时候,勒纳等的学者总结PYD发展的有效经验提出了5个C目标,当有效地实行5个C的目标并完善了PYD的评价体系,就会进一步推动PYD的发展。

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与表现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随着社会竞争力的增强,青少年心理变化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当然影响青少年心理变化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外在社会的压力,家庭等因素都列在原因之内。帕金斯曾形象地把家庭比作“制造人格的工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认为,人的性格主要是在幼年期形成的。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吧![3]父母良好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法会使孩子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可是随着年龄的成长,孩子要进入学校培养阶段,这时候孩子性格等塑造大部分时间来自于学校的教育,因此学校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学校的环境,教学体制以及教师和同学都对孩子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最为广泛流行的一个词应该是“抑郁”,走在校园中,感受身边的同学很多人都像有心事,张口闭口都是我心情不好,我孤独,我抑郁。抑郁如同一张无形的网罩住本该充满激情的心灵。这样的青少年,其生活消极、暗淡,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往往还特别的敏感,怀疑身边的同学,对身边人的一举一动非常的在意。我身边就发生过类似的例子:

有一天我的课堂上,下课前两分钟,一个男孩在下面躁动不安,我问其原因,他说:“下课吧,我要去厕所”。我批准他可以去,可是我的课还没结束,此时班级其他学生跟着我一起继续看题,这时这位同学突然间摔了书本,推门出去,我当时很紧张。

后来得知他经常这样子,是想用这样的方式引起同学的注意。他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并且以前家里有过暴力行为,所以孩子现在的性格有缺失。我还了解到这两个班级单亲家庭学生的比例多,很多学生都是问题学生,所以对于他们的管教方式一定要精心,否则就会踩到雷区,我想大家看到这样的情况也会很痛心,这样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我们这些教育者在面对这样的学生时一定要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

PYD对我语文教师工作的启示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重在预防,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与抵御心理疾病的能力。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或者对于即将要成为语文教师的我们来说,扛起这个改善问题学生心理的任务是责无旁贷的。从PYD的理论中我们知道我们要从积极地角度评价青少年的发展,促进青少年积极发展比预防青少年危险性活动的做法更加的有效。

一个语文老师在讲课文的时候,不仅要讲文本的工具性,更要讲出文本的人文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语文课程应达到的标准。课堂上,语文老师应该多用实际例子分析课文,对于学生的回答问题要采用鼓励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产生兴趣。可以把一些错误情绪的表现以例子的形式穿插在文本讲解中,并请同学进行点评其合理性,让学生认识到问题所在,教师可以给予引导,让学生把所学到的道理运用到自己的身上,在笔者看来语文教师是最容易走进学生心里的老师,因此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帮助也会最大。

都说语文教师是一个多面体,语文课堂不仅仅是教学生知识,还要育人,要让学生在智能发展的同时,德育也有很好的发展,一个人可以知识贫乏但不能道德丧失,所以语文教师一定要在课堂上贯穿着思想上的教育,让学生有个良好的心态,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些学生可能是在学习上不如其他同学,但是不能完全把这些孩子否定为差生,所以这时候教师就应该发挥引导作用,不让学生因为差生的标签而产生自卑等心理。我们不要轻易地给学生贴上“差生”的标签,而是应该多多鼓励他们,使之拥有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近年来,PYD思潮在中国逐渐得到重视,我国一直在强调发挥社区的积极教育作用,但落实到实践中往往有名无实。引进国外已有成熟的PYD课程,对促进青少年与社区的互动等具有重大启示。我国当下青少年发展理论仍在走分化的道路,针对青少年发展的心理咨询、品格教育等理论还是较少,同时因为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学生不愿意或者不承认自己的心理有问题,所以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健康咨询方面的问题。各科目单独研究是独立的,但是不同学科的专家能跨越理论之间的分歧,形成整体的促进青少年积极发展的理论框架就是综合的发展。

学生心理健康体系的建立不是一瞬间能完成的,这是需要多方面的努力,PYD思潮告诉我们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是因病下药,而是要有防患于未然的思想意识,当然这仅仅靠学校的教师来完成是很困难的,必须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让学生有个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刘香东.美国积极青少年发展理论刍议.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南京210097

[2]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青少年心理问题论文篇3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心理素质培养;整合

中图分类号:B8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1-0032

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培养关系研究的取向就是整合研究,所以整合也泛指系统中各个要素的结合、协调研究。将系统中的信息进行整合,才能够实现整体结构的有效发挥,并且將系统中的心理、环境和生理等因素组合协调起来,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到保障。文章主要通过分析整合理论,整理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且总结出培养青少年心理素质的措施,以供参考。

一、整合研究理论依据

1.整合研究理论基础是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是目前我国心理研究教育的两个概念,在进行整合研究之前,要对其进行明确的定义,并且分析出其具有的特点和相互之间关系。而对过度悲观的消极心态,在心理研究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缺陷。西方学者提出,心理健康状态的核心是心理健康的双因素模型,在该模型中,心理健康积极指标是主观幸福感,而心理健康消极指标则是心理疾病,所以将心理健康积极指标和消极指标全部纳入到心理健康的评审范围内,从而弥补了心理疾病的单一视角。在对个体进行心理健康状态评审的过程中只是用普通心理健康诊断,所以极难促进人类心理健康发展。

2.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交互作用

在教学体系中,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最为复杂的体系之一。为了提升教育效果,提升理论基础储备,应该提出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交换理论,青少年的心理活动频繁、快速,经常出现毫无预兆的交换,所以将两者交融在一起,是目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本质。在研究青少年心理问题时,需要结合现实环境,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需求出发,从而掌握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的特征和频率,通过多个层面分析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从而更好的进行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素质教育整合工作。

二、青少年所面临的心理问题

1.考试成绩攀比与升学压力引起的焦虑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的学生、家长和教师全部认为只有学习成绩优异,才能够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有助于未来的生活和工作,所以无形中增加了青少年的考试压力。学生的考试水平经常会受到考试焦虑的影响,而容易产生考试失利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学校和家长不断向学生灌输竞争意识,仿佛青少年一出生就必须要不断战斗,所以使青少年形成严重的学习成绩攀比心理。学校、社会将青少年进行分类,并且划分出重点和一般等学校等级,从而导致师资力量不均衡,也是青少年升学压力的重要原因。

1.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矛盾与冲突

目前,青少年在进行人际交往中存在严重的问题,从而使青少年产生严重的心理压力。具体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青少年进行社交的过程中,部分的青少年经常会保持极大的社交热情,希望得到周围人的认可,并且付出极大的努力,保持单纯的情感,但并非周边所有的人都会接受,所以给青少年带来严重的心理压力。

2、青少年在人际交往的过程,缺乏交往自信心,部分学生是因为家庭环境、学习成绩等因素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另外的青少年则是因为自身性格内向敏感,过于在乎别人的反应,担心自己的社交是否会其他人带来困扰,从而形成社交障碍。

2.青春期生理与心理变化引起的困惑

青春期是青少年阶段所面临改变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青少年的性别特征逐步明显,从而在心理上产生严重变化。最典型的心理反应是情绪波动剧烈,所以出现了青春叛逆反应,对家长和教师所指出的问题均抱有异议,情绪激动的主要表现是青少年无法有效克制自己的情绪,经常出现情绪忽高忽低的反应,长此以往则会给青少年带来严重的伤害,消极情绪无法有效排解,从而导致焦虑、抑郁的心理长期伴随青少年左右,影响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三、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养成

1.青少年学习心理素质的养成

培养青少年的学习心理素质,首先应该增加学生的家庭、学校的认同感,在精神上要给予青少年肯定,并且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付出的辛苦,使青少年能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其次要激发青少年的学习热情,帮助青少年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学习热情属于非智力学习因素,直接影响了学习者的行动,只有培养青少年的学习动力和兴趣,才能够使青少年的学习心理素质得到快速提高。

2.青少年健康性心理素质的养成

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外界负面因素,从而影响了其内在心理,所以社会、教师和家长应该给予青少年正确的指引,理解青少年的改变,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会表现出激烈的情绪,主要是希望获得家长、教师的理解和关注,所以家长和教师要及时的肯定青少年的进步,并且鼓励青少年继续发展,使青少年能够确立正确的发展目标,从而降低青少年的心理压力,使其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

3.青少年升学、就业、人际关系素质的养成

为了使青少年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家长和教师应该鼓励青少年进行正当的社交,并且给予青少年宽容的社交环境,帮助青少年寻找到适合自己的社交方法,在面对拒绝时要及时调整心态,避免产生负面情绪,家长和教师需要改变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不要逼迫青少年进行学习,要促进青少年的全面素质共同发展。

四、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培养的整合策略

为了掌握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升心理素质培养效果,学校应该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全新内容。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该项研究的具体标准和方式,在进行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多学科综合研究法

心理健康问题和心理素质培养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的研究,才能够寻找出关于心理健康科学研究方式,并且能够将其他学科应用到心理健康的研究中。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对其进行研究不仅涉及心理科学的方法,而且涉及教育学、行为科学、系统科学等多学科的相关方法,为了达成研究目标,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在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相关研究方法和手段尤为必要。实践表明,多学科综合研究法,相互补充和印证,保证了研究结论的真实可靠性。

2.遵循“人在环境”的理念

在进行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过程中,应该秉持“人在环境”的理念,并且对传统的心理教育方式进行研究和反思。“人在环境”主要依據以下几方面:

应该从人的社会关系角度和心理角度来分析,将人所具有的社会关系和心理活动,比如:人格、情绪、思维等等,所以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培养整合需要依据社会环境影响,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并且通过环境来反应青少年的心理变化,能够将环境和个体的发展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人类是心理和生活等综合因素结合的整体,所以人类具有非生理性因素和生理因素两方面,并且两者互相影响。人类的心理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比如:学习压力、就业压力、人际交往等等方面,所以在进行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培养整合的过程中,需要结合非心理问题和心理问题,同时进行研究。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培养的整合,需要从多个角度分析,将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素质教育要求和青少年心理发展需要等结合起来,能够更好的掌握整合办法,从而有效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培养整合工作的发展速度。

参考文献 

[1]洪英.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培养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5(8):11-11. 

[2]任丽.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培养策略探究[J].吉林教育:综合,2016(18). 

[3]李红香.基于体育心理素质的发展特点分析青少年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思路[J].运动,2017(6). 

[4]任代江.民族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整合探究[J].读写算:教研版,2015(3). 

[5]王鑫强,张大均,苏志强.简明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健康版)的修订及信效度研究[J].心理学探新,2017,37(1):84-90. 

[6]周银.初中生物教学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分析[J].学周刊,2015(35):79-79. 

青少年心理问题论文篇4

关键词:失足青少年;抗逆力

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腐朽思想的充斥,社会秩序的混乱,父母教育的缺失,各种网络暴力的影响,使得本来就缺少自我约束力的青少年更加容易走上犯罪道路。很多青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往往是因为冲动,加上正处于青春期好面子,好攀比,讲究哥们义气,这都成为青少年犯罪发生的温床。随着青少年犯罪率的提高,我们在强调预防犯罪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失足青少年的再教育以及对他们重新进入社会的引导。相对来说失足青少年的犯罪程度低于成年人,受监制的时间比较短,如果能够加以正确引导,前途依旧光明。未来的世界是属于所有人的,不可能将这些犯过错的青少年排除在外,这是不公平也是不科学的,因此如何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但由于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各方面还不够成熟,如果仅仅依靠他们自己很难重新融入社会,本文目的旨在从失足青少年的社会融入问题出发,帮助他们建构更加有效的抗逆力系统。

一、研究背景

目前学术界对青少年犯罪中的青少年年龄共识也大多指年满14周岁不满25周岁的人[1]。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呈现出一种新一轮的高发趋势,而且呈现出犯罪类型多元化、犯罪主体低龄化、流动青年犯罪增多、团伙犯罪更加明显的特点,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而学术界对于失足青少年的研究包括原因分析、特征归纳、预防对策、社会适应能力等等。抗逆力理论也多应用于青少年成长问题,社会弱势群体如单亲母亲、女性务工人员、艾滋致孤儿童等的研究。对失足青少年抗逆力的研究相对较少,由田国秀等人编译的迈克・安格尔的《建构高危青少年的抗逆力叙事》一文阐述了通过与高危青少年一起回顾故事、解构故事、重构故事,帮助他们建构新的生命意义,唤醒和挖掘高危青少年的抗逆力。从抗逆力的角度探讨失足青少年回归社会的问题能够从多角度分析解决这一问题,拓宽研究范围。

二、青少年失足的原因

有关青少年犯罪的原因解释,学术界与实际工作部门的研究人员做了大量的研究。又从青少年特有的生理与心理因素来找的;也有从家庭、学校与社会环境角度来解释的;还有从社会学理论或架构模型来分析的,可谓众说纷纭[1]。总的来说青少年失足有着深刻的原因。就外部原因来说有:家庭、学校教育的薄弱、国外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腐蚀、生活贫困、社会缺乏一些有效保护青少年的相关法律文献、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人际关系的混乱、社会结构的调整以及社会秩序涣散、文化管理部门监督不力导致大量低俗、暴力文化充斥市场腐蚀青少年的心灵等;内部原因: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处于心理上的“断乳期”,冲动、好强、叛逆、要面子,对周围的世界充满极大的好奇心,而又难以抵挡外界的诱惑而最终误入歧途。

三、失足青少年回归社会后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可能导致的后果

失足青少年回归社会后,很容易被众人贴上标签,无论他们怎么努力都很难改变在他人心中的形象。以至于求学就业、人际交往等方面受到很大的影响。概括来说,他们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自我价值感低。过去不光彩的事实严重影响他们回归社会后的生活,他人异样的眼光与冷嘲热讽,不仅会激起他们的反抗心理还会降低他们的自我价值感。与社会的隔离也让他们在重新融入社会时感到匆忙无措,与同学朋友之间的强烈对比与落差,更加打击他们的心理。

第二,无归属感。不少失足青少年来自单亲家庭或者贫困家庭,家庭关系比较紧张,当他们接受法律惩罚再次回到家庭时会承受更多的压力,亲人关系紧张,朋友关系疏远,最终导致他们缺乏安全感与归属感。

第三,面临生活、工作压力。有一则新闻报道过这样一则故事:少年小张因盗窃罪被少年法庭判处缓刑。回归社会后,他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表现良好。但当公司从他的户籍所在地调查得知他有犯罪前科后,马上将他辞退。无论他们在回归社会后怎么努力,世人仍旧会以有色眼光看待他们,无形中对他们以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阻力,影响他们的生活。

“犯罪学家认为,失足青少年回归社会后遭遇求学就业等方面的困境,容易使他们背负心理负担,长生破罐子破摔的念头,甚至重新犯罪,不仅影响他们的教育矫治效果还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危害。”[2]青少年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因此解决好失足青少年的回归社会的问题,不仅有利于他们自身的发展还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四、失足青少年的抗逆力建构

抗逆力包括三大要素:效能感、归属感、乐观感。失足青少年抗逆力的建构需要将这三个要素紧密的结合起来,互为依托。

首先是效能感。效能感又包括人际技巧、解决问题的能力、情绪管理及目标制定等。本文主要从人际技巧和问题解决能力、目标制定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人际技巧是指适应不同文化的灵活性、同理心、幽默感及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个人的发展,失足青少年多少存在着一些人际交往问题。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当失足青少年重新进入社会时,往往会感到与社会脱节,这就需要一个具有专业能力的机构帮助他们。运用专业的知识帮助他们适应不同的文化,学习同理心、幽默感和沟通能力。我国目前也有一些社工机构开始从事这方面的工作,运用个案、小组、社区的工作方法,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但是这些机构毕竟比较少,而且社会认可度不高,需要政府给予大力支持,同时社工机构自身也应努力提高自身认可度。解决问题能力是指懂得运用资源及寻求帮助的能力。较低的解决问题能力,往往伴随着错误的认知信念和攻击情绪。当青少年面临某一问题特别是重大问题时,往往考虑的不够全面,易采取过激的处理办法。失足青少年缺乏有效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受管制、监制期间,执法人员应该注重对他们在问题解决能力方面对的培养,让他们学会运用资源及寻求帮助的能力,改正冲动蛮干的错误观点;进入社会后应该有专门的机构针对他们的犯罪特点、人格结构进行差异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打下基础。目标制定是指了解自己的目标,并具备订定计划的能力,从而达至自己的目标。明确、清晰的目标是每个人通往成功之路必不可少的条件,当失足青少年再次进入社会时,因为以往的过错使他们容易产生自卑等消极的负面情绪,难以正确认识自己。同时,外界的各种压力,更容易激发他们破罐子破摔的情绪,进而对未来失望。明确的人生目标能够带领他们走出迷雾,重新踏上生活的征程。失足青少年再重新进入社会时,往往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对未来迷茫无措,无论是求助于专业人士还是家人、朋友帮助,都应该帮助他们树立一个清新的目标。让他们了解自己的目标,锻炼制定目标的能力。

其次是归属感。人若在被照顾及被支持的关系里,对这段关系存有期望并积极参与其中,归属感自然而生。青少年应该最少有一名关心或照顾自己的家庭成员,教导他们积极态度,理解、支持及帮助他们。在家庭以外,教师是最有影响力的人。失足青少年相对于一般的青年更加的敏感,他们害怕外人异样的眼光,这时的他们更加渴望得到外界的照顾、支持与肯定。有些父母在面对这些情况时感到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与孩子相处,往往采取听之任之“漠然”对待,或者倍感小心的相处,或者暴力相对,最终导致家庭关系异常紧张,孩子缺少家庭温暖。因此,父母也需要得到外界的支持与帮助。社会工作者可以根据失足青少年的具体情况,给予他们更多地关怀和肯定,运用优势视角,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并加以拓展。在社会融入方面,要按照当事人的意愿是继续学习还是直接工作。如若继续学习要帮助他联系学校,同时也要帮助他树立面对各种质疑的抗逆力。若直接工作要在他具备工作能力的条件下,要帮助他联系相关实习工作单位,并定期的回访。联合社会上各种公益机构,通过协商为他们提供生活、就业场所。更好的办法是建立一个失足青少年可以互相联系的平台,促进他们之间的相互交流,发掘失足青少年成功融入社会的案例,让他们互相鼓励,增加彼此之间的归属感。对于父母也要教导他们一些与孩子相处的方法,帮助他们了解孩子的想法,促进家庭关系的缓和。在宏观方面要努力纠正社会对失足青少年的错误认识,去除刻板印象,为他们营造更好地社区乃至社会环境,让他们体会到爱和归属感。

最后是乐观感。相信未来是光明和充满盼望的。MartinSeligman(1995)在“OptimisticChild”一书中强调乐观感是可以培养的,主要是取决我们怎样看待当前的逆境。我们若将当前的逆境看为暂时的、个别的和外在的,就能较乐观及正面地面对逆境。失足青少年在面对未来时比较悲观,缺乏兴趣。因此需要向他们注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个案了解他们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向他们提供合理的建议。或者组织相关的兴趣小组活动,激发他们的兴趣。同时,在向他们注入乐观因素的同时,也要及时关注周围环境对他们的影响,并适时地做出相关方面的工作调整,避免外界环境对他们的错误诱导。总之无论采取何种工作方法,都要致力于消除他们的消极情绪,帮助他们树立积极乐观地人生态度。

小结

本文所提的意见和建议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但毋庸置疑的是失足青少年的社会融入需要他们自身、亲朋好友乃至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无论他们曾经犯过何种错误,未来的社会仍有他们的存在。目前社会上也日益关注这一问题例如为了更好地开展对失足青少年的教育矫治,晋江市检察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尝试,创造性地提出联手民营企业、关工委共建“非羁押诉讼帮教基地”的设想,并努力寻找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企业作为共建方,为处于刑事诉讼期间的失足青少年提供生活、劳动、帮教场所,实现对他们的有效保护。在这样的趋势下,社会工作更应该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政府应该鼓励与扶植服务于失足青少年的社工机构,同时各种公益类机构也应该加入其中。

[参考文献]

[1]邓俊.近十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研究综述[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12-02-15

[2]迈克.安格尔 田国秀 朱笋 杨莉锋.建构高危青少年的抗逆力叙事[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6-12-20

[3]青少年就业难,WWW.XINHUANET,2005-04-16

青少年心理问题论文篇5

青少年犯罪及其治理不是单纯的法律问题,而是复杂的社会问题,与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念和公共政策取向密切相关。虽然发端于1899年美国伊利诺伊州《少年法院法》的少年司法制度,被著名法学家庞德称为是“英国大以来,司法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但我们却无法否认制度表象背后社会价值观变迁和政策理念博弈对少年司法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福利主义也好,严罚主义也罢,它们才真正是青少年犯罪治理事业“活的灵魂”。“政策治国”在中国有久远传统,虽然过度强调无形的政策而忽视有形的规则总是或多或少地和“人治”联系在一起,导致“政策治国”屡遭法学家诟病,但我们又不能否认,政策的价值往往又是法律规则本身不能完全取代的。在告别动荡战乱的常态、稳定的社会生活中,作为国家进行公共秩序调节和社会治理的“活的规则”,政策常常包含了最稳定、最基本的公共价值思潮和利益取舍标准,并在制度变革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引领作用。

刑事政策是重要的公共政策,它不仅对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策略价值,而且对实际工作有着权威的直接指导作用,历来受到各国关注。青少年犯罪刑事政策是刑事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刑事政策“试验田”和“先驱者”的基础作用。青少年犯罪刑事政策以青少年为本位,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只不过是这一政策的初层目的而非最终目标,青少年犯罪刑事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障个体和群体的青少年实现正常的社会化与再社会化,营造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进而从根本上降低整个社会的犯罪发生几率。从这一意义上看,青少年犯罪刑事政策与普通刑事政策相比,实际上又具有二元分立的特点,它是一种特别的刑事政策。我国大陆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关注刑事政策问题由来已久,对青少年犯罪刑事政策的研讨近年来也开始活跃,但关于这一特别刑事政策的系统、专门阐述,却并不多见。

对青少年犯罪刑事政策的研讨,需要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的合作与互动,需要广泛意义上的社会参与。浙江省余姚市人民检察院是多年的“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单位,在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司法实践及其对策思考方面进行了不懈尝试。早在2004年,余姚市人民检察院便以青少年案件业务骨干们为主体,与华东政法大学的同仁们合作研讨课题“检察视野中的青少年维权”,并于同年11月出版著作。[1]但著作的出版显然并没有减轻检察官们的困惑和疑虑,多年的实践本已启发了人们关于青少年犯罪问题复杂性的思索,而集中研讨过程中的思想碰撞与视野拓展,又更明确无误地告诉了大家:一个单位自发的道义理念与实践热忱,虽然自有其价值,但对于从根源上治理青少年犯罪而言,却终如杯水车薪。面对日益复杂和严峻的青少年犯罪问题,社会的全方位关注和国家的全方位干预,以及由此引发的系统深入的理论探索、政策升华和所带来的法律制度、社会干预模式的成熟,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正是基于这一感悟,以检察长张利兆博士为首的余姚市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们不满足于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的浅尝辄止,而是与华东政法学院的同仁们再度携手,展开了对青少年犯罪刑事政策的系统求索。殚精竭虑之后,眼前的《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研究》[2]一书终得面世,并带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至少在我个人看来,它应当是目前在独立、系统、专门研究青少年犯罪刑事政策问题方面有视野、有见地、有深度的一部力作。

作为近年来我国大陆司法机关唯一一部专门、系统研究青少年犯罪刑事政策的著作,《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不止一二,颇可圈点:

从内容和观点体系上看,本书有所突破的难点问题至少有以下几个:一是在对国外及我国“两岸四地”各法域青少年犯罪刑事政策进行比较分析和对我国青少年犯罪治理历程进行历史分析后,对我国目前的青少年犯罪治理实践和刑事政策进行了客观评价与定位,包括正确认识我国青少年犯罪刑事政策的历史渊源、历史功绩,其在当今世界青少年犯罪治理政策格局中的地位和积极影响,以及目前面临的矛盾和困惑。明确指出我国当代青少年犯罪刑事政策存在的根本问题是其价值观上的依附性、规范渊源上的非独立性和执行机制上的虚置性,因此需要从根本上颠覆旧式思维,实现青少年犯罪刑事政策的独立发展。二是科学界定了青少年犯罪刑事政策的内容体系,实现了对传统上将青少年犯罪刑事政策等同于“缩小了的成年人犯罪普通刑事政策”旧式思维的超越。普通刑事政策多被理解为包括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和行刑政策,但本书特别提出,青少年犯罪刑事政策除了刑事立法、刑事司法政策外,应当包含专门的刑事矫正政策和特殊的刑事社会政策,同时应当排除行刑政策。因为“矫正”与“行刑”在青少年犯罪语境中的内涵是完全不同的:基于青少年的犯罪成因以及其身心特点,对青少年一般不轻易判处刑罚,而多强调进行非刑罚的教育矫正政策,所以狭隘的行刑政策不应包含在青少年犯罪刑事政策中。行刑至多应看作是矫正的内容之一,强调因材施教以实现“浪子回头”的矫正政策和注重从根本上改善青少年生存发展环境的社会政策,才应当是青少年犯罪刑事政策的核心内容。三是联系青少年犯罪治理的现实和长远需要,具体深入地阐述了青少年犯罪刑事政策各个领域的发展思路,包括:立法政策方面,正确理解青少年犯罪刑事立法的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问题,合理界定青少年犯罪圈的最佳范围,突出青少年刑事立法在价值和渊源上的独立性,实现立法体系的完整性和衔接功能,建青少年司法过程中以“社会调查”和“心理治疗和教育”为载体,以“宽容”为核心理念,建立人文主义的案件处理模式;矫正政策上,厘清矫正政策与其他刑事政策的关系,对青少年非刑罚矫正措施提出了适合国情的发展完善路径,在缓刑、非刑罚处理、社区矫正、心理测试、恢复性司法与刑事和解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观点;社会政策方面,从社会发展与社会控制的角度探索通过完善保障青少年生存的早期福利制度、优化青少年的发展环境(如改革教育模式、实行媒体产品分级、治理少年帮派、鼓励青少年社会参与等)、改善归正青少年的再社会化条件等,直接预防和治理青少年犯罪,同时提出通过调整国家区域经济和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纠正人口出生性别比例失衡、治理城市“贫民窟”等控制青少年犯罪的社会根源,间接地预防和治理青少年犯罪的社会政策建议。

从研究方法上看,本书的特色与建树主要体现在它除了运用历史、比较、实证等常规方法之外,还从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人口学等视角出发,借鉴吸收了“文化冲突理论”、“社会紧张理论”、“社会生态学”、“社会排斥理论”、“亚文化理论”等犯罪学研究方法和法律功能、法律控制等法社会学研究路径,用以分析青少年犯罪的社会根源与演变机理(比较典型的是本书关于“未成年人犯罪刑事社会政策”一部分的分析阐述),并提出宏观与中观、微观相结合的有针对性的犯罪治理策略,令读者不禁眼睛一亮。

当然,不足之处也不是没有。如本书建议制定独立的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诉讼程序法,但不容忽视的是,犯罪只是未成年人不应有的行为的一部分,发生在他们身上更多的却是有潜在危险倾向但又不是犯罪的“不良行为”,这些行为自然无法依照处理犯罪行为的刑事诉讼程序法处理,在当前其他教育纠正方式乏力的情况下,这些行为应当纳入何种治理渠道?而本书同时建议制定的矫正法虽然涉及到这一问题,却似乎还有待深入。因此究竟是制定分立的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法和矫正法,还是借鉴域外经验制定少年犯罪处理与不良行为矫正一体化的完整的“少年事件处理法”,也许还可以进一步商榷。另如本书倡导以“宽容”为核心理念建立人文主义的未成年人犯罪司法模式,应当说这是没错的,但在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犯罪形势日益严峻,且许多国家少年犯罪刑事政策亦向“严罚主义”有所回归的潮流中,过于强调“宽容”是否与当前民意合拍,或与现实需要相左,也许还值得探讨。再如本书最后一章阐述的未成年人犯罪刑事社会政策问题,虽然其视角独到、鲜活、全面,也系统阐述了影响未成年人犯罪发生和演变的社会根源因素及其改善路径,并将许多看似无关、易被忽视的社会发展矛盾问题令人信服地纳入到了未成年人犯罪治理视野中,但如何将这些社会矛盾的解决路径更加有机地、更加具体地连接到未成年人犯罪治理的工作机制中,实现从“可见、可知”到“可用、可行”,恐怕还值得进一步思考和展开。然而瑕不掩瑜,即便有上述些许遗憾,本书的价值仍然是十分值得肯定的。正如作者谦言,在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上的呕心沥血,非求学术闻达,只为抛砖引玉,乃是期待引起更多的关注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今天看来,作者的心血应当是没有白费的。

[参考文献]

[1] 张利兆.检查视野中的未成年人维权[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

青少年心理问题论文篇6

关键词:优势视角;青少年社会工作;问题对策

一、我国青少年社会工作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青少年社会工作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针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提供社会资源并协助其正常发展而设计的发展性青少年社会工作;二是针对已经发生问题的青少年的个人和家庭及社区环境的不良因素而提供的矫正性青少年社会工作;三是针对青少年及家庭和学校以及社区现状而开展的预防性青少年社会工作。 .

二、青少年社会工作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问题青少年的标签化

标签理论根植于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其主要内容是,米德认为符号使人类有复杂的沟通网络从而产生历史、文化;个人与社会是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没有单独的个人和自我而且互动的过程是动态的,不断演变的。标签理论认为一个人被贴上“标签”是与周围环境中的社会成员对他及其行为的定义或标定过程密切相关的。那些犯错误的孩子会被周围人贴上“不良少年”标签后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社会对其不良的评价并认同他人的观点确认自己是坏人,进而被迫与其他的坏人为伍进行更加恶劣的行为,久而久之越陷越深终究无法自拔。

(二)独生子女教育的偏颇性

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目前我国有独生子女7000万人左右。重要的问题是家庭对独生子女教育存在两个问题:第一是教育观念的落后。尽管现在许多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但教育观念比较陈旧。把孩子的成才与否同自己的荣辱联系在一起,没有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来对待;二是在教育方法上的偏颇。许多家长过分溺爱,导致孩子怠情、自私、骄横等,而这些问题将直接给青年社会化过程造成心理和行为上障碍。

(三)青少年行为偏差问题

偏差是人们在遵守社会规范的过程中出现的由于不良的社会环节、教育方式和功能失调的家庭影响而造成的背离、违规范的行为。本文中主要研究 一般偏差行为即轻微偏离社会规范的行为,包括不道德行为和轻微违法行为。一些青少年往往把绿林好汉作为崇拜、模仿的对象,还有在伦理观念方面是非模糊,分不清文明礼貌与粗鲁野蛮,形成了错误的人生观。

三、优势视角理论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一)优势视角理论的概述

优势视角是社会工作学领域的一个基本范畴,指社工所应该做的一切,强调要立足于发现、寻求、探索及利用案主的优势和资源,协助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他们的梦想,并面对他们生命中的挫折和不幸,抗拒社会主流的控制。优势视角相信人可以改变,每个人都有尊严和价值,都应该得到尊重。概括讲即,优势视角是着眼于个人的优势,以利用和开发人的潜能为出发点,协助其从挫折和不幸的逆境中挣脱出来,最终达到其目标、实现其理想的一种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

(二)优势视角理论的应用

1.优势视角下的去标签化

优势视角相信人们天生具有一种能力,即通过利用他们自身的自然资源来改变自身的能力。优势视角着重于发现案主自身的优点,帮助案主认识其优势,从而达到解决案主外在或潜在的问题。我要鼓励这些被标签化的青少年看到个人的优势与长处,并通过一种重新定义或标定的过程来使那些原来被认为有问题青少年去标签化并恢复为正常人。

2.帮助青少年进行心理及认识辅导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曾经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是渴望得到赏识。"社工要通过理性分析并善于应用优势视角的宗旨即动员服务对象的力量来达到他们自己的目标和愿望。优势视角的实践意味着社工所应该做的一切在某种程度上要立足于发现,寻求,探索以及利用案主的优势和资源,协助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他们的梦想并面对他们生命中的挫折和不幸。

3.通过重新社会化解决青少年行为偏差问题

行为偏差论认为解决社会问题最好的办法是重新社会化,而重新社会化较好的对策是生活机会的重新分配。如增加个人和合法行为模式的联系,开放和创造达到成功社会目标的机会。偏差行为并非某种人的特质,而是被人用某种角色加以标示的结果,而被成功地贴上标签的人,便是行为越轨的人。我们要能由传统个案工作者转型为个案管理者的角色,找寻和整合案主身边的资源,有效运用优势视角的工具解决青少年问题。

四、结论

优势视角可以归结为一个刺激人的抗逆力的过程,它将通过对人已有优点与能力的发现,进行深度培养,将人的潜力刺激达到最大化成效并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总体来说,案主在困境中往往缺乏自身和外在的支持,社工在明确案主的需求后,可以搭配优势视角有关案主潜能的开发的理论以及获取相关社会支持,面对困境依然存在的优势加以利用,为案主的困境找到出口。

参考文献

[1]《社会工作实务》王思斌.2010.

[2]《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京) 中国社会科学院,2004(03).

[3]优势视角理论 国家开放大学社会工作学院http://

[4]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 李亚文、杜立婕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青少年心理问题论文篇7

一、突破传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理念 

(一)变单一教育主体为多元主体 

长期以来,人们大多认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是学校,很多人认为只要把孩子交到学校就行了。尽管我国从小学到大学,都针对青少年开设有思想道德教育品德课,但目前我国学校的现状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学形式采用传统的教师主讲理论,学生听讲的形式。在追求高升学率的时下,学校对德育教育这一块重视不够。而在新媒体时代,如果还用这样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来培养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就落后了,且這会直接导致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面临很多突出问题。 

新媒体以QQ、微博、微信、网络论坛、手机短信为载体,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文字、语言、图片等方式,方便快捷地个性化的信息,与个体进行相互交流。新媒体时代,青少年可以通过多种新媒体载体,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自主自愿地获取所需的知识和教育内容,不必非要按传统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到规定的场所接受教育。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受客观社会现实的影响。青少年获取信息渠道的多元化,必然要求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主体的多元化,可见,我们要形成学校、家庭、社区、社会齐抓共管的教育机制,要有多元化的教育主体和渠道。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每个成年人都应承担起对青少年正面教育、积极引导的责任,使其形成正确的思想和良好的行为规范。教育是整个社会的责任,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应多主体齐抓共管,增强其教育的实效性。在新媒体环境下,不能指望仅仅依靠学校的课堂教学、教师的引导教育就可以实现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 

(二)变青少年被动接受为主动汲取 

新媒体环境中,信息的选择与利用实现了自主化和个体自由化,思想道德教育信息传播要主动适应这一新变化。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尊重青少年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实现教育角色的转换。教育者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引导青少年自主参与整个教育过程,树立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与自我教育意识。“让青少年参与不仅仅是形式,而应是真正思想上的参与,心与心的沟通,是教育对象与教育者形成的共同思考和交流的过程。”[1]应构筑起和谐互动的关系,形成教育者与青少年之间的协同学习模式,在这一互动交流学习的过程中,让青年学生不断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在新媒体时代,我们已经没有能力,也不可能将学生与新媒体隔离开来。由此,教育者应把握思想道德教育信息的主动权,利用新媒体把德育内容迅速传递给受教育者,使思想道德教育能更直接、更深入地直达每一个个体,帮助青少年鉴别纷繁复杂的新媒体信息,让青少年学会认识和分析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教育者在培养人的活动中,不仅要传承人类文明,而且要播种社会理想,在学生心田播撒真、善、美的种子。当他们能看到自己发展的可能性,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中,通过观察、思考、质疑、探索、创新来提高智能,开发自身潜能的时候,他们就能在关爱中感受到自己的生命荣光和责任。这样采用“疏”与“导”的德育模式,变“居高临下”的德育灌输为平等的交流与互动,思想道德教育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三)角度新、因材施教、灵活多样 

常言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个人就是一个小世界。因此,在面对每一个青少年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寻找新角度,机动灵活地采用各种方法去帮助青少年解决思想困惑、道德良知和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问题。在新媒体便捷、快速的信息传播模式下,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必须摆脱陈旧的方法,不断寻找新角度开展工作。 

二、整合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 

(一)变单一为丰富多彩——吸纳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进行继承与创新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资源丰富、覆盖面广,信息传输快捷、交互性强。要用与新媒体传播模式相适应的内容与形式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如将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与原理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给他们,变教材、纲要、文件的形式为可视、生动、鲜活的生活模式;可以整合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资源和国内外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将其制作成新媒体传播的信息源,通过不同的渠道发送给青少年;党的方针政策也可以用青少年容易接受的便捷的方式传递给他们,使其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受到教育,自觉参与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心中筑起道德的防火墙,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文化与思想的侵蚀,成为道德自律的强者。 

(二)变教条为形式多样——教育内容具有针对性、丰富性 

在制作教育资料的信息源时,可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内容与史料相结合,将理论还原到历史事件中,用丰富的史事来进行教育,以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内容与社会发展现实相结合,结合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结合改革发展的内容来进行教育,以增强教育内容的时效性、丰富性、生动性;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内容与青少年的思想实际、面对的人生问题相联系,使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能解决青少年的实际问题和困惑,真正做到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能“贴近社会、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突出针对性、时代性,让思想道德教育富有感染力。在新媒体时代,要把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出发点真正转向青少年,从青少年的思想实际和理论需要出发,通过教育者对理论的研究、挖掘、提炼、整合,使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富有时代精神和时代气息,避免理论上的空谈。

      (三)变整体为灵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多样的传播模式传递给青少年 

将新媒体作为新形势下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载体,可以大规模地、快速地、主动地传播正确的思想、理论与政策。新媒体的高速发展,赋予了德育方式全新的理念。我们必须破除封闭灌输的方法观,确立大胆开放、平等交互、真诚服务的新方法观。 

在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不能急于求成,可以将理论体系化整体为灵活,以适合新媒体传播的方式灵活地传递给青少年朋友们,使他们在接受、理解、认可的同时,能“化理论为德性,化理论为方法”,在生活中做一个有责任感和自律精神、人格高尚的人,从而实现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专化行为”的目的。 

(四)变抽象为具体——开发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立体资源体系 

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以往信息单向传播的局限,信息传播超越了时空的限制且可实时互动。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抛弃了往日无用的官腔客套和繁文缛节,更加追求新颖、真实、及时、富有针对性的信息交流”。[2]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就要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把深奥的原理通俗化,把枯燥的理论趣味化,以新颖的内容与方式传递正确的思想与观念给青少年,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德育工作者和相关教育机构要积极探索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开发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与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任务与责任等相适应的高质量的新媒体教学软件和数据库,加快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数字化教材体系建设,构建和把守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新媒体阵地,逐步建立起适应新媒体时展需要的立体化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体系和网络互动平台。 

三、拓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渠道 

(一)强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社会功能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和教育力量,把在新媒体环境下针对青少年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作为一项全新的社会工作来重视。社会主流媒体要大力宣传和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思想与文化,传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正能量,积极营造有利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社会氛围;信息行业的主管部门要加强QQ、微信、微博、手机等的信息监管,履行社会责任,严查和杜绝不良信息的传播,净化青少年成长的网络环境;各地政府应加强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重点的青少年活动场所建设、使用和管理,广泛深入开展青少年道德实践活动,使青少年在各种活动场所都能接受到正能量,受到思想教育,提升思想境界。社会教育要更多地关注青少年社会价值、团队合作、实际经验、成功要素等方面的认知积累,强化其行为范式,从而达到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 

(二)加强家庭道德建设 

家庭是青少年居住的场所,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一站。家长自身的价值观和教育观,直接决定了孩子的价值观和成长方式。孩子最深的认知,最重要的场所是家庭,而不是学校。如果失去家庭这个教育的重要阵地,再指望学校的解救,除了无济于事,还有可能适得其反。因此,家长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遵纪守法守规,做道德的楷模。良好的家庭关系,和谐的家庭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利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目标的实现。家庭教育涉及人生的很多阶段,不同的阶段需要不同的家庭教育知识,作为家长,父母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做孩子的榜样,形成好的家风、家教。家长不能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只是考虑孩子智力因素,还应关注孩子的成长、成才、成人等非智力因素的形成和培养,应着眼未来,脚踏实地,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自律精神。 

(三)构建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长效机制 

城市社区是青少年生存、生活的小环境,这种生活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很重要。社区要有专门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机构,增加针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相应组织体系,建立针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专职人员;要专门创建针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新媒体平台,实时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如开展社区青少年文化活动场所建设,组建社区青少年文娱活动队、足球队;建立社区家庭青少年档案,给予社区每位青少年更多的关心与关爱,以利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健康成长。只有多主体、多渠道地有效协同、互相渗透、互为因果,才能培养出更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四、创新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 

过去,我们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方法陈旧,结合实际不够,针对性不强,难以引发学生的兴趣。现在,在新媒體这一平台上,我们要整合资源、改进方法、打开渠道,打通“进头脑”的路程,让青少年在接受道德理论知识的同时,坚定对中国梦的理解、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并使之化为内在自觉,让青少年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一)教育方法要适合青少年心理思想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的心理有这样一些特点:一是感知觉发展较快,记忆有明显的发展,注意力更稳定,范围有所扩大,抽象思维日益发展;二是情感外露,不够稳定,容易走极端,自我意识强,理想具有形象性和不稳定性等。他们的思想道德特点(初中阶段13岁-15岁)是:接受能力强,辨别能力弱,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易受暗示,模仿性强,求知欲强,目标模糊;兴趣广泛但转移很快;爱玩好动,自制力差,动摇反复。这一时期是建构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最关键的时期,正确的道德教育与引导对青少年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也关系到我们培养什么接班人的问题。 

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大多是说教式的,这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施动与受动的关系,容易引起青少年的反感,而且这种教育形式单一、枯燥乏味,很难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新媒体为教育者教育方法的改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育者可以整合教育资源,借助新媒体平台,以崭新的方式和教育对象进行沟通交流。新媒体环境将广大青少年从传统的被动教育的角色和地位中解放出来,并赋予他们极大地主动发挥的空间和思想成长的平台,变传统灌输为自由浏览。这样的方式尊重了青少年的自主性,能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内化,为当前青少年的思想成长与道德培育开创了新的局面。 

(二)德育方法要多样化 

德育应做到有理讲理,突出实践养成,注重价值观培育,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做到包容性疏导、亲情化沟通、励志性引导。 

总之,在新媒体时代,我们应转变传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理念、整合教育内容、拓展教育渠道、改进教育方法,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现状,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性,使中国梦的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进课堂,更成为青少年的理想和信仰以及行为遵循;应引导青年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和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之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仰、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增强他们的政治鉴别力、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使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真正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好伙伴,成为青少年朋友们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良师益友。这已成为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者应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 参 考 文 献 ] 

[1] 徐振祥. 消解与重构: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道德成长研究 [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12):8. 

[2] 段明广. 共生教育:网络媒体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选择 [J].党史文苑,2012(10):66-68. 

青少年心理问题论文篇8

Abstract: Young people who have a strong physique are the representation of exuberant vitality of a nation, a symbol of social civilization and progress, but also a manifestation of national strength, the impact of young people’s physical health is far beyond the young individuals themselves. Although the factors impacting youth physical decline are various, this article is from the sociologist's point of view to analyze the factors impacting the decline in youth physical, mainly analyz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family home, social consciousness as well as life style and young people’s physical.

关键词: 青少年;体质健康;家庭住宅;社会意识;生活方式

Key words: young people;physical health;family home;social consciousness;way of life

中图分类号:G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2-0328-02

0引言

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我国学校体育工作无论在增进青少年形态发育水平,还是在优化身心健康以及促进青少年个体社会化等方面,均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但客观上由于“应试教育”和“学历社会”的重压,使得学校教育的抓手不得不倾向于智育而忽视体育,由此引发的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也尤为凸显。据2005年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表明,“青少年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指标持续下降”[1],已隐在地成为一种社会问题而倍受关注。为此,2007年5月7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以广泛的社会动员――力求解决或改善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的问题。历史地看,关注青少年体质健康、加强青少年体育的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如此对青少年体育的重视,实乃学校体育之幸――即为造富于青少年体质健康迎来了一个难得的发展际遇。尽管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水平与学校体育功能的发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现实地讲,就青少年个体而言,体质健康问题的出现或健康水平的提高,笔者认为,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的解释在一定意义上与社会环境的某种状态亦有着不容忽视的基础性联系,正如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所言,“……这种解释的实质在于分析社会现象对社会环境的依赖关系”。本文针对青少年体质下降这一社会现象,运用社会学理论研究它与社会环境的部分因果关系,旨在解释当前青少年学生体质检测持续下降的社会现象对社会环境的依赖关系,并为营造一个有益于青少年体魄强健、充满活力的社会环境提供有益的参考。

1体质健康概念的再认识

体质,是指人体的质量,是通过先天遗传和后天锻炼获得的在人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与体育活动能力、人体适应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征[2]。在当前的体质研究中,大多是以研究对象的测试成绩即身高、体重、肺活量、台阶实验、握力、立定跳远等来体现其体质健康水平,当数据显示出被测对象的上述指标呈现下降或减退趋势时,研究者便会得出测试者体质下降的结论。

从概念上讲,这一结论有其合理的成份,因为体质的五个部分即“身体形态、生理功能、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其主干要素也就是易操作、可量化的部分在前三项。因而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显示,“学生肺活量水平;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指标持续下降;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继续上升;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在与历史的比较中是很能说明问题的,这种比较在某种意义上有着追问社会文明进程与青少年体质非同步化的诘验(验证),也就是说,现在的青少年(界定在80、90后两代),他们的生活环境、膳食富足与社会的文明进程是同步的,其体质主干指标的优化理应是同步的,但相对而言并非所愿。从人的生活层面上来讲,诚然体质健康概念中的后两个部分对青少年的社会化十分重要(因心理不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欠缺使青少年个体频频失足),但它毕竟在体质健康的验证中难以操作和量化,因此落脚于易操作、可量化的前三项指标形成的结论性监测也就具有了合理性。所以笔者以为,认识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概念问题,客观上界定在“身体形态、生理功能、身体素质”较为可取,尽管“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的健康与否共同构成了体质健康的概念,但说到底它归属于心理学范畴,因而正如我们看到的――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性研究中并没有哪一位学者立意于体质健康之中。

2青少年体质下降的社会学因素分析

2.1 家庭住宅因素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最微小的社会单位。家庭本身就具有社会化的功能,人的社会化的最初阶段是在家庭中进行的,青少年的话语模式、价值观念等受家庭及其成员的影响最大[3]。青少年是生活在家庭和学校这两点上,可以说在青少年体质下降因素的分析中除了学校,最重要的就是家庭文化了,其中家庭的住宅因素尤为凸显。在我国现阶段,80、90后的青少年,基本上都是生长在独生子女家庭,他们的家庭住房条件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正如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中预测的那样“家庭住宅不再只是一个能吃上饭、睡上觉的‘窝’,它正在演进、升格为人生自我满足的宫殿”。然而,当人们以无比欣喜的心情迎接家庭居住条件“飞跃”改善的同时,却又以无可奈何的心情面对居住条件改善后所引发的新的家庭问题,尤其是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在此种环境中所出现的限制。

昔日,家庭受居住条件的限制,邻里的青少年们一起玩耍、结伴游戏,那种状态相对来说,有利于他们的生理功能和心理健康发育。现在楼市生活环境,基本上家家关起门来互不往来,这种城市住宅生活,现实地制约了青少年户外运动的机会(事实上对放学回家的青少年们大部分家长采取的是“圈养”式)。面对家庭住房变大的青少年们,按理讲住宅空间大有利于他们身体活动,然而相当一部分青少年,想做一些身体活动的游戏却苦于无“伴”而割舍原本就属于他们“好动”的天性,如此户内、户外身体锻炼或运动的匮乏,不能不说青少年体质健康下降现象与这种家庭住宅“圈养”式因素不无关系。

2.2 社会意识因素“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社会学教授杨雄做过一次上海儿童和法国儿童的比较研究,发现法国儿童好动,向往成为板球运动员,运动健将的比比皆是,而上海儿童更喜欢静,爱好玩电子游戏、看电视、上网”[4]。这一青少年现状的中、西对比,说到底反映出来的是一种“社会意识”,即“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5]的对比,看得出发达国家的社会意识,对青少年的成长首要的是身体健康、人格健全,不以考试为中心,倡导愉快教育;相对于我国来说,因目前我们客观上仍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其社会存在――因受传统文化的深度制约,青少年成长环境的“重智轻体”内化为独具刚性化的社会意识已是不争的现实。那么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关系的原理来看,生活在“普教阶段”的青少年们,无论是自己还是学校及家庭,都在为其能步入“重点中学、重点大学”做着筹划与努力的社会意识,不仅反映的是社会存在,而且青少年因此所付出的身心代价问题则又十分凸显地反作用于这种社会存在,例如,仅平均每天上课一项调查,市区中学达7节以上甚是普遍(国家规定5节);体育课经常被文化课挤占视为正当;回到家中仅有的自由时间就是吃饭;玩耍及体育运动被家长视为耽误学习;作业至深夜、双休日奔跑于多科类教师家中补课已是日常生活。等等司空见贯而不可避免地高压智育状态,如果说,为了能上“重点中学和大学”的这种社会意识对青少年学生的“空间控制”是一种外在的硬性控制,那么,青少年学生对自我“时间控制”已由外在转为内化,形成作用于自我意识(即不完成作业不能睡觉)的程式化状态,就成为这类未来新人当下的一种生活规范。

2004年新颁布的《青少年体质健康标准》是“学校教育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具体措施,旨在通过制度性的规制以求达到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6]。这种教育制度的需要,既是社会意识对培养对象之体质健康的目标取向,也是学校主流文化在发挥“促进青少年个体社会化”作用的一种制度性安排。诚然,这种制度性安排为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可能性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青少年学生在个体社会化中所接受到的行为规范,并不是社会化了的“德智体”三育并重的价值标准,而是将学校、家庭和社会已有的“重智轻体”的社会意识在个体的继续社会化中得到了进一步放大。因此,尽管这种刚性化的社会意识,在中国社会转型中有效地推进着人才使用制度的改革,体现了“人尽其才”的社会意志,但它附着在青少年成长中的心理疾病问题不仅使得中国的教育改革成为敏感而迫切的公众话题,同时也在一定意义上将青少年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的代价咎于“重智轻体”的社会意识所致,也就不无道理了。

2.3 生活方式因素现代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消费、休闲等的巨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深刻而彻底的变革,特别是在中国改革开放中出生和成长的青少年――他们在恩宠过度的家庭生活中享受着富足的物质馈赠,拥有五光十色的外部世界和其父辈们根本没见过的东西,他们是一代不创造社会财富,依靠父母的经济来源,从容地体验和享受新的生活方式的社会人群,但同时也是头上笼罩着未来社会生存压力的一代社会群体。尤其是在这种因社会进步对青少年群体的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准提出高要求的社会现实中,他们所能回避的就是童心的天真烂漫,而不得不潜心习练迎接“学历社会”的生存竞争。至此,昔日那种学习之外的天真烂漫、快乐玩耍、充满童趣的课余生活方式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求学技艺、温习功课、作业、参加各种辅导班补习的生活方式。诚然,80、90后青少年群体中的大学生,在他们的生活方式中拥有成人世界许可的电视、电脑、上网、游戏等工具性的玩具,但客观地说,80后之前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爬山、抽铊锣、促迷藏、官兵捉土匪等游戏与80、90后青少年成长中的游戏生活相比是一种进步还是退步呢?我们避开社会进步的必然不说,就粗看这种游戏生活方式的变化在课余活动形式上的表现,只是一种表层的差异,但细看这种表层的差异实则已深化为一种体质的差异,因为前者的取向是运动的方式,而后者完全取向于静态的方式。难怪近年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表明其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指标持续下降呢!由此,笔者认为,青少年目前的生活方式无论是“学习化的生活方式”还是“娱乐化的生活方式”均存有难以扬弃的弊端,如何构建全社会理想的青少年生活方式,无疑在这个路程中,社会需要艰苦的探索来走出困惑,而青少年群体更需要经历痛苦的反思来开拓出新的生活方式,亦显得尤为紧迫。

另外,就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中标明的“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继续上升”来看,现实地说青少年尽管整体上因其学校教育的升学压力和父母高期望值的压力,形成了一种“学习化的生活方式”,但从生活观察中得知,也有相当部分的中、小学生在课余生活方式中并没有让其电视、电脑、游戏等工具性的玩具(尤其是电视)闲置,拥有并习惯于这种娱乐生活方式者在现实中大量存在(客观地讲也并非“无益”)。问题是,在看电视的过程中,这些少年儿童的活动量大大减少,并时不时会吃一些零食,这些零食大都营养低、热量高,如此过多地吃这些食物对没有活动量的他们自然会转化为体内脂肪。其次,现在的电视有太多的食物广告,孩子通过看电视,会购买更多他喜欢吃的或还没有吃到的食品,使之转向对食物的无节制兴趣,从而导致肥胖少儿更加肥胖。过多地看电视会导致少年儿童肥胖,这个道理并未被更多的家长所认识,这个结论性的问题尽管有点偏颇,但我们在生活体验中确有其感悟。为此,在中、小学生的家庭教育中,引导他们树立合理的“电视生活”行为,对这些已经肥胖的少儿来说亦是十分必要的措施之一。

3结语

青少年的体魄强健,从宏观上讲,既是一个民族生命力旺盛的表征、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从微观上来说,他体现的是一个社会的健康结构,一种精神气质。所以,青少年体质健康与否的影响远远超出了青少年个体本身。分析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原因是个复杂的系统,本文在这个系统中重点分析了社会意识、家庭住宅以及生活方式等因素对青少年体质健康与否的客观存在。尽管它们都有其独立的影响面,使得青少年体质健康下降的问题更为复杂化,但说到底这些因素,它们既相互区别又互相交织于一体,因而以求得到青少年体质健康的良性发展,显然,为防止及消除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因社会意识、生活方式过份智育化和潮流化而出现的反体质健康的现象,加强宏观调控并运用一定的行政手段(如中央7号文件的政策干预)进行广泛的社会动员,就显得十分必要而紧迫了。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007,5,7.

[2]鲍冠文.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55-56.

[3]方青,孔文.社会学概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128

[4]方青,孔文.社会学概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131

[5]宋原放.简明社会科学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538.

上一篇:营销提升方案范文 下一篇:销售推广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