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总结范文

时间:2023-12-08 17:43:39

案例总结

案例总结篇1

(一)要不断强化世界观的改造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我们党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是领导干部终生的必修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如果在世界观的改造上稍有松懈,就可能迷失方向,误入歧途,甚至酿成大错,遗恨终身。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典型案件中的这些人之所以思想道德防线崩溃,从而违纪违法犯罪,最核心的一条就是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背弃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由政治上蜕变导致经济上贪污受贿和生活上腐化堕落。全县党员干部一定要充分认识世界观改造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深入、全面、系统地学习、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加强党性锻炼,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长堤。

(二)要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

用什么样的人,不用什么样的人,对党的作风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在干部人事问题上,各级党委必须严格遵守中央和省委的有关规定,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做到选任干部守原则、按程序、扬正气。坚决杜绝少数人选人,在少数人中选人,一把手个人说了算等现象的发生。要让热衷于搞权钱交易、买官卖官者无机可乘、无空可钻。

(三)要正确运用手中权力

如何正确运用手中掌握的权力,对各级领导干部都是一个现实的考验。我们党是中国最广大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各级领导干部应有的权力观。如果把手中的权力当成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就必然会见利忘义,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甚至跑官要官、买官卖官,走向腐化堕落。典型案件中的这些人严重违法乱纪,就是他们滥用手中的权力攫取钱财,满足私欲。他们的行为同党的宗旨背道而驰,最终结局只能是沉沦,害国害家,害人害己。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权力观,从拒腐防变、密切党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政治高度,夯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基础。这样,才能经受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

(四)要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也是党领导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传家宝。典型案件中的这些人丢掉了党的艰苦奋斗的传统和作风,面对物质利益的种种诱惑,面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丧失操守,一触即发,贪财好色,腐化堕落,蜕变为贪官污吏,成为人民的罪人。从我县干部队伍中绝大多数领导干部是克勤克俭、能够带领群众艰苦奋斗的,但也确有一些人滋长了奢侈浪费的风气。有的接待讲排场,坐车讲豪华,住房讲阔气;有的沉溺于歌厅舞场,热衷于吃喝玩乐,挥霍国家钱财。这些奢侈浪费行为,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败坏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警觉。“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于奢。”各级领导干部要严于律己,带头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自觉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方针,厉行节约,坚决反对和制止奢侈浪费。要按照中央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规定严格要求自己,经受住执政和改革开放的考验,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五)要规范从政行为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腐蚀与反腐蚀的斗争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复杂和激烈。有些人出于种种目的,想方设法接近、拉拢、讨好甚至腐蚀我们。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能否经受住考验,关键在于我们头脑里任何时候都要有一道党纪国法防线。大量的典型案件反复警示我们。领导干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绷紧党纪国法这根弦,自觉遵纪守法,否则“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是百年身”。我们的领导干部一定要珍惜党和人民的信任,珍惜现在岗位上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作贡献的机会,始终把自己的行为规范在党纪国法允许的范围内,切莫以身试纪,更莫以身试法。

(六)要加强自律与他律

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是执政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亟需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以上这些人走上违纪违法的道路,固然有其主观上的原因,但客观上也暴露出我们有的党组织对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对他们在政治思想、履行职责、工作作风、道德品质、廉政勤政等方面存在的苗头性问题没能及时予以提醒、诫勉和批评;对他们“八小时以外”的行为失去监管,所在单位领导对发生这些问题失察。我们各级党组织一定要从典型案例中吸取教训,认真贯彻“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方针,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对党员领导干部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现在我们有不少党员干部游离于组织之外,也有一些党组织对党员干部放弃监管,这种状况必须改变!党员干部一定要服从组织的管理,党组织一定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管。要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的要求,加强党内监督,真正做到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党组织的监督就延伸到哪里,始终把权力运行置于有效监督之下。要切实纠正个别组织疏于对干部的管理教育的情况,克服“重用轻管”现象。对领导干部“生活圈”、“娱乐圈”和“社交圈”中存在的苗头性问题要增强敏锐性,及时提醒,防微杜渐。

(七)要切实加强制度建设

案例总结篇2

教育局2017年上半年党建工作总结范例:

上半年,我局党建工作在市直机关工委的指导和局党组的领导下,按照从严治党的总体要求,围绕全局中心工作和党建工作重点,对照市直机关工委下达的党建工作目标责任,细化责任,落实任务,全面履行基层党组织职责,圆满完成了上半年党建工作各项目标任务。现将上半年我局机关党建工作总结如下:

一、抓好组织建设,推进基层党组织活动正常化

局党支部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紧密结合,积极推进各项党建工作。

1.全面推进党务公开工作。在党务公开的内容、形式、范围和时效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在公开过程中,凡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和其他党内法规要求公开的内容,凡是本系统党员、群众关注的重大事项和热点问题,只要不涉及党内秘密,我们都予以公开。

2.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教育。一是加强党员的修养。要求广大党员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养成良好的待人处世态度,规范自己的言行,树立个人的形象。二是加强党员党性教育。将学习教育与典型引路有机结合起来组织学习了教育榜样的典型事迹,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立足本职岗位,更好地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三是加强党员廉政教育。将反腐倡廉教育、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结合起来,以廉政教育为着力点,在局党支部廉政教育片观看会上经常强调廉洁从政,以工作岗位为阵地,认真落实了各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坚持每周五下午集中学习,真正做到教育不断,常抓不懈。四是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精心组织召开党员大会,通报全局行政和党内重大事项。定期组织党员上党课并观看党建电教片,进一步激发了党员干部参与学习教育主题教育、发挥党员模范作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加强党员管理,增强党员组织观念

1.严格党员组织关系管理。及时理顺组织关系不在本单位的党员的组织关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工作调动后的党员以及新加入工作的党员进行组织关系转移并及时编入支部。

2.加强发展党员工作。按照有关规定认真抓好党员发展工作,做到坚持条件和标准,严把入口关,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确保新党员的质量。

3.规范党员档案审查管理,按时完成党费收缴工作。局党支部对党员档案进行严格审查,做到材料完整、时间准确、内容清楚、逻辑正确,确保党员党籍信息真实完整。在党费收缴方面,我局严格按照中央组织部要求,加强党费管理,及时核报党费,党员按标准每月交纳党费,支部每季度按时上缴一次党费。

三、扎实开展“两学一做”主题教育 确保取得实效

1.深入传达学习,周密安排部署。全市推进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动员会后,局党组高度重视,及时召开党组会议传达学习了全市动员会精神,就在全局党员干部中开展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活动的前期准备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会后,我局经过反复研究,精心起草制定了《中共xx市教育局党组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开展学习教育和主题教育活动的总体思路及要求、方法措施、工作任务和保障措施,成立了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领导小组,设立了学习教育和专题教育活动办公室,为活动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精心制定计划,深入学习研讨。为确保学习教育和主题教育扎实有效开展,局党组以深入学习领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的纪律规矩和国家法律法规、中央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部署和基本要求、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各方面知识和党的十九大重要精神为学习重点,精心制定了《中共xx市教育局党组中心组2017年学习计划》和《开展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安排》,就局党组中心组年度理论学习计划和主题党日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全局领导干部制定了个人年度理论自学计划,学习教育和主题教育活动有序开展。

3.扎实有序推进,确保取得成效。学习教育和主题教育的开展,全局党员干部充分认识了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深刻领会了弘扬“右玉精神”的重要性,自觉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牢固树立了“做贡献光荣,拉后腿可耻”的理念,把全面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要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同推进年度各项工作任务结合起来统筹推进,瞄着先进学,盯着先进干,坚定目标往前冲、鼓足干劲往上爬,扑下身子抓落实、撸起袖子加油干,使争先进位成为工作的主旋律,使广大党员干部努力在各自岗位上建功立业,为全市实现教育安全健康均衡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两大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档案局2017年上半年党建工作总结范例: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思想新战略,以服务区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实为中心,全面推进机关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我区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区档案局认真开展党建工作,现将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党组织建设情况

xx区档案局共有在职党员6名,其中支部书记一名,其他党员5名,区档案局党支部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党章》党费收缴制度,有计划地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和党费收缴等工作,上半年共缴纳党费1457元。

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情况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上半年党支部组织学习8 次,利用党员大会、党员干部自学,认真搞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学习始终以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3次,其中对xx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1次,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1次,省十二次党代会、市第七次党代会、区第七次党代会各1次,对各种条例、党纪党规的学习共3次。

(二)严格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每个季度召开1次以上党员大会,上半年共计召开6次党员大会,党员大会会议议题清楚,中心明确,主要是学习和研究我局党建工作及中心工作的开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到6月底,领导干部上党课3次。

三、“四进四促”活动开展情况

我局深入开展“四进四促”活动。至6月,局党支部共下到青林乡田坝村24余人次,全局党员进农村进行党建扶贫工作,为切实为贫困户家庭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促进贫困户增收脱贫。

四、认真开展好“四进四送四联”活动

深化完善“四进四送四联”工作机制,积极拓展活动内容和方式,截止5月24日,6名在职党员在社区人,走访网格数3个,走访院落数1个。共认领服务项目18个,参加自愿服务编组6个,开展民情恳谈15次,参与居委环境卫生整治11次,参加义务劳动13次,参与社会治安巡逻1人次,开展文明监督5人次,帮助困难群众20户46。

五、开展“支部活动进农家”活动

为认真开展支部进农家服务,党支部在局党组的领导下,全局党员到xx乡xx村进行《支部进农家》工作走访活动共4次,走访村民40余户,对xx等15户贫困户家庭组成、收入及享受惠农政策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询问,认真填写了《xx区领导干部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工作手册》,并与受访群众一起分析致贫原因,共商脱贫计策。

六、“五型”党组织创建工作

深化“五型”党组织建设。党支部结合档案工作实际,深化拓展“五型”党组织创建工作,积极向机关工委申报“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工作,着力在载体建设、工作措施,长效机制、创建成效上求突破,从而推动党建工作紧密融入全区档案事业发展的各项工作之中。

七、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局党支部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上半年党组组织了2次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并从正反两个方面分别组织全局党员观看廉政教育警示片。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党支部层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员领导干部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带头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项规定,严守党的纪律,切实履行监督责任,强化问责,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案例总结篇3

关键词: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监测应急管理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mergency monitoring case

analysis and research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typic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mergency event, emergency monitoring and disposal site in detail the process of review and summary, analysis of the face of the sudde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ccident emergency monitoring for the main, to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vent site disposal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 train of thought and method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mergencies;Emergency monitoring;Emergenc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X5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作者简介:安雅娟(1979-),女,河北保定人,工程师,本科,从事环境监测工作。

突发环境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对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胁和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事件。环境应急情况下,为发现和查明环境污染情况和污染范围而进行的环境监测为应急监测,包括定点监测和动态监测[1]。环境污染应急事件的发生具有突发性、不可控性,对环境的影响具有复杂性、瞬时性和不可逆性,如果在应急监测和现场处置过程中不能抓住重点和要点,决策不力,延误了时机就可能对人类健康及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的威胁。作为一线环保监测及管理人员,掌握一定的应急监测经验尤为重要。

1、事件回顾及案例分析

1.1突发事件起因

大沙河起源于山西省,途径保定阜平县城,终点为河北省的王快水库,主流全长227公里,流域内均为山区,河流沿线有多条国道和省道贯穿,来往运输原煤、石油化工产品的重型车辆密集,2006年至2010年间就曾发生过多起由于交通事故导致运输品泄漏从而污染河流事件。其中2006年和2009年的两次煤焦油泄漏事件最为典型,曾一度对下游饮用水源地造成严重威胁。2009年6月20日7时40分,一辆装有34吨煤焦油的罐车运输途中,在山西省灵丘县108国道独峪乡木须台村大东湾处发生侧翻,部分煤焦油泄入三楼河中(大沙河支流)。事发地点距离保定市阜平县界约10km。

1.2、应急监测启动程序

2009年事故发生后山西省灵丘县政府将情况向河北省阜平县政府进行了通报。阜平县政府接报后,立即启动了应急程序:首先派出环保监察人员沿沙河向上游查看,掌握污染情况及发展态势,同时要求县环保监测站进入备战状态,对监测仪器、化学试剂等进行检查和准备,另一方面报告市级政府及市级环保部门。市环保局接报后立即起动应急预案:由副局长组织带领监察部门人员立即赶赴现场成立应急监测指挥中心,监测部门由总工和监测技术人员组成应急监测小组,与县级环保监测站电话沟通,第一时间指导应急监测的准备工作,同时与应急监测指挥中心联系根据掌握的污染情况讨论制定最佳应急监测方案及污染控制措施。

1.3、应急监测方案及应急监测的开展

由应急监测指挥中心反馈的信息分析:由于事发现场与保定阜平县交界处约10 km,距阜平县城约90km,距离较远,泄漏物量较少,并且事发后及时对事故现场污染物进行了控制,再加之上游河段的流量较小,因此未发现大量污染物进入保定阜平县境内。根据第一时间采集的水质样品监测结果制定了第一监测方案,如下表。

应急监测尽可能以最少的断面(点)获取足够有代表性的所需信息,同时须考虑采样的可行性和方便性[3]。吴王口是保定境内距离事发点最近的上游断面,砂窝、阜平大桥均为国控常规监测断面,在当时发生交通事故,上游路段车辆拥堵无法及时到达事发点进行采样的情况下,以这三个断面作为目前监测重点对了解保定市入境水质,阜平县城饮水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泄漏物为煤焦油,挥发酚为特征污染物之一,高锰酸盐指数是反应水质有机物污染的重要指标,故确定监测项目为挥发酚和高锰酸盐指数。监测分析方法分别采用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和酸性高锰酸钾法[4],以上方法均为国标和行标,方法准确可靠。监测频次为一天四次,根据监测结果随时实施相应污染控制措施。

事发后24小时内报出第一组监测数据。挥发酚均未检出,高锰酸盐指数达到河北省水环境功能区划标准要求《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标准,至21日早6时保定境内水体尚未受到污染。

在确定控制段面水质未受到污染的情况下首要任务为掌握目前污染带前锋位置,故制定第二阶段监测方案,将监测重点向上游接近事故点方向转移,如下表

确定的五个断面为独峪乡木须台村大东湾(事故发生点下游0.2km)、三楼(事故发生点下游1.5km)、牛帮口电站(事故发生点下游5km)、花塔(事故发生点下游7km)、不老台(事故发生点下游10km,入保定断面)、吴王口(事故发生点下游15km)。监测频次为每两小时一次,以重点掌握污染程度及污染带移动速度。在未发现严重污染的情况下仍采用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监测因子。21日18时报出的监测结果显示山西境内主要断面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并且保定市入境断面“不老台”点位主要污染物挥发酚浓度也超标,下游断面“吴王口”未检出。

表121日18时沙河污染应急监测数据统计表

确定了污染带前锋已进入保定市境内,到达不老台断面。

针对目前掌握的水体受污染程度及污染带移动速度,为了全面了解阜平县城下游水体情况,确保下游饮用水源地安全,制定了第三步监测方案,将监测断面扩延至阜平县下游直至王快水库入库口。监测断面详见下图。

21日夜至22日凌晨5时30分监测数据显示“阜平大桥”以上“不老台”、“砂窝”、“百亩台”、“大柳树”断面挥发酚均有检出并超标。阜平大桥及下游断面均未检出。高锰酸盐指数均达标。根据数据判断:污染带已到达阜平县城上游约10km的大柳树断面,阜平县城境内水质尚未受到污染,但已面临危险,当前监测重点应放在阜平大桥及下游各断面,因此将阜平大桥断面作为重点监测断面以外,加大了下游断面的监测频次,监测频次定为每天4次。同时对上游及山西境内点位降低监测频次以提高工作效率。

注:为监测点位

案例总结篇4

【关键词】旅游产业集群;集体学习;创新

一、问题的提出

产业集群理论多应用于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对于在以旅游业为代表的服务业中应用的研究成果较少。但近两年,国外较有影响的《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Tourism Management》以及《Tourism and Hospitality Research》等旅游研究杂志上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论文逐渐增多,而很多旅游业发达、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旅游地已开始运用产业集群战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客观上存在产业联系和空间集聚的特征,在产业规模较大、产业链较长且合作创新频率较快的旅游地,就可以积极应用集群战略加快旅游业的发展步伐。

创新是产业集群的特征,而对于旅游产业集群来说,较快的创新频率更是其有别于一般旅游地旅游企业简单扎堆的重要特征。与一般的个人发明和实验室创新不同,在产业集群中,创新的主要特点体现为通过组织问的互动实现知识的产生、传递和积累的过程,而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创新是产业区(集群)内生增长和竞争力提升的根本来源。因此,产业集群创新形成的基础是集群内流动的知识(知识外溢),而集群的集体学习机制是集群创新形成的关键。所谓集体学习机制,是指产业集群各个要素之间知识流动的渠道和作用方式。国内外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集体学习和集群创新及整个区域的经济活力有着显著的关联性。集群通过集体学习能在集群内企业间和机构间传播、创造和积累新的技术和组织知识。旅游产业集群的产品在专利保护以及技术创新等方面都有别于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因此,集群学习创新的特征与集体学习机制等方面也和制造业集群存在差别。

笔者对平遥古城85个企业就企业的竟合关系和创新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发现平遥古城已初步具备了产业集群的特征,因此,本文将结合国内外已有的对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和案例分析以及平遥古城对旅游产业集群的创新机制进行初步研究。

二、旅游产业集群学习创新特征

(一)集群学习机制是多维的

旅游产业集群的学习创新机制是多维的:从知识来源看,既有来自于群内知识外溢的学习,也有来自于群外知识和信息的学习,而且对于旅游产业集群来说两者同等重要,因为其对外部知识、信息等要素的使用可能更多;从学习渠道来看,既有企业联结形成的正式网络学习,也有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社会关系交流形成的非正式网络学习;从学习主体来看,包括政府部门和旅游企业以及制造业集群不同的是,政府部门在宣传促销及产品创新方面对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学习方式来看,有专门学习,如专门到外地参观学习、对旅游需求市场和旅游业发展趋势的专门研究,也有偶然性学习,如通过“供-需”关系的主客互动和企业间的互动交流实现知识和信息的传播,或者旅游创新主体自身作为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体验学习;从学习的过程来看,既有旅游从业人员的“干中学(Iearning bv doing)”机制,也有旅游者与经营者以及旅游企业间的“互动中学(Iearning by interacting)”机制;而从学习特征来看,既有需求促进的企业率先创新,也有企业模仿集群外先进企业或群内其它企业的模仿创新。因此,旅游产业集群的学习过程、渠道和方式是复杂的,正是这种多维学习机制使旅游产业集群在创新传播速度方面要快于制造业集群。

(二)旅游企业主要是模仿创新

企业创新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率先创新模式(自主创新模式);二是模仿创新模式。率先创新模式是指创新主体依靠自身的努力和探索,研究开发出全新的产品或工艺,并推向市场的创新行为;模仿创新模式是指创新主体吸收和消化率先创新的产品或工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新,进而开发出更优、更富于竞争力的产品或工艺的创新行为。由于旅游产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存在资金短缺、人才匮乏、抗风险能力差等创新障碍,而模仿创新具有明显的“两低一强”的特点(风险低、成本低、竞争力强),所以企业在创新时,往往会首选模仿创新。同时,由于旅游产品生产和服务流程的外显性以及旅游创新很难通过专利的形式得到保护而导致旅游创新更容易模仿,因此,旅游企业的创新有直接来自于需求市场促进的率先创新或自主创新,而更多的还是对于率先创新企业的模仿创新。这种模仿不仅仅是来自于集群内同类企业,还由于旅游行业标准化特色能从群外同类企业中模仿,如政府部门或旅游企业家在外地作为游客时能体验到同类旅游地和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而且整个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过程和流程都能亲身体验,为模仿创新创造了有利条件。这和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不同,后者即使能买到同类产品,但内含在产品中的生产过程和技术是看不到,不能直接学到的。当然,模仿创新不是抄袭,抄袭只是原版照搬率先创新者开发的技术与产品,没有针对产品本身进行总结和分析,在产品的外观、生产工艺和甚至营销渠道没有得到任何改进,在市场上直接与率先创新者竞争的一种行为,是对知识产权的侵犯,容易引发价格竞争甚至“柠檬市场”的产生。旅游产业集群的模仿创新是指在对率先创新的产品和服务学习之后,结合自身产品和服务特色推出独具个性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在集群内部,当某一旅游企业通过创新取得“先人”收益时,其外部效应很快扩散到整个集群,其他集群企业在较低模仿成本、较明确发展路径以及较高预期收益激励下,成为创新企业的模仿者与跟随者。

三:旅游产业集群创新机制

(一)外源知识的学习和集群创新

如前所述,旅游产业集群的学习创新机制是多维的,既有来源于集群内部的知识外溢,也有来源于集群外部的知识学习;而且与制造业集群不同的是,由于地质历史和人类历史时期遗留下的旅游资源都有“公地资源”的性质,其开发利用和保护都需要政府的参与、规划和引导,因此,政府也往往是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经营者,也是集群创新的主体。笔者主要从外部知识学习和内部知识学习两个角度探讨旅游产业集群中政府和企业的集体学习机制,来分析集群创新形成的渠道和过程。

1 政府的学习和创新。(1)学习渠道。对于政府部门主导的产品和集群整体创新来说,来自于外部的知识和信息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政府通过对旅游市场总体状况、旅游需求市场的特征和变化以及新技术和手段在旅游业中的运用,有意识地学习,根据目标市场的需求特征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创新:如平遥古城在旅游产品的开发方面注意挖掘文化内涵是基于旅游需求市场对文化体验重视的创新,而申请为2008年奥运火炬传递城市和2008年的“平遥中国年”的创意则是基于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国外旅游需求市场的充分了解之后,突出平遥特色的宣传促销战略和手段的创新。其次,通过政府部门对外地成功旅游地的考察学习,借鉴成功经验,进行产品模仿创新,如平遥县政府多次组织相关人员到外地,学习考察,而外地的旅游部门也不断到平遥进行考察学习。从古城旅游产品开发来看,平遥古城的很多方面还是借鉴了丽江古城的经验,同时结合自身文化和环境开发出新的产品;第三是上级政府部门通过旅游的规划或旅游业发展计划直接提品或宣传促销方面的创新,如南非政府和集群协会对三个旅游社区旅游产品开发的设计和创新,山西省政府和晋中市政府在全省和全市旅游规划中对于平遥古城旅游产品开发的规划和建议等。这种创意因为直接来自于上级政府部门,因此易于转化为当地的产品创新。最后,来自于研发机构的创意和设计,如在聘请科研机构做旅游发展规划、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或者政府聘请的咨询专家和合作研发机构对产品的创新,通过专家和当地政府部门、企业、居民的互动形成专家和政府的对产品创新的共识,由政府部门实施产品的创新。《平遥古城旅游目的地(2005-2020)》规划中提出了在“遗产平遥”和“古城平遥”产品体系的基础上,开发“温泉平遥”、“乡村平遥”、“生态平遥”、“夜游平遥”等旅游产品体系,直接促成了2006年平遥夜晚城墙挂灯笼以及汾河温泉开发等方面的产品创新。(2)学习转化为创新的方式。对于外部知识的学习,一方面是通过当地政府部门的有组织学习和研究,如通过研究市场动态,通报给各旅游企业,统筹、协调市县旅游促销工作,并及时根据市场发展,提出有关旅游产业内部调整和产品创新的动议,或者把上级政府部门或专家的创意直接转化为集群产品和整体创新;另一方面,领导者个人的知识学习转化为产品创新,这种方式在我国现行制度和管理体制下也较为常见,如山东省旅游局推出的“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节”就是山东省旅游局局长蒋奎生通过对市场的研究率先提出在潍坊举办国际风筝节,经过几年的努力,这一主要是“长官意志”的创新终于取得成功。

2 旅游企业的学习和创新。笔者利用利克特5级量表形式对平遥古城85家旅游企业(经过检验后的有效问卷为85份)进行了调查,发现旅游企业学习外部知识的渠道主要有四个方面(见表-1)。一是和政府部门一样,经营者通过对整体旅游需求市场信息的了解,通过市场需求趋势和特征创新现有的产品和服务,或者是从媒体和广告中获得产品信息和创新信息。二是通过旅游经营者到外地参观学习或作为旅游者的旅游体验过程,借鉴先进企业的经验进行模仿创新,开拓新产品。从表-1可以看出,这种方式是旅游企业创新的重要来源和渠道(均值为4)。三是通过和群外企业的联系与合作中获得创新知识,如集群地接旅行社和外地组团社的合作、外地旅行社直接与旅游产业链上供应商(饭店、景点、餐饮、交通等)的合作、群内企业与网络预订、销售商或行业协会成员的合作(如中国饭店业协会)等,如瑞典滑雪胜地Are旅游产业集群中最大的旅游企业A.R.E.AB与航空公司的联盟和合作不仅促进了旅游市场的扩展,而且为其创新带来了资金、技术和知识。四是通过与群外专家或相关机构交流或合作,如一方面通过由政府部门或行业协会专门为企业安排的学术论坛、专题会议、市场分析报告、集群成员参加的其他专题论坛或研讨会等,集群成员可以从中了解最新旅游市场需求和旅游产品及服务的发展动向;另一方面,通过企业自身与群外研发机构或相关部门建立的联系获得知识和创新来源。但是,这在集群形成之初还比较缺乏,在对平遥古城调研中很多企业主表达了这方面的遗憾和愿望。

(二)内源知识的学习和集群创新

1 旅游创新主体与游客互动——需求促进创新。由于旅游产业集群整体旅游产品和旅游企业的服务是通过旅游者在旅游产业链上的流动消费实现的,旅游者提供的关于产品和服务方面的知识是推动旅游企业不断学习的动力,而这种提供主要是通过旅游者在消费过程中对旅游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建议和意见以及在企业间传播信息等方式来促进旅游企业的学习创新。

(1)通过企业与旅游者的“互动中学(Iearning by interacting)”。旅游产业集群中,由于旅游者直接消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而且这种消费还要经过一定的过程,因此,集群中主客互动是很频繁的。对于信息不够丰富又刚步入旅游行业的旅游企业来说,这种主客较多的互动是创新的重要来源和最直接的渠道。Sara发现在瑞典Funasdalsfjalien滑雪胜地发展之初,正是先期到达的学生游客的个性化需求促进了本地家庭旅馆服务方式的多样性和创新。平遥古城中主客互动促进创新的典型案例也较多,如四星级民俗客栈“天元奎客栈”在2001年春节刚开张时,第一批客人是中国社科院李姓中国女子和她的法国丈夫,他们向客栈经理姜彩虹提议把白被罩改用土花布并赠送其咖啡,就在同一年,一对法国客人说走遍县城都没找到能喝咖啡的地方,问她是否有咖啡?而她正好有李女士送给她的咖啡。法国客人一天来了四次。姜彩虹马上采购了一台半自动咖啡机,由此吸引了不少外国游客,之后又换成全自动的新咖啡机。后来李女士还邀请姜彩虹到她们北京的家里做客,让她明白了外国人最希望了解的中国风格是什么样的,怎么能把客栈开得更好。

(2)通过游客对产品和服务的不满或放弃消费使企业被动地进行创新。游客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有多样性、多变性和突发性的特点,而不同国家、地区,不同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的游客对于需求表达的方式不同,有的游客会采取与旅游企业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沟通方式来表达,这对企业来说是最好的互动渠道。但是,有的游客对于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会采取激烈的方式,如表达不满、放弃消费甚至是投诉,这种方式对旅游企业的创新促进虽然是在可能会影响企业效益的情况下进行的,但这也为企业带来了压力,了解自身在服务和管理方面的不足,直接促进其服务的改善和创新。这种苛刻的消费者越多,集群企业的创新会越快,效率也会更高。通过游客需求促进的学习和创新要求旅游经营者或企业员工要有和游客的沟通能力和良好的学习能力,具备这种学习能力的企业就会取得好的创新绩效。

而对于旅游政府管理部门来说,主要是通过对即时游客市场的调查和旅游者的投诉等方式获得需求市场对其产品开发、管理和制度安排等方面的态度和要求,从而进行旅游产品创新和管理制度创新。如平遥县旅游局2006年7月策划了“万人评旅游”活动,请游客对古城的“旅游交通、环境卫生、旅游秩序和旅游服务”等几项进行评价,通过评价结果了解游客对平遥古城旅游业的不满和建议,针对游客环境卫生满意度仅4%的结果,2007年平遥古城加大了对环境整治的力度,并在平遥政务网上定期“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简报”,向本地居民和游客展示城市环境的不断改进和政府在环境管理方面的创新。

2 集群内企业之间的互动学习——合作促进创新。旅游产业集群内旅游企业互动学习主要是通过产业链上不同行业企业的纵向合作以及与同类企业之间的横向合作实现,包括正式和非正式合作。正式合作通过合作企业间的中间要素、资金、信息、管理等方面的互动合作实现知识的流动和信息的传递;非正式合作对于创新的促进可以通过参加政府或行业协会组织的活动等正式渠道,如由东苏塞克斯康体生活旅游产业集群战略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通过建立工作站(work shop)有意识地为企业提供“头脑风暴”的机会,对中小企业的创新是非常有效的:以前互不相识的中小企业有机会相遇,了解地方可利用的机会,分享成功的故事和共同的问题,分享认知、观点和意见,增加企业在产品和服务方面的协作和互补,提高企业技能和创新。另一方面,通过参观、聊天等非正式渠道学习其他企业的知识和经验,在人员交往中传播知识,进行自主创新或模仿创新也是集群学习的重要渠道,这种非正式沟通对集群学习创新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旅游产业集群中不同行业员工服务的对象具有同一性,而且其服务所需的技能也具有相对同一性,不像制造业集群上下游产业之间的技术工艺有较大差别,因此,旅游产业集群的企业主之间和雇员之间的交流更有利于知识外溢和学习。通过调查显示,平遥古城14.3%的企业表示经常与同行就某些问题交换意见和相互讨论,选择偶尔与同行交流的占58.9%;通过偶尔参观同类企业进行学习的占66.1%,而选择同类企业偶尔到本企业参观的占到总数的71.4%。这种基于共同的文化背景和制度环境的本地化网络,为企业创新提供了“产业空气”。从表-l可以看出,“本地同行交流的启发”和“合作企业的建议”两项的均值都接近4,表明这是企业的重要创新来源。同时,旅游从业人员的高流动性也会加快知识外溢,从表-1中也可看出,“跳槽到本企业的人员带来的经验和知识”均值超过了3,说明对于企业创新的贡献也得到较多企业的认同。

3 集群内企业与相关机构之间的互动和合作——相关机构支撑创新。主要是指集群内企业通过与政府部门、公共服务、研发、金融等机构之间的互动进行学习创新。首先是企业与政府部门的互动,政府部门通过提供市场信息、劳动力培训和教育、宣传网站等方面为企业提供知识来源,提高群内劳动力素质,而企业通过自身的创新及与其他企业的竞合关系促进政府产品和管理制度的创新;其次,企业与教育、中介等公共服务机构的合作主要是通过吸引人才、人才培养和提高劳动力素质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创新人才;最后,企业与研发部门的合作会直接为企业提供创新的来源或知识信息。虽然在旅游创新中,来自于研发部门的创新较少,但是对于企业的自主创新和获得垄断利润却非常重要。不同发展的阶段的旅游产业集群,教育、中介及研发部门对企业的创新贡献是不同的,Sara对瑞典两个滑雪胜地的研究发现,已经较为成熟的Are旅游企业与研发机构保持较紧密的关系,而这一特征在初步具备集群特征的Funasdalsfjalien则不明显。从表-1中可以看出,平遥古城旅游企业对于这种方式的创新认同率也较低,均值为3.34,虽然可能有旅游产业集群本身存在创新与研发联系较弱的原因,但更多的可能还是由于平遥古城处于集群的形成阶段,旅游研究机构较为缺乏。不过,企业选择这种方式的标准差超过l,说明企业间选择有较大差别,从调查中也显示,大企业与研发机构合作较多。而小企业则较少。另外,金融机构除了在创新资金方面会对企业予以帮助之外,在资金投入之前的对企业创新的风险评价等方面与企业的交流也会间接促进企业的创新。集群知识来源和学习创新机制见图-1。

四、结论与讨论

第一,创新是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通过对国内外旅游产业集群的比较发现,和制造业不同的是,无论处于何种发展阶段的旅游产业集群,来自于自身研发部门和相关科研机构的创新较弱,而来自于需求促进的创新则占据较大份额。

第二,和制造业集群一样,旅游产业集群是有生命周期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集群创新频率对于集群的推动作用不同。在集群发展的初期,是由于企业和市场的集聚以及企业间基于产业联系和本地化网络促进了集群创新,而后期集群的不断发展则依赖于创新频率的加快和层次的提高。

第三,本文只是基于国内外对于旅游产业集群研究成果对集群创新机制的初步探讨和总结,而集群知识学习向创新的转化以及集群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和内在机制等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案例总结篇5

[关键词]住宅小区;整体规划;设计方案

中图分类号:TE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4-0392-01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安居不只是乐业。如今安居的概念已不仅仅是有屋而居,而是完整的配套设施、良好的住宅环境和住宅质量的结合,创造舒适、宜人、便捷的住宅小^环境和住宅建筑,达成现代人对“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的双重追求,这些已成为现代住宅小区建设的新标准。

1.住宅小区的整体规划原则

1.1 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切实为业主考虑,考虑业主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居家生活模式的转变,形成一种绿意、自然、艺术、和谐、舒适、高效的居住环境。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在数量上、质量上均以高标准、高起点为原则,强调方便居住人群的使用。

1.2 生态环保原则

贯彻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概念,把建设绿色居住空间环境作为目标,满足住宅的舒适性、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创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的现代化生活家园。在局部地带,将景观轴线与地形结合重整,与绿地的有机结合,形成住区整体的景观轴线,调节优化整个居住社区的局部条件,成为该居住环境优势与亮点。生态平衡是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建设生态住宅小区,可为人们提供更优质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生态住宅小区给人们提供的是一种生态环境,它处于自然生态平衡的系统中,具有实用功能、环境效益、科技含量高而又可持续发展的种种优势。人们对自然的回归离不开两个东西,一个是拥有绿色,一个是拥有水。在生态住宅小区里,绿色意味着环保和生态意识,代表着崇尚自然的设计理念。而水,则是一种很灵性的东西,不仅能净化空气,而且还总给人们一种很和谐的感觉,一般来说小孩子都是喜欢玩水的,或许就是这个缘故。总之,有绿色和水的住宅小区才有可能成为生态住宅小区,才能具有美感和环保的功能,才能使人们处于一种回归自然的环境当中。

1.3 合理设计原则

面对规划基地内的现状景观资源,在充分调查、分析现状地形条件的基础之上,合理有效地、适度地对地形重整,从而创造出既宜于人们居住生活,又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生态资源的居住社区。在户型配备方面,充分考虑多样化的需要,以适应多元化的市场需求,满足不同居住群体的生活需要。在配套服务设施的开发建设中,根据城市商业发展的宏观需求来确定经营项目与运作方式,充分利用区位优势,以达到对土地的最优化利用。

1.4 整体和谐原则

人类本身与其他事物一样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不断利用大自然各种资源,不断探索发展壮大自己,这对于人类的发展极其重要。但是人类对于自然的开发并非都是正确的、健康的、可持续的,这将会大大伤害到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随着伤害的不断积累、酝酿,大自然就会以各种极端的自然灾害报复人类对大自然的肆意破坏。因此,提出并逐步实现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的理念对于人类以及大自然都是十分必要的。处理上注重整体性与融合性,形成中心围合、空间交融的景观形态;在核心位置设置景观步道以增强小区空间景观的层次感;在住宅的规划设计中,为了避免建筑形象的单调和围合空间的压抑感,将部分住宅组群做了分段处理和微小的错落变化,以加强整体的节奏感和空间的变化,形成良好的空间感受,并与绿化相融合。

2.住宅小区的方案设计

2.1 规划条件

根据规划要求,某小区项目是集交通、居住、商业为一体的中型综合居住区。用地面积39513m2,总建筑面积162198.1m2,容积率3.7,建筑密度35%,由1栋32层(底部3层商业、上部单身公寓)、2栋28层(底部3层商业、上部单身公寓)、1栋25层住宅、1栋18层住宅及1栋3层幼儿园组成,其建筑形式以单身公寓和住宅为主,并配以高档的商业形成情景式商业内街,高低错落,形成城市道路的新制高点,完善城市形象。

2.2 方案构思

高层住宅和低层商业沿某大道形成梯状布局、塑造城市形象、空间处理充分发挥立体交通的潜力,营造丰富的空间感受,形体处理以简洁的空间体量、明确的材质、多层次的景观渗透,来勾勒小区的时尚地标。建筑房型设置定位―――以90m2以内的小房型住宅为主力房型,面积占住宅总面积70%以上,其他如100m2以上的大户型住宅占少数。基于用地自身特定的区位和环境资源条件,以设计现代化、园林化,创造充满时代感、富有高品质、体现了城市新风貌的新型城市居住空间及商业空间为目标,协调住宅区内外部的环境与景观形象,合理确定住宅的布局与开发强度,建设富有特色和文化韵味的现代化、人性化、生态型城市住区。

2.3 建筑立面造型设计

在住宅小区设计中,注重了住宅群体的组合,一方面有利于创造丰富的空间景观,另一方面强调等值观念,力求将环境优势与每个院落相结合,规划将高层建筑沿路自由布置,通过底层公建将此空间串联成一个整体,面向中心花园,形成小区环抱聚合的空间形态,符合风水学中”聚气”的概念。建筑多采用新都市主义风格,富有时代气息和文化内涵,体现了现代人的生活价值取向与欣赏品位,将全方位的建筑形象置于绿树环抱中营造现代都市绿园。其建筑造型设计遵循庄重、简捷、经济、美观、实用的原则,使外观形象既满足地域惟建筑的要求,又具有鲜明的个性。单体立面结合简洁的建筑型体,以朴实的材质(面块、涂料、玻璃、石材等)塑造简洁、大气、明快的建筑形象。

3.建筑节能与环保设计

3.1 节材措施

节能材料多采用混凝土结构结构体系,采用高强和高性能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高强钢筋;墙体采用加气混凝土砌体等轻质节能材料;建筑选材时优先使用含再循环材料的金属、玻璃、石膏、木材等,在保证安全和不污染环境的情况下,可再循环材料使用重量宜占工程建筑材料总重量的10%以上;使用利用工业与建筑废弃物再生骨料制作的加气混凝土砌块、水泥制品和配制再生混凝土等。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其用量宜占同类建筑材料总重量30%以上。

3.2 节水措施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用于绿化喷灌、浇洒道路。雨水利用工程的”回用、减污、削洪”三重效果与其它节水方式相比,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在调蓄、净化和渗透方面选取的构筑物主要包括:雨水沉淀调节池、地下室储存水池、雨水储存桶、绿地、干草沟、渗管、渗透式雨水口、土壤滤池等。为了对雨水的利用起到展示和示范的目的,拟采取多种雨水收集与利用形式,比如设雨水储水排水板、雨水储存桶、就地入渗等设施。

3.3 暖通节能

通风排烟系统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满足节能要求,并选用高效节能低噪声的风机。能效值控制房间空调器能效值达到能效等级2级要求。空调室外机遮蔽措施应保证空调设备散热充分,并便于清洗和维护室外机组,统一设计分体式房间空调器的安放位置和搁板构造;避免多台相邻室外机吹出气流相互干扰,避免高层建筑烟囱效应对高区室外机换热效率的影响;室外机安装位置避免对相邻住户造成热污染和噪声污染;空调室外机遮挡隔栅的有效通风面积比不小于80%。

4.结语

随着人们对住宅小区要求的不断提高,住宅建筑整体规划设计显得更为重要,在整体规划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同时兼顾建筑的节能与环保设计,从规划设计创作做起,为人们创造一个低能耗、高品质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 姜元烽.可持续发展建筑小区设计理念[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16).

案例总结篇6

在2016年11月杭州召开的ICPDC国际纹样之文化解读研讨会上,法国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院(ENSAD)斯汀?哈尔博罗教授谈到近几年在中国高校任教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的创作主题、内容、形式总是非常相似,缺乏个人独创性。这一现象是近几年艺术设计专业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材料设计相关课程之中,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的呢?

1高校材料设计课程的常见内容设定特点及其问题

1.1教学内容、评判标准、主题要求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在材料设计类课程中,一般是围绕外在形式表现进行设定,例如基?A课平面构成、立体构成教学内容多以“构成要素”、“形式美法则”为主线展开,通常要求学生熟记并掌握若干基本的艺术设计表现形式和手法。课程匹配的主题则往往就是形式主题,缺乏内容主题,或者偏向于套用一些显得“高大上”的内容主题。

1.2教学方式、特点

此类教学方式引导下,一方面,学生对艺术设计基本的形式法则和手段可以有一定的直观了解,然而进入个人实际创作后却经常无所适从,无法将这些教学形式和个人主题创作相结合。这样事实上容易形成学与用之间的衔接不良甚至脱节,并且会因此降低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因为简单匹配“高大”主题或者干脆缺失内容主题,相应地针对基于个人真实经历体验的个性主题表达的探讨权重就很小甚至没有,这就难以避免地引起作品出现主题同质化、内容空泛化、形式套路化、缺乏独创性的现象。

显然,学生习作在主题、内容、形式各方面出现雷同的课程,需要针对自身的教学内容、评判标准,进行反省、进行革新。

2基于故事情境创作的纤维材料设计教学思路的设定

2.1总体思路

在我开设的《纤维材料设计》课程中,基于个人真实经历体验的内容主题被置于首位,个人想法是否经由合适材料及合适工艺的运用得到有效、有力的表达,成为学习的评判标准;如何引导学生找到个人主观思想意识与纤维材料工艺之间的结合点,是教学的核心重点;有力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激发学生自主创作欲望,能将所学用于个人创作道路,是这个课程教学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简而言之,我把《纤维材料设计》设定为立足于故事情境的设计创作教学,而不是材料和工艺的形式法则传授。

2.2目的要求

课程要求学生从个人真实故事出发,以个人思想情感的表达需求为主导,学习、了解艺术设计创作中材料、形式的意义,理解形式如何服务于内容、主旨。学生根据预置命题方向进行个人具体主题的拟定,并运用相应的纤维材料完成创作表达。要求学生积极尝试不同材料,避免直接从技术到技术、重工不重艺的盲目性创作。

2.3教学方式、特点

教学方式,以实践教学为主,辅以一定的理论讲解和优秀作品赏析。结合集体分析借鉴的、大量个人化的区别性创作探讨是课程的主要特征。

2.4教学内容设定

为提高教学组织的时效性,应尽量通过选择学生身边得来较为便捷的材料和易于掌握的工艺来达成教学目的。根据对纤维材料工艺种类、技术难易程度的考量,以基础性的、简化之后的手工工艺为主,选定“缀织工艺”、“模具印花”、“基础刺绣”、“羊毛毡化”等四种类型手作,做为工艺研习内容,对应四个阶段不同侧重点的故事情境创作教学。

纤维材料的物理属性是固有的、其精神属性都是人为赋予的,故事情境创作命题方向应针对不同种类纤维材料、工艺的特点来进行设置,同时要结合学生实际的生活经历、所处的客观环境等综合因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命题方向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具体主题,形成表达需求,以此来主导自己对材料工艺的研习。这意味着整个学习过程,就是在努力实现个人表达需求的同时完成对材料工艺的研习掌握――也只有能用于自己表达需求的材料工艺学习才是有意义的。

(1)第一阶段基于情境故事的缀织工艺设计

缀织是把经纬线交织一起的编织手法,这种编织工艺古今中外均有,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地区的人会选择当地不同的材料进行这样的编织,创作出各式各样的织物应用在生活中。也由于选用材料的不同,这种织物工艺手法会有很多变化。传统的缀织织物往往可以反映出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

情境创作(环境故事):结合缀织的工艺特点,在命题上以环境特征表达为侧重方向,进行相应的创作练习。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曾经去过的地方,截取自己对此处印象最深的片段,比如光线、气味、触感、空间层次等,作为表达来源。要求学生进行必要的图片和文字整理,搜集相应的纤维材料,学习和运用缀织工艺进行创作。作品要求视觉与触觉感受并重。

(2)第二阶段基于情境故事的模具印花工艺设计

模具印花的工艺历史由来已久,从古至今一直被广泛应用在各种载体之中,印花工艺具有强烈的“形式复制”特点,很适合用来表达生活中反复出现的一些物品的故事,同时也是在一定层面上探讨“复制”的含义。

情境创作(物品故事):结合模具印花工艺“形式复制”的特点,命题围绕图形故事的表达展开。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某个时期曾经用过有一定纪念价值的物品进行提炼,首先通过照片、文字记录,说明物品背后的故事,再进行平面化图形设计,结合模具印花工艺将设计好的图形印制在布面上。曾经做过的命题有《童年》、《未来时光》等。主题强调有叙事意义的二维图形设计提炼。

(3)第三阶段基于情境故事的刺绣工艺设计

刺绣工艺种类、式样繁多,但就基本的刺绣针法、构成特点来说中外相通。对于初次接触刺绣工艺的人来说,在面对较为复杂、繁琐的刺绣工艺时,往往会失去信心。结合声音音质、节奏等特点融合点、线、面构成规律,再去学习相应的刺绣针法时,可以更容易理解刺绣工艺表现的构成原理,情境创作(声音故事):结合刺绣工艺的构成特点,命题上以声音的视觉化表达作为侧重,强调质感、节奏感的呈现。要求学生记录一段印象深刻的纯声音,时长控制在20秒左右,根据声音的音色、音质及节奏特点用点、线、面这样的基本元素构成单位进行视觉转化,再结合相应的刺绣工艺针法进行创作。主题强调听觉、视觉、触觉感受并重。

(4)第四阶段基于情境故事的羊毛毡化工艺设计

羊毛毡化工艺是时下热门于网?j的手作工艺,羊毛毡化工艺由于材料的独特性,可塑性极强,工艺上也可以结合其他种类共同表现,因此特别适合用来进行综合性创作,表达较为复杂的故事情境。要求学生综合前述所学的工艺来完成个性化的突破尝试。

情境创作(自主故事命题),主要针对那些可塑性、可变性较强的材料工艺,本单元选择了羊毛毡化工艺。在经过前三个单元的故事命题训练之后,让学生自我总结该材料的工艺特点,自由和设定相对应的个人创作命题,从而更好地理解感官信息转化、材料转化的意义。

2.5进度安排

课程总体上需要8周48课时,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均包含4个环节:故事文本撰写(2课时,重点)、基础工艺操作(4课时,重点)以及课外进行材料和工具准备、针对性的创作思路辅导(4课时,重点+难点)、集体评析(2课时)。

3实践教学成果展示

3.1环境故事色彩表达的缀织工艺实践探索

学生实践作品《青草地》如图1上左,作品形象来自作者漫步草坪时的所见,为了突出草坪柔软舒服的触感,在编织时特意放置了海绵填充物制作出草坪凹凸起伏的效果。

3.2物品故事视觉图形化的印染工艺实践探索

学生实践作品《一期一会》如图3,一期一会指的是人生中仅有一次的相会,然而每一段往事都是人生中不可重复的,每一份手工印染的创作也是无法复刻的,作者根据回忆记录下童年和家人一起吃饭的温馨情境。

3.3声音故事提炼的刺绣工艺实践探索

学生实践作品《晓夜森林》如图2,夜深人静时,乐曲声音清脆嘹亮,像远处传来的呼唤,每一个音符仿佛都能嗅到雨后的森林泥泞的味道。根据清脆的声音,作者将每一个音符分解成清晰的小结。

3.4综合性羊毛毡化工艺实践探

学生实践作品《我的异想世界》如图4,作者通过记录自己的梦境,主观地去想象一个异想的世界,“将梦经由自然物质的肌理和色彩在我手里诞生为现实世界的存在,它们不断地在生长和变化,这是我的思考方式,也是一种观察世界的方式”。

4结语

从课程实施过程来看,这一教学思路的设定让学生面对不同类型纤维材料、工艺时可根据导入故事情境的理解展开,让创作目的、主题立意更为明确,并调动出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与能动性,教学有效性得到增强。从课程作品的完成情况来看,作品个性化、独创性也能够得到提升,很多学生还将该课程创作的感受融入进其他专业方向的创作之中,《我的异想世界》羊毛毡化作品的作者吴妍冰同学在后续的毕业设计创作中将制作羊毛毡化材料的形象、感受应用到动态影像、文字设计等相关作品中。

案例总结篇7

精选教学案例是案例教学取得成效的关键。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笔者认为,教师在选择教学案例时应遵循以下五条原则:

1)针对性原则。教师所选取的案例要与课程教学的内容、目标紧密相联,应针对学生的心理实际、认知水平和思辨能力等选择案例,这样的教学案例易于为学生接受,并能引起学生的关注。

2)实效性原则。教师所选取的教学案例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并且应选择一些与大学生现实生活相贴近的案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

3)时代性原则。当代大学生生长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新的知识、新的思潮和新的问题层出不穷,他们对过时的教学案例是不会感兴趣的。因此,教师所选取的案例要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这样的案例才更具有说服力和针对性,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4)趣味性原则。教师所选择的案例应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的生活,有较强的可读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5)丰富性原则。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具有不同的心理需求,处于同一学习阶段的学生其心理需求既有共同性,也有差异性。因此,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照顾到处于不同阶段、不同背景学生的心理差异,应多选择一些不同类型、不同风格和不同呈现方式的案例,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2.科学安排教学环节

案例教学的实施通常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在开课之前制订一个详细、周密的案例教学总计划,包括本课程计划运用教学案例的总数量、各个案例具体运用的时间、运用案例的要求及注意事项等。二是针对每个教学案例制订一个案例教学组织实施计划,内容包括案例名称、案例来源、案例类型、案例介绍、案例使用注意事项、案例材料使用时间、案例使用步骤、案例讨论的组织形式、案例分享的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应对措施、案例的归纳小结、案例的启示、对案例的评价等。教师要精心组织策划,科学周密地安排教学环节,充分发挥组织、引领、催化和导向的作用,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3.恰当设置问题情境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任务有以下两个:一是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科学与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使大学生形成科学的理念,正确面对大学生活中可能会出现的心理问题;另一个是向学生传授维护心理健康的基本技能和技巧,教会学生认识与识别心理异常现象,使他们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运用案例教学,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设置问题情境,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交流和分享。教师应针对案例内容设置不同的问题情境。问题情境的设置要符合学生的特点,应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环环相扣。教师应引导学生针对案例展开讨论,具体内容包括指导学生阅读案例、系统阐述案例、从不同角度分析案例、了解案例所包含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抓住案例的核心问题和案例所给予我们的启示等。因此,教师应从多角度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思考与探究,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4.及时进行总结评价

教师的总结评价要以鼓励与肯定为主,应做到及时到位,体现出形式多样、针对性强、方式灵活的特点。总结评价可以是对个别学生在课堂中表现的评价,也可以是对全班学生在课堂中表现的评价;总结评价可以是课堂教学进行中的小结评价,也可以是课堂结束前的总结与点评。对学生在课堂中表现的评价,既可以是对课堂中积极发言和乐于分享的同学的鼓励与肯定,也可以是对讨论与交流中敢于发表不同见解和有独特见解的同学的表扬与支持。教师总结与点评的内容包括对教学案例本身所包含的知识与技能、案例的启示及其在学生生活中的应用等进行的归纳与总结。教师的总结评价具有价值导向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从而更新观念,调节行为,提高他们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案例总结篇8

关键词:案例教学;税收筹划;实施建议

《税收筹划》课程作为税务、理财等相关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由于其实践性特别强,对于缺乏实践经历的在校生来说是一门难度比较大的课程。而案例教学则由于以基于问题出发的仿真案例为内容载体,有助于帮助学生拓展学习视野,丰富背景信息,促进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因此,系统思考案例教学在《税收筹划》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对提升教学成效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一、案例教学的原理及特点

案例教学始于1870年由哈佛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代尔(C.C.Langdel)首创的判例教学法,随后在哈佛医学院得到了引入形成临床医学模式,进而激发哈佛商学院于1921年开始正式推行,并在第二任院长多汉姆(MallaceB.Doham)主导下,由教授投票将该教学模式命名为案例教学法。经哈佛大学在多个学科的推广,案例教学迅速成为一种风靡世界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即利用针对性的案例进行教学,以教学要求为依据,组织、引导学生对既定案例进行阅读、思考、分析和讨论,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一个好的案例,不但应该符合并反映实践规律,而且能够将相关知识点有机整合在一起,使得学习者在对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有效了解并掌握学习要点,同时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案例教学原理分析。从教学原理角度来看,案例教学模式具有浓重的建构主义理论色彩,是对后者在教学领域的践行和落实。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源自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其主要观点是:学习者获得知识是基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在他人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来完成。案例教学的建构主义性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教学目标的建构主义性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者中心,将学习上的人本主义与教师的指导意义有机结合起来,最终达成学习目标。而案例教学的教学目标设定,也通过将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思考和交流讨论融为一体,以学生在案例分析中各项技能的提升作为目标,从而体现出鲜明的建构主义性质。教学载体的建构主义性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在实践中学习,强调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以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而案例教学则以针对性、综合性的案例作为内容载体,再现真实实践情景。案例的设计不仅符合教学内容要求,而且还能够为学生凭借原有知识进行推理和思考而获得新知识提供情境依托。教学环境的建构主义性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将“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看作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而案例教学在整体上通过仿真案例再现真实情景,通过生生、师生课前小组讨论和课上交流共享实现协作和会话,最终形成对新知识的获得,即意义建构。从这个意义上完全可以说,案例教学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实践路径之一。教学方式的建构主义性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中心,教师仅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案例教学中,教师通过案例激发学生兴趣和思考,主要依靠学生自己、学生同伴思考,然后在课堂上互动讨论交换观点,完成对问题的分析、推理和解决。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方式,有助于建构主义理念的有效落实。

2.案例教学特点分析。案例教学具有针对性。教学案例的选择并不是随意的,而是针对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精心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内容设计而成。案例的针对性主要体现在对教学内容的有效蕴含,不同的知识点对应不同的案例。案例库的开发与建设,是案例教学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教学案例可以自行开发,也可以借用既有的成熟案例,但必须都围绕教学需要。案例教学具有仿真性。案例的内容是具体实践情景的再现,从这个角度而言,案例教学是成本最小的实践性教学。教学案例对于实践情景关键要素的再现,为学生提供了高度仿真的实践环境,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直观体验,有效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目标。案例教学具有综合性。真实的实践情景往往是诸多综合信息的集成,能够从系统的高度将对教学要点的考察有机整合在一起。对案例的解读有利于学生锻炼逻辑分析能力、辨别取舍能力、理论运用能力及解决方案设计能力等多方面的素质,并同时掌握相关知识内容。案例教学具有启发性。在案例教学中,对于案例的分析教师只负责引导,或者提出关键问题,或者指点思考方向。而学生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自己代入到问题情景中,通过思考、交流主动寻求并获取应该掌握的知识,有利于在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案例教学具有灵活性。不同情景的案例可以突出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考察要求,通过案例的转换,可以比较方便地考查学生对于不同知识理论的运用能力。同时,案例教学的组织形式也灵活多样,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小组之间都可以进行互动。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还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由于具有以上特点,案例教学在诸多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对于实践性特别强的课程,具有独到的方法论意义。

二、案例教学在《税收筹划》教学中的必要性

《税收筹划》是一门介于税收经济学、法学和管理学之间的交叉课程,也是一门综合技能分析应用课程。对于《税收筹划》课程而言,由于其教学内容的实务性,教师在教学中讲授相关知识理论时必须结合案例进行,才可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首先,《税收筹划》教学内容的落实要求实施案例教学。税收筹划是对税法的综合与灵活运用,是“纳税人站在企业战略管理的高度,在符合国家法律及税收法规的前提下,选择涉税整体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纳税方案,管理生产、经营和投资、理财活动的一种企业涉税管理活动”。基于此,《税收筹划》课程的教学内容及知识点无法脱离税法的约束而单独存在,而在不同的涉税实践中适用的税法条款不同,加上涉税实践在现实中涉及生产、经营、投资、理财等几乎所有的经济实践领域,这天然导致税收筹划内容的展现必须落实到不同的实践情景中去。因此,案例教学对于《税收筹划》课程教学来说无法回避。其次,《税收筹划》教学质量的保证要求实施案例教学。由于教学内容的实践性特征,缺乏案例教学,《税收筹划》的原理与知识点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教师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无法使学生对知识体系的认知获得直观经验,更难以将原理和技术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去。如此,对于本来就缺乏实践经验的学生来说,对税收筹划技巧的理解也会成为困难,从而导致教学目标落空。而案例教学给学生提供了鲜活仿真的涉税实践情景,不仅可以为学生应用知识原理提供实战机会,而且还有利于学生通过不同的案例情景拓展视野,从而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当然,案例教学的有效应用,对于学生包括会计、税务、商业、管理等相关学科基础要求比较高。不过由于《税收筹划》课程的综合性,在本科生培养方案中一般开课时间被安排在第三学年,学生在前两个学年的学习中对其他相关先行课程都进行了系统学习,因此不会由于基础不够而导致案例教学无法实施。总之,在《税收筹划》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三、《税收筹划》案例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根据已有经验,在《税收筹划》教学实践中,案例教学的应用必须杜绝以下问题:

1.案例库存在问题。典型、丰富、系统的案例库是《税收筹划》案例教学的基础,但是由于我国《税收筹划》课程本身开设相对较晚,在2000年左右才大规模引入相关专业,不仅教学内容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教学方法的设计和创新更是需要一个过程。在案例教学方法上,案例库的建设还不够完善。不仅案例的数量有待增多,案例的典型性也不够突出,加上税收政策的动态发展,很多案例援引的政策都已经过时,尤其是缺乏相互联系、能够反映整体教学内容的综合案例。案例之间的独立性强而内在联系薄弱,并且无法有效反映税收政策的最新动态,不利于案例教学在《税收筹划》教学过程中的完整贯彻和教学效果的充分实现。

2.课前准备不够重视。案例分析需要扎实、综合的相关学科基础,而由于当前大学教育现实中存在的功利主义的学习风气,往往导致学生以考试高分为终极目标的学习定位,对于一门具体的课程存在考试结束学习终止、甚至丢到脑后的现实情况。基于此,缺乏课前准备的案例讨论课堂,学生无法有效利用学过的知识参与讨论,成为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最大的实施障碍。《税收筹划》案例分析尤其需要熟练掌握的知识是税法,而税法由于具有不可简约的复杂性,如果不进行有意识、有系统地提前准备,对于学生来说进行税收筹划案例思考就会彻底成为空中楼阁,案例教学根本无从展开。

3.课堂实施疏于规划。师生互动效率与讨论时间把控问题是案例教学在课堂实施中较为常见的问题。首先,师生互动效率不高。课堂中案例教学的实施应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现实是教师常常逾越引导,导致师生互动过程中仍旧以教师为主体,使案例分析中学生的独立思考大打折扣,或者教师对小组讨论放任不管,缺乏必要引导,导致学生们在互动中仅有少数人活跃发言,小组互动总体成效不好。其次,讨论时间把控不好。有时候讨论时间过长,导致对于一个案例的分析时间成本过高;有时候时间太短,导致讨论尚未充分展开就仓促结束。

4.总结提升流于形式。总结提升是案例教学的点睛之笔,尤其对于《税收筹划》这种实务性课程,总结是从现象中发现与印证规律的重要环节,是学习效果落实的重要保障。而在教学实践中,案例教学往往重分析轻总结,对分析讨论过程投入的精力占用了案例教学的绝大部分时间,没有总结或者总结仓促,而且局限于知识点本身,对于规律的揭示与分析思路的梳理不到位,容易造成案例教学前功尽弃的后果。针对以上问题,在《税收筹划》教学中落实案例教学,尚需要系统思考。

四、《税收筹划》课程实施案例教学的建议

由于案例教学的特点能够有效促进《税收筹划》教学目标的落实,针对需要注意的问题,对其进行改善对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税收筹划》案例教学有效落实应至少应做好案例库建设、引导课前准备、课堂实施规划与总结提升四个方面的工作。

1.建设系统、动态的案例库。案例库的建设应注意以下三点:①依据《税收筹划》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编写或收集典型案例,保证案例库的系统性。每个或每类知识点都应有一定数量的典型案例对应展现,不同部分的案例群之间存在前后衔接的内在联系,每个部分的具体案例与其他部分的案例组合,能够完整、系统地反映《税收筹划》课程的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②依据税收政策的发展变化,对案例库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动态更新维护,保证案例库的时效性。剔除案例当中反映的已经过时的税法条款,根据最新政策进行完善或改编,或者更换全新的典型案例。③依据经济实践的发展变化,对案例库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动态补充,保证案例库的仿真性。高度仿真的案例应该能够如实反映经济实践中的各种信息,对税收筹划知识和技能运用的终极检验是在真实的实践环节,如何从错综复杂的现实信息中分析有价值的线索,需要学生通过案例的高度仿真来进行锻炼。

2.切实引导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在教师对教学内容胸有成竹的前提下,学生做好充分的课前知识准备是《税收筹划》案例分析的必要前提。一般而言,先期知识涉及税务、财务、管理、法学等相关领域,其中税务知识最核心、最必要,其他知识虽然属于辅、背景性知识,但是对于学生分析问题和理解问题也必不可少。教师在学生课前准备工作中应针对实现准备好的案例特点,为学生列出针对性的拓展复习或学习提纲;必要的话,针对综合性案例,还可结合课堂实施安排课前案例阅读,以便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更有效地参加讨论。这些工作都可以借鉴翻转课堂的思路,由教师提前设计好课前学习任务。

3.精心规划案例教学的课堂实施。在选择出典型案例的前提下,教师须对案例教学在课堂上的实施进行精心设计。案例教学在课堂上一般须经历四个步骤:阅读与分析案例案情;小组讨论与交流;全班讨论与交流;总结归纳。在课堂交流过程中,教师须对全局时间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针对案例所反映的教学要点,在不同的时间阶段提出相应的关键问题,引导和控制学生的讨论进度,使整个案例教学有序进行。在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吸引全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积极性,不能只关注表现活跃的学生,否则容易在教学中丢掉一部分学生。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学生在课前完成的内容,教师也应该设计好阅读引导思路,既不影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又使学生能够迅速抓住重点,从而为课堂讨论打下良好的基础,进而促进案例教学效果的提升。

4.重视对规律的总结归纳。首先,学生为主体的归纳总结;教师为主导的归纳总结。在课堂讨论结束后,先由学生以个体为单位根据案情阅读分析、小组讨论交流、全班讨论交流三个阶段的思考进行书面总结,这样有利于所有学生都进行思考。其次,教师尽快批阅学生的总结,并在下一次课堂上对上一个案例及学生总结做出评论与反馈,指出学生总结有失偏颇之处,并分情况进行最后环节的总结归纳。再进一步,对案例本身的设计进行解析,指出案情细节的考察目的,如果有可能,在提高案例教学效率的前提下对案例编写提出优化。如此,对某些相关知识点或某个知识板块的案例教学才能够告一段落。

参考文献:

[1]郝晓薇.不可简约的复杂性与《税法》课程教学[A].财政学教学理论与学研究(2012)[C].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

[2]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一)[J].学科教育,1998

[3]刘蓉.税收筹划[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8

[4]阮家福.《税收筹划》案例教学与案例库开发研究[J].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09

[5]杨光富,张宏菊.案例教学:从哈佛走向世界——案例教学发展历史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

[6]肖建国,王立仁.大学生功利化倾向及防范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2.

上一篇:女装开业策划方案范文 下一篇:服装开业策划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