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高级职称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14 19:53:28

副高级职称论文

副高级职称论文篇1

副高职称:高级职称的一种。高级职称是职称中最高级别,分正高级和副高级。职称最初源于职务名称,理论上职称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是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就学术而言,它具有学衔的性质。就专业技术水平而言,它具有岗位的性质。专业技术人员拥有何种专业技术职称,表明他具有何种学术水平或从事何种工作岗位,象征着一定的身份和地位。

大学里教师的职称分为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四个级别:

1、助教:新教师在未受聘为讲师以前先从事一年或一年以上的教学辅助工作,以熟悉大学的基本教学条件和教学的组织。助教也可以由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担任。

2、讲师:能够独立开设一门或一门以上课程的大学教师。讲师也有不同的等级。优秀的讲师完全可以把他的课程开设成对本门学科有巨大贡献的基础课,而他的教学方法、实验方法和基本规范将成为学生必修的一级台阶,借以达到大学教育的基本要求。

3、副教授:副教授原则上不仅具有开课的能力,对本学科的整体情况有充分的了解,自己主持研究项目,而且能把最新的研究用学术研讨会的形式不断开设成新课。他一方面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授业,一方面训练学生去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传道。

4、教授:教授是大学里的主体,大学里主导性的工作是由教授承担的。教授的职能与副教授不同。在知识上,对教授的要求与副教授相同。

副高级职称论文篇2

尽管如此,王敏已经焦头烂额,恨不得把一天当作两天过,看看我的黑眼圈和白头发,再看看名片上的职称,查查我的银行卡如果不是还有些教育理想、育人情怀,早就另谋出路了。

王敏是北京高校青年教师群体中极为普通但又颇具代表性的一员。在网络上,他们被称作青椒二十几年寒窗苦读修成正果,在大学校园争得一席教职。可未曾料想,职称晋升、教学科研、结婚生子、赚钱养家等人生大课题让他们面临比以往更大的压力。

晋升副高出现职称拥堵 科研领域的马太效应是压力来源

根据团北京市委的调查结果,在接受调查的高校青年教师中,48.0%的受访者表示压力大,其中10.1%表示压力非常大,另外还有38.0%的受访者表示压力适中,仅有4.3%和9.7%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没有压力或压力较小。

在造成工作压力大的原因中,专业职务晋升困难成为最主要的一项。

王敏是北京一所高校新闻学院的教师。在同事眼中,他是科研和教学双丰收的年轻榜样。然而,尽管达到了学校评定副高职称的标准,可由于排队的优秀者太多,他只好着急地默默等待。

中央民族大学的徐伟也面临和王敏相同的情况。他以自己所在的管理学院为例,目前学院在岗超编的副教授已有8位,符合条件的讲师更有10余位,职称晋升的拥堵现象极其严重,很多优秀的人短时间都无法晋升。

职称晋升是大多数青年教师所面临的困境。根据团市委调研结果,北京高校青年教师以中级职称为主,初级职称为辅。

课题组称,在过去的青年教师评定中,副高级职称主要与工龄及学历相关,存在一定的论资排辈、熬年头现象。以往由副高晋升正高很难,现在不仅评上正高更加困难,由讲师晋升副高也变得越来越不容易,副高职称的评定已经成为青年教师职业生涯中的瓶颈,第二次职称拥堵或者说双职称瓶颈在青年教师群体中已经逐渐显现。

然而,青椒压力大不仅仅是因为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困难(占24.52%),工作负担太重(占17.30%)、教学科研经费不足(占13.66%)也是主要原因。

现在的青年教师早不是从前那种安安稳稳、悠闲自得的教书先生了,既要搞科研,也要抓教学。王敏说,现在不少青年教师身上都压着很重的教学任务,可绝大多数的考核都以科研为主,的数量和期刊等级、申请的课题数量和大小等等都是摆在眼前的难题。

但最大的难题在于,如徐伟所说,越有头衔的教授越能拿到高级别课题,年轻人几乎没机会。另一方面,量化的考核标准让不少急需职称改变生存状况的青年教师写了大量质量很差的文章。

值得注意的是,调查显示,从科研经费的分配和激励上来看,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认为存在评定不公等问题,41.6%的人认为现行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有改进空间。

报告分析认为,从技术职务上来看,依托于掌握丰富资源的学术权威的青年教师更容易获得科研项目和发展机会,进而获得更多提升空间和展示平台,优势资源向优势青年教师集中,使其变得越来越好,而那些缺乏依附关系和相关资源的青年教师,则很难获得机会和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高校内科研资源配置强者越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

青年教师根本没有真正独立科研的机会,都得攀着老教授们。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副教授告诉记者,现在不少老师都很忙,忙着编课题申请书,炮制论文,找发票,和老教授、期刊编辑拉关系,谁还有心思好好上课?

不管怎样,青年教师还是得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学者气质和耐心。徐伟说。

期望收入与实际收入反差较大 住房是最主要的困难

尽管青椒面临着职称晋升难、工作负担重等压力,但同时,调查显示,在对工作满意度的测评中,青年教师最认可工作的稳定性。在受访青年教师中,79.0%的受访者为北京非农业户籍。显然,这也为他们在京工作、生活的稳定和子女的照顾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然而,工资收入成为青年教师工作满意度测评中最不满意的因素。

心态积极的徐伟称自己物质方面没什么压力,原因在于父母比较支持他选择教师这一行业,给他提供了购房资金。他算了算,像他这样的青年教师年薪约在9万元左右,如果没有父母支持、完全凭自己的收入想在北京安家,那实在是太辛苦了。

副高级职称论文篇3

尽管如此,王敏已经焦头烂额,恨不得把一天当作两天过,看看我的黑眼圈和白头发,再看看名片上的职称,查查我的银行卡如果不是还有些教育理想、育人情怀,早就另谋出路了。

王敏是北京高校青年教师群体中极为普通但又颇具代表性的一员。在网络上,他们被称作青椒二十几年寒窗苦读修成正果,在大学校园争得一席教职。可未曾料想,职称晋升、教学科研、结婚生子、赚钱养家等人生大课题让他们面临比以往更大的压力。

晋升副高出现职称拥堵 科研领域的马太效应是压力来源

根据团北京市委的调查结果,在接受调查的高校青年教师中,48.0%的受访者表示压力大,其中10.1%表示压力非常大,另外还有38.0%的受访者表示压力适中,仅有4.3%和9.7%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没有压力或压力较小。

在造成工作压力大的原因中,专业职务晋升困难成为最主要的一项。

王敏是北京一所高校新闻学院的教师。在同事眼中,他是科研和教学双丰收的年轻榜样。然而,尽管达到了学校评定副高职称的标准,可由于排队的优秀者太多,他只好着急地默默等待。

中央民族大学的徐伟也面临和王敏相同的情况。他以自己所在的管理学院为例,目前学院在岗超编的副教授已有8位,符合条件的讲师更有10余位,职称晋升的拥堵现象极其严重,很多优秀的人短时间都无法晋升。

职称晋升是大多数青年教师所面临的困境。根据团市委调研结果,北京高校青年教师以中级职称为主,初级职称为辅。

课题组称,在过去的青年教师评定中,副高级职称主要与工龄及学历相关,存在一定的论资排辈、熬年头现象。以往由副高晋升正高很难,现在不仅评上正高更加困难,由讲师晋升副高也变得越来越不容易,副高职称的评定已经成为青年教师职业生涯中的瓶颈,第二次职称拥堵或者说双职称瓶颈在青年教师群体中已经逐渐显现。

然而,青椒压力大不仅仅是因为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困难(占24.52%),工作负担太重(占17.30%)、教学科研经费不足(占13.66%)也是主要原因。

现在的青年教师早不是从前那种安安稳稳、悠闲自得的教书先生了,既要搞科研,也要抓教学。王敏说,现在不少青年教师身上都压着很重的教学任务,可绝大多数的考核都以科研为主,的数量和期刊等级、申请的课题数量和大小等等都是摆在眼前的难题。

但最大的难题在于,如徐伟所说,越有头衔的教授越能拿到高级别课题,年轻人几乎没机会。另一方面,量化的考核标准让不少急需职称改变生存状况的青年教师写了大量质量很差的文章。

值得注意的是,调查显示,从科研经费的分配和激励上来看,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认为存在评定不公等问题,41.6%的人认为现行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有改进空间。

报告分析认为,从技术职务上来看,依托于掌握丰富资源的学术权威的青年教师更容易获得科研项目和发展机会,进而获得更多提升空间和展示平台,优势资源向优势青年教师集中,使其变得越来越好,而那些缺乏依附关系和相关资源的青年教师,则很难获得机会和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高校内科研资源配置强者越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

青年教师根本没有真正独立科研的机会,都得攀着老教授们。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副教授告诉记者,现在不少老师都很忙,忙着编课题申请书,炮制论文,找发票,和老教授、期刊编辑拉关系,谁还有心思好好上课?

不管怎样,青年教师还是得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学者气质和耐心。徐伟说。

期望收入与实际收入反差较大 住房是最主要的困难

尽管青椒面临着职称晋升难、工作负担重等压力,但同时,调查显示,在对工作满意度的测评中,青年教师最认可工作的稳定性。在受访青年教师中,79.0%的受访者为北京非农业户籍。显然,这也为他们在京工作、生活的稳定和子女的照顾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然而,工资收入成为青年教师工作满意度测评中最不满意的因素。

心态积极的徐伟称自己物质方面没什么压力,原因在于父母比较支持他选择教师这一行业,给他提供了购房资金。他算了算,像他这样的青年教师年薪约在9万元左右,如果没有父母支持、完全凭自己的收入想在北京安家,那实在是太辛苦了。

副高级职称论文篇4

人力资本相比于政治资本对于专业人员的向上流动具有更重要的意义,由此推论,在职称的晋升上,人力资本会获得正向回报。不过,在魏昂德等学者的研究中,关于政治资本的测量主要是针对党员与群众之间的差异,且更多强调个体对组织和意识形态的忠诚。实际上,政治资本可能是一种类似于教育文凭的资格证书,是能力或诸多无法观察的品质或特征的信号,同时,党员身份类似于一种社会资本(关系)可以获得诸多资源(信息、影响力或操作力)和机会。它可以起到非正式个人信息网络的作用,确保干部在竞争中可以获得最新的、最准确的市场信息,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获胜(宋时歌,1998;刘和旺、王宇锋,2010)。如果认可政治资本具有某种能力或资格凭证的作用,则市场化转型可能并不一定会弱化其在地位晋升上的作用。派作为一种特殊身份,其对于地位流动的影响一直被忽视。虽然截至2011年底时各派成员总数不过80多万人①,但其中却不乏中高级知识分子和专业人员,因此在讨论职称晋升问题时,理应给予关注。关于人力资本与地位流动的既往讨论,主要考察了学历、在职培训等方面,而对于人力资本的质量则较为忽视,这一方面是受限于问卷调查资料,更因为在高等教育扩招之前,能够接受更多的教育特别是上大学就足以与其他人群进行区分,但在高等教育越来越普及的时候,学历的含金量会降低,重要性日益凸现的将是获得什么样质量的教学。已有研究显示,学校级别对于大学生职业地位获得的显著影响(李黎明、李卫东,2009:120),对于专业人员的职称晋升,人力资本的质量相比于数量而言,何者会更重要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基于既往研究,本文的第二个假设是:H2:市场化转型过程中,相比于政治资本而言,人力资本对于专业人员职称晋升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人力资本的质量相比于人力资本的数量对于职称晋升而言更为重要。

本文主要关注专业人员来自非家庭成员如邻里、同事、上级和非正式组织等的支持,称之为社会性支持。既往研究显示,越是能得到更多社会支持的个体,其所拥有和可以运用的社会资本越丰富。但具有社会资本功效的社会支持的获得,是行为主体“有意识投资”的产物,两性因之而有差异,专业技术女性由于家庭责任或组织社交的男性网络对女性的排斥(比如:高尔夫球协会、足球协会等)(Marshall,1997),导致花费在与他人交往上的时间、精力都少于男性,从而拥有较少的社会资本,获得较少的社会支持。特别是女性会因为难于融入男性占据主导地位的非正式网络,因而缺少机会,导致女性被排挤和孤立。就专业人员职称晋升而言,如果能够获得更多社会性支持,则其在地位晋升的路途上相比于那些没有获得或获得较少支持者而言,会走得更顺更远,因此本文的第三个研究假设是:H3:越是能获得社会性支持的专业人员,越是能在职称晋升时处于有利位置。性别分工与晋升有关社会化形塑的性别认知、家庭分工等因素对于职称晋升的影响,尚有待引起更多的关注。有研究认为女性在承担职业角色的同时,还要兼顾家庭角色,这不仅表现在女性自身的角色意识中,也反映在社会对女性的双重价值评判标准上。社会对男性的评价尺度是事业,但对女性却用事业和家庭的双重标准:社会对女性的角色期望是家庭,而工作机构对女性的角色期望是工作(CentraandGaubatz,2000),这种双重标准对女性是不公正的,也超过女性能力范围,增加了女性的压力,造成职业女性的双重角色冲突。以往的研究也显示(Whyte,1984)中国妇女承担了照顾家庭与抚育子女的重担。因此,受传统性别分工的影响,女性人员更多地承担了子女抚养、家人照顾和日常家务劳动等责任,并形成“劣势累积”(马缨,2009;张廷君、张再生,2009)。因此,本文的第四个研究假设是:H4:性别角色认知趋向于现代,家务劳动承担更少的专业人员,在职称晋升上会走得更快。

模型及分析1.模型因变量本文的因变量即是专业人员职称晋升,分为晋升副高级职称和晋升正高级职称,事件史分析方法测量的是职称晋升的年数②。所讨论的职称晋升指各专业技术领域专业职称的获得,主要针对两种情况,一是副高级职称晋升(从工作开始晋升到副高级职称所用的年数),二是正高级职称晋升(从工作开始晋升到正高级职称所用的年数)。2.模型核心自变量先赋性因素以两个变量测量:一是父母文化程度,其取值是父亲或母亲文化程度最高者,分为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中专/中技、大专及以上四类;二是户籍出身,分为农村户籍和城镇户籍两类。自致性因素的测量以个人人力资本为主,从三个方面进行考察:一是文化程度,指个人开始第一个工作之前的接受教育的年数;二是接受教育的质量,指最高学历是否是重点大学;三是工龄,根据分析时关注副高职称和正高职称晋升的主旨,建构了两个变量:晋升副高前工龄与晋升正高前工龄。政治资本的测量,采用的是晋升副高前政治资本和晋升正高职称前政治资本,分为群众、共产党员和派三类。社会支持是一个由多个变量建构的量表。问卷中有一个问题询问了“需要时下列人员能否帮你”,涉及的对象包括企业主/企业主管、厅局级及以上干部、初级干部、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根据被调查对象对上述问题的回答状况,构建一个称之为“需要时可以获得的帮助”的量表,其信度系数为0.785。性别分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察。一是性别角色分工认知,根据被调查者对4项问题的回答构建量表,分别是“男人应该以社会为主,女人应该以家庭为主”、“挣钱养家主要是男人的事情”、“丈夫的发展比妻子的发展更重要”、“更重要的是帮助丈夫成就事业”。量表的信度系数为0.767,得分最高为20分,最低为4分,得分的高低反映了性别角色分工观念由传统到现代的连续统。女性(10.06分)相比于男性(11.45分)更趋向现代。3.专业人员职称晋升模型及分析以副高职称晋升事件和正高职称晋升事件在生存期内是否发生为因变量,以先赋因素、自致因素、人力资本、政治资本、社会支持、性别角色认知等要素为自变量,利用事件史的logit模型,通过stata12软件分别对不同性别专业人员职称晋升进行分析。第一,在晋升副高级职称时,有显著影响的要素为人力资本、政治资本及社会支持,且对两性有相似的影响。先赋性因素、性别角色认知和家务劳动承担对晋升副高职称无显著影响。第二,在成功晋升正高职称的影响因素上既有相似性也表现出一定的性别差异,相似性表现为政治资本和社会支持对两性晋升的影响相近。性别差异表现为:对于女性而言,人力资本数量和质量各要素、性别角色认知等对晋升正高级职称均有显著影响。对男性而言,表征人力资本质量的“最高学历为重点大学”及性别角色认知对晋升没有显著影响。结论就两性专业人员职称晋升的影响因素而言,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性。共性是:第一,人力资本相比于先赋因素对两性的职称晋升而言更为重要,先赋因素中的父母文化程度、户籍身份只对职称晋升有微弱影响,而人力资本数量(工作前受教育年数)数量和质量(最高学历是否重点大学)对两性正高职称晋升均有显著积极影响。第二,社会性支持对于两性晋升更高职称有显著积极影响。第三,派身份对于两性正高职称晋升有显著积极影响。

差异性是:第一,中共党员身份对男性职称晋升的影响大于其对于女性的影响。第二,人力资本质量对于女性正高职称晋升有显著积极影响,但对于男性的影响并不显著。第三,性别角色认知对女性晋升正高职称有显著影响,性别角色认知越趋向于现代,晋升机会更大,对男性专业人员则不存在这样的影响。总结来看,我们看到影响两性专业人员职称晋升的很多共同因素具有现代社会的特征,即人力资本数量和质量的作用凸显,但社会支持同样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差异性影响因素颇具性别视角,特别是性别角色观念影响反映了现代社会两性分工以及女性的性别观念对于在专业技术领域晋升的重要作用。本研究揭示了专业人员职称晋升的核心影响要素及性别上的差异,对于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晋升的努力方向以及设计更合理的晋升制度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刘爱玉 田志鹏

副高级职称论文篇5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党管干部和“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创新干部选拔工作方式,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增进干部队伍活力,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和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满意度,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健康发展。县委决定开展公开选拔副科级领导干部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选拔的目标职位和范围

本次公开选拔14名副科级领导干部,具体为:团县委副书记1名、县侨联副主席1名、县应急办主任(高配副科级)1名、县交通局副局长1名、县防指办主任(高配副科级)1名、县审计局副局长1名、县安监局总工程师1名、县第一中学副校长1名、乡镇副职6名。

县交通局副局长、县安监局总工程师等2个职位在丽水市范围内选拔。乡镇副职1名面向本县现任或曾任村两委主要干部选拔,其他5个乡镇副职职位均向本县符合条件者选拔。

二、报名的资格条件

(一)资格条件

报名人员除具备《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基本条件、近三年年度考核均为称职(合格)以上(没有年度考核的,近三年无违法违纪问题)、身体健康外,具体职位还需具备以下资格条件:

1、团县委副书记职位:县直各机关部门,各乡镇,县直属各企事业单位,中央、省、市属驻松企事业单位在编在岗人员;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年龄在26周岁以下(年月日以后出生);中共党员或共青团员;参加工作满2年(年月日以前参加工作)。

2、县侨联副主席职位:县直各机关部门,各乡镇,县直属各企事业单位,中央、省、市属驻松企事业单位在编在岗人员,年龄在45周岁以下,参加工作满3年(年月以前参加工作),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归侨或侨眷。

3、县应急办主任职位:现任或曾任县直各机关部门、乡镇中层满3年(任职时间计算至年月日止,下同),县乡机关单位工作5年以上;或副主任科员以上;或所任职务相当或高于目标职位职级。年龄在35周岁以下,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中共党员。

4、县交通局副局长职位:现任或曾任县直各机关部门,各乡镇,县直属各企事业单位,中央、省、市属驻地企事业单位中层正职满1年或担任中层副职满4年;或中级职称以上;或副主任科员以上;或所任职务相当或高于目标职位职级。年龄在45周岁以下,土木工程类或交通土建类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具有交通运输系统工作经历5年以上,且具有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5、县防指办主任职位:现任或曾任县直各机关部门,各乡镇,县直属各企事业单位,中央、省、市属驻松企事业单位中层正职满1年或担任中层副职满4年;或中级职称以上;或副主任科员以上;或所任职务相当或高于目标职位职级。年龄在40周岁以下,参加工作满3年,且具有水利水电工程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或水利水电类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6、县审计局副局长职位:现任或曾任县直各机关部门,各乡镇,县直属各企事业单位,中央、省、市属驻松企事业单位中层正职满1年或担任中层副职满4年;或中级职称以上;或副主任科员以上;或所任职务相当或高于目标职位职级。年龄在40周岁以下,参加工作满3年,大学专科以上学历,且具有审计师、会计师或建筑类工程师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7、县安监局总工程师职位:现任或曾任县直各机关部门,各乡镇,县直属各企事业单位,中央、省、市属驻地企事业单位中层正职满1年或担任中层副职满4年;或中级职称以上;或副主任科员以上;或所任职务相当或高于目标职位职级。年龄在40周岁以下,参加工作满3年,化工或安全工程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且从事安全生产监管工作3年以上。

8、县第一中学副校长职位:现任县属中学中层正职以上、联办中学副校长以上,并在现岗位任职3年以上;年龄在45周岁以下;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9、从村干部中定向选拔的乡镇副职职位:年龄在45周岁以下,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现任或曾任行政村书记、主任满3年。

10、乡镇副职职位:现任或曾任县直各机关部门,各乡镇,县直属各企事业单位,中央、省、市属驻松企事业单位中层正职满1年或担任中层副职满4年;或中级职称以上;或副主任科员以上;或所任职务相当或高于目标职位职级。年龄在40周岁以下,参加工作满3年,大学专科以上学历。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受理报名:

1、受过刑事处罚的;2、处于党纪、政纪处分所规定的提任使用限制期内的;3、涉嫌违纪违法正在接受有关的专门机关审查尚未作出结论的;4、本县县管干部岗位变动不满一周年的;5、其他不宜报名的。

三、基本程序

(一)宣传发动。召开全县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动员会和新闻会进行宣传发动,并通过全市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告选拔职位、选拔范围、报名资格条件、选拔方式和时间安排等。县直各单位、各乡镇在本单位、本乡镇内进行动员。

(二)推荐报名。凡符合条件的对象都有自荐和被推荐的资格(垂直管理单位需征得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县外报名人员需征得所在县组织人事部门同意),自荐和被推荐人员需统一填写相应的报名表一份(附表一),每人限报一个职位,同时须提供身份证、学历证书、任职文件、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等原件及复印件一份。先由报考人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对报考人员基本条件和资格进行核实,签署意见后加盖单位党组织公章,再到县委组织部报名,同时签署公平竞争承诺书(附表二)。

(三)资格审查。报名后由县竞争性选拔工作办公室根据条件要求对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初审。经资格初审合格的报名人数与职位数比例不足10:1的(乡镇副职5名的报名人数与职位数比例不足6:1的),由县竞争性选拔办公室研究决定是否取消或核减该职位的竞争计划数,对取消职位的有关报名人员可以在规定时间内改报其他符合条件的职位。

(四)综合能力测试。综合能力测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测试运用理论、知识和方法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笔试。采取闭卷方式,每个职位根据笔试成绩从高到低按1:5(5名乡镇副职职位按1:3)比例确定参加面试人选,经资格复审后向社会公告。公开选拔笔试分数占总成绩的40%。

面试。主要测试应试者的综合表达、分析能力、领导潜能及个性特征等方面对选拔职位的适应程度。采取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等方式,面试分数占总成绩的60%。视情择一职位进行电视现场直播。

根据参加公开选拔人员考试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每个职位按1:3比例(5名乡镇副职职位按1:2)确定体检和考察人选,并向社会公告。

(五)组织考察。由县竞争性选拔办公室抽调人员组成干部考察组,严格按《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要求,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全面、客观地了解考察对象的德、能、勤、绩、廉及社交圈、生活圈等方面情况,对考察对象的现实表现作出评价。考察前考察预告,接受群众监督。

对入围需办理公务员调任手续的人员,由县竞争性选拔办公室指定医院,按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进行体检,体检不合格的不列入考察,空缺的人选根据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递补。

(六)县委全委会遴选。召开县委全委会对入围人选进行遴选,进行电视现场直播,入围人选进行五分钟陈述,再由县委委员、候补委员进行圈选,每个职位按照得票从高到低确定1:2的建议任用人选(5名乡镇副职职位提出名建议任用人选)。

(七)县委常委会差额票决。召开县委常委会研究,差额票决决定任用人选。县委常委会讨论认为无合适人选的,该职位选拔可以空缺。未被任用的考察入围人员如符合有关条件的,列为县管副科后备干部管理。

(八)公示和任职。对任用人选按有关规定和程序进行公示,公示合格的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办理任用手续,并实行一年试用期,期满进行全面考核;不适宜实行试用期的,在任职满一年后,进行胜任度考核。考核合格的正式任职,不胜任的免去所任职务,一般按原级别安排工作。如人选为企业人员,须在任用前按有关规定辞去在企业担任的原有职务;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正式任用后,持有的企业股份按有关规定处理。

本次公开选拔工作,将设置民意代表参与公开选拔全过程。建立民意代表库,根据各环节工作需要随机抽取民意代表参与资格审查、人选产生的整个过程,增加公开选拔工作的透明度,进一步落实群众在干部选任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

四、时间安排

公开选拔工作从月上旬开始至月上旬结束。具体安排如下:

月日,县委研究公选方案;

月日,召开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动员会;

月日-日,公告,召开新闻会,宣传报道;

月日,报名(县外人员报名可延长到16日);

月日-日,资格初审;

月日-日,发放准考证,笔试前各项准备工作;

月日,笔试考务工作会议,布置考场;

月日,笔试;

月日-日,笔试阅卷;

月日-日,资格复审,面试考务工作准备,发放面试通知;

月日,面试;

月日,组织体检;

月日-日,组织考察;

月日之后,召开县委全委会遴选和常委会票决讨论决定人选,进行任前公示,媒体公布结果。

以上日程,根据实际进展情况,以正式通知、公告为准。

五、组织领导

公开选拔工作在县委统一领导下进行,县纪委(监察局)全程监督,县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工作办公室(设在县委组织部)负责本次公开选拔工作的具体实施。

副高级职称论文篇6

为了进一步深化我县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切实加强我县县级机关部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县委决定开展公开选拔副科(局)级领导干部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以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为依据,坚持党管干部与走群众路线相结合原则,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不断拓宽选人用人视野,进一步改善县级机关部门领导班子结构,提高领导干部整体素质,为我县打造“一城三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组织保证。

二、公开选拔的职位及人数

这次公开选拔共6个职位:

1、面向全县公开选拔的副科(局)级领导干部职位4个:

(1)团县委副书记1名;

(2)县妇联副主席1名;

(3)县开发区主任助理(副局级)1名;

(4)县风景区主任助理(副局级)1名。

2、面向全省公开选拔的副科(局)级领导干部职位2个:

(1)县发改局副局长(三产办主任)1名;

(2)县外经贸局副局长(招商局副局长)1名;

三、公开选拔对象的条件

(一)基本条件

1、具有较好的政治理论素养,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思想、政治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具有与履行岗位职责相适应的专业知识、科学文化知识和领导管理、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实际工作经验,善于团结同志,清正廉洁,有较好的群众公认度。

3、事业心和责任感强,勤奋工作,勇于开拓创新,有良好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在现职岗位上工作实绩较明显。

(二)资格条件

1、面向**县公开选拔的副科(局)级领导干部职位的资格条件

(1)职务要求:任镇机关、县级机关部门(单位)的中层干部二年以上或正、副主任科员;镇、县级机关部门(单位)下属事业单位以及县规模工业企业的党政正副职;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行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委会(社区居委会)主任。其中报考团县委副书记、县妇联副主席职位的职务不受限制。

(2)学历要求: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3)年龄要求:年龄在40周岁以下(**年4月1日以后出生),其中报考县妇联副主席职位的年龄在30周岁以下(**年4月1日以后出生),报考团县委副书记职位的年龄在26周岁以下(**年4月1日以后出生),

(4)职位要求:要求报名人员具有与报考职位业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团县委副书记职位要求熟悉共青团工作,必须是共青团员或中共党员;妇联副主席职位要求熟悉妇女工作,性别为女性;县开发区主任助理(副局级)职位要求熟悉开发区管理工作和招商引资工作;县风景区主任助理(副局级)职位要求熟悉风景区管理工作和旅游工作。

(5)工作二年以上(**年8月31日前参加工作),身体健康。

2、面向浙江省公开选拔的副科(局)级领导干部职位的资格条件

(1)职务要求:任乡镇机关、县级机关部门(单位)的中层干部二年以上或正、副主任科员;其他党政机关任副主任科员及以上职务;党委建制企事业单位中层副职以上职务;非党委建制事业单位党政正副职;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2)学历要求: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3)年龄要求:年龄在40周岁以下(**年4月1日后出生)。

(4)职位要求:要求报名人员具有与报考职位业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县发改局副局长(三产办主任)职位要求熟悉三产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县外经贸局副局长(招商局副局长)职位要求熟悉外经贸专业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熟悉招商引资工作。

(5)工作二年以上(**年8月31日前参加工作),身体健康。

四、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公开选拔工作从4月下旬开始到6月上旬结束。整个过程分报名初审、笔试、面试、考察、任用等五个阶段。

1、报名初审阶段(5月上旬)

凡符合条件的对象,可采取组织推荐、群众推荐和个人自荐的方式报名。组织推荐的,由推荐单位汇总审核后连同报名登记表及有关材料一并报县委组织部;群众推荐、个人自荐的,需带身份证、职务任命文件、学历证明、技术职称等有关材料,并填写报名登记表。**县外的报考人员,填写后连同有关证件复印件传真至县委组织部,也可将有关材料扫描到电脑后发邮件至zzb_gbk@,领取笔试准考证时再交原件、照片。

县委组织部依据规定的条件和资格,对报名对象进行审核,所在单位党组织协助进行审核。

经资格审查,参加笔试的人数与每一职位的比例不低于10:1,如不达到这一规定要求,该职位不再开考,原报考该职位的人员可改报其他职位。

2、笔试阶段(5月中旬)

笔试采取闭卷形式进行,一次考试,集中完成。笔试主要测试应试者对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特别是运用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试满分为150分,笔试成绩向社会公布。

笔试后,从高分到低分按每一职位1:5确定面试对象。面试人员名单向社会公布。

3、面试阶段(5月中旬)

面试主要测试应试者在领导能力素质、个性特征等方面对选拔职位的适应程度。面试满分为100分,采取现场打分办法,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确定每位应试者的面试成绩。

面试后,县委组织部根据应试者的笔试成绩(按百分制折算后)与面试成绩按40%、60%的比例进行综合计算,确定应试者的最后得分。每一职位按1:3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择优确定考察对象。综合成绩和考察对象向社会公布。

4、考察阶段(5月下旬)

考察工作由县委组织部统一组织,抽调人员组成若干考察组,分别到考察对象所在单位进行考察。考察前对考察对象进行考察预告。考察主要了解考察对象的理论素养和思想水平、工作事业心、组织领导能力、工作作风、工作实绩、群众基础、廉洁自律等情况。

考察后,由考察组写出详实的考察材料,并根据考察对象的德才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后,提出任用建议。

5、任用阶段(6月上旬)

考察结束后,由各考察组分别向县委组织部部务会议汇报考察情况,部务会议全面分析研究后,提出任用意见,报县委常委会集体讨论决定。对拟任用对象,实行社会公示。公示合格者,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办理任用手续,并实行一年试用期。试用期满经考核,工作胜任的,报县委审定后正式任职,不胜任的,免去试任职务,另行安排适当工作;如遇公示不合格,该职位不再顺延任用。

考察结果符合相应条件,因职数所限未能任用的,可列入后备干部名单。

重视对女干部和党外干部的选拔,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女干部和党外干部。

五、组织领导

副高级职称论文篇7

关键词 图书馆学 非图书馆学 图书馆学教育 选拔人才

当今以科技和经济实力为主的综合国力竞争,其关键是人才竞争。由于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相比具有循环使用的优势,所以世界各国都把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进行开发。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各种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特别是网络化、数字化和存贮等新技术的大量涌现,给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图书馆的发展模式也正在从规模驱动、资源驱动、技术驱动逐步转为人才驱动。如何选好人、用好人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图书馆在选拔人才的时候是更加侧重于图书馆学专业的人才还是更倾向于其他学科背景的人才,需要客观的数据来说明。现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调研对象,进行分析。

1 调研数据的基本情况

1.1调研数据的取样区间

入馆时间:1970.12—2010.12,40年。

1.2调研数据的限定

为了更加科学地评定职称的升迁速度,使各个专业背景的人员能够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本文特别限定了初级职称需在图书馆评定以及排除在职攻读获得学位的人员,因为学位的高低直接影响职称的评定。基于以上,截至2010年12月,北京大学图书馆全部在编人员为177人,排除没有专业、学历高中及以下、职称为工人、目前待岗及因病长期住院、在职攻读获得学位的人员以及初级职称不在图书馆评定的118人,研究对象最终确定为59人。

1.3调研数据的分类

(1)职称:正高职称4人,均为研究馆员;副高职称25人,均为副研究馆员;中级职称20人,馆员16人,工程师3人,实验师1人;初级职称10人,助理馆员7人,助理工程师2人,实习研究员1人。

(2)性别:男性为22人,女性为37人。

(3)学历: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31人,本科生25人,大专生1人。

(4)专业:本文将被调研人员划分为图书馆学专业、相关专业和非图书馆学专业三种专业类型,其中相关专业中的很多专业均是和图书馆学专业密切相关的,有的就是从图书馆学专业衍生而来的。但鉴于图书馆学专业有其专门独立的学科,而衍生的专业亦有其各自的学科特点,因此将与图书馆学相关的专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类型来研究,而不将其划为图书馆学专业类型,非图书馆学专业指除图书馆学及相关专业之外的其他专业类型,对于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馆员,如本科属于图书馆学,研究生属于非图书馆专业,反之依然,此种类型均归入图书馆学类别。据此,本文的专业划分及人员分布如下:

图书馆学专业的23人;相关专业的13人,包括信息管理、图书情报、管理信息、科技情报、古典文献、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专业;非图书馆专业的23人,包括产业经济、地质、机械、矿物加工、生物医疗、中文、历史、思想政治、计算机、数学、物理、物理化学、高能物理、近现代史、西方经济史、西语、信号与信息处理、行政管理、亚洲研究等专业。

2 三种专业类型的统计分析

2.1职称分布情况统计分析

(1)数据统计:图书馆学、相关专业及非图书馆学专业人员职称分布情况见表1。

(2)数据分析

非图书馆学专业的初、中级职称的比例为69%,高级职称的比例为31%,图书馆学专业的初、中级职称的比例为22%,高级职称的比例为78%,相关专业的初、中级职称的比例为69%,高级职称的比例为31%。由此可见,图书馆学专业的人员在职称分布中占据高级职称的比例相对较高,非图书馆学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人员相当。原因为,近年来引进的人才中,非图书馆学专业和相关专业的比例较高,而职称的评定需要时间,初、中级职称评定年限较短且相对容易,出现非图书馆学专业的初、中级职称比例居高。因此建议在排除以上特殊原因影响的基础上,密切关注各个专业人员的职称比例变化,有针对性地加以培养,以均衡各个专业的人员职称分布比例。

2.2不同专业与部门的分布对应统计分析

(1)数据统计:图书馆学、相关专业及非图书馆学专业人员所在部门分布情况见表2。

(2)数据分析

资源建设部、文献典藏与分馆办公室、特藏部等需要图书馆学专业知识的图书馆传统部门,图书馆学专业人员所占比例较高。馆长办公室的人员包括了馆长、副馆长及书记等图书馆核心管理人员,图书馆学所占的比重相对较高。而CALIS、CASHL、系统部等跟传统图书馆专业关系相对不是很密切的部门,非图书馆学专业的人员比例较高。信息咨询部,由于业务的迅速拓展,学科馆员力量不断加强,非图书馆学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比例不断扩大。相关专业的人员占总人数的比例不到20%,但是在有些部门,如多媒体资源部、古籍部、馆长办公室、系统部、信息咨询部等,所占比例均高于20%的平均数,所涉及的部门既有图书馆的传统部门也有较多运用新技术的新部门,可见相关专业人员在图书馆各个部门的适应性较高。

2.3职称的评定与升迁

职称的评定需要年限,从入馆开始到初级、中级、副高、正高的时间各不相同。本文从馆员的入馆时间开始计算直到其获得最高职称,将所经历的年限作为研究对象,并分段统计,比较不同专业人员获得最高职称的人数占该专业类型总人数的百分比,以0-15年为限,比较15年内三个不同专业类型的人员获得最高职称的速度。若15年内某一专业的人员获得最高职称者占该专业所有获得该最高职称的人员的比例越高视为速度越快。之所以以15年为限,主要受评职的最短工作年限限制,例如中级评副高的工作年限至少要5年,副高评正高的年限最少为5年,再加上初级到中级的评定也有一定的限制,因此选择15年为宜。

(1)初级职称

图书馆学专业、相关专业和非图书馆学专业的人员初级职称的评定多是到馆即为初级职称,总体并没有较大差别。即初级职称的评定大多为到馆即可获得。

(2)中级职称

本文的研究对象排除了到馆时就获得中级职称的人员,所有专业类型的人员中级职称的评定均在5年内完成,见表3。

主要原因是中级职称的获得严格受学历的限制,既硕士研究生到馆2年一般可获得中级职称,本科生则需要到馆5年获得中级职称,而近年引进的人才中,相关专业或非图书馆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比、例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因此提高了这一统计项目的数值。

(3)副高职称

非图书馆学专业有2名在5年内就获得了副高职称,属破格晋升,即从中级到副高的时间未满5年,见表4。

15年内,非图书馆学专业获得副高职称的人员占该专业类型所有获得副高职称人员的71%,图书馆学专业获得副高职称的人员占该专业类型所有获得副高职称人员的79%,相关专业获得副高职称的人员占该专业类型所有获得副高职称人员的100%。可见,副高职称的获得速度相关专业的人员较快,图书馆学专业次之,非图书馆学专业最慢。

(4)高级职称

15年内,图书馆学专业获得正高职称的人员占该专业类型所有获得正高职称人员的25%。研究对象中没有获得正高职称的非图书馆学专业及相关专业人员,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正高职称的获取严格受时间限制,同时根据本文选取调研对象的原则,即所选取的人员均为在图书馆评定的初级职称,非图书馆学专业和相关专业的人员没有符合此条件的。从侧面反映出图书馆的高级人才中,图书馆学占据绝对优势,见表5。

(5)整体分析

综合各层次职称评定的情况可知,从入馆到评定最高职称,以15年为限,相关专业人员获得最高职称的速度相对较快,图书馆学专业人员次之,非图书馆学专业人员相对较慢。此数据结果的形成,受诸多因素制约,首先,职称的评定受时间限制,初、中级职称评定年限较短且相对容易,如前所述,近年来引进的人才中,非图书馆学专业和相关专业的比例较高,出现相关专业的初、中级职称比例居高,评职速度自然相对较快。其次,影响该数据的就是学历,由于不同专业类型中,学历分布情况不同,而学历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职称的评定。

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比例明显高于本科生比例,图书馆学中具有本科学历的比例较高,硕士相对较低,建议图书馆关注这方面的数据变化,适当增加图书馆学专业的高学历人员配置,以期实现各专业类型的均衡发展。

本文采用将三种不同专业类型人员的所有学历类型集中起来进行整体分析,并排除了在职攻获得学位的情况,这是由于学历的获得较为复杂,有些是毕业就获得,有些是到馆后在职获得,在职获得的又有不同的获得方式,将其加入学历纬度进行统计分析变得更为繁杂,将来可将作为一个单独的课题进行研究。

3 图书馆学专业人员统计分析

3.1图书馆学专业人员数据基本情况统计

图书馆学23人

入馆时间:1970.12—2010.12

性别:男性9人,女性14人

文化程度:硕士7人,本科16人

职称:正高职称4人,均为研究馆员;副高职称14人,均为副研究馆员;中级职称4人,其中馆员3人、工程师1人;初级职称1人,为助理馆员。

目前所处部门:资源建设部5人,古籍部2人,馆长办公室3人,信息咨询部3人,文献计量学研究室1人,文献典藏与分馆办公室2人,特藏部2人,CALLS 3人,多媒体资源部2人。

3.2数据分析及建议

由上可知,资源建设部、信息咨询部、馆长办公室及CALIS,图书馆学专业人员居多;古籍部、文献典藏与分馆办公室、特藏部及多媒体资源部,图书馆学专业人员居中;文献计量学研究室、系统部和流通阅览部,图书馆学专业人员最少。尤其是系统部、流通阅览部没有图书馆学专业人员。可见目前图书馆各个部门对专业的需求存在明显不同,图书馆学专业的学生可参照以上信息投递简历,平时注意对资源建设、古籍等知识的积累,若能选修一些与参考咨询、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数据库相关的课程或者攻读一些交叉学位对于到图书馆就业会更有帮助。

4 结论

胡适先生曾经说过:“为学有如金字塔,要能广大要能高”,可见人才的知识结构要先博再专,广大才能精微,有了广博的知识才会有广大的胸襟,才有海纳百川的包容性。图书馆吸收人才亦蕴涵此道理。小型图书馆需要全才,大型图书馆需要专才,但个别部门也需要全才。因此,哪种学科背景更加适合从事图书馆工作,已经不是一个能够简单解释的问题,需要根据具体的部门、具体的个体,有针对性地加以分析。

在诸如资源建设部、古籍部、流通阅览部等图书馆传统部门中,有些岗位离不开图书馆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图书馆学专业的优势较大,但在信息咨询部、系统部、多媒体资源部等需要现代参考咨询技能、计算机专业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的部门中,非图书馆学专业及信息管理等相关专业的优势则突显出来。图书馆是个有机的整体,要顺畅地运行离不开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而具有多学科背景的或者是具有多学科技能的全才是图书馆争先抢夺的人力资源财富。

在读的图书馆学专业的学生可以从以上的数据统计分析中得到启发,加强和培养与图书馆工作相关的计算机等非图书馆学专业技能已迫在眉睫。非图书馆学专业的学生若想从事图书馆工作,也无须因为不是图书馆学专业而却步,图书馆欢迎多学科背景的人才来填补相关空白,同时以上数据表明非图书馆学专业的人员尤其是相关专业的人员在图书馆的发展不仅不受专业限制,有时甚至发展得更快。

副高级职称论文篇8

学通社

新闻写作指南

——

蔡红龙 喻帅明

学校常用领导一览

学校

游俊:校党委书记 肖湘愚:校长

李宗范:校党委委员,副校长 田贵君:副校级督导 王绯:管委办主任

王晓彤:学工部副部长、校区学工办主任尚道文:校团委副书记向志文:校区学工办老师

田跃国:后勤处副处长、校区后勤办主任

外国语学院

彭正银:院长

刘宗湘:院党总支书记 张建喜:院党总支副书记 方芒:副院长谈宗凡:学工办主任

城乡资源与规划学院 庹清:院长

符铁军:党总支书记 田建林:副院长 唐纯翼:院工会主席 陈阳波:学工办主任

旅游与管理工程学院

尹华光:院长 袁正新:党总支书记 晏海清:党总支副书记 吴永江:副院长 田金霞:副院长

刘水良:教工一支部书记 刘世雄:学生一支部书记 蔡建刚:学生二支部书记

民族预科教育学院

卜爱华:院长 彭水英:党总支书记 邓万云:副院长

美术学院

舒湘汉:院长

王文广:美术学院党总支书 刘俊:副院长 贺伟:副院长 杜修望:办公室主任

彭茜: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

软件服务外包学院

周清平:院长、党委书记 徐洪志:副院长

新闻常用标题

1、单位+V+活动名称+活动形式

例:历史与文化学院举办“美国政治生活中的最高法院”主题讲座

2、单位+V+序号+活动(序号选择使用,序号即第几届,哪一年的) 例:商学院举行首届民主生活会

3、单位+序号+活动+V

例:城乡资源与规划学院2011级迎新晚会隆重举行

4、活动名+V(活动名字包含了单位以及活动内容的时候选择这种命名) 例:旅游与管理工程学院成立暨2011“天马之夜”迎新晚会隆重举行

5、职称+人物/单位+活动

例:部长刘云山来我校视察

州人大常委会主任刘路平深入我校师范学院调研

6、人物+V+地点+活动

例:张建永做客州烟草局读书沙龙

肖湘愚校长赴张家界校区检查指导工作

7、事件标题(一般为全校性的事件一般用这种标题,因为不便说单位是吉首大学) 例子:我校2011级硕士研究生正式入学报到新任校长肖湘愚到任

8、创新标题(一般双标题,大标题为创新标题,小标题命名方式可选上面七种之一) 例:1副标题:为了“家”的温馨主标题 :我校2011年迎新工作侧记2副标题:抓住机遇明确定位打造品牌再上台阶

主标题:省教育厅厅长张放平一行来我校张家界学院视察

新闻类型分析

1、例行活动:运动会、篮球赛、晚会等

2、讲座活动:名师讲座、领导讲座、来宾讲座、商业讲座(可不报道)。 3、部署活动:领导部署、汇报工作,一般为一人部署或多人讨论 4、视察活动:外界人士、校级领导视察工作

5、访问活动:来宾访问、我校领导外访

6、特殊活动:非以上活动,具有突发性、临时性、条件性。

新闻常用动词

1、标题动词

调研、视察、召开、举行、举办、落幕、做客、指导、出席、参加、谈

结束、部署、走访

2、文章动词

讲话:致辞、代表、表示、指出、强调、提到、就??、赞许、认为、提出、要求 进程:参观、评价、肯定、赞许、随同、出席、担任、担当、沟通交流

新闻常用连接词

1、段落

会上??会后;(晚会、讲座)开始??结束; 2、语句

并、还、从??到??;先后

新闻材料

1、活动名称(全名)、主题。 2、活动时间、地点

3、活动人物、人物职称、人物数量,活动中人物角色(常见角色:评委、嘉宾、主持、观众)

4、活动流程,活动进行先后顺序,活动时长。

5、活动内容,会议的主要内容,讨论主题;讲座主要内容;晚会节目数量等 6、活动结果,最终结论,最后结果,获奖结果。

7、重要讲话,原稿原话,讲话神态、表情、语气、动作、气质(慷慨激昂、肯定、赞赏等) 8、活动背景,如讲座主题背景介绍、领导视察的背景、活动举办时的实时背景等。

新闻导语行文方式

报头:(本报讯 学通社 **** ***) 时间:**月**日

介绍活动:单位+地点+V+活动名称

活动+地点+V(活动名包含了单位以及内容,见常用标题4) 人物:【职称+人名】、【职称+人名】、【职称+人名】等+V+活动;本次活动由【职称+人名】主持。(人物过多时写三个人全职称,其余人代职称如校领导领导**、**;或者***、***等老师)

结果:【职称+人名】荣获***;【单位+人名】荣获***(一般是比较大型的活动放在导语中,小活动导语中不现实结果)

新闻主体行文方式

(一般以时间为序,这是主线,以下两种为写作主线) 1、人物顺序

一般用于会议、座谈会、交流会,出席领导较多的情况下。时间为主线,按发言顺序写每个领导的讲话。每段为一个领导的发言主要内容,对【总结性】、【指导性】、【评价性】等重要发言要记录原话。 2、地点顺序 一般用于视察、参观等活动。以时间为主线,按视察顺序写每处见闻。每段为一处参观地点,

对【评论性】、【指导性】、【总结性】等重要发言要记录原话。 3、只以时间主线

按时间来写,领导发言用一段、过程用一段、结果用一段,。 结果:获奖名单、得出结论、确定政策、活动收获。

新闻最后说明用法

1、行文方式 以“据悉”、“据了解”开头,或者直接写说明内容 2、内容

A、出席领导过多,可置于最后 B、主办、承办、协办单位 C、活动背景意义 D、活动影响

E、活动后续活动

F、人物介绍(一般不写据悉字样)

新闻要注意哪些

1、重点

A、活动的意义、目的、结果; B、讲话讲座的中心、思想、指导方向 C、人物的态度、发言、评价 D、人物的职位、身份

2、特点(例行活动要发现的)

A、活动流程与以往的不同,创造性,创新性

B、额外的活动环节:如外国语学院刘宗湘葫芦丝演奏《月光下的凤尾竹》;加拿大代表与我校代表对唱本地歌曲。 C、背景不同

3、宣传性

A、要表现出我校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B、突出我校办学的进步与成功 C、突出我校办学成果的卓越 D、不良现象

4、真实准确

A、流程准确,顺序与事实相符

B、人物准确,名字、职称无误,无错别字

C、活动准确,活动全名、主题要分清,不丢字错字

D、结果准确:如获奖结果、比赛结果等不可任意乱写、乱猜,“也许、可能、大概”此类词不能出现在新闻中。

E、单位用全称,不可简称,用官方称呼。

如:错:旅院08信管2班,旅游与管理工程学院08信管2班,

旅游与管理工程学院2008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班正:旅游与管理工程学院2008级信管2班

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官方简称为信管,就不必要再写全称。以官方为准。

5、用词

A、不可夸大事实,尤其是事件的影响

B、不可用模糊词语,

C、数据不可夸大尽量准确,重要会议准确计数,讲座等活动用“400余人”等样式 D、职称变化,介绍时【职称+人名】,行文中【人名、姓氏+职称】

E、职称选择,选择最高职称的前两三个,或者与活动有关职称。人物重要其余职称放到末尾或新闻导读中。(新闻导读不用于消息,起到讲述背景,提高读者兴趣的目的)

F、动词要思考,动词要符合执行人身份,如学生代表发言不可用指出、指示,应用“表示”或不用。

G、注意标点,非人物原话不可用引号 6、宣传范围问题。A、内宣稿 B、外宣稿

7、注意新闻的公益性。涉及到商业企业或个人要慎重。新闻中一般不出现商业性的内容。 8、新闻消息中忌讳主观评论太多。

9、新闻的即时性。导语中切记不可出现年。 10、出席领导嘉宾顺序。一般按职位大小。

新闻写作规范化流程

1、采稿

A、确定写作目标

B、参加活动,到达会场,寻找重点亮点、特点 C、记录主要人物、流程顺序 D、记录发言内容,重点要原话 E、记录结果 F、索要资料

G、核对记录内容筛选素材 H、整理素材

注:CE是针对活动的流程,其它新闻适当选择流程。

2、编写

A、确定主题:表现哪一方面(见宣传性) B、选择文体:重要的用通讯,简单的用消息

C、命题:重要活动,意义重大新闻用双标题,简单的用常用标题 D、确定写作顺序:根据新闻内容确定写作顺序

E、筛选材料,讲话等内容的概括,讲话的原话选择性抄录。备注说明的内容

3、审查

A、核对格式:标题、报头、导语、内容、结尾 B、核对时间地点

C、核对人物、单位、姓名、角色。 D、检查错别字和用词不当,保障行文流畅

4、核实

A、对于材料与实际采访记录有冲突处及时向活动主办单位或本人核实。 B、完稿后考虑新闻影响,造成较大或负面的要与主办单位协商。

5、发稿

jsunewszjj@163.com

新闻摄影摄像镜头选取

1、活动全景

包括标题、主要人物、观众在内的全景,正面90度拍摄一张,60度一张。大小为标题条幅左右空余0.5cm-1cm,采用横版。录像时间(30S)。标题尤为重要,不可丢失,一般以条幅或LED屏形式出现。

2、人物讲话

每位讲话人物发言中的照片,包括人物单照与全景(讲话人物以及其它人物)。选取人物讲话并有示范性动作的镜头为佳,其中要有该人物桌前的名牌,90度、60度各一张。单人照片采景大小:坐姿名牌距底线0.2cm-0.5cm;站姿膝盖为底线、头顶距顶线不小于1CM。全景以主要人物为中心,忌拍半个人头。录像时间(10-20S)

3、观众

选取领导/老师观众,同学观众各一张。能表现出气氛。

4、亮点

活动中突出的特点,如晚会特色节目,人物讲话时热烈气氛、人物讲话本人情绪高涨等

5、环境

突出环境特点,照片中心仍然为人物,即新闻主要人物。能表明人物心理、观众气氛;能代表该地特点;能表示主要活动内容。

6、合影

活动开始或者结束时领导或领导与学生之间的合影。合影包含活动标题,全部人物。大小以标题为准,一般标题条幅顶部距相片顶部0.5cm-1cm。

7、注意事项

A、光线好、清晰、明亮

上一篇:景观毕业设计范文 下一篇:评职称职称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