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学年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29 06:11:32

社会学学年论文

社会学学年论文篇1

此次论坛的宗旨是“总结、探讨、宣传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文学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重点研究优秀文学作品、文学思潮和现象,为文学创作工程实施和文学精品创作提供良好舆论氛围、理论准备和学术支持”,目的是总结、研讨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文学事业的成就和经验,研究分析当前文学创作、评论中提出的新问题新课题,进一步推动文学事业大发展大繁荣。这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的隆重纪念,也是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推动文学大发展大繁荣的一个具体举措。本报兹特辟专版发表这次论坛的纪要、有关方面领导讲话与专家发言摘要。 ――编者

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共深圳市委、市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改革开放文学论坛”,2008年12月1日在深圳举行。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作为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30年来,我国文学事业蒸蒸日上,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实现了文学创作、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进步与创新,迎来了文学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可喜局面。回顾这30年的文学历史进程,既是总结成就,也是反思问题,从而掘进于未来。

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全国人大常委、时任中国作协党组书记金炳华,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建功,中共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刘玉浦,文艺局局长杨新贵,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林雄,深圳市委副书记、深圳市市长,深圳市委常委李意珍,深圳市委常委、秘书长戴北方,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京生,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段亚兵,深圳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董小明,深圳广电集团总裁王田良等出席了论坛开幕式。金炳华、刘玉浦、杨新贵在开幕式上作了重要讲话。铁凝、金炳华、陈建功、刘玉浦、杨新贵、、林雄以及作家代表贾平凹、洪子诚共同剪彩揭开论坛序幕。深圳市委常委李意珍主持了论坛开幕式。近百名来自全国各地和深圳的作家、学者参加这次论坛。参加论坛相关文学活动的还有深圳市百名以上创作比较活跃的作家、深圳大学文学院的师生、热爱文学的中学生及打工作家。

此次论坛由中国作协创研部、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联和改革开放30周年文学创作工程组委会办公室承办,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广电集团、深圳出版发行集团等单位协办。内容由“改革开放文学论坛开幕式”、“改革开放30年文学成就展”、“30年中国文学学术研讨会”、“茅盾文学奖得主与读者见面会”、“文学名家与深圳市民互动”等活动组成。

一、开幕式回顾和总结了改革开放30年来文学发展繁荣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对文学创作工程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开幕式上,金炳华首先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向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对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和关心文化建设和文学事业,对中国作协工作给予大力支持的广东省委、省政府和深圳市委、市政府以及深圳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等有关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他说,这次论坛在我国改革开放前沿,30年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巨大成就的深圳市举行,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深圳市委、市政府和中国作协于2006年9月启动了中国改革开放文学创作工程。两年多来,我们共同组织了一批批作家到改革开放第一线采访采风、深入生活,激发创作灵感,积累创作素材;在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工程设改革开放文学专题,扶持了一批改革开放题材的重点作品;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中国作协所属的文学报刊、网站等开辟改革开放文学创作专栏;同时陆续开展改革开放文学调研、研讨、展览、评奖和评论等一系列活动。这项文学创作工程已经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涌现了一批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优秀作品。他指出,改革开放30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下,文学生产力获得前所未有的解放。我国社会主义文学紧扣时代脉搏、贴近群众生活、反映人民心声,文学创作在题材、体裁、风格等方面日益多样,作家创作的艺术手法更加丰富,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家和作品。同时,文艺理论与评论也获得了长足发展,成就突出。文学作品又为影视、动漫等艺术门类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母本,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正在逐步走向世界。文学界呈现出队伍大团结、创作大繁荣、事业大发展的生动局面。同时开幕的“中国改革开放文学成就展”,就是对30年来文学成就的一次集中展示。这些成就,是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得到正确贯彻,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辛勤耕耘、努力工作,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取得的。

金炳华指出,改革开放30年的文学道路,是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继承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和革命文学传统,吸收和借鉴外国优秀成果,不断开拓视野,实现文学创新,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改革开放30年文学发展的历程表明,加强和改善党对文学工作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是文学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坚持以人为本、为人民写作,是文学发展繁荣的最终目的;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30年文学发展繁荣的基本途径;加强作家队伍建设,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关键环节;遵循文艺规律,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是文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开展科学健康说理的文学批评,是文学发展繁荣的有力支撑;正确处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是文学发展繁荣的重要原则;加强对外文学交流,是文学发展的重要条件。回首过去,我们无比欣慰;展望未来,我们满怀信心。我们要认真回顾和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文学发展繁荣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学大发展大繁荣。

刘玉浦在致词中说,为顺应时代要求、更好地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2006年中国作协和深圳市委、市政府联合发起了“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文学创作工程”。工程启动两年多来,得到了包括深圳作家在内的全国广大作家的积极响应和踊跃参与,大家坚持“从人民创造历史的实践中集聚创作动力,在讴歌时代进步中推动文学进步”这一改革开放文学创作的主旋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第一线,创作了一批反映人们心灵呼唤、表达时代迫切要求的现实题材作品。我们举办中国改革开放文学论坛和成就展,就是要通过集中展示广大作家辛勤耕耘所取得的成就,系统地总结创作工程所积累的经验,更好地探索通过文学作品来表现时代风貌、讴歌时代精神的创作规律,鼓舞和激励广大人民群众继续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共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辉煌的美好明天。

二、“改革开放30年文学成就展”是对全国改革开放以来重要文学成果的一次形象生动的集中性展示

“改革开放30年文学成就展”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由中国作协指导、中国现代文学馆承办的“中国改革开放文学成就展”,是对全国改革开放以来重要文学成果的一次集中性展示,以及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的部分现当代文学大师手稿、珍贵版本等。第二部分是由中国作协指导、深圳市委宣传部和深圳市文联承办的“改革开放30年文学创作工程成果展”,成果展由“文学的春天”、“文学的脚步”、“文学的光荣”三部分内容组成,将改革开放30周年文学创作工程启动以来涌现的优秀文学成果、文学活动以图片形式进行了集中展示。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们兴高采烈地参观了展览,对改革开放取得的文学成果有了进一步形象的认识,并给予高度评价,对指导、策划、筹备这项工作的中国作协和深圳市委表达了敬佩之情。

三、“30年中国文学学术研讨会”是这次论坛的核心部分,站在中国文学发展的高度,对改革开放30年中国文学所走过的光辉道路进行思考和总结,探讨和宣传了中国文学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展望了辉煌的文学未来

12月1日,“30年中国文学学术研讨会” 在深圳图书馆召开。这是这次论坛的最核心部分。铁凝、金炳华、陈建功、杨新贵、、王京生、李平出席会议并发表了讲话。洪子诚、雷达、贺绍俊、潘凯雄、李敬泽、彭学明、王必胜、白烨、谢有顺、胡殷红等学者、作家在会上作了专题讲演。深圳文联专职副主席杨宏海、谢君心、王廉运、姚峰,深圳作协专职副主席李兰妮、深圳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胡经之、深圳报业集团副总编辑杨黎光等近百人出席研讨会。深圳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董小明和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主持会议。

研讨会开幕式上,铁凝首先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向此次研讨会的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对长期以来深圳市委和市政府热情关心和高度重视文学事业,对中国作协工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她说,“中国改革开放文学论坛”的举办,是今年我国文学界的一件大事,一次盛会。首先是因为这一论坛秉持的宗旨所体现的理论品格和现实精神。“中国改革开放文学论坛”的宗旨是“总结、探讨、宣传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文学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重点研究优秀文学作品、文学思潮和现象,为文学工程实施和文学精品创作提供良好舆论氛围、理论准备和学术支持”。此次论坛的论题,正是对改革开放30年中国文学所走过的光辉道路的思考和总结,是这一宗旨的体现。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评论家在一起深入讨论,不仅是对30年来我们所坚守的文学价值信念的确证,更是对未来辉煌文学前景的期待;不仅为当代中国文学研究者所关注,同样会引起广大作家和读者的兴趣。我相信,只要我们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热切关注当代创作实践,深刻总结30年来文学发展的经验,那么,此次论坛不仅对文学创作具有理论和学术意义,而且对当代文学的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铁凝说,总书记在第八次文代会和第七次作代会的开幕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向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文艺工作者发出号召,要求我们投身讴歌时代的文艺创作活动,要求我们投身人民的怀抱,反映人民的心声,要求我们发扬创新精神,开拓文艺的新天地,要求我们努力做到德艺双馨,积极履行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职责。中国改革开放文学论坛的举办,就是我们发扬创新精神、开拓文艺新天地的具体行动。

在致词中介绍,在都市文学长足发展的同时,深圳还形成了打工文学、中学生阳光写作等特有的文学现象,读书月、市民文化大讲堂等深圳知名文化品牌活动,也成为推广文学的有效载体。这些都为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深圳的文化软实力作出了突出贡献。一个被称之为文化沙漠的深圳,如今已成为生机勃勃的文化城市。

杨新贵在致词中针对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文学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提出几点深刻启示:一是坚持重在建设,推动发展繁荣;二是坚持民族使命,弘扬民族精神;三是聚焦现实生活,唱响时代主旋律; 四是针对普通群众,反映人民心声;五是坚持改革创新,开创文学发展的新局面。

研讨会以“改革开放30年文学:成就、反思与掘进”为中心议题。目的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总结30年中国文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成功经验,发现问题、寻找差距,推动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工作,书写文学事业的新篇章。与会领导和专家经过热烈研讨和广泛交流,全方位回望和梳理了改革开放30年的文学成就和文学形态,探讨了当下中国文学创作和理论评论中的新课题,并在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展望了中国文学界大发展、大繁荣的未来。

陈建功在研讨会上作了题为《改革开放30年的文学》的报告,站在时代的高度,对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文学做了精辟的总结。他认为,改革开放30年中国文学发展的基本特征是:一、党加强和改善了对文艺的领导,清除了“左”的影响,排除了右的干扰,为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发展开拓了广阔的道路。二、中国文学找回了作家作为创作主体的地位,告别了“无我”、“非我”的时代,使文学以鲜明的个性,呈现了自身的魅力,使社会主义文学百花园呈现异彩纷呈的格局。三、中国文学找回了久违的创新精神,焕发巨大想象力的30年,对“美文”的追求,崭新文体的尝试,已经蔚然成风,社会对艺术的创新予以极大的激励,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四、中国文学找回了放眼世界、洋为中用、兼容并包、大胆吸纳世界先进文化的勇气的30年,又是我们找回了继承传统、古为今用的自信的30年。五、中国文学界以“精神文明重在建设”为原则,采取“民主、团结、鼓劲、繁荣”的方针,服务作家,动员文学大军浩荡向前的30年。六、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经济的、科技的强劲支持,推动文学“与时俱进”,面对新挑战的30年。七、文化需求日渐多元化的30年,这使文学在丰富提升民族的情感品位和满足人民的娱乐需求等不同的向度上呈现了不同的姿态,预示着未来中国文学将呈现更加缤纷多彩的前景。

研讨会上,与会学者、作家就30年文学史、文学审美经验、文学文体的发展、小说语言艺术演变、散文发展情况、民族文学的民族品格、青年作家文学创作、文学出版业、文学期刊、文学文情代际状况、网络文学发展等专题进行讲演。深圳作家杨黎光、评论家杨宏海也分别以改革开放与报告文学创作、改革开放与深圳文学为题作了讲演。

洪子诚批驳了西方汉学家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垃圾论”,提倡批评家多做一些经典性的工作,并对当代文学评价中小说的中心地位和诗歌的缺席现象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雷达在关于30年文学审美经验反思的发言中,梳理了30年长篇小说创作成绩,指出了当下长篇小说人文精神的诉求、审美意识的彰显和思想内涵的挖掘等重大变化。

贺绍俊从自觉的文体意识、急风暴雨般的文体革命和文体发展的意义三方面探究了30年文学文体的发展,并从文体的超前性和文体的焦躁症两方面提出了反思。

从语言风度的成熟、语言能指意味的丰富和语言文化底蕴的深厚三个方面总结了30年小说语言形态的显著演变。

王必胜从散文的分类分期上对30年中国散文发展状况作了详细概述,并对散文的减负、防伪、打假、瘦身、滥情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忧虑。

彭学明指出,博大深沉的民族情怀、泱泱浩浩的民族气象、清洁纯净的民族品质和坚韧磅礴的民族精神构成了民族文学的民族品格。

谢有顺提出中国青年的文学代表着当代文学最重要的一部分。分析了青年文学作为当代文学的主流所产生的作用,同时也指出青年作家的局限性。

潘凯雄从复苏期、转型期和新世纪三个分期及其特点描绘了文学出版从复苏走向兴盛的轨迹。

李敬泽以他的切身经验就30年文学期刊的演变做了梳理,提出文学期刊需要向前辈学习,要勇敢地肩负起对中国文学的责任。

白烨指出30年文学文情代际最重要的收获在于,他们的文化精神和审美风尚的相互碰撞、补充、弥合和启迪,实现了代际的衔接和总体过程的深层次和多样化。

胡殷红提出,网络文学不是文学专业人员的专利,网络文学作品的价值与网络本身无关,中国作家网这样的官方网站的存在有着必要性和合理性。

深圳作家杨黎光谈到他在改革开放当中报告文学的创作实践,提出报告文学作家应该是一个行动主义者。

深圳评论家杨宏海介绍了深圳文学的三个实验:一是丰富了当代文坛的文体写作和人物形象,二是打工文学和青春文学,三是体制外作家的培养和发展。

在主持发言中讲到,上述作家学者的发言,形成了有关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高端问题,提出了很多见解。这些见解覆盖面广泛、问题重大。由于参与论坛的专家学者对于30年中国文学有着长期的、长达数十年之久的研究和大量的文学实践经验,这一次提出的系统的观点,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本次论坛产生的一批论文将引人注目,将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产生影响

通过充分的交流和研讨,与会者一致认为:30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我国的文学界实现了历史性的巨变,在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呈现队伍大团结、创作大繁荣、事业大发展的良好局面。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的文艺繁荣政策更加深入人心,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文学创作主体、生产方式、审美需求、消费需求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文学创作环境空前融洽、和谐;文学表现的内容、创作的题材空前广泛;文学的风格、样式、流派空前丰富;文学规模空前之大、作品数量空前之多、群众对文学的选择范围空前之广。文学迸发出空前的活力。我国的文学进入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中国文学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正在国内外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对团结最广大的文学工作者,推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动中国文学更加和谐健康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茅盾文学奖得主与读者见面会”是市民享受文化权益的一个亮点,是论坛、文学贴近大众的又一次体现

12月1日下午,由论坛组委会安排,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得主贾平凹、周大新和麦家在深圳中心书城参加了“茅盾文学奖得主与读者见面会”,回答了读者提出的相关问题,并在现场签名售书。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受到市民们的广泛欢迎。

贾平凹说:“在深圳中心书城签售还是第一次,但我来深圳签售已经有好几次了,每次来都感觉很亲切。到深圳签售与其他地方还不一样,其他城市是一人拿一本书,深圳的读者往往是一人拿一摞子书。”麦家也说:“我参加过一个世界读书日活动,知道深圳的人均购书量全国第一。读书可以温暖人心,在深圳能因为书跟大学生坐在一起,我感到很荣幸。”

对于文学边缘化的话题,麦家说:“文学被边缘化是一种正常现象,文学本来就不应该在聚光灯下。因为作家是一个观察者,在聚光灯下他就无法冷静地观察。所以说文学的边缘化不是坏事。”贾平凹说:“杨丽萍说过一句话我很赞成,‘我来这个世界是观察的,不是传宗接代的。’我也是一个观察家。50多岁的人与20多岁的人对写作的态度不同,我不仅把它作为兴趣、爱好,也把它当作生活来源。文学边缘化了,我以后还要靠写作吃饭。”周大新说:“边缘化就意味着书的销量减少了,但看到今天来了这么多读者朋友,我还是很高兴,很有信心。”

五、“文学名家与深圳市民互动”是论坛的现实精神的进一步体现,以其丰富的含量成为此次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

12月2日上午,贾平凹、白烨、谢有顺、肖惊鸿、谢君心、唐海海等前往深圳翠园中学与中小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深圳中小学生文学创作,成为一种“阳光写作”,是深圳文学的一个亮点,在国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成立中学生文联,也是国内文坛开先河之事。深圳市教育局一直关注和支持深圳的文学事业,积极推动并与深圳市宣传文化部门联合打造“阳光写作”的文学品牌,取得了成果,积累了经验,也为配合中国改革开放文学论坛的成功举办、搞好“名家与深圳中学生面对面”活动提供了保证。

12月2日上午,洪子诚、、潘凯雄、李敬泽、麦家、王廉运、南翔、苏曼华在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国际会议厅与大学生交流。深圳大学直接参与了深圳的文学事业,推动了深圳文学创作和研究的发展,并长期与市文联、作协合作,在打造深圳文学品牌、培养作家和文学理论家、推动出作品出精品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积累了经验。

第四届中国打工文学论坛同时举行(即文学名家和打工作家面对面)。12月2日上午,陈建功、雷达、贺绍俊、周大新、彭学明、王必胜、李朝全、杨宏海、李桦等,前往宝安石岩劳务工博物馆参加第四届中国打工文学论坛。宝安区是中国打工文学的发源地,是外来务工者最集中的地区。迄今已成功联合举办了三届全国打工文学论坛,以及北京打工文学论坛,积累了经验,扩大了影响,

第四届打工文学论坛是“中国改革开放文学论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会议由深圳市文联专职副主席杨宏海主持,专家们总结了打工文学的创作经验,就如何推动全国打工文学的有序发展、开创打工文学发展的新局面与宝安区为主的打工作家进行了研讨、对话、交流,论坛致力于打造打工文学的文化品牌,以期使深圳文学界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登上新的台阶。陈建功在论坛上说,30年前知青文学、反思文学的产生直接影响了中国当代文学史的进程,究其原因,是由于“我们积压了十年的情感、生活积累一下爆发,形成了文学大潮”。而现阶段的打工文学,也积累了全国各地的情感资源,不知不觉中与30年前的文学大观形成了呼应。“打工文学有雄厚的情感积累,现在才刚开始做,以后一定会迎来井喷期。”但他也告诫一些转型成为专职作家的打工文学作者,要保持一种“在场感”,要珍惜自己的经历和情感资源,才能写出有质感的作品,这也是成为大作家的必由之路。

六、此次论坛宣传到位充分,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

社会学学年论文篇2

一级学科

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代码

及名称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参考书目

0302

政治学

招生人数:

30

030201政治学理论

01社会变迁与政治发展

02公共政策与农村问题

03中西政治思想比较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1政治学基础

④801西方政治思想史 或80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注:701必考,

政治学理论和中外政治制度专业考801,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共党史专业考802。

①中共党史

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1.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

(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高放、李景治、蒲国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第5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 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 胡绳:《中国共产党70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

5.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

030202中外政治制度

01当代中国政治与政府

02比较政治制度

03宪政制度与政府管理

030203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01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0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03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030204中共党史

01党的建设与当代中国发展

02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与实践

03安徽历史人物与中共党史

0501

中国语言

文学

招生人数:

30

050101文艺学

01文学基本理论

02中国古代文论

03文艺美学

04西方文论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2中国文学史或703现代汉语

④803 文学理论与外国文学史 或 804古代汉语和语言学概论

注: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考702和803,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考703和804。

①评论写作

②古代汉语或

写作

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参考书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全四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版。

2.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4.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参考书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修订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郭锡良:《古代汉语》(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或王力《古代汉语》(一二册),中华书局,1999年第三版。

3.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王洪君、李娟修订),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1语言规范与对外汉语教学

02汉语语用学

03方言与文化

050103汉语言文字学

01汉语语法学与修辞学

02文字学与训诂学

03汉语方言学

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

01语言学文献研究

02文学文献与文化研究

03史学文献与文化研究

050105中国古代文学

01先秦文学

02唐宋诗词与诗学

03明清文学与文论

04近代文学与安徽文化

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

01中国现当代文学社团与流派研究

02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

03中国现当代戏剧与影视文学研究

04中国现当代诗歌散文研究

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01比较诗学

02二十世纪中西文学比较

社会学学年论文篇3

【摘  要  题】理论探索

【关  键  词】社会科学/科学生产力/CSSCI

1 引言

科学生产力与物质生产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范畴,它们的成果表现形式有着质的差别。后者的成果是物质的、有形的,而前者则是非物质的、无形的,需要经过转化才能成为有形的。自然科学、技术生产力成果的表现形式主要是论文、著作、专利;社会科学生产力成果的表现形式则主要是著作、论文、研究(咨询)报告。对于物质生产力的评价国际上已经建立起一套通用的、公认的指标体系,可以进行直接评价。而对于科学生产力的评价,由于它的成果是非物质的、无形的,因此无法对它进行直接评价。目前,国际上的通用做法是对它的成果的转化表现形式进行量化评价,从而对科学生产力进行间接评价。

论文是科学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这里所说的社会科学生产力是指社会科学生产的能力。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加菲尔德(E.Garfield)主持的美国费城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研制了《科学引文索引》(SCI),以在SCI来源期刊上发表科学论文的数量和已被SCI录用论文的引用量作为衡量科学成果的量和质的主要指标。经过30多年的实践,目前SCI已被国际公认为评价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乃至学者个人科学成果(主要是基础研究)和学术影响的主要工具。自1988年开始,受国家科委的委托,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依据SCI每年我国各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在SCI的发文量和被引量统计。这一重大举措导致了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纷纷采取各种激励措施,从而在总体上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科学生产力的发展。

在E.Garfield的主持下,自《科学引文索引》之后,美国费城科学信息研究所相继研制、出版了《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和《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HCI)。但SCI、SSCI、A&HCI是国际性的,且不收录中文期刊,而我国的科学研究人员的成果绝大多数发表在国内出版的中文期刊上。为了能准确、全面地反映、评价我国的科学生产力,研制基于中文学术期刊的引文索引就成为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1995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研制的以国内出版的核心科技期刊为素材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正式出版。1998年南京大学开始研制《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CSSCI),1999年经专家组论证,教育部正式批准,将《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列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重大项目。

在教育部社政司的支持和指导下,经过课题组3年多的努力,《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已研制成功,相继出版了CSSCI(1998)、(1999)、(2000)、(2001)光盘和网络版,并提供查询、咨询、统计服务(包括网上服务)。CSSCI的出版填补了我国该领域的空白。

CSSCI来源期刊的选定是在教育部社政司的直接指导下、广大社会科学领域专家的参与下进行的。2001年3月,教育部社政司成立“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咨询委员会”,由全国17所高校的社会科学专家和社科管理专家组成。在教育部社政司领导的参与下,咨询委员会于2001年3月、4月、5月分别在南京、长沙、珠海召开会议,对CSSCI来源期刊进行了充分、深入的讨论,会后由教育部社政司组织全国社会科学领域1000名教授对CSSCI来源期刊进行评选,最后确定CSSCI来源期刊419种。这保证了CSSCI的科学性、客观性。

表1 论文的地区——学科分布

附图

说明:由于少数论文涉及2个学科、作者涉及2个地区,故论文总数略多于CSSCI(2001)论文总数。

本文基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01),以发表学术论文为指标,对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及其结构、分布作一初步研究,以对我国社会科学研究作一宏观描述。

2 社会科学学术论文总量及其地区、学科分布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01)来源期刊为419种,录用来源文献为61492篇。根据CSSCI(2001)数据库,分析、统计得出社会科学学术论文的地区——学科分布,如表1所示(见上页)。

3 我国社会科学生产力结构分析

由表1论文的学科分布可知,2001年我国社会科学学术论文总量中经济学占30.41%,这是我国改革开放20年来实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在论文学科分布中的反映。占社科论文总量4%以上的其他8个学科依次是:教育学,政治学,新闻与传播学,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文学,历史学,法学,哲学。

由表1论文的地区分布可知,2001年发表的社会科学学术论文中北京占28.16%,列第1位,遥遥领先于其他省市,这是由北京市集中了量多质高的高等院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政部门(含所属研究机构)所导致的。占社科论文总量4%以上的其他6个地区依次是:上海(9.04%),江苏(7.70%),湖北(6.82%),广东(6.45%),浙江(4.52%),四川(4.23%)。表1全面反映了我国社会科学生产力的地区分布。它还列出了社会科学各学科论文的地区分布,由此可反映出社会科学各学科生产力的地区分布。表2列出了各学科论文发文量按地区分布的前5名,反映了各学科社会科学生产力处于领先地位的省、市,比较突出的是北京、上海、江苏、湖北、广东。

表2 学科论文地区发文量排序前五名

附图

收稿日期:2003-06-09

【参考文献】

1 邹志仁.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01).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 邹志仁.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计量指标——论文、引文与期刊引用统计(2000年).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 卜卫等.社会科学成果价值评估.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社会学学年论文篇4

一、计划课题一:观看“古典与唯美”画展,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感想研究时间:xx年12月至xx年1月21日指导老师:曾素珍、许缨步骤进度学生活动教师指导目的1xx年12月30日至xx年1月12日参观“古典与唯美”画展1、推荐参观二沙岛广东美术馆“古典与唯美”画展(xx、11-xx、2)2、指导学生学习相关课文“19世纪以来的世界艺术”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感性认识,加强对作品的了解和理解2、加强对19世纪以来世界艺术发展的认识3、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2xx年1月12日至1月16日撰写心得体会感想(题目自定,不少于1000字)指导学生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解答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3xx年1月17日至1月21日心得体会交流(ppt,有参观的照片、作品文字说明、体会感想)点评部分优秀的心得体会感想4拓展:阅读“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作品”指导学生阅读课文“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中提到的文学作品课题二:论儒家思想与现代社会(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论述,写出小论文)研究时间:xx年12月至xx年1月21日指导老师:曾素珍、许缨步骤进度学生活动教师指导目的1xx年12月30日至xx年1月12日学习有关课文和课外知识1、指导学生学习相关课文“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了解儒家思想的内涵,了解儒家思想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2、阅读有关书籍、文章,探究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价值和作用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感性认识,加强对儒家思想的了解和认识2、加强对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地位和作用的认识3、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2xx年1月12日至1月16日撰写小论文(题目自定,不少于1000字)指导学生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解答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3xx年1月17日至1月21日小论文(ppt,有研究过程的材料和论文的基本观点、论据、结论)点评部分优秀小论文课题三:科学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论述,写出小论文或调查报告)研究时间:xx年12月至xx年1月21日指导老师:曾素珍、许缨步骤进度学生活动教师指导目的1xx年12月30日至xx年1月12日学习有关课文和课外知识1、指导学生学习相关课文:必修3的“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和“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必修2的“两次工业革命”、“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了解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2、通过社会调查,获取第一手数据和材料(调查问卷、实物照片、采访记录等)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感性认识,加强对科学技术影响的了解和认识2、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共存。2xx年1月12日至1月16日撰写小论文或调查报告(题目自定,不少于1000字)指导学生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解答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3xx年1月17日至1月21日小论文(ppt,有研究过程的材料和论文的基本观点、论据、结论)点评部分优秀小论文二、参与学生(班别、姓名):三、总结1、优点:学生根据个人爱好选题研究,能根据课题选择合适的材料论证,基本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研究。2、不足:研究时间紧,学生学业压力大,能从历史、现实、个人多角度分析论证历史问题,提出个人观点的不多。只有《古典与唯美》观后感稍微有点个人特色。很多学生未注明参考资料出处,研究方法单一。

社会学学年论文篇5

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术研究杂志社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社会科学前沿论坛”于2008年11月12日在广州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武寅。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林雄出席论坛并致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高翔,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江海燕,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田丰,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前主席颜泽贤,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者和《中国社会科学》、《学术研究》、《江苏社会科学》、《广东社会科学》等学术刊物的代表共100多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武寅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向此次论坛的召开及《学术研究》创刊50周年表示祝贺。武寅指出,在深入总结30年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的重要时刻,在努力创造中华民族更大成就的历史新起点上,召开中国社会科学前沿论坛,为深化马克思主义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为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开了新的思路,为理论创新和学术进步搭建了新的平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林雄在讲话中指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加强学术研究与关注当下的现实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途径,在广东举办“第二届中国社会科学前沿论坛”,必将对活跃广东的学术气氛、推动广东的理论创新和学科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科学发展成就与前瞻”。改革开放3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实践,深刻地改变了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面貌,党和人民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所创造的伟大成功经验。同样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建设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和源泉。在新的发展时期,如何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深入研究和回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不断把党带领人民创造的成功经验上升为理论,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所肩负的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举办这次论坛的目的,就是通过回顾和总结30年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各领域取得的成就与经验,探讨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和前沿问题,促进学科融合与创新,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建设。与会学者深刻认识到,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必须在吸取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于当代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根植于中国经验,提出中国问题,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只有这样,中国社会科学才能无愧于伟大时代,并对世界学术做出自己的贡献。论坛对以下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一)建设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

建设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以此形成当代社会科学的中国形态与中国表述,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任务。近代以来,为了改变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和不平等的国际格局,一代代中国学人为中华文化的复兴、为中国学术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做出了不懈努力。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走出一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道路,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理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因此取得了空前的繁荣。但也不能不看到,我们的社会科学研究和当代中国现实所提出的要求之间还有距离,一些根植于西方经验、在别国行之有效的理论,运用到中国的现实和中国的学术往往如方枘圆凿甚至南辕北辙;僵化的学术体制所制造的苍白的学术泡沫,也日益严重地遮蔽着中国问题的本质。这一切都提醒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社会科学必须尽快树立学术责任感和紧迫意识,致力于立足中国现实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建设,形成中国学术话语的自主性,促进中国的学术自觉和文化自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马克思主义当展,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建设的核心命题。汪信砚(武汉大学)在发言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范式论意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要走向世界,要对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做出自己的贡献,就必须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话语体系,这样的学术话语体系只能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础上形成。赵敦华(北京大学)在提交的论文中着重论述了建设中国哲学现代形态问题。他认为建设中国哲学现代形态必须立足现实,实事求是,力戒各种形式的“土教条”和“洋教条”。中国哲学现代形态集“中西马”于一身,这是近一个多世纪的历史造就的事实,也是我们今后要继续推进的研究方向。朱立元(复旦大学)认为,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文艺理论最重要突破之一就是“文学是人学”命题的重新确立,这是立足于当时的现实,重新思考和认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取得的重大进展。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消费主义思潮和大众文化的弥漫,人性问题以另一种方式在文艺和审美中再度迷失,因而对这一命题重新解读和再度阐发,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学是人学”命题的时展。从一个侧面见证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推进过程,也揭示了经典理论与时俱进的内在要求。邹诗鹏(复旦大学)以“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年度总报告2008'’为题,介绍了当前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动向。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无疑是目前国内外学界都在积极探讨的课题,它是目前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模式也是国外马克思主义感兴趣的领域,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要尊重中国道路的独特性,不能一概以西方话语分析和命名中国模式,但总的来说,国外很多研究缺乏对中国经验的解读能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性及其世界意义的解读与阐释,还得依靠中国的思想家与理论家。此外,王雨辰(中南财经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建设”、刘森林(中山大学) “从‘劳动’到‘实践’――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个核心范式的转变”、李恒瑞(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改革开放实践与中国共产党人的改革开放观”、李佑新(湘潭大学)“思想研究的现代化范式问题”等发言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当展进行了阐述。

在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应用学科领域,总结中国经验,建立中国表述,形成具有自主性和创新性的当代中国学术体系,更具有现实紧迫性。颜鹏飞(武汉大学)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独特之处,阐述了构建中国形态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和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性。他认为,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社会发展模式,是无法用西方既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理论和模型来进行诠释的。中国学术界尤其经济学界要从西方理论范式和话语体系的羁绊中解放出来。就必须不断总结新的经验,提炼新的课题,提出新的理论,进行具有中国形态的“术语革命”,在时代性、现实性和实践性中实现学术自主性和原创性。杨光斌(中国人民大学)也同样认为,中国的政治发展道路和现代国家建设的基本经验不是既定的理论所能完全解释的。当前,各种理论争相解释中国经验,中国已经成为政治学理论的实验场,但中国的历史、文化和规模,决定了中国经验不仅是理论的实验场,还应该是理论的发源地。王新生(南开大学)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角

度,论述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公平正义问题,认为当前的转型是一种从受理想性原则支配的社会类型向受利益支配的社会类型的社会转型,只有从这一特殊境遇出发,才能为考察当今中国的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找到合理的路径。这就是在建构市民社会中公共领域的基础上形成协商性共识。周林彬(中山大学)从中国法律经济学研究的“外国化”与“本国化”角度,谈到我国法律经济学加强“本国化”研究的必要性。他认为,缺乏自主性是我国整个社会科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中国法律经济学的研究重点,应该从国外研究转向国内研究,从中国国情出发,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创性法律经济学问题。一般说来,方法论意义上的法律经济学研究不具有国别性,“本国化”思路主要是指关注具有国别差异的中国法律制度、法治实践以及影响中国法治实践和法律实效的各种历史、文化、政治因素,而恰恰是这些因素的纳入,才是现代法律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关键,也是我国法律经济学理论走向成熟的关键。

建设立足于中国现实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是与会不同领域学者的共识。对“中国现实”的强调。并不是出于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更不是出于一种盲目的排外主义。恰恰相反,敢于直面现实,勇于担当责任,是当代中国学术找回自信和自觉的表现,也是当代中国学术走向理性和成熟的标志。

(二)促进学科融合与学术创新

当前,我国正致力于创新型国家建设。如何实现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的创新,是本次论坛的另一个重要议题。正如颜泽贤在讲话中指出的那样,30年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学科体系不断创新,但学科分化造成的学科壁垒,也严重地制约了学术的健康发展。本次论坛邀请不同学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进行交流讨论,可以说是一次促进学科融合与学术创新的尝试。

学科体制壁垒对学术发展造成的危害,学者们深有感触。赵敦华认为,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在学科体制上“三足鼎立”,虽然曾经推动过哲学史文本研究及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但如果被强化到以邻为壑的地步,各个领域的哲学研究都难以深入,综合性的中国哲学现代形态就很难发展。事实上,三者都是用现代汉语研究和表达的中国学术,不可能是互不理解、没有交流的独立话语体系,因此,打破“中西马”的学科壁垒刻不容缓。蔡立辉(中山大学)也谈到当代中国行政学学科归属的困境,认为学科归属的混乱是当代中国行政学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蒋述卓(暨南大学)则从30年来文艺学的发展,谈到学科融合的重要性,文艺学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与活力,是和它博采众长、融会创新分不开的。其实,某些新兴学科的诞生,既是现实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科融合的产物。刘士林(上海师范大学)认为,近年来大都市与城市群飞速发展,催生了许多新的学术领域,都市文化学就是其中之一。目前与都市文化相关的研究主要有两大话语体系:一是以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为核心的社会科学研究,侧重于都市的经济社会基础;二是以大众文化、审美文化、文化批评为主流的人文学科研究,侧重于都市审美文化外观,两者基本上是相互割裂的。新形势下的都市研究需要打破各种分类框架与学术传统上的障碍,在两者之间找到一座桥梁,于是都市文化学应运而生。

(三)其他重要理论问题

在总结30年社会科学发展历程、探索社会科学当代前沿这一共同话题下,与会者还就关系到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前景和趋势的其他重要理论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1、环境保护与环境史。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对环境问题的重视,有关环境问题诸学科也获得了蓬勃发展,环境史就是其中之一。俞金尧(中国社会科学院)认为,19世纪是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开始,而其根源则在于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不断地侵害生态环境的倾向,过度的消费也加剧了环境的恶化。梅雪芹(北京师范大学)就中国环境史的兴起和学术渊源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国外环境史学术资源以及包括中国历史地理学在内的本土学术资源对当前中国环境史研究的发展都产生了影响,但也应当看到中国的环境史研究在上世纪90年代的重要变化,只有注意到这种连续性和转折性。才能更准确地把握中国环境史研究的发展脉络。2、后现代主义及相关问题。上世纪80年代以后。后现代主义就是我国哲学、文学等社会科学领域风靡一时的话题,这一话题既引领了中国学术的突飞猛进,又招致了无穷无尽的争议和非议,金元浦(中国人民大学)“转向:出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发言,对现代与后现代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作为流行话语,“后现代”已不再时髦,但作为曾经影响世界几十年的学术思潮。后现代主义对我国社会科学研究仍然具有相当大的启发意义,近年我国史学界兴起的后现代史学热,就证明了这一点,何平(首都师范大学)“超越现代――论历史知识的后现代转型”的发言,探讨了后现代主义哲学对当代史学的深刻影响。3、文学“向内转”及其他问题。针对当前文学“向外转”即转向文化研究或思想史的倾向,赵(南京大学)提出了一种“向内转”的可能。与“超越形式直奔主题”的路径相反,他主张“通过形式阐发意义”的形式美学方法,并以词典体小说和戏仿文体为例进行了说明,强调返回到文学本身、深入到文学内部,才是文学研究的正途。朱寿桐(澳门大学)指出了“文学批评”与“文学的学术研究”的不同,认为将两者区别开来,无论对文学的理论研究还是对文学的学科体系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4、社会转型与公共管理。当前我国正经历一场深刻而持久的社会转型,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为社会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难题和机遇,彭向刚(吉林大学)“公共管理若干前沿问题”、陈瑞莲(中山大学)“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发展与前瞻”、袁祖社(陕西师范大学)“现代社会共享性本位价值信念的生产”等对此展开了论述。5,心灵哲学与认知研究。科学哲学研究虽不是当代中国社科学术的热点,但蒉益民(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心灵哲学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费多益(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认知研究的解释学向度”的论文则显示,在这一领域,我国的研究实际上可直追世界学术前沿。本次论坛所讨论的其他重要问题还有“30年文化研究的省思”(李宗桂,中山大学)、“实践美学的价值与发展”(朱志荣,华东师范大学)、“先锋文学的发展与作家主体的重塑”(洪治纲,暨南大学)、“期待短文”(栾栋,广州外语外贸大学)、“政治史研究的认识误区与方向”(郭世佑,中国政法大学)、“国际环境变动下的华人华侨研究”(纪宗安,暨南大学)、“国际汉学研究的前沿问题”(杨煦生,中国人民大学),以及转型经济学(周冰,浙江财经学院)、拜占庭研究(陈志强,南开大学)、陈霸先研究(李凭,华南师范大学)等。

社会学学年论文篇6

近些年来,由于文化研究的冲击,文艺学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研究对象的泛化、研究方法的游移、学科边界的模糊和学科独立性的动摇,导致了学科性质的困惑和学科前景的迷茫。面对文化研究的强劲势头,"转向"说、"跟风"说、"劫持"说、"终结"说、"拯救"说、"扩容"说、"侵占"说、"跨学科"说、"大杂烩"说、"国际化"说、"殖民化"说,以及究竟是"文化研究遭到文学研究的劫持",还是文化研究"入侵""劫持"了文学研究?可谓歧见蜂起,异说纷呈。"冷战",有持续升温之势。

为了协调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之间的紧张关系,更为了应对当下中国文艺实践所出现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谋求文艺学在全球化语境中多元化、多样化发展的思路和可能,我认为重建文艺社会学,是必要的。

提出"重建文艺社会学",并非我的发明。至少在2001年4月的扬州会议上,陶东风先生即有过明确主张。尽管我把80-90年代的文艺社会学研究统称为"学科重建期" ,并把再提"重建"的目标之一,定位于承传上个世纪的未竟事业。但本文之缘起,仍可视为对陶氏话题的展开与延伸。

一、 文化研究和文艺社会学

文艺社会学和文化诗学

文化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先是作为文艺社会学,继尔是作为艺术文化学介绍到国内的。1995年大连"文化研究:中国与西方"国际研讨会后,一种比较流行的看法,是把它当作一种"跨学科跨文化研究"。1997年,乐黛云先生仍将其视为"跨学科文学研究"和"跨文化文学研究" 。此后,尤其是1999年南京"世纪之交:文论、文化与社会"学术会议后,文化研究发展迅猛。据最新资料介绍:始于20世纪60年代英国伯明翰学派流行文化的研究方法,目前已经应用于全球。而国外最有名的人文网站"voice of shuttle"对文化研究的界定是:"文化批判主义/理论和社会学、传媒研究、后殖民主义研究、经济学、文学以及其他代表了当代人文主义领域中’文化’层面领域的交叉点" 。尽管究竟何为文化研究,学界仍有不同意见,但可以肯定地说,作为具有全球性的学术文化思潮,文化研究既是在文学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同时也将文学研究泛化、策略化、意识形态化了。

关于文化研究和文艺社会学研究的渊源关系,文化研究的创始人理查德·霍加特有过清晰表述。他不但认为作为文化研究的"当代文化社会学"是对"传统称为文艺社会学或文化社会学的领域"的扩展,而且提出了应该把"文学社会学"当作"当代文化研究的一个分支"的思路与构想。 而他关于当代文化研究所应该关注的五大问题 ,其实也无一不在文艺社会学的研究范围之内。唯其如此,阿兰·舒特尔华斯在论及早期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学术宗旨时曾明确指出:"在’中心’里这些是很一致的:为了开展文学的社会学研究或大众文化与大众媒介的社会学研究……对于这个中心来说,很明显的一项任务即是培养在文学批评中的社会学家。"约翰·科纳在《作为社会学的批评:解读媒介》中也强调:"’文化研究’是在社会-文学的考察中形成的,继而在理查德·霍加特和雷蒙德·威廉斯的著作中得到重要的发展。"

文化研究的著名学者如此看法,文艺社会学专家又如何见识?

法国著名文艺社会学家埃斯卡皮曾根据韦勒克、沃伦的《文学原理》,把文学社会学研究归纳为三种:作家社会学、作品社会学、公众社会学。他认为:三种学说中,第二种源远流长并发展很快。而"理查德·霍加特及其伯明翰现代文化研究中心的功绩在于专攻这一课题的另外两个方面,这一总体态度的特征就是从文学出发,通过社会学的方法,达到一种社会化的文学。" 德国学者西尔伯曼,也把文化研究当作文艺社会学研究的新发展,将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和社会,1780-1950》(1958)、r·霍加特《文学的用途》(1956)与《文学和社会学》(1966)等著作,作为重要的文艺社会学文献加以推介。而英国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和法国波尔多"文学和大众艺术技术研究所",也被同样作为国际著名的文艺社会学研究机构而加以列举。

无论从学理的角度还是从学科史的角度看,文化研究和文学研究,特别是和文艺社会学研究的历史/逻辑关联性,应该是没有疑义的。

那么,文化诗学和文艺社会学关系如何?

由于文化诗学本身就是新历史主义的别称,是格林伯雷对新历史主义的另一种命名;而新历史主义,既是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具有"现代形态"的文艺社会学。

基于担心随着文化研究的研究对象漫无边际地泛化,从而使建立在"文学文本"研究基础上的文学理论,有失去起码的学术品格和学科独立性的危险,北师大文艺学研究中心提出了建立"文化诗学"的理论构想。早在南京会议上童庆炳先生《文化诗学是可能的》,便引起了我的极大关注;《文学评论》2001年第6期"文化诗学"研究专辑,更给人以中流击水力挽狂澜之感。在文艺学何为?文艺学何能?文艺学何去何从似乎越来越不明朗的学术语境中,倡导一种既立足于文学本位,又具有视界融合特点的"文化诗学"范式,是适时的,极具建设意义的。

不过,在倡导"文化诗学"之时,又以"文化研究"来贬斥"文艺社会学",却有点使人不得要领,匪夷所思。

作为一种"实践"而不是一种"教义"的文化诗学,尽管在理论上有些"无法定论",有点"说不清道不明",但可以肯定的是,新历史主义之"新"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它对不同理论视域/体系/原则/方法所持的具有包容性的"开放的态度"。为了更加有效地探讨资本主义文化中艺术与社会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福柯主义和欧洲(尤其是法国)的人类学和社会理论等等,都成为文化诗学的资源。用格林伯雷的话来说,即"都对我自己的文学批评实践的形成发生过作用"。有论者将文化诗学的理论假设归纳为"新历史观"、"文本的阐释"和"文本的扩张"三大特点 ,是精当的。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其"文本的阐释"绝不仅仅是"审美"的,甚至主要不是"审美"的。它重视的是"文本"和"语境"的关系。而在对这种关系的阐释中,他们所喜欢使用的又偏偏是那种不但"无诗意",甚至根本就是"反诗意"的商业化术语。正如格林伯雷所言:"艺术作品是一番谈判以后的产物,谈判的一方是一个或一群创作者,他们掌握了一套复杂的、人所公认的创作成规,另一方则是社会机制和实践。为使谈判达成协议,艺术家需要创造出一种在有意义的、互利的交易中得到承认的通货。" 他们之所以要用"流通"、"谈判"、"交换"之类的商业隐喻来阐释文本,是基于有意识地要解构经济和非经济的二分法,借以"说明似乎是最不沽名钓誉、远离铜臭的高尚实践(包括艺术),其实也在最大限度地谋求物质或象征的利润。上层建筑不只是单纯地受经济基础的支配,它也参与了经济基础的构成。在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新历史主义企图找出社会流通的踪迹是如何被抹擦掉的。" 而这一学术旨趣和目标,恰恰是西方现代文艺社会学的基本理论立场之一。

当然,"新兴的文化研究与原来的文艺社会学已经有很大的不同" 。但必须强调和补充的是:第一,与"原来的"文艺社会学有很大的不同,不等于和"现在的"文艺社会学有很大的不同,因为"传统的"文艺社会学和"现代的"文艺社会学本身便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关于这一点,童先生在《文艺社会学及其现代形态》 一文中有过透辟分析,不用赘述。第二,这种"很大的不同"主要是表现为"研究对象",还是"研究方法"?童先生在文别指出了方法:"经过’审美’和’语言’的洗礼后,文化研究也找到了新的批评方法,那就是紧紧地从文本的语言出发来揭示文本的思想蕴涵,而不是像过去某些批评家那样,脱离开文本的语言,发一些议论。"这与上面所强调的"不同",以及对离开文学文本的"无诗意或反诗意的社会学批评"的批评所构成的意指关系,是不言而喻的。

关于文化研究和文艺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关系,本文将在下一节讨论。这里我所要表达的意思是:文艺社会学和文化研究的不同,尽管也包括了方法,但主要的不是方法,而是对象。前者的研究对象是"文艺",而后者则是"文化"。由于人类社会的一切现象无一不是一种"文化"现象,因此,文化研究也就把它的研究对象无边际地泛化、无限度地扩张到了几乎无所不包的地步。这是二者最大的"不同",也是学界最大的"不满"。正因为如此,本文才提出要重建文艺社会学。

当然,就文学研究领域的某一个体而言,他完全可以有自己独立的学术选择。他可以成为一个文学研究专家,也可以并可能成为一个卓越的文化研究专家。而且我还认为,在转型期和全球化的社会历史语境中,文化研究所具有的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性,对于当代中国而言是非常必要和非常重要的。但是,另一方面,就学科而言,文艺学却不可能也没必要对什么都发言,不可能也没必要包打天下。有论者称:越俎代庖,已成为一种"学科霸权与侵略";而文学理论的"文化化"倾向,则是当前我国文论研究中"最主要、最流行、最隐蔽也是威胁最大的问题"。 "目前国内的’文化研究’有沦为二流社会学、经济学的危险。" 这是否有点"危言耸听",可以讨论。但毫无疑问的是,跨学科研究,必须以本学科的特性、独立性为基点、支点和出发点。否则,它不但有大而无当、大而化之之虞,而且有自毁安身立命基点之险。理查德·霍加特的告诫在今天仍不失其警醒意义:"……我们将迟早停止谈论文学,而发现我们自己只是在谈论历史、社会学或者哲学,而且也许只是在谈论糟糕的历史、糟糕的社会学和糟糕的哲学。"

霍加特曾将文化研究的领域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属于历史和哲学方面的研究;二是属于社会学方面的研究;三是文艺评论。而文艺评论,他认为"是最重要的",并批评了那种"忽视""必不可少的"文艺批评方法的倾向。 将"文化诗学"定位于"文化研究的专为研究文学文本的分支" ,是符合霍加特把"文学社会学"当作"当代文化研究的一个分支"的构想的。而这一"分支",只有提到"最重要的"高度,才能予以充分估价。在这一意义上,我认为"走向文化诗学"和"重建文艺社会学",其学术旨趣是根本一致的。二者的不同点主要在于:文化诗学的研究对象是"文学",而文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文艺"??它不仅包括文学,而且也包括其它艺术门类,如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戏曲、影视、建筑等;其次,就文学本身而言,它研究的也不仅仅是"文本",同时也研究文学的社会过程、社会机制、社会团体、社会管理、社会预测等等。

二、 "简单的""机械的"和"精致的""富于想象力的"

文化研究和文艺社会学在方法论上并无高下之分

重要的是理论范式和学科自律的确立

理查德·霍加特在《当代文化研究:文学与社会研究的一种途径》一文中,曾区分了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文学社会学。他指出:"文学社会学中的某些研究是简单化的和机械的,而有些则是精致的和富于想象力的,大多数则介于两极之间。最有效的文学社会学能够阐明某种方式,在这种方式中,文学作品的特性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这种研究可以涵盖大众艺术和高雅艺术,对于某些当代大众艺术则具有特殊的价值,诸如电影,其完整的创作过程,要受到一系列不同因素(经济的、物质的、职业的影响)。"

上述区分是必要的,重要的。文艺社会学(包括文学社会学)既有简单的、机械的、庸俗的;也有精致的、富于想象力的、科学的。那种"最有效的",自然应该是既不忽略文学艺术的"特性",又能阐明"制约"或"影响"这种特性的"社会因素"的理论范式。

毫无疑问,"语言论"转向的理论成果,也在现代文艺社会学中沉淀了下来。戈德曼宣称:"发生学结构主义是在假设事实的评判和价值的评判之间,理解与解释之间,决定论与目的论之间的一种综合。" 传统的"因果关系",在他那里成了"同源关系"。而线性的"决定论",也为众多更加审慎的"促进论"或"影响论"所取代。就是在经验主义、实证主义学派那里,形式主义的"文学性"概念,其实也受到关注。埃斯卡皮关于"文学是什么"的分析,便是从"语言"和"文学性"出发的。只不过他将"语言"和"交际"、"文学性"和"社会性"结合起来加以分析而已。通过对语言具有"物品-意义"、"能指"和"所指"这一首要特性和双重意义的分析,他提出了"作为交际的文学"的概念。而作为一种社会性的"交际",文本所具有的"超出语言之外的意义",便构成了文学的特性之一。也就是说,"仅仅是在一部文学作品中人们才可以插入一些新的意义而不破坏它的同一性。"于是,"一部具有’背叛的能力’的作品,一部带有那种随意性的作品是具有文学性的……这种随意性能使得作品在另一种历史环境中表现出与在它产生的那种历史环境中以显而易见的方式表现出的意义不同的另一种意义。" 这也就是所谓"创造性的背叛"。"创造性的背叛"是理解文学现象的钥匙之一,它指的是"对作者创作时的实际意图的无意或有意的曲解。这种重新阐释可能挖掘出作者自己未曾意识到的作品的潜在意义,或者增加一种预料不到、甚至可以代替原意的新意义。" 而意义阐释的空间具有无限可能的作品,便是经典的永恒的作品。

皮埃尔·v·齐马的"文本社会学",也是一种精致而有效的阐释方式。基于传统的社会学批评"基本上都未涉及作品本文的语义、句法和叙述结构",他尝试将社会批判理论的文学批评和不起批判作用的经验的文学社会学综合起来,从而建立一种既是"批判"的又是"经验"的文学本文社会学的社会学批评。它同只关心作品的主题或观念的"批判"的文学社会学的区别,就在于"它关心的问题是:社会问题和集团利益如何在语义、句法和叙述方面得到表现";它同那种排除了价值判断的"经验"的文学社会学的区别,则在于它"不放弃批判的评述",主张把本文结构及其产生的条件与读者的各种元本文联系起来。 这种既强调"文本",又强调"元文本";既强调文本细读、语言分析(包括语义、句法和叙述方式等),又强调意识形态意义的揭示,把"理解"和"解释"、"经验"和"批判"统一起来的文本社会学批评方法,可视为继戈德曼之后的又一综合创新。而这种视界融合,集审美因素、心理因素和文化因素于一体的文本社会学批评理论和方法,也就是霍加特归纳并命名的"品质阅读"和"价值阅读"辩证统一的方法,即所谓"某种形式的审美阐释和文化阐释的辩证综合"(陈太胜语)。

由是观之,如果说文化研究找到了一种"新"的批评方法的话,那么,这种方法和那种精致的、富于想象力的、有效的文学社会学方法,并无二致。甚至可以说,它们本身就是一回事。在强调文化研究的"新方法"时,有意无意地只拎出那种简单、机械、庸俗社会学的批评加以对比、烘托、反衬,是不够恰当有失公允的。脱离文本缺乏诗意或反诗意的批评,在文艺社会学中有,但在文化研究中也同样有。文化诗学呢?在我看来,"诗意"或"诗性"之有无,并不因为"诗学"之命名而有所益损。因为"诗学"本身说到底,也就是文学理论。文化诗学和过去所指称的文学文化学,似乎也没有什么的区别。另一方面,也必须看到,文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是极其广阔多样的。有的研究,如对文艺的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研究,与文本的某种程度的脱离,不但是允许的,而且是必须的。有的研究,则需要诉诸社会学的调查、统计方法。尽管这种定量研究,是没有诗意的,但并不意味着就是简单的机械的无效的。

当然,我在赞同"走向文化诗学"之余还要提出"重建文艺社会学",更为重要的动机还是出于学科史方面的原因。

80年代以来,文艺学领域的"热点"太多,"更新换代"太快,新名词新概念乃至新学科层出不穷,有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之感。这一方面固然表明了文艺学的蓬勃生机和活力,但另一方面似乎也表明了文艺学的确还是个"不太成熟"的学科 。有论者批评文艺学领域的"追新逐后"和"赶潮综合疲惫症",认为"高频率的结构调整,没有形成研究定势,更遑论优势。" 语虽尖锐,但令人深思。1987年,钱中文先生便提出"必须建立我国科学的文学社会学"的构想。但在1987-1997这十年间,文艺社会学研究虽然取得了长足进展,但距离钱先生提出的目标,似乎尚有很大距离。尽管文艺社会学对于我们来说绝对不是个新名词,早在20-30年代,便有大量译介。到了40年代,更是出现了要为"文艺心理学"、"文艺形上学"争得"文艺社会学"同等地位之呼声。但就是这样一个有着丰富历史文献和学术资源,学科性质和学科边界相对清晰也相对成熟的学科,在近20年来的文艺学研究中,却相对"沉寂"(童庆炳语)了。1998年8月我曾在北京图书馆对文艺美学、文艺心理学、文艺社会学研究成果进行过调查:按书目全文方式检索,分别为103、57、23个;按主题词检索,分别为65、50、20个;按书名检索,则分别为39、15、11个。数据表明,在文艺学分支学科中,文艺社会学研究明显滞后。其成果大约为文艺美学的1/4,文艺心理学的1/2弱。书名的比例差所以稍小,恰恰又表明了文艺社会学研究视角和方法的单一。

不过,在文艺社会学相对"沉寂"的时期,童庆炳先生的研究还是卓有建树的。1994年,他和程正民先生共同主编并出版了的《文艺社会学·传统与现代》。他认为:文艺社会学是文艺学中一种传统而又现代的理论与方法。说它是传统的,是因为它古已有之。说它是现代的,是因为无论是"西马",还是60年代的"接受美学",以及70年代的"新历史主义批评",都表现为以现代的形态向文艺社会学"回归"。这一论断是精当并极具启示性的。传统与现代,不仅打通了古今中外,而且也为我们认知继"新批评"之后的"新"批评、继"语言论转向"之后的"文化论转向",提供了清晰的理论地图和坐标。正因为如此,我才始终认为新历史主义或文化诗学,其实也就是一种具有"现代形态"的文艺社会学。

在完成了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与文艺社会学",以及国家"七五"社科重点项目"文艺心理学研究"之后,1997年,童先生等北师大学者又推出了另一博士点基金项目的理论成果《文学艺术与社会心理》。可以认为,在分别对文艺社会学、文艺心理学进行了深入研究之后所推出的文艺社会心理学研究成果,不但显示了研究者学术思路的连续性、承递性,而且也显示了学术旨趣和目标的综合性、创新性。而文艺社会学和文艺心理学在方法论上的结合或综合,其实也就成为文艺社会学学科建设在90年代中后期所呈现的理论形态的多元化、多样化趋势与走向的重要标志之一。

不过,随着90年代中后期文化研究的异军突起迅猛发展,文艺社会学学科重建的工作似乎突然被搁置、中断了。当然,这种情况也可以换一种说法,即文艺社会学研究,在包罗万象的文化研究中,其实得到了深入和发展。毫无疑问,在文学批评理论的又一次"转向"中,文艺社会学是个得益者、受惠者。尽管这种得益与受惠,不是形式上的而是实质性的。就这一点当然也仅仅限于这一点而言,可以认为,提出"重建",只不过是为了给文艺社会学"正名",或者说图个"虚名"而已。

三、 怎样重建文艺社会学?

文艺学分支和社会学分支

技术的、批判的、实践的

在重建问题上,陶东风提出要打破文化与社会存在的一元论与依附论,把文化理解为一个不仅反映现实,而且建构现实的基本的社会实践。因此,不仅要用社会理论来解读文艺现象,同时也要从审美的、文艺学的角度解读社会现象,用审美现代性来反思现代社会,诊断现代社会中存在的偏向。 把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人类文化活动当作参与历史过程的一种基本的社会实践和社会力量,既是威廉斯"文化唯物主义"的理论支点,也是20世纪文艺社会学一个基本出发点。豪塞认为:"艺术与社会的关系可以互为主体和客体。"它们之间的影响具有"同时性和相互性" 。正是本着这一思路,杜书瀛才反复强调:文学既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也是人类创造世界的一种方式。它的创造物是具有物质形态的精神存在物,并以此积极参与到"历史创造人"的过程,从而创造"历史的创造者"。

如果说关于文艺和社会的互动关系偏重于学理的探讨,那么关于文艺学和社会学在方法论意义上的互动性与辩证法,则不仅在学术史的意义上重申了利维斯的基本立场及其现实意义 ,而且也在方法论的意义上,揭示了法兰克福学派以及文化研究的基本路向与价值。

长期以来,在国内的文艺社会学研究中,一般都是讲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文艺现象,而用文艺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则较为鲜见。正如有论者言:文艺学在方法论上所能提供给文艺社会学的非常有限,其根本原因在于文艺学本身很少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方法。而文艺学和社会学在理论方法上的"互为主体和客体"的互动性与辩证关系,实际上也就涉及到文艺社会学学科定位这一具有普遍性、根本性的问题。

作为一门交叉性边缘学科,事实上存在两种不同的文艺社会学,即"文艺社会学"和"社会文艺学"。国内关于文艺社会学的学科定位,有"美学"说、"社会学"说、"文艺学"说数种。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文艺学定位。国外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它一度从属于艺术社会学,一度从属于文化社会学,一度又从属于文学理论、文学学或知识社会学、阅读社会学或文明建设社会学,并在其中加以讨论。"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社会学。同为社会学定位,其中也有不同的理论与学派。其根本差异在于:"究竟从哪种社会学的立场??如从历史的、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证主义的、新实证主义的、批判的、经验的、功能主义的以及行为主义的等等??来阐述这一问题" 。

因此,重建文艺社会学,首先便应该根据不同的理论立场,建构和拓展作为社会学分支的文艺社会学和作为文艺学分支的社会文艺学。当然,根据约定俗成和惯例,无论是属于社会学分支还是属于文艺学分支,我们还是可以统称之为文艺社会学。但有两点必须明确:第一,分属两大学科的文艺社会学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不应该相互诘难与颠覆。国内学界曾以"没有文艺的文艺社会学"来非议经验的、实证的文艺社会学,其实是一种"越位"。第二,作为社会学分支的文艺社会学,在它的研究对象或方法中,必须有"文艺"或"文艺学"的因素、特征、性质。也就是说,并非任何方式的社会现象的解读,都属于文艺社会学。《文化研究》第2辑的"哈贝马斯论话语政治",以及对北大百年校庆的文化分析等,即如此。对于社会现象、社会文本的解读,如果没有本着文艺学的视角与方法,那么,它只是一般的文化研究。

其次,在两大分支之内,还应该重视不同学派的建构与拓展。

关于20世纪的文艺社会学研究,国内一般将之分为四大学派: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社会学、理论批判的文学社会学、发生学结构主义的文学社会学、实证主义的经验的文艺社会学;或者分为实证主义经验派、批评辩证派、发生学结构主义、苏联的文艺社会学。而国外,则将其分为两大流派:"经验的实用的文学社会学"和"理论批判的文学社会学"(德国,菲舍尔·科勒尔);或"经验的"和"辩证的"(法国,齐马);或以法国实证主义为依据的"具体-经验性的研究流派"和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一般理论流派"(苏联,尤·h·达维多夫)。声称"至少有三千种考察文学事实的方法"的埃斯卡皮,则以"对处于社会之中的文学的研究和对文学中的社会的研究" 两种方式,对其加以概括。

我认为,"经验的应用的"和"理论的批判的",应可概括20世纪文艺社会学研究的不同流派和方法。这两大流派,其实也就表征为韦伯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工具合理性形式和价值合理性形式,以及哈贝马斯关于知识分子角色的经典研究??将知识分子功能划分为技术的知识分子功能和批判的知识分子功能??在文艺学领域的分化与对立。

经验主义、实证主义的文艺社会学,是20世纪西方文艺社会学的主流。其研究对象极其广阔繁复;其主要特点,在于谋求一种"处方性知识"。关于这一学派的研究对象与方法,法国波尔多学派颇具代表性。注重社会调查、统计分析并建立数学模型,是这一学派的方法论特征。

与实证经验派的文艺社会学相反,理论批判的文艺社会学则对此持抨击与否定态度。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阿多诺,便曾因此而与经验派公开论战。他认为专注于作者、作品、读者的外部交流关系的经验社会学研究,其实是从纯商业角度出发,给用户提供资料,寻找潜在的市场。这种方法无助于促进对作品的社会理解,而"只是一种有益于想要搞清楚哪些方法可以赢得顾客而哪些不能的商的技术" 。故此,法兰克福学派反对只把文学当作一种纯粹的社会现象加以研究,而是坚持历史、美学、社会辩证统一的立场,强调理论思辨的方法和"否定的美学"、"批判的理论"的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和功能。

尽管上述两大学派的研究路向与学术旨趣相悖,但在国内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如果说花建、于沛的《文艺社会学》(1989)偏重于经验实证派路径,那么姚文放的《现代文艺社会学》(1993)则偏重于理论批判派路径。两种不同的路径和方法,其实也就预设了前者后来转向了文化产业与文化政策研究,而后者则走向了审美文化批判的学术道路。

由于国内学界素来有重理论轻实证的倾向,因此,在学派建设中,我认为法兰克福学派所代表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固然重要,但波尔多学派所代表的实证主义经验研究同样重要。正是本着这一基本判断,我认为金元浦最近主持的一组文化研究个案分析,在方法论意义上应予特别关注。据报道,这一个案研究已经引起了"普遍关注与高度评价"。这也恰恰表明了实证的经验的文艺社会学,对于当下文艺学建设的意义和价值。

如上所述,"经验的"和"理论的"两大流派,其实表现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技术功能和批判功能的分化与对立。如果把"技术",理解为支持的是工具-目的合理性,指的是当社会行为的规范化目标确立之后,为获得特定结果对最优工具所做的合理化选择(哈贝马斯);或者如吉姆·麦克奎甘所言:所有批判性知识的可能性,都由于对"处方性知识"的需要而被放弃。而把"批判",理解为吉姆·麦克奎甘所言的:这是一种学术性的工作,他们的工作使其工作本身所发生的语境与任何直接的实践的结果相分离。或者说,他们在一种语境下可能的批判性反思机会的获得,是以丧失任何直接的实践有效性为代价的。那么,在"技术的"和"批判的"两大学派之外,我们还应该建立第三种学派:融"经验的应用的"和"理论的批判的"因素与性质为一体的学派。70年代初,尤·h·达维多夫在为苏联《简明文学百科全书》所撰写的《文艺社会学》词条即指出:在"基础理论性的"研究和"实证应用性"的结合中,有可能产生出"第三种流派"。对于这一学派,我们不妨称之为"实践的"。所谓"实践的",应该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技术功能和批判功能、实证方法和思辨方法、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工具合理性形式和价值合理性形式的辩证综合。钱中文先生所倡导的"新理性"精神,应该成为其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托尼·本尼特在论述知识分子和文化政策所使用的三个概念:"技术的"、"批判的"、"实践的" ,我们可以借过来命名文艺社会学这三大流派,并进而确立重建的第三条路径与方法。

社会学学年论文篇7

关键词:党的十六大以来;;理论创新;理论意义

中图分类号:D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2)04-0001-07

回溯我们党从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以来的近1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人们会发现具有突出特征的标志性符号: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创新型国家、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财产性收入”、学习型政党、廉政文化、“四个考验”、“四个危险”、和谐世界和文化强国,等等。这些符号客观地展现了历史发展过程中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引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伟大创造。以上伟大创造是对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创建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所作出的重大历史贡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党的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

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自2002年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理论与实践中,都有一系列的创新和突破,创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理论,构成科学理论体系,在新世纪新阶段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些重大理论创新可以概括为以下十三个方面的重要思想观点①:

一是提出并陈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地位问题。2007年6月,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这一重要论述在当年党的十七大上得到强调,进一步明确了当代中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这个根本问题。在2011年的“7·1”讲话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样,概括为经过90年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还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这些重要论述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新的深刻内涵,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的重大意义和作用,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在不断深化。

二是依时确定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原则。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哪些重要原则?早在2007年6月的中央党校重要讲话中,就从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四个层面,明确提出了“四个坚定不移”的重要论述。在2011年的“7·1”讲话中,他依据新的发展形势,又进一步概括为“五个坚定不移”的重要内容,即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对改革开放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各项建设事业作了全面部署,明确了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政方针和目标任务,表明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更加深刻,运用更加自觉。

三是提出和不断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新理念。在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2007年党的十七大系统阐述并精辟地概括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还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是我们党在新世纪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标志性的理论新成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指针。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对此,2007年党的十七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又不断探索推进了理论创新,使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在全面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过程中,不断深化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在应对各种危机和考验中,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思想不断深化和发展,这是党的十七大以来科学发展观理论最显著的新进展[1]。

四是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体系。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强调较多的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三个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三个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2007年党的十七大,根据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创新性地提出了社会建设的思想,首次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即将党的十六大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个文明”建设发展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四个文明”建设,并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充实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新格局。生态文明的提出,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文明新的认识和对社会文明理论的新贡献。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又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体系的六大建设。

社会学学年论文篇8

关键词:音乐学;学术精神;文论写作

“音乐学文论写作”是音乐学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学生需要在老师的指引下掌握对音乐学学科的系统性学习。具备职业音乐学工作者的眼光、思想、文风是至关重要的,正如书中引言部分提及,“尽管本书所论以音乐专业的文论写作为对象,专业性、针对性很强,但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和文论写作来说,其基本原理和写作规律是相通的……因此非音乐专业的高校教师和学生……同样可以从本书的讨论中得到有益的帮助和启迪。”①南京艺术学院自2002年9月开设“音乐学文论写作”专题课程至今,教学成果显著,后经过数轮的实践与改进,于2005年被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其课程讲稿《音乐学文论写作》经整理后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问世。

一、思想理念之物化

从事音乐学文论写作需要具有一定的音乐基本素养。对音乐学知识的掌握服务于文论的写作,从而做到文从字顺。音乐论文写作区别于一般文学写作,它的描述兼具感性与理性。艺术的灵魂源自于人内心的感知,音乐的感化既是知识的接受,又是思想的启示。自“音乐学”专业第一届招生至今,关于“音乐学科论文指导”的正规出版物甚少。早在1981年就出版了由周淑敏所著《学术论文写作》②一书,但其并不是完全针对音乐类的论文,而是就整个文科学术论文写作方法的一个探讨。在《中国音乐理论书目大全1949-1999》③一书中,关于音乐理论的书目分类设有:音乐理论、音乐史记、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欣赏,并无“音乐文论写作”这一类,正如该书中提到的“专门讨论音乐学术文论写作的公开出版物,只有傅利民教授编著的《音乐论文写作基础》④”。笔者也仔细翻阅了该书,发现它为音乐论文的写作提供了准确的操作方法,是一本以快速规范学术论文写作为目的的教材。但由于定位于应试,仅就音乐论文的技术操作而言,因而对于音乐学内在学术精神的塑造缺乏深层次的提炼和长远的规划。

在由居其宏、冯效刚教授合作著写的《音乐学文论写作》(以下简称《文论写作》)一书中对“音乐学”这门学科的定位以及该学科涉及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细致地探讨。在此书出版之前,音乐界除了《音乐论文写作基础》一书外,还曾出现过如方建军先生的《音乐院校大学生音乐论文写作若干问题探讨》⑥、杜亚雄先生的《民族音乐学的论文写作》⑤、童忠良先生的《研究生的学习方式与论文写作》⑦、郭晓林先生的《关于音乐论文形式特征的完整性》⑧、杨沐先生的《我国音乐学学术论文写作中的几个问题》⑨等,这些论文散见于各大音乐学术刊物。它们是对于文论写作中某一问题进行的专门讨论,后由蔡际洲先生主编《音乐学学术规范读本》⑩集结出版。《文论写作》作为一本具有学科综合指导性的读本正式出版之后,弥补了这一学科的专业系统性文论写作指导读物的空缺,并且此后也未曾有同类专著面世。《音乐学文论写作》给予心灵上的启发,解除思维上的困境,为音乐学的学生指明了学习的方法、目标、任务。

二、同类书籍之异化

《文论写作》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音乐学“元理论”的阐释,为探求新时期、新社会音乐学文论写作进行了规划。在此过程中作者做了周密的考虑,开篇分析了音乐学学科的定位,基本范畴及其遵循的原则、体裁样式,并厘清了众多“方法论”。在中篇“过程论”中,作者对行文步骤进行具体的规范,为了使读者能够全面的学习,该书运用举例和对比的手法,新颖有效地配上了“宏观图示”这一别具一格的传授方式。书中更加具体地谈到学生的行文方法。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也是作者一再提示学生如何阅读书刊,如何将文集转化成知识储备服务于文论写作的核心所在。引用具体人物事例结合分析时,配有关于作者对音乐谱例的具体阐释,能使读者更深入有效地对音乐本体进行理解。

只有充分掌握音乐学文论写作的基本规律,才能不断提出假说,从而引导“读者中的求知者”找出问题的根源。本书所使用的富有亲和力的设问和回答的方法更贴近学生的学习。全书以举一反三的问答阐释贯穿其中,足以证明作者对于写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预见性。书中还将一些知名的音乐学者的相关文章加以引用进行举例说明,也成为该书的亮点。

思考来源于社会,并真实地记录着社会。本书不仅向读者介绍了“音乐学文论”的写作特点及方法的运用,还将“音乐学”这一综合学科偏重置地于从写作中培养读者对社会审视的一种独特的眼光及对社会音乐想象整体的关照之上的思维体现。音乐产业化的兴起,对音乐界的冲击不容小视,作者也聚焦在此,将与音乐相关的例如文化娱乐公司音乐创意策划、音乐报社编辑、记者等职业的应用文稿样式也逐一进行点拨,从而升华了音乐学文论的思想维度,顺应了时代的变迁,拓宽了音乐学专业学生的就业面。“音乐文化,作为社会全部精神文化的一个部分,就其来源思想实质、结构、发挥功能的方法和形式而言,乃是社会的。”⑾该书完全满足了“音乐学”在人们心中的一个全面彻底的定位及诠释,能够统筹全局的关注与社会动态息息相关的时事,将学术的探究与社会的音乐实践没有绝对化的区分。作者将“音乐文论”上升至“音乐学文论”的全面,力求做到拓宽其实用性。音乐学不是固有的抽象物,它与社会和时代的关系是分不开的,可见作者在思想的把握上细致入微。读者在受到启发的同时,树立了独特的音乐视角。

三、学术精神之濡化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艺术的沉淀岂是一朝一夕,改革开放发展至今,中国音乐已经历了一条漫长而艰难的道路。“音乐学”这门综合的学科需要的不仅仅是从表演、教育等专业去孕育“音乐学学者”或“音乐学家”,音乐学发展至今,需要各界的人才来关注,输送开放的理念,最大程度上关注国内外的一些新的观念,开拓视野。要有与相关学科以及交叉学科知识的运用理解及把握的一个要求,资料的合理运用,思想上的启发也是对“学术激情”的激发。

作者在书中酣畅淋漓的表达,语言亲切不失规范,精炼且易懂;词藻朴实不失形象,调侃且贴切;语态犀利不失幽默,俨然作者笔下的音乐学所含文化上升为一种社会的精神文化去注入。该书在传授音乐文论写作方法的同时,将“学术精神”的内涵提炼至重要位置,甚至贯穿了开篇至书后的范文部分。上篇的“三个第一性”即对象第一性、材料第一性、研究第一性也是该书问世以来影响学界的新理念。书的附录部分收录了我国关于“学风建设”的各项规定及决定。学术精神的提炼固然跟个人思想的感化分不开,学生应该杜绝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在思想上对音乐学这门新兴学科的趁虚而入。书中引入带有独特学术观点的文章加以解读。作者在范文解读中提到的“人本思想”“‘浮瓶信息’引发的思索”“中的思想”等都是学界值得关注的学术焦点。十二篇范文极具时代学术代表性,同时也是“学术精神”问题上的集中体现,表明了时下热门事件进行有关“学术风气”坚决纠正的决心。全书再三强调“音乐学学风”问题,不仅对于音乐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必须牢固坚守的道德底线要求,也是非音乐学界的学生必须掌握的人生准则,因此作者没有将读者绝对化,而是顺应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艺术指导方针。端正“学术精神”即“规范人生品格”。俗话说“文如其人”,文章是人内心的写照,伦丁曾说过“音乐行为是个体与音乐刺激长期互动过程中形成的。”⑿该书对读者的心灵上是一个洗礼,一种系统的思想感化,亦或是理念的濡化需要不断地揣摩,从而转化形成规范的风气,该书渗透着“学术精神”的要求,使读者在价值观和世界观上得到了稳固和提升,足见其学科的前瞻性。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一本书的问世都会引来不同立场的人们褒贬各异的议论。站在我个人的立场,该书优点众多,通过上述文字加之读者间的良好口碑足以证明,本书的读者对象已指明不只本、专科学生、硕士、博士,还有教师、记者等。因此,该书出版对象上不局限于事音乐的人。它内容上较为丰富,知识面覆盖较广,读者没有年龄层,学历层的限制。文中出现针对某一问题举例说明的时候举例证与时代脱节的现象。例如124页“例如李正忠《关于讲政治》一文,围绕的《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一文,在讲政治三字上大家发挥,甚至引马列主义之经、据革命导师之典,进行‘六经注我’式的‘阐释’,把音乐界一些不同风格和不同意见的争论上升到政治斗争和阶级斗争”⒀,具有明显的时代痕迹。往往使年轻学生因年龄差异而不能感同身受,没有经历过岁月的洗礼,想必类似的字眼看来是晦涩难懂的,难以引起共鸣的。

此外,在书的后篇列举了众多的经典范文评析,让我们一睹大家风范的同时,深感作者令人钦佩的洞察力及对学术规范的高要求。本书的主要受众是大学本科生(在校学习的本科生大多年龄不超过25岁),作者希望在本科阶段能够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审美品格。倘若能够穿插些新一代的青年音乐学家们针对时下流行的现象进行讨论的文章,或许可激发学生的兴趣,使音乐学论文更具可读性,饱含亲和力地激发年轻学者怀疑和思索的兴趣。

结语:

在音乐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从事音乐学研究的人们奢望从中寻找点宁静,委实不易。人们无法求全责备地要求社会改变,两位作者凭借自身的积累,与时俱进地致力于该学科的建设。《文论写作》的到来不为哗众取宠,被赋予了社会的属性。从历史上来看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态只有随着社会的形态而变化,才能融入社会、适应了社会。该书的精髓不是某一词汇或某一段语句,而是它所构架的内在系统理念的传达。推动音乐在社会的导向作用,切实将音乐作为一种纵向流动的动态去看待,更是对音乐学学科的学风建设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行了一个综合提升。着手于当下,放眼于未来。音乐学文论需要推陈出新,需要闪亮登场,不仅需要一些老艺术家们浓厚的艺术积淀做支撑,同样也需要年轻一代的“天之骄子”为之思考。社会需要用音乐营造时代旋律,用文论彰显学术锋芒。

注释:

①居其宏 冯效刚.音乐学论文写作[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引言第5页

②周淑敏.学术论文写作[M].建材工业出版社: 1981年

③陈建华 陈洁.中国音乐理论书目大全1949-1999[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

④傅利民.音乐论文写作基础[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

⑤方建军.音乐院校大学生音乐论文写作若干问题探讨

[J].交响:1997年第4期

⑥杜亚雄.民族音乐学的论文写作[J].黄钟:2001年增刊

⑦童忠良.研究生的学习方式与论文写作[J].黄钟:1998增刊

⑧郭晓林.关于音乐论文形式特征的完整性[J].中国音乐学:1996年第4期

⑨杨沐.我国音乐学学术论文写作中的几个问题[J].音乐研究:1988年第4期

⑩蔡际洲主编.音乐学学术规范读本[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1月

⑾苏 A•索哈尔著 杨惨 .音乐社会学[M].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1985年7月第67页

⑿多纳德•霍杰斯(Donald•A.Hodges)主编 刘沛 任凯译.音乐心理学手册[M].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6年 第 59页

⑶居其宏 冯效刚.音乐学论文写作[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第124页

上一篇:社会学学术论文范文 下一篇:性别社会学论文范文